不具备Nagumo条件的二阶微分方程两点边值问题解的存在性
含脉冲的二阶次线性微分方程两点边值问题正解存在的必要条件
c f ( t, x ) & f ( t, cx ) & c f ( t, x ), 0< c& ! ( 2)
c f ( t, x ) & f ( t, cx ) & c f ( t, x ), ∀ & c
( 3)
式 ( 2)、式 ( 3) 见文献 [ 4] 。
( H2 ) x + I( x ) ∋ 0。 I# C (R+ , R ), I# C (R + , ( - % , 0 ] ), R + = [ 0,
GONG Q ing, YAN Bao qiang
( D epartm en t of M athem atics, Shandong N orm al U n iversity, Jinan 250014 , P. R. C h ina)
[ Ab stract] A s the m athem atica l theory o f impu lsive d ifferent ia l equat ion of a new theoretical branch has a w ide app lication. But when the tw o operators of x |t= t1 and x |t= t1 are not the sam e tim e, the necessary cond itions for the ex istence o f positive so lution of research are rare. Com bining integra lm ethod to presen t the necessary cond itions for the ex istence o f posit ive so lution of singu lar tw o po int boundary value problem for second order impu lsive sublin ear differentia l equation ism ainly about the two inequalities given。 [ Key word s] boundary va lue problem s sublinearity positive solution im pulsive
二阶积—微分方程边值问题解的存在性
二阶积—微分方程边值问题解的存在性
二阶积—微分方程边值问题是一类公认的重要问题,主要用于描述物理现象和分析时变系统,在物理科学和工程科学领域常见的求解方法是二阶积—微分方程边值问题解。
一、定义:
二阶积—微分方程边值问题是指在b(t)给定的边界上,研究边界值问题:
其中:u(t)是时变系统的未知函数,是满足微分方程:
二、存在性:
求解二阶积-微分方程边值问题的存在性的研究通过推理出给定问题的充分条件,如果充分条件全部满足,则满足问题存在性;如果不满足充分条件,则问题不存在解。
三、唯一性:
一般问题的唯一性可以表示为:
其中上标表示为满足边界值条件的u(t)的唯一解,表示该边值问题的解的唯一性。
四、具体方法:
综上所述,关于二阶积—微分方程边值问题解的存在性,可以采用相关理论和技术,以满足充分条件,来检验其是否存在解,及其唯一性,并利用拉普拉斯变换、参数外推、数值解法等方法求解,实现二阶积—微分方程边值问题更准确的求解。
分数阶微分方程两点边值问题正解的存在性
进行 了研 究 , 并 获得 了方 程正解 的存 在性 结果 . 本文 研究 下 面 的分 数 阶微分 方程 正解 的存在 性
r D + “ ( ) +f( t , ( f ) ) 一0 , O < : <1 ,
( 0 ) = = : ( O ) 一 … 一 一 ( 0 ) 一0 , ( 1 )
十 D6 ( £ ) 一 ( £ ) + cl t 一 + C2 +…+C t 一 ,
C ∈R, =1 , 2 , …, ” . 其 中 是 大于或 等于 a的最小 整数 . 引理 3 给定 Y ∈c E o , 1 ] , 且 ( £ ) ≥O , 则 积分边值 问题
f
Dg + ( £ ) + ( £ ) = 0, O <f <1 , ( 0 ) 一“ ( 0 ) = … = ( O ) =0 ,
校 科 技 发 展 计 划 资 助 项 目( J 1 O I A 5 3 )
通讯作者 : 郭丽敏 , E — ma i l : 3 O 1 3 7 4 5 0 @q q . c o r l 1 .
一类二阶积—微分方程两点边值问题解的存在性
考虑修 正 了 的积一 微 分方 程边 值 问题
fM 【、 —(
uo ( )=“ 1 0 ( )=
( ,“), (¨ ( () 0 , )5 t , E
( 7 )
、
若 “t ()∈c o 1 nC ( ,) 方 程 ( ) [ ,] 0 1 是 7 的解 , 我们 下 面证 明 () M t () t 0 I , t≤ () t ,] E[ () 8
对 t 0,] ∈[ 1 一致 成立 。 则 可得 :u A M 即 A: v ,] c O 1 连续 。 , c o 1 一 [ ,] 下 面证 明 A( o 1 ) 相对 紧 的。 c[ ,] 是 当 ∈c o 1 时 , [ ,] 因为
la ) t l 』G ) s () ( ()s< G t ) s () ( u ()d < s 1 sh sd <+ 0 ( u () =I (, - ( , s ,. ) sdlJ (, I (, s ,S ) s I 』 ( 一 ) ()s O 厂 s 5f s 故 A co 1 ) ( [ ,] 有界。
=
定理 1 设积 微 分方程 边 值 问题 ( ) 1 存在 下解 与上解 卢, 满足
下列 条件 :
t ) ( , )×R× , , :0 1
满 足
( )假设厂 t ,) ( ,) R× 一 连续 , 。 (, :0 1 × 尺 u 即允许在厂 t 0与 t 1 在 = = 点有奇性 , (,,) 且厂 t“ 关于 是
第2 2卷
第 4期
长
春
大学学Fra bibliotek报 V 1 2 No 4 0. 2 . Ap .2 1 r 02
21 0 2年 4月
两类奇异的非线性微分方程边值问题解的存在性分析
摘要分数阶微积分已有很长的历史. 早在1695年,在Leibniz 和L’Hospital 的往来书信中就已经提到了分数阶微分的概念. 在近三个世纪内,人们对分数阶微积分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数学的纯理论领域. 然而在最近几十年内,许多学者纷纷指出分数阶微积分非常适合于刻画具有记忆和遗传性质的材料和过程,这些性质在经典模型中是常常被忽视的.如今,分数阶微分方程模型越来越多地被用于描述声学、热学系统、材料力学、信号处理、系统辨识、控制理论、机器人科学以及其它应用领域中的问题.本文的工作如下: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简要介绍了分数阶微积分和分数阶微分方程的研究历史和发展现状,以及分数阶微分方程正解存在性方面的研究工作.第二部分研究了一类奇异的非线性semipositone Sturm-Liouville 边值问题正解的存在性. 我们的主要方法是对非线性部分()f y 进行重新定义,使其转化成非奇异的p ositone 边值问题, 然后应用锥上的不动点定理以及泛函分析的知识证明该奇异非线性s emipositone Sturm-Liouville 边值问题的正解的存在性.第三部分讨论了一类奇异的非线性分数阶微分方程Dirichlet 边值问题正解的存在性. 我们的主要思想是重新研究非线性部分0(,(),())f t x t D x t β+,使其转化为非奇异的分数阶微分方程边值问题,然后再对每一个重新定义的非线性部分为0(,(),())n f t x t D x t β+(N n ∈)的边值问题,证明其存在正解n x ,最后通过紧集上函数列极限的性质给出原奇异非线性分数阶微分方程Dirichlet 边值问题的正解的存在性.关键词:微分方程,分数阶微分方程,边值问题,正解,奇异性,不动点.AbstractFractional calculus has a long history. As early as in 1695, the concept of fractional differential was already mentioned in the correspondence of Leibniz and L'Hospital. During the past three centuries, the research of fractional calculus theory wa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pure theoretical field of mathematics. However, in the recent several decades many scholars in succession pointed out that fractional calculus is very suitable to characterize materials and processes with memory and hereditary properties, which were often neglected in the classical models .Nowadays, fractional differential equation models are increasingly used to describe the problems in acoustics, thermal systems, material mechanics ,signal processing, system identification, control theory, robotics and other applied fields .This thesis is divided as follows:The first part is an introduction, briefly presents the research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fractional calculus and fraction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nd some past research works about the existence of positive solutions of the fraction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The second part studies a singular nonlinear semipositone Sturm-Liouville boundary value problem. We redefine the nonlinear part ()f y , and make the singular boundary value problem transform into a nonsingular positone boundary value problem, and then prove the existence of a positive solution for the original singular nonlinear boundary value problem by using the cone fixed point theorem as well as knowledge of functional analysis.The third part discusses the positive solution existence for Dirichlet boundary value problem of a singular nonlinear fractional differential equation. We study itsnonlinear part 0(,(),())f t x t D x t β+, and have it transform into a nonsingular boundaryvalue problem, and then prove the existence of a positive solution n x for eachboundary value problem with redefined nonlinear part 0(,(),())n f t x t D x t β+(N n ∈), andfinally we give the existence of a positive solution for the original Dirichlet boundary value problem via the limit properties of a sequence of functions on compact sets. Keywords: Differential equation, fractional differential equation, boundary value problem, positive solution, singularity, fixed point.目录摘要 (1)Abstract........................................................................................................I I 第一章绪论 (1)1.1分数阶微积分的历史 (1)1.2分数阶微分方程的研究现状 (2)第二章带有奇异的非线性Semipositone Sturm-Liouville边值问题解的存在性52.1 引言 (5)2.2 预备知识 (6)2.3 主要结果 (7)第三章带有奇异的非线性分数阶微分方程Dirichlet边值问题正解的存在性 173.1 引言 (17)3.2 预备知识 (19)3.3 主要结果 (29)参考文献 (31)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34)后记 (35)第一章 绪论1.1分数阶微积分的历史牛顿和莱布尼茨发明的微积分是现代数学和古典数学的分水岭,数学的发展和应用自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分析、几何和代数一同成为数学的三个基本研究方向和工具.对大多数研究人员和工程师而言,分数阶微积分也许还是一个新奇的概念和数学工具,但它实际上早在300多年前就已被提出,和传统的整数阶微积分有着一样久远的历史.莱布尼茨最先引入/n n d y dx 来表示导数,也正是因为这个符号的出现,促使了L’Hospital 对分数阶导数问题的思考.1695年9月,L’Hospital 在写给莱布尼茨的信中问到:“一个函数()f x 的n 阶导数可以表示为()n n d f x dx ,如果当12n =时会有怎样的结果.” 莱布尼茨在回信中写道:“这显然是一个悖论,但总有一天会得出有用的结论.”由此,分数阶微积分诞生了,在之后300多年的学习研究过程中,莱布尼茨的这句话已经得到了验证,至少他说对了一半,尤其是在二十世纪,大量有关分数阶微积分的应用被人们所发现.尽管分数阶微积分有了这些应用以及一些数学背景,然而它的物理意义却很难把握,分数阶微积分的定义也不像整数阶微积分那样完善.历史上,莱布尼茨、欧拉、拉普拉斯、Lacroix 和傅里叶都曾对分数阶导数做出过重要贡献,其中,欧拉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他注意到,当n 时非整数时,幂函数a x 的导数na n d x dx在数学上有意义.1812年,拉普拉斯提出了积分形式的的函数()x T t t dt -⎰的分数阶导数的思想.1819年,Lacroix 第一次给出了1/21/21/2d x dx =1823年,Abel 在求解等时曲线的积分方程时,第一次使用分数阶算子并用分数阶微积分来表示该方程的解.1832年,Liouville 成功的应用了自己提出的分数阶导数的定义,解决了势理论问题,此后,Liouvile 发表的一系列文章使他成为分数阶微积分理论的创始人.19世纪末,物理学家Heaviside发表的一系列文章表明,分数阶算子可以应用于求解特定的整数阶微分方程,从数学角度看,他的方法并不严格,但被证明对电缆中电流的传输这类问题非常有效.后来Heaviside的结果被证明是正确的,但他的处理过程在数学上并不完善,直到1919年Bromwich才把这一工作完善,Heaviside的想法极大的促进了分数阶算子的发展,但当时分数阶微积分还没有被应用于科学和工程的物理和力学建模.20世纪40年代,力学家Scott和Gerasimov分别独立的提出了介于牛顿流体和胡克定律表征的分数阶导数模型.地理学家Caputo和Mainardi将分数阶微积分方法运用到复杂黏弹性和流变介质,发展了若干的力学模型,更为重要的是,Caputo发展了一个不同于传统的Riemann-Liouville分数阶导数的新定义(被人们称为Caputo定义),克服了前者的强奇异性,并且自然的将初始条件含在定义中,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1965年,美国耶鲁大学的Mandelbrot教授提出分形的概念,并首次指出自然界和工程中存在大量分数维的事实,并且整体与部分之间存在自相似现象,他认为分数阶布朗运动与Riemann-Liouville提出的分数阶微积分定义有紧密的内在联系.从此,作为分形几何和分形动力学的基础,分数阶算子理论特别是分数阶微分方程的研究开始得到广泛关注,分数阶微积分的研究重点也逐渐从纯数学领域转移到其它学科领域.20世纪末至今,由于反常扩散、多孔介质力学、非牛顿流体力学、黏弹性力学等研究的需要,分数阶导数的研究和应用再度引起广泛重视,成为多个领域学者研究的热点.1.2分数阶微分方程的研究现状现实的世界本质上是分数阶的.过去用整数阶微积分描述自然界中的事物,但自然界中许多现象依靠传统的整数阶微积分是不能精确描述的,必须对传统的微积分进行拓展才能更好的描述与研究这样的现象.分数阶微分方程是扩展传统微积分学的一种直接方式,即允许微分方程中对函数的导数阶次选择分数,而不是现有的整数.目前,分数阶算子的定义主要有Riemann-Liouville型、Caputo型、Grunwald-Letnikov型,Weyl型、Erdelyi-Kober型、Riesz型以及Marchaud-Hadamard型分数阶微积分[]23,前面三种定义用的最为广泛,同时这三种定义还存在着一定关系:Riemann-Liouville型分数阶微分定义和Caputo型分数阶微分定义都是在Grunwald-Letnikov型分数阶微分定义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而得到的,但是它们同时又有各自的侧重点,其中对于Riemanna-Liouville 型定义是从数学角度出发,在计算时初始条件是必要的,但这个定义在应用方面缺乏物理背景,是得它在很大程度上不能适用于具体模型;而对于Caputo 型定义,它正好弥补了Riemanna-Liouville 型定义可以很好的应用到数学模型中去,因为此时的初始条件恰好是整数阶的导数,这样连带的初始条件就可以很好的描述一些物理现象的特征,并能准确的对它进行计算,它还比较适用于拉普拉斯变换,有利于分数阶微分方程的进一步讨论随着分数阶微积分定义的出现,分数阶微分方程的求解就成为数学家至今仍在研究的主要课题,在分数阶微分方程的解析解研究方面:Agarwal []26,29,30研究了分数常微分方程解的存在性、唯一性;Miller 和Ross []21给出了一种分数阶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Wyss []36等人给出了分数阶Black-Scholes 方程的一个完整解;Zhanbin Bai []40,41, Chuanzhi Bai []11等研究了分数微分方程正解的存在性;然而,由于分数阶微分方程的解析解以及基本解大多带有特殊函数(如多变量的Mittag-Lemer 函数),这些特殊函数的计算是相当困难的,而且并非所有的分数阶微分方程都能得到其解析解.因此,建立分数阶微分方程的数值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在分数阶微分方程的数值解研究方面:Diethelm []1314,等人对于Adams类型的分数阶微分方程,提出用预测校正法来得到微分方程的数值解并且讨论了分数阶非线性微分方程的求解问题,在特定初值和Riemann-Liouville 型分数阶微积分定义的条件下求解分数阶微分方程的数值解;Diethelm 和Ford []15在分数阶微积分的Caputo 定一下给出了给出了一种求解分数阶微积分的数值算法;Sayed []33等人对于线性分数阶微分方程给出了一种计算其近似的数值解的算法,该算法需要很大的计算量来得到计算权数;Agrawal []4等人在Caputo 型分数阶微积分的基础上,求解了分数阶漫射波方程,数值解在实际问题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数学家们给出了自己的解法,每种解法都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得到了验证.在最近的十多年里,有关分数阶微分方程的论文和著作相继出现,在这些论文和著作当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文章是关注不同边值条件和不同阶数取值范围下的分数阶微分方程正解存在性和唯一性问题,在不同的边值条件和阶数条件范围下,可以采用不同方法来求解分数阶微分方程的解以及证明其正解的存在性.已知的求解方法中较多是采用各种推广的特殊函数来直接求解,其中Green 函数是研究的重点内容,不同的边值条件和阶数的取值范围会产生不同的Green函数以及相应的Green函数值的有所不同,进而导致在后续估计分数阶微分方程正解的存在的条件以及在证明正解存在性的方法上出现显著差别.本文主要利用非线性泛函分析中的不动点理论,把解的存在性转化为某个非线性算子不动点的存在性.研究了一类分数阶微分方程在边值条件下正解的存在性.第二章 带有奇异的非线性SemipositoneSturm-Liouville 边值问题解的存在性2.1 引言近年来,带有奇异的或非奇异的positone 问题(其中非线性项()f y 为非负值)的研究已引起了很多的学者的关注,详见文献[17,25,26,28].最近,文章[19,20]开始讨论了Semipositone 非奇异问题. 这里Semipositone 问题指的是非线性项()f y 可能在0y =处奇异并且f 可以取负值.本章主要研究了带有奇异的非线性Semipositone Sturm-Liouville 边值问题(2.1.1)解的存在性.0μ>这里是常数,1[0,1],q L ∈:(0,)f R ∞→连续并且在0y =处奇异, ,,,0:0.αβγδργβαγαδ≥=++>及在文献[27]中作者研究了带有奇异的Semipositone Dirichlet 边值问题 ()()(())0,01(0)(1)0;y t q t f y t t y y μ''+=<<⎧⎨==⎩解的存在性.受以上文献启发,本文讨论了带有奇异的Semipositone Sturm-Liouville 边值问题(2.1.1)解的存在性.本章主要利用锥上的不动点理论来建立边值问题解的存在性,本章第二部分首先介绍了一些基本定义和引理,给出我们后面用到的基本定理,第三部分是我们的主要定理并给出了(2.1.1)式当==1αγ,==0βδ特殊情形时的一个例子,边值问题(1)0,01(0)(1)0,0,0p q y y y t y y p q μ-''⎧++-=<<⎨==>>⎩ 当μ充分小时,有一个解()2[0,1](0,1),()0,0,1y C C y t t ∈⋂>∈且有()()(())0,01(0)(0)0,(1)(1)0;y t q t f y t t y y y y μαβγδ''+=<<⎧⎪'-=⎨⎪'+=⎩2.2 预备知识定理 2.2.1[]27(,)E E K E =⋅∈设是一个Banach 空间,是一个锥,,r R 都是常数且有r R <<0.{}(=:)R R A K K x E x R Ω⋂→Ω∈<假设:这里,A 是一个连续的紧映射并且假设下列条件成立:(1) (),[0,1)E r x A x x K λλ≠∈∈∂Ω⋂且, (2) ,E R Ax x x K >∈∂Ω⋂, 那么算子{}:A K x E r x R ⋂∈≤≤在集合上有一个不动点.引理 2.2.1[]27设{}[0,1]()0,[0,1]()[0,1]K y C y t t y t ∈≥∈=:并且是上的凸函数,如果y ,K ∈那么 01()(1),[0,1];=max ()t y t t t y t y y t ≤≤≥-∈这里. 引理2.2.2 1[0,1],()0,(0,1),q L q t t ∈>∈假设那么边值问题()()=0,01(0)(0)0,(1)(1)0;y t q t t y y y y αβγδ''+<<⎧⎪'-=⎨⎪'+=⎩(2.2.1) 的解0()(),[0,1]w t w t G t t C t ≤∈满足(,);G t t 其中(,)为边值问题 =0,(0)(0)0,(1)(1)0;y y y y y αβγδ''⎧⎪'-=⎨⎪'+=⎩其中1()(),01,1()(),01,t s s t G t s s t t s γδγβαργδγβαρ⎧+-+≤≤≤⎪⎪⎨⎪+-+≤≤≤⎪⎩(,)= 100[0,1]11max ()()()()()()t t t C s q s ds s q s ds t t ψϕψϕ∈⎧⎫=+⎨⎬⎩⎭⎰⎰ 记 ():,():,01t t t t t ϕγδγψβα=+-=+≤≤.证明:因为(2.2.1)式的解Green G t s 的函数(,)当t=s 的情形,1011()()()()()()()t t w t t s q s ds s t q s ds γδγβαγδγβαρρ=+-+++-+⎰⎰10()()1()()()()t t t t s q s ds s q s ds ϕψβαγδγρρρ=+++-⎰⎰ 10()()()()()()t t t t t t q s ds q s ds ϕψϕψρρ≤+⎰⎰ 所以有00()()()(,)t t w t C G t t C ϕψρ≤=. 引理2.2.3 :(0,)f R M ∞→>设的连续函数并且存在一个常数0,使得 ()0,f u M +≥(0,)u ∀∈∞,若边值问题*()()(()())0,01(0)(0)0,(1)(1)0;y t q t f y t t t y y y y μφαβγδ''⎧+-=<<⎪'-=⎨⎪'+=⎩(2.2.2) 211[0,1](0,1)()(),(0,1),y C C y t t t φ∈⋂>∈有一解且 ()=(),t Mw t φμ这里 *()(),0f v f v M v =+>.1()()()u t y t t φ=-那么 为(1.1.1).式的一个非负解证明:因为1()()()u t y t t φ''''''=-=*1()(()())()q t f y t t Mq t μφμ--+ []1()(()())()q t f y t t M Mq t μφμ=--++1()(()())()(())q t f y t t q t f u t μφμ=--=-所以有()u t ''=()(())q t f u t μ-,即1()()()u t y t t φ=-是(2.1.1).式的一个非负解2.3 主要结果假设下列条件成立:(H1):(0,)f R M ∞→>的连续函数并且存在一个常数0,使得()0,f u M +≥ (0,)u ∀∈∞.(H2)()()()f u M g u h u +=+,(0,)u ∀∈∞,其中0g ∞为(,)上正的连续递减函数 并且存在000()()(),0,0K g ab K g a g b a b >≤∀>>使得. h ∞为[0,)上的连续非负函数并且有0hg∞为(,)上的递增函数. (H3) 存在常数,(,)(1),L G t t Lt t ≤-使得 存在0,r MLC μ>使得00001,()11()r du K b gu MLC h r g r g r μμ>⎛⎫⎛⎫-+ ⎪⎪⎝⎭⎝⎭⎰ 1021002max 2(1)(),2(1)(),b t t q t dt t t q t dt ⎧⎫=--⎨⎬⎩⎭⎰⎰其中,100[0,1]11max ()()()()()()t t t C s q s ds s q s ds t t ψϕψϕ∈⎧⎫=+⎨⎬⎩⎭⎰⎰. (H4)11((1))(0,),()(,)2()((1))((1))a a Rg a a R a R r q s G s ds g R g a a R h a a R εμσεε--∈>≤-+-⎰存在有这里 00MLC Rμεε>≥是任意常数且满足1-,11[0,1]01()(,)sup ()(,)a aaat q s G s ds q s G t s ds ξξ--∈≤≤=⎰⎰满足.定理2.3.1 假设条件(H1)、(H2)、(H3)和 (H4)成立,那么边值问题(2.1.1) 式有一个解2[0,1](0,1)(0,1)()0.y C C t y t ∈⋂∈>且有当时证明:记0*0001:(1)m N m N a a R m ηηε⎧⎫=∈<<-⎨⎬⎩⎭且. 我们首先证明边值问题0,()()(()())0,011(0)(0),1(1)(1),m y t q t f y t t t y y m y y m N m μφαβγδ⎧''⎪+-=<<⎪⎪'-=⎨⎪⎪'+=∈⎪⎩(2.3.1) 对0m N ∀∈有一个解m y ,()0,()(),[0,1],,m m m y t y t t t r y R φ≥≥∈≤≤这里1()()(),()11()(),0.m f v M g v h v v mf vgh v v mm ⎧+=+≥⎪⎪=⎨⎪+≤≤⎪⎩欲证(2.3.1)式,我们接下来看下式*0,()()(()())0,011(0)(0),1(1)(1),m y t q t f y t t t y y m y y m N m μφαβγδ⎧''⎪+-=<<⎪⎪'-=⎨⎪⎪'+=∈⎪⎩(2.3.2) *1()()(),11()()(),01()(0),0.m f v M g v h v v m f v g h v v mm g h v m ⎧+=+≥⎪⎪⎪=+≤≤⎨⎪⎪+≤⎪⎩这里所以我们有*()0,(,).m f v v ≥∀∈-∞∞0,([0,1],){[0,1]()0,[0,1]()[0,1]}.m N E C y C y t t y t ∈=∈≥∈固定并且K=:且是上的凸函数()():[0,1]y t y t A K C →是边值问题(2.3.2)式的解当且仅当是算子1*01()()(()())(()())m Ay t G t s q s f y s s ds t t mμφϕψρ=-++⎰(,) (2.3.3)的不动点.:[0,1]A K C →由文献[27]知算子是连续的并且是全连续算子.:A K K →接下来验证*()0,(,)()0.m u K f v v Au t ∀∈≥∀∈-∞∞≥对,因为,所以有同时也容易看出()0A u t ''≤,(0,1),.t ∈ {}{}12=[0,1]:,[0,1]:.u C u r u C u R Ω∈<Ω=∈<设1,[0,1).y Ay y K λλ≠∈∈⋂∂Ω我们首先证明且=0.(0,1)=y Ay y Ay λλλλ≠∈当时,显然成立当时,假设成立,我们有*()()(()())0,01m y t q t f y t t t λμφ''+-=<< (2.3.4)00[0,1](0,1),(0,)()0,y t t t y t '∈∈≥由是凸函数可知,在区间上存在点使得当时有000(,1)()0,().t t y t t y t y r '∈≤==时有并且在处有0(,)()(1)=()(1)()(,),0,1(1)G t t y t t t y y t t t r w t G t t C L t t t ≥-≥-≤≤∈-因为以及,()0()()()=()1()1()MLC Mw t y t t y t y t y t r μμφ⎡⎤⎡⎤--≥-⎢⎥⎢⎥⎣⎦⎣⎦所以 0,r MLC μ>由于所以有0()()()10,0,1MLC y t t y t t r μφ⎡⎤-≥->∈⎢⎥⎣⎦() (2.3.5) *11()=()()()0m v f v g v h v v v m m≥+∞≤≤当时,,因为g 在(0,)上递减,所以当时,*1()()()()()m f v g h v g v h v m=+≤+,*(()())(()())(()()),(0,1)m f y t t g y t t h y t t t φφφ-≤-+-∈故有(0,1)(2.3.4)x ∈因此当时,由式我们有()()(()())(()())y x q x g y x x h y x x μφφ''≤-+--(()())()(()())1(()())h y x x q x g y x x g y x x φμφφ⎧⎫-=-+⎨⎬-⎩⎭(2.3.5)由式,我们有0(()())()()()11(()())MLC h y x x y x q x g y x r g y x x μφμφ⎧⎫-⎡⎤''≤-+⎨⎬⎢⎥-⎣⎦⎩⎭-() 00()1)1()())(MLC h r K gq x g y x rg r μμ⎧⎫≤-+⎨⎬⎩⎭(() (2.3.6) 不等式00()t t t t ≤两边从到积分得,00()()(())1)1()(t t MLC h r y t K g y t g q x dx rg r μμ⎧⎫'≤-+⎨⎬⎩⎭⎰() (2.3.7) =y Ay λ由知,1*01()()(,)()(()())(()())m y t Ay t G t s q s f y s s ds t t mμφϕψρ≤=-++⎰ 1*1(,)()(()())(()())m G t t q s f y s s ds t t mμφϕψρ≤-++⎰1*1(1)()(()())(()())m Lt t q s f y s s ds t t mμφϕψρ≤--++⎰ 因此++(0)(1)y y m mγδβαδβρρ++≤≤有,. 取++=max ,m mm γδβαδβηρρ⎧⎫++⎨⎬⎩⎭0(2.3.7)t ,对式两边从0到积分,以及由分部积分得00+00()1)1()()(rt mMLC duh r K g xq x dx g u r g r γδβρμμ+⎧⎫≤-+⎨⎬⎩⎭⎰⎰() 有 0000()11)11)()()(1mrt MLC duh r K g x x q x dx g u r g r t ημμ⎧⎫≤-+-⎨⎬-⎩⎭⎰⎰(()000(2.3.6()1t t t t t ≥类似的,如果我们对)式两边先从到积分,然后再对不等式两边从到积分得m1000()11)11)()()(rt MLC duh r K g x x q x dx g u r g r t ημμ⎧⎫≤-+-⎨⎬⎩⎭⎰⎰(()有 000()1)1()(mrMLC duh r K b g g u r g r ημμ⎧⎫≤-+⎨⎬⎩⎭⎰() (2.3.8) 其中0b 为条件(H3)中所定义,又因为由条件(H3)有00001()11()r du K b gu MLC h r g r g r μμ>⎛⎫⎛⎫-+ ⎪⎪⎝⎭⎝⎭⎰ 所以当η充分小时有0001()11()r du K b gu MLC h r g r g r ημμ>⎛⎫⎛⎫-+ ⎪⎪⎝⎭⎝⎭⎰ 与(2.3.8)式产生矛盾.接下来我们证明,当 2y K Ay y ∈⋂∂Ω>时,有,2K ⋂∂Ω因为当时, 有()(1),[0,1]y t t t R t ≥-∈.0(0,1)()()()1()(1)MLC t y y t t y t y t t t R r μφεε⎡⎤∈∈-≥-≥≥-⎢⎥⎣⎦当时, [],1t a a ∈-因此,当时,我们有 ()()(1),y t t a a R φε-≥-1()()(1)y t t a a R m φε-≥->由 有 []*(()())=(()())(()()),,1mf y t tg y t th y t t t a a φφφ--+-∈- 1*01()()(()())(()())m Ay G s q s f y s s ds mξμξφϕξψξρ=-++⎰(,) 1*()(()())a m a G s q s f y s s dsμξφ-≥-⎰(,)1(()())()(()())1(()())a ah y s s G s q s g y s s ds g y s s φμξφφ-⎧⎫-=-+⎨⎬-⎩⎭⎰(,)1((1))()1()((1))aa h a a R g R G q s ds g a a R εμξε-⎧⎫-≥+⎨⎬-⎩⎭⎰(,s)(),(2.9).Ay R y ξ≥=由条件(H4)知因此式成立211.2.1(\),(1),[0,1]m m m A y r y R y t t r t ∈ΩΩ≤≤≥-∈由定理知有不动点并且有.0(1)(1)()()m y t t r MLC t t Mw t t μμφ≥->-≥=因为m y 所以是边值问题(2.3.1)式的解.{}0[0,1].m m N y ∈下证是定义在区间上的有界,等度连续的函数族因为 *(()())(()())(()()),(0,1).m m m m f y t t g y t t h y t t t φφφ-≤-+-∈(()())()()(()())1(()())m m m m h y t t y x q x g y t t g y t t φμφφ⎧⎫-''≤-+⎨⎬-⎩⎭所以我们有-00()()1)1()())()m m MLC h R y x K g q x gy x rg R μμ⎧⎫''≤-+⎨⎬⎩⎭-(( (2.3.9) 0(),()()()1()1,(0,1)()m m m m m MLC Mw s r y R y s s y s y s s y s r μμφ⎡⎤⎡⎤≤≤-=-≥-∈⎢⎥⎢⎥⎣⎦⎣⎦又因为,(0,1),(0,)()0,(,1)()0,m m m m m t t y t t y t ''∈≥≤同时存在使得在区间上在区间上 (2.3.9)()m m t t t t ≤对式两边从到积分得00()()1)1()())(mt m t m y t MLC h R K g q x dx g y t r g R μμ'⎧⎫≤-+⎨⎬⎩⎭⎰(() (2.3.10)(2.1.9)()m m t t t t ≥另一方面式两边从到积分得00()()1)1()())(m tm t m y t MLC h R K g q x dx g y t r g R μμ'⎧⎫-≤-+⎨⎬⎩⎭⎰(()(2.3.11) 由(2.3.10)、(2.3.11)式可知'00()()1)1(),(0,1)())(m m y t MLC h R K g v t t g y t rg R μμ⎧⎫≤-+∈⎨⎬⎩⎭(()(2.3.12) 其中{}{}10max ,min ,()()t a t a v t q x dx =⎰,{}{}00010inf :sup :1m m a t m N t m N a <<∈≤∈<<.注:这里0,1()0m m m t y t '=是区间()上唯一的一点,满足,有{}0inf :0m t m N ∈>. 倘若不成立,那么存在0N 的子列,使得0m m t →∞→当时,有. 对(2.3.10)式两边从0m t 到积分可得()00000()1)1()()(()m m m m y t t MLC duh R du K g xq x dx g u r g R g u ημμ⎧⎫≤-++⎨⎬⎩⎭⎰⎰⎰() (2.3.13) 因为0,0m m m t η→∞→→当时,有,由(2.3.13)式可知m →∞当时有()0m m y t →,然而因为()m m y t 在区间[0,1]的最大值在m t 处取得,所以当0m m y →∞→当时,有这与()(1),[0,1]m y t t t r t ≥-∈矛盾 故有{}0:m 0m inf t N ∈>.类似的可以证明{}0sup :1m t m N ∈<. 定义映射0:[0,)[0,),()()y duI I y g u ∞→∞=⎰,显然{}0)m m N I y ∈(是有界的.(())(())m m I y t I y s -()()()()(())m m y t t my s sm y x dudx g u g y x '==⎰⎰00()1)1()(ts MLC h R K g v x dx rg R μμ⎧⎫≤-+⎨⎬⎩⎭⎰() 可知{}0)m m N I y ∈(是等度连续的. 由,[]1()I I R -在区间0,上的一致连续性以及11())(()=((()))((()))m m m m y t I y s I I y t I I y s ----知{}0[0,1]m m N y ∈是定义在区间上的有界,等度连续的函数族.由Arzela Ascoli -定理知,存在0[0,1],N N y C ∈的子列以及函数 m →∞当时m y y 有在区间[0,1]上一致收敛到同时有(0)(0)0y y αβ'-=(1)(1)0y y γδ'+=,r y R ≤≤,()(1),[0,1]y t t t r t ≥-∈,且有0()(1)(1)()()y t t t r MLC t t Mw t t μμφ≥->-≥=. 固定(0,1)t ∈,不失一般性,我们假设12t >,固定(0,1),x x t ∈>满足,对1[,]2s x ∀∈ 0()()()()1()1()MLC Mw s y s s y s y s y s r μμφ⎡⎤⎡⎤-=-≥-⎢⎥⎢⎥⎣⎦⎣⎦00(1)(1)112MLC MLC x s s r r r r μμ-⎡⎤⎡⎤≥--≥-⎢⎥⎢⎥⎣⎦⎣⎦选择0001(1)12MLC x n N r n r μ-⎡⎤∈<-⎢⎥⎣⎦使得,,设{}10:.N m N m n =∈≥ 当1,m y m N ∈时,由泰勒公式有12111()()()222x m m m y x y y x f s x s ds⎛⎫⎛⎫⎛⎫'''=+-+- ⎪ ⎪⎪⎝⎭⎝⎭⎝⎭⎰=[]12111()(()())(()()()222x m m m m y y x q s g y s s h y s s s x ds μφφ⎛⎫⎛⎫⎛⎫'+-+-+-- ⎪ ⎪⎪⎝⎭⎝⎭⎝⎭⎰因为(1)()m rs s y s R -≤≤,所以11,2my m N ⎧⎫⎛⎫'∈⎨⎬ ⎪⎝⎭⎩⎭为有界序列,[]0,1s ∈. 故112m m N y ∈⎧⎫⎛⎫'⎨⎬ ⎪⎝⎭⎩⎭有一个收敛的子列,不妨设子列的极限收敛到0r R ∈, 在1N 中当m →∞时,我们有,[]10211()()(()())(()()()22x y x y r x q s g y s s h y s s s x ds μφφ⎛⎫⎛⎫=+-+-+-- ⎪ ⎪⎝⎭⎝⎭⎰(2.3.14)对(2.3.14)式两边求二阶导有[]()()(()())(()())0y x q x g y x x h y x x μφφ''+-+-=所以有 [][]()()(()())(()())0,0,1y t q t g y t t h y t t t μφφ''+-+-=∈*()()(()())0,01y t q t f y t t t μφ''+-=<<.因此y 为(2.2.2)式的解并且有()()y t t φ>,(0,1)t ∈.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实例来给出了定理2.3.1的一个应用. 例:考虑边值问题(1)0,01(0)(1)0,p q y y y t y y μ-''⎧++-=<<⎨==⎩ (2.3.15) 这里0(0,)μμ∈且满足()100(1)12pp μμ++≤. (2.3.16)那么边值问题(1.3.15)式有一个解()0,(0,1)y y t t ≥∈且.我们将应用定理 2.3.1来证明,边值问题(2.3.15)式是(2.1.1)式当==1αγ,==0βδ的特殊情形. 设01,(),(),1p q M g y y h y y K -====,1L =,14a =,其中 100[0,1]11max ()()()()()()t t t C s q s ds s q s ds t t ψϕψϕ∈⎧⎫=+⎨⎬⎩⎭⎰⎰10[0,1]111max 112t t t sds sds t t ∈⎧⎫=+-=⎨⎬-⎩⎭⎰⎰. 11210021max 2(1),2(1)6b t t dt t t dt ⎧⎫=--=⎨⎬⎩⎭⎰⎰.01122r MLC r μμμ==<≤=取时有,,()1001112121121()11()ppp r p q du r gu r rp p MLC h r g r g r μμμ++⎛⎫- ⎪⎛⎫⎝⎭=-= ⎪+++⎛⎫⎛⎫⎝⎭-+ ⎪⎪⎝⎭⎝⎭⎰ (2.3.16)由式有()()00000011122222121()11()p pr du K b p p gu MLC h r g r g r μμμμμμ⎛⎫⎛⎫-- ⎪ ⎪⎝⎭⎝⎭≤<≤≤=++⎛⎫⎛⎫-+ ⎪⎪⎝⎭⎝⎭⎰ 取01111222MLC R R R μμε=>=-≥,当时有,1- . 最后当,1R q →∞>时有,13((1))320()((1))((1))333232pq p qp qR Rg a a R g R g a a R h a a R Rεεε-+-+⎛⎫⎪-⎝⎭=→-+-⎛⎫⎛⎫+ ⎪ ⎪⎝⎭⎝⎭. 因此定理2.3.1的条件(H1)、(H2)、(H3)、(H4)均满足,故边值问题(2.3.15)式有一个解()0,(0,1)y y t t ≥∈且.第三章 带有奇异的非线性分数阶微分方程D i r i c h 边值问题正解的存在性3.1 引言近年来,人们开始并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分数阶微分方程,主要是因为分数阶微积分自身理论的发展以及在多种学科中的应用,例如物理学,化学,工程学等等,详见文献[8,23,30,31].分数阶微分方程的Dirichlet 边值问题是很多学者研究是的焦点,在文献[40]中作者研究了边值问题()(),()0(0)(1)0D y t f t y t y y α+===正解的存在性和多解性,这里[][]()12,0,1,0,f C α<≤∈∞为非负函数,Bai Zhanbin 通过Krasnosel’skii 不动点定理和Leggett-Williams 不动点定理得到了相关结论.在文献[32]中,Zhang 研究了边值问题()(2)()(),,0,01,1n D u t q t f u u u t n n αα-'+=<<-<≤, (3.1.1)(2)(2)(0)(0)(0)(1)0,n n u u u u --'===== (3.1.2)这里0D α+是标准的Riemann-Liouville 分数阶导数,q 可能在t=0处奇异,f 可能在(2)0,0,0n u u u -'===处奇异.在此基础上Goodrich 在文献[42]中研究了边值问题()0(),(),01,1,vD y t f t y t t n v n +-=<<-<≤ (3.1.3) ()0,02,i y i n =≤≤-(0) (3.1.4)00()0,12,t D y t n αα+=⎡⎤=≤≤-⎣⎦ (2.1.5)这里的3n >,可以看出边值条件(3.1.2)式是边值条件(3.1.4)和(3.1.5)式的特殊情形,文献[42]在Zhang 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Green 函数的有关性质Harnack-like 不等式,这是在锥上寻找正解存在性的一个重要性质.文献[28]中Agarwal 等研究了边值问题()(),(),()0,D u t f t u t D u t αμ+= (3.1.6) (0)(1)0,u u == (3.1.7)正解的存在性,这里12,0,1αμαμ<<>-≥,0D α+是标准的Riemann-Liouville 分数阶导数.f 是正的Caratheodory 函数并且(,,)0f t x y x =在处奇异,通过锥上的不动点定理以及函数列的相关性质证明了边值问题(3.1.6)、(3.1.7)式正解的存在性.本章主要在文献[28,42]的基础上研究下面的带有奇异的非线性分数阶微分方程Dirichlet 边值问题00()(,(),())0,01D x t f t x t D x t t αβ+++=<< (3.1.8) ()(0)0,02i x i n =≤≤- (3.1.9)01()0,02t D x t n μμ+=⎡⎤=≤≤-⎣⎦ (3.1.10)正解的存在性.这里1n n α-<≤,01βα<≤-,f 是正的Caratheodory 函数并且在[0,1],(0,)B B ⨯=∞⨯上满足Caratheodory 条件(([0,1]f C a r B ∈⨯,(,,)0f t x y x =在处奇异,0D α+是标准的Riemann-Liouville 分数阶导数.我们说函数f 在集合[0,1],(0,)B B R ⨯=∞⨯上满足Caratheodory 条件,如果函数f 满足下面三个条件:[]()(,,):0,1(,)a f x y x y B →∀∈是可测函数,成立, [](b)(,,):0,1f t B t →∈是连续的,a.e.成立, []1()0,1,c B L κκϕ∈对中的任一紧集,存在函数使得[](,,),0,1(,)f t x y t x y B κϕ≤∈∀∈a.e.,成立,函数[]0,1u C ∈称为边值问题(2.1.8)-(2.1.10)的一个正解,如果x 在区间(0,1)上有0x >,[]00,1D x C β+∈,[]100,1D x L μ+∈且满足边值条件(3.1.9)、(3.1.10)式和等式(3.1.8),对几乎所有的[]0,1t ∈成立.本文中假设函数f 满足下列条件:[]()1():0,1,(0,),H f Car C B B ∈⨯=∞⨯[]0lim (,,),..0,1,x f t x y a e t y +→=∞∈∀∈(3.1.11)并存在正整数m 满足(,,)(1)f t x y m t μ≥-,[]..0,1,(,)a e t x y ∈∈∀∈(3.1.12)()[]2():(,,)()()()(),..0,1,(,)H f t x y t q x p x y a e t x y B γω≤++∈∈∀∈这里[]()[)1()0,1,0,1,,0,1t L q C p C γω∈∈∈都是正的函数,其中q 单调递减,,p ω单调递增,且有[]10()((1))s q K s s ds αγ-<∞⎰,()1mK α=Γ+ (3.1.13)()()lim0x p x x xω→∞+= (3.1.14)因为(3.1.8)式是一个奇异方程,故我们定义1(,,)11(,,)0n f t x y x n f f t y x n n⎧≥⎪⎪=⎨⎪≤<⎪⎩有[]()[)**0,1,0,n f Car C B B ∈⨯=∞⨯,n ∈,由条件1()H 和2()H 可得[]*1(,,)()()()(),..0,1,(,)n f t x y t q p x y a e t x y B n γω⎛⎫≤++∈∈∀∈ ⎪⎝⎭ (3.1.15)[]1(,,)()()()(),..0,1,(,)n f t x y t q p x y a e t x y B n γω⎛⎫≤++∈∈∀∈ ⎪⎝⎭(3.1.16)接下来我们首先讨论一般的分数阶微分方程00()(,(),())0,01n D x t f t x t D x t t αβ+++=<< (3.1.17) 3.2预备知识定义2.1[]40空间[]0,1C 上的范数[]{}max ():0,1x x t t =∈,空间[]10,1L 上的 的范数1()Lxx t dt =⎰.定义 3.2[]40函数:(0,)(0)y R Riemann Liouville α∞→>-,阶数为的分数阶积分由以下公式给出:1001I ()()()()ty t t s y s ds ααα-+=-Γ⎰ (3.2.1) 上式右端在(0,)∞上有定义,其中10()s e s ds αα∞--Γ=⎰.定义3.3[]40函数:(0,)(0)y R Riemann Liouville α∞→>-,阶数为的分数阶微分由以下公式给出:0101()()()()n tn d y s D y t ds n dt t s ααα+-+⎛⎫= ⎪Γ--⎝⎭⎰ (3.2.2)上式右端在(0,)∞上有定义,其中[]1n α=+,[]α表示实数α的整数部分.引理3.1[]28关于分数阶微积分有如下性质:(1)00I ()()D y t y t αα++=,..(0,1]a e t ∈, 1(0,1)y L ∈, 0α>(2)如果0α>,0λ>,那么110()()D ttαλλαλλα---+Γ=Γ- (3) []10()(,1),0,1tt s s ds t B t βααβαβ----=-∈⎰,其中B 为Beta 函数1110(,)(1),0,0p q B p q x x dx p q --=->>⎰,()()(,)()p q B p q p q ΓΓ=Γ+(4) [][]1()(),0,1,()0,1.I I f t I f t t f t L αβαβ+=∈∈ 由性质(4)可知()111()()()(,)()()t s tt s s f d ds B t s f s ds αβαβττταβ+-----=-⎰⎰⎰引理3.2[]40设0α>,如果(0,1)(0,1)y C L ∈⋂,那么分数高阶微分方程0()0D y t α+=有唯一解1212()N N y t C t C t C t ααα---=+++,,1,2,,i C R i N ∈=,其中N 是大于或等于α的最小整数.引理 3.3[]40设0α>,如果(0,1)(0,1)y C L ∈⋂且关于α的分数阶导数0()(0,1)(0,1)D yt C L α+∈⋂,那么120012I ()()N N D u t u t C tC t C t ααααα---++=++++ (3.2.3)其中,,1,2,,i C R i N ∈=,N 是大于或等于α的最小整数.引理3.4[]42设[]0,1f L ∈,那么边值问题0()()0,01,1D u t f t t n n αα++=<<-<≤, ()(0)0,02i u i n =≤≤-01()0,02t D u t n ββ+=⎡⎤=≤≤-⎣⎦有唯一的解1()(,)()y t G t s y s ds =⎰,其中11111(1)(),01()(,)=(1),01()t s t s s t G t s t s t s ααμαααμαα-------⎧---≤≤≤⎪Γ⎪⎨-⎪≤≤≤⎪Γ⎩证明:由引理2.3知,边值问题的解为12120()I ()n n u t C t C t C t f t αααα---+=+++- (3.2.4)由边值条件(1.4)式知230n C C C ====,对上式两边求μ阶导数,由引理2.1以及边值条件(2.1.5)式知11010()1()()()()()tD u t C t t s y s ds μαμαμααμαμ----+Γ=--Γ-Γ-⎰ 当1t =时有,1110()10(1)()()()C s y s ds αμααμαμ--Γ=--Γ-Γ-⎰,故有 11101(1)()()C s y s ds αμα--=-Γ⎰ 1111001()(1)()()()()()t t y t s y s ds t s y s ds ααμααα----=---ΓΓ⎰⎰111111011((1)())()(1)()()()t tt s t s y s ds t s y s ds ααμαααμαα-------=---+-ΓΓ⎰⎰ 设[][]{}0,1:0,1X x C D x C β=∈∈,给空间X 赋以范数{}*max ,x x D x β=,由文献[14]知X 是Banach 空间.定义空间X 中的锥P ,[]{}:()0,0,1.P x X x t t =∈≥∈为了证明边值问题(3.1.9)、(3.1.10)、(3.1.17)有一个正解,我们首先通过公式定义锥上的算子n T ,10()(,)(,(),())n n T x G t s f s x s D x s ds β=⎰ (3.2.5)引理3.5如果条件1()H 和2H ()成立,那么:n T P P →是一个全连续算子. 证明:设x P ∈,因为[]*(0,1)n f Car B ∈⨯,所以[]10,1n f L ∈,故有10()(,)(,(),())n n T x G t s f s x s D x s ds β=⎰1110(1)(,(),())()n t s f s x s D x s ds ααμβα---=-Γ⎰ 101()(,(),())()t n t s f s x s D x s ds αβα---Γ⎰ []10()(,(),())0,1(,)0tn t s f s x s D x s ds C G t s αβ--∈≥⎰由以及,可知()()[]()()0,1,0n n T x t C T x t ∈≥ (3.2.6)接下来由引理3.1的性质(3)、(4)可知()()()()()()101nn tn n d D T x t t s T x s ds n dt βββ--⎛⎫=- ⎪Γ-⎝⎭⎰()()()111(,)(,(),())nn t nd t s G s f x D x d ds n dt ββτττττβ--⎛⎫=- ⎪Γ-⎝⎭⎰⎰=()()1111001s (1)(,(),())()nn tn d t s f x D x d ds n dt αβαμβτττττβα-----⎛⎫-- ⎪Γ-Γ⎝⎭⎰⎰()()110011()(,(),())()nn t s n d t s s f x D x d ds n dt βαβτττττβα---⎛⎫--- ⎪Γ-Γ⎝⎭⎰⎰()()111101s (1)(,(),())()nn t n d t s ds f x D x d n dt βααμβττττταβ-----⎛⎫=-- ⎪ΓΓ-⎝⎭⎰⎰ ()()()+101,(,(),())()nn t n d B n t f x D x d n dt αββαβττττταβ--⎛⎫--- ⎪ΓΓ-⎝⎭⎰()()1+1101,(1)(,(),())()nn n d t B n f x D x d n dt αβαμβαβττττταβ----⎛⎫=-- ⎪ΓΓ-⎝⎭⎰ ()()()+101,(,(),())()n n t n d B n t f x D x d n dt αββαβττττταβ--⎛⎫--- ⎪ΓΓ-⎝⎭⎰ ()()(11101,(1)(,(),())()i n n B n it f x D x d n αβαμβαβαβττττταβ----≤≤--∏-+=-ΓΓ-⎰()10(,(),())tn t f x D x d αββτττττ--⎫--⎪⎭⎰所以有()()()(11101(1)(,(),())i n nn iD T x t ts f s x s D x s ds n βαβαμβαβαβ----≤≤-∏-+=-Γ+-⎰()1(,(),())tn t s f s x s D x s ds αββ--⎫--⎪⎭⎰ (3.2.7)因此有[]0,1,:n n D T x C T P P β∈→.为了证明n T 是一个连续算子,设{}m x P ⊂是一个收敛序列而且有*lim 0m m x x →∞-=,可知*,m x M m ≤∀∈对,M 是一个正的常数,因为[]*(0,1)n f Car B ∈⨯,我们有[]lim (,(),())(,(),()),..0,1n m m n m f t x t D x t f t x t D x t a e t ββ→∞=∈由(2.1.15)、(2.1.16)式可知,10(,(),())()()()()n m m f t x t D x t t q p M M n βγω⎛⎫<≤++ ⎪⎝⎭(3.2.8)由Lebesgue 控制收敛定理有1lim (,(),())(,(),())0n m m n m f t x t D x t f t x t D x t dt ββ→∞-=⎰ (3.2.9)()10()()()()(,)(,(),())(,(),())n m n n m m n T x t T x t G t s f s x s D x s f s x s D x s ds ββ-=-⎰ ()1(1,)(,(),())(,(),())n m m n G s f s x s D x s f s x s D x s ds ββ≤-⎰10(,(),())(,(),())n m m n f s x s D x s f s x s D x s ds ββ≤-⎰()()()11101()()()()(1)(,(),())(,(),())i n n m n n m m n iD T x t D T x t ts f s x s D x s f s x s D x s dsn ββαβαμββαβαβ----≤≤-∏-+-≤--Γ+-⎰()()()101(,(),())(,(),())ti n nmm n it s f s xs D x s f s x s D x s dsn αβββαβαβ--≤≤-∏-++--Γ+-⎰()1012(,(),())(,(),())i n n m m n if s x s D x s f s x s D x s ds n ββαβαβ≤≤-∏-+≤-Γ+-⎰故有lim 0n m n m T x T x →∞-=,所以n T 是连续算子.最后,设P X Ω⊂是中的有界集,*,x x L ∀∈Ω≤有,L 是一个正的常数,由于[]*(0,1)n f Car B ∈⨯,所以存在[]10,1L ϕ∈使得()[]0(,(),())..0,1,n f t x t D x t t a e t x βϕ<≤∈∀∈Ω对[],0,1x t ∀∈Ω∈有,11()()(,)(,(),())(,(),())n n n L T x t G t s f s x s D x s ds f s x s D x s ds ββϕ=≤≤⎰⎰()11101()()(1)(,(),())i n n n iD T x t t s f s x s D x s ds n βαβαμβαβαβ----≤≤-∏-+=-Γ+-⎰()1(,(),())tn t s f s x s D x s ds αββ----⎰()012i n L i n αβϕαβ≤≤-∏-+≤Γ+-故()n T Ω是X 中的有界集,下证n T 是等度连续的,设1201t t ≤<≤,1111212101()()()()()(1)(,(),())()n n n T x t T x t t t s f s x s D x s ds αααμβα-----=--Γ⎰111120(()())(,(),())t n t s t s f s x s D x s dsααβ--+---⎰2112()(,(),())t n t t s f s x s D x s dsαβ---⎰1111111211201()(1)()(()())()()t t t s s ds t s t s s ds αααμααϕϕα------≤--+---Γ⎰⎰。
非Nagumo条件的微分方程边值问题
用一些其他条件代替N a g u m o 条件 , 来保证微分不等式理论及解的存在性的成立. 本文用以下条件H: f( m, Y , Y , ) 在D 3 : 连续且 当V q > N o 时 ( m, Y , Y , ) ≠0 , 这里Ⅳ 0 为某个正常数 , 用这个条件替代N a g u m o 条件 , 它也能满足B V P ( 1 ) 、 ( 2 ) 的微分不等式理论与解 的存在性成立. 推论 1 m, Y , y , ) 在 , c ] x R 。 上 连续且 一致 有界 ,  ̄ I ] B V P ( 1 ) 、 ( 2 ) 必有解y ( m) ∈c 3 , 6 ] .
证明 首先 , B V P ( 1 ) 、 ( 2 ) 可 改写 为
,
Y , 『 ) ' a < m< b
…
} k l z ( a ) 一 k 2 z ( 口 ) = B , / l Z ( b ) + z ( 6 ) = C
m , , ) I h ( I ) , , I ) , 其中 功在( 0 , + ∞ ) 匕 5 乏 一正 的, 单 凋 非 减 的 连 续函 数, 满 足f ~n 、 k / > m a r ( m ) 一 m i n ( m ) ,
m∈ 6 ] m∈ 6 】
第2 5卷第 4 期
2 0 1 3年 1 1 月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J o u r n a l o f N i n g d e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
/ n∈【 a , 6 ] .
但很多三阶微分方程都不满 ̄ : N a g u m o 条件. 例如 ( m , Y , Y , ) _ g ( m , Y , Y ) ( ) ( m, Y , Y ) , 常数 >
《2024年分数阶微分方程边值问题解的存在性》范文
《分数阶微分方程边值问题解的存在性》篇一摘要:本文探讨了分数阶微分方程边值问题的解的存在性。
利用分数阶微分方程的理论、不动点定理以及一些新近发展的分析技巧,我们证明了在一定的条件下,该类问题存在至少一个解。
这不仅扩展了分数阶微分方程的理论应用范围,也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持。
一、引言分数阶微分方程作为数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在物理学、工程学、生物学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分数阶微分方程理论的不断完善,其边值问题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旨在研究分数阶微分方程边值问题解的存在性,为相关领域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二、问题描述与预备知识设我们的分数阶微分方程边值问题为:D^αu(x) = f(x,u(x)),其中x属于闭区间[a,b],D^α表示某种形式的分数阶导数,f(x,u(x))是定义在相应区间上的函数。
边值条件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可能包括多种形式。
为了分析该问题的解的存在性,我们需要引入一些预备知识,如分数阶微分方程的基本理论、不动点定理以及一些分析技巧。
三、解的存在性证明为了证明该分数阶微分方程边值问题解的存在性,我们首先构造一个适当的算子L和一个相应的映射T。
算子L负责处理分数阶导数部分,而映射T则负责将非线性部分纳入考虑。
我们的目标是证明算子T是一个压缩映射或存在不动点,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不动点定理来证明问题的解的存在性。
具体地,我们定义算子L为解决与D^α无关的边值问题后的部分,然后构造映射T将f(x,u(x))代入L的解中。
接着,我们利用一系列的放缩、估计和转换技巧来证明T是一个压缩映射或存在不动点。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需要考虑函数的连续性、可微性等性质。
四、结论通过上述的证明过程,我们得出了该分数阶微分方程边值问题解的存在性。
我们的方法不仅适用于特定的边值条件和函数形式,而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可以推广到更广泛的分数阶微分方程边值问题中。
这不仅扩展了分数阶微分方程的理论应用范围,也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阶微分方程两点边值问题解的存在性
。
( , )0 <1 t , , <t
() 8
收 稿 日期 :080 . 20-32 6
基金项目: 国家 自然科 学 基 金 (070 2 12 12 )
第一作者简介 : 滢(97)女 , 韩 16 ., 黑龙江牡丹江市人 , 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数学计算机系副教授 , 硕士 . 研究方 向: 数学教育与教学研 究.
() 1
r l l 0, l 0 R .0 ( ) 中采 用范 数 l l =i x{ l, l} 其 中 1 1 2
=
其 中 厂 C [ , ]×R , , 1 中 的 主要 工 具 是基 (0 1 R) [ ]
于 Ir .cadr _ a Shu e 度理论 的下 述不动 点定理 . ey 定理 A3 设 是 一 实 B nh空 间 , 为 [ ] aa ncX
( 当( , ∈[ ,] 0 n ] ,(, n ) I) t ) 0 1 ×[ , + 时 f t , +
( 厂 t0 0 ≤0 0 ≤1 Ⅱ) ( , , ) ( ≤t )
< 0 .
c E , ] [ , ] — 为 双 射 , /连 续 , 利 用 则边值 问题 ()( ) o 1 一 0 1 , 又 故 5 ,6有解 满足 0 <0 0一< ≤ 一, c E,] o 1 紧嵌入 C [ ,] ,0 1 的事实 , 由定理 A不 难推 得
条件的前提下 , 应用 Lm .cadr e yShue 度原理中的一个 不动点定 理, 证明了上述边值问题解的存在性 .
关键词 : 二阶两点边值问题 ; 解的存在性 ; m - hue度原理; L y ca r e S d 符号条件
中图分 类号  ̄158 文献标 识码 : 文章 编号 : 0- 4- 080. 4. O 7. A 1 01 0( 0)2 02 2 0 8 2 0 0
二阶微分方程组边值问题解的存在性
二阶微分方程组边值问题解的存在性引言:微分方程是数学探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广泛应用于物理学、工程学等领域。
对于二阶微分方程组来说,探究其边值问题解的存在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例两个方面探讨。
一、理论基础1. 边值问题的定义对于二阶微分方程组,我们可以给出边值条件,通常包括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的边界条件。
边值问题的目标是找到满足这些条件的解。
2. 确定性理论通过分析微分方程组的性质和边界条件的要求,可以得到存在性的定理。
其中,广义极值原理是常用的分析工具之一。
这个原理告知我们,在特定条件下,方程组解的存在和非存在性是由边界条件的详尽形式所决定的。
3. 上下解的构造对于一些特殊的微分方程组,我们可以使用上下解的构造方法来证明边值问题解的存在性。
这种方法涉及到将原方程组转化为帮助方程组的形式,并通过比较上下解的大小干系来确定解的存在性。
二、实例分析思量如下的边值问题:$\begin{cases}y''(t) + p(t)y'(t) + q(t)y(t) = 0\\y(0) = y(T) = 0\end{cases}$我们假设$p(t)$和$q(t)$在闭区间$[0,T]$上连续。
为了证明边值问题的解的存在性,我们起首将其转化为帮助方程组:$\begin{cases}z''(t) + p(t)z'(t) + q(t)z(t) = 0\\z(0) = z(T) = 0\end{cases}$其中$z(t)$是未知函数。
依据广义极值原理,我们期望找到帮助方程组的上解$u(t)$和下解$v(t)$,满足条件$u(t)\geq z(t) \geq v(t)$。
为了构造上解和下解,我们思量方程$y''(t) + p(t)y'(t) + q(t)y(t) = 0$的震荡特征。
令$\lambda_1$和$\lambda_2$为方程特征方程的两个根,由于$p(t)$和$q(t)$在闭区间$[0,T]$上连续,我们可以得到两个实数$\mu_1$和$\mu_2$,使得$\mu_1 < \lambda_1 < \mu_2$。
二阶微分方程多点边值问题正解的整体性
二阶微分方程多点边值问题正解的整体性
非线性泛函是现代分析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许多问题来源于化学反应、人口生态、传染病、经济以及其它系统的模型。
由于其能很好的解释许多自然现象,从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数学工作者的关注。
二阶线性常微分方程多点边值问题的研究首先是由Illin和Moiseev开始的,Gupta讨论了一类二阶非线性常微分方程三点边值问题的可解性。
此后,许多作者用Leray-Schauder连续定理、选择定理,以及拓扑度理论对更一般的多点边值问题的可解性进行了研究,并获得了很多结果[3-6]。
然而很少见文献讨论其正解的结构。
最近文献[7]利用不动点指数理论研究了一类二阶非线性三点边值问题正解的结构。
本文受到文献[7]的启发,运用不动点定理、不动点指数定理以及锥理论,分别研究了两种不同边值条件下二阶微分方程三点边值问题正解的整体性。
针对非线性函数为超线性和次线性两种情形,得到了两类边值问题正解集中存在一个闭联集-非空的、连通的闭子集。
本文的第一节主要阐述了相关问题的历史背景及发展现状,第二节和第三节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主要研究了同一二阶微分方程在两种不同的边值条件下正解的结构。
最后,对这样一类解的结构问题的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提出了一些设想,希望能得出更多更好的结果。
二阶奇异微分方程边值问题正解的存在性
二阶奇异微分方程边值问题正解的存在性在数学的微分方程领域,边值问题(boundary value problems,简称BVP)是建立在微分方程基础上的重要且有用的问题。
它是一类微分方程中的重要问题,常见的有一阶、二阶等等的边界值问题。
在这个问题中,特别提出一类二阶奇异(singular)边值问题。
其理论价值及应用极其重要,涉及物理、经济等领域。
在本文中,我们将针对二阶奇异边值问题,深入探讨其正解的存在性,从而对理论的发展产生有益的影响。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这一问题的具体定义。
一般情况下,二阶奇异边值问题可以表述为:针对某函数f,其函数值及其一阶、二阶偏导数在取值域[a,b]上存在及连续,则存在某个函数y,其在[a,b]上及其边界点满足,y(x)=f(x), x∈[a,b]y(a)=ya, y(b)=yb以上就是二阶奇异边值问题的具体定义。
接下来让我们更进一步,来探讨它正解的存在性,即以上问题是否有解,以及解的性质。
首先,我们研究的是有关解的存在性,主要有两种:存在性及唯一性,也可称为正解的存在性。
针对解的存在性,若函数f给定时,所满足泛化半线性(generalized linear)的条件,则解的存在性可以由半线性函数理论来证明。
若满足半线性理论,则,y(x)=f(x), x∈[a,b]y(a)=ya, y(b)=yb其解的存在性可以由以下公式证明:y(x)=(A(x) + B(x))y(x) + C(x)其中A(x),B(x),C(x)分别为某种函数,它们由上面给出的条件确定。
从而,可以证明,若函数f满足半线性理论,则针对上述二阶奇异边值问题存在解。
除此之外,存在性可以通过另一种方法来证明,即微分不等式方法(differential inequality method)。
该方法的基础是一种不等式,概括如下:若在解y所满足的方程中,某函数Φ在某段区间内总是大于某常数或某函数,则解y存在。
在这种情况下,这种不等式可以被应用到二阶奇异边值问题上,从而得到解的存在性的确定。
二阶微分方程无究多点边值 问题正解的存在性(修改)
a ξ + (1 − ∑ i =1 ai )t i =1 i i
m m i m
m
m
(1 − ∑ i =1 ai )(1 − ∑ i =1
i =1 i i m
∑ b)
m i =1 i m
b a ( s ) f ( x (s ))ds + i =1 i ∫
ξi
m
1
∑ a G (ξ , s)a(s) f ( x(s))ds + ∑ a ξ + (1 − ∑ a )t b ∫ 1− ∑ a (1 − ∑ a )(1 − ∑ b ) ⎡ ∑ a ξ + (1 − ∑ a ) ∑ a G (ξ , s)ds ⎤ ⎥C ≤ ⎢ ∫ sds + b ds + ∑ ∫ ∫ ⎢ ⎥ (1 − a )(1 − b ) 1 − a ∑ ∑ ∑ ⎣ ⎦
u ''(t ) + a(t ) f (u(t )) = 0 u (0) = ∑ i =1 ai u (ξi )
m
0 < t <1
(1.3) (1.4)
u '(1) = ∑ i =1 biu '(ξi ) + b
m
为了讨论方便,本文假设: (H1) : 0 < ξ1 < ξ 2 < ... < ξ m < 1 , ai , bi ∈ [0, ∞) , (i=1,2,....m)且 0 < (H2) : a ∈ C ([0,1],[0, ∞)) 且 a (t ) ≠ 0, t ∈ (0,1) ; (H3) : f ∈ ([0, ∞),[0, ∞)) 连续,记 f 0 = lim +
0 ≤t ≤1
二阶脉冲微分方程m-点边值问题正解的存在性
摘 要: 讨论 了一类 非线性项 与 () t有关 的二 阶脉 冲微分 方程 的 m一点边值 问题 ,在对 非线性 项不
作连 续性要 求 , 且,是一 个 Ql — a t6dr I 鹊i C r hooy函数 的条件 下,利用锥拉 伸与锥压缩 不动点定理 获得该 问题 正 a 解的存在性定理.作 为应 用 , 出了实例. 给 关 键 词: m一点脉冲微分方程 ; 解; 正 锥拉 伸与锥压缩不动点定理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3—17 (0 2 0 0 1 0 17 60 2 1 }2- 0 6— 8 中圈分类号 : 1 58 O 7 .
II = P () , Il alx , } II £ l II x Il I J . x I x =m Il I I x
显然 ,C J R 在 l 下构成一个 Bnc P [, ] I . aah空间,c[ , ] l1 P ’_ 在 1I , .下构成一个 Bnc 空间. aah
笔者在对非线性项不作连续性假设的条件下 , 运用锥拉伸与锥压缩不动点定理讨论了二 阶脉冲微分
分 别 表示 () t 的右 极 限和左 极 限 , ( , ( 分 别表示 () t=t处 的右极 限和左极 限. t 在 =t处 £) £) t在
方程 m一点边值问题存在正解的充分条件 , 获得了正解的存在性结果. 从所研究的方程形式来讲 , 笔者所 讨论的方程要比文献 [4—1 ] 1 5 更具有普遍性 , 在某种程度上改进和推广了文献[ 5一l ]的结果. 1 6
,
一
( = 1 £) : i m
-
! - — :
分数阶微分方程边值问题解的存在性
分数阶微分方程边值问题解的存在性分数阶微分方程边值问题解的存在性一、引言分数阶微分方程是一类描述复杂动态系统行为的数学模型,它在描述非线性、非局部以及非整数阶现象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与传统的整数阶微分方程相比,分数阶微分方程的解尚未得到充分的研究。
本文将探讨分数阶微分方程边值问题解的存在性,并通过数学推导和分析,为其解的存在性提供一定的证明。
二、分数阶微积分及其应用分数阶微积分是对经典微积分的一种扩充和泛化,它引入了分数阶导数和分数阶积分的概念。
分数阶导数可以用来描述非局部和非整数阶现象,例如弛豫效应、长程记忆等。
而分数阶微分方程是利用分数阶导数建立的,其在描述复杂系统的行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分数阶微分方程的边值问题是在给定边界条件下求解方程的特定解。
边值问题在实际问题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物理学中的电磁场分布、化学反应动力学等。
而分数阶微分方程边值问题的解的存在性则是一个重要的数学问题。
三、分数阶微分方程的边值问题考虑分数阶微分方程边值问题:D^αy(x) = f(x,y(x)), 0 < α ≤ 1, a ≤ x ≤ b,y(a) = A, y(b) = B, (1)其中D^α表示分数阶导数,f(x,y(x))是已知的函数,A、B是给定的常数。
为了研究方程(1)的解的存在性,我们将其转化为积分方程的形式。
首先,将方程(1)的分数阶导数表示为以下定积分形式:y(x) = 1/Γ(1-α)∫[a,x](x-t)^(α-1)f(t,y(t))dt + C,a ≤ x ≤ b, (2)其中C是常数,Γ(1-α)为欧拉积分。
然后,我们通过连续逼近方法,构造一列定义在[a, b]上的函数序列{y_n(x)},使得它们的极限函数为方程(2)的解。
分数阶微积分的性质表明,通过连续逼近方法可以得到方程(2)的解。
接下来,我们验证这个函数序列是否满足边界条件y_n(a) = A和y_n(b) = B。
二阶微分方程的两点边值问题解的唯一性定理
户( ,
`
2
一
扭
( )犷 ) ~
x
2
赵
2 (x ) ( l 一 理 ) +
理
`
( 7)
其中
是 待 定 的参数
,
。
文献【 l] 中 的 定 理
5
p
A
2
,
告诉 我 们 如 果 使得
H ( 尸,
;
,:
,
.
,
u
,
(x )和
y
,
=
y
(
x ;
u
,
) 是 最 小值 问 题 ( 4 ) 一 ( 6 ) 的
.
。。
彭生
,
.
“
(二 ) d 二
<
, (A)
下 面 我 们来做 这 样 两 件事
1“
:
构造 出 使泛 函
,
J 。 ( 。 )在 集 合
w
、
上达 到 正 的 最 小值 袱 A ) 的 函 数
。
u
以劝
;
0 2
.
给 出 最 小 值 抓 A ) 的 解 析 表达 式 ( 3 )
A
显然 集 合 w
非 空 的 因为
人 一
(
警
,
2
,
`
2… …
即当
收 稿 日期 1 9 8 7 一 1 2 一 2 1
:
一
40
一
二
(
)书
怪
或
2
(
琴
乙
。
:
) (劝
。
< x 〔 竺冬少 〕
乙
,
不具备Nagumo条件的边值问题的微分不等式_廖健斌
不具备Nagumo 条件的边值问题的微分不等式*廖健斌(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350007)摘 要:在一定的条件下研究一类不具备Nagumo 条件的二阶微分方程的边值问题的微分不等式理论及解的存在性.关键词:Nagumo 条件,二阶微分方程,边值问题,微分不等式,存在性、唯一性中图分类号:O17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3X(2007)08-0034-041 预备知识早在1937年,日本数学家M.Nagumo 就提出了微分不等式理论112,给出了Na gumo 条件和Nagumo 定理122,奠定了微分不等式理论的基础,L.R.Jackson 发展了这个理论132,系统地总结了二阶微分不等式的结果,之后,F.A.Howes 在文142中对Nagumo-Jackson 的结果进行了简化.目前,微分不等式理论已趋完善.近二三十年来,微分不等式理论已成为处理非线性奇异摄动问题152的一种重要手段.它的特点是:不仅可以证明摄动问题解的存在,而且可以通过构造适当的不等式得到摄动解的精确估计;采用微分不等式理论能够简捷有效地重新获得用其他方法证明的结果,并且可以处理更复杂的问题,揭示渐进过程的实质.人们利用微分不等式的方法成功地处理了二阶、三阶乃至高阶微分方程以及微分系统的各类边值问题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16-122.本文将在二阶微分方程的Robin 边值问题的微分不等式理论的基础上考察如下形式的一类不具备Nagumo 条件的二阶微分方程的边值问题:y d =f (t,y ,y c ),a <t <by (a)-py c (a)=A,y (b)+qy c (b )=B(1)(2)的微分不等式理论及解的存在性.这里a 、b 、A 、B 均为常数,p 、q 为正常数.关于二阶微分方程的Robin 边值问题,我们有如下的重要结果:对于二阶微分方程的Robin 边值问题y d =f (t,y ,y c ),a <t <bp 1y (a)-p 2y c (a)=A,q 1y (b)+q 2y c (b )=B(3)(4)(这里p 1,p 2E 0,p 21+p 22>0,q 1,q 2E 0,q 21+q 22>0)若下列条件成立:¹f (t,y ,y c )具有C 21a ,b 2的下解A (t)与上解B (t);ºf (t,y ,y c )在1a,b 2@1A (t),B (t)2@R 上连续且关于y c 满足Nagumo 条件;则边值问题(3)(4)存在解y (t)I C 21a,b 2满足A (t)F y (t)F B (t),且有y c (t)F N ,t I 1a ,b 2,这里N 为仅依赖于max t I 1a,b 2B (t)-min t I 1a,b 2A (t)的正常数.这里的上解与下解函数,Nagumo 条件定义如下:定义1 若函数A (t),B (t)满足:¹A (t),B (t)I C 21a,b 2,即A (t),B (t)在1a,b 2上二阶连续可微;ºA (t)F B (t),a F t F b;»p 1A (a)-p 2A c (a)F A F p 1B (a )-p 2B c (a),q 1A (b)+q 2A c (b )F B F q 1B (b)+q 2B c (b);¼B d (t )F f 1t,B (t),B c (t)2,A d (t)E f 1t ,A (t),A c (t)2,t I 1a,b 2;第27卷第8期2007年6月 绍 兴 文 理 学 院 学 报JOURNAL OF S HAOXING UNIVERSITY Vol.27No.8Jun.2007*收稿日期:2007-04-05作者简介:廖健斌(1963-),男,福建福州人,高级讲师.则称A (t)和B (t)为边值问题(3)(4)的下解与上解.定义2 若函数A (t),B (t)I C 1a,b 2,f (t,y ,y c )满足以下条件:¹在1a,b 2上A (t)F B (t);º在1a,b 2@1A (t),B (t)2@R 上,f (t,y ,y c )连续,且有:f (t,y ,y c )F h(y c ).这里h(s )是在10,+])上连续且单调不减的正函数,满足Q NK sds h (s)E max t I 1a ,b 2B (t)-min t I 1a,b 2A (t),N >K =max {B (b)-A (a),A (b )-B (a)}.则称f (t,y ,y c )在1a,b 2@1A (t),B (t)2@R 上关于y c 满足Nagumo 条件.简单的说:Nagumo 条件就意味着f (t,y ,y c )=O(y c 2),y c v ],(t,y )I 1a,b 2@1A (t),B (t)2.满足Nagumo 条件的二阶微分方程(3)(4)有如上的重要结论,接下来让我们来共同探讨一下不具备Nagumo 条件的二阶微分方程(1)(2)是否有如此的结论?我们提出下面的代替Nagumo 条件的条件,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相关的微分不等式理论与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2 主要结论下面我们提出如下形式的Nagumo 条件的替代条件.H:当t I 1a,b 2,y I 1A (t),B (t)2,y c E N 0>0,有f (t ,y ,y c )X 0.这里N 0为存在的某正常数.引理1 若f (t,y,y c )在1a,b 2@R @R 上连续且有界,则边值问题(1)(2)必存在解y (t)I C 21a,b 2.证明:首先边值问题(1)(2)可转化为积分方程y (t)=Q b a G(t,s )f 1s,y (s ),y c (s )2ds +7(t),这里G (t,s)为Green 函数1132,7(t)为满足7(a )-p 7c (a )=A ,7(b)+q 7c (b )=B,p >0,q >0,7d (t)=0为t 的一次多项式.定义映射T :C 21a ,b 2v C 21a,b 2,T 1y (t)2=Q ba G (t,s)f 1s ,y (s),y c (s )2ds +7(t)可验证T 为C 21a,b 2上的某个有界凸闭集到其自身的全连续映射,于是由Schaude r 不动点142定理可得:存在y (t)I C 21a,b 2,使得T 1y (t)2=y (t),即边值问题(1)(2)存在解y (t)I C 21a,b 2.引理2 对于任何在1a,b 2@1A (t),B (t)2@R 上连续且满足替代条件H 的函数f (t,y ,y c ),以及满足边值问题(1)(2)的任一解y (t),只要A (t)F y (t)F B (t),则必有y c (t)F N ,这里N =1+max {N 0,p -1(k +A ),q -1(k +B )},且N E max t I 1a,b 2A c (t),N E max t I 1a,b 2B c (t),k =max {max t I 1a,b 2A (t),max t I 1a,b 2B (t)}.证明:由y (a)-py c (a)=A,y (b )+qy c (b )=B 得:y c (a)=1p 1y (a)-A 2,y c (b)=1q 1B -y (b )2,于是有y c (a)F N -1,y c (b)F N -1.下证P t I (a,b )对,只要A (t)F y (t)F B (t),都有y c (t)F N ,如若不然,则存在某些点t I (a,b),使得y c (t)>N,即必有下列两种情形之一出现:(Ñ)存在t 1I (a,b ),使得y c (t 1)<N.(Ò)存在t 1I (a,b ),使得y c (t 1)<-N.对于情形(Ñ),由最大值原理1152可知,y c (t)在(a ,b)上的某点t 0处取得正的最大值,y c (t 0)>N >N 0,此时当然有y d (t 0)=0,但由替代条件知,y d (t 0)=f 1t 0,y (t 0),y c (t 0)2X 0,这就导致矛盾.对于情形(Ò),同理可证也将导致矛盾.综上所述,命题成立.定理1 若边值问题(1)(2)具有下解A (t)与上解B (t),f (t,y ,y c )在1a ,b 2@1A (t),B (t)2@R 上连续且关于y c 满足替代条件,则边值问题(1)(2)具有解y (t)=C 21a,b 2,满足A (t)F y (t)F B (t),t35第8期 廖健斌:不具备Nagumo 条件的边值问题的微分不等式I1a,b2,且有y c(t)F N,这里N即为引理2中的正常数,且N E maxt I1a,b2A c(t),N E maxt I1a,b2B c(t).证明:构造函数F(t,y,y c)=f1t,r(y),s(y c)2+y-r(y)1+1y-r(y)22,这里r(y)=A(t),y<A(t);y,A(t)F y F B(t);B(t),y>B(t).s(y c)=-N,y c<-N;y c,y c F N;N,y c>N.显然F(t,y,y c)在1a,b2@R@R上有界且连续,由引理1知:边值问题y d=F(t,y,y c),a<t<b;y(a)-py c(a)=A,y(b)+qy c(b)=B (5)(6)必存在解y(t)I C21a,b2.下证必有A(t)F y(t)F B(t),t I1a,b2.先证y(t)F B(t),若不然,则y(t)>B(t),即必有某些点t I1a,b2,使得:y(t)-B(t)>0,令5(t)=y(t)-B(t),显然5(t)在1a,b2上必有正的最大值M.下证使5(t)取得最大值的点不可能是t=a或t=b,事实上,若5(a)=M>0,则必有5c(a)F0,但由A F B(a)-p B c(a)A=y(a)-py c(a)得:5(a)-p5c(a)F0,因为p>0,则有5c(a)>0,这就导致矛盾.于是t=a不是正的最大值点.同理可证5(b)=M,也是不可能的.这样5(t)只能在点t0I(a,b)取得正的最大值M,即有5(t0)=y(t0)-B(t0)=M>0,5c(t0)=y c(t0)-B c(t0)=0,5d(t0)=y d(t0)-B d(t0)F0,但由上解B(t)及F(t,y,y c)的定义,必有5d(t0)=y d(t0)-B d(t0)=F(t0,y,y c)-d(t0)=f1t0,r(y(t0)),s(y c(t0))2+y(t0)-r(y(t0))1+1y(t0)-r(y(t0))22-B d(t0)E f1t0,B(t0),B c(t0)2+M+B(t0)-B(t0)1+1M+B(t0)-B(t0)2-f1t0,B(t0),B c(t0)2=M1+M>0.这就导致矛盾.因此必有y(t)F B(t),t I(a,b).同理可证y(t)E A(t),t I1a,b2.对于A(t)F y(t)F B(t),t I1a,b2,当然有F1t,y(t),y c(t)2=f1t,y(t),s(y c(t))2.对于f1t, y,s(y c)2,当y c E N0时,也有s(y c)E N0,所以f1t,y,s(y c)2也满足替代条件H.这样由引理2可知,y c(t)E N,t I1a,b2,所以F1t,y(t),y c(t)2=f1t,y(t),s(y c(t))2,即y(t)也是边值问题(3)(4)的解.定理2若定理1的条件成立,且f(t,y,y c)在1a,b2@1A(t),B(t)2@1-N,N2上关于y严格单调增加,则边值问题(1)(2)存在唯一解y(t)I C21a,b2,满足A(t)F y(t)F B(t),y(t)F N,t I1a,b2.证明:若有两个不同的解y1(t),y2(t),令U(t)=y1(t)-y2(t),t I1a,b2,于是U(t)=y1(t)-y2(t)必在1a,b2上取得正的最大值M.若U(a)=M,则必有U c(a)F0,因而U(a)-p U c(a)>0,但另一方面U(a)-p U c(a)=y1(a) -y2(a)-p1y c1(a)-y c2(a)2=1y1(a)-py c1(a)2-1y c2(a)-py c2(a)2F A-A=0,这就导致了矛盾;同理U(b)=M也是不可能的.这样U(t)只能于点t0I(a,b)取得正的最大值M,即有U(t0)=y1(t0)-y2(t0)=M>0,U c(t0) =y c1(t0)-y c2(t0)=0,U d(t0)=y d1(t0)-y d2(t0)=0,但另一方面U d(t0)=y d1(t0)-y d2(t0)=f1t0, y1(t0),y d1(t0)2-f1t0,y2(t0),y d2(t0)2>0,这就导致了矛盾,因此唯一性得证.3结论的应用下面将定理1应用于方程y d=f(t)y d n+g(t,y),这里f(t)X0,t I1a,b2,常数n>2,显然它不满足Nagumo条件,但可满足替代性的条件,因此不难得到如下结果:定理3对于超二次边值问题36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第27卷y d =f (t)y c d +g (t,y )y (a)-py c (a)=A,y (b)+qy c (b )=B(7)(8)其中n >3,p ,q >0.若下列条件成立:(1)存在上解B (t)与下解A (t);(2)f (t)I C 1a,b 2且f (t)X 0,t I 1a,b 2,同时g(t,y )I {1a,b 2@1A (t),B (t)2};则边值问题(7)(8)必存在解y (t)I C 21a,b 2,满足A (t)F y (t)F B (t),t I 1a ,b 2.当然,我们还可给出更多的不满足Nagumo 条件的方程类型,如f (t,y ,y c )=e y c 2+g(t,y ),但它们都满足该文提到的替代性条件,因此在具有上下解的条件下,也可得到解的存在性与估计,这充分说明了替代性条件的应用价值.参考文献:1 M.Nagumo.Uber die differential gleichung y d =f (t,y ,y c ).Proc.Phys.Math.Soc.Japan.1937,10:861-866.2 林宗池.周明儒.应用数学中的摄动方法1M 2.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206.3 L.K.Jac kson.Subfunc tion and second-order ordinar y differential inequalities.Adva nce in Math.1967,10:307-363.4 K.W.Chang.F.A.Ho wes.Nonlinear singular perturbation phenomenon:theory and application.New york,SpringVerlag,1984.5 章国华,P.A 侯斯.非线性奇异摄动现象:理论和应用1M 2.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6 L.K.Jackson.Subfunction and third-order ordinary differential inequalities.J.Diff.Equa.1970.8:180-194.7 ZhouZheyan.Singular perturbation of a class of forth-order qiasilinear boundary value problem.Northeastern.Math.J 1993.9(3):308-314.8 林国建,余赞平.一类非线性微分系统的三点边值解的存在性1J 2.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1,17(4):7-10.9 F.A.Howes.Differential of higher order and the asynqtotic solution of nonlinear boundary value problems.SIAM.J.Math.Anal.1982,13(1):61-80.10 林宗池.伴有边界摄动的一类四阶非线性微分方程边值解的估计1J 2.数学年刊,1990,11A(6):683-690.11 莫嘉琪.四阶非线性微分方程边值问题的奇摄动1J 2.数学年刊,1987,813(2):80-88.12 余赞平.三阶半线性微分方程的三点边值问题及奇异摄动现象1J 2.福建师范大学,1999,15(1):26-29.13 Stephen.R.Bernfeld and kshmikamtham.An introduction to nonlinear boundary value problem.New York:Acade mic press ,1974:1-5.14 尤秉礼.常微分方程补充教程(第二版)1M 2.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1982.367.15 M.H.普劳特,H.F.温伯格.微分方程的最大值原理1M 2.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The Differential Inequality of the Boundary Value Problemthat Doesn .t Accord with the Nagumo .s ConditionLiao Jianbin(Fujian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Fuzhou,Fujian 35007)Abstract:C onsidered were the differential inequality and the existence of solution of the boundary value problem for second-order differential equations that doesn .t accord with the Nagumo condition.Key words:Nagumo .s condition;second-order differential equa tion;boundary value problem;differential inequality solution;e xistence and uniqueness 37第8期 廖健斌:不具备Nagumo 条件的边值问题的微分不等式。
二阶非齐次系统的边值问题
二阶非齐次系统的边值问题二阶非齐次系统的边值问题是数学中经常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
本文将介绍该问题的定义、解决方法、应用和展望等方面,探讨该问题在数学和物理等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一、问题定义所谓二阶非齐次系统的边值问题,是指形如下式的二阶微分方程的求解问题:$$y''(x)+p(x)y'(x)+q(x)y(x)=f(x)$$其中,$p(x)$、$q(x)$和$f(x)$均为已知函数,$y(x)$为待求函数。
边值问题的具体形式为:$$y(a)=A, y(b)=B$$其中,$a$和$b$均为已知常数,$A$和$B$均为已知常数。
二、解决方法为了解决二阶非齐次系统的边值问题,常常采用常系数线性齐次微分方程的解法,即假设$y(x)=e^{\lambda x}$,代入原方程中可得:$$(\lambda^2 + p\lambda + q)e^{\lambdax}=f(x)$$由此可得到关于$\lambda$的方程:$$\lambda^2 + p\lambda + q=0$$解出$\lambda_1$和$\lambda_2$后,原方程的通解为:$$y(x)=c_1e^{\lambda_1 x}+c_2e^{\lambda_2x}+y_p(x)$$其中,$c_1$、$c_2$为待定常数,$y_p(x)$为原方程的特解。
对于二阶非齐次系统的边值问题,要求满足给定边界条件$y(a)=A$和$y(b)=B$。
因此,需要将常数$c_1$和$c_2$确定下来。
常常采用格林函数的方法求解,即构造边值问题的格林函数$G(x,\xi)$,利用格林函数可以表示出待求函数$y(x)$与边界条件$y(a)=A$和$y(b)=B$之间的关系。
三、应用二阶非齐次系统的边值问题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和物理学领域。
通过求解二阶非齐次系统的边值问题,可以得到一系列数学模型的解,例如热传导、弹性力学和电路等问题的分析结果。
一类二阶积一微分方程两点边值问题解的存在性
一类二阶积一微分方程两点边值问题解的存在性
倪晋波;高娟
【期刊名称】《长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2(022)004
【摘要】讨论了一类二阶积—微分方程两点边值问题解的存在性,利用上下解方法和Schauder不动点定理在较弱的条件下得到了方程解存在性的充分条件.
【总页数】4页(P416-418,422)
【作者】倪晋波;高娟
【作者单位】安徽理工大学理学院,安徽淮南232001;安徽理工大学理学院,安徽淮南232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175.8
【相关文献】
1.一类二阶常微分方程组两点边值问题三个正解的存在性 [J], 刘杰操;金淑女;李欣桐
2.一类二阶微分方程两点边值问题的正解存在性 [J], 曹君艳;王全义
3.一类二阶积—微分方程两点边值问题解的存在性 [J], 倪晋波;高娟
4.一类二阶常微分方程两点边值问题变号解的存在性 [J], 李春燕
5.Banach空间二阶积-微分方程两点边值问题解的存在性 [J], 刘晓亚;王锐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二阶Hamilton系统与椭圆边值问题解的存在性的开题报告
二阶Hamilton系统与椭圆边值问题解的存在性的开题报告二阶Hamilton系统与椭圆边值问题是数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其研究目的是探索二阶Hamilton系统中解的存在性,以及椭圆边值问题解的存在性与性质。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一、背景与意义:二阶Hamilton系统是研究物理和控制系统中的基本模型之一,如经典的力学系统和量子力学中的薛定谔方程等。
椭圆边值问题是求解偏微分方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被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等领域。
二阶Hamilton系统与椭圆边值问题的研究对于深入了解物理和控制系统的行为规律、优化理论和数学分析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本文将研究二阶Hamilton系统与椭圆边值问题的解的存在性,主要通过分析Hamilton系统中的能量函数和椭圆边值问题中的近似解来探讨。
具体地,我们将利用能量函数分析Hamilton系统的稳定性和非线性阻尼特性,同时考虑椭圆边值问题中的近似解与真实解之间的误差,以此来推导出解的存在性定理和相应的解的性质。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数学分析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具体包括分析文献资料、编写数学模型、求解微分方程、构建数值模拟算法等步骤。
其中,特别重要的是设计合适的数值方法来解决二阶Hamilton系统和椭圆边值问题中的非线性和高阶微分方程,以保证数值解的精度和稳定性。
四、研究展望:本研究的目标是探索二阶Hamilton系统与椭圆边值问题解的存在性与性质,为物理和控制系统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改进数值算法提供参考。
未来,可以进一步拓宽研究内容,如探讨非线性Hamilton系统中的混沌行为、研究高维椭圆边值问题等问题,以开拓新的热点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 ′′ = f ( t , y, y ′ ) y ( a ) = A, py ( b ) + qy ′ ( b ) = B, ( p ≥ 0, q > 0 )
为例,若下列条件成立: <1> f ( t , y, y′ ) 具有 C 2 [ a, b ] 的下解 α ( t ) 与上解 β ( t ) ;
f ( t , y, y′ ) h ( t )( y′ ) Nagumo 条件, 如=
满足 Nagumo 条件的二阶微分方程边值(1) (2)有如上的重要结论, 但是显然有许多二阶微分方程不满足
2 n+1
+ g (t, y ) , 当 h ( t ) 在 [ a, b ] 上连续且大于零时, 就无法满足 Nagumo
y′ ( b ) < − ( N − 1) ,这与 y′ ( b ) ≤ N − 1 矛盾。所以 y′ ( a ) ≤ N − 1 。
假设若存在 t ∈ ( a, b ) , 使 y′ ( t ) > N , 当 y′ ( t ) > N 时, 则 y′ ( t ) 可在 ( a, b ) 上某点 t0 处取到正的最大值, 下证: y′ ( t ) ≤ N , t ∈ [ a, b ] 。
Pure Mathematics 理论数学, 2018, 8(5), 555-559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18 in Hans. /journal/pm https:///10.12677/pm.2018.85073
(1) (2)
<2> f ( t , y, y′ ) 在 [ a, b ] × α ( t ) , β ( t ) × R 上连续且关于 y′ 满足 Nagumo 条件,则边值问题(1) (2)存在
2 解 y ( t ) ∈ C [ a, b ] 满足 α ( t ) ≤ y ( t ) ≤ β ( t ) ,且有 y′ ( t ) ≤ N , t ∈ [ a, b ] ,这里 N 为仅依赖于
条件。因此,我们必然会提出这个问题:对于不满足 Nagumo 条件的边值问题,是否也有如此的结论?我
DOI: 10.12677/pm.2018.85073 556 理论数学
许国安
们提出下面的代替 Nagumo 条件的条件, 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相关的微分不等式理论与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
2. 引理及证明
pk + B 问题(1) (2)的任一解 y ( t ) ,只要 α ( t ) ≤ y ( t ) ≤ β ( t ) ,则必有 y′ ( t ) ≤ N ,这里 N = 1 + max N 0 , , q
k = max max α ( t ) , max β ( t ) 。
max β ( t ) − min α ( t ) 的正常数[6]。这里的上解与下解函数,Nagumo 条件定义如下:
t∈[ a ,b ] t∈[ a ,b ]
① α ( t ) , β ( t ) ∈ C 2 [ a, b ] ,即 α ( t ) , β ( t ) 在 [ a, b ] 上二阶连续可微; ② α (t ) ≤ β (t ) , a ≤ t ≤ b ; ③ α ( a ) ≤ A ≤ β ( a ) , pα ( b ) + qα ′ ( b ) ≤ B ≤ p β ( b ) + q β ′ ( b ) ; ④ β ′′ ( t ) ≤ f t , α ( t ) , α ′ ( t ) , t ∈ [ a, b ] 。 t , β ( t ) , β ′ ( t ) , α ′′ ( t ) ≥ f 则称 α ( t ) 和 β ( t ) 为边值问题(1)(2)的下解与上解。 ① 在 [ a, b ] 上 α ( t ) ≤ β ( t ) ;
t∈[ a ,b ] t∈[ a ,b ]
{
}
B 及 y′ ( b ) ≤ 证明:由 py ( b ) + qy′ ( b ) =
pk + B q
≤ N − 1 ,同时若 y′ ( a ) > N − 1 或 y′ ( a ) < − ( N − 1) ,则
y ′ ( a ) > N 0 或 y ′ ( a ) < − N 0 。 由 条 件 H 及 y ′ ( t ) 在 [ a, b ] 上 单 调 增 加 或 单 调 减 少 , 从 而 y ′ ( b ) > N − 1 或
b
b
足 ϕ ′′ ( t ) = 0, ϕ ( a ) = A, pϕ p ≥ 0, q > 0 的一次多项式。
y′′ = f ( t , y, y′ ) 的 Green函数。而 ϕ ( t ) 为满 y (b) 0 = 0,
2 s, y ( s ) , y ′ ( s ) ds + ϕ ( t ) ,可验证T为 C [ a, b ] ∫a G ( t , s ) f 2 上的某个有界凸闭集到其自身的全连续映射。由Schauder不动点定理[7]可得:存在 y ( t ) ∈ C [ a, b ] ,使得 2 T y ( t ) = y ( t ) ,即边值问题存在解 y ( t ) ∈ C [ a, b ] 。 α ( t ) , β ( t ) × R 上连续且满足替代条件H的函数 f ( t , y, y′ ) , 引理2: 对于任何在 [ a, b ] × 以及满足边值
(1) (2)
H: t ∈ [ a , b ] , y ∈ α ( t ) , β ( t ) ,当 y′ ≥ N 0 时, f ( t , y, y′ ) > 0 ,当 y′ ≤ − N 0 时, f ( t , y, y′ ) < 0 ,这里 N 0
2 引理1:若 f ( t , y, y′ ) 在 [ a, b ] × R × R 上连续且有界,则边值问题(1)(2)必存在解 y ( t ) ∈ C [ a, b ] 。 ( b − t )( s − a ) ,a ≤ s ≤ t ≤ b a −b 证明:通过构造格林函数 G ( t , s ) = ,边值问题的解可转化为积分方程 ( b − s )( t − a ) , a ≤ t ≤ s ≤ b a −b
N
定义 1:若函数 α ( t ) , β ( t ) 满足:
定义 2:若函数 α ( t ) , β ( t ) ∈ C [ a, b ] , f ( t , y, y′ ) 满足以下条件:
② 在 [ a, b ] × α ( t ) , β ( t ) × R 上, f ( t , y, y′ ) 连续且有 f ( t , y, y′ ) ≤ h ( y′ ) 。这里 h ( s ) 是在 [ 0, ∞ ) 上连
λ
续且单调不减的函数,满足 ∫
sds = N > λ max β ( b ) − α ( a ) , α ( b ) − β ( a ) , ≥ max β ( t ) − min α ( t ) , t∈[ a ,b ] h ( s ) t∈[ a ,b]
{
}
则称 f ( t , y, y′ ) 在 [ a, b ] × α ( t ) , β ( t ) × R 上关于 y′ 满足 Nagumo 条件。
Open Access
1. 引言
Nagumo 于 20 世纪 30 年代开创性地提出了二阶微分方程的边值问题的微分不等式理论,给出了 Nagumo 条件和 Nagumo 定理,奠定了微分不等式理论的基础[1]。其后 Howes 和 Jackson 系统地总结发 展并简化了该理论[2],使这种简单而有效的理论与方法成为处理各类微分方程的边值问题的解的存在性 或唯一性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手段。许多学者利用微分不等式理论成功地研究了二阶、三阶乃至高阶微 分方程以及微分系统的各类边值问题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3] [4] [5]。但在微分不等式理论中,有一个较 强的限制性条件,即 Nagumo 条件。以二阶微分方程的两点边值问题
y (t )
∫a G ( t , s ) f s, y ( s ) , y ′ ( s ) ds + ϕ ( t ) ,其中 G ( t , s ) 为 y (a) =
定义映射T: C = y ( t ) [ a, b ] → C [ a, b ] , T
2 2
th th th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study the existence of solutions of two points boundary value problems for second order differential equations without Nagumo condition but satisfying some alternative conditions, and prove the uniqueness of solutions under certain additional conditions.
许国安
关键词
Nagumo条件,微分不等式,边值问题,存在性,唯一性
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licenses/by/4.0/
= 当然有 y′′ ( t0 ) = 0 。但由条件 H知 y′′ ( t0 ) f t0 , y ( t0 ) , M > 0 ,这导致矛盾。因此 y′ ( t ) ≤ N , t ∈ [ a, b ] 。 同理可证 y′ ( t ) ≥ − N , t ∈ [ a, b ] 。故引理得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