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例PPT课件
合集下载
感染性心内膜炎61471ppt课件
![感染性心内膜炎61471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0342b5ce53a580217fcfe02.png)
临床表现
(6)并发症: ①心脏并发症:心力衰竭为最常见并发症,主要由
瓣膜关闭不全所致,以主动脉瓣受损病人最多见。 其次可见心肌脓肿、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和化 脓性心包炎等。 ②细菌性动脉瘤:受累动脉依次为近端主动脉、脑、 内脏和四肢。 ③迁移性脓肿:常发生于肝、脾、骨髓和神经系统。 ④神经系统并发症:病人可有脑栓塞、脑细菌性动 脉瘤、脑出血、中毒性脑病、脑脓肿、化脓性脑 膜炎等不同神经系统受累表现。 ⑤肾脏并发症:大多数病人有肾损害,包括肾动脉 栓塞和肾梗死、肾小球肾炎、肾脓肿等。
精选PPT课件
17
诊断要点
主要诊断标准: ①2次血培养阳性,而且病原菌完全一致,为典型的感染性
心内膜炎致病菌; ②超声心电图发现赘生物,或新的瓣膜关闭不全 次要诊断标准: ①基础心脏病或静脉滥用药物史; ②发热,体温≧38℃; ③血管征象:栓塞、细菌性动脉瘤、颅内出血、结节瘀点以
及Janeway损害; ④免疫反应:肾小球肾炎、Osler结节、Roth班及类风湿因
精选PPT课件
1
护理查房目标
1 了解病因及发病机制 2 掌握临床表现 3 熟悉辅助检查和治疗要点 4 掌握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精选PPT课件
2
病例介绍
+1床,赵家东,男,38岁。
主诉:腹泻1月余,黑便1周。
现病史: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症状,每日 4-5次,为黄色流质样大便,伴有少量脓液,1周 前因自觉“肾虚”服用中药治疗,具体药名不详, 服药后排出黑色流质样大便,仍为4-5次/日,无 里急后重感。患者神志清楚、精神萎靡,伴发热、 乏力、头晕,最高体温38.5℃,小便量及颜色无 明显异常,近期体重减轻约20kg。
素; 2、达到体外有效杀菌浓度的4~8倍以上 3、疗程至少6~8周 4、选用针对大多数链球菌的抗生素 5、已培养出病原微生物时,应根据药物敏感
感染性心内膜炎课件
![感染性心内膜炎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edb78be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2d.png)
临床表现
01
02
03
症状
发热、寒战、乏力、食欲 不振等全身症状,以及心 脏杂音、充血性心力衰竭 等心脏症状。
体征
心脏杂音、肝脾肿大、皮 肤黏膜淤点等。
并发症
心脏瓣膜穿孔、急性心肌 梗死、脑出 Nhomakorabea等。02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因与 发病机制
病因
感染
感染是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的 主要原因,常见的病原体包括
发热等症状与感染性心内膜炎相似, 但无心脏杂音等表现,血培养阴性。
04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
药物治疗
抗生素治疗
根据血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 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以控制
感染。
抗凝治疗
对于伴有血栓形成或栓塞的患者 ,需要进行抗凝治疗,以预防血
栓形成和栓塞。
对症治疗
针对患者的症状和体征,采取相 应的对症治疗措施,如控制心衰
实验室检查
血培养阳性,可发现病原 微生物。
超声心动图检查
可发现心内膜赘生物,判 断心脏瓣膜损伤程度。
鉴别诊断
风湿性心脏病
与感染性心内膜炎相似,但风湿性心 脏病患者多有风湿热病史,超声心动 图检查无心内膜赘生物。
急性感染
心肌病
心肌病患者心脏增大,可有心力衰竭 等表现,超声心动图检查可发现心肌 肥厚、心腔扩大等改变。
分类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和慢性感染 性心内膜炎。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病率较低, 但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口老 龄化的加剧,其发病率呈上升趋
势。
易感人群
老年人、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长期接受抗生素治疗的人群等。
传播途径
感染性心内膜炎主要通过血液传播 ,通常由致病力强的微生物引起, 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 等。
心脏病学-感染性心内膜炎PPT课件
![心脏病学-感染性心内膜炎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a3d6d241711cc7931b7168d.png)
2020年10月2日
19
皖南医学院内科学教研室
符合二项主要诊断标准 符合一项主要诊断标准+三项次要诊断标准 符合五项次要诊断标准
确诊感染性心内膜炎
2020年10月2日
➢ 肾脏:肾栓塞、肾梗死、肾小球肾炎、肾脓肿
第一课件网网站
2020年10月2日
14
皖南医学院内科学教研室
[检查]
一、常规检查 尿液、血液 二、免疫检查 三、 ***血培养:诊断菌血症和感染性心内
膜炎重要方法。 阳性率95%(未使用抗生素) 阴性率2.5-64%
2020年10月2日
15
皖南医学院内科学教研室
➢五、感染的非特异性体征 1、脾大15-20%。
2、贫血 亚急性多见,轻、中度贫血←感染 抑制骨髓。
3、杵状指
2020年10月2日
12
皖南医学院内科学教研室
[并发症]
➢心脏 1.心力衰竭 最常见 瓣膜关闭不全→主动脉 瓣(75%)、二尖瓣(50%) 、三尖瓣(19%),瓣 膜穿孔和腱索断裂→急性瓣膜关闭不全
➢ 采血方法 亚急性
1.未治疗患者:第一日间隔1h采血1次,共三次。 次日未见细菌生长重复采血3次→使用抗生素
2. 已用抗生素,停用2-7天后采血 急性
入院后3h,每隔 1h采血1次,共三次后开始治疗。 ➢ 菌血症为持续性,不需在体温升高时采血。 ➢ 取静脉血10-20ml作需氧和厌氧培养,至少培养3周
2.心肌脓肿 急性以主动脉环多见,可穿破
3.急性心梗 冠状动脉栓塞、以主动脉瓣感染 多见
4.化脓性心包炎
5.心肌炎
2020年10月2日
13
皖南医学院内科学教研室
➢ 细菌性动脉瘤:3-5%多见亚急性,常见动脉—— 近端主动脉、脑、内脏、四肢,多无症状
感染性心内膜炎ppt课件
![感染性心内膜炎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bfe38d919e8b8f67c1cb9ae.png)
4
易患因素
心脏瓣膜病:二尖瓣、主动脉瓣
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动脉 导管未闭、F4
日益增多的心血管疾病的创伤性检查和介人性治 疗,各种内镜检查等诊断技术的应用,心内直视 手术等治疗方法的开展和人工流产手术的广泛应 用,使医源性、获得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越发常见。
5
发病机制
器质性心脏病 (心脏瓣
感染性心内膜炎Duke诊断标准 两次不同血培养标本出现典型的致感染性心内膜炎微生物 (1)草绿色链球菌,非溶血性链球菌属,或 (2)社区获得性葡萄球菌属、肠球菌而无原发感染灶,或 持续出现可以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微生物血培养阳性结果 (1)血培养抽血间隔12h以上,或 (2)所有3次,或4次以上中的多数,首次和末次血至少间隔1h 超声心动图上心内膜炎的阳性证据包括: (1)在瓣膜或其支持结构上,或瓣膜反流路径上,或在医源性装置上出现可移动的物质而不能用其他解 剖上的原因解释 (2)脓肿 (3)人工瓣的新的部分裂开,或新出现瓣膜反流(既往存在的杂音加重或改变不是充分依据) 次要标准 易患因素:既往有心脏病史或IVDA者 发热:≥38℃ 血管表现:动脉栓塞、脓毒性肺梗死、真菌性动脉瘤、颅内出血、Janeway损害 免疫系统表现:肾小球肾炎、Osler结、Roth点 超声心动图发现符合感染性心内膜炎表现但不具备上述主要标准 血清学检查间歇性发现与感染性心内膜炎相符的致病微生物 明确的感染性心内膜炎 病理学标准 微生物:赘生物培养或组织学,或赘生物栓塞,或心内脓肿 病理损害:组织病理证实赘生物或心内脓肿有活动的心内膜炎 临床标准 2项主要标准,或 1项主要标准加3项次要标准,或 5项次要标准 可疑的感染性心内膜炎 表现介于明确的和非感染性心内膜炎之间 非感染性心内膜炎 肯定的其他诊断可解释患者临床表现者,或 21 抗生素治疗≤4天而“心内膜炎”症状完全消失者,或
易患因素
心脏瓣膜病:二尖瓣、主动脉瓣
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动脉 导管未闭、F4
日益增多的心血管疾病的创伤性检查和介人性治 疗,各种内镜检查等诊断技术的应用,心内直视 手术等治疗方法的开展和人工流产手术的广泛应 用,使医源性、获得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越发常见。
5
发病机制
器质性心脏病 (心脏瓣
感染性心内膜炎Duke诊断标准 两次不同血培养标本出现典型的致感染性心内膜炎微生物 (1)草绿色链球菌,非溶血性链球菌属,或 (2)社区获得性葡萄球菌属、肠球菌而无原发感染灶,或 持续出现可以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微生物血培养阳性结果 (1)血培养抽血间隔12h以上,或 (2)所有3次,或4次以上中的多数,首次和末次血至少间隔1h 超声心动图上心内膜炎的阳性证据包括: (1)在瓣膜或其支持结构上,或瓣膜反流路径上,或在医源性装置上出现可移动的物质而不能用其他解 剖上的原因解释 (2)脓肿 (3)人工瓣的新的部分裂开,或新出现瓣膜反流(既往存在的杂音加重或改变不是充分依据) 次要标准 易患因素:既往有心脏病史或IVDA者 发热:≥38℃ 血管表现:动脉栓塞、脓毒性肺梗死、真菌性动脉瘤、颅内出血、Janeway损害 免疫系统表现:肾小球肾炎、Osler结、Roth点 超声心动图发现符合感染性心内膜炎表现但不具备上述主要标准 血清学检查间歇性发现与感染性心内膜炎相符的致病微生物 明确的感染性心内膜炎 病理学标准 微生物:赘生物培养或组织学,或赘生物栓塞,或心内脓肿 病理损害:组织病理证实赘生物或心内脓肿有活动的心内膜炎 临床标准 2项主要标准,或 1项主要标准加3项次要标准,或 5项次要标准 可疑的感染性心内膜炎 表现介于明确的和非感染性心内膜炎之间 非感染性心内膜炎 肯定的其他诊断可解释患者临床表现者,或 21 抗生素治疗≤4天而“心内膜炎”症状完全消失者,或
疑难病例讨论--感染性心内膜炎 ppt课件
![疑难病例讨论--感染性心内膜炎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f1901acec3a87c24028c43b.png)
(3)栓塞症状视栓塞部位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一般发生于病程后期,但约1/3的患者为首发症状。皮肤栓塞可见散在 的小瘀点,指趾屈面可有隆起的紫红色小结节,略有触痛,此即Osler结节;内脏栓塞可致脾大、腹痛、血尿、便血,有时脾大 很显著;肺栓塞可有胸痛、咳嗽、咯血和肺部啰音;脑动脉栓塞则有头痛、呕吐、偏瘫、失语、抽搐甚至昏迷等。病程久者可见 杵状指、趾,但无发绀。 同时具有以上三方面症状的典型患者不多,尤其2岁以下婴儿往往以全身感染症状为主,仅少数患儿有栓塞症状和(或)心脏杂 音。 常见部位:二尖瓣左房面,二尖瓣腱索,主动脉瓣左室面,左室心内膜,肺动脉内膜。
ppt课件
2
病因:
引起心内膜感染的因素有: 1.病原体侵入血流 2.心瓣膜异常 引起菌血症、败血症或脓毒血症,并侵袭心内膜。 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寄居繁殖。
3.防御机制的抑制 肿瘤患者使用细胞毒性药物和器官移植患者用免疫抑制剂。临床经过与病原微生物有关, 病原微生物包括各种细菌、真菌等。传统分为急性和亚急性两类,其临床经过及病理变化均有所不同。急性感染 性心内膜炎是由于被累心内膜常有溃疡形成,故又称为溃疡性心内膜炎。此类心内膜炎起病急剧,多由毒力较强 的化脓菌引起,其中大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化脓链球菌。通常病原菌先在机体某局部引起化脓性炎症 (如化脓性骨髓炎、痈、产褥热等),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如肿瘤、心脏手术、免疫抑制等)病原菌则侵入血 流,引起败血症并侵犯心内膜。此型心内膜炎多发生在本来正常的心内膜上,多单独侵犯主动脉瓣,或侵犯二尖 瓣。亚急性者主要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首先为心脏瓣膜病,其次为先天性血管病。
感谢您的观看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ppt课件
16
ppt课件
ppt课件
2
病因:
引起心内膜感染的因素有: 1.病原体侵入血流 2.心瓣膜异常 引起菌血症、败血症或脓毒血症,并侵袭心内膜。 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寄居繁殖。
3.防御机制的抑制 肿瘤患者使用细胞毒性药物和器官移植患者用免疫抑制剂。临床经过与病原微生物有关, 病原微生物包括各种细菌、真菌等。传统分为急性和亚急性两类,其临床经过及病理变化均有所不同。急性感染 性心内膜炎是由于被累心内膜常有溃疡形成,故又称为溃疡性心内膜炎。此类心内膜炎起病急剧,多由毒力较强 的化脓菌引起,其中大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化脓链球菌。通常病原菌先在机体某局部引起化脓性炎症 (如化脓性骨髓炎、痈、产褥热等),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如肿瘤、心脏手术、免疫抑制等)病原菌则侵入血 流,引起败血症并侵犯心内膜。此型心内膜炎多发生在本来正常的心内膜上,多单独侵犯主动脉瓣,或侵犯二尖 瓣。亚急性者主要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首先为心脏瓣膜病,其次为先天性血管病。
感谢您的观看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ppt课件
16
ppt课件
感染性心内膜炎新精品PPT课件
![感染性心内膜炎新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26401b1b9f3f90f76c61bcd.png)
观察神志、瞳孔、肢体功能及精神的改变。
病人出现胸痛、气 急、发绀和咯血。
脑栓塞 出现腰痛、血尿。
肺栓塞
肾栓塞
出现肢体剧烈疼痛,局部皮温下降,动脉搏动 减弱或消失。
肢体栓塞
其他护理诊断/问题
❖营养失调 ❖焦虑 ❖潜在并发症 ❖急性意识障碍
健康指导
疾病知识指导
坚持治疗原则
易患者:行口腔手术,上呼吸道感染 泌尿、生殖、消化道手术预防性使用 抗生素
治疗
❖抗微生物药物治疗原则
早期 大剂量 长疗程
❖药物选择 ❖手术治疗-人工瓣膜置换术
常用的护理诊断/问题
体温过高: 与感染有关 潜在并发症: 栓塞
护理措施及依据
➢体温过高
❖观察体温及皮肤黏膜变化 ❖正确采集血标本 ❖饮食护理 ❖发热护理 ❖抗生素应用的护理
护理措施及依据
潜在并发症 栓塞。
做好病情观察。
疾病知识指导
病情自我监测,定期随访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Thank You
临床表现—周围体征
临床表现
淤点 指和趾甲下现状出血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脑
脾
心
肾
动脉栓塞
肺
肠系膜
四肢
临床表现
非特异性症状 贫血 脾大
杵状指(趾)
2020/12/16
SUCCESS
THANK YOU
感染性心内膜炎(共42张PPT)
![感染性心内膜炎(共4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3642ef6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33.png)
急性者:入院后3小时内,每隔1小时采血1次,连续3次后开
始治疗
⒉抽静脉血量10~20ml/次 ⒊作需氧和厌氧培养
4.培养时间不少于3周,并周期性作革兰染色 涂片和次代培养
(次代培养:将原代细胞培养物轻微消化后,再洗下分装至含新鲜培养液的培养管中继续培养 ) ,即为次代培养。
(四)X线检查 (五)心电图
(3)粘附到心脏上的微生物能迅速繁殖无原发心脏病 2.细菌数量大、粘附力强(金葡菌) 高毒侵袭性。
关节炎 心包炎
微血管炎(皮肤征)
脾大 肾小球肾炎
细菌性动脉瘤 动脉管壁破坏 器官梗死脓肿
转移性脓肿
关闭不全
脓肿、断裂 穿孔心包炎
三、感染性心内膜炎病理 器质性心脏病
(六)UCG ⒈赘生物50%~75%(无赘生物、不可排除IE) ⒉明确基础心脏病、并发症
七、诊断
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大多累及正常心瓣膜,三尖瓣受累占50%以上
压差小—房缺、大室缺
b.
阳性血培养对本病诊断有重要价值。 ④病原微生物不明确时,急性者: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等。
或新出现的瓣膜返流(新出现杂音或杂音较前加重)。 【要求】
(三)迁移性脓肿 ⒈多见于急性 ⒉部位—肝、脾、骨髓和神经系统
(四)神经系统
⒈脑栓塞(50%、三偏征) ⒉脑细菌性动脉瘤
⒊脑出血(昏迷、颅压高、血性脑积液)
4.中毒性脑病、脑脓肿、化脓性脑炎
(五)肾脏 ⒈肾梗死—肾动脉栓塞(见于急性) ⒉继发性肾炎—免疫复合物引起(亚急性多见)
六、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多见于年轻男性。致病菌最常来源于皮肤。主要致 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多累及正常心瓣膜,三尖瓣受累占50%以上
复习思考题
始治疗
⒉抽静脉血量10~20ml/次 ⒊作需氧和厌氧培养
4.培养时间不少于3周,并周期性作革兰染色 涂片和次代培养
(次代培养:将原代细胞培养物轻微消化后,再洗下分装至含新鲜培养液的培养管中继续培养 ) ,即为次代培养。
(四)X线检查 (五)心电图
(3)粘附到心脏上的微生物能迅速繁殖无原发心脏病 2.细菌数量大、粘附力强(金葡菌) 高毒侵袭性。
关节炎 心包炎
微血管炎(皮肤征)
脾大 肾小球肾炎
细菌性动脉瘤 动脉管壁破坏 器官梗死脓肿
转移性脓肿
关闭不全
脓肿、断裂 穿孔心包炎
三、感染性心内膜炎病理 器质性心脏病
(六)UCG ⒈赘生物50%~75%(无赘生物、不可排除IE) ⒉明确基础心脏病、并发症
七、诊断
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大多累及正常心瓣膜,三尖瓣受累占50%以上
压差小—房缺、大室缺
b.
阳性血培养对本病诊断有重要价值。 ④病原微生物不明确时,急性者: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等。
或新出现的瓣膜返流(新出现杂音或杂音较前加重)。 【要求】
(三)迁移性脓肿 ⒈多见于急性 ⒉部位—肝、脾、骨髓和神经系统
(四)神经系统
⒈脑栓塞(50%、三偏征) ⒉脑细菌性动脉瘤
⒊脑出血(昏迷、颅压高、血性脑积液)
4.中毒性脑病、脑脓肿、化脓性脑炎
(五)肾脏 ⒈肾梗死—肾动脉栓塞(见于急性) ⒉继发性肾炎—免疫复合物引起(亚急性多见)
六、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多见于年轻男性。致病菌最常来源于皮肤。主要致 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多累及正常心瓣膜,三尖瓣受累占50%以上
复习思考题
感染性心内膜炎演示文稿课件
![感染性心内膜炎演示文稿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30b479f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75.png)
分类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和慢性感染性心 内膜炎。
流行病学特征
01
02
03
发病率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病率 较低,但病情严重,死亡 率高。
高危人群
心脏瓣膜疾病患者、先天 性心血管畸形患者、接受 过心脏手术或介入治疗的 患者等。
地域分布
全球范围内均有感染性心 内膜炎的报道,但不同地 区发病率存在差异。
临床表现与诊断
感谢观看
THANKS
案例二:特殊病例讨论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李某,女性, 62岁,因胸闷、气 短、乏力等症状就诊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病史
患者有高血压、糖尿 病等慢性病史,主动 脉瓣钙化狭窄。
诊断
心脏超声检查发现主 动脉瓣赘生物,确诊 为感染性心内膜炎。
治疗
患者接受抗生素治疗 和心脏介入治疗,赘 生物清除,球囊扩张 主动脉瓣。
结局
患者治疗后症状明显 改善,随访6个月病 情稳定。
膜炎。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主要由急性致病力 强的化脓菌,如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 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引起,引起急性 二尖瓣和主动脉瓣感染,导致急性心瓣
膜炎。
慢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主要由急性感染反 复发作或由潜伏在心脏瓣膜上的致病力 弱的病菌引起,如草绿色链球菌和白色
葡萄球菌等,引起慢性心瓣膜炎。
病理生理
02
03
04
增强免疫力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 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休息
,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预防和治疗感染
及时治疗呼吸道、消化道等感 染,防止病原体侵入心脏瓣膜
。
避免医源性感染
在医疗操作中,严格遵守无菌 操作规程,降低医源性感染的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和慢性感染性心 内膜炎。
流行病学特征
01
02
03
发病率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病率 较低,但病情严重,死亡 率高。
高危人群
心脏瓣膜疾病患者、先天 性心血管畸形患者、接受 过心脏手术或介入治疗的 患者等。
地域分布
全球范围内均有感染性心 内膜炎的报道,但不同地 区发病率存在差异。
临床表现与诊断
感谢观看
THANKS
案例二:特殊病例讨论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李某,女性, 62岁,因胸闷、气 短、乏力等症状就诊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病史
患者有高血压、糖尿 病等慢性病史,主动 脉瓣钙化狭窄。
诊断
心脏超声检查发现主 动脉瓣赘生物,确诊 为感染性心内膜炎。
治疗
患者接受抗生素治疗 和心脏介入治疗,赘 生物清除,球囊扩张 主动脉瓣。
结局
患者治疗后症状明显 改善,随访6个月病 情稳定。
膜炎。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主要由急性致病力 强的化脓菌,如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 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引起,引起急性 二尖瓣和主动脉瓣感染,导致急性心瓣
膜炎。
慢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主要由急性感染反 复发作或由潜伏在心脏瓣膜上的致病力 弱的病菌引起,如草绿色链球菌和白色
葡萄球菌等,引起慢性心瓣膜炎。
病理生理
02
03
04
增强免疫力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 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休息
,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预防和治疗感染
及时治疗呼吸道、消化道等感 染,防止病原体侵入心脏瓣膜
。
避免医源性感染
在医疗操作中,严格遵守无菌 操作规程,降低医源性感染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治疗经过
• 建议进一步手术换瓣治疗 • 08年7月1日前往上海胸科医院准备接受手
术治疗
19
治疗经过
• 次日出现剧烈头痛
• CT检查提示右脑额叶大片脑溢血
• 出血后第2天死亡。 • 脑溢血发生考虑跟神经系统并发症“细菌
性脑血管瘤”破裂有关。
20
体会
长期发热得不到正确诊断,延误诊断治 疗是导致不良预后的主要因素 • 误诊原因 • 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 • 血培养阳性率低 • 对疾病认识不足
23
讨论
• 抗生素治疗方案 • 手术时机
24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25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26
感染性心内膜炎
叶萍仙 傅路红 李光军
1一般Leabharlann 况• 女性,59岁 • 反复不规则发热8月
2
现病史
• 8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开始反复不规则发热, 体温38-39摄氏度,服用阿莫西林3-7天即 能退热 。
• 伴肌肉酸痛,偶见皮肤淤斑。
3
现病史
• 5个月前因发热到某医院就诊 • 查CRP,血沉升高 • 心脏超声提示“主动脉瓣换瓣术后,机械
瓣功能正常,主动脉窦部瘤样扩张”。 • 诊为“上呼吸道感染”,行抗炎治疗一周。
4
现病史
• 2个月前出现右下肢酸痛,行走困难至本院
• 心脏听诊主瓣区闻及2/6SM,向左下传导, 心尖区闻及2-3/6SM,粗糙,向左腋下传导。
• 拟诊“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热?” 收住院
5
现病史
• 当时两次血培养均阴性 • 心超:主动脉瓣换瓣术后,主动脉根部扩张,二尖瓣前
16
治疗经过
• 08-5-14后开始联合静脉应用青霉素类及喹 诺酮类抗生素6周,万古霉素2周
• 正规应用抗生素治疗后,体温一直正常
• 心脏杂音持续存在,无明显变化,心功能 良好。未出现典型赘生物脱落栓塞征象
17
治疗经过
• 抗炎治疗6周后下肢两处皮肤出现痛性瘀斑 • 既往有类似症状 • 偶尔感头晕,有时呈醉酒样感觉 • 头颅CT正常
• 08-3-11:主动脉瓣换瓣术后,主动脉根部扩张,二尖瓣 前叶轻度脱垂伴反流(轻度+),未见明显赘生物形成。
• 08-6-5—22:主动脉瓣换瓣术后,启闭尚可,可见0.3cm 强光点,主动脉根部明显增宽,二尖瓣前、后叶分别见 1.1-0.8cm、0.9-0.8cm大小的高回声斑(赘生物可能大), 二尖瓣前-后叶轻度脱垂伴中度关闭不全。各房室大小正 常。
14
辅助检查
• 腹部超声:肝胆胰脾肾均未见明显异常。
• 胸片:主动脉瓣换瓣术后改变,右上肺少许陈旧 性病灶。
• 颅脑CT:未见明显异常。
• 多次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仅偶见房室早搏,未见 明显ST-T改变。
15
诊断
•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 二尖瓣脱垂伴关闭不全 • 主动脉窦瘤 • 主动脉瓣置换术后 • 2型糖尿病
9
实验室检查
• 二次血培养:肠球菌 • 药敏:对青霉素、万古霉素敏感,环丙沙
星敏感,氯霉素敏感
10
实验室检查
• CBC: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正常,血 小板计数正常,HGB:91.0-98.0g/L。
• 抗“0”阴性;RF阴性
• 超敏CRP:6.5mg/L—>50mg/L • 血沉升高:92mm/h—22mm/h
叶轻度脱垂伴反流,未见赘生物形成。 • 免疫学指标正常,ASO阴性,RF阴性,自身抗体阴性 • 联合应用阿洛西林及丁胺卡那一周,肌肉酸痛好转,患
者要求自动出院。 • 出院诊断“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6
现病史
• 出院后仍反复发热 • 两周前因发热伴胸闷、心悸再次就诊本院
7
既往史
• 12年前体检心脏超声检查发现主动脉根部 扩张,主动脉窦瘤,06年3月24日行主动脉 瓣置换术
11
实验室检查
• 多次检测肝肾功能、电解质均正常
• 多次凝血功能检查INR2.00-2.58,D二聚体 不高。
• 尿常规正常,尿微量白蛋白及24H尿蛋白定 量均正常范围。
12
实验室检查
• 甲状腺功能正常。 • Ig正常,补体C3、C4正常 • 自身抗体20项均阴性。
13
辅助检查
心超
• 08-1-24:主动脉瓣换瓣术后,机械瓣功能正常,主动脉 窦部瘤样扩张,左室舒张功能下降。
• 1年前发现血糖升高,口服格华止降糖,血 糖控制良好。
8
体格检查
• 血压130/70mmHg, HR75次/min,颈静脉无怒张, 心界不大,心律齐,机械瓣心音,心尖部闻及 3+/6SM,粗糙,向左腋下及左背部传导,较原先 听诊时略增强,主瓣区闻及2/6SM,性质及强度都 未变,两肺呼吸音清,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没有 浮肿,双足背动脉搏动对称、良好。四肢关节无红 肿,全身皮肤未见淤斑、淤点及结节,未见搏动性 包块。神经系统检查阴性。
21
体会
• 食道超声有助于赘生物的检出 • 普通超声对赘生物的检出率仅达20%∽30% • 食道超声探测的敏感性可达85%∽95%
22
体会
• 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 发热时常反复,尤存在瓣膜杂音者,应警
惕本病存在; • 对有明确易患因素伴原因不明发热一周以
上,有进行性贫血、乏力、脾肿大;不明 原因肌痛、血尿,皮肤淤点、淤斑及发生 各种栓塞现象者,更应高度怀疑本病可能
治疗经过
• 建议进一步手术换瓣治疗 • 08年7月1日前往上海胸科医院准备接受手
术治疗
19
治疗经过
• 次日出现剧烈头痛
• CT检查提示右脑额叶大片脑溢血
• 出血后第2天死亡。 • 脑溢血发生考虑跟神经系统并发症“细菌
性脑血管瘤”破裂有关。
20
体会
长期发热得不到正确诊断,延误诊断治 疗是导致不良预后的主要因素 • 误诊原因 • 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 • 血培养阳性率低 • 对疾病认识不足
23
讨论
• 抗生素治疗方案 • 手术时机
24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25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26
感染性心内膜炎
叶萍仙 傅路红 李光军
1一般Leabharlann 况• 女性,59岁 • 反复不规则发热8月
2
现病史
• 8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开始反复不规则发热, 体温38-39摄氏度,服用阿莫西林3-7天即 能退热 。
• 伴肌肉酸痛,偶见皮肤淤斑。
3
现病史
• 5个月前因发热到某医院就诊 • 查CRP,血沉升高 • 心脏超声提示“主动脉瓣换瓣术后,机械
瓣功能正常,主动脉窦部瘤样扩张”。 • 诊为“上呼吸道感染”,行抗炎治疗一周。
4
现病史
• 2个月前出现右下肢酸痛,行走困难至本院
• 心脏听诊主瓣区闻及2/6SM,向左下传导, 心尖区闻及2-3/6SM,粗糙,向左腋下传导。
• 拟诊“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热?” 收住院
5
现病史
• 当时两次血培养均阴性 • 心超:主动脉瓣换瓣术后,主动脉根部扩张,二尖瓣前
16
治疗经过
• 08-5-14后开始联合静脉应用青霉素类及喹 诺酮类抗生素6周,万古霉素2周
• 正规应用抗生素治疗后,体温一直正常
• 心脏杂音持续存在,无明显变化,心功能 良好。未出现典型赘生物脱落栓塞征象
17
治疗经过
• 抗炎治疗6周后下肢两处皮肤出现痛性瘀斑 • 既往有类似症状 • 偶尔感头晕,有时呈醉酒样感觉 • 头颅CT正常
• 08-3-11:主动脉瓣换瓣术后,主动脉根部扩张,二尖瓣 前叶轻度脱垂伴反流(轻度+),未见明显赘生物形成。
• 08-6-5—22:主动脉瓣换瓣术后,启闭尚可,可见0.3cm 强光点,主动脉根部明显增宽,二尖瓣前、后叶分别见 1.1-0.8cm、0.9-0.8cm大小的高回声斑(赘生物可能大), 二尖瓣前-后叶轻度脱垂伴中度关闭不全。各房室大小正 常。
14
辅助检查
• 腹部超声:肝胆胰脾肾均未见明显异常。
• 胸片:主动脉瓣换瓣术后改变,右上肺少许陈旧 性病灶。
• 颅脑CT:未见明显异常。
• 多次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仅偶见房室早搏,未见 明显ST-T改变。
15
诊断
•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 二尖瓣脱垂伴关闭不全 • 主动脉窦瘤 • 主动脉瓣置换术后 • 2型糖尿病
9
实验室检查
• 二次血培养:肠球菌 • 药敏:对青霉素、万古霉素敏感,环丙沙
星敏感,氯霉素敏感
10
实验室检查
• CBC: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正常,血 小板计数正常,HGB:91.0-98.0g/L。
• 抗“0”阴性;RF阴性
• 超敏CRP:6.5mg/L—>50mg/L • 血沉升高:92mm/h—22mm/h
叶轻度脱垂伴反流,未见赘生物形成。 • 免疫学指标正常,ASO阴性,RF阴性,自身抗体阴性 • 联合应用阿洛西林及丁胺卡那一周,肌肉酸痛好转,患
者要求自动出院。 • 出院诊断“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6
现病史
• 出院后仍反复发热 • 两周前因发热伴胸闷、心悸再次就诊本院
7
既往史
• 12年前体检心脏超声检查发现主动脉根部 扩张,主动脉窦瘤,06年3月24日行主动脉 瓣置换术
11
实验室检查
• 多次检测肝肾功能、电解质均正常
• 多次凝血功能检查INR2.00-2.58,D二聚体 不高。
• 尿常规正常,尿微量白蛋白及24H尿蛋白定 量均正常范围。
12
实验室检查
• 甲状腺功能正常。 • Ig正常,补体C3、C4正常 • 自身抗体20项均阴性。
13
辅助检查
心超
• 08-1-24:主动脉瓣换瓣术后,机械瓣功能正常,主动脉 窦部瘤样扩张,左室舒张功能下降。
• 1年前发现血糖升高,口服格华止降糖,血 糖控制良好。
8
体格检查
• 血压130/70mmHg, HR75次/min,颈静脉无怒张, 心界不大,心律齐,机械瓣心音,心尖部闻及 3+/6SM,粗糙,向左腋下及左背部传导,较原先 听诊时略增强,主瓣区闻及2/6SM,性质及强度都 未变,两肺呼吸音清,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没有 浮肿,双足背动脉搏动对称、良好。四肢关节无红 肿,全身皮肤未见淤斑、淤点及结节,未见搏动性 包块。神经系统检查阴性。
21
体会
• 食道超声有助于赘生物的检出 • 普通超声对赘生物的检出率仅达20%∽30% • 食道超声探测的敏感性可达85%∽95%
22
体会
• 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 发热时常反复,尤存在瓣膜杂音者,应警
惕本病存在; • 对有明确易患因素伴原因不明发热一周以
上,有进行性贫血、乏力、脾肿大;不明 原因肌痛、血尿,皮肤淤点、淤斑及发生 各种栓塞现象者,更应高度怀疑本病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