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类活用全
文言文词类活用大全(完整纯净版)
名词的活用
作状语
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工具与方式
译为“像……一样”“用……”
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兄:像对待兄长一样
表示动作行为的方位、地点
译为“在……”“向……”“从……”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劝学》)
上,向上;下,向下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译为“每……”“在……”“一……比……”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陈情表》)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
至:到达的人
动词前有代词“之”作定语或用作助词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
出,地里的收成;入,家里的存粮
动词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烛之武退秦师》)
赐:恩惠
两个动词连用,如果不是连动关 系,那么后一个动词要活用为名词
追亡逐北(《过秦论》)
日:一天比一天
在现代汉语中,普通名词是不能直接修饰谓语动 词作状语的,而古代汉语中的普通名词直接作状 语却是相当普遍的现象。凡谓语前面的名词如果 不是主语,则必然活用作了状语。
作动词
名词+名词(代)
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
籍:登记
副词作状语+名词
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
目:使眼色
名词+补语(介宾补语)
形容词后面不带宾语时, 也表示某种动态,此时也 活用为动词
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
显出白色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劝学》)
利:使……快
大王必欲急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急:使……急
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 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过秦论》)
弱:使……弱
高中语文知识点大全-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考点讲解】一、考查形式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二、知识讲解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主要是实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语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功能,即改变原来的词性。
高中阶段必须掌握的词类活用知识有:(一)名词作动词,有以下几种情况:1、后有宾语或补语。
“朝服衣冠”:服,穿戴。
“沛公军霸上”:军,驻军。
2、前有副词或能愿动词。
“二月草已芽”:芽,发芽。
“三岁贯汝,莫我肯德”:德,感激。
3、用“而”连接,一端是动词,另一端的名词常活用。
“蹄而杀之”:蹄,用脚踢。
“项王复引兵而东”:东,向东进发。
“男耕而食,女织而衣”:衣,穿衣。
4、两个名词连用,其中一个通常活用。
“面山而居”:面,面对着。
“春风风人,夏雨雨人”:第二个风,吹拂;第二个雨,滋润。
5、句子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或其他词作谓语中心词,事物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中“花”是“开花”。
名词作动词的译法是:(1)动+名,如驻军。
(2)介+名+动,用蹄踢。
(3)换成动词,如德,感激。
一狼洞其中(《狼》)洞:打洞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陈涉世家》)目:用眼睛看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曹刿论战》)福:赐福,保佑(二)名词作状语,有以下几种情况:1、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译为“像……一样”“有狼当道,人立而啼”。
人:像人一样。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狼》犬:像狗一样地坐。
2、表示动作行为的态度、方式。
译为“用对待……的方式”“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客:用对待客人的方式3、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手段、依据。
译为“用……”,“好事者船载以入”船:用船“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箕畚:用箕畚。
4、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
译为“按照……”“其势必不敢留君”势:按照那情势5、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趋向。
译为“在、从、向、往……”“东连吴会,西通巴蜀”,《隆中对》东西:向东、向西。
“卒廷见相如”廷:在朝廷上“间至军中”间:从小路6、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频率。
词类活用知识点大全
词类活用知识点大全
1. 名词:表示人、事物、地点、抽象概念等的词语。
2. 动词:表示动作、状态、变化等的词语。
3. 形容词:用来描述名词性词语的性质、特征、状态等的词语。
4. 副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其他副词等的词语,表示程度、时间、地点、方式等。
5. 介词:用来表示名词或代词与其他词语之间的关系,如时间、地点、方向、手段等。
6. 连词:用来连接词语、短语、从句等的词语,如并列连词、递进连词、转折连词等。
7. 代词:用来代替名词或其他代词的词语,如人称代词、指示代词、
不定代词等。
8. 数词:表示数量的词语,如基数词、序数词、分数词等。
9. 感叹词:用来表示情感、感叹、祝福等的词语,如哎呀、好啊、祝
福等。
10. 叹词:用来表示惊讶、疑问、不满等情感的词语,如啊、哦、嗯等。
11. 疑问词:用来引导疑问句的词语,如谁、什么、哪里等。
12. 拟声词:用来模拟声音、动作、情感等的词语,如咕噜、哗啦、哈哈等。
13. 成语:由四个汉字以上组成,具有固定意义的词语,如井底之蛙、一马当先等。
14. 词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组成的固定搭配,如红红火火、一举两得等。
15. 俚语:在特定社会群体中流行的、具有特殊意义的词语,如装逼、吃瓜群众等。
词的活用(全面)
文言文“词类活用”的类型在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甲类词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点,并临时作乙类词用,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
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词类活用的类型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一、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㈠判断方法在汉语中,名词不能带宾语,只有动词能带宾语和介宾补语,如果名词带宾语了,说明它临时具有动词的性质,就是词类活用。
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代词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果两个名词连用,二者之间既非并列关系,也非修饰关系,其中必有一个活用成了动词;又因为能愿动词只能修饰动词,所以,如果名词前紧接能愿动词时,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
㈡活用形式1.名词十名词(组成主谓结构、动宾结构或动补结构,其中一个名词用作动词。
前一个名词用作动词,属于动宾结构、动补结构;后一个名词作动词的,属于主谓结构)例1 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安置住宿)(《廉颇蔺相如列传》)例2 晋军函陵(军,驻扎.驻军)(《烛之武退秦师》)分析例1中“舍”本是名词,用在宾语“相如”前,活用为动词,是“安置(相如)住宿”的意思,“舍相如”是动宾结构;例2中“军”本是名词,用“函陵”前,活用为动词,是“驻扎”的意思,“军函陵”是动补结构。
2.副词作状语十名词(组成状谓结构,名词活用为动词)例3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祖,效法.模仿)(《屈原列传》)例4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称王,此处指统一天下)(《寡人之于国也》)分析例3中“祖”本是名词,这里用在副词“皆”后,活用为动词,是“效法.模仿”的意思。
例4中“王”本是名词,这里用在副词“不”后,活用为动词,是“称王,此处指统一天下”的意思。
3.能愿动词+名词(组成状谓结构,名词活用为动词)例5 左右欲刃相如(忍,用刀杀)(《廉颇蔺相如列传》)例6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游水.游泳)(《劝学》)分析例5中“刃”本是名词,这里用在能愿动词“欲”之后,宾语“相如”之前,活用为动词,含有“杀”的意思,“欲刃相如”就是“想用刀杀掉相如”的意思。
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超全)
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即这个词本是名词,在语境义中作动词使用。
例如(1)一狼洞其中(《狼》):(2)不能名其一处(《口技》):2、形容词用作动词:原本词性为形容词,由于语言环境的不同词形发生改变充当动词使用。
例如(1)香远益清(《爱莲说》):(2)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3、形容词用作名词:原本词性为形容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充当名词使用。
例如(1)此皆良实(《出师表》:(2)《陈涉世家》:4、名词作状语:名词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用在动词前面作状语,但在古汉语中有一些名词用在动词的前面充当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方式、地点、所用的工具。
例如(1)当是时,妇手拍儿声。
(2)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5、使动用法:谓语动词含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例如(1)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2)忿恚尉,令辱之(《陈涉世家》)(3)必先苦其心志(《孟子两章》6、意动用法谓语动词含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的意思。
例如(1)邑人奇之(《伤仲永》)(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例句1、狼不敢前(前:上前名词用作动词)《狼》2、其一犬坐于前(犬:像狼一样名词作状语)《狼》3、一狼洞其中(洞:打洞名词用作动词)4、渔人甚异之。
(异:对此感到诧异意动用法)《桃花源记》5、妇抚儿乳(乳:喂奶名词用做动词)《口技》6、不能名其一处也(名:说出名词用做动词)《口技》7、邑人奇之(奇:以之为奇意动用法)《伤仲永》8、稍稍宾客其父(宾客:以其父为宾客意动用法)《伤仲永》9、父利其然也(利:认为这种情况有利可图意动用法)《伤仲永》10、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用箕畚名词作状语)《愚公移山》11、虽乘奔御风不以及也(奔:飞奔的马名词用做动词)《三峡》1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斗:像北斗七星那样,蛇:像蛇那样名词作状语)《小石潭记》潭西行百二十步(西:向西名词作状语)《小石潭记》心乐之(乐以之为乐意动用法)《小石潭记》凄神寒骨(凄:使--- ---凄凉,寒:使--- ---寒冷使动用法)《小石潭记》13、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名词作状语)《小石潭记》14、流血五步,天下缟素(缟素:穿孝服名词用作动词)《唐雎不辱使命》15、死国可乎?(死:为国事而死为动用法)《陈涉世家》16、陈胜王(王:为王名词用作动词)《陈涉世家》17、置人所罾鱼腹中(罾:用网捕名词用作动词)《陈涉世家》18、忿恚尉(忿恚:使尉恼怒使动用法)《陈涉世家》19、将军身被坚执锐(坚:铁甲,锐:武器形容词用作名词)《陈涉世家》20、负势竞上,互相轩邈(轩邈: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作动词)《与朱元思书》2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名词作状语)《醉翁亭记》。
文言文之词类活用全部知识点,赶紧收藏啊!
文言文之词类活用全部知识点,赶紧收藏啊!☆名词活用1.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在古代汉语中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的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了。
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以下规律:(1)名词后带了补语,这个名词就活用为动词。
如: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游褒禅山记》)②寿毕,请以剑舞。
(《鸿门宴》)上述几例中,“舍”后带了介词结构“于其址”充当补语,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筑舍定居”;“寿”活用为动词“祝寿”。
(2)几个名词连用,不构成并列或偏正关系,其中一个名词常活用作动词。
如:①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陈涉世家》)②刑人如恐不胜。
(《鸿门宴》)③藉吏民,封府库。
(《鸿门宴》)④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过秦论》)两个名词连用,如果组成的是主谓关系,那么后面的名词活用作动词,“王”即分别活用为动词“称王”。
两个名词连用,如果组成的是动宾关系,那么前面的名词活用作动词。
“刑、藉、瓮、绳”都与后面的名词组成动宾关系,活用为动词,意思分别是“杀、登记造册、用破瓮作、用草绳系”的意思。
(3)名词前如有结构助词“所”,则一起组成“所字结构”,该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①置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②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与妻书》)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例中,“罾、志、虏”本来都是名词,意思是“鱼网”、“志向”、“俘虏”,与“所”一起组成“所字结构”,活用为动词,意思分别是“捕捉”、“立志”、“虏获”。
(4)名词用在“之、其、尔、汝、我”等代词前面,则该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①汝幸而偶我。
(《与妻书》)②驴不胜怒,蹄之。
(《黔之驴》)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游褒禅山记》)上述几例中,名词“偶、蹄、名”用在代词“之”的前面,活用为动词,意思分别为“嫁给、用脚踢、命名”。
(5)如果一个名词前面有“敢、未”等状语,这个名词也就可能活用成了动词。
①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捕蛇者说》②未果,寻病终。
论语十二章之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全)
• 饭疏食饮水 • 饭:名词-动词,吃饭
•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乐:名词-意动。以„„为乐
一词多义
• 为: • 可以为师矣 • 为人谋而不忠乎 • 知 • 人不知而不愠 • 温故而知新
当义
• • • • 而 人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 博学而笃志
转折 顺承 并列
• 其 • 仁在其中矣 • 其不善者而改之
它的 他人
特殊句式
• 省略句: • 可以为师矣。“以”后面省略代词“之” • 其不善者而改之。句首省略动词“择” • 判断句: • 贤哉,回也! •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总结
通假字
• 不亦说乎 • 说:同悦,喜悦、愉快 •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有:同又,放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古今异义
• 不亦君子乎 • 古: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 今:泛指品德高尚的人
• 可以为师矣 • 古:可以、凭借 • 今:可能、许可
古今异义
• 饭疏食饮水 • 古:粗劣 • 今:疏通、疏散
• 饭疏食饮水 • 古:冷水 • 今: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
古今异义
• 匹夫不可夺志也 • 古:普通人 • 今:无学识、无智谋的人
• 吾日三省吾身 • 古:多次 • 今:数词,三
词类活用
• 学而时习之 • 时:名词-状语,按时
• 吾日三省吾身 • 日:名词-状语,每日
• 温故而知新 • 故、新:形容词-名词,旧的知识、新的体会
词类活用
• 传不习乎 • 传:动词-名词,传授的知识
论语十二章之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全)
古今异义
• 匹夫不可夺志也 • 古:普通人 • 今:无学识、无智谋的人
• 吾日三省吾身 • 古:多次 • 今:数词,三
词类活用
• 学而时习之 • 时:名词-状语,按时
• 吾日三省吾身 • 日:名词-状语,每日
• 温故而知新 • 故、新:形容词-名词,旧的知识、新的体会
词类活用
• 传不习乎 • 传:动词-名词,传授的知识
它的 他人
特殊句式
• 省略句: • 可以为师矣。“以”后面省略代词“之” • 其不善者而改之。句首省略动词“择”
• 判断句: • 贤哉,回也! •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总结
通假字
• 不亦说乎 • 说:同悦,喜悦、愉快
•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 今:泛指品德高尚的人
• 可以为师矣 • 古:可以、凭借 • 今:可能、许可
古今异义
• 饭疏食饮水 • 古:粗劣 • 今:疏通、疏散
• 饭疏食饮水 • 古:冷水 • 今: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
• 饭疏食饮水 • 饭:名词-动词,吃饭
•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乐:名词-意动。以……为乐
一词多义
• 为: • 可以为师矣 • 为人谋而不忠乎
当、做 替
•知 • 人不知而不愠 • 温故而知新
了解 懂得
一词多义
•而 • 人不知而不愠 • 温故而知新 • 博学而笃志
转折 顺承 并列
•其 • 仁在其中矣 • 其不善者而改之
文言文词类活用大全
常见文言文词类活用2010-07-21 10:29:19|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词的活用是指古汉语中某些实词的灵活用法。
下面是几种主要的词类活用现象。
1.名词的活用活用为一般动词。
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罢了。
如“二月草已芽”(《采草药》)中的“芽”表示“发芽”,前面有副词“已”。
活用为有“使......为”意思的动词,通常称为名词的使动用法。
其特点是必带宾语。
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中的“王之”就是“使他为王”。
活用为有“以... ...为”意思的动词,通常称为名词的意动用法。
如,“吾从而师之”(《师说》)的“师之”,就是“把他当作老师”。
活用作状语。
古汉语中,名词直接作为状语是很普遍的,且有多方面的修饰作用。
如,“卒廷见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廷”表示“在朝廷上”,是动作行为的地点。
一、名词的使动用法1.既东封郑。
(疆界——使……成为边境)(《烛之武退秦师》)2.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使……称王)(《鸿门宴》)二、名词的意动用法1.越国以鄙远。
(边邑——以……为边邑)(《烛之武退秦师》)2.吾从而师之。
(老师——以……为老师)(《师说》)3.耻学于师。
(羞耻——以……为羞耻)(《师说》)4.孔子师郯子、苌弘……(老师——以……为老师)(《师说》)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羞耻——以……为羞耻)(《师说》)6.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镜子——以……为镜子)(《阿房宫赋》)三、名词活用为一般的动词1.与郑人盟。
(盟约——订立盟约)(《烛之武退秦师》)2.赵王之子侯者。
(五爵之第二等——封为侯)(《触龙说赵太后》)3.无乃尔是过与?(过错——责备)(《季氏将伐颛臾》)4.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托辞——找借口)(《季氏将伐颛臾》)5.填然鼓之。
(鼓——击鼓)(《寡人之于国也》)6.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树木——种植)(《寡人之于国也》)7.五十者可以衣帛。
文言文词类活用大全
形容词、数词作动词
• • • • • • • • • • • 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2.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 3.(晋)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4.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5.六王毕,四海一。 6. 驴不胜怒,蹄之 7.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1.不毛之地 鱼肉百姓 衣冠禽兽 2.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 3. “孰能一之?”對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4.世之所高,莫若黄帝。
使动用法
• • • • • •单于愈益欲降武 3.序八州而朝同列 4.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规律小结: “主语使宾语怎么样” 或“使宾语干什么” 1. 迷你裙 舒肝片 快胃片 清脑丸 独善其身 祸国殃民 沉鱼落雁 这件事真笑人。 这孩子真气人。 2.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3.故天下皆以扁鹊能生死人 4.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 5.齐威王欲将孙膑
具体识别的几种情况
1、两个名词连用在一定条件下有一个用如动 词。 使使以闻诸侯 解衣衣我 2、名词、形容词在辅助性代词所的前后, 名词用如动词。 世之所高,莫若黄帝 3、名词、形容词在能愿动词后 4、名词放在副词的后面 5、名词、形容词放在“之”、“我”的前 面 不毛之地 6、名词后有介词词组 晋军函陵 7、名词用“而”连接 不耕而食,不织而衣
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的区别
使动用法是“使动词”具有“使宾语怎 么样”的意思,客观结果,使宾语变得跟 以前不一样。 意动用法是“意动词”具有“认为宾 语怎么样”的意思,主观看法,没有改变 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 认真分析、体会上下文的意思。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 尽心上》
词类活用
名词作状语
• • • • • • • 1.朝济而夕设版焉 2.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3.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4.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5.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6.吾得兄事之 规律小结:名词放在动词之前,在、从、向、用、 像……一样 • 1.尝以身翼蔽沛公 2.复前行,欲穷其林 • 3.天下云集响应 4.东割膏腴之地 • 5.野战军 空降兵 刀削面 小笼蒸包 油炸糕
(全)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点考点归纳
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点考点归纳名词作动词1、鞭数十(鞭,用鞭子打)2、果然鹤也(鹤,变成白鹤)3、天雨墙坏(雨,下雨)4、稍稍宾客其父(宾客,意动,当作宾客)5、其家甚智其子(意动,认为……聪明)6、父利其然也(意动,以……为利)7、歌以咏志(歌,写诗歌)8、愿为市鞍马(市,买)9、不能名其一处(名,说出)10、对酒当歌(歌,高歌,唱歌)1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后是方位名词做动词,表示“放在前面”、“放在后面”)12、置所罾鱼腹中(“罾”用是用罾捕的)13、皆指目陈胜(“目”是用目示意)1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太守,做太守)15、名之者谁(名,给……命名)16、一鼓作气(鼓,击鼓)17、朝服衣冠(服,穿戴)18、惠子相梁(相,作宰相)19、冬雷震震(雷,打雷)20、夏雨雪(雨,降下,落下)21、寻向所志(志,做的记号,标志)22、有仙则名(出名)23、有龙则灵(现灵)24、披发文身(画文彩;刺花纹)25、书帛曰:“陈胜王。
”(称王)26、不蔓不枝(蔓延;生出枝节)27、皆刑其长吏(刑,惩罚)28、环而攻之(环,包围)29、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限制)30、峨冠而多髯者(峨冠,戴着高帽子)31、皆下之(攻下)32、此中人语云(语,告诉)33、欲穷其林(穷,走到尽头)34、吾义固不杀人(坚持合宜的道义、情理)35、天下缟素(穿孝服)36、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划船)。
名词作状语1、窗扉洞开(像洞一样)2、当窗理云鬓(云,像乌云一样)3、其一犬坐于前(犬,像犬一样)4、失期,法当斩(法,依照法律)5、吾义固不杀人(义,按照道义)6、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用船)7、面刺寡人者(面,当面)8、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用箕畚)9、夜篝火(用篝火装着“鬼火”)10、箪食壶浆(用箪,用壶)11、乃丹书帛(用朱砂)动词活用(一)动词作状语1、几处早莺争暖树(争)2、忽啼而求之(啼,哭着)3、跳往助之(跳,跳着)(二)动词作名词1、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骑,战马)2、宜枉驾顾之(驾,指车、马)3、虽乘奔御风(奔,飞奔的马)4、猛浪若奔(奔,飞奔的马)(三)使动用法1、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正、笃、睦、和,形容词)2、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伏、流)3、凄神寒骨(凄,使……凄凉;寒,使……寒冷)4、乱花渐欲迷人眼((“迷”,意为“使‥‥‥迷乱”))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使……扰乱;使……劳累)6、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使……痛苦;使……劳累;使……饥饿;空乏,使……穷困;使……颠倒错乱;使……惊动;使……坚韧)7、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使……巩固)8、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使……震慑)9、忿恚尉(使尉愤怒)(四)意动用法1、以贤勇知(《大同》,贤,形,认为……为贤)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认为……美)3、闻寡人之耳者(闻)4、父异焉(对此感到诧异)5、邑人奇之(以之为奇)6、父利其然(认为这种情况有利可图)7、渔人甚异之(对此感到诧异)8、余悲之(对此感到悲哀)9、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10、固以怪之矣(对此感到奇怪)(五)为动用法1、死国可乎(死,为国而死)2、伤仲永(伤,为仲永而哀伤)3、既泣之三日(泣)4、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丧,为死去的人办丧事)5、念悲其远也(悲)6、祭祀必祝之(祝,为之祈祷)形容词活用(一)作名词1、温故而知新(故,旧知识;新,新知识)2、近塞上之人(近,靠近)3、披坚执锐(坚、锐)4、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惑,疑惑的问题)5、毕力平险(险,险阻的山)6、此皆良实(贤良诚实的人)7、攘除奸凶(奸臣贼党)8、野芳发而幽香(香花)9、心乐之(以之为乐)(二)作状语1、胡人大举入塞(大,大举,大规模)2、见渔人,乃大惊(大,非常,大吃)3、与蒙论议,大惊曰(非常)(三)作动词1、家富良马(富,有很多)2、明月别枝惊鹊(惊,惊动)3、京中有善口技者(善,擅长)4、父异焉(异,对……感到惊异)5、邑人奇之(奇,以……为奇)6、而日中时远也(远,距离远)7、不远千里(远,以……为远)8、食之不能尽其材(尽,使尽,竭尽)9、心乐之(乐,喜欢)10、凄神寒骨(凄、寒)11、聚室而谋(聚,使聚,召集)12、笑而止之(止,使止,阻止,阻拦)13、似与游者相乐(乐,嬉戏,逗乐,游乐)14、日光下澈(澈,深深透过,直射水底)15、毕力平险(毕,用尽)16、不能绝也(绝,杀绝,杀尽)17、私我也,美我者(私,偏爱;美,意动)18、楼渐低(低,降低)19、渔人甚异之(异,感到诧异)20、欲穷其林(穷尽,走到头)21、一览众山小(小,意动,以……为小)22、此教我先威众耳(威服,动词)23、亲贤臣,远小人(亲,亲近;远,远离)24、香远益清(远播)25、互相轩邈(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数量词活用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跑千里路)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贰,两属)。
词类活用大全
光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光
以光先帝遗德
《出师表》
亲、远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亲、使……远
亲贤臣,远小人
《出师表》
死
形容词的为动用发
为……而死
死国可乎
《陈涉世家》
轩邈
形容词用作动词
比高远
互相轩邈
《与朱元思书》
坚、锐
形容词用作名词
坚硬的铠甲、锐利的武器
将军身被坚执锐
《陈涉世家》
(王立新整理)
赐福、保佑
神弗福也
《曹刿论战》
鼓
名词用作动词
打鼓
公将鼓之
《曹刿论战》
私
名词用作动词
偏爱
臣之妻私我
《邹忌讽齐王纳谏》
服
名词用作动词
穿戴
朝服衣冠
《邹忌讽齐王纳谏》
得
名词用作动词
感激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鱼我所欲也》
面
名词用作动词
面向着
面山而居
《愚公移山》
犬
名词用作状语
像狗一样
其一犬坐于前
《狼》
船
名词用作状语
名词用作动词
出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陋室铭》
帖
名词用作动词
用标签标出
以纸帖之
《活板》
火
名词用作动词
用火烤
用讫再火令药熔
《活板》
峨冠
名词用作动词
带着高高的帽子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核舟记》
椎髻
名词用作动词
梳着椎形发髻
居右者椎髻仰面
《核舟记》
乳
名词用作动词
喂奶
屈原列传词类活用整理全部
屈原列传词类活用整理全部一、通假字1、人穷则反本。
反,通“返”,返回。
2、犹离忧也。
离,通“罹”,遭遇。
3、靡不毕见。
见,用“现”,出现。
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指,通“旨”,意旨,旨趣。
5、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濯,通“浊”,污浊。
6、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泥,通“涅”,染黑。
二、文言实词1、属①屈平属草稿未定:动词,连缀,引申为写作。
②亡国破家相随属:动词,连接。
2、伐①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动词,耀,自夸。
②其后秦欲伐齐:动词,讨伐,进攻。
3、疏①王怒而疏屈平:动词,疏远。
②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形容词,稀疏。
4、离①如有离违,宜别图之:动词,背离。
②多情自古伤离别:动词,分离,离别。
5、本①父母者,人之本也:名词,根本。
②本末倒置:名词,草木的根。
三、词类活用1、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动词活用作名词,听觉,听力,亦指人的聪明智慧和判断力。
2、谗谄之蔽明也。
动词活用作名词,中伤别人的小人。
3、邪曲之害公也。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邪恶小人。
4、方正之不容也。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方正之人。
5、明道德之广崇。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阐明。
四、古今异义1、以为“非我莫能为”。
古今同义:认为。
2、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古义:第二年。
今义:来年。
3、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古义:欺诈的言论。
今义:无理狡辩,动词。
4、奈何绝秦欢.古义:怎么,为什么。
今义:对付,处置,如“你奈何不了他”。
5、颜色憔悴。
古义:脸色。
颜,颜面。
色,气色。
今义:物体光波通过视觉时所产生的印象。
论语十二章之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全)
古今异义
匹夫不可夺志也 古:普通人 今:无学识、无智谋的人
吾日三省吾身 古:多次 今:数词,三
词类活用
学而时习之 时:名词-状语,按时
吾日三省吾身 日:名词-状语,每日
温故而知新 故、新:形容词-名词,旧的知识、新的体会
词类活用
传不习乎 传:动词-名词,愉快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同又,放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古今异义
不亦君子乎 古: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今:泛指品德高尚的人
可以为师矣 古:可以、凭借 今:可能、许可
古今异义
饭疏食饮水 古:粗劣 今:疏通、疏散
饭疏食饮水 古:冷水 今: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
它的 他人
特殊句式
省略句: 可以为师矣。“以”后面省略代词“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句首省略动词“择”
判断句: 贤哉,回也!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饭疏食饮水 饭:名词-动词,吃饭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名词-意动。以……为乐
一词多义
为: 可以为师矣 为人谋而不忠乎
当、做
替
知 人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
了解 懂得
一词多义
而 人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 博学而笃志
转折 顺承 并列
其 仁在其中矣 其不善者而改之
初中课文词类活用例子大全
初中课文词类活用例子大全(一)名词作动词1.天雨墙坏雨:名词用作动词,下雨。
《智子疑邻》2.妇抚儿乳乳:名词用作动词,喂奶。
《口技》3.不能名其一处也名:名词用作动词,说出。
《口技》4.会宾客大宴会:名词用作动词,恰逢,正遇上。
宴:名词用作为动词,举行宴会。
《口技》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名词用作动词,出名,闻名。
《陋室铭》6.腰白玉之环腰:名词用作动词,腰佩。
《送东阳马生序》7.狼不敢前前:名词用作动词,向前。
《狼》8.恐前后受其敌敌:名词用作为动词,攻击。
《狼》9.一狼洞其中洞:名词用作动词,打洞。
《狼》10.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名词用作动词,(从柴草中)打洞。
《狼》11.听妇前致词前:名词用作动词,向前。
《石壕吏》12.每至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下霜。
《三峡》13.虽乘奔御风不以及也奔:名词用做动词,飞奔的马《三峡》14.皆披发文身文:名词用作动词,画文彩。
《观潮》15.以光先帝遗德光:名词用作动词,发扬光大。
《出师表》16.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给…取名。
17.故自号曰醉翁也号:名词用作动词,取别号。
《醉翁亭记》18.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满井游记》泉:名词用作动词,汲泉水。
茗:名词用作动词,煮茶。
罍:名词用作动词,端酒杯。
红装:名词用作动词,穿着艳装。
蹇:名词用作动词,骑驴。
19.皆指目陈胜目: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睛示意。
《陈涉世家》20.尉果笞广笞:名词用作动词,用竹板打。
《陈涉世家》21.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下:名词用作动词,攻下,攻克。
《陈涉世家》22.陈胜王王:名词用作动词,为君王。
《陈涉世家》23.置人所罾鱼腹中罾:名词用作动词,用鱼网。
《陈涉世家》24.功宜为王功:名词用作动词,论功劳。
《陈涉世家》25.皆刑其长吏刑:名词用作动词,惩罚。
《陈涉世家》26.策勋十二转策:名词用作为动词,记下。
《木兰诗》27.愿为市鞍马市:名词用作为动词,买。
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词类活用最全汇总
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词类活用最全汇总古代汉语最值得注意的词类活用有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做动词、形容词做名词、名词做状语等。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词类活用最全汇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词类活用最全汇总一、使动用法使动用法,是指“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①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本来就是动词,有的是由形容词、名词变来的。
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作使动的时候,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㈠、动词的使动用法所谓动词的使动用法,顾名思义,就是“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实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实行这个动作。
”②在古代汉语中,不及物动词常有使动用法。
例:1、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师》)亡,使……灭亡。
2、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
(《过秦论》)亡,使……灭亡。
3、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滕王阁序》)屈,使……委屈;窜,使……逃窜。
4、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六国论》)却,使……退却。
5、近以钟罄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鸣,使……鸣叫。
6、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病梅馆记》)复,使……恢复;全,使……保全。
7、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传》)负,使……承担。
8、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廉颇蔺相如传》)归,使……回去。
9、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鸿门宴》)10、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齐桓晋文之事》)朝,使……朝见。
11、项伯杀人,臣活之。
(《鸿门宴》)活,使……活下来。
1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伶官传序》)兴,使……兴盛;亡,使……灭亡。
㈡、名词的使动用法所谓名词的使动用法,就是③“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1、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滕王阁序》)下,使……放下来。
2、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论语十二章之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全)
转折 顺承 并列
•其 • 仁在其中矣 • 其不善者而改之
它的 他人
精品课件
特殊句式
• 省略句: • 可以为师矣。“以”后面省略代词“之” • 其不善者而改之。句首省略动词“择”
• 判断句: • 贤哉,回也! •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精品课件
• 饭疏食饮水 • 古:冷水 • 今: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
精品课件
古今异义
• 匹夫不可夺志也 • 古:普通人 • 今:无学识、无智谋的人
• 吾日三省吾身 • 古:多次 • 今:数词,三
精品课件
词类活用
• 学而时习之 • 时:名词-状语,按时
• 吾日三省吾身 • 日:名词-状语,每日
• 温故而知新 • 故、新:形容词-名词,旧的知识、新的体会
总结
精品课件
通假字
• 不亦说乎 • 说:同悦,喜悦、愉快 •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有:同又,放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精品课件
古今异义
• 不亦君子乎 • 古: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 今:泛指品德高尚的人
• 可以为师矣 • 古:可以、凭借 • 今:可能、许可
精品课件
古今异义
• 饭疏食饮水 • 古:粗劣 • 今:疏通、疏散
精品课件
词类活用
• 传不习乎 • 传:动词-名词,传授的知识
• 饭疏食饮水 • 饭:名词-动词,吃饭
•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乐:名词-意动。以……为乐
精品课件
一词多义
• 为: • 可以为师矣 • 为人谋而不忠乎
当、做 替
•知 • 人不知而不愠 • 温故而知新
了解 懂得
精品课件
一词多义
•而 • 人不知而不愠 • 温故而知新 • 博学而笃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动用法
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以之为何”的意思,即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当作怎样。
一般可译为“认为......”“以......为......”等。
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1.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伤仲永》)
宾客:本为名词,这里活用为意动词。
“宾客其父”是动宾结构,意为“以其父为宾客”。
例2:父利其然也。
(《伤仲永》)
利:是名词活用作意动词。
“利其然”即“以其然为利”(把这种情况视为有利可图)。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
例1:渔人甚异之。
(《桃花源记》)
异: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
“异之”,即“以之为异”(认为这件事奇怪)
例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伤仲永》)
奇: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
“奇之”,即“以之为奇”(认为他才能非凡)
上述这些词类活用现象,还不能概括所有情况。
比如数词或者数量词优势也可活用为动词甚至是使动词。
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
实际上,它是以动宾的结构方式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
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来的。
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作使动之后,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一、动词使动用法
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
例1: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
(《五蠹》)
怀:使……归顺。
例2:直可惊天地,泣鬼神。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惊:使……震惊。
泣:使……悲泣。
例3: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愚公移山》)
止:使之止(使愚公止)
例4: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赤壁之战》)
走:使操军逃跑
二、名词使动用法
名词用作使动词,是指这个名词带了宾语,并且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翻译时要采用兼语式的形式。
例1: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
(《毛遂自荐》)
臣:使……称臣。
例2: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鸿门宴》)
王:使……为王。
在古代汉语里,名词用作使动词比较少见。
三、形容词使动用法
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如果使得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那么这个形容词则活用为使动词。
例1:既来之,则安之。
(《季氏将伐颛臾》)
安:使……安。
例2: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急:使……急。
例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小石潭记》)
凄、寒:使神骨凄寒。
四.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区别
使动: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它是用动宾结构表达使令式的内容。
意动:认为……怎么样:余颇易之(我认为甚是简单)
使动用法指动词谓语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用法。
有些名词和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表示"使......"的意思。
有三种:1.动词的使动用法。
如"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中的"劳",意思是"使....劳累"。
2.名词的使动用法。
是"使......成为......."的意思。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特点是使宾语表示的人或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意动用法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主语把宾语当作什么。
有两种:1.名词的意动用法。
例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中的"王",意思是"以....为王"。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例如"而耻学于师"中的"耻",意思是"以为耻"。
为动用法
为动用法表示“主语为宾语怎么样”。
谓语可以由动词形容词或活用的名词充当,例如:
(1)夫人将启之----夫人姜氏将为他们打开城门《触龙说赵太后》
(2)等死,死国可乎?----同样是死,为国家而死可以吗?《陈涉世家》
(3)祭祀必祝之----祝,祈祷,动词的为动用法,翻译为:为……祈祷《左传•成公十三年》
(4)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泣,为……哭泣《病梅馆记》
(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哀,为……而哀《阿房宫赋》
(6)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
丧,为……治丧《史记滑稽列传》
(7)文嬴请三帅。
请三帅:替三帅请求《秦晋崤之战》
(8)邴夏御齐侯。
御齐侯:给齐侯御(驾车)《左传•成公二年》
(9)广陵太守陈登得病……佗脉之。
脉,为……诊脉《三国志•华佗传》
(10)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盗跖死利于东陵之上。
死名:为了名而死。
死利:为了利而死。
《庄子•骈拇》
(11)君子死知己。
死,为……而死陶渊明《咏荆柯》
主谓倒装
主谓倒装也叫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
古汉语中。
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例:甚矣,汝之不惠。
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定语后置
现代汉语里,定语一般都放在中心词的前面,起修饰限制的作用。
但在古代汉语里,为了突出和强调定语,有时也会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这种情况叫做“定语后置”。
译成现代汉语时,一般都应提到中心词前边来。
另外,定语后置时,往往在中心词和定语之间家“之”子,有时也在定语后面加“者”字。
1.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2.用"之"结句,“中心词+之+后置定语”的形式。
如:“其嵌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钴姆潭西小丘记》)
3.用“者”又用“之”。
如:“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
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苏轼《石钟山记》)等。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荀子《劝学》)
应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
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
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
例如:《鸿门宴》:“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战河南”即“战(于)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
《促织》:“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应理解为“用手掌覆盖(蟋蟀)”。
状语后置的类型
状语后置有三种情况:
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
分析:此句中的“于蓝”介宾短语,前者应该移到“取”的前面做状语;后者“于蓝”介宾短语应该移到“青”的前面做状语,即译为“比蓝青”。
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例:具告以事。
(《史记•项羽本记》)
分析:“具告以事” ,即“以事具告” ,“以事”介宾短语做“告”的状语。
3、还有一种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
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韩愈《师说》)
分析:“生乎吾前”中的“乎”就是介词“于”;“乎吾前”应该移到“生”的前面做状语。
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句,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
如:“何以战?”正常语序应该是“以何战”。
意思是凭什么作战?
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还有许多不同形式的宾语前置句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如:“大王来何操?”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
如:“不然,籍何以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