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楚城濮之战 翻译资料
《左传·晋楚城濮之战》全文翻译与鉴赏
![《左传·晋楚城濮之战》全文翻译与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2e2ab734336c1eb91a375dca.png)
《左传·晋楚城濮之战》全文翻译与鉴赏左传·晋楚城濮之战楚子将围宋,使子文治兵于睽①,终朝而毕,不戮一人。
子玉复治兵于,终日而毕,鞭七人,贯三人耳。
国老皆贺子文,子文饮之酒。
贾尚幼,后至,不贺。
子文问之,对曰:“不知所贺。
子之传政于子玉,曰:‘以靖国也。
’靖诸内而败诸外,所获几何?子玉之败,子之举也。
举以败国,将何贺焉?子玉刚而无礼,不可以治民。
过三百乘,其不能以入矣。
苟入而贺,何后之有?”冬,楚子及诸侯围宋,宋公孙固如晋告急。
先轸曰:“报施救患,取威定霸,于是乎在矣!”狐偃曰:“楚始得曹而新昏于卫,若伐曹、卫,楚必救之,则齐、宋免矣。
”于是乎蒐于被庐③,作三军。
谋元帅。
赵衰曰④:“郤觳可⑤。
臣亟闻其言矣,说礼乐而敦《诗》《书》。
《诗》《书》,义之府也。
礼乐,德之则也。
德义,利之本也。
《夏书》曰:‘赋纳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
’君其试之!”及使郤縠将中军,郤溱佐⑥。
使狐偃将上军,让于狐毛,而佐之。
命赵衰为卿,让于栾枝、先轸。
使栾枝将下军,先轸佐之。
荀林父御戎,魏犨为右。
晋侯始入而教其民,二年,欲用之。
子犯曰:“民未知义,未安其居。
”于是乎出定襄王,入务利民,民怀生矣,将用之。
子犯曰:“民未知信,未宣其用。
”于是乎伐原以示之信。
民易资者,不求丰焉,明征其辞。
公曰:“可矣乎?”子犯曰:“民未知礼,未生其共。
”于是乎大蒐以示之礼,作执秩以正其官。
民听不惑而后用之。
出谷戍,释宋围,一战而霸——文之教也。
二十八年春,晋侯将伐曹,假道于卫,卫人弗许。
还,自南河济。
侵曹伐卫。
正月戊申,取五鹿。
二月,晋郤毅卒。
原轸将中军,胥臣佐下军,上德也。
晋侯、齐侯盟于敛盂。
卫侯请盟,晋人弗许。
卫侯欲与楚,国人不欲,故出其君以说于晋。
卫侯出居于襄牛。
公子买戍卫⑦,楚人救卫,不克。
公惧于晋,杀子丛以说焉。
谓楚人曰:“不卒戍也。
”晋侯围曹,门焉⑧,多死,曹人尸诸城上。
晋侯患之,听舆人之谋曰:“称舍于墓。
”师迁焉。
《左传·晋楚城濮之战》
![《左传·晋楚城濮之战》](https://img.taocdn.com/s3/m/4c52c613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33.png)
《左传·晋楚城濮之战》《左传·晋楚城濮之战》译文:僖公二十七年冬季,楚成王和诸侯围困宋国。
宋国的公孙固到晋国报告紧急情况。
先轸(zhen,音诊)说:“报答施舍,救援患难,取得威望,成就霸业,都在这里了。
”狐偃说:“楚国刚刚得到曹国,又新近在卫国娶妻,假如攻打曹、魏两国,楚国必定救援,那么齐国和宋国就可以免于被攻了。
”二十八年春季,晋文公准备攻打曹国,向卫借路。
卫国不答应。
回来,从南河渡过黄河,进攻曹国,攻打卫国。
正月初九日,占取了五鹿。
晋文公和齐昭公在敛盂结盟。
卫成公请求参加盟约,晋国人不答应。
卫成公想结好楚国,国内的人民不愿意。
因而赶走了他们的国君,来讨好晋国。
卫成公离开国都住在襄牛。
公子买在卫国驻守,楚国人救援卫国,未能得胜。
鲁僖公害怕晋国,杀了公子买来讨好晋国。
骗楚国人说:“他驻守没有到期就想走,所以杀了他。
”晋文公发兵包围曹国,攻城,战死的人很多。
曹军把晋军的尸体陈列在城上,晋文公很担心。
听了士兵们的主意,声称“在曹国人的墓地宿营”。
军队转移。
曹国人很害怕,把他们得到的晋军尸体装进棺材运出来。
晋军由于曹军恐惧而攻城。
三月初八日,进入曹国,责备曹国不任用僖负羁,做官坐车的反倒有三百人,并且说当年观看自己洗澡,现在罪有应得。
下令不许进入僖负羁的家里,同时赦免他的族人,这是为了报答恩惠。
魏犨、颠颉发怒说:“不为有功劳苦劳的人着想,还报答个什么恩惠?”放火烧了僖负羁的家。
魏犨胸部受伤,晋文公想杀死他,但又爱惜他的才能,叫人去慰问,同时观察病情。
如果伤势很重,就准备杀了他。
魏犨捆紧胸膛出见使者,说:“由于国君的威灵,难道我敢图安逸吗!”说着就向上跳了很多次,又向前跳了很多次。
晋文公于是就饶恕了他,而杀死颠颉通报全军,立舟之侨作为车右。
《史记秦始皇本纪》译文宋国派门尹般到晋军中报告情况非常危急。
晋文公说:“宋国来报告危急情况,不去救他便断绝了交往,请楚国解围,他们又不答应。
我们想作战,齐国和秦国又不同意。
《左传·晋楚城濮之战》全文翻译与鉴赏
![《左传·晋楚城濮之战》全文翻译与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2e2ab734336c1eb91a375dca.png)
《左传·晋楚城濮之战》全文翻译与鉴赏左传·晋楚城濮之战楚子将围宋,使子文治兵于睽①,终朝而毕,不戮一人。
子玉复治兵于,终日而毕,鞭七人,贯三人耳。
国老皆贺子文,子文饮之酒。
贾尚幼,后至,不贺。
子文问之,对曰:“不知所贺。
子之传政于子玉,曰:‘以靖国也。
’靖诸内而败诸外,所获几何?子玉之败,子之举也。
举以败国,将何贺焉?子玉刚而无礼,不可以治民。
过三百乘,其不能以入矣。
苟入而贺,何后之有?”冬,楚子及诸侯围宋,宋公孙固如晋告急。
先轸曰:“报施救患,取威定霸,于是乎在矣!”狐偃曰:“楚始得曹而新昏于卫,若伐曹、卫,楚必救之,则齐、宋免矣。
”于是乎蒐于被庐③,作三军。
谋元帅。
赵衰曰④:“郤觳可⑤。
臣亟闻其言矣,说礼乐而敦《诗》《书》。
《诗》《书》,义之府也。
礼乐,德之则也。
德义,利之本也。
《夏书》曰:‘赋纳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
’君其试之!”及使郤縠将中军,郤溱佐⑥。
使狐偃将上军,让于狐毛,而佐之。
命赵衰为卿,让于栾枝、先轸。
使栾枝将下军,先轸佐之。
荀林父御戎,魏犨为右。
晋侯始入而教其民,二年,欲用之。
子犯曰:“民未知义,未安其居。
”于是乎出定襄王,入务利民,民怀生矣,将用之。
子犯曰:“民未知信,未宣其用。
”于是乎伐原以示之信。
民易资者,不求丰焉,明征其辞。
公曰:“可矣乎?”子犯曰:“民未知礼,未生其共。
”于是乎大蒐以示之礼,作执秩以正其官。
民听不惑而后用之。
出谷戍,释宋围,一战而霸——文之教也。
二十八年春,晋侯将伐曹,假道于卫,卫人弗许。
还,自南河济。
侵曹伐卫。
正月戊申,取五鹿。
二月,晋郤毅卒。
原轸将中军,胥臣佐下军,上德也。
晋侯、齐侯盟于敛盂。
卫侯请盟,晋人弗许。
卫侯欲与楚,国人不欲,故出其君以说于晋。
卫侯出居于襄牛。
公子买戍卫⑦,楚人救卫,不克。
公惧于晋,杀子丛以说焉。
谓楚人曰:“不卒戍也。
”晋侯围曹,门焉⑧,多死,曹人尸诸城上。
晋侯患之,听舆人之谋曰:“称舍于墓。
”师迁焉。
晋楚城濮之战全文翻译
![晋楚城濮之战全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159190fb9ec3d5bbfd0a74d4.png)
晋楚城濮之战全文翻译夏天四月初三,晋文公、宋成公、齐国大夫国归父、崔夭、秦国公子小子懿带领军队进驻城濮。
楚军背*着险要的名叫郄的丘陵扎营,晋文公对此很忧虑。
他听到士兵们唱的歌辞说:“原野上青草多茂盛,除掉旧根播新种。
”晋文公心中疑虑。
狐偃说:“打吧!打了胜仗,一定会得到诸侯拥戴。
如果打不胜,晋国外有黄河,内有太行,也必定不会受什么损害。
”晋文公说:“楚国从前对我们的恩惠怎么办呢?”栾枝说:“汉水北面那些姬姓的诸侯国,全被楚国吞并了。
想着过去的小恩小惠,会忘记这个奇耻大辱,不如同楚国打一仗。
”晋大公夜里梦见同楚成王格斗,楚成王把他打倒,趴在他身上吸他的脑汁,因此有些害怕。
狐偃说:“这是吉利的征兆。
我们得到天助,楚王面向地伏罪,我们会使他驯服的。
”子玉派斗勃来挑战,对晋文公说:“我请求同您的士兵们较量一番,您可以扶着车前的横木观看,我子玉也要奉陪观看。
”晋文公让栾枝回答说:“我们的国君领教了。
楚王的恩惠我们不敢忘记,所以才退到这里,对大夫子玉我们都要退让,又怎么敢抵挡楚君呢?既然得不到贵国退兵的命令,那就劳您费心转告贵国将领:准备好你们的战车,认真对待贵君交付的任务,咱们明天早晨战场上见。
”晋军有七百辆战车,车马装备齐全。
晋文公登上古莘旧城的遗址检阅了军容,说:“年轻的和年长的都很有礼貌,我们可以用来作战了。
”于是晋军砍伐当地树木,作为补充作战的器械。
四月初四,晋军在莘北摆好阵势,下军副将胥臣领兵抵挡限陈、蔡两国军队。
楚国主将子玉用若敖氏的六百兵卒为主力,说:“今天必定将晋国消灭了!”子西统率楚国左军,斗勃统率楚国右军。
晋将胥臣用虎皮把战马蒙上,首先攻击陈、蔡联军。
陈、蔡联军逃奔,楚国的右军溃败了。
晋国上军主将狐毛树起两面大旗假装撤迟,晋国下军主将栾枝让战车拖着树枝假装逃跑,楚军受骗追击,原轸和郄溱率领晋军中军精锐兵力向楚军拦腰冲杀。
狐毛和狐偃指挥上军从两边夹击子西,楚国的左军也溃败了。
结果楚军大败。
《左传·晋楚城濮之战》全文翻译与鉴赏
![《左传·晋楚城濮之战》全文翻译与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2e2ab734336c1eb91a375dca.png)
《左传·晋楚城濮之战》全文翻译与鉴赏左传·晋楚城濮之战楚子将围宋,使子文治兵于睽①,终朝而毕,不戮一人。
子玉复治兵于,终日而毕,鞭七人,贯三人耳。
国老皆贺子文,子文饮之酒。
贾尚幼,后至,不贺。
子文问之,对曰:“不知所贺。
子之传政于子玉,曰:‘以靖国也。
’靖诸内而败诸外,所获几何?子玉之败,子之举也。
举以败国,将何贺焉?子玉刚而无礼,不可以治民。
过三百乘,其不能以入矣。
苟入而贺,何后之有?”冬,楚子及诸侯围宋,宋公孙固如晋告急。
先轸曰:“报施救患,取威定霸,于是乎在矣!”狐偃曰:“楚始得曹而新昏于卫,若伐曹、卫,楚必救之,则齐、宋免矣。
”于是乎蒐于被庐③,作三军。
谋元帅。
赵衰曰④:“郤觳可⑤。
臣亟闻其言矣,说礼乐而敦《诗》《书》。
《诗》《书》,义之府也。
礼乐,德之则也。
德义,利之本也。
《夏书》曰:‘赋纳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
’君其试之!”及使郤縠将中军,郤溱佐⑥。
使狐偃将上军,让于狐毛,而佐之。
命赵衰为卿,让于栾枝、先轸。
使栾枝将下军,先轸佐之。
荀林父御戎,魏犨为右。
晋侯始入而教其民,二年,欲用之。
子犯曰:“民未知义,未安其居。
”于是乎出定襄王,入务利民,民怀生矣,将用之。
子犯曰:“民未知信,未宣其用。
”于是乎伐原以示之信。
民易资者,不求丰焉,明征其辞。
公曰:“可矣乎?”子犯曰:“民未知礼,未生其共。
”于是乎大蒐以示之礼,作执秩以正其官。
民听不惑而后用之。
出谷戍,释宋围,一战而霸——文之教也。
二十八年春,晋侯将伐曹,假道于卫,卫人弗许。
还,自南河济。
侵曹伐卫。
正月戊申,取五鹿。
二月,晋郤毅卒。
原轸将中军,胥臣佐下军,上德也。
晋侯、齐侯盟于敛盂。
卫侯请盟,晋人弗许。
卫侯欲与楚,国人不欲,故出其君以说于晋。
卫侯出居于襄牛。
公子买戍卫⑦,楚人救卫,不克。
公惧于晋,杀子丛以说焉。
谓楚人曰:“不卒戍也。
”晋侯围曹,门焉⑧,多死,曹人尸诸城上。
晋侯患之,听舆人之谋曰:“称舍于墓。
”师迁焉。
晋楚城濮之战全文翻译
![晋楚城濮之战全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f80695dbd1f34693dbef3e5c.png)
晋楚城濮之战全文与翻译晋楚城濮之战楚子将围宋,使子文治兵于睽,终朝而毕,不戮一人。
子玉复治兵于蒍,终日而毕,鞭七人,贯三人耳。
国老皆贺子文,子文饮之酒。
蒍贾尚幼,后至,不贺。
子文问之,对曰:“不知所贺。
子之传政于子玉,曰:‘以靖国也。
’靖诸内而败诸外,所获几何?子玉之败,子之举也。
举以败国,将何贺焉?子玉刚而无礼,不可以治民。
过三百乘,其不能以入矣。
苟入而贺,何后之有?”【译文】楚成王准备包围宋国,派子文在睽地演习作战,一早上就完事,没有杀一个人。
子玉又在蒍地演习作战,一天才完事,鞭打七个人,用箭穿三个人的耳朵。
元老们都祝贺子文。
子文招待他们喝酒。
蒍贾年纪最小,迟到了,不祝贺。
子文问他,回答说:“不知道要祝贺什么。
您把政权传给子玉,说‘为了安定国家’,安定于内而失败于外,所得到的有多少?子玉的对外作战失败,是由于您的推举。
推举而使国家失败,有什么可贺的呢?子玉刚愎无礼,不能让他治理军民,率领的兵车超过三百辆,恐怕就不能回来了。
如果回来,再祝贺,嫌什么晚呢?”冬,楚子及诸侯围宋,宋公孙固如晋告急。
先轸曰:“报施救患,取威定霸,于是乎在矣。
”狐偃曰:“楚始得曹而新昏于卫,若伐曹、卫,楚必救之,则齐、宋免矣。
”于是乎蒐于被庐,作三军。
谋元帅。
赵衰曰:“却谷可。
臣亟闻其言矣,说礼乐而敦《诗》《书》。
《诗》、《书》,义之府也。
礼乐,德之则也。
德义,利之本也。
《夏书》曰:‘赋纳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
’君其试之。
”及使郤縠将中军,郤溱佐之;使狐偃将上军,让于狐毛,而佐之;命赵衰为卿,让于栾枝、先轸。
使栾枝将下军,先轸佐之。
荀林父御戎,魏准为右。
【译文】冬季,楚成王和诸侯包围宋国。
宋国的公孙固到晋国报告紧急情况。
先轸说:“报答施舍,救援患难,取得威望,成就霸业,都在这里了。
”狐偃说:“楚国刚刚得到曹国,又新近和卫国结为婚姻之国,如果攻打曹、卫两国,楚国必定救援,那么齐国和宋国就可以免于被攻了。
”晋国因此而在被庐阅兵,建立三个军,商量元帅的人选。
晋楚城濮之战译文
![晋楚城濮之战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c6ebc80eeefdc8d377ee320c.png)
《晋楚城濮之战》译文--选自左丘明《左传》晋楚城濮之战原文选自左丘明《左传--城濮之战》,描述了城濮之战交战地起因、经过和结果,内容详尽、手法简练,非常客观地记录了这一场战争。
一、【原文】夏四月戊辰,晋侯、宋公、齐国归父、崔夭、秦小子懿次于城濮(1)。
楚师背郄而舍(2),晋侯患之。
听舆人之诵曰(3):“原田每每(4),舍其旧而新是谋(5)。
”公疑焉。
子犯曰:“战也!战而捷,必得诸候,若其不捷,表里山河(6),必无害也。
”公曰:“若楚惠何?”栾贞子曰:“汉阳诸姬(7),楚实尽之。
思小惠而忘大耻,不如战也。
”晋侯梦与楚子搏(8),楚子伏己而嘏其脑(9),是以惧。
子犯曰:“吉。
我得天,楚伏其罪(10),吾且柔之矣(11)!”子玉使斗勃请战(12),曰:“请与君之士戏(13),君冯轼而观之,得臣与寓目焉(14)。
”晋侯使栾枝对曰:“寡君闻命矣。
楚君之惠,未之敢忘,是以在此。
为大夫退,其敢当君乎!既不获命矣,敢烦大夫谓二三子(15):戒尔车乘(16),敬尔君事,诘朝将见(17)。
”晋车七百乘,靶、勒、鞅、鞴(18)。
晋侯登有莘之墟以观师(19),曰:“少长有礼,其可用也。
”遂伐其木,以益其兵。
己巳,晋师陈于莘北,胥臣以下军之佐当陈、蔡(20)。
子玉以若敖之六卒将中军(21),曰:“今日必无晋矣!”子西将左(22),子上将右(23)。
胥臣蒙马以虎皮,先犯陈、蔡。
陈、蔡奔,楚右师溃。
狐毛设二旆而退之(24),栾枝使舆曳柴而伪遁(25),楚师驰之,原轸、郄溱以中军公族横击之(26)。
狐毛、狐偃以上军夹攻于西,楚左师溃。
楚师败绩。
子玉收其卒而止,故不败。
晋师三日馆、谷(27),及癸酉而还。
甲午,至于衡雍(28),作王宫于践土(29)。
乡役之三月(30),郑伯如楚致其师(31)。
为楚师既败而惧,使子人九行成于晋(32)。
晋栾枝人盟郑伯。
五月丙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
丁未,献楚俘于王(33):驷介百乘(34),徒兵千。
晋楚城濮之战全文翻译
![晋楚城濮之战全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dc8ef69ab8f67c1cfad6b8dd.png)
晋楚城濮之战全文翻译宋人使门尹般如晋师告急。
公曰:“宋人告急,舍之则绝,告楚不许。
我欲战矣,齐、秦未可,若之何?”先曰:“使宋舍我而赂齐、秦,藉之告楚。
我执曹君而分曹、卫之田以赐宋人。
楚爱曹、卫,必不许也。
喜赂怒顽,能无战乎?”公说,执曹伯,分曹、卫之田以界宋人。
译文:宋国派门尹般到晋军告急。
晋文公说:“宋国来报告危急情况,如果丢开宋国不管,宋国将与我们绝交;如果请楚国退兵,楚国不会答应.我们要是与楚国交战,齐秦两国不同意,那怎么办呢?先铃说:“让宋国不求我们,而把礼物送给齐、秦,通过齐、秦两国向楚国请求退兵。
同时我们扣留曹国国君,把曹国、卫国的田地分给宋国,楚国含不得曹、卫,必定不答应齐国和秦国的请求而退兵的。
齐国和秦国喜欢宋国的礼物,怒恨楚国不接受调解的顽固态度,能不参战吗?晋文公很高兴,拘捕了曹共公,把曹国和卫国的田地分给了宋国人。
楚子入居于申,使申叔(楚大夫)去谷(齐地),使子玉去宋,曰:“无从(进逼)晋师。
晋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晋国。
险阻艰难,备尝之矣;民之情伪,尽知之矣。
天假之年,而除其害。
天之所置,其可废乎?《军志》曰:‘允当则归。
’又曰:‘知难而退。
’又曰:‘有德不可敌。
’此三志者,晋之谓矣。
”译文:楚成王进入申城并住下来,让中叔离开谷地,让子玉离开宋国,说:“不要去追逐晋国军队!晋文公在外边,十九年了,而结果得到了晋国。
险阻艰难,都尝过了;民情真假,都了解了。
上天给与他年寿,同时除去了他的祸害,上天所设置的,难道能废除吗?《军志》说:“适可而止’。
又说:‘知难而退’。
又说:有德的人不能阻挡’。
三条记载,适用于晋国。
”子玉使伯禁请战,曰:“非敢必有功也,愿以间执谗(音特,播弄是非的人)之口。
”王怒,少与之师,唯西广(广是楚国部队的名称,西广犹言右军)、东宫(太子宫的卫队)与若敖(楚先祖之名,此指楚国的特种部队)之六卒(一百名士兵日卒)实从之。
译文:字玉派遣伯禁向成王请战,说:“不能说一定有功劳,愿意以此塞住奸邪小人的嘴巴。
晋楚城濮之战全文翻译
![晋楚城濮之战全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e5c402139b6648d7c1c7468e.png)
晋楚城濮之战全文翻译二十八年春,晋侯将伐曹,假道于卫,卫人弗许。
还,自南河济。
侵曹伐卫。
正月戊申,取五鹿。
二月,晋郤縠(hu2)卒。
原轸将中军,胥臣佐下军,上(通尚)德也。
晋侯、齐侯盟于敛盂。
卫侯请盟,晋人弗许。
卫侯欲与楚,国人不欲,故出其君以说(通悦)于晋。
卫侯出居于襄牛。
公子买戍卫,楚人救卫,不克。
公惧于晋,杀子丛以说焉。
谓楚人曰:“不卒戍也。
”晋侯围曹,门焉,多死,曹人尸诸城上,晋侯患之,听舆人之谋曰称:“舍于墓。
”师迁焉,曹人凶惧,为其所得者棺而出之,因其凶也而攻之。
三月丙午,入曹。
数之,以其不用僖负羁而乘轩者三百人也。
且曰:“献状。
”令无入僖负羁之宫而免其族,报施也。
魏犨、颠颉怒曰:“劳之不图,报于何有!”蓺爇(ruo4)僖负羁氏。
魏犨伤于胸,公欲杀之而爱其材,使问,且视之。
病,将杀之。
魏犨束胸见使者曰:“以君之灵,不有宁也。
”距跃三百(通陌),曲踊三百(通陌)。
乃舍之。
杀颠颉以徇于师,立舟之侨以为戎右。
宋人使门尹般如晋师告急。
公曰:“宋人告急,舍之则绝,告楚不许。
我欲战矣,齐、秦未可,若之何?”先轸(zhen3)曰:“使宋舍我而赂齐、秦,藉之告楚。
我执曹君而分曹、卫之田以赐宋人。
楚爱曹、卫,必不许也。
喜赂怒顽,能无战乎?”公说(通悦),执曹伯,分曹、卫之田以畀(bi4)宋人。
宋国派门尹般到晋军告急。
晋文公说:“宋国来报告危急情况,如果丢开宋国不管,宋国将与我们绝交;如果请楚国退兵,楚国不会答应.我们要是与楚国交战, 齐秦两国不同意,那怎么办呢?先轸说:“让宋国不求我们,而把礼物送给齐、秦,通过齐、秦两国向楚国请求退兵。
同时我们扣留曹国国君,把曹国、卫国的田地分给宋国,楚国舍不得曹、卫,必定不答应齐国和秦国的请求而退兵的。
齐国和秦国喜欢宋国的礼物,怒恨楚国不接受调解的顽固态度,能不参战吗?晋文公很高兴,拘捕了曹共公,把曹国和卫国的田地分给了宋国人。
楚子入居于申,使申叔去谷,使子玉去宋,曰:“无従晋师。
城濮之战文言文翻译
![城濮之战文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97b680b4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a3.png)
晋楚城濮之战,楚子重、子玉帅师伐宋,围宋都,宋告急于晋。
晋侯召仲尼曰:“吾欲与楚战,子为之辞。
”仲尼对曰:“臣闻之,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楚人方强,未可轻也。
且宋,吾之与国也,不可不救。
”晋侯曰:“然则如之何?”仲尼对曰:“吾闻之,善为国者,不以私害公。
吾将帅吾之师,往救宋,必败楚师。
”晋侯从之。
乃使解扬如宋,告宋人曰:“晋师已至,吾将帅吾之师,往救宋,必败楚师。
”楚人闻之,惧,遂去宋。
晋师遂追之,及楚师于城濮。
晋军帅先轸曰:“楚师远来,人马疲惫,击之可也。
”晋侯从之。
遂战,楚师败绩。
子玉收余兵,宵遁。
晋师遂逐之,遂至楚境。
楚人闻之,大惧,遂请和。
晋侯曰:“楚人已败,不可不追。
”遂追之,遂及楚师于冥泽。
楚师败绩,子玉遂自杀。
晋师遂入楚境,遂至郑国。
郑伯闻之,大惧,遂请和。
晋侯曰:“郑人已附楚,不可不伐。
”遂伐郑国。
郑伯闻之,大惧,遂请和。
晋侯曰:“郑人虽附楚,吾已败楚师,不可不取其城。
”遂取郑国。
楚人闻之,大惧,遂请和。
晋侯曰:“楚人已败,吾已取郑国,不可不报。
”遂报楚,楚人惧,遂请和。
晋侯曰:“楚人已败,吾已报楚,不可不守。
”遂守楚境,楚人惧,遂请和。
《城濮之战》文言文翻译:晋楚之间的城濮之战,楚国的子重和子玉率领军队攻打宋国,围困了宋国的国都。
宋国向晋国求救。
晋侯召见孔子说:“我想和楚国作战,请您为我制定策略。
”孔子回答说:“我听说,擅长作战的人并不总是表现出赫赫战功。
楚国正处于强大之时,不可轻举妄动。
而且宋国是我们的盟友,我们不可不救。
”晋侯问:“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孔子回答:“我听说,善于治理国家的人不会因个人私利而损害国家利益。
我将率领我的军队去救援宋国,必定能打败楚军。
”晋侯采纳了孔子的建议。
于是派遣解扬前往宋国,告诉宋国人:“晋军已经到达,我将率领我的军队去救援宋国,必定能打败楚军。
”楚人听闻此言,感到恐惧,于是撤军离开宋国。
晋军随后追击,在城濮追上楚军。
晋军将领先轸说:“楚军远道而来,人马疲惫,可以攻击。
《晋楚城濮之战》原文和译文
![《晋楚城濮之战》原文和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6c6691f671fe910ef12df886.png)
《晋楚城濮之战》原文和译文【原文】夏四月戊辰,晋侯、宋公、齐国归父、崔夭、秦小子懿次于城濮(1)。
楚师背郄而舍(2),晋侯患之。
听舆人之诵曰(3):“原田每每(4),舍其旧而新是谋(5)。
”公疑焉。
子犯曰:“战也!战而捷,必得诸候,若其不捷,表里山河(6),必无害也。
”公曰:“若楚惠何?”栾贞子曰:“汉阳诸姬(7),楚实尽之。
思小惠而忘大耻,不如战也。
”晋侯梦与楚子搏(8),楚子伏己而嘏其脑(9),是以惧。
子犯曰:“吉。
我得天,楚伏其罪(10),吾且柔之矣(11)!”子玉使斗勃请战(12),曰:“请与君之士戏(13),君冯轼而观之,得臣与寓目焉(14)。
”晋侯使栾枝对曰:“寡君闻命矣。
楚君之惠,未之敢忘,是以在此。
为大夫退,其敢当君乎!既不获命矣,敢烦大夫谓二三子(15):戒尔车乘(16),敬尔君事,诘朝将见(17)。
”晋车七百乘,靶、勒、鞅、鞴(18)。
晋侯登有莘之墟以观师(19),曰:“少长有礼,其可用也。
”遂伐其木,以益其兵。
己巳,晋师陈于莘北,胥臣以下军之佐当陈、蔡(20)。
子玉以若敖之六卒将中军(21),曰:“今日必无晋矣!”子西将左(22),子上将右(23)。
胥臣蒙马以虎皮,先犯陈、蔡。
陈、蔡奔,楚右师溃。
狐毛设二旆而退之(24),栾枝使舆曳柴而伪遁(25),楚师驰之,原轸、郄溱以中军公族横击之(26)。
狐毛、狐偃以上军夹攻于西,楚左师溃。
楚师败绩。
子玉收其卒而止,故不败。
晋师三日馆、谷(27),及癸酉而还。
甲午,至于衡雍(28),作王宫于践土(29)。
乡役之三月(30),郑伯如楚致其师(31)。
为楚师既败而惧,使子人九行成于晋(32)。
晋栾枝人盟郑伯。
五月丙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
丁未,献楚俘于王(33):驷介百乘(34),徒兵千。
郑伯傅王(35),用平礼也(36)。
己酉,王享醴,命晋侯宥(37)。
王命尹氏及王子虎、内史叔兴父策命晋候为侯伯(38),赐之大辂之服、戎辂之服(39),彤弓一,彤矢百,舻弓矢千(40),钜氅一卣(41),虎贲三百人(42)。
晋楚城濮之战全文翻译
![晋楚城濮之战全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59670518ddccda38376bafb9.png)
晋楚城濮之战全⽂翻译夏四月戊辰,晋侯、宋公、齐国归父、崔夭、秦小子懿次于城濮。
楚师背郄而舍,晋侯患之。
听舆人之诵曰:“原田每每,舍其旧而新是谋。
”公疑焉。
子犯曰:“战也!战而捷,必得诸候,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
”公曰:“若楚惠何?”栾贞子曰:“汉阳诸姬,楚实尽之。
思小惠而忘大耻,不如战也。
”晋侯梦与楚子搏,楚子伏己而嘏其脑,是以惧。
子犯曰:“吉。
我得 天,楚伏其罪,吾且柔之矣!”夏天四⽉初三,晋⽂公、宋成公、齐国⼤夫国归⽗、崔夭、秦 国公⼦⼩⼦懿带领军队进驻城濮。
楚军背*着险要的名叫郄的丘 陵扎营,晋⽂公对此很忧虑。
他听到⼠兵们唱的歌辞说:“原野上 青草多茂盛,除掉旧根播新种。
”晋⽂公⼼中疑虑。
狐偃说:“打 吧!打了胜仗,⼀定会得到诸侯拥戴。
如果打不胜,晋国外有黄 河,内有太⾏,也必定不会受什么损害。
”晋⽂公说:“楚国从前 对我们的恩惠怎么办呢?”栾枝说:“汉⽔北⾯那些姬姓的诸侯国, 全被楚国吞并了。
想着过去的⼩恩⼩惠,会忘记这个奇耻⼤辱,不 如同楚国打⼀仗。
”晋⼤公夜⾥梦见同楚成王格⽃,楚成王把他打 倒,趴在他⾝上吸他的脑汁,因此有些害怕。
狐偃说:“这是吉利 的征兆。
我们得到天助,楚王⾯向地伏罪,我们会使他驯服的。
”子玉使斗勃请战,曰:“请与君之士戏,君冯轼而观之,得臣与寓目焉。
”晋侯使栾枝对曰:“寡君闻命矣。
楚君之惠,未之敢忘,是以在此。
为大夫退,其敢当君乎!既不获命矣,敢烦大 夫谓二三子:戒尔车乘,敬尔君事,诘朝将见。
”⼦⽟派⽃勃来挑战,对晋⽂公说:“我请求同您的⼠兵们较量 ⼀番,您可以扶着车前的横⽊观看,我⼦⽟也要奉陪观看。
”晋⽂ 公让栾枝回答说:“我们的国君领教了。
楚王的恩惠我们不敢忘记, 所以才退到这⾥,对⼤夫⼦⽟我们都要退让,又怎么敢抵挡楚君 呢?既然得不到贵国退兵的命令,那就劳您费⼼转告贵国将领:准 备好你们的战车,认真对待贵君交付的任务,咱们明天早晨战场 上见。
”晋车七百乘,靶、勒、鞅、鞴。
(完整)古文——城濮之战翻译
![(完整)古文——城濮之战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5b0948f3bed5b9f3f80f1c03.png)
楚成王准备包围宋国,派遣子文在睽地演习作战,一早上就完事,没有杀一个人.子玉又在。
地演习作战,一天才完事,鞭打七个人,用箭穿三个人的耳朵.元老们都祝贺子文。
子文招待他们喝酒。
贾年纪还小,迟到了,不祝贺。
子文问他,回答说:“不知道要祝贺什么。
您把政权传给子玉,说‘为了安定国家',安定于内而失败于外,所得到的有多少?子玉的对外作战失败,是由于您的推举。
推举而使国家失败,有什么可贺的呢?子玉刚愎无礼,不能让他治理军民,率领的兵车超过三百辆,恐怕就不能回来了.如果回来,再祝贺,有什么晚呢?"冬季,楚成王和诸侯包围宋国。
宋国的公孙固到晋国报告紧急情况。
先轸说:“报答施舍,救援患难,取得威望,成就霸业,就在这里了。
"狐偃说:“楚国刚刚得到曹国,又新近和卫国结为婚姻之国,如果攻打曹、卫两国,楚国必定救援,那么齐国和宋国就可以免于被攻了。
”晋国因此而在被庐阅兵,建立三个军,商量元帅的人选。
赵衰说:“郤縠可以。
我屡次听到他的话,喜爱礼乐而重视《诗》、《书》。
《诗》、《书》,是道义的府库;礼乐,是道德的表率;道德礼义,是利益的基础。
《夏书》说:‘有益的话全部采纳,考察效果加以试验,如果成功,用车马衣服作为酬劳.'您不妨试一下!”于是晋国派郤縠率领中军,郤溱辅助他。
派狐偃率领上军,狐偃让给狐毛而自己辅助他。
任命赵衰为卿,赵衰让给栾枝、先轸.命栾枝率领下军,先轸辅助他.荀林父驾御战车,魏犫作为车右.晋文公一回国,就训练百姓,过了两年,就想使用他们.子犯说:“百姓还不知道道义,还没能各安其位。
”晋文公就离开晋国去安定周襄王的君位,回国后致力于便利百姓,百姓就各安于他们的生活了。
又打算使用他们,子犯说:“百姓还不知道信用,还不能十分明白信用的作用。
”就攻打原国来让百姓看到信用,百姓做买卖不求暴利,明码实价,各无贪心。
晋文公说:“行了吗?”子犯说:“百姓还不知道礼仪,没有产生他们的恭敬.”由此举行盛大阅兵来让百姓看到礼仪,建立执秩的官职来规定主管官员的职责。
晋楚城濮之战全文翻译
![晋楚城濮之战全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618334ab5022aaea998f0faf.png)
晋楚城濮之战楚子将围宋,使子文治兵于睽,终朝而毕,不戮一人。
子玉复治兵于蒍,终日而毕,鞭七人,贯三人耳。
国老皆贺子文,子文饮之酒。
蒍贾尚幼,后至,不贺。
子文问之,对曰:“不知所贺。
子之传政于子玉,曰:‘以靖国也。
’靖诸内而败诸外,所获几何?子玉之败,子之举也。
举以败国,将何贺焉?子玉刚而无礼,不可以治民。
过三百乘,其不能以入矣。
苟入而贺,何后之有?”【译文】楚成王准备包围宋国,派子文在睽地演习作战,一早上就完事,没有杀一个人。
子玉又在蒍地演习作战,一天才完事,鞭打七个人,用箭穿三个人的耳朵。
元老们都祝贺子文。
子文招待他们喝酒。
蒍贾年纪最小,迟到了,不祝贺。
子文问他,回答说:“不知道要祝贺什么。
您把政权传给子玉,说‘为了安定国家’,安定于内而失败于外,所得到的有多少?子玉的对外作战失败,是由于您的推举。
推举而使国家失败,有什么可贺的呢?子玉刚愎无礼,不能让他治理军民,率领的兵车超过三百辆,恐怕就不能回来了。
如果回来,再祝贺,嫌什么晚呢?”冬,楚子及诸侯围宋,宋公孙固如晋告急。
先轸曰:“报施救患,取威定霸,于是乎在矣。
”狐偃曰:“楚始得曹而新昏于卫,若伐曹、卫,楚必救之,则齐、宋免矣。
”于是乎蒐于被庐,作三军。
谋元帅。
赵衰曰:“却谷可。
臣亟闻其言矣,说礼乐而敦《诗》《书》。
《诗》、《书》,义之府也。
礼乐,德之则也。
德义,利之本也。
《夏书》曰:‘赋纳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
’君其试之。
”及使郤縠将中军,郤溱佐之;使狐偃将上军,让于狐毛,而佐之;命赵衰为卿,让于栾枝、先轸。
使栾枝将下军,先轸佐之。
荀林父御戎,魏准为右。
【译文】冬季,楚成王和诸侯包围宋国。
宋国的公孙固到晋国报告紧急情况。
先轸说:“报答施舍,救援患难,取得威望,成就霸业,都在这里了。
”狐偃说:“楚国刚刚得到曹国,又新近和卫国结为婚姻之国,如果攻打曹、卫两国,楚国必定救援,那么齐国和宋国就可以免于被攻了。
”晋国因此而在被庐阅兵,建立三个军,商量元帅的人选。
城濮之战翻译
![城濮之战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3380026b6c85ec3a86c2c51d.png)
城濮之战翻译 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宋国门尹般到晋国告楚国令尹子玉包围宋国情况危急。
晋文公说:“宋国战事危急,扔下不管就和我们的关系断了。
我想参战,齐国、秦国还不同意,怎么办先轸说:”使郑国舍开我们去贿赂齐国、秦国,让他们告楚国撤军。
我们捉曹共公分曹国、卫国的土地赏给宋国,楚国舍不得曹国、卫国,必然不允许。
齐国、秦国得到宋国贿赂自然高兴,听到楚国不愿讲和的顽固态度一定愤怒,能不和楚国作战吗晋文公说:“捉曹伯,分曹国、卫国的土地给宋国。
”楚王进驻申,命令申叔从谷撤兵,命令子玉从宋国撤兵,说:“不要进逼晋师。
晋侯在外流亡十九年了,终于得到了晋国,险阻艰难全尝过了,世事真假完全了解。
天赋予长寿,扫清了他的敌人,天的安排哪能毁掉呢?兵书上说:‘公平得当就返回’又说:‘知难而退,’又说:‘正义不可敌。
”这三句记载,对晋国来说正是这样。
子玉使伯棼请战,曰:“不能说必须有功,但是愿意以此堵住一些人搬弄是非的口。
”楚王怒,只给了少量的兵力,包括右军、太子宫的卫队、若敖特种兵一共六百兵士跟从子玉作战。
子玉派宛春通告晋国说:“请恢复卫侯的地位和重新建立曹国,臣从宋国撤军解围。
”子犯说:“子玉不讲礼仪,国君取得一,臣子取得二,不能失掉战机。
”先轸说:“你答应他,能安定人民就是礼。
楚国一句话就使曹、魏、宋三国安定,我们一句话就和三国接下仇恨,结下这么多仇恨还怎么打仗呢不如暗中答应恢复曹、卫,以便分化曹、卫与楚国的关系。
扣押宛春,激怒楚国,战后再作考虑。
”晋文公说:就这样,拘捕宛春暂且暗许恢复曹、卫。
曹、卫通告和楚国断绝了关系。
子玉大怒,进逼晋国军队,晋国军队撤退。
军佐说:“以君主避臣子是屈辱。
况且楚国军队士气不振,为什么退”子犯说:“理直气壮,理曲气衰那里在于军队在外的时间长短呢没有楚王的恩惠,哪有我们的今天呢退避九十里,作为报答。
背弃恩惠,自食其言以此抵抗敌人,我们理亏气衰,楚国理直气壮。
古文——城濮之战翻译
![古文——城濮之战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b94f9777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61.png)
古文——城濮之战翻译
古文——城濮之战
齐桓公七年,秦以大军攻劫晋国,晋国军事将领季子时联合晋国诸侯抗击秦军,保卫晋国。
秦军以濮水为界,晋国军队则在濮上守城,彼此对峙。
晚春,季子时故意把士兵撤出城外,想引诱秦军进攻,但秦军不上当,故而双方都陷入了僵局之中。
这时,季子时突然发生一个奇特的想法,他把火把点燃,把木船放在濮水上,让士兵们把火船推向秦军,秦军这才发现原来晋军是故意放水的。
受到惊吓的秦军大逃,季子时乘胜追击,将秦军把濮水北岸占领,以此来抵御秦国的进攻,遂获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晋楚城濮之战楚子将围宋,使子文治兵于睽,终朝而毕,不戮一人。
子玉复治兵于蒍,终日而毕,鞭七人,贯三人耳。
国老皆贺子文,子文饮之酒。
蒍贾尚幼,后至,不贺。
子文问之,对曰:“不知所贺。
子之传政于子玉,曰:‘以靖国也。
’靖诸内而败诸外,所获几何?子玉之败,子之举也。
举以败国,将何贺焉?子玉刚而无礼,不可以治民。
过三百乘,其不能以入矣。
苟入而贺,何后之有?”【译文】楚成王准备包围宋国,派子文在睽地演习作战,一早上就完事,没有杀一个人。
子玉又在蒍地演习作战,一天才完事,鞭打七个人,用箭穿三个人的耳朵。
元老们都祝贺子文。
子文招待他们喝酒。
蒍贾年纪最小,迟到了,不祝贺。
子文问他,回答说:“不知道要祝贺什么。
您把政权传给子玉,说‘为了安定国家’,安定于内而失败于外,所得到的有多少?子玉的对外作战失败,是由于您的推举。
推举而使国家失败,有什么可贺的呢?子玉刚愎无礼,不能让他治理军民,率领的兵车超过三百辆,恐怕就不能回来了。
如果回来,再祝贺,嫌什么晚呢?”冬,楚子及诸侯围宋,宋公孙固如晋告急。
先轸曰:“报施救患,取威定霸,于是乎在矣。
”狐偃曰:“楚始得曹而新昏于卫,若伐曹、卫,楚必救之,则齐、宋免矣。
”于是乎蒐于被庐,作三军。
谋元帅。
赵衰曰:“却谷可。
臣亟闻其言矣,说礼乐而敦《诗》《书》。
《诗》、《书》,义之府也。
礼乐,德之则也。
德义,利之本也。
《夏书》曰:‘赋纳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
’君其试之。
”及使郤縠将中军,郤溱佐之;使狐偃将上军,让于狐毛,而佐之;命赵衰为卿,让于栾枝、先轸。
使栾枝将下军,先轸佐之。
荀林父御戎,魏准为右。
【译文】冬季,楚成王和诸侯包围宋国。
宋国的公孙固到晋国报告紧急情况。
先轸说:“报答施舍,救援患难,取得威望,成就霸业,都在这里了。
”狐偃说:“楚国刚刚得到曹国,又新近和卫国结为婚姻之国,如果攻打曹、卫两国,楚国必定救援,那么齐国和宋国就可以免于被攻了。
”晋国因此而在被庐阅兵,建立三个军,商量元帅的人选。
赵衰说:“却谷可以。
我屡次听到他的话,喜爱礼乐而重视《诗》、《书》。
《诗》、《书》,是道义的府库;礼乐,是德行的法则;道德礼义,是利益的基础。
《夏书》说:‘有益的话全部采纳,考察效果加以试验,如果成功,用车马衣服作为酬劳。
’您不妨试一下!”于是晋国派郤縠率领中军,郤溱辅助他。
派狐偃率领上军,狐偃让给狐毛而自己辅助他。
任命赵衰为卿,赵衰让给栾枝、先轸。
命栾枝率领下军,先轸辅助他。
荀林父驾御战车,魏犫作为车右。
晋侯始入而教其民,二年,欲用之。
子犯曰:“民未知义,未安其居。
”于是乎出定襄王,入务利民,民怀生矣,将用之。
子犯曰:“民未知信,未宣其用。
”于是乎伐原以示之信。
民易资者不求丰焉,明征其辞。
公曰:“可矣乎?”子犯曰:“民未知礼,未生其共。
”于是乎大蒐以示之礼,作执秩以正其官,民听不惑而后用之。
出谷戍,释宋围,一战而霸,文之教也。
【译文】晋文公一回国,就训练百姓,过了两年,就想使用他们。
子犯说:“百姓还不知道道义,还没能各安其位。
”晋文公就离开晋国去安定周襄王的君位,回国后致力于便利百姓,百姓就各安于他们的生活了。
又打算使用他们,子犯说:“百姓还不知道信用,还不能十分明白信用的作用。
”就攻打原国来让百姓看到信用,百姓做买卖不求暴利,明码实价,各无贪心。
晋文公说:“行了吗?”子犯说:“百姓还不知道礼仪,没有产生他们的恭敬。
”由此举行盛大阅兵来让百姓看到礼仪,建立执秩的官职来规定主管官员的职责。
等到百姓看到事情就能明辨是非,然后才使用他们。
赶走谷地的驻军,解除宋国的包围,一次战争就称霸诸侯,这都是因为文公的教化结果。
二十八年春,晋侯将伐曹,假道于卫,卫人弗许。
还,自南河济。
侵曹伐卫。
正月戊申,取五鹿。
二月,晋郤縠(hu2)卒。
原轸将中军,胥臣佐下军,上(通尚)德也。
晋侯、齐侯盟于敛盂。
卫侯请盟,晋人弗许。
卫侯欲与楚,国人不欲,故出其君以说(通悦)于晋。
卫侯出居于襄牛。
公子买戍卫,楚人救卫,不克。
公惧于晋,杀子丛以说焉。
谓楚人曰:“不卒戍也。
”晋侯围曹,门焉,多死,曹人尸诸城上,晋侯患之,听舆人之谋曰称:“舍于墓。
”师迁焉,曹人凶惧,为其所得者棺而出之,因其凶也而攻之。
三月丙午,入曹。
数之,以其不用僖负羁而乘轩者三百人也。
且曰:“献状。
”令无入僖负羁之宫而免其族,报施也。
魏犨、颠颉怒曰:“劳之不图,报于何有!”蓺爇(ruo4)僖负羁氏。
魏犨伤于胸,公欲杀之而爱其材,使问,且视之。
病,将杀之。
魏犨束胸见使者曰:“以君之灵,不有宁也。
”距跃三百(通陌),曲踊三百(通陌)。
乃舍之。
杀颠颉以徇于师,立舟之侨以为戎右。
二十八年春季,晋文公准备攻打曹国,向卫国借路。
卫国不答应。
回来,从南河渡过黄河,入侵曹国,攻打卫国。
正月初九日,占取了五鹿。
二月,郤縠死。
原轸率领中军,胥臣辅助下军,把原轸提升,是为了重视才德。
晋文公和齐昭公在敛盂结盟。
卫成公请求参加盟约,晋国人不答应。
卫成公想亲附楚国,国内的人们不愿意,所以赶走了他们的国君,来讨好晋国。
卫成公离开国都住在襄牛。
公子买驻守在卫国,楚国人救援卫国,没有得胜。
鲁僖公害怕晋国,杀了公子买来讨好晋国。
骗楚国人说:“他驻守没到期就想回来,所以杀了他。
”晋文公发兵包围曹国,攻城,战死的人很多。
曹军把晋军的尸体陈列在城上,晋文公很担心。
听了士兵们的主意,声称“在曹国人的墓地宿营”。
军队转移。
曹国人恐惧,把他们得到的晋军的尸体装进棺材运出来,晋军由于曹军恐惧而攻城。
三月初八日,进入曹国,责备曹国不任用僖负羁,做官坐车的反倒有三百人,并且说当年观看自己洗澡,现在罪有应得。
下令不许进入僖负羁的家里,同时赦免他的族人,这是为了报答恩惠。
魏犫、颠颉发怒说:“不替有功劳或者苦劳的人着想,还报答个什么恩惠?”放火烧了僖负羁的家。
魏犫胸部受伤,晋文公想杀死他,但又爱惜他的才能,派人去慰问,同时观察病情。
如果伤势很重,就准备杀了他。
魏犫捆紧胸膛出见使者,说:“由于国君的威灵,难道我敢图安逸吗!”说着就向上跳了很多次,又向前跳了很多次。
晋文公于是就饶恕了他,而杀死颠颉通报全军,立舟之侨作为车右。
宋人使门尹般如晋师告急。
公曰:“宋人告急。
舍之则绝,告楚不许。
我欲战矣,齐、秦未可,若之何?”先轸曰:“使宋舍我而赂齐、秦,借之告楚。
我执曹君而分曹、卫之田以赐宋人,楚爱曹、卫,必不许也。
喜赂怒顽,能无战乎?”公说,执曹伯,分曹、卫之田以畀宋人。
(宋国被楚国包围)宋国派大夫门尹般到晋国告急。
晋文公说:“宋国告急。
我们丢开宋国不管,宋国就会与我国绝交;若请楚国退兵,楚国也不会应允。
我想与楚国开战,齐、秦两国又不会允许,怎么办呢?”晋中军主帅先轸说:“让宋国不要来求我国,而将礼物送给齐、秦两国,通过齐、秦去劝楚国退兵。
我方再扣留曹国大王,将曹、卫两国的土地赐给宋国,楚国爱惜曹、卫的土地,一定不会答应齐、秦退兵的请求。
齐、秦两国喜爱宋国所送的礼物,怒恨楚国不接受调解的顽固态度,能不参战吗?”晋文公闻言欢喜,下令扣留曹王,并分曹、卫的田地赐给宋国。
楚子入居于申,使申叔去穀,使子玉去宋,曰:“无从晋师。
晋候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晋国。
险阻艰难,备尝之矣;民之情伪,尽知之矣。
天假之年,而除其害。
天之所置,其可废乎?军志曰:‘允当则归。
’又曰:‘知难而退。
’又曰:‘有德不可敌。
’此三志者,晋之谓矣。
”楚成王进驻在申地,令申叔撤出穀城,命子玉撤出宋国,说:“不要迫近晋军。
晋王在外流浪十九年,而最终得到晋国。
各种艰难险阻,他都尝过;民情的真假虚实,他全都了解。
上天赐给他高寿,除掉他的仇人。
这全是上天安排好的,难道能够废除吗?兵书说:‘适可而止。
’又说:‘知难而退。
’又说:‘有德之人不可与之为敌。
’这三句话,就是指晋国现在的情况。
子玉使伯棼请战,曰:“非敢必有功也,愿以间执谗慝之口。
”王怒,少与之师,唯西广、东宫与若敖之六卒实从之。
子玉派伯棼去向楚成王请战,说:“我不敢肯定一定会胜利,希望借此机会来堵塞谗言之人的嘴巴。
”楚成王暗中生气,少派军队给他,只有西广、东宫两支部队与子玉亲600人跟从他出征。
子玉使宛春告于晋师曰:“请复卫候而封曹,臣亦释宋之围。
”子犯曰:“子玉无礼哉!君取一,臣取二。
不可失矣。
”先轸曰:“子与之。
定人之谓礼。
楚一言而定三国,我一言而亡之。
我则无礼,何以战乎?不许楚言,是弃宋也;救而弃之,谓诸侯何?楚有三施,我有三怨,怨仇已多,将何以战?不如私许复曹、卫以携之,执宛春以怒楚,既战而后图之。
”公说。
乃拘宛春于卫,且私许复曹、卫;曹、卫告绝于楚。
子玉派宛春通告晋军说:“请你们恢复卫候的地位,封还曹国的土地,我方也会解除对宋国的围攻。
”晋大夫子犯说:“子玉太无礼了!大王作为国君只得一样好处,子玉作为臣子倒得到两样好处。
大王,我们不可以失去战机啊!”先轸说:“大王,您答应他们的要求吧。
使人安定就叫做礼。
楚国一句话可以使宋、卫、曹三国得到安定,我方一句话却把他们断送了。
这是我方无礼,我们还凭什么去作战呢?不答应楚国的要求,就是背弃国;既然我们是来救宋国的,结果却又背弃它,那怎么向各诸侯国交代呢?楚国此举地对三个国家施恩,我方若不同意就会与三国结怨,怨仇结多了,又靠什么去作战呢?不如私下应允曹、卫同他们联合,再扣留宛春来激怒楚国,等决战之后再考虑曹、卫等国的问题。
”晋文公闻言喜悦。
于是下令将宛春扣留在卫国,而且私下应允曹、卫复国;曹、卫宣布与楚国绝交。
子玉怒,从晋师,晋师退。
军吏曰:“以君辟臣,辱也。
且楚师老矣,何故退?”子犯曰:“师直为壮,曲为老,岂在久乎?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辟之,所以报也。
背惠食言以亢其仇,我曲楚直。
其众素饱,不可谓老。
我退而楚还,我将何求?若其不还,君退臣犯,曲在彼矣。
”退三舍,楚众欲止,子玉不可。
子玉很生气,迫近晋军,晋军往后撤退。
军官说:“我方统帅是国君,对方统帅是臣子,国君向臣子退让,这是耻辱啊。
而且楚军常年在外征战,疲惫不堪、士气低落,我们为什么要后退呢?”子犯说:“军队的士气只要理直就会势壮,理亏就会衰竭,哪里决定于部队出征时间的长短?我们以前如果没有楚国的帮助就不会有今天,现在退后九十里就是对他们的报答。
如果背弃楚国的恩惠、不讲信用,反而会让我方理亏楚军理直。
而且楚军向来士气饱满,不能说士气衰落。
如果我们退避三舍,楚军也撤回国,我们就达到救宋的目的,还有什么要求呢?如果他们不撤回国,我方做国君的节节退让,而对方做臣子的却步步进犯,这就是他们无礼了。
”晋军退避三舍,楚军欲撤军,子玉却不答应。
夏四月,戊辰,晋侯、宋公、齐国归父、崔夭、秦小子憗次于城濮。
楚师北酅而舍,晋侯患之。
听舆人之诵曰:“原田每每,舍其旧而新是谋。
”公疑焉。
子犯曰:“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
”公曰:“若楚惠何?”栾贞子曰:“汉阳诸姬,楚实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