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杉醇(Taxol)

合集下载

紫杉醇

紫杉醇

抗癌药物——紫杉醇一、前沿1963年美国化学家瓦尼(M.C. Wani)和沃尔(Monre E. Wall)首次从一种生长在美国西部大森林中称谓太平洋杉(Pacific Yew)树皮和木材中分离到了紫杉醇的粗提物。

在筛选实验中,Wani和 Wall发现紫杉醇粗提物对离体培养的鼠肿瘤细胞有很高活性,并开始分离这种活性成份。

由于该活性成份在植物中含量极低,直到1971年,他们才同杜克(Duke)大学的化学教授姆克法尔(Andre T. McPhail)合作,通过x-射线分析确定了该活性成份的化学结构——一种四环二萜化合物,并把它命名为紫杉醇(taxol)。

紫杉醇具有显著的抗癌活性和独特的作用机理,现主要用于治疗晚期乳腺癌和卵巢癌等癌症。

紫杉醇分子结构复杂,具有特殊的三环[6+8+6]碳架和桥头双键以及众多的含氧取代基。

其全合成引起国内外许多有机化学家的兴趣。

先后共有30多个研究组参与研究,实属罕见。

经20多年的努力,于1994年才由美国的R.A.Holton与K.C.Nicolaou两个研究组同时完成紫杉醇的全合成。

随后,S.T.Danishefsky(1996年)、P.A.Wender(1997年)、T.Mukaiyama(1998年)和I.Kuwajima(1998年)4个研究组也完成这一工作。

6条合成路线虽然各异,但都具有优异的合成战略,把天然有机合成化学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紫杉醇是目前已发现的最优秀的天然抗癌药物,在临床上已经广泛用于乳腺癌、卵巢癌和部分头颈癌和肺癌的治疗.紫杉醇作为一个具有抗癌活性的二萜生物碱类化合物,其新颖复杂的化学结构、广泛而显著的生物活性、全新独特的作用机制、奇缺的自然资源使其受到了植物学家、化学家、药理学家、分子生物学家的极大青睐,使其成为20世纪下半叶举世瞩目的抗癌明星和研究重点,包括寻找新的生物资源、化学全合成、半合成、衍生物制备、生物转化、生物合成、生物工程、构-效关系研究、作用机制研究、药理学和药效学等研究.2011年是发现紫杉醇结构40周年,对紫杉醇发现的曲折历史过程进行回顾和总结,以纪念这一伟大发现并纪念为紫杉醇的研究与第二代紫杉醇的开发作出贡献的科学家。

紫杉醇

紫杉醇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物理性状:本品为非离子型纤维素醚,外观为白色的粉末,无嗅无味,溶于水及大多数极性有机溶剂和适当比例的乙醇/水、丙醇/水、二氯乙烷等,在乙醚、丙酮、无水乙醇不溶,在冷水中溶胀成澄清或微浊的胶体溶液。

水溶液具有表面活性,透明度高、性能稳定。

HPMC具有热凝胶性质,产品水溶液加热后形成凝胶析出,冷却后又溶解,不同规格的产品凝胶温度不同。

溶解度随粘度而变化,粘度越低,溶解度越大,不同规格的HPMC其性质有一定差异,HPMC在水中溶解不受PH值影响。

颗粒度:100目通过率大于100%。

堆密度:0.25-0.70g/ (通常0.4g/ 左右),比重1.26-1.31。

变色温度:180-200℃,炭化温度:280-300℃。

HPMC具有增稠能力,排盐性、PH稳定性、保水性、尺寸稳定性、优良的成膜性以及广泛的耐酶性、分散性和粘结性等特点。

用途介绍:1.建筑业:作为水泥沙浆料的保水剂、缓凝剂使沙浆具有泵送性。

在抹灰浆、石膏料、腻子粉或其他的建材作为黏合剂,提高涂抹性和延长可操作时间。

用作粘贴瓷砖、大理石、塑料装饰,粘贴增强剂,还可以减少水泥用量。

HPMC的保水性能使浆料在涂抹后不会因干得太快而龟裂,增强硬化后强度。

2.陶瓷制造业:在陶瓷产品制造中广泛用作黏合剂。

3.涂料业:在涂料业作为增稠剂、分散剂和稳定剂,在水或有机溶剂中都具有良好相溶性。

作为脱漆剂。

4.油墨印刷:在油墨业作为增稠剂、分散剂和稳定剂,在水或有机溶剂中都具有良好相溶性。

5.塑料:作成形脱模剂、软化剂、润滑剂等。

6.聚氯乙烯:聚氯乙烯生产中做分散剂,系悬浮聚合制备PVC的主要助剂。

7.其它:本品还广泛用于皮革、纸制品业、果蔬保鲜和纺织业等。

1羟丙甲纤维素(HPMC) 英文:Hydroxypropyl Methyl Cellulose 简称:HPMC或MHPC 别名: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纤维素羟丙基甲基醚;Hypromellose,Cellulose, 2-hydroxypropyl methyl Cellulose ether. Cellulose hydroxypropyl methyl ether Hyprolose;CAS号:[ 9004-65-3 ] 来源:HPMC为选用高度纯净的棉纤维素作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经专门醚化而制得,全过程在GMP条件和自动化监控下完成,不含任何动物器官和油脂等活性成分。

紫杉醇简介

紫杉醇简介

紫杉醇(PTX),商品名Taxol,是一种化疗药物,紫杉醇在英国被批准用于卵巢癌,乳腺癌和肺癌,膀胱癌,前列腺癌,黑素瘤,食管癌和其他类型的实体瘤癌症以及卡波西肉瘤。

在2001年6月的NICE指南中,推荐用于不适合治愈性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以及卵巢癌患者的一线和二线治疗。

在2001年9月,NICE建议紫杉醇应在蒽环类化疗失败后用于晚期乳腺癌的治疗,但其一线使用应限于临床试验。

2006年9月,NICE提出紫杉醇不应该用于早期淋巴结转移阳性乳腺癌患者的辅助治疗。

2005年,美国FDA批准其在美国用于治疗乳腺癌,胰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

紫杉醇于1971年首次从太平洋红豆杉中分离出来,并于1993年批准用于医疗用途。

它是世界卫生组织的基本药物清单,它是医疗系统中最有效和最安全的药物。

发展中国家的批发成本约为每100毫克/小瓶,7.06至13.48美元。

这一数额在英国的NHS约为66.85英镑。

紫杉醇属于紫杉类药物家族,它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干扰微管的正常功能。

使用紫杉醇常见的副作用包括脱发,骨髓抑制,麻木,过敏反应,肌肉疼痛和腹泻。

其他严重的副作用包括心脏问题,感染风险增加和肺部炎症。

怀孕期间使用可能会导致流产和畸胎。

紫杉醇(TAX、泰素、特素、紫素)

紫杉醇(TAX、泰素、特素、紫素)

【药物名称】中文通用名称:紫杉醇英文通用名称:Paclitaxel其它名称:安素泰、泰素、特素、紫素、Anzatax、Paclitaxelum、PTX、Taxol【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治疗卵巢癌和乳腺癌(经一线化疗或多次化疗失败的卵巢癌;经联合化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或经辅助性化疗后6个月内复发的乳腺癌),对肺癌、食管癌、胃癌、软组织肉瘤、大肠癌、黑色素瘤、头颈部癌、淋巴瘤、脑瘤、精原细胞瘤等也有一定疗效。

【药理】1.药效学本药是从短叶紫杉(Taxus brevis)中提取或半合成的一种抗癌药。

可作用于细胞微管/微管蛋白系统,促进微管蛋白装配成微管,但同时抑制微管的解聚,从而导致微管束的排列异常,形成星状体,使纺锤体失去正常功能,从而导致细胞死亡。

本药还可在缺少鸟苷三磷酸(GTP)与微管相关蛋白(MAP)的条件下,诱导形成无功能的微管。

在体外人瘤株筛选和实验动物中本药对多种肿瘤均有效,属于广谱抗肿瘤药。

对顺铂、多柔比星耐药者,使用本药也有效。

2.药动学本药静脉滴注后,血药峰值浓度(Cmax)为435-802ng/mL,滴注结束6-12小时后,血药浓度仍可达具有细胞毒活性的水平(85ng/mL)。

血浆蛋白结合率为89%-98%。

在血浆内消除呈二室模型,平均半衰期α相为0.27小时,β相为6.4小时。

主要在肝脏代谢,经胆汁随粪便排泄,仅有少量(约占给药量的13%)以原形从尿中排出。

【注意事项】1.禁忌症 (1)对本药过敏者。

(2)孕妇及哺乳妇女。

(3)白细胞计数低于1.5×10×E9/L 的严重骨髓抑制者。

(4)中性粒细胞计数低于1×10×E9/L的艾滋病相关性卡波西肉瘤(Kaposi's肉瘤)患者(国外资料)。

2.慎用 (1)有心脏传导功能异常者。

(2)低血压或心动过缓者(国外资料)。

(3)有周围神经病变者(国外资料)。

3.用药前后及用药时应当检查或监测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肝肾功能、心电图等。

紫杉醇

紫杉醇

• 紫杉醇的应用受到限制
• (1)药源紧张。 • (2)水溶性低,口服生物利用度差。 • (3)助溶剂聚氧乙烯蓖麻油会引起不良 反应。 • (4)紫杉醇本身引起的毒性反应,如神 经毒性。
• 紫杉醇新剂型开发 • 前体药物:与其他化合物交联形成无活性 的衍生物 ,在体内经酶解或水解后解离出 活性药物。 • 糊剂 :选择生物相容性聚合物 ,制成外用 糊剂 ,亦可实现紫杉醇局部用药,具有持 续释放和缓慢的抗血管活性作用。 • 脂质体:利用脂质体包裹技术,提高了紫 杉醇水溶性,在耐药性方面比Cremophor 为溶媒有了较大的进步。
紫杉醇及其类似物的研 究进展
紫杉醇(Taxol)
• 紫杉醇(Taxol)从短叶红豆杉树皮中分离得 到的一种四环二萜化合物。 • 美国化学家瓦尼(M.C. Wani)和沃尔 (Monre E. Wall)于1963 年首次从一种生 长在美国西部的名为太平洋杉(Pacific Pacific B C Yew)的树皮和木材中分离到了紫杉醇的粗 A D 提物。
C13位支链、C2位苯甲酰基和C4位乙酰基以 及D环对其生物活性是必需的,而对C1位、 C7位、C9位和C10位等的结构进行修饰往往能 改善其生物活性和水溶性。 将C2-OBz立体构型翻转得到2-epi-Taxol, HCT116细胞毒性和微管蛋白聚合试验测定 显示:该修饰物既无细胞毒性,也无促微 管蛋白聚合的活性修饰。 C7位被OCH2SCH3可以提高活性。
紫杉醇的抗肿瘤作用机制
①紫杉醇可使微管蛋白( α微管蛋白和β微管 蛋白)和组成微管的微管蛋白二聚体失去动 态平衡,诱导与促进微管蛋白聚合、微管装 配,防止解聚,使微管稳定,从而阻止癌细 胞的生长。
微管是真核细胞的一种组成成分, 它由两条 类似的多肽为单位构成的微管蛋白二聚体形 成。微管具有构成细胞网状支架, 维持细胞 形态,参与细胞运动,参加细胞器的位移及 胞内物质运输等功能, 尤为重要的是染色体 的分裂和位移,均需在微管的帮助下进行。

紫杉醇(TAX、泰素、特素、紫素)

紫杉醇(TAX、泰素、特素、紫素)
3.用药前后及用药时应当检查或监测 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肝肾功能、心电图等。
【不良反应】
1.血液系统 骨髓抑制是本药主要的剂量限制性毒性。常见中性粒细胞减少,最低值一般在给药后第11日出现,通常停药后能很快恢复。偶见血小板减少和血红蛋白下降,与给药的次数和总量有关。
6.静脉滴注本药的最初1小时内,应每15分钟测血压、心率和呼吸1次,并注意观察有无过敏反应。
7.国外资料提示,开始新的疗程须具备以下条件:中性粒细胞计数至少为1.5×10×E9/L、血小板计数至少为100×10×E9/L。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计数低于0.5×10×E9/%。
在体外人瘤株筛选和实验动物中本药对多种肿瘤均有效,属于广谱抗肿瘤药。对顺铂、多柔比星耐药者,使用本药也有效。
2.药动学 本药静脉滴注后,血药峰值浓度(Cmax)为435-802ng/mL,滴注结束6-12小时后,血药浓度仍可达具有细胞毒活性的水平(85ng/mL)。血浆蛋白结合率为89%-98%。在血浆内消除呈二室模型,平均半衰期α相为0.27小时,β相为6.4小时。主要在肝脏代谢,经胆汁随粪便排泄,仅有少量(约占给药量的13%)以原形从尿中排出。
[国外用法用量参考]
成人
·常规剂量
·静脉滴注
1.乳腺癌:(1)转移性乳腺癌,联合化疗失败或者经辅助化疗6个月内复发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建议每次175mg/m2,滴注时间至少3小时,每3周1次。(2)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进行包括多柔比星在内的标准联合化疗方案,本药每次175mg/m2,滴注时间至少3小时,每3周1次。连用4个疗程。
3.顺铂可使本药的清除率降低约1/3,若先给顺铂再给予本药,可产生更为严重的骨髓抑制。

紫杉醇

紫杉醇

紫杉醇,又名泰素,TAXOL,紫素,特素。

产品来源为红豆杉科植物红豆杉的干燥根、枝叶以及树皮。

为白色结晶体粉末。

无臭,无味。

不溶于水,易溶于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适应症:卵巢癌和乳腺癌及NSCLC的一线和二线治疗。

头颈癌、食管癌,精原细胞瘤,复发非何金氏淋巴瘤等。

药理毒理:本品是新型抗微管药物,通过促进微管蛋白聚合抑制解聚,保持微管蛋白稳定,抑制细胞有丝分裂。

体外实验证明紫杉醇具有显著的放射增敏作用,可能是使细胞中止于对放疗敏感的G2和M期。

用法用量:为了预防发生过敏反应,在紫杉醇治疗前12小时口服地塞米松10mg,治疗前,6小时再囗服地塞米松10mg,治疗前30~60分钟给予苯海拉明肌注20mg,静注西咪替丁300mg或雷尼替丁50mg。

单药剂量为135~200mg/m2,在G-CSF支持下,剂量可达250mg/m2。

将紫杉醇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盐水稀释,静滴3小时。

联合用药剂量为135~175mg/m2,3~4周重复。

一般临床使用紫杉醇的程序如下:1.先询问病人有无过敏史,并查看白细胞及血小板的数据。

有过敏史者及白细胞/血小板低下者应慎用。

2.由于此药可引起过敏反应,在给药12小时和6小时前服用地塞米松20mg,给药前30~60分钟给予苯海拉明50mg口服及西咪替丁300mg静脉注射。

3.常用紫杉醇的剂量为135~175mg/m2,应先将注射液加于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500~1000ml中,需用玻璃瓶或聚乙烯输液器,应用特制的胶管及0.22μm的微孔膜滤过。

4.滴注开始后每15分钟应测血压、心率、呼吸一次,注意有无过敏反应。

5.一般滴注3小时。

6.注药后每周应检查血像至少2次,3~4周后视情况可再重复。

7、本品可与顺铂、卡铂、异环磷酰胺、氟尿嘧啶、阿霉素、VP-16等联合应用,血像低下时应用G-CSF,或紫杉醇加G-CSF预防给药。

7.其他:消化道反应虽常见但一般不重,少数可有腹泻和粘膜炎。

紫杉醇

紫杉醇
紫杉醇(taxol)
姓名:谢思敏 学号:201438090104 班级:生物1401

二 三 四 五
植物分布
化合物结构及理化性质 生物活性 提取分离方法 产品开发前景
植物分布
紫杉醇(taxol)最早从太平洋红豆杉(Taxus brevifolia)的树皮中分离 得到的,后来对其它红豆杉属植物的各部位,包括针叶、嫩枝、树皮及 心材中的紫杉醇含量进行了分析,发现树皮含量最高,枝叶次之,心材 最低
树皮粉碎
回流浸提
氯仿萃取
填装
氯仿-甲醇梯 度洗脱
填装提Βιβλιοθήκη 取 方 法 步 骤丙酮-石油醚 梯度洗脱
结晶抽滤
干燥
产品开发前景
1、市场上供不应求 2、近年来,紫杉醇在医疗器械上的用途也备受 青睐 3、除了用于治疗癌症,紫杉醇在其他适应症上 也得到了研究(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4、今后几年我国紫杉醇原料药年产量有望超过 100公斤大关,从而成为世界主要紫杉醇原料药 和制剂的生产大国
生物活性
1、抗肿瘤活性(对白血病细胞、卵巢癌细胞、 结肠癌、肺癌等都有抑制生长作用) 2、作用机制 使微管失去动态平衡,诱导和促进微管蛋白聚合, 防止解聚,稳定微管。导致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 的时候不能形成纺锤体和纺锤丝,抑制细胞分裂 和增殖,从而发挥了抗肿瘤作用。
提取分离方法 a、萃取,以红豆杉为原料获得含有紫杉醇 的提取物; b、去除胶质,除去提取物中的胶质杂质; c、分离纯化。
化合物结构
紫杉醇(Paclitaxel) 别名泰素、紫素、特素, 分子式C47H51NO14,紫 杉醇是多羟基化合物, 其结构中的2’-OH和7OH是衍生化合物的合适 部位,特别是2’-OH
紫 杉 醇 分 子 模 型

紫杉醇

紫杉醇



发现历史 分离纯化 作用机制
简介
【名称】红豆杉 Taxus chinensis (Pilg.) Rehd.简 Nhomakorabea介
【别名】紫杉或赤柏松 【分类】裸子植物亚门(Gymnospermae) 松杉纲(Coniferopsidae)
发现历史
中国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 chinesis )
紫杉醇 (Paclitaxel)
小⑦
简介
【产品名称】 紫杉醇 【英文名称】 Paclitaxel ,Taxol 【产品别名】 泰素,紫素,特素 【化学名称】 5β,20-环氧-1,2α,4,7β,10β,13α-六羟基紫 杉烷-11-烯-9-酮-4,10-二乙酸酯-2-苯甲酸酯-13[(2’R,3’S)-N苯甲酰-3-苯基异丝氨酸酯] 【分 子 式】 C47H51NO14 【分 子 量】 853.92 g/mol 【产品来源】 红豆杉科植物红豆杉的干燥根、枝叶以及树皮 【物理性质】 白色结晶体粉末。无臭,无味。不溶于水,易溶于 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
发现历史
硅胶柱层析CH3Cl-CH3OH洗脱 硅胶柱层析 丙酮-石油醚洗脱
分离纯化 作用机制
丙酮-石油醚系统结晶
16Mpa压力层析分离
丙酮-石油醚结晶 抽滤 干燥
99.5%
作用机制


正常细胞分裂
发现历史
分离纯化 作用机制
紫杉醇作用后细胞分裂
作用机制


正常细胞分裂
发现历史
分离纯化 作用机制
秋水仙素 、长春碱作用后细胞分裂
红豆杉目(Taxales)
红豆杉科(Taxaceae)
分离纯化 作用机制

紫杉醇及多西紫杉醇的合成

紫杉醇及多西紫杉醇的合成
紫杉醇及多西紫杉醇的合成
L/O/G/O
紫杉醇及多西紫杉醇的合成
L/O/G/O
1
紫杉醇与多西紫杉醇
2
合成方法
4
紫杉醇与多烯紫杉醇
紫杉醇(Paclitaxel,商品名Taxol)是一种从红豆杉树 皮中提取分离得到的,具有独特抗癌活性的药物,对多种 癌症均有较好的疗效。多西紫杉醇(Docetaxel,商品名 Taxotere)是通过对紫杉醇进行结构修饰改造得到的,是迄 今研究发现的疗效最显著的抗癌药物之一,其抗癌活性是 紫杉醇的十倍,并且具有广谱的抗白血病和抗实体肿瘤活 性,已经成为世界抗癌研究领域关注的焦点
但是它和手性中心诱导法类似,也要求反应物和产物 在结构上相似,而且反应物的价格昂贵,选择范围也比较 小,这种方法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不够成熟。由于酶的 不稳定性,此法无法得到稳定的产率。
环状侧链前体物的合成方法
由于光学活性的直线型侧链前体与保护后的母核进 行酯化反应时,直接酯化存在反应条件苛刻、转化率低、 保护的羧酸侧链不稳定等缺点,所以工艺上一般采用环 状侧链前体物用于紫杉醇合成。环状侧链前体物主要包 括β -内酰胺型、噁唑烷型和噁嗪酮型三种
NaIO4
BzN O
BzN O
(注:PPTS为对甲苯磺酸吡啶盐)
手性辅助剂法
Chanteloup等通过一种单一的手性薄荷醇作为手性辅助 剂,因为薄荷醇空间位阻较大,通过Darzens缩合得到顺式 的产物,但是他的这种方法对温度要求比较苛刻,产率相对 也比较低,因此这种方法离工业化还有一定的距离。
拆分外消旋体法
R1O
PhN Rຫໍສະໝຸດ OOβ-内酰胺型
Ph
COOH
NO R1
R2 R3
噁唑烷型

紫杉醇的提取和性能

紫杉醇的提取和性能

紫杉醇的提取和性能姓名:高海艳学号:51151300057专业:种子植物分类学紫杉醇的提取和性能一、紫杉醇简介紫杉醇(T axol)是一种复杂的具有抗癌活性的二萜类生物碱[1](结构如图一所示),是从短叶红豆杉(Taxus brevifolia)和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的树皮中提取出来的。

具有抗肿瘤、抗白血病的显著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卵巢癌和乳腺癌[2],被人们誉为“植物黄金”。

Vidensek[3]对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幼苗以及成树的不同部位中的紫杉醇含量作了分析结果表明成树紫杉醇的含量高低依次为树皮>树叶>树根>树干>种子>心材,幼苗的紫杉醇含量高低依次则是树叶>树根>嫩枝条>心材。

另外,对于不同植物来源的组织培养细胞中的紫杉醇含量陈未名等[4]作了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愈伤组织中的紫杉醇含量以云南红豆杉为最高其次为欧洲红豆杉,再次为红豆杉;而悬浮培养细胞中的紫杉醇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云南红豆杉、欧洲红豆杉、红豆杉。

二、紫杉醇提取工艺1、从原植物体中提取紫杉醇[5]:红豆杉枝叶、树皮、树枝的采集原料的干燥及粉碎有机溶剂提取:甲醇除去浸膏固—液萃取2、细胞培养高效提取紫杉醇[6]:1、紫杉醇药用功能:紫杉醇是目前已发现的最优秀的天然抗癌药物,在临床上已经广泛用于乳腺癌、卵巢癌和部分头颈癌和肺癌的治疗[12]。

2、紫杉醇作用于癌症的机制:1979年,美国爱因斯坦医学院的分子药理学家Horwitz博士阐明了紫杉醇独特的抗肿瘤作用机制:紫杉醇可使微管蛋白和组成微管的微管蛋白二聚体失去动态平衡,诱导与促进微管蛋白聚合、微管装配、防止解聚,从而使微管稳定并抑制癌细胞的有丝分裂和防止诱导细胞凋亡,进而有效阻止癌细胞的增殖,起到抗癌作用(如下图所示)[7-11]。

参考文献[1] Wani MC,Taylor HL,Wall ME,et al.Plant antitumor agents VI:The isolation and structure of taxol,a novel antilekemic and antitumor agent from Taxus Brevifolia[J].Am Chem Soc,1971,93:2325.[2] 赵凯,周东坡. 抗癌药物紫杉醇的提取与分离纯化技术[J].生物技术通讯,2004,15(3):309-312.[3] Vidensek N.Taxol content in bark,wood,root,leaf,twig and seeding from several Taxus specials[J].J Nat Prod,1990,53(6):1609.[4] 陈未名.红豆杉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生理活性[J].药学学报.1990,25:277.[5] 李春斌,佟憬憬,范圣第.东北红豆杉紫杉醇提取纯化和HPLC检测[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5,7(5):22-25.[6] 赵晶.东北红豆杉细胞培养高效提取紫杉醇技术体系研究.[7] Schiff P B, Fan J, Horwitz S B. Promotion of microtubule assembly in vitro by taxol[J]. Nature, 1979, 277: 665-667.[8] Parness J, Horwitz S B. Taxol binds to polymerized tubulin in vitro[J]. J Cell Biol, 1981, 91: 479-487.[9] Schiff P B, Horwitz S B. Taxol stabilizes microtubules in mouse fibroblast cells [J].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80, 77: 1561-1565.[10] Horwitz S B. Personal recollections on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taxol [J]. J Nat Prod, 2004, 67: 136-138.[11] Parness J, Horwitz S B. Taxol binds to polymerized tubulin in vitro[J]. J Cell Biol, 1981, 91: 479-487.[12] 史清文.天然药物化学史话:紫杉醇[J].中草药.2011,42(10):1878-1884.(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紫杉醇

紫杉醇

红豆杉(Y ew)红豆杉又名紫杉,是红豆杉科红豆杉属常绿针叶植物,是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世界珍稀濒危物种, 素有“植物黄金”之称。

紫杉醇(Taxol)是从红豆杉的树皮、树根及枝叶中提取的具有较高抗癌活性的二萜类化合物,其结构独特、性能安全,可治疗多种癌症,是继阿霉素和顺铂之后,目前国际市场最热门的新型抗癌药物.美国癌症研究所(NCI)认为紫杉醇是人类未来20年间最有效的抗癌药物之一【药品名称】通用名:紫杉醇注射液英文名:Paclitaxel Injection汉语拼音:Zishanchun Zhusheye本品化学名称为:5β,20-环氧-1,2α,4,7β,10β,13α-六羟基紫杉烷-11-烯-9-酮-4,10-二乙酸酯-2-苯甲酸酯-13-[(2’R,3’S)-N-苯甲酰-3-苯基异丝氨酸酯其结构式为:分子式:C47H51NO14分子量:853.92【性状】本品为无色或淡黄色澄明粘稠液体,无臭,无味。

【药理毒理】本品是新型抗微管药物,通过促进微管蛋白聚合,抑制解聚,保持微管蛋白稳定,抑制细胞有丝分裂。

体外实验证明紫杉醇具有显著的放射增敏作用,可能是使细胞中止于对放疗敏感的G2和M期。

【药代动力学】静脉给予紫杉醇,药一时曲线呈二室模型。

本品蛋白结合率89%~98%。

紫杉醇主要在肝脏代谢,随胆汁进入肠道,经粪便排出体外(>90%)。

经肾清除只占总清除的1%~8%,紫杉醇在肝肾功能不全的病人体内代谢尚不明确。

【适应症】卵巢癌和乳腺癌及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一线和二线治疗。

对于头颈癌、食管癌,精原细胞瘤,复发非何金氏淋巴瘤等有一定疗效。

【用法用量】为了预防发生过敏反应,在紫杉醇治疗前12小时和6小时均分别口服地塞米松20mg,治疗前30~60分钟肌注或口服苯海拉明50mg,静注西咪替丁300mg或雷尼替丁50mg。

单药剂量为135~200mg/m2,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支持下,剂量可达250mg/m2。

紫杉醇(Taxol)

紫杉醇(Taxol)

多烯紫杉醇(docetaxel) 被认为是迄今疗效最显著的 抗癌药物之一, 具有广谱的抗白血病和抗实体肿瘤活 性, 其抗癌性是紫杉醇的113~12 倍。1996 年经美国 FDA 批准用于肺癌、乳腺癌、结肠癌等的治疗
紫杉醇类药物研究新进展
紫杉醇的化学半合成
有机合成不仅有效地解决了紫杉醇分离提纯难题 ,同时,通过对紫杉醇及其衍生物进行化学修饰 ,使之具有更好的制剂性和生物活性。
美国BMS公司、法国普朗克制药公司等生产紫杉 醇的主要企业现已利用半合成法进行工业化生产 紫杉醇。
紫杉醇的化学全合成
紫杉醇是分子结构比较复杂的手性化合物,现已 完成6条合成路线,总结归纳起来主要有直线法、 会聚法以及这2种方法的联合应用。
生长时间
生长时间越长的器官或组织紫杉醇含量越高
生长环境
生长在阴处的树皮比暴露在阳光下的树皮紫杉醇含量 更高
从植物中分离获取紫杉醇
自紫杉醇药效发现以来,红豆杉资源遭到毁灭性 开发,有些种系濒临灭绝
规模化、集约化营造红豆杉人工原料林是目前解 决紫杉醇原料短缺的主要途径
曼地亚红豆杉生长迅速(3~5年后可以收获两次 枝叶)、紫衫醇含量高(针叶中0.017%~0.046% ),是适合人工栽培的优良品种

紫杉醇的来源
由于红豆杉属植物生长缓慢,紫杉醇在红豆杉属 植物中含量较低。
我国紫杉醇含量最高的云南红豆杉天然林中至今 发现的枝叶紫杉醇含量最高的单株仅为0.217%。
随着全球对野生红豆杉资源保护措施的不断加强, 利用野生资源生产紫杉醇已无可能。
如何解决和保障紫杉醇原料来源,成为能否成功 走向市场的关键因素。
利用红豆杉侧芽通过离体培养获取大量的种苗,规模 化、集约化营造原料林

备课素材:紫杉醇的发现、结构和功能 高二下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备课素材:紫杉醇的发现、结构和功能 高二下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紫杉醇的发现、结构和功能2019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三说,我国科学家筛选出高产紫杉醇的细胞:那么,什么是紫杉醇?紫杉醇(Taxol)是医药市场上最优秀的天然抗肿瘤药物之一,被认为是近20年内最有效的抗癌药物之一,同时也是全球销量第一的植物抗癌药。

紫杉醇在临床上是用于乳腺癌、卵巢癌和部分头颈癌和肺癌的治疗的一线药物,其国际医药市场需求巨大。

1960年,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与美国农业部(USDA)成立了一个合作项目:由农业部负责向NCI提供植物样本用于抗癌药物的筛选。

1962年8月,受雇于农业部的植物学家Barclay从华盛顿州收集了数公斤的短叶红豆杉(Taxus brevifolia)的树皮和枝叶,并将它们寄给了NCI。

短叶红豆杉(图1),也称太平洋紫杉(Pacific yew),在自然条件下生长速度缓慢,再生能力差。

从小树苗长成大树需要数百年,广泛分布在美洲、欧洲和亚洲,是经过了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活化石植物,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被称为植物中的“大熊猫”。

图1. 短叶红豆杉又过了两年,红豆杉样品被送到了北卡罗来纳州三角研究所天然产物实验室的Wall博士及其团队核心成员Wani博士(图2)手中。

随后的研究发现,树皮的提取物对人口腔表皮样癌细胞有细胞毒性。

然而,直到1966年,他们只能确定该活性化合物含有一些羟基(英文通常用-ol后缀表示羟基)。

根据这一特征,加之其来源的植物属(Taxus),他们将该活性分子称为紫杉醇(taxol),但紫杉醇的结构式此时仍是未解之谜。

同年,Wall和Wani团队在分离和鉴定喜树碱的结构上取得成功,为抗癌药物喜树碱的研发奠定了坚实基础,NCI已经着手准备临床试验,一时间喜树碱的项目“看起来很热”。

由于多数团队成员转去其它项目,紫杉醇的分离鉴定研究变得“无人问津”,Wall甚至劝告Wani“忘掉”短叶红豆杉。

然而,Wani没有放弃,并坐了长达5年的“冷板凳”,在此期间,不断尝试将紫杉醇衍生化并期望获得单晶,进而鉴定结构。

紫杉醇种类

紫杉醇种类

紫杉醇种类紫杉醇种类紫杉醇是一种从紫杉树中提取出来的天然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癌等多种药理作用。

在医学领域中,紫杉醇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抗癌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治疗乳腺癌、卵巢癌、非小细胞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

根据不同的来源和化学结构,紫杉醇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紫杉醇(Taxol)紫杉醇最早是从美洲红雪松属植物——太阳花(Taxus brevifolia)中提取得到的。

它是一种四环二萜类天然产物,分子式为C47H51NO14,分子量为853.92 g/mol。

由于其良好的抗癌效果和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紫杉醇被誉为“21世纪最重要的药物之一”。

2. 侧柏叶碱(Paclitaxel)侧柏叶碱是从亚洲侧柏属植物——云南侧柏(Taxus chinensis var. mairei)中提取得到的一种四环二萜类天然产物,分子式为C47H51NO14,分子量为853.92 g/mol。

与紫杉醇相比,侧柏叶碱的结构略有不同,但其抗肿瘤作用与紫杉醇相似。

3. 10-脱乙酰紫杉醇(Docetaxel)10-脱乙酰紫杉醇是一种半合成紫杉醇衍生物,由紫杉醇经过化学修饰而得到。

它是一种四环二萜类天然产物,分子式为C43H53NO14,分子量为807.88 g/mol。

10-脱乙酰紫杉醇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和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4. 7-双氢甾体-9,10α-环氧-1,2β,5α,20R,22R-六羟基-5β,20-环氧紫杉烷(IDN5109)IDN5109是一种新型半合成紫杉烷类化合物,由7β-hydroxydehydroabietic acid(DHAA)和10-deacetylbaccatin III (DAB)两个前体物质通过化学反应合成而来。

它是一种四环二萜类天然产物,分子式为C45H56O16,分子量为874.92 g/mol。

IDN5109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和良好的生物利用度,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抗癌新药。

5. 7-氨基甾体-9,10α-环氧-1,2β,5α,20R,22R-六羟基-5β,20-环氧紫杉烷(SB-T-1216)SB-T-1216是一种新型半合成紫杉烷类化合物,由7-amino-dehydroabietic acid(ADAA)和10-deacetylbaccatin III(DAB)两个前体物质通过化学反应合成而来。

Taxol 紫杉醇

Taxol 紫杉醇
全世界范围内约有四十多个一流团队从事紫杉醇的全合成研究工 其中有六个团队成功完成并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作,其中有六个团队成功完成并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Holton全合成路线 1994): 全合成路线( 1)Holton全合成路线(1994):
此 路 线 经 历 步 , 产 率 为
1 1 1 1
发展趋势: 发展趋势:
天然抗肿瘤药物的发展方向主要有: 天然抗肿瘤药物的发展方向主要有: (1)对现有药物进行结构改造以改善其药 (1)对现有药物进行结构改造以改善其药 理学特性; 理学特性; (2)以新的作用机理或作用靶点为指导寻 (2)以新的作用机理或作用靶点为指导寻 找新的活性物质作为先导化合物; 找新的活性物质作为先导化合物; (3)发现新的作用靶点 发现新的作用靶点; (3)发现新的作用靶点; (4)加强构效关系研究 加强构效关系研究。 (4)加强构效关系研究。
谢谢观赏!! 谢谢观赏!!
Ph3
AcO
18
10 9
O19
6
5
发现过程:
活性初步鉴定与分离纯化
生理活性的确立与动物实验
临床试验阶段
上市后
发现初期: 发现初期: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
合成化合物
筛选
天然产物
过渡时期: 过渡时期:
提取、纯化 10g纯品紫杉醇 1975年 体外活性,重 提取、 10g纯品紫杉醇 1975年 体外活性, 1,200kg红豆杉树皮 1,200kg红豆杉树皮 新得到重视 1969年 1969年
全合成策略: 全合成策略:
所有的合成路线都是通过若干步反应后得到含有紫杉醇的 Ojima内酰胺 母核结构的化合物即Baccatin III, 最后再与 Ojima内酰胺 进行偶联反应加上侧链, (β-lactam ,3 )进行偶联反应加上侧链,最终得到目标 产物紫杉醇。 产物紫杉醇。

紫杉醇检测

紫杉醇检测

紫杉醇检测
紫杉醇(Taxol),又称为红豆杉醇、泰素、紫素,是一种从裸子植物红豆杉的树皮分离提纯的天然次生代谢产物,是属于二萜生物碱类化合物。

具有抗癌、抗肿瘤活性,特别是对癌症发病率较高的卵巢癌、子宫癌和乳腺癌等有特效。

紫杉醇是近年国际市场上最热门的抗癌药物,被认为是人类未来20年间最有效的抗癌药物之一。

迪信泰检测平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结合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或DAD检测器,可高效、精准的检测样本中紫杉醇的含量变化。

此外,迪信泰检测平台还提供其他多种植物黄酮检测服务,以满足您的不同需求。

HPLC测定紫杉醇样本要求:
1. 请确保样本量大于0.2g或者0.2mL。

周期:2~3周
项目结束后迪信泰检测平台将会提供详细中英文双语技术报告,报告包括:
1. 实验步骤(中英文)
2. 相关质谱参数(中英文)
3. 质谱图片
4. 原始数据
5. 紫杉醇含量信息。

化疗方案TC

化疗方案TC

化疗方案TC简介化疗方案TC(Taxol和Cytoxan)是一种常用于治疗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化疗药物组合方案。

该方案使用紫杉醇(Taxol)和环磷酰胺(Cytoxan)两种药物,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达到减小肿瘤体积和杀死异常细胞的目的。

化疗药物紫杉醇(Taxol)紫杉醇(Taxol)是一种植物碱类化疗药物,来源于太平洋西北部的一种针叶植物。

它通过结合肿瘤细胞的微管蛋白,阻止细胞分裂和扩散。

紫杉醇可以作为化疗方案TC的一部分,用于治疗乳腺癌和卵巢癌。

环磷酰胺(Cytoxan)环磷酰胺(Cytoxan)是一种碱化剂,可以干扰DNA的合成和修复,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活动。

它可以与紫杉醇一起使用,以增强抗癌效果。

使用方式药物剂量化疗方案TC的药物剂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调整。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药物剂量方案:•紫杉醇(Taxol):每3周一次,每次175mg/m2静脉注射,共进行6次•环磷酰胺(Cytoxan):每3周一次,每次600mg/m2静脉注射,共进行6次用药周期化疗方案TC一般采用3周一个周期的方式进行,每个周期包括两种药物的静脉注射。

一般情况下,化疗方案TC的总疗程为6个周期,即18周。

不良反应化疗方案TC可能会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包括但不限于:•恶心和呕吐•脱发•疲劳感•免疫系统抑制•溃疡和口腔炎•血液系统问题(贫血、血小板减少等)•神经系统问题(周围神经炎、肌肉无力等)要求患者在进行化疗期间密切关注身体状况,并及时向医生汇报不良反应情况。

注意事项•化疗期间要避免接触感染,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如超市、购物中心等•化疗期间要注意饮食均衡,适当增加营养摄入,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和油腻食物•化疗期间要定期复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相关指标,以及进行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化疗期间要避免与怀孕和哺乳母乳的女性接触,因为化疗药物可能会对胎儿和婴儿造成损害•化疗期间要避免饮酒和吸烟,以免影响治疗效果和加重不良反应结论化疗方案TC是一种常用于治疗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化疗药物组合方案。

tc化疗方案具体药物

tc化疗方案具体药物

tc化疗方案具体药物化疗方案是治疗癌症的一种重要方式,针对不同类型的癌症,医生会制定不同的化疗方案。

在肿瘤化疗中,TC方案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案,它主要包括两种化疗药物——紫杉醇(Taxol)和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两种药物的具体情况。

首先,紫杉醇是一种微管聚合抑制剂,它通过干扰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

紫杉醇主要用于治疗乳腺癌、卵巢癌、非小细胞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

在TC方案中,紫杉醇通常以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剂量和给药周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紫杉醇的常见副作用包括骨髓抑制、神经病变、脱发等,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常规、神经系统症状等。

其次,环磷酰胺是一种细胞毒药物,它可以干扰癌细胞的DNA合成和修复过程,从而导致癌细胞死亡。

环磷酰胺主要用于治疗淋巴瘤、骨肉瘤、乳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

在TC方案中,环磷酰胺通常以口服或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剂量和给药周期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环磷酰胺的常见副作用包括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膀胱损伤等,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膀胱症状等。

总的来说,TC化疗方案是一种常用的肿瘤化疗方案,它包括紫杉醇和环磷酰胺两种药物。

这两种药物在治疗过程中都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身体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患者在接受化疗治疗时,也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指导,保持良好的心态和饮食习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和减轻不良反应。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一些帮助,让大家对TC化疗方案有更清晰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杉醇的化学半合成
有机合成不仅有效地解决了紫杉醇分离提纯难题 ,同时,通过对紫杉醇及其衍生物进行化学修饰 ,使之具有更好的制剂性和生物活性。
美国BMS公司、法国普朗克制药公司等生产紫杉 醇的主要企业现已利用半合成法进行工业化生产 紫杉醇。
紫杉醇的化学全合成
紫杉醇是分子结构比较复杂的手性化合物,现已 完成6条合成路线,总结归纳起来主要有直线法、 会聚法以及这2种方法的联合应用。
利用红豆杉侧芽通过离体培养获取大量的种苗,规模 化、集约化营造原料林
根培养法
利用根癌农杆菌侵染红豆杉的叶片获得发状根,从中 提取紫杉醇
植物细胞培养法
紫杉醇是植物细胞的次生代谢产物,能否通过大 规模的植物细胞培养大量获取紫杉醇具有很高的 研究价值。
许多研究者在高产细胞系的选择和代谢调控方面 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研究。
—紫杉醇能结合并稳定微管, 阻止微管的解聚
—导致细胞分裂时不能形成纺 锤体,有丝分裂受阻,细胞周 期停滞于G2/M期
紫杉醇的临床使用
—一线广谱抗癌药
—主要用于治疗乳腺癌,卵巢癌,非小细 胞肺癌和卡波西肉瘤
—聚氧乙基代蓖麻油与无水乙醇的混合溶媒具 有致敏性,直接注射的过敏率高达34.17%
—用药前需对患者注射受体拮抗剂,以降低过 敏反应的发生
目前未能实现工业化生产,这主要是因为:植物 细胞生长慢,紫杉醇含量低,使得单位时间单位 质量细胞紫杉醇含量较低,即使在理论上工业化 生产也难以取得经济效益。
工厂化生产方法
目前,已经应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紫杉 醇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从人工栽培的植物中提取紫杉醇 紫杉醇半合成法
紫杉醇与多烯紫杉醇
紫杉醇的来源
平均每棵树仅能提供 2 kg 左右的树皮,紫杉树矮小, 长 势极为缓慢,1kg干树皮只能提取50~100mg的紫杉醇。 据布一迈施贵宝公司估计, 每例病人的治疗剂量为 150mg/m2, , 对一位体表面积1.6 m2的人, 每个疗程总 剂量为250mg, 每3周为一疗程, 约需3~6个月的疗程,需 要紫杉醇约2g。
天然产物化学专题汇报
食品添加剂专题汇报
紫杉醇(Taxol)
紫杉醇简介
—被誉为“治疗癌症的最后一道防线” —是继阿霉素和顺铂之后,最成功的抗癌药
—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天然药物化学领域最 重要的发现之一
—1992年FDA批准上市,2000年年销售额达 16亿美元
紫杉醇的发现背景
—1955 年,美国国家癌症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直线法:由A环到ABC环,或由C环到ABC环 汇聚法:由A环和C环汇聚合成ABC环
3种全合成途径都包括25~40步化学反应,合成路 线太复杂,反应条件极难控制,所用化学试剂昂 贵且收率低,产品成本极高、效率低,因此目前 尚未进入工业化生产。
生物工程方法
真菌培养法 器官培养法 植物细胞培养法
多烯紫杉醇(docetaxel) 被认为是迄今疗效最显著的 抗癌药物之一, 具有广谱的抗白血病和抗实体肿瘤活 性, 其抗癌性是紫杉醇的113~12 倍。1996 年经美国 FDA 批准用于肺癌、乳腺癌、结肠癌等的治疗
紫杉醇类药物研究新进展
紫杉醇的化学半合成
以红豆杉属植物中(以枝叶为主)提取分离的10-乙 酰基巴卡亭III (10-Deacety baccatinⅢ)和巴卡亭 III (Baccatin-Ⅲ)等紫杉烷类二萜化合物为前体, 通过选择性保护羟基,然后在C-13羟基上接上合 成的侧链,再去掉保护基团得到紫杉醇。
由于10-乙酰基巴卡亭III和巴卡亭III在红豆杉属 植物枝叶中含量高达0.1%以上,为紫杉醇含量的 10倍以上,加之红豆杉枝叶生物量大,再生能力 强,半合成紫杉醇的原料是很丰富的。
真菌培养法
现已报道的产生紫杉醇真菌种类已超过30种,这 些真菌绝大多数是子囊菌或半知菌,而且大都是 红豆杉内共生真菌。
真菌培养法生产紫杉醇的优点:
生产的可重复性,在工业上可用发酵罐大规模进行生 产
不需要特别的生产技术 微生物育种和选育速度明显高于植物细胞株 通过培养条件的改变生产具有不同生物活性的紫杉醇
生长时间
生长时间越长的器官或组织紫杉醇含量越高
生长环境
生长在阴处的树皮比暴露在阳光下的树皮紫杉醇含量 更高
从植物中分离获取紫杉醇
自紫杉醇药效发现以来,红豆杉资源遭到毁灭性 开发,有些种系濒临灭绝
规模化、集约化营造红豆杉人工原料林是目前解 决紫杉醇原料短缺的主要途径
曼地亚红豆杉生长迅速(3~5年后可以收获两次 枝叶)、紫衫醇含量高(针叶中0.017%~0.046% ),是适合人工栽培的优良品种
紫杉醇的结构
中文名:紫杉醇
英文名:Taxol 英文俗名:Paclitaxel 四环二萜类化合物
分子量:853.92
水溶性:0.25μg/ml 临床用药: 溶于聚氧乙基代蓖麻油与无水乙醇的混合溶媒中
紫杉醇的作用机理
—微管是纺锤体的主要元件 —微管由微管蛋白装配组成
—微管蛋白含α、β两个亚基
—微管蛋白与微管蛋白保持动 态平衡

紫杉醇的来源
由于红豆杉属植物生长缓慢,紫杉醇在红豆杉属 植物中含量较低。
我国紫杉醇含量最高的云南红豆杉天然林中至今 发现的枝叶紫杉醇含量最高的单株仅为0.217%。
随着全球对野生红豆杉资源保护措施的不断加强, 利用野生资源生产紫杉醇已无可能。
如何解决和保障紫杉醇原料来源,成为能否成功 走向市场的关键因素。
NCI)成立了国家癌症化疗服务中心(Cancer Chemotherapy,National Service Center,CCNSC)
—1958 年开始大规模从植物中筛选抗癌有效成分。
—1960 年7 月,NCI 委托美国农业部的植物学家每年向
CCNSC 提供1000 种植物供抗癌药物筛选。
—至20 世纪80 年代,NCI 为找到治疗癌症的有效药物, 曾对世界上35000多种植物的提取物进行了活性评价,
紫杉醇的主要获得方法
从植物中分离提取紫杉醇 紫杉醇的化学合成
半合成 全合成
利用生物工程方法提取紫杉醇
真菌培养法 植物细胞培养法 器官培养法
从植物中分离提取紫杉醇
植物中紫衫醇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种
所有红豆杉中,短叶红豆杉紫杉醇含量最高
部位
一般树皮中紫杉醇含量较高,枝叶其次
紫杉醇就是这一宏大筛选计划的产物。
紫杉醇的研发历史
年代


1958 1967 1968 1971 1979 1983 1987 1991 1992
NCI开始大规模植物药研发筛选 发现紫杉醇抗癌活性 从红豆杉中分离出紫杉醇 完成结构鉴定并命名为紫杉醇 发表作用机制
临床Ⅰ试验 临床II期 临床III期 FDA批准上市
剂型或衍生物
真菌培养法
真菌培养法生产紫杉醇的关键问题
生产紫杉醇真菌的分离 紫杉醇产量的提高
目前由于产量极低,并且诸多关键性的技术问题 尚未解决,因而还没有应用于商业化生产。
真菌培养法
器官培养法
胚培养法
在短时间内可以获得一定数量的苗木,并可从中选择 紫杉醇含量高的个体
芽培养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