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二节)气候的形成与变化
八年级地理上第二章第二节世界气候类型(中图版)
![八年级地理上第二章第二节世界气候类型(中图版)](https://img.taocdn.com/s3/m/a24efe7e33687e21af45a93f.png)
第二章多样的世界气候第二节世界气候类型教学目标:1、记住四种热带气候的名称;2、掌握四种热带气候类型的主要特点和主要分布地区。
3、初步学会利用气温和降水量图和表格分析判断气候类型。
4、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
5、了解亚热带、温带和寒带地区的气候名称;6、了解亚热带、温带和寒带地区气候类型的主要特点和主要分布地区。
教学重点:地中海气候和亚热带气候、温带三种气候类型的主要特点及其主要分布地区;四种热带气候类型的名称、主要特点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教学难点:地中海气候的形成原因及其植被类型名称;利用气温和降水量图和表格分析判断气候类型。
教学课时:2个课时教学方法:列表对比法、图示法、分析法教学用具: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热带气候的景观图、四种热带气候类型代表地区的气温、降水量图或相关的表格。
板书设计:一、热带地区的气候类型:1、热带雨林气候;2、热带草原气候;3、热带季风气候;4、热带沙漠气候二、亚热带地区的气候:1、亚热带季风气候2、地中海气候三、温带地区的气候:1、温带季风气候2、温带海洋性气候3、温带大陆性气候四、亚寒带和寒带地区的气候:1、苔原气候2、冰原气候五、高山地区的气候教学过程:复习旧课中的地球上的五带;说明气候的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完成“探索活动”,看P31图B,使学生对不同区域的不同气候有了一定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地球的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气候,那么,今天我们首先来学习热带的四种气候类型。
【板书】:一、热带气候类型生:看P32图C。
师:同学们看看,从地图中可以看出热带地区的气候有哪几种?生:四种。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师:好。
同学们都已从图中看出了热带地区的四种气候。
下面同学们对照地图,把课本第32页——第35页的几段看看。
然后由同学们填写下面的表格。
生:边看书边对照表格在书本上划出主要知识点。
师:列表。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气候 第一课时 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气候 第一课时 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20c643227284b73f2425071.png)
第二节气候一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等温线分布图,掌握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并学会分析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
2.知道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依据,结合中国温度带的划分图掌握各温度带的名称及地区分布状况。
3.了解我国气温南北差异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及温度带的分布。
【教学难点】我国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
【教学方法】读图析图法、提问讲解法、活动探究法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中国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中国温度带的划分图等。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1.联系生活实际:近年来,冬季来临时许多东北地区的老年人纷纷去海南,来年春暖花开时返回家乡。
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分析我国南北气温的差异导入新课。
2.播放视频:展示春节期间哈尔滨冰的世界和广州花市,夏季黑龙江省与海南岛的景观,观视频,谈气温,导入新课。
3.生活场景:哈尔滨的李明与海南的王丽通话内容如下:分析两地气温差异的原因,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一、冬季南北温差大师:课件展示“中国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观察气温的递变有什么规律?生:我国冬季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是由南向北递减,即越往北去,气温越低。
师:观察课件图中0 ℃等温线穿过的地形区与河流,在哪个地形区发生突然变化?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变化?生:0 ℃等温线大致穿过秦岭-淮河一线,在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向南弯曲,主要是因为地形地势的影响。
师:观察课件图中1月0 ℃等温线以南,平均气温有什么特点?0 ℃等温线以北,平均气温有什么特点?生:在0 ℃以上或>0 ℃;在0 ℃以下或<0 ℃。
师:再观察一下课件图中等温线的疏密和空间变化的幅度。
想一想,等温线分布密集说明了什么?生:气温的差异较大。
师:在课件图中找出我国最南、最北的气温极端数值,并计算一下我国南北1月平均气温大约相差多少摄氏度?生:最南高于16 ℃,最北低于-28 ℃,气温相差44 ℃以上。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节 气候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节 气候](https://img.taocdn.com/s3/m/b17e717425c52cc58bd6be24.png)
北气温低于0℃,以南气温高于0℃;最冷地在黑龙江漠河,最热地在海
南省。
3.夏季气温分布特点:除青藏高原外,我国大多数地方夏季普遍高 温。7月平均气温大多在20℃以上;青藏高原和天山,大、小兴安岭 等地形成低温中心;新疆吐鲁番盆地形成高温中心。 4.温度带的划分及分布范围: (1)划分温度带的依据 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 ,并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 ,把我国分为寒温带、 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另外还有一个高原气候区。
八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气候
一、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 1.南北气温产生差异的原因:我国南北跨纬度很大 (最北端位于53°N 附近,最南端位于4°N附近),由于纬度的影响 ,南北气温呈现一定的 差异。 2.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温差大。南方温暖,越往北气温就越低。 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该线以
同。当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时,气候湿润;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时,气候干 燥。一个地区的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了该地气候的湿润程 度。依据气候的干湿程度,我国可以划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 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 (2)我国的干湿地区:见教材P36。
三、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主要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化。青藏高原海拔高、面积广,形成了广大的高原山地气候。
例1: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国家之一,其主要原因是( A.地形复杂 C.纬度位置 B.地势影响 D.海陆差异
)
解析:季风气候主要是由于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 , 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陆地——亚欧大陆东部,东临世界最大的海洋—
—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大,因此季风气候最为显著。
二、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1.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1)几条重要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①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平行;
第二章 第二节 第二课时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第二章 第二节 第二课时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284abca6dd3383c4bb4cd234.png)
(3) 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此时被切断的气压带和亚欧
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分别为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副热带高气压带 D.副极地低气压带 亚洲高压 亚洲高压 亚洲低压 亚洲低压
(
)
[解析]
第(1)题,根据海陆轮廓判断,A位于中国东
部,1月盛行西北季风。第(2)题,B地为南亚季风区,夏 季西南风来自热带印度洋地区,高温湿润;夏季风是气 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势力强盛;夏季风来得早、退
2.北半球冬、夏季的气压中心是如何形成的?
提示:可简单总结为:陆高切低,陆低切高。
①冬季,亚欧大陆上的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亚洲高 压)切断了随太阳直射点南移而来的副极地低气压带,使 副极地低气压带的残余部分退到海洋上,在太平洋上的叫 阿留申低压。
②夏季,亚欧大陆上的印度低压(亚洲低压)切断了随
太阳直射点北移而来的副热带高气压带,使副热带高气压 带的残余部分退到海洋上,在太平洋上的叫北太平洋高压 (夏威夷高压),在大西洋上的叫亚速尔高压。
(
)
[解析]
本题考查气候的影响因素,侧重考查学生调
动并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第(1)题,三地
纬度都在北纬30°~40°之间,冬季时受南移的盛行西
风影响,降水较多。第(2)题,耶路撒冷在地中海沿岸,
海拔较低,冬季气温较高;喀布尔地处山区,海拔高,
故冬季气温较低。
[答案] (1)A (2)B
(2)图中亚洲东部C点的风向是
A.东南风 C.东北风 B.西北风 D.西南风
(
)
(3) 当图示的气压中心强盛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印度半岛盛行西南季风 B.冰岛受到低压中心控制 C.密西西比河正处于丰水期 D.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第2课时东西干湿差异显著》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第2课时东西干湿差异显著》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d622fd1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5a.png)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第2课时东西干湿差异显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本次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第2课时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这一节主要介绍了我国东西部干湿差异的气候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我国东西部地区的气候差异,掌握气候类型的划分和干湿地区的分布,进一步理解我国地域广阔,气候多样的特点。
二. 学情分析面对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对地理知识有一定的了解,通过之前的学习,对我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有一定的认识。
但东西部干湿差异的气候特点及其形成原因较为复杂,需要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东西部干湿差异的气候特点,掌握气候类型的划分和干湿地区的分布。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关爱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东西部干湿差异的气候特点,气候类型的划分和干湿地区的分布。
2.难点:气候形成原因的分析,学生对实例的观察和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我国东西部气候差异的原因。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图片、图表和实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干湿差异的气候特点。
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地域广阔,气候多样的特点。
2.讲述气候类型的划分和干湿地区的分布,让学生了解我国东西部干湿差异的气候特点。
3.分析气候形成的原因,引导学生观察实例,理解气候形成的原因。
4.小组讨论: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气候差异的理解和看法。
5.总结提升: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我国东西部气候差异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第二章 第二节气候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第二章 第二节气候](https://img.taocdn.com/s3/m/826147096529647d272852eb.png)
第二节气候(共3课时)第1课时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知识与技能1.通过阅读“中国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学会分析说明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
2.读“中国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知道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3.读“中国温度带的划分”图,了解我国五个温度带的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中国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中国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中国温度带的划分”图,学会分析说明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组讨论、合作交流,增强竞争及合作意识。
重点读图分析总结我国冬夏季的气温分布规律。
难点读图分析总结我国冬夏季的气温分布规律。
一、导入新课展示教材图2.12“春节期间南北两个城市的节日景观”,观察我国哈尔滨冰灯节与广州花市,对比两个城市景观差异。
同是春节,我国南方和北方的气温和景观为什么相差这么大呢?这节课,我们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讲授新课读图讨论:阅读图2.13“中国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我们比较一下哈尔滨和广州两地冬季的气温。
请同学们计算一下,哈尔滨和广州两地1月份气温相差多少?学生:哈尔滨与广州1月气温相差近32˚C,难怪两地景观相差那样悬殊。
要了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的具体情况,我们还要看我国1月、7月平均气温图。
教师:结合已学过的等温线的知识,我们继续观察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
找一找,说一说。
(1)黑龙江最北部的1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2)海南省的1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3)我国南北1月气温相差多少摄氏度?(4)观察等温线的疏密程度,这说明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大还是小?(5)找出0˚C等温线,并在图上用彩笔描绘出来;观察0˚C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区。
学生读图,讨论交流,同桌互相合作学习,教师适时指导订正,学生展示讨论成果。
学生1:黑龙江最北部1月平均气温在零下28摄氏度以下,海南省1月平均气温在16摄氏度以上,我国南北相差44摄氏度左右。
这说明我国南北气温相差悬殊。
初中地理_第二章第二节中的气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地理_第二章第二节中的气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209dbb4cc7931b764ce1510.png)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中国的气候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初步学会分析其形成原因。
2、知道我国主要温度带的作物熟制及主要农作物。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等温线图,初步掌握看图的步骤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气温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中国的气候(一)影响因素气温的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纬度位置冬季风的加强夏季南北气温都较高纬度位置主要温度带的分布我国的温度带作物熟制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主要农作物冬小麦、玉米、甘薯、---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我国气温的分布规律初步学会分析形成原因。
2、知道我国的主要的温度带、作物熟制及主要农作物。
教学重点:我国气温的分布规律学习过程第一模块自主探究(一)活动一:读图课本 P32中国一月平均气温图,思考:1、找出0℃等温线。
说出它大体通过的山脉与河流名称。
(并在图上描出此线)2、找出一月平均气温最低和最高的区域分别是哪里,各为多少℃?算一算温差为多少?3、根据等温线分布特点,说说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有何特点?第二模块合作探究1、为什么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2、漠河镇成为冬季气温最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第三模块自主探究(二)活动二:读图课本 P33 中国七月平均气温图,思考:1、七月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在多少℃?2、海南与黑龙江的漠河气温大约相差多少度?3、七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是哪里?4、根据等温线分布特点,说说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有何特点?第四模块合作探究1、为什么夏季南北温差不大?2、青藏高原成为夏季气温最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第五模块自主探究(二)阅读P34中国的温度带结合图2-24说出:1.我国习惯上划分几个温度带?2.各温度带是如何分布的?3.温度带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4.各温度带的作物熟制如何?5.各温度带的主要农作物有哪些?6.我们学校所在地属于哪个温度带?有哪些主要农作物?作物熟制如何?7.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是什么?第六模块学生质疑(请同学们说出你的疑惑)第七模块课堂小结学生交流本节的收获或感受当堂达标一、选择题1、影响我国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因素B、降水因素C、海陆因素D、地形因素2、造成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A、太阳直射在北半球B、正午太阳高度南方比北方大C、北方地区昼长夜短D、夏季风不断北上3、秦岭淮河一线是下列哪两个温度带的分解线()A、热带、亚热带B、亚热带、暖温带C、亚热带、中温带D、中温带、暖温带4、关于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南北气温相差很大B、东部等温线稀疏且与纬线平行C、全国普遍高温D、西部等温线较密且与等温线平行5、元旦时北京的气温()(1)比哈尔滨高、比广州低(2)比武汉高、比海南低(3)是0℃(4)比武汉低、比海南低A、(2)(3)B、(1)(4)C、(2)(4)D、(3)(4)6、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点是()A、纬度最高的漠河附近B、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C、深居内陆的吐鲁番盆地D、纬度最低的南沙群岛7、我国热带与亚热带地区分界线是()A、南岭B、秦岭C、天山D、昆仑山8、寒潮发生时,长江中下游最低气温可能降到()A、-5℃B、-2℃C、0℃D、1℃9、下列关于我国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A、漠河是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B、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冬季气温最高的地方C、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D、海南岛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10、不与东北平原同处一个温度带的地形区是()A、内蒙古高原B、长白山C、准噶尔盆地D塔里木盆地11、热带经济作物的种植需要的热量条件是A、≥10℃积温在1600—3400℃之间B、≥10℃积温在3400—4500℃之间C、≥10℃积温在4500—8000℃之间D、≥10℃积温在8000℃以上12、我国北纬30度地区夏季气温不都在20℃以上的地区是()A、华北平原B、渭河平原C、黄土高原D、青藏高原13、秦兵都上初中了还从来没见过家乡下雪,下列城市中最有可能是他的家乡的是:A、北京B、郑州C、哈尔滨D、海口14、除夕之夜,哈尔滨举行“冰灯游园会”,而广州则举办“迎春花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地势起伏大B、降水差异大C、离海远近相差大D、纬度差异大二、读“哈尔滨和广州各月气温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两图分别表示和 (城市)的各月气温曲线图。
气候的形成、变化与判读(老师)资料
![气候的形成、变化与判读(老师)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826a7c07c1cfad6185fa701.png)
气候的形成、变化与判读一、天气和气候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是时刻变化的。
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二、气候形成因子(1)太阳辐射:地区气候差异和气候季度差异的主要原因,形成气候的最基本因素。
(2)大气环流:空气运动过程中温度降低(上升或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水汽易凝结,降水多;行星风系、季风等。
海洋与陆地: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温度变化小、变化慢。
(3)下垫面地形:山地比附近平原温度低,温度变化小。
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改变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CO2等增多,温度升高)改变地表物理特性和生物特性(兴修水库、植树造林影响气候)附:影响气候的四大自然因素:(4)人类活动(1)纬度因素气温降水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赤道地区多雨两极地区少雨中纬度地区差别大,还要看其他因素的影响。
(2)海陆因素北半球中纬度气温降水陆地夏高冬低海洋夏低冬高近海迎风地区多雨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少雨近海无海风地区少雨(3)地形因素在高山、高原气温:同纬度地区,地势越高,气温越低降水迎风坡多雨(地形雨)–气流抬升背风坡少雨(焚风效应)–气流下沉(4)洋流因素气温寒流经过的沿岸地区气温低暖流经过的沿岸地区气温高(3)气候的变化:①地质时期——(距今22亿年~1万年)3次大冰期气温下降,中间为间冰期气温上升②历史时期——(1万年左右)气候波动,我国分为4个温暖时期和4个寒冷时期③19世纪末以来——波动上升三、气候类型(1)世界气候类型的特点、成因及分布(2)几个重要地区气候成因的分析①亚马逊平原热带雨林面积最大的原因:a、赤道低气压控制;b、北、西、南三面地势高,东面地势低;c、东北信风吹向大陆,带来丰富水汽;d、南赤道暖流的加入使北赤道暖流更强劲;②东非高原的赤道附近地区没有成为热带雨林的原因:海拔较高,气温比刚果盆地低些。
③马达加斯加东部为热带雨林、西侧为热带草原的原因:a、大部分在热带,气温高;b、东侧暖流通过;c、岛屿中部为南北走向山脉;d、东南信风吹向岛屿,形成地形雨。
2.2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
![2.2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https://img.taocdn.com/s3/m/d6162b8b9b89680203d825fe.png)
说一说各干湿地区分界线与 哪些年等降水量线分布相似。
说一说各干 湿地区主要分布 在哪些地区。
秦岭——淮河线
森林
湿润地区景观
半湿润地区景观
半干旱地区景观
干旱地区景观
秦岭——淮河线
秦岭——淮河线
秦岭——淮河线
中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向北依次为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 部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为高山高原气候。
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三
读图回答
。 。 张张家家口口 。
降水量
80 0 20 0
(毫米)
160 0
400 5 0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3、400毫米等降 水量线大致通过_大__兴_ _安__岭、张家口市、 _兰__州_ 市、_拉__萨__ 市至 喜马拉雅山脉东缘。
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四
读图回答
。
托克逊
降水量
在世界北纬 15 °~30°的纬 度带上,不少地 区是沙漠,我国 处于这一纬度带 上的长江以南地 区却是“鱼米之 乡”……
优点: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作物的生长 缺点:夏季风不稳定,易出现旱涝灾害
多特殊天气:
寒潮
自主探究
1、寒潮是一种什么样 的天气现象?
寒潮是大范围的 强冷空气活动。
2、寒潮到达时,当地的 天气将会有怎样的变化?
0℃等温线
最热:海南
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
正午太阳高度角
1、纬度的差异
昼长时间
2、冬季风的影响
冬季,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白昼短, 得到的太阳光热少。同时,北方地区邻近冬季风的源地, 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北方的严寒。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_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_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https://img.taocdn.com/s3/m/b0f0336b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ed.png)
8℃以下,在青藏高原地区。
地势高,气温低
2)结合图例,观察7月气温分布图的颜色, 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夏季普遍高温
我国气温分布的特点:
冬季 ----南北温差大
夏季 ----全国普遍高温
(南北温差小)
1、我国划分温度 带的依据是什么?
1、划分依据 2、温度带名称 3、作物熟制 4、主要作物
亚热B 带 A 热带
一年E一熟 一年一D 熟
C 两年三熟或
一年两熟
1、划分依据 2、温度带名称
一年两至B三熟
3、作物熟制 4、主要作物
A 一年三熟
1、划分依据 2、温度带名称 3、作物熟制 4、主要作物
E 春小麦
春小麦 玉D米 冬小麦 玉米C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秦岭——淮河一线。
2、湿润地区和干旱地区的分界 线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重合? 为什么东北地区长白山以东地区 属于湿润地区?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气候寒冷,蒸发量弱。
干湿 地区
年降水量
分布地区
植被
农业 类型
湿润区
800mm以上 降水量>蒸发量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东北的东部 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我国主要降水形式:锋面雨
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空气空气气气
暖暖暖空暖空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
北方
南方
锋面雨的形成过程
锋面雨带推移规律
夏季低温 冬春季寒潮
冬季风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世界气候类型特点成因及分布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世界气候类型特点成因及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a59f2d17227916888486d750.png)
地中海 南北纬30— 受副热带高
气候 40度的大陆 压和西风带
西岸
的交替控制
夏季炎热干 燥冬季温暖 多雨
气候 类型的分布、成因、特点(三)
类型 分布
温带海 南北纬40-
洋性气 60度的大
候
陆西岸
温带大 温带大陆 陆性气 的中部 候
成因
常年受 西风影 响
常年受大 陆气团的 影响
特点
终年温暖 多雨
冬冷夏热,气 温变化大,终 年降水很少
六、各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成因
1根据 最冷 月气 温值 判断 温度 带(以 温定 带)
最低温>15℃→热带型(雨林、季风、草原、沙漠) >0℃ → 亚热带型(季风、地中海)和温海洋 <0℃ → 温带型(季风、大陆)和寒带型
2根据降水季节判断气候类型(以水定型)
夏雨型:热带草原、三种季风 冬雨型:地中海 年雨型:热雨林、温海洋 少雨型:热沙漠、温大陆、极地
• 征、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世界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成因及特点
一、全球气候类型分布图
二、各种气候类型的典型地区气温降水图示
三、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点(一)
类型
分布
成因
特点
热带雨 林气候
热带草 原气候
热带沙 漠气候 热带季 风气候
赤道两 侧
受赤道低压 终年高温
带控制
多雨
热带雨林 气候两侧
南北回归线附 近的大陆中部 和西部
亚洲的南部 和东南部
受赤道低压带 和信风带的交 替控制
常年受副热 带高压控制
气压带风带 的季节移动
有明显的干 季和雨季
终年高温 少雨
有明显的干 季和雨季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教案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308c4ae87101f69e3195c7.png)
《第二节中国的气候》教案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了解我国冬夏气温的特点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初步学会分析其形成原因。
2、了解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带的划分和分布,及其它们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了解我国季风气候的特征,并初步学会分析原因。
4、了解我国的主要的一些自然灾害,并初步学会分析形成原因。
5、学会阅读和分析等温线图,等降水路线图,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年降水量分配柱状图,温度带图和干湿区图等图标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1、通过学生自己及其老师的辅导下,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温度带和干湿带的划分。
2、通过阅读和分析各种类型的图,初步掌握看图的步骤和方法。
3、通过阅读材料和教师的分析,初步掌握分析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节内容,明白气候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的密切关系,培养爱护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环境意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气候复杂多样导入部分快到国庆节了,大家都想出去玩吧,那我就想到了为咱们的出行设计路线,在我国的几大城市转一圈。
咱们先从重庆出发,到广东省的广州,到湖北的武汉,到首都北京再到黑龙江的哈尔滨,最后到新疆的乌鲁木齐,再回到重庆。
不过呢?在出门之前,咱们的做好准备,我们不能打无准备的仗,是不是?首先咱们得知道我们要去的地方冷不冷,下不下雨。
要带多少衣服,那要得知道这些,那就得了解中国的气候。
一部分•气温分布和温度带——气候和天气说道气候,我就想起了天气,我看了看今天的天气预报,上面说,今天的天气是18~21度,小雨微风,明天是18~20度,小雨微风,后天是18~21度,小雨微风。
那说明天气是短时间的大气运动状况,它只代表了最近几天的情况,而气候是长时间的平均的天气状况,比如说道重庆的气候就是:夏天高温多雨,冬天寒冷少雨,而且是常年都是如此。
过渡——问——那说到中国的气候,大家可以在教材上看到中国气候的总体特征是什么?解——复杂多样,这是我国气候的最主要的特征,那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具体我国的气候是如何的复杂。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2章 第二节《气候基本特征》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2章 第二节《气候基本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a5666a6183c4bb4cf6ecd11e.png)
第二节 气候基本特征
■季风气候显著 ■气候复杂多样
K12课件的人们穿着厚厚的冬装
在冰雪世界里欣赏美景,广州的市民却正忙着在迎春花市
里挑选鲜花。
这反映出我国气
候的什么差异?形成
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
是什么?
K12课件
2
季风气候显著
由于地处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我国大部分 地区深受季风影响,冬季与夏季盛行风的风向、冷 暖、干湿都有着明显差异,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
黑龙江省最北部为寒温带
纬度位置
活动
黄山是我国著名避暑胜地
海南岛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
黄土高原年降水量比 华北平原少
K12课件
海陆位置
地形
18
3. 说出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活动
K12课件
19
复杂多样的气候,不仅使得我国不同地区自然 景观异彩纷呈,也为各种动植物的生长和发展多种 农业生产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显著的季风气候,一 方面提供了较好的水热条件,使得我国亚热带地区 成为亚洲和非洲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另一方 面也常常带来各种灾害性天气,对我国的工农业生 产、居民生活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K12课件
12
������ ������ ������
气温的季节变化和地区差异,对于农业生产意 义重大。当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0℃以上时,大 多数农作物活跃生长。人们把≥10℃持续期内的日 平均气温的总和叫做活动积温。活动积温反映了各 地的热量状况,是划分温度带的重要指标。根据各 地的活动积温情况,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我国可 划分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和 高原气候区。
K12课件
9
气候复杂多样
气候初中二年级
![气候初中二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c79dab00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88.png)
气候初中二年级气候是指长期以来某一地区的天气状况和气象要素的统计特征。
它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作为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我们应当对气候有一定的了解。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气候的基本知识,包括气候的形成原因、气候的种类、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一、气候的形成原因气候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气候区所在的纬度。
随着纬度的增加,太阳辐射在地球上的落点越来越倾斜,导致不同纬度地区的气候存在显著差异。
此外,海洋和陆地的分布也对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海洋具有吸热能力强、稳定性高的特点,所以沿海地区的气候较为温和稳定。
而陆地则具有快速吸热和散热的性质,导致内陆地区的气候较为干燥极端。
二、气候的种类根据地球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我们可以将气候分为若干种类。
常见的气候类型包括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等。
每种气候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气候要素,这些特点直接影响了该地区的植被分布、动物和人类的生存状况。
三、气候变化的影响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成为了热门话题。
气候变化对地球上的人类和动植物生态系统造成了重大影响。
例如,全球气温的升高导致了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加剧了洪涝和风暴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同时,气候变化还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季节和产量,并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
四、应对气候变化面对气候变化的挑战,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出努力,减轻气候变化的影响。
首先,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例如骑自行车代替汽车出行、减少用电等。
其次,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环保活动,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宣传气候保护的知识,增加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和重视。
总结:气候是地球上一种自然现象,它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都产生着重要影响。
了解气候的形成原因、种类和变化对我们学习地球科学、保护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我们应该认识到气候问题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来。
第二章 第二节 气候 基础知识讲解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第二节 气候 基础知识讲解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35586a50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e4.png)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知识点1: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1.冬季气温分布特点:(1)特点: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
大部分地区1月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
漠河和海口的1月平均气温相差约50℃。
(2)原因:①纬度位置:②冬季风:(3)1月0℃等温线:1月0℃等温线大致沿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和秦岭——淮河一线分布,这条线以南的大部分地区,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这条线以北的大部分地区,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1月等温线分布密集。
(4)极值点: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省漠河的北极村,1月平均气温为-30.6℃,那里曾经出现过-52.3℃的极端最低气温;气温最高处是海南省南部、雷州半岛南部、台湾岛南部等。
2.夏季气温分布特点:(1)特点: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
大部分地区7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
只有青藏高原等少数地区,气温相对较低。
(2)成因:(3)极值点:①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7月平均气温为33℃,人称“火洲”。
那里极端最高气温曾达到49.6℃,而不是海南岛。
②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是青藏高原,不是纬度高的黑龙江省漠河县北极村。
3.温度带:(1)温度带的划分:①划分依据: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以活动积温为主要指标进行划分。
②主要温度带:从北到南,可以将我国划分为6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另外,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青藏高原区。
如下图所示:方法总结1:地跨多个温度带的省区地跨三个及以上温度带的省区有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云南省;甘肃省是我国唯一跨越了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青藏高原区四个温度带的省级行政区域。
(1)分布特点:从总体上看,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很不均匀。
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东南沿海一带的年降水量多在1600毫米以上,而西北内陆的大片地区年降水量不足50毫米。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基本特征ppt课件(新版)商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基本特征ppt课件(新版)商](https://img.taocdn.com/s3/m/ae3377b1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46.png)
降水季节变化大 大陆性气候强 气候复杂多样 雨热同期
我国旱涝灾害发生频率高、危害范围广
我国喜温作物的种植界限比世界其他地区 的纬度要高得多。 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世界上大多数动植物在我国都找到适合生 长的地区。
61
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
1月份0 ℃ 等温线; 800mm等降水量线; 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8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和秦岭---淮河基本一致
21
我国降水空间(地区)分布规律: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2.根据台北、武汉、西安、乌鲁木齐四城市年降水量的差异,说说我
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规律?
22
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东部多于西部,南方多于北方
23
3.分别找出四城市平均降水量最多的三个月份,说说各地降水在季节 分配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34
冬小麦
棉花
暖
温
带
花生
玉米
种植喜温作物,两年三熟至一年两熟 35
亚
热
带
、
热
带
普遍种植喜热作物,一年两熟至三熟
36
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还量的对比关系,来衡量该地气候的干湿 程度。根据气候的干湿程度,我国可划分为湿 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
观察
14
锋面雨带推移规律九月份
九月南撤到南部沿海地区
注意九观月察 注意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观察
15
夏 季 风 的 进 退
结论
我国降水的时间变化总结
东部地区雨 带推移
华北、东北 7、8月
北方 雨季
开始迟 结束早 雨季短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第二章第2节 气候(共18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第二章第2节 气候(共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f7488efa6c30c2258019e52.png)
1、漠河、海南岛的气温大约各为 多少摄氏度以上?漠河:16℃以上,
海南岛:28℃以上 2、七月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 在多少摄氏度以上大?部分在20℃以上 3、找出七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 并说明为什么这里的夏季气温最低?
青藏高原地区,主要由于海 拔因素影响
4、冬季南北气温相差那 么大,那么我国夏季气温分布 如何?
鼓足勇气,展示小组合作探究成果, 把握成功机会
1、讲解声音洪亮,大方自然,有调有 理;面对置疑要耐心解释。
2、非展示同学认真听讲,不随便插嘴 打断,保持安静,用心聆听,及时质 疑或补充。
活动一:
结合课本第31页,阅读“我国1 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1、找出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分 布区域。大致各多少摄氏度?相差 多大? 2、在图中找出一月0℃等温线,指 出东段大致经过哪条山脉?哪条河流?
•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1.8.4 21.8.41 0:53:43 10:53:4 3Augu st 4, 202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 年8月4 日星期 三上午1 0时53 分43秒1 0:53:43 21.8.4
遍
。
3、
是影响我国气温分布的最主要因素,地形和季风对气
温的影响也很大。
4、我国有五个温度带,从北往南
即
、
、
、
、
,另有一个独特的
。
5、我国夏季最冷的地方是( )
A.纬度最北的漠河
B.青藏高原
C.沿海的海南
D.大陆内
谢谢大家! 再见!
•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1.8. 421.8.4 Wedne sday , August 04, 20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1.读某地区热力原因形成的高空等压面分布图, 1.读某地区热力原因形成的高空等压面分布图, 读某地区热力原因形成的高空等压面分布图 回答: 回答:
√ √
1、图中①、②、③、④点中气压最高的是 图中① A、①点 B、②点 C、③点 D、④点 有关甲乙两地气温和天气状况的叙述, 2、有关甲乙两地气温和天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甲地气温低, A、甲地气温低,晴朗天气 甲地气温高, B、甲地气温高,阴雨天气 乙地气温低, C、乙地气温低,阴雨天气 乙地气温高, D、乙地气温高,晴朗天气
例2.读“北半球等压线分布图,A、B、C、D四处 2.读 风向箭头画法正确的是:
√
例3.北半球的人背风而立,高气压在他的: 3.北半球的人背风而立,高气压在他的: 北半球的人背风而立 A.左前方 B.右前方 C.左后方 D.右后方
√
例4.下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4.下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下图中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三 圈 环 流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
分布: 个气压带 个气压带、 个风带 分布:7个气压带、6个风带 移动: 移动: ①规律——北半球夏季北移 规律 北半球夏季北移 冬季南移 原因——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② 原因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受地形影响。北美太平洋沿岸,西风受到科迪勒拉山系的阻 受地形影响。北美太平洋沿岸, 使温带海洋性气候呈南北狭长分布; 挡,使温带海洋性气候呈南北狭长分布;而西欧地形破碎开 使得西风可深入内陆, 阔,使得西风可深入内陆,范围广大
例题、读图回答: 例题、读图回答: 地中海气候 (1)该图的气候类型是____ )该图的气候类型是____ ___ (2)这种气候类型的特点是 ) 炎热干燥 夏季:_________ 夏季:_________ 温和多雨 冬季:_________ 冬季:_________ (3)这种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这种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副热带高压带 夏季受_______控制, 夏季受_______控制, _______控制 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 主要分布在南北纬 -40 度大陆西岸 (4)这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 )这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 地中海沿岸 (5)这种气候分布最广的地区在________ )这种气候分布最广的地区在________ 西风带 冬季受_______控制 冬季受_______控制 _______
口诀: 口诀: 多雨 上升湿润下沉干 西风湿润信风干 少雨 多雨 少雨
最冷月平均气温
热带
>15° >15°C
亚热带 温带 包括温带海洋性气候) (包括温带海洋性气候)
15° ——0 15°C——0 °C <0 °C
寒带
各月<0 各月<0 °C
——以 ——以“温”定带
——以“水”定型 以
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 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冬雨型— 冬雨型—地中海气候 夏雨型— 夏雨型—季风气候 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极地气候。 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极地气候。
北 冬 (1)M图是________半球________季。 图是________半球 半球________季 E (2)四种气候类型甲乙丙丁在M图中相应的位置分别是______、 四种气候类型甲乙丙丁在M图中相应的位置分别是______、 A B F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E (3)除南极洲以外,其它大洲都有的气候类型是______(填代号)。 除南极洲以外,其它大洲都有的气候类型是______(填代号 填代号) (4)E、F同为30°N~40°N的大陆,但气候截然不同,主要原因 同为30° 40° 的大陆,但气候截然不同, E受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的交替影响;F海陆热力差异明显, 受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的交替影响; 海陆热力差异明显,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受季风环流影响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A (5)全年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的是________。 全年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的是________。
读等压线图,回答 点 读等压线图,回答A点 的形成过程: 近地表风向 V的形成过程: 的形成过程 (1)F1是 水平气压梯度力, 它垂直于 ) 等压线 并由 高压 指向 低压 。 (2)F2是 地转偏向力 力。 ) (3)F3是 )
摩擦力 995
F2 F3
990 985
A
·
V
力。
980 F1
4)本图位于北半球还是南半球? )本图位于北半球还是南半球? 判断依据是 ? 风向左偏
夏威夷高压
亚速尔高压
七月海平面等压线的分布图
季风环流
季风: 季风: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 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 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
东亚地区1月 月各吹什么风? 东亚地区 月、7月各吹什么风? 月各吹什么风
冬季——西北季风 西北季风 冬季 东亚季风 夏季——东南季风 东南季风 夏季
南亚地区1月 月各吹什么风? 南亚地区 月、7月各吹什么风? 月各吹什么风
亚洲低压气压中心 ________气压 (1)图中A是________气压中心,B是夏威夷高压 图中A ________气压中心, ________气压 中心。 中心。 图中气压分布形势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 ________。 (2)图中气压分布形势形成的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________ 东南 (3)此时,东亚应盛行________风,南亚应盛行 此时,东亚应盛行________风 ________ 西南 ________风 ________风。
冬季——东北季风 东北季风 冬季 南亚季风 夏季——西南季风 西南季风 夏季
成
Hale Waihona Puke 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东亚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南亚季风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气候的形成与变化
一、气候的形成
1. 气候的概念: 气候的概念: 一个地区内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或统计状态
气温
2. 气候的基本要素
5、受2种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 种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 夏季: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夏季: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冬季:东北信风带控制,高温少雨 冬季:东北信风带控制, 夏季: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夏季: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 地中海气候 冬季:西风带控制, 冬季: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 影响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大陆增温快,降温也快; 大陆增温快,降温也快; 海洋增温慢,降温也慢。 海洋增温慢,降温也慢。 ——同一季节海陆的气压不同。 同一季节海陆的气压不同。 同一季节海陆的气压不同
冰岛低压 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
一月海平面等压线的分布图
亚洲低压
降水
3. 气候的形成因子: 气候的形成因子:
A、太阳辐射——大气运动最根本的能源。 太阳辐射——大气运动最根本的能源 大气运动最根本的能源。 B、下垫面———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 下垫面———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 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 C、大气环流——调整全球热量和水汽的分布。 大气环流——调整全球热量和水汽的分布 调整全球热量和水汽的分布。 D、人类活动——改变大气成分和地表性质。 人类活动——改变大气成分和地表性质 改变大气成分和地表性质。
二、气候类型
1. 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 纬度位置决定了气温分布的基本格局 寒带 温带 亚热带 热带
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2. 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特点 大气环流形势决定降水情况
赤道低压带
气 压 带
气流上升
多雨 干燥
副极地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极地高压带 盛行西风带 气流下沉
风 带
东北信风带 极地东风带 夏季 季风区 冬季
1、只分布在北半球的气候类型: 只分布在北半球的气候类型: 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寒带针 叶林气候 、苔原气候 北美洲(11种 北美洲(11种) 气候类型分布最多的大洲: 2、气候类型分布最多的大洲: 其次是亚洲(10种 其次是亚洲(10种) 3、除了南极洲外,在各大洲都有的类型 : 除了南极洲外, 地中海气候 4、受单一气压带或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 受单一气压带或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 极地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极地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半球
√
例6.下图所示的四幅比例尺相同的等压线分布图 6.下图所示的四幅比例尺相同的等压线分布图 按风力大小排序正确的是( 中,按风力大小排序正确的是( )
√
A .①> ②> ③> ④ B .②> ①> ③> ④ C .③> ①> ②> ④ D .④> ②> ③> ①
例7.读“北半球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7.读 北半球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回答问题: 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