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A1C-临床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检验诊断糖尿病的临床价值分析
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检验诊断糖尿病的临床价值分析糖尿病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都存在着日益严重的疾病负担。
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全球成年人口中约有4.64亿人患有糖尿病,预计到204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7.04亿。
糖尿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而临床上准确快速地诊断糖尿病则显得至关重要。
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检验正是在糖尿病诊断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两项指标。
本文旨在分析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一、血清C肽检验1.概述血清C肽是由前胰岛素肽酶切割胰岛素原的两个链而形成的,其水平可以反映胰岛β细胞的分泌活力。
在胰岛素释放后,胰岛素与C肽以1:1的比率释放入血液中,但胰岛素在肝脏中被大量代谢,而C肽则主要通过肾脏和代谢后逐渐被清除,因此血清C肽水平的半衰期长达2-3小时,这使得其在血清中的水平更能准确地反映胰岛β细胞的分泌情况。
2.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1)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胰岛β细胞是胰岛素的主要分泌细胞,胰岛素在机体内起到了调节血糖水平的重要作用。
C肽水平可以反映胰岛β细胞的分泌功能,通过测定C肽水平,可以准确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的状况,有助于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
(2)鉴别Ⅰ型与Ⅱ型糖尿病:Ⅰ型糖尿病是由胰岛β细胞自身免疫破坏导致的绝对胰岛素分泌不足,而Ⅱ型糖尿病则是由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共同导致的高血糖症状。
血清C肽检测可以帮助鉴别这两种不同类型的糖尿病,对于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监测治疗效果:在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血清C肽检测可以监测治疗效果,根据其水平的变化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二、糖化血红蛋白检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一种在血红蛋白分子上糖基化的产物,其水平可以反映血糖的长期控制情况。
由于红细胞的寿命为120天,因此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可以反映出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
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测定方法与临床应用
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测定方法与临床应用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密切相关。
糖化血红蛋白分为HbA1a、HbA1b和HbA1c,其中最重要是HbA1c。
HbA1c是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该过程缓慢且不可逆,因红细胞的半寿期为60d,所以HbA1c能反映患者测定前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判定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水平的良好指标。
1 HbA1c的测定方法1.1免疫比浊法此法是利用抗原抗体反应来测定HbA1c。
在样本中加入抗HbA1c抗体缓冲液,使HbA1c与抗HbA1c抗体结合形成可溶性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再加入一种含多聚半抗原的缓冲液,与反应液中剩余的抗HbA1c抗体反应形成不溶性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利用比浊法检测HbA1c的含量;另一通道同时检测总血红蛋白,计算得出HbA1c的百分比。
此法准确率高,重复性好,经实验证实,该法回收率可达97.9%,CV<2%[1]。
1.2乳胶凝集法原理是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直接测定总血红蛋白中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百分含量。
样本中的总Hb和HbA1c作为抗原与试剂中相应的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进而发生凝集反应,凝集量随HbA1c浓度的高低而变化。
使用生化分析仪来进行比浊测定HbA1c的浓度,利用终点法通过检测反应液的吸光光度值,可反映出凝集量,进而推算出HbA1c的百分含量。
1.3酶法原理是变性后的全血样本经蛋白酶作用,糖化血红蛋白β-链上的缬氨酸被释放出来,糖化的缬氨酸作为底物经果糖缬氨酸氧化酶(FVO)的氧化作用产生H2O2,之后H2O2在过氧化物酶的作用下与相应的显色剂耦联显色[2],通过测定吸光度得出HbA1c的浓度。
直接酶法可直接检测出样本中HbA1c的百分比,而且处理后的样本与氧化还原剂反应,除去了小分子和高分子干扰物质[3]。
酶法检测HbA1c可用于自动生化仪,准确率高、重复性好、特异性高。
HBA1C在临床中的应用
各种糖尿病指南均将HBA1C作为 糖尿病控制的金标准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与 平均血糖水平
eAG (mmol/l)=1.5944 x A1C - 2.5944
空腹和餐后血糖对HbA1c的相对贡献
FPG和PPG的作用
100 80
空腹血糖(FPG) 30% 70% 60%
贡献%
55%
50%
餐后血糖(PPG)
空腹血糖无法准确代表全天血糖 的变化特点
T2DM史19年,男,55岁, FPG: 12, PPG:19 mmol/L 接受胰岛素治疗3年
21.8 mmol/L
血糖 mmol/L
4.8 mmol/L
任何时点的血糖均无法准确代表全天血糖的变化特点
葡萄糖 mmol/L T1DM,女,18岁 (病程3年,胰岛素多次注射治疗)
60
40 20 0
70% 30%
<10.2
40%
45%
50%
10.2-9.3 9.2-8.5
8.4-7.3
<7.3
A1C范围(%)
Monnier L , et al, Diabetes Care. 2003 Mar;26(3):881-5
A1C与糖尿病并发症
DCCT的优势和风险
严重低血糖事件/100病人年
卒中
相关的死亡
如肾病和失明
糖化血红蛋白可预测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性
累 计 发 病 率
视网膜病 变
糖尿病肾 病
糖化血红蛋白(%)
老年糖尿病人群中HbA1c与生存间的关系(WESDR)
100 80 Overall 60 survival (%) 40 20 0 0 HbA1c quartile medians (%)
HbA1c检测在糖尿病诊断和初筛中的临床应用及展望
国 疗 养 医 学 2 1 年 第 2 卷 第 3 C i o vlsetMe Ma.0 1, .0, 03 01 0 期 hn JC n aecn d, r 1 v 1 2 n 2 N .
・
2 ・ 43
文 章 编 号 : 0 5 6 9 2 11 3 0 4 — 3 1 0 ~ 1X(0 10 — 2 3 0
血 糖 或 葡 萄糖 耐 量 试 验 来 筛 查和 诊 断 糖尿 病 , 许 多回 顾研 究发 现 , 有检 查存 在 受 试 者依 从 性 差 、 禁食 或 受 饮食 等相 但 现 需
关 影 响 、 乏 合 理 筛 查 标 准 等 缺 陷 。随 着 近 年 来 Hb c 测 技 术 的 进 步 , Al检 测 用 于 糖 尿 病 的 初 筛 和 诊 断 已 成 为 一 种 趋 缺 Al ̄ Hb c
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检测诊断中的临床效果评价
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检测诊断中的临床效果评价【摘要】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检测诊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首先介绍了糖化血红蛋白的生物学意义以及其与糖尿病的关系,探讨了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监测中的应用和检测方法,并分析了其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优势。
研究表明,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糖尿病的一个重要生化指标,在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也存在局限性,未来需要进一步完善技术和方法,提高其在糖尿病检测中的精准性和准确性。
在未来的发展中,研究者可以探索更多的检测指标和手段,以提高糖尿病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关键词】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检测诊断,临床效果,生物学意义,监测应用,检测方法,优势,价值,局限性,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公共卫生问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据估计全球有4.23亿人患有糖尿病,而这个数字预计将在未来继续增长。
糖尿病患者如果不及时管理和控制血糖,可能会导致各种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在此背景下,评估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检测中的临床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提高糖尿病的诊断准确性,还能帮助医生合理制定治疗方案和监测疗效。
本文将对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检测中的临床效果进行深入评价和探讨。
1.2 研究目的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检测诊断中的临床效果评价引言研究的目的是评价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检测诊断中的临床效果。
通过深入分析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的关系,探讨其在糖尿病监测中的应用情况以及不同的检测方法,进一步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优势和价值。
通过本研究的目的,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检测中的作用,为改进糖尿病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本研究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准确、有效的糖尿病筛查和管理方法,同时为未来改进糖尿病检测技术和促进糖尿病研究提供参考。
孕妇早孕期糖尿病筛查中HbA1c的临床应用
【 关键词 】 图分 类号 】 R 7 1 4 . 2 5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6 7 1 — 5 1 6 0 ( 2 0 1 4 ) 0 4 — 0 1 2 6 — 0 1
3 讨 论
妊娠期 间的糖尿病有两种情况 ,一种为妊娠前 已确诊患糖尿病 , 称 “ 糖尿病合并妊娠” ;另一种为妊娠前糖代谢 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 、 妊娠期才 出现或确诊 的糖尿病 , 又称为“ 妊娠期糖尿病 ( G D M ) ” 。 糖尿病 的 传统诊 断金标准是空腹血糖( F P C ) 和 口服 7 5 g 葡萄糖 耐量试 验( O C t / T ) , 但 需 多次采血测 定 , 而糖化 血红蛋 ( H b A l e ) !  ̄够反 映过 去 2 个 月血糖控
病 的风险增加 , H b A 1 c 值在 5 . 5 ~ 6 . O % 之间, 被认为有 患糖尿病 的“ 极高 危险” 。H b A 1 c 一旦生成不易分解 , 所 以它虽然不能反 映短期内的血糖
1 临床 资料
1 . 1 一般 资 料
波动 ,却能很好地反映较长时间 的血糖控制程度 , H b A l c 能反映采血前 2 个月之 内的平均血糖水平。H b A l c 是指其在 总血红蛋 白中的 比例 , 所
温岭 , 3 1 7 5 0 0 )
【 摘
要】 目 的: 探 讨糖化血 红蛋 白( H b A 1 c ) I  ̄ 于孕妇早孕期糖尿病( G D M) 筛查 中的 临床应用 。 方法 : 正常组 、 早孕期糖尿病组
各 1 0 0 例, 在妊娠早 孕期 9 ~2 0周 时分别进行 空腹血糖 ( F F G) 、 7 5 g葡萄糖 耐量 实验 ( oGT T) 和糖化 血红蛋 白( Hb A1 c ) 测定 。结果 : 糖 尿病组 F P G, OGT T, Hb A1 c 水平均 高于正常组( t = 1 4 . 4 8 , 1 9 . 2 3 , 1 4 . 3 2 , P < 0 . 0 5 ) 。 结论 : Hb Al c 在孕妇旱孕期 G DM 筛查中的可作为 临床 G DM 早 孕期 筛查诊 断的指标 。
HbA1c免疫比浊法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价值
HbA1c免疫比浊法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刘克峰【摘要】随机抽选我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分别实施HbAlc免疫比浊法与HPLC亲和层析法进行检测,对比与观察两种检测方法的相关性、对比试验以及精密度分析。
结果:在检测结果精度对比中, HPLC 法的血糖检测结果是(7.36±1.54)mmpl/L,HbAlc法是(7.74±0.28)mmpl/L,不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
在相关性试验分析中,HbAlc与HPLC分别是Y轴与X轴,得出方程式如下:Y=1.140X-0.1526(r=1.07,P<0.05),说明两种检测方法之间的存在线性相关性。
HbAlc法精密度分析中,CV 与均数计算结果分别是<5%、<10%。
HbAlc法精密度分析中,CV与均数计算结果分别是<5%、<10%。
HbA1c免疫比浊法在临床生化检验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检测结果准确性较高,且具备良好的抗干扰性,减少受到的不良影响。
【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16(027)016【总页数】2页(P3082-3083)【关键词】HbA1c免疫比浊法;临床生化检验;应用价值【作者】刘克峰【作者单位】中山市神湾医院检验科,广东中山5284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目前,世界上的糖尿病患者人数达到了1.5亿,而中国的糖尿病患者占到1/6[1],且发病率呈现快速增加的态势,同时糖尿病患者合并多种并发症,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增加患者家庭的经济压力。
糖化血红蛋白[2](HbAlc)指的是和血液中的葡萄糖成分相结合的血红蛋白部分。
一旦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高的话,人体中的HbAlc含量也会随之上升。
在临床检验中,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检测方法较为多样化,例如化学法、免疫法、电泳法以及色谱法[3]等。
现阶段,我国的HbAlc临床检测中多使用色谱法,但容易受到血糖异常的影响,免疫比浊法恰能够避免血糖异常的干扰。
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和临床应用
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和临床应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一种血红蛋白与葡萄糖结合后形成的化合物,其浓度可以反映血糖平均水平,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的筛查、诊断和管理。
本文将介绍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方法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方法1. 血清法检测血清法是一种最常用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方法。
它通过收集患者的静脉全血样本,离心分离,提取血清,然后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或放射免疫测定法(RIA)等技术来测定血清中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
离心法是一种直接测定全血中糖化血红蛋白含量的方法。
它不需要提取血清,因此操作简便,且结果稳定可靠。
通过离心测定仪器和相关试剂,可以直接将全血中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进行检测。
3.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一种高度精准的检测方法,能够准确测定不同类型的糖化血红蛋白,并且可以同时检测多种成分。
HPLC在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1. 诊断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的筛查和诊断。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和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的建议,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大于6.5%是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之一。
其优点在于不受饮食和运动等因素影响,可以反映患者血糖稳定水平。
2. 稳定血糖控制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可以用于评估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
根据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可以帮助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指导患者的饮食和运动,从而维持血糖的稳定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 预测并发症风险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密切相关,如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
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导致血管和神经受损,加速衰老。
通过定期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帮助医生预测并发症的风险,并进行定期随访和治疗。
4. 监测治疗效果5. 指导个性化治疗不同人群对糖尿病的治疗反应不同,因此需要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国动态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
实时CGM
实时CGM技术简介
在提供即时血糖信息的同时提供高、低 血糖报警、预警功能,协助患者进行即时血 糖调节,但在决定调整治疗方案前还需应用 血糖仪 自测血糖以进一步证实。
适应症
①HbA1c <7%的儿童和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中 使用实时CGM技术可辅助患者的HbA1c水平持续 达标,且不增加低血糖发生风险。
回顾性CGM的适应症
此外,合并 胃轻瘫的糖尿病患者、暴发 性1型糖尿病患者以及特殊类型糖尿病患者 等如病情需要也可进行CGM,以了解其血 糖谱的特点及变化规律。其他伴有血糖变化 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如胰岛素瘤等,也可应 用CGM 了解血糖变化的特征。
准确度评价标准
(1)每 日匹配的探头测定值和指血血糖值 ≥3个; (2 )每 日匹配的探头测定值和指血血糖值 相关系数≥0.79 ; (3 )指血血糖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值 ≥5.6 mmol/L 时,平均绝对差 (MAD ) ≥28% ;指血血糖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 值<5.6 mmol/L 时, MAD ≥18% ,此时探 头测定值与指血血糖值相关系数 (R值)以 n/a 的形式报告。
②HbA 1c >7% 的儿童和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 如有能力每 日使用和操作仪器,也推荐使用。
③推荐有能力接近每日使用的成人1型糖尿病患 者使用实时CGM技术,无论患者血糖是否已经达 标。
适应症
④在8岁以下儿童中使用该项技术尚缺乏循 证医学证据。
⑤基于准确性和安全性方面循证医学证据的 局限性,暂不推荐在重症监护室 (ICU )或 手术室中单纯采用实时CGM技术进行血糖监 测。
最好选择血糖相对较稳定的时间段进行 (如 三餐前及睡前等)。 (3 )进行指血血糖检测后,应立即将血糖值 输入血糖记录器;如两者之间间隔超过5分 钟,则需要重新检测指血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应用及影响HbA1c检测的因素(医学研究)
医药材料
14
患者自身因素的影响 ①贫血患者,影响红细胞寿命的疾病均可对 HbA1c测定 产生影响。如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大量失血等。
②部分进展迅速的1型糖尿病患者, HbA1c的水平往往 正常或轻度升高,并不能完全反应急速增高的血糖水平。
医药材料
15
患者自身因素的影响 ③饮食和药物,如抗氧化剂(VC和VE)能抑制Hb的糖 基化,可造成测定结果偏低,服用阿司匹林可使HbA1c 轻微升高等。
医药材料
10
糖尿患者妊娠期间方面的应用
母亲 HbAlc 水平对健康胎儿的孕育极为重要,对 预防判断糖尿病孕妇的巨大胎儿、畸形胎、死胎、子 痫前期以及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监测具有重要意 义。
医药材料
11
HbA1c的监测时间
有条件的患者治疗之初至少每三个月检测一次, 一旦达到治疗目标可每六个月检查一次,以了解一段 较长时间内血糖控制的总体情况如何。
8%
9%
医药材料
6
死亡的几率 21% 心肌梗死的几率 14%
Hb
中风的几率 12%
1%
微血管病变的几率
37%
白内障摘除手术的几率 19%
心力衰竭医的药几材料率
16%
7
HbA1c的临床应用
作为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的评价指标 HbA1c的测定目的在于消除波动的血糖对病情的
控制观察的影响。可作为糖尿病长期控制的良好指标, 可反映测定前 1~2 月的平均血糖水平,监测糖尿病病 情控制程度,根据监测结果,临床医生可以采用饮食 控制或药物等方法来制订正确的治疗方案。 1型糖尿病患者 2型糖尿病患者
医药材料
8
用于糖尿病的诊断
健康人HbA1c为4.0%-6.0%, 未控制的DM病人HbA1c 可高达10%-20%。
hba1c目标值
hba1c目标值(实用版)目录1.HbA1c 的定义和意义2.HbA1c 的目标值范围3.HbA1c 的临床应用4.控制 HbA1c 的重要性5.提高 HbA1c 达标率的方法正文一、HbA1c 的定义和意义HbA1c,即糖化血红蛋白 A1c,是一种反映糖尿病患者近期血糖控制情况的指标。
它是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其含量与血糖浓度呈正相关。
HbA1c 能够稳定地反映糖尿病患者近 3 个月的血糖水平,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
二、HbA1c 的目标值范围根据我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糖尿病患者的 HbA1c 目标值应该控制在 7% 以下。
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HbA1c 的目标值可以控制在 6.5% 以下。
对于患有糖尿病并发症的患者,HbA1c 的目标值应该控制在 6.5%-7% 之间。
实际操作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体化的 HbA1c 控制目标。
三、HbA1c 的临床应用HbA1c 在糖尿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诊断:HbA1c 可以用于筛查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
当 HbA1c 水平在6.1%-6.9% 时,为糖尿病前期;当 HbA1c 水平≥7% 时,可诊断为糖尿病。
2.治疗:HbA1c 是监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
通过定期检测HbA1c,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3.预后评估:HbA1c 水平与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风险密切相关。
较低的HbA1c 水平预示着更好的预后。
四、控制 HbA1c 的重要性控制 HbA1c 水平对于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表明,HbA1c 每下降 1%,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可降低 20%-30%。
因此,控制 HbA1c 水平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环节。
五、提高 HbA1c 达标率的方法要提高 HbA1c 达标率,糖尿病患者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加强血糖监测:定期检测血糖,了解自己的血糖控制情况,有助于调整治疗方案。
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应用及影响HbA1c检测的因素
VS
预测大血管并发症
hba1c也是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如心血 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等)的独立危险因素 。
04
影响hba1c检测结果因素分析
生理因素
红细胞寿命
红细胞寿命缩短会导致hba1c水平下降,如 溶血性贫血患者hba1c水平偏低。
血糖水平波动
短期内血糖水平的大幅波动也会影响hba1c 的检测结果,尤其是在糖尿病患者中。
样本的保存、运输和处理过程也 可能影响hba1c的检测结果。例 如,样本长时间放置或保存不当 可能导致糖化血红蛋白的降解。
个体差异
不同个体间糖化反应速率可能存 在差异,从而影响hba1c的检测 结果。例如,某些人可能天生具 有较高的糖化反应速率,导致 hba1c水平偏高。
05
hba1c检测质量控制与改进策略
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应用 及影响hba1c检测的因素
汇报人:文小库
2024-01-22
CONTENTS
•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概述 • hba1c检测方法与技术 • hba1c在糖尿病诊断中应用 • 影响hba1c检测结果因素分析 • hba1c检测质量控制与改进策
略 • 总结与展望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方法
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体系
01
包括制定标准操作程序(SOP)、定期维护和校准仪
器设备、确保试剂和耗材质量等。
室内质控品的正确使用
02 选择适当的质控品,定期进行室内质控,监控检测结
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人员培训与考核
03
对实验室人员进行hba1c检测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和考核,确保人员具备相应的能力。
妊娠
妊娠期女性由于生理变化及代谢改变,可能导致 HbA1c水平降低。
HBA1C在临床中的应用
培性和正确 解读结果的方法。
提高患者意识
向患者宣传HbA1c检测的意义,鼓励他们定期接受检测,并了 解自己的血糖控制情况。
THANKS
感谢观看
HbA1c是评估妊娠糖尿病病情的重要指标, 也是预测母婴并发症的重要依据。
详细描述
妊娠糖尿病是孕妇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高血 糖和HbA1c水平会增加母婴并发症的风险。 通过监测HbA1c水平,可以评估妊娠糖尿 病的病情,指导治疗和预防母婴并发症。
04
HbA1c的局限性
影响因素
1 2
血红蛋白变异体
HbA1c检测可能会受到血红蛋白变异体的干扰, 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
深入研究影响因素
需要更深入地研究HbA1c的影响因素,以更好地了解其测定结果 的可靠性。
提高标准化程度
需要提高HbA1c测定的标准化程度,以确保不同实验室之间的测 定结果具有可比性。
05
结论
HbA1c在临床中的重要地位
糖尿病管理
HbA1c是评估糖尿病患者长 期血糖控制的重要指标,有 助于医生制定和调整治疗方
。
HbA1c的标准化
要点一
总结词
为了确保不同实验室之间的HbA1c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 需要实现HbA1c的标准化。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由于不同实验室之间的检测方法、仪器和试剂可能存在差 异,这可能导致HbA1c的检测结果存在差异。为了解决这 一问题,国际上已经建立了HbA1c的标准化体系,包括采 用统一的测量方法、仪器和试剂,以及实施质量控制等措 施。这些措施有助于确保不同实验室之间的HbA1c检测结 果具有可比性,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
用%G Hb 表示 。该方法总足作为其他方法的参 考方法 。 1 . 2 离 子交换方法 : 用偏酸缓 冲剂处 理 B i o —R e x 7 0阳离 子 交换树脂 , 使之带 负 电荷。它 与带正 电荷 的 H b有 亲和力 。 Hb A和 H b AI 均带正电荷 , 由于 H b A 1的两个 B一链 N一末 端正 电荷 被糖 基清除 , 正电荷较 H b A少 , 二者对树脂 的附着 力不 同。用 P H 6 . 7磷酸 盐缓 冲剂 可首先将 带 正电荷 较少 、 吸附力较弱的 H b A 1 洗脱下来 , 用分光光度 计测定洗脱 液 巾
关工 作 人 员有 所 帮 助 。
关键词 糖化血红蛋 白; 检验方法 ; 临床 应 用
[ 中图分类号] R 4 4 6 . 1
文章编码 : 1 0 0 1 —8 l 3 1 ( 2 0 1 4 ) 0 4— 0 3 1 4一 O 1
[ 文献标识码 ] B
学科分类代码 : 3 2 0 1 1
1 糖化血红 蛋白( H b A 1 C 】 主 要 存在 以 下 三种 检 测 方 法
定 的意 义 , 正 常糖 耐 量者 , 糖 化 血 红 蛋 白 的 含 量 大 约 在
1 . 1 亲和层析方法 : 任何糖或者糖 的加合物都具有 c i s —d i o l 官能基 , 与b o r o n a t e具有 特异性 结合 。利用管 柱层 析法 , 基
糖化血红蛋 白( Hb A l c ) 是 临床 上糖尿病患者血糖 控制 、
疗效考核等 的重要 测试指标 , 被广泛 地推广 和使用 。通常 ,
人 体 中都 有 3种 血 红 蛋 白 : H b A 1 、 H b F、 H b A 2 , 其中, 成 人 的 红 细 胞 主要 成 分是 H b A1 , 采 用 层 析 法 对 血 红 蛋 白 进 行 分 离
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在糖尿病中的应用ppt课件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 异常数据应及时进行复查和分析; 同时,注意数据的保密性,避免泄 露。
04
临床应用价值评估
诊断标准及适用范围
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
反映过去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用于糖尿病的诊断和筛查。
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疑似糖尿病或已确诊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血糖控制不稳定或需要调整治疗方 案的患者。
患者教育和管理模式创新
加强患者教育
通过讲座、宣传册等多种形式,向患 者普及糖尿病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 的认知度和自我管理能力。
创新管理模式
如采用远程医疗、移动医疗等技术手段 ,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管理服 务,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建立患者档案
详细记录患者的病史、治疗方案、血 糖控制情况等,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 管理和指导。
治疗监测和效果评价
治疗监测
定期检测HbA1c水平,可评估患者血 糖控制情况,及时发现血糖波动和异 常。
效果评价
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 果,综合评价治疗效果,为调整治疗 方案提供依据。
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依据
个体化治疗原则
根据患者年龄、性别、病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并发症等因素 ,制定符合患者特点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在体内持续高血糖状态下,葡萄糖与血红蛋白的β链N末端缬氨酸发生非酶促 糖化反应,形成HbA1c。
影响因素
HbA1c的形成受到血糖浓度、红细胞寿命及血红蛋白量的影响。其中,血糖浓 度是最主要的因素。
生理意义与功能
生理意义
HbA1c作为反映长期血糖控制情况 的金标准,对于评估糖尿病患者的血 糖控制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HbA1c血糖控制水平评分
根据HbA1c血糖控制水平评分
简介
本文档将介绍根据HbA1c血糖控制水平评分的方法和应用。
HbA1c是一种血液指标,用于评估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
合理的血糖控制对于糖尿病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评分标准
根据HbA1c血糖控制水平评分标准,将患者的HbA1c水平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 优秀:HbA1c水平低于6.0%
- 良好:HbA1c水平在6.0%至7.0%之间
- 一般:HbA1c水平在7.0%至8.0%之间
- 不佳:HbA1c水平在8.0%至9.0%之间
- 差:HbA1c水平高于9.0%
应用
根据患者的HbA1c水平评分,医生可以评估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并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
优秀和良好的评分意味着患者的血糖控制良好,不需要进行大幅度的调整。
一般和不佳的评分表明患者的血糖控制有待改善,医生可能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或建议患者改变生活方式。
差的评分则提示患者的血糖控制非常糟糕,医生需要采取紧急措施来降低血糖水平并防止潜在的并发症发生。
结论
通过根据HbA1c血糖控制水平评分,医生可以基于患者的血糖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监测HbA1c 水平了解自己的血糖控制状况,及时调整治疗和生活方式。
血糖控制良好是预防并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的关键,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定期检测HbA1c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国外糖化血红蛋白诊断糖尿病标准
1. 国外糖化血红蛋白诊断糖尿病标准的起源与发展国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诊断糖尿病标准最早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研究,当时科学家们发现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血糖控制情况呈现较强的相关性。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HbA1c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逐渐在国外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并被多个权威医学机构所认可和推荐。
2. HbA1c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深度评估HbA1c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其深度和广度的评估将涉及到HbA1c的生理基础、检测原理、标准制定、临床应用以及与其他糖尿病诊断指标的对比等方面。
在了解HbA1c的这些基础知识后,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作为诊断糖尿病的标准的科学依据和临床应用情况。
3. HbA1c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优势与限制HbA1c作为糖尿病诊断的标准,相较于其他指标如血糖水平、空腹血糖和口服葡萄糖耐量测试等具有许多优势,如不受饮食影响、更好地反映长期血糖控制情况、更方便快捷等。
然而,HbA1c诊断标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在特定人裙和疾病状态下的适用性有限等。
4. 对国外糖化血红蛋白诊断糖尿病标准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国外糖化血红蛋白诊断糖尿病标准作为一个长期血糖控制的指标,具有很强的临床应用意义。
它可以帮助医生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并指导医生进行更科学、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制定。
对于患者来说,也更方便了解自己的糖代谢情况,并更好地参与自身的健康管理。
5. 总结与回顾国外糖化血红蛋白诊断糖尿病标准作为糖尿病诊断的重要指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完善,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并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们需要更深入地了解HbA1c的生物学特性、临床应用和标准制定过程,以更好地指导糖尿病的诊断和管理工作。
通过这篇文章的撰写,我深入了解了国外糖化血红蛋白诊断糖尿病标准的起源、发展历程、优势与限制,加深了对该标准的理解与应用。
我也认识到了其在临床诊断和管理中的重要性,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谢谢阅读!国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又精细的过程。
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合理用药分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 第21卷 第40期257投稿邮箱:zuixinyixue@·医学检验·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合理用药分析王珊(武汉市青山区钢花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湖北 武汉 430080)0 引言糖尿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慢性内分泌系统疾病,依据发病原因不同,可将其分成两种类型,即1与2型,其中,临床中最常见的是2型糖尿病。
针对2型糖尿病而言,以中老年人群最为患病,且患病之后,会有疲乏无力、消瘦及多食多饮等表现,伴随病情的持续进展,可引发多种严重并发症,比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及糖尿病足等,从而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
因此,做好此病的早期诊断,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切实辅助;且对疗效进行实时监测,这对于提高最终治疗效果,意义重大;但需要指出的是,现阶段,在选择用于监测、评估患者病情变化的指标上,仍存在着较大争议[2]。
针对糖化血红蛋白(HbA1c )而言,其能够将血糖水平在较长时间段内的变化情况给反映出来,因而近年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本文在糖尿病诊断中,采用HbA1c ,评定其诊治价值,现作一剖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在2020年1~12月,选取来本院诊治的糖尿病患者,共计80例,将其划入到A 组,其中男42例,女38例;患者年龄为34~67岁,平均(50.19±3.33)岁;病程为1~12年,平均(8.06±0.75)年。
均经临床检查确诊;意识清晰,有正常的沟通、交流能力。
排除精神疾病、恶性肿瘤、免疫系统异常者。
另选取同期来本院行健康体检且与纳、排标准相符的健康者80例为B 组,其中,年龄36~66岁,平均(50.04±0.71)岁,男41例,女39例。
两组年龄、性别等资料经比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1.2.1 试剂与仪器:用Premier Hb921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德国西门子公司产)及配套的试剂盒检测糖化血清蛋白(GSP )、HbA1c ;用C501型罗氏全自动生化仪及配套试剂盒检测餐后2 h 血糖(2 hPBG )、空腹血糖(FBG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述评•DOI:10.3760/cma.j.issn.1000⁃6699.2011.05.001作者单位:20002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临床医学中心,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HbA 1C :临床应用中的几个问题宁光 【提要】 自20世纪80年代,HbA 1C 作为糖尿病血糖控制的临床指标以来,几项重要的大型研究已证明以HbA 1C 表示的强化血糖控制可明显降低糖尿病并发症㊂近年,HbA 1C 又被推荐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之一㊂但是,在我国,HbA 1C 测定的标准化仍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作㊂【关键词】 HbA 1C ;血糖控制;糖尿病;诊断HbA 1C :several considerations in clinical practice NING Guang.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c Diseases ,Shanghai Clinical Center for Endocrine and Metabolic Diseases ,Shanghai Institute of Endocrine and Metabolic diseases ,Ruijin Hospit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Shanghai 200025,China【Summary 】 HbA 1C has been used clinically since 1980s as the index of glycemic control in individuals with diabetes mellitus.Several significant clinical trials demonstrated that the intensive blood glucose control reduced the chronic complications in diabetes.In recent years,HbA 1C has been recommended as one of the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diabetes mellitus.However,the standardization of HbA 1C measurement still remains to be an important and arduous task in China.【Key words 】 HbA 1C ;Blood glucose control;Diabetes mellitus;Diagnosis(Chin J Endocrinol Metab ,2011,27:365⁃366) 成人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A (HbA ),约占其总量的97%,另外两种血红蛋白为HbA2(占2.5%)和HbF (占0.5%)㊂在HbA 中绝大部分是非糖基化的成分,即HbA 0(占总血红蛋白的90%),HbA 还有三种糖基化的小组分,即HbA1a ㊁HbA1b 和HbA 1C ㊂上世纪60年代,Rahbar 证实此三种小组分在糖尿病患者中明显增高㊂至70年代,证实葡萄糖对HbA 的修饰是三种小组分产生的原因㊂80年代早期,糖化血红蛋白即HbA1的测定成为糖尿病血糖控制状况的监测指标并广泛使用㊂但在最初使用时,由于测定方法的不同,实验室间HbA1值无可比性,极大地限制了其临床应用㊂1983年,糖尿病控制和并发症试验(DCCT )启动,研究者们迫切需要一个实验室间可比的又更加稳定地反映较长时间段血糖控制的指标,HbA 1C 是一理想指标,但为克服其测定结果实验室间差异大㊁结果不可比的缺点,DCCT 研究组建立了参考系统,他们在密苏里大学建立用离子交换高效液相(HPLC )方法作为研究的参考可比者,同时也在明尼苏达大学建立用自动离子交换HPLC 作为普通实验室HbA 1C 测定的参考可比者㊂与此同时美国临床化学学会(AACC )也成立专门委员会,启动HbA 1C 实验室可比性计划㊂1993年DCCT 研究结果第一次证明HbA 1C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相关,而且确立HbA 1C <7%作为血糖控制目标㊂1996年(美国)国家糖化血红蛋白标准化计划(NGSP )实施,使得HbA 1C 标准化在美国广泛开展㊂其后,在200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 )㊁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 )㊁国际临床化学和实验室医学联盟(IFCC )确定采纳IFCC 的HbA 1C 参考方法作为统一的国际标准化方法,此方法与NGSP 所不同的是提供由HbA 0和HbA 1C 纯品组成的校准系统以校准各实验室测定值,因而使其溯源性明显增强,其结果以mmol /mol 为单位㊂与NGSP 相比,IFCC 的HbA 1C 测定值一般低1.5%~2%,两者间可用IFCC⁃NGSP 换算公式换算,此公式为:NGSP =[0.915×IFCC ]+2.15[1]㊂由于NGSP 的实施,美国参评实验室的HbA 1C 测定值的室间差异明显降低,达5%以内㊂2009年由ADA ㊁EASD 和国际糖尿病联盟(IDF )组成的国际专家委员会指出HbA 1C >6.5%时进展型视网膜病变明显增加㊂2010年,ADA 将HbA 1C >6.5%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之一,此建议也被世界卫生组织(WHO )采纳㊂但能否在中国实施此诊断标准还有待明确若干问题㊂首先是HbA 1C 不同地区㊁不同单位对HbA 1C 诊断糖尿病切点研究的结果尚不一致㊂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的研究提示在中国上海汉族人中,应以HbA 1C 6.3%作为诊断糖尿病的切点[2];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研究观察到当HbA 1C 为6.5%时视网膜病变明显增加[3];国㊃563㊃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1年5月第27卷第5期 Chin J Endocrinol Metab,May 2011,Vol.27,No.5内其他的研究结果也不尽相同,这说明在中国使用HbA1C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以确定统一的切点㊂其次,HbA1C测定方法的标准化问题,目前在国内虽已有国家临检中心可作为参考实验室,但参加的实验室有限,而且即便是参加的实验室,室间差异亦很大,因此,在不能将国内实验室间的变异缩小到一可接受的范围时,HbA1C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也难以实施㊂有鉴于此,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㊁内分泌学分会和国家临检中心共同倡议 中国糖化血红蛋白教育计划”,旨在通过此计划推动我国HbA1C测定的标准化,以期将HbA1C的变异缩小到5%之内㊂此外,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国外研究已发现HbA1C测值存在种族间差异,这也限制了其作为糖尿病诊断指标的可靠性,其他还有HbA1C测定的费用较高等因素也需考虑在内㊂因此,将HbA1C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之一,在我国还有许多工作要做㊂与此同时,HbA1C作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监测指标已成共识㊂DCCT和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UKPDS)通过强化血糖控制,明显降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结果,也激发学界试图进一步严格控制血糖即将HbA1C降到更低水平,以期患者获益更多㊂但是糖尿病控制心血管危险行动(ACCORD)研究结果却发现更低的HbA1C不仅没有取得更大的获益,反而导致死亡率增加㊂虽然此研究纳入的患者年龄较大㊁病程较长,并且有心血管并发症,但这仍使得我们必须反思HbA1C目标值何为最佳?虽然各权威组织根据不同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推荐的HbA1C目标值也不尽相同,但多机械地推荐一个确定的值,这存在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即如何将设计严密㊁受试者经过严格筛选㊁实验过程中观察仔细的临床试验结果,转化成临床实践中可效仿的方法?也就是如何将临床试验结果转化成临床实际工作中的个体化监测方案?很显然,将循证医学证据证实的HbA1C机械地推荐为临床实际工作中普遍遵守的原则并不恰当,有鉴于此,本期发表的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的‘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HbA1C控制目标共识“则是本着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临床实践个体化原则制定的,此共识最显著的特点是,虽然也提出在一般情况下,应将HbA1C控制在6.5%以下,但并不笼统地推荐中国2型糖尿病HbA1C目标值,而是强调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分层的原则,对不同2型糖尿病群体采取不同的目标值㊂而在不同糖尿病人群确立其推荐的HbA1C值时主要根据的原则首先是循证医学证据,但必须承认在某些情况下循证医学的证据并不充分,尤其缺乏中国人的资料;其次是安全性,如胰岛素治疗者㊁心血管疾病患者或高危患者㊁老年患者㊁恶性肿瘤患者等,为防止发生急性并发症,可将HbA1C控制目标值适当放宽㊂同时,此专家共识也充分考虑到我国地域辽阔,糖尿病监控的水平不尽相同的实际情况等因素㊂诚然,此项专家共识制定过程中已充分征求了各方专家的意见,但由于循证医学的证据并不充分,尤其在一些特殊病况如癌症㊁老年人等,甚至缺乏循证医学证据,因此,在参照此项共识时,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遵循个体化原则,为患者制定相应的更符合实际状况的HbA1C目标值[4]㊂本期发表的5篇反映我国对此问题研究的论文[5⁃9],肯定会给我们提供新的启示㊂参 考 文 献[1]Gallagher EJ,Roith DL,Bloomgarden Z.Review of hemoglobin A1c inthe management of diabetes.J Diabetes,2009,1:9⁃17. [2]Bao Y,Ma X,Li H,et al.Glycated haemoglobin A1c for diagnosingdiabetes in Chinese population:cross sectional epidemiological survey.BMJ,2010,340:c2249.[3]Hou JN,Bi Y,Xu M,et al.The change points of HbA1C for detection ofretinopathy in Chinese type2diabetic patients.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11,91:401⁃405.[4]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HbA1C控制目标的专家共识.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1,27:371⁃374[5]田慧,李春霖,方福生,等.糖化血红蛋白诊断糖尿病切点的横断面研究.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1,27:375⁃380.[6]彭湘杭,蔡德鸿,杨锐,等.糖尿病高风险人群糖化血红蛋白与微血管并发症的关系.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1,27:381⁃385. [7]厉平,姜冉华,李雪,等.青少年人群诊断糖尿病前期不宜采用糖化血红蛋白标准.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1,27:386⁃389. [8]俞春芳,葛军,李静怡,等.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用于早期筛查糖尿病的意义.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1,27:390⁃392. [9]周珺,张汝学,贾正平,等.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分析.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1,27:392⁃394.(收稿日期:2011⁃04⁃21)(本文编辑:周丽斌)㊃663㊃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1年5月第27卷第5期 Chin J Endocrinol Metab,May2011,Vol.27,No.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