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不同盐度水环境对鲫鱼血液渗透压地影响1

探究不同盐度水环境对鲫鱼血液渗透压地影响1
探究不同盐度水环境对鲫鱼血液渗透压地影响1

探究不同盐度水环境对鲫鱼血液渗透压的影响

水族1202班罗雁支2012308200621

一.前言

鱼类能通过调节自身的渗透压而适应周围的水环境。根据不同生态类型鱼类对盐度的适应能力,可划分为淡水狭盐性、海水狭盐性、溯河广盐性、海水广盐性和咸淡水广盐性鱼类。鲫鱼为淡水狭盐性鱼类,但可长时间适应7‰的盐度,短时间适应的盐度更高。淡水鱼类的体液相对周围的环境为高渗性,必须通过调节体液渗透压以排出多余水分,其机制是排出多余的水,补充丢失的盐。所以淡水鱼有多而发达的肾小球,肾小球滤过作用强,肾小管重吸收作用特别强等。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通过测定不同盐度水环境中鲫鱼的血液渗透压变化,可大致了解其渗透压调节机制。

由淡水进入海水后,鱼类通过吞饮海水、减少尿量、排出离子等方式来调节渗透压。其中排出离子是重要的一个环节,氯细胞起着主要作用,而氯细胞中主要靠Na+-K+-ATPase 活性增加为排出氯化钠提供能量。随着环境盐度的增加,Na+-K+-ATPase活性增加。现已发现生长素、甲状腺素、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I)等激素与Na+-K+-ATPase活性调节有一定关系。其中生长素与IGF-I可增强广盐性鱼类在海水中的低渗调节能力;催乳素的效应则表现为与生长素相拮抗,即增强鱼在淡水中的高渗调节能力但降低鱼在海水中的低渗调节能力;而甲状腺对盐度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海水进入淡水的渗透压调节,由海水进入淡水后,其适应海水的渗透压调节机制受到抑制,而适应淡水的调节机制被激活。停止饮水,增加尿量,鳃上皮氯化钠排出降低,从水环境中吸收钠离子和氯离子,体表皮肤变化等。鳃上皮排出的氯化钠短期内迅速下降到较低水平,而氯细胞内酶活性仍很高,这说明可能有某些调节机理影响氯细胞排出氯化钠的作用。这与某些激素有很大关系,如催乳素。

淡水鱼类的体液相对周围的环境为高渗性,其机制是排出多余的水,补充丢失的盐。所以淡水鱼有多而发达的肾小球,肾小球滤过作用强,肾小管重吸收作用特别强等。通过测定不同盐度水环境中鲫鱼的血液渗透压变化,可大致了解其渗透压调节机制。鲫鱼是淡水狭盐性鱼类,但其适应性非常强,1‰--20‰都可以成活,短时间适应的盐度更高。

盐度一直是鱼类生理学重要指标,是影响鱼类各种生理活动的重要环境因素,其变化迫使鱼类通过一系列生理调节,来维持体内外渗透压的动态平衡,致使其生长存活与摄食、呼吸代谢、酶和激素水平与胚胎发育等产生相应变化。在人工养殖过程中,控制适宜盐度与采用合理的盐度调节模式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科学指导意义。因此,近年来盐度对鱼类的影响以及鱼类的渗透压调节方式和过程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鱼类血液渗透压可用直接法(渗透压计)和间接法测定。本实验采用间接测定法:血液的冰点测定。当血液渗透压升高时,气化压降低,沸点升高而冰点(△)下降,1mol的电解质可使1kg的水冰点下降1.86℃,所以摩尔渗透浓度C=△/1.86。对于理想溶液,渗透压∏=CRT,其中,T为热力学温度;R为气体常数,为0.082。

公式:∏=CRT=△/1.86*0.082*T

二.研究内容和预期的目标结果

1.在适宜的水体盐度范围内,分别于淡水(自来水)、5‰、10‰、15‰的水中培养鲫

鱼24小时。待其适应盐度环境并产生生理调节。

2.制备简易的冰点测定装置。

3.采用鱼尾部静脉取血5ml。测定鱼血液渗透压。

4.将几组鲫鱼的血液渗透压做对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预期的目标结果:鲫鱼的四组血液渗透压依次增大,说明鲫鱼通过大量排水保盐来使渗透压升高而适应盐度升高的环境条件。

三.实验设备及药品:

500ml烧杯1个、试管4个、温度计4个(范围为:-5~+1℃)、一次性注射器4个、两个搅拌器(或用钢丝自制)、纱布一个、白色托盘一个、暂养鱼缸4个(自借)、电子天平、1000ml量筒一个、记号笔1支、

约15cm的鲫鱼4尾、食盐一袋500g、硫酸镁50g、硼酸1.5g、氯化钾10g 、氯化钙15g、1:10000的烷基同位氨基苯甲酸乙酯(MS-222)(麻醉剂)

四.实验技术路线

↓↓↓↓

淡水5%。盐水10%。盐水15%。盐水

室温下相同条件培养24h

2.

分别尾静脉取血5ml,测定血液渗透压

比较不同盐度水环境下鲫鱼的渗透压并作分析

五.实验方法和步骤

1.配置不同盐度的鱼缸水:根据鱼缸大小加入适量水(使鱼能自由活动,约5升),人工

海水配方:实验室用,每升水所需药物重量(克)

(12‰)5‰10‰15‰

氯化钠9.35000 3.896 7.79 11.69

硫酸镁 2.18000 0.908 1.816 2.724

硼酸0.12000 0.12000 0.12000 0.12000

氯化钾0.23500 0.098 0.196 0.294

氯化钙0.39700 0.165 0..33 0.495

盐浓度分别为淡水(自来水)、5%。、10%。、15%。,用电子天平称取相应质量的盐配置。4个鱼缸编号1、2、3、4。

2.配置抗凝剂:取肝素0.1g于10ml鱼用生理盐水中溶解,配置成1%的肝素溶液,。取四支小试管,分别滴加150ul肝素溶液,摇动管底使肝素分布于下端管壁内,以利于与血液充分接触。然后将四支试管放于试管架上,于80℃条件下烘干备用。

3.将四条鲫鱼分别置于四个鱼缸中培养24h。培养过程中应注意鱼的活动,以免鱼因无法适应跳出或适应性差而死亡。

4.将培养后的鲫鱼取出,用纱布包裹,嘴里塞上一块浸湿乙醚的棉花,麻醉使其安静。分别用4支注射器分别断尾取血5ml,分别装于4支试管中(4支试管编号与相应鱼缸对应),立即振荡使试管内的肝素与血混匀防止凝血。

5.冰点渗透压仪测定血液渗透压:按照操作说明书小心操作。(注意点需谨慎操作)

1) 测量时,将盖板轻轻抬起,小心取下罩在探头上的测量管

2) 向测量管内加入20ul待测样品,注意一定要加到底部小槽中,并切忌出现气泡。

3) 确保没有气泡后,将测量管放入管槽中,并将盖板轻轻放下,是探头伸入样品中。

4) 选择[Next]后,仪器开始侧量;测量完毕,界面显示结果,即可抬起盖板,取下测量管,用棉棒轻轻接触探头,吸干上面残留的样品,即可测定下一个样品。

5)在取测量管以及清洁探头时,注意动作一定要轻缓,切勿损伤到探头。

6) 使用完毕,用纯水再测量一次,以清洁探头,然后在管槽内放一新测量管,再将盖板轻轻放下,最后关闭仪器及电源。

6.及时将上述根据上述界面显示的结果记录下来。

7.将几组鲤鱼的血液渗透压做比较并分析结果。列表进行比较:

六.结果与分析

分析:

首先,盐度,是影响鱼类生长代谢等各种生理活动的重要环境因素,盐度的变化迫使鱼类自身通过一系列的生理变化来调整体内外渗透压的动态平衡,致使其生长存活与摄食等相关生理指标发生相应变化。可以通过对盐度的调节来控制鱼类的生长发育,使其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1.由于实验的操作不当没有将水缸用东西盖好导致鱼从水缸中跃出,我们赶到的时候已经死亡,没有达到培养时间鱼就死了虽然也采了血但是血液有些凝固了,所以2号鱼的实验数据不够准确。还有1号鱼也从水池中跃出,但我们到场时还活着,对实验结果影响不大。

2. 结果如上表,除5%。盐水外,1,3,4号缸中的鱼在递增的盐度下其血液渗透压依次增大,其机制类似于鱼类由淡水进入海水中的渗透压调节机制。2号缸的鱼可能由于加入抗凝剂的量比较少和取血的方式不对取的太久的原因导致部分血液凝固,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其渗透压过大(为360)。

3.实验存在偶然误差,因为实验条件的限制或者在称量时各种盐的配比不是很恰当以至于最后实验结果的误差,还有鱼的个体之间的差异不同所以应该多准备一些鱼以便于求平均数,缩小实验误差。

4. 血液渗透压包括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因此测其全血渗透压。也可测其血清渗透压值,无需制备抗凝血,只需室温下静置使其分层,取淡黄色上清液即为血清。

5.在进行取血时由于不够熟悉手法找不到鱼的血管正确的位置,在第四条鱼时采用了对鱼血液影响较大的断尾取血的方法对于最后的测血液的凝固点时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但过程应迅速,防止因时间过长而部分凝血。

6.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海水里的各种含量是不一定的,不只含有实验能配置的这些海水是一种化学成分复杂的混合溶液,包括水、溶解干水中的多种化学元素和气体。不能以实验结果来片面的判断盐度对鱼类渗透压的具体影响。

7.鱼在进入盐度较高的水中时会通过上浮和下沉来调节自身的各项指标来是自己适应盐度较高的水体,从外表看就是通过上升和下降来调节。

8.实验用鱼有限材料有限还需要做更多的实验才能更加深入了解盐度对鱼类渗透压的具体影响。在实验时要严格的执行各个步骤按步骤稳稳地将实验做好最重要。最终我们得出了一个较为满意的结果如上。

9.我们都知道鱼体内外的含盐量是不同的,有一定的渗透压,因此通过加盐可以补充因伤口而流失的一部分盐度,对鱼在心的环境中适应有好处。肾脏的滤过作用急剧减弱,肾小球的滤过速率大大降低,其血液渗透浓度有所提高,泌盐细胞的泌盐机能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却得到加强。尿流量碱少为淡水中的10 或更小,等到完全适应海水环境后,体液的渗透压才由原来的相对高渗转变为低渗性溶液。血液的凝固点会有所不同。

参考文献

[1].胡俊恒,班红琴。盐度对鱼类的影响及鱼类的渗透压调节机制。河北渔业。2010-8

[2].杨秀平,肖向红.动物生理学实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9月.183-184.

[3]. 冰点渗透压仪操作说明书

生理学第三章血液试题及答案

第三章血液 二、填空题1、运输功能、缓冲功能、调节体温、防御与免疫功能、生理性止血功能 2、血浆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3、晶体物质、NaCl、蛋白质、白蛋白 4、300mmol/L、不变、正常 5、降低 1、血液就是内环境中最活跃得部分,它得主要功能包括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 。 2、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 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 3、血浆晶体渗透压就是由形成得,特别就是;血浆胶体渗透压就是由形成,特别就是。 4、正常人得血浆渗透压约为。静脉输入0、85%NaCl溶液,血浆渗透压,血细胞形态_______。 5、若血浆中得白蛋白数量减少,即使保持血浆蛋白总量不变,血浆胶体渗透压也将明显。 三、单项选择题(A型题)1、A 2、B 3、A 1、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 ) A.白蛋白 B.α1-球蛋白 C.α2-球蛋白 D.γ-球蛋白 E.纤维蛋白原 2、构成血浆晶体渗透压得主要成分就是( ) A、氯化钾 B、氯化钠 C、碳酸氢钾 D、钙离子 E、碳酸氢钠 3、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得主要因素就是( ) A、血浆白蛋白减少 B、血浆血蛋白增多 C、血浆球蛋白增多

D、血浆球蛋白减少 E、血浆纤维蛋白原减少 4、血细胞比容就是指血细胞( ) A、在血液中所占得重量百分比 B、在血液中所占得容积百分比 C、与血浆容积得百分比 D、与白细胞容积得百分比 E、与血管容积之比 5、正常成年人血液总量约相当于体重得( ) A.8% B.10% C.12% D.14% E.16% 四、多项选择题(X型题)1、ABC 2、ABCDE 3、ABCE 4、ABDE 5、BDE 18、ABC 19、AD 1、血清与血浆得区别在于前者( ) A.缺乏纤维蛋白原 B.缺乏某些凝血因子 C.增加了血小板释放得物 质 D.增加了白蛋白 E.增高了血浆晶体渗透压 2、血液得生理功能有( ) A、运输功能 B、缓冲功能 C、防御保护功能 D、调节体温 E、参与生理止血与血液凝固 3、下列关于血液得叙述正确得就是( ) A、血液就是一种流体组织 B、血液就是由血细胞与血浆组成 C、血液得颜色就是由红细胞中血红蛋白所决定得 D、血浆蛋白均由肝脏产生 E、血液得比重在1、050~1、060之间,红细胞数越多,血液比重越大

血浆渗透压计算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血浆渗透压计算(mmol/L) -+20)×=mmol/L ①(Cl-+HCO 3 正常值280~310mmol/L(平均300) <280mmol/L为低渗,>310mmol/L为高渗 ②(Na++K+)×2+BS+BUN=mmol/L (正常人:BS为3.9~6.1mmol/L BUN为1.78~7.14mmol/L) 正常值280~310mmol/L <280mmol/L为低渗,>310mmol/L为高渗 ③MCV(平均红细胞体积μm3)=红细胞比积×1000除以红细胞数(N/L)正常值82~96μm3,>96μm3为低渗,<82μm3为高渗 ④血清钠正常130~150mmol/L(平均140) <130mmol/L为低渗,>150mmol/L为高渗 ⑤(Na++10)×2,正常280~310mmol/L(平均300) <280mmol/L为低渗,>310mmol/L为高渗 -=120-140mmol/L ⑥Cl-+HCO 3 <120mmol/L为低渗,>140mmol/L为高渗 ⑦血浆胶体渗透压有关计算公式:

血浆总蛋白g/L×2.41×2=289.2~385.6mmol/L <289.2mmol/L为低渗,>385.6mmol/L为高渗 1.74×Ag/L+1.205×Gg/L=85~131.85mmol/L 例如白蛋白50g/L,则1.74×50+220=307mmol/L 3.5×(A+G/L)除以7.5=18.99kPa <18.99kPa为低渗 补充血浆ml数=血浆蛋白(正常值一病人值)×8×体重(kg) 按8ml/kg输入,可提高血浆蛋白10g/L。一般10~25g/d,可连续补给 COP(血浆胶体渗透 压)=3A+0.2A2+0.01A3+2G+0.2G2+0.01G3 A:白蛋白;G 球蛋白 正常值:25+-2mmHg,以<20mmHg为低渗透压 低蛋白造成的低胶体渗透压情况下,总渗透压的正常维持常需伴有钠离子浓度升高,而高钠会引起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抵抗而引起血糖升高,损害肝脏糖原异生功能以及减少乳酸的清除。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溶液渗透压

溶液渗透压:取决于溶液中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 血浆渗透压大约为300mmol/L. 血浆渗透压由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组成 1,晶体渗透压是组成血浆渗透压的主要组成部分,占80%。主要来自钠和氯离子。 2,胶体渗透压是由血浆中的蛋白质组成,由于血浆中的蛋白质较少,所以形成渗透压小。其中白蛋白占胶体渗透压的75%-80% 血液渗透压对调节血管内外水的平衡和维护正常的血浆容量起重要的作用。 血浆的渗透压主要来自溶解于其中的晶体物质。 血浆晶体渗透压(晶体物质所形成的渗透压): 主要保持细胞内外水的平衡和细胞的正常体积 血浆胶体渗透压(蛋白质所形成的渗透压): 主要调节血管内外水的平衡和维持正常血浆容量 在医疗工作中,不仅大量补液时要注意溶液的渗透压,就是小剂量注射时,也要考虑注射液的渗透压。但临床上也有用高渗溶液的,如渗透压比血浆高10倍的2.78mol·L-1葡萄糖溶液。因对急需增加血液中葡萄糖的患者,如用等渗溶液,注射液体积太大,所需注射时间太长,反而不易收效。需要注意,用高渗溶液作静脉注射时,用量不能太大,注射速度不可太快,否则易造成局部高渗引起红细胞皱缩。当高渗溶液缓缓注入体内时,可被大量体液稀释成等渗溶液。对于剂量较小浓度较稀的溶液,大多是将剂量较小的药物溶于水中,并添加氯化钠、葡萄糖等调制成等溶液,亦可直接将药物溶于生理盐水或0.278mol·L-1葡萄糖溶液中使用,以免引起红细胞破裂。 渗透压是调节细胞内外体液环境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其高低变化可以直接影响机体的生理功能和代谢活动。 若血浆渗透压低于正常值,有可能会引起组织水肿。 血浆渗透压偏低可能是营养不良所造成的,所以平时饮食应注意多摄取营养,不可偏食厌食。关于血浆渗透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B.血浆渗透压主要来自血浆中的电解质 血浆渗透压(1)概念:渗透压指的是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的一种吸水力量,其大小取决于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而与溶质的分子量、半径等特性无关。由于血浆中晶体溶质数目远远大于胶体数目,所以血浆渗透压主要由晶体渗透压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由蛋白质分子构成,其中,血浆白蛋白分子量较小,数目较多(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决定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大小。 (2)渗透压的作用 晶体渗透压——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

生理学第三章 血液 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血液 【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凝血因子(clotting factor) 2.(血浆)晶体渗透压(crystal osmotic pressure) 3.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 value) 4.红细胞凝集(agglutination) 5.生理性止血(physiology hemostasis) 6.血浆(plasma) 7.血清(serum) 8.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9.血液凝固(blood coagulation) 10.血量(blood volume) 11.血型(blood group) 12.ABO 血型系统(ABO bood group system) 13.红细胞渗透脆性(RBC osmotic fragility) 二、填空题 14.正常人血浆的pH 值为,它取决与血浆中主要缓冲对的比值。 15.根据血细胞的形态与功能特征,一般把造血过程分为、和等三个阶段。 16.正常人血小板数量是,当血小板数减少到以下时,可出现紫癜。17.血液和组织中参与凝血的物质称为,按其发现的先后顺序,以统一命名。18.血液凝固的三个基本步骤是、和,都需要的参与。按始动因子的来源的不同,凝血过程包括性凝血和性凝血两条途径。19.纤溶系统包括四种成分,即、、和。 20.ABO 血型系统将人类的血型分成、、、四种血型;Rh 血型系统将人类的血型分成和两种血型。 21.用盐析法可将血浆蛋白分为、和三大类。其中含量最多的是,它是构成血浆渗透压的主要部分。 22.正常红细胞呈双凹圆碟形,这种形状表面积相对较大,有利于、。

生理学第三章血液试题及答案

第三章血液 二、填空题1.运输功能、缓冲功能、调节体温、防御和免疫功能、生理性止血功能 2.血浆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3.晶体物质、NaCl、蛋白质、白蛋白 4.300mmol/L、不变、正常 5.降低 1.血液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它的主要功能包括_______ 、 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 。 2. 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 3.血浆晶体渗透压是由形成的,特别是;血浆胶体渗透压是由形成,特别是。 4.正常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静脉输入0.85% NaCl溶液,血浆渗透压,血细胞形态_______。 5.若血浆中的白蛋白数量减少,即使保持血浆蛋白总量不变,血浆胶体渗透压也将明显。 三、单项选择题(A型题)1.A 2.B 3.A 1.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 A.白蛋白 B.α1-球蛋白 C.α2-球蛋白 D.γ-球蛋白 E.纤维蛋白原 2.构成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 A.氯化钾 B.氯化钠 C.碳酸氢钾 D.钙离子 E.碳酸氢钠 3.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的主要因素是()

A.血浆白蛋白减少 B.血浆血蛋白增多 C.血浆球蛋白增多 D.血浆球蛋白减少 E.血浆纤维蛋白原减少 4.血细胞比容是指血细胞() A.在血液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 B.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C.与血浆容积的百分比 D.与白细胞容积的百分比 E.与血管容积之比 5.正常成年人血液总量约相当于体重的( ) A.8% B.10% C.12% D.14% E.16% 四、多项选择题(X型题)1.ABC 2.ABCDE 3.ABCE 4.ABDE 5.BDE 18.ABC 19.AD 1.血清与血浆的区别在于前者( ) A.缺乏纤维蛋白原 B.缺乏某些凝血因子 C.增加了血小板释放的物质 D.增加了白蛋白 E.增高了血浆晶体渗透压 2.血液的生理功能有( ) A.运输功能 B.缓冲功能 C.防御保护功能 D.调节体温 E.参与生理 止血和血液凝固 3.下列关于血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液是一种流体组织 B.血液是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 C.血液的颜色是由红细胞中血红蛋白所决定的 D.血浆蛋白均由肝脏产生 E. 血液的比重在1.050~1.060之间,红细胞数越多,血液比重越大

生理学第三章血液试题

医学生理学血液生理试题 填空题 1、血液就是内环境中最活跃得部分,它得主要功能包括__运输功能_____、___缓冲功能____、___调节体温_____、__防御与免疫功能_____、___生理性止血功能____。 2。血浆晶体渗透压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血浆胶体渗透压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 3、血浆晶体渗透压就是由晶体物质形成得,特别就是NaCl ;血浆胶体渗透压就是由蛋白质形成,特别就是白蛋白。 4、正常人得血浆渗透压约为300mmol/L。静脉输入0.85%NaCl 溶液,血浆渗透压不变,血细胞形态_正常______。 5。若血浆中得白蛋白数量减少,即使保持血浆蛋白总量不变,血浆胶体渗透压也将明显降低。 三、单项选择题(A型题) 1、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A) A.白蛋白 B.α1-球蛋白 C.α2—球蛋白D.γ—球蛋白E、纤维蛋白原 2。构成血浆晶体渗透压得主要成分就是(B ) A.氯化钾 B.氯化钠C.碳酸氢钾D.钙离子E。碳酸氢钠 3.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得主要因素就是( A) A。血浆白蛋白减少B、血浆血蛋白增多 C。血浆球蛋白增多D、血浆球蛋白减少E。血浆纤维蛋白原减少

4、血细胞比容就是指血细胞( ) A、在血液中所占得重量百分比B。在血液中所占得容积百分比C、与血浆容积得百分比 D.与白细胞容积得百分比E。与血管容积之比 5.正常成年人血液总量约相当于体重得() A.8%B.10% C.12%D.14% E.16% 四、多项选择题(X型题)1。2。3、4、5.18.ABC19.AD 1。血清与血浆得区别在于前者(ABC ) A。缺乏纤维蛋白原B。缺乏某些凝血因子 C.增加了血小板释放得物质 D.增加了白蛋白E。增高了血浆晶体渗透压 2、血液得生理功能有(ABCDE) A、运输功能B、缓冲功能C、防御保护功能D、调节体温E、参与生理止血与血液凝固 3。下列关于血液得叙述正确得就是(ABCE) A。血液就是一种流体组织 B.血液就是由血细胞与血浆组成C、血液得颜色就是由红细胞中血红蛋白所决定得D。血浆蛋白均由肝脏产生 E。血液得比重在1、050~1。060之间,红细胞数越多,血液比重越大 4、血浆蛋白得主要功能有(ABDE) A、运输作用 B、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 C、调节体温

生理学复习题(填空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1.机体活动的调节方式有_神经调节_ 、_体液调节和 _自身调节_,其中最主要的调节方式是_神经调节_ 。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反射,其结构基础是 _反射弧_。 3.反馈调节控制有_正反馈_ 和负反馈_ 两种类型。 第二章细胞的功能 1.动作电位的产生是_可兴奋细胞兴奋_ 的标志。 2.细胞膜上的通道主要可分为化学_ 门控通道、_电压_ 门控通道和_机械_ 门控通道。 3.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的形式可分为 _单纯扩散_、_通道转运_ 、_载体转运_ 、_原发性主动转运_ 和_继发性主动转运_ 等5种。 4.影响骨骼肌收缩活动的主要因素有_前负荷_ 、_后负荷_ 和_肌细胞收缩能力。 5.从能量消耗的角度看,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形式有_主动转运_和_被动转运_两种。 62和O2等脂溶性物质进入细胞内是通过_单纯扩散_转运形式进行的。 7.静息电位是外流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静息电位绝对值_增大_称超极化。 8.冲动达到神经-肌肉接头处,使突触前膜释放,使终板膜主要对的通透性增加。 9.使肌肉在收缩前处于被拉长状态的负荷称为_前负荷。 10.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称_阈强度,不能产生动作电位的刺激称_阈下刺激_。 11.兴奋性是指机体组织、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_的能力,其能力大小与_阈强度_呈_反比_关系。 12.在神经纤维上给予有效刺激,要产生一连串冲动,必须使两个刺激之间的间隔大于_绝对不应期_,如果刺激之间的间隔恰好等于_绝对不应期,则只能传送一次冲动。 13.在一定范围内,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与初长度成_正比_,肌肉在某一初长度时收缩产生最大张力,此时的前负荷称为_最适前负荷_。

江苏省南通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解析版

南通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 生物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 ....最符合题意。 1. 组成人体细胞的蛋白质和脱氧核糖核酸() A. 都由C、H、O、N、P等元素组成 B. 都由基本组成单位聚合而成 C. 都可作为细胞的能源物质 D. 合成过程中可互相作为模板 2.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组成细胞生物膜的基本支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 B. 高尔基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和运输的场所 C. 细胞利用核孔实现核内外大分子物质的自由转运 D. 在mRNA合成的同时都会有多个核糖体结合到mRNA上 3. 下图是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物的实验装置,甲瓶中加入10 g酵母菌和240 mL葡萄糖溶液,乙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甲瓶中加入酵母菌和葡萄糖溶液后应立即与乙瓶相连通 B. 使乙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来自于酵母菌线粒体 C. 实验中需控制葡萄糖溶液的浓度以保证酵母菌正常的活性 D. 该实验结果说明酵母菌只有在无氧呼吸时才能产生酒精 甲乙 4. 下列关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赤道板先于细胞板形成 B. 染色体数先于DNA分子数加倍 C. 细胞核先于细胞质分裂 D. 中心体先于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5.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 ..的是() A. 人体内只有少数细胞仍保留分裂和分化的能力 B. 一般分化程度越高的细胞,分裂能力越受限制 C. 衰老细胞水分减少,多种酶活性降低,核体积增大 D. 细胞凋亡和细胞癌变都是由相关基因突变引起的 6. 下列关于艾弗里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的叙述,错误 ..的是() A. 该实验是在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的实验基础上进行的 B. 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与DNA重组技术的实质是相同的 C. 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菌落的特征来判断是否发生转化 D. 该体外转化实验证明肺炎双球菌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 7. 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和复制的叙述,错误 ..的是() A. DNA分子中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DNA的基本骨架 B. 科学家利用“假说—演绎法”证实DNA是以半保留的方式复制的 C. DNA复制时,DNA聚合酶可催化两个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连接起来 D.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为DNA复制机制的阐明奠定了基础 8. 豌豆素是野生型豌豆产生的一种抵抗真菌感染的天然化学物质。豌豆细胞中基因A决定豌豆素产生,基因B抑制豌豆素产生。科研人员用两个不产生豌豆素的突变纯系豌豆(突变

2016河南专升本生理病理第三章——血液

2016河南专升本生理病理第三章——血液 距离升本的日子,越来越近,不到200天的时间,你还有多少时间可以浪费。今天耶鲁专升本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一些生理病理的相关知识! 1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比重:血液的比重为1.050—1.060,血浆的比重约为1.025—1.030.粘滞性:血液粘滞性为4—5,血浆为1.6—2.4 血浆渗透压:(1)概念:渗透压指的是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的一种吸引水分子的力量。 (2)血浆渗透的组成:血浆的渗透压主要来自晶体渗透压(NaCI)和胶体渗透压(白蛋白)。 (3)渗透压的作用 晶体渗透压——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 胶体渗透压——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 在临床或生理实验使用的各种溶液中,其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称为等渗溶液(如0.9%NaCI溶液),高于或低于血浆渗透压的则相应地称为高渗或低渗溶液。

(4)酸碱度正常人血浆的pH值为7.35--7.45。血浆能保持相对稳定是由于血浆和红细胞中含有对酸碱物质既有缓冲作用的缓冲对,如血浆中的NaHC03/H2C03、Na2HP04/NaH2P04等,在红细胞内主要有KHC03/H2C03等缓冲对。 2血细胞 红细胞的生理特性悬浮稳定性:指红细胞稳定地悬浮于血浆中不易下沉的特性.以红细胞沉降率(血沉)来表示悬浮稳定性,血沉越快,悬浮稳定性越差,二者呈反变关系。 增加血沉的主要原因:红细胞叠连的形成。红细胞沉降率是指红细胞在第1小时末下沉的距离(mm),简称血沉。影响红细胞叠连的因素不在红细胞本身而在血浆,其中血浆白蛋白通过抑制叠连而使血沉减慢,而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促进叠连的形成,从而加速血沉。 红细胞的渗透脆性:是指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膨胀破裂的特性。渗透脆性越大,细胞膜的抵抗能力越低。红细胞形态的可塑性:红细胞具有良好的变形性,可以通过直径比自己小的毛细血管。 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红细胞的生成 ①生成部位:骨髓是制造红细胞的唯一场所;

血浆渗透压的调节机制

渗透压指的是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的一种吸水力量,其大小取决于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而与溶质的分子量、半径等特性无关。渗透压分晶体与胶体两种,由于血浆中晶体溶质数目远远大于胶体数目,所以血浆渗透压主要由晶体渗透压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由血浆蛋白构成,血浆蛋白减少是胶体渗透压降低的主要原因。血浆晶体渗透压,百分之90~95由钠离子,氯离子,硫酸根离子构成,百分之5~10由葡萄糖,氨基酸,尿素等构成。 晶体物质不能自由通过细胞膜,而可以自由通过有孔的毛细血管,因此,晶体渗透压仅决定细胞膜两侧水份的转移;蛋白质等大分子胶体物质不能通过毛细血管,决定血管内外两侧水的平衡。 血浆渗透压调节机制与影响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下丘脑,内分泌,肾脏,几部分有机联系,相互制约,共同协调,这是维持体液渗透压的主要途径。渗透压感受器位于下丘脑视上核及其周围区。它对血浆渗透压改变(只要改变1%~2%)特别敏感。血浆渗透压升高(如大量出汗或腹泻),对渗透压感受器刺激增强,引起神经垂体ADH的释放增加,从而增强了肾脏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排尿量减少,保留了水分,恢复体液的渗透压;相反,当体液渗透压降低时,减少对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ADH释放减少,使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减少,排尿量增多,从而排出多余的水分。 中暑,渗透性利尿,呕吐,腹泻,发热等可以通过呼吸和皮肤水分丢失过多,导致高渗血症,由脑细胞脱水引起意识障碍等一系列神经系

统受损临床表现,不适当大量补充低钠液体,也可以造成水中毒,由脑细胞水肿导致脑功能障碍。 机体脱水的途径不同,钠水丢失的比例不同,血钠浓度变化多样,可以正常,升高,降低。

生理学血液考试题目及答案

1 血浆胶体渗透压的生理作用是 A 调节血管内外水的交换 B 调节细胞内外水的交换 C 维持细胞正常体积 D 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E 决定血浆总渗透压 2 下列哪项为等张溶液 A 0.85%NaCl溶液 B 10%葡萄糖溶液 C 1.9%尿素溶液 D 20%甘露醇溶液 E 0.85%葡萄糖溶液 3 全血的比重主要决定于 A 血浆蛋白含量 B 渗透压的高低 C 红细胞数量 D 白细胞数量 E NaCl的浓度 4 全血的粘滞性主要取决于 A 血浆蛋白含量 B 红细胞数量 C 白细胞数量 D 红细胞的叠连 E NaCl的浓度 5 组织液与血浆成分的主要区别是组织液内 A 不含血细胞 B 蛋白含量低 C Na+含量高 D K+含量高 E Cl-含量高 6 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清缺乏 A 纤维蛋白 B 纤维蛋白原 C 凝血因子 D 血小板 E Ca2+ 7 红细胞的变形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红细胞的 A 体积 B 表面积

C 数量 D 比重 E 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 8 红细胞沉降率的大小取决于红细胞的 A 体积 B 表面积 C 数量 D 比重 E 叠连 9 红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下降可引起红细胞 A 变形性增大 B 渗透脆性增大 C 悬浮稳定性增大 D 血沉降率降低 E 血红蛋白含量增大 10 自我复制能力最强的细胞是 A 造血干细胞 B 定向组细胞 C 前体细胞 D 网织红细胞 E 淋巴细胞 11 调节红细胞生成的主要体液因素是 A 雄激素 B 雌激素 C 甲状腺激素 * D 促红细胞生成素 E 生长激素 12 红细胞在血管外破坏的主要场所是 A 肾、肝 B 脾、肝 C 肾、脾 D 胸腺、骨髓 E 骨髓、淋巴结 13 血液凝固的发生是由于 A 纤维蛋白溶解 B 纤维蛋白的激活 * C 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

血浆晶体渗透压与血浆胶体渗透压

渗透压的大小是由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颗粒数所决定。与颗粒的大小和化学性质无关。血浆渗透压包括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具有吸取水分透过生物半透膜的力量。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3 kPa 。由于细胞膜和毛细血管壁不同,因而晶体渗透压与胶体渗透压表现出不同的生理作用。 (1)晶体渗透压的作用:由溶解于血浆中的低分子物质(如无机离子、尿素、葡萄糖等)所形成的渗透压叫晶体渗透压。细胞膜允许水分子通过,不允许蛋白质通过,对一些无机离子如Na+、Ca2+等晶体物质大多严格控制,不易通过。这就造成细胞膜两侧溶液的渗透压梯度.从而导致渗透现象的产生。由于晶体比胶体溶质颗粒多,形成的渗透压高,因此血浆晶体渗透压对维持细胞内、外水分的正常交换和分布,保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有重要作用。 例如,当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时,进人细胞内的水分增多,致使红细胞膨胀,直至膜破裂。红细胞破裂使血红蛋白逸出,这种现象称为溶血。反之,当血浆晶体渗透压高时,红细胞中水分渗出。从而红细胞发生皱缩。又由于晶体比较容易通过毛细血管壁,因此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晶体渗透压保持动态平衡,晶体渗透压对毛细血管内外水分的交流影响不大。 (2)胶体渗透压的作用:由血浆蛋白这类高分子物质所形成的渗透压叫胶体渗透压。毛细血管壁只允许水分子和晶体物质通过,不允许蛋白质等大分子通过,因而毛细血管内、外水分的交流取决于胶体渗透压。组织液来自毛细血管血液,液体渗出毛细血管主要是一种滤过过程,决定滤过方向和流量的因素是有效滤过压。 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流体静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在一般体循环毛细血管的动脉端血压较高为3.99 kPa(约为30 mmHg),血浆胶体渗透压约为3.33 kPa(25 mmHg),组织液流体静压约为1.33 kPa(10 mmHg),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约为1.99k Pa(15 mmHg),按上式计算,毛细血管动脉端生成组织液的有效滤过压约为1.33 kPa(10 mmHg),在这个压力的推动下。血浆中的一部分液体滤出毛细血管成为组织液:到毛细血管静脉端,血压降到大约1.596 kPa(12 mmHg),其他3个压力变化不大,故毛细血管静脉端的有效滤过压约为-1.066kPa(-8 mmHg),促使组织液部分地回渗到毛细血管内,从而使组织液和血浆维持相对稳定。 人体正常情况下,血浆中胶体渗透压比组织液中胶体渗透压大,故血浆胶体渗透压对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分的正常分布,促使组织液中水分渗入毛细血管以维持血容量,具有重

第三章血液

第三章血液 学习要求 1、掌握体液和内环境的概念(内环境与稳态)。 2、熟悉血液的组成、理化特性及主要功能。 3、掌握血浆晶体和胶体渗透压对细胞和小血管内外液体平衡的不同影响。 4、掌握红细胞的数量、形态和生理功能:红细胞的脆性与溶血,红细胞悬浮稳定性和血沉,红细胞比容,红细胞生成原料及辅助因子,红细胞生成的调节,促红细胞生成素。 5、了解白细胞的生理:白细胞的分类和计数,各类白细胞的生理功能。 6、熟悉血小板的生理特性和功能。 7、掌握生理止血:生理止血的过程、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及抗凝系统。 8、了解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9、掌握血型及输血原则:ABO血型系统。 10、熟悉交叉配血。 11、了解Rh血型系统。 各型试题 一、填空题 1、血浆中最主要的缓冲对是(NaHCO3/H2CO3)。 2、血液的比重主要决定于(红细胞比容),其次是(血浆蛋白含量)。 3、离心沉淀后的抗凝血液,其上层是(血浆),下层是(血细胞)。 4、血浆蛋白分为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和(白蛋白),其中(白蛋白)含量最多。 5、血液呈(弱碱)性,pH值为(7.35~7.45)。 6、红细胞中的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它具有(运输O2和CO2)和(缓冲酸碱性)功能。 7、红细胞生成的主要原料是(铁)和(蛋白质),成熟因子主要是(维生素B12)和(叶酸)。 8、红细胞是由(红骨髓)中的原始血细胞分化而来。 9、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为(120d),衰老的红细胞主要被(肝、脾等处的巨噬细胞)所吞噬破坏。 10、白细胞中吞噬能力最强的是(单核-巨噬细胞),能释放组胺和肝素的是(嗜碱性粒细胞),与机体免疫功能关系密切的是(淋巴细胞)。 11、调节红细胞生成的激素是(促红细胞生成素)和(雄激素)。 12、参与体液性免疫的淋巴细胞是(B淋巴细胞),参与细胞性免疫的淋巴细胞是(T淋巴细胞)。 13、在凝血和止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血细胞是(血小板)。 14、血小板是由(骨髓巨核细胞)演变而来的。 15、正常成人血液总量约占体重(7%~8%),血浆蛋白总量为(6~8g/dl),白蛋白/球蛋白为(1.5~2.5/1)。 16、正常成人的红细胞比容,男性为(40%~50%),女性为(37%~48%)。 17、正常成人红细胞数量男性为(5.0×1012/L),女性为(4.2×1012/L),血红蛋白含量男性为(120~160g/L),女性为(110~150g/L)。 18、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构成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无机盐)。

渗透压(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我们!不胜感激! 渗透压(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一概述渗透压(osmoticpressure)是溶液的一种基本特性。当用半透膜隔开两种不同浓度的同种溶液时,则水分子从浓度低的一侧通过半透膜向浓度高的一侧扩散,这种现象称渗透现象。产生这种渗透作用的力称渗透压:渗透压就是指溶液中的溶质颗粒通过半透膜吸引水分子的力量。渗透压的大小与溶液中溶质颗粒数目成正比;而与溶质的种类及颗粒的大小无关。 二血浆渗透压的组成血浆渗透压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由血浆中电解质、葡萄糖、尿素等晶体物质(主要是NaCl)所形成的渗透压称血浆晶体渗透压;另一部分是由血浆蛋白(主要为白蛋白)等胶体物质所形成的渗透压称血浆胶体渗透压。临床上规定渗透浓度在280~320mmol/L的溶液为生理等渗溶液。人体内的组织液和细胞内液的渗透压都和血浆渗透压相等。临床上所用的等渗、低和高渗溶液都是与血浆渗透压比较而言的。与血浆渗透压相等或相近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而高于或低于血浆渗透压的溶液则相应地称为高渗或低渗溶液。 三渗透压的作用在体内,有两种生物半透膜,即细胞膜和毛细血管壁。由于细胞膜和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不同,因而表现出晶体渗透压与胶体渗透压不同的生理作用。 1.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作用 细胞膜允许水分子自由通透,对某些无机离子等不易通透。因此,血浆晶体渗透压对维持细胞内外水分的正常交换、保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正常情况下,细胞膜内、外的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细胞内、外水分相对平衡,血细胞也得以保持正常形态和功能。如果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时,进入红细胞内的水分增多,使红细胞膨胀,直至破裂,导致溶血。反之,血浆晶体渗透压增高,则红细胞内水分渗出引起皱缩变形,也可破裂溶血。 2.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作用 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较大,水分子和晶体物质可以自由通透,因而毛细血管壁两侧的晶体渗透压基本相等。但毛细血管壁不允许大分子的蛋白质通透,毛细血管内外水分的交换取决于血浆胶体渗透压。临床上血浆胶体渗透压对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分的交换,维持正常血浆容量有重要作用。

血浆渗透压计算73491

血浆渗透压计算(mmol/L) -+20)×=mmol/L ①(Cl-+HCO 3 正常值280~310mmol/L(平均300) <280mmol/L为低渗,>310mmol/L为高渗 ②(Na++K+)×2+BS+BUN=mmol/L (正常人:BS为3.9~6.1mmol/L BUN为1.78~7.14mmol/L) 正常值280~310mmol/L <280mmol/L为低渗,>310mmol/L为高渗 ③MCV(平均红细胞体积μm3)=红细胞比积×1000除以红细胞数(N/L)正常值82~96μm3,>96μm3为低渗,<82μm3为高渗 ④血清钠正常130~150mmol/L(平均140) <130mmol/L为低渗,>150mmol/L为高渗 ⑤(Na++10)×2,正常280~310mmol/L(平均300) <280mmol/L为低渗,>310mmol/L为高渗 -=120-140mmol/L ⑥Cl-+HCO 3 <120mmol/L为低渗,>140mmol/L为高渗 ⑦血浆胶体渗透压有关计算公式: 血浆总蛋白g/L×2.41×2=289.2~385.6mmol/L <289.2mmol/L为低渗,>385.6mmol/L为高渗 1.74×Ag/L+1.205×Gg/L=85~131.85mmol/L 例如白蛋白50g/L,则1.74×50+220=307mmol/L 3.5×(A+G/L)除以7.5=18.99kPa

<18.99kPa为低渗 补充血浆ml数=血浆蛋白(正常值一病人值)×8×体重(kg) 按8ml/kg输入,可提高血浆蛋白10g/L。一般10~25g/d,可连续补 给 COP(血浆胶体渗透 压)=3A+0.2A2+0.01A3+2G+0.2G2+0.01G3 A:白蛋白;G球蛋白正常值:25+-2mmHg,以<20mmHg为低渗透压 低蛋白造成的低胶体渗透压情况下,总渗透压的正常维持常需伴有钠离子浓度升高,而高钠会引起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抵抗而引起血糖升高,损害肝脏糖原异生功能以及减少乳酸的清除。

生理课堂练习(1)

1.绪论自测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生理学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D A.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 B.是一门以实验为研究方法的科学 C.是医学基础理论课程 D.研究在器官、细胞和分子三个水平进行 E.是以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和机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2.有关分析生理学实验研究结果的观点,正确的是C A.动物实验的结果可直接用于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 B.分子水平的研究结果最准确 C.多水平研究结果的综合,有助于解释生理功能机制 D.整休水平的研究结果最不可靠 E.器官水平的研究结果最准确 3.细胞兴奋的客观指标是B A.收缩 B.动作电位 C.分泌 D.静息电位 E.阈电位 4.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 A.反射 B.自动控制 C.适应 D.神经冲动 E.转导 5.机体功能调节的主要方式是D A.反馈调节 B.全身性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 D.神经调节

E.前馈调节 6.破坏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后,下列何种情况消失C A.兴奋 B.抑制 C.反射 D.反应 E.反馈 7.关于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C A.反射弧的传出途径可以通过体液因子完成 B.反射活动需要有完整的反射弧 C.非条件反射建立在条件反射基础上 D.没有大脑参与,某些反射活动也能发生 E.没有反射中枢的参与,无法完成反射活动 8.迷走神经传出纤维的冲动可看作是A A.控制信息 B.反馈信息 C.受控系统 D.控制系统 E.前馈信息 9.下列哪项是非条件反射的特点B A.数量无限 B.先天遗传 C.有高度适应性 D.可消退 E.反射弧不固定 10.轻触眼球角膜引起眨眼动作的调节属于A A.神经调节 B.神经 -体液调节 C.反馈调节 D.自身调节 E.前馈调节

血液试题

第三章血液 学习要求 1 掌握体液和内环境的概念(内环境与稳态)。 2 熟悉血液的组成、理化特性及主要功能。 3 掌握血浆晶体和胶体渗透压对细胞和小血管内外液体平衡的不同影响。 4 掌握红细胞的数量,形态和生理功能:红细胞的脆性与溶血,红细胞悬浮稳定性和血沉,红细胞比容,红细胞生成原料及辅助因子,红细胞生成的调节,促红细胞生成素。 5 了解白细胞生理:白细胞分类和计数量,各类白细胞的生理功能。 6 熟悉血小板生理特性和功能。 7 掌握生理止血:生理止血的过程、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及抗凝系统。 8 了解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9 掌握血型及输血原则:ABO血型系统。 10 熟悉交叉配血。 11 了解Rh血型系统。 各型试题 一、填空题 1 血浆中最主要的缓冲对是。 2 血液的比重主要决定于,其次是。 3 离心沉淀后的抗凝血液,其上层是下层是。 4 血浆蛋白分为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和,其中含量最多。 5 血液呈性,pH值为。 6 红细胞中的主要成分是,它具有和的功能。 7 红细胞生成的主要原料是和,成熟因子主要是和。 8 红细胞是由中的原始血细胞分化而来。 9 红细胞的平均寿命约为,衰老的红细胞主要被所吞噬破坏。 10 白细胞中吞噬能力最强的是,能释放组织胺和肝素的是,与机体免疫功能关系密切的是。 11 调节红细胞生成的激素是和。 12 参与体液性免疫的淋巴细胞是,参与细胞性免疫的淋巴细胞是 13 在凝血和止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血细胞是。 14 血小板是由演变而来。 15 正常成人血液总量约占体重,血浆蛋白总量为,白蛋白/球蛋白为。 16 正常成人的红细胞比容,男性为,女性为。 17 正常成人红细胞数量男性为,女性为血红蛋白含量男性为,女性为。 18 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构成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 19 临床常用的等渗溶液是和。 20 临床上用测定方法来检查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 21 骨髓受到X线损害引起的贫血是,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可导致,各种疾病引起的出血而致的贫血是。 22 血小板的基本功能有、和。 23 血型是依据的抗原特异性而定的,临床上最重要的是血型系统。 24 红细胞膜含有B凝集原者,其血型可能为型或型。

最新有关初中生物知识点:血浆渗透压

有关初中生物知识点:血浆渗透压 1.血浆渗透压形成及数值 血浆渗透压由两部分溶质所形成:一部分是血浆中的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小分子晶体物质形成的血浆晶体渗透压,另一部分是血浆蛋白等大分子物质所形成的血浆胶体渗透压。由于血浆中小分子晶体物质的颗粒非常多,因此血浆渗透压主要是晶体渗透压。5%葡萄糖液或0.9%NaCl溶液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近,故称为等渗溶液。血浆胶体渗透压很小,仅为 3.33kPa (25mmHg)左右。通常血浆蛋白中白蛋白的含量较多、分子量较小,因此在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中,白蛋白尤为重要。 2.血浆渗透压的生理意义 血浆渗透压具有吸取水分透过生物半透膜的力量。由于细胞膜和毛细血管壁不同,因而晶体渗透压与胶体渗透压表现出不同的生理作用。 (1)晶体渗透压的作用:细胞膜允许水分子通过,不允许蛋白质通过,对一些无机离子如Na+、Ca2+等大多严格控制,不易过。这就造成细胞膜两侧溶液的渗透压梯度,从而导致渗透现象的产生。由于晶体比胶体溶质颗粒多,形成的渗透压高,因此血浆晶体渗透压对维持细胞内、外水分的.正常交换和分布,保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有重要作用。例如,当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时,进入细胞内的水分增多,致使红细胞膨胀,直至膜破裂。红细胞破裂使血红蛋白逸出,这种现象称为溶血。反之,当血浆晶

体渗透压高时,红细胞中水分渗出,从而发生皱缩。 (2)胶体渗透压的作用:毛细血管壁只允许水分子和晶体物质通过,不允许蛋白质通过,因而毛细血管内、外水分的交流取决于胶体渗透压。血浆中胶体渗透压比组织液中胶体渗透压大,故血浆胶体渗透压对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分的正常分布,促使组织中水分渗入毛细血管以维持血容量,具有重要作用。当血浆蛋白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时,组织液增多,引起水肿。

中考生物考试知识考点血浆渗透压

中考生物考试知识考点血浆渗透压 中考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终端显示与成果展示,中考是一次选拔性考试,其竞争较为激烈。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知识,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率,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下文为大家准备了中考生物考试知识考点。 1.血浆渗透压的生理意义 血浆渗透压具有吸取水分透过生物半透膜的力量。由于细胞膜和毛细血管壁不同,因而晶体渗透压与胶体渗透压表现出不同的生理作用。 (1)晶体渗透压的作用:细胞膜允许水分子通过,不允许蛋白质通过,对一些无机离子如Na+、Ca2+等大多严格控制,不易过。这就造成细胞膜两侧溶液的渗透压梯度,从而导致渗透现象的产生。由于晶体比胶体溶质颗粒多,形成的渗透压高,因此血浆晶体渗透压对维持细胞内、外水分的正常交换和分布,保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有重要作用。例如,当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时,进入细胞内的水分增多,致使红细胞膨胀,直至膜破。 裂。红细胞破裂使血红蛋白逸出,这种现象称为溶血。反之,当血浆晶体渗透压高时,红细胞中水分渗出,从而发生皱缩。 (2)胶体渗透压的作用:毛细血管壁只允许水分子和晶体物质通过,不允许蛋白质通过,因而毛细血管内、外水分的交流取决于胶体渗透压。血浆中胶体渗透压比组织液中胶体渗透

压大,故血浆胶体渗透压对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分的正常分布,促使组织中水分渗入毛细血管以维持血容量,具有重要作用。当血浆蛋白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时,组织液增多,引起水肿。 2.血浆渗透压形成及数值 血浆渗透压由两部分溶质所形成:一部分是血浆中的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小分子晶体物质形成的血浆晶体渗透压,另一部分是血浆蛋白等大分子物质所形成的血浆胶体渗透压。由于血浆中小分子晶体物质的颗粒非常多,因此血浆渗透压主要是晶体渗透压。5%葡萄糖液或0.9%NaCl溶液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近,故称为等渗溶液。血浆胶体渗透压很小,仅为3.33kPa(25mmHg)左右。通常血浆蛋白中白蛋白的含量较多、分子量较小,因此在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中,白蛋白尤为重要。 希望为大家提供的中考生物考试知识考点的内容,能够对大家有用,更多相关内容,请及时关注!

2017年中考生物考前冲刺复习笔记:血浆渗透压

[键入文字] 2017 年中考生物考前冲刺复习笔记:血浆渗透压 2017 年的中考复习已经拉开了帷幕,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备战2017 年中考生物考试,特意为大家整理了生物知识点,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1.血浆渗透压的生理意义 血浆渗透压具有吸取水分透过生物半透膜的力量。由于细胞膜和毛细血管壁不同,因而晶体渗透压与胶体渗透压表现出不同的生理作用。 (1)晶体渗透压的作用:细胞膜允许水分子通过,不允许蛋白质通过,对一些无机离子如Na+、Ca2+等大多严格控制,不易过。这就造成细胞膜两侧溶液的渗透压梯度,从而导致渗透现象的产生。由于晶体比胶体溶质颗粒多,形成的渗透压高,因此血浆晶体渗透压对维持细胞内、外水分的正常交换和分布,保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有重要作用。例如,当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时,进入细胞内的水分增多,致使红细胞膨胀,直至膜破。 裂。红细胞破裂使血红蛋白逸出,这种现象称为溶血。反之,当血浆晶体渗透压高时,红细胞中水分渗出,从而发生皱缩。 (2)胶体渗透压的作用:毛细血管壁只允许水分子和晶体物质通过,不允许蛋白质通过,因而毛细血管内、外水分的交流取决于胶体渗透压。血浆中胶体渗透压比组织液中胶体渗透压大,故血浆胶体渗透压对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分的正常分布,促使组织中水分渗入毛细血管以维持血容量,具有重要作用。当血浆蛋白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时,组织液增多,引起水肿。 2.血浆渗透压形成及数值 血浆渗透压由两部分溶质所形成:一部分是血浆中的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小分子晶体物质形成的血浆晶体渗透压,另一部分是血浆蛋白等大分子物质所形成的血浆胶体渗透压。由于血浆中小分子晶体物质的颗粒非常多,因此血浆渗透压主要是晶 1

中考生物考点整理:血浆渗透压

中考生物考点整理:血浆渗透压为了能更好更全面的做好复习和迎考准备,确保将所涉及的中考考点全面复习到位,让孩子们充满信心的步入考场,现特准备了中考生物考点整理。 1.血浆渗透压的生理意义 血浆渗透压具有吸取水分透过生物半透膜的力量。由于细胞膜和毛细血管壁不同,因而晶体渗透压与胶体渗透压表现出不同的生理作用。 (1)晶体渗透压的作用:细胞膜允许水分子通过,不允许蛋白质通过,对一些无机离子如Na+、Ca2+等大多严格控制,不易过。这就造成细胞膜两侧溶液的渗透压梯度,从而导致渗透现象的产生。由于晶体比胶体溶质颗粒多,形成的渗透压高,因此血浆晶体渗透压对维持细胞内、外水分的正常交换和分布,保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有重要作用。例如,当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时,进入细胞内的水分增多,致使红细胞膨胀,直至膜破。 裂。红细胞破裂使血红蛋白逸出,这种现象称为溶血。反之,当血浆晶体渗透压高时,红细胞中水分渗出,从而发生皱缩。 (2)胶体渗透压的作用:毛细血管壁只允许水分子和晶体物质通过,不允许蛋白质通过,因而毛细血管内、外水分的交流取决于胶体渗透压。血浆中胶体渗透压比组织液中胶体渗透压大,故血浆胶体渗透压对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分的正常分

布,促使组织中水分渗入毛细血管以维持血容量,具有重要作用。当血浆蛋白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时,组织液增多,引起水肿。 2.血浆渗透压形成及数值 血浆渗透压由两部分溶质所形成:一部分是血浆中的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小分子晶体物质形成的血浆晶体渗透压,另一部分是血浆蛋白等大分子物质所形成的血浆胶体渗透压。由于血浆中小分子晶体物质的颗粒非常多,因此血浆渗透压主要是晶体渗透压。5%葡萄糖液或0.9%NaCl溶液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近,故称为等渗溶液。血浆胶体渗透压很小,仅为3.33kPa(25mmHg)左右。通常血浆蛋白中白蛋白的含量较多、分子量较小,因此在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中,白蛋白尤为重要 提供的中考生物考点整理,是我们精心为大家准备的,希望大家能够合理的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