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反应热.(修改版)ppt
反应热 优秀课件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一 PPT(共38张)
(4)数据处理:
①取盐酸温度和NaOH溶液温度的平均 值记为反应前体系的温度(t1)。计算温度
差(t2-t1),将数据填入下表。
②取三次测量所得温度差的平均值作为计算依据。 ③根据温度差和比热容等计算反应热。
为了计算简便,可以近似地认为实验所用酸、碱稀溶液的 密度、比热容与水的相同,并忽略量热计的比热容,则:
c、温度计的水银球要完全浸没在溶液中,且不能靠在容器的底部 或壁上。测混合液最高温度时,要随时读取温度值,以提高所测温 度的精确度
d、量取液体体积时读数要准确
e、要用玻璃搅拌棒轻轻搅动溶液,使酸碱充分反应
(6)导致测定误差的因素
①量取溶液的体积不准确
②温度计读数有误(如未读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就记为终止 温度)
③实验过程中有液体溅出 ④混合酸、碱溶液时,动作缓慢,从而引起实验误差
⑤隔热层隔热效果不好,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太大, 从而引起误差
⑥测过盐酸的温度计未用水清洗,便立即去测碱 的温度,因热量损失而引起误差
⑦溶液浓度不准确
⑧没有进行重复实验
3、中和热:
(1)定义: 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l) 时放出的热量,叫做中和热
④表述:用文字表述中和热时,不带“-”号;用ΔH表示时,带上“-”。
例如:强酸与强碱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或ΔH=-57.3kJ/mol
⑤对于任意一个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它的ΔH准确值一定等于-57.3kJ/mol
(二)反应热与焓变
1、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热产生的原因:化学反应前后体系 的内能发生了变化
II、用另一个量筒量取50mL0.55 mol/L NaOH溶液,用温 度计测量并记录NaOH溶液的温度(数据填入下表)。
反应热、焓变PPT课件
.
21
问题探究
1、大、小烧杯放置时,为何要使两杯口相平?填碎纸条 的作用是什么? 2、酸、碱混合时,为何要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一次 倒入小烧杯而不能缓缓倒入?
减少热量损失
.
22
问题探究
3、实验中能否用环形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 为什么?
不能。因为铜丝易导热,使热量损失较大
4、有人建议用50mL0.55mol/LNaOH进行上述实验, 测得的中和热数值会更加准确。为什么?
专题五 化学能与热能
.
1
复习一、概念辨析 复习二、反应热效应的判断
复习三、反应过程中产生热量变化的实质 及计算
复习四、反应热(焓变)的图像分析 复习五、热化学方程式(意义及书写) 复习六、反应热的测定(实验、盖期定律)
复习七、能源的充分利用
.
2
复习一、概念辨析
1、反应热与焓变
反应热: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和生成物
具有相同温度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
量称为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符号:△H △H >0或者值为“+”——吸热反应 △H <0或者值为“-”——放热反应
单位:kJ•mol-1或 J•mol-1
.
3
复习一、概念辨析
1、反应热与焓变
焓变: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所吸收 或放出的热量称为化学反应的焓变.
符号:△H △H >0或者值为“+”——吸热反应 △H <0或者值为“-”——放热反应
3、衡量燃烧放热大小的物理量
各种常见元素完全燃烧的标准 ——生成稳定物质:
H——生成液态水 C——生成CO2
S——生成SO2
N——生成N2
.
反应热pp课件
ΔH=反应物的总键能(E吸)-生成物的总键能(E放)
②宏观角度
反应物总能量(焓)大于生成物总能量(焓),反应放热
反应物总能量(焓)小于生成物总能量(焓),反应吸热
放热反应
△H<0
吸热反应
△H>0
ΔH=生成物的总能量(H生)-反应物的总能量(H反)
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
放热反应→焓变为负值
反应是吸热反应。由于反应时吸收环境能量(环境降温)而使反应体系的能
量升高,故ΔH>0,即ΔH为+
注意:
①放热反应的∆H为“-””吸热反应的∆H为“+”,即:放热反应的
∆H<0,吸热反应的∆H>0;
②△H表示必须带有“+”“-”,不能省略,比较大小要注意“+”“-”
常见的放热反应
a.所有的燃烧反应
b.所有的酸碱中和反应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第一节 反应热
1.1.1 反应热
焓变
学习目标
1.掌握烩变与反应热的含义,理解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能量变
化的原因
2.掌握测定中和热的实验原理和操作
化学反应的过程,既是物质的转化过程,也是化学能与热、
电等其他形式能量的转化过程。
化学反应既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也遵守能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以物
②符号:∆H
③单位:kJ·mol-1(或kJ/mol)
(2)焓变
内能(符号为U):体系内物质的各种能量的总和,受
温度、压强和物质的聚集状态等影响
①焓(H):是与内能有关的物理量
②焓变(∆H):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值差,其数
值等于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热,即:∆H=H(生成物)—H(反应物)
课件4:1.1.1 反应热 焓变
[效果验收]
2.下列过程一定释放出能量的是 ( D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分子拆分成原子
D.原子构成分子
【解析】原子构成分子过程为新化学键形成过程,一定释放能量。
[效果验收]
3.氮化硅陶瓷材料可由石英固体与焦炭颗粒在高温的氮气流中通过如下反 应制得: SiO2+C+N2―高―温→Si3N4+CO(未配平),该反应变化过程中的能量 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以下问题。
提示:碱过量的目的是保证盐酸完全反应。
[交流讨论] (3)能否用浓硫酸代替盐酸?对结果会产生什么影响?
提示:不能。浓硫酸溶解于水时放热,所测中和热数值会偏大。
二、反应热与焓变
1.内能、焓、焓变 (1)内能(符号为 U):体系内物质的各种能量的总和,受 温度 、 压强 和 物质的聚集状态 等影响。
该反应是__放__热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反应热 ΔH____<____0(填“>”“<”或“=”)。
重点突破
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理解反应热产生的原因
[情境探究] 能量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它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物 体传递给另一物体,但在转化和传递过程中,能量的总值是保持不变的(这 叫能量守恒定律)。因此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与质量守恒一样,能量也是守 恒的。
2.已知: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下列反应中 能放出 57.3 kJ 热量的是 ( C ) A.1 L 1 mol·L-1 的稀硫酸与足量 NaOH 溶液反应 B.稀盐酸与氨水反应生成 1 mol H2O C.稀盐酸与稀 Ba(OH)2 溶液反应生成 1 mol 水 D.稀 NaOH 溶液与 95%浓硫酸反应生成 1 mol 水
反应热ppt课件
③测定中和热使用的若是酸、碱的浓溶液,由于酸、碱的浓溶液在稀释时会放热, 所以生成1molH2O放热大于57.3kJ。
温故知新
中和热、燃烧热的异同点
相 能量变化
同 点
ΔH
反应物的量
如:C→CO2,H→H2O(l),S→SO2等。 ⑤燃烧热与物质的多少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⑥符号: △H<0 单位: kJ/mol
思考讨论
三、燃烧热
【思考1】燃烧放出的热量与燃烧热有什么不同?
答:① 燃烧放出的热量与物质的多少有关,燃烧的物质越多,放出的热量就 越多,而燃烧热规定是1 mol的纯物质;
新课讲解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
中和热 (1)定义: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液态水和可溶性盐时所释放 的热量。 (2)注意事项:
①测定中和热使用的若是强酸、强碱的稀溶液 (即反应满足H+(aq) + OH-(aq) =H2O(l)),则生成1molH2O放出的热量为定57.3kJ。
在热学中体系是与周围其他部分区分开来的根据需要所研究的 对象。如我们可将盐酸、NaOH溶液及发生的反应等看作一个 反应体系,简称体系(又称系统)。
体系与环境之间存在_物___质___交换或__能__量___交换。
新课讲解
一、反应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2、反应热的定义 定义:在等温条件下①,化学反应体系向环境_释__放____或从环境_吸__收____的__热__量___,
不同:(1)指明了温度和压强 (2)注明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 (3)注明反应热(△H)
课件4:1.1.1 焓变 反应热
⑸ΔH的值与系数相匹配。 系数加倍,ΔH值也加倍。 正逆反应的ΔH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
⑹ 反应物完全变成生成物,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⑺ 热化学方程式一般不要写反应条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例1:当1mol气态H2与1mol气态Cl2反应生成2mol 气态HCl,放出184.6kJ的热量,请写出该反应的 热化学方程式。
B、CH4 + 2O2 = CO2 + H2O状态ΔH = – 890 kJ/mol
C、CH4 ( g ) + 2 O2 ( g ) = CO2 ( g ) + 2 H2O ( l )
ΔH = – 890 kJ/mol
D、 1/2CH4 ( g ) + O2 ( g ) = 1/2CO2 ( g ) + H2O ( l )
第1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1课时 焓变 反应热
物质变化 1、化学反应的特征 能量变化
质量守恒 能量守恒
2、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吸收和放出),可
以 热能 、 光能 、 电能 及其它形式的能量
表现出来。
• 当能量变化以热能的形式表现时,化学反应可以分为:
3、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熟记常见反应)
• C + CO2高=温== 2CO 吸热反应
(2) 吸热反应
① 化学反应中吸收热量的反应。生
高
< ② E (反应物)
E (生成物)
③ 常见的吸热反应:
反
低
a. Ba(OH)2·8 H2O晶体与NH4Cl晶体反应;
b. H2与CuO等还原反应;
c. C作还原剂的反应; C + CO2 == 2CO
《反应热》-完整版人教版ppt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所有燃烧反应 中和 反应 大部分化合反应 活泼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 铝热反应
大部分分解反应 CaCO3高温分解
Ba(OH)2.8H2O+NH4Cl 其他:C+CO2 高=温 2CO C+H2O(g)高=温 CO+H2
高温
Fe+H2O(g)= Fe3O4+4H2
二、键能、吸放热、物质能量的关系
(2)吸热反应
生成物H
能量 吸收 热量
生成物H
ΔH>0 吸热反应
《反应热 》-完整 版人教 版【精 品课件 】
反应物H
《反应热 》-完整 版人教 版【精 品课件 】
ΔH的正、负与物质能量和吸热、放热反应的关系 放热反应:ΔH为“-”,ΔH<0,含义:物质能量减小。 吸热反应:ΔH为“+”,ΔH>0,含义:物质能量增加。
C [由题意知,白磷能量高,红磷能量低,红磷比白磷稳定。]
《反应热 》-完整 版人教 版【精 品课件 】
15
《反应热 》-完整 版人教 版【精 品课件 】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所有的化学反应都伴有能量的变化,伴有能量变化 的一定是化学反应。( ) (2)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一定是化学反应的焓变。( ) (3)不需加热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 (4)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的能量大于生成物的 能量时,反应放热,ΔH为“-”。( )
《反应热 》-完整 版人教 版【精 品课件 】
练习:1、已知反应2HI(g)=H2(g) + I2(g)的ΔH=+11 kJ·mol-1,1 mol H2(g)、1 mol I2(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分别需要吸收436 kJ、151 kJ的 能量,则1 mol HI(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吸收的能量为__2_9_9_kJ。 (试题来源:2015年高考化学新课标卷Ⅰ第28⑶题) 根据ΔH=化学键断裂所吸收的总能量-化学键形成所释放的总能量 设1 mol HI(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吸收的能量为x kJ, 则2xkJ-(436kJ+151kJ)=+11kJ x=299
《 反应热、焓变》精品课件
最新 PPT
两大守恒: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 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同时遵守质量
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那么 一个反应中的质量与能量有 没有关系呢?
有
最新 PPT
第一章
ks5u最精新品课PP件T
A. 2Q1 + Q2 >4Q3 B. 2Q1 + Q2 <4Q3
C. Q1 + Q2 < Q3 D. Q1 + Q2 = Q3
我们认识了反应热,那么怎样书写 表示化学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
最新 PPT
•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0.9.2 120.9.2 1Monday, September 21, 2020
△H=436×3+946×1-391×6=-92kJ/mol (提示2: H2(g)+1/3N2(g)=2/3NH3(g))
△H`=-92kJ/mol×1/最3新=PPT-30.67kJ/mol
小 结 一、焓变 反应热
从焓变角度看: ΔH=生成物的焓-反应物的焓
从反应热角度看: ΔH=生成物能量-反应物能量 从键能角度看:Δ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
4、下列变化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B ) A.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B.点燃的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 C.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D.氯化钠溶于水
最新 PPT
5、已知反应A+B=C+D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
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A的能量一定高于C B. B的能量一定高于D C. A和B的总能量一定高于C和D的总能量 D.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一定能发生
4.1.1反应热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并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4.认识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能量的多少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反应过程中能量守恒。
一、焓变1.焓变(1)焓变①概述:焓(H)是与内能有关的物理量。
在一定条件下,某一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由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值差即焓变(ΔH)决定。
②常用单位:kJ/mol (或kJ·mol-1)。
(2)焓变与反应热的关系恒压条件下,反应的热效应等于焓变。
因此,我们常用ΔH表示反应热。
2.ΔH的正、负和吸热、放热反应的关系(1)放热反应:反应完成时,生成物释放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吸收的总能量的反应。
由于反应后放出热量(释放给环境)能使反应体系的能量降低,故ΔH < 0(填“<”或“>”),即ΔH 为负(填“正”或“负”)。
(2)吸热反应:反应完成时,生成物释放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吸收的总能量的反应。
由于反应时吸收环境能量而使反应体系的能量升高,故ΔH > 0(填“<”或“>”),即ΔH 为正(填“正”或“负”)。
3.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图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比较1.(2009年上海单科)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A.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B.会产生新的物质C.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D.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解析: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新化学键的形成,化学变化中会产生新的物质并伴随能量变化,但物质状态不一定发生变化,答案: C二热化学方程式1.概念能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2.特点(与化学方程式比较)(1)指明了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若在25 ℃、101 kPa时进行的反应,可不注明。
(2)在化学方程式右边注明ΔH的“+”、“-”和单位。
人教版教材《反应热》完整版PPT2
考点:考查了无机推断、物质的性质的相关知识。
10.(N20a19O·枣H庄)(aq)+1/2H2SO4 (aq)=1/2 Na2SO4(aq)+ H2O (l) ΔH = -57.3 kJ/mol
NH3·H2O(aq)+ HCl(aq)=NH4Cl(aq)+H2O (l) ΔH = -57.3 kJ/mol
起始量(mol):3 0 0
C. 配制500mL0.1 mol·L-1的CuSO4溶液,需8.0g 无水CuSO4
环形玻璃搅拌棒
A. 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率可达100% B. 用可溶性的铝盐或铁盐处理水中的悬浮物
A. Na2O、MgO、Al2O3均属于碱性氧化物
故选:B。 故答案为:Ca2++CO32﹣=CaCO3↓;Ba2++CO32﹣=BaCO3↓;
泡沫塑料板
(或硬纸板) (4)氯化钡过量时,加入硫酸会产生白色沉淀,要判断SO42﹣是否已除尽,可以通过检验加入氯化钡溶液来确定,操作是:静置,取
上层少量清液,滴加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已经除尽,
1.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小烧杯 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反应物
若 E1 > E2 吸热反应
吸收能量E1 旧化学键断裂 新化学键形成
释放能量E2
生成物
若 E1 < E2 放热反应
从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来 看。
释
吸
放
收
能
能
量
量
E(反应物)>E(生成物)
E(反应物)<E(生成物)
选修四1.1反应热
热 能
光 能
热 能
化 学 能
光 能
电 能
电 能
D) 1.下面有关化学能和热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中不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只要有能量变化的反应一定是化学反应 C.只要是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燃烧反应都可以看成物质内部的化学能转变 为热能的放热反应
2. A+B=C+D是化学反应,已知该反应为放 热反应,对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D A.A的能量一定高于C 的能量 B.B的能量一定高于D的能量 C.反应物A与B的总能量一定低于生成物C与 D的总能量 D.反应物A与B的总能量一定高于生成物C与 D的总能量
高温 高温
实验2-2
现象: 1、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 NH3 2、有糊状物生成 → 发生化学反应, 并有H2O生成 3、玻璃片与小烧杯粘结在一起→ 吸热反应 Ba(OH)2•8H2O+2NH4Cl =BaCl2+2NH3↑+10H2O
3、判断: (1)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2)不需要加热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3)一个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与反应 条 件没有直接联系,与反应物及生 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有关。
二、化学反应遵循的规律
1、能量不会自然产生,也不会自然消失,只能 从一种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能 量是守恒的,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2、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质的总质量相 等——质量守恒。 3、对于共价化合物来说,形成的原子半径越小, 键能越大,共价键越强,越牢固,能量越低, 分子越稳定;
2.两个定律
再见!
H2 + Cl2
2HCl
断开1molH-H 键要吸收436kJ 的能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收看
1.3 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比较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放热反应 定义 形成原因 吸热反应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小 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有热量放出的化学反 应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大于生成物具有的总 能量
与化学键 强弱的关 系
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 放出的总能量大于反 应物分子断键时吸收 的总能量
④铝热反应 ③金属与酸反应 ⑤大多数化合反应为放热反应(少数化合反应 如等是吸热反应),浓硫酸被稀释时放出大量 的热是由于浓硫酸与水化合生成水合硫酸分子 H2O)。 (H2SO4· (2)常见的吸热反应 ①大多数分解反应 ②水解反应
③其他反应 例:C+CO2;C+H2O; H2+CuO;Ba(OH)2· 8H2O+NH4Cl
下列过程能肯定是放热反应的是( ) A.燃烧 B.分解 C.凝华
D.溶解
【小结】注意吸、放热反应与吸、放热现象的区别。
谢谢收看
C.A具有的焓高于B和C具有的焓之和 D.A→B+C △H>0,则B+C→A △H<0 【小结】化学反应的过程可看成是“储存” 在物质内部的能量转化为热能等而被释放出 来,或者是热能等转化为物质的内部能量而 被“储存”起来的过程。
谢谢收看
1.2 反应热与键能的关系
反应热与键能的关系
以H2与Cl2反应生成HCl为例来说明: H2(g)+Cl2(g)=2HCl(g)
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 出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 分子断键时吸收的总能 量
比较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图示
能量关 系
反应物总能量=生成 生成物总能量=反应 物总能量+热量+其他 物总能量+热量+其 形式的能量 他形式的能量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1)常见的放热反应 ①燃烧反应
②中和反应
焓与反应产物的总焓一定不同
D.在一确定的化学反应体系中,反应物的总 焓总是高于反应产物的总焓 【小结】 △H>0吸热反应,△H<0 放热反应。
△H = H(产物)- H(反应物) 分析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A→B+C和B+C→A两个反应吸收和放出的热 量不等
B.A→B+C △H<0
化学键
吸收能量
放出能量
1 mol H-H 断开 1 mol Cl-Cl
436kJ
__
243kJ
__
形成
2 mol H-Cl
__
2×431kJ
△H=∑E反应物-∑E生成物
已知1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242kJ,
且氧气中1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kJ,水 蒸气中1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kJ,则氢气中 1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B ) A.920kJ B.557kJ C.436kJ D.188kJ 【小结】由键能求反应热或由反应热求键能,都必须 明确两个问题: ①反应过程的反应热; ②反应过程中断裂了哪些键,形成了哪些键。 还要注意反应热大小及断键、成键多少应对应等量的 反应物。
3.影响反应热(焓变)的主要因素
a.与发生变化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b.与物质所处的温度和压强有关; c.与反应体系中物质的聚集状态有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不一定都伴随着能量化 B.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C.在一确定的化学反应体系中,反应物的总
化 学 反 应 与 能 量 的 关 系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 1.1反应热 焓变 ▪ 1.2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
▪ 1.3反应热与键能的关系
1.4 热化学方程式 1.5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1.1 反应热 焓变
1.焓和焓变
▪ 1.焓(H )是与内 ▪ 2.在恒压条 能有关的物理量,在 件下,反应的 一定条件下,某一化 热效应即反应 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 热就等于焓变。 是放热反应,由生成 物和反应物的焓值差 即焓变(△H )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