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制备的工艺流程

合集下载

干扰素生产工艺(共45张PPT)

干扰素生产工艺(共45张PPT)

第二十八页,共45页。
3.4.菌体收集
连续流离心机:冷却的发酵液,16000 r/min离心收集。菌体保存:-20℃冰柜,不超过12个月。检测:干扰素含量、菌体蛋白含量、菌体枯燥失重、质粒结构一致性、质粒稳定性。
第二十九页,共45页。
4 干扰素的别离纯化工艺过程
4.1、干扰素别离工艺过程 4.2、干扰素的纯化工艺过程
第十页,共45页。
免疫调节活性机制
对巨噬细胞的作用:IFNγ可使巨噬细胞外表MHCⅡ类分子的表达增加,增强其抗原递呈能力;此外还能增强巨噬细胞外表表达Fc受体,促进巨噬细胞吞噬免疫复合物、抗体包被的病原体和肿瘤细胞。对淋巴细胞的作用:干扰素对淋巴细胞的作用较为复杂,可受剂量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不同的效应。在抗原致敏之前使用大剂量干扰素或将干扰素与抗原同时投入会产生明显的免疫抑制作用;而低剂量干扰素或在抗原致敏之后参加干扰素那么能产生免疫增强的效果。在适宜的条件下,IFNγ对B细胞和CD8+T细胞的分化有促进作用,但不能促进其增殖。IFNγ能增强TH1细胞的活性,增强细胞免疫功能;但对TH2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因此抑制体液免疫功能。IFNγ不仅抑制TH2细胞产生IL-4,而且抑制IL-4对B细胞的作用,特别是抑制B细胞生成IgE。
第三十四页,共45页。
〔4〕初级别离
盐析: 4M硫酸铵,2℃~10℃,搅匀,静置过夜。离心:连续流离心机,16000 r/min保存:收集沉淀,粗干扰素,4℃保存。
第三十五页,共45页。
4.2、干扰素纯化工艺过程
溶解粗干扰素沉淀与疏水层析阴离子交换层析与浓缩阳离子交换层析与浓缩凝胶过滤层析无菌过滤分装
第十二页,共45页。
1.5.干扰素生产工艺路线〔1〕

干扰素制备的工艺流程

干扰素制备的工艺流程
第十五页
❖5)加500μl含13%(w/v)聚乙二醇(PEG 8000)的 1.6mol/L NaCl,充分混合,用微量离心机于4℃以 12000g离心5分钟,以回收质粒DNA。 6)吸出上清,用400μl TE(pH8.0)溶解质粒DNA沉淀。 用酚、酚:氯仿、氯仿各抽1次。 7)将水相转到另一微量离心管中,加100μl 10mol/L 乙醇铵,充分混匀,加2倍体积(约1ml)乙醇,于室温 放置10分钟,于4℃以12 000g离心5分钟,以回收沉淀的 质粒DNA。 8)吸去上清,加200μl处于4℃以12 000g离心2分钟。 9)吸去上清,敞开管口,将管置于实验桌上直到最后 可见的痕量乙醇蒸发殆尽。 10)用500μl TE(pH8.0)溶解沉淀1:100稀释[用TE (pH8.0)] 后测量OD 260,计算质粒DNA的浓度(1OD260 =50μg质粒DNA/ml), 然后将DNA贮于-20℃。
从受体菌中获取目的基因
表达载体
重组质粒
导入大肠杆菌
受体菌的筛选,表达性、稳定性等检测
→工程菌
第四页
第五页
一、目的基因的分离与获得
❖ 1. 设计合成干扰素基因的两端引物(完全的),每条引物内 或5‘-端最好有内切酶酶切位点。
❖ 2. 有药物诱导细胞,如佛波酯,使细胞表达干扰素升高。 ❖ 3. 破碎细胞,提取细胞总mRNA. ❖ 4. 用逆转录试剂盒逆转录,把总mRNA逆转录成cDNA ❖ 5. 以cDNA为模板、干扰素引物为引物,PCR,得到完全的干扰素基
❖ 2.种子罐培养 将已活化的菌种接入装有30L培养基的种子罐 中,接种量10%,培养温度30℃,pH7.0,级联调节通气量和搅拌转速, 控制溶解氧为30%,培养3~4小时,转入发酵罐中,同时取样发酵液

干扰素制备工艺流程

干扰素制备工艺流程
7)用合适转头于室温以500转/分离心15分钟,回收核酸。 如于4℃离心,盐也会了生沉淀。
8)小心倒掉上清,敞开瓶口倒置离心瓶使残余上清液流尽, 于室温用70%乙醇洗涤沉积管壁。倒出乙醇,用与真空装置 相联的巴期德吸出附于瓶壁的所有液滴,于室温将瓶倒置放 在纸巾上,使最后残余的痕量乙醇挥殆尽。
9)用3ml TE(pH8.0)溶解核酸沉淀。
其区别在于个别氨基酸的差 异上。
早期干扰素是用病毒诱 导人白血球产生的,产量低、 价格昂贵,不能满足需要, 现在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并 在大肠杆菌中发酵、表达来 进行生产。
基因工程菌的制备
目的基因的分离
克隆载体
→ 目的基因与克隆
载体的体外重组
重组体导入大肠杆菌K12


受体菌的培养及筛选
从受体菌中获取目的基因表达载体
出现在3.5小时之后,在4小时达到最大,然后由于降解而
迅速下降。可见在发酵生产工艺中,假单孢杆菌的生长和
干扰素的生产基本处于不相关状态,可采用两段培养的策
略进行过程控制。
(1).溶解氧控制 分别在生长阶段和生产阶段采用各自 最佳溶解氧浓度,以期提高干扰素的发酵水平。通过级联调 节通气量和搅拌转速得以实现。
2、细菌的收获和裂解 1)用合适转头于4℃以4000转/分离心15分钟,弃上清, 敞开离心管口并倒置离心管使上清全部流尽。
2)将细菌沉淀重悬于100ml用冰预冷的STE中。 STE 0.1mol/L NaCl 10mmol/L Tris.Cl(pH8.0) 1mmol/L EDTA(pH8.0) 按步骤1)所述方法离心,以收集细菌细胞。
扰素基因的PCR产物
二、目的基因与克隆载体进行体外重组
1. 提取载体(质粒、病毒等),双酶切,再把干扰素基因

基因工程药物之干扰素的制备流程

基因工程药物之干扰素的制备流程

基因工程药物之干扰素的制备流程干扰素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制剂,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和生物制药领域。

其中,基因工程合成的干扰素具有高纯度和高效性,成为医药行业备受瞩目的制备临床药物之一。

下面将介绍基因工程制备干扰素的具体流程。

1. 选择干扰素基因:首先,需要确定要制备的干扰素类型,比如干扰素α、β或γ。

然后从合适的来源中提取相应的基因序列,这些基因将用于转染哺乳动物细胞中。

2. 克隆基因:将提取的基因进行PCR扩增,然后将扩增的基因与表达载体连接,形成重组质粒。

这一步大多数需要利用大肠杆菌进行克隆。

3. 转染细胞并表达:将重组质粒导入哺乳动物细胞中,并使用适当的转染试剂进行转染。

转染后,细胞将利用其自身的基因组表达干扰素基因,产生干扰素蛋白。

4. 提取纯化干扰素:采用细胞破碎和超声波等技术,将细胞内的干扰素进行提取。

接着,利用柱层析、凝胶过滤等方法对干扰素进行纯化,确保获得高纯度的目标蛋白。

5. 结构分析和活性检测:对制备的干扰素进行质谱分析、核磁共振等结构分析技术,确保合成的干扰素与天然干扰素的结构相似。

同时,需要进行活性检测,验证其在体外和体内的抗病毒、抗肿瘤等生物活性。

6. 毒性和稳定性评价:进行毒性和稳定性测试,确保制备的干扰素对人体没有不良影响,并且在不同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7. 大规模生产:通过以上步骤初步制备的干扰素需要进行大规模发酵生产,确保满足医药市场对干扰素的大量需求。

通过上述基因工程制备流程,可以获得高效、高纯度的干扰素制剂,为医药健康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8. 注册和临床试验:在成功实现大规模生产后,制备的干扰素需要进行严格的注册和临床试验。

在注册过程中,需要提供充分的数据支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符合各项规定标准。

对于基因工程制备的干扰素,还需要提供详细的制备工艺和质控措施,证明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在完成注册后,需要进行临床试验以验证干扰素在不同病症(如乙肝、乙型肝炎、多发性硬化症、癌症等)的疗效和安全性。

干扰素的工艺制备流程

干扰素的工艺制备流程

蛋白质含量测定
原理:利用蛋白质与特定试剂反应,生成有色物质,通过比色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试剂:考马斯亮蓝、溴酚蓝、福林酚试剂等
步骤:样品处理、试剂添加、反应时间、比色测定、结果计算 注意事项:样品处理要充分,试剂添加要准确,反应时间要控制好,比色测定要准确,结果计 算要正确。
基因序列分析
目的:检测干扰素 的基因序列
化学合成法
原料:氨基酸、核苷酸等
反应条件:温度、pH值、反应时间 等
合成步骤:氨基酸合成、核苷酸合成、 蛋白质合成等
产物纯化:色谱法、电泳法等 质量控制:检测纯度、活性等 包装与储存:无菌包装、低温储存等
干扰素质量检测
生物学活性检测
检测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法或酶联免疫吸附法 检测指标:干扰素的生物学活性、纯度、稳定性等 检测步骤:样品制备、细胞培养、酶联免疫吸附、结果分析等 检测结果:根据检测结果判断干扰素的生物学活性是否达标
干扰素工艺制备流程
汇报人:
干扰素制备原料 干扰素制备工艺流程 干扰素质量检测 干扰素生产成本控制 干扰素工艺制备技术的发展趋势
干扰素制备原料
重组人干扰素
原料:人源细胞
制备方法:基因 工程
作用:抗病毒、 抗肿瘤
应用:临床治疗、 疫苗开发
病毒干扰素
病毒来源:自然界 中的病毒
病毒种类:包括流 感病毒、乙肝病毒 等
病毒提取:通过生 物技术从病毒中提 取干扰素
干扰素纯化:通过 生物技术对提取的 干扰素进行纯化处 理
干扰素制备工艺流程
基因工程法
基因工程法简介: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 将干扰素基因导入 到微生物中,使其 表达出干扰素蛋白
基因工程法的优点: 可以大规模生产, 成本低,效率高

干扰素的工艺制备流程

干扰素的工艺制备流程

干扰素的工艺制备流程干扰素是一种细胞因子,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多种功能。

干扰素的制备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来实现的,下面将介绍干扰素的工艺制备流程。

1. 基因克隆在干扰素的工艺制备中,首先需要进行基因克隆。

这一步是将目标基因与表达载体连接起来,形成重组 DNA 分子。

常用的表达载体包括质粒和病毒载体。

基因克隆的具体步骤如下:1.1 选择目标基因:根据所需要制备的干扰素类型,选择相应的目标基因序列。

1.2 购买引物:根据目标基因设计引物,并购买合成。

1.3 PCR 扩增:使用引物进行 PCR 扩增,得到目标基因的 PCR 产物。

1.4 酶切与连接:将目标基因的 PCR 产物切割与载体进行连接,形成重组 DNA 分子。

常用的酶切酶有 EcoRI、BamHI、XhoI 等。

1.5 转化:将重组 DNA 转化至宿主菌中,如大肠杆菌,以便后续大规模培养。

2. 克隆表达在克隆表达阶段,需要将重组 DNA 导入到宿主细胞中,并使其表达干扰素。

克隆表达的具体步骤如下:2.1 酵母菌检测: 通过将宿主细胞转化至酵母菌中,进行孢子碟试验来筛选高表达的菌株。

2.2 培养: 选取高表达的菌株进行大规模培养,提供充足的菌体用于干扰素的表达。

2.3 诱导表达: 通过添加合适的诱导剂,如等温诱导或化学诱导,使菌体产生干扰素。

2.4 培养时间控制: 根据不同的干扰素类型,确定合适的培养时间。

2.5 菌体破碎: 将培养得到的菌体进行破碎,以释放干扰素。

2.6 干扰素纯化: 利用分离纯化技术,如柱层析、高效液相层析等,对菌体提取液进行纯化,得到纯净的干扰素。

3. 干扰素的活性检测制备干扰素后,需要对其进行活性检测,以确保其具有预期的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功能。

干扰素活性检测的方法有多种,包括:3.1 细胞抑制实验:通过对目标细胞进行处理,并观察细胞生长情况,来判断干扰素抑制细胞生长的能力。

3.2 抗病毒实验:通过对目标病毒感染细胞进行处理,并观察细胞感染情况,来判断干扰素抗病毒能力。

基因工程药物之干扰素的制备流程课件

基因工程药物之干扰素的制备流程课件

基因工程药物之干扰素的制备流程课件•引言•基因工程药物制备基础•干扰素制备流程详解•质量控制与安全性评估目•临床应用与市场前景•总结与展望录干扰素的基因克隆与表达目的基因的获取从人或动物细胞中提取干扰素基因,或通过化学合成方法获得。

基因克隆将目的基因插入到合适的载体中,如质粒、病毒等,构建重组DNA分子。

基因表达将重组DNA分子导入到宿主细胞中,如大肠杆菌、哺乳动物细胞等,进行基因表达,产生干扰素蛋白。

通过机械、化学或酶解等方法破碎细胞,释放干扰素蛋白。

细胞破碎初步纯化高度纯化利用离心、过滤、层析等技术对干扰素蛋白进行初步纯化,去除杂质和宿主细胞蛋白。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凝胶过滤层析等技术对干扰素蛋白进行高度纯化,获得高纯度的干扰素制品。

030201干扰素的分离纯化干扰素的制剂与质量控制制剂工艺将纯化后的干扰素蛋白进行制剂加工,如冻干、分装等,制备成适合临床使用的干扰素制剂。

质量控制对干扰素制剂进行质量检测和控制,包括外观、纯度、活性、安全性等方面的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规定标准。

基因工程药物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药物,包括基因重组蛋白质、基因治疗剂、基因疫苗等。

具有高效、特异性强、安全性高等优点,已成为现代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因工程药物概述特点定义干扰素介绍定义干扰素是一类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活性的蛋白质,是机体天然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类根据结构和功能不同,干扰素可分为α、β、γ等多种类型,其中α-干扰素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

制备流程研究背景随着重组DNA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干扰素已成为可能。

市场需求干扰素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市场需求量大,因此研究其制备流程具有重要意义。

基因重组通过体外DNA重组技术,将目的基因与载体DNA进行切割、拼接,构建重组DNA分子。

基因表达将重组DNA分子导入宿主细胞,利用宿主细胞的转录和翻译系统,表达出具有特定生物学活性的蛋白质分子。

干扰素制备的工艺流程图课件

干扰素制备的工艺流程图课件
干扰素的制备流程

PPT学习交流
1
干扰素
什么是干扰素?
• 概念(interferon,IFN):机体免疫细胞产生的一类细胞因 子,是机体受到病毒感染时,免疫细胞通过抗病毒应答反 应而产生的一组结构类似、功能接近的生物调节蛋白。
• 根据分子结构和抗原性的差异分为α、β、γ、ω等4个 类型。
• α干扰素又依其结构分为α1b、α2a、α2b等亚型
成的沉淀应包括染体DNA、高分子量RNA和钾-SDS-蛋白质-膜复合
5)用合适转头于4 ℃以4000转/分离心15分钟,不开刹车而使转头自
转。如果细 菌碎片贴壁不紧,可以5000转/分再度离心20分钟,然后
能将上清全部转到另一瓶中,弃去残留在离心管内的粘稠状液体。未
成致密沉淀块原因通常是由于溶液Ⅲ与细菌裂解物混合不充分。
提取重组质
粒③
4)加15ml(20ml)用冰预冷的溶液Ⅲ。
溶液Ⅲ:5mol/L 乙酸钾60ml 冰乙酸 11.5ml 水 28.5ml
所配制的的溶液对钾是3mol/L,对乙酸跟是5mol/L。
封住瓶口,摇动离心瓶数次以混匀内容物,此时应不再出现分明
个液相。置冰 上放10分钟,应形成一白色絮状沉淀。于0 ℃放置后
2、细菌的收获和裂解
1)用合适转头于4℃以4000转/分离心15分钟,弃上清,敞开离心管口并倒置离心管
部流尽。
2)将细菌沉淀重悬于100ml用冰预冷的STE中。
STE 0.1mol/L NaCl
10mmol/L Tris.Cl(Ph8.0)
1mmol/L EDTA(Ph8.0)
按步骤1)所述方法离心,以收集细菌细胞。
PPT学习交流
6
目的基因与克隆载体进行体 外重组

基因工程药物之干扰素的制备流程

基因工程药物之干扰素的制备流程

基因工程药物之干扰素的制备流程引言干扰素是一类重要的基因工程药物,对许多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

干扰素可以调节免疫系统,抑制病毒感染和癌细胞增殖,被广泛用于临床治疗。

本文将介绍干扰素的制备流程,包括基因克隆、表达以及纯化的步骤。

1. 基因克隆在干扰素的制备过程中,首先需要获得目标基因的DNA序列,并进行基因克隆。

基因克隆的主要步骤如下:1.1 DNA提取从人体组织或其他细胞中提取目标基因的DNA。

可以使用商业化的DNA提取试剂盒,按照厂家提供的操作步骤进行提取。

1.2 PCR扩增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扩增目标基因。

设计引物,将目标基因序列扩增出来。

可以使用热稳定DNA聚合酶和PCR反应缓冲液进行PCR。

1.3 质粒构建将扩增得到的目标基因连接到适当的质粒载体上。

质粒载体可以选择常用的表达质粒,如pUC19。

连接可以使用DNA连接酶将目标基因和质粒连接。

1.4 转化将质粒构建得到的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等适当的宿主细胞中。

可以使用热激冲法或电穿孔法等方法进行细胞转化。

2. 基因表达在基因工程药物制备中,基因表达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基因表达主要包括质粒构建、转染和蛋白表达等步骤。

2.1 质粒构建选取适当的表达质粒,将目标基因连接到表达质粒上。

选择合适的启动子和选择性抗生素标记,使得目标基因在宿主细胞中得到高效表达。

2.2 转染将构建好的表达质粒转染至宿主细胞中。

可以选择化学法、电穿孔法或者病毒载体转染等方法进行转染。

2.3 细胞培养转染成功后,将宿主细胞进行培养。

适当控制培养条件,保证细胞的生长和表达目标基因的稳定性。

2.4 蛋白表达在经过适当培养时间后,收获转染细胞,提取目标蛋白。

可以采用细胞裂解液提取的方法,利用离心等技术将目标蛋白提取出来。

3. 蛋白纯化蛋白的纯化是确保药物质量和活性的重要步骤。

蛋白纯化的主要步骤如下:3.1 细胞裂解将收获的转染细胞进行裂解,释放目标蛋白。

可以使用溶液裂解法、超声波法等方法进行细胞裂解。

干扰素生产工艺

干扰素生产工艺

干扰素生产工艺干扰素是一种重要的抗病毒蛋白质,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中治疗病毒感染和恶性肿瘤。

干扰素的生产工艺包括基因工程和发酵工艺两个部分。

基因工程是干扰素生产的关键步骤之一。

首先,从人体或其他动物中提取相关基因,然后将其插入到融合质粒或细胞株中。

目前常用的融合质粒是质粒pBR322,细胞株则多选用大肠杆菌(E.coli)。

将外源基因与质粒或细胞株插入时,需要加入特定的限制性内切酶进行剪切,以保证外源基因能够正确插入。

接下来,利用转化法将融合质粒或细胞株引入宿主细胞中,形成重组细胞。

重组细胞经过筛选和分离,最终能够获得具有干扰素基因的细胞株。

发酵工艺是干扰素生产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发酵是利用微生物在合适的培养基中进行代谢活动,生产目标产物。

干扰素的生产主要利用大肠杆菌进行发酵。

首先,将重组细胞培养在含有理想培养基的发酵罐中。

理想的培养基是指含有合适的碳源、氮源、矿物质和辅助因子的培养基,能够提供微生物生长所需的养分。

培养基的pH值、温度和搅拌速度等条件也需要适当控制,以保证微生物能够有效地生长和产生干扰素。

在发酵过程中,需要定期对发酵罐中的微生物进行监测和控制。

通过检测微生物的生长情况、溶氧和酸碱度等参数,可以调整培养条件,以提高干扰素的产量和纯度。

此外,还需要对干扰素进行纯化和浓缩处理。

一般采用柱层析和超滤等技术,将发酵液中的干扰素与其他杂质物进行分离和去除,最终得到较纯的干扰素溶液。

总之,干扰素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基因工程和发酵工艺两个部分。

基因工程通过插入外源基因将干扰素基因引入宿主细胞中,形成重组细胞。

发酵工艺则利用重组细胞在合适的培养基中进行发酵,通过监测和控制微生物的生长条件,最终得到较纯的干扰素产物。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干扰素的生产工艺也在不断优化,以提高产量和纯度,满足临床应用的需求。

干扰素生产工艺副本讲课文档

干扰素生产工艺副本讲课文档
2002, Rebif(Serono) 表达产物:166 aa 糖基化蛋白,22.5 ku 工艺特点:分泌表达,产量低,成本高,过程严格
第7页,共34页。
干扰素生产工艺路线(5)
基因工程假单胞杆菌发酵生产工艺
宿主:腐生型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putida) 上市产品:IFN α-2b/安福隆
控制:级联调节通气量和搅拌转速。
前4h:30℃,pH7.0,DO为30%。 4h后:20℃,pH6.0,DO为60%,5~6.5h。 终点控制:OD值达9.0±1.0,5℃冷却水快速降温至15℃以下。 检测:发酵液杂菌检查
第18页,共34页。
4、菌体收集
连续流离心机:冷却的发酵液,16000 r/min离心收集。
干扰素生产工艺副本
第1页,共34页。
干扰素的理化性质
143-166aa; MW:18-40 ku;
pI: 6.5-7.5;
乙醚、氯仿敏感
容易吸附玻璃、淀粉、醋酸
纤维膜、琼脂和塑料等介质。
第2页,共34页。
工艺流程
基因工程假单胞杆菌的构建
30℃,pH7.0
摇瓶培养
酵罐培养
18±2h
16000 r/min离心
第一步:干扰素α-2b基因的克隆 第二步:表达载体的构建
第三步:工程菌的构建
第10页,共34页。
第一步:干扰素基因的克隆(RT-PCR)
制备白细胞,病毒诱导,分离mRNA,反录酶合成cDNA,PCR, 基因连接质粒, 转化E.coli,筛选鉴定克隆。 测序:编码人IFNα-2b基因序列,501bp,165aa。
(2)工程菌的特征:SmR、TcR、ApR (3)具有生产干扰素能力:放射性免疫学效价不低于2.0×109

重组人干扰素生产工艺

重组人干扰素生产工艺

重组人干扰素生产工艺一、简介重组人干扰素(Interferon)是一类重要的免疫调节蛋白,在生物制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方面。

重组人干扰素生产工艺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体细胞中制造干扰素的基因导入细菌、真菌或动植物细胞中,并通过发酵、提取等步骤最终制备重组人干扰素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重组人干扰素生产工艺的关键步骤、技术原理及优化方法。

二、生产工艺步骤1.基因克隆和表达载体构建:–选择适合的重组表达宿主菌,如大肠杆菌、毕赤酵母等。

–将编码重组人干扰素的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中,构建表达载体。

–将表达载体导入宿主菌细胞中,实现干扰素基因的表达。

2.发酵过程:–设计合适的培养基,满足宿主菌的生长和表达需求。

–进行适当的培养条件控制,如温度、pH值、氧气供给等。

–监测培养过程中的生长情况和干扰素的表达水平。

3.重组人干扰素的提取与纯化:–通过离心、超滤等方法将细菌或细胞破碎,释放干扰素。

–采用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等技术进行干扰素的纯化和富集。

–进行最终的纯化步骤,得到高纯度的重组人干扰素。

三、关键技术原理•基因克隆:利用PCR扩增目的基因,将其插入适当的表达载体中。

•表达调控:通过调控启动子、转录子等元件来控制干扰素基因的表达水平。

•蛋白质纯化:利用蛋白质的生物特性,如大小、电荷等,选用不同的层析技术进行纯化。

四、工艺优化方法1.菌种优化:选择高表达、稳定的宿主菌株,优化质粒结构。

2.培养条件优化:根据宿主菌的生长情况,调整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

3.表达调控:利用诱导剂、转录启动子等手段调控干扰素基因的表达水平。

4.提取纯化优化:优化破碎、纯化过程,提高干扰素的产率和纯度。

五、结论重组人干扰素的生产工艺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技术,通过不断优化工艺流程和条件,可以提高干扰素的产量和纯度,满足临床和市场需求。

未来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重组人干扰素生产工艺将进一步精细化和高效化,为人类健康带来更大的益处。

干扰素制备的工艺流程

干扰素制备的工艺流程
DNA分子。
转化与筛选
将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 胞,通过选择性培养基筛选 出含有干扰素基因的阳性克
隆。
表达与鉴定
对阳性克隆进行培养,诱导 干扰素基因的表达,并对表 达产物进行生物学活性鉴定 。
细胞培养技术
1 2 3
细胞株选择
选择适宜的细胞株作为干扰素的生产细胞,确保 其能够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稳定表达干扰素。
量病毒颗粒。
感染与表达
03
将病毒颗粒感染适宜的宿主细胞,诱导干扰素基因的表达,收
集表达产物。
纯化与精制技术
初步纯化
采用沉淀、过滤等方法去除杂质和悬浮颗粒物,初步纯化干扰素。
进一步纯化
利用各种层析技术(如凝胶过滤、离子交换等)对初步纯化产物进 行进一步纯化,提高干扰素的纯度。
精制与制剂
对高纯度的干扰素进行精制和制剂加工,以满足临床应用的需求。
• 未来发展方向: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 发展,干扰素的质量控制将更加严格 和全面。未来发展方向包括建立更加 灵敏和准确的检测方法、提高制备工 艺的效率和纯度、加强生产过程中的 监控和管理等方面,以确保干扰素的 安全性和有效性。
05 干扰素制备的工艺优化
基因重组技术的优化
01
基因重组技术是制备干扰素的 关键技术之一,通过优化重组 技术,可以提高干扰素的产量 和纯度。
干扰素的种类
α干扰素
由白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产生,主要用于治疗 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
β干扰素
由自然杀伤细胞产生,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
γ干扰素
由T淋巴细胞产生,具有免疫调节活性。
02 干扰素制备前的准备
原材料的准备
细胞培养基
选择适合细胞生长的培养基,确保细胞生长旺盛,产量高。

干扰素制备的工艺流程

干扰素制备的工艺流程
系统,测定中必须用国家或国际参考品校准为国际单位。
❖ (2)蛋白质含量测定

福林-酚法,以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的标准蛋
白为标准。
❖ (3)比活性

效价的国际单位与蛋白质含量的毫克数之比。
❖ (4)纯度

电泳纯度用非还原型SDS-PAGE法,银染显色应为单一
区带,经扫描仪测定纯度应在95%以上。
八、目的基因与表达载体的组合与导入
❖ 表达载体:PBV220,,将PBV220和目的基因用双酶切法处理, 退火后连接,构建重组质粒,利用CaCl2法导入到宿主大肠 杆菌中,构建工程菌,在培养基中培养,利用干扰素性质鉴 定目的工程菌,分离工程菌,扩大培养,提取出质粒,分析 质粒稳定性。
干扰素的发酵工艺过程
❖ (5)相对分子量测定

还原型SDS-PAGE,加样量不地域微克,同时用已知相
对分子量的蛋白标准系列做对照,以迁移率为横坐标,相对
分子量的对数为纵坐标作图,计算相对分子量。与理论值比
较,误差不得高于10%。
❖ (6)残余外源性DNA含量测定
❖ 7)用合适转头于室温以500转/分离心15分钟,回收核酸。 如于4℃离心,盐也会了生沉淀。
❖ 8)小心倒掉上清,敞开瓶口倒置离心瓶使残余上清液流尽, 于室温用70%乙醇洗涤沉积管壁。倒出乙醇,用与真空装置 相联的巴期德吸出附于瓶壁的所有液滴,于室温将瓶倒置放 在纸巾上,使最后残余的痕量乙醇挥殆尽。
什么是干扰素?
❖ 概念(interferon,IFN):机体免 疫细胞产生的一类细胞因子,是 机体受到病毒感染时,免疫细胞 通过抗病毒应答反应而产生的一 组结构类似、功能接近的生物调 节蛋白。
❖ 根据分子结构和抗原性的差异分 为α、β、γ、ω等4个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配成的溶液对钾是3mol/L,对乙酸根是5mol/L。 封住瓶口,摇动离心瓶数次以混匀内容物,此时应不再出现 分明的两个液相。置冰上放10分钟,应形成一白色絮状沉淀。 于0℃放置后所形成的沉淀应包括染体DNA、 高分子量RNA和 钾-SDS-蛋白质-膜复合物 5)用合适转头于4℃以4000转/分离心15分钟,不开刹车而 使转头自然停转。如果细菌碎片贴壁不紧,可以5000转/分 再度离心20分钟, 然后尽可能将上清全部转到另一瓶中, 弃去残留在离心管内的粘稠状液体。未能形成致密沉淀块的 原因通常是由于溶液Ⅲ与细菌裂解物混合不充分
七、对重组质粒的检测与目的基因提取


目的基因获取 对获得的质粒进行双酶切,获得目的基因与PBR322质粒片 段,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由于目的基因与PBR322质粒片 段相对分子量不同,在电泳过程中产生不同的条带,通过与 已知基因长度的对比,我们可以选出相应的目的基因,接着 利用Qiagen纯化柱回收纯化DNA。具体:用3倍体积的特殊 高盐溶液于55°融化带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的琼脂糖凝胶 块,将DNA释放到水溶液中。然后将其通过Qiagen纯化柱, 经过如图结合—洗涤—洗脱步骤,直接得到纯化的DNA样品。 利用核酸探针杂交法鉴定目的基因
半成品检定






(1)效价测定 用细胞病变抑制法,以Wish细胞、VSV病毒为基本检测 系统,测定中必须用国家或国际参考品校准为国际单位。 (2)蛋白质含量测定 福林-酚法,以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的标准蛋 白为标准。 (3)比活性 效价的国际单位与蛋白质含量的毫克数之比。 (4)纯度 电泳纯度用非还原型SDS-PAGE法,银染显色应为单一 区带,经扫描仪测定纯度应在95%以上。
八、目的基因与表达载体的组合与导入

表达载体:PBV220,,将PBV220和目的基因用双酶切法处理, 退火后连接,构建重组质粒,利用CaCl2法导入到宿主大肠 杆菌中,构建工程菌,在培养基中培养,利用干扰素性质鉴 定目的工程菌,分离工程菌,扩大培养,提取出质粒,分析 质粒稳定性。
干扰素的发酵工艺过程
干扰素发酵过程控制

在假单孢杆菌的发酵生产中,菌体在培养1.5小时分裂 速度最快,到3.5小时开始下降。而干扰素的迅速合成出现 在3.5小时之后,在4小时达到最大,然后由于降解而迅速下 降。可见在发酵生产工艺中,假单孢杆菌的生长和干扰素的 生产基本处于不相关状态,可采用两段培养的策略进行过程 控制。
→ 重组体导入大肠杆菌K12
重组质粒

受体菌的培养及筛选

从受体菌中获取目的基因
表达载体
导入大肠杆菌
受体菌的筛选,表达性、稳定性等检测

工程菌
一、目的基因的分离与获得


1. 设计合成干Βιβλιοθήκη 素基因的两端引物(完全的),每条引物 内或5`-端最好有内切酶酶切位点。 2. 药物诱导细胞,如佛波酯,使细胞表达干扰素升高。 3. 破碎细胞,提取细胞总mRNA. 4. 用逆转录试剂盒逆转录,把总mRNA逆转录成cDNA 5. 以cDNA为模板、干扰素引物为引物,PCR,得到完全的干 扰素基因的PCR产物



6)上清过滤至一250ml离心瓶中,加0.6体积的异丙醇,充 分混匀,于室温放置10分钟。 7)用合适转头于室温以500转/分离心15分钟,回收核酸。 如于4℃离心,盐也会了生沉淀。 8)小心倒掉上清,敞开瓶口倒置离心瓶使残余上清液流尽, 于室温用70%乙醇洗涤沉积管壁。倒出乙醇,用与真空装置 相联的巴期德吸出附于瓶壁的所有液滴,于室温将瓶倒置放 在纸巾上,使最后残余的痕量乙醇挥殆尽。 9)用3ml TE(pH8.0)溶解核酸沉淀。 10)纯化。

五、提取重组质粒


1、对上一步获得含目的基因的大肠杆菌在含有氯霉素的培 养基中扩大培养15h。培养时间:前人实验证实大肠杆菌K12 生长前6h为迟缓期, 6~15. 5h为对数增时期, 15. 5~ 19. 5h为稳定期, 19. 5h后为衰亡期。氯霉素:氯霉素可抑制宿 主的蛋白质合成,结果阻止了细菌染色体的复制,然而,松 弛型质粒仍可继续复制。 2、细菌的收获和裂解 1)用合适转头于4℃以4000转/分离心15分钟,弃上清,敞 开离心管口并倒置离心管使上清全部流尽。
干扰素制备的工艺流程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技术 2011级4班 龚建平
什么是干扰素?

概念(interferon,IFN):机体免 疫细胞产生的一类细胞因子,是 机体受到病毒感染时,免疫细胞 通过抗病毒应答反应而产生的一 组结构类似、功能接近的生物调 节蛋白。 根据分子结构和抗原性的差异分 为α 、β 、γ 、ω 等4个类型。


3.发酵罐培养 将种子液通入300L培养基的发酵罐中,接 种量10%,培养温度30℃,pH7.0。级联调节通气量和搅拌转 速,控制溶解氧30%,培养4小时。然后控制培养温度20℃, pH6.0,溶解氧60%,继续培养5~6.5小时。同时进行发酵液 杂菌检查,当OD值达9.0±1.0后,用5℃冷却水快速降温至 15℃以下,以减缓细胞衰老。或者将发酵液转入收集罐中, 加入冰块使温度迅速降至10℃以下。 4. 菌体收集 将已降温的发酵液转入连续流离心机, 16000 r/min离心收集。进行干扰素含量、菌体蛋白含量、 菌体干燥失重、质粒结构一致性、质粒稳定性等项目的检测。 菌体于-20℃冰柜中保存时,不得超过12个月。每保存3个 月,检查一次活性。



(1).溶解氧控制 分别在生长阶段和生产阶段采用各自 最佳溶解氧浓度,以期提高干扰素的发酵水平。通过级联调 节通气量和搅拌转速得以实现。 (2). 温度控制 假单孢杆菌生长最适温度与产物形成 最适温度是不同的。产物合成温度控制在20℃可以有效防止 干扰素-α 2b的降解,而其最佳生长温度则为30℃。质粒的 稳定性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下降,因此在培养后期降温可以 减少目标产物的降解,增加质粒的稳定性。 (3).pH值 发酵过程中,pH的变化由工程菌的代 谢、培养基的组成和发酵条件所决定。干扰素-α 的等电点 在pH 6.0附近,在低酸性条件下稳定,能耐受pH 2.5的酸性 环境。因此可在发酵后期降低pH,从而造成大量蛋白酶失活, 减少干扰素-α 的水解,提高干扰素的积累量。
5)加500μ
l含13%(w/v)聚乙二醇(PEG 8000)的 1.6mol/L NaCl,充分混合,用微量离心机于4℃以 12000g离心5分钟,以回收质粒DNA。 6)吸出上清,用400μ l TE(pH8.0)溶解质粒DNA沉淀。 用酚、酚:氯仿、氯仿各抽1次。 7)将水相转到另一微量离心管中,加100μ l 10mol/L乙醇铵,充分混匀,加2倍体积(约1ml)乙 醇,于室温放置10分钟,于4℃以12 000g离心5分钟, 以回收沉淀的质粒DNA。 8)吸去上清,加200μ l处于4℃以12 000g离心2分钟。 9)吸去上清,敞开管口,将管置于实验桌上直到最 后可见的痕量乙醇蒸发殆尽。 10)用500μ l TE(pH8.0)溶解沉淀1:100稀释[用TE (pH8.0)] 后测量OD 260,计算质粒DNA的浓度 (1OD260=50μ g质粒DNA/ml), 然后将DNA贮于- 20℃。





(5)相对分子量测定 还原型SDS-PAGE,加样量不地域微克,同时用已知相 对分子量的蛋白标准系列做对照,以迁移率为横坐标,相对 分子量的对数为纵坐标作图,计算相对分子量。与理论值比 较,误差不得高于10%。 (6)残余外源性DNA含量测定 用放射性核素或生物素探针法测定,每剂量中残余外 源性DNA应低于100pg。 (7)残余血清IgG含量测定 在应用抗体亲和层析法作为纯化方法时必须进行此项 检定。 (8)残余抗生素活性测定 半成品中不应有抗生素活性存在。
将cDNA克隆到含有四环素、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的质 粒pBR322中,转化到大肠杆菌,重组的载体 DNA 分子在一 定条件下转化入大肠杆菌,形成携带质粒的菌株。
四、从大肠杆菌k12获取目的基因
由于质粒重组时有3种基本方式,即:目的基因与克隆载体 重组,目的基因片段与目的基因片段重组,克隆载体与克隆 载体重组;另外重组过程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情况 流程:步骤一:将细菌涂布到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培养, 就可得到质粒PBR322或重组质粒的细菌单菌落。 步骤二:步骤一获得的每一个细菌单菌落标记为a、b、 c、d等,在每一个单菌落中挑取部分细菌转涂到含有四环素 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的是绝大部分含有重组质粒的细菌及 少量可能发生突变的非重组质粒的细菌单菌落。原因:因为 PBR322含有抗四环素基因,重组质粒中目的基因插在抗四环 素基因中,使其结构破坏,失去抗四环素作用。
启开种子 制备种子液 发酵培养 粗提
精提
冻干
半成品制备
成品检定
半成品检定
成品包装
分装


1.菌种制备 取-70℃下保存的甘油管菌种(工作种 子批),于室温下融化。然后,接入摇瓶,培养温度30℃, pH7.0,250 r/min活化培养18±2小时后,进行吸光值测定 和发酵液杂菌检查。 2.种子罐培养 将已活化的菌种接入装有30L培养基的 种子罐中,接种量10%,培养温度30℃,pH7.0,级联调节通 气量和搅拌转速,控制溶解氧为30%,培养3~4小时,转入 发酵罐中,同时取样发酵液进行显微镜检查和LB培养基划线 检查,控制杂菌
二、目的基因与克隆载体进行体外重组

1. 提取载体(质粒、病毒等),双酶切,再把干扰素基因 的PCR产物用相应的酶酶切,用连接酶连接 EcoR I BamH I
EcoR I
BamH I
2.连接完成后分离纯化,测序,与原干扰素序列比对。 3.鉴定序列无误后(无义突变也行),导入受体细胞,筛选
三、重组体引入宿主细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