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线测量方位角计算
全站仪闭合导线方位角及距离计算方法步骤
闭合导线测量计算方法①.方位角计算(左角)已知A,B两点坐标,且AB的方位角为30°即αAB = 30°,可求出其它方位角如下:αBC = αAB + ∠B ±180° = 30°+ 60° + 180° = 270°αCD = αBC + ∠C ±180° = 270°+ 70°- 180° = 160°αDE = αCD + ∠D ±180° =160°+ 100° - 180° = 80°αEB = αDE + ∠E ±180° = 80° + 130° - 180° = 30°②.方位角计算(右角)已知A,B两点坐标,且AB的方位角为30°即αAB = 30°,可求出其它方位角如下:αBC = αAB + ∠B ±180° = 30°+ 60° + 180° = 270°αCD = αBC - ∠C ±180° = 270° - 290° + 180°= 160°αDE = αCD - ∠D ±180° =160°- 260° - 180° = 80°αEB = αDE - ∠E ±180° = 80° - 230° - 180° = 30°总结:角在左边用加法,角在右边用减法(左加右减);在求方位角时,两个角相加或相减得出来的得数大于180°则减去180°,若小于180°则加上180°(大减小加)。
简述导线测量的的外业测量步骤及内业计算的主要公式
简述导线测量的的外业测量步骤及内业计算的主要公式
导线测量是一种常用的地理测量方法,通常用于测量地面上的距离、高度、角度等参数。
下面将介绍导线测量的外业测量步骤和内业计算的主要公式。
一、外业测量步骤:
1、布设基准点。
在测量区域内选取两个以上的基准点,并用经纬仪等仪器测定它们的坐标。
2、设置测站。
根据需要,在基准点的周围设置若干个测站,每个测站都需要用三角板等仪器测定其方位角。
3、拉设导线。
在相邻的两个测站之间拉设导线,测量线路长度和方向。
4、测量角度。
在每个测站上,用经纬仪等仪器测量每个导线的方位角和垂直角。
5、测量高差。
在相邻的两个测站之间测量高差。
6、记录数据。
将测量的数据记录在测量表格中。
二、内业计算主要公式:
1、导线长度计算公式:
L = √(ΔN²+ ΔE²+ ΔH²)
其中,ΔN、ΔE、ΔH分别为相邻两个测站的高程差、东坐标差和北坐标差。
2、方位角计算公式:
tan(α) = ΔE / ΔN,其中α为相邻两个测站的方位角。
3、垂直角计算公式:
sin(β) = ΔH / L,其中β为相邻两个测站的垂直角。
4、高差计算公式:
Δh = hi - hj + Li sin(β) - Lj sin(β')
其中,hi、hj为相邻两个测站的高程,Li、Lj分别为对应的测站间距离,β和β’为两个测站上的垂直角。
导线测量需要精确的仪器和操作,通常用于土地测绘、建筑测量等领域,对于测量操作人员的要求也较高。
导线测量方位角计算方法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导线测量方位角计算方法在测量工程中具有广泛应用,其精度和可靠性对于各种工程项目的实施至关 重要。
传统的导线测量方位角计算方法主要依赖于人工操作和经验,但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自动化和 智能化方法被引入到导线测量方位角计算中。
这些新方法在提高测量精度、降低测量成本、提高测量效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各种工程项目的 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随着传感器技术和数据处理算法的不断发展,导线测 量方位角计算方法将进一步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
展。
输标02入题
未来研究可以探索如何结合新型传感器和数据处理算 法,提高导线测量方位角计算的精度和可靠性,以满 足更高精度的测量需求。
01
03
此外,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可以探 索如何利用这些技术对导线测量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
踏勘选点
根据测量任务和要 求,选择合适的测 点和导线类型。
测量距离
使用测量仪器测量 相邻测点之间的距 离。
精度分析
对测量结果进行精 度分析和评估,确 保满足要求。
03 方位角计算方法
方位角的定义与性质
定义
方位角是指从正北方向顺时针旋转到 目标方向的角度。
性质
方位角具有方向性,其取值范围为0°至 360°,每旋转一度为一个方位角单位。
方位角的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方位角 = arctan((y坐标值/x坐标值) × tan(正北方向角度))。
正北方向角度
通常以磁北方向为准,其角度值可通过磁偏角和子午线收敛角进行修正。
计算实例及解析
01
02
03
04
实例1
已知某点的坐标为(100,200), 正北方向角度为0°,计算该点
导线测量方位角计算方法
计算机软件计算法是通过使用专业的测量软件,输入已知数 据,自动计算出未知点的坐标和角度。这种方法具有快速、 准确、方便的特点,是目前导线测量中常用的方法。
03
CHAPTER
导线测量方位角的计算方法
利用坐标反算法计算方位角
总结词
坐标反算法是一种通过已知点的坐标和角度信息,反推其他未知点坐标的方法。
在土地调查中,导线测量可用于确定 地块边界、地势变化等,为土地利用 规划和土地登记提供数据支持。
导线测量的重要性
提供基础数据
导线测量能够提供准确的地理坐 标数据,为城市规划、土地利用、
资源勘探等领域提供基础数据支 持。
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导线测量,可以快速、准确地 确定目标点的位置和形状,提高工 作效率和精度。
实例二测高于一 体的测量仪器,可以直接测量出方位角 。
VS
详细描述
全站仪通过内置的测角系统,可以快速准 确地测量出目标方向与正北方向的夹角, 即方位角。测量时,将全站仪安置在已知 点上,对准另一已知点或目标点,即可直 接读出方位角数值。全站仪测量方位角具 有精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 各种工程测量中。
测量精度的控制
01
02
03
测量前校准
在开始测量前,应对测量 设备进行校准,确保其精 度符合要求。
重复测量
为了减小误差,可以对同 一目标进行多次测量,然 后取平均值。
保持稳定
在测量过程中,应保持设 备的稳定,避免因震动或 移动导致的误差。
测量环境的考虑
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天气
在天气晴朗、无风且光线良好的情况下进行测量,以提高测量精 度。
详细描述
在导线测量中,利用坐标反算法,根据已知的起始点和终点坐标,以及测量的 水平角度和距离,可以计算出导线点的坐标和方位角。
导线方位角计算公式
导线方位角计算公式
导线方位角是指导线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与正北方向之间的夹角。
在工程测量中,常常需要测量导线方位角,因为了解导线方位角能够
帮助我们更好地设计、规划和施工。
因此,计算导线方位角的公式也
非常重要。
导线方位角计算公式如下:
s = atan((y2 - y1) / (x2 - x1))
其中,s代表导线的方位角;y2和y1是导线起点和终点的纵坐标;x2和x1是导线起点和终点的横坐标;atan是反正切函数。
这个公式可以通过手工计算或使用计算器等工具进行计算。
无论
使用手工还是工具,都需要始终保持精准,确保结果准确无误。
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计算多条导线的方位角,因此我们需要
注意一些细节,例如确定坐标系中的正北方向,选择适当的单位制等。
此外,我们需要注意到,这个公式只适用于导线起点和终点的坐
标都在同一时刻的情况。
如果测量的导线是多段的,或者坐标是在不
同的时间点测量得到的,我们需要用其他的方法来计算导线方位角。
总之,导线方位角的计算公式在实际工程测量中非常重要,因为
它能够帮助我们确定导线的走向和位置,从而保证设计和施工的精度
和可靠性。
有了这个公式,我们就可以更好地进行测量、规划和管理,为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导线测量常用计算公式
导线测量常用计算公式导线测量是土木工程或电气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主要用于确定建筑物的位置、土地边界以及计算地形的变化等。
在导线测量中,有很多常用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工程师或测量师进行精确的测量和计算。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导线测量计算公式:1.距离计算公式:-垂直平距(垂距):D=SQRT((ΔN)^2+(ΔE)^2)-水平平距:H=SQRT((ΔN)^2+(ΔE)^2+(ΔH)^2)-斜距:L=SQRT((ΔN)^2+(ΔE)^2+(ΔH)^2)- 仰角:A = arctan(ΔH / H)-前视高差:h1=H1-H0-反视高差:h2=H0-H22.坐标计算公式:- 相对平差量:ΔX = (ΔN * cosα) + (ΔE * sinα)- 相对平差量:ΔY = (ΔN * sinα) - (ΔE * cosα)-新坐标X=X0+∑(ΔX)-新坐标Y=Y0+∑(ΔY)3.角度计算公式:- 方位角:I = arctan((ΔE2 - ΔE1) / (ΔN2 - ΔN1))-转角:θ=I2-I1-内角和:∑θ=∑(Ii)-外角和:∑θ=n*180°-∑(Ii)4.高程计算公式:-平均高程:H=(H0+H1+H2)/3-高程改正:ΔHi=Hi-H-净高差:Nh=h1+ΔH5.线性状况计算公式:-输沙率:Q=W/(T*B)其中,Q为输沙率,W为沙子的质量,T为时间,B为河道截面积。
6.面积计算公式:-梯形法计算面积:A={0.5*(a+b)*h}- 辛普森法计算面积:A = {h / 3 * (y0 + 4y1 + 2y2 + 4y3 + ... + yn)}7.建筑斜率计算公式:-百分比斜率:P=(ΔH/L)*100- 度数斜率:s = tan^-1(ΔH / L)这些计算公式是导线测量中常用的工具,可以帮助工程师或测量师在实际工作中准确地计算测量结果。
需要根据具体的测量需求和情况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并注意测量文档中的单位和精度要求,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导线测量计算公式示例
导线测量计算公式示例导线测量是地理测量中的一种重要方法,用于测量地球表面的几何形状和地球上各种地理现象的位置。
在导线测量中,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计算可以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
本文将介绍一些导线测量中常用的计算公式示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导线测量中的计算方法。
1. 测量距离的计算公式。
在导线测量中,测量地面上两点之间的距离是最基本的任务之一。
常用的计算公式有两种,一种是利用三角函数计算,另一种是利用坐标差计算。
首先是利用三角函数计算距离的公式,假设已知两点之间的水平角和垂直角,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S = α R。
其中,S表示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α表示两点之间的水平角,R表示两点之间的弧长。
这个公式是利用了三角函数中的正弦定理,通过已知的水平角和弧长计算出水平距离。
另一种计算距离的方法是利用坐标差计算,假设已知两点的坐标差ΔX和ΔY,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L = √(ΔX^2 + ΔY^2)。
其中,L表示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ΔX和ΔY分别表示两点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坐标差。
这个公式是利用了勾股定理,通过已知的坐标差计算出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2. 测量高程的计算公式。
在导线测量中,测量地面上点的高程也是非常重要的。
常用的计算公式有两种,一种是利用水准线测量,另一种是利用三角测量。
首先是利用水准线测量高程的公式,假设已知点的高程和水准线上的点的高程,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目标点的高程:H = h + Δh。
其中,H表示目标点的高程,h表示已知点的高程,Δh表示已知点和目标点之间的高程差。
这个公式是利用了水准线的原理,通过已知点的高程和高程差计算出目标点的高程。
另一种计算高程的方法是利用三角测量,假设已知点和目标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和垂直角,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目标点的高程:H = h + ΔH。
其中,H表示目标点的高程,h表示已知点的高程,ΔH表示已知点和目标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导线测量方位角计算方法
2、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
f x x测 x理 x测 (x终 x始 )
f y y测 y理 y测 ( y终 y始 )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例语题文:•附选修合\导中线国小的说计欣算赏•(配人教版)◆
(1)绘制计算草图,在表内填写已知 数据和观测数据
号平均分配到各观测角上。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配人教版)◆
方法2(*):
(1)计算角度闭合差:
f 测 理
其中, 理的计算公式如下:
左角:终 始 理(左) n 180 理(左) 终 始 n 180
右角:终 始 理(右) n 180 理(右) 始 终 n 180
(1)计算角度闭合差:
1
=测-理
= 测-(n-2)180
(2)计算限差:
f允 40" n
金品质•高追求
1
970300
484318 A1
A
XA=536.27m
A
1122224
2
1051706
2
YA=328.74m
1233006
4 1014624
4
3
我们让你更放心!
3 返回
◆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配人教版)◆
B 5 6 7 8 C
180 178 193 181 204 180
+8 13 36 180
+8 22 30 178
+8 44 00 193
13
+8 00
181
54
+8 30
【测量学】导线测量常用计算公式
一、方位角的计算公式二、平曲线转角点偏角计算公式三、平曲线直缓、缓直点的坐标计算公式四、平曲线上任意点的坐标计算公式五、竖曲线上点的高程计算公式六、超高计算公式七、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八、标准差计算公式九、坐标中线测量与计算十、全站仪的使用方法和坐标测量步骤一、 方位角的计算公式1. 字母所代表的意义:x 1:QD 的X 坐标 y 1:QD 的Y 坐标 x 2:ZD 的X 坐标 y 2:ZD 的Y 坐标 S :QD ~ZD 的距离 α:QD ~ZD 的方位角2. 计算公式:()()212212y y x x S -+-=1)当y 2- y 1>0,x 2- x 1>0时:1212x x y y arctg--=α 2)当y 2- y 1<0,x 2- x 1>0时:1212360x x y y arctg --+︒=α 3)当x 2- x 1<0时:1212180x x y y arctg--+︒=α 二、 平曲线转角点偏角计算公式1. 字母所代表的意义:α1:QD ~JD 的方位角 α2:JD ~ZD 的方位角β:JD 处的偏角2. 计算公式:β=α2-α1(负值为左偏、正值为右偏)三、 平曲线直缓、缓直点的坐标计算公式1. 字母所代表的意义:U :JD 的X 坐标 V :JD 的Y 坐标 A :方位角(ZH ~JD )T :曲线的切线长,2322402224R L L D tg R L R T ss s -+⎪⎪⎭⎫ ⎝⎛+=D :JD 偏角,左偏为-、右偏为+2. 计算公式:直缓(直圆)点的国家坐标:X ′=U+T cos(A+180°)Y ′=V+Tsin(A+180°)缓直(圆直)点的国家坐标:X ″=U+T cos(A+D)Y ″=V+Tsin(A+D)四、 平曲线上任意点的坐标计算公式1. 字母所代表的意义:P :所求点的桩号B :所求边桩~中桩距离,左-、右+ M :左偏-1,右偏+1C :JD 桩号 D :JD 偏角 L s :缓和曲线长 A :方位角(ZH ~JD ) U :JD 的X 坐标 V :JD 的Y 坐标T :曲线的切线长,2322402224R L L D tg R L R T ss s -+⎪⎪⎭⎫ ⎝⎛+=I=C-T :直缓桩号 J=I+L :缓圆桩号s L DRJ H -+=180π:圆缓桩号K=H+L :缓直桩号2. 计算公式: 1)当P<I 时中桩坐标:X m =U+(C-P)cos(A+180°) Y m =V+(C-P)sin(A+180°)边桩坐标:X b =X m +Bcos(A+90°) Y b =Y m +Bsin(A+90°)2)当I<P<J 时()s230RL I P MA O π-︒+= ()()2390R I P I P G ---=中桩坐标:X m =U+Tcos(A+180°)+GcosO Y m =V+Tsin(A+180°)+GsinO()s290RL I P W π-︒=边桩坐标:X b =X m +Bcos(A+MW+90°) Y b =Y m +Bsin(A+MW+90°)3)当J<P<H 时()()R J P L M A R J P R L M A O s s πππ-+︒+=⎪⎭⎫⎝⎛-︒+︒+=909090 ()RJ P R G π-︒=90sin2中桩坐标:()O G R L M A R L L A T U X s ss m cos 30cos 90180cos 23+⎪⎭⎫ ⎝⎛︒+⎪⎪⎭⎫ ⎝⎛-+︒++=π ()O G R L M A R L L A T V Y s ss m sin 30sin 90180sin 23+⎪⎭⎫ ⎝⎛︒+⎪⎪⎭⎫ ⎝⎛-+︒++=π ()RJ P W π-︒=90边桩坐标:X b =X m +Bcos(O+MW+90°)Y b =Y m +Bsin(O+MW+90°)4)当H<P<K 时()sRL K P MMD A O π230180-︒-︒++= ()2390R P K P K G ---=中桩坐标:X m =U+Tcos(A+MD)+GcosO Y m =V+Tsin(A+MD)+GsinO()s290RL K P W π-︒=边桩坐标:X b =X m +Bcos(A+MD-MW+90°) Y b =Y m +Bsin(A+MD-MW+90°)5)当P>K 时中桩坐标:X m =U+(T+P-K)cos(A+MD) Y m =V+(T+P-K)sin(A+MD) 边桩坐标:X b =X m +Bcos(A+MD+90°) Y b =Y m +Bsin(A+MD+90°)注:计算公式中距离、长度、桩号单位:“米”;角度测量单位:“度”;若要以“弧度”为角度测量单位,请将公式中带°的数字换算为弧度。
导线测量方位角计算
导线测量方位角计算导线测量方位角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方法,用来确定导线所在方向的角度。
在实际测量中,可以通过不同的仪器和技术来测量方位角,包括经纬仪、全站仪、GPS等。
本文将介绍导线测量方位角的原理、测量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一、方位角的定义和原理方位角是指其中一方向与参考方向之间的角度。
在导线测量中,通常采用真北方向作为参考方向,即指向地球北极的方向。
方位角的正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取值范围为0°到360°。
测量方位角的原理是通过测量方向上两个点之间的角度来确定导线的方位角。
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仪器在两个点上的测量值来计算方位角,或者通过差分GPS获得更加精确的方位角。
二、导线测量方位角的方法1.经纬仪测量:经纬仪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方位角的仪器,通过仪器上的方位角刻度来读取方位角的数值。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将仪器的刻度与参考方向对齐,然后读取指针所指的方位角数值。
2.全站仪测量:全站仪是一种现代化的测量仪器,可以测量方位角、水平角、垂直角等多个参数。
在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时,需要首先设置参考方向为北向,然后在两个点上测量方位角的数值。
3.GPS测量:GPS是一种卫星定位系统,可以用来测量方位角。
通过使用差分GPS技术,可以获得高精度的方位角数值。
在进行GPS测量时,需要确保接收到足够数量的卫星信号,并进行差分修正,以提高方位角的准确度。
三、导线测量方位角的注意事项1.在进行方位角测量之前,需要选择适当的测量仪器和技术。
如果需要高精度的方位角测量结果,可以选择全站仪或者差分GPS进行测量。
2.在测量过程中,需要确保仪器的设置正确。
比如在使用经纬仪进行测量时,需要将刻度与参考方向对齐;在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时,需要将参考方向设置为北向。
3.需要保证测量过程中没有遮挡物,以防止信号的干扰。
比如在使用GPS进行测量时,需要确保接收到足够数量的卫星信号,并进行差分修正。
4.在进行方位角测量之前,需要进行仪器的校准。
角度坐标测量计算公式细则
角度坐标测量计算公式细则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计算细则1、坐标计算:X1=X+Dcosα,Y1=Y+Dsinα。
式中 Y、X为已知坐标,D为两点之间的距离,Α为方位角。
2、方位角计算:1)、方位角=tan=两坐标增量的比值,然后用计算器按出他们的反三角函数(±号判断象限)。
2)、方位角:arctan(y2-y1)/(x2-x1)。
加减180(大于180就减去180(还大于360就在减去360)、小于180就加180如果x轴坐标增量为负数,则结果加180°。
如果为正数,则看y轴的坐标增量,如果Y轴上的结果为正,则算出来的结果就是两点间的方位角,如果为负值,加360°。
S=√(y2-y1)+(x2-x1),1)、当y2-y1>0,x2-x1>0时;α=arctan(y2-y1)/(x2-x1)。
2)、当y2-y1<0,x2-x1>0时;α=360°+arctan(y2-y1)/(x2-x1)。
3)、当x2-x1<0时;α=180°+arctan(y2-y1)/(x2-x1)。
再用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可算距离(根号下两个坐标距离差的平方相加)。
拨角:arctan(y2-y1)/(x2-x1)1、例如:两条巷道要互相平行掘进的话,求它们的拨角:方法(前视边方位角减后视边方位)在此后视边方位要加减180°,若拨角结果为负值为左偏“逆时针”(+360°就可化为右偏,正值为右偏“顺时针”。
2、在图上标识方位的方法:就是导线边与Y轴的夹角。
3、高程计算:目标高程=测点高程+h+仪器高—占标高。
4、直角坐标与极坐标的换算:(直角坐标用坐标增量表示;极坐标用方位角和边长表示)1)、坐标正算(极坐标化为直角坐标)已知一个点的坐标及该点至未知点的距离和方位角,计算未知点坐标方位角,知A(Xa,Ya)、Sab、αab,求B(Xa,Ya)解:Xab=Sab×COSαab 则有Xb=Xa+XabYab=Sab×SINαab Yb=Ya+Yab2)、坐标反算,已知两点的坐标,求两点的距离(称反算边长)和方位角(称反算方位角)的方法已知A(Xa,Ya)、B(Xb,Yb),求αab、Sab。
测量坐标方位角计算公式是什么
测量坐标方位角计算公式是什么引言在测量和导航领域中,确定两个点之间的方位角(也称为方向角或航向角)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方位角定义为从一个参考点到目标点的方向,通常以北方向为参考。
测量坐标方位角是一种基本的导航技术,广泛应用于地理测量、航行、航空、地图制作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如何计算测量坐标方位角的公式。
问题陈述给定两个点的坐标(经度和纬度),我们的目标是计算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方位角。
方法为了计算两个点之间的方位角,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Δφ = φ2 - φ1Δλ = λ2 - λ1θ = atan2(sin(Δλ) * cos(φ2), cos(φ1) * sin(φ2) - sin(φ1) * cos(φ2) * co s(Δλ))其中,φ1和λ1是起始点的纬度和经度,φ2和λ2是目标点的纬度和经度。
Δφ和Δλ是纬度和经度的差值。
以上公式是基于球面三角学的原理。
测量坐标方位角的计算方法是通过计算两个点形成的三角形的角度来确定方位角。
理解公式让我们逐步分解公式来理解其含义。
首先,我们计算纬度差值Δφ和经度差值Δλ。
这是因为方位角的计算涉及到两个点之间的相对位置。
接下来,我们使用以下公式计算方位角θ:•sin(Δλ) * cos(φ2):这部分表示纬度差(即起始点到目标点的维度变化)对方位角的影响。
sin(Δλ)表示纬度差的正弦值,而cos(φ2)表示目标点纬度的余弦值。
•cos(φ1) * sin(φ2) - sin(φ1) * cos(φ2) * cos(Δλ):这部分表示经度差(即起始点到目标点的经度变化)对方位角的影响。
cos(φ1) *sin(φ2)表示起始点纬度的余弦值乘以目标点纬度的正弦值,而sin(φ1) *cos(φ2) * cos(Δλ)表示起始点纬度的正弦值乘以目标点纬度的余弦值再乘以经度差的余弦值。
最后,使用atan2()函数计算弧度,并将其转换为角度值。
结论本文介绍了计算测量坐标方位角的公式。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XC=1845.69 YC=1039.98 C C
(3)各边方向角的推算
1803248
8
(4)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5)推算各点坐标。
7
3
4 2045430
5
6
1811300
2
B
17821230 1934400
4317AB12
B 1801336
A
XB=1230.88编辑ppt
编辑ppt
(1)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
fx x测 x理 x测
1
970300
fy y测 y理 y测 484318 A1 A 1122224
2
1051706
➢导线全长闭合差: XA=536.27m
YA=328.74m
1233006
4 1014624
f fx2 fy2
3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1617.01 980.86
8 +81.79 -2
+46.70 +2
+81.78
+46.72
1698.79 1027.58
C +146.92 +12.38 +146.90 +12.40 1845.691039.98
4 16 00
D
-9 +12
1119 00 24 1119 01 12
738.33
+614.90
YB= 673.45
表:附合导线坐标计算表
点 号
转折角 (右)
改正后 转折角
方位角
边长 D
坐标 增量(米)
改 正 后 坐标(米) 增量(米)
测绘导线的计算公式
测绘导线的计算公式测绘导线是指在地面上用标志物、测量仪器、测绘工具等设备进行测量和标示的一条直线,用以确定地面上的地理位置和地理方向。
在测绘导线的工作中,计算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准确的计算可以保证测绘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测绘导线的计算公式,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测绘导线的工作原理。
1. 导线长度的计算公式。
在测绘导线的工作中,最基本的计算就是导线的长度。
导线长度的计算公式如下:L = √(ΔX^2 + ΔY^2 + ΔZ^2)。
其中,L表示导线的长度,ΔX、ΔY、ΔZ分别表示导线两端点的坐标差值。
这个公式是根据勾股定理推导出来的,通过计算两个点之间的水平、垂直和高程差值,就可以得到导线的长度。
2. 导线方位角的计算公式。
导线的方位角是指导线与正北方向之间的夹角,通常以度数表示。
导线方位角的计算公式如下:α = arctan(ΔY/ΔX)。
其中,α表示导线的方位角,ΔX、ΔY分别表示导线两端点的坐标差值。
这个公式是根据三角函数的性质推导出来的,通过计算两个点之间的水平差值和垂直差值的比值的反正切值,就可以得到导线的方位角。
3. 导线坐标的计算公式。
在测绘导线的工作中,通常需要计算导线上各个点的坐标,以便后续的测量和标示工作。
导线坐标的计算公式如下:X = X0 + L cos(α)。
Y = Y0 + L sin(α)。
Z = Z0 + ΔZ。
其中,X、Y、Z分别表示导线上某一点的坐标,X0、Y0、Z0分别表示导线起点的坐标,L表示导线的长度,α表示导线的方位角,ΔZ表示导线上某一点的高程差值。
这个公式是根据三角函数的性质和直角坐标系的性质推导出来的,通过已知导线起点的坐标、导线长度和方位角,就可以计算出导线上任意点的坐标。
4. 导线高程的计算公式。
导线高程是指导线上各个点的高程,通常以米为单位表示。
导线高程的计算公式如下:H = H0 + ΔZ。
其中,H表示导线上某一点的高程,H0表示导线起点的高程,ΔZ表示导线上某一点的高程差值。
导线测量方位角计算方法
30 12
130
各边坐标方位角α23、α34、α45、α51。 1 1 95
3 65
解: α23= α12-β2±1800=800 α34= α23-β3±1800=1950 α45=2470 α51=3050 α12=300(检查)
122 5
5
128 4
4
2、坐标正算公式
由A、B两点边长DAB和坐标方位角αAB,计 算坐标增量。见图有: X
A
539 59 00 540 00 00
理=5400000 = 测理=60 容=405 =89
485.47 +0.09 -0.08
0
0
x = +0.09 y =0.08
² ² = x + y =0.120
K=
=
1<
D
4000
1 2000
用EXCEL程序进行闭合导线计算
例题:
(四)附合导线平差计算
5
2
1
1934400
B
1782230
431712
B
AB 1801336
A
XB=1230.88
YB= 673.45
图表:附合导线坐标计算表
点 号
转折角 (右)
改正后 方位角 边 长
转折角
D
(米)
坐标 增量(米) X Y
改正后 增量(米) X Y
坐标(米) 点
号
XY
A
B
+8
180 13 36 180 13 44
(1)计算角度闭合差:
1
=测-理 = 测-(n-2)180
(2)计算限差:
f允40" n
导线测量方位角计算
文档标题:《小明的导线测量大冒险:方位角计算的秘密》正文:嗨,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小明,一个热爱探索和发现的小学生。
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一个超酷的技能——导线测量中的方位角计算。
这可是我在学校地理课上学到的,然后又在野外实践里玩得滚瓜烂熟的技巧哦!准备好了吗?咱们一起出发,探索这个神秘的数学世界吧!首先,我们要知道,导线测量就像是一场寻宝游戏,只不过我们找的不是宝藏,而是准确的位置。
在游戏里,我们得用到一个叫“方位角”的东西,它就像是我们的指南针,告诉我们方向。
方位角就是从北方向开始,顺时针转到我们要测量的线段的角度。
听上去有点晕?别急,小明我来给你慢慢讲。
假设我们在一片大森林里,要测量从A点到B点,再到C点的路线。
第一步,我们要确定A点的北方向,这通常可以用罗盘或者手机里的指南针应用来搞定。
然后,我们从A 点出发,用全站仪或者更简单的测角器,测量出A到B的方位角。
这个角度就是从北方向顺时针转到AB线的角度。
比如,如果测出来的角度是30°,那就是说,从A到B,我们得向右转30°。
到了B点,游戏继续。
我们要测量BC线的方位角。
但是,这里有个小技巧:我们得用B点的北方向,而不是A点的。
因为我们在B点,北方向可能跟A点的不一样。
假设BC的方位角是60°,那我们从B点的北方向开始,顺时针转60°,就能找到C点了。
但是,问题来了,如果我们要从A点直接到C点,中间不经过B点,那方位角怎么算呢?这就需要用到“角度的加减法”了。
我们把A到B的方位角30°和B到C的方位角60°加起来。
但是,这里要小心,如果加起来超过360°,就得减去360°,因为一圈就是360°。
在我们的例子中,30°+60°=90°,正好是A到C的方位角。
最后,我们得检查一下,是不是所有的角度加起来都对。
如果从A到B,再到C,最后回到A,所有的方位角加起来应该是360°,因为这就像是一圈回到起点。
测绘导线的计算公式
测绘导线的计算公式测绘导线是指在地面上标示出的用于测量和绘制地图的线路,通常用于测绘地形、建筑物、道路等。
测绘导线的计算公式是测绘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测绘人员准确地计算出导线的长度、角度和坐标,从而保证测绘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测绘导线的计算公式主要包括导线长度的计算、导线角度的计算和导线坐标的计算三个方面。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三个方面的计算公式。
一、导线长度的计算公式。
导线长度的计算是测绘导线中最基本的计算之一,它通常采用三角测量法或者全站仪测量法来进行。
在三角测量法中,导线长度的计算公式为:L = √(ΔX^2 + ΔY^2 + ΔZ^2)。
其中,L表示导线长度,ΔX、ΔY、ΔZ分别表示导线起点和终点的X、Y、Z坐标的差值。
在全站仪测量法中,导线长度的计算公式为:L = √(ΔX^2 + ΔY^2 + ΔZ^2)。
其中,L表示导线长度,ΔX、ΔY、ΔZ分别表示导线起点和终点的X、Y、Z坐标的差值。
二、导线角度的计算公式。
导线角度的计算是测绘导线中另一个重要的计算之一,它可以帮助测绘人员确定导线的走向和方向。
在测绘中,通常采用方位角和方向角来表示导线的角度。
方位角是指导线与正北方向之间的夹角,方向角是指导线与前一导线之间的夹角。
在计算方位角时,可以使用以下公式:α = arctan(ΔY/ΔX)。
其中,α表示方位角,ΔX、ΔY分别表示导线起点和终点的X、Y坐标的差值。
在计算方向角时,可以使用以下公式:β = arctan(ΔY/ΔX)。
其中,β表示方向角,ΔX、ΔY分别表示导线起点和终点的X、Y坐标的差值。
三、导线坐标的计算公式。
导线坐标的计算是测绘导线中最复杂的计算之一,它涉及到大量的三角函数和数学知识。
在测绘中,通常采用直角坐标系和极坐标系来表示导线的坐标。
在直角坐标系中,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导线的坐标:X = X0 + L cos(α)。
Y = Y0 + L sin(α)。
其中,X、Y表示导线终点的X、Y坐标,X0、Y0表示导线起点的X、Y坐标,L表示导线长度,α表示导线的方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