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种修辞手法之18——通感(1)
通感
字而境界全出”,这真是画龙点晴的评析,但可 惜失之太简,没有道出所以然。 看来王国维也不曾注意到“通感”这一修辞 手段。
20世纪初期,我国现代修辞学著作陆续出版,但
大多为日本修辞学的模仿之作,在修辞手法的 论述里,没有涉及“通感”。 1923年,唐钺发表了他的力作《修辞格》,它 把修辞格分为5类27格,从心理学角度揭示了 辞格存在基础的奥秘。 此书被陈望道誉为“科学的修辞论的先声。” 其中关于“根于类似”、“根于联想”的论 述如果深挖下去,就有可能探寻出通感的心理 基础,然而作者世纪六十年代才由
钱钟书先生引进来的. 它作为一种修辞手段,一种写作技法,在我国诗 文中运用的源头恐怕要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 战国时期。 西汉戴圣编的《礼记》,所收的都是战国、秦 汉间孔门后学累世相传积累的资料,其中的 《乐记》有文曰:“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坠), 曲如折,止如搞木;据中矩,勾中钩,累累乎端如 贯珠。”
大脑皮层),覆盖于大脑半球的表面,是高级神 经中枢,各种感受器和身体各部分的运动,分别 由大脑皮质的一定部位来管理,这些部位叫做 机能中枢。 体表感觉—肤觉、机体感觉—肌肉、关节的 运动感觉、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嗅觉中枢, 味觉中枢等九种,它们在大脑皮质中都有相应 的位置。
交相辉映,彼此影响,帮助读者多层面、全方位 地琢磨、品味,以获得立体的深刻感受。 第四,作者在描绘客观事物时,往往借助通感倾 注自己的喜怒哀乐,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并使 主客体水乳交融,浑然天成。所使用的语言大 多含蓄精练,韵味绵长,因而能够诱发读者的想 象力,使他们凭着自己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情趣, 去体味文句的“言外之音”和“韵外之致”。
《吕氏春秋· 本味》记载了一则“高山流水”
故事:‘伯牙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 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 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 水’”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琴,他们对音乐的感受, 已达到“性好音,能鼓琴吹笛”的马融在《长 笛(赋)》中所说的境界:“听声类形,状似流水, 又象飞鸿。”
常见语文修辞手法通感
常见语文修辞手法:通感通感指运用具体生动的语言,通过变换感觉角度来描述事物的性状和情貌。
如“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后一句的妙处,在于用听觉的“闹”来表现视觉感受,呈现出杏花盛开、春意盎然的景象。
简介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间的互相沟通。
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等各种官能可以沟通,不分界限,它系人们共有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与人的社会实践的培养也分不开。
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
如说“光亮”,也说“响亮”,仿佛视觉和听觉相通,如“热闹”和“冷静”,感觉和听觉相通。
用现代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些都是“通感”。
修辞作用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
比如:欣赏建筑的重复与变化的样式会联想到音乐的重复与变化的节奏;闻到酸的东西会联想到尖锐的物体;听到飘渺轻柔的音乐会联想到薄薄的半透明的.纱子;又比如朱自清《荷塘月色》里的“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历史记载通感中之一是“听声类形”。
马融《长笛赋》:“尔乃听声类形,状似流水,又像飞鸿。
”(《文选》)这样的通感是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季札闻乐来的:“为之歌《大雅》,曰:‘广哉,熙熙乎,曲而有直体。
’”杜预注:“论其声。
”按在“曲而有直体”下又称“曲而不屈”。
孔颖达正义:“季札或取于人,或取于物,以形见此德。
每句皆下字破上字而美其能不然也。
物有曲者失于屈桡,此曲而能不屈也谓王者曲降情意,以尊接下,恒守尊严,不有屈桡。
”此则听《大雅》之乐声,有类于王者以尊接下之形。
《礼·乐记》:“止如槁木,倨中矩,勾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
”正义:“止如槁木者,言音声止静,感动人心,如似枯槁之木,止而不动也。
倨中矩者,言其音声雅曲,感动人心,如中当于矩也。
通感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举几个例子呗
通感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举几个例子呗通感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举几个例子呗Sakexegix 11级分类:中小学作业被浏览320次2013.07.16检举vuitton94al采纳率:56%10级2013.07.16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间的互相沟通。
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等各种官能可以沟通,不分界限,它系人们共有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与人的社会实践的培养也分不开。
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
如说“光亮”,也说“响亮”,仿佛视觉和听觉相通,如“热闹”和“冷静”,感觉和听觉相通。
用现代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些都是“通感”。
最典型的例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
其实古诗文中也有,比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还有《阿房宫赋》中的“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再比如,“你笑得很甜”,这就是通感。
“甜”是用来形容味道的,这里却用形容味觉的词来形容视觉,就是通感。
详细解释如下:人的认识活动,一般是从感觉、知觉、到表象,进而形成概念、判断和推理。
人的各种不同的感官,只能对事物某些特定的属性加以认识,因此在人们从感觉、知觉到表象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各种感觉器官相通的过程。
人类艺术活动的“通感”实际上就是人们的认识活动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审美是人类特有的活动。
通感,就是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使各种审美感官,如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
什么是通感的修辞手法
什么是通感的修辞手法所谓“通感”,是“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钱钟书语)。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就是指感觉器官的互换。
即把各种感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沟通起来,用甲感觉去描写乙感觉,这种修辞手法叫“通感”。
它往往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凭借感受相通,互相映照,以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
请看:1.“微风过处,送来屡屡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此处将嗅觉移植为听觉,“屡屡清香”与“渺茫的歌声”,虽然前者是从嗅觉的角度描述的,后者是从听觉的角度摩声的。
但是,二者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清淡缥缈,沁人心脾等。
因此,作者通过联想与想象借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隐隐约约,清幽淡雅来表现荷香的若有若无,清幽淡雅,不仅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且创造出一个美好的意境。
又如: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朱自清《荷塘月色》)这是视觉移植为听觉,月的光华和阴影,朦胧婆娑,相互映衬,以小提琴演奏的“名曲”的旋律来形容它们的和谐声响,来表现月光树影组合的协调,给人一种悠扬、优美,很近肉内的感觉,同时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将读者带到一种美好的幻景。
有人认为“通感”就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其实不然。
“通感”与“比喻”两种辞格的不同点在于:通感,即感觉的转移;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用具体的事物比抽象的事物,用大家熟知的事物比大家陌生的事物,用浅显的道理比深奥的道理。
其修辞效果:或通俗易懂或生动形象。
如朱自清写静态荷花,连用了三个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分别描绘出月下荷塘荷花的静态美。
“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写出月光洒向满池荷花荷叶上的露珠,发出晶莹剔透的闪光;“刚出浴的美人”,给人以想象,如果把开放的荷花姑娘的脸庞,那么,翩翩翻动的荷叶就是姑娘们身着的裙裾,给人以荷花妖艳却不染纤尘的美质。
通感的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通感的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通感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通过对感官的直接或间接描述,使读者产生感觉或情感共鸣。
通感的修辞手法可以带给读者多重感受,下面是几种常见的通感修辞手法和它们的表达效果:
1. 视觉通感:通过对景物、颜色、形状等视觉元素的描写,使读者感受到图像的美感或场景的真实感。
例如:“细雨如烟,疏疏的细丝纠缠在窗前的枝叶上,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水墨画。
”这种描写使读者产生了一种模糊而美妙的视觉感受。
2. 听觉通感:通过对声音、音效、声音的节奏等听觉元素的描述,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听觉上的感受。
例如:“夜幕降临,屋外传来树叶的沙沙声,微风拂过,远处有着微弱的鸟鸣声。
这静谧而安详的听觉体验带给人一种宁静和与自然和谐的感受。
3. 嗅觉通感:通过对气味、香气等嗅觉元素的描写,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想象出细腻的气味或特定环境的嗅感。
例如:“雨后的晨间,泥土的气味弥漫在空气中,清新的香气使人感到一种自然与生命力的气息。
”
4. 味觉通感:通过对食物、饮品等味觉元素的描写,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仿佛能够咂出味道的滋味。
例如:“饭菜香喷喷地端上桌,那浓郁的香气伴随着香脆的吮指声,仿佛能让人真切地品尝到美食的味道。
”
5. 触觉通感:通过对触感、温度、触摸感等触觉元素的描写,
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虚拟的触觉感。
例如:“他轻轻地抚摸着羽毛,细腻而柔软的触感让人感到一种温暖和宽慰。
”
通过运用这些通感修辞手法,作家可以通过文字提供更全面的感知体验,增强读者的亲身感受,并且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故事情节或作品的主题。
十八种修辞手法之18——通感
十八种修辞手法之18——通感
十八种修辞手法之18——通感山原鹿
初中生应掌握和了解的十八种修辞手法之18——通感
修辞方法即修辞格,它是修辞上具有特定表达功能的结构方式,是经过人们长期使用,逐渐定型化的语言格式。
它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句子的调整上。
它有助于提高语言的表现力,但必须用得恰当、贴切,否则将有损句子乃至文章的表情达意。
初中生应掌握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初中生应了解的修辞方法:借代、对比、双关、反语、引用、互文、层递、顶真、回环、通感。
十八、通感(移觉)
(1)概念:通感是叙事状物时运用词语,使不相通的感官感觉相互沟通起来的一种修辞方法。
通感是把听觉、视觉、味觉、嗅觉、触觉沟通起来,将适用于甲类感官的词语用到乙类感官上去的修辞方法。
通感往往借助于比喻、比拟、夸张等修辞方法来表达,以引起人们的联想,去获得具体生动的形象。
例如: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梵婀玲,即小提琴)上奏着的名曲。
(2)通感的类别:
比喻通感:凭借比喻的修辞方法来达到移觉的通感。
例如: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嗅觉→听觉)
形容通感:用描述性词语直接移觉的通感。
例如:
海水那么绿,那么酽,会带你到梦中去。
(视觉→味觉)(“酽”,yan,四声,指味浓,味厚。
)
(3)通感的作用:使词语变异配用,产生特殊的艺术魅力。
什么是通感的修辞手法
什么是通感的修辞手法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什么是通感的修辞手法所谓“通感”,是“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钱钟书语)。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就是指感觉器官的互换。
即把各种感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沟通起来,用甲感觉去描写乙感觉,这种修辞手法叫“通感”。
它往往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凭借感受相通,互相映照,以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
请看:1.“微风过处,送来屡屡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此处将嗅觉移植为听觉,“屡屡清香”与“渺茫的歌声”,虽然前者是从嗅觉的角度描述的,后者是从听觉的角度摩声的。
但是,二者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清淡缥缈,沁人心脾等。
因此,作者通过联想与想象借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隐隐约约,清幽淡雅来表现荷香的若有若无,清幽淡雅,不仅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且创造出一个美好的意境。
又如: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朱自清《荷塘月色》)这是视觉移植为听觉,月的光华和阴影,朦胧婆娑,相互映衬,以小提琴演奏的“名曲”的旋律来形容它们的和谐声响,来表现月光树影组合的协调,给人一种悠扬、优美,很近肉内的感觉,同时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将读者带到一种美好的幻景。
有人认为“通感”就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其实不然。
“通感”与“比喻”两种辞格的不同点在于:通感,即感觉的转移;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用具体的事物比抽象的事物,用大家熟知的事物比大家陌生的事物,用浅显的道理比深奥的道理。
其修辞效果:或通俗易懂或生动形象。
如朱自清写静态荷花,连用了三个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分别描绘出月下荷塘荷花的静态美。
“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写出月光洒向满池荷花荷叶上的露珠,发出晶莹剔透的闪光;“刚出浴的美人”,给人以想象,如果把开放的荷花姑娘的脸庞,那么,翩翩翻动的荷叶就是姑娘们身着的裙裾,给人以荷花妖艳却不染纤尘的美质。
通感的修辞手法
通感的修辞手法在文学创作中,修辞手法被广泛运用来增强作品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其中,通感作为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常被用于描绘景物、情感和氛围,从而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强烈的感觉和共鸣。
本文将探讨通感的修辞手法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1. 通感的定义与作用通感,顾名思义,是利用感官与感官之间的联系,通过描写一种感觉来表达另一种感觉。
比如,通过描写色彩来表达情感,通过描写声音来表达景物,通过描写味道来表达氛围等等。
通感的作用在于,它能够让读者直接感受到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或意境,从而加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2. 通感的运用方式通感的修辞手法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运用:(1) 色彩与情感的通感艳丽的红色让人联想到激情和火热的情感,深邃的蓝色则让人感到冷静和沉思。
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可以通过描绘色彩来表达人物的情感状态或景物的氛围。
比如,《红楼梦》中通过描写秋天的红叶,传达出黛玉的忧郁和不安。
(2) 声音与景物的通感声音作为一种有力的感受媒介,常被用来表达景物的特征和氛围。
比如,雷鸣般的掌声可以用来描写拥挤而热烈的场面,悠扬的琴声可以用来描绘宁静而祥和的景象。
(3) 味道与氛围的通感味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感受媒介,也是艺术作品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通过描绘食物的味道,可以让读者产生对气氛或情感的直观感受。
比如,《红与黑》中通过描写美味的晚餐,表达了主人公对社会上层阶级的渴望。
3. 通感的案例分析现代文学中,通感的修辞手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著名作品中使用通感的案例:(1) 杜甫的《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在这首诗中,杜甫通过描绘夜晚的冷风、凉水和织女星的闪烁,以及暗示了诗人孤寂凄凉的境遇。
通过运用色彩与情感的通感,诗人在读者的心中勾起了一种寂寞和无助的情绪。
(2) 鲁迅的《狂人日记》我想:我们是被这些大人们骗了的!我们小孩子原来有完美无暇的眼睛……可怜我们是让大人们害了的,就像连茅屋也拉不动的汽车。
通感修辞手法
(钱钟书语)
二、通感的运用: 根据自己的真实感受,充分发挥
想象力,用心把握揣摩特定环境 下特定感觉1. 天仿佛听见了这句话,半空里轰轰隆隆 一声回 答,像天宫的地板上(滚 )着几十面铜鼓。
2. 雷声轰隆隆地响着从天边(滚)来,又轰隆隆 地响着向天边(滚)去。
例3: 那明星的闷声沉钝里含着浑浊,一大半像鼻子里哼出来的, 又腻又粘,又软懒无力,跟鼻子的主产品鼻涕具有同样的 品性。
把 转化为
,形象反映出歌声听起来不舒
服的感觉,幽默嘲讽的意味表露无遗。
通感的艺术效果:
形象生动 化虚为实 表情充分 新鲜奇特
艺术效果的产生:
一、通感的特点: ❖不同感觉之间的沟通、转移;
通感
“通感”定义是什么?
明确: 简单地说是视觉、听觉、触觉、嗅觉、
味觉彼此打通互相交织。
→
声音的好听被写为可品尝的味道,从 而增强了表达效果,这里用的就是通感。
例2: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
北平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这“秋”,这古都的“秋味”。
不说“饱览秋色”而说“饱尝秋味”用味觉代替视觉, 感情更浓更重,充满亲切感。
知识点——修辞手法(其他)-通感
修辞手法(其他)——通感
【典型例题】
1.“微风过处,送来屡屡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 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此处将嗅觉移植 为听觉,“屡屡清香”与“渺茫的歌声”,虽然前者 是从嗅觉的角度描述的,后者是从听觉的角度摩声的。 但是,二者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 有若无,清淡缥缈,沁人心脾等。因此,作者通过联 想与想象借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隐隐约约,清幽 淡雅来表现荷香的若有若无,清幽淡雅,不仅揭示了 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且创造出一个美好的意境。
修辞手法(其他)——通感
【知识点解析】
三、通感与比喻的区别及联系 有人认为“通感”就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其实不然。“通 感”与“比喻”两种辞格的不同点在于: 通感,即感觉的转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用具体的事物比 抽象的事物,用大家熟知的事物比大家陌生的事物,用浅显的道理 比深奥的道理。其修辞效果:或通俗易懂或生动形象。如朱自清写 静态荷花,连用了三个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 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分别描绘出月下荷塘荷花的 静态美。“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写出月光洒向满池 荷花荷叶上的露珠,发出晶莹剔透的闪光;“刚出浴的美人”,给 人以想象,如果把开放的荷花姑娘的脸庞,那么,翩翩翻动的荷叶 就是姑娘们身着的裙裾,给人以荷花妖艳却不染纤尘的美质。
修辞手法(其他)——通感
【知识点解析】
2.通感还有曲喻的作用。曲喻是由一个比喻转到另一种感 觉。韩愈《和水部张员外宣政衙赐百官樱桃诗》:“香随翠笼 擎初到,色映银盘写未停。”樱桃是红的,说它香,是视觉通 于嗅觉。但樱桃并不香,这个香是从它象红花,由红花唤起的 香。 又韩愈《南山》诗:“或竦若惊雊(雉鸣)”,“或背若相恶, 或向若相佑”,这就把眼中所看到的石头,由竦立象雉,由雉 引出雉鸣来,即曲喻,也即视觉通于“惊雊”的听觉。有的石 头相“背”或相“向”,由相背或相向引出“相恶”或“相佑” 来,是曲喻,也即视觉通于“相恶”“相佑”的感觉。石头不 会发声或相恶相佑,通过通感,打通了视觉与听觉感觉的界限。
诗词中修辞手法——通感
诗词中修辞手法——通感通感,也叫移觉,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不分界限。
譬如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里的高深莫测的武功:乾坤大挪移。
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
通感就是让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间进行沟通,达到意想不到、超乎寻常的功效。
说一个最通俗的例子,老人们常说:你耳朵瘸了吗?!我想大家对这句话都不陌生,这里就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耳朵,本是听觉器官,而瘸,是肢体感觉,这种不直说“聋“而说”瘸“的手法,就是巧妙的通感。
通感在古诗中的表现手法是多样化的,有以形声的感觉转换,如汤显祖《牡丹亭》中的两句唱词:“声声燕语明如剪,呖呖莺歌溜的圆。
”其中燕语、莺歌都诉诸听觉,而“剪”是器物,“圆”用于形状,都属于视觉范围,怎么”燕语“会象”剪“,”莺歌“会成”圆“呢?原来人们可以从”剪“的形状得出锐利、轻快的联想,从”圆“的形态上获得珠圆玉润的启示。
当然还有视觉与听觉相互转换的。
”鸟抛软语丸丸落“该句将听觉转化为视觉的感受,将鸟儿活泼、动听而流畅的叫声,通过珠丸的抛落尽显出来。
读后,那珠丸抛落时清脆的声音,尤然在耳,而珠丸落的那种视觉形态与节奏感,也跃然眼前,叩动心弦。
王维的《过香积寺》,其中“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一联,泉声,源于耳;咽,则来源于其他感官。
日色,为视觉;冷,则属于触觉。
诗人把视觉、听觉与触觉等相互沟通,属于通感。
杜牧《秋夕》里”银烛秋光冷画屏“一句,秋光,是视觉,冷,是触觉,这里把视觉与触觉相通,属于通感。
通感,是古诗词中比较觉见的一种修辞手法。
作为诗词爱好者,不可不知。
关于通感的例子很多很多,不再一一举例,以上这些,是对通感的一些初步认识,希望对初学者有所帮助。
汉语修辞手法系列「什么是通感」
汉语修辞手法系列「什么是通感」通感[定义] 在表达中将人们的各种感官感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相互沟通连接起来,把一种感官感觉转移到其他感官感觉上,从而在多种感官感觉中共同描绘同一表达对象,使其丰富生动的修辞方式。
由于通感是感觉间的移动,所以又称移觉。
[例释] 根据所沟通的感觉的数量,可分为两类:(1)单项通感。
两种感觉之间的相互沟通,即把一种感官的感觉用另一种感官的感觉来描述。
例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清香属于嗅觉,歌声属于听觉,用属于听觉的高楼上的歌声来描摹清香,使歌声具有了淡淡的香味,缥缈、轻柔而又回旋盘绕,让人如痴如醉。
例2: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刘白羽《长江三峡》)这是视觉向听觉的转移,用属于听觉的乐曲来描述属于视觉的草坂,就使草坂具有了乐曲的优美旋律,乐曲具有了草坂的鲜艳色泽,两者相交相融,犹如一幅配乐画。
(2)多项通感。
多种感官的感觉之间的沟通,即用多种感官的感觉来描述某一感官的感觉。
例3: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龙眼花的香味,有太阳的光明。
(郭风《叶笛》)“笛声”是听觉,“青草的香味”和“龙眼花的香味”是嗅觉,“太阳的光明”是视觉,因此例句是听觉、嗅觉、视觉三种感觉之间的融通。
若只从听觉的角度描写笛声如何婉转悠扬,也可以,但显得单调;而嗅觉和视觉的融入则使笛声具有了香味和色彩,使飘忽不定的声音变得真实可感。
例4:她刚开到口,说到话,这一条嗓子,才爱煞人呀!有四个字可当。
四个什么字?尖、甜、媚、脆。
(王少堂《武松》)如何将一个人与众不同的嗓音表现出来,单凭听觉恐难以胜任,必须调动其他的感觉来形容。
“尖”可听可见可触,集三种感觉于一身;“甜”是味觉,“媚”是视觉,“脆”是听觉,四种不同的感觉分别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把声音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辨析1] 通感与比喻。
两者都有通过相似的事物来描写某一表达对象的特征。
常见语文修辞手法通感
常见语文修辞手法通感在我们丰富多彩的语文世界中,修辞手法就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文字表达的天空。
其中,有一种较为独特且富有魅力的修辞手法——通感。
通感,简单来说,就是将一种感官的感受用另一种感官来描述,打破了感官之间的界限,让读者获得一种新奇而独特的感受。
比如说,“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就是一个典型的通感例子。
在这里,作者将嗅觉上的“清香”,用听觉上的“歌声”来形容,让我们不仅能闻到那股清香,还仿佛能听到那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歌声,从而使这种感受更加生动、丰富。
通感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够极大地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它让我们的文字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感官描述,而是能够跨越感官的障碍,将多种感受融合在一起,给读者带来更加立体、全面的感受。
想象一下,“她笑得很甜”这句话。
“笑”本是视觉上的感受,而“甜”却是味觉上的感受。
通过通感,我们仿佛能从她的笑容中品尝到甜蜜的滋味,这种甜蜜不仅仅是表面的笑容好看,更是一种能让人内心感到温暖、愉悦的情感。
再看“那些芦苇高高低低地晃动着,仿佛一曲悠扬的笛声在风中飘荡”。
芦苇的晃动是视觉所见,而悠扬的笛声是听觉所闻。
将视觉感受转化为听觉感受,让我们眼前的芦苇仿佛有了音乐般的灵动和美妙。
通感的运用,还能够营造出独特的氛围和意境。
比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在这里,作者将视觉上的月光比作流水,又用触觉上“牛乳”的滑腻来形容叶子和花的质感,营造出一种宁静、朦胧、梦幻的氛围,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美丽的荷塘之中。
通感在诗歌中更是屡见不鲜。
“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将视觉上的杏花盛开与听觉上的热闹喧哗相联系,生动地展现出春天的生机勃勃。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将听觉上的余音用视觉上“缕”的形象来表现,让我们更能感受到那余音的绵长和不绝如缕的韵味。
通感修辞手法的例句
通感修辞手法的例句通感又叫“移觉”,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式。
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味道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
如“温暖的红色”和“清冷的蓝色”,仿佛视觉和触觉相通,如说“光亮”,也说“响亮”,仿佛视觉和听觉相通,如“热闹”和“冷静”,仿佛触觉和听觉相通。
用现代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些都是“通感”。
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
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似的。
”此句中清香是嗅觉,歌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通感。
再如“你笑得很甜”,这就是通感。
“甜”是用来形容味道的,这里却用形容味觉的词来形容视觉,就是通感。
下面是一些通感的例句。
1. 月光的银色音符轻弹过夜的琴弦,洒下了一地的温柔。
2. 晚风拂过树梢,像是一只无形的手,轻抚过大地的脸庞。
3. 秋天的落叶,像是时间的碎片,飘落成一曲金色的挽歌。
4. 雨滴在窗台上敲打,仿佛是大自然的指尖,弹奏着夜的旋律。
5. 冬日里的阳光,温暖得像是一首古老的歌谣,缓缓流淌在心间。
6. 春天的花香,是一幅彩色的画卷,铺展在风的怀抱。
7. 晨曦中的鸟鸣,清脆得如同一串珍珠,穿透了黎明的静谧。
8. 夏夜的蛙鸣,是一支和谐的交响乐,回荡在星光下的田野。
9. 雪花的飘落,是冬天的诗行,轻轻覆盖了世界的喧嚣。
10. 午后的阳光,慵懒得像一只猫,蜷缩在时间的角落。
11. 海浪的声音,是海洋的心跳,有节奏地拍打着岸边的寂寞。
12. 夜空的星辰,像是一双双眼睛,静静地凝视着尘世的梦境。
13. 秋风的清凉,是季节的信使,带来了丰收的喜悦和落叶的忧伤。
14. 冬雪的洁白,是一幅素净的画,勾勒出了大地的纯净和宁静。
通感ppt课件
2、移就是词语的移用,往往是在同一篇文 章中甲乙两种事物都出现过,而通感则不 需要这样。
11
3、通感被描写的事物必须是感官所能感觉 到的具体事物,而移就被描写的对象往往 是抽象事物。
如:这苍白的钟声,不时的回荡在耳边。(通感)
一场繁华散尽,满眼都是黑色的悲凉。(移就)
12
13
(一)通感和比喻的区别
4
1、比喻是借助联想,本体和喻体有相似点; 通感是感觉的内容同客观刺激的关系的错 综复杂性造成的,它基于人们感情强烈时 感觉的特殊性和真实性,它是感觉自然的 转移,由甲转移到乙,甲和乙之间没有相 似点。
5
2、修辞作用不同。 (1)比喻是甲事物太抽象或太笼统,令人
费解,于是用乙事物去比喻它,使得道理 更清楚明显,收到更生动、更形象的表达 效果。从思维程度上看,它是越比越浅。 (2)通感是由一种感觉到另一种感觉,有 一种越说越深,似乎给人玄妙的感觉。
通感
时, 用形象性的语言,使心里感觉转移,从而 启发读者联想的修辞方法。
2
二、通感的作用
1、化抽象为具体。例如:
你多情的目光,仿佛丝绸一般滑过我的脸庞。
2、创造一种优美的意境,启发读者联想, 激发读者感情波澜、得到美的享受。例如:
默听一夜花开。
3
三、学习通感应注意 的问题
6
例如:
漫天飞舞的柳絮,犹如仙女的裙带,随着风缓缓 飘扬。(比喻)
她柔美的发丝像花香一样飘散。(通感)
7
误用
平静的湖面零星地长着几株水草,微风吹 拂,这几株水草犹如美妙的音符随风谱曲。
那思乡的离愁,化作了湖边浅水里静泊的 小舟。
8
(三)通感和移就的区别
9
1、由一种感官感知的事物移到另一感官所 感知的事物是通感;由一种不能由感官感 知的非常抽象的事物移到某种感官能感知 的事物是移就。
通感手法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 吹笛 唐代: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 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 五月落梅花。
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长沙。 而李白也因永王李璘事件受到牵连,被加之以“附逆” 的罪名流放夜郎。所以诗人引贾谊为同调。“一为迁客 去长沙”,就是用贾谊的不幸来比喻自身的遭遇,流露 了无辜受害的愤懑,也含有他的自我辩白之意。但政治 上的打击,并没有使诗人忘怀国事。在流放途中,他不 禁“西望长安”,这里有对往事的回忆,有对国运的关 切和对朝廷的眷恋。然而,长安万里迢迢,对迁谪之人 来说十分遥远,充满了隔膜。望而不见,诗人不免感到 惆怅。听到黄鹤楼上吹奏《梅花落》的笛声,他感到格 外凄凉,仿佛五月的江城落满了梅花。
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球满路旁。我比杨花更飘荡,杨花只是一 春忙。
为了避免抒情空洞干瘪,诗人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羁 旅之愁,而是触物起兴,借杨花之随风漂荡、不能自 主,比拟自己往来赴任,离别家园。化虚为实,把羁 旅愁思溶化在具体的形象之中,读来情感突出,诗意 盎然。另外,诗人不仅将自己的转徙生涯和飘荡的杨 花作比,而且还要比出程度高低。“我比杨花更飘荡, 杨花只是一春忙。”结构上递进一层,使离情旅愁得 到有力反衬,更显深切感人。
关于通感的例子很多很多。如白居易《杜陵 叟》:“白麻纸上书德音,京畿尽放今年 税。”德音自然不能书,诗人在此运用了通 感的修辞手法。明代贾唯孝《登螺峰四顾 亭》:“雨过树头云气湿,风来花底鸟声 香。”白居易《琵琶行》:“今夜闻君琵琶 语,如听仙乐耳暂明。”等,皆属于通感。
最典型的例子:“微风过处, 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 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 清《荷塘月色》)
石柔,宋朝人, 他一生远离故 土,辗转仕途, 曾任密州教授。
浅谈通感的修辞手法
浅谈通感的修辞手法浅谈通感的修辞手法通感,就是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使各种审美感官,如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
钱钟书先生说过,“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线……”是“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就是指感觉器官的互换。
即把各种感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沟通起来,用甲感觉去描写乙感觉,这种修辞手法叫“通感”。
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
它往往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凭借感受相通,互相映照,以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
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
请看: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此处将嗅觉移植为听觉,“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虽然前者是从嗅觉的角度描述的,后者是从听觉的角度摹声的。
但是,二者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清淡缥缈,沁人心脾等。
因此,作者通过联想与想象借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隐隐约约,清幽淡雅来表现荷香的若有若无,清幽淡雅,不仅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且创造出一个美好的意境。
又如: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朱自清《荷塘月色》)这是视觉移植为听觉,月的光华和阴影,朦胧婆娑,相互映衬,以小提琴演奏的“名曲”的旋律来形容它们的和谐声响,来表现月光树影组合的协调,给人一种悠扬、优美,很近肉内的感觉,同时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将读者带到一种美好的幻景。
有人认为“通感”就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其实不然。
“通感”与“比喻”两种辞格的不同点在于:通感,即感觉的转移;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用具体的事物比抽象的事物,用大家熟知的事物比大家陌生的事物,用浅显的道理比深奥的道理。
通感的修辞 完整版PPT课件
所谓“通感”,就是指感觉器官的互换。即把各种感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 沟通起来,用甲感觉去描写乙感觉,这种修辞手法叫“通感”,也叫移觉。它往往用形象的 语言使感觉转移,凭借感受相通,互相映照,以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用来渲染并深化
诗文意境。
第一页,共五页。
通感赏析
• 1.“微风过处,送来屡屡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 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 2、 、“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 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钵儿、铙儿,一齐作响”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 3、朱自清《春》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 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4、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 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地,轻轻地, 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零在水上。
牧马:放马。戍楼:防卫的城楼。
关山:这里泛指关隘山岭。
第三页,共五页。
音乐突然响起…….
• 突然一个清越优雅的似百灵鸟的啼叫声一样冲破了黎明前的黑暗, 它是那么的富有美感,像刚刚经过千山万水的阻隔终于汇集成一 支跳跃的音符,它有画面的和谐,更有冲破阻力的自豪。淋漓尽 致入木三分。同时又把水流置于山林和野草万林之中。它们相应 成趣,活脱脱的勾勒了一副世外桃园的美景,使人心胸开阔,想 翩然起舞。甜丝丝,乐陶陶。五脏六腑无比伏帖!尔后,流水渐 深,一直下至深潭,如细丝般润物无声,因为现在的声音已经恢 复到先前的清柔,缓慢了。像流水落地的声音轻轻又悄悄,柔韧 的舞姿飘飘又洒洒。似乳燕呢喃,如流水下落,蟋蟀低吟,然后 融会成一个旋涡,越游越远。。。。。。直到偶尔听到一丝美的 旋律。而此时我却沉浸在美妙的古典音乐里不能自醒,早已忘了 这首曲子早已弹完。。。。。。
第五页,共五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八种修辞手法之18——通感
十八种修辞手法之18——通感山原鹿
初中生应掌握和了解的十八种修辞手法之18——通感
修辞方法即修辞格,它是修辞上具有特定表达功能的结构方式,是经过人们长期使用,逐渐定型化的语言格式。
它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句子的调整上。
它有助于提高语言的表现力,但必须用得恰当、贴切,否则将有损句子乃至文章的表情达意。
初中生应掌握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初中生应了解的修辞方法:借代、对比、双关、反语、引用、互文、层递、顶真、回环、通感。
十八、通感(移觉)
(1)概念:通感是叙事状物时运用词语,使不相通的感官感觉相互沟通起来的一种修辞方法。
通感是把听觉、视觉、味觉、嗅觉、触觉沟通起来,将适用于甲类感官的词语用到乙类感官上去的修辞方法。
通感往往借助于比喻、比拟、夸张等修辞方法来表达,以引起人们的联想,去获得具体生动的形象。
例如: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梵婀玲,即小提琴)上奏着的名曲。
(2)通感的类别:
比喻通感:凭借比喻的修辞方法来达到移觉的通感。
例如: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嗅觉→听觉)
形容通感:用描述性词语直接移觉的通感。
例如:
海水那么绿,那么酽,会带你到梦中去。
(视觉→味觉)(“酽”,yan,四声,指味浓,味厚。
)
(3)通感的作用:使词语变异配用,产生特殊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