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期中几何压轴题

合集下载

t八下期中压轴题

t八下期中压轴题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是反比例函数(x>0)图象上一点,作AB⊥x轴于B 点,AC⊥y轴于C点,得正方形OBAC的面积为16.(1)求A点的坐标及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点P(m,)是第一象限内双曲线上一点,请问:是否存在一条过P点的直线l与y 轴正半轴交于D点,使得BD⊥PC?若存在,请求出直线l的解析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连BC,将直线BC沿x轴平移,交y轴正半轴于D,交x轴正半轴于E点(如图所示),DQ⊥y轴交双曲线于Q点,QF⊥x轴于F点,交DE于H,M是EH的中点,连接QM、OM.下列结论:①QM+OM的值不变;②的值不变.可以证明,其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你作出正确的选择并求值.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5交x轴于A,交y轴于B,点P(0,﹣1),D是线段AB上一动点,DC⊥y轴于点C,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D.(1)若C为BP的中点,求k的值.(2)DH⊥DC交OA于H,若D点的横坐标为x,四边形DHOC的面积为y,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将直线AB沿y轴正方向平移a个单位(a>5),交x轴、y轴于E、F点,G为y轴负半轴上一点,G(0,﹣a+5),点M、N以相同的速度分别从E、G两点同时出发,沿x轴、y轴向点O运动(不到达O点),同时静止,连接并延长FM交EN于K,连接OK、MN,当M、N两点在运动过程中以下两个结论:①∠EFM=∠MNK;②∠FMO=∠OKN,其中只有一个结论是正确的,请判断并证明你的结论.3、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2,1),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C(0,3)与点A,且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另一点B.(1)分别求出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点B的坐标;(3)求三角形OAB的面积;(4)在x轴是否存在一点P使△OAP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等边△ABO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BO边在x轴上,点B的坐标为(﹣2,0)点,反比例函数y=(x<0)经过点A.(1)求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如图,直线y=kx+2与x轴,y轴交于C,D两点,与(1)中的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E,F两点,EG⊥x轴于G点,FH⊥y轴于H点,若△DFH的面积记为S△DFH,已知S△DFH+S△FOE+S△ECG=S△COD,求k的值;(3)如图,点D为(1)中的等边△ABO外任意一点,且∠ADO=30°,连接AD,OD,BD,则AD2,OD2,BD2之间存在一个数量关系,写出你的结论并加以证明.5、如图1,已知直线y=﹣x+m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内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分别与x、y轴交于点C、D,AE⊥x轴于E.(1)若OE•CE=12,求k的值.(2)如图2,作BF⊥y轴于F,求证:EF∥CD.(3)在(1)(2)的条件下,EF=,AB=2,P是x轴正半轴上的一点,且△PAB是以P 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求P点的坐标.6、已知:点P(m,2)是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直线y=kx﹣7的交点,M是该双曲线上的一点,MN⊥y轴于N,且S△MON=6(1)分别求出这两个函数解析式;(2)如果等腰梯形ABCD的顶点A、B在这个一次函数的图象上,顶点C、D在这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两底AD、BC与y轴平行,点A和点B的横坐标分别为a和a+2,求a的值;(3)求出等腰梯形ABCD的面积.7、如图,点A是反比例函数y上一点,作AB⊥x轴于点B,且△AOB的面积为2,点A坐标为(﹣1,m).(1)求k和m的值.(2)若直线y=ax+3经过点A,交另一支双曲线于点C,求△AOC的面积.(3)指出x取何值时,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直接写出结果.(4)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AC的面积为6?如果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8、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A,B两点,与x轴交于点C,过A作AD⊥x轴于D,若OA=,AD=OD,点B的横坐标为(1)求A点的坐标及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及△AOB的面积;(3)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是否存在点P使△OAP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写出P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B为反比例函数(x>0)的图象上两点,A点的横坐标与B点的纵坐标均为1,将(x>0)的图象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90°,A点的对应点为A′,B点的对应点为B′.(1)求旋转后的图象解析式;(2)求A′、B′点的坐标;(3)连接AB′、动点M从A点出发沿线段AB'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B′运动;动点N同时从B′点出发沿线段B′A′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A′运动,当其中一个点停止运动时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试探究:是否存在使△MN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t值,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10、如图,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过B作BC⊥x轴,垂足为C,且△BOC的面积等于4.(1)求k的值;(2)求A、B两点的坐标;(3)在x轴的正半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POA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1、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kx+1(k≠0)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且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一象限交于C点,C点的横坐标为2.(1)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AOC的面积;(3)P是x轴上一动点,是否存在点P,使得由A、P、C三点构成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P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压轴题完整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压轴题完整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压轴题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1、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6,点E、F分别在AB,AD上,若CE=3,且∠ECF=45°,则CF的长为()A.2B.3C.D.2.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ACB=90°,AC =BC,直线l过点C且与AB平行.点D在直线l上(不与点C重合),作射线DA.将射线DA绕点D顺时针旋转90°,与直线BC交于点E.(1)如图1,若点E在BC的延长线上,请直接写出线段AD、DE之间的数量关系;(2)依题意补全图2,并证明此时(1)中的结论仍然成立;(3)若AC=3,CD=22,请直接写出CE的长.3.如图,菱形ABCD中,AB=AC,点E、F分别为边AB、BC上的点,且AE=BF,连接CE、AF交于点H,连接DH交AG于点O.则下列结论①△ABF≌△CAE,②∠AHC=120°,③AH+CH=DH中,正确的是()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顶点A.C的坐标分别为(10,0),(0,3),点D是OA的中点,点P在BC上运动,当△ODP是腰长为5的等腰三角形时,点P的坐标为.5.如图,两个全等的△ABC和△DEF重叠在一起,固定△AB C,将△DEF进行如下变换:(1)如图1,△DEF沿直线CB向右平移(即点F在线段CB上移动),连接AF、AD、BD,请直接写出S△ABC与S四边形AFBD的关系(2)如图2,当点F平移到线段BC的中点时,若四边形AFBD为正方形,那么△ABC应满足什么条件:请给出证明;(3)在(2)的条件下,将△DEF沿DF折叠,点E落在FA的延长线上的点G 处,连接CG,请你画出图形,此时CG与CF有何数量关系.6.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a,在AB、BC、CD、DA边上分别取点A1、B1、C1、D1,使AA1=BB1=CC1=DD1=a,在边A1B1、B1C1、C1D1、D1A1上分别取点A2、B2、C2、D2,使A1A2=B1B2=C1C2=D1D2=A1B2,….依次规律继续下去,则正方形A nB nC nD n的面积为.7.如图,在Rt△ABC中,∠B=90°,AC=60 cm,∠A=60°,点D从点C出发沿CA方向以4 cm/秒的速度向点A匀速运动,同时点E从点A出发沿AB方向以2 cm/秒的速度向点B匀速运动,当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点D,E运动的时间是t秒(0<t≤15).过点D作DF⊥BC于点F,连接DE,EF.(1)求证:AE=DF;(2)四边形AEFD能够成为菱形吗?如果能,求出相应的t值,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3)当t为何值时,△DEF为直角三角形?请说明理由.8.如图,在宽为20米、长为32米的矩形地面上修筑同样宽的道路(图中阴影部分),余下部分种植草坪.要使草坪的面积为540平方米,设道路的宽x米.则可列方程为()9.如图,在△ABC中,AB=4,AC=3,AD、AE分别是其角平分线和中线,过点C作CG⊥AD于F,交AB于G,连接EF,则线段EF的长为.1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4,∠BAD的平分线与BC的延长线交于点E,与DC交于点F,且点F为边DC的中点,DG⊥AE,垂足为G,若DG=1,则AE的边长为()A.2B.4C.4 D.813.如图,菱形ABCD的边长为48cm,∠A=60°,动点P从点A出发,沿着线路AB﹣BD做匀速运动,动点Q从点D同时出发,沿着线路DC﹣CB﹣BA做匀速运动.(1)求BD的长;(2)已知动点P、Q运动的速度分别为8cm/s、10cm/s.经过12秒后,P、Q 分别到达M、N两点,试判断△AMN的形状,并说明理由,同时求出△AMN的面积;(3)设问题(2)中的动点P、Q分别从M、N同时沿原路返回,动点P的速度不变,动点Q的速度改变为a cm/s,经过3秒后,P、Q分别到达E、F两点,若△BEF为直角三角形,试求a的值.14.在直线l上依次摆放着七个正方形(如图所示).已知斜放置的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1,2,3,正放置的四个正方形的面积依次是S1,S2,S3,S4,则S1+S2+S3+S4= .15.(11分)已知△ABC是直角三角形,∠ABC=90°,在△ABC外作直角三角形ACE,∠ACE=90°.(1)如图7,过点C作CM⊥AE,垂足为M,连接BM,若AB=AM,求证:BM∥CE;(2)如图8,延长BC至D,使得CD=BC,连接DE,若AB=BD,∠ECA=45°,AE=10,求四边形ABDE的面积.图7 图8。

八下 期中几何压轴题解析

八下 期中几何压轴题解析

人大附 10五、解答下列各题:(本题共13分) 29.(6分)已知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给出下列5个条件: ①AD BC ∥;②AB CD ∥;③ABC ADC ∠=∠;④AB CD =;⑤OB OD =; (1)从以上5个条件中任意选取2个条件,能推出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的,除“①与②”外,还有哪几种?(请用序号表示)(2)除“①与②”外,选择你写的其中的一种,画出示意图,写出已知,求证和证明. 解:(1)答:除“①与②”外,还有 . (2) 30.(7分)如图,在梯形ABCD 中,AB DC ∥,90D ∠=°,3AB =,6DC =,5CB =.点E 是边DC 上任意一点,点F 在边AB 的延长线上,并且AE AF =,连结EF ,与边BC 相交于点G .设BF x =,DE y =.(1)直接写出边AD 的长;(2)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并直接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3)当点E 在边DC 上移动时,BFG △能否成为以BG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如果能,请求出线段BF 的长;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解:(1)边AD 的长为 ;备用图ABCD101中学2010-2011学23. (7分)已知,正方形ABCD 中,△BE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BF 为底,取DF 的中点G ,连接EG 、CG .(1)如图1,若△BEF 的底边BF 在BC 上,猜想EG 和CG 的数量关系为 ; (2)如图2,若△BEF 的直角边BE 在BC 上,则(1)中的结论是否还成立?请说明理由;(3)如图3,若△BEF 的直角边BE 在∠DBC 内,则(1)中的结论是否还成立?说明理由.BD ACFBD ACFBDACBDAC图1 图2 图3GF E DCBA八十中学1. (5分)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DE AC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E ,EF AB ⊥交AB 的延长线于点F .求证:(1)四边形ACED 是平行四边形;(2)AD CF =.2. (5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E 是BC 的中点,AD =5,BC =12,CD =42,45C ∠=︒,点P 是BC 边上一动点,设PB 的长为x .(1)当x 的值为 时,以点P 、A 、D 、E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2)点P 在BC 边上运动的过程中,以P 、A 、D 、E 为顶点的四边形能否构成菱形?试说明理由.3. (5分)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 中,延长边AB 到点D ,延长边CA 到点E ,连接DE ,恰有AD BC CE DE ===,求BAC ∠的度数. 四中24、如图,Rt △ABC 中,∠C =90º,AD 、BE 分别是BC 、AC 边上的中线,AD =210,BE =5,求AB 的长.ABCDEFEDCBA26、已知,△ABC中,∠BAC=45°,以AB边为边以点B为直角顶点在△ABC 外部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D,以AC边为斜边在△ABC外部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CE,连结BE、DC,两条线段相交于F,试求∠EFC的度数.DAEF七.附加题(本题共5分,解答正确可计入全卷总分,但总分不得超过100分)27.(3分)四边形一条对角线所在直线上的点,如果到这条对角线的两端点的距离不相等,但到另一对角线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则称这点为这个四边形的准等距点.如右图,点P为四边形ABCD对角线AC所在直线上的一点,PD=PB,PA≠PC,则点P为四边形ABCD的准等距点.(1)如图2,画出菱形ABCD的一个准等距点.(2)如图3,作出四边形ABCD的一个准等距点(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3)如图4,在四边形ABCD中,P是AC上的点,PA≠PC,延长BP交CD 于点E,延长DP交BC于点F,且∠CDF=∠CBE,CE=CF.求证:点P是四边形AB CD的准等距点.154中30、梯形ABCD ,AD ∥BC ,∠A=90°AB=8cm ,AD=24cm ,BC=26cm 点,点P 从A 出发沿线段AD 的方向以1cm/s 的速度运动;点Q 从C 出发沿线段CB 的方向以3cm/s 的速度运动,点P 、Q 分别从A 、C 同时出发,当点P 运动到点D 时,点Q 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3分)(1)设四边形PQCD 的面积为S ,写出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注明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解:(3分)(2)当t 为何值时,四边形PQCD 为等腰梯形? 解:101中学201123. 在□ABCD 中,对角线AC 与BD 交于点O ,∠BAD 的平分线交直线BC 于点E ,交直线DC 于点F .(1)在图1中,证明CE CF =;(2)若90ABC ∠=︒,G 是EF 的中点(如图2),连结OG ,判断OG 与BD 的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并给出证明;(3)若120ABC ∠=︒,FG ∥CE ,FG CE =,连结OG (如图3),判断OG 与BD 的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并给出证明.三帆28.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3,AD =1,点P 在线段AB 上运动设AP =x ,现将纸片折叠,使点D 与点P 重合,得折痕EF (点E ,F 为折痕与矩形边的交点),再将纸片还原. (1)当x =0,折痕EF 的长为 ;Q D C当点E与点A 重合时,折痕EF 的长为 ; (2)四边形EPFD 为菱形的x 的取值范围为 ; (3)当x =2时,求菱形EPFD 的边长.29. 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6,菱形EFGH 的三个顶点E ,G ,H 分别在正方形ABCD 边AB ,CD ,DA 上,AH =2,连接CF .(1)当DG =2时,求证:菱形EFGH 是正方形; (2)设DG =x ,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FCG 的面积S ;(3)判断S 能否等于1,若能,求x 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师大附27. (本题8分)(1)如图1,已知正方形ABCD 和正方形CGEF (BC CG ),B 、C 、G 在同一条直线上,M 为线段AE 的中点。

(完整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几何压轴题

(完整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几何压轴题

(完整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几何压轴题
八年级下册地理几何压轴题是针对八年级学生的地理知识和几
何学的考核试题,旨在考察学生对地理几何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以下是该压轴题的详细内容:
第一部分:地理知识
1. 请简述地球的形状和尺寸。

2. 解释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并说明它们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3. 举例说明地球上的经纬度是如何帮助我们确定位置的。

第二部分:几何学
4. 什么是三角形?简述三角形的性质和分类。

5. 针对以下图形,请判断其是否为凸多边形,并解释你的判断
依据:
![图形1](image1.jpg)
![图形2](image2.jpg)
6. 对于一个六边形,如果其中的三个角分别为90°、120°和150°,请计算其余三个角的度数。

第三部分:应用题
7. 以下是一个地图的比例尺为 1:,图中标有两个村庄 A 和 B,距离的实际长度为 8 千米。

请根据比例尺计算出地图上两个村庄之间的距离。

![地图](map.jpg)
8. 家住在山脚下的小明想要测量山顶的高度。

他先选择了一个位置,测量了山脚到山顶处的水平距离为 200 米,然后他走到山脚到山顶直线的中点位置,测量了山脚到眼睛的垂直距离为 150 米。

请根据小明的测量数据,计算山顶的高度。

以上就是八年级下册地理几何压轴题的完整版。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思考,准确回答每一道题目,展现出自己在地理和几何学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祝各位同学取得好成绩!。

解答题压轴题训练(一)(解析版)-2020-2021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考试压轴题专练(北师大版

解答题压轴题训练(一)(解析版)-2020-2021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考试压轴题专练(北师大版

2021年八下期中考试金牌解答题压轴题训练(一)(时间:60分钟 总分:100)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解答题1.已知在ABC 中,AB AC =,射线BM 、BN 在ABC ∠内部,分别交线段AC 于点G 、H .(1)如图1,若60ABC ∠=︒,30MBN =︒∠,过点A 作AE BN ⊥于点D ,分别交BC 、BM 于点E 、F ;①求证:CE AG =;①若2BF AF =,连接CF ,求CFE ∠的度数;(2)如图2,点E 为BC 上一点,AE 交BM 于点F ,连接CF .若2∠=∠=∠BFE BAC CFE ,请直接写出=ABF ACFSS________.【答案】(1)①见解析;①30°;(2)2 【分析】(1)①根据题意可得60BFD ∠=︒,ABC 为等边三角形,从而综合三角形的外角定理得到ABF CAF ∠=∠,最终运用“角边角”证明ABG CAE △≌△即可; ①取BF 的中点K ,连接AK ,由2BF AF =推出FAK 是等腰三角形,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FAK FKA ∠=∠,并求出1302FKA BFD ∠=∠=︒,然后结合①的结论证明GAK EFC △≌△,从而得到30CFE AKF ∠=∠=︒;(2)在BF 上取BK =AF ,连接AK ,推出①EAC =①FBA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F ABKA SS =△,①AKB =①AFC ,证得①F AK 是等腰三角形,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F =FK ,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1)①①AE BN ⊥,30MBN =︒∠, ①60BFD ∠=︒,即:60ABF BAF ∠+∠=︒, ①60ABC ∠=︒,AB AC =, ①ABC 为等边三角形,则60BAF CAF BAC ∠+∠=∠=︒,60BAG C ∠=∠=︒, ①ABF CAF ∠=∠, 在ABG 和CAE 中,ABF CAF AB ACBAG C ∠=∠⎧⎪=⎨⎪∠=∠⎩①()ABG CAE ASA △≌△, ①CE AG =;①如图所示,取BF 的中点K ,连接AK , ①2BF AF =, ①12AF BK FK BF ===, ①FAK 是等腰三角形,①FAK FKA ∠=∠,①2BFD FAK FKA FKA ∠=∠+∠=∠, ①1302FKA BFD ∠=∠=︒, 由①可得:AG CE =,BG AE =,AGB AEC ∠=∠, ①KG BG BK AE AF FE =-=-=, 在GAK 与EFC 中,AG CE AGB AEC KG FE =⎧⎪∠=∠⎨⎪=⎩①()GAK EFC SAS △≌△, ①30CFE AKF ∠=∠=︒;(2)如图所示,在BF 上取BK =AF ,连接AK , ①①BFE =①BAF +①ABF ,①BFE =①BAC , ①①BAF +①EAC =①BAF +①ABF , ①①EAC =①FBA , 在①ABK 和①ACF 中,AB AC ABK FAC BK AF =⎧⎪∠=∠⎨⎪=⎩①①ABK ①①ACF (SAS ), ①CF ABKA SS =△,①AKB =①AFC ,①①BFE =2①CFE , ①①BFE =2①AKF ,①①BFE =2①AKF =①AKF +①KAF , ①①AKF =①KAF ,①F AK 是等腰三角形, ①AF =FK , ①BK =AF =FK , ①FK ABKA S S =△, ①22FAFK ABFABKABKAC SSS SS=+==△,①2ABF ACFS S=,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正确结合题意作出辅助线是解题关键.2.某市出租车的起步价是7元(起步价是指不超过3km 行程的出租车价格),超过3km 行程后,其中除3km 的行程按起步价计费外,超过部分按每千米1.6元计费(不足1km 按1km 计算).如果仅去程乘出租车而回程时不乘坐此车,并且去程超过3km ,那么顾客还需付回程的空驶费,超过3km 部分按每千米0.8元计算空驶费(即超过部分实际按每千米2.4元计费).如果往返都乘同一出租车并且中间等候时间不超过3分钟,则不收取空驶费而加收1.6元等候费.现设小文等4人从市中心A 处到相距km x (12x )的B 处办事,在B 处停留的时间在3分钟以内,然后返回A 处.现在有两种往返方案:方案一:去时4人同乘一辆出租车,返回都乘公交车(公交车票为每人2元); 方案二:4人乘同一辆出租车往返. 问选择哪种计费方式更省钱?(写出过程)【答案】当x 小于5时,方案二省钱;当x=5时,两种方案费用相同;当x 大于5且不大于12时时,方案一省钱 【分析】先根据题意列出方案一的费用:起步价+超过3km 的km 数×1.6元+回程的空驶费+乘公交的费用,再求出方案二的费用:起步价+超过3km 的km 数×1.6元+返回时的费用1.6x+1.6元的等候费,最后分三种情况比较两个式子的大小. 【详解】 方案一的费用:7+(x -3)×1.6+0.8(x -3)+4×2 =7+1.6x -4.8+0.8x -2.4+8=7.8+2.4x,方案二的费用:7+(x-3)×1.6+1.6x+1.6=7+1.6x-4.8+1.6x+1.6=3.8+3.2x,①费用相同时x的值7.8+2.4x=3.8+3.2x,解得x=5,所以当x=5km时费用相同;①方案一费用高时x的值7.8+2.4x>3.8+3.2x,解得x<5,所以当x<5km方案二省钱;①方案二费用高时x的值7.8+2.4x<3.8+3.2x,解得x>5,所以当x>5km方案一省钱.【点睛】此题考查了应用类问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目所示的收费标准,列出x的关系式,再比较.3.已知:如图,①AOB=α,OC平分①AOB,D是边OA上一点,将射线OB沿OD平移至射线DE,交OC于点F,E在F右侧.M是射线DA上一点(与D不重合),N是线段DF上一点(与D,F不重合),连接MN,①OMN=β.(1)请在图1中根据题意补全图形;(2)求①MNE的度数(用含α,β的式子表示);(3)点G在线段OF上(与O,F不重合),连接GN并延长交OA于点T,且满足2①NGO +①OMN=180°,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并探究①ENM与①ENG的数量关系.【答案】(1)见解析;(2)①MNE=β+α,(3)见解析,①ENM=180°﹣2①ENG 【分析】(1)根据要求画出图形即可;(2)利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3)结论:①ENM=180°﹣2①ENG.利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详解】解:(1)图形如图所示.(2)①DE①OB,①①MDN=①AOB,①①MNE=①OMN+①MDN=β+α.(3)结论:①ENM=180°﹣2①ENG.理由:如图,设①NGO=γ.①2①NGO+①OMN=180°,①2γ+β=180°,即β=180°-2γ,①①ENM=α+β=α+180°﹣2γ=180°+α﹣2γ,①①ENG=①DNT=①MTN﹣①ADF=①AOC+①NGO﹣①ADF=12α+γ﹣α =γ﹣12α,即2γ=2①ENG+α,①①ENM=180°+α﹣(2①ENG+α)= 180°﹣2①ENG .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移变换,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4.综合与实践如图①,已知直线33y x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B ,A 两点以B 为直角顶点在第二象限内部作等腰Rt ABC ,完成下列任务:(1)点C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 (2)求直线AC 的关系式;(3)如图①,直线AC 交x 轴于M ,点()3,P a -是线段BC 上一点,在线段BM 上是否存在一点N ,使直线PN 平分BCM 的面积?若存在,请求出点N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4,1)C -;(2)132=+AC y x ;(3)存在,19(,0)4-N 【分析】(1)如图1,作CQ①x 轴,垂足为Q ,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证明①ABO①①BCQ (AAS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OQ ,CQ 的长,确定C 点坐标; (2)由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答案;(3)依题意确定P 点坐标,可知①BPN 中BN 边上的高,再由S ①PBN =12S ①BCM ,求BN ,进而得出ON .【详解】解:(1)①33y x =+,令x=0,则y=3,令y=0,则x=1-, ①点A 为(0,3),点B 为(1-,0), ①OA=3,OB=1;如图,作CQ①x 轴,垂足为Q ,①①OBA+①OAB=90°,①OBA+①QBC=90°, ①①OAB=①QBC ,又①AB=BC ,①AOB=①Q=90°, ①①ABO①①BCQ (AAS ),①BQ=AO=3,OQ=BQ+BO=4,CQ=OB=1, ①C (-4,1);(2)设直线AC 的解析式为:AC y kx b =+, 由A (0,3),C (4-,1)可知,341b k b =⎧⎨-+=⎩,解得123k b ⎧=⎪⎨⎪=⎩, ①直线AC :132=+AC y x ; (3)如图,①点B (1-,0),点C (-4,1), 直线BC :1133y x =--, ①()3,P a -是线段BC 上一点, ①23,3P ⎛⎫- ⎪⎝⎭,由132=+AC y x 知,点M 为(-6,0), ①BM=5,则S ①BCM =52.设点N (n ,0),且点N 在线段BM 上,则BN=1n --, 假设存在点N 使①BPN 面积等于①BCM 面积的一半, 则12BN•y P =12×52, ①125(1)234n ⨯--⨯=, 解得:194n =-,①点N 的坐标为(194-,0);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综合运用.关键是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特殊性证明全等三角形,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解.5.小南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函数|2|y a x b =-+的图象与性质进行了探究.下表是小南探究过程中的部分信息: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1)该函数的解析式为 ,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为 ; (2)n 的值为 ;点11,22⎛⎫-⎪⎝⎭该函数图象上;(填“在”或“不在”) (3)在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全上表中以各对对应值为 坐标的点,并画出该函数的图象;(4)结合函数的图象,解决问题: ①写出该函数的一条性质: ; ①如图,在同一坐标系中是一次函数1133y x =-+的图象,根据象回答,当11|2|33a xb x -+<-+时,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为 .【答案】(1)23y x =--;全体实数;(2)-3;不在;(3)见解析;(4)①函数有最小值为-3;①24x -<< 【分析】(1)把x=-4,y=3;x=-3,y=2代入2y a x b =-+得到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出a 、b 的值,即可求出解析式;自变量 x 没有限制,为全体实数; (2)把x=2代入(1)中的解析式,可求出n 的值;把x=12代入(1)中的解析式,可求出y 的值,即可判断点11,22⎛⎫-⎪⎝⎭在不在该函数图象上; (3)描点,顺次连接即可画出该函数的图象;(4)①观察图象即可得到函数的最小值;①根据图象即可求出11|2|33a xb x -+<-+时x 的取值范围.解:(1)把x=-4,y=3;x=-3,y=2代入2y a x b =-+, 得423322a b a b ⎧--+=⎪⎨--+=⎪⎩, 解得,13a b =⎧⎨=-⎩, ①该函数的解析式为23y x =--;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为全体实数; 故答案是:23y x =--;全体实数;(2)在23y x =--中,当x=2时,3y =-,①n=-3.当x=12时,32y =-, ①点11,22⎛⎫- ⎪⎝⎭不在函数23y x =--的图象上; 故答案为:-3;不在;(3)该函数的图象如图:(4)①从图象可以看出,该函数有最小值为-3;故答案为:函数有最小值为-3;①从图象可以看出,当24x -<<时23y x =--的图象位于1133y x =-+的图象的下方, ①当11|2|33a xb x -+<-+时,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为24x -<<. 故答案为:24x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利用图象求不等式的解集,正确画出函数的图象是解题的关键.6.如图1,已知①ABC中,①ACB=90°,AC=BC=6,点D在AB边的延长线上,且CD =AB.(1)求BD的长度;(2)如图2,将①ACD绕点C逆时针旋转α(0°<α<360°)得到①A'CD'.①若α=30°,A'D'与CD相交于点E,求DE的长度;①连接A'D、BD',若旋转过程中A'D=BD'时,求满足条件的α的度数.(3)如图3,将①ACD绕点C逆时针旋转α(0°<α<360°)得到①A'CD',若点M为AC 的中点,点N为线段A'D'上任意一点,直接写出旋转过程中线段MN长度的取值范围.【答案】(1)﹣;(2)﹣;①45°或225°;(3)+3【分析】(1)过点C作CH①AB于H,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H=BH=12AB,由勾股定理求出DH,则可求出答案;(2)①由旋转的性质可得CD=CD'=①DCD'=30°=①CDA=①CD'A',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F=D'F=,EF,CE=2EF=,即可求解;①分两种情况讨论,由“SSS”可证①A'CD①①BCD',可得①A'CD=①BCD',即可求解;(3)当A'D'①AC时,N是AC与A'D'的交点时,MN的长度最小,当A'D'①AC时,N是AC与A'D'的交点时,MN的长度最小,即可求解.解:(1)如图1,过点C 作CH①AB 于H ,①①ACB =90°,AC =BC =6,CH①AB ,①AB =CD =,CH =BH =12AB =,①CAB =①CBA =45°,①DH ==①BD =DH ﹣BH =﹣;(2)①如图2,过点E 作EF①CD'于F ,①将①ACD 绕点C 逆时针旋转α(0°<α<360°)得到①A′CD′,①CD =CD'=,①图1中CD=2CH ,①①DCD'=30°=①CDA =①CD'A',①CE =D'E , 又①EF①CD',①CF =D'F =EF=CE =2EF =,①DE =DC ﹣CE =﹣;①如图2﹣1,①①ABC=45°,①ADC=30°,①①BCD=15°,①①ACD=105°,①将①ACD绕点C逆时针旋转α(0°<α<360°)得到①A′CD′,①AC=A'C,CD=CD',①ACA'=①DCD'=α,①CB=CA',又①A′D=BD′,①①A'CD①①BCD'(SSS),①①A'CD=①BCD',①105°﹣α=15°+α,①α=45°;如图2﹣2,同理可证:①A'CD①①BCD',①①A'CD=①BCD',①α﹣105°=360°﹣α﹣15°,①α=225°,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α的度数为45°或225°;(3)如图3,当A'D'①AC时,N是AC与A'D'的交点时,MN的长度最小,①①A'=45°,A'D'①AC ,①①A'=①NCA'=45°,①CN =A'N =,①点M 为AC 的中点,①CM =12AC =3,①MN 的最小值=NC ﹣CM =﹣3;如图4,当点A ,点C ,点D'共线,且点N 与点D'重合时,MN 有最大值,此时MN =CM +CN =+3,①线段MN 的取值范围是﹣+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及二次根式的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及二次根式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7.如图,ABC 中,CD AB ⊥于点 D ,CD BD =,点 E 在CD 上,DE DA =,连接BE .(1)求证:BE CA =;(2)延长BE 交AC 于点F ,连接DF ,求CFD ∠的度数;(3)过点C 作CM CA ⊥,CM CA =,连接BM 交CD 于点N ,若12BD =,5AD =,直接写出NBC 的面积.【答案】(1)见解析;(2)①CFD =135°;(3)①NBC 的面积为21.【分析】(1)由“SAS ”可证①BDE ①①CDA ,可得BE =CA ;(2)过点D 作DG ①AC 于G ,DH ①BF 于H ,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①DBE =①ACD ,S ①BDE =S ①ADC ,由面积关系可求DH =DG ,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①DFG =①DFH =45°,即可求解;(3)在CD 上截取DE =AD =5,连接BE ,延长BE 交AC 于F ,由①BEN ①①MCN ,可得EN =CN ,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求解.【详解】证明(1)在①BDE 和①CDA 中,90BD CD BDE CDA DE AD =⎧⎪∠=∠=︒⎨⎪=⎩,①①BDE ①①CDA (SAS ),①BE =CA ;(2)如图2,过点D 作DG ①AC 于G ,DH ①BF 于H ,①①BDE ①①CDA ,①①DBE =①DCA ,S ①BDE =S ①ADC ,①①DBE +①A =①ACD +①A =90°,①①AFB =①CFB =90°,①S ①BDE =S ①ADC , ①1122BE DH AC DG ⨯=⨯⨯, ①DH =DG ,又①DG ①AC ,DH ①BF ,①①DFG =①DFH =45°,①①CFD =135°;(3)如图3,在CD 上截取DE =AD =5,连接BE ,延长BE 交AC 于F ,由(1)、(2)可得BE =AC ,BF ①AC ,BD =CD =12,①CM ①CA ,①BF ①CM ,①①M =①FBN ,①CM =CA ,①CM =BE ,在①BEN 和①MCN 中,FBN M BNE MNC BE CM ∠=∠⎧⎪∠=∠⎨⎪=⎩,①①BEN ①①MCN (AAS ),①EN =CN ,①EC =CD -DE =12-5=7, ①72CN =,①①NBC的面积1171221 222NC BD=⨯⨯=⨯⨯=,故①NBC的面积为21.【点睛】本题是三角形综合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角平分线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等知识,灵活运用这些性质解决问题是本题的关键.8.某农产品生产基地收获红薯192吨,准备运给甲、乙两地的承包商进行包销.该基地用大、小两种货车共18辆恰好能一次性运完这批红薯,已知这两种货车的载重量分别为14吨/吨和8吨/辆,运往甲、乙两地的运费如下表:(1)求这两种货车各用多少辆;(2)如果安排10辆货车前往甲地,其余货车前往乙地,其中前往甲地的大货车为a辆,总运费为w元,求w关于a的函数关系式;(3)在(2)的条件下,若甲地的承包商包销的红薯不少于96吨,请你设计出使总运费最低的货车调配方案,并求出最低总运费.【答案】(1)大货车用8辆,小货车用10辆;(2)w=70a+11400(0≤a≤8且为整数);(3)使总运费最少的调配方案是:3辆大货车、7辆小货车前往甲地;5辆大货车、3辆小货车前往乙地.最少运费为11610元.【分析】(1)根据大、小两种货车共18辆,以及两种车所运的货物的和是192吨,据此即可列方程或方程组即可求解;(2)首先表示出每种车中,每条路线中的费用,总运费为w元就是各个费用的和,据此即可写出函数关系式;(3)根据运往甲地的物资不少于96吨,即可列出不等式求得a的范围,再根据a是整数,即可确定a的值,根据(2)中的函数关系,即可确定w的最小值,确定运输方案.【详解】(1)设大货车用x 辆,则小货车用(18﹣x )辆,根据题意得:14x +8(18﹣x )=192,解得:x =8,18﹣x =18﹣8=10.答:大货车用8辆,小货车用10辆.(2)设运往甲地的大货车是a ,那么运往乙地的大货车就应该是(8﹣a ),运往甲地的小货车是(10﹣a ),运往乙地的小货车是10﹣(10﹣a ),w =720a +800(8﹣a )+500(10﹣a )+650[10﹣(10﹣a )]=70a +11400(0≤a ≤8且为整数);(3)14a +8(10﹣a )≥96,解得:a ≥83. 又①0≤a ≤8,①3≤a ≤8 且为整数.①w =70a +11400,k =70>0,w 随a 的增大而增大,①当a =3时,W 最小,最小值为:W =70×3+11400=11610(元).答:使总运费最少的调配方案是:3辆大货车、7辆小货车前往甲地;5辆大货车、3辆小货车前往乙地.最少运费为11610元.【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实际意义列出函数关系式,从实际意义中找到对应的变量的值,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解析式,再根据自变量的值求算对应的函数值.9.(1)如图①,在直角ABC 中,90BAC ∠=︒,AB AC =,点D 为BC 边上一动点(与点B 不重合),连接AD ,将ABD △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得到ACE △,那么,CE BD 之间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__,数量关系为__________;(2)如图①,在ABC 中,90BAC ∠=︒,AB AC =,D ,E (点D ,E 不与点B ,C 重合)为BC 上两动点,且45DAE ∠=︒.求证:222BD CE DE +=.(3)如图①,在ABC 中,120CAB ∠=︒,AB AC =,60DAE ∠=︒,3BC =+D ,E (点D ,E 不与点B ,C 重合)为BC 上两动点,若以,,BD DE EC 为边长的三角形是以BD 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时,求BE 的长.【答案】(1)CE①BD ;CE=BD ;(2)见解析;(3)BE 2=+【分析】(1)根据D CAE BA ∠=∠,AD=AE ,运用SAS 证明ABD ACE ≅,根据全等三角形性质得出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即可得到线段CE 、BD 之间的关系;(2)把ACE 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得到 ABG ,连接DG ,由SAS 得到ADG ADE ≅,可得DE=DG ,即可把EF 、BE 、FC 放到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从而根据勾股定理即可证明;(3)把AEC 绕点A 顺时针旋转120︒,得到AFB ,可得AF=AE ,ABF ACB ∠=∠,EC=BF ,EAF 120∠=︒,由SAS 可证ADE ADF ≅,可得DF=DE ,由以BD 、DE 、EC 为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分两种情况讨论,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解.【详解】解:(1)CE 与BD 位置关系是CE①BD ,数量关系是CE=BD①ABD △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得到ACE △①DAE 90BAC ∠=∠=︒①D 90DAC BA ∠=︒-∠,CAE 90DAC ∠=︒-∠①D CAE BA ∠=∠①BA=CA ,AD=AE①ABD ACE ≅①ACE 45B ∠=∠=︒且CE=BD①ACB 45B ∠=∠=︒①ECB=4545=90∠︒+︒︒,即CE①BD故答案为:CE①BD ;CE=BD ;(2)如图①,把ACE 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G ,连接DG ,则ACE ABG ≅①AG=AE ,BG=CE ,ABG ACF 45∠=∠=︒①BAC 90∠=︒,GAE 90∠=︒①GAD DAE 45∠=∠=︒在ADG 和ADE 中,AG AE GAD DAE AD AD =⎧⎪∠=∠⎨⎪=⎩①ADG ADE ≅①ED=GD①GBD 90∠=︒①222BD BG DG +=即222BD EC DE +=(3)如图①,把AEC 绕点A 顺时针旋转120︒,得到AFB ,①AEC AFB ≅①AF=AE ,ABF ACB ∠=∠,EC=BF ,EAF 120∠=︒①CAB 120∠=︒,AB=AC①ABC ACB ABF 30∠=∠=∠=︒①FBD 60∠=︒①EAF 120∠=︒,EAD 60∠=︒①DAE DAF 60∠=∠=︒,且AF=AE ,AD=AD①ADE ADF ≅①DF=DE①以BD 、DE 、EC 为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①以BD 、DF 、BF 为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①BDF 是直角三角形若BDF 90∠=︒,且FBD 60∠=︒①BF=2BD=EC ,DF DE ==①(BC BD DE EC BD 2BD 33BD =++=+==①BD 1=①DE =①BE BD DE 1=+=+若BFD 90∠=︒,且FBD 60∠=︒①BD=2BF=2EC ,DF DE ==①(BC BD DE EC 2BF BF 33BF =++=+==①BF 1=①BD=2,DE =①BE 2=+【点睛】此题是几何变换综合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旋转的性质、勾股定理,添加恰当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本题的关键.。

八下期中几何压轴题

八下期中几何压轴题

人大附 10五、解答下列各题:(本题共13分)29.(6分)已知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给出下列5个条件: ①AD BC ∥;②AB CD ∥;③ABC ADC ∠=∠;④AB CD =;⑤OB OD =; (1)从以上5个条件中任意选取2个条件,能推出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的,除“①与②”外,还有哪几种?(请用序号表示)(2)除“①与②”外,选择你写的其中的一种,画出示意图,写出已知,求证和证明. 解:(1)答:除“①与②”外,还有 . (2)30.(7分)如图,在梯形ABCD 中,AB DC ∥,90D ∠=°,3AB =,6DC =,5CB =.点E 是边DC 上任意一点,点F 在边AB 的延长线上,并且AE AF =,连结EF ,与边BC 相交于点G .设BF x =,DE y =.(1)直接写出边AD 的长;(2)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并直接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3)当点E 在边DC 上移动时,BFG △能否成为以BG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如果能,请求出线段BF 的长;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解:(1)边AD 的长为 ;GF E DCBA备用图ABCD101中学2010-2011学23. (7分)已知,正方形ABCD 中,△BE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BF 为底,取DF 的中点G ,连接EG 、CG .(1)如图1,若△BEF 的底边BF 在BC 上,猜想EG 和CG 的数量关系为 ; (2)如图2,若△BEF 的直角边BE 在BC 上,则(1)中的结论是否还成立?请说明理由;(3)如图3,若△BEF 的直角边BE 在∠DBC 内,则(1)中的结论是否还成立?说明理由.BD ACFBD ACFBDACBDAC图1 图2 图3八十中学1. (5分)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DE AC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E ,EF AB ⊥交AB 的延长线于点F .求证:(1)四边形ACED 是平行四边形;(2)AD CF =.2. (5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E 是BC 的中点,AD =5,BC =12,CD=,45C ∠=︒,点P 是BC 边上一动点,设PB 的长为x .(1)当x 的值为 时,以点P 、A 、D 、E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2)点P 在BC 边上运动的过程中,以P 、A 、D 、E 为顶点的四边形能否构成菱形?试说明理由.3. (5分)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 中,延长边AB到点D ,延长边CA 到点E ,连接DE ,恰有AD BC CE DE ===,求BAC ∠的度数.BCDEFECBA四中24、如图,Rt△ABC中,∠C=90º,AD、BE分别是BC、AC边上的中线,AD =210,BE=5,求AB的长.26、已知,△ABC中,∠BAC=45°,以AB边为边以点B为直角顶点在△ABC外部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D,以AC边为斜边在△ABC外部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CE,连结BE、DC,两条线段相交于F,试求∠EFC的度数.DAEF七.附加题(本题共5分,解答正确可计入全卷总分,但总分不得超过100分)27.(3分)四边形一条对角线所在直线上的点,如果到这条对角线的两端点的距离不相等,但到另一对角线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则称这点为这个四边形的准等距点.如右图,点P为四边形ABCD对角线AC所在直线上的一点,PD=PB,PA≠PC,则点P为四边形ABCD的准等距点.(1)如图2,画出菱形ABCD的一个准等距点.(2)如图3,作出四边形ABCD的一个准等距点(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3)如图4,在四边形ABCD中,P是AC上的点,PA≠PC,延长BP交CD 于点E,延长DP交BC于点F,且∠CDF=∠CBE,CE=CF.求证:点P是四边形AB CD的准等距点.154中30、梯形ABCD,AD∥BC,∠A=90°AB=8cm,AD=24cm,BC=26cm点,点P从A出发沿线段AD的方向以1cm/s的速度运动;点Q从C出发沿线段CB的方向以3cm/s的速度运动,点P、Q分别从A、C同时出发,当点P运动到点D时,点Q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3分)(1)设四边形PQCD的面积为S,写出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注明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解:(3分)(2)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PQCD为等腰梯形?解:QP DC101中学201123. 在□ABCD中,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BAD的平分线交直线BC于点E,交直线DC于点F.(1)在图1中,证明CE CF=;(2)若90ABC∠=︒,G是EF的中点(如图2),连结OG,判断OG与BD的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并给出证明;(3)若120ABC∠=︒,FG∥CE,FG CE=,连结OG(如图3),判断OG与BD的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并给出证明.三帆28.如图在矩形ABCD中,AB=3,AD=1,点P在线段AB上运动设AP=x,现将纸片折叠,使点D与点P重合,得折痕EF(点E,F为折痕与矩形边的交点),再将纸片还原.(1)当x=0,折痕EF的长为;当点E与点A重合时,折痕EF的长为;(2)四边形EPFD为菱形的x的取值范围为;(3)当x=2时,求菱形EPFD的边长.CD C29. 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6,菱形EFGH 的三个顶点E ,师大附27. (本题8分)(1)如图1,已知正方形ABCD 和正方形CGEF (BC CG ),B 、C 、G 在同一条直线上,M 为线段AE 的中点。

初二下几何压轴题(学生版)

初二下几何压轴题(学生版)

初二下几何压轴题一.解答题(共35小题)1.已知正方形ABCD,若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均在正方形ABCD的内部或边上,则称这个等边三角形为正方形ABCD的内等边三角形.(1)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0,点E在边AD上.①当点E为边AD的中点时,求作:正方形ABCD的内等边△AEF(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②若△AEF是正方形ABCD的内等边三角形,连接BF,DF,则线段BF长的最小值是,线段DF长的取值范围是;(2)△ADP和△AMN都是正方形ABCD的内等边三角形,当边AM的长最大时,画出△ADP和△AMN,点A,M,N按逆时针方向排序,连接NP,找出图中与线段NP相等的所有线段(不添加字母),并给予明。

2.如图1.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点P是AD边上的一个动点,点A关于直线BP 的对称点是点Q,连接PQ、DQ、CQ、BQ,设AP=x.(1)BQ+DQ的最小值是.此时x的值是.(2)如图2,若PQ的延长线交CD边于点E,并且∠CQD=90°.①求证:点E是CD的中点;②求x的值.(3)若点P是射线AD上的一个动点,请直接写出当△CDQ为等腰三角形时x的值.3.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B=6,M是CD边上一动点(不与D点重合),点D与点E 关于AM所在的直线对称,连接AE,ME,延长CB到点F,使得BF=DM,连接EF,AF.(1)当DM=2时,依题意补全图1;(2)在(1)的条件下,求线段EF的长;(3)当点M在CD边上运动时,能使△AEF为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此时DM与AD的数量关系.4.在正方形ABCD中,点H在对角线BD上(与点B、D不重合),连接AH,将HA绕点H顺时针旋转90°与边CD(或CD延长线)交于点P,作HQ⊥BD交射线DC于点Q.(1)如图1:①依题意补全图1;②判断DP与CQ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2)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当DP=1时,试求∠PHQ的度数.5.如图,正方形ABCD中,AC是对角线,点E在射线BA上运动(与点A、B不重合),连接DE,过点C作线段DE的平行线交直线AB于点F,过点F作直线CA的垂线,垂足为点M,连接BM.(1)如图1,当点E在线段AB上时,①依题意补全图1;②判断DE与BM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2)如图2,若点E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时,且∠DMF=150°,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求EA的长.6.如图,正方形ABCD中,P为BD上一动点,过点P作PQ⊥AP交CD边于点Q.(1)求证:P A=PQ;(2)用等式表示PB2、PD2、AQ2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3)点P从点B出发,沿BD方向移动,若移动的路径长为2,则AQ的中点M移动的路径长为(直接写出答案).7.在菱形ABCD中,∠ABC=60°,点P是射线BD上一动点,以AP为边向右侧作等边△APE,点E的位置随着点P的位置变化而变化.(1)如图1,当点E在菱形ABCD内部或边上时,连接CE,BP与CE的数量关系是,CE与AD的位置关系是;(2)当点E在菱形ABCD外部时,(1)中的结论是否还成立?若成立,请予以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选择图2,图3中的一种情况予以证明或说理);(3)如图4,当点P在线段BD的延长线上时,连接BE,若AB=2,BE=2,求四边形ADPE的面积.8.如图1,在矩形ABCD中,AB=4,AD=6,M是AD的中点,点E是线段AB上一动点,连接EM并延长交直线CD于点F,过M作MN⊥EF,交射线BC于点N,连接NF,点P 是线段NF的中点.(1)连接图1中的PM,PC,求证:PM=PC.(2)如图2,当点N与C重合时,求AE的长.(3)当点E从点A运动到点B时,求点P经过的路径长.9.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4正方形,点E是边BC上一动点(含端点B,不含端点C),点F是正方形外角∠DCM的平分线上一点,且满足∠AEF=90°.(1)当点E与点B重合时,直接写出线段AE与线段EF的数量关系;(2)如图1,当点E是边BC的中点时,①补全图形;②请证明(1)中的结论仍然成立;(3)取线段CF的中点N,连接DE、NE、DN,①求证:EN=DN;②直接写出线段EN长度的取值范围.10.在正方形ABCD中,连接BD,P为射线CB上的一个动点(与点C不重合),连接AP,AP的垂直平分线交线段BD于点E,连接AE,PE.提出问题:当点P运动时,∠APE的度数,DE与CP的数量关系是否发生改变?探究问题:(1)首先考察点P的两个特殊位置:①当点P与点B重合时,如图1﹣1所示,∠APE=°,用等式表示线段DE与CP 之间的数量关系:;②当BP=BC时,如图1﹣2所示,①中的结论是否发生变化?直接写出你的结论:;(填“变化”或“不变化”)(2)然后考察点P的一般位置:依题意补全图2﹣1,2﹣2,通过观察、测量,发现:(1)中①的结论在一般情况下(填“成立”或“不成立”)(3)证明猜想:若(1)中①的结论在一般情况下成立,请从图2﹣1和图2﹣2中任选一个进行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11.在学习了正方形后,数学小组的同学对正方形进行了探究,发现:(1)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点E为BC边上任意一点(点E不与B、C重合),点F 在线段AE上,过点F的直线MN⊥AE,分别交AB、CD于点M、N.此时,有结论AE=MN,请进行证明;(2)如图2:当点F为AE中点时,其他条件不变,连接正方形的对角线BD,MN与BD 交于点G,连接BF,此时有结论:BF=FG,请利用图2做出证明.(3)如图3:当点E为直线BC上的动点时,如果(2)中的其他条件不变,直线MN分别交直线AB、CD于点M、N,请你直接写出线段AE与MN之间的数量关系、线段BF与FG 之间的数量关系.12.把一个含45°角的直角三角板BEF和一个正方形ABCD摆放在一起,使三角板的直角顶点和正方形的顶点B重合,联结DF,点M,N分别为DF,EF的中点,联结MA,MN.(1)如图1,点E,F分别在正方形的边CB,AB上,请判断MA,MN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直接写出结论;(2)如图2,点E,F分别在正方形的边CB,AB的延长线上,其他条件不变,那么你在(1)中得到的两个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请加以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13.在矩形ABCD中,AD=12,DC=8,点F是AD边上一点,过点F作∠AFE=∠DFC,交射线AB于点E,交射线CB于点G.(1)如图1,若FG=8,则∠CFG=°;(2)当以F,G,C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时,依题意在图2中补全图形并求BG的长;(3)过点E作EH∥CF交射线CB于点H,请探究:当BG为何值时,以F,H,E,C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14.在正方形ABCD中,点E是射线AC上一点,点F是正方形ABCD外角平分线CM上一点,且CF=AE,连接BE,EF.(1)如图1,当E是线段AC的中点时,直接写出BE与EF的数量关系;(2)当点E不是线段AC的中点,其它条件不变时,请你在图2中补全图形,判断(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并证明你的结论;(3)当点B,E,F在一条直线上时,求∠CBE的度数.(直接写出结果即可)15.已知:如图1,正方形ABCD中,M是BC边上的一点,连接AM,作MN⊥AM于M,交正方形ABCD的外角∠DCE的平分线于N,易证:AM=MN.(1)当点M在BC的延长线上时,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图2中补全图形,猜想AM与MN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当点M在BC边上时,其他条件不变,连接AN,交CD边于点F.①用等式表示线段BM、MF和D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②若正方形的边长为4,DF=1,求BM的长.16.如图,AC是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点E为射线CB上一个动点(点E不与点C,B 重合),连接AE,点F在直线AC上,且EF=AE.(1)点E在线段CB上,如图1所示;①若∠BAE=10°,求∠CEF的度数;②用等式表示线段CD,CE,C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如图2,点E在线段CB的延长线上;请你依题意补全图2,并直接写出线段CD,CE,CF之间的数量关系.17.如图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是直线l上的两点,点B关于AD的对称点为M,连接CM交AD于F点.(1)若∠ABC=90°,如图1,①依题意补全图形;②判断MF与FC的数量关系是;(2)如图2,当∠ABC=135°时,AM,CD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取ME的中点H,连接HF.用等式表示线段CE与AF的数量关系,并证明.18.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是边AB上的一动点,点F在边BC的延长线上,且CF =AE,连接DE,DF,EF.FH平分∠EFB交BD于点H.(1)求证:DE⊥DF;(2)求证:DH=DF:(3)过点H作HM⊥EF于点M,用等式表示线段AB,HM与E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19.已知:在正方形ABCD中,点H在对角线BD上运动(不与B,D重合)连接AH,过H点作HP⊥AH于H交直线CD于点P,作HQ⊥BD于H交直线CD于点Q.(1)当点H在对角线BD上运动到图1位置时,则CQ与PD的数量关系是.(2)当H点运动到图2所示位置时①依据题意补全图形.②上述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若正方形边长为,∠PHD=30°,直接写出PC长.20.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是边AB上的一动点(不与点A,B重合),连接DE,点A关于直线DE的对称点为F,连接EF并延长交BC边于点G,连接DF,DG.(1)依题意补全图形,并证明∠FDG=∠CDG;(2)过点E作EM⊥DE于点E,交DG的延长线于点M,连接BM.①直接写出图中和DE相等的线段;②用等式表示线段AE,BM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1.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中,点F是对角线BD上的一个动点.(1)如图1,连接AF,CF,直接写出AF与CF的数量关系;(2)如图2,点E为AD边的中点,当点F运动到线段EC上时,连接AF,BE相交于点O.①请你根据题意在图2中补全图形;②猜想AF与BE的位置关系,并写出证明此猜想的思路;③如果正方形的边长为2,直接写出AO的长.22.已知正方形ABCD中,点M是边CB(或CB的延长线)上任意一点,AN平分∠MAD,交射线DC于点N.(1)如图1,若点M在线段CB上①依题意补全图1;②用等式表示线段AM,BM,DN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如图2,若点M在线段CB的延长线上,请直接写出线段AM,BM,DN之间的数量关系.23.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P为边AD上的一动点(不与点A、D重合),连接BP,点A关于直线BP的对称点为E,连接AE,CE.(1)依题意补全图形;(2)求∠AEC的大小;(3)过点B作BF⊥CE于F,用等式表示线段AE、CF和BF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4.正方形ABCD中,点P是直线AC上的一个动点,连接BP,将线段BP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BE,连接CE.(1)如图1,若点P在线段AC上,①直接写出∠ACE的度数为°;②求证:P A2+PC2=2PB2;(2)如图2,若点P在CA的延长线上,P A=1,PB=,①依题意补全图2;②直接写出线段AC的长度为.25.已知:正方形ABCD中,点M在射线BC上,且∠BAM=θ,射线AM交BD于点N,作CE⊥AM于点E.(1)如图1,当点M在边BC上时,则θ的取值范围是(点M与端点B不重合);∠NCE与∠BAM的数量关系是;(2)若点M在BC的延长线时;①依题意,补全图2;②第(1)中的∠NCE与∠BAM的数量关系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写出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6.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M在CD边上,点N在正方形ABCD外部,且满足∠CMN =90°,CM=MN.连接AN,CN,取AN的中点E,连接BE,AC,交于F点.(1)①依题意补全图形;②求证:BE⊥AC.(2)请探究线段BE,AD,CN所满足的等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3)设AB=1,若点M沿着线段CD从点C运动到点D,则在该运动过程中,线段EN所扫过的面积为(直接写出答案).27.已知,点E在正方形ABCD的AB边上(不与点A,B重合),BD是对角线,延长AB 到点F,使BF=AE,过点E作BD的垂线,垂足为M,连接AM,CF.(1)根据题意补全图形,并证明MB=ME;(2)①用等式表示线段AM与CF的数量关系,并证明;②用等式表示线段AM,BM,DM之间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即可)28.类比思想就是根据已经学习过的知识,类比探究新知识的思想方法.我们在探究矩形、菱形、正方形等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时,经常用到类比思想.某数学兴趣小组在数学课外活动中,研究三角形和正方形的性质时,做了如下探究:在△ABC中,∠BAC=90°,AB=AC,点D为直线BC上一动点(点D不与B,C重合),以AD为边在AD右侧作正方形ADEF,连接CF.(1)观察猜想如图①,当点D在线段BC上时.①BC与CF的位置关系为:;②BC,CD,CF之间的数量关系为;(将结论直接写在横线上)(2)数学思考如图②,当点D在线段CB的延长线上时,结论①,②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你写出正确结论再给予证明;(3)拓展延伸如图③,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时,延长BA交CF于点G,连接GE.若已知AB=2,CD=BC,请直接写出GE的长.(提示:过A作AH⊥BC于H,过E作EM⊥BD 于M,EN⊥CF于N)29.已知: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点E在CD边上,点F在AD边上,且AF=DE.(1)如图1,判断AE与BF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写出你的结果,并加以证明;(2)如图2,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BD,AC分别与AE,BF交于点G,点H.①求证:OG=OH;②连接OP,若AP=4,OP=,求AB的长.30.正方形ABCD中,点M是直线BC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B,C重合),作射线DM,过点B作BN⊥DM于点N,连接CN.(1)如图1,当点M在BC上时,如果∠CDM=25°,那么∠MBN的度数是.(2)如图2,当点M在BC的延长线上时,①依题意补全图2;②用等式表示线段NB,NC和N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31.已知如图1,正方形ABCD,△C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CFE=90°,CF=EF,连接CE,AE,AC,点G是AE的中点,连接FG(1)用等式表示线段BF与FG的数量关系是.(2)若将△CEF绕顶点C旋转,使得点F恰好在线段AC上,并且点E在线段AC的上方,点G仍是AE的中点,连接FG,DF①在图2中依据题意补全图形;②求证:DF=FG.32.如图①,在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动点P在线段BC上(不含点B),∠BPE=∠ACB,PE交BO于点E,过点B作BF⊥PE,垂足为F,交AC于点G.(1)如图②,当点P与点C重合时,求证:△BOG≌△POE;(2)通过观察、测量、猜想:=,并结合图①证明你的猜想;(3)把正方形ABCD改为菱形,其他条件不变(如图②),若∠ACB=a,直接写出的值,为.(用含a的式子表示)33.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C是对角线,E是平面内一点,且CE<BC,过点C作FC ⊥CE,且CF=CE.连接AE、AF,M是AF的中点,作射线DM交AE于点N.(1)如图1,若点E,F分别在BC,CD边上.求证:①∠BAE=∠DAF;②DN⊥AE;(2)如图2,若点E在四边形ABCD内,点F在直线BC的上方,求∠EAC与∠ADN的和的度数.34.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为AB的中点,F为线段BE上任意一点,将线段EF 绕点E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EG(1)按请按要求补全图形:连接BG过点G作GH⊥BG,交对角线AC于点H,连接DH;(2)判断DH与GH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35.如图1,已知正方形ABCD,E是边BC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B、C重合),连接AE,点B关于直线AE的对称点为F,连接EF并延长交CD于点G,连接AG,AF.(1)求∠EAG的度数.(2)如图2,连接CF,若CF∥AG,请探究线段BE与DG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如图3,过点G作GH⊥AE于点H,连接BH,请探究线段BH与CG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苏教版初二八下期中复习平行四边形压轴题含答案(非常好)

苏教版初二八下期中复习平行四边形压轴题含答案(非常好)

教学主题平行四边形压轴题教学目标重要知识点1.2.3.易错点教学过程一.选择题(共15小题)1.(2012•玉环县校级模拟)如图,菱形ABCD中,AB=3,DF=1,∠DAB=60°,∠EFG=15°,FG⊥BC,则AE=()A.B.C.D.考点:菱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专题:压轴题.分析:首先过FH⊥AB,垂足为H.由四边形ABCD是菱形,可得AD=AB=3,即可求得AF的长,又由∠DAB=60°,即可求得AH与FH的长,然后由∠EFG=15°,证得△FH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继而求得答案.解答:解:过FH⊥AB,垂足为H.∵四边形ABCD是菱形,∴AD=AB=3,∵DF=1,∴AF=AD﹣FD=2,∵∠DAB=60°,∴∠AFH=30°,∴AH=1,FH=,又∵∠EFG=15°,∴∠EFH=∠AFG﹣∠AFH﹣∠EFG=90°﹣30°﹣15°=45°,∴△FH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HE=FH=,∴AE=AH+HE=1+.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以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2.(2015•泰安模拟)如图,已知直角梯形ABCD中,AD∥BC,∠BCD=90°,BC=CD=2AD,E、F分别是BC、CD边的中点,连接BF、DE交于点P,连接CP并延长交AB于点Q,连接AF,则下列结论:①CP平分∠BCD;②四边形ABED为平行四边形;③CQ将直角梯形ABCD分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④△ABF为等腰三角形,其中不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0个考点:直角梯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专题:证明题;压轴题.分析:解答:解:∵BC=CD=2AD,E、F分别是BC、CD边的中点,∴CF=CE,BE=DF,在△BCF和△DCE中,∵,∴△BCF≌△DCE(SAS),∴∠FBC=∠EDC,BF=ED,在△BPE和△DPF中,∵,∴△BPE≌△DPF(AAS),∴BP=DP,在△BPC和△DPC中,∵,∴△BPC≌△DPC(SSS),∴∠BCP=∠DCP,即CP平分∠BCD,故选项①正确;又∵AD=BE且AD∥BE,∴四边形ABED为平行四边形,故选项②正确;显然S△BPC=S△DPC,但是S△BPQ≠S四边形ADPQ,∴S△BPC+S△BPQ≠S△DPC+S四边形ADPQ,即CQ不能将直角梯形ABCD分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故选项③不正确;∵BF=ED,AB=ED,∴AB=BF,即△ABF为等腰三角形,故④正确;综上,不正确的选项为③,其个数有1个.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记以上图形的性质,并能灵活运用其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本题综合性较好.5.(2014•江阴市二模)在正方形ABCD中,P为AB的中点,BE⊥PD的延长线于点E,连接AE、BE、FA⊥AE 交DP于点F,连接BF,FC.下列结论:①△ABE≌△ADF;②FB=AB;③CF⊥DP;④FC=EF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考点: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腰直角三角形.专题:压轴题.分析:解答:解:∵正方形ABCD,BE⊥ED,EA⊥FA,∴AB=AD=CD=BC,∠BAD=∠EAF=90°=∠BEF,∵∠APD=∠EPB,∴∠EAB=∠DAF,∠EBA=∠ADP,∵AB=AD,∴△ABE≌△ADF,∴①正确;∴AE=AF,BE=DF,∴∠AEF=∠AFE=45°,取EF的中点M,连接AM,∴AM⊥EF,AM=EM=FM,∴BE∥AM,∵AP=BP,∴AM=BE=DF,∴∠EMB=∠EBM=45°,∴∠AMB=90°+45°=135°=∠FMB,∵BM=BM,AM=MF,∴△ABM≌△FBM,∴AB=BF,∴②正确;∴∠BAM=∠BFM,∵∠BEF=90°,AM⊥EF,∴∠BAM+∠APM=90°,∠EBF+∠EFB=90°,∴∠APF=∠EBF,∵AB∥CD,∴∠APD=∠FDC,∴∠EBF=∠FDC,∵BE=DF,BF=CD,∴△BEF≌△DFC,∴CF=EF,∠DFC=∠FEB=90°,∴③正确;④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正方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综合运用这些性质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6.(2014•武汉模拟)如图,正方形ABCD的三边中点E、F、G.连ED交AF于M,GC交DE于N,下列结论:①GM⊥CM;②CD=CM;③四边形MFCG为等腰梯形;④∠CMD=∠AGM.其中正确的有()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考点: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梯形的判定.专题:压轴题.分析:要证以上问题,需证CN是DN是垂直平分线,即证N点是DM中点,利用中位线定理即可解答:解:∵由已知,AG∥FC且AG=FC,故四边形AGCF为平行四边形,∴∠GAF=∠FCG又AE=BF,AD=AB,且∠DAE=∠ABF,可知∠ADE=∠BAF∴DE⊥AF,DE⊥CG.又∵G点为中点,∴GN为△ADM的中位线,即CG为DM的垂直平分线,可证CD=CM,∴∠CDG=∠CMG,即GM⊥CM.又∠MGN=∠DGC=∠DAF(外角等于内对角),∴∠FCG=∠MGC.故选A.点评:在正方形中对中点问题的把握和运用,灵活运用几何图形知识.7.(2013•绍兴模拟)如图,△ABC纸片中,AB=BC>AC,点D是AB边的中点,点E在边AC上,将纸片沿DE折叠,使点A落在BC边上的点F处.则下列结论成立的个数有()①△BD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②∠DFE=∠CFE;③DE是△ABC的中位线;④BF+CE=DF+DE.A.1个B.2个C.3个D.4个考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专题:压轴题;操作型.分析:根据题意可知△DFE是△DAE对折的图形,所以全等,故AD=DF,而AD=BD,所以BD=DF,但是∠B不一定等于45°,所以△BDF不一定是等腰直角三角形,①不成立;结合①中的结论,BD=DF,而∠ADE=∠FDE,∠ADF=∠DBF+∠DFB,可证∠BFD=∠EDF,故DE∥BC,即DE是△ABC的中位线,③成立;若③成立,利用△ADE≌△FDE,DE∥BC,∠AEF=∠EFC+∠ECF,可证∠DFE=∠CFE,②成立;根据折叠以及中位线定理得右边=AB,要和左边相等,则需CE=CF,则△CEF应是等边三角形,显然不一定,故④不成立.解答:解:①根据折叠知AD=DF,所以BD=DF,即一定是等腰三角形.因为∠B不一定等于45°,所以①错误;②连接AF,交DE于G,根据折叠知DE垂直平分AF,又点D是AB边的中点,在△ABF中,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得DG∥BF.进一步得E是AC的中点.由折叠知AE=EF,则EF=EC,得∠C=∠CFE.又∠DFE=∠A=∠C,所以∠DFE=∠CFE,正确;③在②中已证明正确;④根据折叠以及中位线定理得右边=AB,要和左边相等,则需CE=CF,则△CEF应是等边三角形,显然不一定,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结合翻折变换,考查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正确利用折叠所得对应线段之间的关系以及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是解题的关键.8.(2013•惠山区校级一模)如图,已知在正方形ABCD外取一点E,连接AE、BE、DE.过点A作AE的垂线交DE于点P.若AE=AP=1,PB=.下列结论:①△APD≌△AEB﹔②点B到直线AE的距离为﹔③EB⊥ED﹔④S△APD+S△APB=0.5+.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考点: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压轴题.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得AB=AD,再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求出∠BAE=∠DAP,然后利用“边角边”证明△APD和△AEB全等,从而判定①正确,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AEB=∠APD=135°,然后求出∠BEP=90°,判定③正确,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PE,再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BE的长,然后根据S△APD+S△APB=S△APE+S△BPE列式计算即可判断出④正确;过点B作BF⊥AE交AE的延长线于F,先求出∠BEF=45°,从而判断出△B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再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F的长为,判断出②错误.解答:解:在正方形ABCD中,AB=AD,∵AP⊥AE,∴∠BAE+∠BAP=90°,又∵∠DAP+∠BAP=∠BAD=90°,∴∠BAE=∠DAP,在△APD和△AEB中,,∴△APD≌△AEB(SAS),故①正确;∵AE=AP,AP⊥AE,∴△AE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EP=∠APE=45°,∴∠AEB=∠APD=180°﹣45°=135°,∴∠BEP=135°﹣45°=90°,∴EB⊥ED,故③正确;∵AE=AP=1,∴PE=AE=,在Rt△PBE中,BE===2,∴S△APD+S△APB=S△APE+S△BPE,=×1×1+××2,=0.5+,故④正确;过点B作BF⊥AE交AE的延长线于F,∵∠BEF=180°﹣135°=45°,∴△B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F=×2=,即点B到直线AE的距离为,故②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的结论有①③④.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熟记性质并仔细分析图形,理清图中三角形与角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9.(2013•江苏模拟)在正方形ABCD外取一点E,连接AE、BE、DE,过A作AE的垂线交ED于点P,若AE=AP=1,PB=,下列结论:①△APD≌△AEB;②点B到直线AE的距离为;③S正方形ABCD=4+;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只有①③C.只有①D.只有③考点: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专题:计算题;压轴题.分析:首先利用已知条件根据边角边可以证明△APD≌△AEB,故选项①正确;由①可得∠BEP=90°,故BE不垂直于AE过点B作BM⊥AE延长线于M,由①得∠AEB=135°所以∠EMB=45°,所以△EMB是等腰Rt△,求出B到直线AE距离为BF,即可对于②作出判断;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到S△BPD=PD×BE=,所以S△ABD=S△APD+S△APB+S△BPD=2+,由此即可对③判定.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AD=90°,AB=AD,∴∠BAP+∠PAD=90°,∵EA⊥AP,∴∠EAB+∠BAP=90°,∴∠PAD=∠EAB,∵在△APD和△AEB中,,∴△APD≌△AEB(SAS),故①正确;∵△AE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EP=∠APE=45°,∴∠APD=∠AEB=135°,∴∠BEP=90°,过B作BF⊥AE,交AE的延长线于F,则BF的长是点B到直线AE的距离,在△AEP中,AE=AP=1,根据勾股定理得:PE=,在△BEP中,PB=,PE=,由勾股定理得:BE=,∵∠PAE=∠PEB=∠EFB=90°,AE=AP,∴∠AEP=45°,∴∠BEF=180°﹣45°﹣90°=45°,∴∠EBF=45°,∴EF=BF,在△EFB中,由勾股定理得:EF=BF=,故②是错误的;由△APD≌△AEB,∴PD=BE=,∵S△BPD=PD×BE=,∴S△ABD=S△APD+S△APB+S△BPD=2+,∴S正方形ABCD=2S△ABD=4+.故选项③正确,则正确的序号有:①③.故选B.点评:此题分别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三角形的面积及勾股定理,综合性比较强,解题时要求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才能很好解决问题.10.(2013•武汉模拟)如图,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O点,BE平分∠ABO交AO于E点,CF⊥BE于F点,交BO于G点,连结EG、OF.则∠OFG的度数是()A.60°B.45°C.30°D.75°考点:正方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专题:压轴题.分析:根据正方形的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可得∠ABO=∠CBO=∠BCO=45°,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OBE=22.5°,然后求出∠CBE=67.5°,再求出∠CEB=67.5°,从而得到∠CBE=∠CEB,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BF=EF,再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OF=BF,然后利用等边对等角求出∠BOF=∠OBE,最后在△BOF中,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在正方形ABCD中,∠ABO=∠CBO=∠BCO=45°,∵BE平分∠ABO,∴∠OBE=22.5°,∴∠CBE=180°﹣45°﹣67.5°=67.5°,∴∠CBE=∠CEB,∵CF⊥BE,∴BF=EF,又∵∠AOB=90°,∴OF=BF,∴∠BOF=∠OBE=22.5°,在△BOF中,∠OFG+22.5°+22.5°+90°=180°,∴∠OFG=45°.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熟记各性质并准确识图求出∠BOF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11.(2012•武汉)在面积为15的平行四边形ABCD中,过点A作AE垂直于直线BC于点E,作AF垂直于直线CD于点F,若AB=5,BC=6,则CE+CF的值为()A.11+B.11﹣C.11+或11﹣D.11+或1+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专题:计算题;压轴题;分类讨论.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面积求出AE和AF,有两种情况,求出BE、DF的值,求出CE和CF的值,相加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5,BC=AD=6,①如图:过点A作AE⊥BC垂足为E,过点A作AF⊥DC垂足为F,由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得:BC×AE=CD×AF=15,求出AE=,AF=3,在Rt△ABE和Rt△ADF中,由勾股定理得:AB2=AE2+BE2,把AB=5,AE=代入求出BE=,同理DF=3>5,即F在DC的延长线上(如上图),∴CE=6﹣,CF=3﹣5,即CE+CF=1+,②如图:过点A作AF⊥DC垂足为F,过点A作AE⊥BC垂足为E,∵AB=5,AE=,在△ABE中,由勾股定理得:BE=,同理DF=3,由①知:CE=6+,CF=5+3,∴CE+CF=11+.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主要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注意:要分类讨论啊.12.(2012•河南模拟)如图,DE是△ABC的中位线,F是DE的中点,CF的延长线交AB于点G,则S△CEF:S△DGF等于()A.2:1 B.3:1 C.4:1 D.5:1考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压轴题.分析:取CG的中点H,连接EH,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可得EH∥AD,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GDF=∠HEF,然后利用“角边角”证明△DFG和△EFH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FG=FH,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可得S△EFH=S△DGF,再求出FC=3FH,再根据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底边的比求出两三角形的面积的比,从而得解.解答:解:如图,取CG的中点H,连接EH,∵E是AC的中点,∴EH是△ACG的中位线,∴EH∥AD,∴∠GDF=∠HEF,∵F是DE的中点,∴DF=EF,在△DFG和△EFH中,,∴△DFG≌△EFH(ASA),∴FG=FH,S△EFH=S△DGF,又∵FC=FH+HC=FH+GH=FH+FG+FH=3FH,∴S△EFC=3S△EFH,∴S△EFC=3S△DGF,因此,S△CEF:S△DGF=3:1.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作辅助线,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进行解题是解题的关键.13.(2012•杭州模拟)如图,①②③④⑤五个平行四边形拼成一个含30°内角的菱形EFGH(不重叠无缝隙).若①②③④四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和为28cm2,四边形ABCD面积是18cm2,则①②③④四个平行四边形周长的总和为()A.72cm B.64cm C.56cm D.48cm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专题:压轴题.分析:求出⑤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求出菱形EFGH的面积,过E作EM⊥GH于M,设EH=HG=FG=EF=xcm,求出x的值,结合图形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①②③④四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和为28cm2,四边形ABCD面积是18cm2,∴平行四边形⑤的面积是18﹣×28=4(cm2),∴菱形EFGH的面积是4+28=32cm2,过E作EM⊥GH于M,设EH=HG=FG=EF=xcm,∵∠H=30°,∴EM=x,即x•x=32,x=8,∴EH=HG=FG=EF=8cm,∴①②③④四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的和正好是8×8=64,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平行四边形性质,菱形性质等知识点,能根据图形得出①②③④四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的和正好是8个EF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菱形的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14.(2012•淄博模拟)则在▱ABCD中,∠BAD的平分线交直线BC于点E,交直线DC于点F.若∠ABC=120°,FG∥CE,FG=CE,分别连接DB、DG、BG,∠BDG的大小是()A.30°B.45°C.60°D.75°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压轴题.分析:分别连接GB、GC,求证四边形CEGF是平行四边形,再求证△ECG是等边三角形.由AD∥BC及AF平分∠BAD可得∠BAE=∠AEB,则可证得△BEG≌△DCG,然后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延长AB、FG交于H,连接HD.∵AD∥GF,AB∥DF,∴四边形AHFD为平行四边形,∵∠ABC=120°,AF平分∠BAD,∴∠DAF=30°,∠ADC=120°,∠DFA=30°,∴△DAF为等腰三角形,∴AD=DF,∴平行四边形AHFD为菱形,∴△ADH,△DHF为全等的等边三角形,∴DH=DF,∠BHD=∠GFD=60°,∵FG=CE,CE=CF,CF=BH,∴BH=GF,在△BHD和△GFD中,,∴△BHD≌△GFD(SAS),∴∠BDH=∠GDF,∴∠BDG=∠BDH+∠HDG=∠GDF+∠HDG=60°.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点.此题难度较大,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15.(2012•碑林区校级模拟)如图,在菱形ABCD中,∠A=100°,E,F分别是边AB和BC的中点,EP⊥CD 于点P,则∠FPC=()A.35°B.45°C.50°D.55°考点:菱形的性质.专题:压轴题.分析:延长EF交DC的延长线于H点.证明△BEF≌△CHF,得EF=FH.在Rt△PEH中,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得∠FPC=∠FHP=∠BEF.在等腰△BEF中易求∠BEF的度数.解答:解:延长EF交DC的延长线于H点.∵在菱形ABCD中,∠A=100°,E,F分别是边AB和BC的中点,∴∠B=80°,BE=BF.∴∠BEF=(180°﹣80°)÷2=50°.∵AB∥DC,∴∠FHC=∠BEF=50°.又∵BF=FC,∠B=∠FCH,∴△BEF≌△CHF.∴EF=FH.∵EP⊥DC,∴∠EPH=90°.∴FP=FH,则∠FPC=∠FHP=∠BEF=50°.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等知识点,综合性较强.如何作出辅助线是难点.。

(完整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几何压轴题

(完整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几何压轴题

八年级下册数学几何压轴题1.如图,已知菱形ABCD中,∠ABC=60°,AB=8,过线段BD上的一个动点P(不与B、D重合)分别向直线AB、AD作垂线,垂足分别为E、F.(1)BD的长是---------------------;(2)连接PC,当PE+PF+PC取得最小值时,此时PB的长是-----------------------------;2.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BC=6cm.射线AG//BC,点E从点A出发沿射线AG以1cm/s的速度运动,同时点F 从点B出发沿射线BC以2cm/s的速度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1)连接EF,当EF经过AC边的中点D时,求证:△ADE≌△CDF;(2)填空:①当t为--------------------s时,四边形ACFE是菱形;②当t为何值时,EF⊥BC,并加以说明;3.如图,在矩形纸片ABCD中,AB=33,BC=6,沿EF折叠后,点C落在AB边上的点P处,点D落在点Q处,AD与PQ相交于点H,∠BPE=30°;⑴求BE、QF的长;⑵求四边形PEFH的面积;4.如图,在矩形ABCD中,AB=3cm,∠DBC=30°,动点P以2cm/s的速度,从点B出发,沿B→D的方向,向点D 运动;动点Q以3cm/s的速度,从点D出发,沿D→C→B的方向,向点B移动.若P、Q两点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目的地时整个运动随之结束,设运动时间为t秒.(1)求△PQD的面积S(cm2)与运动时间t(s)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2)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这样的t,使得△PQD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5如图1,在△OAB中,∠OAB=90°,∠AOB=30°,OB=8.以OB为边,在△OAB外作等边△OBC,D是OB的中点,连接AD并延长交OC于E.(1)求证:四边形ABCE是平行四边形;(2)如图2,将图1中的四边形ABCO折叠,使点C与点A重合,折痕为FG,求OG的长.6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BCD=90°,AB=AD=10cm,BC=8cm.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3cm的速度沿折线ABCD方向运动,点Q从点D出发,以每秒2cm的速度沿线段DC方向向点C运动.已知动点P、Q同时发,当点Q运动到点C时,P、Q运动停止,设运动时间为t.(1)求CD的长;(2)当四边形PBQD为平行四边形时,求四边形PBQD的周长;(3)当点P在AB、CD上运动时,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得△BPQ的面积为20cm2?若存在,请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7.如图,已知矩形ABCD,AD=4,CD=10,P是AB上一动点,M、N、E分别是PD、PC、CD的中点.(1)求证:四边形PMEN是平行四边形;(2)请直接写出当AP为何值时,四边形PMEN是菱形;(3)四边形PMEN有可能是矩形吗?若有可能,求出AP的长;若不可能,请说明理由.8..问题解决:如图1,将正方形纸片ABCD折叠,使点B落在CD边上一点E(不与点C,D重合),压平后得到折痕MN.当CE1AM的值.=时,求CD2BNAM方法指导:为了求得的值,可先求BN、AM的长,不妨设AB=2BN类比归纳:在图1中,若则CE1AM CE1AM CE1的值等于---------;若的值等于--------------;若=,则=,则=(n为整数),CD3BN CD4BN CD n AM的值等于--------------------- (用含n的式子表示)BNAB1CE1AM的值等于-----------------;(用含m,n的式子表示)=(m>1),=,则BC m CD n BN联系拓广:如图2,将矩形纸片ABCD折叠,使点B落在CD边上一点E(不与点C,D重合),压平后得到折痕MN,设。

八年级下期中复习几何题(较难)

八年级下期中复习几何题(较难)

八年级数学例1、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对角线AC的垂直平分线与边AD、BC分别相交于点E、F.求证:四边形AFCE是菱形.例2、如图①,已知△ABC是等腰三角形,∠BAC=90°,点D是BC的中点,作正方形DEFG,使点A、C分别在DG和DE上,连接AE、BG.(1)试猜想线段BG和AE的关系为;(2)如图②,将正方形DEFG绕点D按逆时针方向旋转α(0°<α≤90°),判断(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证明你的结论.例3、浴缸有两个水龙头,一个放热水,一个放冷水,两水龙头放水速度:放热水的是a升/分,放冷水的速度是b升/分,下面有两种放水方式:方式一:先开热水,使热水注满浴缸的一半,后一半容积的水接着开冷水龙头注放.方式二:前一半时间让热水龙头注放,后一半时间让冷水龙头注放.(1)在方式一中:设浴缸容积为V升,则先开热水,热水注满浴缸一半所需的时间为分;(2)两种方式中,哪种方式更节省时间?请说明理由.例4、在正方形ABCD中,M、N是对角线AC上的两点.(1)如图①,AM=CN,连接DM并延长,交AB于点F,连接BN并延长,交DC于点E,连接BM、DN.求证:①四边形MBND为菱形②△MFB≌△NED.(2)如图②,AM≠CN,连接BM并延长交AD于点G,连接DH并延长交BC于点N.连接DM、BN,若∠AMB=105°,∠DNC=115°,则∠GMD﹢∠HNB的度数是°.例5、如图,在▱ABCD中,AB⊥AC,AB=1,BC=,对角线BD、AC交于点O.将直线AC绕点O顺时针旋转分别交BC、AD于点E、F.(1)试说明在旋转过程中,AF与CE总保持相等;(2)当旋转角为90°时,判断四边形ABEF的形状并证明;(3)在旋转过程中,四边形BEDF可能是菱形吗?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如果能,求出此时AC 绕点O顺时针旋转的角度.例6、如图,矩形ABCD中,AB=8cm,BC=6cm,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1cm的速度沿线段AB向点B运动,连接DP,把∠A沿DP折叠,使点A落在点A′处.求出当△BPA′为直角三角形时,点P运动的时间.例7、在正方形ABCD中,O是AD的中点,点P从A点出发沿A→B→C→D的路线匀速运动,移动到点D时停止.(1)如图1,若正方形的边长为12,点P的运动速度为2单位长度/秒,设t秒时,正方形ABCD 与∠POD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①求当t=4,8,14时,y的值.②求y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2)如图2,若点Q从D出发沿D→C→B→A的路线匀速运动,移动到点A时停止.P、Q两点同时出发,点P的速度大于点Q的速度.设t秒时,正方形ABCD与∠POQ(包括边缘及内部)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S与t的函数图象如图3所示.①P,Q两点在第秒相遇;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②点P的速度为单位长度/秒;点Q的速度为单位长度/秒.③当t为何值时,重叠部分面积S等于9?例8、如图,正方形ABCO的边OA、OC在坐标轴上,点B坐标为(6,6),将正方形ABCO绕点C逆时针旋转角度α(0°<α<90°),得到正方形CDEF,ED交线段AB于点G,ED的延长线交线段OA于点H,连CH、CG.(1)求证:△CBG≌△CDG;(2)求∠HCG的度数;并判断线段HG、OH、BG之间的数量关系,说明理由;(3)连结BD、DA、AE、EB得到四边形AEBD,在旋转过程中,当G点在何位置时四边形AEBD是矩形?请说明理由并求出点H的坐标.。

(完整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几何压轴题

(完整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几何压轴题

(完整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几何压轴题
本文档为八年级下册物理几何压轴题的完整版本,旨在提供一
套完整的物理几何题目,供学生们进行练和复。

题目一:物体的运动
某物体以匀速v速度向前运动,已知在t时刻物体的位置为x,求物体的速度v和加速度a。

题目二:光的传播和反射
在折射率为n的介质中,光线从空气中以入射角θ_i射入,已
知折射角θ_t,求该介质的折射率n。

题目三:力的作用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一个力F的作用,已知该物体在t
时刻的速度v,求作用在该物体上的力F。

题目四:电路中的电流
已知电路中的电流I,电阻R,求电路中的电压U。

题目五:磁场中的力
已知电流I通过一根长为L的导线,在磁感应强度B的磁场中受到力F,求该导线所处的位置。

题目六: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一个物体从高度h处自由落下,经过时间t后,求物体所具有的动能和重力势能。

题目七:波的特性
已知一根绷紧的细弦上传播的波长λ和频率f,求波速v。

以上为本文档的八年级下册物理几何压轴题的完整版,希望能够对学生们的学习和复习有所帮助。

(完整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几何压轴题

(完整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几何压轴题

(完整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几何压轴题
一、题目
在研究了八年级下册语文几何知识后,我们来做一个压轴题,检验一下大家的研究情况。

1. 请用简洁的语言解释以下几个词语的意思:
- 几何
- 压轴题
2. 请写出三个与几何相关的常见词语,并解释其含义。

二、答案
1. 几何是一门研究空间、形状、大小、相对位置和性质等几何对象及其变换的数学学科。

其中,空间几何研究三维形体的性质和变换,平面几何研究二维形体的性质和变换。

压轴题是考试或者演讲中最后一个题目或内容,通常难度较大,用来检验研究者的综合能力和水平。

2. 与几何相关的常见词语有:圆、直线、多边形。

- 圆是平面上由与一个定点的距离相等的点构成的集合,这个
定点称为圆心,与圆心距离相等的距离称为半径。

- 直线是具有相同方向的点依次排列而成的线段,没有弯曲的
部分,它是由无数个相邻的点连在一起而形成的。

- 多边形是由线段依次排列而成的封闭图形,其中包括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

以上是对几个几何相关词语的简单解释,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
好地理解几何知识。

三、总结
通过这个压轴题,我们回顾了几何的基本概念,并对相关常见
词语进行了解释。

几何作为一门重要的数学学科,对于我们的研究
和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大家能够在之后的研究中继续加深对几何知识的理解,为今后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祝大家学习进步!。

2020-2021年八年级(下)几何压轴题

2020-2021年八年级(下)几何压轴题

2020-2021年八年级(下)几何压轴题27(门头沟).在正方形ABCD中,连接对角线BD,点E为射线CB上一点,连接AE.⊥于F,FM交直线BD于M,连接ME、MCF是AE的中点,过点F作FM AE(1)如图1,当点E在CB边上时①依题意补全图1;②猜想MEC∠与MC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如图2,当点E在CB边的延长线上时,补全图2,并直接写出MEC∠之间的∠与MCE数量关系交对角线AC于点F,过点F作DE的垂线分别交AD、BC于点M、N (1)根据题意,补全图形;(2)证明:FD FN(3)直接写出BN和AF的数量关系于点G,交AD于点F,连接BG(1)求证:AE DF=;(2)是否存在点E的位置,使得BCG∆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点E 的位置并证明;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7.(东城)如图,点P是正方形ABCD边BC上一点,BAPα∠=.作点D关于直线AP的对称点E,连接AE.作射线EB交直线AP于点F,连接CF(1)依题意补全图形;(2)求ABE∠的度数(用含α的式子表示);(3)①AFB∠=︒;②用等式表示BE,CF的数量关系,并给出证明24.(房山)如图,正方形ABCD中,E是对角线BD上一点,连接AE,过点E作EF AE⊥,交直线CB于点F(1)若点F在线段BC上,如图1①若BAEα∠的大小(用含α的式子表示)∠=,直接写出BFE②写出EA与EF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2)若点F在线段CB的延长线上,如图2,用等式表示线段BC,BE和BF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24(丰台).在正方形ABCD中,点E是边BC上一点(不与点B,C重合),过点C作CF AE⊥,交AE的延长线于点F,过点D作DG FC⊥,交FC的延长线于点G,连接FB,FD(1)依题意补全图形;(2)求AFD∠的度数;(3)用等式表示线段AF,BF,D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4.(海淀)在正方形ABCD中,F是线段BC上一动点(不与点B,C重合)连接AF,AC,分别过点F,C作AF、AC的垂线交于点Q(1)依题意补全图1,并证明AF FQ(2)过点Q作//NQ BC,交AC于点N,连接FN.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写出一个BF的值,使四边形FCQN为平行四边形,并证明24.(平谷)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P在直线BC上,作射线AP,将射线AP绕点A 逆时针旋转45︒,得到射线AQ,交直线CD于点Q,过点B作BE AP⊥于点E,交AQ于点F,连接DF(1)依题意补全图形;(2)用等式表示线段BE,EF,D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31.(顺义)已知: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是CD上一点,作射线BE,过点D作⊥于点F,交BC延长线于点G,连接FCDF BE(1)依据题意补全图形;(2)求证:FBC CDG∠=∠(3)用等式表示线段DF,BF,C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27.(通州)如图,在ABC∠=︒,以BC为边,向外作正方形BCDE,对角线∆中,90BACBD,CE交于点O(1)求证:180∠+∠=︒ABO ACO(2)连接AO,用等式表示线段AB,AC,AO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6.(西城)已知90∠=︒,点A是射线ON上的一个定点,点B是射线OM上的一个动MON点,且满足OB OA=>.点C在线段OA的延长线上,且AC OB(1)如图1,//=,连接AD,BD;CD OB,CD OA①AOB∠+∠=︒;∆与△全等,OBA ADC②若OA a=,则BD=;(用含a,b的式子表示)=,OB b(2)如图2,在线段BO上截取BE,使BE OA∠+∠=,当点=,连接CE.若OBA OCEβB在射线OM上运动时,β的大小是否会发生变化?如果不变,请求出这个定值;如果变化,请说明理由28.(西城)如图,ABC ∆和DCE ∆都是等边三角形,(60120)ACD αα∠=︒<<︒,点P ,Q ,M 分别是AD ,CD ,CE 的中点(1)求PQM ∠的度数;(用含α的式子表示)(2)若点N 是BC 的中点,连接NM ,NP ,PM ,求证:PNM ∆是等边三角形27.(延庆)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在AB边上,连接DE,点F在边BC的延长线上,且CF AE=,连接DF,EF,取EF中点G,连接DG并延长交BC于H,连接BG,且45∠=︒EGB(1)依题意,补全图形(2)求证:DE DF⊥(3)用等式表示线段BG,GH与E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7.(燕山)将一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和矩形()<的对角线的交点O重合,ABCD AB BC如图(①→②→③),图中的M、N分别为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与矩形ABCD的边CD、BC的交点(1)图①(三角板一直角边与OD重合)中,连接DN,则BN与DN的数量关系是,进而得到BN,CD,CN的数量关系是(2)写出图③(三角板一边与OC重合)中,CN,BN,CD的数量关系是(3)试探究图②中BN、CN、CM、DM这四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27(石景山)已知:如图,E为正方形ABCD的边BC延长线上一动点,且CE BC<,连接⊥于点H,直线FH与直线DB交于DE.点F与点E关于直线DC对称,过点F作FH DE点M(1)依题意补全图1;(2)若EDCα∠=(用含α的式子表示)∠=,请直接写出DMF(3)用等式表示BM与CF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八年级下几何压轴题

八年级下几何压轴题

初二几何压轴题汇编12(1)(2)1.已知正方形.若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均在正方形的内部或边上,则称这个等边三角形为正方形的内等边三角形.正方形的边长为,点在边上.当点为边的中点时,求作:正方形的内等边(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若是正方形的内等边三角形,连接,,则线段长的最小值是 ,线段长的取值范围是 .和都是正方形的内等边三角形,当边的长最大时,画出和,点,,按逆时针方向排序,连接.找出图中与线段相等的所有线段,并给予证明.(1)(2)2.如图①,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点是边上的一个动点,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是点,连接、、、,设.的最小值是 ,此时的值是 .如图②,若的延长线交边于点,并且.12(3)求证:点是的中点.求的值.若点是射线上的一个动点,请直接写出当为等腰三角形时的值.(1)(2)(3)3.如图,在正方形中,,是边上一动点(不与点重合),点与点关于所在的直线对称,连接,,延长到点,使得,连接,.当时,依题意补全图.在()的条件下,求线段的长.当点在边上运动时,能使为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此时与的数量关系 .4.12(1)(2)在正方形中,点在对角线上(与点、不重合),连接,过点作与边(或延长线)交于点,作交射线于点.如图:依题意补全图.判断与的数量关系为 ,并证明你的结论.若正方形的边长为,当时,请直接写出的长为 .12(1)(2)5.如图,正方形中,是对角线,点在射线上运动(与点、不重合),连接,过点作线段的平行线交直线于点,过点作直线的垂线,垂足为点,连接.如图,当点在线段上时.依题意补全图.判断与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如图,若点在线段的延长线上时,且,正方形的边长为,求的长.(1)(2)(3)6.如图,正方形中,为上一动点,过点作交边于点.求证:.用等式表示、、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点从点出发,沿方向移动,若移动的路径长为,则的中点移动的路径长为 (直接写出答案).(1)7.在菱形中,,点是射线上一动点,以为边向右侧作等边,点的位置随着点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如图,当点在菱形内部或边上时,连接,与的数量关系是 ,与的位置关系是 .(2)(3)BDACPE当点在菱形外部时,()中的结论是否还成立?若成立,请予以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选择图,图中的一种情况予以证明或说理).BDACP EBDAPEC如图,当点在线段的延长线上时,连接,若,,求四边形的面积.BDAPEC(1)(2)8.如图,在矩形中,,,是的中点,点是线段上一动点,连接并延长交直线于点,过作,交射线于点,连接,点是线段的中点.连接图中的,,求证:.如图,当点与重合时,求的长.(3)当点从点运动到点时,求点经过的路径长.(1)12(2)12(3)9.四边形是边长为的正方形,点是边上一动点(包含端点、不包含),点是正方形外角的平分线上一点,且满足.当点与点重合时,直接写出线段与线段的数量关系.如图,当点是边的中点时.补全图形.请证明①中的结论仍然成立.取线段的中点,连接、、.求证:.直接写出线段长度的取值范围.1(1)10.在正方形中,连接,为射线上的一个动点(与点不重合),连接,的垂直平分线交线段于点,连接,.提出问题:当点运动时,的度数,与的数量关系是否发生改变?探究问题:首先考察点的两个特殊位置.当点与点重合时,如图所示, ,用等式表示线段与之间的数量关系: .2(2)(3)当时,如图所示,①中的结论是否发生变化?直接写出你的结论: .(填“变化”或“不变化”)然后考察点的一般位置:依题意补全图,,通过观察、测量,发现:()中①的结论在一般情况 .(填“成立”或“不成立”)证明猜想:若()中①的结论在一般情况下成立,请从图和图中任选一个进行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1)(2)(3)11.在学习了正方形后,数学小组的同学对正方形进行了探究,发现:如图,在正方形中,点为边上任意一点(点不与、重合),点在线段上,过点的直线,分别交、于点、.此时,有结论,请进行证明.如图,当点为中点时,其他条件不变,连接正方形的对角线,与交于点,连接,此时有结论:,请利用图做出证明.如图,当点为直线上的动点时,如果中的其他条件不变,直线分别交直线、于点、,请你直接写出线段与之间的数量关系、线段与之间的数量关系.(1)(2)12.把一个含角的直角三角板和一个正方形摆放在一起,使三角板的直角顶点和正方形的顶点重合,连接,点,分别为,的中点,连接,.如图,点,分别在正方形的边,上,请判断,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直接写出结论.如图,点,分别在正方形的边,的延长线上,其他条件不变,那么你在()中得到的两个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请加以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1)(2)(3)13.在矩形中,,,点是边上一点,过点作,交射线于点,交射线于点.如图,若,则 .当以、、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时,依题意在图中补全图形,并求的长.过点作交射线于点,请探究:当为何值时,以、、、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1)(2)(3)14.在正方形中,点是射线上一点,点是正方形外角平分线上一点,且,连接,.如图,当是线段的中点时,直接写出与的数量关系.当点不是线段的中点,其它条件不变时,请你在图中补全图形,判断中的结论是否成立,并证明你的结论.若正方形的边长为,当点,,在一条直线上时,求的面积.(直接写出结果即可)(1)(2)15.已知:如图,正方形中,是边上的一点,连结,作于,交正方形的外角的平分线于,易证:.当点在的延长线上时,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图中补全图形,猜想与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当点在边上时,其他条件不变,连结,交边于点.12用等式表示线段、和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若正方形的边长为,,求的长.123(1)(2)16.如图,在正方形中,点是边所在直线上一动点(不与点、重合),过点作,交射线于点,连接.如图,当点在线段上时,.按要求补全图形. (用含的式子表示).判断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当点在直线上时,直接写出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不需证明.(1)(2)17.如图,是正方形的对角线,点为线段上一个动点(点不与点,重合),连接,点在射线上,且.提出问题:当运动时,的度数,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否发生变化?探究问题:首先考察点的一个特殊位置:若,如图所示,,观察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然后考察点的一般位置:若,依题意补全图,通过观察、测量,发现:12在一般情况下 (用含的式子表示)此时,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并证明.12(1)(2)18.如图,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是直线上的两点,点关于的对称点为,连接交于点.若,如图.依题意补全图形.判断与的数量关系是 .如图,当时,,的延长线相交于点,取的中点,连接.用等式表示线段与的数量关系,并证明.19.如图,在正方形中,是边上的一动点,点在边的延长线上,且,连接、、,平分交于点.(1)(2)(3)根据题意补全图形.求证:.过点作于点,用等式表示线段,与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1)12(2)(3)20.已知:在正方形中,点在对角线上运动(不与,重合)连接,过点作于交直线于点,作于交直线于点.当点在对角线上运动到图位置时,则与的数量关系是 .当点运动到图所示位置时.依据题意补全图形.上述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若正方形边长为,,直接写出长.(1)21.已知:如图,正方形,点是直线上一个动点,连接交直线于点,过点作于点,连接.如图,12(2)直接写出的度数.用等式表示线段、和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当点运动到图和图所示的位置时,请选择其中一种情况补全图形,并直接写出线段、和之间的数量关系.(1)(2)22.已知,如图,正方形中,点是对角线上的一个动点.如图,连接,,直接写出与的数量关系.如图,点为边的中点,当点运动到线段上时,连接,,相交于点.123请你根据题意在图中补全图形.猜想与的位置关系,并证明.如果正方形的边长为,直接写出的长.12(1)(2)23.在正方形中,点是直线上一点,连接,将线段绕点顺时针旋转,得到线段,连接.如图,若点在线段的延长线上.过点作于,与对角线交于点.请根据题意补全图形.求证:.若点在射线上,直接写出,,三条线段的数量关系为 .12(1)(2)24.已知正方形中,点是边(或的延长线)上任意一点,平分,交射线于点.如图,若点在线段上.依题意补全图.用等式表示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如图,若点在线段的延长线上,请直接写出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1)(2)(3)25.如图,在正方形中,为边上的一动点(不与点、重合),连接,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为,连接,.依题意补全图形.求的大小.过点作于,用等式表示线段、和的数量关系,并证明.12(1)12(2)26.正方形中,点是直线上的一个动点,连接,将线段绕点顺时针旋转得到线段,连接.如图,若点在线段上.直接写出的度数为 .求证:.如图,若点在的延长线上,,.依题意补全图.直接写出线段的长度为 .(1)12(2)27.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点在上,射线交直线于点,作于点.如图,当点在边上时,猜想与的数量关系并证明.若点在直线上.依题意,在备用图中补全图形.请直接写出与的数量关系 .12(1)(2)(3)28.如图,在正方形中,点在边上,点在正方形外部,且满足,.连接,,取的中点,连接,,交于点.回答下列问题:依题意补全图形.求证:.请探究线段,,所满足的等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设,若点沿着线段从点运动到点,则在该运动过程中,线段所扫过的面积为 (直接写出答案).29.已知,点在正方形的边上(不与点,重合),是对角线,延长到点,使,过点作的垂线,垂足为,连接,.(1)12(2)根据题意补全图形,并证明.回答问题:用等式表示线段与的数量关系,并证明.用等式表示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即可).12(1)(2)(3)30.某数学兴趣小组在数学课外活动中,研究三角形和正方形的性质时,做了如下探究:在中,,,点为直线上一动点(点不与,重合),以为边在右侧作正方形,连接.观察猜想.如图,当点在线段上时.与的位置关系为: .,,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将结论直接写在横线上)数学思考.如图,当点在线段的延长线上时,结论①,②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你写出正确结论再给予证明.拓展延伸.如图,当点在线段的延长线上时,延长交于点,连接,若已知,,请求出的长.(1)212(2)31.已知:四边形是正方形,点在边上,点在边上,且.如图,判断与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写出你的结果,并加以证明.1如图,对角线与交于点.,分别与,交于点,点.求证:.连接,若,,求的长.(1)(2)32.在正方形和正方形中,顶点、、在同一直线上,是的中点.如图,若,,求的长.如图,连接,.试判断与的关系,并证明.(1)12(2)33.正方形中,点是直线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重合),作射线,过点作于点,连接.如图,当点在上时,如果,那么的度数是 .如图,当点在延长线上时.依题意补全图.用等式表示线段,和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1)34.已知如图,正方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连接,,,点是的中点,连接.用等式表示线段与的数量关系是 .12(2)若将绕顶点旋转,使得点恰好在线段上,并且点在线段的上方,点仍是的中点,连接,.在图中依据题意补全图形.求证:.(1)(2)35.在正方形中,对角线、交于点,动点在线段上(不含点),,交于点,过点作,垂足为,交于点.当点与点重合时(如图),求证:≌.试猜想线段,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1)36.如图,正方形中,为上一动点,过点作交边于点.求证:.(2)(3)用等式表示、、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点从点出发,沿方向移动,若移动的路径长为,则的中点移动的路径长为 (直接写出答案).12(1)(2)37.四边形是正方形,是对角线,是平面内一点,且.过点作,且.连接,.是的中点,作射线交于点.如图,若点,分别在,边上.求证:..如图,若点在四边形内,点在直线的上方.求与的和的度数.(1)(2)(3)38.已知,正方形,是延长线上一点,连接,,作中边上的高,连接.依题意补全图形.求证:.猜想,,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1)(2)39.如图,在正方形中,点为的中点,为线段上任意一点,将线段绕点逆时针旋转,得到线段.请按要求补全图形:连接,过点作,交对角线于点,连接.判断与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1)12(2)40.在正方形中,是边上一动点(不与点,重合),点关于射线的对称点为点,连接,连接并延长交于点.求出的度数.过点作于点,点作交延长线于点,连接.补全图形.用等式表示线段与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解答题压轴题训练三(解析版)-2020-2021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考试压轴题专练(北师大版)

解答题压轴题训练三(解析版)-2020-2021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考试压轴题专练(北师大版)

2021年八下期中考试金牌解答题压轴题训练(三)(时间:60分钟 总分:100) 班级 姓名 得分一、解答题1.如图,将ACB △和ACD △拼成一个四边形ABCD ,其中45ACB ∠=︒,90ADC ∠=︒,//CD AB ,过点A 作AE BC ⊥,垂足为点E ,连接ED .(1)探索线段AD 、CD 、ED 之间有何等量关系,并加以证明;(2)设2AC =,将ACE △绕点C 旋转得A CE ''△,连接AA '、AE ',请直接写出AA E ''△的最大面积.【答案】(1)AD CD +=,证明见解析;(21. 【分析】(1)过点E 作EF ED ⊥交DA 的延长线于点F .先证明AEF CED △≌△,得到FE DE =,AF CD =,根据勾股定理得到DF ==,即可得出结论;(2)根据勾股定理得到 ,再根据旋转性质得到=E AE E E A C C '''===,根据A E ''不变得到当A E ''边上高最大时, AA E ''△的面积最大,进而得到当AC 、CE '在同一直线上时AE A E '''⊥ ,此时AA E ''△的面积最大,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求解.【详解】解:(1)线段AD 、CD 、ED 之间的等量关系为AD CD +=.证明:如图,过点E 作EF ED ⊥交DA 的延长线于点F . AE BC ⊥,ACB 45∠=︒AE CE ∴=90AEF AED CED AED ∠+∠=∠+∠=︒AEF CED ∴∠=∠∵90ADC ∠=︒,∵AEC=90°,180ADC AEC ∠+∠=︒∴,180ECD EAD ∴∠+∠=︒又180EAF EAD ∠+∠=︒EAF ECD ∴∠=∠在 AEF △和CED △中,AEF CED AE CEEAF ECD ∠=∠⎧⎪=⎨⎪∠=∠⎩AEF CED ∴△≌△,FE DE ∴=,AF CD =,又EF ED ⊥,DF ∴==,AD CD ∴+=;(2)AA E ''△1.如图,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EC 中,∵AC=2,,∵ACE △绕点C 旋转得A CE ''△,∵=E AE E E A C C '''===∵当A E ''边上高最大时, AA E ''△的面积最大,∵当AC 、CE '在同一直线上时AE A E '''⊥ ,此时AA E ''△的面积最大,AA E ''△的最大面积为(1212 .【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证明,勾股定理、图形的旋转等知识,根据题意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第(1)步的关键,理解旋转的性质是解第(2)步关键.2.如图1所示,腰长为3的等腰Rt AOB ∆的腰与坐标轴重合,直线23y x =-与AB 交于点C .(1)求点C 的坐标;(2)如图2,将直线OC 沿y 轴正方向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直线DE (其中D 、E 分别为新直线与y 轴、x 轴的交点),连接DC 、CE ,求CDE ∆的面积;(3)如图3,在第(2)问的条件下,将AOB ∆沿x 轴平移得到NKM ∆,连接DN 、DM ,当DMN ∆为等腰三角形时,直接写出M 的坐标.【答案】(1)(95-,65);(2)12;(3)(4,3),M (,3),3) 【分析】 (1)先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B 的解析式,再联立方程组,即可求解;(2)先求出直线DE 的解析式,再求出E (6,0),最后利用OCD CDE ODE OCE S S S S ∆∆∆∆=+-,即可求解;(3)设M (x ,3),连接BM ,分别用x 表示出DM 、DN 、MN 的长,再分类列出方程,即可求解.【详解】(1)∵Rt AOB ∆是等腰三角形,腰长为3,∵AO=BO=3,即:A (-3,0),B (0,3),设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kx+b ,则303k b b -+=⎧⎨=⎩,解得:13k b =⎧⎨=⎩,∵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x+3, 联立323y x y x =+⎧⎪⎨=-⎪⎩,得9565x y ⎧=-⎪⎪⎨⎪=⎪⎩, ∵C 坐标为(95-,65); (2)∵OC 沿y 轴正方向平移4个单位,∵D (0,4),设直线DE 的解析式为:y=23-x+b ,把D (0,4),代入上式得:b=4, ∵直线DE 的解析式为:y=23-x+4, 令y=0代入y=23-x+4,得:x=6,则E (6,0), ∵9646465512222CDE ODE OC C E O D S S S S ∆∆∆∆=+⨯⨯+--⨯==; (3)∵将AOB ∆沿x 轴平移得到NKM ∆, ∵MK=BO=3,NK=AO=3,设M (x ,3),连接BM ,则BM∵DO ,=那么N (x -3,0),=∵当DM=DNx=4,即:M (4,3);∵当NM=DN ,解得:x 1x 2=3,即:M (,3);∵当DM=NM ,则x 1,x 2=,即:M,3);综上所述:M 的坐标为(4,3),M (,3),,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与几何的综合,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待定系数法,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3.定义一种新运算“a ※b ”:当a ≥b 时,a ※b =2a +b ;当a <b 时,a ※b =2a ﹣b . 例如:3※(﹣4)=2×3+(﹣4)=2,(﹣6)※12=2×(﹣6)﹣12=﹣24.(1)填空:(﹣2)※3= ;(2)若(3x ﹣4)※(2x +3)=2(3x ﹣4)+(2x +3),则x 的取值范围为 ; (3)已知(2x ﹣6)※(9﹣3x )<7,求x 的取值范围;(4)小明在计算(2x 2﹣2x +4)※(x 2+4x ﹣6)时随意取了一个x 的值进行计算,得出结果是0,小丽判断小明计算错了,小丽是如何判断的?请说明理由.【答案】(1)7;(2)x ≥7;(3)310x ≤<或x <3;(4)详见解析. 【分析】(1)先判断a 、b 的大小,再根据相应公式计算可得;(2)结合公式知3x ﹣4≥2x +3,解之可得;(3)由题意可得26932(26)(93)7x x x x -≥-⎧⎨-+-⎩<或26932(26)(93)7x x x x --⎧⎨---⎩<<,分别求解可得; (4)先利用作差法判断出2x 2﹣2x +4>x 2+4x ﹣6,再根据公式计算(2x 2﹣2x +4)∵(x 2+4x ﹣6)即可.【详解】(1)(﹣2)∵3=2×(﹣2)﹣3=﹣7.故答案为:﹣7;(2)∵(3x ﹣4)∵(2x +3)=2(3x ﹣4)+(2x +3),∵3x ﹣4≥2x +3,解得:x ≥7.故答案为:x ≥7.(3)由题意可知分两种情况讨论:∵26932(26)(93)7x x x x -≥-⎧⎨-+-⎩<,解得310x ≤<; ∵26932(26)(93)7x x x x --⎧⎨---⎩<<,解得3x <;综上:x 的取值范围为310x ≤<或x <3;(4)∵2x 2﹣2x +4﹣(x 2+4x ﹣6)=x 2﹣6x +10=(x ﹣3)2+1>0∵2x 2﹣2x +4>x 2+4x ﹣6,∵原式=2(2x 2﹣2x +4)+(x 2+4x ﹣6)=4x 2﹣4x +8+x 2+4x ﹣6=5x 2+4;∵小明计算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能力,严格遵循解不等式的基本步骤和弄清新定义是关键,尤其需要注意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要改变.4.如图1,O 为直线AB 上一点,过点O 作射线OC ,使:1:2AOC BOC ∠∠=.将一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 处,一边OM 在射线OB 上,另一边ON 在直线AB 的下方.(1)将图1中的三角尺绕点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至图2的位置,使得ON 落在射线OB 上,此时三角尺旋转过的角度为_______.(2)继续将图2中的三角尺绕点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至图3的位置,使得ON 在AOC ∠的内部,试探究AOM ∠与NOC ∠之间满足什么等量关系?并说明理由.【答案】(1)90︒;(2)30AOM NOC ∠-∠=︒,理由见解析.【分析】(1)根据旋转的定义即可得;(2)先根据平角的定义可得60AOC ∠=︒,再根据角的和差可得60AON NOC ∠+∠=︒,90AOM AON ∠+∠=︒,由此即可得.【详解】(1)90MON ∠=︒,∴三角尺旋转过的角度为90︒,故答案为:90︒;(2)30AOM NOC ∠-∠=︒,理由如下:设AOC α∠=,由:1:2AOC BOC ∠∠=可得2BOC α∠=,180AOC BOC ∠+∠=︒,2180αα∴+=︒,解得60α=︒,即60AOC ∠=︒,60AON NOC ∴∠+∠=︒∵,又90MON ∠=︒,90AOM AON ∴∠+∠=︒∵,由∵-∵得:30AOM NOC ∠-∠=︒.【点睛】本题考查了图形的旋转、平角、角的和差倍分,较难的是题(2),熟练掌握角的运算是解题关键.5.如图,在※ABC 中,AB =AC =10,BC =12,AD※BC ,CD※AD ,BD 和AC 相交于点P .求※BPC 的面积.小明同学应用所学知识,顺利地解决了此题,他的思路是这样的: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图中一些点的坐标.根据“一次函数”的知识求出点P 的坐标,从而可求得※BPC 的面积.请你按照小明的思路解决这道思考题.【答案】32,见解析【分析】以BC 为x 轴,过A 点垂直于BC 的直线为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B ()6,0-,C ()6,0,,6AD OC ==, 8CD OA ==,得A ()0,8,D ()6,8,由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C 和BD 的解析式,进而求出点P 的坐标,即可解决问题.【详解】以BC 为x 轴,过A 点垂直于BC 的直线为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6OB OC ==,∵B ()6,0-,C ()6,0,6AD OC ==, ∵22221068CD OA AC OC ==-=-=,∵A ()0,8,D ()6,8,设直线AC 的解析式为y kx b =+,则860b k b =⎧⎨+=⎩, 解得:438k b ⎧=-⎪⎨⎪=⎩,∵直线AC 的解析式为483y x =-+, 同理得:直线BD 的解析式为243y x =+, 解方程组483243y x y x ⎧=-+⎪⎪⎨⎪=+⎪⎩得:2163x y =⎧⎪⎨=⎪⎩,∵P 162,3⎛⎫ ⎪⎝⎭, ∵∵BPC 的面积=116123223⨯⨯=. 【点睛】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待定系数法以及一次函数的应用;熟练掌握勾股定理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点P 的坐标是解题的关键.6.平移和翻折是初中数学两种重要的图形变化.(1)平移运动※把笔尖放在数轴的原点处,先向负方向移动3个单位长度,再向正方向移动2个单位长度,这时笔尖的位置表示什么数?用算式表示以上过程及结果是( )A .()3(2)5+++=+B .()()321++-=+C .()()325--+=-D .()()321-++=-※一机器人从原点O 开始,第1次向左跳1个单位,紧接着第2次向右跳2个单位,第3次向左跳3个单位,第4次向右跳4个单位,……依此规律跳,当它跳2019次时,落在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是 .(2)翻折变换※若折叠纸条,表示-1的点与表示3的点重合,则表示2019的点与表示的点重合;※若数轴上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00(A 在B 的左侧,且折痕与※折痕相同),且A 、B 两点经折叠后重合,则A 点表示 ;B 点表示 .※设※折痕为点C ,电子蚂蚁从点A 出发,以每秒4单位向右爬行,何时到B ,C 的距离和是到点A 的距离的1.5倍?【答案】(1)∵D ;∵-1010;(2)∵-2017;∵-99,101;∵1507秒或503秒或150秒 【分析】(1)∵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即可判断;∵探究规律,利用规律即可解决问题;(2)∵根据对称中心是1,即可解决问题;∵由对称中心是1,AB=200,可得A 点表示-99,B 点表示101;∵分电子蚂蚁在点C左侧,电子蚂蚁在点BC之间,电子蚂蚁在点B右侧三种情况,列方程求解.【详解】解:(1)∵把笔尖放在数轴的原点处,先向负方向移动3个单位长度,再向正方向移动2个单位长度,这时笔尖的位置表示的数为(-3)+(+2)=-1.故选:D.∵一机器人从数轴原点处O开始,第1次向负方向跳一个单位,紧接着第2次向正方向跳2个单位,第3次向负方向跳3个单位,第4次向正方向跳4个单位,…,依次规律跳,当它跳2019次时,落在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是-1010.故答案为:-1010;(2)∵∵对称中心是1,∵表示2019的点与表示-2017的点重合;∵∵对称中心是1,AB=200,∵则A点表示-99,B点表示101,故答案为:-99,101;∵由题意可得:点C表示的数为1,设t秒后,电子蚂蚁到B,C的距离和是到点A的距离的1.5倍,当电子蚂蚁在点C左侧时,1-(-99+4t)+101-(-99+4t)=1.5×4t,解得:t=1507;当电子蚂蚁在点BC之间时,101-1=1.5×4t,解得:t=503;当电子蚂蚁在点B右侧时,(-99+4t)-1+(-99+4t)-101=1.5×4t,解得:t=150,综上:1507秒或503秒或150秒后,电子蚂蚁到B,C的距离和是到点A的距离的1.5倍.【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两点间的距离以及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本题渗透了分类讨论的思想,体现了思维的严密性,在今后解决类似的问题时,要防止漏解.7.综合与实践材料一:“转化思想”是几何变换中常用的思想,例如将图形进行旋转变换,实现图形位置的“转化”,把一般情形转化为特殊情形,使问题化难为易.它是一种以变化的、运动的观点来处理孤立的、离散问题的思想.材料二:皮埃尔·德·费马(如图),17世纪法国律师和业余数学家,被誉为“业余数学家之王”.1638年勒·笛卡儿邀请费马思考关于三个顶点距离为定值的问题,费马经过思考并由此推出费马点的相关结论.定义:若一个三角形的最大内角小于120,︒则在其内部有一点所对三角形三边的张角均为120,此时该点叫做这个三角形的费马点.如图1,当ABC 三个内角均小于120︒时,费马点Р在ABC 内部,此时APB ∠=120,BPC CPA PA PB PC ∠=∠=︒++的值最小.(1)如图2,等边三角形ABC 内有一点,P 若点P 到顶点,,A B C 的距离分别为3,4,5,求APB ∠的度数.为了解决本题,小林利用“转化”思想,将ABP △绕顶点A 旋转到'ACP 处,连接',PP 此时'ACP ≅,ABP 这样就可以通过旋转变换,将三条线段,PA PB ,PC 转化到一个三角形中,从而求出APB ∠= ;(2)如图3,在图1的基础上延长BP ,在射线BP 上取点,D E ,连接,AE AD .使,AD AP =DAE =∠,PAC ∠求证:BE PA PB PC =++;(3)如图4,在Rt ABC 中,90,30,1,ABC ACB AB ∠=∠=︒=点P 为Rt ABC 的费马点,连接,,AP BP CP ,请直接写出PA PB PC ++的值.【答案】(1)150 ;(2)见解析;(3.【分析】(1)根据旋转变换前后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以及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勾股定理逆定理解答;(2)根据题意,先证明∵APD 是等边三角形,再证明APC ADE ∆≅∆,得到PC DE =,然后即可得到结论成立.(3)将∵APB 绕点B 顺时针旋转60°至∵A′P′B 处,连接PP′,根据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出AB=2AC ,即A′B 的长,再根据旋转的性质求出∵BPP′是等边三角形,根据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相等可得BP=PP′,等边三角形三个角都是60°求出∵BPP′=∵BP′P=60°,然后求出C 、P 、A′、P′四点共线,再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A′C ,从而得到PA+PB+PC=A′C .【详解】()1解:∵∵ACP′∵∵ABP ,∵AP′=AP=3、CP′=BP=4、∵AP′C=∵APB ,由题意知旋转角∵PAP′=60°,∵∵APP′为等边三角形,PP′=AP=3,∵AP′P=60°,易证∵PP′C 为直角三角形,且∵PP′C=90°,∵∵APB=∵AP′C=∵AP′P+∵PP′C=60°+90°=150°;故答案为:150︒;()2证明:点P 为ABC 的费马点,120,APB ∴∠=︒60,APD ∴∠=︒又,AD AP =APD ∴为等边三角形,60,AP PD AD PAD ADP ∴==∠=∠=︒120,ADE ∴∠=︒,ADE APC ∴∠=∠在APC △和ADE 中,,,.PAC DAE AP AD APC ADE ∠=∠⎧⎪=⎨⎪∠=∠⎩()APC ADE ASA ∴≅,,PC DE ∴=,BE BP PD DE =++BE PA PB PC ∴=++;()3解:如图,将∵APB 绕点B 顺时针旋转60°至∵A′P′B 处,连接PP′,∵在Rt∵ABC 中,∵C=90°,AC=1,∵ABC=30°,∵AB=2, ∵BC=223AB AC -=,∵∵APB 绕点B 顺时针方向旋转60°,∵∵A′P′B 如图所示;∵A′BC=∵ABC+60°=30°+60°=90°,∵∵C=90°,AC=1,∵ABC=30°,∵AB=2AC=2,∵∵APB绕点B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A′P′B,∵A′B=AB=2,BP=BP′,A′P′=AP,∵∵BPP′是等边三角形,∵BP=PP′,∵BPP′=∵BP′P=60°,∵∵APC=∵CPB=∵BPA=120°,∵∵COP+∵BPP′=∵BP′A′+∵BP′P=120°+60°=180°,∵C、P、A′、P′四点共线,在Rt∵A′BC中,==.【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综合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旋转变换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8.在等边※ABC中,点P为※ABC所在平面内一点.(1)如图1,点P在※ABC内,以CP为边作等边※CPD,连AP,BD,延长AP交BD的延长线于点Q,求※AQB的度数;(2)如图2,点P在※ABC内,且※APC=120°,M为AC的中点,连PM,PB,求证:PB=2PM;(3)如图3,在(1)的条件下,将等边※CPD绕点C顺时针旋转至B,C,P三点共线,连AP ,BD 交于点E ,连接EC ,设AE =a ,DE =b ,CE =c ,若BC =3CP ,直接写出3a b c -的值.【答案】(1)∵AQB =60°;(2)见解析;(3)3a b c-=2. 【分析】 (1)如图1中,设AQ 交BC 于J .证明∵ACP∵∵BCD (SAS ),推出∵CAP=∵CBD ,可得结论.(2)如图2中,延长PM 到T ,使得MT=PM ,连接CT ,延长AP 到K ,使得PK=PC ,连接BK ,CK .证明∵AMP∵∵CMT (SAS ),推出PA=CT ,AP=CT ,∵PAM=∵MCT ,再证明∵PKB∵∵PCT (SAS ),推出PB=PT ,可得结论.(3)过点C 作CW∵PA 于W ,CR∵BD 于R ,在EB 上取一点L ,使得EL=EA ,连接AL ,设BD 交AC 于O .首先证明BE=AE+EC ,EP=EC+DE ,再证明BE=3PE ,由此构建关系式,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1)如图1中,设AQ 交BC 于J .∵∵ABC ,∵CPD 都是等边三角形,∵CA =CB ,CP =CD ,∵ACB =∵PCD =60°,∵∵ACP =∵BCD ,在∵ACP 和∵BCD 中,CA CB ACP BCD CP CD =⎧⎪∠=∠⎨⎪=⎩,∵∵ACP∵∵BCD (SAS ),∵∵CAP =∵CBD ,∵∵AJC =∵BJQ ,∵∵BQJ =∵ACJ =60°,∵∵AQB =60°.(2)如图2中,延长PM 到T ,使得MT =PM ,连接CT ,延长AP 到K ,使得PK =PC ,连接BK ,CK .在∵AMP 和∵CMT 中,MA MCAMP CMT MP WTT=⎧⎪∠=∠⎨⎪=⎩,∵∵AMP∵∵CMT (SAS ),∵PA =CT ,AP =CT ,∵PAM =∵MCT ,∵PA∵CT ,∵∵APC =120°,∵∵CPK =∵PCT =60°,∵PK =PC ,∵∵PCK 是等边三角形,由(1)可知,∵ACP∵∵BCK (SAS ),∵AP =BK ,∵APC =∵CKB =120°,∵∵CKP =60°,∵∵PKB =∵PCT =60°,BK =CT ,在∵PKB 和∵PCT 中,KP CPPKB PCT KB CT=⎧⎪∠=∠⎨⎪=⎩,∵∵PKB∵∵PCT (SAS ),∵PB =PT ,∵PT =2PM ,∵PB =2PM .(3)过点C 作CW∵PA 于W ,CR∵BD 于R ,在EB 上取一点L ,使得EL =EA ,连接AL ,设BD 交AC 于O .∵∵ABC ,∵DCP 都是等边三角形,∵CA =CB ,CD =CP ,∵BCA =∵DCP =60°,∵∵ACP =∵BCD ,在∵ACP 和∵BCD 中,CA CB ACP BCD CP CD =⎧⎪∠=∠⎨⎪=⎩,∵∵ACP∵∵BCD (SAS ),∵∵CAP =∵CBD ,∵∵AOE =∵BOC ,∵∵AEO =∵BCO =60°,∵∵BEP =120°,∵CW∵AP ,CR∵BD ,∵CW =CR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相等),∵CE 平分∵BEP ,∵∵CEB =∵CEP =∵PED =60°,∵AE =EL ,∵∵AEL 是等边三角形,同理(1)可证,∵BAL∵∵CAE ,∵EC =BL ,∵BE =EL+BL =AE+EC =a+c ,同法可证EP =b+c , ∵BEC ECP S S ∆∆=1212BE CR EP CW ⋅⋅⋅⋅=BC CP =3, ∵BE =3PE ,∵a+c =3(b+c ),∵a ﹣3b =2c , ∵3a b c-=2.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9.在函数学习中,我们经历了“确定函数表达式—利用函数图象研究其性质——运用函数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其中我们通过描点或平移的方法画出函数图象.同时,我们也学习了绝对值的意义:(0)(0)a a a a a ≥⎧=⎨-<⎩,因此可以画出如图1所示的函数y x =的图象.结合上面经历的学习过程,现在来解决下面的问题:在函数2y kx b =-+中,当x=0时,y=−2;当x=2时,y=−4.(1)求这个函数的表达式;(2)请在图2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这个函数的图象并写出这个函数的一条性质; (3)已知函数123y x =-的图象如图所示,结合(2)中所画的函数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1223kx b x -+<-的解集.【答案】(1)24y x =--;(2)详见解析;(3)06x <<【分析】(1)直接利用待定系数法代入计算,即可求出解析式;(2)根据题意进行描点、连线即可画出图形,然后写出函数的性质即可;(3)利用图像法解不等式,即可求出不等式的解集.【详解】解:(1)将x=0时,y=−2和当x=2时,y=−4分别代入2y kx b =-+中,得 22224b k b ⎧-+=-⎪⎨-+=-⎪⎩解得 14k b =⎧⎨=-⎩ ∵这个函数的表达式是24y x =--;(2)函数图象如图:函数的性质:∵当x=2时,函数有最小值-4;∵当x>2时,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答案不唯一,正确即可.(3)由(2)的图像可知,两个函数图像的交点坐标为:(0,2-),(6,0), ∵1223kx b x -+<-, 结合图像可知,不等式的解集为:06x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不等式,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画函数图像,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正确画出图形,从而进行解题.。

八年级下期期中考试数学压轴题训练

八年级下期期中考试数学压轴题训练

八年级下期期中考试数学压轴题专题一、最短路径问题(化折为直)1.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点E 为边BC 的中点,点P 在对角线BD 上 移动,则PE +PC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2.如图,菱形ABCD 中,对角线AC =6,BD =8,M 、N 分别是BC 、CD 上的动点,P 是线段BD 上的一个动点,则PM +PN 的最小值是________3. 如图,在菱形ABCD 中,AB =6,∠ABC =60°,点E 在AD 上,且AE =2, 点P 是对角线BD 上的一个动点,则PE +P A 的最小值是 .4.矩形OAB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点B 的坐标为(3,4),D 是OA 的中点,点E 在AB 上,当△CDE 的周长最小时,点E 的坐标为 .5.如图,等边△ABC 中,AB =10,点E 为AC 中点,D 是线段BE 上的一个动点,则CD +BD 的最小值是 .6.如图,已知菱形ABCD 的边长为,点M 是对角线AC 上的一动点,且∠ABC =120°,则∠DAC = °,MA +MB +MD 的最小值是 .7. 如图,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BE 是等边三角形,M 为对角线BD (不含B 点)上任意一点,将BM 绕点B 逆时针旋转60°得到BN ,连接EN 、AM 、CM .(1).当M 点在何处时,AM +CM 的值最小;(2).如图②,当M 点在何处时,AM +BM +CM 的值最小,请你画出图形,并说明理由.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4题图第5题图 第6题图二、求线段的最值(垂线段最短)1.如图,在Rt △ABC 中,∠C =90°,AC =3,BC =4,P 为AB 边上(不与A 、B 重合的一动点,过点P 分别作PE ⊥AC 于点E ,PF ⊥BC 于点F ,则线段EF 的最小值是 .2.如图,点A 的坐标为(﹣2,0),点B 在直线y =x 上运动,当线段AB 最短时点B 的坐标为 .3.如图,在Rt △ABC 中,∠A =90°,M 为BC 的中点,H 为AB 上一点,过点C 作CG ∥AB ,交HM 的延长线于点G ,若AC =8,AB =6,则四边形ACGH 周长的最小值是4.(代数新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我们不妨把横坐标和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称为“中国结”.直线y =x ﹣3与y =kx +k (k 为整数)交于一点.(1)求直线y =kx +k 与x 轴的交点坐标;(2)如图,定点A (﹣5,0),动点B 在直线y =x ﹣3上运动.当线段AB 最短时,求出点B 的坐标,并判断点B 是否为“中国结”;(3)当直线y =x ﹣3与y =kx +k 的交点为“中国结”时,求满足条件的k 值.第1题图第2题图 第3题图三、正方形中的纯几何问题1.(正方形中的旋转)已知:如图,在正方形ABCD 外取一点E ,连接AE ,BE ,DE .过点A 作AE 的垂线交DE 于点P .若,PB =10,下列结论: ①△APD ≌△AEB ;②∠AEB =135°;③;④S △APD +S △APB =33;⑤CD =11.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A .①②③④B .①④⑤C .①②④D .③④⑤2.如图,点P 是正方形ABCD 内一点,且点P 到点A 、B 、C 的距离分别为2、1、,则正方形ABCD 的面积为 .3.(正方形中的半角模型)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OBAC的顶点A 的坐标为(8,8),点D ,E 分别为边AB ,AC 上的动点,且不与端点重合,连接OD ,OE ,分别交对角线BC 于点M ,N ,连接DE ,若∠DOE =4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①点O 到线段DE 的距离为8;②△ADE 的周长为16;③当DE∥BC 时,直线OE 的解析式为y =x ; ④以三条线段BM ,MN ,NC 为边组成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如图,正方形ABCD 中,AB =12,点E 在边CD 上,将△ADE 沿AE 对折至△AFE ,延长EF 交边BC 于点G ,且BG =CG ,连接AG 、CF .下列结论:①△ABG ≌△AFG ;②∠EAG =45°;③CE =2DE ;④AG ∥CF ;⑤S △FGC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5.(正方形中的十字架)如图1所示,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中,点E,F 分别为CD、BC的中点,AE和DF相交于点G;如图2所示,将图1中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折叠,使得点D落在边BC的中点D'处,点A落在点A'处,折痕为MN.现有四个结论:图1中:①AE=DF;②AE⊥DF;③DG=;图2中:④MN=2.其中正确的结论有:.(填序号)6.如图,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是边BC,CD上的点,且BE=DF=t,连接EF,AC,相交于点O,G为对角线AC延长线上一点.(1)求证:△AEF是等腰三角形.(2)当t为何值时,△AEF的周长比△EFC的周长大8.(3)当四边形AEGF为菱形时,设△AEF的面积为S1,△GFC的面积为S2,求S1﹣S2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当∠EAF=60°时,S1﹣S2的值.7.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点E为线段AC上一点,连接DE,过点E作EF⊥DE,交射线BC于点F,以DE、EF为邻边作矩形DEFG,连接CG.(1)如图,求证:矩形DEFG是正方形;(2)若AB=4,CE=2,求CG的长度;(3)当线段DE与正方形ABCD的某条边的夹角是40°时,直接写出∠EFC 的度数.8.(正方形中的外角角平分线)已知如图,M为正方形ABCD边AB上一点,P为边AB延长线上一点,连接DM,以点M为直角顶点作MN⊥DM交∠CBP的角平分线于N,过点C作CE∥MN交AD于E,连接EM,CN,DN.(1)求证:DM=MN;(2)求证:EM∥CN.四、函数图像问题(数形结合)1.如图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CD在第一象限,且AB∥y轴.直线M:y=﹣x沿x轴正方向平移,被矩形ABCD截得的线段EF的长度l与平移的距离a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②,那么矩形ABCD的面积为()A.10B.12C.15D.182.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x﹣1|的图象由一次函数y=x﹣1和y=﹣x+1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及x轴上方的部分组成.根据前面所讲内容,当自变量﹣1≤x≤2时,若函数y=|x﹣a|(其中a为常量)的最小值为a+5,则满足条件的a的值为()A.﹣3B.﹣5C.7D.﹣3或﹣5五、分类讨论1.函数的值域.函数y=2x定义域为[1,2]时,其值域为[2,4].(1)若一次函数y=﹣x+3,定义域为[﹣6,2]时,求这个函数的值域.(2)若一次函数y=kx+b(k≠0),定义域为[2,3]时,它的值域为[3,5],求这个一次函数解析式.2.一次函数y=2x+b的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1,则b的值为()A.2B.﹣2或C.D.2或﹣23.数学中,定义符号max{m,n}表示两个数中的最大值,如max{1,2}=2,max{3,3}=3,现有函数y=max{﹣x+1,2x﹣2},请回答如下问题:(1)①当x=﹣1时,函数y=max{﹣x+1,2x﹣2}的函数值y=;②当x=1时,函数y=max{﹣x+1,2x﹣2}的函数值y=;③当x=3时,函数y=max{﹣x+1,2x﹣2}的函数值y=;(2)求函数y=max{﹣x+1,2x﹣2}的解析式.(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O为坐标原点,点A的坐标为(1,0),函数y=kx+1(k为常数,且0<k<2)与函数y=max{﹣x+1,2x﹣2}相交于不同两点B(0,1)、C,分别记△OAC,△OBC的面积为S1、S2,且有S1﹣S2=2,求k的值.4.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的点P(x,y),若x,y满足|x﹣y|=1,则点P(x,y)就称为“绝好点”.例如:(5,6),因为|5﹣6|=1,所以(5,6)是“绝好点”.(1)点M(3,2)“绝好点”;点N(﹣2,3)“绝好点”(填“是”或“不是);(2)已知一次函数y=2x+m(m为常数)图象上有一个“绝好点”的坐标是(2,3),一次函数y=2x+m(m为常数)图象上是否存在其他“绝好点”?若存在,请求出来;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点A和点B为一次函数y=2x+a(a为常数且a<﹣2)图象上的两个“绝好点”,点Q在x轴上运动,当QA+QB最小时,求点Q的坐标.(用含字母a 的式子表示)六、存在性问题(分类讨论)1.如图,直线y=﹣x+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在坐标轴上找点P,使△ABP为等腰三角形,则点P的个数为2.如图,矩形ABCD中,AD=18,AB=24.点E为边DC上的一个动点,△AD'E与△ADE关于直线AE对称,当△CD'E为直角三角形时,DE的长为.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三个顶点A,O,C在坐标轴上,矩形的面积为12,对角线AC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y=kx﹣4k(k≠0).(1)若D为AC中点,过D的直线交y轴负半轴于E,交BC于F,且OE=1,求直线EF的解析式;(2)在(1)的条件下,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一点G,使以C,D,F,G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G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七、代数几何综合题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x+4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C,点B是y轴正半轴上的一点,且位于C点下方,当∠CAB=∠BAO时,则点B的纵坐标是()A.B.C.D.2.如图1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动点A(0,a),B(b,0)分别在y轴、x轴的正半轴上,射线AC、BC是△OAB的两条外角平分线,且它们相交于定点C(3,3).(1)若点A的坐标为(0,2),求直线AC的解析式;(2)求证:a2+b2=(6﹣a﹣b)2;(3)在图1中,延长CA、CB分别交x轴、y轴于点D,E,得到的图形如图2所示.试探究△ODE的面积是否为定值?若是定值,求出该定值;若不是定值,请说明理由.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0,8),点B是直线y=x﹣8与x轴的交点.(1)写出点B的坐标(,);(2)点C是x轴正半轴上一动点,且不与点B重合,∠ACD=90°,且CD 交直线y=x﹣8于D点,求证:AC=CD;(3)在第(2)问的条件下,连接AD,点E是AD的中点,当点C在x轴正半轴上运动时,点E随之而运动,点E到BD的距离是否为定值?若为定值,求出这个值,若不是定值,请说明理由.4.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l:y=mx+m(m>1)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点Q为x轴上一动点.(1)若OB=2OA,求直线l的解析式;(2)在(1)的条件下,若∠QBA=45°,求满足条件的点Q的坐标;(3)如图2,在x轴的负半轴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以BQ为边作正方形BQMN 时,点M恰好落在直线l上,且正方形BQMN的面积被x轴分成了1:2的两部分?若存在,请求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5.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a,0),B(0,b),且a、b(其中a<b)是方程x2﹣6x+8=0的两个根.(1)求直线AB的解析式;(2)若点M为直线y=mx在第一象限上一点,当以AB为直角边△AB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时,求m的值;(3)如图3,过点A的直线y=kx﹣2k交y轴负半轴于点P,N点的横坐标为﹣1,过N点的直线交AP于点M,给出两个结论:①的值是不变;②的值是不变,只有一个结论是正确,请你判断出正确的结论,并加以证明和求出其值.6.已知一次函数y=kx+3k(常数k≠0)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1)求A点坐标:(2)若该函数当x在﹣1≤x≤2范围内任意取值时,总有y≥﹣2成立,求k 的取值范围;(3)如图,点B在y轴正半轴,且OA=3OB,C是射线AB上一点,以AC 为对角线作正方形APCQ,点P恰好在y轴上,求出所有符合要求的C点坐标.7如图1,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点A的坐标为(1,﹣4),点B的坐标为(7,﹣4),点D的坐标为(﹣3,4),点P是平行四边形ABCD边上的一个动点.(1)点C的坐标为,AD的长为.(2)若点P在边AB,AD上,点P关于x坐标轴对称的点Q落在直线y=x ﹣1上,求点P的坐标.(3)若点P在边AB,AD,CD上,点G是AD与y轴的交点,如图2,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PM,过点G作x轴的平行线GM,它们相交于点M,将△PGM沿直线PG翻折,当点M的对应点落在坐标轴上时,求点P的坐标(直接写出答案).七、其他数学思想方法1(特殊到一般).设直线(n为自然数)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S n(n=1,2,…2008),则S1+S2+…+S2008的值为.2(特殊到一般).直线y=kx+k(k为正整数)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S k,则S1+S2+…+S100=.3.(特殊值法)如图,在矩形ABCD中,AB=3,AD=4,点P在AD上,PE⊥AC于E,PF⊥BD于F,则PE+PF等于()A.B.C.D.4.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BC=BD.点F是线段AB的中点.过点C作CG⊥DB交BD于点G,CG延长线交DF于点H.且CH=DB.(1)如图1,若DH=1.①求证:△DFB≌△CDH②求FH的值;(2)如图2,连接FG.求证:DB=FG+HG.。

初二几何压轴题专项练习题

初二几何压轴题专项练习题

初二几何压轴题专项练习题【初二几何压轴题专项练习题】题目一:线段比例定理已知线段AB上一点C,AC∶BC=3∶2,若AB=35cm,求AC和BC的长度。

解析:根据线段比例定理,可以得到:AC/BC = 3/2AB = AC + BC首先,我们可以设AC的长度为3x,BC的长度为2x。

根据AB的长度为35cm得到:3x + 2x = 35化简方程,得到:5x = 35x = 7代入x值,求得AC和BC的长度:AC = 3x = 3 * 7 = 21cmBC = 2x = 2 * 7 = 14cm因此,AC的长度为21cm,BC的长度为14cm。

题目二:相似三角形已知三角形ABC和三角形DEF相似,AB=10cm,BC=8cm,EF=12cm,求DF的长度。

解析:由于三角形ABC和三角形DEF相似,可以得到:AB/DE = BC/EF代入已知的数值,得到:10/DE = 8/12化简方程,得到:10 * 12 = 8 * DEDE = 120/8DE = 15因此,DF的长度为15cm。

题目三:直角三角形已知直角三角形ABC,∠B=90°,BC=7cm,AC=24cm,求AB的长度。

解析:根据勾股定理,可以得到:AB² + BC² = AC²代入已知的数值,得到:AB² + 7² = 24²化简方程,得到:AB² + 49 = 576AB² = 527AB ≈ 22.98因此,AB的长度约为22.98cm。

题目四:平行线与角平分线已知直线l₁和l₂平行,以及∠A和∠B被直线l₁切分,∠A和∠B 互为相对角,若∠A的度数为60°,求∠B的度数。

解析:由于直线l₁和l₂平行,∠A和∠B互为相对角,∠A的度数为60°,则可得到:∠A = ∠B因此,∠B的度数也为60°。

题目五:垂直平分线已知直线l与线段AB垂直且平分线段AB,若AB的长度为16cm,求直线l与AB的交点C的坐标。

初二几何压轴题训练

初二几何压轴题训练

1. BE ,CF 是△ABC 的高,且BP=AC ,CQ=AB ,试确定AP 与AQ 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2.如图2所示,△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 =90°,AD 是BC 边上的中线,过C 作AD 的垂线,交AB 于点E ,交AD 于点F ,求证:∠ADC =∠BDE .3.两个全等的含30,60角的三角板ADE 和三角板ABC ,如下图放置,,,E A C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连结BD ,取BD 的中点M ,连结,ME MC .试判断EMC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MED CBA4.:如图,△ABC 中,∠ABC =45°,CD ⊥AB 于D ,BE 平分∠ABC ,且BE ⊥AC 于E ,与CD 相交于点F ,H 是BC 边的中点,连结DH 与BE 相交于点G 。

(1) BF =AC (2) CE =12BF (3)CE 与BC 的大小关系如何。

BAC E FQPD ABC D EF 图25. :△ABC 为等边三角形,M 是BC 延长线上一点,直角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经过点A ,且60º角的顶点E 在BC 上滑动,〔点E 不与点B 、C 重合〕,斜边与∠ACM 的平分线CF 交于点F〔1〕如图〔1〕当点E 在BC 边得中点位置时○1猜测AE 与EF 满足的数量关系是 . ○2连结点E 与AB边得中点N,猜测BE和CF满足的数量关系是 . ○3请证明你的上述猜测; 〔2〕如图〔2〕当点E在BC边得任意位置时,AE和EF 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你的理由?6.如图,△BAD 和△BCE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AD=∠BCE=90°,点M 为DE 的中点,过点E 与AD 平行的直线交射线AM 于点N . 〔1〕当A ,B ,C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时〔如图1〕,求证:M 为AN 的中点;〔2〕将图1中的△BCE 绕点B 旋转,当A ,B ,E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时〔如图2〕,求证:△ACN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3〕将图1中△BCE 绕点B 旋转到图3位置时,〔2〕中的结论是否仍成立?假设成立,试证明之,假设不成立,请说明理由.图(1)NF AE图(2)FA。

精选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压轴题

精选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压轴题

精选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压轴题1、如图,四边形ABCD的两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其交点为O,B、C两点在x轴上其中B、O的坐标分别为(1,0)、(2,1)。

1)求A、C、D的坐标(2)如图2,若点P是线BD上的一点,PE⊥BC于E,M是PD的中点,连AM、EM求证;AM=EM;一个是正确的,请选择正确的结论证明并求值。

2、如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点的坐标为(-2,2)(1)如图1,△ABO为等腰直角在角形,求点B的坐标;(2)如图2,在(1)的条件下,分别以AB、OB为边作等边△ABC和等边△OBD,连OC求∠COB的度数;(3)如图2,过点A作AM⊥y轴于点M,点E为x轴正半轴是一点,K为ME延长线上一点,以MK为直角边作等腰直角△MKJ,∠MKJ=90°,过点A作AN⊥x轴交MJ于点N,请判断正确的结论,并加以证明并求出其值。

3如图1所示,直线AB交x轴于点A(a,0),交y 轴于点B(0,b)且满足(1)如图1,若C的坐标为(-1,0),且AH⊥BC于点H,AH交OB于点P,试求P点的坐标(2)如图2,连接OH,求证:∠OHP=45°(3)如图3,若点D为 AB 的中点,点M为y轴正半轴上的一动点,连接MD,过D作DN⊥DM,交x轴于N 点,当M点在y轴正半轴上运动的过程中,式子值是否发生改变?若发生改变,求出式子变化范围;若不改变,求该式子的值。

4、如图1所示,点A、B、C、三点都在坐标轴上,其坐标分别为A(0,3)、B(-1,0)、C(1,0)。

(1)如图2,若过x轴上一点D(-3,0),过D点作DE⊥AC于点E,DE交y轴于点F,求F点的坐标(2)如图3,将△ABC沿x轴向左平移,AC边与y轴交于点P(P不同于A、C两点),过P点作直线与AB 的延长线交于Q点,与x轴交于M点,且CP=BQ,在△ABC平移的过程中,线段OM的长度是否发生改变?若不变,求出它的长度:若变化,确定其变化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大附 10五、解答下列各题:(本题共13分) 29.(6分)已知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给出下列5个条件: ①AD BC ∥;②AB CD ∥;③ABC ADC ∠=∠;④AB CD =;⑤OB OD =; (1)从以上5个条件中任意选取2个条件,能推出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的,除“①与②”外,还有哪几种?(请用序号表示)(2)除“①与②”外,选择你写的其中的一种,画出示意图,写出已知,求证和证明. 解:(1)答:除“①与②”外,还有 . (2) 30.(7分)如图,在梯形ABCD 中,AB DC ∥,90D ∠=°,3AB =,6DC =,5CB =.点E 是边DC 上任意一点,点F 在边AB 的延长线上,并且AE AF =,连结EF ,与边BC 相交于点G .设BF x =,DE y =.(1)直接写出边AD 的长;(2)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并直接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3)当点E 在边DC 上移动时,BFG △能否成为以BG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如果能,请求出线段BF 的长;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解:(1)边AD 的长为 ;备用图ABCD101中学2010-2011学23. (7分)已知,正方形ABCD 中,△BE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BF 为底,取DF 的中点G ,连接EG 、CG .(1)如图1,若△BEF 的底边BF 在BC 上,猜想EG 和CG 的数量关系为 ; (2)如图2,若△BEF 的直角边BE 在BC 上,则(1)中的结论是否还成立?请说明理由;(3)如图3,若△BEF 的直角边BE 在∠DBC 内,则(1)中的结论是否还成立?说明理由.GEBD ACFGE BD ACFGF BDACEGFBDACE图1 图2 图3GF E DCBA八十中学1. (5分)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DE AC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E ,EF AB ⊥交AB 的延长线于点F .求证:(1)四边形ACED 是平行四边形;(2)AD CF =.2. (5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E 是BC 的中点,AD =5,BC =12,CD =42,45C ∠=︒,点P 是BC 边上一动点,设PB 的长为x .(1)当x 的值为 时,以点P 、A 、D 、E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2)点P 在BC 边上运动的过程中,以P 、A 、D 、E 为顶点的四边形能否构成菱形?试说明理由.3. (5分)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 中,延长边AB 到点D ,延长边CA 到点E ,连接DE ,恰有AD BC CE DE ===,求BAC ∠的度数. 四中24、如图,Rt △ABC 中,∠C =90º,AD 、BE 分别是BC 、AC 边上的中线,AD =210,BE =5,求AB 的长.ABCDEFEDCBAEDCBAFD E A B C 26、已知,△ABC 中,∠BAC=45°,以AB 边为边以点B 为直角顶点在△ABC 外部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D ,以AC 边为斜边在△ABC 外部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CE ,连结BE 、DC ,两条线段相交于F ,试求∠EFC 的度数.七.附加题(本题共5分,解答正确可计入全卷总分,但总分不得超过100分) 27.(3分)四边形一条对角线所在直线上的点,如果到这条对角线的两端点的距离不相等,但到另一对角线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则称这点为这个四边形的准等距点.如右图,点P 为四边形ABCD 对角线AC 所在直线上的一点,PD=PB ,PA ≠PC ,则点P 为四边形ABCD 的准等距点.(1)如图2,画出菱形ABCD 的一个准等距点. (2)如图3,作出四边形ABCD 的一个准等距点(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3)如图4,在四边形ABCD 中,P 是AC 上的点,PA ≠PC ,延长BP 交CD 于点E ,延长DP 交BC 于点F ,且∠CDF=∠CBE ,CE=CF .求证:点P 是四边形AB CD 的准等距点.154中30、梯形ABCD ,AD ∥BC ,∠A=90°AB=8cm ,AD=24cm ,BC=26cm 点,点P 从A 出发沿线段AD 的方向以1cm/s 的速度运动;点Q 从C 出发沿线段CB 的方向以3cm/s 的速度运动,点P 、Q 分别从A 、C 同时出发,当点P 运动到点D 时,点Q 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3分)(1)设四边形PQCD 的面积为S ,写出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注明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解:(3分)(2)当t 为何值时,四边形PQCD 为等腰梯形? 解:101中学201123. 在□ABCD 中,对角线AC 与BD 交于点O ,∠BAD 的平分线交直线BC 于点E ,交直线DC 于点F .(1)在图1中,证明CE CF =;(2)若90ABC ∠=︒,G 是EF 的中点(如图2),连结OG ,判断OG 与BD 的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并给出证明;(3)若120ABC ∠=︒,FG ∥CE ,FG CE =,连结OG (如图3),判断OG 与BD 的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并给出证明.三帆28.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3,AD =1,点P 在线段AB 上运动设AP =x ,现将纸片折叠,使点D 与点P 重合,得折痕EF (点E ,F 为折痕与矩形边的交点),再将纸片还原. (1)当x =0,折痕EF 的长为 ;Q P D CB A当点E 与点A 重合时,折痕EF 的长为 ; (2)四边形EPFD 为菱形的x 的取值范围为 ; (3)当x =2时,求菱形EPFD 的边长.29. 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6,菱形EFGH 的三个顶点E ,G ,H 分别在正方形ABCD 边AB ,CD ,DA 上,AH =2,连接CF .(1)当DG =2时,求证:菱形EFGH 是正方形; (2)设DG =x ,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FCG 的面积S ;(3)判断S 能否等于1,若能,求x 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师大附27. (本题8分)(1)如图1,已知正方形ABCD 和正方形CGEF (BC CG ),B、C 、G 在同一条直线上,M 为线段AE 的中点。

探究:线段MD 、MF 的关系,并证明。

(2)若将正方形CGEF 绕点C 顺时针旋转,使得正方形CGEF 的对角线CE 在正方形ABCD 的边BC 的延长线上,M 为AE 的中点。

试问:(1)中探究的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第28题备用图C BAD D A B C D AB C FE ABCDHG西城外国语 27.(本题6分)将一副三角尺如图拼接:含30°角的三角尺(△ABC )的长直角边与含45°角的三角尺(△ACD )的斜边恰好重合.已知AB =23,P 是AC 上的一个动点. (1)当点P 在∠ABC 的平分线上时,求DP 的长; (2)当PD =BC 时,求AP 的长度;(3)当点P 运动到什么位置时,以D 、P 、B 、Q 为顶 点构成平行四边形的顶点Q 恰好在BC 边上,求出此时 □DPBQ 的面积.北方交大21 .(5分) 在△ABC 中,AB=AC ,∠BAC=120°,过点C 作CD ∥AB ,且 CD=2AB ,连结BD ,BD=2.求△ABC 的面积. 解:第27题备用图备用图22.(6分)如图1,P 为Rt △ABC 所在平面内任一点(不在直线AC 上),∠ACB=90°,M 为AB 的中点.操作:以PA 、PC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PADC ,连结PM 并延长到点E ,使ME=PM ,连结DE .(1)请你猜想与线段DE 有关的三个结论,并证明你的猜想; (2)若将“Rt △ABC ”改为“任意△ABC ”,其他条件不变,利用图2操作,并写出与 线段DE 有关的结论(直接写答案). 解:24.(5分)已知:如图①,正方形ABCD 中,E 为对角线BD 上一点,过E 点作EF ⊥BD 交BC 于F ,连接DF ,G 为DF 中点,连接EG ,CG . (1)求证:EG =CG ;(2)将图①中△BEF 绕B 点逆时针旋转45º,如图②所示,取DF 中点G ,连接EG ,CG . 问(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将图①中△BEF 绕B 点旋转任意角度,如图③所示,再连接相应的线段,问(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通过观察你还能得出什么结论?(均不要求证明)人大附32. □ABCD 中,AB=a ,BC=b ,∠BCD=120°。

(1)若a=b=1,则BD= ;(2)如图1,求对角线BD 的长(用含a 、b 的式子表示);(3)如图2,四边形BCEF 也是平行四边形,连结AF 并延长交BE 于P ,恰有∠APB=120°,设BE=m ,AF=n ,若a=3,b=2,试求m 、n 之间的关系式。

图1EM PDCBA图2M CBACABC BEF ADD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