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的巨大变化
海东市产业结构发展趋势
海东市产业结构发展趋势海东市位于青海省东部,是青海省的重要城市之一。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推进和区域发展的加快,海东市的产业结构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本文将从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方面分析海东市产业结构发展的趋势。
首先,农业是海东市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现代化的推广,海东市的农业生产已经从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转变为集约化、高效化的农业生产模式。
海东市拥有丰富的农田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这为海东市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未来,海东市的农业将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从传统农业向多元化、高效化、绿色化的农业发展方向转变。
海东市将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品牌效应,进一步提升农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其次,制造业是海东市产业结构发展的重要方向。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海东市的制造业也在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海东市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优良的交通基础设施,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海东市将加大对制造业的扶持力度,引进和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重点企业,推动制造业向高端产业链和价值链延伸,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海东市还将积极推动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实现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海东市的服务业也是产业结构发展的重要方向。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人们对于服务品质和消费体验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海东市将加大对服务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兴办服务业,提供优质、便捷、多样化的服务,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同时,海东市还将注重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和特色产业,提升服务业的品牌效应和竞争力。
海东市将通过推动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健康养老产业等服务业的发展,打造更具特色和优势的服务业产业群,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综上所述,海东市产业结构发展的趋势主要体现在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方向上。
青海生态问题调查报告
青海生态问题调查报告青海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域,也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
然而,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青海也面临着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本调查报告主要围绕青海生态问题展开,对其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水资源问题青海是我国的水库,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水资源面临着枯竭的风险。
一方面,这主要是由于旱灾和水文情况不稳定所导致的;另一方面,人类的活动也对水资源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压力,如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等。
解决方案:1.加大水资源保护的力度,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体系,推行科学的水资源利用方式。
2.开展水资源调查研究,了解水资源分布、利用状况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合理规划农田灌溉用水,推广高效节水技术,减少农业用水浪费。
4.强化工业用水的管理,倡导节约用水,推广循环水利用技术。
二、土地草原退化问题青海是我国重要的草原区域,但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土地草原退化严重。
主要原因包括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草原火灾等。
解决方案:1.实施合理放牧政策,控制放牧数量,遵守草原保护法规。
2.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鼓励牧民积极参与生态保护。
3.控制草原火灾,完善预防、监测和扑救体系,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火意识和技能。
4.推广草原恢复技术,如草种选择、草场改良等,促进草原的生态恢复。
三、气候变化问题青海是全球变暖的敏感地区之一,也是我国首个气候变化试点省份。
气候变化对青海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导致冰川退缩、湖泊缩水、沙漠化加剧等问题。
解决方案:1.加强气候变化监测和研究,了解其对青海生态环境的具体影响。
2.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提倡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3.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护湖泊、河流等水资源,减缓沙漠化的进程。
4.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识,推动低碳生活方式的普及。
四、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青海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影响,许多物种面临灭绝的风险。
青海草原虫害诱因及生态治理的探析
青海草原虫害诱因及生态治理的探析青海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资源之一,其草原植被丰富多样,是许多野生动物和畜牧业的重要栖息地。
近年来青海草原虫害问题日益严重,给草原生态系统和牧民的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本文将探讨青海草原虫害的诱因及生态治理方法,以期为草原生态保护和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一、青海草原虫害的诱因1. 气候变化青海地处高原,气候寒冷干燥,昼夜温差大。
近年来,气候变化导致了青海草原的气温和降水量的不稳定,这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平衡产生了影响。
气候变化导致草原植被的生长受到影响,使得某些虫类的数量急剧增加,进而引发了虫害问题。
2. 过度放牧青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牧区之一,畜牧业是当地重要的经济产业。
由于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导致了草原植被的退化和疏松化,使得草原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增加。
过度放牧还会使得一些虫类的食物来源增加,从而导致其数量激增,引发虫害。
3. 农药滥用为了防治农作物上的害虫,一些农民在农草交错地带大量使用农药,但这些农药并不会像针对农作物一样选择性的对待,因此对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天敌和益虫都会造成损害。
特别是长期以来,农草交错地带的农作物种植规模逐渐扩大,农药的滥用加剧了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破坏了草原生态系统的平衡,使得一些害虫的数量急剧增加。
二、青海草原虫害生态治理1.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为了有效防止草原虫害的发生,首先要加强对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严格控制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的行为,推动复牧和轮牧,以增强草原植被的恢复能力。
加强对农草交错地带的农药使用管理,鼓励农民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尽量减少农药的使用。
2. 生物防治在农作物种植区域,可以加强对农作物上害虫的生物防治,选用对草原生态系统影响较小的生物农药,如昆虫甲壳素、细菌杀虫剂等,尽量减少对益虫和天敌的伤害。
可以通过引入天敌和天敌复育等方式,增加天敌的数量,控制害虫的发生。
3. 促进畜牧业发展为了减轻草原生态环境的压力,可以适度发展畜牧业,降低对草原植被的压力。
青海自然环境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分析
青海自然环境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分析——地理系青海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实习目的:通过实地考察,了解高原区域自然环境特点、成因,认识我国东西部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树立基本的地理思维,增加同学们热爱、珍惜、欣赏自然的意识。
●实习地点:青海、甘肃部分地区●实习时间:9月14日——9月24日(包括往来乘坐火车时间)●实习路线:9月16日西宁——青海湖鸟岛——茶卡盐湖9月17日茶卡盐湖——都兰——格尔木9月18日格尔木——昆仑山口——可可西里——格尔木9月19日格尔木——敦煌9月20日敦煌9月21日敦煌——嘉峪关——张掖9月22日张掖——互助土族自治县——西宁●实习内容:青海自然地理环境概况1.青海地理概况青海省位于中国西部腹地,青藏高原东北部,东西长约1200公里,南北宽800公里,东邻四川,南与西藏接壤,西与新疆毗连,北依甘肃。
青海全省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最高点昆仑山的布喀达板峰为6860米,最低点在民和下川口村,海拔为1650米。
青南高原超过4000米,面积占全省的一半以上,河湟谷地海拔较低,多在2000米左右。
面积为72.23万平方公里,在总面积中,平地占30.1%,丘陵占18.7%,山地占51.2%,海拔高度在3000米以下的面积占26.3%,3000米—5000米的面积占67%,5000米以上占5%,水域面积占1.7%。
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脉和谷地大都终年积雪,广布冰川。
境内山川盆地纵横,北部是祁连山和阿尔金山,中部是阿尼玛卿山和昆仑山,南部是巴颜喀拉山和唐古拉山;山脉之间,镶嵌着高原、盆地和谷地。
西部极为高峻,自西向东倾斜降低,东西向和南北向的两组山系构成了青海地貌的骨架。
其地形可分为祁连山地、柴达木盆地和青南高原三个自然区域。
2.青海地貌特征2.1.青海河流、湖泊特征2.1.1 青海湖的特点和成因分析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上,距西宁150公里,面积4500平方公里,海拔3200米,湖水冰冷且盐份很高。
青海省环境生态现状
青海省环境生态现状青海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是我国面积第四大的省份,具有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然而,近年来,青海省的环境生态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其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得其生态环境特别脆弱,因此,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任务重大。
青海省的环境现状一、水资源青海省水资源非常丰富,是我国的重要水源地。
然而,由于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的过度开采,青海省的地下水资源严重衰竭,面临着供需矛盾和水量减少的问题。
此外,青海省存在大量的湖泊和河流,但由于过度放牧、污染和工业废水的排放等原因,水体污染严重,水质严重下降,造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
二、空气质量青海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是我国的西北风带的主要过境区域,因此,青海省的空气质量直接受到周边区域的影响,是我国大气环境非常脆弱的一个地区。
由于城市化进程加速和交通工具的增多,青海省的排放物越来越多,空气污染严重。
特别是在冬季,煤炭的燃烧使得PM2.5浓度呈现爆发式增长,空气质量下降得非常严重。
三、生态破坏青海省拥有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高原生态、湖泊生态、河流生态等等。
但是,由于过度开发和污染等原因,青海省生态破坏严重。
特别是在采煤、采矿、养殖等领域,大量的资源被破坏和消耗,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严重。
四、野生动物在野生动物方面,青海省拥有着独特的优势。
但是,由于过度的狩猎和动物被盗猎等原因,许多野生动物的数量已经急剧下降,甚至濒临绝灭。
当然,青海省的野生动物资源也受到生态环境的影响,若是不加以保护和管理,生态环境的水平也会随之下降。
五、气候变化青海省的气候属于高寒气候,极为严寒。
最近的气温变化明显,连年的旱涝灾害和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严重影响省内局部环境、经济社会和生活,加重了青海省的生态环境问题。
总结青海省的环境生态现状呈现出严峻的形势,青海省需要加大力度进行生态保护。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青海省政府多措并举,出台了许多政策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青海省的生态环境问题还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每个人都应对其环境义不容辞的责任,以实际行动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共同致力于将青海省打造成一个美丽的“生态高地”。
青海省改革开放的发展变化
三十年巨变从1978年到2007年改革开放已三十年,30年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城镇和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只有经历了过去的年代,才深深地感到党的改革开放方针政策无比英明的,无比正确的。
老百姓衣领住行等生活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我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充满了信心。
衣——改革开放前,人们的衣着虽比解放前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由于长期买布要布票,人们衣着虽比解放前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由于长期买布要布票,人们衣着的款式颜色很单调每人拥有的衣服数量不多,一套衣服要穿好多年,兄姐长大了,留给弟弟妹妹穿的,常常新老大,旧老二,缝缝补补再老三,贫穷之家有姐妹共用一条裤子,兄弟共穿一件衣服的,要相亲时有借人家衣服的,当时社会上男女衣服的色彩没有多大差别,就是蓝、黑、灰、军绿组成的服装的主色调。
如今每个家庭平分男女老少,每人都有好多套衣服,春夏秋冬齐备,冬天怕冷有羽绒服保暖内衣,保暖鞋,夏天不怕热,有桑蚕丝亚麻等透气性好的面料,,各种服装色彩艳丽,款式新颖,把世界点缀得更加多姿多彩。
食---改革开放前,人们吃饭按口粮计划,多数人口粮不够吃,买馒头,烧饼等要粮票,南京人喜喜欢吃米,每月米而按计划供应,每月米的计划不够吃,又不想响面食,各种蔬菜水果品种很少,鸡鱼肉蛋等副仪食品很紧张,买肉要肉票,买糖要买糖票,连买豆腐都要票,各种购物计划票琳琅满目,让人看了眼花缭乱,改革开放后,农村实行了土地承包责任制,从此土地利用率很高,粮食产量一年比一年高,粮食取消了计划供应,发展到市场供应,农民家家户户粮食响不完,还能卖余粮,这样又促进了猪牛羊鸡鸭鱼等副食品养殖业的生产,如今我国城乡人民吃粮吃油不用计划,副食品应有尽有,各种蔬菜水果品种齐全,饮食结构有了很大进步,百姓们从温饱型向健康发展。
住---改革开放前,农村多数人住的是泥土墙,茅草房,三代同堂是很普通的事,四代同堂也很多,由于穷盖不起房子烧饭是用土砖灶,用碎草烧火,来还要拉风箱,家中没有一样电器,晚上点煤油灯,当时洋油还要按计划,当时人们向往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自来水朝下,现在这些都已一一变成现实,如今农村家家户户都盖起了小洋楼,还用上季自来水,电视,冰箱,洗衣机,等电器样样都有,城镇居民的住房条件也得到了很大改善不少人将小套换成了大套,电脑,空调等大部分家庭都有,90%以上人手一部手机。
改革开放三十年 青海藏区变化大
多 义 务 阶段 的 藏 区 学 生 得 到 了 寄 宿 制 学 校 生 活 补 助
目前
行修缮 和 保护 受 到 藏 区 广大群众 和僧众 的拥 护 和 欢迎
,
。
壁 幽筮型燮至竺=
1 10
,
科 和检验科
70 %
的 乡 镇 卫 生 院设 有 藏 医 科
,
,
65 %
的村卫 生
对 寄宿学 校 的学 生 每人 每月 给
院有 藏药
,
。
随 着 改 革 的 不 断 深 入 藏 族 传 统 文 化 也 得 到保 护
,
元 的生 活 补助
。
到去年底 青海 省 已 经 有
, 。
11
万
,
和 宏扬 国家投 入 大量 资金 对 藏传佛 教 寺 院和 文 化遗 产进
,
青海省藏 区学龄儿童入 学率达 到
的水 平
。
98 7%
.
,
接近 青海农业 区
远 远 高 于 农 业 区 农 民 的收 入
。
藏 区 牧 民从 吃 住 行 发 生 了 翻
、 、
最 近 几 年推行 的合作 医 疗 制度 已经 成 为藏 区 牧 民
, “ ” ,
天 覆 地 的变 化
。
最 直接 最 受益 的 民生 工 程
维普资讯
钐
丽 丽
而
在青海 湖 乡幸福 滩草原 深处
,
,
藏族牧 民不 仅结束 了游
革 开 放 的 春风 吹 进 了 草 原 吹进 了 草 原 牧 民 的心 田
, ,
。
30
年
牧 生 活 而 且 日子 越 过 越 红 火 现 在 的 牧 民 们 不 仅 住 上 了砖
青海家乡的变化作文
青海家乡的变化作文
青海高原是我的家乡,一个美丽而神奇的地方。
几年不见,当我再次回到家乡时,感受到了它巨大的变化。
首先是基础设施的改善。
过去山区村落交通不便,路途遥远,现在公路四通八达,通村公路将偏僻的村庄与城镇连接起来。
崭新的水利设施让农田充满生机,供电网络拥抱了每一个角落。
这些都为乡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次是产业结构的调整。
依托当地特色资源,家乡正大力发展旅游业和特色种植养殖业。
青海湖、祁连山等自然景观吸引了越来越多游客,家家户户也纷纷开办农家乐和土特产销售。
看着父老乡亲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我由衷地高兴。
再者是生态环境的改善。
乡亲们树立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还植树造林,修复水土保持等一系列措施。
空气更清新,河流更清澈,山谷更青翠,家乡的自然风光令人心旷神怡。
当然,家乡的发展还需要时间和持续努力。
但我坚信,只要紧紧依靠科学发展理念,家乡一定能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令人向往的美好家园。
青海湖水体对流域气候和生态环境变化的响应
青海湖水体对流域气候和生态环境变化的响应青海湖是中国第三大咸水湖,位于中国青海省,是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湿地生态系统和水资源。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青海湖对流域的气候和生态环境变化有着显著的响应。
首先,青海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主要是表现在温度和降水方面。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青海湖地区的平均气温上升,尤其是在冬季更为明显。
这种升温现象对湖泊的水温和冰雪覆盖有深远影响。
温度升高导致青海湖水温升高,加剧湖泊蒸发,使湖面面积缩小。
同时,湖泊周边的积雪和冰川融化速度加快,湖水补给减少。
此外,降水方面,由于气候变暖,青海湖地区的降水量呈现不规律性的变化。
有时降水增加,湖水水位上升,有时降水减少,湖水水位下降。
这种不稳定的降水对湖泊水量和补给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其次,青海湖对生态环境变化的响应主要是表现在湿地和湖泊生物多样性方面。
湿地生态系统是青海湖流域重要的生态环境组成部分,它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气候调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气候变暖导致湿地的水分蒸发速度加快,水位下降,湿地的面积减小。
这对于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和湿地内物种数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一些湿地植被种类逐渐减少,湿地动物的栖息地减少,生存环境受到威胁。
同时,青海湖的水体对流域的生态环境变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湖水质量的变化不仅影响湖泊生态系统,还影响着流域内其他生物的生存。
湖水中的养分含量和溶解氧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湖泊中各类生物的繁衍生息。
尤其是青海湖的湖泊生态系统对鸟类繁殖和迁徙具有重要意义,湖水质量的变化对鸟类的数量和种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应对青海湖水体对流域气候和生态环境变化的响应,需要加强保护和管理。
首先,应加强对青海湖周边的水土保持工作,减少土地退化和湿地面积减少的现象。
其次,加强湖泊水质监测和调控,保持湖泊水质稳定,减少污染物的输入。
此外,还应加强青海湖流域的生态修复工作,恢复和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维持生态平衡。
总之,青海湖作为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和水资源,对流域的气候和生态环境变化有着显著的响应。
青海的变化作文
青海的变化作文说起青海,我可是有一肚子的话要说。
我从小在青海长大,亲眼目睹了这片土地的巨大变化。
记得小时候,青海的交通可不像现在这么便利。
那时候,家里要是有辆自行车,都算是很不错的了。
道路大多是狭窄的土路,晴天尘土飞扬,一到下雨天,就变成了泥泞不堪的“沼泽地”。
每次出门,鞋子上、裤腿上总会沾满泥巴。
而如今,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四通八达,高速公路、高架桥纵横交错。
路上的车辆也越来越多,私家车、公交车、出租车川流不息。
不仅如此,还开通了高铁,让出行变得更加快捷和舒适。
以前的青海,商业也不发达。
买东西基本就只能去小小的街边杂货店,商品种类少得可怜。
想要买件漂亮的衣服,都得盼着过年家长带着去省城。
而现在,大型购物中心、超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里面的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各种国内外的品牌让人目不暇接,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买不到的。
而且,随着网络的普及,网购也成为了大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家里动动手指,心仪的商品就能送到家门口。
再说说住房的变化。
小时候,我们一家住在那种低矮的小平房里,冬天得自己烧煤取暖,晚上睡觉还得裹好几层被子。
一到下雨天,房子还会漏雨,得拿盆接着。
如今,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和漂亮的住宅小区。
小区里环境优美,绿树成荫,还有配套的健身设施和儿童游乐区。
人们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从“有得住”变成了“住得好”。
教育方面的变化更是让人惊喜。
我小时候上学的学校,教室简陋,桌椅破旧。
黑板就是一块黑漆漆的木板,粉笔也经常不够用。
而现在,学校的硬件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宽敞明亮的教室,崭新的桌椅,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应俱全。
老师们的教学水平也越来越高,孩子们能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
青海的自然风光一直都很美,但以前由于宣传和开发不足,很多美景都“养在深闺人未识”。
现在可不一样了,旅游业蓬勃发展。
像青海湖、茶卡盐湖、塔尔寺等景点,每年都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记得有一次我去青海湖,那湛蓝的天空,碧绿的湖水,金黄的油菜花,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
青海变化的作文
青海变化的作文
青海,蓝蓝的天,白白的云,像棉花糖一样飘着。
以前,我每次去外婆家,都会一眼看到高高的雪山,还有很多牦牛在土坡上吃草,它们一点儿也不怕热。
外婆说,这些牦牛很厉害,能驮起不算太重的货物。
不过现在,雪山变矮了,牦牛也越来越少,我有点难过。
外婆说,天气越来越热,雪山融化了,牦牛也找不到好吃的草了。
今年暑假,我和爸爸一起去青海玩,爸爸带我去了一个很漂亮的地方,叫“水上草原”。
那里有清澈的湖水,还有很多野鸭,它们在水里追逐小鱼,好像在玩捉迷藏。
爸爸说,这里以前也是沙漠,现在变成了水上草原,像一块块绿宝石一样。
我还看到了“三江源”,那里有很多小动物,例如藏羚羊、雪豹和蒙古野驴。
我听说它们快要灭绝了,我很着急,我希望它们都能好好活下去。
青海的变化真神奇,有让我难过的地方,也有让我开心的地方。
我希望青海越来越好,就像外婆说的,会永远像一颗闪闪发光的星星,照亮人们的心。
青海变化的作文
青海变化的作文
今天,爸爸带我去青海玩。
我激动得不得了!青海,我梦寐以求的地方,终于再次回来了!
车窗外,蓝蓝的天,白白的云,还有一座绵延不断的山,像一条巨大无比的青龙飞旋在草原上。
我伸出右手,想扣住那一丝白云,却只能抓到一片阳光,温暖快乐,像妈妈的紧紧拥抱。
在草原上,我注意到了三五成群的牛羊,它们悠哉游哉地吃着青草,像一个个毛茸茸的“大棉花糖”。
爸爸说,以前这里还没有这么多的牛羊,现在多了很多,但这里的草更枝叶繁茂了。
我们还去看了青海湖,湖水碧蓝碧蓝的,像一块巨形的蓝宝石。
湖边有很多小鸟,它们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像一个个开心快乐的小精灵。
爸爸说,以前青海湖的水很浅,现在水位猛升了,湖水也变得越来越澄澈美丽。
在青海,我见到了一片片鲜绿的树林,它们像一把把巨大的绿伞,为草原遮住阳光。
爸爸说,以前这里有很多荒地,现在绿树越来越多,空气也变得更加清新了。
离开青海的时候,我依恋不舍地望着窗外,感觉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我很清楚,青海的变化是人们爱护环境的结果,我以后也要像保护眼睛一样守卫我们的地球!。
青海家乡改革开放发展变化作文
青海家乡改革开放发展变化作文
我家的门前有一条小河,以前河水又黑又臭,还飘着垃圾,臭味熏天。
爸爸说,河里的水既不能喝,也不能浇菜,田地干巴巴的。
现在,河水清澈见底,还能看到小鱼在水里游动。
爸爸说,这是因为改革开放后,大家都增强了环保意识,河水也变得干净了。
村里的房子也变得不一样了,以前全是土坡的泥土房,屋檐还长着青苔。
现在,很多人家都盖起了红砖房,拥有比较漂亮的院子,家家户户都装上了自来水,电视机也逐渐普及。
每个星期六晚上,我们家都会看高清电影。
我还记得小时候,读高中要走很远的路,路上有很多坑坑洼洼。
现在,村里修了水泥路,路边绿树成荫,鲜花盛开,上大学再也不用担心泥巴了。
村里有了幼儿园,老师们都很有耐心,教我们跳舞、唱歌、画画,我很喜欢上幼儿园。
我最喜欢过年放假的时候去叔叔家玩。
叔叔家搬去了西宁,那里热闹非凡!大街上车来人往,高楼大厦直插云霄,有很多商店,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
叔叔说,西宁变化很大,以前街道狭窄,商店很少,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如现在高。
我希望我的家乡越来越好,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快乐幸福。
我长大了以后,也要努力学习,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
青海家乡的变化作文
Transformation of My Hometown in QinghaiMy hometown, located in the vast and beautiful Qinghai province, has undergone remarkable changes in recent years. Once a sleepy village known for its natural beauty and rich cultural heritage, it has now transformed into a vibrant and modern community.The most significant change I have witnessed is the development of infrastructure. In the past, the roads were narrow and often in disrepair, making travel difficult and time-consuming. However, with the investment of government funds and the efforts of the community, the roads have been widened and paved, providing smooth and convenient access to different parts of the village. In addition, the availability of modern facilities such as internet connectivity and mobile phone towers has greatly enhanced the connectivity and accessibility of the area.Another significant change is the growth of the economy. Traditionally, agriculture was the primary source of income for the villagers, with sheep and yak herding being the main occupations. However,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agricultural technologies and the encouragement of diversification, the villagers have begun to explore other avenues of income. Tourism, for instance, has become a rapidly growing industry, attracting visitors from all over the country with its unique cultural attractions and breathtaking natural scenery.Moreover, the social fabric of the village has also undergone positive changes. Education has become more accessible,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schools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educational programs that cater to the needs of the local community. This has led to an increase in literacy rates and a more enlightened and informed population. Additionally, the villagers have become more environmentally conscious, actively participating in various conservation efforts to protect their beautiful natural surroundings.In conclusi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my hometown in Qinghai has been nothing short of remarkable. The development of infrastructure, the growth of the economy, and the positive social changes have all contributed to the overall progress and prosperity of the village. While there is still much to be done, the future looks bright for my hometown, and I am excited to see what the coming years will bring.青海家乡的变化我的家乡位于美丽辽阔的青海省,近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说明青海湖面积增大的原因
青海湖面积增大是一个复杂的现象,涉及到多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首先,气候变化是一个关键因素。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青海湖周边地区的冰川和雪山融化加速,注入青海湖的水量增加。
同时,降水量的增加也可能为青海湖提供了更多的水源。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青海湖的水位不断上升,湖面面积也随之增大。
其次,人类活动也对青海湖面积增大产生了影响。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青海湖周边地区的人类活动,如农业灌溉、工业用水和城市供水等,使得流入青海湖的水量减少,从而使得青海湖的面积减小。
然而,近年来,随着节水技术和水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人类对青海湖的利用效率逐渐提高,流入青海湖的水量也相对增加,这也可能是青海湖面积增大的一个原因。
另外,地质构造和地貌变化也可能对青海湖面积产生影响。
地质构造运动可能导致湖泊底部的抬升或沉降,从而影响湖泊的面积。
同时,地貌变化,如河流改道或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也可能对湖泊的水量和面积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青海湖面积增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地质构造和地貌变化等。
这些因素可能同时发挥作用,共同导致青海湖面积的增大。
然而,要准确判断每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和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和实地考察。
青海大柴旦水上雅丹简介
青海大柴旦水上雅丹,位于青海柴达木盆地腹地,是一处独特的地貌景观。
这里不仅有壮观的雅丹地貌,还有碧波荡漾的水面,两者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奇特的自然画卷。
水上雅丹的形成与地质运动、风力侵蚀等因素有关。
数百万年的地质演变过程在这里留下了深刻的痕迹,形成了独特的水上雅丹地貌。
这里的雅丹地貌奇特,形态各异,有的像城堡,有的像巨人,有的像蘑菇,栩栩如生。
在阳光的照耀下,这些石头色彩斑斓,更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大柴旦水上雅丹景区内,除了形态各异的雅丹地貌,还有一片广阔的水面。
这片水面碧波荡漾,清澈见底。
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水面与雅丹地貌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也可以领略到地质变化的痕迹。
水上雅丹不仅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还具有很大的科学研究价值。
这里的地貌景观可以为我们提供有关地质变化、风力侵蚀等方面的宝贵资料,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的演变过程。
同时,这里的水面也可以为我们提供有关水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启示。
大柴旦水上雅丹景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
游客可以乘坐飞机或火车到达青海省会城市西宁市,再转乘汽车前往大柴旦景区。
此外,游客还可以选择自驾游,沿途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总的来说,青海大柴旦水上雅丹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地貌景观,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还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享受大自然的好去处。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也可以领略到地质变化的痕迹和人类的智慧。
我们真诚地邀请您来这里一睹水上雅丹的风采,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满足您的需求,如果您有任何建议和意见,请随时提出。
青海高原是怎么形成的地质形成过程
青海高原是怎么形成的地质形成过程青海高原地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北部,是中国最著名的三大江河——黄河、长江和澜沧江的发源地。
青海高原也是我国海拔较高的地区之一。
亲爱的小伙伴们,青海高原是怎么形成的呢?想要了解具体过程可以看以下内容。
青海高原地质形成过程青海高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一个高原,2.4亿年前,印度板块开始向北向亚洲板块挤压,由此引起昆仑山脉和可可西里地区的隆起。
随着印度板块不断向北推进,并不断向亚洲板块下插入,青海高原在对此上升阶段中形成。
青海高原的形成并不是一次就完成的,其上升速度曾几度达到停止,但有时也非常迅速。
一万年前其上升速度曾达到每年7厘米。
今天的青海高原中部以风化为主,而边缘仍在不断上升。
青海高原气候特点由于其高度,青海高原的空气比较干燥,稀薄,太阳辐射比较强,气温比较低。
由于其地形的复杂和多变,青海高原上气候本身也随地区的不同而变化很大。
总的来说高原上降雨比较少。
青海高原本身也是影响地球气候的一个重要因素。
古生物学和地质学的考察表面,青海高原的隆起使全球的气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作为一个高大的阻风屏,它有效地将北方大陆的寒冷空气阻挡住了,使它们不能进入南亚。
同时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了南方温暖潮湿的空气北进,是造成南亚雨季的一个重要因素。
青海高原文化特点青海高原上人烟稀少,但虽然如此,这里有可能在两万年前就已经有旧石器文化的人类生存了。
青海高原上的文化受到其周围文化(汉文化、西域文化和印度文化)的影响,但同时它也保存了它的独有性。
青海高原面积240万平方公里,海拔大多在3500米以上,包括西藏和青海的全部、四川西部、新疆南部及甘肃、云南的一部分。
高原周围大山环绕,南有喜玛拉雅山,北有阿尔金山、昆仑山和祁连山,西为喀喇昆仑山,东为横断山脉。
高原内还有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等。
这些山脉大多超过5500米,其中喜玛拉雅山有16座山峰超过8000米。
高原被山脉分隔成许多盆地、宽谷。
五年级叙事作文:青海的变化_450字
三一文库()五年级叙事作文
青海的变化_450字
在很久很久以前,青海是一片辽阔的海洋,由于板块的活动,使青海渐渐的变成陆地后,
人就开始繁衍生息,从此人们把这块土地叫做
青海。
青海地大物博,是祖国中一个美丽的地方。
从昆仑山到可可西里,从江河源头到河源
谷地。
谁曾想这么美丽的青海曾发生过重大的
故事。
青藏铁路是非同凡响的,自20世纪50年
代起,一批批修路大军奋斗在青藏线上,他们
抗缺氧,战严寒,挑战极限,历尽艰险,奉献
着青春,挥洒着汗水,甚至不惜自己宝贵的生命。
美国著名的保罗预言;有昆仑山在脉在,
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
瑞士一位隧道权威工程师说;穿越昆仑山
的岩石和坚冰根本不可能。
1958年9月,青藏
铁路一线正式开工,人们都知道,海拔超过
4000米以上的地方,含氧量不及平原的百分之50。
常年高寒缺氧的地区,人的生命活动会受
到严重影响。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
20 × 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色农牧业蓬勃发展青海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坚定不移地实施特色优势农牧业和河湟地区特色农牧业“百里长廊”建设规划,全力打造十大特色优势产业带,近年来高原特色农牧业蓬勃发展。
工业化进程加速推进西部大开发以来,青海省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建设全国最大的钾肥基地、食盐生产基地、硅铁冶炼基地、西北最大的水电基地、油气生产基地,形成了四大支柱和四大优势产业。
青海省工业化进程加速推进,一批技术力量强、拥有明显竞争优势的大企业、大集团快速成长起来,对全省工业经济起到了明显的支撑作用。
第三产业迅速成长西部大开发十年来,青海省对第三产业认识不断深化,投入不断增加,第三产业实现快速发展。
交通运输四通八达西部大开发以来,全省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以铁路为骨干,公路、民用航空和管道组成的综合交通运输网。
邮电通信突飞猛进西部开发十年,是青海省邮电通信飞速发展的十年。
10年来,青海省建成包括光纤、数字微波、程控交换、移动通信等覆盖全省的公用电信网,业务种类齐全、网点密布的公用邮政网,数据通信网络已具相当规模。
旅游业实现跨越发展西部大开发以来,青海省把旅游业作为推动资源转化、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和推进高原旅游名省建设的重要举措,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和重点景区建设,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逐步形成了以西宁为中心的河湟旅游区、青海湖旅游区、青南旅游区、西部格尔木等高原特色旅游景区,全省旅游业实现跨越发展,成为青海省经济发展的亮点。
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加西部大开发以来,青海省多方努力,争取项目,吸引投资,一方面大力实施基础优先战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另一方面,一大批工业项目上马,为全省经济发展增强了后劲。
十年来,全省以“两横三纵三条路”为主骨架的公路网基本建成,高速公路从无到有,青藏铁路全线通车,玉树机场建成通航,90万吨纯碱项目、100万吨钾肥项目、拉西瓦水电站、西台钾锂硼综合开发等重点项目建成或进展顺利。
建成了全国第一个750千伏官亭-兰州东输变电工程,完成了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大电网覆盖下的农牧区基本实现了“户户通电”。
固定资产投资的大幅增加,基础设施等大批项目的相继建成投入使用,使全省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有效缓解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
目前,青海省特色农牧业生产基地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以湟水、黄河谷地和脑山地区为主的优质蚕豆、果品、马铃薯、蔬菜、油料等5大农产品生产基地。
据省统计局提供的数据,2009年,全省薯、豆、油、菜、药、花等六类特色农作物种植面积比重
已达到65.6%。
2009年,全省粮食总产量比1999年下降0.9%,油料产量增长28.4%,蔬菜产量增长1.1倍。
近年来,青海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依托柴达木循环经区和西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着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等产业,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记者从省统计局了解到,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9年的28.7%提高到2009年的43.5%,工业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十年来,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连续十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自2002年以来增速均高于生产总值增速,2009年,全部工业增加值达470.33亿元,比1999年增长了3.5倍,年均增长16.1%,比改革开放以来年均增速高5.6个百分点,比西部大开发之前十年的年均增速高8.1个百分点。
据省统计局提供的最新数据,2009年,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398.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1999年增长2.0倍,年均增长11.2%。
在第三产业中。
200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47亿元,比1999年增长2.3倍,年均增长12.6%。
2009年底,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399亿元,比1999年增长3.8倍。
2009年,旅客运输周转量95.54亿人公里,比1999年增长2.5倍,年均增长13.3%。
货物运输周转量372.25亿吨公里,比1999年增长3.2倍,年均增长15.5%。
邮电业务总量91.67亿元,比1999年增长12.5倍,年均增长29.8%。
2009年,房地产业增加值23.05亿元,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8%,比1999年增长4.1倍,年均增长13.1%。
省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作为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的青藏铁路格拉段建成通车,在青藏两省区形成了一条大能力、全天候、低成本的运输渠道,极大地提升了青海省的综合运输能力。
2009年底,全省铁路营运里程达到1650.9公里。
通过新建或改造公路,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01万公里,比1999年增长2.3倍,其中高速公路217公里,形成了以省会西宁为中心,国道、省道为骨架,县乡道路为脉络的辐射全省城乡的公路交通网。
新建成玉树巴塘机场,改扩建西宁曹家堡机场,到2009年末,全省航线里程达3.16万公里。
输油(气)管道里程达439公里。
随着交通运输状况的极大改善,各种运输方式完成的客货运输量成倍增长。
2009年,全省客运量和货运量分别比1999年增长2.0倍和1.2倍。
省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全省邮电业务总量达到91.67亿元,比1999年的6.77亿元增长12.5倍。
全省固定电话用户109.3万户,比1999年的27.6万户增长3倍,年均增长14.8%;移动电话310.7万户,比1999年的6.6万户增加303.75万户,增长46.1倍,年均增长47%。
2009年电话普及率达到75.8部/百人,比2000年的11部/百人提高64.8部/百人。
全省互联网用户28.4万户,宽带用户27.9万户。
省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1108.6万人次,比1999年增长5.8倍,其中入境游客3.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0.15亿元,增长12.3倍;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542.4万美元,增长2.9倍。
省统计局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十年间,青海省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9.4%,与改革开放以来的31年相比,年均增速高3.5个百分点,与西部大开发之前的十年相比,年均增速高0.2个百分点。
2000-2009年全省累计完成投资达3862亿元(其中:2009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00.51亿元,比1999年的128.13亿元增加672.38亿元),占1979-2009年累计投资额的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