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浇带技术在水闸底板中的应用研究
试析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试析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1. 引言1.1 什么是后浇带施工技术后浇带施工技术是指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在构件相互交接处或梁柱节点处,设置钢筋模板、预留孔洞等,再进行混凝土浇筑,形成一个承托、连接主体结构的横梁或带状构件。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起到了连接、加固、承重等作用,是确保建筑结构安全牢固的关键一环。
具体来说,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增加建筑构件的整体抗弯承载能力,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减小结构的挠度变形,增加结构的抗震性能。
通过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实现梁柱之间更好的连接,避免结构裂缝的出现,提高了建筑结构的整体性能。
后浇带施工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合理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障建筑的使用寿命和质量。
1.2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1. 强化结构连接:后浇带是将混凝土柱、梁、板等构件进行连接的重要部分,通过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增强结构的连接性和整体稳定性,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和抗风能力。
2. 节约材料和提高效率: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减少浪费,避免重复浇筑,节省材料和人力资源,同时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建筑工程周期,降低施工成本。
3. 提升建筑质量:后浇带作为结构连接的重要部分,影响着建筑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合理设计和施工后浇带能够提升建筑的质量,保障建筑的使用安全。
4. 适应不同工程需求:后浇带施工技术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强,可以根据不同的建筑结构和设计要求进行调整和应用,满足不同工程的需求,提高工程的整体效果和品质。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能够节约资源、提高效率、提升建筑质量,为建筑工程的发展和进步提供重要支持和保障。
2. 正文2.1 后浇带施工技术的优势1. 提高施工效率: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在混凝土初凝以后再进行浇筑,避免了早期混凝土收缩开裂的问题,同时也缩短了施工周期,提高了工程进度。
后浇带技术在水工混凝土施工中的运用
水利工程建设70江苏水利JAANGSUWATERRESOURCES2020年12月Deo.2020后浇带技术在水工混凝土施工中的运用程博1,陈友国2,戴有忠3,崔旭廷1,满建英4(1.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22;2.南京市浦口区水务局,江苏南京211800;3.南京市栖霞区栖霞街道办事处,江苏南京210046;4.南京水务集团责任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22)摘要:钢筋混凝土施工中采用后浇带技术有利于构筑物的整体稳定和质量控制&构筑物的不同部位,所采用后浇带施工的具体要求也各不相同。
文章结合水工建筑物特征,对施工中采用的后浇带作用、结构类型、质量控制要Z等分别进行梳理分析,对类似工程的施工具有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后浇带;基础沉降;温度控制;伸缩缝;质量控制中图分类号:TV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7839(2020)12-0070-03Application of post-pouring belt technology inhydraulic concrete consUucUonCHENG Bo1,CHEN Youguo2,DAI Youzhong3,CUI Xuting1,MAN Jianying4(1.Nanjing Wateo Planning and Designing Institute Co.,Ltd.,Nanjing210022,China;2.Pukou District Wateo Bureau,Nanjing Chy,Nanjing211800,China;3.Qixia Sub—dictricc Officc of Qixia Dhtricc,Nanjing Chy,Nanjing210046,China;4.Nanjing Watco Affaig Group Co.,Ltd.,Nanjing210022,China)Abstract:The application of post—pouWng belt technolovy in reinforced concrete construction is conducive to the overall stability and quality control of the structuw.Diffewnt paWs of the structuw have difemni specific requirements for post—pouWng belt bined with the charactewstica of hydraulic stmctuws,the post—pouWng belt inction,stmctuw lype,and quality control points used in the constmction were soWed out and analyzed,which could have a ceWain reference effec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imiet projects.Key W o S s:post—pouWng belt;foundation settlement;temperature control;expansion joint;quality control近年来,随着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和质量控制要求的逐步规范,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水工建筑物施工中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尤其在一些构筑物的关键结构部分和质量重点控制部位,以及其他一些不允许留设变形缝的工程部位&本文结合近年来的工程实践,以及水工混凝土施工特点,对常见中小型水工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后浇带施工工序、工艺特点及质量控制要求进行简要分析。
试析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试析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是一种在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施工工艺。
它通过在梁、柱和板等混凝土构件浇筑完成后,在其上方再次进行一次浇筑,以形成一层厚度较小但是具有一定承载能力的“后浇带”。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提高混凝土构件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
由于后浇带的存在,可以有效减少构件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发生的可能性,增加了构件的承载能力。
这对于一些大跨度、高荷载的结构构件来说尤为重要,可以提高构件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提高构件的耐久性。
后浇带可以起到第二层混凝土保护层的作用,可以有效地防止外部环境因素对混凝土构件的侵蚀和损坏。
这对于建筑工程的长期使用和维护来说非常重要,可以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后浇带施工技术还可以简化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效率。
后浇带施工一般是在混凝土构件浇筑完成后立即进行,可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等待时间和进度延误。
在后浇带施工中可以同时进行管路和设备等附属构件的安装,可以提高整体施工效率。
后浇带施工技术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注意事项。
在进行后浇带施工时需要进行严密的施工技术控制和质量监督,以保证后浇带与原构件之间的粘结牢固,避免出现质量问题。
由于后浇带制作和浇筑需要较高的施工技术要求和条件,施工成本也相对较高。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具有很多优势,可以提高构件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增加抗震能力、延长构件的使用寿命、简化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效率等。
后浇带施工技术也需要注意施工质量控制和成本管理等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工程特点、施工要求和经济效益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后浇带施工技术方案。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摘要: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对于建筑物的施工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必须以精准的施工方式,严格把关各个环节,以达到最佳的施工效果,以满足客户的期望。
根据国家规定,严格执行施工标准,能够大大降低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风险。
特别是,采用后浇带施工技术,能够有效地防止由于温度变化而引起的裂缝现象,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应用后浇带技术,不仅能够显著改善工程的施工质量,而且有助于促进现代建筑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后浇带施工技术;水利工程;技术应用引言: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必须充分利用后浇带施工技术。
这种方法既可以有效地防止建筑物内部的收缩裂缝,又能够增强整个工程的稳定性。
然而,这种技术的要求非常严格,因此必须进行精细的操作,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为了确保项目的高效完成,需要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
任何技术上的疏忽都可能造成重大的质量问题或安全风险。
因此,应当加强对后浇带施工的管理,以便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整个工程的效率。
1.后浇带施工技术概述1.1后浇带技术含义采用后浇带施工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施工缝的临时处理,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帮助更好地预测和控制混凝土构件的安全性,从而减少由于局部裂缝导致的整体变形【1】。
为此,施工人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发现潜在的沉降和温度裂缝,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建筑物的完美稳定。
1.2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工艺原理1.2.1浇筑后浇带的模板搭设应为独立体系为了确保后浇带的完美结合,必须将其与两侧的先浇混凝土构件紧密结合,并且要求其建造的支撑体系不仅要独立,而且要与其他模板建造的支撑体系紧密结合,以便使其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
在拆除了原有的预制混凝土构件模板之后,为了确保安全,在后面建立了一个新的支撑结构。
1.2.2后浇带混凝土的两侧应采用梳型模板搭设为了提高模板的强度和稳定性,需要把它们的上下两端按照钢筋的尺寸和数量制造出梳齿状。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摘要】后浇带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施工技术之一,本文将从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基本原理、优势以及在地下室、桥梁工程和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通过对后浇带施工技术在不同工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和推广价值。
文章还会对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指出其在未来建筑工程中的潜在作用和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介绍和分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和推广,为建筑工程的发展提供更多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后浇带施工技术、建筑工程、地下室、桥梁工程、高层建筑、基本原理、优势、应用、发展前景、重要性、推广、应用。
1. 引言1.1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是当前建筑领域中一种重要的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工程中。
随着建筑结构的发展和建筑工程的不断完善,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普遍,并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和价值。
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保证建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可以简化施工过程,提高施工效率。
它的灵活性和适用性使其可以适用于各种建筑结构形式,包括地下室、桥梁和高层建筑等。
在地下室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加固地基和保证地下室结构的稳定性;在桥梁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保证桥梁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保证建筑结构的垂直度和整体稳定性。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和广阔前景。
通过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水平,促进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2. 正文2.1 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基本原理后浇带施工技术是一种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常用的技术,它的基本原理是将混凝土浇筑至一定高度后,在浇筑过程中设置第一次浇筑面,待混凝土初凝后再继续浇筑第二次混凝土,形成一体的构件。
这种分段浇筑的方法可以避免混凝土因自身重量而产生裂缝,从而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
试析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试析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一、后浇带施工技术的特点后浇带施工技术是指在地板、墙体、梁柱等构件浇筑完成后,再对其进行加固和加固的工艺技术。
与传统的在浇带混凝土内置钢筋相比,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减少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提高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后浇带施工技术还能够减少材料的使用量,降低建筑工程的成本,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1.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混凝土框架结构、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等各种类型的建筑。
在混凝土框架结构中,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在砖混结构中,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增加结构的抗震性能;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1.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对已经浇筑完成的构件进行加固和加固,从而提高构件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这对于那些受地震、风力等外部力作用影响较大的建筑结构来说尤为重要。
2.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减少材料的使用量,降低浪费,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后浇带施工技术还可以加固连接部位,防止构件的裂缝和变形,从而提高建筑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3.提高施工效率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减少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
这对于那些施工周期较短、施工工程较大的建筑工程来说尤为重要。
4.减少建筑工程的成本随着后浇带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其施工工艺也在不断完善。
未来,后浇带施工技术将会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和数字化,其施工工艺和施工设备也将会更加先进和高效。
后浇带施工技术还将会与信息技术、智能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领域结合,从而为建筑工程提供更加创新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试析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试析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是一种在建筑工程中广泛应用的技术,它可以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性能,同时能够加快施工进程,减少人力资源浪费。
本文将试析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包括其特点、优势和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一、后浇带施工技术的特点后浇带施工技术是指在浇灌混凝土的过程中,将预埋在混凝土内的钢筋等材料暴露在混凝土表面,以形成一定的抗压能力和连接性能。
这种技术可以使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能得到提高,增强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后浇带施工技术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施工灵活性强: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预埋构件进行调整和安装,使得施工过程更加灵活,适应性更强。
2. 施工质量可控性高:通过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实现对预埋构件的位置、尺寸和质量的控制,确保施工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3. 施工成本低: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人力和材料浪费,从而降低施工成本。
4. 结构性能优越:通过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性能,增强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有着明显的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施工效率: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繁琐操作,加快施工进程,提高施工效率。
5. 环境友好: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减少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三、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包括住宅、商业建筑、桥梁、隧道等各类建筑工程。
以住宅建筑为例,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应用于地下室、楼板、墙体等部位,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性能。
在商业建筑中,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应用于大跨度梁、柱、拱等部位,增强建筑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在桥梁和隧道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应用于桥墩、墙板、箱梁等部位,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和承载能力。
浅谈建筑工程中后浇带的应用
浅谈建筑工程中后浇带的应用【摘要】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结构构件,它承担着连接、固定和支撑的作用。
在建筑工程中,后浇带的作用不可或缺。
本文首先介绍了后浇带的定义及作用,其次探讨了后浇带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然后详细描述了后浇带的施工方法和质量控制。
分析了后浇带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通过对建筑工程中后浇带的应用进行总结,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后浇带在建筑结构中的重要性。
后浇带的合理应用可以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的顺利进行。
建筑工程中后浇带的应用至关重要,值得在工程实践中引起重视。
【关键词】建筑工程、后浇带、定义、作用、应用、施工方法、质量控制、影响、总结1. 引言1.1 建筑工程中后浇带的重要性建筑工程中后浇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后浇带是指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再次浇筑的一部分,通常用于连接梁柱、楼板、墙体等主体结构,起到增强整体结构的作用。
后浇带的存在能够有效解决梁柱节点处的受力问题,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在建筑工程中,后浇带被广泛应用于多层建筑、桥梁、隧道等工程中,起到了重要的连接和支撑作用。
后浇带还可以对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起到较好的增强作用,使建筑在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时具有更好的抵抗能力。
后浇带的设置还能够减小结构的变形,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提高建筑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
2. 正文2.1 后浇带的定义及作用后浇带是指在主体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再次进行浇筑的一层混凝土结构。
它通常位于柱、梁、墙等主体结构的上部或底部,起着加固、连接和传力的作用。
后浇带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 加固主体结构:后浇带可以增加主体结构的承载能力,提高整体结构的抗震能力和承载能力。
通过后浇带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结构发生变形和开裂。
2. 连接结构:后浇带能够连接不同构件和部位的结构,使整体结构更加牢固和稳定。
它起到了桥梁的作用,使得结构各部分之间能够协调配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3. 传力:在结构设计中,经常需要将荷载从一个部位传递到另一个部位,后浇带可以起到传力的作用,将荷载均匀分布到主体结构中,使结构受力更为均匀,减少局部应力集中的可能性。
浅谈建筑工程中后浇带的应用
浅谈建筑工程中后浇带的应用【摘要】建筑工程中的后浇带是指在混凝土构件成型后另行浇筑的一部分混凝土。
后浇带在建筑工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加固结构、增加承载力、提高整体稳定性。
根据不同的需求,后浇带可以分为不同的分类,如水平后浇带、竖向后浇带等。
在施工工艺上,需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浇筑,保证后浇带的质量。
后浇带在建筑结构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连接、分割和加固结构的方面。
在质量控制方面,需要注意混凝土的配合比、浇筑高度和振捣等关键因素。
常见问题包括裂缝、渗漏等,需及时解决。
后浇带在建筑工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以适应建筑工程的发展需求。
未来,后浇带的发展方向将更加注重环保、节能和智能化。
【关键词】建筑工程、后浇带、定义、重要性、分类、施工工艺、作用、质量控制、常见问题、解决方法、应用总结、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1.1 建筑工程中后浇带的定义建筑工程中的后浇带是指在构件浇筑完毕后再次浇筑的一种构造带。
后浇带的作用是在构件与构件之间形成一个整体,增加构件的受力面积,改善构件的受力性能。
后浇带还可以起到加固、增加承载力、防止裂缝的作用。
后浇带通常在梁柱连接处、板柱连接处、楼板梁连接处、板梁连接处等位置设置,以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后浇带在建筑工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建筑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建筑工程中,后浇带的设计和施工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以保证后浇带的质量和可靠性。
在实际应用中,后浇带的设计和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后浇带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1.2 后浇带的重要性在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
后浇带的存在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加固和连接不同部位的混凝土构件,提高整体的抗震性能。
后浇带还可以在施工过程中调整和修正结构的尺寸和位置,确保建筑的整体形状和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后浇带还可以起到预应力的作用,通过预应力作用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构件的开裂和变形,提高结构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浅析后浇带在川桥水库泄洪闸中的应用
强, 且具有较好 的抗震性能 , 但是工程量大 , 接缝
闸底 板距 3 #闸墩 1 m 处。 . 2
应 指派 专人 负责保 持 后浇 带 内的清洁 , 防止 后浇 带 内的钢 筋 锈蚀 , 钢筋 被压弯 、 或 踩弯 。 ( ) 筑 后浇 带混 凝 土 前 , 水 冲 洗 施 工 二 浇 用 缝 , 持湿 润 2h 并 排 除混 凝 土表 面 积 水 , 好 保 4, 做 钢 筋 的 除锈 工作 , 并将 两 侧混 凝土 凿毛 3m 涂 刷 c,
( ) 三 后浇带的钢筋与混凝土
后浇 带部位 的钢 筋一般 不 宜断 开 ,而应 让钢
筋连续通过 ,配筋应能使结构承担闸墩 已沉降一 人 负责 。 后浇 带混凝 土浇筑 后 仍应浇水 养护 , 护 养 部分后第二次差异沉降而产生的内力。根据计算 的差异沉降量来确定。按差异沉降变形反算为内
界 面剂 。
( ) 工 中必 须 保 证后 浇 带 两侧 混凝 土 浇 三 施 筑 质量 , 防止漏 浆 , 或混凝土 疏松 。 ( 后浇 带混 凝土 浇筑 时 , 控制其 环境 温 四) 宜 度低 于两 侧混凝 土 浇筑 时 的环境温度 ,并应有 专 时 间不得 小于 2 d 8。 五 、 束语 结 本文 对于泄 洪 闸后浇 带 的施工 ,必须 根据 设 计 、 范及 工 程 具体 情 况 , 规 合理 设 置后 浇 带位 置 , 同时应从 后浇带 两侧 的结构混 凝土浇 筑 、后浇 带 混凝 土浇筑 前 的保护 、后浇 带 浇筑施 工等 几个 方 面 , 保后浇 带 的施工质 量 。 确 以彻底解 决 闸墩与底
后浇带施工技术的运用与探讨
后浇带施工技术的运用与探讨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高速发展,其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对建筑工程质量的优劣将产生极大的影响,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发生率的不断攀升,这给国家及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及人员伤亡。
基于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企业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及操作,做好建筑工程安全防护工作。
后浇带施工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环节,提高其施工技术水平,不仅可以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还能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周期。
一、后浇带的类型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对企业生存、发展极为重要。
后浇带作为建筑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严格遵循建筑工程具体施工状况,合理选择其类型,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工程建设整体质量,才能实现建筑施工经济效益最大化。
1、平直缝平直缝的设置可以便于安装、拆卸模板,主要适用于事故及厚度较薄的工程施工中。
这种后浇带施工缝的缺点在于只有较短的渗水线路,对后浇带界面的结合质量不能做到有效保障。
2、阶梯缝阶梯缝具有支模便捷,便于折除,有较长的渗水线路等。
混凝土结合面在施工过程中要垂直于水压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对界面结合的质量进行准确确定,同时增加其抗渗效果,在后期施工中,能为清理工作提供方便。
3、企口缝企口缝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混凝土结合面能够垂直于水压方向,界面结合效果十分明显及极大增强其抗渗性等。
企口缝的缺点在于在进行后浇带形式支模施工时将会增加其施工难度,在浇注施工中不能对所有位置进行浇注作业,会形成死角,这样就不能有效达到施工所需的密实度,同时增加了模板拆除及清理过程的难度。
施工企業在成型后必须重视边角保护工作,如边角存在质量问题将直接影响到施工后期接缝的质量。
二、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为防止结构因收缩产生开裂现象,可选取后浇带施工技术代替伸缩缝进行施工。
作为超长混凝土结构内抵消自身应力最常见的一种方法。
为全面提升城建工程质量,必须重视超长混凝土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规范后浇带施工工艺,才能实现工程建设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探析
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探析一、前言后浇带技术主要指的是,在施工过程中将房屋结构按照功能不同划分为合理的若干建筑结构,单独完成施工,在每个建筑结构之间留下一定的施工缝,在施工完成后统一进行填充。
使得每部分两两相互连接,将建筑体再度连接为一个整体,保障建筑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目前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得到普遍应用。
二、后浇带在房建中的重要性首先,保障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房屋的使用时间过程后,内部结构的强度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容易发生变形、开裂等问题,严重影响建筑安全。
使用后浇带技术,将单位建筑划划分为若干组成,将建筑内部构建的变形等影响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能够有效延长建筑使用寿命,提高建筑安全性。
其次,能够减少高层建筑的安全威胁。
高层建筑的主要问题是在主楼的重量要比裙房的质量大很多,在建筑施工时间较长后,主楼的沉降也会比裙房的沉降更加明显,二者的不一致,就会对高层建筑的建筑结构造成较大的影响。
使用后浇带的施工方法,在施工中先完成主楼部分的施工,再完成裙房的施工,施工完成后,在建筑沉降趋于稳定的时候进行后浇带施工,使主楼与裙房联结为一个整体,避免了沉降裂缝的形成[1]。
三、房建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3.1、后浇带的施工宽度与间距后浇带施工主要是为了将被分割的建筑单元联结为一个整体,建筑单元的规划并不是随意的,而是在遵循一定建筑规律的基础上实施的,这样才能使后浇带的作用能够有效实施,完成建筑一体化的结构。
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按照后浇带施工原则进行施工。
例如,当楼层数小于22时,在楼板与地基中的主钢筋部分必须保证其完整性。
不能对有效受力钢筋进行任何切割与损坏,否则直接影响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如果后浇带的跨度较大,通常房屋宽度要在7米以上,则受力钢筋必须进行切割。
这样做是为了避免楼板的长度过程,楼板的两端受力过大,中间受力薄弱。
受力不均匀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断裂、变形等现象。
房建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解析
房建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解析后浇带施工技术是指在楼板、梁、柱等构件浇筑完成后,根据设计要求,在构件上部分或全部进行再次混凝土浇筑的一种施工技术。
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在房建工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性能和使用性能,本文将对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较全面的解析。
一、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基本原理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混凝土的粘结作用,将新浇筑的混凝土与原构件浇筑的混凝土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整体,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后浇带的设置还可以改善结构构件的节理和缝隙,减小构件的裂缝宽度,提高结构的耐久性和使用性能。
后浇带施工技术主要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1. 结构构件超过设计要求的高度,需要分段浇筑时,采用后浇带技术可以使构件的整体性能得到保证。
2. 构件在浇筑过程中由于温度、震动等原因产生蜂窝、孔洞、松动等质量缺陷,需要进行修补和加固时,采用后浇带技术可以对质量缺陷部位进行修复。
3. 部分构件需要增加截面尺寸或者承载能力,采用后浇带技术可以在构件上增加新的混凝土截面,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
1. 后浇带的布置在进行后浇带施工前,首先需要确定后浇带的具体布置方案。
根据设计要求和构件的实际情况,对后浇带的位置、高度、宽度等参数进行合理的确定,确保后浇带能够满足承载和抗震要求。
后浇带与原构件之间的界面应进行处理,包括清理、浇浆、涂刷界面剂等工作,以保证后浇带与原构件之间的粘结性能。
2. 后浇带的施工工艺后浇带的施工工艺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混凝土搅拌、输送、浇筑和养护。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要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连续性和均匀性,避免出现空鼓、虚空等缺陷。
对于大体积、超高强度混凝土的浇筑,应根据混凝土的特性和施工要求,选用合适的施工工艺和设备,确保浇筑质量。
3. 后浇带的质量检测在后浇带施工完成后,应对后浇带的质量进行检测和验收。
检测主要包括对后浇带的强度、密实性、平整度、表面光洁度等指标进行检测,确保后浇带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关于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应用与施工技术研究
关于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应用与施工技术研究由于后浇带施工技术是解决沉降差,减少温度收缩应力的有效措施,所以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文首先对后浇带施工技术进行介绍,然后对其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及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与研究。
标签后浇带;建筑施工;沉降差;温度收缩应力0 引言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過程中,经常出现建筑结构因沉降及温度收缩应力等原因出现有害裂缝的现象,这些裂缝严重影响了混凝土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耐久性,有的裂缝还会贯穿,造成钢筋锈蚀,影响了建筑的整体质量。
1后浇带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后浇带是指根据设计或者施工规范的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暂时地将结构划分为若干个小部分,待结构构件经过一定的时间完成内部收缩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之前划分开的若干个小部分连成一个整体,通过该技术能够有效预防因温度收缩、混凝土收缩及结构不均匀沉降等原因产生的有害裂缝,对保证混凝土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大有帮助。
根据作用的不同,可分为沉降后浇带、温度后浇带及伸缩后浇带。
沉降后浇带主要用于解决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房的沉降差,通常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房的结构及基础是被设计为一个整体的,不过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会将其划分为若干个小部分,等建筑主体完成结构施工,完成50%以上的沉降量后,再对连接部分的混凝土进行浇灌,将高低层连成整体。
在基础设计中,应当考虑到这两个阶段,基础受到的力是不同的,要分别对其进行荷载校核;在计算连成整体后的基础受力情况时,还要综合考虑后期沉降差引起的附加内力。
该施工方法适用于地基土较好、建筑的不均匀沉降能在施工期间完成的建筑施工中。
温度后浇带主要用于防止混凝土因温度变化而产生的裂缝。
新浇混凝土在硬结过程中会收缩,导致已建成的结构出现热胀冷缩现象。
通常在施工完成后的30-60天内就能完成混凝土的硬结收缩,在此阶段,结构较容易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当其变形受到约束时,在结构内部就产生温度应力,严重时就会在构件中出现裂缝。
建筑施工后浇带技术的应用探讨
建筑施工后浇带技术的应用探讨摘要: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比较常见,通过解决裙房结构以及基础设计问题,可缓解温差收缩的不良影响,减少裂缝发生率,进而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因此,对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工艺及其应用要点进行深入研究意义重大。
关键词:建筑施工;后浇带技术;应用1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是十分重要的施工内容,混凝土施工容易受到温度变化、收缩力度不均匀等的影响而产生裂缝,对此,可采用后浇带施工技术,预防裂缝的发生。
后浇带可作为临时施工缝,其作用区域包括建筑工程基础底板、墙体等。
通常情况下,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容易产生表面裂缝,对此,可组织施工人员临时设置缝隙,将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分为多个小部分,在各个部分状态稳定后,再进行缝隙浇筑施工,进而恢复原有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功能。
现如今,在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中,一般可利用水泥浇筑,同时可结合实际情况加入一定的铝粉,以提升后浇带浇筑强度。
2 建筑工程后浇带设置形式2.1 后浇带的位置选择在后浇带施工中,首先需选择适宜的后浇带施工位置,并明确施工注意事项。
在选择后浇带位置时,应尽量选择剪应力比较小的区域,即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同时还应保证后浇带能够横穿整个结构横截面。
根据相关施工规定,在梁板结构施工中,对于后浇带,应将其设置在梁板结构1/3位置。
另外,在后浇带位置选择方面,还应注意对后浇带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可利用盖板遮挡后浇带,避免灰尘污染或者受到其他施工工序的不良影响。
2.2 不同施工缝选择在建筑工程主楼以及裙楼施工中,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可利用后浇带施工技术。
后浇带施工分类及其特点如下:(1)平直型后浇带。
在平直型后浇带施工中,模板安装和拆卸方式便捷,施工工艺简单,但是渗水线路比较短,对于界面施工质量的控制难度较大,主要被应用于厚度比较小的工程施工中;(2)阶梯型后浇带。
在阶梯型后浇带施工中,支模方式简单,模板安装和拆卸工艺均优化,并且与平直型后浇带相比,阶梯型后浇带的抗渗线路比较长,界面结合质量好;(3)企口型后浇带。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及技术探究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及技术探究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其多数是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而在此种材料应用的过程中,受其自身性质特点的作用使得钢筋混凝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收缩裂缝等问题。
而通过后浇带的应用可以根据混凝土收缩、扩张的力学特征来对其进行处理,从而达到有效控制建筑结构裂缝问题的效果。
现今在建筑工程中后浇带的应用较为常见,因此对其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可以促使其更好的应用与建筑施工中。
一、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分析1、对建筑沉降问题进行处理在建筑工程中其沉降问题较为常见,尤其是在一些软土地基区域,受建筑结构自身重力的影响,使得地基无法承载上方建筑物所施加的载荷,而出现土层变形的情况,而此种情况则会使得建筑出现沉降差。
可以说在建筑建设过程中地基荷载能力、建筑结构类型等因素都可能使建筑出现沉降的情况,而针对此类问题则可以通过引入后浇带技术来进行处理。
在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施工区域的地质情况进行勘察、分析、计算,以此来对建筑可能出现的沉降情况进行掌握,在进行沉降差处理中其可以采用的措施主要有调压力差、调时间差、调标高差等。
调压力差是指采用整体基础降低土压力,减少附加压力;低层部分采用较浅的十字交叉梁基础,增加土压力,使高低层沉降接近;调时间差是指先施工主楼,待其基本建成,沉降基本稳定,再施工裙房,使后期沉降基本相近;调标高差是指把主楼标高定得稍高,裙房标高定得稍低,预留两者沉降差,使最后两者实际标高相一致。
之后再利用后浇带施工技术进行施工,解决沉降差问题。
2、对建筑温度收缩问题进行处理混凝土作为复合材料的一种,在实际使用中会受到水泥水热化的影响而出现较为严重的收缩问题,并且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结构其凝结过程中的收缩情况无法避免,极易受到周边环境温度的影响而出现干缩裂缝及温差裂缝等情况。
而在进行建筑温度收缩问题处理过程中,采用后浇带技术可以良好的解决此类问题,通常在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中需要根据实际条件及施工要求来对后浇带进行保留,一般其时长需要控制在一个月左右,在此期间任由混凝土结构干缩,后浇带的存在使其收缩应力降低,从而使混凝土结构保持较好的完整度。
后浇带在庙沟翻水站工程中的设计与应用
后浇带在庙沟翻水站工程中的设计与应用摘要:为消除老站安全隐患,提高茨淮新河灌区的灌溉保证率,满足区域20年一遇防洪要求,实施庙沟翻水站拆建工程。
新建庙沟翻水站为闸站结合型式,设抽引孔6孔,自引孔1孔,采用对称布置。
抽引孔净宽3.80m, 机组中心距4.70m, 每孔设1200ZLB- 135立式轴流泵1台,配套电机功率160kW,总装机功率960kW。
自引孔净宽8.0m, 设平面直升钢闸门1道。
站身采用块基整体结构,站身顺水流向长22.00m, 垂直水流向宽38.40m。
闸站顶高程为5.40m, 上方设主厂房。
关键词:后浇带;庙沟翻水站1 结构计算1.1 荷载标准站身稳定计算、地基承载力计算按照规范要求执行,站身结构计算、地基基础沉降计算采用河海大学结构有限元软件Autobank进行。
庙沟翻水站闸站站身按3级水工建筑物设计,所受荷载包括自重和活荷载两大类。
自重:机房(站身)重量、金属结构及机电设备重量(局部加重);活荷载:土压力、水压力、水重、浮托力、渗透压力、风雪荷载、人群、车辆、临时起重等活荷载。
站身结构布置如图1所示。
1.2 参数选用根据规范要求及工程站址处地基条件确定建筑物工程稳定设计参数,建筑物地基应力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的允许值,中等坚实的地基土质上,基本荷载组合时为2.00,特殊荷载组合时为2.50。
工程主要建筑物地板站身底板位于(3-6)轻粉质壤土夹重粉质壤土层,根据SL 265—2016经验参数表查得,地基土与建筑物底板之间摩擦系数f=0.25~0.40。
考虑各建筑物均采取地基处理,本工程取用地基土与建筑物底板之间摩擦系数f=0.30。
图1 站身结构图根据GB 50265—2022《泵站设计标准》和SL 265—2016对建筑物地基允许沉降量和沉降差的规定,本次设计按地基最大沉降量不超过15cm, 最大沉降差不超过5cm控制。
1.3 计算结果站身稳定、地基反力计算结果:站身基底应力最大值出现在完建期,基底应力最大值为121.58kPa, 最小值为120.78kPa, 平均值为121.18kPa。
建筑工程施工后浇带技术工艺的运用探究_5
建筑工程施工后浇带技术工艺的运用探究发布时间:2021-11-08T05:56:02.649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19期作者:吕学文[导读] 目前时代的不断进步,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然而后浇带技术工艺也被广泛的运用。
吕学文14012319920610**** 山西太原 030000摘要:目前时代的不断进步,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然而后浇带技术工艺也被广泛的运用。
因此,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越来越多的新材料、工艺及技术方法被应用,使工程建设质量得到更大保障。
我国很多地区分布着地震带,地震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是极为严重的,故而,工程建设时施工方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钢筋砼结构裂缝是房建工程内基础、梁柱等经常出现的一种质量病害,后浇带技术的研发、应用,有助于减少钢筋砼结构的干缩、温度裂缝问题,本文主要总结该项技术类型、功能及应用要点。
关键词:建筑工程;后浇带技术工艺;运用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着建筑施工的快速扩张,包括建筑施工的数量、规模、投资等,也创造出了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但同时,对于建筑施工的质量和效率要求也随之升高,需要对施工技术投入更多的重视,使建筑工程能够充分满足市场要求。
后浇带技术属于较新的施工技术,能够使建筑工程的施工裂缝得到更好的维护,保护建筑物不要受到热胀冷缩的不良影响,具有较强的技术功能。
在进行后浇带施工技术的运用时,要做好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和落实,才能够确保施工技术的顺利实施,保障施工效果。
1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定义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需要保障混凝土浇筑质量,温度变化和收缩力度不均匀等因素都会导致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问题,因此施工单位需要利用后浇带施工技术,避免产生裂缝。
施工单位可以将后浇带作为临时施工缝,主要是在建筑工程基础底板和墙体等部分中利用。
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阶段,很容易发生裂缝问题,因此施工单位需要设置缝隙,划分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为不同的小部分,稳定各个部分之后再浇筑缝隙,保障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功能。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3-04-13T09:21:16.703Z 来源:《城镇建设》2023年1期1月作者:冯睿[导读] 水利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非常重要,其应用对于施工质量水平有着很大的影响。
该项技术可以防止水利主体结构出现严重的裂缝问题,冯睿江苏铭源水利工程有限公司,江苏徐州 221000摘要:水利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非常重要,其应用对于施工质量水平有着很大的影响。
该项技术可以防止水利主体结构出现严重的裂缝问题,保证水利整体的施工建设质量。
因此,应提高对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实践的重视,加强对后浇带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实践分析,有效提升建设质量水平。
本文围绕后浇带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实践,分析了后浇带技术的影响因素,讨论了后浇带设置形式与处理方式,结合实际水利工程案例探讨了后浇带技术的应用实践,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后浇带技术;水利;工程施工1、后浇带施工技术的概述在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实现对施工缝的临时处理,同时有效地提高整个混凝土结构的安全。
避免因钢筋混凝土内部的局部裂缝问题而造成整个结构变形。
工作人员要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结合工程的具体施工情况,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沉降、温度裂缝,同时还要通过后浇带施工技术加强对混凝土构件安全性的控制,实现整个水利工程裂缝问题的全面防控。
浇筑后浇带的模板搭设应为独立体系为保证后浇带浇筑后与两侧先浇混凝构件的整体连接性,应注意在后浇带的模板搭设保持独立体系的同时,还需与相邻模板搭设的支撑体系连为一体。
后浇带两侧的先浇混凝土构件施工时,后浇带部位的模板搭设支撑体系与整体模板搭设支撑体系共同受力。
2、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2.1技术准备与材料准备不同后浇带留置的具体位置也有所区别,通常情况下将收缩后浇带留置在较大的单体构筑物上,如水利物的地下室、地下车库等,设置范围包括底板、墙体以及顶板;沉降后浇带留置在主体结构之间,常见的如住宅水利主楼和车库之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闸底板中后浇带技术的应用研究
1 概况
1.1 水闸概况
某水闸在鳌江下游右岸,是桥墩灌区下游重要水闸之一,因老水闸报废需建新水闸。
新水闸设计流量为285 m3/s,为中型水闸。
该水闸闸底高程为- 0.85m,设5 孔,每孔净宽6 m,总净宽30 m; 闸中墩厚为1.6 m,边墩厚1.2 m; 闸墩顶高程5.7 m,闸室上游设1 座5 m宽交通桥,下游设工作桥1 座,主闸槽上下游均设检验门槽1 道,主闸门采用滚轮式平板钢闸门,检验闸门采用分节钢闸门,工作桥、交通桥桥面高程均5.7 m。
闸底板顺水流向长16 m,垂直水流向宽度42.11 m,采用1.2 m厚钢的筋混凝土结构。
上部启闭机室为满足功能的需要,按常规建筑。
1.2 闸址地质评价
工程区域主要为平原河段,河道两侧地势低洼,地形平坦,场址处地形平坦,地貌单元属海相冲海积平原,场址地基土可划分为5 个工程地质层(其中①、②层又分为2个亚层) ,自上而下依次为:①- 1淤泥质粉质黏土、①- 2粉质黏土、②- 1淤泥、②- 2 淤泥、③淤泥质粉质黏土、④含砾淤泥质粉质黏土、⑤淤泥质粉质黏土。
其中以淤泥层埋躲厚度最大,该层为静水或缓慢水流环境生态化学作用而成,具高含水率、高孔隙比、高灵敏度、高压缩性、低抗剪强度等特性,土性极差,属极软土层。
故水闸基础采用混凝土灌注桩基础处理。
1.3 应用研究课题
根据《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191—2008) 第9.1. 3节[1] 可知,伸缩缝的间距可根据当地的天气条件、结构型式、施工程序、温度控制措施和地基特性等情况按表9.1.3采用。
根据表9.1.3 可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水闸底板在露天情况下其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为35 m。
根据《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 第4.2.11节[2]可知,闸室结构顺水流向永久缝的缝距应根据闸室地基条件和结构构造特点,结合考虑采用的施工方法和措施确定。
……土基上分段长度不宜超过35 m。
……当分段长度超过本条规定数值时,宜作技术论证。
该工程水闸底板长度为42.11m,超过该项规定。
同时上述《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191-2008) 第9.1.3节规定和《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 第4.2.11 节规定,经温度作用计算、沉降计算或采用其它可靠技术措施后,伸缩缝间距可不受表9.1.3 的限制。
#p#分页标题#e#
2 设计方案研究
在宽水闸底板设计中,常规方案是通过闸中设置缝墩,闸边侧设置空箱减荷的方案以控制分缝宽度,而本次采用后浇带处理方案[3- 4] ,不另行设置沉降缝。
具体比较如下:
欢\迎来访,www/h2o123/com
2.1 方案简介
2.1.1 常规分缝+ 空箱方案(方案1)
经计算分析,本方案将通过设置缝墩将闸室分成3 跨,分别为中孔1 跨,边上2 孔各为1 跨; 同时闸室两侧设置空箱结构,减少侧向土荷载影响,其中中孔最大地基应力为7.88 t/m2 (设计工况,下同) ,边孔为9.83 t/m2 。
结合上述,闸室与空箱总宽度为54 m (见图1) 。
图1 常规分缝+ 空箱方案图单位: mm
2.1.2 后浇带处理方案(方案2)
经计算分析,本方案主要在中孔闸底板布置1 道1 m宽的混凝土后浇带,并通过后期施工技术处理将闸室形成整体接头,全段不设缝,其闸底最大地基应力为6.55 t/m2(均小于常规分缝+ 空箱方案中孔或边孔应力)。
综合上述,闸室与两侧底板总宽度为42.11 m (见图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