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艺出版社高中音乐选修:音乐鉴赏彩云追月
鉴赏《彩云追月》
![鉴赏《彩云追月》](https://img.taocdn.com/s3/m/0ca9be646294dd88d1d26b0c.png)
鉴赏《彩云追月》《彩云追月》是由任光、聂耳于1935年创作的优秀的民族管弦乐曲。
钢琴作曲家王建中成功地把它与钢琴特有的表现手法融为一体,改编成钢琴曲,作品以浓郁的民族色彩与独具特色的艺术感染力而深受人们的喜爱,成为各艺术院校钢琴学生必弹的曲目。
《彩云追月》的旋律,采用中国的五声音阶写成,简单、质朴,线条流畅,优美抒情,形象地描绘了浩瀚夜空的迷人景色。
引子由8小节构成,第一小节模仿民族管弦乐中的弹拨乐器,弹拨出轻盈的衬腔,节奏张弛有度,第二小节由一个长琶音、流动的五声音阶与颤音构成,使音乐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第三、第四小节分别是第一、第二小节的上行模进,第五小节采用托卡塔式的表现手法,用重复的五声音阶按左手单音,右手八度快速交错进行,仿佛浩瀚夜空下,月光如水的画面。
钢琴演奏时,衬腔要弹奏得轻盈跳动,因此,双手要紧贴琴键跳动;第二小节要注意双手函接连,快速、流畅地把五连音与长颤音弹奏成一条流动的音乐线,要求力度从弱到强,同时再配上踏板演奏;五声音阶的八度弹奏要求指紧贴琴键从慢到快从高到低移动。
呈示段是一个三句式的单乐段,主题乐句第一、第二小节,从徴音开始按五声音阶上行级进,同时模仿民族管弦乐中的弹拨乐器的音色,在四拍长音的地方弹出轻盈的衬腔作为填充,使音乐变得丰满而不单调。
第二乐句在高音的地方加入装饰音,以模仿笛子的音色,和声上采用了Ⅵ级和弦与Ⅲ级的七和弦伴奏,使音乐更富于民族特点。
如下图:第三乐句是第二乐句的下行四度模进。
钢琴演奏时要追求音色上的模仿及明亮的特点,起音就要求手指紧贴琴键弹奏,随着音乐的不断向上而使力度渐渐加强,再配合踏板的使用,使音乐连贯、流畅;模仿笛子的部分要注意装饰音要弹奏快速、清晰,整个旋律要注意颗粒性及能够圆滑演奏,使其具有清晰、流畅的旋律线。
两小节的间奏也是模仿民族管弦乐中的弹拨乐器,弹拨出轻盈的衬腔。
中段是一个四句式的平行乐段,第一、第二乐句继续模仿笛子明亮的音色,在高音区出现,和声上主要采用主和弦、属和弦及它们的七和弦,采用流动的分解和弦作为伴奏织体,长音的地方则模仿民族管弦乐中的弦乐来填充。
《彩云追月》音乐优秀教案通用
![《彩云追月》音乐优秀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70eb3c67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ae.png)
《彩云追月》音乐优秀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彩云追月》这首经典音乐作品。
该内容位于教材第十章“民族器乐欣赏”中的第二节。
详细内容包括对《彩云追月》的背景介绍、旋律分析、演奏形式、音乐特点等,让学生深入了解这首音乐作品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彩云追月》的创作背景、演奏形式及音乐特点,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2. 通过学习《彩云追月》,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提高音乐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激发他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彩云追月》旋律的分析和音乐特点的讲解。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彩云追月》的音乐魅力,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设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彩云追月的美丽图片,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背景介绍:介绍《彩云追月》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这首音乐作品的来源。
3. 旋律分析:播放《彩云追月》,引导学生关注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元素,分析音乐结构。
4. 演奏形式:讲解《彩云追月》的演奏形式,如独奏、合奏等,并让学生亲身体验。
5. 音乐特点:分析《彩云追月》的音乐特点,如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和声丰富等。
6.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演奏形式表现《彩云追月》。
7. 例题讲解:选取一段《彩云追月》的旋律,讲解音乐理论知识。
8.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另一段《彩云追月》的旋律。
六、板书设计1. 《彩云追月》2. 内容:创作背景演奏形式音乐特点旋律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彩云追月》中的和声运用,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2. 答案示例:和声运用丰富,给人一种宁静、优美的感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的参与度如何,教学难点是否讲解清楚。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欣赏其他民族音乐作品,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彩云追月》音乐优秀优质教案通用
![《彩云追月》音乐优秀优质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3d96001d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00.png)
《彩云追月》音乐优秀优质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教材《音乐欣赏》第七章《民族器乐欣赏》中的《彩云追月》部分。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彩云追月》的创作背景,学习歌曲的旋律、节奏、音色及曲式结构等,掌握民族乐器演奏技巧和表现手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彩云追月》的创作背景,理解歌曲的意境,培养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
2. 学会欣赏《彩云追月》的旋律美、节奏美和音色美,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 通过学习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部分节奏的掌握,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
教学重点:《彩云追月》的旋律、节奏、音色及曲式结构的学习,以及民族乐器的演奏实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教学课件等。
学具:民族乐器(如笛子、二胡、琵琶等)、乐谱、笔、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月光下的美景,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意境,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彩云追月》。
2. 初听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彩云追月》的旋律、节奏和音色,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
3. 学习歌曲: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音色和曲式结构,指导学生学唱歌曲。
4. 民族乐器演奏实践:分组进行民族乐器演奏练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5. 随堂练习:针对所学内容进行节奏、旋律等方面的练习,巩固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彩云追月》2. 内容:创作背景旋律、节奏、音色特点曲式结构民族乐器演奏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创作一段以《彩云追月》为主题的旋律,并标注节奏和音色。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外了解其他民族音乐作品,提高音乐素养。
组织学生参加民族音乐会或实地考察,加深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认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部分节奏的掌握,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
论钢琴曲《彩云追月》音乐分析及演奏技巧
![论钢琴曲《彩云追月》音乐分析及演奏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e3365986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f0.png)
论钢琴曲《彩云追月》音乐分析及演奏技巧1. 引言1.1 介绍《彩云追月》钢琴曲《彩云追月》是一首经典的钢琴曲,由著名作曲家谭盾创作。
这首曲子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深刻的情感而著称,被广泛演奏和传唱。
《彩云追月》的音乐语言简洁明快,富有中国传统音乐的特色,融合了西方古典音乐的影响,展现了作曲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创作技巧。
这首曲子描绘了彩云追月的场景,通过音乐表现出夜空中飘浮的彩云和皎洁的明月,带领听众进入一段富有想象力的音乐之旅。
谭盾在《彩云追月》中运用了丰富多彩的和声,结构紧凑而富有变化,旋律优美动人,节奏清晰明了。
这首曲子要求演奏者具有较高的技巧和表现力,需要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精准的技术掌控。
演奏《彩云追月》不仅是对作曲家的尊重和理解,更是对中国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通过对这首曲子的深入分析和演奏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谭盾的音乐作品,领略中国钢琴音乐的魅力与魂韵。
【字数:210】1.2 分析《彩云追月》的音乐特点《彩云追月》是一首融合中国古典音乐和西方音乐元素的钢琴曲,其音乐特点独具魅力。
在和声方面,曲中运用了大量的传统中国音乐的和弦,如属调音阶和谐和弦、属七和弦等,营造出了浓厚的中国风情。
也融入了西方音乐的和声进行,使用了丰富多彩的和声变化,让整首曲子更具层次感。
在旋律方面,曲中的主题非常具有感染力,旋律优美流畅,婉转动听。
在节奏上也运用了中国传统音乐特有的韵律,如古典音乐中的变化曲式和对位法。
在演奏技巧方面,要求演奏者具有较强的音乐表现能力和技术水平,能够准确把握曲中的细节和情感表达,使整个演奏更具感染力。
【分析《彩云追月》的音乐特点】2. 正文2.1 曲式结构分析曲式结构分析是对《彩云追月》钢琴曲整体形式和组织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这首曲子的曲式结构主要分为序曲、主题A、主题B、主题C、主题D、主题E和终曲七个部分。
序曲部分引入了整首曲子的主题和基本音乐元素,为后续的发展做好铺垫。
主题A部分是整首曲子的主题,表现出秋高气爽的景象,通过渐进式的音乐变化引出主题B部分。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5课《彩云追月》教案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5课《彩云追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22a6ac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7e.png)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5课《彩云追月》教案一. 教材分析《彩云追月》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乐曲,选自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五课。
这首乐曲以优美的旋律和富有诗意的歌词,描绘了月亮升起时,云彩追逐月亮的美丽画面。
通过学习这首乐曲,学生可以感受到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方面的感知和理解能力逐步提高。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听、唱、动、奏等多种方式,体验音乐的魅力。
同时,学生对民族音乐有一定的了解,但还需深入挖掘民族音乐的特点和内涵,提高对民族音乐的感情。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学会演唱《彩云追月》,掌握基本的音乐节奏和旋律。
3.了解民族音乐的特点和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音乐节奏的把握,特别是附点音符和休止符的运用。
2.歌曲的高音部分,旋律的流畅和音准。
3.对民族音乐特点的理解和把握。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聆听、分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引导学生模仿和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
3.练习法:分组练习、集体练习,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
4.互动法: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增强课堂活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乐谱、图片、视频等。
2.教学乐器:钢琴、民族乐器等。
3.练习曲目:相关民族音乐曲目,以便进行对比学习。
4.录音设备:用于录制学生的演唱,便于课后分析和评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月亮、云彩的图片,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描述月亮升起时云彩追逐月亮的美丽画面。
然后,播放《彩云追月》乐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乐谱,引导学生观察乐曲的节奏、旋律特点。
讲解附点音符和休止符的运用,让学生初步理解乐曲的结构。
《彩云追月》音乐优秀教案通用
![《彩云追月》音乐优秀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843fc33d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0f.png)
《彩云追月》音乐优秀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鉴赏》教材第五单元“民族器乐欣赏”,具体内容为《彩云追月》的欣赏与分析。
该作品为广东音乐经典之作,由任光作曲,采用多种民族乐器演奏,展现了我国南方音乐的风格特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彩云追月》的创作背景、作曲家及其所属音乐流派;2. 培养学生对民族器乐的鉴赏能力,感受广东音乐的风格特点;3.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学会简单的民族乐器演奏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彩云追月》的旋律、节奏变化丰富,学生难以把握;2. 教学重点:广东音乐的风格特点,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钢琴、民族乐器(如二胡、笛子、琵琶等);2. 学具:笔记本、笔、乐器(如二胡、笛子、琵琶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彩云追月》片段,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氛围,提问:“你们觉得这首曲子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画面?”2. 作品背景介绍:讲解作曲家任光及广东音乐的特点,展示乐器图片,让学生了解各种民族乐器的音色特点;奏变化,讲解广东音乐中的滑音、颤音等技巧;4. 实践操作:分组让学生尝试演奏民族乐器,教师示范并指导;5. 例题讲解:选取《彩云追月》中的典型旋律片段,分析其音乐特点,引导学生学会欣赏;6. 随堂练习:让学生自主选择乐器,尝试演奏《彩云追月》片段;六、板书设计1. 《彩云追月》2. 内容:作曲家:任光所属音乐流派:广东音乐民族乐器:二胡、笛子、琵琶等音乐特点:旋律起伏、节奏变化、滑音、颤音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彩云追月》中的旋律、节奏特点,并尝试演奏;2. 答案:根据课堂所学,结合个人理解,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课后欣赏其他广东音乐作品,了解我国民族音乐的多样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彩云追月》的旋律、节奏变化丰富,学生难以把握;2. 实践操作:分组让学生尝试演奏民族乐器,教师示范并指导;奏变化;4. 板书设计:内容需详尽且具有条理性,便于学生理解;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关注学生课后欣赏其他广东音乐作品,了解民族音乐的多样性。
彩云追月歌曲赏析
![彩云追月歌曲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9f6b4165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1b.png)
彩云追月歌曲赏析1. 哎呀,《彩云追月》这首曲子呀,就像夜空中的云朵,在月光下轻盈地飞舞,旋律听起来那么轻巧,好像彩云在温柔地追逐着月亮,不紧不慢,就像一对恋人那样若即若离。
2. 听着这首曲子,我总觉得像是在看一场江南的烟雨,柔美又缠绵。
它的旋律流畅得好像流水在石间流淌,滑过每一个音符就像那小溪里的水波一样,清澈见底,却又带着一丝丝波光粼粼的神秘。
3. 你看那悠扬的旋律,就像一只白鹭轻轻拍打着翅膀,飞跃过满是荷叶的小湖,湖面上还倒映着那一轮明月,给人一种轻快的感觉,就好像一切烦恼都随着那翅膀的扇动而被抛在脑后。
4. 《彩云追月》的节奏,感觉就像那夜晚的风,带着一点儿凉意,却又那么温柔地拂过你的耳边。
那种缓慢的推进,似乎是一只温顺的小绵羊,在夜里踱步,不急不躁,却让人不自觉地跟随着它的步伐。
5. 听这首曲子,有时候觉得它像一场梦,一场关于月亮和云朵的浪漫追逐。
就好比是你在河边看到云影随风飘动,月光透过云层洒在河面上,波光粼粼,让人觉得时间都静止了一样。
6. 而那不断起伏的音符呀,就好像云朵时而飘远、时而靠近月亮,总有一种追不上但又不想放弃的感觉,像极了我们在人生中追逐梦想时,那份不曾放下的执着。
7. 说到这首曲子的背景,真的就像一幅国画,淡淡的墨色中点缀着几缕云彩和月光。
音乐一响起,就仿佛画卷被轻轻打开,带你走进那安静的、充满诗意的夜晚。
8. 有时候,我觉得《彩云追月》更像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优雅的坚持。
就像在一个静谧的夜晚,我们面对着自己的心事,不断追寻那个藏在心底的理想,但追逐的方式却是那么从容,那么有韵味。
9. 这种音乐的美呀,真的很难用语言完全描述出来,它给人的感觉是宁静中的一丝活力,像彩云追逐月亮的那种温柔与美好,让人不禁想要沉浸其中,静静地感受那份独特的韵味。
10. 总的来说,《彩云追月》是一首让人心旷神怡的曲子,它就像是一缕夜晚的微风,轻轻地拂过我们的心头,把所有的喧嚣和浮躁都带走,只留下那一份对美好和宁静的向往。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5课《彩云追月-听赏》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5课《彩云追月-听赏》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11743af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ee.png)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5课《彩云追月-听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彩云追月-听赏》是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5课的一首曲目。
这首曲目以优美的旋律和丰富的情感描绘了云彩追逐月亮的美丽画面。
通过对这首曲目的学习,学生可以感受到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培养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一定的理解和感受能力。
但他们在音乐欣赏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曲目,体验其中的情感,提升音乐欣赏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彩云追月-听赏》,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分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感受乐曲的优美旋律,体验音乐的魅力。
3.知识与技能:了解《彩云追月-听赏》的背景知识,学会欣赏民族音乐,能够简单分析乐曲的结构和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彩云追月-听赏》的旋律美和情感表达,学会欣赏民族音乐。
2.教学难点:学生对民族音乐背景的了解,以及对乐曲结构和情感的深入分析。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聆听、分析、讨论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的过程中,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彩云追月-听赏》的音频和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音乐的魅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彩云追月-听赏》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美感。
2.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乐曲的旋律、节奏、情感等方面,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乐曲。
3.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4.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加深学生对乐曲的理解。
5.练习:学生跟唱乐曲,提高音乐表现力。
6.拓展:教师介绍《彩云追月-听赏》的背景知识,让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文化内涵。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彩云追月-听赏》2.情感表达3.民族音乐背景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5课《彩云追月》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5课《彩云追月》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34a656d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3f.png)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5课《彩云追月》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彩云追月》是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5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优美动人的旋律,展现了彩云追逐月亮的美丽画面。
歌曲采用中国五声音阶,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歌词意境深远,富有诗意,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通过对这首歌曲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感受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节奏、旋律和表现手法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容易分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同时,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拓展。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体验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学会歌曲《彩云追月》,并能用优美的歌声表现歌曲的意境。
3.通过对歌曲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彩云追月》,并能用正确的姿势和音准演唱。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准把握,以及对民族音乐风格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景教学法,引导学生进入歌曲所描绘的意境,增强学生的体验感。
2.运用分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采用示范法、对比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音乐的美妙之处。
4.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月亮为主题,让学生说出自己熟悉的月亮相关的歌曲,从而引出本节课的歌曲《彩云追月》。
2.歌曲学唱:先让学生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美感。
然后,教师逐句教唱,讲解歌曲的节奏、音准等要点。
在学生掌握基本旋律后,加入歌词,指导学生用优美的歌声表现歌曲意境。
3.歌曲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旋律特点和节奏变化,让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风格。
《彩云追月》的音乐特点与演奏风格分析
![《彩云追月》的音乐特点与演奏风格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224d652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62.png)
《彩云追月》的音乐特点与演奏风格分析(一)《彩云追月》的音乐特点1.曲目特点《彩云追月》采用了西方的作曲技巧,曲目以舒缓柔和为主旋律,使人们在听作品的过程中犹如进入到了“皎洁明月动,彩云紧相随”画面中。
在该曲目中需要掌握的核心节奏是整首音乐以切分音贯穿,对踏板进行精准使用,能够将东方音乐作品的独特韵味、魅力体现出来。
第一,《彩云追月》起始位置标识的是有控制的、明朗清晰的,这说明在弹奏的时候应当合理把握力度。
手指要连续,仅仅贴住琴键进行弹奏。
要对整体语句进行划分,使其成为两个相对较为短小的语句。
在第一小节处要对踏板进行轻柔踩压,第二个小节处则要适当加强力度,由逐步变强转换为逐步减弱,最终脱离踏板。
而第三、第四及第一和第二小节的踏板运用是整篇乐曲的重点,相对于第一句而言,第二句不管是在内涵上还是在语句上都更强。
第二,乐曲间奏运用了弹跳音的演奏方式,与前面长音大乐句呈现的云朵漂浮于天空、行云流水声音等所营造的朦胧感构成反差,跳跃音体现出来的泉水滴答声音更为带给观众一种惟妙惟肖的感觉。
在演奏这部分内容的时候,要注意指法是温柔和轻快的,与曲目整体的意境相呼应。
第三,该首曲目的主旋律由 mf 逐渐发展,曲目的第十三到第十九小节中,都含有对偶句式,使用了装饰音,具有色彩性与奢华性的特征。
连音、气息转换都富有深厚的情感,充分体现了婉转的自然性。
这段琴谱能够让演奏者用高涨的热情,将个人的情感充分表达出来。
并且八度以及柱式的和弦都要保障节奏的精准和均衡。
情感更为凝重,是整首曲目中最特别的一段,演奏出了辽阔无边的空旷感,让人感受到宏伟磅礴的气势。
第四,结尾部分,尾声音乐又再一次使用了探戈的节奏,整体上和曲目起始部分相同,达到首尾呼应的效果。
速度和起始部分一样,演奏方式也相同,但不同的是,起始部分是往近处走的感觉,而结尾处却是越来越远,逐渐消失的感觉,这样能够构成一种艺术美感。
虽然整首曲目已经弹奏完毕,但广大听众仍然意犹未尽,陷入无限的想象中。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5课《彩云追月-听赏主题》教案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5课《彩云追月-听赏主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ece652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7e.png)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5课《彩云追月-听赏主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彩云追月》是一首富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选自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5课。
这首歌曲以优美的旋律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月光下的大自然美景,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歌曲分为听赏主题和演唱主题两部分,听赏主题以民乐合奏的形式出现,演唱主题则以合唱的形式呈现。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民族音乐的特点,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民族音乐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陌生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引导和启发。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特点,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学会听赏《彩云追月》的主题旋律,感受作品的美感。
3.能够用合唱的形式演唱《彩云追月》的演唱主题。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听赏主题的旋律识别和感受。
2.演唱主题的合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营造月光下的大自然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
2.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示范演唱,引导其他学生跟学。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进行音乐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乐器(如古筝、琵琶等民族乐器)。
3.合唱谱。
4.录音机、音响等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月光下的大自然美景,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情境。
2.呈现(10分钟)介绍《彩云追月》的背景,播放民乐合奏版的听赏主题,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感。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听赏主题,注意音准和节奏。
随后,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巩固(5分钟)学生自主练习合唱,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5.拓展(5分钟)邀请学生代表进行演唱展示,鼓励其他学生积极参与,共同欣赏和评价。
中国民族音乐赏析——《彩云追月》
![中国民族音乐赏析——《彩云追月》](https://img.taocdn.com/s3/m/0fbe88eb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80.png)
中国民族音乐赏析——《彩云追月》彩云追月(民乐合奏——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朱明瑛《彩云追月》朱明瑛的唱词站在白沙滩翘首遥望情思绵绵何日你才能回还波涛滚滚延绵无边我的相思泪已干亲人啊亲人你可听见我轻声的呼唤门前小树已成绿荫何日相聚在堂前明月照窗前一样的相思一样的离愁月缺尚能复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海相隔难相见亲人啊亲人我在盼盼望相见的明天鸟儿倦飞也知还盼望亲人乘归帆李娜《彩云追月》弯弯月儿夜渐浓月光伴清风月色更朦胧倒影湖中她面容柔柔身影中点点相思愁月色似是旧人梦(以上两遍)遥问故人可知否心中望相逢唯有请明月带走我问候彩云追着月儿走苏妙玲《彩云追月》(粤语)苏妙玲的唱词(粤语)明月究竟在哪方白昼自潜藏夜晚露毫茫光辉普照世间上漫照着平阳又照着桥梁皓影千家人共仰人立晚风月照中独散步长廊月浸在池塘欢欣充满了心上静听乐悠扬越觉乐洋洋夜鸟高枝齐合唱副歌:难逢今夕风光一片欢欣气象月照彩云上熏风轻掠如入山荫心向往《彩云追月》早见于清代,系著名的粤音曲谱,其风格轻快独特,描写了市民平凡生活的轻松写意,彰显了典型的广东民间音乐风格。
李鸿章任两广总督时曾将此曲抄送大内演奏。
任光与聂耳为百代国乐队写了一批民族管弦乐曲灌制唱片,《彩云追月》就是其中的一首以管弦乐重新编曲的优秀作品,成曲于1935年。
1960年,彭修文根据中央广播民族管弦乐团的乐队编制重新配器。
乐曲以富有民族色彩的五声性旋律,上五度的自由模进,竖笛、二胡的轮番演奏,弹拨乐器的轻巧节奏,低音乐器的拨弦和吊钹的空旷音色,形象地描绘了浩瀚夜空的迷人景色。
另有根据词曲填词的同名歌曲。
曲名“彩云追月”的寓意是仙人驾五彩祥云奔向月宫。
中国古典文学著作当中常有仙人驾彩云的描述,曲名当中的“彩云”意指仙人驾彩云。
这首曲子是描写人们心目中的月宫仙境。
《彩云追月》的旋律,采用中国的五声音阶写成,简单、质朴,线条流畅,优美抒情。
在第一段中,由笛、箫、琵琶、二胡、中胡齐奏,弦管合鸣,悠然自得,从容不迫。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5课《彩云追月-听赏》教案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5课《彩云追月-听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8ac576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08.png)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5课《彩云追月-听赏》教案一. 教材分析《彩云追月》是一首富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选自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五课。
这首歌曲以优美的旋律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彩云追逐月亮的美丽景象。
本节课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民族音乐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善于模仿和表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音乐活动中。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优美旋律,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2.学会用恰当的声音演唱《彩云追月》,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
3.了解民族音乐的特点,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准确演唱。
2.理解歌曲寓意,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为学生示范演唱,让学生跟随模仿。
2.讲解法: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寓意和演奏技巧。
3.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4.欣赏法:让学生聆听优秀民族音乐作品,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彩云追月》的音频、视频,以及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
2.乐器:钢琴、古筝等民族乐器。
3.教学用具:乐谱、歌单、评分表等。
七. 教学过程教师播放歌曲《彩云追月》,让学生初步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同时,展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想象彩云追逐月亮的美丽景象。
2.呈现(1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歌曲的背景、寓意和演奏技巧。
让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特点,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重点讲解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确保学生能够准确演唱。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演唱,互相评价,教师指导。
通过互动,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
5.拓展(5分钟)教师播放其他优秀民族音乐作品,让学生欣赏。
《彩云追月》音乐设计教案——现代技术下的古典美学
![《彩云追月》音乐设计教案——现代技术下的古典美学](https://img.taocdn.com/s3/m/d56531df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3a.png)
《彩云追月》音乐设计教案——现代技术下的古典美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彩云追月》这首古典音乐的背景、结构和风格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多媒体和音乐软件,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和理解这首音乐。
二、教学内容1. 《彩云追月》的背景介绍:作者、创作年代、历史渊源等。
2. 《彩云追月》的结构分析:旋律、和声、节奏等。
3. 《彩云追月》的风格特点:民族风格、古典风格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彩云追月》的音乐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介绍《彩云追月》的背景和结构,分析其音乐特点。
3. 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彩云追月》的风格特点,分享自己的见解。
4. 利用多媒体和音乐软件,让学生尝试创作类似风格的简短音乐片段。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彩云追月》的了解程度,包括背景、结构和风格特点。
2. 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和热爱程度。
3. 学生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音乐创作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彩云追月》的音乐片段和完整版。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音乐创作软件。
4. 相关资料:关于《彩云追月》的背景介绍、音乐分析等。
六、教学活动1. 欣赏与分析:让学生聆听《彩云追月》的全曲,边听边引导学生关注音乐的旋律线、节奏和和声特点。
2. 音乐鉴赏:通过对比分析,《彩云追月》与其他时代、风格的音乐作品的异同,加深学生对这首作品的理解。
3. 创意实践:分组进行音乐创作,尝试将《彩云追月》的元素融入现代音乐,如爵士乐、流行音乐等。
七、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 情境教学:利用多媒体展示《彩云追月》的音乐图像、场景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
3. 实践性教学: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如演奏、创作等,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
八、教学步骤1. 聆听《彩云追月》,让学生自由表达对该音乐的感受和想象。
2. 介绍《彩云追月》的背景、结构和风格特点,分析音乐的表现手法。
2019-彩云追月说课-范文word版 (9页)
![2019-彩云追月说课-范文word版 (9页)](https://img.taocdn.com/s3/m/d9c32a939b89680203d825cb.png)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彩云追月说课篇一:彩云追月说课稿《彩云追月》说课稿-----魏松梅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彩云追月》。
教材分析:本课是面向小学五年级学生,所用教材是《彩云追月》。
《彩云追月》是一首国乐精曲。
整个乐曲以富于中国民族色彩的五声性旋律,形象地描绘了浩瀚夜空的迷人景色,曲调悠扬而抒情。
根据课标的要求,结合教材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
1.听赏民乐合奏《彩云追月》,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体会中国民族音乐的独特意韵。
2.熟悉音乐主题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主题的演奏活动。
本课的重点、难点是:引导和启发学生对整首乐曲的情感体验。
有效的组织好学生参与演奏活动。
学法指导: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我的教学设计是以听为本,重情感、美感。
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自由发挥,从而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
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加深对音乐的体验。
本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整堂课以“皓空美景”为情境背景展开。
其环节包括“初步感受——主题欣赏——参与快乐的小乐队——拓展欣赏”。
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安排,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主动的学习音乐,并从中使自己的感受美的能力得到提高。
首先,初步感受。
轻快的音乐,让人轻松充满遐想。
巧妙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两幅图,一静一动。
教师提问;“你觉得刚才播放的音乐更适合表现哪幅图?为什么?”音乐是通过听觉来感受的,教师出示课件,两幅图对比明显,学生能轻易的感受出不同,为听赏奠定一个基调。
再次聆听音乐,听辨主奏乐器及了解演奏形式。
培养学生听辨出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的音色是音乐欣赏课一个内容,而运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更能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
第一部分在创设的情境中,通过选图画、说音乐;听辨主奏乐器及演奏形式;取名字三个环节层层推进,让学生在设计的活动中不知不觉的加深对音乐的印象,使学生通过音乐描绘的情景展开想象和联想,从而完成对音乐所表现的意境的理解及认识。
高中音乐湘文艺版《音乐鉴赏》第二单元《彩云追月》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高中音乐湘文艺版《音乐鉴赏》第二单元《彩云追月》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208abc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ad.png)
高中音乐湘文艺版《音乐鉴赏》第二单元《彩云追月》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高中音乐湘文艺版《音乐鉴赏》第二单元《彩云追月》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了解相关文化,增进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2、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民族管弦乐队,能听辩二胡、笛子、琵琶的音色。
通过活动,能用圆润的声音去哼唱部分旋律,更好的表现乐曲意境。
3、掌握切分节奏。
2学情分析
《彩云追月》是任光在1935年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乐曲。
但时下的高一学生,对民族音乐了解得并不多,音乐修养也不是很深厚。
民族文化意识缺乏。
但是他们热爱音乐,有一颗好奇的心。
学生对民族乐器、民族调式等相关知识了解也不多,通过本课学习后相信他们会有长足进步。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会唱并唱好《彩云追月》的主旋律谱子,掌握好切分节奏,用深情柔和的声音生动的表现乐曲的意境。
教学难点:切分节奏的掌握。
4教学过程
4.1教学设计
一、节奏互动,点题引入
1、X. X X X | X X X X X || 节奏齐拍,全体同学找座位坐好。
2、一二组派代表(老师事先泄题给代表)与三四组同学竞赛。
代表拍,两组同学齐跟。
彩云追月-湘文艺版《音乐鉴赏》教案
![彩云追月-湘文艺版《音乐鉴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1fd76e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52.png)
彩云追月-湘文艺版《音乐鉴赏》教案一、教材背景《音乐鉴赏》是中国音乐家协会和上海音乐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一套面向教育界、音乐爱好者及专业人士的音乐理论专著。
这套教材包括4册,内容涵盖了音乐常识、音乐史、音乐文化以及音乐欣赏等方面。
湘文艺版是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要求,对各科教材进行湘教版或湘艺版的修改和补充,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湖南的地理、历史、文化和发展。
与普通版相比,湘文艺版教材更为贴近湖南学生的生活,更具地方特色。
本教案是以湖南省2021年初中音乐课程标准为指导,根据湘文艺版《音乐鉴赏》教材编写而成。
二、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培养音乐鉴赏能力;•让学生了解中国音乐的历史、文化背景与特色;•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性理解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音乐欣赏态度和人文情操。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韵律与腔调》课堂内容1.了解中国民间文学中存在的韵律形式;2.了解中国民间音乐中存在的腔调类型;3.学习识谱、辨音、掌握基本节拍。
教学设计1.通过欣赏《彩云追月》一曲,了解音乐的韵律和腔调,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2.重点讲解韵律和腔调的概念、种类以及与文学、音乐的关系;3.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练习等,训练学生识谱、辨音和掌握基本节拍的能力;4.结合音乐欣赏,加深学生对韵律、腔调的理解和认识。
第二课时:《民族器乐》课堂内容1.了解中国的传统民族器乐;2.学习如何分辨不同民族器乐。
教学设计1.通过欣赏音乐,让学生熟悉不同民族器乐的演奏特点和风格;2.重点讲解中国传统民族器乐的概念、分类和演奏技巧;3.教师和学生一起练习演奏不同民族器乐,并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寻找更多的民族器乐。
第三课时:《中国音乐的传统与现代》课堂内容1.了解中国音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2.认识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的异同点;3.了解中国现代音乐的发展。
教学设计1.通过欣赏经典的中国传统音乐和现代流行音乐,让学生对中国音乐的历史和文化进行了解;2.分析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在音乐节奏、音高以及表达方式方面的异同,加深学生对中国音乐的认知;3.介绍中国现代音乐的发展历程和关键人物,让学生了解中国音乐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202X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5课《彩云追月》课件2
![202X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5课《彩云追月》课件2](https://img.taocdn.com/s3/m/d4d207feaf45b307e971979f.png)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11:29:56 11:29:5 611:2 94/27/ 2021 11:29:56 AM
•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 学和教 育学的 人。21. 4.2711 :29:56 11:29 Apr- 2127-Apr-21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 也是学 生的教 育者, 生活的 导师和 道德的 引路人 。11:2 9:5611:29:56 11:29Tuesday , April 27, 2021
︵
XX XX = X X X
歌曲的情绪怎么样? 深情地、平稳连贯的情绪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皎洁明月动,彩云紧相随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 们能用圆润、连贯的声音演唱 歌曲《彩云追月》,能体会歌 曲情绪。并且通过学唱歌曲掌 握了切分音节奏。
•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 ;要学 生学的 知识, 教职员 躬亲共 学;要 学生守 的规则 ,教职 员躬亲 共守。2 1.4.27 21.4.2 7Tuesd ay, April 27, 2021
教案下载:/jiaoan/
PPT论坛:
PPT课件:/kejian/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 21.4.2 721.4.2 711:2 9:5611:29:56 April 27, 2021
湘文艺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5课《(听赏)彩云追月》教学设计
![湘文艺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5课《(听赏)彩云追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afe96a2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90.png)
湘文艺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5课《(听赏)彩云追月》教学设计一、课程概述本课是湘文艺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的第5课,教学内容为《(听赏)彩云追月》。
本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古曲《彩云追月》和古琴发音的特点,能够从中感受到古琴的音乐魅力。
本课的教学需要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本课内容了解一些与古曲、古琴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二、教学目标1.了解古曲《彩云追月》的音乐特点;2.了解古琴的发音特点;3.观察、聆听、领悟古曲《彩云追月》的艺术魅力;4.了解古代古琴演奏的方式方法。
三、教学内容与重难点1. 教学内容1.古曲《彩云追月》的音乐特点、曲式和音乐素材等;2.古琴的发音特点和演奏方式;3.古琴演奏技巧和演奏方式;4.古琴的发展历史与地位。
2. 重难点1.学生聆听古曲《彩云追月》中的音乐元素,尝试感受其中的美和韵味;2.学生学习古琴的演奏方式,了解古代古琴演奏的方法;3.吸引学生对古琴音乐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
四、教学方法和策略1. 教学方法1.课堂教学:教师讲述古曲《彩云追月》的音乐元素和古琴的发音特点,向学生展示古琴演奏的样板;2.听力训练:学生要仔细聆听古曲《彩云追月》,观察、聆听、领悟其艺术魅力;3.视听训练:教师向学生播放古曲《彩云追月》的演奏视频,让学生学习古琴演奏技巧和演奏方式。
2. 教学策略1.体验式学习法:鼓励学生参与古琴音乐的实际演奏,加深学生对古琴音乐的感性认识;2.互动式教学法: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发挥学生自身的潜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3.听觉辨析法:通过聆听、辨析、分析歌曲中的音乐元素,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分析学生们已经了解到的古琴和古曲常识,简单介绍古琴的发展历程和地位,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本课的内容和重要性。
2. 阅读训练请学生们从小蜜蜂读者中找一篇与古琴或古曲相关的文章,让学生们透过阅读了解更多与古琴和古曲相关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湘艺版2021年四年级下册音乐 第五课(听赏)彩云追月教案
![湘艺版2021年四年级下册音乐 第五课(听赏)彩云追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10fe6f28ea81c759f5784b.png)
(听赏)彩云追月教学目标1、体验乐曲悠扬舒展的旋律,感受幽静夜幕下云月追逐相映成趣的意境。
2、了解并掌握切分节奏,能愉快地加入到集体合奏活动中。
3、随琴视唱音乐主题,能用打击乐为音乐主题伴奏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具备基本的视谱能力,并有一定的运用能力。
本学期可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
四年级的学生经过我这么久和他们的接触,我感觉到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而且对歌曲的喜好很明显,大多喜欢流行歌曲,对课本上歌曲不感兴趣,甚至是说很难听。
我想适当的采取“贯通”的方法来调节这样鲜明的对比。
教学重点:1、感受歌曲舒缓优美的旋律,在乐曲中体会诗画般的意境。
2、能和打击乐一起参加到音乐主题的伴奏中。
教学难点:能和打击乐器一起参加到音乐主题的伴奏中。
教学过程欣赏《彩云追月》在上课之前,我想给大家听赏一段音乐,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倾听。
听了这段音乐,大家有什么感受?再听《彩云追月》同学们的想象力很丰富,那么现在,老师要带大家到现场,看一看我们刚才聆听的乐曲中有哪些乐器是你们所认识的。
我们今天请来了我们班的小乐手,请他们来演示一下部分乐器的演奏方法!请大家来听一听看..除了这些重要的演奏乐器,这首曲子里还有一个重要的节奏,我们今天将学习的,不知道大家刚才注意到没有?有没有熟悉的同学来念一念这个节奏?好全班一起来念一念。
OK,现在再在这个节奏后面加上X X应该难不倒大家吧?非常棒,最后一个就更不用说了吧,我们一起用da来念一念X---接下来我们就要请出我们的乐器朋友,大家看看这是谁?我们用这个来敲打切分节奏,用这个。
学习切分节奏1 1学习三条伴奏型再现《彩云追月》刚才同学们都敲得很不错,不知道放在音乐里能不能也敲得很好呢?我现在请几位同学跟着音乐一起来试试。
加入打击乐器伴奏演唱主旋律(刚刚同学们都跟着演奏了很多遍,不知道有谁能哼出这么美妙的旋律?非常棒,请大家跟着琴一起唱一唱。
我们一起来模仿风儿的声音,一起轻轻地把云儿吹到月亮边上吧)全体合奏(同学们唱得真是温柔动听,现在林老师觉得,我们也可以全班合作组一个小乐队来,谁愿意来试一试?)作品拓展朗诵歌词,感受意境演唱歌曲聆听不同版本《彩云追月》并在课后搜索其他版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歌曲的情绪怎么样?深情地、平稳连贯 的情绪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皎洁明月动,彩云紧相随。源自谢谢任光(1900-1941)浙江嵊县人。从小喜爱民间音 乐。1919年到法国勤工俭学,边当钢琴修理工,边学习 音乐。1927年回国后,参加左翼剧联音乐小组及歌曲创 作者协会。1934年创作了著名的《渔光曲》,一举成名。 后来写作了《月光光》、《大地行军曲》等电影插曲和 一些救亡歌曲,如《打回老家去》、《高粱红了》。此 外,还写过歌剧《台儿庄》、《洪波曲》的音乐。1940 年在新四军军部工作,皖南事变时英勇牺牲。
彩云追月
教学目标
一、能用圆润、连贯的声音歌唱《彩云追 月》。 二、能体会歌曲情绪,并能用音乐的形式 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三、了解并掌握切分节奏,“XXXXX”。
鉴赏提示
这首乐曲是任光在1935年创作的。他当 时任上海百代唱片公司节目部主任,与聂耳 一起创作了不少进步的抗日歌曲,并录制成 唱片,影响很大。重新编配后的《彩云追月》 更注重民族音乐的色彩,突出五声性主旋律, 并以笛子、二胡轮番演奏,配上琵琶的轻巧 节奏,简单的低音拔弦和吊镲的空旷音色, 描绘了浩瀚夜空的迷人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