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态放射性流出物对水生生物辐射影响评价初探
压水堆核电站运行状态下气液态放射性流出物源项计算研究_吕炜枫
核岛厂房通风系统中放射性来源于放射性
液体的泄漏和开放水面的蒸发。在实际设计过
程 中 ,由 于 厂 房 中 设 备 众 多 且 泄 漏 不 固 定 ,往 往
难以获得比较精确的泄漏率数据。在这种情况
下也可采用归一化泄漏系数的方式以评估通过
核岛厂房通风系统向环境的放射性释放。归一
化泄漏系数定义为通过厂房通风系统向环境的
第47卷 增 刊 2013年6月
原子能科学技术 Atomic Ener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47,Suppl. Jun.2013
压水堆核电站运行Hale Waihona Puke 态下 气液态放射性流出物源项计算研究
吕炜枫,熊 军,唐邵华,刘 杰
(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57)
间以 及 各 项 设 备 对 其 的 总 去 污 因 子,可 分 析 得
到在产生源头至环境过程中该股流体中放射性
核素 的 去 除 情 况,考 虑 对 所 有 向 环 境 排 放 的 流
体对 时 间 的 积 分,可 得 到 在 运 行 状 态 下 以 气 态
或液态方式向环境释放的放射性核素总量。
根据以上分 析,对 于 在 运 行 状 态 下 以 气 态
1 气 液 态 放 射 性 流 出 物 源 项 计 算 基 准
运行状态下气液态放射性流出物源项计算 基准 包 括 两 部 分:一 回 路 冷 却 剂 源 项 和 机 组 运 行状态。一般而 言,气 液 态 放 射 性 流 出 物 源 项 设计值计算所基于的一回路冷却剂源项为考虑 0.25%或1% 的 燃 料 包 壳 破 损 率 情 况 下 的 值, 所基于的机组运行状态为考虑基于运行经验反 馈得出的运行状况较恶劣的情况。而预期值计 算所基于的一回路冷却剂源项为接近机组实际 运行 水 平 的 值,所 基 于 的 机 组 运 行 状 态 为 机 组 的平均运行状态。
201211核电厂放射性流出物监督性监测工作的一些探讨
表 2 田湾核电站 1、 2 号机组放射性流出物年允许最大排放量 Tab.2 Maximum annual allowable discharge value of radioactive effluents from reactor 1 and 2 in Tianwan NPP
放射性流出物 批准最大年排放量
第 32 卷 第 3 期 2012 年 5 月
辐射防护 Radiation Protection
Vol. 32 No.3 May 2012
核电厂放射性流出物监督性监测工作的一些探讨
周 程, 张起虹, 朱晓翔, 孙恋君
( 江苏省辐射环境监测管理站, 南京 210019)
摘 要:简要概述了国内核电厂放射性流出物现行有效的法规、标准和要求,结合我省多年来对核电厂环
国内各个核电厂对排放浓度的控制要求更 多的是根据其自身的情况而定。 大亚湾核电站 和岭澳核电站制定的排放内部控制标准: 正常 运行期间为 500 Bq/L; 大修期间为 l 000 Bq/L。 秦山核电一期和二期的排放控制标准长期执行 370 Bq/L, 后来从废物最小化出发, 经原国家 环保总局审批后调整为 3 700 Bq/L。 田湾核电 厂按俄罗斯原设计的排放控制标准为 20 Bq/L, 在首次装料阶段环境影响报告书审评时, 从 废物最小化考虑将除氚外放射性核素浓度排 放控制标准改为 200 Bq/L, 氚活度浓度控制值 为 8×106 Bq/L。
收 稿 日 期 :2010-09-13 作 者 简 介 :周 程( 1981—) ,男 ,2006 年 毕 业 于 成 都 理 工 大 学 核 技 术 与 应 用 专 业 ,获 硕 士 学 位 ,工 程 师 。 E-mail: flyingzc@
流出物和环境放射性监测教材
流出物和环境放射性监测教材流出物和环境放射性监测教材第一章:流出物的概念和分类1.1 流出物的定义流出物是指人类生产活动、自然界现象或核事故等导致放射性物质进入环境的过程中,溢漏、放射性物质放散、迁移或排放到环境中的物质。
流出物的存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1.2 流出物的分类流出物可以分为自然流出物和人工流出物两类。
自然流出物是指来自自然界的放射性物质,如土壤和岩石中的天然放射性元素,气候条件导致的气溶胶等。
人工流出物是指来自人类活动的放射性物质,如核电厂、核工厂、医疗设施以及矿山等中的排放物。
第二章:流出物的监测方法与技术2.1 流出物的监测目的流出物的监测目的是为了及时掌握环境中放射性物质的存在和排放情况,并评估其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影响,为相应的控制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2.2 流出物的监测参数流出物的监测参数包括放射性核素的浓度、形态、迁移速度、沉降速率等,以及环境介质中的放射性物质的积累、分布和迁移路径等。
2.3 流出物的监测方法与技术2.3.1 实时监测实时监测是通过监测仪器和设备对放射性物质进行实时监测和定量分析,以获取实时的监测数据。
常用的实时监测方法包括放射性探测器、γ射线探测仪等。
2.3.2 样品监测样品监测是通过采集环境介质中的样品,如水、土壤、空气等,对其中的放射性核素进行实验室分析,以获取具体的放射性核素浓度等数据。
常用的样品监测方法包括液体闪烁计数法、γ谱仪分析法等。
2.3.3 生物监测生物监测是通过采集生物体,如植物、动物等,对其中的放射性核素进行实验室分析,以评估流出物对生物体的影响。
常用的生物监测方法包括生物标志物分析法、生物测量法等。
第三章:环境放射性监测的实践案例3.1 核电站周边环境监测核电站周边环境监测是为了评估核电站的运行对周边环境的放射性影响。
监测内容包括大气中的气溶胶、降水、土壤、植物和动物等样品的放射性核素浓度等。
3.2 核事故环境监测核事故环境监测是为了评估核事故对环境的放射性污染程度和范围。
核设施正常工况下液态放射性流出物环境影响评价模型简介及应用举例
在大多数情况下直接使用未考虑沉积物作
用时水产食物中的放射性比活度 ,但当底泥作
用显著时应适当加以考虑 。
对于某些特殊地区 ,淡水中的贝类或海藻
都是主要的水产食物 ,一般来说 ,对除 Cs以外
的元素 ,它们的生物浓集因子取淡水鱼类的 10
倍 ,对 Cs则取淡水鱼类的 1 /3。
2. 2. 2 岸边沉积物的放射性面密度的计算
计算水中核素浓度所必需的现场数据 (以
下的河流参数都是相应于 30年间最小的河水
流量的数据 )包括 : (1)河流宽度 B , m; (2)释放
点到可能的用水点之间的纵向距离 x, m; (3)
核素
i的衰变常数
λ i
,
s-
1 。非必需的现场条件
相关的参数包括 : 30年间最小的年平均河水流
量 qr , m3 / s;相应于 qr 的河流的深度 D , m;河水
2. 2 放射性物质在照射途径中的传输模型 对于液态放射性流出物在河流中扩散后对
人造成的影响 ,主要考虑如下几种照射途径 : ( 1 )人食用了受污染的水生食物而引起的内照
马稳林等 :核设施正常工况下液态放射性流出物环境影响评价模型简介及应用举例
·93·
射 ; (2)人饮用了受污染的水而造成的内照射 ;
1 前言
在建造核电站或其他核设施之前 ,必须对 其进行环境影响方面的评估 ,其中放射性流出 物对公众和环境造成的影响的评估是其中的一 个重要的部分 ,核设施业主和监管部门均为此 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尤其是核电站 ,正常工况 下放射性液态流出物对公众影响的评价 ,按现 行规定要求关于厂址的水文资料和人口资料等 需要许多的数据 。但在核电站的选址阶段 ,其 实并没有必要一开始就花费大量的人力去采集 大量的现场数据 ,使用很复杂的计算模型甚至 做一些专门针对某个厂址的数值模拟实验等 等 。我们可以先使用比较简单和保守的计算方 法来估算其环境影响 ,如果得到的结果远小于 管理限值 (如小于管理限值的 1 /10) ,则无需进 一步的计算 ,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工作量和提高 了工作效率 ;如果得到的结果在管理限值之上 , 我们可以使用较为精细的计算模型和少量的现 场数据来计算 ,此时如果计算结果符合国家规
核电厂流出物中14C_在海产品中的浓集研究及公众剂量评价应用
㊀第44卷㊀第2期2024年㊀3月㊀辐㊀射㊀防㊀护Radiation㊀ProtectionVol.44㊀No.2㊀㊀Mar.2024㊃辐射生物影响㊃核电厂流出物中14C 在海产品中的浓集研究及公众剂量评价应用许莉萍(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福建福清350318)㊀摘㊀要:滨海核电厂流出物的排放会对周围公众产生照射,其中剂量贡献最大的放射性核素为14C ,又以食入海产品中14C 所致的剂量占比最高㊂在进行食入海产品这一关键途径的剂量评价时,海产品中14C 的浓集情况将直接影响剂量评价的合理性㊂本文采用比活度平衡模式,充分考虑福清核电厂址海域海水及海产品实际碳含量,计算出不同种类海产品14C 浓集因子,并通过与部分厂址海产品的14C 浓集因子实测值及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 )推荐值对比验证,得到了适用于福清核电厂址海域的海产品14C 浓集因子,推荐鱼类取6800㊁藻类取5300㊁甲壳类取5000㊁软体动物取4500,并应用于公众剂量评价,划分不同年龄组,计算出食入海产品中14C 所致的公众个人有效剂量㊂关键词:14C ;浓集因子;海产品;剂量评价中图分类号:X822.7文献标识码:A㊀㊀收稿日期:2023-02-13作者简介:许莉萍(1989 ),女,2011年本科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工程师㊂E -mail:xulp01@㊀㊀核电厂向环境释放的放射性流出物,对周围公众产生的辐射照射,是人工辐射源对公众照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㊂根据监管部门的要求,核电厂需统计放射性流出物活度浓度及排放量,估算对公众的照射剂量,并需按照信息公开㊁法规要求对公众进行公示㊂根据福清核电厂机组运行阶段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辐射环境影响预测[1],机组运行产生的放射性流出物中14C 对关键居民组的剂量贡献最大,而食入海产品造成的内照射,则是14C 的关键影响途径㊂14C 是碳元素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主要来源于宇宙射线㊁反应堆运行以及核爆炸,其半衰期约为5730a,与12C 等其他碳元素一起参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㊂海洋中的14C 通过碳循环,经食物链进入人体造成内照射㊂随着全球核技术应用规模的不断发展,14C 引发的环保问题,已越来越引起国际上的重视㊂尤其在日本政府宣布计划将福岛核废水排入太平洋后,废水中大量3H 和14C 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更是引发了研究人员的激烈讨论和社会谴责,公众对核电厂放射性流出物排放及辐射影响的关注度与日俱增㊂1㊀14C 对公众的辐射影响14C 是压水堆机组燃料和冷却剂的活化产物,半衰期长且同位素交换率高,排放量主要受机组数量㊁工况影响㊂碳作为生物体最基本组成元素,广泛参与人类及动植物的各种代谢活动,14C 一旦进入生物体,将产生长期的内照射风险㊂核电厂产生的14C 向环境的释放途径主要为气㊁液态两种方式㊂气载放射性流出物经烟囱排入大气,空气中的一部分放射性核素随降雨等方式返回地面和水体中,另一部分直接进入生物体中,进而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而对公众产生辐射照射㊂气载途径流出的14C 对公众的照射途径主要有空气浸没外照射㊁地面沉积外照射㊁吸入和食入内照射,详见图1㊂液态放射性流出物经稀释后通过明渠排入周围海域,在海水中随海流稀释和扩散,在此过程中,放射性核素悬浮于海水或沉积至底泥,或通过转移进入海洋生物体内,进而对公众产生照射㊂公众接受来自液态流出物中14C 的照射途径主要有食入海产品内照射㊁岸边沉积外照射㊁海域活动外照射,详见图2㊂㊃471㊃许莉萍:核电厂流出物中14C 在海产品中的浓集研究及公众剂量评价应用㊀图1㊀气载流出物对公众照射途径Fig.1㊀Public exposure pathways from airborneeffluents图2㊀液态流出物对公众照射途径Fig.2㊀Public exposure pathways from liquid effluents㊀㊀根据以上照射途径,以福清核电机组运行期间的流出物实际排放量为源项,进行关键居民组辐射剂量评价,结果见表1[2]㊂评价结果显示:排放所致关键居民组的辐射剂量中,剂量贡献最大的核素为14C,食入海产品造成的内照射是其影响关键途径,2019 2021年该途径的剂量影响均超过了总剂量的40%,在华龙机组投运后,该数值升至了64%㊂海产品体内的14C 含量变化,直接关系到公众摄入14C 的含量,因此,分析厂址海域海产品体内的14C 含量,对公众辐射剂量评价十分重要㊂2㊀14C 在海产品中的浓集从生物积累的角度看,生物中14C 与12C 之比与其生活海域水体中的比值大致相同㊂如果地球上的14C /12C 之比由于人类核活动而升高,那么生物体结合的14C /12C 之比也将随着升高[3]㊂有研究显示,海洋植物对14C 的富集能力最强,其次是㊃571㊃㊀辐射防护第44卷㊀第2期㊀㊀㊀㊀㊀㊀表1㊀关键居民组辐射剂量评价结果Tab.1㊀Dose evaluation of the critical group鱼和其它生物,由此推测若14C 由海洋初级生产者引入食物链,其在生态系统(特别是海洋生物体)中的富集将会明显增加[4]㊂2.1㊀比活度平衡模式㊀㊀海产品中的14C 含量取决于海水中14C 在海洋生物中的转移浓集,其稳定态元素以饱和形式存在,因此在进行14C 对生物的辐射剂量评价时,迁移模式并不适用㊂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推荐采用比活度平衡模式(SA model)进行14C 对生物的辐射剂量估算[3],对于海产品中的14C,可理解为海洋生物从海水碳库中同时获取14C 和稳定态碳元素,假设海洋生物体内的碳元素快速达到平衡,其体内的14C /12C 之比将与海水中的14C /12C 之比相同,可用下式表示:C f S f=C w S w(1)式中,C f 为海洋生物中14C 的活度浓度,Bq /kg(鲜重);C w 为海水中14C 的活度浓度,Bq /L;S f 为海洋生物中稳定碳含量,g C /kg(鲜重);S w 为海水中稳定碳含量,g C /L㊂2.2㊀14C 浓集因子㊀㊀海洋生物通过各种途径从海水中摄取㊁吸收放射性核素后,核素将在其体内某些特定器官㊁组织中逐渐积累,并在一定的条件下达到平衡㊂一般用浓集因子(CF )描述海洋生物对水中放射性核素富集能力的大小㊂根据IAEA 422号技术报告[5],CF 指海洋生物体内的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与水中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的比值,计算公式如下:CF =C fC w (2)㊀㊀由公式(1)和公式(2),可得:CF =C fC w=S fS w(3)C f =CF ˑC w(4)公式(2)㊁(3)㊁(4)中参数同式(1)㊂由此可见,通过海洋生物中稳定碳含量和海水中稳定碳含量之比,可求得该类海洋生物的14C 浓集因子㊂由浓集因子和海水中14C 的活度浓度,可进一步得到该类海产品中14C 的含量㊂综上可知,在进行辐射剂量评价时,海洋生物14C 浓集因子的选取,将直接影响海产品中14C 含量的计算结果,最终影响食入海产品中14C 这一途径所致的公众个人有效剂量的结果㊂IAEA 等机构根据全球海洋调查数据,给出了多种海产品14C 浓集因子的推荐值,但因不同海域环境特征相差较大,海产品中稳定碳含量及海水中稳定碳含量不尽相同,此推荐值是否适用于福清厂址海域的海产品,需进行明确的分析和计算验证㊂3㊀厂址海域海洋生物14C 浓集因子的确定3.1㊀海水中的稳定碳㊀㊀海水中的稳定碳(12C),其存在形式较为复杂,主要包括溶解无机碳(DIC )㊁溶解有机碳(DOC)㊁颗粒无机碳(PIC)和颗粒有机碳(POC),DIC 和DOC 主要存在于水中,PIC 和POC 主要存在于沉积物中㊂DIC 是大多数海洋生物摄取碳的主要来源,是海水中最常见的碳形态,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将无机碳(主要是DIC)转化为有机碳(DOC 和POC),之后以生物为介质,在食物网内转移,在一系列的综合作用下,整个海洋中的碳平衡是基本稳定的㊂IAEA 472号技术报告[6]和IAEA 1616号技术文件中[7]均建议比活度平衡模式中的海水中稳定碳浓度可基于DIC 浓度,因此在计算海水中的14C /12C 之比时,选取DIC 的浓度作为12C 的浓度,那么结合公式(1),海洋生物的SA 模型可用下式表示:C f S f=C wS DIC (5)㊃671㊃许莉萍:核电厂流出物中14C 在海产品中的浓集研究及公众剂量评价应用㊀式中,S DIC 为海水中DIC 的浓度,g C /L㊂结合(3)式,14C 浓集因子CF 按下式表示:CF =C fC w =S fS DIC (6)㊀㊀由公式(6)可看出,根据海产品中稳定碳的浓度S f 及海水DIC 浓度S DIC 可估算出其对14C 的浓集因子,由于海产品体内总碳量及海水中碳量基本稳定,所以S f 及S DIC 是相对较稳定的数值㊂3.2㊀厂址周围海域的DIC 浓度㊀㊀海水DIC 的成份主要包括HCO 3-㊁CO 32-㊁CO 2和H 2CO 3等,影响其浓度的因素较多,包括pH 值㊁温度㊁盐度㊁环流等㊂福清核电的放射性废液通过排水明渠汇入兴化湾海域,位于台湾海峡及东海南侧的交汇地带,根据历史大面积海域调查结果,台湾海峡及东海海域海水中DIC 的浓度[8-9]列于表2㊂表2㊀台湾海峡及东海海域海水中DIC 浓度Tab.2㊀DIC concentration in seawater of㊀㊀2013年,福清核电开展了厂址环境水体本底调查[10],根据调查结果,厂址附近10km 范围内海域DIC 浓度变化示于图3㊂根据表1数据,台湾海峡及东海海域海水全图3㊀厂址附近10km 范围内海域DIC 浓度Fig.3㊀DIC concentration in the sea areawithin 10km near the plant site年溶解无机碳(DIC)浓度变化为9.89~28.83mgC /L,并且大部分时间集中在20~30mg C /L 范围内㊂根据图3数据,厂址附近10km 范围内海域DIC 浓度变化为16.7~25.8mg C /L,并且大部分集中在20~25mg C /L㊂考虑剂量评价针对的是以厂址为中心的80km 范围,因此厂址海域DIC 取20~30mg C /L 为宜㊂厂址邻近海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结果表明,厂址海域全年四个季度溶解有机碳(DOC)浓度的均值在1.69~4.73mg C /L [11],可看出,海水中DIC 浓度明显高于DOC,进一步验证了选取DIC 浓度作为海水中稳定碳浓度的合理性㊂3.3㊀厂址周围海域海产品的含碳量㊀㊀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中,除水和无机盐外,其他都是有机物㊂海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形成葡萄糖,有机体利用葡萄糖合成其他有机化合物,而这些有机化合物又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形成海洋动物体内的一部分㊂因此,生物体内的碳主要为有机碳,选取海产品中有机碳浓度作为海产品中12C 的浓度㊂福清核电厂址80km 范围内的食谱调查结果表明,当地居民食用的主要海产品包括鱼类㊁甲壳类㊁藻类及软体动物,在进行食入海产品剂量评价时,主要考虑这4类生物的影响㊂根据福建省海域闽东㊁闽中㊁闽南-台浅各渔场的渔业调查结果,得到各类海产品的鲜样有机碳平均含量,调查结果列于表3[12]㊂㊀㊀福清核电定期开展了厂址海域海产品监测,根据当地养殖及居民食谱情况,选取了部分鱼类㊁藻类㊁甲壳类㊁软体类海产品作为固定监测项目,每年在厂址10km 范围内海域采集海产品㊂根据㊃771㊃㊀辐射防护第44卷㊀第2期㊀㊀㊀㊀㊀表3㊀主要可食入海产品平均含碳量Tab.3㊀Average carbon content of majoredible marine organisms2013 2022年监测结果,鱼类的有机碳含量为50.0~110.6g C /kg(鲜样);藻类的有机碳含量为21.4~122.5g C /kg(鲜样);甲壳类的有机碳含量为57.0~100.3g C /kg(鲜样);软体类的有机碳含量为29.7~75.6g C /kg(鲜样),平均含碳量详见表4㊂表4㊀厂址海域海产品的实测平均含碳量Tab.4㊀The measured average carbon content of marineorganisms in the sea area of the plant site㊀㊀因表4中的海产品种类数相对表3较少,取样范围也更小,含碳量均值也低于表2,保守考虑,将鱼类㊁藻类(属于浮游植物)㊁甲壳类㊁软体动物的平均含碳量分别选取为135㊁105㊁100㊁90g C /kg㊂3.4㊀14C 浓集因子计算结果与分析㊀㊀根据3.2节和3.3节的结论,取厂址海域DIC 为20~30mg C/L,鱼类㊁藻类㊁甲壳类㊁软体动物的含碳量分别取为135㊁105㊁100㊁90g C /kg,按公式(6)计算出不同种类海产品对14C 的浓集因子,计算值列于表5,并与IAEA 422号技术报告[5]中的推荐值对比㊂表5㊀厂址海域各类海产品14C 浓集因子(CF )的计算值Tab.5㊀Calculation of14C concentration factors (CF )of various marine organisms in thesea area of the plant site㊀㊀从表5中数据可以看出,IAEA 在综合考虑全球海洋环境的情况下,给出的海产品浓集因子相当保守,是计算值的数倍之多,如果使用此推荐值,则按公式(4)计算得出的海产品中14C 的活度浓度相应的也将偏大许多,将过高地估算海产品中14C 水平,而表5中的CF 计算值则结合了厂址海域环境参数,可较好地反映厂址海域海产品14C富集的实际情况㊂3.5㊀14C 浓集因子实测值与分析㊀㊀福清核电对厂址附近海域海水14C 浓度进行了调查,在排放口10km 左右范围内,布置了总计14个点位,进行取样分析㊂监测结果显示,厂址附近10km 范围海域海水14C 的活度浓度范围在5.07~6.47mBq /L㊂同年厂址海域海产品中14C 含量监测结果:鱼类(3种)的14C 活度浓度为23.09~31.16Bq /kg(鲜样);藻类(1种)的14C 活度浓度为22.75Bq /kg(鲜样);甲壳类(3种)的14C 活度浓度为19.28~23.07Bq /kg (鲜样);头足类(1种)的14C 活度浓度为12.45Bq /kg (鲜样);贝类(4种)的14C 活度浓度为12.30~18.76Bq /kg(鲜样)㊂根据公式(3),利用海产品中14C 的活度浓度和海水中14C 的活度浓度,计算各类海产品的14C 浓集因子,得到14C 浓集因子实测值,结果列于表6㊂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厂址海域海产品CF 的实测值较表4中的计算值略低,且明显低于表4中IAEA 推荐值㊂CF 实测值较计算值偏低的可能原因为:比活度平衡模式假定的是海产品中的14C 与海水中的14C 快速达到平衡的理想情况,而实际上在捕获海产品进行测量时,可能还未完全达到平衡,即C f 偏低㊁C w 偏高,所以造成计算所得的㊃871㊃许莉萍:核电厂流出物中14C在海产品中的浓集研究及公众剂量评价应用㊀㊀㊀㊀㊀㊀㊀表6㊀厂址海域海产品14C浓集因子(CF)实测值Tab.6㊀Measured value of14C concentration factor(CF) of marine organisms in the sea area of the plant siteCF值偏低㊂因此可以认为,表5中的CF计算值较表6中的实测值已更为保守地估算海产品对14C 的蓄积能力,适用于本海域的海产品㊂综合考虑,可选取CF计算值中的最大值,作为厂址海域海产品14C浓集因子,用于剂量评价㊂4㊀厂址海域14C浓集因子对公众剂量评价的应用4.1㊀扩散模型㊀㊀液态放射性流出物在海水中的弥散,受排放流量㊁受纳水体流场变化㊁海底地形特征㊁沉降吸附作用等因素综合影响㊂‘福清核电厂5㊁6号机组运行阶段环评专题液态流出物数值模拟复核研究报告“[13]根据厂址附近海域复杂的地形地势㊁潮流以及温㊁盐分布等特定条件,采用二维数模计算和物模试验相结合,给出了各典型潮态下排放口不同海域低放废水的扩散情况㊂本文中的评价模型采用了稀释扩散模型,计算了排放口各范围海域海水14C浓度㊂按照近区和远区选取14C稀释因子C i,C i取自上述报告中的模拟结果㊂保守考虑,计算时选取了最不利于扩散的潮态,即冬季小潮时的C i,具体数值为:距离厂址排放口0~1km 范围内海域放射性核素的C i取0.30,1~2km范围内取0.23,2~3km范围内取0.20,3~5km范围内取0.12,5~10km范围内取0.07,10~20km 范围内取0.05,20~80km范围内取0.002[13]㊂4.2㊀海水14C活度浓度㊀㊀以福清核电2021年流出物排放数据为排放源项,计算海域海水中的14C活度浓度C w㊂2021年,福清核电共6台机组运行,全年液态途径14C 的排放总量为2.65ˑ1010Bq,排放口不同海域海水中14C活度浓度C w可用下式计算:C w=3.17ˑ10-8ˑQ wˑCiˑq-1(7)式中,Q w为14C年排放量,Bq/a;C i为稀释因子;q 为冷却水排水流量,m3/s,6台机组循环水流量为348m3/s㊂计算可得厂址排放口附近海域不同距离范围内14C活度浓度C w分别为:0~1km为0.72Bq/ m3;1~2km为0.55Bq/m3;2~3km为0.48Bq/ m3;3~5km为0.29Bq/m3;5~10km为0.17Bq/ m3;10~20km为0.12Bq/m3;20~80km为0.005 Bq/m3㊂需要注意的是,海水14C活度浓度还要在上述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加上14C的环境本底值㊂根据福清核电运行前环境本底调查结果(2013年),福清核电附近海域的海水14C的活度浓度范围在4.32~6.82mBq/L,均值为5.71mBq/L,因此取海水14C的本底值为5.71mBq/L㊂4.3㊀海产品中14C的活度浓度㊀㊀海产品中14C活度浓度,根据下式计算:C f=CFˑC w(8)㊀㊀保守考虑,取表5中海产品14C浓集因子CF 计算值的最大值(鱼类取6800㊁藻类取5300㊁甲壳类取5000,软体动物取4500)以及IAEA推荐值分别计算,得到海产品中14C的活度浓度,结果列于表7㊂4.4㊀食入海产品中14C所致个人有效剂量㊀㊀为保守计算,假设厂址半径80km范围内居民食入的海产品全部来自厂址附近的海域㊂食入海产品中放射性核素所致个人内照射剂量可按下式计算:D e p=C fˑUpˑexp(-λ㊃t p)ˑDF e(9)式中,D e p为公众个人食入该海域内海产品p所致的年有效剂量,Sv/a;U p为公众个人对海产品p的消费量,kg/a,不同年龄段居民的人均海产品消费量取自‘福建福清核电厂5㊁6号机组厂址周围人口和人口分布及食谱调查和统计分析专题报㊃971㊃㊀辐射防护第44卷㊀第2期告“[14];λ为14C的衰变常数1.38ˑ10-8,h-1;t p为海产品p从捕捞到被消费的时间间隔,取24h; DF e为14C对公众个人的食入有效剂量转换因子, Sv/Bq,成人5.80ˑ10-10,青少年8.00ˑ10-10,儿童1.6ˑ10-9,婴儿1.4ˑ10-9[15]㊂将不同年龄段居民分为婴儿(1岁)㊁儿童(2~ 7岁)㊁青少年(7~17岁)㊁成人(>17岁)四个组进行评价,结合表7中C f的数值,计算得到公众个人因食入海产品(鱼类㊁藻类㊁甲壳类㊁软体动物)所致的个人年有效剂量,结果列于表8㊂表7㊀海产品中14C的活度浓度Tab.7㊀14C content in marine organisms表8㊀食入海产品中Tab.8㊀Public personal effective dose due to ingestion of14C in marine organisms㊀㊀从表7和表8的数据可以看出,因为IAEA给出的14C浓集因子推荐值较大,采用该推荐值参与计算时,得到海产品中14C的含量偏大,从而导致食入海产品中14C所致的个人年有效剂量较大,超出采用表5中厂址14C浓集因子CF计算值所得的个人年有效剂量3倍,过高的估算了公众受照剂量㊂在前文中已提到,表5中给出14C浓集因子CF计算值中的最大值已较为保守,更能反映福清核电厂址海域的海产品对14C的富集情况,因此,采用此最大值所得到的剂量结果,较IAEA推荐值更能反映厂址周围居民因食入海产品中14C所致的个人有效剂量的真实水平㊂5㊀结论及建议㊀㊀14C是福清核电厂放射性流出物中的关键核素,主要通过食入海产品途径对公众产生内照射㊂在进行14C对公众的剂量评价时,海产品中的14C 的浓集因子是主要参数㊂通过比较厂址比活度模式计算值㊁厂址采样计算值和IAEA推荐值,最终推荐了适用于福清核电厂厂址㊁同时避免过高估计14C对公众剂量的海产品的CF值,分别为:鱼类取6800㊁藻类取5300㊁甲壳类取5000㊁软体动物取4500㊂该套数值能提高辐射剂量评价的准确度,进一步确保向公众公示数据的可信度㊂14C浓集因子与当地海水DIC浓度及海产品中稳定碳含量密切相关,应当关注相关的环境特征调查活动,或自主开展相关的调查工作㊂根据调查结果,不断修正海产品14C浓集因子,为合理评价食入海产品这一关键途径上14C所致的公众剂量提供更有代表性的数据支持㊂考虑核电厂放射性废液排放影响的公众关注度较高,随着华龙机组的运行,建议在6台机组稳定运行后,择机开展厂址附近海域的14C水平调查,验证华龙机组流出物排放对海域环境的影响㊂㊃081㊃许莉萍:核电厂流出物中14C在海产品中的浓集研究及公众剂量评价应用㊀参考文献:[1]㊀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福建福清核电厂5㊁6号机组环境影响报告书(运行阶段)[R].2020:6-23.[2]㊀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福建福清核电厂流出物及环境监测评价报告(2019 2021年)[R].2022.[3]㊀史建君.放射性核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核农学报,2011,25(2):397-403.[4]㊀Kumblad Linda,Gilek Michael,Kautsky Ulrik,et al.An ecosystem model of the environmental transport and fate of carbon-14in a bay of the Baltic Sea,Sweden[J].Ecological Modelling,2003,166(3):193-210.[5]㊀IAEA.Sediment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s and concentration factors for biota in the marine environment:IAEA TechnicalReports Series No.422[R].Vienna:IAEA,2004.[6]㊀IAEA.Handbook of parameter values for the prediction of radionuclide transfer in terrestrial and freshwater environments:IAEA Technical Reports Series No.472[R].Vienna:IAEA,2010.[7]㊀IAEA.Quantification of radionuclide transfer in terrestrial and freshwater environments for radiological assessments:IAEA-TECDOC-1616[R].,2009:564-568.[8]㊀林辉.台湾海峡及邻近海域溶解无机碳与有机碳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D].厦门:厦门大学,2013:28.[9]㊀张述伟.东海近岸海域溶解态碳和氮的分布变化特征[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2:18-22.[10]㊀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福建福清核电厂一期工程环境水体及生物中14C本底调查报告[R].2014:37.[11]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福建福清核电厂厂址邻近海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及分析评价报告[R].2018:182.[12]㊀李雪丁,卢振彬.福建近海渔业资源生产量和最大可持续开发量[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7(4):597-598.[13]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福清核电厂5㊁6号机组运行阶段环评专题液态流出物数值模拟复核研究报告[R].2018.[14]㊀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福建福清核电厂5㊁6号机组厂址周围人口和人口分布及食谱调查和统计分析专题报告[R].2018:117-126.[15]㊀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 2002[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Concentration study of14C in marine organisms caused by NPPeffluents and application to public dose evaluationXU Liping(Fujian Fuqing Nuclear Power Co.Ltd.,Fujian Fuqing350318) Abstract:Considering the exposure to the surrounding public caused by coastal nuclear power plant radioactive effluents,the largest contribution is caused by14C.During dose evaluation of the key route feeding from marine organisms,the14C concentration will directly affected the rationality.In this study,the specific activity equilibrium model was adopted,as well as consideration of the actual carbon content of sea water and marine organisms in Fuqing NPP.Calculating14C concentration factors of different species of marine organisms,which were verified by comparing with measured values and IAEA rec-ommended values of some marine organisms on sites.As conclusions,14C concentration factors suitable for the Fuqing NPP area were obtained.It is recommended to take6800for fish,5300for algae,5000for crustaceans and4500for mollusks.They can be applied to public dose evaluation by dividing different age groups and calculate the public personal effective dose caused by14C intake from marine organisms.These recommended values can be applied to the assessment of the public radiation dose caused by the effluents from the coastal NPP.Key words:14C;concentration factor;marine organisms;dose evaluation㊃181㊃。
水生生物影响评价
5.为进一步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及其生境的保护, 2013年环保部 农业部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水生 生物资源保护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对相关 影响评价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最重要的一点是以往对项 目的审核提前到对规划的审核。2008年四川省人民政府 关于保留省直部门行政审批事项的公告将其列入其中保 留项目。
四川省珍稀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四川省渔政船检港水生生物影响评价相关法律 法规及规定和要求
二、项目审批的前置条件 三、专题报告的内容及深度要求 四、具体办理流程
一、涉水项目水生生物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 及规定和要求
1.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1986年1月20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并在2000年、2004年和2009 年进行了修正。
在《渔业法》第四章 渔业资源的增殖和保护第三 十二条规定:在鱼、虾、蟹洄游通道建闸、筑坝,对 渔业资源有严重影响的,建设单位应当建造过鱼设施 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实施办法
1989年11月15日四川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2002年和2004年进行了修正。
为此农业部于2009年印发了《建设项目对水生生物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影响专题评价管理规范》,在其第五 条中规定:在水生生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或其周边的 拟建项目,凡可能对保护区造成不利影响的,须由建设 单位委托具备条件的单位,编制建设项目对保护区影响 的专题报告。
省水利厅转发该规定时明确,我省地方级水生生物 自然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水下工程作业对渔 业资源有影响的专题评价参照此规定执行。
3.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对专题报告进行评审,并出具评 审意见。
4.编制单位根据专家评审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后,建设单位按照 专题报告所确定的补救措施方案与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签订相关协议。
放射性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风险评价
放射性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风险评价第一章:引言放射性污染是目前世界各国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它的来源比较广泛,包括自然放射性污染和人类活动引起的放射性污染。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辐射源可能来自于核医学、工業过程和核武器试验等。
这些放射性污染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为它们对健康造成的影响是长期而可怕的。
因此,对放射性污染物的风险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章:环境中的放射性污染放射性污染物是一类有放射性的物质,可以通过地下水、大气、土壤等途径进入环境。
这些物质的存在会导致环境中的放射性污染。
其中,水文地质条件和人为因素都是影响放射性污染扩散的重要因素。
地下水是放射性元素主要的扩散媒介,其水质状况会受到各种陆地非点源污染的影响,如城市化、农业、采矿等。
大气是放射性物质的另一种重要传播途径,放射性粒子在大气中扩散后,会随着天气、风向的改变在大气中漂移和沉积,污染较大的地区容易受到污染粒子的影响,形成被污染区。
第三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放射性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非常大。
它可能引发多种疾病,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和健康。
放射性物质的摄入量和长期接触是对人体健康影响的两个重要因素。
当放射性物质被吸入或摄入,它会定居在人体内,随着时间的推移释放出辐射,影响组织和器官的功能。
这可能导致癌症、四肢萎缩、免疫系统衰竭等疾病。
此外,妊娠期间接触放射性污染物对胎儿健康的影响也是无法忽视的。
这些问题极大地限制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探索。
第四章:如何评估放射性污染的风险对放射性污染的风险评估是为保护人类健康提供决策的过程。
评估过程是确定某种放射性污染物的影响、确定其对人类和环境的潜在影响并确定风险阈值的过程。
在确定污染物的风险时,要确定每个污染物的生物学效应,并基于排放浓度、污染物类型和环境上下游等因素来确定其风险程度。
政府和工业部门需要确定阈值,该阈值是可以接受的风险的边界。
如果风险超过这个阈值,应采取行动减少污染物的释放,减少民众的暴露和伤害。
核电厂流出物排放氚的化学类别及监测方法探讨
核电厂流出物排放氚的化学类别及监测方法探讨摘要:通过对核电厂流出物排放传氚的化学类型进行能够分析,根据调查预估可能的排出量。
针对环境生物、空气中氚的监测,从而分析核电厂液态及气载流出物中不同类型氚排放的可行性,然后对相关监测方法和剂量评估模式进行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核电厂流出物;排放氚;化学类型;监测方法;应用效果根据世界上大多数核电厂的工作经验,关于流出物中氚的监测一般局限在氚化水,不过根据相关记录可知,气载流出物中的氚可能通过HT、CH3T的形态释放出来,液态流出物会通过有机氚的形式排放出来。
若是仅单纯针对HTO实施监测和评估,那么就无法有效的评估核电厂氚的排放量,由此可知,关于氚辐射剂量的评估模式还需要进一步得到改进。
一、核电厂排放氚的化学类型(一)液态流出物中的排放氚的化学类型第一,分析其来源。
核电厂反应堆中的氚主要来源于燃料中235U的三元裂变反应,对轻水堆来说可能通过一回路冷却剂活化作用而形成,主要包括10B、6Li、2H反应。
反应堆运营阶段,一回路中的氚通过化学与容积系统下泄、设备泄漏等方式进入二回路或厂房中,利用废物处理系统、厂房通风系统等排放到环境中。
由于轻水堆中水的作用,氚会代替水分子中的氢,因此排放氚的形态为HTO。
核电厂排放的有机氚来源通过核电厂废液处理系统的废液来源、系统处理工艺来进行分析,核电厂废液处理系统的废水来源于核岛工艺排放、化学废水等,这些废水中都包含有机物。
废水处理后进入到储存槽中,监测后通过液态方式排放到环境中。
根据表1可知我国的CPR1000机组核岛废液处理系统废液来源和排放量,地板疏水的排放量在50%左右。
地板疏水中可能保护一定的有机物,比如溶解形态、固体形态的洗涤剂、微生物。
核电厂废水处理技术有除盐、蒸发、过滤,同时还包括超滤、反渗透,具体特点见表2。
表1 CRP1000机组核岛废液处理系统的废液来源及排放量废液来源废物特点处理方式排放量工艺排水化学排放地板疏水及热洗衣淋浴水放射性浓度高、化学物质含量少除盐 4500m3·a-1放射性浓度高、化学物质含量少蒸发 3000m3·a-1放射性浓度低、悬浮物固体含量高过滤地板疏水1000m3·a-1热洗衣淋浴水2500m3·a-1表2 核电厂放射性废液处理方法的特点处理方法特点局限性除盐化学、热及辐射稳定性好,有大量可供选择的树脂确保选择性蒸发去污因子较大,在高盐浓度室影响较大且容易堵塞有工艺方面限制、投资和运行费用较高去污因子小,效率取决于固液分离的步骤104~106之间,适用于各种不同的放射性核素过滤适用于大体积和高盐浓度废物第二,OBT排放。
环境污染物和光照强度对水生生物行为的影响分析
环境污染物和光照强度对水生生物行为的影响分析引言:水生生物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最为显著。
环境污染物和光照强度作为两个常见的环境因素,在水体中对水生生物行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本文将对环境污染物和光照强度对水生生物行为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其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意义。
一、环境污染物对水生生物行为的影响1. 水质污染对水生生物行为的影响环境污染物,如化学物质和有机物质的排放,导致水质污染,对水生生物的行为产生了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其中,化学物质的直接毒性作用会导致水生生物的死亡或生殖能力下降,从而影响其行为。
而间接影响则包括水生生物的趋避行为、觅食行为等丧失或改变,进而影响其生存和繁殖能力。
2. 声音污染对水生生物行为的影响声音污染是一种常见的环境污染,尤其在海洋环境中对水生生物的行为产生了显著影响。
声音污染来自于船只、鱼雷、爆破等人为活动,对鱼类、海洋哺乳动物等水生生物的声音通讯和定位行为产生了干扰。
这种干扰会导致水生生物的迁徙方向错误,繁殖行为受阻,甚至对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二、光照强度对水生生物行为的影响1. 光周期对水生生物行为的调控光周期是指昼夜交替的时间长度,对水生生物的行为具有重要的生物学调控作用。
合理的光周期能够让水生生物的生长、觅食、繁殖等行为在适宜的时间内进行,从而保证其正常的生活活动。
而光照周期的改变则可能导致水生生物行为的紊乱,进而影响其生命周期和生物群落结构。
2. 光照强度对水生生物觅食行为的影响光照强度对水生生物的觅食行为有显著影响。
一方面,强光照会使某些水生动物的觅食能力下降,因为它们更喜欢在相对较暗的环境中觅食。
另一方面,某些水生动物对强光照的刺激会产生逃避行为,导致觅食效率降低。
因此,光照强度对水生生物觅食行为的调控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生态过程。
三、环境污染物和光照强度对水生生物行为的联合影响1. 污染物与光照强度的交互作用对水生生物行为的影响环境污染物和光照强度往往同时存在,并在水生生物行为中产生交互作用。
注册核安全工程师-核安全专业实务:13、流出物排放控制
液态流出物排入进入受纳水体后的情景有几点要特别注意:
对于可能有较大量的流出物排入的设施,为防止过度排放引起环境污染,必须建有足够处理能力的净化设施及设备。
必须经过废物处理系统和(或)控制设备(包括就地贮存和衰变)处理到满足排放条件后再排放。
气载流出物,要通过烟囱排放。
应设置连续监测和取样监测,连续监测应设置低报警和高报警阈值,达到高报警阈值,自动关闭而停止排放。
流态流出物,要实施槽式排放。
取样监测结果满足核准的排放要求后排放。
水生生物辐射影响评价软件ERICA版本变化分析及工程应用
版本 E R I C A 1 . 0相 比的主要 变化,并以我 国某压水堆核 电厂厂址 为例 ,分别采用程序 E R I C A 1 . 0版和 i , 2版 分析该 电
厂正常运行 工况下液 态流出物排放 对厂址 附近水生 生物 的辐射影响。结果表明 ,使 用程序的 两个版本计算 该电厂 两台 机 组正常运行 时的液态流 出物对厂址 附近水 生生物 的影响都是可接受的 ,厂址 附近水生 生物是安全 的。
2 0 1 5年 第 2卷 第 4期
2 01 5 Vo 1 . 2 No . 4
南 方 能 源 建 设
S OUT HERN EN ERGY CONS TRUCTI oN
核 电 技 术
Nu c l e a r P owe r Te c hn o l o g y
D OI :1 0 . 1 6 5 1 6 / j . g e d i . i s s n 2 0 9 5 — 8 6 7 6 . 2 0 1 5 . 0 4 . 0 2 7
WE I Qi mi n g,DU Ho n g y a n ,BAI Xi a o p i n g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C h i n a N u c l e a r P o w e r E n g i n e e r i n g C o . , L t d . , B e i j n g 1 0 0 8 4 0 ,C h i n a )
核废水对水体微生物群落与生态过程的影响
核废水对水体微生物群落与生态过程的影响核废水是指在核能产生、核设施运行和核废料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废水。
由于核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具有高毒性和长半衰期的特点,其排放对水体生态环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核废水对水体微生物群落与生态过程的影响,并分析可能的生态风险。
一、核废水对水体微生物群落的影响1. 剧毒物质的直接杀伤作用核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对水体中的微生物具有直接的杀伤作用。
放射性物质能够破坏微生物细胞的核酸和蛋白质结构,导致微生物死亡。
这种直接的杀伤作用会导致水体微生物群落的严重损失,破坏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
2. 放射性物质的持久性影响核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具有长半衰期的特点,其在水体中的存在时间较长。
这使得放射性物质能够对水体微生物群落产生持久性的影响。
放射性物质会不断辐射微生物,导致微生物遗传物质的损伤和突变。
这种持久性影响会导致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进而影响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二、核废水对水体生态过程的影响1. 生物生长与繁殖的受限核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会对水体中的生物生长与繁殖过程产生不利影响。
微生物是水体中生态过程的重要参与者,它们在水体中参与有机物的降解和循环过程。
然而,核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会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减少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从而影响水体中有机物的降解和生态过程的正常进行。
2. 食物链的破坏水体中的微生物是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其他生物的食物来源。
核废水对水体微生物群落的破坏会导致食物链的中断和破坏。
微生物数量的减少会导致食物链中的下层生物缺乏食物资源,进而影响上层生物的生存和繁殖。
这种食物链的破坏会影响整个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三、可能的生态风险核废水对水体微生物群落与生态过程的影响可能导致以下生态风险的产生:1. 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水体微生物群落的损失和改变会导致水体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微生物是水体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水体中承担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核废水排放对水生生物的生存与演化影响
核废水排放对水生生物的生存与演化影响引言:核废水排放是现代工业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核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和有毒化学物质,对水生生物的生存和演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核废水排放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核废水对水生生物的直接影响核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对水生生物造成直接的伤害。
放射性物质会破坏水生生物的遗传物质,导致基因突变和遗传变异。
这些突变和变异可能会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和免疫系统,进而威胁到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此外,核废水中的有毒化学物质也会直接损害水生生物的生理功能,如呼吸、消化和排泄等。
这些直接影响使得水生生物的生存能力大幅下降,甚至导致物种灭绝。
二、核废水对水生生物的间接影响除了直接影响外,核废水排放还对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产生了间接影响。
核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和有毒化学物质会通过水体的流动和生物链的传递,进一步扩散到更广泛的区域。
这种扩散会导致水生生物栖息地的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例如,放射性物质会沉积在河底泥沙中,影响底栖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有毒化学物质则会通过食物链逐级积累,对食肉动物造成更大的危害。
这种间接影响使得整个水生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变化,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解决核废水排放问题的措施为了减少核废水排放对水生生物的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核废水的处理和净化技术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以降低其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和毒性。
其次,应加强核废水排放的监测和管理,确保排放的水质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同时,要加强对核废水排放企业的监督和执法,确保其合规操作。
此外,还需要加强公众的环境意识和参与,通过宣传教育和社会参与,推动核废水排放问题的解决。
最后,应积极推进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利用,减少核能的依赖程度,从根源上解决核废水排放问题。
结论:核废水排放对水生生物的生存和演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直接损害水生生物的生理和遗传特性,还间接影响了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核废水排放对水生生物的生态风险评估与保护方法
核废水排放对水生生物的生态风险评估与保护方法概述核废水排放对水生生物的生态风险评估与保护方法是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
核废水中含有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污染物,对水生生物造成潜在的危害。
本文将从核废水排放对水生生物的生态风险评估和保护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核废水排放对水生生物的生态风险评估1. 水生生物对核废水的敏感性不同种类的水生生物对核废水的敏感性不同。
有些物种对放射性物质非常敏感,即使是微量的放射性物质也可能对其造成严重的伤害。
而有些物种对放射性物质的抗性较强,能够在较高浓度的核废水中存活和繁殖。
2. 生态风险评估方法生态风险评估是评估核废水排放对水生生物的潜在危害程度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生物学监测、生态模型和生态毒理学实验等。
生物学监测通过采集水样和生物样本,分析其中的放射性物质含量和生物学指标,评估核废水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生态模型利用数学模型模拟核废水排放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可以预测不同排放量和浓度的核废水对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生态毒理学实验通过暴露实验动物或植物于核废水中,观察其生长、繁殖和生理指标的变化,评估核废水对生物的毒性效应。
二、核废水排放对水生生物的保护方法1. 放射性物质的去除技术核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是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开发和应用有效的放射性物质去除技术是保护水生生物的关键。
目前常用的放射性物质去除技术包括离子交换、吸附、膜分离和沉淀等。
这些技术能够有效地去除核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降低其对水生生物的危害。
2. 水生生物的保护与修复保护水生生物是保护水环境的重要任务之一。
为了减少核废水对水生生物的危害,可以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如建立保护区、限制捕捞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等。
此外,对于已经受到核废水污染的水生生物群落,可以采取修复措施,如人工养殖和生态恢复等,促进其恢复和重建。
3. 监测与管理对核废水排放进行监测和管理是保护水生生物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监测网络,定期对核废水排放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核废水排海对沿海地区水产养殖业生态安全的影响评估
核废水排海对沿海地区水产养殖业生态安全的影响评估近年来,随着核能发展的进一步推进,核废水排海问题备受关注。
核废水的排放对沿海地区水产养殖业的生态安全产生潜在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一次全面的评估。
本文将从水质、生物多样性、经济影响三个方面对核废水排海对沿海地区水产养殖业生态安全的影响进行评估。
一、水质影响核废水排入海洋后,其中的放射性物质和化学物质有可能对沿海地区的水质带来负面影响。
放射性物质对于水产养殖业来说是一项重大威胁,它可能影响养殖水域中的生物健康状况,并可能导致养殖产品污染。
此外,核废水中的化学物质也可能对养殖物种产生毒性影响,破坏生态系统平衡,进而危及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生物多样性影响沿海地区的水产养殖业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是其重要的特征之一。
核废水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可能导致许多养殖物种的灭绝或濒临灭绝,从而削弱沿海地区水产养殖业的生态多样性。
生态多样性的减少将对这一地区的养殖业产生深远而不可逆转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生物资源的减少,还可能引发生态链的崩溃和生态系统的退化,致使养殖业无法继续发展。
三、经济影响沿海地区的水产养殖业对于当地经济发展来说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核废水排海对养殖业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环境层面,还将对当地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
核废水对水质和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可能导致养殖产品的质量下降,减少产量,进而导致养殖业的收入大幅减少。
此外,核废水排放所引发的公众对养殖产品安全性的担忧也将直接影响到市场需求和养殖业的盈利情况。
综上所述,核废水排海对沿海地区水产养殖业生态安全产生了潜在的负面影响。
在考虑核能发展的同时,应该充分评估这种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和缓解。
为了保护沿海地区的水产养殖业生态安全,应加强核废水的监测和管控,确保排放不对水质产生不可承受的影响;同时,应加强养殖物种的保护和恢复,保护生物多样性;此外,加强养殖品质监管,提高养殖产品的安全性,增强公众对产品的信任和认可。
核污水对海洋中大型海洋生物的影响研究
核污水对海洋中大型海洋生物的影响研究近年来,随着核能的广泛应用,核电站的建设和运营也逐渐增多。
然而,核电站产生的核污水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备受关注。
尽管核污水排放经过严格的处理和监管,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核污水对海洋中大型海洋生物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研究的发现和对策。
首先,核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对大型海洋生物造成的直接伤害是最为明显的。
放射性物质能够破坏细胞的DNA结构,导致遗传物质的突变,进而引发生物体的异常生长、生殖问题甚至死亡。
研究表明,一些大型海洋生物如鲸鱼、海豚等长期暴露在核污水中,其繁殖能力明显下降,生育出的幼崽也普遍存在发育异常的问题。
其次,核污水中的化学物质也对大型海洋生物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核电站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在进入海洋后会逐渐积累在海洋生物体内。
这些化学物质的积累会导致大型海洋生物的免疫系统受损,易受到疾病的侵袭。
此外,这些化学物质还可能对大型海洋生物的行为和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破坏它们的生活环境和食物链。
除了直接的影响,核污水对大型海洋生物的间接影响也不可忽视。
核电站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噪音和振动,这对海洋生物的生活和繁殖习性造成干扰。
一些研究发现,大型海洋生物在核电站附近的海域中的数量和种群密度明显减少,这与核污水的排放直接相关。
针对核污水对海洋中大型海洋生物的影响,一些科学家和环保组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首先,加强核电站的污水处理和监管,确保排放的核污水符合国家和国际的标准。
其次,加强对核电站周边海域生态环境的监测和保护,减少噪音和振动对海洋生物的干扰。
此外,推动研究和开发更加环保的能源替代方案,减少对核能的依赖,也是减少核污水对海洋生物影响的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核污水对海洋中大型海洋生物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问题。
放射性物质和化学物质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以及噪音和振动的干扰,都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毒害生物核废水对海洋生物的危害
毒害生物核废水对海洋生物的危害核废水是指在核电站、核研究所以及核武器制造厂等核设施产生的废水,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放射性物质和有毒化学物质。
当这些废水排放到海洋中时,会对海洋生物造成严重的危害。
本文将重点探讨毒害生物核废水对海洋生物的潜在威胁。
1. 放射性物质的危害核废水中含有放射性物质,如铀、锕系元素和钚等。
这些放射性物质具有高度放射性和长半衰期的特点,会持续辐射周围环境。
当这些废水排入海洋时,放射性物质会迅速扩散,影响海洋生物的健康和生存。
放射性物质的辐射会造成基因突变、遗传损伤和肿瘤等疾病,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产生不可逆的破坏。
2. 有毒化学物质的危害除了放射性物质外,核废水中还含有大量的有毒化学物质,如重金属、有机物和酸碱物质等。
这些有毒化学物质会通过海洋生物的摄食和呼吸系统进入它们的体内,对其产生直接毒害。
有毒化学物质会累积在海洋食物链的顶端,进而影响整个海洋生态系统。
海洋生物遭受有毒化学物质的损害后,繁衍能力下降,种群数量减少,甚至面临灭绝的风险。
3. 生态系统失衡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依赖于各个生物种类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
毒害生物核废水的排放破坏了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导致生物种类的减少和物种的失衡。
例如,一些重要的海洋生物,如珊瑚、底栖动物和浮游生物,对核废水中的污染物较为敏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物种减少和失衡将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崩溃,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
4.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海洋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拥有大量的物种和生态位。
然而,毒害生物核废水的排放使得许多海洋生物遭受毒害和破坏,导致它们的数量减少甚至灭绝。
这将直接导致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减少了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同时,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也会对人类的经济利益和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毒害生物核废水对海洋生物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放射性物质和有毒化学物质的存在破坏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导致了生物种类的减少和失衡,甚至威胁到生物多样性的存在。
大亚湾核电站环境监测中核素 ^(110m)Ag 的初探
大亚湾核电站环境监测中核素 ^(110m)Ag 的初探
宋海青;陈志东;林清
【期刊名称】《辐射防护》
【年(卷),期】1999(19)1
【摘要】本文介绍了大亚湾核电站运行后液体放射性流出物和周围环境海洋介质中核素110mAg的监督性监测的初步结果。
监测结果显示:西大亚湾湾内部分海水和海洋生物检测到来自大亚湾核电站液体放射性流出物中核素110mAg的轻微影响。
为了将来更好地评价和控制110mAg的影响,我们建议对大亚湾核电站周围环境监测中关键核素110mAg在海洋的形态及迁移扩散规律作进一步的研究,并加强对海洋的监测。
【总页数】6页(P71-76)
【关键词】放射性流出物;核素;海洋监测;核电站;银110m
【作者】宋海青;陈志东;林清
【作者单位】广东省环境辐射研究监测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623.8;X837
【相关文献】
1.大亚湾核电站周围海域水生生物人工放射性核素辐射剂量率的蒙特卡罗计算 [J], 苏健;曾志;余雯;何建华;尹明端;程建平
2.大亚湾核电基地周围海洋生物中^(110m)Ag水平分析 [J], 林淑倩;陈志东;林清
3.马尾藻样品中放射性核素^(110m)Ag测量及探讨 [J], 吉长余
4.源于大亚湾核电站气态排出物中的放射性核素浓度计算 [J], 李华
5.^(110m)Ag在西大亚湾海域若干环境行为的初步探讨 [J], 唐文乔;班莹;谢运棉;夏益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核电厂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的主要技术要求
控制位置
系统排放口 总排放口下游1km处
2 主要技术要求
系统排放口排放浓度限值
除H-3、C-14外其它放射性核素,100Bq/L
总排放口下游1km处浓度限值
总β,1Bq/L;H-3,100Bq/L 对比:法国,总β,;H-3,74Bq/L
国内、外核电厂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管理的实践经验反馈,特别是 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优化管理理念的新发展,均需要在针对核电厂放 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技术要求的专项技术标准中予以反映
1 引言
GB14587修订目标
与近年来颁布的法规和标准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放射性污染防治法》(2003年)和《电离辐射防护与 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的具体要 求相协调。
2 主要技术要求
废物最小化原则
在具体执行中,应首先在电厂设计和运行中减少放射 性废液的产生量(包括废液的体积量和放射性总量); 在废液处理系统和流出物排放系统的设计和运行中, 结合废液处理中产生的固体废物量对液态流出物排放 的放射性总量和浓度进行优化分析[1],在满足放射性 液态流出物年排放总量和排放浓度限值的前提下,提 出合理的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总量和浓度控制值以 及排放管理目标值。
1 引言
GB14587修订背景
核电形势发展的需要 GB14587-1993的不足
由于当时我国核电发展的条件限制,主要技术条款均针对滨海核电厂 制定,在应用于内陆核电厂时,存在较大的技术争议 法规标准的变化
放污法和GB18871等新法规和新标准的陆续发布,对我国核电厂放射 性液态流出物的排放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这些新的要求在原国家标准 中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国内外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的辐 射 影 响评 估 是非 常 必 要 的 。美 国能 源 部
( ( ) 分 级 ( R D D) 法 是 目前 国 际 上 非 人 D) 的 E G A E 方
收 稿 日期 :2 0 — 63 0 80 — 0
作者简介 : 郑
伟 ( 98 ) 女 , 苏 金 坛 人 , 级 工 程 师 , 事 核 辐 射 防 护 与环 境 影 响 评 价 等 设 计 和 研 究 。 16 一 , 江 高 从
关 键 词 :液 态放 射 性 流 出物 ; E R D BO R S A - I TA 程 序 ;水 生 生 物 ;辐 射 影 响
中图 分 类 号 :Q6 1 5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3 2 0 ) 30 3 — 4 9 . 0 0 8 6 ( 0 8 0 — 1 40
框 架 项 目 , 项 目 由 法 国 、 国 、 班 牙 、 典 等 该 德 西 瑞
O Al , T 1 并以我 国内陆某 核设施 为 例 , 正常 运行 】 对 工况下液态放 射性 流 出物所致 排放 口周 围水 体 中 水生生物 的辐射影 响进行了初步评估和研究 。
1 5个 欧洲 国家的研 究机 构参 加 , 主要 将 来 自放 射 生 态和放射 生物 的数据 整 合 成查 询 表 , 于评 价 用
郑 伟 , 白晓平
( 国 核 电丁 程 有 限公 司 , 京 1 0 4 ) 巾 北 0 8 0
摘 要 :RE RA【I 1 S )B 0TA 是 美 国 能 源 部 ( DOE) 荐 的用 于 估 算 生 物 辐 射 剂 量 的 程 序 。简 介 了 RES 推 RA B 0一 1
T 程 序 , 给 出应 用 实 例 , 时指 出 了 RE R >B OT 程 序 在 应用 中存 在 的问 题 、 后 的 改进 和研 究 方 向 。 A 并 同 S AI I A 今
发 了 用 于 估 算 水 生 和 陆 生 生 物 辐 射 剂 量 的
RES RAD— OTA 程 序 。 BI
类物种辐射剂量和辐射效应 评估 的主要方法 之一 。
笔 者 简 介 G AD D方 法 的 计 算 程 序 R S A -I R E E R DB—
欧共体 在 2 0 0 0年 1 1月 开 始 了 F S E 的 A S T
无 论 是 铀 矿 冶 设 施 还 是 核 设 施 , 运 行 期 间 在
效 应研究 和专 门有 关 在遗 传 的 、 种群 的和 生 态 系
层 次上 的效应 的敏感 生命 阶段 的研究 ” 举行 了讨 论会, 形成 了对水 生生 物 和生 态 系统 效 应 的 电离
辐射报 告 。17 9 9年 ,AE 出 版 了 有 关 评 价 放 射 I A
1 国 内外研 究概 况
1 1 国 外 研 究 状 况 .
放射 性核素 x : 人类物 种的辐射 影 响。  ̄l l z
此外 , 国 、 国等 国家也 开展 了关 于放 射性 俄 英 核 素对 环境 生 物 的辐 射影 响 研 究 , 提 了相 应 的
评 价准则 。
早 在 17 9 6年 ,A A 就 “ 生 物 的 电 离辐 射 IE 对
维普资讯
第2 7卷 第 3期
20 0 8年 8 月
铀 矿 冶
U RA N I M I N G N D ETA LIU RG Y U M NI A M
Vo1 2 N O 3 .7 . A ug 2 0 . 08
液态 放射 性 流 出物 对水 生 生物辐 射 影 响评价 初探
19 9 6年发布 了有关 辐射对 环境 效应 的综合 报 告 , 详 细描述 了辐射 对环境 中各种 生物 的影 响 。
D 0E在 1 9 年 提 出 了 环 境 放 射 防 护 的 要 求 96
和导则 , 出了保护 水 生 生物 和 陆 生生 物 的剂 量 给
限值 。之后 , 0E生 物剂 量评 价 委 员会 ( D D B AC) 组 织开 发 了非 人类物 种辐射剂 量和辐 射效应 评估
都不可 避免地 向环境排 放少 量 的液态放射 性流 出 物 , 人类 和 生 物造 成 一定 的辐射 影 响 。过 去认 对 为保护 了人 类 , 就保 护 了其 他 物 种 。近年 来 的 也 研 究表 明 : 多生物 由于生 活习性 不 同, 许 受到 的环 境辐射 剂量 率明 显 大于 人 类 , 个别 生 物 的辐 射 敏 感性 也 大于 人类 , 因此 , 保 护 环境 、 护生 物 多 从 保
境 的效应 ) 报告 。 的 联合 国原子辐射 效应 委员会 ( S E UN C AR) 在
水体 的放射 性核素 一部 分会被悬 浮物 吸附悬 浮于 水 体或受 重力作 用 沉 积 到底 泥 中 , 部 分 会通 过 一 各 种途径 迁移 到生 物 体 中并 有 不 同程 度 的 富集 。 因此 , 生生物 的 辐射 效 应来 自水 体 和底 泥 的外 水 照射 , 以及生物 体 内核 素 的内照射 。另外 , 某些设 施临近 水域 中还 会 有 国 家级 保 护动 物 。 因此 , 进
样 性 的 角 度 出 发 , 展 非 人 类 物 种 辐 射 生 物 效 应 开 的研 究 和 评 价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铀 矿 冶 设 施 和 核 设 施 正 常 运 行 工 况 下 , 入 排
性 物质 对水 生 态 环 境 影 响 的方 法 学 报 告 。1 8 98 年 ,AE 对低 放 废 物深 海 处 置 对 有 生命 的海 洋 I A 资源 的影响 进 行 了评价 。1 9 9 2年 ,A A 出版 了 IE 有关 在现有 辐射 防护 标准 的水平上 电离辐射 对植 物和 动物效应 ( 及放 射 性 释放 对 陆地 和 淡 水 环 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