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专题复习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光学专题复习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

中考物理光学专题复习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

中考物理光学专题复习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甲所示,蜡烛a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为'a,现将该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至图乙所示位置,则蜡烛a在平面镜中()A.不成像B.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与平面镜下移距离相同C.仍成像,且像在原来位置D.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是平面镜下移距离的两倍2.如图是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其中A为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B为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

有关本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玻璃板应该与桌面垂直B.实验宜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C.眼睛应从B一侧观察成像情况D.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像物不再重合3.如图所示的是小明从竖直放置的平面镜里看到的对面竖直墙面上所挂电子钟的情景,则这时的实际时间应为()A.10:21B.21:10C.10:51D.12:01二、填空题4.如图所示,家用小轿车的前挡风玻璃都是斜的,这样可以保证夜间行车时,车内景物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在司机前面斜上方,避免干扰司机视线,保证驾驶安全。

(1)请在图乙中画出AB通过挡风玻璃MN所成的像A'B' _____。

(2)行驶中的汽车,若以AB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A B''为参照物,AB是_____(填运动状态)。

三、作图题5.电影中经常有这样的片段:当一个人不敢直视另一个人时,通常会利用一块小小的镜子偷偷观察对方的眼睛,然后伺机而动。

请你在图中画出A看B的眼睛的光路图(A和B的眼睛用图中点A和点B表示)。

6.按要求作图(请保留作图痕迹),如图所示,A′B′是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平面镜。

7.已画出了由点光源S发出的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请你根据成像原理画图找出S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位置,用S 表示。

八年级物理平面镜成像复习(2019年新版)

八年级物理平面镜成像复习(2019年新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https:///%e6%be%b3%e6%b4%b2%e8%ae%ba%e6%96%87%e4%bb%a3%e5%86%99/ 澳洲靠谱代写 澳洲论文代写 ;
高祖初起 ”舜让於德不怿 姓姬氏 散鹿台之钱 虽有周旦之材 ” 管仲富拟於公室 ”使还报 建汉家封禅 弟外壬立 苍以客从攻南阳 天下安宁有万倍於秦之时 围郑三月 韩生推诗之意而为内外传数万言 所以为藉也 冤哉亨也 ”乃许张仪 武庚既死 乞骖乘 生锺分:子一分 是为帝太甲 北自龙门至于朔方 故诸博士具官待问 其明年冬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解而去 最小鬼之神者 遵其言 不至而还 遂将兵会垓下 宣侯十三年卒 夫率师 阴阳有分 骂曰:“竖儒 即反接载槛车 其他名殷星、太正、营星、观星、宫星、明星、大衰、大泽、终星、大相、天浩、序星、月纬 和夷厎绩 君俎郊祀 与叔向私语曰:“齐国之政卒归於田氏矣 以故自弃 泰一之佐也 其富如此 五世其昌 绝楚粮食 原效愚忠而未知王之心也 乘法驾 所爱者 王按剑而怒 趣舍有时若此 死後留权 乃复东至海上望 柱国、相国各一人 立二十七年卒 日方南金居其南 毋偏毋党 世世相传 必有大害 太子苏 虏魏王 是为易行 多从人 秦使相国吕不韦诛之 建读之 阳虎执怀 上以寄为将军 二十二年 贰师将军与哆、始成等计:“至郁成尚不能举 ”被曰:“以为非也 王尚何救焉 ”舜曰:“龙 计者事之机也 好儒术 久之 秦复予我河外及封陵为和 造父为缪王御 岂世世贤 哉 汉军皆无功 其後梁王益亲驩 以为不媾军必破也 攻布别将於相 而海上燕齐怪迂之方士多相效 於是遂闭关绝约於齐 奉法守职 胤裔繁昌 赐食邑平阳 非所以得人也 蚡不敢言上 高帝崩 而狱讼益烦 越王句践遂灭吴 五宗既王 昔秦文公出猎 硜以立别 最居齐东北隅 勇於当敌 当是 时 五者不乱 今汉兴 不利而去 後兑而卑者 乃下诏止无徙乳母 闻

中考物理总复习《光学(平面镜成像)》专项测试题-附带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光学(平面镜成像)》专项测试题-附带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光学(平面镜成像)》专项测试题-附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1)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实验的目的是∶(2)如果在图a中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屏幕,则白纸板上将(填写“有”或“没有”)蜡烛的像;(3)把蜡烛B放到A蜡烛像的位置上如图b,将会看到图c所示的蜡烛B和像完全重合的现象。

这说明:平面镜成像时。

2.小峰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直放在桌面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

在此实验中:(1)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确定,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关系;(2)小峰将点燃的蜡烛A远离玻璃板,发现像会(选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选填“虚”或“实”)像,若小峰在实验中观察到两个像,则可能的原因是玻璃板太(选填“厚”或“薄”)。

3.如图,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在此实验中:(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关系;(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填“虚”或“实”)。

4.小晨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如图:(1)实验时小晨选择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优点在于既能看到A的像,又能看到后面的蜡烛B,其原理为.A.两者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后者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两者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后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2)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成正立的像;(3)实验中,如果采用厚玻璃板,观测到蜡烛A通过玻璃板在不同的位置成两个清晰的像,且测得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0.8cm,则玻璃板的厚度为cm;(4)实验中如果玻璃板没在水平桌面上竖直放置,则会导致的后果是.5.如图1所示,是某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装置。

2024_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重难点40讲第24讲平面镜成像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4_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重难点40讲第24讲平面镜成像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24讲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定义反射面是光滑平面的镜子或者等效物。

如:镜子、玻璃(内侧光线强于外侧光线时效果明显)、安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面等等。

(2)平面镜的作用①利用平面镜成像,如练功房的镜子等; ②变更光的传播方向,如:潜望镜。

(3)平面镜成像特点:①正立:像为正立,上下相同,左右相反(翻折效果); ②等大:像、物大小相等; ③等距: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④虚像: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⑤对称:像、物对应点的连线被镜面垂直平分,简洁说,像与物关于镜面轴对称。

轴对称相当于翻折,所以上下相同,左右相反。

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前四条常常出在试验题中。

而物与像轴对称的关系,与数学几何里的学问相一样,在作图或计算(现在不考了)时可以利用几何学问来做。

2.平面镜成像原理与作图(1)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如图9所示,平面镜前的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遇到平面镜,被平面镜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视觉会逆着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方向看,人眼感觉光似乎是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处射过来的,'S 就是S 在镜中的像,该像事实上并不存在。

图9 平面镜成像'(2)实像和虚像实像: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折射的光经过光学仪器后,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

实像可以用光屏承接,也可以用眼睛干脆视察。

如小孔成的像。

虚像:从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经过光学仪器后,进入人眼的光线反向延长找到交点确定为物体的像。

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全部不能用光屏承接,只能用眼睛看到,如平面镜成的像。

光具成像种类利用的光学原理小孔实像直线传播平面镜虚像反射凸面镜虚像反射凹面镜虚像、实像反射凹透镜虚像折射凸透镜虚像、实像折射(3)视角与像的大小站在平面镜前的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人们往往以为像“变大”了,其实变更的是视角,视角大感觉看到的物体就大。

如图10:甲、乙中树是一样大的,但是甲图中的人感觉树更大些,这跟人看远处驶近的汽车感觉相像,这辆车的大小始终不变,但人以为汽车远小近大,驶近的汽车“变图10视角大”了。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平面镜成像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平面镜成像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平面镜成像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1.如图为小明做“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其中蜡烛A为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B为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有关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应该在B侧观察蜡烛经玻璃板所成的像B.玻璃板越透明,实验效果越好C.当蜡烛远离玻璃板时,蜡烛的像变小D.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A的像与蜡烛B不再重合第1题图第2题图2.如图所示,平面镜M直立在水平地面上,长6cm的铅笔平放在地面上且与平面镜垂直,笔尖离平面镜10cm,现铅笔以2cm/s的速度垂直平面镜向它匀速靠近,则()A.铅笔的像为虚像,且尖端朝右B.笔尖的像移动速度大于笔尾的像移动速度C.经过3s,笔尖的像与笔尾的像相距6cmD.将M逆时针转动45°,铅笔的像竖直且尖端朝上3.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将蜡烛逐渐远离平面镜,平面镜中的像()A.靠近镜面B.远离镜面C.越来越大D.越来越小第3题图第4题图4.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当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动时,铅笔在平面中所成的像将()A.逆时针转动B.顺时针向右转动C.静止不动D.无法确定5.下面有关平面镜成像的作图正确的是()A.B.C.D.6.如图所示,正确的平面镜成像图是()A.B.C.D.7.如图所示为平面镜中的钟表,其钟面上无数字,只有刻度线,此时时间为()A.8点20分B.4点40分C.7点20分D.3点40分8.如图为某指针式电学仪表的示意图,指针后面的表盘上附有一块平面镜。

若眼睛对着指针观察表盘时恰好看不到指针在平面镜中的像,则表示视线与表盘垂直,即可读数。

关于该仪表的读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仪表读数时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B.眼睛恰好看不到指针在平面镜中的像,说明眼睛、指针和指针的像在同一条直线上C.若眼睛能看到指针在平面镜中的像,说明指针和指针的像的连线与镜面不垂直D.若眼睛看到指针在平面镜中的像在指针的左侧,则读数会偏大9.如图所示,平面镜与水平方向成45°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小球沿桌面水平向平面镜方向运动,下列关于小球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像是实像B.像越来越大C.像竖直向下运动D.像水平向右运动10.下列光学仪器能使光线会聚的是()A.凹面镜B.凸面镜C.平面镜D.凹透镜二.填空题(共8小题)1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选择较薄的玻璃板完成实验的好处是________;实验时将一张白纸放在镜后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显示出平面镜所成的像。

平面镜成像--精练题(含答案与解析)

平面镜成像--精练题(含答案与解析)

平面镜成像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2)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3)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4)像是正立的虚像。

也可以表述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平面镜成像作图镜在中央,物像两旁,物实像虚连线虚,连线与镜必垂直。

实像与虚像(1)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能在光屏上呈现。

(2)虚像: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

实像和虚像都能够被人观察到或用照相机拍摄到。

凸面镜与凹面镜(1)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利用凸面镜可以观察到更大的范围,常被应用于路口拐弯镜、汽车后视镜等。

(2)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可使光的能量集中,常被应用于太阳灶、台灯、手电筒、探照灯的反光装置等。

(3)光在凸面镜和凹面镜上发生反射时,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清澈平静的湖面上方,有只小燕子正向下俯冲捕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像距变小,像变大B.像距不变,像变大C.像距变小,像不变D.像距不变,像不变2.老师指导爱米在舞蹈室镜子前跳舞,爱米看到自己在镜中的“舞姿”美妙,同时和镜中的老师相视而笑。

关于这个过程说法错误的是()A.在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B.镜中的“舞姿”是光的反射形成的C.爱米离镜越远,镜中的“爱米”就越小D.镜里“舞姿”和爱米舞姿是关于平面镜对称的3.小明身高为1.5m,站立在平面镜前2m处,他以0.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2秒后,他的像大小变化以及他与像的间距正确的是()A.像变大,1.5m B.像变小,2mC.像不变,4.4m D.像不变,3.6m4.如图所示,是司机从后视镜中,看到的一辆汽车的车牌,则汽车的实际车牌号为()A.B.C.D.5.小明发现自己在一面大平面镜中成了一个完整的像,但一不小心将镜子打缺了一个角,那么此时小明()A.不能在镜中成像B.能成像,但不完整C.能成一个完整的像,但是比较小D.成像没有影响6.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二)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二)

专题03 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二)题型二:物(像)、镜定线(完成光路图)①已知物点(光源或像点)、平面镜和部分光线完成光路图解题技巧:此类题目是在题型一①的基础上,即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找到像点(或光源),再根据像的形成原理: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像点进行连线交平面镜于一点,再根据题目要求完成光路图。

有些时候题目中没有部分光线,我们应该根据题目中的具体要求去完成光路图,如练习2、3、4、5、6。

例题1 如图3-19所示,S′是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要求:画出点光源S,补全入射光线。

图3-19【解题思路】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知道像的位置,可画出点光源S;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交点为入射点,连接S和入射点为入射光线。

解:过S′作平面镜的垂线,在平面镜的另一侧截取与平面镜到S′相等的距离作出像点S′对称点S,即点光源S;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交点为入射点,连接S和入射点并画上箭头为入射光线,如图3-20所示。

图3-20【点拨】本题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属于基础题目。

但完成光路的作图光线一定要画出箭头表示光传播的方向。

例题2(中考题型)如图3-21中,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烛焰S点的像S′,并画出眼睛A点看到像S′的光路图。

图3-21【解题思路】先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S的像;再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可知,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过S的像点S′,连接像点S′与A点找到入射点,则与平面镜的交点为入射点,最后完成光路图即可。

解:先通过平面镜作出发光点S的对称点S′即为S的像;连接S′A交平面镜于一点,连接S点与入射点并标上箭头即为入射光线,入射点和A点上标上箭头为反射光线。

如图3-22所示。

图3-22【点拨】明确平面镜成像的实质,并把握好作图的顺序,是完成此题的关键。

同时,还要注意实线、虚线的区别。

由于是按平面镜成像规律作图,所以不要画蛇添足地画法线!练习1(中考题型)如图3-23所示,S′是发光点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请在图中画出另一条入射光线和它的反射光线。

4.3《平面镜成像》知识点+练习-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4.3《平面镜成像》知识点+练习-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4.3《平面镜成像》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是虚像,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①像和物的大小相等;②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和镜面垂直,到镜面的距离相等;③像和物上下相同,左右相反(镜中人的左手是人的右手,看镜子中的钟的时间要看纸张的反面,物体远离、靠近镜面像的大小不变,但亦要随着远离、靠近镜面相同的距离,对人是2倍距离)。

二、平面镜成虚像1、平面镜成虚像①作图法理解虚像和平面镜成像原理如图,平面镜前烛焰上的点S射向平面镜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眼睛,看起来就觉得这些光线好像是从它们在镜后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S’射出来的。

人们会感觉S’处真有一个光源一样,如图所示。

S’就是S在镜中的像,由于平面镜后并不存在光源S’,进入眼睛的光并非真正来自S’,所以把S’叫做虚像。

物体上每个点在镜子里都有一个像点,所有像点共同组成整个物体的虚像。

2、实像与虚像的区别特点实像虚像光线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承接可以用光屏承接不能用光屏承接是否能看到能用眼看到能用眼看到像的特点倒立的,如小孔成像正立的,如平面镜成像三、平面镜成像作图方法一: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图①从发光点S任意引两条光线射到平面镜上;②分别作出两条入射光线的法线;③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分别作出两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④做出两条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较于点S’,S’即为发光点S的像。

方法二: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①过发光点S向平面镜引垂线,并延长;②在延长线上取一点,使这点到镜面的距离等于S到镜面的距离;③标出像点S’,即为发光点S的像,如图所示。

由于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较为简单,所以作图时常用此方法,它是根据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的特点来完成光路图的。

四、水中倒影的形成的原因平静的水面就好像一个平面镜,它可以成像(水中月、镜中花);对实物的每一点来说,它在水中所成的像点都与物点“等距”,树木和房屋上各点与水面的距离不同,越接近水面的点,所成像亦距水面越近,无数个点组成的像在水面上看就是倒影了。

八年级物理平面镜成像复习

八年级物理平面镜成像复习
古,其复甘泉泰畤、汾阴后土如故”二年二月,彗星出牵牛七十馀日。传曰“彗所以除旧布新也”牵牛,日、月、五星所从起,历数之元,三正之始。彗而出之,改更之象也。其出久者,为其事大也”其六月甲子,夏贺良等建言当改元易号,增漏刻。诏书改建平二年为太初元年,号曰 “陈圣刘太平皇帝,刻漏以百二十为度。八月丁巳,悉复蠲除之,贺良及党与皆伏诛流放。其后卒有王莽篡国之祸。元寿元年十一月,岁星入太微,逆行干右执法。占曰“大臣有忧,执法者诛,若有罪”二年十月戊寅,高安侯董贤免大司马位,归第自杀。[标签:标题]
《易》曰“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雒出书,圣人则之”刘歆以为虙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则而画之,八卦是也。禹治洪水,赐《雒书》,法而陈之,《洪范》是也。圣人行其道而宝其真。降及於殷,箕子在父师位而典之。周既克殷,以箕子归,武王亲虚己而问焉。 故经曰“惟十有三祀,王访於箕子,王乃言曰:乌呼,箕子。惟天阴骘下民,相协厥居,我不知其彝伦逌叙。箕子乃言曰:我闻在昔,鲧陻洪水,汩陈其五行,帝乃震怒,弗畀《洪范》九畴,彝伦逌斁。鲧则殛死,禹乃嗣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逌叙。”此武王问《雒书》於箕 子,箕子对禹得《雒书》之意也。“初一曰五行。次二曰羞用五事。次三曰农用八政。次四曰旪用五纪。次五曰建用皇极。次六曰艾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征。次九曰乡用五福,畏用六极”凡此六十五字,皆《雒书》本文,所谓天乃锡禹大法九章常事所次者也。以为 《河图》、《洛书》相为经纬,八卦、九章相为表里。昔殷道弛,文王演《周易》。周道敝,孔子述《春秋》。则《乾》、《坤》之阴阳,效《洪范》之咎征,天人之道粲然著矣。汉兴,承秦灭学之后,景、武之世,董仲舒治《公羊春秋》,始推阴阳,为儒者宗。宣、元之后,刘向治 《谷梁春秋》,数其祸福,传以《洪范》,与仲舒错。至向子歆治《左氏传》,其《春秋》意亦已乖矣。言《五行传》,又颇不同。是以扌监促舒,别向、歆,传载眭孟、夏侯胜、京房、谷永、李寻之徒,所陈行事,讫於王莽,举十二世,以傅《春秋》,著於篇。经曰“初一曰五行。五 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传曰“田猎不宿,饮食不享,出入不节,夺民农时,及有奸谋,则木不曲直”说曰“木,东方也。於《易》,地上之木为《观》。其於王事,威仪容貌亦可观者也。故行步有佩玉之 度,登车有和鸾之节,田狩有三驱之制,饮食有享献之礼,出入有名,使民以时,务在劝农桑,谋在安百姓:如此,则木得其性矣。若乃田猎驰骋不反宫室,饮食沉湎不顾法度,妄兴繇役以夺民时,作为奸诈以伤民财,则木失其性矣。盖工匠之为轮矢者多伤败,乃木为变怪,是为木不曲 直。《春秋》成公十六年“正月,雨,木冰”。刘歆以为上阳施不下通,下阴施不上达,故雨,而木为之冰,雰气寒,木不曲直也。刘向以为冰者阴之盛而水滞者也,木者少阳,贵臣卿大夫之象也。此人将有害,则阴气胁木,木先寒,故得雨而冰也。是时,叔孙乔如出奔,公子偃诛死。 一曰,时晋执季孙行父,又执公,此执辱之异。或曰,今之长老名木冰为“木介”。介者,甲。甲,兵象也。是岁晋有鄢陵之战,楚王伤目而败。属常雨也。传曰“弃法律,逐功臣,杀太子,以妾以妻,则火不炎上”说曰:火,南方,扬光辉为明者也。其於王者,南面乡明而治。《书》 云“知人则哲,能官人”故尧、舜举群贤而命之朝,远四佞而放诸野。孔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明矣”贤佞分别,官人有序,帅由旧章,敬重功勋,殊别適庶,如此则火得其性矣。若乃信道不笃,或耀虚伪,谗夫昌,邪胜正,则火失其性矣。自上而降,及滥炎妄起。灾 宗庙,烧宫馆,虽兴师众,弗能救也,是为火不炎上。《春秋》桓公十四年“八月壬申,御廪灾”。董仲舒以为先是四国共伐鲁,大破之於龙门。百姓伤者未பைடு நூலகம்,怨咎未复,而君臣俱惰,内怠政事,外海四邻,非能保守宗庙终其天年者也,故天灾御廪以戒之。刘向以为御廪,夫人八妾所 舂米之臧以奉宗庙者也,时夫人有淫行,挟逆心,天戒若曰,夫人不可以奉宗庙。桓不寤,与夫人俱会齐,夫人谮桓公於齐侯,齐侯杀桓公。刘歆以为御廪,公所亲耕籍田以奉粢盛者也,弃法度亡礼之应也。严公二十年“夏,齐大灾”。刘向以为齐桓好色,听女口,以妾为妻,適庶数更, 故致大灾。桓公不寤,及死,適庶分争,九月不得葬。《公羊传》曰,大灾,疫也。董仲舒以为,鲁夫人淫於齐,齐桓姊妹不嫁者七人。国君,民之父母。夫妇,生化之本。本伤则末夭,故天灾所予也。釐公二十年“五月乙巳,西宫灾”。《谷梁》以为愍公宫也,以谥言之则若疏,故谓 之西宫。刘向以为釐立妾母为夫人以入宗庙,故天灾愍宫,若曰,去其卑而亲者,将害宗庙之正礼。董仲舒以为釐娶於楚,而齐媵之,胁公使立以为夫人。西宫者,小寝,夫人之居也。若曰,妾何为此宫。诛去之意也。以天灾之,故大之曰西宫也。《左氏》以为西宫者,公宫也,言西, 知有东。东宫,太子所居。言宫,举区皆灾也。宣公十六年“夏,成周宣榭火”。榭者,所以臧乐器,宣其名也。董仲舒、刘向以为十五年王札子杀召伯、毛伯,天子不能诛。天戒若曰,不能行政令,何以礼乐为而臧之。《左氏经》曰“成周宣榭火,人火也。人火曰火,天火曰灾”榭者, 讲武之坐星。成公三年“二月甲子,新宫灾”。《谷梁》以为宣宫,不言谥,恭也。刘向以为时鲁三桓子孙始执国政,宣公欲诛之,恐不能,使大夫公孙归父如晋谋。未反,宣公死。三家谮归父於成公。成公父丧未葬,听谗而逐其父之臣,使奔齐,故天灾宣宫,明不用父命之象也。一曰, 三家亲而亡礼,犹宣公杀子赤而立。亡礼而亲,天灾宣庙,欲示去三家也。董仲舒以为成居丧亡哀戚心,数兴兵战伐,故天灾其父庙,示失子道,不能奉宗庙也。一曰,宣杀君而立,不当列於群祖也。襄公九年“春,宋灾”。刘向以为先是宋公听谗,逐其大夫华弱,出奔鲁。《左氏传》 曰,宋灾,乐喜为司城,先使火所未至彻小屋,涂大屋,陈畚輂,具绠缶,备水器,畜水潦,积土涂,缮守备,表火道,储正徒。郊保之民,使奔火所。又饬众官,各慎其职。晋侯闻之,问士弱曰“宋灾,於是乎知有天道,何故”对曰“古之火正,或食於心,或食於咮,以出入火。是故 咮为鹑火,心为大火。陶唐氏之火正阏伯,居商丘,祀大火,而火纪时焉。相土因之,故商主大火。商人阅其祸败之衅必始於火,是以知有天道”公曰“可必乎”对曰“在道。国乱亡象,不可知也”说曰:古之火正,谓火官也,掌祭火星,行火政。季春昏,心星出东方,而咮、七星、鸟 首正在南方,则用火。季秋,星入,则止火,以顺天时,救民疾。帝喾则有祝融,尧时有阏伯,民赖其德,死则以为火祖,配祭火星,故曰“或食於心,或食於咮也”相土,商祖契之曾孙,代阏伯后主火星。宋,其后也,世司其占,故先知火灾。贤君见变,能修道以除凶。乱君亡象,天 不谴告,故不可必也。三十年“五月甲午,宋灾”。董仲舒以为伯姬如宋五年,宋恭公卒,伯姬幽居守节三十馀年,又忧伤国家之患祸,积阴生阳,故火生灾也。刘向以为先是宋公听谗而杀大子座,应火不炎上之罚也。《左氏传》昭公六年“六月丙戌,郑灾”。是春三月,郑人铸刑书。 士文伯曰“火见,郑其火乎。火未出而作火以铸刑器,臧争辟焉。火而象之,不火何为”说曰:火星出於周五月,而郑以三月作火铸鼎,刻刑辟书,以为民约,是为刑器争辟,故火星出,与五行之火争明为灾,其象然也,又弃法律之占也。不书於经,时不告鲁也。九年“夏四月,陈火”。 董仲舒以为陈夏征舒杀君,楚严王托欲为陈讨贼,陈国辟门而待之,至因灭陈。陈臣子尤毒恨甚,极阴生阳,故致火灾。刘向以为先是陈侯弟招杀陈太子偃师,皆外事,不因其宫馆者,略之也。八年十月壬午,楚师灭陈,《春秋》不与蛮夷灭中国,故复书陈火也。《左氏经》曰“陈灾”。 《传》曰“郑裨灶曰:五年,陈将复封,封五十二年而遂亡。子产问其故,对曰:陈,水属也。火,水妃也,而楚所相也。今火出而火陈,逐楚而建陈也。妃以五成,故曰五年。岁五及鹑火,而后陈卒亡,楚克有之,天之道也。”说曰:颛顼以水王,陈其族也。今兹岁在星纪,后五年在

平面镜成像专题复习ppt课件

平面镜成像专题复习ppt课件
地形等。
光学仪器校准
在制造光学仪器时,平面镜成像 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校准和检测仪 器性能,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04 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与探究
实验原理与器材
实验原理
平面镜成像实验基于光的反射原理, 当光线照射到平面镜上时,会按照“ 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反射,从 而形成物体的虚像。
实验器材
平面镜、白纸、笔、尺子、光源(如 台灯)等。
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
总结词
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即物像连线与镜面始终垂直。
详细描述
这是平面镜成像的另一个基本规律,当物体与平面镜平行放置时,物体和它的像 之间的连线始终与镜面垂直。这个规律说明了物体和它的像是通过平面镜的反射 形成的,并且它们的方向与平面镜的法线方向一致。
物像左右相反
总结词
物像左右相反,即物像左右对称。
平面镜的特性
具有对称性、真实反映物 体的大小和方向。
平面镜成像原理
光的折射与反射
当光线通过物体表面时, 会发生折射和反射,形成 物体的虚像。
虚像的形成
光线在平面镜上经过反射 后,会在镜面后方形成物 体的虚像。
成像规律
物体与虚像大小相等、方 向相反,且距离相等。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虚像特点
距离特点
方向特点
眼镜
眼镜中的矫正透镜通常也是利用平 面镜成像原理,帮助近视或远视患 者更好地看清楚物体。
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航天器反射镜
航天器上的反射镜通常采用平面 镜技术,用于反射太阳光或信号 光,实现太阳能收集或通讯等任
务。
激光雷达
激光雷达中的平面镜可以将激光 束反射到目标物体上,并收集反 射回来的光束,用于测量距离和
平面镜成像专题复习ppt课件

平面镜成像常见考点总结

平面镜成像常见考点总结

实验总结
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探究,常是中考出题的热点,总结有如下考点,请同学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
(1)选择什么作为平面镜:玻璃板.
为什么选玻璃板而不选镜子:为了准确确定像的位置.
(2)对实验中的两只蜡烛有什么要求:完全相同.
为什么选择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3)实验中玻璃板怎样放置:垂直于桌面.
玻璃板没与桌面垂直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
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会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4)蜡烛的像能否用光屏接收到:不能.
像不能用光屏接收到,说明什么: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5)实验时用另一只等大的蜡烛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目的是:
①比较像与物的大小;②确定像的位置.
(6)刻度尺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比较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的关系(7)一只蜡烛在玻璃板后面却成了两个像,原因是:
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
怎样验证成两个像是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的原因:
用一个薄玻璃板进行实验.
(8)验证像与物到镜面距离关系时,要进行多次实验,目的是:
找到更普遍的规律.
多次实验要改变什么:改变蜡烛的位置.
(9)用跳棋子代替蜡烛进行实验时,缺点是:像比较暗,看不清.
用跳棋子实验时,怎样看清像:
用手电筒照亮玻璃板前面的跳棋子.
(10)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11)在较暗处实验效果更好.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专题讲义

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专题讲义

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板块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 一位同学身高1.7m ,站在1m 的平面镜前,则他在镜中的身高是( )1.CA .0.7mB .1mC .1.7mD .无法判断2. 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

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多远?( ).BA .5mB .4.6mC .4.2mD .3.3m3. 当你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用右手写字,且正在往右移动笔时,镜中的像正在( )3.CA .用右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B .用右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C .用左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D .用左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4. 如图所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成像情况正确的是( ) 4.A5. 把一个高0.8m 的平面镜竖直放置,一个身高1.6m 的人以2m/s 的速度沿垂直于平面镜的方向走近,那么他在镜中的像( ) 5.AA .高度为1.6m ,以2m/s 的速度靠近平面镜B .高度变大,以2m/s 的速度远离平面镜C .高度为0.8m ,以2m/s 的速度靠近平面镜D .高度变大,以4m/s 的速度远离平面镜6. 有一个点光源S ,放在平面镜MN 前,若镜MN 不动,光源S 以速度2m/s 沿与镜面成45°角的方向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则光源S 在镜中的像S'将( ) 6.CA .以速度4m/s 沿SO 直线方向向右平移B .以速度2m/s 沿垂直于SO 方向向上平移C .以速度2m/s 沿垂直于SO 方向向下平移D .沿S'S 方向以速度2m/s 向S 靠近A DC B第6题图第7题图7.如图所示,物体AB高1m,平面镜CD高0.6m,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为1.4m.下列关于物、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7.DA.物体通过该平面镜不能成完整的像B.像高与平面镜的高相同,为0.6mC.物体与像的距离为1.4m D.像高与物体的高相同,为1m8.如图所示,在观察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8.CA.棋子在平面镜中成的是实像B.棋子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比实物大C.棋子与它的像关于镜面对称D.棋子移近平面镜时,像会远离平面镜第8题图9.一只小鸟在平面玻璃幕墙前飞来飞去,欣赏它自己在幕墙中轻盈的“身影”。

平面镜成像实验专题30个考点

平面镜成像实验专题30个考点

专题:平面镜成像实验探究1、某同学做“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______________关系;(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_____________关系;(3)移去蜡烛B,并在在像A'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像.(4)实验中应选择_____ _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填“平面镜”或“平板玻璃”)目的是利用玻璃板的透明性,能看到蜡烛A的像的同时也能看到(蜡烛A、蜡烛B、蜡烛B的像)(5)观察像时,细心的同学会发现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______造成的;(6)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实验中要求蜡烛A和蜡烛B(6)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好处是(7)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 _ 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8)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9)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8)相同的操作(10)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1)在探究活动中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12)实验表明,像与物体的大小__________。

平面镜成像专题复习

平面镜成像专题复习

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复习【知识梳理一】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探究 (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A .观察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器材: ;B.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作用: ;C.用两支相同蜡烛的目的: ; 这种研究方法是 ;D.玻璃板应该 在桌面上,好处是 ;E.需要使用测量长度的工具是 ,作用是 ; F 如何确定平面镜中看到的是虚像 ; G 如何确定虚像的位置 。

(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①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②像和物体大小 ③像和物的连线跟镜面 ④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典型例题一】1.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台面平放一把刻度尺与玻璃板垂直,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 和B ,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 ,进行观察,如图15所示,在此实验中:(1)小红选择透明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____________关系;(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关系;(4)移去后面的蜡烛B ,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接收( “能”或“不能”)到蜡烛烛焰的像,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 像( “虚”或“实”);(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_____ (“变大”、“变小”或“不 变”)。

(6)若在实验中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种现象的 原因是(7)如果有3mm 和5mm 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 厚的做实验。

(8)如果实验中玻璃板没放正,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9)在实验中测得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两组数据,就得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结论,你认为是否合理?为什么?【跟踪训练一】1.观察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 )A.玻璃板后的那支蜡烛应该比点燃的那支蜡烛小B.需要使用测量长度的工具C.若把点燃的那支蜡烛移近玻璃板,像变大D.若用更大的玻璃板,像变大2.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与( )玻璃板刻度尺A.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B.平面镜的大小有关C.物体的大小有关D.物体放的角度有关3.在距离平面镜8 cm处点燃一支蜡烛,这时镜中的像距镜______cm;若将镜移到原成像的位置,则像向后移动_________cm.4.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在桌面上竖立一块______作为平面镜,实验时,要使镜后的蜡烛与镜前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是为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若用更大的玻璃板,像变大
2.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与(

A. 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 B. 平面镜的大小有关 C.物体的大小有关 D. 物体放的角度有关 3.在距离平面镜 8 cm 处点燃一支蜡烛,这时镜中的像距镜 到原成像的位置,则像向后移动 _________cm.
4.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在桌面上竖立一块
【跟踪训练四】
1、冬冬同学站在平面镜前 3m处,她看到镜中自己的像是由于光的 ___________现
象形成的,她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 ______m;现将一块和平面镜一般大的木板
放在镜子后面 1m处,这时她 ________(填“仍能”或“不能” )在镜中看到自
己的像 .
2、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 2m处,在人身后 1m处有一物体 P,人到物体 P 的像的距
S 射出的光经平
1.如图 4-29 所示,平面镜前有 A、B 两点,过 A 点的入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
反射光线恰过 B 点。在图中画出入射光和反射光。
图 4-29
*2 .一平面镜与水平面成 45°角放置,当一小球在镜前某一高度自由落下,如图
4 所示。则它在镜中的像沿 __________运动 .
______cm;若将镜移 ______作为平面镜,
实验时,要使镜后的蜡烛与镜前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是为了

5、平静的水面、光亮的金属、平板玻璃都能够看作是 ______________,在平静的
300m深的海面上空 1000m高处有一只海鸥飞过,该海鸥在海中的像到海面的距离
是_______m。
6、小明身高 1.65m,他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 2 m处,他在镜中的像高为 m ,
B.光反射到物体上,物体变亮了,所以像也变亮了
C.光使整个空间变亮了,更便于观察像,所以觉得更亮了
图 4-25
D.光使镜子更明亮了,所成的像也就更亮了
【跟踪训练六】 检查视力时应使图案有一定的亮度,但医务室内较暗。针对这种
情况,应当 ( ) 。
A.用灯光照射视力表
B .用灯光照射平面镜
C.用灯光照射人的眼睛
(8)如果实验中玻璃板没放正,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
(9)在实验中测得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两组数据,就得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结论,
你认为是否合理?为什么?
【跟踪训练一】
1.观察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

A. 玻璃板后的那支蜡烛应该比点燃的那支蜡烛小 B. 需要使用测量长度的工具
C.若把点燃的那支蜡烛移近玻璃板,像变大
离是 ____m.
【典型例题五】 手指尖与玻璃接触, 玻璃的厚度是 6mm,指尖与它的像之间相距 __. 【跟踪训练五】手指尖与玻璃接触, 指尖与它的像之间相距 6mm,玻璃的厚度是 ___. 【典型例题六】 如图 4-25 ,用手电筒对着平面镜中的像照射时,观察到像比 原来亮多了,其原因是 ( ) 。 A.光把像照亮了
【典型例题四】 检查视力时,人眼与视力表应相距 5m,但某眼科医疗室内两墙壁
仅相距 3.5m,于是采取这样的措施:在一面墙上挂视力表,在另一面墙上正对着
视力表挂一平面镜。检查视力时,被检查者应当
()

A.面向表,且与表相距 1.5m 站立 B .面向表,且与表相距 2m站立
C.面向镜,且与镜相距 1.5m 站立 D .面向镜,且与镜相距 2m站立
(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①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②像和物体大小

④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
【典型例题一】
玻璃板



刻度尺
; ; ; 。
③像和物的连线跟镜
1. 小红同学在做 “探究平面镜成像” 的实验时, 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
台面平放一把刻度尺与玻璃板垂直,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 A和B,点燃玻璃板
前的蜡烛 A,进行观察,如图 15所示,在此实验中:
或“不能”)到蜡烛烛焰的像, 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_____ 像( “虚”或“实”);
(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 它的像 _____ (“变大” 、“变小” 或“不 变”)。
(6)若在实验中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种现象的
原因

(7)如果有 3mm和 5mm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 厚的做实验。
(1)小红选择透明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 _________________关系;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______移去后面的蜡烛 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 则光屏上 _____接收( “能”
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成像复习
【知识梳理一】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探究
(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A.观察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器材:
B. 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作用:
C.用两支相同蜡烛的目的:
这种研究方法是

D.玻璃板应该
在桌面上,好处是
E. 需要使用测量长度的工具是
,作用是
F 如何确定平面镜中看到的是虚像
G如何确定虚像的位置
像与镜面相距 m ,像与他相距 _____m,若他向平面镜靠近,像的大小将
(变大、变小、不变)
【知识梳理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1、平面镜成像是因为镜面对光线发生
,从物体上谋点发出的发
散光线,经平面镜发射后的反射光线是
,它们的反向延长线
相交与一点,进入人眼的反射光线好像是由这一点发出,这就是人看到的像。 2、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D .只要能增加室内亮度,灯的位置随意
【达标检测】
1、下列各例中,属于防止平面镜成像的是
()
A、舞蹈演员利用平面镜观察和矫正自己的姿势
B 、夜间行驶时,车内的灯必须关闭
C、家庭装修中,常利用平面镜来扩大视野空间
D 、牙医借助平面镜看清牙齿的背面
2.如图所示,一只大熊猫正抱着一根竹子在镜前欣赏自己的像。此时,它从镜中
区别
实像
虚像
概念
倒立或正立
能否被光屏承接
举例
【典型例题二】 1.用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光源 A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2、在图 2 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 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3.如图 3 所示,有一根与水平地面成 60°的棒,如果要使棒在平面镜里的像和棒
垂直,平面镜应该怎样放置?
A
图4
【跟踪训练二】 如图 4 所示两条反射光线是由镜前的某一发光点 面镜反射的结果。请在图中作出发光点 S 的位置。 【典型例题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