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耐药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幽门螺杆菌的耐药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的耐药研究进展

以克拉 霉素 为代 表药 , 是 l 的半 合成新 大环 内酯 类 它 4环 药物 , 能溶解 于低 p H的 胃液中 , 且具 有耐酸 , 副作用少 , 口服
的生物 利用 度高 。其 抗菌 机制 主要 为与细 菌核糖 体 5 S亚 基 0 的 2 S核糖体 的特殊靶位及 某种核糖体 的蛋 白质结 合 , 3 通过阻 断转肽作用及 mR A位移 而抑制细菌蛋 白质 的合成 , 成细胞 N 造 死 。其代谢产 物(4 1一羟基 克拉 霉素 ) 也具 备 良好的抗 H p活 性, 为近几年来新的抗 H p二联或 联 治疗 方案 中起主要用药 。 但 随着临床 上广泛应用 , 其耐 药率 日趋 上升。耐药 的机 制主要
抗 菌 机制 是通 过 阻止氨 基 酰 t N R A进 入 核糖 体 A位而抑 制 细 菌蛋 白质 合成 。 四环素 类抗 生 素 的抗 菌谱 广 , 能抑 制包 括 G + 和 G 菌 , 有如衣原 体 、 一 还 支原体 、 立克 次体及原 虫( 原生性 寄生 虫 ) 非典 型 性微 生 物 的生长 。这类 药物有 良好 的抗微 生 物 等
1 H 耐 药菌株 的流 行病 学 p
对幽 门螺 杆菌耐药最 普遍是硝 基咪唑类 抗生素 , 主要 为临 床应 用最 多。甲硝 唑的耐药率从 9 0年代初 的 2 %左右发展 到 0 9 0年代 末期 的 6 %多 。克拉 霉素 的耐药 率也 在不 断上升 , 0 而
阿 莫 西 林 和 四 环 素 耐 药 相 对 较 少 , 19 到 9 7年 , 德 国 的 螺 杆 菌 在
裂 , 到 杀菌 作 用 。 近年 来 其 耐 药率 的不 断增 高 , 起 目前认 为
3 啊 药 晕C I E IIE N H R A Y 6十 吞 斜 HN M DCN DP A M C A A

幽门螺杆菌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2142C突变的700bp的扩增产物,表明A
2142C
突变与克拉霉素的耐药有关,但较少见。Hulten等 的研究除得到A 2143G和A 2144G的突变菌株外, 还发现一株具有A 2116G和A 2142G的突变。 FontanaH3等为探讨克拉霉素耐药性的新机制,对 230例患者的胃黏膜标本进行HP培养,结果86例 标本中培养出HP,其中12株具有克拉霉素耐药 性,对该12株细菌的23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发现7 个分离株在2717位具有T—C转换,并且产生了H
万方数据
爨州医药2009年10月第33卷第坳
hal的限制位点。Scarpellini[5_7]等利用DG2I)GGE方 法检测出在克拉霉素耐药菌株中还存在T2183C的 突变,随后Khan等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结论,但最近 的某些报道与此不同。由于不同地区的幽门螺杆菌 有不同的基因特征,故有必要进行大规模的流行病学 调查。在HP耐药的菌株中,还存在其它形式的突 变,如A 2514G和A 2515G,G2141A和G2142A。 秦浩嘲等最近发现了3个与克拉霉素耐药相关的新 突变位点,它们是G2224A、C2245T和T2289C。目 前对于HP的耐药位置和耐药形式还存在很多争 议,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予以证实。(2)rRNA甲基 化酶引起大环内酯类药物失活。(3)细胞膜渗透性 下降使进入细菌的药物减少。(4)大环内酯类药物 排出增加[9]。目前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HP对克拉 霉素耐药的主要机制仍是23S rRNA基因突变所 致,其余机制相对作用较弱。通过对HP耐药机制 的分子水平研究可以看出,临床上急需建立快速、准 确的分子检测技术来分析HP对大环内酯类药的耐 药性以及耐药水平,以指导临床用药,提高疗效和减 少抗生素的盲目使用。
在短时间内大量出现。HP对甲硝唑的耐药是全球 性的,各地报道的甲硝唑耐药率有很大差异,目前美 国为24%~70%,韩国95%,哥伦比亚84%,孟加 拉95%,墨西哥80%,芬兰30%,希腊49%,中国北 京地区为37%。甲硝唑耐药的发生严重影响了HP 的根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2003年美国的一个随 机双盲研究表明,质子泵抑制剂与克拉霉素和甲硝 唑方案不论甲硝唑耐药菌株存在与否,均显示出良 好的HP根除率,提示对耐药菌株仍可继续应用甲 硝唑治疗。但由于样本量较小尚不具有说服力,需 进一步行大样本试验加以证实。 甲硝唑属于硝基咪唑类衍生物,对原虫(包括滴 虫、阿米巴和兰氏贾第鞭毛虫)及厌氧菌均具有强大 抗菌活性。在抗HP中,其作为药物前体,经过HP 的细胞膜被动扩散进入胞浆,在胞浆中的氧不敏感 硝基还原酶的作用下,能获得低于一430mV氧化还 原电位,使甲硝唑的硝基还原成羟胺衍生物。还原 产物与DNA作用引起链断裂,导致细菌死亡。在

幽门螺杆菌对阿莫西林的耐药机制研究

幽门螺杆菌对阿莫西林的耐药机制研究

幽门螺杆菌对阿莫西林的耐药机制研究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对阿莫西林的耐药机制。

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筛选原始耐药菌株和原始敏感菌株。

扩增PBPlA基因,对PCR产物进行DNA测序,进而分析阿莫西林耐药机制。

结果:把阿莫西林原始耐药菌株和原始敏感菌株DNA中的PBPlA基因和标准菌株进行比较,发现核苷酸的同源性基本一致(P>0.05)。

对氨基酸同源性分析知,耐药菌株的氨基酸同源性显著低于敏感菌株(P<0.01)。

结论:PBPl蛋白质中氨基酸位置的改变可能与幽门螺杆菌(Hp)对阿莫西林耐药有明显关系。

标签:幽门螺杆菌,阿莫西林,耐药性近年因抗生素的滥用,幽门螺杆菌(Hp)的耐药性比例呈现逐年上升趋势[1]。

Hp在慢性消化性溃疡、胃炎和胃黏膜等疾病的发生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阿莫西林(AMO)是治疗Hp感染的重要抗生素。

研究表明Hp对克拉霉素和甲硝唑耐药性的形成与基因点突变关系密切。

但其对AMO的耐药机制研究较少。

本研究由纸片扩散法(K-B法)[2]筛选出原始耐药菌株和原始敏感菌株。

扩增PBP 基因,对PCR产物进行DNA测序,进而对AMO耐药机制进行探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Hp菌株来源于2014年我院消化科内镜室送检标本,其中阿莫西林原始耐药菌株10株,原始敏感菌株10株。

1.2 仪器与试剂培养基选用青岛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幽门螺旋杆菌固体培养基,AMO 购自哈药总厂,DNA聚合酶购自上海信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K-B法试纸购自北京天坛公司,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购自上海斯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琼脂糖电泳仪购自北京天恩泽公司,K96型热循环仪(PCR仪)购自北京金恒祥仪器有限公司,DNA分析仪器WA VE4500购自思博全科技有限公司。

1.3 方法1.3.1药敏试验:采用K-B法,判定临床菌株耐药的依据是药敏实验中出现的抑菌环大小。

量取的抑菌环直径大小作为结果判断。

当抑菌环直径0.05,临床菌株与Hp26695的同源性在结果上可判为基本相似,见表1。

幽门螺杆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性 的蔓延 。

染 的首 选 药 物 , MI 高 , 内 的 p 其 C较 胃 H条 件 对 药 性 影 响不 大 , 在 胃黏 膜 上 分 布 多 【 。 甲硝 唑 在 中性 且 6 J
条 件 下 是 非 离 子 集 团 , 过 胃 黏 膜 后 在 低 p 条 件 穿 H
下 变 成 离 子 集 团 。 离 子 化 后 就 不 穿 过 胃黏 膜 屏 障 。
因 。 以克 拉 霉 素 为 例 , 初 证 实 突 变 发 生 在 2 12 最 4 或 2 13位 两 个 位 点 。 随 后 H l n等 H 又 证 实 在 4 ut e 2 16 ̄ 也 存 在 突 变 , 发 生 较 少 。 T y r _ 进 1f 2点 但 al 等 3 o J
还 原 电势 。
核糖体 5 0亚 单 位 上 的 抗 生 素 结 合 表 位 。O c il i cha n i
等 … 分 别 从 敏 感 株 及 耐 药 株 中 分 离 核 糖 体 , 以不 1 再
同浓 度 的 核 糖 体 与放 射 性 标 记 的 红 霉 素 一 起 孵 育 培
养 。敏 感 株 中 , 生 素 一 糖 体 复 合 物 的量 随 两 者 浓 抗 核 度增 高 而 增 多 , 耐 药 株 中 则 没 有 这 种 变 化 。 这 说 在 明耐 药 株 核 糖 体 与 抗 生 素 亲 和 力 降 低 。 V raoi eslvc l 争 进 一 步 研 究 证 实 H 3 R A个 别 碱 基 突 变 是 j p2SrN 引起 大 环 内 酯 类 抗 生 素 与 核 糖 体 亲 和 力 降 低 的 原
换 或 A— C的 易 位 突 变 。用 聚 合 酶 链 反 应 ( C ) P R 定 点 突 变 的方 法 , 耐 药株 回 复 突 变 , 果 耐 药 株 又 变 使 结 敏感 株 。V r l vc的研 究 还 发 现 , 变 的 位 置 、 es l i ao 突 类 型 可 影 响 耐 药 性 的 强 弱 。在 研 究 的 5 4株 耐 药 菌 中 , 2 12位 的 A— G 突 变 株 6 % 菌 株 最 小 抑 菌 浓 度 4 0 ( C ≥ 6 g L 而 2 13位 A G 的 突 变 株 只 有 MI ) 4 m / , 4 — 3 %菌 株 MI 0 C≥6 异 L 4l / 。此 外 2 Sr NA突 变 可 导 n 3 R 致 大 环 内酯 类 、 可 霉 素 及 链 霉 杀 阳 霉 素 的 交 叉 耐 林 药 , ML 即 S耐 药 机 制 l 。 在 H 4 J p基 因 组 中 2 S r N 3 R A 有 2个 拷 贝 , 人 怀 疑 如 果 一 个 拷 贝 发 生 突 变 是 否 有 会 导 致 耐 药 。 实 际 上 通 过 聚 合 酶 链 反 应 一 制 性 片 限 段 长 度 多 态 性 ( C — F P 方 法 , 些 学 者 发 现 存 在 P RR L ) 一

211100984_幽门螺杆菌分子耐药检测指导的个体化治疗研究进展

211100984_幽门螺杆菌分子耐药检测指导的个体化治疗研究进展

[41] PERKOVIC V,JARDINE M J,NEAL B,et al.Canagliflozinand renal outcomes in type 2 diabetes and nephropathy[J].N Engl J Med,2019,380(24):2295-2306.[42] HEERSPINK H J L,STEF ÁNSSON B V,CORREA-ROTTER R,et al.Dapagliflozi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J]. N Engl J Med,2020,383(15):1436-1446.[43] MANN J F E,ØRSTED D D,BROWN-FRANDSEN K,et al.Liraglutide and renal outcomes in type 2 diabetes[J].N Engl J Med,2017,377(9):839-848.[44] SATTAR N,LEE M M Y,KRISTENSEN S L,et al.Cardiovascular,mortality,and kidney outcomes with GLP-1 receptor agonist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trials[J].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2021,9(10):653-662.[45] MCGUIRE D K,VAN DE WERF F,ARMSTRONG P W,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Sitagliptin use and heart failure hospitalization and related outcomes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secondary analysis of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JAMA Cardiol,2016,1(2):126-135.[46] LEE T W,LEE T I,LIN Y K,et al.Effect of antidiabetic drugson the risk of atrial fibrillation: mechanistic insights from clinical evidence and translational studies[J].Cell Mol Life Sci,2021,78(3):923-934.(收稿日期:2023-01-15) (本文编辑:何玉勤)①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广东 广州 510515通信作者:李爱民幽门螺杆菌分子耐药检测指导的个体化治疗研究进展林垲皓① 黄丽芳① 李爱民① 【摘要】 幽门螺杆菌耐药率的日益增高使经验性治疗的根除率逐年下降,而分子生物学耐药检测技术因灵敏、准确可靠、快速简便等优点,其指导的个体化治疗越来越被认可和重视。

幽门螺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机制进展研究

幽门螺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机制进展研究

幽门螺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机制进展研究作者:丁晓蕊贾兴芳刘成霞来源:《中外医疗》2018年第20期[摘要] 伴随幽门螺旋杆菌(Hp)根除治疗法的逐步推广与使用,医学界开始关注抗生素耐药性越发严重的情况,该耐药性已被发现对一些Hp治疗方法的根治率有不利影响。

因此,对幽门螺旋菌耐药分子机制的钻研正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话题。

例如,硝基咪唑类(甲硝唑)的耐药机制和rdxA、FrxA基因突变有重要关系。

大环内酯类(克拉霉素)的耐药机制和Hp 中23SrRNA里V区域的点突变存在密切关系。

阿莫西林一类药物的耐药机制和青霉素结合蛋白存在关联。

作为快速抑菌剂的四环素类的耐药机制和Hp16SrRNA序列的突变有关联。

对耐药机制的分类研究为Hp的进一步诊断及医治奠定了重要基础。

[关键词] 幽门螺旋菌;抗生素;耐药机制;硝基咪唑类;大环内酯类[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8)07(b)-0193-04Research Progress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Mechanism of Helicobacter PyloriDING Xiao-rui, JIA Xing-fang, LIU Cheng-xiaGastroenterology Departmen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Binzhou Medical College, Binzhou,Shandong Province, 256600 China[Abstract] With the gradual promotion and use of Helicobacter pylori (Hp) eradication therapy, the medical community has begun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situation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which has been found to have an adverse effect on the cure rate of some Hp treatment methods. Therefore, the study of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Helicobacter pylori resistance has become a hot topic at home and abroad. For example, the resistance mechanism of nitroimidazoles (metronidazole) has an important relationship with mutations in rdxA and FrxA genes. The resistance mechanism of macrolides (clarithromycin) is closely related to point mutations in the V region of 23S rRNA in Hp. The drug resistance mechanism of amoxicillin and penicillin-binding proteins is related. The resistance mechanism of tetracyclines as a rapid bacteriostatic agent is related to the mutation of the Hp16SrRNA sequence. The classification of drug resistance mechanisms has laid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the furthe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p.[Key words] Helicobacter pylori; Antibiotics; Drug resistance mechanism;Nitroimidazole; Macrolides作為一种微需氧菌,幽门螺旋菌在显微镜下呈现为一端有鞭毛的螺旋形结构,它是格兰阴性菌的一种。

幽门螺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综述与讲座文章编号:1005-2194(2004)01-0054-02幽门螺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黄德强 综述 吕农华 审校作者单位:江西医学院第一医院消化科(南昌,330006)Email :hdq -xhs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A 本文对国内外的有关幽门螺杆菌(H ・pylori )耐药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

1 对大环内酯类药的耐药性大环内酯类药物,其中以克拉霉素为代表,耐药率为10%~20%。

H ・pylori 对大环内酯类药耐药的机制: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能结合在野生型H ・pylori 的50S 大亚基的23S 单位上,抑制肽基酰基转移酶,影响核蛋白位移,抑制细菌蛋白合成和肽链延伸。

而有耐药性的H ・pylori 的23S rRNA 的Ⅴ区上发生了点突变,导致核糖体的构象改变,使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结合位点也随之发生改变,进而使H ・pylori 与大环内酯类药亲合能力减弱,药物也就不能阻止细菌的蛋白合成,最终产生耐药性。

在H ・pylori 耐药机制中,大环内酯类药的经典耐药途径———有关核蛋白体甲基化和药物泵出机制的作用较弱或不存在,这主要归因于H ・pylori 的特殊脂多糖结构。

因此,23S rRNA 的突变导致多肽酰基转移酶环改变,减少与药物结合是H ・pylori 耐药的主要机制。

有关H ・pylori 对大环内酯类耐药的研究中,23S rDNA (核糖体rRNA 编码DNA )突变引起H ・pylori 对大环内酯类耐药的机制现已成为共识,而争论主要集中在23S rDNA 突变的位置和形式,对突变形式与耐药水平之间关系的研究也较多。

突变的形式以A2143G 为主,占突变的4512%~8211%,其它的突变形式有A2142G 、A2142C 、G 2115A 、G 2141A 、A2142T 、A2143C ,甚至发生在染色体的其它区段,突变的形式与耐药程度密切相关,A2142G 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C MICs )明显大于A2143G 菌株及其它菌株[1]。

2024幽门螺杆菌领域近十年临床研究进展

2024幽门螺杆菌领域近十年临床研究进展

2024幽门螺杆菌领域近十年临床研究进展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 H. pylori)感染及其相关疾病(胃癌、消化性溃疡、消的良症状、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等)是全球重要的卫生健康问题,尤其在我国H. pylori高感染率地区,影响人群广泛,消耗大量医疗资源,严重威胁国民健康。

过去十年间,国内外在H. pylori 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进展,聚焦在多个研究热点。

一、近十年的研究进展(-)经验性根除治疗锁剂四联方案仍然是国内外H. pylori感染根除治疗的主要推荐方案,世界各国和地区由于H. pylori菌株耐药率的不同、药物可获得性的差异等因素,抗生素的选择侧重存在区别。

相关研究显示,了解大环内酯类、e 诺朗类以及硝基咪嗖类抗生素的既往用药史,有利于更合理地选择根除治疗药物。

全剂量甲硝理通过增加用药频率和剂量,能够有效地提高甲硝理的实际根除疗效。

根据我国相关法规,映喃嗖酶仅能用于难以根除的H. pylori感染患者治疗中。

曾经广受关注的非统剂四联方案,包括序贯方案、伴同方案和杂合方案, 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克拉霉素和甲硝嗖的双耐药率较高(超过15% ),未显示出满意的根除疗效;而且该方案不符合目前减少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用药理念,因此未被我国最新的H. pylori感染根除治疗指南所推荐。

双联方案近期备受瞩目,其利用药代动力学、药效学以及药物基因组学等原理,将阿莫西林的杀菌效果进行了充分的优化,获得了不劣于锌剂四联方案的根除疗效和依从性,以及更佳的安全性,同时有效地减少了高耐药抗生素的使用,因此被我国最新的H. pylori感染根除治疗指南所推荐使用。

新的可用于H. pylori感染根除治疗的药物不断出现,比如头徇映辛用于替代阿莫西林在青霉素过敏患者中的使用;经典四环素难以获得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半合成四环素米诺环素进行替代治疗;钾离子通道酸阻滞剂能够获得比常规质子泵抑制剂更强、更快和更稳定的胃酸抑制效果,可以通过增加抗生素的生物利用度、提高H. pylori菌株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等机制,进一步提高根除疗效。

幽门螺杆菌的耐药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的耐药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的耐药研究进展Hp由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于1982年发现,它是一种微需氧G-菌,本研究综述幽门螺杆菌的耐药研究进展。

标签:幽门螺杆菌;耐药;研究进展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定植于肠道黏膜的胃上皮化生区域以及胃内胃性黏膜上皮表面和胃黏液底层,引起定植部位发生溃疡或炎性病变,且与胃淋巴瘤的发生、发展,胃癌演变有一定关系。

因此,根除Hp感染的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

但随着抗生素在抗幽门螺杆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造成其耐药菌株的发生率不断上升,引起根除Hp的难度越来越大,所以Hp耐药株的研究也已经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了解Hp对抗生素的总体耐药情况,对指导我国临床医师开展Hp根除治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Hp耐药菌株的流行病学对幽门螺杆菌耐药最普遍是硝基咪唑类抗生素,主要为临床应用最多。

甲硝唑的耐药率从90年代初的20%左右发展到90年代末期的60%多。

克拉霉素的耐药率也在不断上升,而阿莫西林和四环素耐药相对较少,到1997年,在德国的螺杆菌耐药报道中,甲硝唑耐药律为32.1%,克拉霉素耐药为3.3%,阿莫西林和四环素耐药尚未发现耐药。

在1992~1999年7年内发表在Gastroenterology、Gut、H.Pylori中的文章发现,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联合抗Hp根除率,1992年为88%,而1994年下降到10%[1]。

邹军等[2]在北京天坛医院针对52例Hp阳性的临床分离菌株研究得到的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为 1.9%;Kim等[10]在韩国的研究发现氟哌酸的耐药率达33.8%。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2005年3月~ 2006年12月,对全国16个省市的Hp耐药作了调查。

结果显示,我国Hp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率分别为:甲硝唑平均为75.6%,克拉霉素平均为27.6%,阿莫西林平均为1.4%。

2Hp耐药菌株的产生机制2.1硝基咪唑类硝基咪唑类抗生素代表药有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

幽门螺杆菌耐药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耐药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0 郑文娴 , 1] 吴蓓茸 , 卢丽 贞 , . 等 静滴西索米星致 过敏 反应 2 例 [] 中国临床药学 杂志 ,0 11 ( )3 . J. 2 0 ,0 1 :4 .
[1 沈兆华, 1] 赵胜男. 静滴硫酸西索米星注射液致过敏性休
克 l [] 首都医药 ,0 18 1 :3 例 J. 2 0 ,( )4 . [2 K h e r D h gr . m i g c i x i —A 1] al t m e G, al e J A ol o d t it a n ys e o cy
维普资讯
20 年 07
3 血药浓度监测的发展趋势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第1 期
T DM 的测定 方 法 要 求专 属 性 强 、 速 、 廉 、 现 性 好。 快 价 重 目 , 前 测定氨基糖苷类 药 物 的方 法 主要 有微 生物法 、 免疫 分析 法、 色谱法等。微生物法L J 2 1 是 0世纪 8 0年代以前的主要测定 方法, 它最大的优点是能用 于各 种抗 生素 的分析 , 方法简便 , 操
素会影 响测定结 果 , 如培养 基的酸碱 度 , 脂 的离子浓 度, 琼 所用 细菌的种属 , 温育 时间 及浓 度 等 , 因此 准确 度较 差。 随着色谱 技术的发展 , 高效 液相 色谱 法 ( I ;也 为一 些实 验 室 采用 。 HP ̄ ) 与微生物法相 比, P C灵敏 度高 、 异性强 且快 速 , HL 特 可是其 样 品预处理较为复杂。且常需进行衍 生化 【 . 后才能测定 , 作 1 J 4 操
n tmina dtba c ru nr atnet 1 【] ei d n r l o myi f r a t c f i1 J . n o i y r i co, 5 F r Ci,9 8 2 ( —3 :1 am 1 18 ,7 2 )3 . n

幽门螺杆菌耐药的分子机制研究现状

幽门螺杆菌耐药的分子机制研究现状
国际消化病杂志 20 1 9年 4 第 2 卷 第— 1 月 9 2期 lt g : n. I
! : ! ! ! : ! : !

11 ・ 9

综述 ・
幽 门螺杆 菌耐 药 的分子机 制研 究现 状
吴 波 宋 家 武
摘要 : 近年抗 生素耐 药率普遍升 高. 药成 为根 除 幽 门螺 杆 菌治 疗 失败 的 主要 原 因。克拉 霉 素耐 药的 耐
主 要 原 因 为 2 Sr 3 RNA 基 因点 突 变 。 甲 硝 唑 低 水 平 耐 药 主 要 与硝 基 还 原 酶 基 因 r x 和 fx 基 因 的 失 活 dA rA 有关 . 高水 平 耐 药是 多基 因 突 变 的 累 积 效 果 所 致 。 阿 莫 西 林 耐 药 与 p p A 基 因 多 位 点 突 变 相 关 。p r 和 bl oD o r 两 基 因 的 突 变可 能 与 幽 门螺 杆 菌 对 呋 喃 唑 酮 产 生低 水 平 耐 药 相 关 。 oD 关 键 词 : 门螺 杆 菌 ; 药 性 ; 变 幽 耐 突
而 无 A2 4 G、A2 4 G 突 变 ,证 明 13 12 A 15 — 2 G 1
G2 4 A 联 合 突变 与 Hp耐药 相 关 , 他 位 点 与 11 一其
耐 药 的 关 系 还 有 待 于 进 一 步 研 究 。 R mb r i aa等 将 日本 19 9 5到 2 0 年 间 检 测 的 Hp临 床 分 离 株 进 行 04 ME TA 分 析 , 现 A 12 或 者 A2 4 G 突 变 出 现 发 24 G 13 于 所 有 Hp 耐 克 拉 霉 素 菌 株 , 感 株 则 未 检 测 出 , 敏 T 1 2 G 2 3 T 2 8 C 2 4 突 变 在 敏 感 株 2 C、 2 2 A、 2 8 C、 2 4 T 8 和 耐 药 株 中 均 有 较 高 的 检 出 率 , 4种 突 变 与 Hp 这

幽门螺杆菌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研究进展
胃镜活检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准确判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存在和 严重程度。然而,胃镜活检属于有创检查,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不适和风 险。
粪便抗原检测
总结词
粪便抗原检测是通过检测粪便中幽门 螺杆菌抗原来判断是否感染的方法。
详细描述
粪便抗原检测具有非侵入性、操作简 便等优点,但相比其他检测方法,其 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对较低,容易受到 其他因素的影响。
深入研究感染机制
进一步揭示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机制有助于开发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 略。
宿主免疫反应的研究
深入研究宿主对幽门螺杆菌的免疫反应有助于理解疾病的进展和制定 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改进动物模型
开发更理想的动物模型,以模拟人类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病理生理过程, 将有助于研究疾病的发展和测试新的治疗策略。
THANKS
详细描述
目前有一些替代疗法正在研究中,如高剂量双歧杆菌、益生菌、某些中草药等,但其疗效和安全性仍 需进一步验证。
个体化治疗
总结词
个体化治疗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 治疗方案,以提高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 。
VS
详细描述
个体化治疗考虑了患者的年龄、性别、疾 病严重程度、药物过敏史等因素,以选择 最适合患者的药物和治疗方案。
详细描述
呼气试验的优点在于操作简便、无创、无痛,患者接受度高 。常见的呼气试验包括碳13尿素呼气试验和碳14尿素呼气试 验,其中碳13尿素呼气试验由于辐射较小,在临床应用上更 为广泛。
胃镜活检
总结词
胃镜活检是一种通过胃镜获取胃黏膜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的方法,是诊断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金标准。
详细描述
感谢观看
其他检测技术
总结词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检测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检测技术,如血清学检测、唾 液检测等。

幽门螺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的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的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的研究进展陈梅红㊀严㊀谨㊀党旖旎㊀张国新∗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210029)DOI:10.3969/j.issn.1008 ̄7125.2019.02.012∗本文通信作者ꎬEmail:guoxinz@njmu.edu.cn㊀㊀摘要㊀目前已证实幽门螺杆菌(Hp)与多种消化道和消化道外疾病有关ꎮ近年来ꎬ既往经典三联治疗方案的成功根除率逐渐降低ꎬ最主要的原因是抗菌药物耐药以及治疗方案的不规范实施ꎮ根除治疗方案的选择应基于当地抗菌药物耐药情况ꎬ必要时进行个体敏感性测试ꎮ同时ꎬ对耐药机制的深入研究有利于降低根除失败率ꎬ减少耐药发生ꎮ本文就Hp对抗菌药物耐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ꎮ关键词㊀幽门螺杆菌ꎻ㊀根除治疗ꎻ㊀抗菌药物耐药AdvancesinStudyonAntibioticResistanceofHelicobacterpylori㊀CHENMeihongꎬYANJinꎬDANGYiniꎬZHANGGuoxin.DepartmentofGastroenterologyꎬ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NanjingMedicalUniversityꎬNanjing(210029)Correspondenceto:ZHANGGuoxinꎬEmail:guoxinz@njmu.edu.cn㊀㊀Abstract㊀Helicobacterpylori(Hp)hasbeenconfirmedtobeassociatedwithavarietyofgastrointestinaltractandextra ̄gastrointestinaldiseases.Theeradicationrateofclassictripletherapyregimenwasreducedgraduallyinrecentyearsꎬanditwasshownthatantibioticresistanceandirregulartreatmentwerethemaincausesofthefailureoferadication.Thechoiceoftreatmentshouldbebasedonthelocalantibioticresistancesituationꎬifnecessaryꎬindividualsensitivitytestsshouldbeconsidered.Atthesametimeꎬthein ̄depthstudyonmechanismsofdrugresistanceishelpfultodecreasetheeradicationfailureandreducethedrugresistance.ThisarticlereviewedtheadvancesinstudyonantibioticresistanceofHp.Keywords㊀Helicobacterpyloriꎻ㊀Eradicationꎻ㊀AntibioticResistance㊀㊀幽门螺杆菌(Hp)全球感染率约为50%ꎬ发展中国家高达90%[1]ꎮ目前已证实Hp与慢性胃炎㊁消化性溃疡㊁胃癌㊁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MALT)淋巴瘤等消化道疾病以及缺铁性贫血㊁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消化道外疾病有关[2 ̄6]ꎮ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Hp定义为Ⅰ类致癌原[7]ꎮ同时ꎬ«幽门螺杆菌胃炎京都全球共识»指出Hp胃炎是一种传染性疾病[8]ꎮ既往Hp根除治疗的经典三联方案包括两种抗菌药物(克拉霉素㊁甲硝唑)和一种质子泵抑制剂(PPI)ꎮ近年来ꎬ由于抗菌药物耐药率不断上升ꎬ导致Hp根除率逐渐下降[9]ꎮ以克拉霉素为例ꎬ在过去10年中ꎬ日本和意大利的耐药率达30%ꎬ土耳其达40%ꎬ中国大陆达50%ꎬ瑞典和中国台湾省相对较低ꎬ约为15%[10 ̄13]ꎮ目前ꎬHp根除方案及其耐药情况受到广泛关注ꎮ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Hp对抗菌药物耐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ꎮ一㊁Hp耐药流行病学研究进展Hp耐药存在地区差异ꎬ近年研究显示其呈上升趋势[9ꎬ14]ꎮHp根除治疗失败的原因主要与Hp对抗菌药物耐药和患者依从性差有关[15]ꎮ2017年西班牙一项前瞻性研究[16]发现ꎬHp对左氧氟沙星㊁甲硝唑㊁克拉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38.7%㊁27%和22.4%ꎬ而未发现对阿莫西林㊁四环素耐药ꎮ我国同期一项多中心研究[17]显示ꎬHp对甲硝唑㊁克拉霉素㊁左氧氟沙星㊁莫西沙星㊁阿莫西林㊁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78.2%㊁22.1%㊁19.2%㊁17.2%㊁3.4%和1.9%ꎮ克拉霉素㊁甲硝唑耐药率较高ꎬ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ꎻ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亦在逐渐上升ꎮ2001年中国台湾省颁布了一项抗菌药物使用政策ꎬ限制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ꎬ提高喹诺酮类药物用量ꎮ此后ꎬ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从2007年的4.9%上升至2012年的13.4%ꎬ而克拉霉素和甲硝唑的耐药率有所降低ꎮ2015年土耳其一项前瞻性研究[11]发现ꎬ门诊喹诺酮类和长效大环内酯类药物的使用分别与左氧氟沙星和克拉霉素耐药有关ꎮ提示抗菌药物耐药与既往抗菌药物使用史有关ꎮ分析并掌握其间的关系可为后续根除治疗提供帮助ꎮ2013年韩国一项为期近10年的研究[18]发现ꎬ阿莫西林㊁克拉霉素㊁左氧氟沙星㊁莫西沙星的原发耐药率较高ꎬ甲硝唑㊁左氧氟沙星㊁莫西沙星的继发耐药率显著增加ꎮ同时ꎬ新加坡的一项研究[19]显示ꎬ克拉霉素㊁阿奇霉素㊁左氧氟沙星㊁莫西沙星初次治疗失败后耐药性会增加ꎮ2014年中国大陆一项前瞻性㊁多中心㊁横断面观察性研究[20]分别测试了Hp对阿莫西林㊁克拉霉素㊁甲硝唑㊁左氧氟沙星㊁四环素㊁利福平的耐药情况ꎬ发现仅有16.3%的分离菌株对所有抗菌药物均敏感ꎬ其单药耐药率㊁双重㊁三重㊁四重㊁五重㊁六重耐药率分别为34.2%㊁27.0%㊁16.8%㊁4.7%㊁0.7%和0.3%ꎮ此外ꎬ在克拉霉素耐药株中ꎬ有75.6%和48.0%分别亦对甲硝唑和左氧氟沙星耐药ꎮ而日本的研究[10]同样发现在克拉霉素耐药以及既往Hp根除治疗失败的患者中ꎬ存在着高喹诺酮类耐药率ꎮ二㊁Hp耐药机制研究进展1.克拉霉素:Hp23SrRNA分子V区肽基转移酶环是克拉霉素目标结合位点ꎮ克拉霉素耐药通常由23SrRNA基因点突变引起ꎬ最常见的是A2143G(69.8%)ꎬ其次是A2142G(11.7%)和A2142C(2.6%)ꎬ点突变可阻止克拉霉素与核糖体亚基结合[21]ꎮMiftahussurur等[22]运用PCR测序在最小抑菌浓度(MIC)高的菌株中发现了与克拉霉素耐药相关的新型基因突变ꎬ即rpl22和infB位点突变ꎮ近期一项研究[23]发现ꎬHp双功能酶SpoT通过上调转运蛋白HP0939㊁HP1017㊁HP0497㊁HP0471参与克拉霉素耐药的形成ꎮHp外膜蛋白表型改变可能是一种新型耐药机制[21]ꎮ2.甲硝唑:甲硝唑前体由微生物胞质内硝基还原酶激活ꎬ产生的毒性代谢物发挥杀菌作用ꎮ研究[24]证实甲硝唑耐药菌株存在rdxA基因无义突变ꎮrdxA基因编码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硝基还原酶ꎬ该还原酶是甲硝唑发挥杀菌作用的关键酶ꎬ而rdxA突变可导致该还原酶表达缺失ꎬ从而产生细菌耐药ꎮ此外ꎬfrxA基因(编码NADPH黄素氧化还原酶)和fdxB基因(编码铁氧化还原样蛋白)失活亦参与甲硝唑耐药形成ꎮ有研究[25]发现在最高MIC值的菌株中除全长rdxA错义突变外ꎬ还存在dppA基因Ala ̄212㊁Gln ̄382㊁Ile ̄485和dapF基因Leu ̄145㊁Thr ̄168㊁Glu ̄117㊁Val ̄121㊁Arg ̄221氨基酸替代型突变ꎮ3.左氧氟沙星:研究[25]表明ꎬ左氧氟沙星耐药主要是与喹诺酮耐药决定区内gyrA基因(编码DNA螺旋酶)Asn ̄87和(或)Asp ̄91点突变有关ꎮ喹诺酮耐药决定区中87㊁88㊁91㊁97密码子突变ꎬ可引起相应编码蛋白异常ꎬ从而导致左氧氟沙星等喹诺酮类耐药ꎮ荷兰一项研究[26]发现ꎬ曲伐沙星未进入荷兰市场前ꎬ其耐药率已达4.7%ꎬ表明不同种类的喹诺酮类药物分子间可能存在交叉耐药现象ꎮ4.其他抗菌药物(阿莫西林㊁四环素):阿莫西林与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紧密连接并相互作用ꎬ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ꎬ导致细菌裂解ꎮ其耐药形成的主要机制是细菌PBPs改变ꎬ导致抗菌药物的膜渗透性降低ꎬ难以与细菌结合ꎮpbp1A突变是阿莫西林中低水平耐药的常见机制ꎮ此外ꎬpbp2㊁pbp3㊁hefC㊁hopC㊁hofH突变亦与阿莫西林耐药有关ꎬ而β ̄内酰胺酶的产生则与阿莫西林高水平耐药相关[27]ꎮ四环素通过与核糖体30S亚基结合ꎬ阻碍氨基酰胺 ̄tRNA与肽链结合ꎬ导致新生肽链合成停滞ꎬ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ꎬ发挥杀菌作用ꎮ四环素耐药性的产生主要与16SrRNA的tet ̄1基因点突变有关ꎮ此外ꎬ细菌质子动力依赖性外排泵亦参与其耐药形成[28]ꎮ三㊁Hp耐药后一线方案的选择1.三联疗法:2017年MaastrichtⅤ共识指出ꎬ当地区克拉霉素耐药率超过15%时ꎬ含PPI ̄克拉霉素的三联方案在未进行药敏试验前不应被使用[7]ꎮ因此ꎬ在克拉霉素高耐药地区ꎬ该方案不应作为一线治疗方案使用ꎮ而对于克拉霉素耐药率低于15%的地区ꎬ该方案仍可作为经验性一线治疗方案ꎮ若患者对青霉素过敏ꎬ则可使用甲硝唑替代阿莫西林ꎬ其效果可等同于阿莫西林ꎮ而在克拉霉素耐药率较高㊁甲硝唑耐药率相对较低的地区ꎬ如日本ꎬ可用甲硝唑替代克拉霉素ꎬ组成PPI+甲硝唑+阿莫西林方案ꎬ依旧可达到理想的根除效果[10]ꎮ与克拉霉素不同ꎬ若甲硝唑发生耐药ꎬ通过增加给药剂量㊁持续时间和频率可克服其耐药性ꎬ达到较好的杀菌效果[7]ꎮ此外ꎬ2014年中国大陆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表明ꎬ基于呋喃唑酮的7d和10d疗程三联疗法可获得理想的Hp根除率[29]ꎮ欧洲指南中ꎬ在克拉霉素耐药率低于15%的地区ꎬ建议使用7d三联治疗方案ꎻ在克拉霉素耐药率较高的地区ꎬ建议疗程延长至14d[2]ꎮ2.含铋剂四联疗法:含铋剂四联疗法包括一种PPI+铋剂+两种抗菌药物ꎬ如四环素㊁克拉霉素㊁甲硝唑等ꎮ在欧洲ꎬ无论甲硝唑是否耐药ꎬ含铋剂的四联方案已被证实疗效显著ꎮ在克拉霉素和甲硝唑双重耐药率较高(>15%)的地区ꎬ含铋剂四联疗法是一线根除方案ꎮ含铋剂四联疗法中ꎬ抗菌药物的选择应尽量避免克拉霉素的使用ꎬ选择耐药率较低或无耐药发生的抗菌药物如阿莫西林㊁四环素㊁呋喃唑酮㊁利福布汀等或选择能通过提高给药剂量㊁频率和持续时间克服耐药性的甲硝唑[7]ꎮ在我国ꎬ克拉霉素耐药率约为20%~40%ꎬ甲硝唑耐药率大于60%ꎬ左氧氟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逐年升高ꎮ此种情况下ꎬ含铋剂四联方案(抗菌药物在呋喃唑酮㊁四环素㊁甲硝唑㊁阿莫西林中选择)已被证实具有较高的根除率(>90%)ꎬ因此被推荐为一线根除治疗方案[13]ꎮMaastrichtⅤ指南指出ꎬ铋剂四联方案的疗程应延长至14dꎬ除非10d疗程在当地被证实有效[7]ꎮFischbach等[30]进行的一项meta分析发现含铋剂四联疗法10~14d疗程的疗效最佳ꎮ即使在高甲硝唑耐药率地区ꎬPPI+铋剂+甲硝唑+四环素的10~14d疗程根除方案仍可获得>85%的根除率ꎮ3.序贯疗法:序贯疗法包括前5dPPI+阿莫西林ꎬ后5dPPI+克拉霉素+甲硝唑的三联治疗ꎮ左氧氟沙星可用于青霉素过敏者或高克拉霉素耐药地区[1]ꎮ虽然此方案中包含克拉霉素ꎬ但其被认为是高克拉霉素耐药地区标准三联疗法的替代方案ꎮ首先使用阿莫西林破坏Hp的细胞壁ꎬ可提高克拉霉素的抑菌效果ꎮ而克拉霉素的高耐药率㊁甲硝唑耐药率升高以及双重耐药的出现严重影响了该方案的疗效[31]ꎮ有文献报道ꎬ仅当甲硝唑耐药率<40%时ꎬ序贯疗法的有效性才高于14d三联疗法ꎮ该疗法的缺点在于其复杂的治疗方案ꎬ导致患者依从性较差ꎮ假如患者不按正规疗程服用药物ꎬ可能发展为多药耐药ꎮ4.伴同疗法:伴同疗法为PPI+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至少10d疗程ꎮ诸多研究表明ꎬ在高克拉霉素耐药(15%~40%)㊁但甲硝唑耐药率低于40%的地区(欧洲中东部和美国)ꎬ非铋剂四联14d伴同疗法是有效的一线治疗方案[7]ꎮ西班牙㊁希腊㊁意大利等国诸多研究一致表明使用伴同疗法的根除率可达85%~94%[14ꎬ32]ꎮ中国大陆一项前瞻性研究[33]对纳入的Hp阳性未治疗患者行伴同疗法ꎬ在符合方案(PP)分析中获得了86.7%的根除率ꎮMaastrichtⅤ指南指出ꎬ目前伴同疗法应作为首选的非铋剂四联方案ꎬ因其能够有效克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7]ꎮ伴同疗法具有疗程依赖性ꎬ即疗程越长ꎬ根除效果越佳ꎮ当伴同疗法与序贯疗法疗程相同时ꎬ前者效果显著优于后者[34]ꎮ关于伴同疗法最佳疗程的选择ꎬMaastrichtⅤ指南指出ꎬ除非当地10d疗程根除率较高ꎬ一般建议选择14d疗程[7]ꎮ5.混合疗法:混合疗法为前7d给予PPI+阿莫西林二联治疗ꎬ后7d给予PPI+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四联伴同治疗ꎮ即使在克拉霉素和甲硝唑双重耐药的菌株中ꎬ此疗法亦分别获得了PP分析99%和意向治疗(ITT)分析97%的根除率[35]ꎮ一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表明ꎬ混合疗法根除率相当于14d伴同疗法[36]ꎮ然而ꎬ相关研究有限ꎬ其有效性仍需进一步验证ꎮ四㊁结语Hp感染是普遍的全球性疾病ꎬ且发病率具有较大的地域差异ꎮ近年来ꎬHp感染率有所下降ꎬ而Hp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却迅速增加ꎮ在日本㊁韩国㊁中国等亚洲国家尤为明显ꎮ既往经典三联治疗方案的成功根除率逐渐降低ꎬ最主要的原因是抗菌药物耐药以及治疗方案的不规范实施[15]ꎮ2000 2010年期间全球抗菌药物使用量增长了36%ꎬ尤以发展中国家为甚ꎬ此与发展中国家不断上升的抗菌药物耐药率显著相关ꎮ大部分抗菌药物耐药是Hp菌株基因突变所致ꎬ导致关键酶表达异常或不表达ꎬ抗菌药物无法与细菌相互作用ꎬ从而未能发挥杀菌或灭菌效应ꎮHp治疗方案的选择应基于当地抗菌药物耐药情况ꎬ必要时进行个体敏感性测试ꎮ同时ꎬ对耐药机制的深入研究有利于降低根除失败率ꎬ减少耐药发生ꎮ参考文献1㊀MalfertheinerPꎬMegraudFꎬO MorainCAꎬetalꎻEuropeanHelicobacterStudyGroup.ManagementofHelicobacterpyloriinfection ̄ ̄theMaastrichtⅣ/FlorenceConsensusReport[J].Gutꎬ2012ꎬ61(5):646 ̄664.2㊀Dinis ̄RibeiroMꎬAreiaMꎬdeVriesACꎬetalꎻEuropeanSocietyofGastrointestinalEndoscopyꎻEuropeanHelico ̄bacterStudyGroupꎻEuropeanSocietyofPathologyꎻSociedadePortuguesadeEndoscopiaDigestiva.Manage ̄mentofprecancerousconditionsandlesionsinthestomach(MAPS):guidelinefromtheEuropeanSocietyofGastroin ̄testinalEndoscopy(ESGE)ꎬEuropeanHelicobacterStudyGroup(EHSG)ꎬEuropeanSocietyofPathology(ESP)ꎬandtheSociedadePortuguesadeEndoscopiaDigestiva(SPED)[J].Endoscopyꎬ2012ꎬ44(1):74 ̄94.3㊀BlaserMJꎬAthertonJC.Helicobacterpyloripersistence:biologyanddisease[J].JClinInvestꎬ2004ꎬ113(3):321 ̄333.4㊀VakilNꎬMegraudF.EradicationtherapyforHelicobacterpylori[J].Gastroenterologyꎬ2007ꎬ133(3):985 ̄1001.5㊀FukaseKꎬKatoMꎬKikuchiSꎬetal.EffectoferadicationofHelicobacterpylorionincidenceofmetachronousgastriccarcinomaafterendoscopicresectionofearlygastriccancer:anopen ̄labelꎬrandomisedcontrolledtrial[J].Lancetꎬ2008ꎬ372(9636):392 ̄397.6㊀Banic'㊀MꎬFranceschiFꎬBabic'Zꎬetal.ExtragastricmanifestationsofHelicobacterpyloriinfection[J].Helico ̄bacterꎬ2012ꎬ17Suppl1:49 ̄55.7㊀MalfertheinerPꎬMegraudFꎬO MorainCAꎬetalꎻEuropeanHelicobacterandMicrobiotaStudyGroupandConsensuspanel.ManagementofHelicobacterpyloriinfection ̄theMaastrichtⅤ/FlorenceConsensusReport[J].Gutꎬ2017ꎬ66(1):6 ̄30.8㊀SuganoKꎬTackJꎬKuipersEJꎬetalꎻfacultymembersofKyotoGlobalConsensusConference.KyotoglobalconsensusreportonHelicobacterpylorigastritis[J].Gutꎬ2015ꎬ64(9):1353 ̄1367.9㊀MalfertheinerPꎬSelgradM.Helicobacterpylori[J].CurrOpinGastroenterolꎬ2014ꎬ30(6):589 ̄595.10㊀YamadeMꎬSugimotoMꎬUotaniTꎬetal.ResistanceofHelicobacterpyloritoquinolonesandclarithromycinassessedbygenetictestinginJapan[J].JGastroenterolHepatolꎬ2011ꎬ26(9):1457 ̄1461.11㊀CaliskanRꎬTokmanHBꎬErzinYꎬetal.AntimicrobialresistanceofHelicobacterpyloristrainstofiveantibioticsꎬincludinglevofloxacinꎬinNorthwesternTurkey[J].RevSocBrasMedTropꎬ2015ꎬ48(3):278 ̄284.12㊀MegraudFꎬCoenenSꎬVersportenAꎬetal.HelicobacterpyloriresistancetoantibioticsinEuropeanditsrelationshiptoantibioticconsumption[J].Gutꎬ2013ꎬ62(1):34 ̄42.13㊀HuYꎬZhuYꎬLuNH.PrimaryantibioticresistanceofHelicobacterpyloriinChina[J].DigDisSciꎬ2017ꎬ62(5):1146 ̄1154.14㊀HuntRHꎬXiaoSDꎬMegraudFꎬetalꎻWorldGastroenterologyOrganization.Helicobacterpyloriindevelopingcountries.Worldgastroenterologyorganisationglobalguideline[J].JGastrointestinLiverDisꎬ2011ꎬ20(3):299 ̄304.15㊀GradYHꎬLipsitchMꎬAielloAE.SeculartrendsinHelicobacterpyloriseroprevalenceinadultsintheUnitedStates:evidenceforsustainedrace/ethnicdisparities[J].AmJEpidemiolꎬ2012ꎬ175(1):54 ̄59.16㊀Macías ̄GarcíaFꎬLlovo ̄TaboadaJꎬDíaz ̄LópezMꎬetal.HighprimaryantibioticresistanceofHelicobacterPyloristrainsisolatedfromdyspepticpatients:Aprevalencecross ̄sectionalstudyinSpain[J].Helicobacterꎬ2017ꎬ22(6).Epub2017Sep15.17㊀LiuDSꎬWangYHꎬZengZRꎬetal.PrimaryantibioticresistanceofHelicobacterpyloriinChinesepatients:amultiregionprospective7 ̄yearstudy[J].ClinMicrobiolInfectꎬ2018ꎬ24(7):780.18㊀LeeJWꎬKimNꎬKimJMꎬetal.PrevalenceofprimaryandsecondaryantimicrobialresistanceofHelicobacterpyloriinKoreafrom2003through2012[J].Helicobacterꎬ2013ꎬ18(3):206 ̄214.19㊀AngTLꎬFockKMꎬAngDꎬetal.ThechangingprofileofHelicobacterpyloriantibioticresistanceinSingapore:A15 ̄yearstudy[J].Helicobacterꎬ2016ꎬ21(4):261 ̄265.20㊀SongZꎬZhangJꎬHeLꎬetal.Prospectivemulti ̄regionstudyonprimaryantibioticresistanceofHelicobacterpyloristrainsisolatedfromChinesepatients[J].DigLiverDisꎬ2014ꎬ46(12):1077 ̄1081.21㊀MégraudF.Hpyloriantibioticresistance:prevalenceꎬimportanceꎬandadvancesintesting[J].Gutꎬ2004ꎬ53(9):1374 ̄1384.22㊀MiftahussururMꎬSyamAFꎬNusiIAꎬetal.SurveillanceofHelicobacterpyloriantibioticsusceptibilityinIndonesia:differentresistancetypesamongregionsandwithnovelgeneticmutations[J].PLoSOneꎬ2016ꎬ11(12):e0166199.23㊀GengXꎬLiWꎬChenZꎬetal.ThebifunctionalenzymespotisinvolvedintheclarithromycintoleranceofHelicobacterpyloribyupregulatingthetransportersHP0939ꎬHP1017ꎬHP0497ꎬandHP0471[J].AntimicrobAgentsChemotherꎬ2017ꎬ61(5).pii:e02011 ̄16.24㊀MirzaeiNꎬPoursinaFꎬMoghimSꎬetal.ThemutationoftherdxAgeneinmetronidazole ̄resistantHelicobacterpyloriclinicalisolates[J].AdvBiomedResꎬ2014ꎬ3:90.25㊀MiftahussururMꎬShresthaPKꎬSubsomwongPꎬetal.EmergingHelicobacterpylorilevofloxacinresistanceandnovelgeneticmutationinNepal[J].BMCMicrobiolꎬ2016ꎬ16(1):256.26㊀Debets ̄OssenkoppYJꎬHerscheidAJꎬPotRGꎬetal.PrevalenceofHelicobacterpyloriresistancetometroni ̄dazoleꎬclarithromycinꎬamoxycillinꎬtetracyclineandtrovafloxacininTheNetherlands[J].JAntimicrobChemotherꎬ1999ꎬ43(4):511 ̄555.27㊀QureshiNNꎬGallaherBꎬSchillerNL.EvolutionofamoxicillinresistanceofHelicobacterpyloriinvitro:characterizationofresistancemechanisms[J].MicrobDrugResistꎬ2014ꎬ20(6):509 ̄516.28㊀GerritsMMꎬdeZoeteMRꎬArentsNLꎬetal.16SrRNAmutation ̄mediatedtetracyclineresistanceinHelicobacterpylori[J].AntimicrobAgentsChemotherꎬ2002ꎬ46(9):2996 ̄3000.29㊀XieYꎬZhuYꎬZhouHꎬetal.Furazolidone ̄basedtripleandquadrupleeradicationtherapyforHelicobacterpyloriinfection[J].WorldJGastroenterolꎬ2014ꎬ20(32):11415 ̄11421.30㊀FischbachLꎬEvansEL.Meta ̄analysis:theeffectofantibioticresistancestatusontheefficacyoftripleandquadruplefirst ̄linetherapiesforHelicobacterpylori[J].AlimentPharmacolTherꎬ2007ꎬ26(3):343 ̄357.31㊀RomanoMꎬCuomoAꎬGravinaAGꎬetal.Empiricallevofloxacin ̄containingversusclarithromycin ̄containingsequentialtherapyforHelicobacterpylorieradication:arandomisedtrial[J].Gutꎬ2010ꎬ59(11):1465 ̄1470.32㊀KaramanolisGPꎬDaikosGLꎬXourisDꎬetal.TheevolutionofHelicobacterpyloriantibioticsresistanceover10yearsinGreece[J].Digestionꎬ2014ꎬ90(4):229 ̄231.33㊀YeJFꎬHongJBꎬZhuYꎬetal.Evaluationoffirst ̄linebismuth ̄containing7 ̄dayconcomitantquintupletherapyforHelicobacterpylorieradication[J].JDigDisꎬ2017ꎬ18(12):704 ̄708.34㊀GisbertJPꎬCalvetX.Updateonnon ̄bismuthquadruple(concomitant)therapyforeradicationofHelicobacterpylori[J].ClinExpGastroenterolꎬ2012ꎬ5:23 ̄34.35㊀HsuPIꎬWuDCꎬWuJYꎬetal.ModifiedsequentialHelicobacterpyloritherapy:protonpumpinhibitorandamoxicillinfor14dayswithclarithromycinandmetronidazoleaddedasaquadruple(hybrid)therapyforthefinal7days[J].Helicobacterꎬ2011ꎬ16(2):139 ̄145.36㊀Molina ̄InfanteJꎬRomanoMꎬFernandez ̄BermejoMꎬetal.OptimizednonbismuthquadrupletherapiescuremostpatientswithHelicobacterpyloriinfectioninpopulationswithhighratesofantibioticresistance[J].Gastroenterol ̄ogyꎬ2013ꎬ145(1):121 ̄128.(2018 ̄06 ̄21收稿ꎻ2018 ̄07 ̄30修回)。

幽门螺旋杆菌对抗生素耐药现状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幽门螺旋杆菌对抗生素耐药现状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2 — 2 6 6 X . 2 0 1 3 . 1 6 . 0 3 7
中 图分 类 号 : 1 1 5 7 3
文 献 标 志码 : AX( 2 0 1 3 ) 1 6 _ 0 0 8 5 - 0 4
根除 H P是 防治上 述疾 病 的重要 环 节 。但 由于 治 疗
中抗 生素 的不 合理 应 用 , 其 对 抗 生 素 的耐 药 成 为 根 除治 疗失 败 的主 要 原 因。 近年 来 , 对 H P耐 药 性 的 研究 成 为热点 。本 文 就有关 H P对 抗 生素 耐 药 的现 状、 外 在 相关 因素 与 分 子 机制 的 国 内外 研 究 进 展综
地区的 H P耐 药率不 同。例如 , 发达 国家 H P对 甲硝
唑 的耐 药 率低 于发 展 中国家 。2 0 0 5~ 2 0 0 6年 , 中华 医学会 消化 病 学 分会 HP学 组 对全 国 1 6个 省 市 和
2 0多个 中心 的 H P耐药 流行 病学调 查显 示 , 我国H P 对 甲硝 唑耐 药率 为 5 0 % ~1 0 0 %( 平均 7 3 . 3 %) , 明
1 HP抗 生 素耐药 的现 状 1 . 1 H P对抗 生 素 的原 发 性 耐 药 、 继 发 性 耐 药 与 多 重耐 药 H P对抗 生 素 的 耐药 可 分 为 原 发 性 耐 药 和 继发 性 ( 获得性 ) 耐 药 。原 发 性 耐 药 主 要 是 由 于 细
菌 的遗传 性发 生 了 改变 并 经 过 选 择 过 程产 生 的 , 多 与 同类药 物交 叉耐 药有 关 , 有 明显 的地 区性差 异 , 并 随 时间而 改变 ; 继 发性 耐药 多 由于抗 生素 的诱 导 、 过 度用 药及 药物 选择 性 压 力 等 , 使 耐 药 细 菌 占优 势 而 产生 的 。H P对 抗 生 素 的耐 药 多 为 继 发 性 耐 药 , 在

幽门螺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机制进展研究

幽门螺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机制进展研究

幽门螺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机制进展研究伴随幽门螺旋杆菌(Hp)根除治疗法的逐步推广与使用,医学界开始关注抗生素耐药性越发严重的情况,该耐药性已被发现对一些Hp治疗方法的根治率有不利影响。

因此,对幽门螺旋菌耐药分子机制的钻研正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话题。

例如,硝基咪唑类(甲硝唑)的耐药机制和rdxA、FrxA基因突变有重要关系。

大环内酯类(克拉霉素)的耐药机制和Hp中23SrRNA里V区域的点突变存在密切关系。

阿莫西林一类药物的耐药机制和青霉素结合蛋白存在关联。

作为快速抑菌剂的四环素类的耐药机制和Hp16SrRNA序列的突变有关联。

对耐药机制的分类研究为Hp的进一步诊断及医治奠定了重要基础。

[Abstract] With the gradual promotion and use of Helicobacter pylori (Hp)eradication therapy,the medical community has begun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situation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which has been found to have an adverse effect on the cure rate of some Hp treatment methods. Therefore,the study of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Helicobacter pylori resistance has become a hot topic at home and abroad. For example,the resistance mechanism of nitroimidazoles (metronidazole)has an important relationship with mutations in rdxA and FrxA genes. The resistance mechanism of macrolides (clarithromycin)is closely related to point mutations in the V region of 23S rRNA in Hp. The drug resistance mechanism of amoxicillin and penicillin-binding proteins is related. The resistance mechanism of tetracyclines as a rapid bacteriostatic agent is related to the mutation of the Hp16SrRNA sequence. The classification of drug resistance mechanisms has laid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the furthe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p.[Key words] Helicobacter pylori;Antibiotics;Drug resistance mechanism;Nitroimidazole;Macrolides作為一种微需氧菌,幽门螺旋菌在显微镜下呈现为一端有鞭毛的螺旋形结构,它是格兰阴性菌的一种。

一文读懂幽门螺杆菌的耐药机制

一文读懂幽门螺杆菌的耐药机制

一文读懂幽门螺杆菌的耐药机制用于根除Hp的常用抗生素的抗菌机制包括:•阻断细菌核酸合成,如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利福平和硝基咪唑类(甲硝唑)•阻断细菌核糖体合成,如大环内酯类(克拉霉素)和四环素•影响细菌细胞壁合成,如β-内酰胺类(阿莫西林)幽门螺杆菌关键的抗菌靶基因发生突变可能使其逃避抗生素的杀菌作用。

此外,细菌屏障功能的改变,或某些抗性相关酶或毒力因子的分泌,以及球形变的形成或诱导自噬,也可能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

一、细菌靶基因突变逃避抗生素杀菌作用1. 核酸合成相关基因的突变一些抗生素能阻断细菌DNA的复制和转录,抑制细菌的分裂和繁殖。

在耐药的情况下,幽门螺杆菌的靶基因突变可能使其逃避抗生素的杀菌作用。

•DNA回旋酶基因突变DNA回旋酶由gyrA和gyrB基因编码,属于细菌裂解酶的一类,是维持DNA螺旋结构必需的酶,在DNA复制、重组和转录中起着重要作用。

有些药物能抑制细菌的DNA回旋酶,导致细菌DNA的不可逆损伤。

gyrA和gyrB基因突变可以阻止抗生素和酶的结合,这是幽门螺杆菌产生喹诺酮类耐药的主要原因。

导致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主要因素是在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决定区的gyrA基因突变。

类似地,gyrB 基因突变可能在喹诺酮类耐药中起作用,但其常与gyrA基因突变同时存在。

•DNA依赖性RNA聚合酶基因的突变DNA依赖性RNA聚合酶是一种由多个蛋白亚基组成的复合酶,负责将DNA转录成RNA。

rpo基因编码的B亚单位在幽门螺杆菌耐药中起重要作用。

rpoB基因突变可抑制一系列抗生素和酶的活性,是幽门螺杆菌对利福平耐药的主要原因。

•氧化还原酶编码基因的突变氧化还原系统在微生物的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氧化还原系统通过电子转移完成一系列反应,维持病原体的生长和存活。

一些抗生素可以从氧化还原系统中获得电子,从而被还原成具有抗菌活性的物质来消灭病原体。

在幽门螺杆菌中,氧化还原酶编码基因包括rdxA、frxA和fdxB。

幽门螺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临床进展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微厌氧、寄生在胃内的细菌,黏附于胃黏膜及细胞间隙。

有数据显示,Hp感染率约50%[1]。

现有研究发现,Hp 感染是目前最明确的胃癌发生危险因素[2]。

积极开展对Hp 感染的治疗十分重要。

目前,检测Hp 感染主要是通过胃镜活检、C13、C14尿素呼气试验法及抗体测定法等。

临床针对Hp 感染的治疗多采用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四环素、左氧氟沙星、甲硝唑等抗生素药物治疗,虽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治疗过程中存在滥用药物现象,或长时间对患者应用抗生素治疗,从而易引发患者出现Hp 耐药性问题。

相关研究表明,推荐的用于根除Hp 感染的6种抗生素中,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和四环素的耐药率为1%~5%,拉霉素达到20%~38%,左氧氟沙星达到30%~38%,甲硝唑耐药率达到60%~70%。

基于此,积极分析Hp 耐药机制,防控Hp 耐药问题的发生,对提高根除Hp 效果有一定帮助。

Hp 的耐药机制分析Hp 耐药性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天然耐药性,指的是Hp 存在天然的防御或缺乏对治疗药物灵敏的靶位,从而导致治疗药物难以顺利进入到细菌体内而产生耐药;另一种为获得耐药性,是指Hp 获得耐药基因,导致先前敏感的细菌变成了耐药菌,从而对药物产生耐药性。

目前,Hp 的耐药主要以获得性耐药为主,原因在于临床未全面掌握根除Hp 的指征,在治疗过程中常会出现不恰当使用抗生素药物的现象,这会导致Hp 获得耐药基因。

按照引发Hp 耐药性发生药物的不同,其又可以分为一线抗生素耐药、二线治疗或补救治疗耐药和三线治疗或补救治疗耐药3种类型。

Hp 对一线抗生素的耐药机制分析:①甲硝唑:甲硝唑是一种硝基咪类抗生素,被人体吸收后,在胃内的浓度较高,可发挥出较强的抗Hp 活性。

目前临床上主要用于对Hp 感染的一线治疗。

有研究显示,Hp 出现对甲硝唑的耐药,与rdxA 基因突变有关,因rdxA 基因突变导致失活,进而出现耐药[3]。

幽门螺杆菌耐药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耐药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作者:喻海忠,许国莹,陈巧林,陈建国,苏兆亮【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抗生素类;抗药性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与胃、十二指肠疾病密切相关,是消化性溃疡、慢性活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重要致病因素,也是胃癌演变的始动因子,与胃淋巴瘤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1]。

HP清除直接关系到上述疾病的转归。

但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其耐药率逐年上升。

因此,探讨HP的耐药分子机理,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有效控制HP相关疾病的传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HP耐药性的产生治疗HP感染的药物有咪唑类如甲硝唑,大环内酯类如克拉霉素,β-内酰胺类如阿莫西林、喹诺酮类、四环素与硝基呋喃类等。

关于HP耐药的起源,现代微生物学认为有两种可能性:①自发突变学说,即耐药性的产生是由于菌株的自发突变。

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随着抗生素的应用,抗生素敏感的细菌逐渐减少而耐药菌逐渐增多;②耐药遗传信息的传递产生了新的耐药株。

染色体DNA 或质粒基因上有控制耐药性的遗传信息,HP耐药基因在细菌DNA重组时进入敏感菌株,从而使耐药菌株增加。

2 HP耐药的分子机理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可能与菌种的特性有关,也可能通过菌株的变异或者基因的转移获得,后者主要涉及到:①细菌产生灭活酶或钝化酶;②药物作用的靶位改变;③细胞膜的渗透性改变;④细菌对药物的外排和生物被膜的形成。

HP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主要与以下机理有关:2.1 HP对甲硝唑的耐药甲硝唑是一种具有抑菌活性的药物前体,由于其氧化还原电势较低,易被硝基还原酶还原为亚硝基衍生物、羟氨衍生物,还原产物具有细胞毒性,使细菌DNA降解、断裂甚至导致细菌死亡。

因其杀菌活性不受胃内低pH的影响,在胃腔内浓度高,具有较强的抗HP活性,因此常用于HP感染的一线治疗。

但是近年来,随着甲硝唑的广泛使用,HP对甲硝唑的耐药率逐年上升。

在发达国家HP对甲硝唑的耐药率为20%~30%,而发展中国家高达60%~80%[2,3]。

幽门螺杆菌对抗生素耐药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对抗生素耐药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对抗生素耐药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孔聪聪;刘改芳【摘要】随着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耐药率的上升,对其耐药的分子机制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取得了很大进展.甲硝唑的耐药主要与rdxA和frxA基因突变有关;克拉霉素的耐药主要与23SrRNA V区上的点突变有关;阿莫西林的耐药主要与青霉素结合蛋白( PBPs)的突变有关;喹诺酮类的耐药主要与gyrA 基因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决定区(QRDR)的突变有关;四环素的耐药主要与编码16SrRNA的基因突变有关;呋喃唑酮的耐药可能与porD和oorD 基因突变有关.【期刊名称】《临床荟萃》【年(卷),期】2014(029)004【总页数】4页(P478-480,封3)【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抗菌药;抗药性;分子机制【作者】孔聪聪;刘改芳【作者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消化内科,河北,石家庄,050051;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消化内科,河北,石家庄,050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7自1983年发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ylori)以来,根除H.pylori感染的抗生素主要有甲硝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喹诺酮类、四环素、呋喃唑酮等。

但是随着抗生素在根除H.pylori治疗中的广泛应用,导致其耐药菌株的发生率不断上升,使得根除H.pylori的难度不断增大,因此关于H.pylori对抗生素耐药的分子机制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取得了很大进展,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有效控制H.pylori耐药菌株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就国内外H.pylori对抗生素耐药的分子机制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甲硝唑属于硝基咪唑类抗生素,其在胃内具有高稳定性和高活性等特点,因而成为根除H.pylori的主要药物之一。

H.pylori对甲硝唑的耐药主要是由于编码硝基还原酶基因突变导致的耐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喻海忠,许国莹,陈巧林,陈建国,苏兆亮【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抗生素类;抗药性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与胃、十二指肠疾病密切相关,是消化性溃疡、慢性活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重要致病因素,也是胃癌演变的始动因子,与胃淋巴瘤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1]。

HP清除直接关系到上述疾病的转归。

但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其耐药率逐年上升。

因此,探讨HP的耐药分子机理,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有效控制HP相关疾病的传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HP耐药性的产生治疗HP感染的药物有咪唑类如甲硝唑,大环内酯类如克拉霉素,β-内酰胺类如阿莫西林、喹诺酮类、四环素与硝基呋喃类等。

关于HP耐药的起源,现代微生物学认为有两种可能性:①自发突变学说,即耐药性的产生是由于菌株的自发突变。

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随着抗生素的应用,抗生素敏感的细菌逐渐减少而耐药菌逐渐增多;②耐药遗传信息的传递产生了新的耐药株。

染色体DNA 或质粒基因上有控制耐药性的遗传信息,HP耐药基因在细菌DNA重组时进入敏感菌株,从而使耐药菌株增加。

2 HP耐药的分子机理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可能与菌种的特性有关,也可能通过菌株的变异或者基因的转移获得,后者主要涉及到:①细菌产生灭活酶或钝化酶;②药物作用的靶位改变;③细胞膜的渗透性改变;④细菌对药物的外排和生物被膜的形成。

HP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主要与以下机理有关:2.1 HP对甲硝唑的耐药甲硝唑是一种具有抑菌活性的药物前体,由于其氧化还原电势较低,易被硝基还原酶还原为亚硝基衍生物、羟氨衍生物,还原产物具有细胞毒性,使细菌DNA降解、断裂甚至导致细菌死亡。

因其杀菌活性不受胃内低pH的影响,在胃腔内浓度高,具有较强的抗HP活性,因此常用于HP感染的一线治疗。

但是近年来,随着甲硝唑的广泛使用,HP对甲硝唑的耐药率逐年上升。

在发达国家HP对甲硝唑的耐药率为20%~30%,而发展中国家高达60%~80%[2,3]。

HP对甲硝唑耐药主要与rdxA基因突变导致该基因的失活有关,rdxA是编码氧不敏感的烟酰胺腺嘌呤磷酸二核苷酸硝基还原酶基因。

但Kwon,Marais[4,5]研究证实frxA、fdxA、fldA、fdxB、oorDABC 和porCDAB等基因也参与了HP对甲硝唑的耐药,并证实frxA、fdxB 和rdxA 基因的失活不会对HP产生致死效应,而fdxA、fldA、oorDABC 和porCDAB基因的失活却会导致HP的死亡,这可能与这些基因编码的蛋白为HP的存活提供了一个微需氧环境有关。

同时也发现单一fdxB基因突变导致HP对甲硝唑的低水平耐药甚至不导致耐药,但当rdxA 基因与fdxB联合突变时将导致高水平耐药,而frxA或rdxA 基因的突变均会产生中等水平耐药,但当两者同时突变时则产生高水平耐药。

国内李耿等[6]研究也表明HP对甲硝唑耐药不仅与rdxA有关,同时与frxA、fdxB基因突变有关。

2.2 HP对克拉霉素的耐药克拉霉素又名6-甲氧红霉素(甲红霉素),属于新一代大环内酯类药物。

HP对克拉霉素的耐药率地区差异明显,各国为1%~13%不等。

Glupczynski等[7]发现,儿童对克拉霉素的耐药率比成人高,这可能与儿童免疫力较成人低,而克拉霉素经常用于儿童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有关。

HP对克拉霉素的耐药主要为23 SrRNA可变区基因的突变导致核糖体变构,克拉霉素结合位点随之发生改变,进而使HP与克拉霉素的亲合力减弱,不能阻止细菌的蛋白质合成,从而产生耐药性。

但23 SrDNA的突变位点和突变形式却具有地区差异[8,9]。

如中国东北地区,突变以G2224A,C2245T和T2289C为主,北京地区突变主要为A2143G[10],上海地区突变在2144位。

但总的来说,A2143G的突变最为常见且稳定,占突变的45.12%~82.11%,其它的突变形式有G2141A、A2142G、A2142C、A2142T、A2143C、G2115A,甚至在染色体的其它区段也发生突变。

Fontana[11]等用PCR检测了12株耐克拉霉素菌株均未发现23 SrRNA基因上的2142位点和2143位点突变,却发现有7株耐药菌在23 SrRNA的恒定区发生了T2717C的突变,引起低水平耐药(MIC=1μg/ml)。

2.3 HP对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常用于抗HP 的β-内酰胺类药物为阿莫西林。

β-内酰胺类药物是通过与细菌内膜靶蛋白青霉素结合蛋白(penicillin binding proteins,PBPs)结合,使转肽酶失活,破坏细菌细胞膜的完整性,使细菌死亡。

HP对阿莫西林的耐药率相对较低。

以往研究认为,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机理是:产生β-内酰胺酶、产生新的PBPs、药物作用PBPs的位点改变、细菌的渗透性降低以及自溶酶减少等。

但是HP耐药菌株尚未检测到β-内酰胺酶,故推测HP对阿莫西林的耐药可能与其它机理有关。

目前,已发现3种高分子量PBPs(PBP1、PBP2、PBP3)和6种低分子量PBPs,其中PBP1A上转肽酶结构域的4个氨基酸突变引起HP对阿莫西林低水平耐药(MIC<8μg/ml)[12],PBP1A羧基端编码青霉素结合位点的10个氨基酸突变和细胞膜通透性改变,引起HP对阿莫西林中、高度耐药(MIC≥8μg/ml)[13,14]。

Dore[15]研究也发现PBPs2D缺失是HP对阿莫西林耐药的原因。

也有报道[12],在阿莫西林耐药菌株的保守片段有4个PBP1的突变(S414R,Y484C,T541I和P600T)和1个PBP2突变(T498I),其中PBP2单独突变不能引起耐药,而PBP1单独突变能引起耐药,而两者一同突变并不能增强其耐药性。

还有学者[14]认为多点突变可以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Okamoto T[14]发现在两株突变菌株PBP1中的ORF(开放阅读框)都有4个氨基酸残基被替代和一个氨基酸残基的插入。

2.4 HP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喹诺酮类药物容易产生耐药,较少用于HP根除治疗。

其耐药主要与DNA旋转酶(GYR)的改变和拓扑异构酶Ⅳ有关。

DNA旋转酶由gyrA基因编码的2个A亚单位和gyrB基因编码的2个B亚单位组成的四聚体。

此酶的主要功能是松解超螺旋DNA,使之能复制。

对大肠埃希菌的研究发现,细菌对喹诺酮类的高度耐药由gyrA的突变引起,而低度耐药由gyrB 突变引起。

在对HP耐药菌株中也发现,gyrA基因有4个位点发生突变(Asn87→Lys、Ala88→Val、Asp91→Gly、Asn或Tyr取代、Ala97→Val取代),同时把耐药菌株的gyrA片段导入敏感菌株中从而使敏感菌株获得耐药性。

因此,推论gyrA基因的突变是HP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分子基础。

2.5 HP对利福霉素类药物的耐药利福霉素类药物常用于抗结核病治疗,较少用于HP的治疗,该类抗生素对细菌的作用靶位是依赖DNA的RNA聚合酶,此酶由rpoB基因编码。

Heep[16]经过一系列体外筛选获得了HP ATCC43504耐药株,对rpoB基因克隆、测序进行突变分析,发现所有耐药突变均包含密码子524-545和密码子586在内的基因簇区域。

并发现利福平耐药株与野生型rpoB基因相同,只是在扩增54-916碱基对时,有一个密码子的改变,即V149→F。

从耐药株扩增的rpoB 基因片段导入到敏感株中,在选择培养基上长出了耐利福平的HP。

从而推论,HP对利福霉素的耐药与rpoB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但确切的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2.6 HP对四环素的耐药四环素因其价廉有效而用于HP感染治疗,但近年来发现该药易引起二重感染,且其耐药率也呈上升趋势,现较少用于临床。

四环素主要作用于细菌核蛋白体,阻止mRNA核蛋白体复合物A位与氨基酰tRNA的结合,从而抑制始动复合物的形成及肽链的延伸,并阻止核蛋白体与终止密码结合,抑制已合成的肽链或蛋白质释放。

16 SrRNA的突变是HP对四环素耐药的主要原因,其中最常见的突变为16 SrRNA AGA(965~967)→TTC的突变。

Nonaka等[17]证明16 SrRNA 965-967位,单个、两个或者三个碱基的突变都会导致HP对四环素的耐药,Wu JY等[18]也证明54%耐药菌株是单一位点突变(如CGA、GGA、TGA、AGC、AGT),这可能是由于这些碱基的改变,影响了16 SrRNA的结构所致。

Lawson等[19]在1006株分离菌株中发现18株对四环素敏感性降低,其中有3株耐药(MIC≥4mg/L);敏感性降低的18株中有10株检测到16 SrRNA突变:一株存在A926T和A928C的双重突变,一株A926C突变,一株A928C突变,另外七株为A926G突变。

3 结语目前,虽然对HP的耐药性有所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耐药机理的不确定性;抗生素的使用剂量、用药史、年龄、性别等在HP对抗生素耐药中的确切作用仍不清楚。

因此,加强临床菌株的耐药性研究,深入探讨HP耐药机理与特性,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以及抗生素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1]Williamson JS.Helicobacter pylori:current chemotherapy and new targets for drug design [J].Curr Pharm Des,2001,7(5):355-392.[2]Gorgoulis V,Rassidakis G,Karameris A,et al.Expression of p53 protein in 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d dysplasia:possible correlation with human papillomavirus infection and clinicopathological findings [J].Virchows Arch,1994,425(5):481-489.[3]叶嗣颖,田拥军,刘南植,等.幽门螺杆菌耐甲硝唑基因分型与序列分析[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2,22(4):447-450.[4]Kwon DH,EI-Zaatari FA,Kato M,et al.Analysis of rdxA and involvement of additional genes encoding NAD(P)H flavin oxidoreductase (FrxA)and ferredoxin-like protein (FdxB)in metronidazole resistance of Helicobacter pylori [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0,44(8):2133-2142.[5]Marais A,Bilardi C,Cantet F,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the genes rdxA and frxA involved in metronidazole resistance in Helicobacter pylori [J].Res Microbiol,2003,154(2):137-144.[6]李耿,田拥军,叶嗣颖,等.幽门螺杆菌对甲硝唑耐药性及多重相关基因DNA和氨基酸序列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34(2):138-140、144.[7]Glupczynski Y,Megraud F,Lopez-Brea M,et al.European multicentre survey of in vitro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in Helicobacter pylori [J].Eur J Clin Microbiol Infect Dis,2001,20(11):820-823.[8]Hao Q,Li Y,Zhang ZJ,et al.New mutation points in 23S rRNA gene associated with Helicobacter pylori resistance to clarithromycin in northeast China [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4,10(7):1075-1077.[9]Burucoa C,Landron C,Gamier M,et al.T2182C mutation is not associated with clarithromycin resistance in Helicobacter pylori [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5,49(2):868-870.[10]郑小丽,胡伏莲,王蔚虹,等.北京地区幽门螺杆菌对克拉霉素的耐药情况及耐药机制[J].中华医学杂志,2001,81(23):1413-1415.[11]Fontana C,Favaro M,Minelli S,et al.New site of modification of 23S rRNA associated withclarithromycin resistance of Helicobacter pylori clinical isolates [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2,46(12):3765-3769.[12]Paul R,Postius S,Melchers K,et al.Mutations of the Helicobacter pylori genes rdxA and pbp1 cause resistance against metronidazole and amoxicillin [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1,45(3):962-965.[13]Kwon DH,Dore MP,Kim JJ,et al.High-level beta-lactam resistance associated with acquired multidrug resistance in Helicobacter pylori [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3,47(7):2169-2178.[14]Okamoto T,Yoshiyama H,Nakazawa T,et al.A change in PBP1 is involved in amoxicillin resistance of clinical isolates of Helicobacter pylori [J].J Antimicrob Chemother,2002,50(6):849-856.[15]Dore MP,Graham DY,Sepulveda AR.Different penicillin-binding protein profiles in amoxicillin-resistant Helicobacter pylori [J].Helicobacter,1999,4(3):154-161.[16]Heep M,Rieger U,Beck D,et al.Mutations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rpoB gene can induce resistance to rifamycins in both Helicobacter pylori and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0,44(4):1075-1077.[17]Nonaka L,Connell SR,Taylor DE.16S rRNA Mutations That Confer Tetracycline Resistance in Helicobacter pylori Decrease Drug Binding in Escherichia coli Ribosomes [J].J Becteriol,2005,187(11):3708-3712.[18]Wu JY,Kim JJ,Redddy R,et al.Tetracycline-Resistant Clinical Helicobacter pylori Isolates with and without Mutations in 16S rRNA-Encoding Genes [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5,49(2):578-583.[19]Lawson AJ,Elviss NC,Owen RJ.Real-time PCR detection and frequency of 16S rDNA mutations associated with resistance and reduced susceptibility to tetracycline in Helicobacter pylori from England and Wales [J].J Antimicrob Chemother,2005,56(2):282-28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