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人才培养及其启示 作者:李淑妍

三星人才培养及其启示  作者:李淑妍
三星人才培养及其启示  作者:李淑妍

《三星人才培养及其启示》作者:李淑妍

(作者:李淑妍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美国通用电器前任CEO杰克.韦尔奇说过:“在人才培养上,三星已经走在了其他公司的前面。”最近为期一周的董监事培训使我对这句话有了更全面和深刻的理解,并促使我更系统地了解三星人才培养的做法和特点,还启发了我对研究建立企业大学的若干思考。

一、三星人才培养的主要做法

(一)三星历任社长把培养人才和重用人才放到所有工作的首位

三星公司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前任社长李秉喆本人将80%的时间都花费在为三星公司育人选贤上,他对人才培养的执著心情比杰克·韦尔奇有过之而无不及。李健熙同样热衷于培养人才,他认为“为了培养出一名面向未来的人才,三星要舍得花费20年、30年的功夫。要不吝惜金钱,从多个方面对其进行教育,以保证复合型人才的生成。”三星历任社长不遗余力建立的三星人力开发院、地域性专家培养制度等一大批人才培养机构和培养制度,最终构成了一套立体的、全方位的人才培养体系,有效保障了各类人才源源不断地输入三星公司。

(二)投入巨额培训费用

三星在人才培养上从来不吝投入,这是该司永续成长与强大竞争力的关键。以三星电子公司为例,该司每年纯粹的培训支出达500亿韩元(约6300万美元),若加上来自集团层次的培训费用和教育设备投资,那么年均培训支出达658亿韩元(约8200万美元)。该公司职工人均年受培训时间为186小时,人均培训支出额为145万韩元(约1800美元),相当于工资的3.35%,人均投资相当于美国、西欧大中企业的2倍。三星公司下属拥有各种培训中心数十个,讲师也有数千人,仅深圳三星SDI就有专职培训讲师3-4人。

(三)建立著名的三星人力开发院

三星人力开发院是三星公司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每年开办数十种课程,数百个班次,数万名学员。其主要目的是传递公司经营理念,培育核心人才,尤其是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主要任务是为三星公司培养能够引领未来趋势、富有创造力而且乐于奉献的优秀人才。人力开发院由5个研修院组成,分别负责领导人才培养、海外人才培养、外语能力培养、管理技能培训以及高新技术培训等工作。三星人力开发院实行分层教育,对不同层次的人新员工、中坚员工、经营管理者分别施以不同的教育培训,并采用不同的方法。在接受培训的时间上,公司规定:每名员工每年都必须参加

人力资源开发院的培训学习,时间不得少于15天,而且还必须学习两门外语。对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提高的员工,公司还会给予一定的奖励。比如,如果一名员工已经学会了一门外语,那么他的薪水将自动上浮10%-15%。三星公司每年花费在人力开发院的资金都超过了6000万美元。

(四)创办独具一格的总裁学校

三星集团还开办了“总裁学校”。三星的所有高级管理人员都要在总裁学校接受6个月的培训:前三个月在本国接受培训,后三个月在海外学习外语并了解当地情况。通过这一培训,努力使高级管理人员具有国际眼光,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以在国际竞争中取胜。

(五)持续开展新员工培训

在三星公司,所有新员工在正式开始工作之前都要接受为期4周的入职教育,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企业观、职业观、国家观,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三星经营理念和三星精神。培训地点往往在偏僻的培训中心内。4周的训练课程常常被安排的满满当当,早上5点50分起床,一直要到晚上9点才能结束训练,而且周末也得参加培训。每一名新员工在培训结束后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脱胎换骨成为所谓的“三星人”,深深地打上了三星人的烙印。对于外国的分支机构,三星公司要求一旦吸纳了当地的人才为其员工,必须送回韩国三星总部进行三星观念和精神的培训教育,灌输三星的团结协作精神。我司推荐任职深圳三星SDI的副总一上任就被派往韩国总部的偏僻培训中心受训,从早到晚,不分周六周日照常学习。

(六)员工必须进行再培训

三星公司明文规定,从董事到员工,每人每年至少受训两周,员工每隔数月都要接受培训,更新知识,提高技能。三星内部的管理能力培训部门、业务知识部门和精神状态部门等三大职能教育机构及其下设的各类分院,负责对职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同时还经常聘请许多国内外的著名专家到三星开办讲座,轮流将各公司的负责人派往海外著名大学或机构,进行国际法规、专利、金融等方面的进修,培养他们的海外工作能力。2001年开始实施的“海外优秀人才韩国留学课程”培养计划已经累计为500多人提供了学习机会。三星公司还大力推行“海外人才三星化”战略,与国外许多著名大学合作培养高素质的各类管理人才。与此同时,他们还在全球各地建立各种培训机构,对当地的三星员工进行深入而系统的教育,以帮助他们理解三星公司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进一步增强他们对三星公司的认同感和荣誉感。

(七)推行地域性专家培养制度

三星集团从1991年正式实施国际化人才培训制度“地域性专家培养制度”,把国内学习和国外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这项新的制度,三星公司每年派遣350名左右的国内优秀人才(一般需要5年以上工作经验)到国外进行考察和研修,以备将来在需要时将他们派遣到海外市场接管三星公司在那里的相关事务。目前,三星公司已经拥有了近4000名这样的地域专家,而且以后每年派遣出去的人数还会增加到1000人左右。如今,这些地域专家活跃在世界各地,在三星全球市场的开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他们个人素质的提高,最终转换成为企业的竞争力。

(八)实施技术经营管理硕士制度

李健熙认为,理工科人才要在将来成为最高经营者,不仅要懂得技术,还要懂得经营。1995年“技术经营管理硕士”实施以来,已经为三星培养出500多名海外知名大学毕业的管理硕士。

(九)公益活动成为员工必修课程

三星管理者的长期目标是要使三星成为世界上最受尊敬的企业之一。如今,公益活动已经被列为三星新员工入门培训的必修“课程”,主要是灌输三星公益理念,体验三星的公益活动,这是三星员工必须承担的义务,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

二、三星人才培养的主要特点

(一)三星人才培养完全服务于公司发展战略

三星人才培养的目的性很强,主要是为三星成为超一流的国际化公司服务。

(二)三星人才培养充分体现了国家观、职业观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星不怕人才流失,自信企业培养了人才就是为国家尽到了义务;离开三星的人才也会对三星心存感激之情,从而有利于三星在全球业务开拓。

(三)三星人才培养为展示其良好的企业形象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三星人才培养最重要的平台是三星人力开发院,而后者正是世界上最为成功的企业大学之一,它为提升管理层与员工技能、公司与客户沟通,树立公司品牌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三星人力开发院的培训经验,尤其是严谨的培训令外来学习者和参观者无不肃然起敬。

(四)三星人才培养通过互动性课程提高培训实效

三星人才培养特别注重针对性和互动性。每个下属企业都有若干内训师,随时针对实际情况开发培训课程,注重解决现实问题。

三、若干启示

(一)充分认识传统的企业培训模式的弊端

从三星的经验可以看出,“请进来,送出去”的培训方式在有明确目的的前提下是有效的,但仅仅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所有类别所有人员的培训显然已越来越显示其局限性。具体理由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请进来”的学习方式由于成本高、一般尽可能在同一时间安排尽可能多的受众,难以进行个性化、互动式的学习安排。二是“送出去”的学习方式,一般游离于企业文化与发展战略之外,难以衔接公司的业务和绩效,往往只能着眼于个人技能的提高,更谈不上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三是上述两种学习方式在时间上均难以进行科学调剂,普遍存在培训成本过大的现象,也难以通过量化指标评估学习效果。四是培训与职位晋升体系不匹配,所聘讲师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

(二)有必要通过建立企业大学的方式提高人才培养成效

从三星的人才培养经验可以看到,与被动、分散和以一系列公开课程服务于公司全体员工的传统培训方式不同,企业大学是为企业内部每个岗位而设计的,与企业发展战略密不可分的培训系统工程。对于达到一定规模和进入成熟发展阶段的企业来讲,建立企业大学有利于弘扬企业文化,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系统并持续地提升管理团队和各类员工的职业素养,以较低的成本运作高质量的课程并保证学习的连贯性,可以用一定的评估系统衡量培训投资与成效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管理团队的沟通与经验分享,并产生无限的商业智慧,从而实现培养内部人满足企业未来发展需要的目标。

(三)适时开展企业大学战略规划和人才培养研究

建议我司指定专门部门和人员,广泛了解国内外已建、在建、拟建企业大学及相关培训中心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企业大学与人才培养,企业大学战略定位与业务规划,企业大学系统构建与架构配置、企业大学经营与管理、人才发展与课程体系建设、讲师队伍组建与管理等问题,把三星人力开发院作为国外的典型案例进行研究,必要时组织专门的团队进行考察,以达到解剖麻雀、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人才培养应该成为公司发展战略落地的有力支撑和重要手段

公司发展战略落地的前提之一是有一个好的人力资源战略。而人力资源战略则与人才培养、企业文化等密不可分。不管公司网罗到的人才多么优秀,都有一个持续培养和知识不断更新的需求,而且只有适应和促进公司发展战略实现的高管和员工才是真正有用的人才,正因为如此,我司必要学习三星等世界许多著名大公司的做法,把人才培养作为公司发展战略落地的重要抓手。

(五)旗帜鲜明地树立“培训不是福利”的人才培养理念

对于培训是不是福利,不同时期不同企业有不同的解读。在三星等世界著名公司,培训不是福利,而是一种职业技能提升的手段。培训之所以不是福利,主要源于培训在企业是一种促进公司发展的资源,而资源总是稀缺的,只能优先配置给公司内部的稀缺人才公司内最能创造价值的20%的人。理由是:企业80%的贡献来自于20%的优秀员工,管理者必须牢牢抓住这些最能为公司创造价值的20%的人才。因此,有必要找到对于公司最为重要的20%管理层级和员工,再找出对这20%的管理层级和员工来说最重要的20%的课程,再针对特定的专业类别进行课程需求调研、开发和培训。能够得到此类培训的优秀员工由于公司资源的倾斜而能力提升,进而为公司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这种培训理念不排斥人人都要培训的做法,但在资源配置上有别于人人普惠式的传统培训模式,目前已经成为国际著名跨国公司的通行做法。

(作者:李淑妍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

第二章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 案例导入 一封家书——8只八哥 有个商人在外做生意。他的同乡要回家,于是他就托同乡带100两银子和一封家书给妻子。同乡在路上打开信一看,原来只是一幅画,上面画着一棵大树,树上有8只八哥、4只斑鸠。同乡大喜:信上没写多少银子,我留下50两,她也不知。 同乡将书信和银子交给商人妻子以后,说:“你丈夫捎给你50两银子和一封家书,你收下吧!”商人妻子拆信看过后说:“我丈夫让你捎带100两银子,怎么成了50两?”那同乡见被识破,忙道:“我是想试试弟媳聪明不聪明。”忙把那50两银子送给了商人的妻子。 商人妻子怎么知道是100两银子的呢?原来那幅画上写的意思是:8只八哥是八八六十四,四只斑鸠是四九三十六,合起来是100,所以商人妻子知道是100两银子。 商人写信不用文字而用图画,商人妻子读信不是认字而是解画,他们两人使用的思维法就是再造型想象思维法。 想象和联想是创新思维能力的表现形式之一,在创新思维中占据重要位置。 思考与讨论 1. 谈谈你对创新思维的理解。 2. 联系生活实际,试举几个运用创新思维的实例。

第一节创新思维 人常说“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当面对问题而束手无策时,我们的思维往往需要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我们需要一种前所未有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我们需要创新思维。 一、创新思维及障碍突破 (一)创新思维的概念与特征 1.创新思维的概念 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一种高级形态,是人们在一定知识、经验和智力基础上,为解决某种问题,运用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突破旧的思维模式,以新的思考方式产生新设想并获得成功实施的思维系统。 2.新思维的特征 (1)独创性特征。创新思维在思路的探索上、思维的方式方法上和思维的结论上都能独具卓识,提出新的创见,获得新的发现,实现新的突破,具有开拓性和独创性。 (2)超越性特征。创新思维不但可以超越时间、空间、物质、现象和一切传统的东西,而且还可以超过去和现在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3)灵活性特征。创新思维不局限于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程序和方法,它既独立于别人的思维框子,又独立于自己以往的思维框子,是一种开创性的、灵活多变的思维活动,它能做到因时、因事而异。 (4)风险性特征。创新思维的核心是创新突破。它没有成功的经验可借鉴,没有有效的方法可套用,因此创新思维的结果不能保证每次都取得成功,有时可能毫无成效,有时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但是无论取得什么样的结果,都具有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意义,都能为人们提供新的启示。 (5)综合性特征。创新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结晶,是多种思维协同的统一。 (二)常见的思维障碍 1.盲目从众 我们会有这样的经历,初次来到一个地方,人生地不熟的,吃饭犯了难,大街上饭馆多得不知道哪家的饭菜“味美价廉”,这时你会怎么办呢?一般情况下,我们当然会找一家人多的饭馆用餐,这就是从众。理性的从众在大多数情况下使 2

关于创新思维的反思

关于保护创新思维的反思 樊春阳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时代呼唤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我们在中学语文教学上对此进行了探索的实验。 1、营造氛围,调动学生的创新兴趣。 我在教学中,努力去营造一个宽松和睦、敢于争辨、敢于发表自己独立见解的氛围,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允许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学习和活动,并能对其微小的创造力表示赞赏。例如,讲解《行道树》的时候,让学生分组去做一棵树,去体会自己作为一个城市的树有多少辛酸和光荣。学生的积极性比较高,口头能力提高较快。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双边关系,既要注意教学过程中的设计,又要注重学习激情的主要性,创设情境,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对课文的感染力,借此激发起他们的创新意识。在讲解诗歌的时候,我让学生将诗歌的情景再现,采取了表演剧的方式。学生很快融入情境之中,在教者设计的情境中驰骋想象、丰富语感,把诗歌的意境刻画得更形象,把课堂气氛达到一个新的高潮。 3、授之以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要正确处理传授和感悟的关系、知识和能力的关系,过程和结果的关系,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认识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感悟、理解、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获取知识、体验创新的愉快。为此,我采用下列方法进行了实验。 (1)词句训练——寻点。这里所说的点,是语言训练点,教师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上,要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寻点,让学生从点中得到启示。例如,教学古诗《钱塘江春行》,先让学生辨析“浅草才能没马蹄”中的“没”字换成“盖、遮、”等字体会作者的匠心独运,让学生再试着找能体会作者心理的字来锤炼这样的点既提高了学生对语言文字领悟的深度,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企业创新案例 三星电子公司

企业创新案例三星电子公司 相关标签:韩国,技术创新,再创新 企业创新案例:三星电子公司 三星集团创立于1938年,1969年投资成立三星电子公司,涉及半导体、移动电话、显示器、笔记本、电视机、电冰箱、空调、数码摄像机以及IT产品等多个领域。2005年,“世界财富500强企业”评选中,三星电子以719亿美元的销售额位居全球排名第39位。 在技术上,三星已成为了世界顶尖级的技术创新公司,它在众多的领域创造了一系列的尖端技术,包括移动电话、手持计算设备、平面显示器以及超薄笔记本电脑等。2002年,三星电子的专利数在全球排名第5,仅次于IBM、NEC、佳能和Micron公司,领先于Matsushita、索尼、日立、三菱和富士通公司。 案例:三星电视产业的分析 本部分对三星电视产业从1969年起至2001年的技术发展历程进行了全程考察;在充分考虑韩国财团企业垂直化生产特征的前提下,分析单位不再局囿于产业层面,而是对事业部、成品制造企业、三星电子及其零部件生产企业(三星电管,三星康宁、三星电机,三星电子)进行同时分析,揭示了技术学习理论与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发展理论的统合可能性。 技术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连续性的累积过程,将其清晰地分成几个阶段并非易事。但是若以几个标志性事件为分界点则可将这一过程分为模仿、吸收、改良、创新等4个阶段。可以发现每前进一个阶段,技术与组织都经历一次飞跃,这恐怕也是技术能力积累的真谛所在。 (一)技术模仿阶段(20世纪70年代前半期) 20世纪60年代末期,三星决定进军电子工业,制定了从日企引入技术的方针,整个70年代前半期都致力于模仿合资企业的先进技术。 1、通过派员工到日本工厂研修,掌握隐含技术知识 技术具有隐含性的特征,有许多方面难以标准化进行传播。如果不充分理解其系统性和隐含性,则无法进行成功的技术转移。因此,最好的办法是直接到技术起源国进行实地考察学习。三星数次派出技术研修团到合资方的日本企业进行参观学习。 2、推行垂直系列化和零部件国产化 三星在刚刚涉足电子工业的时候,就制定了“构筑从原材料到产成品企业内部生产的垂直系列化生产体制”的基本方针,将资源集中配置于电视、冰箱等家电生产领域,最终得以实

创新思维的重要作用及其意义.

创新思维之二 加入时间:2008-1-22 创新是人类的希望,民族的希望。从钻木取火到蒸汽机的发明,从烽火台的狼烟到现代互联网技术,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不断超越、不断创新的历史。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也是一个人在工作乃至事业上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实践告诉我们—— 在学习上,谁善于创新思维,谁的脑子就灵; 在工作上,谁善于创新思维,谁的办法就多; 在事业上,谁善于创新思维,谁的天地就宽; 在修养上,谁善于创新思维,谁的形象就好。 具体说来,创新思维对我们个人的直接影响、重要作用、乃至积极意义,可归纳以下几点。

1、创新思维能力的有与无,将决定一个人的发展前途。 两个大学毕业生同时被分配到一个公司。两年过后,A大学生被提拔为副科长。B大学生对此心理很不平衡,他找到公司老总说:“我们两个不是一块来的吗?工作上我们都非常努力,怎么提拔了他,没提拔我啊?”老总非常有耐心,说:“小B,那好吧,我要给你说清楚了。但是,你来了这么久,你帮我干一件事吧。现在是下午四点整,你到街上隔壁的自由市场去一趟,看有什么东西卖的没有,回来跟我说一声。”小B说,“那好,我去看一下。”说完咚咚下楼了,不一会回来说:“老总,市场上有个农民推着手推车,正在卖土豆(马铃薯)。”老总问:“这一车土豆大概有多少斤啊?”“老总,我没问,我去问一下。”小B又转身跑下楼去,回来后说:“老总,这车土豆300多斤。”老总问,“大概多少钱一斤呢?”“噢,我还真没问,我再去问一下吧。”不一会回来说,“老总,八角钱一斤。”老总又问:“要是全部都买了,能便宜点不?”“老总,您等一会,让我再去问一下吧。”过有一会工夫,小B气喘吁吁地上楼说:“老总,我问好了,6角钱一斤就卖的。”老总看小B前后跑了四趟,汗水出来了,端一杯热茶过去,说:“小B你先坐下,休息一会,”于是,又把提了副科长的小A叫了过来,说:“小A,你到隔壁市场去看一下,有什么东西要卖没有,回来给我讲一下。”小A既稳重又迅速地下楼了。不一会儿回来了,对老总汇报说:“有个农民推着一车土豆在卖。”“大约有多少斤 啊?”“我顺便打听了一下,300斤多一点。”“那多少钱一斤呢?”“我还真问了一下,8角钱一斤。”“要是全部包了都买呢,他能不能少一点啊?”“我也问那位老农啦,他说6角钱一斤就卖。”老总说:“叫他进院里来吧,我们都买了。”小A紧接答道,“我已经叫到门口了,老总,就等您一句话啦。”……小B一看到这个过程和结果,心里明白啦,气消了,走人了。 不言而喻,由于创新思维能力上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的结果或结局,踏实肯干固然重要,但从某种意义说来,有无创新思维能力,即应变思维的能力,超前

三星的技术创新战略的几个问题

问题与思考: 1、三星的技术创新战略经历了几个阶段的演变? 三星的技术创新跟大多数公司所经历的创新过程有着相似之处,该公司主要经历一下几个创新战略阶段: (1)拷贝战略,在公司发展初期,企业出于成本和想尽快占领一部分市场。 (2)模仿战略,公司经过一段的发展时期后,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此时,为了进一步发展公司,开始模仿成功企业的创新模式。 (3)紧跟技术领先者战略,在公司进入成长期后,已积累了一定客户忠诚度,模仿已符合企业发展的要求和形象,此时,采用紧跟技术领先者战略符合企业发展。 (4)技术领先战略,企业为了保持竞争优势,不得不投入大量的研发,开发新技术。 2、每个阶段的创新有哪些特点? (1)拷贝战略:企业创立初期,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低的成本打入市场。 (2)模仿战略:消化外来技术,努力提升自身产品、市场和技术匹配档次。 (3)紧跟技术领先者战略:用先进技术开发处在生病周期导入新产品,占取中高端市场。 (4)技术领先战略,此时,公司处于成熟期,资金、人才、产品等关键资源在喷发期,另外,企业为了保持竞争优势,不得不投入大量

的研发,占领高端市场。 3、三星的技术创新战略的演变对于我国企业有哪些启示? 我国工业起步晚,市场竞争力不足,三星这种战略模式正好适用于我国企业。当企业在进入一个行业时,由于资金、人才等方面的缺乏,此时为了更快的进入市场,拷贝成功企业的创新战略模式可能会比较好,以此类推,总结而言,三星就是一个“从学习模仿到自主创新”的战略模式,这种方式成本低、成功率比较稳定,如使用,可以考虑参考借鉴。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这个我觉得比较适合技术型企业,因为企业在刚开始进入市场时,技术等方面肯定没有办法与企业先进性企业相比,因此,可以遵循这个创新过程。但是对于其他类型企业,如互联网企业、以及靠商业模式取胜的企业等并不适合这种方式。 4、请找一家我国相近领域的企业,分析其技术创新战略的演进,并加以评述。 根据百度资料显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亚迪”)创立于1995年,是一家香港上市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比亚迪在广东、北京、上海、长沙、宁波和西安等地区建有九大生产基地。在最新公布的2009年中国企业500强中,比亚迪排名216位。名称比亚迪英文名为“build your dreams(简称‘B Y D’)”,意为“成就梦想”。 比亚迪的企业创新战略模式比较类似于三星企业,在企业的初创阶段以及产品的开发模式上,对成功的技术、产品、制造工艺以及发展模式为”范本“进行研究、消化、模仿、复制和借鉴,减少创业风险,

启发创新意识

启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现代社会是知识竞争的一个大舞台。要想在这一个大舞台上大展拳脚,必须要提高自身的素质,而这个素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创新能力。在我国,越来越多的人充分认识到科技要立足世界,必须造就众多的创造性人才。要承担这伟大而艰巨的任务,教育责无旁贷。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新教材的具体特色,采用多种方法和形式,启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抓住发展思维点,启发创造想象。 丰富的想象是创造的翅膀,提高想象力的关键在于经常进行发散性思维,给思维插上翅膀,让它在广阔无限的世界中自由驰骋。 在六年级语文科的教学中,我结合课文内容,抓住发散思维点,引导学生延伸故事情节,补充课文内容,创造新的社会环境,从而发展他们的想象和思维能力。如教《凡卡》(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十一册第21课)一课,课文结尾是“凡卡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我抓住这个发散思维点提出:凡卡睡醒将会是一个怎样的结果?学生纷纷展开想象:有的说,第二天爷爷接他回乡下,理由是邮递员认识凡卡的爷爷;有的说,凡卡写信用的文具忘了收拾,被做礼拜回来的老板发现了毒打致死;有的说,凡卡仍旧过着这种痛苦的学徒生活……学生在想象过程中进行着创造性的思维。 二、鼓励求异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人的创造力主要依靠求异思维,它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要求学生凭借自己有的知识和智慧,通过多方面多角度的思考,寻求若干个答案或结论。同时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要精心设计有利于发展思维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提高。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十一册第13课)一课,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如果说将课文改编为电影剧本,请你设想一下影片的开头和结尾。学生们怀着浓厚的兴趣展开了讨论,他们设计了多种开头:以高高的山峰为特写镜头,突出邱少云崇高的革命形象;清明时节,一队朝气蓬勃的少先队员到革命烈士纪念碑扫墓,举行了庄严的仪式后,请邱少云的

创新思维论文——三星的学习模仿与自主创新

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 期末综述论文 题目:三星的学习模仿与自主创新指导老师:罗曼 专业:计算机大类 姓名: 学号: 计算机学院 2014年1月

一、三星电子公司简介 (2) 二、技术模仿阶段 (2) 1. 通过派员工到日本工厂研修,掌握隐含技术知识 (2) 2. 推行垂直系列化和零部件国产化 (2) 3. 从生产初期开始即进行出口 (2) 三、技术吸收阶段 (2) 1. 选择性的技术导入与自主开发 (2) 2. 原材料核心部件的国产化 (3) 四、技术改良阶段的技术学习 (3) 1. 提高质量与生产率 (3) 2. 自主品牌(OBN)的培育 (3) 3. 着手进行正式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3) 五、新阶段的技术研究 (3) 1. 研发工作从产品中心向技术中心的转变 (3) 2. 新概念电视的开发 (3) 3. 数字化电视市场的早期投入 (4) 六、三星集团的创新 (4) 七、应用创新方法的经验 (4) 八、参考文献 (5)

利用创新方法解决企业创新流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是国外企业常用的做法。韩国三星集团是世界上最具创新能力的企业集团之一。在三星集团的发展过程中,六西格玛和TRIZ等创新方法的成功应用对于其创新能力的提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三星集团成功地从学习模仿到自主创新,成功地应用创新方法,在此对其创新的历程和经验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字:三星、模仿学习、自主创新

一、三星电子公司简介 三星集团创立于1938年,1969年投资成立三星电子公司,涉及半导体、移动电话、显示器、笔记本、电视机、电冰箱、空调、数码摄像机以及IT产品等多个领域。 三星集团成立初期的业务主要为纺织品、造船、机械和化工等。20世纪70年代,三星电子只是为日本三洋公司做贴牌生产业务的加工厂,主要产品是利润单薄的廉价黑白电视机。20世纪80年代,三星大力投资于电子和半导体产业。20世纪90年代初,三星电子提出了“新经营”计划,大幅改进了产品质量。20世纪90年代末,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三星痛下决定,大力投资于创新。到21世纪初,三星已成为世界最著名的企业集团之一。2006年,三星旗下有3家企业进入美国《财富》世界500强,位列《商业周刊》全球创新企业第12位。2007年位列《财富》全球最受尊敬企业的第34位,2008年品牌价值高达176.8亿美元,位列全球第21位。 二、技术模仿阶段 20世纪60年代末期,三星决定进军电子工业,制定了从日企引入技术的方针,企业在整个70年代前半期都致力于模仿合资企业的先进技术。其具体内容包括这些方面: 1.通过派员工到日本工厂研修,掌握隐含技术知识 2.推行垂直系列化和零部件国产化 3.从生产初期开始即进行出口 这使企业早一步认识到质量的重要性,使三星质量水平在短期内实现了质的飞跃。三星构筑了在日本也通用的质量水平和成本控制体系。 三、技术吸收阶段 1.选择性的技术导入与自主开发 三星电子在导入黑白电视技术时,采取整套技术导入的方式,几乎所有技术资源都依赖合资方。在引入彩色电视技术的时候,三星采用分离技术导入的方式,即只引入RCA技术,其余采用自主开发方式,这种自主开发能力的培养是在黑白电视生产阶段即开始蓄积的。

创新思维的事例

创新思维的事例 导读:本文创新思维的事例,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创新思维的事例集锦(一) 旱冰鞋的产生 英国有个叫吉姆的小职员,成天坐在办公室里抄写东西,常常累得腰酸背痛。他消除疲劳的最好办法,就是在工作之余去滑冰。冬季很容易就能在室外找个滑冰的地方,而在其他季节,吉姆就没有机会滑冰了。怎样才能在其他季节也能像冬季那样滑冰呢?对滑冰情有独钟的吉姆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想来想去,他想到了脚上穿的鞋和能滑行的轮子。吉姆在脑海里把这两样东西的形象组合在一起,想像出了一种"能滑行的鞋".经过反复设计和试验,他终于制成了四季都能用的"旱冰鞋". 组合想像思考法就是指从头脑中某些客观存在的事物形象中,分别抽出它们的一些组成部分或因素,根据需要作一定改变后,再将这些抽取出的部分或因素,构成具有自己的结构、性质、功能与特征的能独立存在的特定事物形象。 米老鼠的诞生 美国的迪斯尼曾一度从事美术设计,后来他失业了。原来他和妻子住在一间老鼠横行的公寓里。但失业后,因付不起房租,夫妇俩被迫搬出了公寓。这真是连遭不测,他们不知该去哪里。

一天,二人呆坐在公园的长椅上,正当他们一筹莫展时,突然从迪斯尼的行李包中钻出一只小老鼠。望着老鼠机灵滑稽的面孔,夫妻俩感到非常有趣,心情一下子就变得愉快了,忘记了烦恼和苦闷。 这时,迪斯尼头脑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对妻子惊喜地大声说道:"好了!我想到好主意了!世界上有很多人像我们一样穷困潦倒,他们肯定都很苦闷。我要把小老鼠可爱的面孔画成漫画,让千千万万的人从小老鼠的形象中得到安慰和愉快。"风行世界数十年之久的"米老鼠"就这样诞生了。 在失业前,迪斯尼一直住在公寓里,每天从早到晚都同老鼠生活在一起,却并没有产生这样的设想。而在穷途末路、面临绝境的时候出现了这样的灵感,原因何在?其实,"米老鼠"就是触发了灵感的产物。他说:"米老鼠带给我的最大礼物,并非金钱和名誉,而是启示我陷入穷途末路时的构想是多么伟大!还有,它告诉我倒霉到极点时,正是捕捉灵感的绝好机会。"发现灵感思考法是指,在对问题已进行较长时间思考的执着探索过程中,需随时留心和警觉,在同某些相关与不相关的事物相接触时,有可能在头脑中突然闪现所思考问题的某种答案或启示。就像迪斯尼夫妇由小老鼠触发灵感一样,许多意想不到的东西都可以成为触发灵感的媒介物。 这一点常常使思考者喜出望外,兴奋异常。 拿破仑―打破常规 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失败之后,被终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他在岛上过着十分孤独和寂寞的生活。后来,拿破仑的一位密友,秘密赠

三星集团企业管理创新分析 - 论文

题目三星集团企业管理创新分析 学院名称: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摘要 三星集团通过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企业内部管理的创新模式,三星集团跻身于世界前茅,被美国《财富》杂志评选为世界500 强企业。但是,在这个竞争激烈的世界中,想要保持这个地位甚至发展的更好,就必须不断利用信息技术研发出更好的产品,就必须不断改革、创新企业管理,与时俱进。在产品、技术、知识等创新速度日益加快的今天,成长的可持续性已经成为现代企业所面临的比管理效率更重要的课题。三星集团企业管理创新,最重要的是在组织高管层面有完善的计划与实施步骤以及对可能出现的障碍与阻力有清醒认识。 关键词:三星企业管理创新发展

Innovation mode of Samsung Group continuously improve throug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nternal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 the SamSung group among the forefront of the world, is USA "fortune" magazine as the world's top 500 enterprises. However, in this competitive world, want to maintain the status and development of better, we must continue to u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develop better products, we must continue to reform, enterprise management innovation, advance with the times. In products, technology, knowledge innovation speed is accelerating toda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as become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efficiency of management issues faced by modern enterprises. Samsung group enterprise management innov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 organization executive plan and implementation steps of perfect and the possible obstacles and resistance to have the sober understanding. Key words:SAMSUNG Business management Development Innovation

创新思维的重要作用及其意义

创新思维之 创新是人类的希望,民族的希望。从钻木取火到蒸汽机的发明,从烽火台的狼烟到现代互联网技术,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不断超越、不断创新的历史。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也是一个人在工作乃至事业上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实践告诉我们一一 在学习上,谁善于创新思维,谁的脑子就灵; 在工作上,谁善于创新思维,谁的办法就多; 在事业上,谁善于创新思维,谁的天地就宽; 在修养上,谁善于创新思维,谁的形象就好。 具体说来,创新思维对我们个人的直接影响、重要作用、乃至积极意义,可归纳以下几点。

1、创新思维能力的有与无,将决定一个人的发展前途。 两个大学毕业生同时被分配到一个公司。两年过后,A大学生被提拔为副科 长。B大学生对此心理很不平衡,他找到公司老总说:“我们两个不是一块来的吗?工作上我们都非常努力,怎么提拔了他,没提拔我啊?”老总非常有耐心,说:“小B,那好吧,我要给你说清楚了。但是,你来了这么久,你帮我干一件事吧。现在是下午四点整,你到街上隔壁的自由市场去一趟,看有什么东西卖的没有,回来跟我说一声。”小B说,“那好,我去看一下。”说完咚咚下楼了,不一会回来说:“老总,市场上有个农民推着手推车,正在卖土豆(马铃薯)。”老总问:“这一车土豆大概有多少斤啊?” “老总,我没问,我去问一下。”小B又转身跑下楼去,回来后说:“老总,这车土豆300多斤。”老总问,“大概多少钱一斤呢?”“噢,我还真没问,我再去问一下吧。”不一会回来说,“老总,八角钱一斤。”老总又问:“要是全部都买了,能便宜点不?” “老总,您等一会,让我再去问一下吧。”过有一会工夫,小B气喘吁吁 地上楼说:“老总,我问好了,6角钱一斤就卖的。”老总看小B前后跑了四趟,汗水出来了,端一杯热茶过去,说:“小B你先坐下,休息一会,”于是,又把提了副科长的小A叫了过来,说:“小A,你到隔壁市场去看一下,有什么东西要卖没有,回来给我讲一下。”小A既稳重又迅速地下楼了。不一会儿回来了,对老总汇报说:“有个农民推着一车土豆在卖。”“大约有多少斤啊?”“我顺便打听了一下,300斤多一点。” “那多少钱一斤呢?”“我还真问了一下,8角钱一斤。”“要是全部包了都买呢,他能不能少一点啊?” “我也问那位老农啦,他说6角钱一斤就卖。”老总说:“叫他进院里来吧,我们都买了。”小A紧接答道,“我已经叫到门口了,老总,就等您一句话啦。”…… 小B 一看到这个过程和结果,心里明白啦,气消了,走人了。 不言而喻,由于创新思维能力上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的结果或结局,踏实肯 干固然重要,但从某种意义说来,有无创新思维能力,即应变思维的能力,超前思维的能力,联想思维的能力等更为关键。这个故事深刻启示我们,只用体力工作的员工,只能够

三星集团应用创新方法的经验分析

科 技 进 步 与 对 策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V ol.27 No.4 Feb. 2010 第27卷第4期 2010年2月 三星集团应用创新方法的经验分析 徐 峰1,2,3 (1.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038;2.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北京 100080; 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 摘 要:利用创新方法解决企业创新流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是国外企业常用的做法。韩国三星集团是世界上最具创新能力的企业集团之一。在三星集团的发展过程中,六西格玛和TRIZ等创新方法的成功应用对于其创新能力的提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三星集团成功应用创新方法的历程和经验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三星集团;创新方法;六西格玛;TRIZ 中图分类号:F279.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348(2010)04–0077–05 三星集团成立于1938年,是一个集电子、机械、化工、金融及贸易为一体的韩国最大的企业集团。三星集团成立初期的业务主要为纺织品、造船、机械和化工等。20世纪70年代,三星电子只是为日本三洋公司做贴牌生产业务的加工厂,主要产品是利润单薄的廉价黑白电视机。20世纪80年代,三星大力投资于电子和半导体产业。20世纪90年代初,三星电子提出了“新经营”计划,大幅改进了产品质量。20世纪90年代末,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三星痛下决定,大力投资于创新。到21世纪初,三星已成为世界最著名的企业集团之一。2006年,三星旗下有3家企业进入美国《财富》世界500强,位列《商业周刊》全球创新企业第12位。2007年位列《财富》全球最受尊敬企业的第34位,2008年品牌价值高达176.8亿美元,位列全球第21位。 虽然对三星集团的成功有着许多不同的解读,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三星集团在探索新的经营理念和促进创新的过程中,充分结合企业的实际,逐步形成的以六西格玛和TRIZ方法为基础的系统的创新方法应用体系,无疑是三星取得飞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1三星推广应用创新方法的主要经历 三星的成功,离不开创新方法的应用。其中,面向全面产品质量设计和管理的六西格玛法,以及面向技术创新的TRIZ方法的推广应用,对三星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和顾客满意度,迅速成为全球最具创新性的企业之一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三星成功推广应用TRIZ方法的经验已成为其它企业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案例。1.1基于六西格玛的质量创新历程 三星很早就对产品质量问题给予了高度的关注。1978年三星创立了一个全面质量控制部门,它的成立使三星在一年后就获得了韩国国家首年度质量控制标准奖金奖。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三星公司几乎利用所有质量原理和方法,并于1984年开始应用全面质量控制(TQC)和全面生产维护(TPM)。此外,三星还利用一些内部和外部认证方法,如美国质量协会(ASQ)认证和内部认证、基准、ISO9000及其它质量管理标准、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能力成熟度模型(CMM)、用于软件开发和质量的软件流程模型与能力判定(SPICE)、实验设计等。虽然经过多年的不断努力,三星的质量水平已经大幅提高,但始终抹不去顾客脑海里“三星制造”仍是廉价商品的印象。 在这一背景下,1993年,三星集团第二任董事长李建熙提出了著名的“新经营”计划,该计划旨在系统地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李建熙一再强调,只有从过去的“以数量取胜”的经营模式转换成“以质量取胜”的经营模式才能成为“21世纪超一流企业”。为了在21世纪的无限竞争时代生存,一定要通过“以质量取胜”的经营提供具有最强竞争力的产品与服务。三星集团为实现新的经营理念,选择六西格玛作为整个集团的经营变革手段。自1998年三星正式实施六西格玛以来,几乎所有三星集团的内部组织,无一例外地全部采用六西格玛作为履行质量最优先的新经营宣言的战略举措。 与此同时,三星开展了企业质量工程师的培训和认证。到2002年,三星已拥有经ASP认证的认证质量工程师(CQE)34名、认证可靠性工程师(ERE) 29名、认证软件质量

创新思维方法有什么作用和意义

创新思维方法有什么作用和意义创新是人类的希望,民族的希望。创新思维能力与其方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下面为你整理创新思维方法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创新思维方法的作用和意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也是一个人在工作乃至事业上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 实践告诉我们;; 在学习上,谁善于创新思维,谁的脑子就灵; 在工作上,谁善于创新思维,谁的办法就多; 在事业上,谁善于创新思维,谁的天地就宽; 在修养上,谁善于创新思维,谁的形象就好。具体说来,创新思维对我们个人的直接影响、重要作用、乃至积极意义,可归纳以下几点。 1、创新思维能力的有与无,将决定一个人的发展前途。 两个大学毕业生同时被分配到一个公司。两年过后,A大学生被提拔为副科长。B大学生对此心理很不平衡,他找到公司老总说:“我们两个不是一块来的吗工作上我们都非常努力,怎么提拔了他,没提拔我啊”老总非常有耐心,说:“小B,那好吧,我要给你说清楚了。但是,你来了这么久,你帮我干一件事吧。现在是下午四点整,你到街上隔壁的自由市场去一趟,看有什么东西卖的没有,回来跟我说一声。”小B说,“那好,我去看一下。”说完咚咚下楼了,不一会回来说:“老总,市场上有个农民推着手推车,正在卖土豆(马铃薯)。”老总问:“这一车土豆大概有多少斤啊”“老总,我没问,我去问一下。”

小B又转身跑下楼去,回来后说:“老总,这车土豆300多斤。”老总问,“大概多少钱一斤呢”“噢,我还真没问,我再去问一下吧。”不一会回来说,“老总,八角钱一斤。”老总又问:“要是全部都买了,能便宜点不”“老总,您等一会,让我再去问一下吧。”过有一会工夫,小B气喘吁吁地上楼说:“老总,我问好了,6角钱一斤就卖的。”老总看小B前后跑了四趟,汗水出来了,端一杯热茶过去,说:“小B 你先坐下,休息一会,”于是,又把提了副科长的小A叫了过来,说:“小A,你到隔壁市场去看一下,有什么东西要卖没有,回来给我讲一下。”小A既稳重又迅速地下楼了。不一会儿回来了,对老总汇报说:“有个农民推着一车土豆在卖。”“大约有多少斤啊”“我顺便打听了一下,300斤多一点。”“那多少钱一斤呢”“我还真问了一下,8角钱一斤。”“要是全部包了都买呢,他能不能少一点啊”“我也问那位老农啦,他说6角钱一斤就卖。”老总说:“叫他进院里来吧,我们都买了。”小A紧接答道,“我已经叫到门口了,老总,就等您一句话啦。”……小B一看到这个过程和结果,心里明白啦,气消了,走人了。 不言而喻,由于创新思维能力上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的结果或结局,踏实肯干固然重要,但从某种意义说来,有无创新思维能力,即应变思维的能力,超前思维的能力,联想思维的能力等更为关键。 这个故事深刻启示我们,只用体力工作的员工,只能够得上基本称职的员工,既用体力又用脑力工作的员工,才算得上合格的、优秀的员工。2、创新思维能力的高与低(大与小),将决定一个人的事业

三星李健熙的创新三板

三星李健熙的创新三板 “成为一位能够应对变革的领导者才是上策”,这是德鲁克对21世纪的管理者提出的要求。接下来的三篇博客文章选自我的《管理未来:卓有成效的德鲁克》(东方出版社),这三篇博客将分别从三星、通用、海尔的企业创新故事,以阐释这些伟大企业的不同之处。 产品创新 三星集团的灵魂人物,想必不说大家也知道,那就是具有卓越的领导力与罕见的洞察力的董事长李健熙。他从1993年起就主张“新经营”,宣称,“除了自己的老婆孩子,全都要**。”曾经有一次,他到美国出差,一进饭店,放下行李就不见了踪影。原来他到附近的**公司购买了一台东芝录像机,并进行了拆卸。随行的三星电机企划组长李相翊转述了李健熙当时的一番话:“日本产品的零部件,在数量上比三星要少20%,但售价却高出了许多。所以,我们切记要减少零部件的数量。”最终,三星研发出了自己的“迷你录像机”。 除了技术研发,李健熙还重视产品设计,因为他相信,有了先进的技术,再加上优秀的设计,营销就成功了一大半了。 社会创新 由于不满足于现状,李健熙强迫集团内各事业部的CEO不断思考:“五到十年后,我们三星要做些什么?”他甚至说:“对企业有利的处理方式

就是组织机构,不要顾虑我的感受,要彻底把事业进行重新改组。” 1995年,李健熙查看了在中国香港地区上市的三星手机,在其中发现了不良产品,他立即下令召回所有的产品。已经销售的15万台手机,或是以旧换新,或是直接退货。回收后的产品,李健熙召集工厂全体员工,当众全部焚毁,150亿韩元瞬时化为灰烬。 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中,现代集团最终分裂,大宇集团宣布破产。三星也不例外,负债高达170亿美元,濒临破产边缘。李健熙选择了三大核心领域——电子领域、金融领域、贸易和服务领域进行了重点发展,对集团内部的34个事业部门、52项产品及海外的12家亏损的分公司进行了大刀阔*地整顿。仅三星电子一家企业就将员工从5.8万人裁减到4.2万人,这一行为打破了韩国企业终身雇用制的常规。并且,公司将次要的业务外包,精简了20个业务门类,使得三星电子从以家用电器为中心的企业转变成了先进的电子企业。 管理创新 不善言辞的李健熙于1993年在美国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情绪激动地说:“在美国,一支高尔夫球杆的售价是150~200美元,这个价格是我们三星13寸彩电的价格。要知道,我们的彩电是由一千多个零部件制成的,一支好的高尔夫球杆在这里能卖500美元,而我们三星的27寸的彩电才只能卖400美元。”他情绪激动地说:“这样的生产、这样的经营,你们意

(完整版)创新思维方法有什么作用和意义

创新思维方法有什么作用和意义 创新是人类的希望,民族的希望。创新思维能力与其方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下面为你整理创新思维方法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创新思维方法的作用和意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也是一个人在工作 1 B工作上 ,那好 点整,”小B ?”“老总,我没问,我去问一下。”小B又转身跑下楼去,回来后说:“老总,这车土豆300多斤。”老总问,“大概多少钱一斤呢?”“噢,我还真没问,我再去问一下吧。”不一会回来说,“老总,八角钱一斤。”老总又问:“要是全部都买了,能便宜点不?”“老总,您等一会,让我再去问一下吧。”过有一会工夫,小B气喘吁吁地上楼说:“老总,我问好了,6角钱一斤就卖的。”老总看小B前后跑了四趟,汗水出来了,

端一杯热茶过去,说:“小B你先坐下,休息一会,”于是,又把提了副科长的小A 叫了过来,说:“小A,你到隔壁市场去看一下,有什么东西要卖没有,回来给我讲一下。”小A既稳重又迅速地下楼了。不一会儿回来了,对老总汇报说:“有个农民推着一车土豆在卖。”“大约有多少斤啊?”“我顺便打听了一下,300斤多一点。”“那多少钱一斤呢?”“我还真问了一下,8角钱一斤。”“要是全部包了都买呢,他能不能 ” 高与低 清代名将杨时斋,善于逆向创新性思维,组织管理军队,指挥训练打仗,既做到了“军中无闲人”,又展示了他的非凡谋略,在历史上传为佳话。在行军打仗时,他把聋子留在左右使唤,从而避免了军事机密的泄露;他让哑巴传递密信,即使被敌方捉住,也问不出所以然;他让瘸子守放炮座,既坚守了阵地,又避免了逃兵;他让盲人伏地远听,以及时察觉敌人的行动,先机制敌。显然,通过创造性的逆向思维,

“三星” 创新设计实验室

作者:《产品设计》 时间:2005-09-16 16:26 来源:billwang 关键字: “三星”创新设计实验室 让“三星”成为世界品牌的一段经历 三星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成长为一个世界品牌,在这个神话的背后,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曲折的故事。两个西方人踏上了韩国这片独特的文化土壤,并带领这韩国的年轻人开始认识世界,认识自己,探索了一条适合韩国文化的设计之路。当世界的目光都汇聚在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时,中国的企业界和设计界该有怎样的思考呢?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让我们走进这段故事,解解其中味吧。1991年,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艺术中心设计学院聘请我担任顾问——“国际关系副校长”。我接受了邀请,同时还在纽约附近经营我自己的设计公司。虽然与机遇同行的风险不少,但它还是非常值得的。我由此展开了一段新的旅程——探索在未来成功的设计中产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的全球文化、人的价值和全球化观念。我的职位起初是作为学校与日本的联络员,因为学院选择了京都作为其亚洲区的核心。我还开始与艺术中心校长戴维·布朗(David Brown)、美国著名平面设计师兼艺术中心平面与传媒系负责人詹姆士·米侯(James Miho)合作。我们开始与京都政府、地方长官、市长以及商会会长开展日本项目。当京都校区的概念提出时,这个项目就变得更有趣了,因为我们开始和日本一些最主要的行业合作,这意味着我们的艺术中心/京都校园将会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设计学院。我在日本组织了几次设计会议,向日本人民宣传艺术中心/京都学校将会给他们带来利益。不幸的是,当我们开始取得进展,并完成了学院规划时,日本的泡沫经济突然破灭了。经济不景气,学校所有的利益也化为乌有。因此,我马上回去专心经营我的设计公司,以为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可能再去亚洲了。 然而,数周之后,戴维·布朗给我打电话说:“三星电子一个由十七人组成的代表团将来参观学校。你能来洛杉矶开会吗?”我立马答应。开始我们怀疑三星会对赞助一间学校感兴趣。然而,我们并不知道三星此行是受其总裁李昆希(Kun-Hee-Lee)之命前来拜访。李主席想创建首所也是唯一一所由著名国际企业管理的艺术学校。事实上,三星此行是想请艺术中心设计学院到汉城发展成其企业内部的设计学院。我和戴维·布朗、詹姆士·米侯得知这个建议后非常兴奋,马上启程去韩国参观三星,并与李昆希进行了会面。 观点的转变 李总裁对创建艺术学校的设想早在90年代就初具雏形。那时三星电子出口D-RAM芯片并在国内销售各种电子产品,积聚大量资本。可惜的是,三星的名气不大,产品在国外并不畅销。出于各种原因,国内外两种差异很大的市场渐渐都达到饱和状态了。销售额的降低促使总裁制定新战略来扩大企业。他认为,设计学校是新方案的动力引擎。新战略的基础是“全球化设计远景”,这可能与李总裁在日本和美国留学期间接触了新的文化和价值观有关。确实,假若李总裁能令三星全体员工用全球化观点去思考的话,那么三星将会迎来无数的机遇,其实力也将取得很大的提高。为了开拓市场,三星首先必须有极富创造力的好点子外加高科技。科技无国界,科技是不同文化模式之间的交集。李总裁需要在三星内部掀起一场大变革:首先总裁写了一本内部管理的书——《三星的新管理:变化由我开始》。这本书的目的是通过介绍东西方理念的共性来改变传统的韩国企业的思考方式。他还不断地给给高层经理做讲座,强调要改变他们传统的做法,修正他们根深蒂固的民族及新孔子观念。如果三星想理解世界各种文化的精髓并能很好地在世界大舞台上与各种文化背景的人沟通,这种看似不可能的任务是非常必要的。这种战略需要很长的时间和耐心,转变不是容易的事,此外,有些观念要改变,而有些则要保留。如果三星想要有十分光明的前程,就必须保留其坚韧和自尊的民族特征,正是这种民族特性造就了韩国发达的今天。 李总裁清楚三星电子需要提升自己的知名度,让全世界的人们都认识三星是有远见、人性化、设计精良的好品牌。总裁还在报纸上不断地宣传,好的设计不但令三星受益,也让韩国受益。1995年,他在“新年致词”中还宣布新的一年将是“设计革命”年——保证将大大提升三星的实力,也让韩国在下

以创新思维为话题作文

以创新思维为话题作文 第一篇:创新思维 大凡作出卓越贡献的人都有一颗善于洞察生活的头脑,他们不会忽视生活中任何一个异常的元素,他们会将这作为难得的机遇,深入研究,从而有所开拓、有所创造。 总是有一种驱动力促使人们去探究未知世界里的谜团。别涅迪克由一只裂而不碎的烧瓶研制出裂而不碎的安全玻璃,主要得益于他对科学的敏感。达尔文由美洲和欧洲两地生物的异同而提出生物进化论,更得益于他不舍的探索。 总有一个方向促使人们向它发出挑战。奥斯特始终坚信电与磁之间一定存在某种联系,于是他一遍又一遍地闭合切断电源,最终发现了电磁互相转换的原理,也正是借着这个原理才使人们对电磁波有了新的认识和利用。敢于坚守一个方向努力拼搏的人们往往成为创造的宠儿,因为创造的成果也要感激他们那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奋斗精神。 总是坚信凤凰涅盘之后一切会更加美好。居里夫人凭借着对科学的热爱和生活赐予她的灵感,让她从沥青中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虽然她为此付出了美好而宝贵的时光,但她无怨无悔。为了科学,为了创造,纵使红颜变成了白发,但只要有创造性的成果来回报殚精竭虑的付出,也可以无悔矣。 总是陶醉于深秋里片片灼热的红叶能在风霜中快乐地吟唱。达·芬奇为了画那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鸡蛋,也能呕心沥血,孜孜不倦,由画鸡蛋而开创了全新的绘画生涯。经历了岁月风霜的考验,他采撷到的红叶是永不褪色的。 总是坚信有追求就有快乐,有追求就有创造。"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与助手先后用了6年时间做了3000多个杂交组合,都不曾得到满意的杂交品种。为了找到远源的雄性不育稻,他与助手征程万里,像神农尝百草一样,日复一日地在一簇簇野草堆里搜寻。凭借着这份执着与追求,一块沼泽地里的希望找到了他,既而开创了震惊世界的第一次"绿色革命"。可以说袁隆平就是那位飞上天空摘到星星的伟人,因为他坚信只要有执着追求的激情与行动,就会有创造的果实。 总是坚守理想的人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他达到创造的高峰。爱迪生说创造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他为了发明电灯做了1600多次实验,没有一次不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