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地球基本参数
测绘技术中的地球形状参数与计算方法
测绘技术中的地球形状参数与计算方法引言: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对地球进行准确的测绘是地理信息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测绘技术中的地球形状参数与计算方法是测绘工程师必须深入了解与掌握的知识。
本文将重点介绍地球形状参数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相关应用。
一、地球的形状与参数在测绘技术中,我们通常将地球近似为一个椭球体,而不是完美的球体。
地球的形状不规则,受到地壳运动和地球自转引起的离心力影响,存在着地理、地形等因素导致的形状变化。
为了描述地球的形状,我们使用地球形状参数进行计算和测量。
1. 地球半径:当我们讨论地球的大小时,常用的形状参数是地球的半径。
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008千米。
需要注意的是,地球的半径并非一个固定的数值,因为地球的形状是复杂而动态的。
2. 短半径和长半径:为了更精确地描述地球的形状,我们可以使用短半径和长半径。
短半径通常表示地球自极轴到赤道的一半距离,约为6356.752千米;长半径表示地球的两个极轴之间的距离,约为6378.137千米。
3. 扁率:扁率是用来描述地球形状偏离球形的程度的参数。
常用的扁率为地球赤道半径与极半径之差除以地球赤道半径,即0.0033528。
二、地球形状参数的计算方法在现代测绘技术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计算地球的形状参数,包括测量、卫星观测和数学模型等。
1. 测量方法:传统的测量方法是通过地面测量获取地球形状参数的数据,包括全球大地水准面面积的测量、全球水平基准面的测量、全球水平网的密测等。
这些数据经过处理后,可以用来计算地球的形状参数。
2. 卫星观测:利用卫星观测技术,我们可以更准确地测量地球的形状参数。
例如,全球定位系统(GPS)可以提供具有毫米级精度的地球表面高程数据,从而帮助我们计算地球的形状参数。
3. 数学模型:数学模型是计算地球形状参数的重要方法之一。
我们可以使用椭球模型、球体模型或更复杂的地球几何模型来计算地球的形状参数。
这些数学模型通过对地球物理性质和测量数据的建模,可以提供较为准确的计算结果。
地球基本物理性质指标参数
地球基本物理性质指标参数胡经国这里所说的地球基本物理性质是指地球的质量和平均密度;地球的重力;地球内部的压力;地球内部的温度;地球的磁场。
一、地球的质量和平均密度㈠、地球的质量(Earth's Mass)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地球的质量M=gr2/G≈5.965×1027克,约等于5.97×1024千克。
地球质量的确定提供了测定其他天体质量的依据。
从地球的质量可得出地球的平均密度约为5.52克/厘米3。
㈡、地球的平均密度(Earth's Average Density)1、地球的平均密度数值组成地球各部分的物质密度分布。
占地球表面积3/4的水的密度约1克/厘米3;地球表层岩石的平均密度为2.7~2.9克/厘米3。
地球的平均密度为5.518克/厘米3,约等于5.52克/厘米3。
2、地球内部密度随深度的分布一般情况下,地球内部密度随深度增大而逐渐增加。
地球深部物质密度更大。
根据地震波速变化和某些假设可以推导地球内部密度。
例如,布伦密度分布模式(Bullen,1970)假设:①、地球近似由同心球层组成,平均地壳厚度15公里;②、地幔顶部密度3.31克/厘米3;③、地心密度13克/厘米3;④、取地球转动惯量为0.3309Mr2。
根据上述假设,采用各种经验关系式和其它有关数据得出的地球内部密度分布如下表所示:深度(km)地球内部密度(克/里米3)0~15 2.0~2.4815~350 3.31~3.52350~850 3.56~4.44850~2878 4.44~5.622878~4711 9.89~12.265161~6371 12.27~13.0二、地球的重力(Earth's Gravity)地球上的任何一点都受到地球引力和地球自转惯性离心力的作用,这两种力的合力成为地球的重力。
重力场强度就是重力加速度。
在厘米·克·秒单位制中,重力场强度的单位为达因/克,即厘米/秒2(为了纪念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又把厘米/秒2称为伽)。
地球百科
地球百科
地球(Earth)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为第三颗,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距离太阳1.5亿公里。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
现有40~46亿岁,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
46亿年以前起源于原始太阳星云。
地球赤道半径6378.137千米,极半径6356.752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0076千米,呈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椭圆球体。
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其中71%为海洋,29%为陆地,在太空上看地球呈蓝色.地球内部有核、幔、壳结构,球外部有水圈、大气圈以及磁场。
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的天体,是包括人类在内上百万种生物的家园。
认识地球
6.请你判断中国的半球位置和纬度位置: 位于 东 半球(东、西),位于 北 . 半球(南、北);主要位于 中 纬度 (高、中、低)。
中国大约跨越___6_0º (经度)。
7.地球仪上0°经线和0°纬线相比
( B)
A 正好相等 B 0°纬线长度是0°经线长度的两倍 C 0°纬线较短 D 0°经线和0°纬线平行
N W BE
S
A
C
问:A点在B点的什么方向?
在后者(B)处沿经纬线画一方向标,并标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然后 连接两点,看AB连线在哪个方位就是A点在B点的方向。
练习
1.下列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B )
A 月食的图片 B 日食的图片 C “神六”上拍摄到的地球的照片 D “大洋一号”科考船环球航行成功返航
E)
60 南
C (50°N,90°
E)
40
减 少 应
该
是
北
纬
经度从西向东逐渐增加应该是东经
读出A.B.C三点的经纬度
100 80 60
纬 度
B(40°S,60°
W)
40
从 北 向
(80°S,100°WA)
60 南
C (70°S,70°
W)
80
增 加 应
该
是
南
纬 经度从西向东逐渐减少应该是西经
在直线经纬网地图上判断方向
题
东、西半球的划分
向西
向东
西半球
东半球
划分标准:西经20°、东经160°
东西半球划分的界线为什么不以本初子午线为界?
小结:
特点比较
经线
形状 长度 指示方向 半球划分
关于地球的资料
关于地球的资料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为第三颗,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距离太阳1.5亿公里。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
现有40~46亿岁,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
46亿年以前起源于原始太阳星云。
地球赤道半径6378.137千米,极半径6356.752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大约为40076千米,呈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椭圆球体。
地球表面积 5.1亿平方公里,其中71%为海洋,29%为陆地,在太空上看地球呈蓝色。
扩展资料:地球的结构:1、大气圈地球大气圈是地球外圈中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它包围着海洋和陆地。
大气圈没有确切的上界,在2000~1.6万公里高空仍有稀薄的气体和基本粒子。
在地下,土壤和某些岩石中也会有少量空气,它们也可认为是大气圈的一个组成部分。
2、水圈水圈包括海洋、江河、湖泊、沼泽、冰川和地下水等,它是一个连续但不很规则的圈层。
从离地球数万公里的高空看地球,可以看到地球大气圈中水汽形成的白云和覆盖地球大部分的蓝色海洋,它使地球成为一颗"蓝色的行星"。
3、生物圈由于存在地球大气圈、地球水圈和地表的矿物,在地球上这个合适的温度条件下,形成了适合于生物生存的自然环境。
人们通常所说的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据估计,现有生存的植物约有40万种,动物约有110多万种,微生物至少有10多万种。
4、岩石圈对于地球岩石圈,除表面形态外,是无法直接观测到的。
它主要由地球的地壳和地幔圈中上地幔的顶部组成,从固体地球表面向下穿过地震波在近33公里处所显示的第一个不连续面(莫霍面),一直延伸到软流圈为止。
地球质量6容克
地球质量6容克
【原创版】
目录
1.地球的基本信息
2.地球的质量
3.地球质量对人类的意义
正文
地球是我们居住的星球,是我们所知道的最适合生命存在的地方。
它有着独特的生态系统,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多样化的生物种类。
然而,我们对地球的了解又有多少呢?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地球的基本信息。
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位于离太阳第三近的位置,距离太阳约 1.5 亿千米。
地球的直径约为12742 千米,赤道周长约为 40075 千米,地球的表面 70% 左右被水覆盖,其中绝大部分是海洋,只有 2.5% 是淡水。
然后,我们来看一下地球的质量。
地球的质量约为 60 万亿亿吨,或者说 6 x 10^24 克。
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几乎是无法想象的。
然而,正是这个质量使得地球能够吸引住大气层,形成稳定的气候,保护我们免受宇宙辐射的侵害。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地球质量对人类的意义。
地球的质量对我们的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影响了我们的体重。
在地球上,我们的体重是由地球的引力决定的。
一个 60 公斤的人在地球上的重量是 60 公斤,但在月球上,同样的人只有 10 公斤。
其次,地球的质量也决定了我们能从地球上得到的资源。
例如,地球的引力可以使得水流向低处,为我们提供了用水的便利。
同时,地球的质量也决定了地球的自转速度,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总的来说,地球的质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它直接影响了我们的
生活。
地球的知识点
地球的知识点地球作为我们生活的家园,是人类在宇宙中的独特存在。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地球的知识点。
一、地球的基本参数地球是太阳系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其基本参数如下:1. 直径:约12,742公里2. 周长:约40,075公里3. 表面积:约510,072,000平方公里4. 体积:约1.08321×10^12立方公里5. 质量:约5.97237×10^24千克二、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的内部部分:地壳、地幔和地核。
1. 地壳:地球最外层的固体壳层,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
2. 地幔:地球壳层以下的层,主要由岩石和金属组成。
3. 地核:地球的最内部,分为外核和内核,主要由铁和镍组成。
三、地球的大气层地球有一个重要的气体包围层,即大气层,分为四个主要层次:1. 对流层:最低的一层,大约从地表到约15公里高度,其中包含大部分的天气现象。
2. 平流层:处于对流层之上,迅速上升至约50公里高度,没有明显的天气活动。
3. 臭氧层:位于平流层上方的一层,主要含有臭氧,能够吸收太阳辐射。
4. 热层:位于臭氧层之上,最上面的大气层,温度逐渐升高。
四、地球的运动地球有两个主要的运动形式:自转和公转。
1. 自转:地球以自身轴为中心进行自转,一个自然日完成一次自转,即24小时。
2. 公转:地球绕太阳进行公转,一个公转周期为约365.25天,即一年。
五、地球的特征与环境1. 大陆与海洋:地球表面的约71%被海洋所覆盖,约29%为大陆地区。
2. 地形地貌:地球上存在丰富多样的地形和地貌,如山脉、高原、平原、河流和湖泊等。
3. 气候:地球上的气候多种多样,包括热带、温带和寒带等不同气候区域。
4. 生态系统:地球上存在着多样的生态系统,包括森林、草原、沙漠和湿地等。
六、地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保护地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以下是一些可持续发展的措施:1. 节约能源:减少能源使用,采用清洁能源。
2. 减少废物排放:垃圾分类、循环利用和减少使用一次性物品。
地球资料
地球资料1.地球概况:地球是一个旋转椭球体。
赤道半径为6378公里;极半径为6357公里;表面总面积约五亿一千万平方公里。
地球围绕通过球心的轴自转,自转轴对着北极星方向的一端称为北极;另一端称为南极。
1999年10月,地球上的人口已达60亿。
2.陆地:地球表面未被海水淹没的部分叫陆地。
地球表面陆地的总面积为一亿四千九百五十万平方公里,占地球表面总面积的29%。
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大陆。
全球有六块大陆,按面积大小依次为: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3.海洋:地球上广阔连续的水域称为海洋。
海洋的总面积为三亿六千一百零五万九千平方公里,占地球表面总面积的71% 。
海洋平均深度为三千七百九十五米。
(1)洋:海洋的中心部分叫洋,具有深渊而浩瀚的水域,有比较稳定的盐度,有独自的潮汐和洋流系统。
(2)海:海洋的边缘部分叫海,没有独自的潮汐和洋流系统。
(3)海峡:两端连接海洋的狭窄水道称为海峡,如马六甲海峡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
地球知识大比拼活动目的:通过游戏活动和相互交流,让学生尽量多地了解一些关于地球的知识,激发他们积极探究地球奥秘的兴趣。
活动准备:课前教师可向学生推荐一些书籍和资料,引导学生自己去查寻、记录有关地球的知识。
活动过程:1.每个同学在小组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图片、照片等。
2.各组选出有代表性的资料、图片等,在全班交流。
3.教师针对学生的交流进行评议。
可评选出知识收集最多最好的小组,进行表扬。
纽约的唐人街纽约有一条著名的唐人街。
走进唐人街,如同来到了中国。
这里,街道两旁到处是朱门碧瓦的店舍。
被西方人当作中国象征的金龙彩凤等建筑装饰更是常见。
连公用电话亭也是体现中国风格的宝塔式建筑。
商店招牌和街道路牌的名字一般是中、英文并列。
居住在这里的华人,主要经营中餐馆、洗衣店和成衣铺等。
世界各国全世界共有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
亚洲:有中国、蒙古、朝鲜、泰国、日本、印度尼西亚、印度、阿富汗、伊朗、巴勒斯坦等四十个左右的国家和地区。
地球资料简介
地球资料简介地球是我们所生活的星球,也是太阳系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它是一个多样化的世界,拥有广阔的陆地、深邃的海洋和丰富的生物资源。
本文将介绍地球的一些基本信息,包括地球的结构、地貌、气候和生物多样性等。
地球的结构包括地球的内部、外部以及界面。
地球的内部由地核、外核、地幔和地壳组成。
地核由铁和镍构成,温度极高,可以达到数千摄氏度。
外核由液态铁组成,地幔由熔融的岩石组成,而地壳则是固态的岩石和土壤覆盖在地幔表面。
地球的地貌是非常多样化的,不同类型的地形地貌形成于不同的地质过程中。
地球表面分布有山脉、平原、河流、湖泊、海洋等各种地貌。
山脉是由地壳板块碰撞造成的,如喜马拉雅山脉和安第斯山脉。
平原是由沉积作用形成的,常见于大河流域和海岸地区。
河流和湖泊则是由水的腐蚀和沉积作用形成的。
地球的气候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太阳辐射、地球自转和地球倾斜等。
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很大,从寒冷的极地气候到炎热的热带气候都有。
各种气候类型都对生物适应和繁衍起着重要作用。
地球的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包括各种动植物和微生物。
地球上的生物形态多样,从微小的细菌到庞大的哺乳动物,从简单的植物到复杂的树木,各种生物在地球上形成了庞大而复杂的生态系统。
这些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维持着地球生态平衡的稳定。
地球也是人类的家园,它为我们提供了许多资源和服务。
地球上有大量的自然资源,如矿产资源、水资源和植物资源等。
这些资源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保障。
地球还为我们提供空气、水和食物等基本生存条件。
保护地球环境、合理利用地球资源成为全球关注的话题。
虽然地球是一个富饶而多样化的星球,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全球气候变暖、水污染、土地退化和物种灭绝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地球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措施保护地球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总而言之,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要珍惜和保护它。
只有通过合作和共同努力,我们才能确保地球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为后代子孙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地球椭球基本参数及其相互关系
2
b a 1 e2 a c 1 e2 e e' 1 e2
2
e' e 1 e'2 V W 1 e'
a 1 e'2 b
W V 1 e2
b 1 e2 a
e 2 2 2
2 2 2
1 V W 1 e2
W 1 e'
2
V 1 e2
推导:
e2 2 2
a 2 2 2 ( a b) a 2 ab b 2 2 2 a a 2 2 2 2 a 2 ab b a 2 a a2 2( a b ) a 2 b 2 a a2 2 e 2 e 2 2 2
第三章 知识点总结
3、正高系统(10 定义和特点) 水准面、大地水准面
特点: 1、唯一性 2、无法得到
4、正常高系统(10 定义和特点) 似大地水准面、通过用?代替?得到的正高 5、国家高程基准(10 56基准和85基准) 72.260和72.289
第三章 知识点总结
6、垂线偏差
垂线偏差的基本概念 和分量 (10) 测定方法(1)天文大地测量方法(7 原理) (2)重力测量方法(2) (3)天文重力方法(2) (4)GPS测量方法(10) 7、大地水准面差距 大地水准面差距的基本概念 和分量 (10) 高程异常定义和作用(10) 测定方法: 天文大地测量方法(8 重力测量方法(2) 空间大地测量方法(2) GPS 最小二乘配置(2) 9个参数)
e2
e'
2
1/298.3 1/298.257 1/298.257223563 0.00663421622966 0.006694684999588 0.0066943799013 0.006738525414683 0.006739501819473 0.00673949674227
地球基础知识
长度 相等
半圆
东西半球
(20°W~160°E)
东西经各 180°
纬线
东西 方向
有长 有短
圆
南北半球 赤道(0º)
南北纬各 90°
四、经纬网
1、经纬网的实质: 〔球面坐标系统〕 2、经纬网的特点: 两条经纬线构成的图形 是等腰梯形〔极点的是 等腰三角形〕
四、经纬网
3、几种投影 方位投影经纬网形状特点
②两条正对的经线, 经度相加=180° 〔互补〕
1800 1200W
00
600E
三、经线和纬线 经度和纬度
给出A点的经度,求B点经度。
N 假设A=20°E,则B1=40°E
A
B
假设A=160°W,则B4=0°W
假设A=160°E,则B8=0°W S
三、经线和纬线 经度和纬度
3、经线的用途
划分东西半球: 20°W和160°E的 经线圈把地球分为 东、西半球。
经线:放射线 纬线:同心圆
四、经纬网
3、几种投影 圆柱投影经纬网形状特点
纬经
线线 :: 一一 组组 东南 西北 向向 平平 行行 线线
两 组 平 行 线 相 互 垂 直
四、经纬网
3、几种投影 圆锥投影经纬网形状特点
经线:相交于一点的射线束 纬线:同心圆弧
四、经纬网
4、经纬网的应用
确定位置
①求A、B的经纬度
四、经纬网
4、经纬网的应用
两点间的航线问题 ②两地经度相差180°,且两地不全在赤道上时:
Ⅰ. 两地都在北半球: 最短航线过北极点。航向为先向正北,再向正南
Ⅱ. 两地都在南半球: 最短航线过南极点。航向为先向正南,再向正北
地球的一些基本数据
反照率 0.40
最大亮度 -
卫星数(已确认的) 1
查看忽略历史对话记录通知设置留言交流请选择搜索范围含的文章含的书籍含的随笔搜索分享qq空间qq好友新浪微博微信扫一扫生成长图转word打印朗读全屏修改转藏
地球的一些基本数据
轨道长半径(天文距离单位) 1.000
轨道长半径(千万公里) 149.6
公转的恒星周期(日) 365.26
公转的会合周期(日) -
轨道偏心率 0.017
轨道倾角(度) 0.0
升交点黄经(度) 0.0
近日点黄经(度) 1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3
平均轨道速度(公里) 29.79
赤道半径(公里) 6378
扁率 0.0034
质量(地球质量=1) 1.000
密度(克/立方厘米) 5.52
赤道引力(地球=1) 1.00
逃逸速度(公里/秒) 11.2
自转周期(日) 0.9973
地球的基本数据
地球的基本数据(1980大地测量标准系统)1979年12月在澳大利亚召开的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AG)大会通过了以下列最新大地测量常数为依据的“1980大地测量标准系统”:真空中的光速c=(299792458±1.2)m·s–1万有引力常数 G=(6672±4.1)×10–14 m3·s–2·kg –1地球自转角速度(概略值)ω=7292115×10–11rad·s–1包含大气层在内的地心引力常数GM=(39860047±5) ×107· m3·s–2=(35±0.3)×107· m3·s–2纯大气层的地心引力常数 GMA力学形状系数(不包括因潮汐所引起的永久变形)=(108263 ±0.5) ×10–8J2=(–254±1) ×10–8J3J=(–162±1) ×10–84=(–23±1) ×10–8J5=(55±1) ×10–8J6地球赤道半径a=(6378137±2)m赤道上的标准重力 r=(978033±1) ×10–5m·s–2e扁率 1/f=(298257±1) ×10–3=(6263686±3)×10 m2·s–1大地水准面上的位势ω三轴参数(概略值)=90000赤道椭圆扁率 1/f1=15°(西经)赤道面椭圆的长轴轴向λ1重力潮汐常数(现用值)δ=1.16c和G的数值及标准误差引自“CODATA物理常数系统(1973)”。
其它常数的标准误差均为实际精度。
ω值所给出的数据准确到最后一位。
地球基本物理性质指标参数
地球基本物理性质指标参数地球基本物理性质指标参数胡经国这里所说的地球基本物理性质是指地球的质量和平均密度;地球的重力;地球内部的压力;地球内部的温度;地球的磁场。
一、地球的质量和平均密度㈠、地球的质量(Earth's Mass)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地球的质量M=gr2/G≈5.965×1027克,约等于5.97×1024千克。
地球质量的确定提供了测定其他天体质量的依据。
从地球的质量可得出地球的平均密度约为5.52克/厘米3。
㈡、地球的平均密度(Earth's Average Density)1、地球的平均密度数值组成地球各部分的物质密度分布。
占地球表面积3/4的水的密度约1克/厘米3;地球表层岩石的平均密度为2.7~2.9克/厘米3。
地球的平均密度为5.518克/厘米3,约等于5.52克/厘米3。
2、地球内部密度随深度的分布一般情况下,地球内部密度随深度增大而逐渐增加。
地球深部物质密度更大。
根据地震波速变化和某些假设可以推导地球内部密度。
例如,布伦密度分布模式(Bullen,1970)假设:①、地球近似由同心球层组成,平均地壳厚度15公里;②、地幔顶部密度3.31克/厘米3;③、地心密度13克/厘米3;④、取地球转动惯量为0.3309Mr2。
根据上述假设,采用各种经验关系式和其它有关数据得出的地球内部密度分布如下表所示:深度(km)地球内部密度(克/里米3)0~15 2.0~2.4815~350 3.31~3.52350~850 3.56~4.44850~2878 4.44~5.622878~4711 9.89~12.26 5161~6371 12.27~13.0二、地球的重力(Earth's Gravity)1。
地球的资料 (3)
地球的资料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是一个独特而神奇的行星。
本文将为您介绍地球的各种资料,帮助您更好地了解我们所居住的地球。
1. 地球的基本信息•地球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第三近的行星。
•地球的直径约为12,742公里,体积约为1.08 x 10^12立方公里。
•地球的质量约为5.97 x 10^24千克。
•地球的平均密度约为5.52克/立方厘米。
•地球的自转周期约为24小时。
2. 地球的层次结构地球由几个不同的层次组成,包括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
2.1 地壳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岩石外壳,分为陆地地壳和海洋地壳。
陆地地壳主要由硅酸盐和侵入岩石组成,而海洋地壳则主要由玄武岩组成。
2.2 地幔地幔是地壳下面的一层,位于地壳与地核之间。
地幔由岩石组成,温度和压力较高。
地幔的上部称为软流层,下部称为下地幔。
地幔对地球的热力和物质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2.3 外核外核是地幔之下的一层,主要由液态铁和镍组成。
外核是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磁场的重要来源,地磁场对地球的生命起着保护作用。
2.4 内核内核是地球的最内层,是地球核心的部分。
内核主要由固态铁和镍组成,温度非常高,但由于压力极大,仍然是固态的。
内核的运动对地球的地磁场也有一定的影响。
3. 地球的大气层地球的大气层是围绕地球的气体包围层,在保护地球生命和调节气候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地球的大气层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
3.1 对流层对流层是地球大气层的最下层,也是我们所生活的层次。
大部分天气现象发生在对流层中,该层含有大部分的水蒸气。
3.2 平流层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温度开始逐渐上升。
平流层中的空气非常稀薄,通常用于飞机和火箭的飞行。
3.3 臭氧层臭氧层位于平流层之上,主要由臭氧分子组成。
臭氧层对地球上的生物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能够过滤掉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3.4 磁层磁层位于地球大气层的外部,主要由带电粒子组成。
磁层是地球磁场的一部分,能够阻挡来自太阳风的带电粒子。
4. 地球的水资源地球是蓝色星球,表面的超过70%都被水覆盖。
地球体积公式
地球体积公式
地球是我们所居住的星球,它的体积是我们了解它的基本参数之一。
地球体积公式是计算地球体积的一种数学公式,它可以用于计算地球的体积,从而更好地了解我们所居住的星球。
地球体积公式基于地球的半径和球体积公式来计算。
球体积公式是V=4/3πr^3,其中V表示体积,π表示圆周率,r表示半径。
因此,地球体积公式为V=4/3πr^3。
地球的半径约为6371千米(3959英里),代入公式中可得地球的体积约为1.08321 x 10^12 km^3或2.5988 x 10^11 mi^3。
这个数字可能很难理解,但可以将其与其他天体进行比较。
例如,金星的体积约为6.08 x 10^11 km^3,而木星的体积约为1.43 x 10^15 km^3。
了解地球的体积对于我们理解地球的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非常重要。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球的大小和形状,并为我们设计和实施各种项目和计划提供基础数据。
此外,通过了解地球与其他天体的大小比较,我们还可以更好地了解我们所处的宇宙。
- 1 -。
地球的概念
地球的概念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第三颗行星,距离太阳约1.5亿公里,是我
们生活的家园。
它是一个蓝色的行星,被大部分海洋和陆地覆盖,有大约70%的表面积是水。
地球的直径约为12,742公里,拥有一个大气层,维持了我们生物的生存环境。
地球自转一天大约需要23小时56分钟,公转一年大约需要365.25天。
地球由多个岩石层组成,包括地核、地幔和地壳。
地壳是最外层的岩石层,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
地球的表面被陆地、大洋、山脉、河流、湖泊、平原等地貌所覆盖。
地球上有多样的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形成了广泛的生态系统。
人类也是地球上的一种生物,通过工业、农业、居住等活动与地球相互作用。
地球的气候系统呈现出多样性,包括极地、寒带、温带和热带气候等。
这些气候区域的分布决定了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生态系统。
保护地球的环境和资源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全球范围内的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土地退化等,需要人类共同努力解决,以确保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基本参数
地球基本参数
2009-07-27 10:27:23| 分类:自然哲学 |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
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家乡,尽管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但它在许多方面都是独一无二的。
比如,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面积大部分被水覆盖的行星,也是目前所知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星球。
地球的基本参数:
平均赤道半径: ae = 6378136.49 米
平均极半径: ap = 6356755.00 米
平均半径: a = 6371001.00 米
赤道重力加速度: ge = 9.780327 米/秒2
平均自转角速度: ωe = 7.292115 × 10-5 弧度/秒
扁率: f = 0.003352819
质量: M⊕ = 5.9742 ×10^24 公斤
地心引力常数: GE = 3.986004418 ×10^14 米3/秒2
万有引力常量为 G=6.67x10^-11 N·m2 /kg2
平均密度: ρe = 5.515 克/厘米3
太阳与地球质量比: S/E = 332946.0
太阳与地月系质量比: S/(M+E) = 328900.5
回归年长度: T = 365.2422 天
离太阳平均距离: A = 1.49597870 × 10^11 米
逃逸速度: v = 11.19 公里/秒
表面温度: t = - 30 ~ +45
表面大气压: p = 1013.250毫巴
地球自转
地球存在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自转,平均角速度为每小时转动15度。
在地球赤道上,自转的线速度是每秒465米。
天空中各种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都是地球自转的反映。
人们最早利用地球自转作为计量时间的基准。
自20世纪以来由于天文观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地球自转是不均的。
1967年国际上开始建立比地球自转更为精确和稳定的原子时。
由于原子时的建立和采用,地球自转中的各种变化相继被发现。
现在天文学家已经知道地球自转速度存在长期减慢、不规则变化和周期性变化。
通过对月球、太阳和行星的观测资料和对古代月食、日食资料的分析,以及通过对古珊瑚化石的研究,可以得到地质时期地球自转的情况。
在6亿多年前,地球上一年大约有424天,表明那时地球自转速率比现在快得多。
在4亿年前,一年有约400天,2.8亿年前为390天。
研究表明,每经过一百
年,地球自转长期减慢近2毫秒(1毫秒=千分之一秒),它主要是由潮汐摩擦引起的。
此外,由于潮汐摩擦,使地球自转角动量变小,从而引起月球以每年3~4厘米的速度远离地球,使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变长。
除潮汐摩擦原因外,地球半径的可能变化、地球内部地核和地幔的耦合、地球表面物质分布的改
变等也会引起地球自转长期变化。
地球自转速度除上述长期减慢外,还存在着时快时慢的不规则变化,这种不规则变化同样可以在天文观测资料的分析中得到证实,其中从周期为近十年乃至数十年不等的所谓"十年尺度"的变化和周期为2~7年的所谓"年际变化",得到了较多的研究。
十年尺度变化的幅度可以达到约±3毫秒,引起这种变化的真正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其中最有可能的原因是核幔间的耦合作用。
年际变化的幅度为0.2~0.3毫秒,相当于十年尺度变化幅度的十分之一。
这种年际变化与厄尔尼诺事件期间的赤道东太平洋海水温度的异常变化具有相当的一致性,这可能与全球性大气环流有关。
然而引起这种一致性的真正原因目前正处于进一步的探索阶段。
此外,地球自转的不规则变化还包括几天到数月周期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幅度约为±1
毫秒。
地球自转的周期性变化主要包括周年周期的变化,月周期、半月周期变化以及近周日和半周日周期的变化。
周年周期变化,也称为季节性变化,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发现的,它表现为春天地球自转变慢,秋天地球自转加快,其中还带有半年周期的变化。
周年变化的振幅为20~25毫秒,主要由风的季节性变化引起。
半年变化的振幅为8~9毫秒,主要由太阳潮汐作用引起的。
此外,月周期和半月周期变化的振幅约为±1毫秒,是由月亮潮汐力引起的。
地球自转具有周日和半周日变化是在最近的十年中才被发现并得到证实的,振幅只有约0.1毫秒,主要是由月亮的周日、半周日潮汐作用引起的。
地球公转
1543年著名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一书中首先完整地提出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的,公转轨道半长径为149597870公里,轨道的偏心率为0.0167,公转的平均轨道速度为每秒29.79公里;公转的轨道面(黄道面)与地球赤道面的交角为23°27',称为黄赤交角。
地球自转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变化,地球公转及黄赤交角的存在造成了四季的交替。
从地球上看,太阳沿黄道逆时针运动,黄道和赤道在天球上存在相距180°的两个交点,其中太阳沿黄道从天赤道以南向北通过天赤道的那一点,称为春分点,与春分点相隔180°的另一点,称为秋分点,太阳分别在每年的春分(3月21日前后)和秋分(9月23日前后)通过春分点和秋分点。
对居住的北半球的人来说,当太阳分别经过春分点和秋分点时,就意味着已是春季或是秋季时节。
太阳通过春分点到达最北的那一点称为夏至点,与之相差180°的另一点称为冬至点,太阳分别于每年的6月22日前后和12月22日前后通过夏至点和冬至点。
同样,对居住在北半球的人,当太阳在夏至点和冬至点附近,从天文学意义上,已进入夏季和冬季时节。
上述情况,对于居住在南半球的人,则正好相反。
地极移动
地极移动,简称为极移,是地球自转轴在地球本体内的运动。
1765年,欧拉最先从力学上预言了极移的存在。
1888年,德国的屈斯特纳从纬度变化的观测中发现了极移。
1891年,美国天文学家张德勒指出,极移包括两个主要周期成分:一个是周年周期,另一个是近14个月的周期,称为张德勒周期。
前者主要是由于大气的周年运动引起地球的受迫摆动,后者是由于地球的非刚体引起的地球自由摆动。
极移的振幅约为±0.4角秒,相当于在地面上一个12×12平方米范围。
由于极移,使地面上各点的纬度、经度会发生变化。
1899年成立了国际纬度服务,组织全球的光学天文望远镜专门从事纬度观测,测定极移。
随着观测技术的发展,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开始,国际上相继开始了人造卫星多普勒观测、激光测月、激光测人卫、甚长基线干涉测量、全球定位系统测定极
移,测定的精度有了数量级的提高。
根据近一百年的天文观测资料,发现极移包含各种复杂的运动。
除了上述周年周期和张德勒周期外,还存在长期极移,周月、半月和一天左右的各种短周期极移。
其中长期极移表现为地极向着西径约70°~80°方向以每年3.3~3.5毫角秒的速度运动。
它主要是由于地球上北美、格棱兰和北欧等地区冰盖的融化引起的冰期后地壳反弹,导致地球转动惯量变化所致。
其它各种周期的极移主要与日月的潮汐作用
以及与大气和海洋的作用有关。
岁差与章动
在外力的作用下,地球的自转轴在空间的指向并不保持固定的方向,而是不断发生变化。
其中地轴的长期运动称为岁差,而周期运动称为章动。
岁差和章动引起天极和春分点位置相对恒星的变化。
公元前二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喜帕恰斯在编制一本包含1022颗恒星的星表时,首次发现了岁差现象。
中国晋代天文学家虞喜,根据对冬至日恒星的中天观测,独立地发现了岁差。
据《宋史·律历志》记载:"虞喜云:'尧时冬至日短星昴,今二千七百余年,乃东壁中,则知每岁渐差之所至'"。
岁差这个名词即由此而
来。
牛顿第一个指出产生岁差的原因是太阳和月球对地球赤道隆起部分的吸引。
在太阳和月球的引力作用下,地球自转轴在空间绕黄极描绘出一个圆锥面,绕行一周约需26000年,圆锥面的半径约为23°.5。
这种由太阳和月球引起的地轴的长期运动称为日月岁差。
除太阳和月球的引力作用外,地球还受到太阳系内其它行星的引力作用,从而引起地球运动的轨道面,即黄道面位置的不断变化,由此使春分点沿赤道有一个小的位移,称为行星岁差。
行星岁差使春分点每年沿赤道东进约0.13角秒。
地球自转轴在空间绕黄极作岁差运动的同时,还伴随有许多短周期变化。
英国天文学家布拉得雷在1748年分析了20年恒星位置的观测资料后,发现了章动现象。
月球轨道面(白道面)位置的变化是引起章动的主要原因。
目前天文学家已经分析得到章动周期共有263项之多,其中章动的主周期项,即18.6年章动项是振幅最大的项,它主要是由于白道的运动引起白道的升交点沿黄道向西运动,约18.6年绕行一周所致。
因而,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作用也有相同周期变化,在天球上它表现为天极在绕黄极作岁差运动的同时,还围绕其平均位置作周期为18.6年的运动。
同样,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作用也具有周期性变
化,并引起相应周期的章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