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环保蝈蝈》新课标教案.doc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绿色蝈蝈》教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绿色蝈蝈》教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绿色蝈蝈》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蝈蝈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词析句,感受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见过蝈蝈吗?知道蝈蝈有什么特点吗?2.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蝈蝈的文章,作者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

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世界,感受他对蝈蝈的喜爱。

二、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握课文大意,了解蝈蝈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三、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正确书写,理解词义。

2.教师逐段分析课文,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绿色蝈蝈》,回顾一下课文内容,谁来说说蝈蝈的特点?2.作者为什么喜欢蝈蝈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二、课堂讲解1.教师继续逐段分析课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三、拓展延伸1.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你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受。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蝈蝈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感受到了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2.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大自然的美好,我们应该关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五、作业布置1.抄写生字词,熟背课文。

六、课后反思2.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出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不仅掌握了课文内容,还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和关爱大自然的情感。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正确读音与书写,词义的理解。

2.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尤其是对蝈蝈生活习性的描述。

教学难点:1.深入体会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理解作者的观察与感受。

《环保蝈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doc

《环保蝈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doc

《绿色蝈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教学内容《绿色蝈蝈》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科学观察随笔。

文章把绿色蝈蝈放在大自然的环境中介绍,介绍了它的外表特征、生活习性。

阅读,不但可以掌握科学知识,而且可以体味到浓厚的文学色彩,从中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好地理解、体味说明文的情趣。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速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内容。

能力目标“体味文中的美词佳句,感受文艺性说明文语言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阅读文章、概述内容的能力,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扫除字词障碍,整体感知概括文章内容。

教学时间:2课时课前准备:教师可阅读有关法布尔的传略及法布尔写的《昆虫记》,并制作相应的课件,制作有关昆虫特别是蝈蝈的外形,给学生以直观的形象理解。

学生注意本课的语言积累,并注意观察,准备向同学介绍自己最熟悉的一种小动物。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学生猜谜:(课件展示)谜一:天热爬上树梢,总爱大喊大叫,明明啥也不懂,偏说知道知道。

(蝉)谜二:绿袍元帅青头将,封王赐爵不关饷。

相逢总爱比高低,武功不如嗓门亮。

(蝈蝈)大家说说,你是根据什么把谜底给猜出来的呢?(引导得出结论:根据谜语中讲的特点以及自己平时的观察)对,介绍事物,必须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说明。

今天,我们来学习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一篇科学观察随笔——《绿色蝈蝈》,看看他是如何发现蝈蝈特点的,他又是如何来介绍蝈蝈这些特点的。

2、板书课题:绿色蝈蝈(法)法布尔3、观察蝈蝈图片。

4、提问:谁愿意把自己搜集到的关于作者法布尔的情况和大家进行交流?学生简介作者,教师补充。

亨利.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

法布尔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穷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著成了《昆虫记》这部昆虫学巨著。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绿色蝈蝈》教案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绿色蝈蝈》教案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绿色蝈蝈》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绿色蝈蝈》的内容,感受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事物特征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默读、分角色朗读等方式,感知课文语言的美。

运用比较、讨论、分享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对生命奥秘的探究欲望。

学会尊重生命,关爱自然,培养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情感。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教学难点: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事物特征的方法。

体会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培养环保意识。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蝈蝈的形态和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关注蝈蝈这一生物。

提问:“你们对蝈蝈有什么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

2.初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提问:“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帮助学生梳理课文脉络。

3.精讲课文分析课文第一段,让学生了解蝈蝈的外貌特征。

通过提问:“蝈蝈的外貌有哪些特点?”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细节。

分析课文第二段,让学生了解蝈蝈的生活习性。

通过提问:“蝈蝈的生活习性有哪些?”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细节。

分析课文第三段,让学生了解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通过提问:“作者为什么喜欢蝈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课堂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你对蝈蝈有什么新的认识?”5.课堂小结提醒学生关注大自然,尊重生命,关爱自然。

6.作业布置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课文内容。

以“我眼中的蝈蝈”为主题,写一篇短文,要求运用细节描写方法。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对蝈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感受到了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细节,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环保意识。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绿色蝈蝈教案新人教版5篇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绿色蝈蝈教案新人教版5篇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绿色蝈蝈教案新人教版5篇第一篇: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绿色蝈蝈教案新人教版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绿色蝈蝈教案新一、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概括内容2.细节感悟,品味语言3.激发学习兴趣,培养阅读能力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培养阅读能力——整体感知,概述内容2.品味语言——体会美词佳句难点:概括内容,品味语言三、课时安排:1个课时四、教学流程设计猜谜语:大姐天天逛花园,二哥弹琴夜黑天。

三姐织布到天明,四妹做饭香又甜。

(猜四种昆虫)谜底:蝴蝶、蝈蝈、蜘蛛、蜜蜂(一)出示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概括内容2.细节感悟,品味语言(如果让你来介绍一下绿色蝈蝈,你会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外形、叫声、食物、居住)(二)自学指导(一)一——筛选信息,理解课文自学内容:快速浏览课文,找到有关描写声音、外形、食物、居住的段落。

大声地读读这些语段,寻找关键词,并用一段话将蝈蝈的特点串联起来,概括出你对绿色蝈蝈的第一印象。

(5分钟)自学方法:①用圈画法;②扫描跳跃阅读;③锁定:关键语段——关键词。

生自学,师巡视。

达标测试:1.第3段写的是声音;第4段写的是外形;第5—10段写的是食物;第11节写的是居 1 住。

2.第三段中声音特点:尖锐、急促、清脆、柔和;第四段中外形特点是漂亮;第5~10段写蝈蝈吃的食物有:第六段中有“吃蝉”;第七段中有“酷爱甜食”;第八段中有“吃昆虫”;十一段中的居住特点是“和睦共处”。

3.一句话概括:(请学生概括)绿色蝈蝈的外形漂亮,声音尖锐,急促,清脆,有时也柔和,食物主要有甜食,昆虫,水果,青菜,有时也同类相食,过着群居生活。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探究,研读课文捕食的蝈蝈和美食的蝈蝈有什么不同的特点?(捕食的蝈蝈是勇敢的,美食的蝈蝈是贪婪的。

)成果交流:1.勇敢的蝈蝈——细节:第五节,“有时我甚至还看到蝈蝈非常勇敢地纵身追捕蝉,而蝉则惊慌失措地飞起逃窜。

《环保蝈蝈》 设计_七年级语文教案.doc

《环保蝈蝈》 设计_七年级语文教案.doc

《绿色蝈蝈》设计_七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目标①速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内容。

②能体味文中的美词佳句,并说出其作用。

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阅读文章、概述内容的能力,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

○课前准备教师可阅读有关法布尔的传略及法布尔写的《昆虫记》,并制作相应的.课件,制作有关昆虫特别是蝈蝈的动画形象,给学生以直观的形象理解。

学生注意本课的语言积累,并注意观察,准备向同学介绍自己最熟悉的一种小动物。

○教学内容《绿色蝈蝈》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科学观察随笔。

文章把绿色蝈蝈放在大自然的环境中介绍,介绍了它的外表特征、生活习性。

阅读本文,不但可以掌握科学知识,而且可以体味到浓厚的文学色彩,从中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好地理解、体味说明文的情趣。

○教学设计情景导入同学们,也许你还记得童年时看蚂蚁搬家时的情景吧?也许还记得在夏夜里在草间提着灯笼捉萤火虫吧?还有唱歌的知了、飞舞的蝴蝶,这些大自然的小昆虫。

也许你已经从各类文章中体会到蜜蜂、小鸟等各类小动物生活情趣,这些美好的昆虫、动物也许都是伴随你成长的好朋友。

今天,大家再去拜访一位昆虫朋友——绿色蝈蝈。

出示目标并板书课题课题:绿色蝈蝈’初读课文,感知内容a.绿色蝈蝈外表有哪些特征?b.作者主要写了绿色蝈蝈的哪些习性?(以上要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学生自读,小组讨论发言,教师也可参与讨论,并及时点拨指导。

教师指导明确汐L表特征——“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习性写了蝈蝈的叫声和食性。

重点研读,质疑问答,合作交流学生可再读课文,并对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或疑问。

教师也可引导学生学习探究一下自己最喜欢的美词佳句,或有哪些好的拟人手法的运用等。

学生依据问题组,自由质疑。

a.你最喜欢文章中哪个段落?为什么?b.你最喜欢哪个词语或哪个句子?为什么?在学生的讨论研读中相互补充,共享品味赏析的乐趣。

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绿色蝈蝈》教案

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绿色蝈蝈》教案

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绿色蝈蝈》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文本中的情感与价值观,掌握基本的语言表达规范。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形成尊重生命、关爱生态环境的良好意识。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文本中的情感与价值观。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小组讨论法、阅读与写作相结合。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先请学生看一段小视频,展示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引导学生思考与自然生物相处的方式。

阅读与分析环节1.教师可以先介绍《绿色蝈蝈》这篇课文的概要,并提醒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情感和价值观。

2.学生阅读课文。

3.学生在阅读完毕后,认真回答下列问题:1.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2.书中的人物经历了怎样的变化?3.作者通过课文想要表达什么含义?4.通过这篇课文,你学到了什么?4.按照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

语言运用环节1.学生按照阅读材料要求,完成所有的语言运用题目。

2.重点关注对基本语法规范的应用。

写作环节1.学生可以分组,共同完成一篇小作文,描述自己最喜欢的某一种生物并谈论生物的重要性。

2.学生互相交流和修改,然后交给老师进行点评。

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本中的情感与价值观,并能够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从而培养思辨和表达能力,树立尊重生命、关爱生态环境的良好意识。

这也进一步推动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同时,这也考验老师是否能够准确地把握教学方法和课件的设计,因此教师需要在平时的备课和授课中不断地总结和反思,以提高对教学的把握。

人教初中语文七上《23绿色蝈蝈》word教案 (4)

人教初中语文七上《23绿色蝈蝈》word教案 (4)

《绿色蝈蝈》教学目标:1、速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内容,认识了解蝈蝈形体特征以及其生活习性。

2、体会文章富有文学笔法、生动活泼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3、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具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对谜语感兴趣,以谜语开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找四个同学回答问题,学生们回答完后,老师做一下答案展示。

三、感知内容,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二).速读全文,听有话对你说(提示: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功能。

以上问题,要求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也可以用原文中的词语、句子回答。

) 学生自读,小组讨论发言,教师巡视并及时点拨指导,参与讨论。

虫虫档案姓名声音食物外形身体颜色居住条件教师指导明确:蝈蝈外表(形体)特征:“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有力的大颚、锐利的钳子。

蝈蝈习性写了蝈蝈的叫声和食性:叫声柔和窃窃私语喑哑而连续不断尖锐而急促清脆;吃甜食捕蝉为食也吃水果和金龟子一类昆虫还吃一点青草。

学生们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有可能回答的不够完整,多找几位同学补充。

老师做最后的表述。

(三). 再读课文,听有话对你说请用“我喜欢——,因为——”(有可能很多同学喜欢同一个句子,这时候应该让学生们各抒己见,老师应尊重他们的观点。

)学生依据问题组,自由质疑:在学生的讨论研读中相互补充,共享品味赏析的乐趣。

学生们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有可能回答的不够完整,多找几位同学补充。

老师做最后的表述。

教师可巡视指导总结明确:“窃窃私语”、“津津有味”、“酷爱甜食”“毫不犹豫地都接受”……这些拟人的写法,给人以亲切自然的形象生动的感受。

“蝈蝈是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在一起钓,它们之间从不争吵”……这拟人化的描写,它亲切自然,充满了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绿色蝈蝈》人教课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教案

《绿色蝈蝈》人教课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教案

《绿色蝈蝈》人教课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绿色蝈蝈》的基本内容,感知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学习作者细致观察、生动描绘的写作手法。

掌握生字词,提高词汇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分析,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模仿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掌握作者细致观察、生动描绘的写作手法。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教师以蝈蝈的图片引入,询问学生对蝈蝈的了解,激发学生兴趣。

2.自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3.讨论交流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作者为什么喜欢蝈蝈?你是如何感受到的?4.学习生字词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词语含义。

5.课堂小结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教师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复习课文内容。

2.分析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探讨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是如何体现的。

3.学习写作手法教师分析作者细致观察、生动描绘的写作手法。

学生尝试运用所学手法进行写作。

4.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如何运用所学手法描绘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

第三课时1.课堂检测教师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检测学生的写作能力。

2.优秀作文展示教师挑选几篇优秀作文进行展示,让学生互相学习。

3.互动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讨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

5.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继续观察身边的小动物,运用所学手法进行写作。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讨论、分析、写作等环节,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对难点问题进行耐心讲解。

4.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绿色蝈蝈》教案三篇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绿色蝈蝈》教案三篇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绿色蝈蝈》教案三篇知识与技能:了解法布尔和他的《昆虫记》,通过速读,抓住事物的特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通过整体感知、合作交流等方式学习本文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通过品味、鉴赏的方式体会生动说明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法布尔的科学探索精神,培养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1、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征生动说明的方法。

2、体味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及本文传神的语言。

教学难点: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研讨法、谈话法、活动法等,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准备: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感知文章内容。

教学过程课前预习1、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弄清字词的读音及含义,解决课后的“读一读,写一写”。

2、预习了解课文内容,捕捉第一印象,找出本文最吸引你的地方。

一、导入新课:伴随着这优美的乐曲,我们走进了今天的课堂。

能不能说说你都听到了什么声音?(森林里各种小动物、昆虫的鸣叫声)这些昆虫隐藏在茂盛的草丛里、浓密的树叶里,欢快地歌唱。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观察或研究过小昆虫呢?看来,这些大自然的小精灵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限的趣味,都是伴随我们成长的好朋友。

今天,我们就去拜访这些朋友中的一位——绿色蝈蝈。

(板书课题)二、预习交流:1、字词交流。

2、请大家把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法布尔的情况交流一下。

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

1823年出生于法国一户普通农民之家。

从小迷恋大自然。

在他19岁时,就立志研究昆虫。

后来通过自学,获得自然博士学位。

1875年开始著作《昆虫记》,1880年后的35年里一直在“荒石园”中从事昆虫学研究工作,1915年11月去世,留有《昆虫记》共十卷二百万字。

《昆虫记》:是一部严谨的科学著作,整部作品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先后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一版再版,直到百年之后还会在读书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轰动。

2024初一《绿色蝈蝈》人教版上册语文原文及教案

2024初一《绿色蝈蝈》人教版上册语文原文及教案

2024初一《绿色蝈蝈》人教版上册语文原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1.3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2.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3.2培养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1.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教学难点:2.1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如“生命的意义”等。

2.2培养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1.导入1.1教师出示一只蝈蝈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它有什么特点?”2.课文朗读2.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2.2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朗读展示,给予评价和指导。

3.课文讲解3.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提问:“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故事?”3.2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讲解,重点分析课文中的生字词和句子。

4.合作学习4.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取一个组长,负责组织讨论。

4.2教师提出问题:“课文中的绿色蝈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它有哪些特点?”4.3各小组进行讨论,组长汇报讨论结果。

5.课堂小结5.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6.作业布置6.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绿色蝈蝈的短文。

6.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图片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课文朗读环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提高了朗读水平。

3.合作学习环节,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课堂氛围。

4.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5.作业布置环节,既巩固了课堂所学,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环保蝈蝈 》 5_七年级语文教案.doc

《环保蝈蝈 》 5_七年级语文教案.doc

《绿色蝈蝈》5_七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感知课文,概括要点。

2、了解蝈蝈的外表特征和生活习性。

教学重点:感知课文,概括要点。

教学难点:变换人称的好处。

课时:一节教学设想:整体感知――研读赏析――体验拓展。

教学手段:多媒体电教平台。

教学步骤:一.导入:看书中图片,观察蝈蝈,介绍它的外表特征。

请学生就自己以往掌握的知识,介绍蝈蝈的习性。

二.学习课文。

(一)教师领读文后的“读一读,写一写”中的生字。

(二)整体感知:课文写了什么内容?由此看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介绍绿色蝈蝈的特征和习性。

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对科学的探索创新精神。

(三)研读赏析:(1)读课文,理出各段大意。

1.在别人欢度国庆的日子里,自己还没有忘记去观察昆虫。

2.蝉的哀号引出蝈蝈。

3.介绍蝈蝈的声音。

4-10.写蝈蝈的食物习性。

11.写蝈蝈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一起,从不争吵。

(2)速读课文,讨论并完成下列各题。

1.绿色蝈蝈的外表有哪些特征?有哪些习性?作者主要写了哪些习性?2.作者不断变换对绿色蝈蝈的称呼,说说作者在什么情况下有什么称呼,这样写有什么效果?3.课文多处运用拟人手法,找出几个例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学生讨论后交流。

1.“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作者写了蝈蝈的叫声和食性。

主要写的是食物习性。

2.称呼有:狂热的狩猎者、我笼里的囚犯、蝉的屠夫等。

当蝈蝈成为作者笼中观察和实验的对象进,作者就用“笼里的囚犯”;当蝈蝈吃蝉肉时作者称之为“蝉的屠夫”。

作者不断变换称呼,使行文更生动,描写更形象,给人更深刻的印象。

3.“窃窃自语”“津津有味”“酷爱甜食”“毫不犹豫地都接受”是拟人。

这样写亲切自然,形象生动。

(四)把课文再认真读一遍,画出自己认为最精彩的段落或句子。

说出理由。

(五)体验拓展: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自己最熟悉的一种动物。

三.作业:去户外静听虫鸣鸟叫,辨别这些声音,并用一段话形象地描写出来。

《环保蝈蝈》 6_七年级语文教案.doc

《环保蝈蝈》 6_七年级语文教案.doc

《绿色蝈蝈》6_七年级语文教案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妙趣横生的小品文。

作者采用生动的文艺笔调,通过生动传神的语言描写及拟人化手法的运用,把蝈蝈的外形叫声及习性写得活灵活现,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教学设想:利用多媒体引起学生对动物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引导学生运用快书阅读的一般规律,有效的寻找这类介绍动物的有效信息;然后品味生动优美的语言,学习拟人手法的运用,并结合实际进行片断描写。

教学目标:1、关爱动物,尊重生命。

2、用快速阅读法归纳课文内容,并掌握一般介绍动物的说明文的内容。

3、品味生动优美的语言,学习拟人手法,积累文中的拟人句。

教学重点:1、利用快速阅读法归纳课文内容。

2、学习拟人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1、快速而准确的抓住课文内容。

2、拟人句中透露出来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播放动物世界《园丁鸟》片断,学生发言:你对园丁鸟有了那些了解?你喜欢他吗?你了解哪一动物?它有什么特点?师述:在我们生活的蓝色星球上,生活着大量的动物,走进它们,你会发现,它们也像人一样有不同的长相、习惯、性格,它们也劳动、婚恋、繁衍及死亡。

与他们共处,你会发觉生活原来如此多姿多彩,富有情趣。

法国昆虫学家、作家法布尔就是这样一个热爱动物、尊重生命的人,他耗费毕生精力观察研究昆虫,用大量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将纷繁复杂的昆虫世界真实的呈现在我们面前——这就是《昆虫记》。

今天我们学习的《绿色蝈蝈》就是其中一篇。

二、自主学习,独立探究:1、最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看完举起右手。

2、速度最快的前五位同学谈看后知道了那些,看得快的经验。

3、媒体展示快速阅读的技巧:请看专家归纳的快速阅读法(一生朗读)快速阅读法:是从文字当中迅速汲取有效信息的阅读方法。

它要求:(1)去粗取精、(2)扫描跳跃阅读(3)思维集中、(4)眼脑直映教师介绍:快速阅读可以一目十行,但不等于走马观花,它要求快速抓住主要信息,最起码要知道文章写了哪些内容。

人教初中语文七上《23绿色蝈蝈》word教案 (2)

人教初中语文七上《23绿色蝈蝈》word教案 (2)

23. 绿色蝈蝈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⑴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

⑵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2.教材分析这是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三课。

学习本单元,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本课是自读课自学尤其重要。

3.中招考点对于自读课文,学习用快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并简洁概括要点的方法,并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及写作要点。

4.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阅读现代文的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具体如何运用方法去解决问题还是掌握不好。

二、学习目标1.通过快速阅读,能说出课文内容。

2.能说出文章富有文学笔法、生动活泼的特点及表达效果,能总结并学习文中拟人的手法的运用。

三、评价任务1.针对目标1,设计一个活动:通过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用快速阅读,能说出课文内容。

2.能说出文章富有文学笔法、生动活泼的特点及表达效果,能总结并学习文中拟人的手法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猜谜:(课件展示)谜一:小飞虫尾巴明,黑夜闪闪像盏灯,古代有人曾借用,辛苦读书当明灯。

(猜一昆虫)谜二:说鸟不是鸟,多在树上叫,自称啥都知,其实全不晓。

猜一昆虫)(二)预习检测学生简介作家及其作品《昆虫记》,教师补充。

1、作家简介亨利.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

生于农民家庭,从小生活极其穷困,15岁考入师范学校,毕业后谋得初中数学教师的职位,一次带学生上户外几何课,忽然在石块上发现了垒筑蜂和蜂窝,从此“虫心”焕发,立志做一个为虫子写历史的人。

文学界尊称他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亦被誉为“昆虫诗人”。

著作《昆虫记》。

2、《昆虫记》简介《昆虫记》是法布尔以毕生的时间与精力,详细观察了昆虫的生活和它们为了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然后以其观察所得写成详细确切的笔记。

《昆虫记》共十册,每册包含若干章,每章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等。

《环保蝈蝈》 4_七年级语文教案.doc

《环保蝈蝈》 4_七年级语文教案.doc

《绿色蝈蝈》4_七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积累“狩猎、喧嚣、静谧、弱肉强食、惊慌失措、津津有味”等词语。

2.了解法布尔和他的《昆虫记》以及蝉的生活习性。

能力目标1.学习用快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并简洁概括要点的方法。

2.体会文章富有文学笔法、生动活泼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3.体会并学习文中拟人的手法的运用。

德育目标感受作者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献身科学的信念。

●教学重点品味鉴赏文章生动传神的语言美;练习快速阅读筛选并概括要点的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比较、分析,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笔法特点;感受、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

●教学方法1.朗读法。

《绿色蝈蝈》是一篇观察随笔,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文章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高度结合,描写生动,妙趣横生,在反复诵读中体味生动传神的语言特点,如拟人手法的运用及表达效果。

2.研讨点拨法。

本文是一篇妙趣横生的小品文,因其内容的生动有趣,课堂教学应充分调动学生自由探究的积极性,为深层把握文意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

教师适当点拨、归结,如文章突出的.写作特色。

●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录音机及示范朗读带、投影仪●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要点]快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要点。

鉴赏文章生动传神的语言特点。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孩提时代,知了唱歌、蟋蟀鸣叫、蜘蛛织网、蚂蚁运食,这些自然界大家庭的成员,是我们天真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但随着阅历的增长,忙碌之中少了那份赏玩的心境。

19世纪的法国却有一位用毕生时间为虫子书写历史的人,他就是被称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的法布尔,《昆虫记》就是他以大量科学报告材料和文学气质艰苦写成的巨著,今天我们学习的《绿色蝈蝈》便是其中一篇。

(板书文题、作者)二、资料助读投影:《绿色蝈蝈》6_七年级语文教案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妙趣横生的小品文。

作者采用生动的文艺笔调,通过生动传神的语言描写及拟人化手法的运用,把蝈蝈的外形叫声及习性写得活灵活现,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人教版语文7年级上册《绿色蝈蝈》新课标教案完整篇

人教版语文7年级上册《绿色蝈蝈》新课标教案完整篇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绿色蝈蝈》新课标教案—绿色蝈蝈[教学设计A]创意说明:本教案采用了以读带讲兼以学生自学讨论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创新的精神,可操作性强.ﻭ一、情景导入有条件的地方可捉来实物,没条件的可出示图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从蝈蝈的外形特征方面作一介绍。

二、整体感知课文ﻭ1。

快速看课文,画出文中描写蝈蝈外表特征的句子,并比较与同学们的介绍有何不同。

ﻭ明确: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文中运用了描写性语言,将蝈蝈进行拟人化描写,写出了它的漂亮、可爱,透露出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的区别,引导学生对事物作生动介绍。

ﻭ2。

文中除了介绍蝈蝈的外表特征外,还写了哪方面的内容?明确:写了蝈蝈的叫声和食性.3.学生相互介绍蝈蝈的特征.三、重点研读,合作交流ﻭ1.你最喜欢文章中哪个段落?为什么?ﻭ2。

你最喜欢哪些词语或句子?为什么?学生在研读讨论中相互补充,共享品味赏析的乐趣。

在学生畅所欲言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语言生动传神,拟人贴切自然,突出事物特征。

ﻭ四、问题研究ﻭ有人说文章写蝈蝈的食性这几个段落中,作者极写其残忍贪婪,与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不相吻合,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要求:言之成理即可。

ﻭ五、布置作业ﻭ1.在小字本上抄写本文的生字词。

2.灵活运用本文的写作特点,写一篇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的短文。

ﻭ3.课外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教学设计B]创意说明: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参与备课,制作课件,讲课。

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得到充分调动,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ﻭ一、布置预习ﻭ1.第一组负责本课的生字词的学习。

ﻭ2。

第二组负责介绍作者及其《昆虫记》。

ﻭ3。

第三组负责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

ﻭ4.第四组谈本文的写作特点。

ﻭ5.第五组全面评价本文。

ﻭ6.第六组质疑。

ﻭ二、学生上台汇报他们的自主学习情况,并授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绿色蝈蝈》新课标
教案-
绿色蝈蝈
[教学设计A]创意说明:本教案采用了以读带讲兼以学生自学讨论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创新的精神,可操作性强。

一、情景导入
有条件的地方可捉来实物,没条件的可出示图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从蝈蝈的外形特征方面作一介绍。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快速看课文,画出文中描写蝈蝈外表特征的句子,并比较与同学们的介绍有何不同。

明确: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文中运用了描写性语言,将蝈蝈进行拟人化描写,写出了它的漂亮、可爱,透露出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的区别,引导学生对事物作生动介绍。

2.文中除了介绍蝈蝈的外表特征外,还写了哪方面的内容?
明确:写了蝈蝈的叫声和食性.
3.学生相互介绍蝈蝈的特征。

三、重点研读,合作交流
1.你最喜欢文章中哪个段落?为什么?
2.你最喜欢哪些词语或句子?为什么?
学生在研读讨论中相互补充,共享品味赏析的乐趣。

在学生畅所欲言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语言生动传神,拟人贴切自然,突出事物特征。

四、问题研究
有人说文章写蝈蝈的食性这几个段落中,作者极写其残忍贪婪,与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不相吻合,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
要求:言之成理即可。

五、布置作业
1.在小字本上抄写本文的生字词。

2.灵活运用本文的写作特点,写一篇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的短文。

3.课外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

[教学设计B]创意说明: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参与备课,制作课件,讲课。

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得到充分调动,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一、布置预习
1.第一组负责本课的生字词的学习。

2.第二组负责介绍作者及其《昆虫记》。

3.第三组负责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

4.第四组谈本文的写作特点。

5.第五组全面评价本文。

6.第六组质疑。

二、学生上台汇报他们的自主学习情况,并授课。

教师相机加以点拨。

三、学生评出本次活动的最佳小组。

四、学生写一篇学习本文的心得体会。

[教学设计C]创意说明:课前布置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课堂上进行阅读交流。

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可进行扩展阅读。

教学步骤:
一、提前两周布置课外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

二、课前任选某一章节写一篇读书笔记。

三、课堂交流读书笔记,评出最佳读者。

四、老师出示《绿色蝈蝈》的有关问题,学生作答。

五、布置作业:细心观察某一小动物并写成文。

[资料整合平台]
1.法布尔与《昆虫记》
我们需要法布尔精神(见《中华读书报》2001年5月8日)2.扩读材料
大肚子蝈蝈
大肚子蝈蝈趴在倭瓜花上唧唧地叫着。

他在得意地欣赏着自己的大肚子:“瞧,我这大肚子,谁比得了,这里面全是智慧呀。


小蚂蚁过来了,他拦住不放,非要和人家比比肚子不可。

小蚂蚁说:“我不比肚子,我还要劳动呢。

”大肚子蝈蝈并不介意,因为他已经看出来了,小蚂蚁的肚子没有他大,便得意地说:“哼,我就知道你不敢比。


大肚子蝈蝈一边啃着倭瓜花,一边喝着露水,他完全不用劳动就可以得到食物,因此,他整天只知道炫耀自己的肚子。

小蜜蜂过来了,他要和小蜜蜂比肚子;小蜻蜓过来了,他要和小蜻
蜓比肚子。

小蜜蜂和小蜻蜓都有自己的事情,不屑一顾地飞走了。

大肚子蝈蝈气坏了,肚子一鼓一鼓的,恨透了小蜜蜂和小蜻蜓。

忽然一只水牛从那儿路过,嗬,水牛的肚子好大呀,浑身的腱子肉,圆圆的肚子,大肚子蝈蝈可没法相比。

可大肚子蝈蝈天生比别人要强,水牛的肚子比他大,那还行?大肚子蝈蝈要跟水牛比试比试,他一口气一口气地往肚子里运气,要用气儿把肚子充实起来。

那肚子果然一下一下地鼓起来了。

肚子已经好大好大了,可他看看水牛的肚子,不行,还没赶上。

于是又继续吸气,一口,一口,那肚子像气球一样又圆又鼓了。

突然,“砰”的一下,大肚子蝈蝈的大肚子爆炸了,成了一个烂菜花。

水牛一步一步地走了,他不知道大肚子蝈蝈在和他比肚子,更不知道因为和他比肚子,大肚子蝈蝈撑破了肚皮。

他有事情,他要耕田的。

后来,还是小蚂蚁帮忙,一针一线地帮大肚子蝈蝈把肚子缝起来。

大肚子蝈蝈接受教训了没有呢?那还得看他的行动。

叫蝈蝈儿
最能使人意会到“立秋”已过的是那叫蝈蝈儿挑子。

那一大担鼓鼓囊囊、数以千百的小笼里发出来的共鸣声,使城里人耳目一新,似乎给炎热捎来一丝清爽和喜悦。

路人投之以目,微微一笑。

孩子们可来精神了,嚷着,笑着,兴冲冲地捧着回家去。

乡里人摸准了城里人的脾性,不化本钱,只跑跑腿儿,就能让人心甘情愿地掏出钱包来。

捧回去傻瞅着,心里直纳闷:小小篾编笼儿,掉头转身都难,可它却闲舒安然,还不时地振翼歌吟,难道它忘却了与生俱来的那一片篷勃青翠,那湿润的泥土芳香,而满足于投饲的毛豆瓜皮以及笼中的自吟自唱!?
然而,几天之后,叫蝈蝈死了。

原因是家人对它那没日没
夜地劲歌产生了厌烦,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进食,活活给饿死了。

夜半醒来,我于沉寂之中颇有一种失落之感,淡淡而又无奈。

于辗转反侧之际,忽然省悟:倘它不如此地善叫,虽无进城之荣幸,怕也不至于有笼毙之命运吧?
以上两篇短文同是写蝈蝈,可将二篇文章进行比较阅读,体会从不同侧面描写同一事物的方法。

返回查字典首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绿色蝈蝈》新课标
教案2 -
《绿色蝈蝈》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①速读课文,概述文章内容;
②体味文中美词佳句,试分析作用;
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阅读文章,概述文章内容,并结合重点语句体会文章语言特色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可阅读有关法布尔的传略及法布尔写的《昆虫记》,通过课件,制作出有关昆虫,特别是蝈蝈的动画形象,给学生以直观的形象理解,布置学生课下认真进行观察,准备向同学介绍一种自己最熟悉的小动物。

○教学设计
课文导入:
同学们,也许你还记得童年时看蚂蚁搬家时的情景吧?也许还记得在夏夜里在草间提着灯笼捉萤火虫吧?还有唱歌的知了、飞舞的蝴蝶,这些大自然的小昆虫,也许你已经从各类文章中体会到蜜蜂、小鸟等各类小动物生活情趣,这些美好的昆虫、动物也许都是伴随你成长的好朋友。

今天,大家再去拜访一位昆虫朋友绿色蝈蝈。

出示课题:绿色蝈蝈’
整体感知:
1、教师出示,学生交流有关蝈蝈的文章与图片,学生整体了解感知蝈蝈;
2、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a.绿色蝈蝈外表有哪些特征?
b.作者主要写了绿色蝈蝈的哪些习性?
(以上要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学生自读,小组讨论发言,教师也可参与讨论,并及时点拨指导。

教师指导:
蝈蝈的外形特征: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习性写了蝈蝈的叫声和食性。

出示板书:
绿色蝈蝈法布尔
(科学小品文)
绿
色特征:漂亮、嫩绿、苗条、匀称拟人
蝈生动
蝈习性:叫声—柔和,捕蝉—为食
研读探究:
学生再读课文,并对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或疑问;教师也可引导学生学习探究一下自己最喜欢的美词佳句,或有哪些好的拟人手法的运用等。

学生依据问题组,自由质疑。

师生在讨论研读中相互补充,共享品味赏析的乐趣。

教师可总结指导。

a.你最喜欢文章中哪个段落?为什么?
b.你最喜欢哪个词语或哪个句子?为什么?
(同学喜欢“窃窃私语”、“津津有味”、“酷爱甜食”“毫不犹豫地都接受”这些拟人的写法,因为它能给人以形象生动的感受;有的同学喜欢“蝈蝈是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在一起钓,它们之间从不争吵”这拟人化的描写,它亲切自然,充满了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学生设疑:
1、蝈蝈的叫声非常的优美,但是蝈蝈的发生器官与人的发生器官有何不同?
2、如何看待动物中的同类相食这种现象?
拓展延伸,应用反馈:
请同学们灵活运用本文的写作特点(或语言生动,或运用拟人……等)说说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巩固练习:
a.读读法布尔的《昆虫记》节选本。

b.以自己熟悉喜爱的小动物为内容写一篇小短文。

课后记:《绿色蝈蝈》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科学观察随笔。

文章把绿色蝈蝈放在大自然的环境中介绍,介绍了它的外表特征、生活习性。

阅读本文,不但可以掌握科学知识,而且可以体味到浓厚的文学色彩,从中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好地理解、体味说明文的情趣。

在课堂中,学生设疑一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很有探讨价值的问题,今后要继续保持着一个环节。

返回查字典首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