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从倾斜到平衡_我国城乡规划法治的现在时态与未来期待_蔡科云

合集下载

自然资源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5336号建议的答复

自然资源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5336号建议的答复

自然资源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5336号建议的答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自然资源部•【公布日期】2021.07.06•【文号】自然资人议复字〔2021〕110号•【施行日期】2021.07.0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5336号建议的答复自然资人议复字〔2021〕110号钱凯法代表:您提出的《关于构建高质量国土空间格局提升江苏发展能级的建议》收悉。

经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

我部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结合部门职责,全力做好优化国土空间布局相关工作。

您通过分析江苏省“十四五”期间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发展需求,提出在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江苏的支持力度,适度增加江苏建设用地规模,在土地的审批、使用等方面给予江苏更大自主权等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下一步,我部在相关工作中将充分吸收采纳您提出的建议,支持江苏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促进江苏省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关于国家在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江苏的支持力度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国家发展改革委深入贯彻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部署要求,锚定长三角强劲活跃增长极、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现代化引领区、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战略定位,从推动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加强协同创新产业体系建设、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强化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加快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推进高水平协同开放、创新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等多方面发力,谋划推进长三角生态环境共同保护规划、沿沪宁产业创新带、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等一批重大政策、重大事项、重大项目,推动江苏深度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升发展能级。

2023年注册城乡规划师之城乡规划原理练习题库附带答案

2023年注册城乡规划师之城乡规划原理练习题库附带答案

2023年注册城乡规划师之城乡规划原理练习题库附带答案单选题(共20题)1. 保留发展型村庄类型为()。

A.保留控制发展型、保留适度发展型、保留重点发展型B.保留引导发展型、保留适度发展型、保留重点发展型C.保留控制发展型、保留引导发展型、保留重点发展型D.保留近期发展型、保留引导发展型、保留控制发展型【答案】 A2. 现代城市规划中,最早引入城市立体交通体系主张代表人物是()。

A.霍华德B.勒·柯布西埃C.索里亚·玛塔D.西谛【答案】 B3. 我国目前正处于一个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 )发展阶段迈进历史转折点上。

A.乡镇一体化B.城乡一体化C.乡镇二元经济结构D.省城乡三元经济结构【答案】 B4. 从空间演化形态看,区域城镇体系演化一般会经历( )逐步演化过程。

A.点—轴—面B.点—轴—网C.点—线—面D.点—面—网【答案】 B5. 无论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还是环境效益上,()相比其他交通方式都具有明显优势。

A.个体客运交通B.自行车交通C.公共交通D.小汽车交通【答案】 C6. 下列哪项是城市道路红线正确定义?( )A.道路两侧建筑物之间距离B.道路用地与两侧其他用地分界线C.车道与人行道宽度之和D.快车道与慢车道宽度之和【答案】 B7. 下列关于城镇体系规划作用叙述不准确是?()A.城镇体系规划主要作用体现在区域统筹协调发展上B.城镇体系规划是一种区域性规划C.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和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指导镇总体规划D.综合评价区域发展基础,发挥资源保护和利用统筹功能。

【答案】 C8. 城市规划中控制性规划控制内容分为()两部分。

A.引导性和法制性B.规定性和引导性C.规定性和法制性D.引导性和强制性【答案】 B9. 平等市场主体应该享有平等地接近和享用经济要素权利,(),保证农民平等地享用经济资源,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关键。

A.统筹城乡政治资源B.统筹城乡社会资源C.统筹城乡经济资源D.统筹城乡自然资源【答案】 C10. 关于固体废弃物与防治规划指标对应关系,正确是()。

城乡统筹发展与土地制度创新的思考

城乡统筹发展与土地制度创新的思考
内涵
城乡统筹发展是一种全局性的发展战略,旨在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 题,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它强调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平等、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注 重发挥城市和乡村的优势和潜力,形成互补、互动的发展格局。
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性
促进经济增长
城乡统筹发展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扩大市 场空间,推动经济增长。
定义
土地制度创新是指通过改革和完善原有土地制度,以适应经 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
目标
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保障农民权益 ,实现可持续发展。
土地制度创新的重要性
01
02
03
促进经济增长
通过创新土地制度,提高 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土地 供给,有助于促进经济增 长。
保障农民权益
创新土地制度,赋予农民 更多土地权益,有助于保 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经 济发展。
04
我国城乡统筹发展与土 地制度创新的实践与问 题
我国城乡统筹发展与土地制度创新的实践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允许农民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探索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市场, 促进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宅基地制度改革
开展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 置实现形式,盘活农村宅基地资源,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保障粮食安全
城乡统筹发展有利于加强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和基础设施 建设,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缩小城乡差距
通过统筹规划、资源共享、产业协作等方式,可以缩小城 乡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距,提高 农村地区的发展水平。
推动绿色发展
城乡统筹发展可以促进城乡产业协同发展,推动绿色低碳 循环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城乡规划管理和实施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分析

城乡规划管理和实施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分析

城乡规划管理和实施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分析摘要: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以及现在农村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在解决城乡规划问题的过程中,日渐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城乡规划体系。

我国在2009年颁布并执行了《城乡规划法》,其中明确指出了城乡规划是具有公共政策属性的项目工程。

因此,在城乡规划管理和实施的过程中,通过多种措施来实现它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是体现《城乡规划法》(2009年版)精神和主旨的重要途径。

在本文中,笔者首先分析了新的历史形势对城乡规划的要求;随后分析了提高了城乡规划管理和实施科学性的措施,最后探讨了提高公众参与城乡规划管理和实施的有效性问题。

关键词:城乡规划;科学化;民主化;管理;实施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城乡规划需要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形势,并努力实现由行政规划向公共政策的转型。

城乡规划体系必须要具有符合我国国情,并且要结构科学、功能齐全、运转灵活,执行高效,同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还必须要满足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要求。

一、新形势对城乡规划的要求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城乡规划体系要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来实现自己的转型。

我国目前正在处于转型期,不管是文化形态、价值观念还是经济结构均在依照自己的发展规律进行着转变。

这些转型表现在社会中便是发展模式的转型、各种制度的转型以及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并且这三大方面的转型不是相互独立进行的,而且不断的交织过程中逐渐实现新旧的转变。

在新的历史形式下,城乡规划也面临着转型的命运。

具体而言,目前的城乡规划已经不是传统观念下依照政府行政命令进行的简单的拆迁、改建的行政工具,也不是政府增加财政收入、开发商赚取高额利润的途径,而是政府用来对城乡的发展和建设进行指导的手段,为社会的公平正义、公共安全以及公众利益提供保证的措施,更是政府借此来对城市的空间资源进行有效调整的途径。

在新的历史时期,城乡规划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首先,以解决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为导向。

在以往,城乡规划单靠政府的发展计划和行政命令来执行各项城乡建设工程,在新的历史形势下,解决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将成为城乡规划的源动力,也是新的历史形式赋给城乡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

中国城市规划的历史与未来

中国城市规划的历史与未来

中国城市规划的历史与未来中国城市规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真正成为一个专业领域是在20世纪初。

中国的城市规划受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并在不同时期经历了多次变革和发展。

未来,中国城市规划将继续面临挑战和机遇,包括提高城市可持续性、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保护文化遗产等方面。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前后的商朝和周朝时期。

当时的城市规划以宫殿、城墙和宗教建筑为主,体现了封建统治者的权力和地位。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城市规划逐渐从封建领域扩展到商业、居住和交通等领域。

近现代中国城市规划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民国时期。

清朝结束后,中国面临着政治和社会的巨大变革,城市规划也开始变得重要起来。

当时的城市规划主要集中在大城市的改建和扩建上,例如上海、北京和广州等地。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城市规划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从1950年代开始,中国实行了“社会主义城市规划”的理念,将城市规划作为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一时期,城市规划被用来实现经济平衡、提高农业产出和改善工人生活条件。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城市规划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迎来了一系列变革。

这一时期,中国城市规划开始注重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城市空间的合理利用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

许多新的城市规划理念和方法也被引进,包括可持续发展、智能城市和生态城市等概念。

未来,中国城市规划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中国城市化进程正在加速,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面临着人口密度、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城市规划需要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城市可持续性。

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是中国城市规划的重要目标。

城市规划需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与公正,提高居民的居住条件、教育、医疗和文化设施。

保护文化遗产也是中国城市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许多历史建筑和文物需要得到保护和传承。

城市规划需要在发展中保护传统文化和历史遗迹。

未来,中国城市规划还将面临其他一些挑战和机遇,如智能城市的发展、可持续能源的应用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等。

城乡统筹视角下的我国镇村体系规划进展与展望

城乡统筹视角下的我国镇村体系规划进展与展望
的优化发展 婶£ 乡规划法》首次把村
合并 、保留等措施的实施,村庄总体数量 规模结构
了巨大变化 系的空间重构。 产生了镇村体
1 1我国镇村体系规划编制概况
“ 十 五”期间,是我国全面、系统地推进镇村规 划的高潮时期 自2 0 0 6年中央1号文件下发后,各地
村庄规划在城乡规划中的地位得到明显提升 随着我国 城市化高速稳定发展,特别是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开展、
镇 ( 和村庄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制 乡)
订 了一些规划编制的技术规范。
和村庄的空间分布.地域结构演变压空间 组台关系等方面的研究,重点分析村庄的 基本条件、分布特征厦区域差异,探讨镇
rai s i c ry i g e e p e tio ,ihgtnutatpsadsa ,d r sp jc oc ri am r l .n e t nh .l i l ed vl m n s n h lh i srl e n cl ade r etc nen gfres i a d l o p a fvl a o vi g i d i y e s o s n f e
( 域范围内, 以区域生 乡)
城乡建设用地 “ 增减挂钩”政策的运行,以及村庄迁移
产力合理布局和镇村职能分工为依 据.确定不同人 口 规模等级,职能分工 划| 镇村体系规划的重点在于构建等级分 明的镇村 1 ] 体系,确定镇 ( 域内生产资源布局和农村居民点分 乡) 布,改善镇( 域基础设施配置,促进镇域空间体 系 乡)
组 织原 理 的影 响, 国外 专 家 、学者 借 鉴城
的重要平台,依照住房和城 乡建设部的 试行导则和地方有关技术规范的规定,单 独编制、单独报批 江苏 、浙江,山西、 吉林、云南 四 和贵州等省已在本省全 I

2024年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四科合一)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7

2024年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四科合一)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7

347.[单选题]“因天材,就地利,故城廓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的自然至上理念是()提出来的。

A.老子B.墨子C.管子D.庄子答案:C解析:《管子·乘马篇》强调城市的选址应“高勿近旱而水用足,低勿近水而沟防省”,在城市形制上应该“因天材,就地利,故城廓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同时还提出将土地开垦和城市建设统一协调起来,农业生产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前提;在城市内部应采用功能分区的制度,以发展城市的商业和手工业。

348.[单选题]秦时期的咸阳城的特征中不包含()。

A.规模宏大B.神秘色彩浓重C.具有《周礼·考工记》的城市格局D.布局灵活答案:C解析:秦统一中国后,发展了“相天法地”的理念,即强调方位,以天体星象坐标为依据,在都城咸阳的规划建设中得到了运用。

咸阳规模宏大,布局灵活,其城市规划中的神秘主义色彩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影响深远。

同时,秦代城市的建设规划实践中出现了不少复道、甬道等多重的城市交通系统,这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中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349.[单选题]1908年清政府颁布了(),标志着城乡形成了两个不同的行政系统,由此也为城市的发展在制度上予以了保证。

A.《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B.《大上海计划》C.《建国方略》D.《都市计划法》答案:A解析:以上海的地方自治运动为发端,20世纪初形成了全国各地普遍的地方自治运动,以城市为中心建立了一批地方自治机构。

1908年清政府颁布了《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等,标志着城乡形成了两个不同的行政系统,由此也为城市的发展在制度上予以了保证。

350.[单选题]1920年末,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在推进市政改革的进程中,中国的一部分主要城市在运用西方近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或在欧美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了城市规划设计,其中南京的(),上海的“大上海计划”等具有代表性。

A.“陪都计划”B.“首都计划”C.“大南京计划”D.“都市计划”答案:B解析:中国近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基本上是西方近现代城市规划不断引进和运用的过程。

城乡统筹规划PPT课件

城乡统筹规划PPT课件

主要措施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广现代农业技 术,发展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加强农村
生态环境保护等。
实践效果
某县在城乡统筹规划的实践过程中,取得 了较好的效果,农村经济发展得到了明显 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得到了提高。
案例三:某镇城乡统筹规划实践
镇域概况
某镇位于我国西部地区,是一个以工矿为主的镇,人口规模较小,城 市化水平相对较高。
现状分析阶段
分析城乡发展现状、问题和机遇,评估资源环 境承载能力,明确规划的约束性条件。
目标制定阶段
确定规划的总体和分项目标,包括经济发展、社 会进步、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目标。
方案制定阶段
根据目标要求,制定规划方案,包括空间布局、产 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公众参与和协调阶段
征求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方案协调和 优化。
感谢您的观看
目标的实现。
发展趋势
未来城乡统筹规划将更加注重生 态环境保护、文化传承与创新、 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推动形 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
设新格局。
02 城乡统筹规划的理论基础
区域发展理论
区域发展阶段论
该理论认为区域发展存在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和发展重点。在 城乡统筹规划中,需要明确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
实施与监督阶段
制定实施计划和政策措施,进行规划实施的监测和评估 。
城乡统筹规划的指标体系
经济发展指标
包括人均GDP、产业结构、劳 动生产率等指标,用于衡量城
乡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
社会发展指标
包括人口数量、教育水平、医 疗条件、文化活动等指标,用 于衡量城乡社会发展的均衡性 和福祉水平。

治理能力现代化视角下的城乡规划法治化建设挑战与思考

治理能力现代化视角下的城乡规划法治化建设挑战与思考

治理能力现代化视角下的城乡规划法治化建设挑战与思考我国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的召开,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17年党的十九大召开,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

依法规划、建设、治理城市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乡尽快完善法制建设,实行法律为基础的管理模式,提高政策落实,提高制度规范是相应国家政策的基本要求。

本文通过对我国从城乡规划的发展历程的回顾,发现问题,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城乡规划法制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本文首先讲述了我国成立以来城乡规划法制体系建设的各个阶段的发展情况,其次指出了当前我国在城乡规划法制建设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最后阐明了现代化视角下城乡规划法治化建设的策略与建议。

加强法制建设,提升管理能力是目前城乡规划中需要改善的主要问题。

标签:治理能力现代化;城乡规划;法治化建设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深入人心,提出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行动纲领。

城乡规划法治化建设变成了当下的重要研究课题。

城乡规划是我国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社会发展与进步有着重大意义,必须以法律为基本,明确规划城乡建设与治理,使法律深入到政策与制度中,实现依法治理。

必须从基础人手,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实现依法治国的伟大目标。

一、我国城乡规划的建设历程(一)恢复性规划阶段: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由于还未完全从战乱的损失中过渡出来,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

住房,交通,资金等都十分短缺,因此当时的治理方式是以尽快恢复人民群众正常生活为标准开展城乡建设。

三年后,我国成立了政府工程建筑部门,专门负责城乡建设与改造。

由北京上海等代表性城乡联合进行建设方案的探讨与确立,并通过我国财政部门进行审批。

同年九月,中央财政部门发表通知,城乡建设计划由当地市级财政部门批准即可,如有问题,再交由中央建设委员会审批。

该项政策的出现,使城乡建设变得随意性,缺少法治管理,城乡规划没有条理性。

治理能力现代化视角下的城乡规划法治化建设挑战与思考

治理能力现代化视角下的城乡规划法治化建设挑战与思考

治理能力现代化视角下的城乡规划法治化建设挑战与思考作者:田毅来源:《中国房地产业·中旬》2018年第11期摘要:我国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的召开,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17年党的十九大召开,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

依法规划、建设、治理城市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乡尽快完善法制建设,实行法律为基础的管理模式,提高政策落实,提高制度规范是相应国家政策的基本要求。

本文通过对我国从城乡规划的发展历程的回顾,发现问题,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城乡规划法制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本文首先讲述了我国成立以来城乡规划法制体系建设的各个阶段的发展情况,其次指出了当前我国在城乡规划法制建设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最后阐明了现代化视角下城乡规划法治化建设的策略与建议。

加强法制建设,提升管理能力是目前城乡规划中需要改善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治理能力现代化;城乡规划;法治化建设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深入人心,提出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行动纲领。

城乡规划法治化建设变成了当下的重要研究课题。

城乡规划是我国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社会发展与进步有着重大意义,必须以法律为基本,明确规划城乡建设与治理,使法律深入到政策与制度中,实现依法治理。

必须从基础人手,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实现依法治国的伟大目标。

一、我国城乡规划的建设历程(一)恢复性规划阶段: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由于还未完全从战乱的损失中过渡出来,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

住房,交通,资金等都十分短缺,因此当时的治理方式是以尽快恢复人民群众正常生活为标准开展城乡建设。

三年后,我国成立了政府工程建筑部门,专门负责城乡建设与改造。

由北京上海等代表性城乡联合进行建设方案的探讨与确立,并通过我国财政部门进行审批。

同年九月,中央财政部门发表通知,城乡建设计划由当地市级财政部门批准即可,如有问题,再交由中央建设委员会审批。

从倾斜到平衡:我国城乡规划法治的现在时态与未来期待

从倾斜到平衡:我国城乡规划法治的现在时态与未来期待

From Tilting to Balance: the Status Quo and Future Expectations of the Rule of Law in China' s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作者: 蔡科云[1]
作者机构: [1]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出版物刊名: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118-124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3期
主题词: 城乡规划;法治;倾斜;平衡
摘要:我国城乡规划法治的现在时态是农村向城市“倾斜”、社会向政府“倾斜”的形式主义法治。

正是基于此,我国城乡规划法的现实运行面临的是利益的失衡与执行的困境。

笔者主张城乡规划不仅要遵守法律的形式约束力,而且必须具有实质的正当性,其中的关键就是要消解城市与农村、政府与社会、法的应然性与实证性之间的紧张与冲突关系。

中国城乡规划法治的未来期待是:保证城乡规划的区域利益中立,实现城乡规划的信息公开,落实城乡规划的权责对等的、“平衡”的实质主义法治。

2022年-2023年注册城乡规划师之城乡规划原理题库附答案(基础题)

2022年-2023年注册城乡规划师之城乡规划原理题库附答案(基础题)

2022年-2023年注册城乡规划师之城乡规划原理题库附答案(基础题)单选题(共48题)1、下列哪项不是“新城市主义”理论的主要原则?( )A.邻里与人口构成上的多样性B.对步行交通和机动车交通同等重视C.三维视觉在城市景观序列塑造中的作用D.适合本地的建筑与景观设计【答案】 C2、关于近期建设规划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城市增长稳定后不需要继续编制近期建设规划B.近期建设规划应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C.近期内出现计划外重大建设项目,应在下轮近期建设规划中落实D.近期建设规划应发挥其调控作用,使城市在总体规划期限内均匀增长【答案】 B3、根据工业用地在城市中布置,属于按环境污染分类是()。

A.一般工业B.冶金工业C.建材工业D.化工工业【答案】 A4、不属于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必要内容是()。

A.开发强度和建设控制要求B.传统格局与历史风貌保护要求C.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D.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答案】 D5、城市用地竖向规划应遵循一定原则,下面不正确是()。

A.城市用地竖向规划应与城市用地选择及用地布局同时进行,使各项建设在平面上统一和谐,竖向上相互协调B.市用地竖向规划对起控制作用坐标及高程可以根据情况改动C.城市用地竖向规划应合理选择规划地面形式与规划方法,应进行方案比较,优化方案D.城市用地竖向规划应有利于建筑布置及空间环境规划和设计【答案】 A6、不属于城市规划方法论是()。

A.综合规划方法论B.混合审视方法论C.分段性城市方法论D.分离渐进方法论【答案】 C7、下列关于居住区道路表述,错误是()。

A.居住区级道路可以是城市支路B.小区级道路是划分居住组团道路C.宅间小路要满足消防、救护、搬家、垃圾清运等汽车通行D.小区步行路必须满足消防车通行要求【答案】 D8、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标是指()。

A.各种功能绿地的保护范围(绿线);河湖水面的保护范围(蓝线);公共绿地指标;市、区级公共绿地及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布局;岸线使用原则B.生活废弃物总量,垃圾收集方式、堆放及处理、消纳场所的规模及布局;公共厕所布局原则;垃圾处理厂位置和规模C.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色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护、游憩休闲和社会文化等功能D.有关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功能分区;环境污染的防护、治理措施【答案】 D9、由于城市相比于乡村对要素具有巨大(),所以在市场力作用下,城镇化进程也就得到了不断推进。

押题宝典注册城乡规划师之城乡规划原理题库附答案(基础题)

押题宝典注册城乡规划师之城乡规划原理题库附答案(基础题)

押题宝典注册城乡规划师之城乡规划原理题库附答案(基础题)单选题(共45题)1、根据《城乡规划法》及《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相关内容,目前我国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空间规划系列中不包括( )。

A.城镇体系规划B.地下空间详细规划C.城市总体规划D.控制性详细规划【答案】 B2、决定城市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是()。

A.矿产资源B.土地资源C.水资源D.森林资源【答案】 A3、带来生产力空前提高及生产技术巨大变革,导致了原有城市空间与职能巨大重组是( )。

A.商业化B.全球化C.工业化D.多元化【答案】 C4、城市( )是其不断发展根本动力,也是城市与乡村一大本质区别。

A.资源密集性B.集聚效益C.经济发达性D.建筑密集【答案】 B5、关于城市用地布局表述中,不准确是( )。

A.仓储用地宜布置在地势较高、地形有一定坡度地区B.港口件杂货作业区一般应设在离城市较远、具备深水条件岸线段C.具有生产技术协作关系企业应尽可能布置在同一工业区内D.不宜把有大量人流公共服务设施布置在交通量大交叉口附近【答案】 B6、村庄规划基础工作和重要环节是()。

A.远期构想B.村庄体系规划C.现状调查与分析D.村庄发展规划【答案】 C7、决定城市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是()。

A.矿产资源B.土地资源C.水资源D.森林资源【答案】 A8、中国特大城市采用交通模式为()。

A.以轨道公交为主、小汽车和地面公交为辅B.公交为主、小汽车为主导C.公共交通与自行车并重D.以小汽车为主、公交为辅交通模式【答案】 A9、城市发展离不开资源环境支撑作用,()是城市和区域生产力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必要条件和物质基础。

A.自然资源B.人口C.经济发展D.环境【答案】 A10、城市是一个( )地域空间形式,城市形成和发展主要动因也会随着时间和地点不同而发生变化。

A.宏观B.特定C.动态D.客观【答案】 C11、现代城市规划形成思想基础是()。

A.君权思想B.文艺复兴思想C.空想社会主义D.古典时期欧洲思想【答案】 C12、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内容不包括( )。

从城乡规划到国土空间规划的转变与发展

从城乡规划到国土空间规划的转变与发展

从城乡规划到国土空间规划的转变与发展摘要:从新型城镇化发展到乡村振兴战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前进的每一步都面临着复杂的现状和巨大的挑战。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规划先行”成为中央到基层各级政府所秉持的科学发展理念。

从城市规划到城乡规划再到“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从注重土地空间资源的布局建设到多维度国土空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空间由平面到立体,规划对象也由各自为政的单一元素转变为“山水林田湖草”统筹考虑的生命共同体。

本文将对城乡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发展进行系统梳理,从政策法规、实践许可到监督检查,如何让规划切实落地,真正做到指导国家空间发展,造福社会与百姓,也是本文的关注所在。

关键词:城乡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发展1 城乡规划的发展历程城乡规划方面,在20世纪70-80年代城市规划复苏重建过程中,我国城市规划简单回归计划经济体制下完全理性模式,采用计划经济时期的做法,由国家计委牵头,城市规划等有关部门和地方参加,对重点建设项目实行联合选址。

1984年颁布的《城市规划条例》认为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确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

1985-1991年相继颁发了城市规划编制相关办法。

此时期的城乡规划以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和规划为依据,将规划制度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建立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市场经济有机融合的多层次规划制度,有力地支撑了改革开放快速发展。

国土空间规划处于各职能部门积极探索发展自身相关规划阶段。

2 国土空间规划发展历程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我国经济体制开始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工作一号文件的正式出台,确立了以农户为主体的家庭承包责任制,实行集体土地所有权与承包经营权分离,激发了农村的内生动力,农业迅速发展,粮食产量快速增长,农村劳动力脱离农村束缚,开始向城市流动。

随着城镇化速度加快,以及户籍制度附加的教育、医疗、保险等政策限制,总体上呈现乡村流向城市的人口规模较大、自由度较低,城乡发展要素单向流动的主要特征,城乡二元结构进一步固化,“三农问题”显现。

新时代城乡规划行业转型与应对思考

新时代城乡规划行业转型与应对思考

新时代城乡规划行业转型与应对思考摘要:本文基于新时代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背景,对城乡规划行业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认识到城乡规划要转变价值观念,开展前瞻技术研究、探索全链条服务模式、重视人才梯队建设、新兴技术创新等,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城乡规划;国土空间规划;转型;应对引言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明确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

在此背景下,城乡规划行业需要预判发展方向以及如何应对。

1城乡规划转向高质量发展1.1“生态文明”成为行业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党的十九大强调继续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生态文明”的战略要求下,全社会对生态保护从理念、目标走向实际行动。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也成为城乡规划行业主导价值观。

1.2“以人民为中心”营造精细化的人居环境我国经济社会由高速转向高质量发展,“以人民为中心”开展城乡规划工作,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要求。

城乡规划的关注点从新区、新城,转向老旧城区升级改造,公共空间营造、历史街区保护、旧城更新是业务热点。

城乡规划要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规划方案与范本,建设宜居、宜业、生态美好的生活家园是未来的核心工作。

1.3机构改革促进资源要素规划与管理2018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出成立自然资源部,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统一管理,强调对山、水、林、田、湖、草等全要素覆盖,对城镇土地空间集约与节约利用。

机构改革是国家对城乡规划发展要求的转变,城乡规划除关注土地,还需探索全域资源的资产化路径,实现全要素的资源化规划与管理。

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与时俱进和协调平衡.doc

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与时俱进和协调平衡.doc

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与时俱进和协调平衡任致远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积极稳定地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发展水平”,“当前,要把重点放在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上”,“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城乡规划法》规定了“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的原则。

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十二·五”规划将成为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关键时期。

上海世博会点明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城市发展主题。

这些都明白地勾划出我国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间内面临着一个新的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总结过去,面向明天,与时俱进,以适应新形势下城市科学发展的需要。

面对新形势,我们应当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城市发展观呢?本文仅仅是一管之见。

一、集约发展大城市,重点发展中小城市自2001年提出“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以来,我国城镇发展锐不可挡,全国城镇非农业人口由2001年的3.3亿发展到2010年的6.3亿多人,城镇化率由26%上升到47%。

预测到“十二·五”期间将突破50%,那时我国城镇非农人口将在全国人口中占主导地位。

分析10年间的城镇发展情况,呈现出一个特大城市与大城市数量大增人口大增、中等城市数量增人口增、小城市数量减人口减而建制镇数量减人口增的现象。

这可以归纳为一个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平缓发展的结论。

大城市膨胀表现在,一是10年增加40座,增幅达30%;二是非农业人口由1.3亿发展到2.2亿人,翻倍增长;三是建城区用地面积大量扩张;四是城市机动车迅猛增加,交通拥堵日益严重;五是污染严重、生态失衡,环境脆弱;六是大拆大建的旧城改建,城市文化出现沙漠化现象等。

面对如此情况,为了严格有效地加强对建设用地的控制,有力疏解城市交通拥堵窘境,努力改善人居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持经济社会的健康、平稳、可持续发展,今后大城市的发展应遵循集约发展的原则,走集约发展的道路。

中国城乡一体发展的阶段定位_区域差异与推进策略_蔡书凯

中国城乡一体发展的阶段定位_区域差异与推进策略_蔡书凯
国内部分学者多从历史演进次序的角度提出了城乡关系阶段划分并论述各阶段的特征。郑国 (201 0) 认为城乡关系是一个随时间发展而不断演化的客观存在,其演化过程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 征。[5]胡必亮和马昂主 (1 993) 将新中国建国以来的城乡关系分为三个阶段:非均衡的城乡联系制度的 形成阶段 (1 949- 1 957),非均衡的城乡联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城乡“隔绝”阶段 (1 958- 1 978)以 及改革引起的城乡联系发展的新变化阶段 (1 979- 1 993)。[6]完世伟 (2008) 的研究把新中国建国以来的 城乡关系分为五个阶段:1 949- 1 957 年,从旧中国城乡关系向新型城乡关系过渡阶段;1 958- 1 978 年, 城乡关系形成和曲折发展阶段;1 979- 1 985 年,城乡关系调整阶段;1 986- 2003 年,改革深化阶段; 2004 年以来城乡关系的历史性转折阶段。[7]郑国和叶裕民 (2009) 研究认为中国城乡关系演化过程经 历了乡育城市、城乡分离和城乡融合三个阶段,在不同阶段,相应的治理模式有较大的差异。[8]杨榕和 谢志强 (201 1) 将城乡统筹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发展初期、发展中期、发展后期、全面发展阶段。[9] 居占杰 (201 1) 研究认为新中国成立后城乡关系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 前,主要是农业支持工业、乡村支持城市;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六大前,表现为工农互动、城乡发展差 距扩大;党的十六大以后,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新阶段。[1 0]周凯和宋兰旗 (201 4) 认为新中 国成立后的城乡融合制度变迁经历了城乡分立发展阶段、偏向农村的城乡联系发展阶段、偏向城市的 城乡联系发展阶段和城乡融合发展阶段。[1 1 ]叶超和陈明星 (2008) 研究认为城乡关系理论演变经历了 一个合 - 分 - 合的过程。[1 2]更多的文献从客观发展实践视角研究了区域城乡一体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完世伟 (2008) 研究发现河南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地域差异显著,空间地域特点与河南省区域经济差 异规律有较强的一致性。[1 3]周汉麒 (201 0) 研究发现,在“十二五”时期,武汉工业化发展水平大约 相当于发达国家工业化后期的水平,城市化水平快速上升,但仍处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阶段。[1 4]张新 亚等 (201 2) 通过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对苏州城乡一体化水平进行了测评,发现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处 于“提升优化阶段”。[1 5]张国平和籍艳丽 (201 4) 研究发现虽然江苏省的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已 经达到较高水平,但城乡一体化空间差异明显,空间分布不均衡,呈现不同的层次。[1 6]

2022-2023年注册城乡规划师之城乡规划原理题库综合试卷B卷附答案

2022-2023年注册城乡规划师之城乡规划原理题库综合试卷B卷附答案

2022-2023年注册城乡规划师之城乡规划原理题库综合试卷B卷附答案单选题(共60题)1、统筹城乡政治资源最为重要是体制和政策( )问题。

A.变革B.废除C.变更D.转换【答案】 D2、城市发展历程是()变化,是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结果。

A.连续B.跳跃C.永恒D.稳定【答案】 A3、所谓时段控制,是指要在()一定时段内配合区域控制和路线控制交通控制措施。

A.昼间B.夜间C.工作日D.周末【答案】 A4、在我国西北部贫困地区,制定城市规划时应()。

A.对总体规划中基础设施规划深度要求较高B.更注重城市环境保护、治理与城市景观规划内容C.更注重城市交通内容D.对总体规划中人口和用地指标严格要求【答案】 B5、土地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中作用不包括()。

A.承载功能B.生产功能C.经济功能D.生态功能【答案】 C6、不属于城市绿地中附属绿地是()。

A.居住用地B.公共设施用地C.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D.城市绿化隔离带【答案】 D7、下列哪项指标更能综合反映土地使用强度?( )A.建筑密度B.容积率C.建筑高度D.绿地率【答案】 B8、最适宜建设内河港口河段是()。

A.河流凸岸B.河流平直河段C.河流凹岸D.河流侵蚀地段【答案】 B9、根据居住区规模与结构,结合自然地形,一般将地面设计为()。

A.平坡、缓坡和台阶三种形式B.平坡、台阶和混合三种形式C.平坡、缓坡和混合三种形式D.缓坡、台阶和混合三种形式【答案】 B10、如果跑道轴线方向通过城市,跑道靠近城市一端与市区边缘距离保持在( )。

A.至少10km以上B.至多10kmC.至少15km以上D.至多15km【答案】 C11、不属于规划强制性内容特点是( )。

A.规划强制性内容具有法定强制力,必须严格执行,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违反B.下位规划不得擅自违背和变更上位规划确定强制性内容C.强制性内容必须落实上级政府规划管理约束性要求D.涉及规划强制性内容调整,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答案】 C12、城市绿化覆盖率的计算公式为()。

2022-2023年注册城乡规划师之城乡规划原理通关模拟卷附带答案

2022-2023年注册城乡规划师之城乡规划原理通关模拟卷附带答案

2022-2023年注册城乡规划师之城乡规划原理通关模拟卷附带答案单选题(共20题)1. 下列哪项是城市道路红线的正确定义?( )A.道路两侧建筑物之间的距离B.道路用地与两侧其他用地的分界线C.车道与人行道宽度之和D.快车道与慢车道宽度之和【答案】 B2. 对城市近期建设规划作用,叙述错误是( )。

A.是城市总体规划分阶段实施安排和行动计划B.是城市在一定年限内各个组成部分和各项建设全面安排C.是落实城市总体规划重要步骤D.是近期土地出让和开发建设重要依据【答案】 B3. “空想社会主义”对现代化城市规划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下面对“空想社会主义”描述不正确是()。

A.近代历史上空想社会主义源自莫尔“乌托邦”概念B.莫尔期望通过对理想社会组织结构等方面改革来改变当时他认为是不合理社会C.近代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欧文和傅里叶等人通过著书立说来宣传和阐述他们对理想社会信念,并通过实践来推广和实践这些理想D.傅里叶于1817年提出“协和村”方案,并用自己五分之四财产,在美国印第安纳州买了12000公顷土地建设他新协和村【答案】 D4. 城市规划方法论中,分离渐进方法论尤其适合于对规模较小或()问题进行解答。

A.战略性B.综合性C.全局性D.局部性【答案】 D5. 村庄规划在报送审批前应在村内公示(),报送审批时应附村民委员会审议意见和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决议。

村民委员会要将规划主要内容纳入村规民约。

A.15日B.20日C.30日D.45日【答案】 C6. 下列关于信息社会城市空间形态演变表述,不准确是()。

(2017年真题)A.城乡界限变得模糊B.城市各功能距离约束变弱,空间出现网络化特征C.由于用地出现兼容化特点,功能聚集体逐渐消失D.网络“同时”致应使不同地段空间区位差异缩小【答案】 C7. 在中国历史过程中,城市建设服务于王朝对内统治与对外拓展疆域,由此决定了当时城市选址时期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第一二一期 框架以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为主干,
分别规范与控制城乡规划的制定、 实施、 修改和 监督检查四个重要领域。 城乡规划的制定方面, 分别列出“全国城 镇体系规划、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 ” 的制定以及 “城市总体规划、 镇总体规划、 乡、 村庄规划 ” 的 编制, 并 明 确 这 五 种 规 划 之“内 容、 期限的确 定, 基础资料的准备, 各级人大常委会的参与, 公众、 专家、 有关部门的参与, 以及城乡规划编 的规定。 制单位的资质与作用” 城乡规划 实 施 方 面, 主 要 有 三 点: 一 是 对 “城市” 的建设和发展, 应当优先安排基础设施 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 妥善处理新区开发 与旧区改建的关系, 统筹兼顾进城务工人员生 活和周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村民生产与生活 的需要; 二是对“镇 ” 的建设和发展, 应当结合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 优先安排 为周边农村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 村庄 ” 的建设和发展, 应 提供服务; 三是对“乡、 当因地制宜、 节约用地, 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 用, 引导村民合理进行建设。 城乡规划修改方面, 确立“修改前对规划 、 “省 域 城 镇 体 系 规 实施情 况 必 须 进 行 评 估” 城市总体规划、 镇总体规划的修改权限和程 划、 ” 、 “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乡规划、 序 村庄规划 修改的方式与步骤 ” 以及“城市、 县、 镇人民政 府修改近期建设规划的备案要求” 等内容。 城乡规划监督检查方面, 确立政府、 城乡规 划主管部门以及各级人大的监督主体地位, 并 明确了县级以上政府规划主管部门的检查职权 和行为规范、 上级规划主管部门的建议处罚权 以期

二、 城乡规划法的现实运行: 失衡与困境
1. 城乡规划法治的应然
从本文第一部分分析城乡规划的基本制度 和城乡规划法的主体框架来看, 我们不难发现, 现行城乡规划法制内含了立法目的、 权力配置、 执法主体、 执法程序、 执法内容等若干要素, 并 政治等客观因素密切关联, 是分权型、 与经济、 回应型立法。该法对我国的城乡区域规划提出 了新的要求。笔者总结为, 区域规划应该在遵 “城乡统筹、 循 合理布局、 节约土地、 集约发展 和先规划后建设 ” 的原则基础上, 完成以下三
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城乡规划管理工 作。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 本行政区域内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任何单位 和个人都有权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 关部门举报或者控告违反城乡规划的行为。 城 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对举报或者 控告, 应当及时受理并组织核查、 处理。 ( 2 ) 城乡规划政府主导制度, 即各级政府 应当将城乡规划的编制和管理经费纳入本级财 政预算。其中, 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应当根据当 在城市总体规划、 镇总体规划中合理确 地实际, 定城市、 镇的发展规模、 步骤 和 建 设 标 准。 同 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应当制定乡规划、 村庄规 时, 划的区域。 ( 3 ) 城乡规划联动协调制度, 即制定和实 施城乡规划, 应当改善生态环境, 促进资源、 能 源节约和综合利用, 保护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 史文化遗产, 保持地方特色、 民族特色和传统风 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 并符合区域人口发 貌, 展、 国防建设、 防灾减灾和公共卫生、 公共安全 的需要。城市总体规划、 镇总体规划以及乡规 划和村庄规划的编制, 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规划, 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 ( 4 ) 城乡规划信息披露制度, 即城乡规划 编制机关应当及时公布除法律、 行政法规 组织、 规定不得公开之外的经过依法批准的城乡规 划。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经依法批准并 服从规划管理, 并有权就涉及 公布的城乡规划, 其利害关系的建设活动是否符合规划的要求向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查询。 ( 5 ) 城乡建设规划许可证制度, 即在城乡 规划区内进行建设活动, 必须在符合《城乡规 划法》 的配套性法规的实质条件和《行政许可 》 、 《城乡规划法》 法 的程序条件的基础上, 通过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行政许可, 取得其核发的 “一书两证” (即 《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 、 《建设 》 、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 用地规划许可证 ( 6 ) 城乡规划责任落实制度, 即县级以上 人民政府、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 城乡规划编制单 位以及规划行政相对人在城乡规划的编制、 审 批、 修改以及贯彻落实过程中, 因违法违规而产 生民事责任、 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突 上开始从分立走向并轨。 然而这种跳跃式、 破式的法制发展, 反映的仍然是城乡规划形式 法治与实质法治的纠结。


改革开放 30 年来我国城市化发展硕果累 , “ 2011 年城镇化率由 1978 年的 17. 9% 上升 累 2010 年我国城市数量由 1978 年的 到 51. 3% , 193 个增加到 657 个, 建制镇由 2 173 个增加到 19 410 个。而问题是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 规模小、 功能有待提 不尽合理。小城镇数量多、 升。工业化、 城镇化与服务业的发展没有形成 良性循环, 产业积聚带动社会分工深化细化不
服漫延式城镇化, 应当充分重视城乡规划在城镇 “ 。 形态、 规模、 结构、 空间布局上的 龙头作用” 然而,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发展的“规划 ” 往 , 指令性、 政策性、 随 往被落实为政府的“计划 ” 意性较强。即便近 30 年来我国城乡规划法制 经济结构的急剧变革而“急速 随着社会政治、 : 制度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 、 “从单一 进化”
社会科学版
SHEHUI KEXUEBAN
从倾斜到平衡 : 我国城乡规划法治的 现在时态与未来期待

蔡科云, 华中科技大学 法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摘要: 我国城乡规划法治的现在时态是农村向城市“倾斜 ” 、 “倾斜 ” 社会向政府 的形式主义法治。 正是基于 我国城乡规划法的现实运行面临的是利益的失衡与执行的困境 。笔者主张城乡规划不仅要遵守法 此, 律的形式约束力, 而且必须具有实质的正当性, 其中的关键就是要消解城市与农村 、 政府与社会、 法的应 。中国城乡规划法治的未来期待是: 保证城乡规划的区域利益中 然性与实证性之间的紧张与冲突关系 、 “平衡” 立, 实现城乡规划的信息公开, 落实城乡规划的权责对等的 的实质主义法治。 关键词: 城乡规划; 法治; 倾斜; 平衡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博士生, 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为法社会学。 作者简介: 蔡科云, 基金项目: 司法部重点课题 ( 09SFB1002 ) 0104 收稿日期: 2013 7023 ( 2013 ) 03011807 中图分类号: D922. 2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
②到 ③ 再上 , “部门规章 ” “行政法规 ” 到配套” 从 ④ 的逐步构建过程。 尤 其 是 2008 升到“法律 ”
, 年 1 月正式实施的《城乡规划法 》 标志着中国 “城市规划” 与“村庄和集镇规划 ” 从法律制度
① ② ③ ④
118
、 “华中法律书院” 论文的修改得益于华中科技大学近代法研究所 的相关交流与研讨, 特此致谢。 《城市规划编制审批暂行办法》 《城市规划定额指标暂行规定》 。 指 1980 年原国家建委颁布的 和 《城市规划条例》 , 《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 指 1984 年国务院颁布的 以及 1993 年国务院通过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尤其是 2007 年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 《中华人民 指 1989 年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 。 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
[1 ] 要克 够” 。我国进入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
一、 城乡规划的文本考察: 制度与框架
1. 城乡规划的基本制度
我国城乡规划法从广义上讲, 是一个“法 , 《城乡规划法 》 ( 2007 年 )、 《城市房地 团” 包括 ( 2007 年) 、 《土 地 管 理 法 》 ( 2004 产管 理 法 》 )、 《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 ( 1998 年) 、 《城市 年 ( 2002 年) 、 《城市紫线管理办 绿线管理办法 》 ( 2003 年) 、 《城 市 黄 线 管 理 办 法 》 ( 2005 法》 )、 《城市蓝线管理办法 》 ( 2005 年) 、 《建制镇 年 ( 1995 年) 、 《城市规划编 规划建设管理办法 》 ( 2005 年) 、 《开 发 区 规 划 管 理 办 法 》 制办法 》 ( 1995 年) 。其调整对象异常复杂, 内容亦极具 跳跃性。笔者对其进行归纳分析, 认为我国城 乡规划的法律法规文本主要包含以下六个方面 的制度。 ( 1 ) 城乡规划归口管理制度, 即国务院城
2. 城乡规划法的主体框架
我国城乡规划法从狭义上讲, 则是指 2007 2008 年实施的 《城乡规划法 》 。其主体 年通过,

119
社会科学版
SHEHUI KEXUEBAN
个转变, 如下所述。 “分裂式 ” 要从 规 划 走 向“统 筹 式 ” 规 划。 改革开放以来, 为了实现城市化与工业化, 我国 把城市与乡村作为两个发展体系, 并且在“农 业支持工业 ” 的思路下, 城市规划发展颇受关 注, 乡村规划则明显势微, 甚至各级政府和社会 公众在有形无形中对乡村的规划发展进行了 “选择性忽略 ” 。 而新《城乡规划法 》 开宗明义 “城乡统筹规划 ” , 就强调 倡导和落实“五个统 ( 即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 统筹社 筹” 会与经济发展、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统筹国 在规划的制定制度上打 内发展与对外开放) , 破分列式格局, 强调城乡规划全覆盖, 在规划的 互补规划, 通过依靠 执行制度上强调城乡互动、 整体规划力量, 通过政策性倾斜或经济扶持, 促 进落后地区的发展, 使地区发展的差距缩小到 适度范围内, 以实现我国社会整体的可持续发 而这恰恰也是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旨之所在。 展, “粗放式 ” 要从 规 划 走 向“集 约 式 ” 规 划。 近 30 年我国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的是增加资 金、 人力、 物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来提高产量 或产值, 与此相对应城市的发展规划亦是常常 “摊大饼 ” 、 “千城一面 ” 的现象, 尤其是土 出现 导致耕地急剧减少, 地的开发与利用过于粗放, 反映的正是粗放式规划的积弊。新时期的城乡 “集约型 ” 规划应当贯彻 增长理念, 在城乡规划 的各个环节依据和参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 划, 并与我国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 增强 城乡规划的科学性, 渐进地走上“集约式 ” 规划 之路。 “功能性 ” 要从 规 划 走 向“生 态 性 ” 规 划。 在近年来的经济、 社会发展过程中, 区域发展中 “硬实力 ” ( 主要靠经济指标衡量) 等 追求城乡 (主 功能性、 功利性内容较多, 而区域“软实力 ” 要靠资源节约度指标、 环境友好度指标衡量) 等长期性、 持续性发展内容较少。 生态文明是 继人类原始文明、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之后, 特 别是面对工业文明带来的严重生态环境问题、 应对生态危 机 的 惟 一 正 确 选 择。 城 乡 规 划 从 “功能性” “生态性 ” 规划走向 规划, 是社会发展 的大方向。编 制 并 保 证 正 确 实 施 的 生 态 性 规 划, 是对“城乡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 生态 文明和人的发展 ” 这些宏观命题的回应, 亦是 引领地方政府、 倡导公司企业以及社会民众参 “美丽中国” 与 建设的根本之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