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生产加工工艺设计
加工豆腐的新工工艺.
![加工豆腐的新工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419554cc3186bceb19e8bb6e.png)
加工豆腐的新工工艺豆腐的加工工艺近年来,在豆腐加工中推出了不少新工艺,现简介4则:一是冷水冲浆法。
可使豆子出腐率提高30%以上。
先将烧开的豆浆倒入木桶,待豆浆冷却不烫手时,倒入冷水(每5公斤豆子磨的浆倒10公斤冷水),再搅拌均匀。
5~10分钟后,往豆浆里一次加入1勺石膏水,加入3次后豆腐即成。
二是添加碱面法。
浸泡豆子时,按豆子与碱面500:2的比例加入碱面,可使部分不溶性蛋白质转化为可溶性蛋白质。
点浆时可使产量提高40%。
三是先制油后制豆腐法。
将大豆筛选、洗净后冷榨2次,使每100公斤大豆分离出9~10公斤豆油和80公斤以上的豆饼。
然后用豆饼制取豆腐。
用冷榨豆饼制豆腐不需要磨浆,将每10公斤豆饼对水70公斤,装入桶或缸内浸泡8小时,搅匀后倒入锅内,边加热边搅动,防止豆浆糊锅。
豆浆烧开后点浆,将石膏水绕浆缸慢慢点入,直到出现豆腐脑为止。
其制法与传统方法相同。
此法制砀豆油不仅是优质豆油,而且制成的豆腐既高产,又细嫩、洁白、可口。
每100公斤大豆可多获纯利30~40元。
四是制作无渣豆腐法。
此法不产生豆腐渣,不需要过滤设备,品味好,成本低,效益高。
将大豆清洗、浸泡,去皮后将其冻结,再粉碎成糊状物,加热至100℃,保持3~4分钟后停止加热,自然降温70~80℃,添加大豆重2%~5%的硫酸钙,使糊状物凝固。
轻轻搅碎,除去浮液,放入有孔的型箱中,盖布、加压,去水即成。
豆腐老嫩加工技术在加工豆腐时,用石膏作凝固剂点豆腐,多为定量下膏做出的豆腐稍老稍嫩都很难办。
现介绍其简单的方法:将煮开的豆浆盛在缸里,放入定量石膏。
待豆浆凝固成豆腐脑后,将半勺凉水轻轻地浇到上面。
如果凉水完整托在豆腐脑上,豆腐则不老不嫩;如果凉水沉下(豆腐脑上呈水沟状),则说明豆腐嫩,应及时用勺子搅动几下,同时加点石膏;如果加入石膏后,豆腐脑呈鸡蛋汤状,则说明豆腐老了,应及时掺进凉水。
彩色米豆腐加工技术用大米加工米豆腐,1千克大米可出6千克~7千克豆腐,如做成彩色,既好吃又好出手,价值可成倍增长,技术容易掌握,是小本经营的好项目。
豆腐生产加工工艺
![豆腐生产加工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91a25aa34693daef5ef73d5d.png)
豆腐生产加工工艺豆腐生产加工工艺豆腐加工工艺主要流程:原料大豆→清洗大豆→浸泡大豆→磨浆→过滤豆渣→煮豆浆→点卤→成品。
豆腐制作步骤及原理:1. 清洗大豆。
步骤:取黄豆,去壳筛净。
原理:制作豆腐主要是利用大豆中的蛋白质,应当选用蛋白质含量高的品种。
同时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应清除混在大豆原料中的诸如泥土、石块、草屑及金属碎屑等杂物,选择那些无霉点、色泽光亮、籽粒饱满的大豆为佳。
要选择优质无污染,未经热处理的大豆,以色泽光亮,籽粒饱满、无虫蛀和鼠咬的新大豆为佳,刚刚收获的大豆不宜使用,应存放3 个月后再使用。
注:大豆浸泡时间与季节有关系。
意调整好砂轮间隙,进行磨料,磨料的同时需添加适量的水。
由于蛋白质含在大豆细胞5-10微米的细小颗粒中,为使大豆更好地抽取出来,豆糊的细度以细为好。
另外,磨浆时须随料定时加水,使大豆中的蛋白质充分溶于水中,磨浆中磨体会产生热量,加水既可润湿原料,又能冷却料糊,防止大豆蛋白质产生热变性。
原理:为最大限度将经过浸泡好的大豆中的蛋白质提取出来。
就要通过破碎大豆的蛋白体膜(利用剪切力),使大豆蛋白质随水溶出来,形成蛋白质溶胶,即生豆浆。
4过滤豆渣步骤:滤浆的工艺有两种,即生浆法和熟浆法。
我国北方多采用熟浆过滤法,即先把研磨的豆糊加热煮沸,然后过滤除渣。
南方包括淮南多采用生浆过滤法,即先把研磨的豆糊除去豆渣,然后再把豆浆煮沸。
传统的方法是手摇包。
淮南地区多用细白布口袋,将磨好的豆糊装进口袋并扎好口放在缸口上的木板架上,用力挤压浆糊,直到布袋内无豆浆流出为止。
工厂化的生产线都采用机械滤浆的方法。
原理:滤浆又称分离。
目的是用分离设备把豆糊中的豆浆和豆渣分开,除去大豆纤维物质,制取以蛋白质为主要分散质的溶胶体——豆浆。
5煮浆。
步骤:把榨出的生浆倒入锅内煮沸,不必盖锅盖,边煮边撇去面上的泡沫。
火要大,但不能太猛,防止豆浆沸后溢出。
豆浆煮到温度达100℃时即可,注意加热要均匀。
温度不够或时间太长,都会影响豆浆质量及后面的程序。
豆腐生产加工工艺流程图及工艺说明
![豆腐生产加工工艺流程图及工艺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5e2c51053186bceb18e8bbb8.png)
豆腐生产工艺流程图
豆腐生产工艺说明
1、黄豆筛选:需要筛选个大饱满,没有霉变的黄豆作为生产加工豆腐的原料。
2、检验:检验过程是检验黄豆的品质的过程。
黄豆不能含有黄曲霉毒素,不能受到农残的污染,否则不能作为生产加工豆腐的原料,也不得投入其它食用用途。
3、浸泡过程:浸泡过程是将大豆充分浸泡吸水,便于后期研磨的过程,一般浸泡十个小时以上。
4、研磨过程:是将浸泡的大豆磨碎的过程,浸水研磨过程会有细胞破壁,大豆内的蛋白质等营养成分会释放出来。
研磨石需要加水,加水的量是黄豆质量的10倍。
5、纱布过滤:是豆浆过滤的过程,除去大豆皮等渣滓,形成豆浆。
6、生豆浆到熟豆浆:纱布过滤后的豆浆为生豆浆,为了获得熟豆浆,需要加热煮沸,也就是我们经常喝的豆浆。
7、冷却:将豆浆冷却是为了初步凝固时产物析出,达到析出的饱和点。
这里需要降温,如果是家庭作坊生产,可以让豆腐自然降温,节约成本,如果是工厂化生产,那么就需要使用循环水对豆腐储存设备进行降温,以节约时间。
8、初步凝固:初步凝固需要加入白醋促进其凝固,白醋的加量是黄豆质量的1/10,同时加入黄豆质量1/2的水。
9、加热凝固:加入凝固剂白醋之后,需要继续升温使之完全凝固。
同时,升温会导致一部分白醋蒸发,这部分蒸
发出来的白醋继续冷凝,被收集之后,可以循环使用。
10、固定形状:一般用一个木质的模板和纱布固定形状。
豆腐生产工艺流程
![豆腐生产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85c0f867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70.png)
豆腐生产工艺流程豆腐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料清洗、浸泡、磨浆、煮浆、过滤、点浆、蹲脑、摊布、浇制、整理和压榨成品。
以下是每个工序的具体管制点。
1.原料:要求符合管制要求,杂质应清除,颗粒应饱满,无霉变或病斑,储存条件应通风、避光、低温、防潮。
2.清洗:时间应为10分钟,用水量应为800斤/桶,清洗状态应清洗干净,无可见杂质。
3.浸泡:时间应为5小时30分,水温应为10-25度,PH 值应为6.5-7.4.磨浆:浆液浓度应为375kg浆液/50kg豆子,浆液细度(目数)应为120目,磨浆时间应为25分钟/桶。
5.煮浆:煮浆时间应为40分钟,煮浆温度应为90-95度,消泡剂添加量应为120g/锅,浆液量应为375 kg/锅。
6.过滤:筛网目数应为100目,筛网状态应完好,无破损,干净卫生,每4小时清洗一次。
7.点浆:浆液温度应为70-75度,浆液PH值应为6.5-7,添加剂添加量包括石膏(2kg/桶)、抗氧化剂(0.4kg/桶)和卤水0.55kg/桶,静置时间应为35分钟。
8.蹲脑:蹲脑时间应为35分钟。
9.摊布:框子与布之清洁度应干净卫生,无酸味杂质,摊布状态应棱角有型,摊布齐全无漏角。
10.浇制:浇制量应各框均匀、一致,浇制状态应质地均匀。
11.整理:整理状态应表面平整,包扎良好。
12.压榨:压榨时间应为30分钟,压榨状态应脱水适中,形状固定坚挺且有弹性。
13.成品:感官状态应为成品呈白色或淡黄色,无豆渣、石膏角,不粗不红,不酸,形态完好。
此外,石膏水的配制要求为石膏粉:水=1:4.5,水采用35-40度之温水。
锅炉房蒸汽压力应为0.5-0.7kg,水压应为0.1kg。
为了保证豆腐的卫生状况,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生产环境无菌。
同时,加强员工培训,提高他们的卫生意识和操作技能。
加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上述管制点进行操作,确保豆腐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介绍了豆腐行业从业人员的文化程度、卫生知识和证书情况,以及手工豆腐作坊存在的问题。
豆腐的加工工艺流程
![豆腐的加工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5d5c598a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a7.png)
豆腐的加工工艺流程
先说这泡豆子,可别小看这一步,就跟盖房子打地基似的,重要得很呐!我刚开始干这行的时候,就没把这泡豆子当回事儿,结果做出来的豆腐那叫一个惨不忍睹!后来才知道,这豆子得泡够时间,水温也有讲究。
我记得好像是 20 度左右的水温比较好,不过也可能记错喽。
泡好了豆子,就得磨浆啦!那机器轰隆隆响,就像打雷似的。
这时候你可得注意,别把豆浆溅得到处都是,不然收拾起来可麻烦啦!我有一次就弄得到处都是,唉,被老板好一顿骂。
然后就是煮浆,哇,那热气腾腾的,满屋子都是豆香味儿。
这一步可得小心别煮糊了,糊了可就全完啦!
接着是点浆,这可是个技术活。
我刚开始总是掌握不好那个量,不是点嫩了就是点老了。
嗯...经过多次的摸索,我才慢慢找到窍门。
说到这,我突然想起之前有个同行,他居然在点浆的时候睡着了,你说可笑不可笑!哈哈!
后面的压制成型也不简单,得掌握好压力和时间。
这压力大了,豆腐就太硬;压力小了,又太软不成型。
我这又扯远啦!
做豆腐这事儿啊,看着简单,实则不容易。
就像人生一样,得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琢磨,才能做出好豆腐!朋友,你要是自己尝试做豆腐,可得多用心呐,要是遇到啥问题,随时来找我交流交流!。
豆腐生产工艺流程
![豆腐生产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dc6a03cd81c758f5f61f67e3.png)
豆腐生产工艺流程豆腐生产工艺介绍一、工艺流程原料清洗浸泡磨浆煮浆过滤点浆蹲脑摊布浇制整理压榨成品二、以上工序管制点具体如下:1、原料:;杂质:符合管制要求颗粒:颗粒饱满,无霉变,病斑储存条件:通风、避光、低温、防潮2、清洗:;时间:10分钟用水量:800斤/桶清洗状态:清洗干净,无可见杂质3、浸泡:;时间:5小时30分水温:10-25度值:4、磨浆:;浆液浓度:375kg浆液/50kg豆子浆液细度120目磨浆时间:25分钟/桶5、煮浆:;煮浆时间:40分钟煮浆温度:90-95度消泡剂添加量:120g/锅浆液量:375kg/锅6、过滤:;筛网目数:100目筛网状态:筛网完好,无破损,干净卫生,每4小时清洗一次7、点浆;浆液温度:70-75度浆液PH值:添加剂添加量:石膏;抗氧化剂;卤水/桶;静置时间:35分钟8、蹲脑:;蹲脑时间:35分钟9、摊布:;框子与布之清洁度:干净卫生、无酸味杂质摊布状态:棱角有型、摊布齐全无漏角10、浇制:;浇制量:各框均匀、一致浇制状态:质地均匀11、整理:;整理状态:表面平整,包扎良好12、压榨:;压榨时间:30分钟压榨状态:脱水适中、形状固定坚挺且有弹性13、成品:感官状态:成品呈白色或淡黄色;无豆渣、石膏角、不粗不红、不酸;形态完好三、石膏水配制要求:四、锅炉房蒸汽压力:,水压四平市豆腐加工厂卫生状况与对策发表时间:2016-5-4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6年18期供稿作者:郑佰军1杜娟1蔡旭辉1蔡旭明2陈虹2 [导读]改革开放以来,四平市豆腐加工作坊数量猛增,2001年—xx年由15家增至46家。
郑佰军1杜娟1蔡旭辉1蔡旭明2陈虹2(1四平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吉林四平136000;2四平市疾病控制中心吉林四平136000)豆腐是中国的传统食品,其物美价廉,营养丰富,深受老百姓喜爱,然而豆腐加工厂所的卫生状况让人担忧,产品质量不尽人意。
改革开放以来,四平市豆腐加工作坊数量猛增,2001年—xx年由15家增至46家。
豆制品加工工艺-无渣豆腐的加工技术
![豆制品加工工艺-无渣豆腐的加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4fa28e1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99.png)
豆制品加工工艺-无渣豆腐
的加工技术
一般做豆腐哪会没有渣呢?可是你用下面方法制作,却能只得豆腐不得渣。
1.先将大豆反复冲洗除杂,再浸泡大豆使增重2.2-3.5倍,浸泡时间夏季为10小时,冬季为12小时,浸泡后去除豆皮,再将大豆冻结(可采用食品冻结方法中的任何一种)。
2.将冷冻后的去皮大豆进行粉碎(可使用研磨机、粉碎机人、轮压机),粉碎后的大豆成糊状物。
其水含量为大豆原重量的10倍左右。
3.将糊状物加热到100℃,保持3-5分钟后,停止加热,自然降温,温度降至70一80℃),添加相当于大豆重量2%-4%的硫酸钙;使糊状物凝固。
再将凝固物轻轻搅拌除去浮液,放入有孔的型箱中。
上面盖布,加压去水,挤压一定时间后去压,将型箱放入盛水的槽中,水从型箱孔进入,借助水的力量,将成品豆腐挤出型箱即可。
此法生产豆腐,不需过滤设备,出产的豆腐光滑、细腻,出品率比用传统方法提高30%。
现代豆腐生产工艺
![现代豆腐生产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4d0bf6eb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ac.png)
现代豆腐生产工艺
1豆腐的生产
豆腐的生产是按照特定的工艺完成的,现代豆腐生产工艺分为六大步骤。
1.1黄豆浸泡
首先,将黄豆用清水浸泡,浸泡时间一般为4到6小时,当浸泡完成时,黄豆吸收足够的水分,变软并产生可食用糊状物。
1.2黄豆磨碎
接下来,将浸泡过的黄豆用磨碎机将其磨碎,并筛选掉粗碎的碎屑,只留下豆粉细腻的部分,以保证豆浆的口感。
1.3豆浆
将磨碎过的黄豆放入豆浆机进行破碎,豆浆机会把黄豆内的淀粉部分震碎,再把豆浆排出来。
1.4豆浆加工过滤
接下来,将豆浆放入加工过滤机,该机会通过过滤将乳粉过滤到一边,并对乳粉进行清洗和加工,最后将乳粉和豆浆重新混合成酱类加工糊状物,成为固形的豆腐状。
1.5豆腐分离
将制成的豆腐状物加入分离器,通过旋转的分离器会使液态的部分分离出来,并将剩余的固体部分保留在分离器内,完成对豆腐的分离。
1.6豆腐冷却
最后,将豆腐放入冷冻箱进行冷藏,当冷藏完成后,豆腐就完成了生产,它会有坚硬的质地和淡黄色,口感脆爽可口。
经过上述步骤,再加上潮湿或蒸煮的处理,现代豆腐就完成了,看似简单,实际上可是一件复杂而精密的操作,对于每一道工序要求也都是极高的。
豆腐加工原理及工艺流程
![豆腐加工原理及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5ac371e8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6e.png)
豆腐加工原理及工艺流程豆腐是以黄豆为原料并经过浸泡、磨浆、煮熟、加入凝固剂等多个步骤制成的,豆腐就是豆浆(蛋白质胶体溶液)的聚沉产物。
成品就是利用压制将多余的浆水除去,以达到豆腐的纯度并保持其弹性与韧性。
一斤豆子制作出的豆腐数量取决于黄豆的品质和豆腐的加工工艺,一般情况一斤黄豆可以制作出两斤左右的豆腐。
相传豆腐是公元前164年由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王刘安所发明,刘安在安徽省寿县与淮南交界处的八公山上烧药炼丹的时候偶然以石膏点豆汁从而发明豆腐,到宋代豆腐方才成为重要的食品。
下面详细介绍豆腐的工艺流程,第一步是大豆的挑选与浸泡。
制作豆腐首先要挑选品质较好的黄豆是因为黄豆的好坏直接影响豆腐的产量和品质,挑选黄豆时应选用颗粒饱满的黄豆这样可以提高出浆率,同时挑出霉烂变质的黄豆以免影响豆腐的品质并且去除杂物后方可加水浸泡。
要注意掌握好水温和浸泡的时间并要注意所用水质和水量,浸泡时间长短因气温和水温不同而异。
一般在冬季需浸泡时间较长而夏季浸泡时间较短,同时还要注意浸泡水的水质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豆腐的质量。
第二个步骤是加水磨浆,将浸泡好的大豆经水洗净与沥干后即可加入磨浆机磨浆,磨浆要求一边投料一边加水且投料加水要均匀,不可中途断水或断料以确保所磨豆浆顺利进行。
第一次磨浆的时候将磨浆机的上下磨片调节到有少许磨擦的位置后在磨浆机的料斗内加入已泡好洗净的黄豆,拧开磨浆机料斗上的蝶阀放水并打开磨浆开关进行磨浆,这时要注意观察出浆的浓度。
还要注意在磨浆前应调节磨片间隙在转动时听到有轻微的磨擦声,如调得过细则容易阻塞滤网出现渣中带浆从而降低生产效率且增加电能的消耗。
如果间隙过大出渣率太高同样造成物料的浪费,如遇到沙石等硬物应立即停机及时清除并且磨浆结束时要先关电源后关水。
第二次磨浆的时候将豆渣加水搅匀使渣槽中渣水混合物成为稀稠状并且不宜太稀和太稠,太稀时无论做豆腐还是成品豆浆都太大消耗了原料和能源,太稠造成料斗中渣水混合物不易下料磨浆,渣水调配合适则可进行第二次磨浆。
豆腐的生产工艺说明
![豆腐的生产工艺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f2344449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3b.png)
豆腐的生产工艺说明豆腐生产工艺是指将黄豆作为主要原料,经过一系列的加工步骤,制作成可供人食用的豆腐制品的过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豆腐的生产工艺。
第一步:黄豆的浸泡首先,黄豆需要进行浸泡,目的是使黄豆在水中吸收足够的水分,以便后续步骤中更好地与其他原料混合。
通常,在温水中浸泡8-12个小时,使黄豆变得柔软并吸水膨胀。
第二步:研磨浸泡后的黄豆被研磨成黄豆浆。
传统上,使用石磨将浸泡后的黄豆磨成细腻的黄豆浆,但现代生产中通常采用机械研磨。
机械研磨将浸泡后的黄豆送入研磨机中,经过高速旋转研磨刀片的作用,将黄豆磨碎成细小颗粒,形成黄豆浆。
第三步:豆浆的加热和煮沸将黄豆浆加热至80-85摄氏度,促使黄豆浆中的黄豆蛋白质凝结。
然后,将黄豆浆煮沸,促使蛋白质更好地凝固。
这个步骤是豆腐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因为它能够使黄豆蛋白质从溶解状态转变为凝固态。
第四步:加入凝固剂在豆浆煮沸的同时,需要加入凝固剂来促使豆腐凝固。
传统的凝固剂是石膏(硫酸钙),它能与煮沸中的豆浆中的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使豆浆凝固成块状的豆腐。
现代工艺中,也可以使用其他凝固剂,如天然氯化钙或硫酸镁等替代石膏。
第五步:压制和成型凝固后的豆腐需要排出多余的水分。
传统的方法是用重物压在豆腐上,使豆腐散发出多余的水分。
现代生产中,通常使用专门的机器将豆腐进行压制和成型,以快速排出多余水分,并将豆腐成型为特定的形状,如长方形或方形。
第六步:冷却和储存压制和成型后的豆腐需要进行冷却,使其变得更加紧实和口感更好。
通常将豆腐放入冷却室进行冷却。
冷却后的豆腐可以按照需要进行包装和储存。
总结起来,豆腐的生产工艺包括黄豆的浸泡、研磨、加热和煮沸、加入凝固剂、压制和成型以及冷却和储存。
每个步骤都非常重要,它们共同作用,使得黄豆凝固成为细腻、坚韧且口感丰富的豆腐制品。
豆腐生产加工工艺
![豆腐生产加工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e9d354d0b14e852458fb5700.png)
豆腐生产加工工艺豆腐加工工艺主要流程:原料大豆→清洗大豆→浸泡大豆→磨浆→过滤豆渣→煮豆浆→点卤→成品。
豆腐制作步骤及原理:1. 清洗大豆。
步骤:取黄豆,去壳筛净。
原理:制作豆腐主要是利用大豆中的蛋白质,应当选用蛋白质含量高的品种。
同时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应清除混在大豆原料中的诸如泥土、石块、草屑及金属碎屑等杂物,选择那些无霉点、色泽光亮、籽粒饱满的大豆为佳。
要选择优质无污染,未经热处理的大豆,以色泽光亮,籽粒饱满、无虫蛀和鼠咬的新大豆为佳,刚刚收获的大豆不宜使用,应存放 3 个月后再使用。
注:大豆浸泡时间与季节有关系。
2、浸泡大豆。
步骤:浸泡用水量,一般以豆、水重量比1:2.3为宜。
要用冷水,水质以软水、纯水为佳,出品高,硬水出品率几近软水、纯水的一半。
浸泡温度和时间,以淮南地区为例:春秋季度,水温20℃左右,浸泡12小时;冬季,水温5℃左右,浸泡24小时;夏天,水温25℃左右,浸泡8小时。
水量:浸泡体积一般为大豆体积的2-2.5 倍,浸泡水最好不要一次加足。
第一次加水以浸过料面15CM 左右为宜。
待浸泡水位下降到料面以下5-7CM 即可。
即浸泡好的大豆达到以下要求:大豆吸水量约为120% ,大豆增重为1.5-1.8 倍。
大豆表面光滑,无皱皮,豆皮轻易不脱落,手触摸有松动感,豆瓣内表面略有塌陷,手指掐之易断,断面无硬心。
原理:在浸泡大豆的过程中,除了可以去除一些豆腥味,杀菌的作用以外,主要是让大豆吸水,膨胀,然后使其破裂。
因为大豆的蛋白质在细胞中呈胶体状态,每一个细胞组织外是一层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组成的细胞膜。
通过浸泡,可以使细胞膜吸水后膨胀,质地变脆变软,使一小部分蛋白质从内部出来。
(只要浸泡的时间不要过长,蛋白质就不会流出膜外,所以不用担心水中会有蛋白质的成分。
)浸泡的过程可便于大豆研磨粉碎后充分提取蛋白质。
注:浸泡时间一定要掌握好,不能过长,否则失去浆原,做不成豆浆。
另外,在浸泡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碱液,可以增加蛋白质的溶解性,且该反应中等电点的PH 为4.3,加入碱液后,可使其远离等电点,同时又抑制了脂肪氧化酶的反应,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效果。
豆腐生产加工工艺
![豆腐生产加工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3e4d0ef5d15abe23482f4dfe.png)
豆腐生产加工工艺豆腐加工工艺主要流程:原料大豆→清洗大豆→浸泡大豆→磨浆→过滤豆渣→煮豆浆→点卤→成品。
豆腐制作步骤及原理:1. 清洗大豆。
步骤:取黄豆,去壳筛净。
原理:制作豆腐主要是利用大豆中的蛋白质,应当选用蛋白质含量高的品种。
同时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应清除混在大豆原料中的诸如泥土、石块、草屑及金属碎屑等杂物,选择那些无霉点、色泽光亮、籽粒饱满的大豆为佳。
要选择优质无污染,未经热处理的大豆,以色泽光亮,籽粒饱满、无虫蛀和鼠咬的新大豆为佳,刚刚收获的大豆不宜使用,应存放 3 个月后再使用。
注:大豆浸泡时间与季节有关系。
2、浸泡大豆。
步骤:浸泡用水量,一般以豆、水重量比1:2.3为宜。
要用冷水,水质以软水、纯水为佳,出品高,硬水出品率几近软水、纯水的一半。
浸泡温度和时间,以淮南地区为例:春秋季度,水温20℃左右,浸泡12小时;冬季,水温5℃左右,浸泡24小时;夏天,水温25℃左右,浸泡8小时。
水量:浸泡体积一般为大豆体积的2-2.5 倍,浸泡水最好不要一次加足。
第一次加水以浸过料面15CM 左右为宜。
待浸泡水位下降到料面以下5-7CM 即可。
即浸泡好的大豆达到以下要求:大豆吸水量约为120% ,大豆增重为1.5-1.8 倍。
大豆表面光滑,无皱皮,豆皮轻易不脱落,手触摸有松动感,豆瓣内表面略有塌陷,手指掐之易断,断面无硬心。
原理:在浸泡大豆的过程中,除了可以去除一些豆腥味,杀菌的作用以外,主要是让大豆吸水,膨胀,然后使其破裂。
因为大豆的蛋白质在细胞中呈胶体状态,每一个细胞组织外是一层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组成的细胞膜。
通过浸泡,可以使细胞膜吸水后膨胀,质地变脆变软,使一小部分蛋白质从内部出来。
(只要浸泡的时间不要过长,蛋白质就不会流出膜外,所以不用担心水中会有蛋白质的成分。
)浸泡的过程可便于大豆研磨粉碎后充分提取蛋白质。
注:浸泡时间一定要掌握好,不能过长,否则失去浆原,做不成豆浆。
另外,在浸泡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碱液,可以增加蛋白质的溶解性,且该反应中等电点的PH 为4.3,加入碱液后,可使其远离等电点,同时又抑制了脂肪氧化酶的反应,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效果。
豆腐生产加工工艺
![豆腐生产加工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f5a548ecb14e852458fb57aa.png)
豆腐生产加工工艺豆腐加工工艺主要流程:原料大豆→清洗大豆→浸泡大豆→磨浆→过滤豆渣→煮豆浆→点卤→成品。
豆腐制作步骤及原理:1. 清洗大豆。
步骤:取黄豆,去壳筛净。
原理:制作豆腐主要是利用大豆中的蛋白质,应当选用蛋白质含量高的品种。
同时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应清除混在大豆原料中的诸如泥土、石块、草屑及金属碎屑等杂物,选择那些无霉点、色泽光亮、籽粒饱满的大豆为佳。
要选择优质无污染,未经热处理的大豆,以色泽光亮,籽粒饱满、无虫蛀和鼠咬的新大豆为佳,刚刚收获的大豆不宜使用,应存放 3 个月后再使用。
注:大豆浸泡时间与季节有关系。
2、浸泡大豆。
步骤:浸泡用水量,一般以豆、水重量比1:2.3为宜。
要用冷水,水质以软水、纯水为佳,出品高,硬水出品率几近软水、纯水的一半。
浸泡温度和时间,以淮南地区为例:春秋季度,水温20℃左右,浸泡12小时;冬季,水温5℃左右,浸泡24小时;夏天,水温25℃左右,浸泡8小时。
水量:浸泡体积一般为大豆体积的2-2.5 倍,浸泡水最好不要一次加足。
第一次加水以浸过料面15CM 左右为宜。
待浸泡水位下降到料面以下5-7CM 即可。
即浸泡好的大豆达到以下要求:大豆吸水量约为120% ,大豆增重为1.5-1.8 倍。
大豆表面光滑,无皱皮,豆皮轻易不脱落,手触摸有松动感,豆瓣内表面略有塌陷,手指掐之易断,断面无硬心。
原理:在浸泡大豆的过程中,除了可以去除一些豆腥味,杀菌的作用以外,主要是让大豆吸水,膨胀,然后使其破裂。
因为大豆的蛋白质在细胞中呈胶体状态,每一个细胞组织外是一层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组成的细胞膜。
通过浸泡,可以使细胞膜吸水后膨胀,质地变脆变软,使一小部分蛋白质从内部出来。
(只要浸泡的时间不要过长,蛋白质就不会流出膜外,所以不用担心水中会有蛋白质的成分。
)浸泡的过程可便于大豆研磨粉碎后充分提取蛋白质。
注:浸泡时间一定要掌握好,不能过长,否则失去浆原,做不成豆浆。
另外,在浸泡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碱液,可以增加蛋白质的溶解性,且该反应中等电点的PH 为4.3,加入碱液后,可使其远离等电点,同时又抑制了脂肪氧化酶的反应,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效果。
豆腐的生产工艺流程
![豆腐的生产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e9bb274d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b7.png)
豆腐的生产工艺流程
《豆腐的生产工艺流程》
豆腐是一种传统的大豆制品,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豆腐的生产工艺流程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和完善,现今的生产工艺已经相当成熟。
第一步是选料。
选用优质的黄豆,去除杂质和不良豆,然后浸泡在水中,使之充分吸水,变得柔软。
第二步是碾磨。
将浸泡后的豆子放入研磨机进行磨碎,研磨出豆浆。
第三步是过滤。
将豆浆倒入过滤袋中,通过物理过滤的方法将豆渣和豆浆分离。
第四步是凝固。
将豆浆加热至一定温度后,再加入凝固剂,如石膏或硫酸钙,使豆浆快速凝固成块状。
第五步是压制。
将凝固后的豆腐块放入模具中,进行压榨,使豆腐块形成均匀的形状。
第六步是切割。
将压制好的豆腐块切成不同的形状,如块状、条状或块状。
第七步是煮熟。
将豆腐块放入沸水中煮熟,使豆腐更加均匀和入味。
第八步是冷却。
将煮熟的豆腐块放入冷水中进行冷却处理,使其更加鲜嫩。
以上就是豆腐的一般生产工艺流程。
通过这些步骤,豆腐就可以制作成多种品种和口感的豆腐制品,满足人们的各种口味需求。
豆腐制作工艺设计
![豆腐制作工艺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1b63a9e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da.png)
豆腐制作工艺设计
材料准备:
1.大豆:10千克
2.石膏或硫酸钙:适量
3.水:适量
工艺步骤:
1.清洗豆子:将大豆浸泡在水中大约12个小时,然后将其洗净。
2.磨浆:将洗净的豆子放入石磨或者使用搅拌机将其磨成细腻的浆状。
3.沉淀:将豆浆倒入沉淀缸中,静置12至24小时,让小豆腐渣沉淀
到底部。
4.分离:将上层清澈的豆浆小心地倒入另一个容器中,将豆腐渣留在
底部。
5.凝固:将清澈的豆浆加热至85-95°C,然后稀释硫酸钙(或石膏)溶液,慢慢地加入豆浆中。
6.搅拌:在加入溶液的同时,用搅拌棒轻轻地搅拌豆浆,帮助均匀溶解。
7.静置:将豆浆溶液静置20至30分钟,让豆浆凝结成块状。
8.切块:用刀将凝结豆浆切成合适大小的块状。
9.煮熟:将豆腐块放入蒸锅中蒸熟,时间大约为15到20分钟。
10.冷却:将蒸熟的豆腐块放在水中冲洗,使其冷却。
11.存储:将冷却的豆腐块放入清洁的容器中,加盖密封,放入冰箱中保存。
这是一种传统的豆腐制作工艺,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
制作豆腐时需要注意卫生,保持环境整洁,并使用干净的器具。
另外,豆腐制作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可以用于农田肥料,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豆腐生产工艺流程
![豆腐生产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655f3723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c4.png)
豆腐生产工艺流程
《豆腐生产工艺流程》
豆腐是一种富含蛋白质的传统大豆制品,而豆腐生产的工艺流程也非常复杂。
下面将介绍一下豆腐的生产工艺流程。
首先,豆腐的生产需要大豆作为原料。
大豆要进行清洗和浸泡,然后磨碎成浆。
接着,用过滤布过滤出豆浆,并将滤出的豆渣进行二次压榨,得到较为干燥的豆渣。
然后,将豆浆倒入锅中进行煮沸,同时加入石膏或者盐卤,使得豆浆凝固成块状。
这一步是为了将豆浆中的蛋白质变为豆腐。
接下来,将凝固的豆腐块放入模具中,用重物压榨出多余的水分,使豆腐块更加紧实。
最后,将压制出的豆腐块进行冷却,然后进行包装,即可上市销售。
此外,豆腐的质量还与生产工艺中的一些细节有关,比如磨浆的时间、浸泡的时间、过滤布的选择等等。
这些细节都会影响到豆腐的口感和口味。
通过上述工艺流程可以看出,豆腐的生产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工艺步骤,其中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精细的操作和严格的控制,才能保证豆腐的质量和口感。
豆腐加工工艺研究报告
![豆腐加工工艺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5331934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0e.png)
豆腐加工工艺研究报告豆腐加工工艺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豆腐是我国传统的食品之一,由于其高蛋白、低脂肪、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独特的口感,深受人们的喜爱。
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追求,豆腐加工工艺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旨在通过优化豆腐加工工艺,提高豆腐的品质和生产效率。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大豆、石膏、水;2. 方法:(1)浸泡大豆:将大豆浸泡在水中至少8小时,使其充分吸水;(2)磨浆:将浸泡好的大豆磨成糊状;(3)煮沸:将磨好的大豆糊加热至沸腾,持续煮2分钟,以去除豆腥味;(4)过滤:将煮沸后的豆浆经过滤,去除渣滓;(5)凝结:在豆浆中加入石膏,并搅拌均匀,使其凝结;(6)压制:将凝结好的豆腐放在压制板上进行压制,使其排出多余的水分;(7)成型:将压制好的豆腐切块,使其成型;(8)冷藏:将成型好的豆腐放入冷藏库中冷藏。
三、结果与讨论通过对不同参数的优化研究,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大豆浸泡时间对豆浆的品质有重要影响。
适当延长浸泡时间可以使大豆充分吸水,提高豆浆的产量和品质。
2. 煮沸时间对去除豆腥味和提高豆浆品质有一定影响。
煮沸时间过长会导致豆腐产率降低,而煮沸时间过短则无法充分去除豆腥味。
3. 加入石膏后,搅拌时间对豆腐凝结度有一定影响。
适当延长搅拌时间可以提高豆腐的凝结度,使其更加细腻。
4. 压制时间和压力对豆腐的质地有重要影响。
适当延长压制时间和增加压力可以使豆腐更加坚实,口感更好。
5. 冷藏时间对豆腐的保鲜效果有一定影响。
适当延长冷藏时间可以延长豆腐的保鲜期,保持其新鲜口感。
四、结论通过对豆腐加工工艺的研究,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在大豆浸泡方面,最佳浸泡时间为8小时;2. 在煮沸方面,最佳煮沸时间为2分钟;3. 在加入石膏和搅拌方面,最佳搅拌时间为5分钟;4. 在压制方面,最佳压制时间为30分钟,压力为10kg/cm²;5. 在冷藏方面,最佳冷藏时间为24小时。
通过对豆腐加工工艺的优化研究,可以提高豆腐的品质和生产效率,满足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推动豆腐行业的发展。
豆腐制作工艺流程
![豆腐制作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e5db3acf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20.png)
豆腐制作工艺流程
豆腐是一种食品,由黄豆或大豆浆经过凝固加工而成。
豆腐制作的工艺流程一般包括选料、浸泡、研磨、煮沸、凝固、压制和冷却等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豆腐的制作工艺流程,以及每个步骤的具体操作。
首先是选料。
选取的黄豆应该色泽饱满,有光泽,完整而无损伤。
好的黄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有利于豆腐的质地和口感。
然后是浸泡。
将选好的黄豆用清水浸泡,浸泡时间一般为8-10小时,以确保黄豆充分吸水,变得容易研磨。
接下来是研磨。
将浸泡好的黄豆放入石磨中,添加适量的清水一起研磨,直至形成细腻的豆浆。
黄豆研磨的时间一般为30分钟左右。
研磨完成后,将豆浆倒入煮沸锅中。
煮沸的目的是杀灭豆浆中的细菌,去除生豆浆的生味。
煮沸的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温度约为80度。
然后是凝固。
将煮沸后的豆浆倒入凝固容器中,加入石膏或硫酸钙等凝固剂,并进行搅拌,使豆浆中的蛋白质凝结成块状。
凝固的时间一般为30-40分钟。
凝固完成后,将凝固后的豆块(即豆腐)分成小块,分别放入豆腐花和豆腐皮的容器中,经过几小时的压制,使水分逐渐被挤出。
压制的过程中,水分逐渐排出,豆腐块逐渐凝固。
最后是冷却。
将压制好的豆腐块放入冷水中,冷却后即可食用。
以上就是豆腐制作的工艺流程。
豆腐的制作需要经过多个步骤,每个步骤都要注意操作的技巧和时间控制,才能制作出色泽鲜美,质地细腻的豆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豆腐生产加工工艺
豆腐加工工艺主要流程:
原料大豆→清洗大豆→浸泡大豆→磨浆→过滤豆渣→煮豆浆→点卤→成品。
豆腐制作步骤及原理:
1.清洗大豆。
步骤:取黄豆,去壳筛净。
原理:制作豆腐主要是利用大豆中的蛋白质,应当选用蛋白质含量高的品种。
同时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应清除混在大豆原料中的诸如泥土、石块、草屑及金属碎屑等杂物,选择那些无霉点、色泽光亮、籽粒饱满的大豆为佳。
要选择优质无污染,未经热处理的大豆,以色泽光亮,籽粒饱满、无虫蛀和鼠咬的新大豆为佳,刚刚收获的大豆不宜使用,应存放3 个月后再使用。
注:大豆浸泡时间与季节有关系。
2、浸泡大豆。
步骤:浸泡用水量,一般以豆、水重量比1:2.3为宜。
要用冷水,水质以软水、纯水为佳,出品高,硬水出品率几近软水、纯水的一半。
浸泡温度和时间,以地区为例:春秋季度,水温20℃左右,浸泡12小时;冬季,水温5℃左右,浸泡24小时;夏天,水温25℃左右,浸泡8小时。
水量:浸泡体积一般为大豆体积的2-2.5 倍,浸泡水最好不要一次加足。
第一次加水以浸过料面15CM 左右为宜。
待浸泡水位下降到料面以下5-7CM 即可。
即浸泡好的大豆达到以下要求:大豆吸水量约为120% ,大豆增重为
1.5-1.8 倍。
大豆表面光滑,无皱皮,豆皮轻易不脱落,手触摸有松动感,豆瓣表面略有塌陷,手指掐之易断,断面无硬心。
原理:在浸泡大豆的过程中,除了可以去除一些豆腥味,杀菌的作用以外,主要是让大豆吸
水,膨胀,然后使其破裂。
因为大豆的蛋白质在细胞中呈胶体状态,每一个细胞组织外是一层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组成的细胞膜。
通过浸泡,可以使细胞膜吸水后膨胀,质地变脆变软,使一小部分蛋白质从部出来。
(只要浸泡的时间不要过长,蛋白质就不会流出膜外,所以不用担心水中会有蛋白质的成分。
)浸泡的过程可便于大豆研磨粉碎后充分提取蛋白质。
注:浸泡时间一定要掌握好,不能过长,否则失去浆原,做不成豆浆。
另外,在浸泡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碱液,可以增加蛋白质的溶解性,且该反应中等电点的PH 为4.3,加入碱液后,可使其远离等电点,同时又抑制了脂肪氧化酶的反应,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效果。
在浸泡过程中,也会发生盐析,即其溶液加入碱液后,使其浓度达到一定值时,蛋白质会从溶液中沉淀析出。
(盐析: 1.盐析一般是指溶液中加入无机盐类而使某种物质溶解度降低而析出的过程。
如:加浓(NH4)2SO4使蛋白质凝聚的过程。
2.向某些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某些无机
盐溶液后,可以使蛋白质凝聚而从溶液中析出,这种作用叫作盐析。
3.向某些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某些重金
属盐,可以使蛋白质凝聚而从溶液中析出,这种作用叫作盐析)。
提取蛋白质的原因:因为蛋白质是胶体,只有胶体才会发生凝聚,从而在后面过程中可以做成豆腐。
在该环节中考虑到了蛋白质的性质。
3、磨浆。
步骤:黄豆浸好后,捞出,按每公斤黄豆6公斤水比例磨浆,用袋子(豆腐布缝制成)将磨出的浆液装好,捏紧袋口,用力将豆浆挤压出来。
豆浆榨完后,可能开袋口,再加水3公斤,拌匀,继续榨一次浆。
一般10公斤黄豆出渣15公斤、豆浆60公斤左右。
榨浆时,不要让豆腐渣混进豆浆。
也可用砂轮进行研磨。
注:关键掌握好豆浆的粗细度,过粗影响过浆率,过细大量纤维随着蛋白质一起进入豆渣中,一方面会造成筛网堵塞,影响滤浆,另外,会使豆质品质地粗糙,色津灰暗。
磨浆时还要注意调整好砂轮间隙,进行磨料,磨料的同时需添加适量的水。
由于蛋白质含在大豆细胞5-10微米的细小颗粒中,为使大豆更好地抽取出来,豆糊的细度以细为好。
另外,磨浆时须随料定时加水,使大豆中的蛋白质充分溶于水中,磨浆中磨体会产生热量,加水既可润湿原料,又能冷却料糊,防止大豆蛋白质产生热变性。
原理:为最大限度将经过浸泡好的大豆中的蛋白质提取出来。
就要通过破碎大豆的蛋白体膜(利用剪切力),使大豆蛋白质随水溶出来,形成蛋白质溶胶,即生豆浆。
4过滤豆渣
步骤:滤浆的工艺有两种,即生浆法和熟浆法。
我国北方多采用熟浆过滤法,即先把研磨
的豆糊加热煮沸,然后过滤除渣。
南方包括多采用生浆过滤法,即先把研磨的豆糊除去豆渣,然后再把豆浆煮沸。
传统的方法是手摇包。
地区多用细白布口袋,将磨好的豆糊装进口袋并扎好口放在缸口上的木板架上,用力挤压浆糊,直到布袋无豆浆流出为止。
工厂化的生产线都采用机械滤浆的方法。
原理:滤浆又称分离。
目的是用分离设备把豆糊中的豆浆和豆渣分开,除去大豆纤维物质,制取以蛋白质为主要分散质的溶胶体——豆浆。
5煮浆。
步骤:把榨出的生浆倒入锅煮沸,不必盖锅盖,边煮边撇去面上的泡沫。
火要大,但不能太猛,防止豆浆沸后溢出。
豆浆煮到温度达100℃时即可,注意加热要均匀。
温度不够或时间太长,都会影响豆浆质量及后面的程序。
煮浆的方法主要有:1、传统的土灶铁锅加热煮浆法。
2、蒸汽加热煮浆法。
原理:煮浆是大豆蛋白质凝固(即点卤)准备的阶段。
煮浆的目的是要使大豆蛋白质产生热变性,就是生豆浆通过加热,加速蛋白分子的剧烈运动,由于分子间相互撞击,拆断维持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氢键,因而改变了原有生豆浆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即,破坏了外部的水化膜,除去了分子外的双电层,使部的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形成凝胶。
(即胶凝作用)
生浆加热后,天然的大豆蛋白质就变成为变性大豆蛋白质,使大豆蛋白质粒子呈现不定型的凝集。
凝固就是大豆蛋白质在热变性的基础上,在凝固剂的作用下,由溶胶状态变成凝胶状态的过程。
此外,煮浆可以使胰蛋白酶抑制素、凝血素、皂草甙等多种生物有害物质失去活性,同时起到了杀菌的作用(即蛋白质变性);可提高大豆蛋白质的消化率,提高大豆蛋白中赖氨酸的有
效性,减轻大豆蛋白质的异味,消毒灭菌,延长产品的保鲜保质期。
在该环节中考虑到了蛋白质的热变性,蛋白质变性,以及胶凝作用的性质。
注意点:
1.在煮浆过程中,会出现假沸的现象(煮的不透彻),即温度达到94℃时,便沸腾的厉害,让人误解为煮浆完成。
应为100℃时,煮浆才算完成。
94℃的时的煮浆只发生盐析反应。
在后面的点卤过程中,无法形成蛋白质沉淀,不能成团。
2.在煮浆过程中,可能会煮的时间太长,从而使多肽分解,形成氨基酸,而氨基酸并不是胶体,在点卤过程中也无法形成蛋白质沉淀,所以为减少氨基酸的生成,可在煮浆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HCO
3.
煮浆过程中,时间。
温度,搅拌,用什么溶剂都会对煮浆产生影响,应加以注意。
该环节利用了蛋白质“加热时间过短,盐析;加热时间过长,分解”的性质。
6、点卤
步骤:把烧好的石膏碾成粉末,用清水一碗(约0.5公斤)调成石膏浆,冲入刚从锅舀出的豆浆里、用勺子轻轻搅匀,数分钟后,豆浆凝结成豆腐花。
常用凝固剂:
1.石膏:石膏的化学名称为硫酸钙(CaSO4 )以市面上的石膏粉点浆为宜。
一般情况5KG 大豆需石膏粉0.15-0.2kg 左右,加400g 水调和均匀倒入豆浆,迅速搅拌,有豆花出现时即停止搅拌。
2.卤水用卤水作凝固剂,蛋白质凝固速度快,操作不宜掌握,巧点卤水,以5kg 干豆为例,放浆前在浆桶底部撒约60g 食盐,待温度下降至85 摄氏度,分2-3 次倒入泡好的卤水,卤水用量50-70g 卤水干片50g 温水泡开,加少许脂豆腐(35g 左右)。
原理:利用蛋白质的胶体性质,加入卤水或石膏水,使其发生聚沉现象。
能使胶体发生聚
沉的物质叫聚沉剂。
即,豆浆(胶体)遇到卤水(电解质)发生聚沉,形成豆腐(凝胶)。
电荷反应:在溶液中加入了电解质,这就增加了胶体中离子的总浓度,而给带电荷的胶体粒子创造了吸引相反电荷离子的有利条件,从而减少或中和原来胶粒所带电荷,使它们失去了保持稳定的因素,这时由于粒子的布朗运动,在相互碰撞时,就可以聚集起来,迅速沉降。
简单来说,就是加入卤水后,豆浆中的胶体粒子所带的电荷被中和,其中的粒子很快聚集形成胶冻状的豆腐(即为凝胶)。
点卤就是把凝固剂按一定比例和方法加到煮熟的豆浆中,促使大豆蛋白质由溶胶转为凝胶,影响胶体的胶凝强度。
点浆的过程也就是把豆浆变成为豆腐的过程。
该环节中考虑到了蛋白质的凝集反应,和胶体的性质。
7、成品。
步骤:豆腐的成型,主要有破脑和压制两道工序。
破脑,也叫排脑。
由于豆腐脑中的水多被包在蛋白质网络中,不易自动排出。
因此,要把已形成的豆腐脑做适当的破碎,目的是排除其中所包含的一部分水。
八公山豆腐的排脑,就是把养好的豆腐脑,有序地排放进竹筛的包单布里,通过包单和竹筛排出一部分水分。
压制,也叫加压。
可用重物直接加压或专用机械来完成。
通过压制,可压榨出豆腐脑多余的浆水,使豆腐脑密集地结合在一起,成为具有一定含水量和保持一定程度弹性与韧性的豆腐了。
原理:成品就是利用压制将多余的浆水除去,以达到豆腐的纯度,保持其弹性与韧性。
食品112班7号乐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