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第六章证明专项练习

合集下载

北师大八年级数学下第六章证明(一)期末复习题

北师大八年级数学下第六章证明(一)期末复习题

学校 班级 考号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订◆◆◆◆◆◆◆◆◆◆◆◆◆线◆◆◆◆◆◆◆◆◆◆◆◆◆◆◆第六章 证明(一)复习题一. 知识点回顾1、 一个命题可以写成“如果。

那么。

”的形式。

“如果”后面部分叫 ,“那么”后面部分叫 。

2、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 角相等, 角相等, 角互补。

3、平行线的判别: 角相等, 角相等, 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4.、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等于 度。

推论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 . 推论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 . 二. 课堂练习 ( A 组)1、下列命题中为假命题的是( )A .内错角不相等,两直线不平行 B.一个角的余角一定大于这个角 C .一个钝角的补角必是锐角 D.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如图,直线a 、b 都于直线c 相交,下列条件中,能判断a ∥b 的条件是( )① ∠1 = ∠2 ② ∠3 = ∠6③∠2 = ∠8 ④∠5 + ∠8 = 1800A .①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如图,已知a ∥b ,∠1 = 120°,则∠2 = 。

4、在三角形中,最多有 个直角,最多有 个钝角,至少有 个锐角5、在△ABC中,∠A ∶∠B∶∠C = 1∶2∶3,则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6、已知,如图,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a ∥b 。

求证:∠1+∠2=180°证明:∵a ∥b ( ) ∴∠1+∠ =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3=∠2( ) ∴∠1+∠2=180°( )7、已知,如图,∠1+∠2=180°,求证:∠3=∠4.三. 课堂练习(B 组)8、把“等角的余角相等”改写成 “如果……,那么……”的形式是 。

它的条件是 ,结论是 ,, 9、图△ABC 中,BP 平分∠B ,CP 平分∠C ,若∠A=60°,则∠BPC= 度。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六章平行四边形含辅助线证明题—截长补短类 训练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六章平行四边形含辅助线证明题—截长补短类 训练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平行四边形含辅助线证明题——截长补短类1.在▱ABCD中,AE⊥BC于点E,F为AB边上一点,连接CF,交AE于点G,CF=CB=AE.(1)若AB=2√2,BC=√7,求CE的长;(2)求证:BE=CG-AG.2.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以边AD为边在平行四边形内作等边△ADE,连接BE.(1)如图1,若点E在对角线BD上,且∠DAB=75°,AB=√6,求BE的长;(2)如图2,若点F是BE的中点,且CF⊥BE,过点E作MN∥CF,分别交AB,CD于点M,N,求证:DN=CN+EN.3.如图,在▱ABCD中,AE⊥BC,垂足为E,AE=CE.BF⊥AC,垂足为F,分别与AE,AD交于点G,H.(1)若AG=GE=BE=1,求▱ABCD的面积;(2)若CH平分∠BCD,求证:BC=AG+CH.4.已知在▱ABCD中,AE⊥CD,且AB=AE,F为AE上一点,且BF平分∠ABC,(1)若∠ABC=60°,AB=√3,求EF的长;(2)求证:AF+DE=BC.5.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为对角线AC上任意一点,连接BE(1)如图①所示,若AB=BE,AC=BC,∠BAC=75°,AB=2√2,求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2)如图②所示,延长BE至F,使得EF=EB,连接CF,FD,求证:CE=AE+FD.6.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连接BD,过点B作BE⊥BD于点B交DA的延长线于点E,过点B作BG⊥CD于点G.(1)如图1,若∠C=60°,∠BDC=75°,BD=6√2,求AE的长度;(2)如图2,点F为AB边上一点,连接EF,过点F作FH⊥FE于点F交GB的延长线于点H,在△ABE的异侧,以BE为斜边作Rt△BEQ,其中∠Q=90°,若∠QEB=∠BDC,EF=FH,求证:BF+BH=BQ.7.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以AB为边作等边△ABE,点E在CD上,以BC为边作等边△BCF,点F在AE上,点G在BA延长线上且FG=FB.(1)若CD=6,AF=3,求△ABF的面积;(2)求证:BE=AG+CE.8.如图,在▱ABCD中,点F是对角线BD上一点,且满足AB=AF,过点F作EG交AD于E,交BC于G,作AH⊥BC于点H,交BD于M.(1)若F为MD中点,AF=2,AM=√3,求BC的长度;(2)若∠ABH=∠AFE,求证:BH+FG=HG.9.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AB∥CD,AD∥BC,点G是线段BC的中点,点E是线段AD上的一点,点F是线段AB延长线上一点,连接DF,且∠ABE=∠CDG=∠FDG.(1)∠A=45°,∠ADF=75°,CD=3+√3,求线段BC的长;(2)求证:AB=BF+DF.10.如图,△ABC的高AD与中线BE相交于点F,过点C作BE的平行线,过点F作AB的平行线,两平行线相交于点G,连接BG,FG.(1)若AE=2.5,CD=3,BD=2,求AB的长;(2)若∠CBE=30°,求证:CG=AD+EF.11.如图,在□ABCD中,E为BC边的中点,连接AE,F为CD边上一点,且满足∠DFA=2∠BAE.(1)若∠D=100°,∠DAF=30°,求∠FAE的大小;(2)求证:AF=CD+CF.12.已知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过点D作DE⊥BC于点E,且AD=DE.连接AC交DE于点F,作DG⊥AC于点G.(1)如图1,若EFDF =12,AF=√13,求DG的长;(2)如图2,作EM⊥AC于点M,连接DM,求证:AM-EM=2DG.1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E⊥BC于点E,AE=AD,EG⊥AB于点G,延长GE、DC交于点F,连接AF.(1)若BE=2EC,AB=√13,求AD的长;(2)请猜想线段EG、BG、FC之间的等量关系并证明.14.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DE⊥BC于点E,DH⊥AB于点H,AF平分∠BAD,分别交DC、DE、DH于点F、G、M,且DE=AD,CE=3,AB=5.(1)求线段CF的长度;(2)求证:AB=DG+CE.15.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DAC=60°,点E是BC边上一点,连接AE,AE=AB,点F是对角线AC边上一动点,连接EF.(1)如图1,若点F与对角线交点O重合,已知BE=4,OC:EC=5:3,求AC的长度;(2)如图2,若EC=FC,点G是AC边上一点,连接BG、EG,已知∠AEG=60°,∠AGB+∠BCD=180°,求证:BG+EG=DC.16.如图所示,平行四边形ABCD和平行四边形CDEF有公共边CD,边AB和EF在同一条直线上,AC⊥CD且AC=AF,过点A作AH⊥BC交CF于点G,交BC于点H,连接EG.(1)若AE=2,CD=5,求△BCF的周长;(2)求证:BC=AG+EG.。

北师大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平行四边形证明题专项练习(包含答案)

北师大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平行四边形证明题专项练习(包含答案)

北师大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平行四边形证明题专项练习(包含答案)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1.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DE平分∠ADC,交AB于点E,BF平分∠ABC,交CD于点F.求证:DE=BF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将△BCD沿BD翻折,使点C落在点E处,BE和AD相交于点O.求证:OA=OE.3.如图所示,把平行四边形ABCD折叠,使点C与点A重合,这时点D落在点D1处,折痕为EF,若∠BAE=55°,求∠D1AD的度数4.如图(1),▱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F过点O且与AD、BC分别相交于点E、F,则OE=OF.若将EF向两方延长与平行四边形的两对边的延长线分别相交(如图(2)和图(3)),OE与OF还相等吗?若相等,请你说明理由.5.如图,点E为▱ABCD的边AB上一点,将△BCE沿CE翻折得到△FCE,点F落在对角线AC上,且AE=AF,若∠BAC=28°,求∠BCD的度数。

6.如图,在▱ABCD中,点E是BC边的中点,连接AE并延长与DC的延长线交于F.(1)求证:CF=CD;(2)若AF平分∠BAD,连接DE,试判断DE与AF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7.如图,在▱ABCD中,连接BD,在BD的延长线上取一点E,在DB的延长线上取一点F,使BF=DE,连接AF、CE.求证:AF∥CE.8.如图,在▱ABCD中,O是对角线AC的中点,EF经过点O交AD,BC于E,F.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吗?请说明理由.9.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直线EF∥BD,与CD、CB的延长线分别交于点E、F,与AB、AD 交于点G、H.(1)求证:四边形FBDH为平行四边形;(2)求证:FG=EH.10.如图,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F分别在线段BC、AB上,∠EFB=60°,EF=DC.(1)求证:四边形EFCD是平行四边形;(2)若BF=EF,求证:AE=AD.11.如图①,已知在△ABC中,AB=AC,点P为底边BC上(端点B、C除外)的任意一点,且PE∥AC,PF∥AB.(1)线段PE、PF、AB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②,将“点P为底边BC上任意一点”改为“点P为底边BC延长线上任意一点”,其他条件不变,上述结论还成立吗如果不成立,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请说明你的理由.12.如图,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F分别在线段BC、AB上,∠EFB=60°,EF=DC.(1)求证:四边形EFCD是平行四边形;(2)若BF=EF,求证:AE=AD.1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C=60°,M、N分别是AD、BC的中点,BC=2CD.(1)求证:四边形MNCD是平行四边形;(2)求证:BD=3MN.14.如图,已知△ABC的中线BD、CE交于点O,F、G分别是OB、OC的中点.求证:四边形DEFG是平行四边形.15.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边AB、AC的中点,∠B=50°.将△ADE沿DE折叠,使点A落在点A1处,求∠BDA1的度数.16.如图,M是△ABC的边BC的中点,AN平分∠BAC,BN⊥AN于点N,延长BN交AC于点D,已知AB=10,BC=15,MN=3.(1)求证:BN=DN;(2)求△ABC的周长.17.如图,在△ABC中,BC=AC,E、F分别是AB、AC的中点,延长EF交∠ACD的平分线于点G.(1)AG与CG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说明你的理由;(2)求证:四边形AECG是平行四边形.18.我们知道“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三角形的中位线”“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类似地,我们把连接梯形两腰中点的线段叫做梯形的中位线.如图所示,在梯形ABCD中,AD∥BC,点E,F分别是AB,CD的中点,那么EF就是梯形ABCD的中位线,通过观察、测量,猜想EF和AD,BC有怎样的位置和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19.如图,四边形纸片ABCD中,∠A=70°,∠B=80°,将纸片折叠,使C,D落在AB边上的C',D'处,折痕为MN,求∠AMD'+∠BNC' 的度数20.如图所示,E,F分别为平行四边形ABCD中AD,BC的中点,G,H在BD上,且BG=DH,求证四边形EGFH是平行四边形.21.如图所示,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B=90°,AD=24 ㎝,BC=26㎝,动点P从点A 开始沿AD边以每秒1㎝的速度向D点运动,动点Q从点C开始沿CB边以每秒3㎝的速度向B运动,P,Q分别从A,C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端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s.(1)t为何值时,四边形PQCD为平行四边形? (2)t为何值时,四边形PQCD为等腰梯形? (3)t为何值时,四边形ABQP为矩形?22.如图,M是△ABC的边BC的中点,AN平分∠BAC,BN⊥AN于点N,延长BN交AC于点D,已知AB=10,BC=15,MN=3 (1)求证:BN=DN;(2)求△ABC的周长.23.(1)如图①,口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直线EF过点O,分别交AD,BC于点E,F.求证:AE =CF.(2)如图②,将口ABCD(纸片)沿过对角线交点O的直线EF折叠,点A落在点A1处,点B落在点B1处,设FB1交CD于点G,A1B1分别交CD,DE于点H,I.求证:EI=FG.答案1.证法一:∵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CB,∠A=∠C,∠ADC=∠CBA.∵DE平分∠ADC,BF平分∠ABC,∴∠ADE= ∠ADC,∠CBF= ∠CBA,∴∠ADE=∠CBF,∴△ADE≌△CBF(ASA).∴DE=BF.证法二:∵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DC∥AB,∴∠CDE=∠AED,∵DE平分∠ADC,∴∠ADE=∠CDE,∴∠ADE=∠AED,∴AE=AD.同理,CF=CB,又AD=CB,∴AE=CF,∵AB=CD,∴DF=BE,∴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DE=BF.2.证法一:∵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AD∥BC,且AD=BC,∴∠ADB=∠CBD,由折叠可知∠EBD=∠CBD,BE=BC,∴∠EBD=∠ADB,AD=BE,∴BO=DO,∴AD-DO=BE-BO,即OA=OE.证法二:∵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A=∠C,且AB=DC.由折叠可知∠E=∠C,DE=DC,∴∠A=∠E,AB=DE.在△AOB和△EOD中,∴△AOB≌△EOD,∴OA=OE.3.∵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BAD=∠C,由折叠性质知,∠D1AE=∠C,∴∠D1AE=∠BAD,∴∠D1AD=∠BAE=55°.4.题图(2)中OE=OF.理由:在▱ABCD中,AB∥CD,OA=OC,∴∠E=∠F,又∵∠AOE=∠COF,∴△AOE ≌△COF(AAS),∴OE=OF题图(3)中OE=OF.理由:在▱ABCD中,AD∥BC,OA=OC,∴∠E=∠F,又∵∠AOE=∠COF,∴△AOE≌△COF(AAS),∴OE=OF5.∵∠BAC=28°,AE=AF,∴∠AFE=∠AEF= =76°,∴∠EFC=180°-76°=104°,由折叠的性质知,∠B=∠EFC=104°,∵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B+∠BCD=180°,∴∠BCD=180°-104°=76°.6. (1)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AB=CD,∵点F为DC的延长线上一点,∴AB∥DF,∴∠BAE=∠CFE,∠ECF=∠EBA,∵E为BC的中点,∴BE=CE,则在△BAE和△CFE中,∴△BAE≌△CFE(AAS),∴AB=CF,∴CF=CD.(2)DE⊥AF.理由:∵AF平分∠BAD,∴∠BAF=∠DAF,∵∠BAF=∠F,∴∠DAF=∠F,∴DA=DF,又由(1)知△BAE≌△CFE,∴AE=EF,∴DE⊥AF.7.∵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D=BC.∴∠ADF=∠CBE.又∵BF=DE,∴BF+BD=DE+BD,∴DF=BE.∴△ADF≌△CBE.∴∠AFD=∠CEB.∴AF∥CE.8.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理由如下:∵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DAC=∠BCA.又∵O是AC的中点,∴OA=OC.又∵∠AOE=∠COF,∴△AOE≌△COF.∴OE=OF.∵OE=OF,OA=OC,∴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9. (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又∵EF∥BD,∴四边形FBDH为平行四边形.(2)由(1)知四边形FBDH为平行四边形,∴FH=BD,∵EF∥BD,AB∥DC,∴四边形BDEG是平行四边形, ∴BD=EG,∴FH=EG,∴FH-GH=EG-GH,∴FG=EH.10.(1)∵△ABC是等边三角形,∴∠ABC=60°.∵∠EFB=60°,∴∠ABC=∠EFB.∴EF∥BC.又∵EF=DC,∴四边形EFCD是平行四边形.(2)连接BE.∵BF=EF,∠EFB=60°∴△BEF是等边三角形∴EB=EF∠ABE=60°又∵EF=DC∴BE=DC∵△ABC是等边三角形,∴∠ACB=60°,AB=AC.∴∠ABE=∠ACD,又∵BE=DC,AB=AC,∴△ABE≌△ACD,∴AE=AD.11. (1)PE+PF=AB.理由:∵PE∥AC,PF∥AB,∴∠EPB=∠C,四边形PEAF是平行四边形,∴PF=AE,∵AC=AB,∴∠B=∠C,∴∠EPB=∠B,∴PE=BE.∵BE+AE=AB,∴PE+PF=AB.(2)(1)中结论不成立.此时结论为PE-PF=AB.理由:∵PE∥AC,PF∥AB,∴∠FPC=∠ABC,四边形PEAF 是平行四边形,∴PE=AF,又AB=AC,∴∠ABC=∠ACB,∴∠FPC=∠ACB=∠FCP,∴PF=FC,∴PE-PF=AF-FC=AC=AB.12. (1)∵△ABC是等边三角形,∴∠ABC=60°.∵∠EFB=60°,∴∠ABC=∠EFB.∴EF∥BC.又∵EF=DC,∴四边形EFCD是平行四边形.(2)连接BE.∵BF=EF,∠EFB=60°,∴△BEF是等边三角形.∴EB=EF,∠ABE=60°.又∵EF=DC,∴BE=DC. ∵△ABC是等边三角形,∴∠ACB=60°,AB=AC.∴∠ABE=∠ACD,又∵BE=DC,AB=AC,∴△ABE≌△ACD,∴AE=AD.13. (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D=BC.∵M、N分别是AD、BC的中点,∴MD=NC,又MD∥NC,∴四边形MNCD是平行四边形.(3)如图,连接DN.∵N是BC的中点,BC=2CD,∴CD=NC.∵∠C=60°,∴△DCN是等边三角形.∴ND=NC,∠DNC=∠NDC=60°.∴ND=NB=CN.∴∠DBC=∠BDN=30°.∴∠BDC=∠BDN+∠NDC=90°. ∴∵四边形MNCD是平行四边形,∴MN=CD.∴BD= MN.1BC,又∵F、G分别是14.∵D,E分别为AC、AB的中点,∴DE是△ABC的中位线,∴DE∥BC,且DE=2OB、OC的中点,1BC,∴DE∥FG,DE=FG,∴四边形DEFG是平行四边形. ∴FG是△BCO的中位线,∴FG∥BC,且FG= 215.∵D、E分别是边AB、AC的中点,∴DE∥BC,∴∠ADE=∠B=50°(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ADE=∠A1DE,∴∠A1DA=2∠B,∴∠BDA1=180°-2∠B=80°.16. (1)证明:∵AN平分∠BAC,∴∠1=∠2,∵BN⊥AN,∴∠ANB=∠AND=90°,又AN=AN,∴△ABN≌△ADN,∴BN=DN.(2)由△ABN≌△ADN知,AD=AB=10,点N为BD的中点,又M是BC的中点,∴MN为△BCD的中位线,∴CD=2MN=6,∴AC=AD+CD=16,∴△ABC的周长=AB+BC+AC=10+15+16=41.17. (1)AG ⊥CG.理由:∵E 、F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EF 是△ABC 的中位线,AF=CF,∴EF ∥BC,∴∠FGC=∠GCD,∵CG 平分∠ACD,∴∠FCG=∠GCD,∴∠FCG=∠FGC,∴FG=FC,又∵AF=CF,∴AF=FG,∴∠FAG=∠AGF,∵∠FAG+∠AGC+∠ACG=180°,∴∠AGC=90°,∴AG ⊥CG.(2)证明:由(1)知,FG= 21AC,∵EF 是△ABC 的中位线,∴EF= 21BC,∴FG=EF,又∵AF=CF,∴四边形AECG 是平行四边形.18. 结论:EF ∥AD ∥BC,EF= 21(AD+BC).证明如下:如图所示,连接AF 并延长交BC的延长线于点G,∵AD ∥BC,∴∠DAF=∠G,在△ADF 和△GCF 中,∠DAF=∠G,∠DFA=∠CFG,DF=FC,∴△ADF ≌△GCF(AAS),∴AF=FG,AD=CG,又∵AE=EB,∴EF ∥BG,EF= 21BG,即EF ∥AD ∥BC,EF= 21(AD+BC). 19.四边形纸片ABCD 中,∠A=70°,∠B=80°,∴∠D+∠C=360°-∠A-∠B=210°.∵将纸片折叠,使C,D 落在AB 边上的C',D'处,∴∠MD'B=∠D,∠NC'A=∠C,∴∠MD'B+∠NC'A=210°, ∴∠AD'M+∠BC'N=150°,∴∠AMD'+∠BNC'=360°-∠A-∠B-∠AD'M-∠BC'N=60°20. 证明:∵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D ∥BC ,AD =BC (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EDH =∠FBG .又∵E ,F 分别为AD ,BC 的中点,∴DE =BF .又∵BG =DH ,∴.△DEH ≌△BFG (SAS ),∴EH =FG ,∠DHE =∠BGF .∴∠EHG =∠FGH (等角的补角相等).∴EH ∥FG .∴四边形EGFH 是平行四边形21.由已知得AP =t ,CQ =3t ,PD =24-t ,BQ =26-3t .(1)∵PD ∥CQ ,∴当PD =CQ 时,即3t =24-t 时,四边形PQCD 为平行四边形,解得t =6.故当t =6时,四边形PQCD 为平行四边形. (2)如图3—38所示,作DE ⊥BC ,PF ⊥BC ,垂足分别为E ,F ,则CE =2.当QF =CE 时,即QF+CE =2CE =4时,四边形PQCD 是等腰梯形.此时有CQ -EF =4,即3t —(24一t )=4,解得t =7.故当t =7时,四边形PQCD 为等腰梯形.(3)若四边形ABQP 为矩形,则AP =BQ ,即t =26—3t ,解得t =213.故当t =213时,四边形ABQP 为矩形. 22.(1)证明:在△ABN 和△ADN 中, ∵12AN ANANB AND ∠=∠⎧⎪=⎨⎪∠=∠⎩∴△ABN ≌△ADN , ∴BN =DN .(2)解:∵△ABN ≌△ADN ,∴AD =AB =10,DN =NB , 又∵点M 是BC 中点,∴MN 是△BDC 的中位线,∴CD =2MN =6, 故△ABC 的周长=AB +BC +CD +AD =10+15+6+10=41.23.证明:(1)∵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D ∥BC ,OA =OC ,∴∠1=∠2,∵在△AOE 和△COF 中,1234OA OC∠=∠⎧⎪=⎨⎪∠=∠⎩,∴△AOE ≌△COF (ASA ),∴AE =CF ; (2)∵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 =∠C ,∠B =∠D ,由(1)得AE =CF ,由折叠的性质可得:AE =A 1E ,∠A 1=∠A ,∠B 1=∠B ,∴A 1E =CF ,∠A 1=∠A =∠C ,∠B 1=∠B =∠D ,又∵∠1=∠2,∴∠3=∠4,∵∠5=∠3,∠4=∠6,∴∠5=∠6,∵在△A 1IE 与△CGF 中,1156A C A E CF ∠=∠⎧⎪∠=∠⎨⎪=⎩,∴△A 1IE ≌△CGF (AAS ),∴EI =FG .。

北师大版八年级第六章命题与证明练习题

北师大版八年级第六章命题与证明练习题

一、填空题1、用反证法证明“在中,若,则”,第一步应假设2、如图,在四边形中,已知,再添加一个条件_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则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图形中不再添加辅助线)3、命题:“如果那么”的逆命题是________________,该命题是_____命题(填真或假).4、如图,在菱形中,对角线相交于点,若再补充一个条件能使菱形成为正方形,则这个条件是.(只填一个条件即可)5、如图,在中,,分别是和的角平分线,且,,则的周长是_______.6、如图,矩形的对角线,,则图中五个小矩形的周长之和为_______.7、如图,在等腰梯形中,,,,,,则上底的长是_______.8、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①与互为倒数;②若,则;③梯形的面积等于梯形的中位线与高的乘积的一半.9、写一个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定理 .二、选择题10、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且等于第三边 B.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C.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D.相等的角是对顶角11、有如下命题:①无理数就是开方开不尽的数;②一个实数的立方根不是正数就是负数;③无理数包括正无理数、0、负无理数;④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根是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是l或0.其中错误的个数是()A.1 B.2 C.3 D.412、下列条件中,能判定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A.一组对角相等 B.对角线互相平分C.一组对边相等 D.对角线互相垂直13、下列命题错误的是()A.菱形的面积等于两条对角线长乘积的一半B.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C.有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D.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14、若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则顺次连接该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 )A. 梯形B. 矩形C. 菱形D. 正方形15、如图,在中,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于点,交的延长线于点,已知则四边形的面积是()A. B. C. D.16、如图,在中,∠90°,∠30°,以点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于点和,再分别以点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连接并延长交于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①是∠的平分线;②∠60°;③点在的中垂线上;④.A.1B.2C.3D.417、如图,将一个长为,宽为的矩形纸片对折两次后,沿所得矩形两邻边中点的连线(虚线)剪下,将剪下的部分打开,得到的菱形的面积为()A. B. C. D.18、如图,是一张矩形纸片,,若将纸片沿折叠,使落在上,点的对应点为点.若,则()A. B. C. D.三、简答题19、如图,在中,两点分别在和上,求证:不可能互相平分.20、已知是整数,能被3整除,求证:和都能被3整除.(用反证法证明)2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对角线相交于点,过点且分别交于点.求证:.22、如图,在中,,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交于点,点在上,且.⑴求证: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⑵当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是菱形?并说明理由.2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是对角线上的两点,且.求证:.24、如图,,是上一点,于点,的延长线交的延长线于点.求证:是等腰三角形.25、如图,在中,,垂足为,是外角的平分线,,垂足为.(1)求证:四边形为矩形.(2)当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是一个正方形?并给出证明.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A≤60°2、或或(答案不唯一)3、如果,那么假解析:根据题意知,命题“如果,那么”的条件是“”,结论是“”,故逆命题是“如果,那么”,该命题是假命题.4、(或,等)5、5 解析:∵分别是和的角平分线,∴,.∵,,∴,,∴,,∴,∴的周长.6、28 解析:由勾股定理得,又,所以,所以五个小矩形的周长之和为.7、2 解析:.∵在等腰梯形中,,∴.∵,∴.∴.8、①②解析:对于③,因为,其中分别是梯形上底的长、下底的长及高,而梯形中位线,所以,即梯形的面积等于梯形的中位线与高的乘积.9、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解析:本题是一道开放型题目,只要保证命题是真命题即可.二、选择题10、C 解析:因为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所以选项A错误;因为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还有矩形等,所以选项B错误;因为相等的角有很多,不一定都是对顶角,所以选项D错误.故选C.11、D 解析:①开方开不尽的数是无理数,但无理数就是开方开不尽的数是错误的,例如,故①错误;②一个实数的立方根不光是正数、负数,还可能是0,故②错误;③无理数包括正无理数和负无理数,不包括0,故③错误;④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根是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是l,0或,故④错误.故选D.12、B 解析: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知B正确.13、C 解析:直角梯形有两个角相等,都是90°,但它不是等腰梯形,故选项C是错误的.14、C 解析:由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知顺次连接该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的四条边相等,即所得四边形是菱形.15、A 解析:∵是的垂直平分线,是的中点,∴,∴,∴四边形是矩形.∵,,,∴,∴,∴,∴四边形的面积为.16、D 解析:①根据作图的过程可知,是∠的平分线,故①正确.②因为在△中,∠90°,∠30°,所以∠60°.又因为是∠的平分线,所以∠∠∠30°,所以∠90°-∠60°,故②正确.③因为∠∠30°,所以,所以点在的中垂线上,故③正确.④因为在中,∠30°,所以,所以,所以.因为,所以,所以,故④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的结论是①②③④,共有4个,故选D.17、A 解析:由题意知,,18、A 解析:由折叠的性质知,则四边形为正方形,∴.三、解答题19、证明:假设可以互相平分,如图,连接,则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这与相矛盾.∴不可能互相平分.20、证明:如果不都能被3整除,那么有如下两种情况:(1)两数中恰有一个能被3整除,不妨设能被3整除,不能被3整除,令(都是整数),于是,不能被3整除,与已知矛盾.(2)两数都不能被3整除,令(都是整数),则,不能被3整除,与已知矛盾.由此可知,都是3的倍数.21、证明:∵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22、(1)证明:由题意知,∴,∴.∵,∴.又∵,∴,∴,∴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解:当时,四边形是菱形.理由如下:∵,∴.∵垂直平分,∴.又∵,∴,∴,∴平行四边形是菱形.23、证明:∵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在和中,,∴,∴.24、证明:∵,∴∠∠.∵于点,∴∠∠,∴∠∠∠∠.∴∠∠.∵∠∠,∴∠∠.∴△是等腰三角形.25、(1)证明:在△中,,,∴∠∠.∵是△外角∠的平分线,∴∠∠,∴∠∠.又∵,,∴,∴四边形为矩形.(2)解:给出正确条件即可.例如,当时,四边形是正方形.∵,于点,∴.又∵,∴.由(1)知四边形为矩形,∴矩形是正方形.。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第六章 证明(一)》《6.1 你能肯定吗》精选专项试题练习[97]含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第六章 证明(一)》《6.1 你能肯定吗》精选专项试题练习[97]含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第六章证明(一)》《6.1 你能肯定吗》精选专项试题练习[97]含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第六章证明(一)》《6.1 你能肯定吗》精选专项试题练习【97】(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某校为了了解该校学生一个学期阅读课外书籍的情况,在全校范围内随机对1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的结果,绘制了统计图表的一部分:请你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补全图1、图2;(2)这100名学生一个学期平均每人阅读课外书籍多少本?若该校共有4000名学生,请你估计这个学校学生一个学期阅读课外书籍共多少本?(3)根据统计表,求一个学期平均一天阅读课外书籍所用时间的众数和中位数.【答案】(1)补图见解析;(2)3,12000;(3)20分钟,40分钟. 【考点】初中数学知识点》统计与概率》统计【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求出阅读6本的人数和阅读传记类的人数的比例,补全图1,图2.(2)根据平均数的概念求出一个学期平均每人阅读课外书的本数.再求出这个学校学生一个学期阅读课外书籍的总数.(3)根据众数和中位数的概念求解即可.(1)阅读6本的人数=100-9-38-25-11-9-3=5人,阅读传记类的人数的比例=1-35%-6%-25%=34%,据此补全图1、图2:(2)(本),即这100名学生一个学期平均每人阅读课外书籍3本. 4000×3=\,估计这个学校学生一个学期阅读课外书籍共12000本.(3)众数为20分钟,中位数为40分钟.考点:1.扇形统计图;2.条形统计图;3.加权平均数;4.用样本估计总体;5.众数;6.中位数.2.一个容量为50的样本中,数据的最大值是123,最小值是45,若取每组终点值与起点值的差为10,则该样本可以分() A.5组或6组【答案】D【考点】初中数学知识点》统计与概率》统计【解析】试题分析:在样本数据中最大值为123,最小值为45,它们的差是123-45=78,已知组距为10,那么由于 78÷10=7.8,故可以分成个8或9组.故选D.考点:频数(率)分布表.B.6组或7组 C.7组或8组 D.8组或9组3.若4x-5y=0且xy≠0,则【答案】.= .【考点】初中数学知识点》数与式》分式【解析】试题分析:由已知知5y=4x,所以把5y代入所求的代数式,通过约分可以求值.试题解析:∵4x-5y=0且xy≠0,∴5y=4x,x≠0,y≠0,∴考点:分式的值..4.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1)(2)(3)(4)【答案】(1).【考点】初中数学知识点》数与式》整式【解析】试题分析:(1)先提取公因式-xy即可;(2)先提取公因式,再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分解;(3)利用十字相乘法即可。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六章 证明(一)练习题(带解析)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六章 证明(一)练习题(带解析)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六章 证明(一)练习题(带解析) 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分卷I 分卷I 注释 一、单选题(注释) 1、如图,∠x 的两条边被一直线所截,用含α和β的式子表示∠x 为( ) A .α-β B .β-α C .180°-α+β D .180°-α-β 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一个内角大于相邻的外角,这个三角形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等边三角形 3、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之比为2∶2∶3,则此三角形为( ) A .锐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等边三角形 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三角形的外角大于它的内角; 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③三角形的外角中至少有两个钝角; ④三角形的外角都是钝角.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5、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相邻的内角,这个三角形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等边三角形 6、以下命题中正确的是( )C .三角形的外角都比锐角大D .三角形中的内角中没有小于60°的 7、三角形中最大的内角一定是( ) - A .钝角--- B .直角; C .大于60°的角- D .大于等于60°的角 8、在△ABC 中,∠A-∠B=35°,∠C=55°,则∠B 等于( ) - A .50°- B .55°- C .45°- D .40° 9、△ABC 中,∠A+∠B=120°,∠C=∠A ,则△ABC 是( ) - A .钝角三角形- B .等腰直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等边三角形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大于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B .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和一定大于第三个内角; C .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锐角; D .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锐角. 11、关于三角形内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180° B .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和一定大于60° C .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角不小于60° D .一个三角形中最大的角所对的边最长 12、如图所示,BC ⊥AD ,垂足是C ,∠B=∠D ,则∠AED 与∠BED 的关系是( ) - A .∠AED>∠BED- B .∠AED<∠BED C .∠AED=∠BED- D .无法确定 更多功能介绍/zt/ 13、如图,OP ∥QR ∥ST ,则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是( )C .∠1-∠2+∠3=180°D .∠1+∠2+∠3=180° 14、如图,AB ∥CD ,AD 、BC 相交于O ,∠BAD =35°,∠BOD =76°,则∠C 的度数是( ) A 、31° B 、35° C 、41° D 、76° 15、已知∠A =50°,∠A 的两边分别平行于∠B 的两边,则∠B =( ) A .50° B .130° C .100° D .50°或130° 16、如图,AB ∥CD ,∠α=( ) A .50° B .80° C .85° D .95° 17、如图,直线AB ∥CD ,EF ⊥AB 于E ,交CD 于F ,直线MN 交AB 于M ,CD 于N ,EF 于O ,则直线AB 和CD 之间的距离是哪个线段的长( ) A .MN B .EF C .OE D .OF 18、若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一对同位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 B .一对内错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 C .一对同旁内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 D .一对同旁内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 19、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有 ( ) -①如果△A 1B 1C 1∽△A 2B 2C 2,△A 2B 2C 2∽△A 3B 3C 3,那么△A 1B 1C 1∽△A 3B 3C 3 ②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个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③如果=0,那么x="±2" ④如果a=b ,那么a 3=b 3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A .所有的命题都有条件和结论 B .所有的命题都是定理 - C .所有的定理都是命题 D .所有的公理都是真命题分卷II分卷II 注释二、填空题(注释)21、如图,把△ABC的纸片沿DE折叠,当点A落在四边形BCED内部时,则∠A与∠1.∠2之间有一种数量关系始终保持不变,请试着找出这个规律为___________________.22、如图,比较∠A、∠BEC、∠BDC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如图,∠1,∠2,∠3是△ABC的不同的三个外角,则∠1+∠2+∠3=________.24、在△ABC中,∠A等于和它相邻的外角的四分之一,这个外角等于等于∠B的两倍,那么∠A=______,∠B=_______,∠C=_______.25、如图△ABC中,∠B=∠C,FD⊥BC,DE⊥AB,∠AFD=158°,则∠EDF=________.26、直接根据图示填空:(1)∠α=_________ (2)∠α=_________ (3)∠α=_________(4)∠α=_________ (5)∠α=_________ (6)∠α=_________(1) (2) (3) (4) (5) (6) 27、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______个钝角,至少有______个锐角. 28、如图,在△ABC 中,∠BAC=90°,AD ⊥BC 于D ,则∠B=∠___,∠C=∠____. 29、在△ABC 中,∠A+∠B=120°,∠A-∠B+∠C=120•°,则∠A=___,∠B=____. 30、在△ABC 中,∠A=∠B=∠C ,则∠C=_______. 三、计算题(注释) 四、解答题(注释) 31、如图,P 是△ABC 内一点,请用量角器量出∠ABP .∠ACP .∠A 和∠BPC 的大小,再计算一下,∠ABP +∠ACP +∠A 是多少度?这三个角的和与∠BPC 有什么关系?你能用学到的知识来解释其中的道理吗?你能判断∠BPC 和∠A 的大小吗?把你的想法与同伴交流,看谁说得更有道理. 32、如图,D 为AC 上一点,E 是BC 延长线上一点,连BD ,DE.求证:∠ADB >∠CDE. 33、如图,D 在BC 延长线上一点,∠ABC 、∠ACD 平分线交于E.求证:∠E =∠A 34、D 为△ABC 的边AB 上一点,且∠ADC =∠ACD.求证:∠ACB >∠B35、如图,求证:∠A +∠B +∠C +∠D +∠E =180° 36、我们已经证明了“三角形的内角等于180°”,易证“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2×180°,五边形的内角和等于540°=3×180•°……”,试猜想一下十边形的内角等于多少度?n 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度? 37、请你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证明“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四边形ABCD 如图所示. 38、小明在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时用了如图所示的辅助线的方法,即延长BC 到D ,延长AC 到E ,过点C 作CF ∥AB ,你能接着他的辅助线的做法证明出来吗? 39、如图,一块梯形玻璃的下底及两腰的一部分被摔碎,量得∠A=120•°,∠D=105°,你能否求出两腰的夹角∠P 的度数. 40、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已知∠AEF=30°,∠BCF=28°,求∠EFC 的度数. 41、如图,在△ABC 中,∠B=30°,∠C=65°,AE ⊥BC 于E ,AD 平分∠BAC ,求∠DAE 的度数. 42、如图,已知:∠A=∠C.求证:∠ADB=∠CEB. 43、如图,AB ∥CD ,EF ⊥AB 于O ,∠2=135°,求∠1的度数. 下面提供三个思路: (1)过F 作FH ∥AB , (2)延长EF 交CD 于I ; (3)延长GF 交AB 于K . 请你利用三个思路中的两个思路,求∠1的度数. 44、如图,已知AB ∥CD ,分别探究下面四个图形中∠APC 和∠PAB 、∠PCD 的关系,并从所得的四个关系中任选一个加以说明,证明所探究的结论的正确性. 结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结论________,说明理由是什么. 45、如图,直线AD 与AB 、CD 相交于A 、D 两点,EC 、BF 与AB 、CD 相交于E 、C 、B 、F ,如果∠1=∠2,∠B =∠C.说明∠A =∠D46、如图,已知∠B=∠C,AE∥BC,说明AE平分∠CAD.47、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命题都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如果我们把一个命题的条件变结论,结论变条件,那么所得的是不是一个命题?试举例说明.48、把下列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49、在讨论“对顶角不相等”是不是命题的问题时,甲认为:这不是命题,因为这句话是错误的.乙认为:这是命题,因为它作出了判断,只不过这一判断是错误的,所以它是假命题,你认为谁的说法是正确的?50、指出下列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判断命题的真假,如果是假命题,请举出反例.-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为5和7,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7.试卷答案1.【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对顶角相等及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即可判断.由图可得用含α和β的式子表示∠x为β-α,故选B.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的关系点评:熟练掌握与三角形有关的知识是同学们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因而此类问题在中考中比较常见,常以填空题、选择题形式出现,难度一般.2.【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内角与相邻的外角是互补的关系即可判断.∵内角大于相邻的外角∴这个内角是钝角∴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故选B.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的关系点评:熟练掌握三角形的性质及与三角形有关的知识是初中平面图形的基本要求,因而此类问题在中考中比较常见,常以填空题、选择题形式出现,难度不大.3.【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个外角的和为360°即可求得三个外角,再求得相邻的内角,从而可以得到结果.由题意得,这三个外角的度数分别为,,则对应的内角的度数分别为,,,均小于直角则此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故选A.考点:三角形的外角和点评:利用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角度的计算是学生初中数学学习中的最基本的能力,因而此类问题在中考中比较常见,常以填空题、选择题形式出现,难度不大.4.【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内角与外角的关系依次分析即可.当内角为钝角时,内角为锐角,①④错误,②③正确,故选B.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点评:此类问题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及对三角形的性质的理解要求较高,因而在中考中比较常见,常以填空题、选择题形式出现,难度不大.5.【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外角等于与它相邻的内角即可求得这个内角的度数,从而得到结果.∵外角等于与它相邻的内角∴这个内角为90°∴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选A.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6.【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内角与外角的关系依次分析即可.A、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与三个外角的和为540°,本选项正确;B、当内角为钝角时,外角为锐角,C、当内角为锐角时,外角为钝角,D、三角形中的内角中有小于60°,故错误.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点评: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应用贯穿于整个初中学习,是平面图形中极为重要的知识点,与各个知识点结合极为容易,是中考中的热点,在各种题型中均有出现,需多加关注.7.【解析】试题分析: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可以进行假设验证,如果最大角小于60度,则三角形的内角和小于180度,据此选择即可.假设三角形的最大角小于60°,则不能满足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相矛盾,所以三角形中最大的一个角一定不小于60°,即大于等于60°的角故选D.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点评:此类问题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及对三角形的性质的理解要求较高,因而在中考中比较常见,常以填空题、选择题形式出现,难度较大.8.【解析】试题分析:由∠C=55°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A+∠B的度数,再结合∠A-∠B=35°即可组成方程组求得结果.∵∠C=55°∴∠A+∠B=180°-∠C=125°∵∠A-∠B=35°∴∠B=45°故选C.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点评:方程思想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极为重要,也是中考中的热点,在各种题型中均有出现,需多加关注.9.【解析】试题分析:由∠A+∠B=120°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C的度数,即可得到∠A的度数,从而可以得到结果.∵∠A+∠B=120°∴∠C=180°-∠A-∠B=60°∴∠C=∠A∴△ABC是等边三角形故选D.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点评:此类问题知识点综合性较强,在中考中比较常见,常以填空题、选择题形式出现,属于基础题,难度一般.10.【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依次分析各项即可判断.C、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锐角,本选项正确.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点评: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应用贯穿于整个初中学习,是平面图形中极为重要的知识点,与各个知识点结合极为容易,是中考中的热点,在各种题型中均有出现,需多加关注.11.【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结合三角形的边和角的关系依次分析各项即可判断.A.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180°,C.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角不小于60°,D.一个三角形中最大的角所对的边最长,均正确,不符合题意;B.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和可能小于60°,故错误,本选项符合题意.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点评: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应用贯穿于整个初中学习,是平面图形中极为重要的知识点,与各个知识点结合极为容易,是中考中的热点,在各种题型中均有出现,需多加关注.12.【解析】试题分析:根据∠B=∠D,公共角∠A,结合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BC⊥AD即可得到结果.∵∠B=∠D,∠A=∠A,∠AED=180°-∠A-∠D,∠ABC=180°-∠A-∠B∴∠AED=∠ABC∵BC⊥AD∴∠ABC=90°∴∠AED=90°∴∠AED=∠BED故选C.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点评:通过题目中的条件找到不相关的两个量的关系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因而这类问题在中考中比较常见,在各种题型中均有出现,需多加关注.13.【解析】试题分析:由ST∥QR,可得∠QRS=∠3,由OP∥QR,可得∠QRP=180°-∠2,即得结论. ∵ST∥QR,∴∠QRS=∠3,即∠QRP+∠1=∠3;∵OP∥QR,∴∠QRP=180°-∠2,∴180°-∠2+∠1=∠3,即∠2+∠3-∠1=180°.故选B.考点:平行线的性质点评: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的应用贯穿于整个初中学习,是平面图形中极为重要的知识点,与各个知识点结合极为容易,是中考中的热点,在各种题型中均有出现,需多加关注.14.【解析】试题分析:由AB∥CD可得∠BAD=∠D=35°,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即可求得结果. ∵AB ∥CD ∴∠BAD =∠D =35° ∵∠BOD =76° ∴∠C =∠BOD-∠D =41° 故选C.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 点评: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的应用贯穿于整个初中学习,是平面图形中极为重要的知识点,与各个知识点结合极为容易,是中考中的热点,在各种题型中均有出现,需多加关注. 15.【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若两个角的两边互相平行,则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如图:∠B=50°或130°;故选D .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 点评:分类思想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能否根据具体情况正确分类往往能够体现一个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因而这类问题在中考中比较常见,在各种题型中均有出现,一般难度较大,需多加关注. 16.【解析】 试题分析:如图,过α的顶点作AB 的平行线,运用两次平行线的性质可以得到∠α=180°-∠B+∠C ,然后利用已知条件即可求出∠α. 如图,过F 作EF ∥AB , ∵AB ∥CD , ∴AB ∥CD ∥EF , ∴∠ABF+∠BFE=180°,∠EFC=∠C , ∴∠α=180°-∠ABF+∠C=180°-120°+25°=85°. 故选C .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 点评:辅助线问题是初中数学学习中的难点,能否根据具体情况正确作出恰当的辅助线往往能够体现一个学生对图形的理解能力,因而这类问题在中考中比较常见,在各种题型中均有出现,一般难度较大,需多加关注. 17.【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垂线段的长度即为两平行线的距离,即可判断. 因为直线AB ∥CD ,EF ⊥AB 于E ,交CD 于F ,所以直线EF 也垂直于直线CD ,则直线AB 和CD 之间的距离是线段EF 的长. 故选B . 考点:平行线的距离点评:概念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很重要,但此类问题往往知识点比较独立,故在中考中不太常见,常以填空题、选择题形式出现,属于基础题,难度一般. 18.【解析】 试题分析:结合角平分线的性质,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进行分析. 如图所示: 若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一对同位角和内错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一对同旁内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所以C 错误.故选C . 考点:角平分线性质,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 点评: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的应用贯穿于整个初中学习,是平面图形中极为重要的知识点,与各个知识点结合极为容易,是中考中的热点,在各种题型中均有出现,需多加关注. 19.【解析】 试题分析:依次分析各选项即可得到结论. ①如果△A 1B 1C 1∽△A 2B 2C 2,△A 2B 2C 2∽△A 3B 3C 3,那么△A 1B 1C 1∽△A 3B 3C 3,本小题正确; ②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个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本小题错误;③如果=0,那么x=-2,本小题错误; ④如果a=b ,那么a 3=b 3,本小题正确; 故选B. 考点:真命题 点评:此类问题知识点综合性较强,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熟练掌握程度,在中考中比较常见,常以填空题、选择题形式出现,属于基础题,难度一般. 20.【解析】 试题分析:依次分析各选项即可得到结论. A.所有的命题都有条件和结论,C.所有的定理都是命题,D.所有的公理都是真命题,均正确,不符合题意; B.只有真命题才是定理,故错误,本选项符合题意. 考点:定义与命题 点评:概念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很重要,但此类问题往往知识点比较独立,故在中考中不太常见,常以填空题、选择题形式出现,属于基础题,难度一般. 21.【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结合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到结果. ∠1+∠2=360°-(180°-∠A )-(180°-∠A )=360°-180°+∠A-180°+∠A =2∠A. 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折叠的性质 点评:图形的折叠变换是平面图形中极为重要的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图形、发现规律的能力,是中考中的热点,在各种题型中均有出现,需多加关注.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与它不相邻的内角即可判断.∵∠A<∠BEC,∠BEC<∠BDC∴∠A<∠BEC<∠BDC.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的关系点评:概念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很重要,但此类问题往往知识点比较独立,故在中考中不太常见,常以填空题、选择题形式出现,属于基础题,难度一般.23.【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均为360°即可得到结果.由图可得∠1+∠2+∠3=360°.考点:三角形的外角和点评:概念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很重要,但此类问题往往知识点比较独立,故在中考中不太常见,常以填空题、选择题形式出现,属于基础题,难度一般.24.【解析】试题分析:根据∠A等于和它相邻的外角的四分之一即可求得∠A及其相邻的外角的度数,从而得到∠B的度数,即可求得∠C度数.∵∠A等于和它相邻的外角的四分之一∴∠A=36°,其相邻的外角的度数为144°∵这个外角等于等于∠B的两倍∴∠B=72°∴∠C=72°.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点评:利用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角度的计算是学生初中数学学习中的最基本的能力,因而此类问题在中考中比较常见,常以填空题、选择题形式出现,难度不大.25.【解析】试题分析:根据∠AFD=158°,FD⊥BC可得∠B=∠C的度数,再根据DE⊥AB可得∠BDE 的度数,即可求得结果.∵∠AFD=158°,FD⊥BC∴∠B=∠C=68°∵DE⊥AB∴∠BDE=32°∴∠EDF=180°-32°-90°=68°.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点评:此类问题知识点综合性较强,在中考中比较常见,常以填空题、选择题形式出现,属于基础题,难度一般.26.【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的关系依次分析即可. (1)∠α=38°+62°=100°;(2)∠α=30°+25°-20°=35°;(3)∠α=150°-90°=60°;(4)∠α=180°-(180°-70°)=70°;(5)∠α=180°-60°-20°-70°=30°;(6)∠α=135°-20°-45°=70°.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点评:利用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角度的计算是学生初中数学学习中的最基本的能力,因而此类问题在中考中比较常见,常以填空题、选择题形式出现,难度不大. 27.【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到结果. 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1个钝角,至少有2个锐角. 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点评:此类问题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及对三角形的性质的理解要求较高,因而在中考中比较常见,常以填空题、选择题形式出现,难度较大. 28.【解析】 试题分析:由∠BAC=90°,可得∠B+∠C=90°,∠BAD+∠DAC=90°,由AD ⊥BC 可得∠B+∠BAD =90°,∠DAC+∠C=90°,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即可得到结果. ∵∠BAC=90° ∴∠B+∠C=90°,∠BAD+∠DAC=90° ∵AD ⊥BC ∴∠B+∠BAD =90°,∠DAC+∠C=90° ∴∠B=∠DAC ,∠C=∠BAD. 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同角的余角相等 点评:通过题目中的条件找到不相关的两个量的关系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因而这类问题在中考中比较常见,在各种题型中均有出现,需多加关注. 29.【解析】 试题分析:由∠A+∠B=120°可得∠C 的度数,再根据∠A-∠B+∠C=•120•°可得∠A-∠B 的值,再结合∠A+∠B=120°即可求得结果. ∵∠A+∠B=120° ∴∠C=180°-∠A-∠B=60° ∵∠A-∠B+∠C=120•° ∴∠A-∠B=60° ∵∠A+∠B=120° ∴∠A=90°,∠B=30°. 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点评: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应用贯穿于整个初中学习,是平面图形中极为重要的知识点,与各个知识点结合极为容易,是中考中的热点,在各种题型中均有出现,需多加关注. 30.【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设∠A=∠B=x°,则∠C=10x°,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列方程求出x 的值,从而得到结果. 设∠A=∠B=x°,则∠C=10x°,由题意得 解得 则∠C=10x°=150°. 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点评:方程思想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极为重要,也是中考中的热点,在各种题型中均有出现,需多加关注. 31.【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即可得到结果. ∵∠PDC =∠ABP +∠A , ∴∠BPC =∠PDC+∠ACP =∠ABP +∠ACP +∠A.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的关系,角平分线的性质 点评:熟练掌握与三角形有关的知识是同学们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因而此类问题在中考中比较常见,常以填空题、选择题形式出现,难度一般. 32.【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与它不相邻的内角即可判断. ∵∠ADB >∠ACB ,∠ACB >∠CDE ∴∠ADB >∠CDE. 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的关系 点评:概念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很重要,但此类问题往往知识点比较独立,故在中考中不太常见,常以填空题、选择题形式出现,属于基础题,难度一般. 33.【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再结合角平分线的性质即可得到结果. ∠E =∠ECD -∠EBC =(∠ACD -∠ABC )=∠A. 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的关系,角平分线的性质 点评:熟练掌握与三角形有关的知识是同学们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因而此类问题在中考中比较常见,常以填空题、选择题形式出现,难度一般. 34.【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与它不相邻的内角即可判断. ∵∠ADC =∠ACD ,∠ACD >∠B ∴∠ACB >∠B. 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的关系 点评:概念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很重要,但此类问题往往知识点比较独立,故在中考中不太常见,常以填空题、选择题形式出现,属于基础题,难度一般. 35.【解析】 试题分析:连接BC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结合对顶角相等即可证得∠FBC +∠FCB =∠D +∠E ,结论. 连接BC , ∵∠FBC +∠FCB =180°-∠BFC ,∠D +∠E =180°-∠DFE ∴∠FBC +∠FCB =∠D +∠E ∴∠A +∠ABE +∠ACD +∠D +∠E =∠A +∠ABE +∠ACD +∠FBC +∠FCB =180°. 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点评:辅助线问题是初中数学学习中的难点,能否根据具体情况正确作出恰当的辅助线往往能够体现一个学生对图形的理解能力,因而这类问题在中考中比较常见,在各种题型中均有出现,一般难度较大,需多加关注. 36.【解析】 试题分析:仔细分析题目中的条件即可得到规律,求得结果. 由题意得十边形的内角和:(10-2)×180°=1440°,n 边形的内角和:(n-2)×180°. 考点:多边形的内角和点评: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发现规律的能力是数学学科的指导思想,因而找规律问题在中考中极为常见,常见的不仅有式子的变化规律,往往更多的是图形的变化规律,一般难度较大. 37.【解析】 试题分析:连接AC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证得结论. 连接AC ∵∠B+∠BAC+∠ACB=180°,∠D+∠DAC+∠ACD=180° -∴ (∠B+∠BAC+∠ACB)+(∠D+∠DAC+∠ACD)=180°+180° -∴∠B+∠D+(∠BAC+∠DAC)+(∠ACB+∠ACD)=360° -∴∠B+∠C+∠BAD+∠BCD=360° -即四边形ABCD 的内角和等于360°. 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点评:辅助线问题是初中数学学习中的难点,能否根据具体情况正确作出恰当的辅助线往往能够体现一个学生对图形的理解能力,因而这类问题在中考中比较常见,在各种题型中均有出现,一般难度较大,需多加关注. 38.【解析】 试题分析:由AB ∥CF 可得∠A=∠ACF ,∠B=∠FCD ,再结合对顶角相等、平角的定义即可得到结果. ∵AB ∥CF -∴∠A=∠ACF ,∠B=∠FCD -又∵∠ACB=∠DCE -∴∠A+∠B+∠C=∠ACF+∠FCD+∠DCE=180°.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 点评:辅助线问题是初中数学学习中的难点,能否根据具体情况正确作出恰当的辅助线往往能够体现一个学生对图形的理解能力,因而这类问题在中考中比较常见,在各种题型中均有出现,一般难度较大,需多加关注. 39.【解析】 试题分析:由∠BAD=120•°,∠ADC=105°可得∠PAD 与∠PDA 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得结果. ∴∠PAD+∠BAD=180°,∠PDA+∠ADC=180° -∴∠PAD=180°-∠BAD=180°-120°=60°,∠PDA=180°-∠ADC=180°-105°=75° -又∵∠P+∠PAD+∠PDA=180° -∴∠P=180°-∠PAD-∠PDA=180°-60°-75°=45°. 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点评: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应用贯穿于整个初中学习,是平面图形中极为重要的知识点,与各个知识点结合极为容易,是中考中的热点,在各种题型中均有出现,需多加关注. 40.【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得∠A=∠B=90°,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得∠AFE 、∠BFC 的度数,即可求得结果.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A=∠B=90° -∴∠AFE=90°-∠AEF=90°-30°=60°,-∠BFC=90°-∠BCF=90°-28°=62° -∴∠EFC=180°-∠AFE-∠BFC=180°-60°-62°=58°. 考点: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点评:特殊四边形的性质的应用是初中数学平面图形中极为重要的知识点,与各个知识点结合极为容易,是中考中的热点,在各种题型中均有出现,需多加关注. 41.【解析】 试题分析:由∠B=30°,∠C=65°可得∠BAC 的度数,再根据AD 平分∠BAC 可得∠DAC 的度数,再结合AE ⊥BC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得结果. ∵∠B=30°,∠C=65° -∴∠BAC=180°-∠B-∠C=180°-30°-66°=84° -又∵AD 平分∠BAC -∴∠DAC=∠BAC=×84°=42° -∵AE ⊥BC -∴∠EAC=90°-∠C=90°-66°=24° -∴∠DAE=∠DAC-∠EAC=42°-24°=18°. 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性质 点评:此类问题知识点综合性较强,在中考中比较常见,常以填空题、选择题形式出现,属于基础题,难度一般. 42.【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A=∠C ,公共角∠B ,结合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到结果. ∵∠A=∠C ,∠B=∠B ,∠ADB=180°-∠A-∠B ,∠CEB=180°-∠C-∠B ∴∠ADB=∠CEB. 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点评:通过题目中的条件找到不相关的两个量的关系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因而这类问题在中考中比较常见,在各种题型中均有出现,需多加关注. 43.【解析】 试题分析:(2)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得∠FIG 的度数,由∠2的度数可得∠FGI 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即可求得结果; (3)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FKO 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即可求得结果. (2)如图 ∵AB ∥CD ,EF ⊥AB ∴∠FIG =90° ∵∠2=13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数学第六章证明专项练习(一)姓名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知识点:㈠、命题、定理及公理⒈对名称和术语的含义加以描述,作出明确的规定,也就是给出它们的定义。

⒉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每个命题都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

⒊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不正确的命题称为假命题。

⒋公认的真命题称为公理(书P225 6条公理)⒌推理的过程称为证明,经过证明的真命题称为定理。

例1.命题“任意两个直角都相等”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它是______(真或假)命题。

例2.把命题“对顶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

例3. 请给出命题:“如果两个数的积是正数,那么这两个数一定都是正数”的一个反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4 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a一定是负数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B .C . 0a D. 有一角为80°的等腰三角形的另两个角为50°与50°≥例5.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_________;例6.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_______;例7.等式两边都加同一个数,结果仍是_________;即时训练一.判断题判断下列语句是不是命题?(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2)请画出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3)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4)如果两个角的和是90º,那么这两个角互余.()二.选择填空题:1.下列语句不是命题的是()A. 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城是北京B. 一个三角形三边a,b,c满足a2=b2+c2,则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C. 同角的补角相等D. 过点P作直线l的垂线2.把“等角的余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如图,线段a与b的大小关系是()A. a>bB. a=bC. a<bD. 无法确定北师大版数学第六章 证明专项练习(二)姓名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知识点:平行线的判定判定:⒈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⒉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⒊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例1.如图所示:AB ⊥EF ,CD ⊥ EF ,∠1=∠F=30°,那么与∠FCD 相等的角有( )A 、 1个B 、2C 、3个D 、4个例2.如图所示:已知:AD ∥EF ,∠1=∠2。

求证:AB ∥DG 。

例3..如图所示:已知:AB ∥CD ,∠1=∠B ,∠2=∠D 。

求证:BE ⊥DE 。

变式训练:一、填空1.如图1,若∠A=∠3,则 ∥ ;若∠2=∠E ,则 ∥ ; 若∠ +∠ = 180°,则 ∥ .2.若a⊥c,b⊥c,则a b .3.如图2,写出一个能判定直线l 1∥l 2的条件: .4.在四边形ABCD 中,∠A +∠B = 180°,则 ∥ ( ).5.如图3,若∠1 +∠2 = 180°,则 ∥ 。

6.如图4,∠1、∠2、∠3、∠4、∠5中, 同位角有 ; 内错角有 ;同旁内角有 .A CB 4 1 2 3 5 图4 a b c d 1 2 3 图3 A BC ED 1 2 3 图1 图2 4 3 2 1 5 a b7.如图5,填空并在括号中填理由:(1)由∠ABD =∠CDB 得 ∥ ( );(2)由∠CAD =∠ACB 得 ∥ ( );(3)由∠CBA +∠BAD = 180°得 ∥ ( )8.如图6,尽可能多地写出直线l 1∥l 2的条件: .9.如图7,尽可能地写出能判定AB∥CD 的条件来: .10.如图8,推理填空:(1)∵∠A =∠ (已知), ∴AC∥ED( );(2)∵∠2 =∠ (已知), ∴AC∥ED( ); (3)∵∠A +∠ = 180°(已知), ∴AB∥FD( ); (4)∵∠2 +∠ = 180°(已知),∴AC∥ED( ); 二、解答下列各题 11.如图9,∠D =∠A,∠B =∠FCB,求证:ED∥CF.12.如图10,∠1∶∠2∶∠3 = 2∶3∶4, ∠AFE = 60°,∠BDE =120°,写出图中平行的直线,并说明理由.13.如图11,直线AB 、CD 被EF 所截,∠1 =∠2,∠CNF =∠BME。

求证:AB∥CD,MP∥NQ.1 2 3 A F C D B E图8 A D C B O 图5 图6 5 1 2 4 3 l 1 l 2 图7 5 4 3 2 1 A D C B E B A F D C 图9 1 3 2 A E C D B F 图10 F 2A B C D Q E 1 P M N 图11北师大版数学第六章 证明专项练习(三)姓名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⒈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⒊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例1.如图1,已知∠1 = 100°,AB∥CD,则∠2 = ,∠3 = ,∠4 = .例2.如图2,直线AB 、CD 被EF 所截,若∠1 =∠2,则∠AEF +∠CFE = .例3.如图3所示(1)若EF∥AC,则∠A +∠ = 180°,∠F + ∠ = 180°(2)若∠2 =∠ ,则AE∥BF.(3)若∠A +∠ = 180°,则AE∥BF. 例4.如图4,AB∥CD,∠2 = 2∠1,则∠2 = .即时训练一.填空题1.如图5,AB∥CD,EG⊥AB 于G ,∠1 = 50°,则∠E = . 2.如图6,直线l 1∥l 2,AB⊥l 1于O ,BC 与l 2交于E ,∠1 = 43°,则∠2 = .3.如图7,AB∥CD ,AC⊥BC ,图中与∠CAB 互余的角有 .4.如图8,AB∥EF∥CD,EG∥BD,则图中与∠1相等的角(不包括∠1)共有 个.二、解答下列各题 5.如图9,已知∠ABE +∠DEB = 180°,∠1 =∠2,求证:∠F =∠G.图1 2 4 3 1 A B C D E 1 2 A B D C E F 图2 1 2 3 4 5 A B C D F E 图3 1 2 A B C D E F 图4 图5 1 A B C D E F G H 图7 1 2 D A C B l 1 l 2 图81 A B F C D E G图6 C D F E B A 图9 1 2 A C B F G E D6.如图10,DE∥BC,∠D∶∠DBC = 2∶1,∠1 =∠2,求∠DEB 的度数.7.如图11,已知AB∥CD,试再添上一个条件,使∠1 =∠2成立.(要求给出两个以上答案,并选择其中一个加以证明)8.如图12,∠AB D 和∠BDC 的平分线交于E ,BE 交CD 于点F ,∠1 +∠2 = 90°.求证:(1)AB∥CD; (2)∠2 +∠3 = 90°.9.如图所示:已知:CF ⊥AB 于F ,ED ⊥AB 于D ,∠1=∠2求证:FG ∥BC10.如图所示:O 是四边形ABCD 的两条对角线的交点,过点 O 作OE ∥CD ,交AD 于E ,作OF ∥ BC ,交AB 于F ,连接EF 。

求证:EF ∥BD21GF E D C BA 图11 1 2 AB E F DC C 图12 1 2 3A B D F图10 2 1 B C E D北师大版数学第六章 证明专项练习(四)姓名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知识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的定理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2.三角形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重难知识点:用平行线的性质推出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并且会解决一些简单的 实际问题例1已知ABC ∆,说明 180=∠+∠+∠C B A ,你有几种方法?结合图(1)、图(2)、图(3)能不能用图(4)也可以说明这个结论成立例2. 如图,C 岛在A 岛的北偏东 50方向,B 岛在A 岛的北偏东 80方向,C岛在B 岛的北偏西 40方向,从C 岛看A 、B 两岛的视角ACB ∠是多少度?定义:三角形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例3.已知:ACD ∠是ABC ∆的外角说明:(1)B A ACD ∠+∠=∠(2)A ACD ∠>∠,B ACD ∠>∠结合图形给予说明这些线段围成的图形有何特性?(1)它们在同一平面内.(2)它们是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几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 这些图形中有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八边形,那么什么叫做多边例1.. 如图所示:在△ABC 中,∠B 、∠C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 ,∠BPC =130°, 求:∠A 的度数。

例题图 AP 1 2 B C例2。

如图所示:已知:直线AB ∥MN ,分别交直线EF 于点C 、D ,∠BCD 、∠CDN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G 。

求∠CGD 的度数。

解:∵AB ∥MN (_______)∴∠BCD +∠CDN =180°(_____________________)∵CG 、DG 是角平分线(_______)∴∠1=21∠BCD ∠2=21∠CDN (__________________) ∴∠1+∠2=90°∵∠1+∠2+∠CGD =180°(___________________)∴∠CGD =90°例3.已知:如图所示:在△ABC 中,CH 是外角∠ACD 的平分线,BH 是∠ABC 的平分线。

求证:∠A= 2∠H证明: ∵∠ACD 是△ABC 的一个外角,∴∠ACD=∠ABC+∠ A(________________)∠2是△BCD 的一个外角,∴∠2=∠1+∠H (__________________)∵CH 是外角∠ACD 的平分线,BH 是∠ABC 的平分线,∴∠1= 21∠ABC ,∠2= 21∠ACD (_____________________) ∴∠A =∠ACD-∠ABC= 2 (∠2 -∠1) (____________)而 ∠H=∠2 - ∠1 (等式的性质)∴∠A= 2∠H (____________)变式训练1.如图所示,∠1+∠2=180°,若∠3=50°,则∠4=2.如图所示:已知∠1 = 20°,∠2 = 25°,∠A = 3°,则∠BDC 的度数为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