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教案)奇妙的颜色教案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课教案《奇妙的颜色》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课教案《奇妙的颜色》](https://img.taocdn.com/s3/m/0cb8d6c4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50.png)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课教案《奇妙的颜色》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和理解颜色的基本概念。
2.能够区分常见的颜色。
3.培养幼儿对颜色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教学准备
1.彩色纸片、颜料、调色盘、画笔等。
2.PowerPoint演示文稿展示颜色的图形。
3.彩色物品,如彩色积木、玩具等。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展示颜色丰富的图片、多彩的物品等引起幼儿对颜色的兴趣。
2. 学习颜色基本概念
•通过简单的讲解和演示,向幼儿介绍颜色的概念和基本分类。
•请幼儿说出熟悉的颜色,如红、黄、蓝等,进行互动讨论。
3. 颜色实验
•让幼儿亲自动手参与颜色的调配实验,通过混合颜料来探索颜色的奇妙变化。
•引导幼儿观察和感受不同颜色的混合效果,培养他们对颜色的敏感度和表达能力。
4. 制作彩色作品
•让幼儿自由发挥创意,利用彩色纸片、颜料等材料,制作自己的彩色作品。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展示他们对颜色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5. 结语
•总结当天的学习内容,强调颜色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鼓励幼儿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关注身边的色彩丰富世界。
四、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对颜色的探索欲望很强,通过实验和创作,他们对颜色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更多地注重开展实践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颜色的奇妙之处,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以上是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课《奇妙的颜色》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丰富多彩的世界。
2024年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教案《奇妙的颜色》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教案《奇妙的颜色》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99563db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f0.png)
2024年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教案《奇妙的颜色》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教材第四章《颜色的世界》,详细内容围绕“奇妙的颜色”展开。
主要包括:颜色的基本概念、颜色的分类、颜色的混合以及颜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掌握颜色的基本概念,能够识别和命名红、橙、黄、绿、蓝、紫等基本颜色。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颜色的分类和混合规律。
3. 激发幼儿对颜色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懂得欣赏生活中的颜色美。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颜色的混合规律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颜色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颜色卡片、调色板、颜料、画笔、彩色玩具等。
2. 学具:彩色笔、画纸、调色板、颜料、彩色玩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彩色玩具、图片等物品,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奇妙的颜色。
2. 教学内容讲解(10分钟)(1)颜色的基本概念:通过颜色卡片,让幼儿认识红、橙、黄、绿、蓝、紫等基本颜色,并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
(2)颜色的分类:让幼儿将颜色卡片按照红、橙、黄、绿、蓝、紫进行分类,并说出分类依据。
(3)颜色的混合:通过调色板和颜料,让幼儿动手操作,发现红、黄、蓝三原色混合后可以形成其他颜色的规律。
3. 例题讲解(5分钟)以红、黄、蓝三原色为例,讲解它们混合后形成其他颜色的过程,如红+黄=橙,蓝+黄=绿等。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用彩色笔在画纸上进行颜色混合练习,观察混合后的颜色,并尝试用语言表达。
六、板书设计1. 颜色的基本概念红色、橙色、黄色、绿色、蓝色、紫色2. 颜色的分类红色:红、橙黄色:黄、绿蓝色:蓝、紫3. 颜色的混合红色+黄色=橙色蓝色+黄色=绿色红色+蓝色=紫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用彩色笔在画纸上创作一幅颜色丰富的画作,运用本节课所学的颜色混合知识。
中班科学教案奇妙的颜色(精选
![中班科学教案奇妙的颜色(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af18c540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31.png)
中班科学教案奇妙的颜色(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身边的科学》,详细内容为“奇妙的颜色”。
通过本章学习,让幼儿了解颜色的基本概念,探索颜色混合的奥秘,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红、黄、蓝三种基本颜色,并了解它们的特点。
2. 培养幼儿观察颜色变化的能力,掌握颜色混合的基本原理。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颜色混合的原理。
教学重点:红、黄、蓝三种基本颜色的认识,以及颜色变化的观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红、黄、蓝三原色水彩颜料,调色板,画笔,彩色笔,白纸,展示图片。
2. 学具:红、黄、蓝三原色水彩颜料,调色板,画笔,白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颜色,激发幼儿对颜色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a. 教师介绍红、黄、蓝三种基本颜色,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b. 教师演示颜色混合的过程,让幼儿观察颜色变化,并解释混合原理。
3. 随堂练习(10分钟)a. 幼儿分组进行颜色混合实验,观察并记录颜色变化。
b.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b. 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强调红、黄、蓝三原色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奇妙的颜色2. 内容:a. 红色、黄色、蓝色b. 颜色混合原理:红+黄=橙,红+蓝=紫,黄+蓝=绿c. 颜色变化观察记录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红、黄、蓝三原色画一幅自己喜欢的画,并尝试进行颜色混合。
2. 答案:无固定答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美术展览,了解更多的颜色知识,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同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颜色,学会运用颜色表达自己的情感。
中班科学奇妙的颜色教案【含教学反思】
![中班科学奇妙的颜色教案【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6bc2909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ba.png)
中班科学奇妙的颜色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指导手册》中班上册第四章《奇妙的颜色》,详细内容为:认识红、黄、蓝三种基本颜色,通过实践操作,了解颜色混合的基本原理,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说出红、黄、蓝三种基本颜色。
2. 通过实践操作,使幼儿了解颜色混合的原理,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颜色混合的原理。
教学重点:红、黄、蓝三种基本颜色的识别及其混合后的颜色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红、黄、蓝三种颜色的颜料,调色板,画笔,彩色图片。
2. 学具: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彩泥,调色盘,小刀。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彩色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上的颜色。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演示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混合,讲解颜色混合的原理,如红+黄=橙,红+蓝=紫等。
3.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操作,用彩泥进行颜色混合,观察混合后的颜色变化。
5. 游戏环节(5分钟)教师组织一个“颜色猜猜看”的游戏,巩固幼儿对基本颜色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奇妙的颜色2. 板书内容:三种基本颜色:红、黄、蓝颜色混合原理:红+黄=橙,红+蓝=紫,黄+蓝=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说出红、黄、蓝三种基本颜色。
(2)用彩泥进行颜色混合,记录混合后的颜色变化。
2. 答案:(1)红、黄、蓝。
(2)红+黄=橙,红+蓝=紫,黄+蓝=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使幼儿对颜色混合的原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但也发现部分幼儿在颜色识别上还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去户外寻找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物品,加强幼儿对颜色的认知。
(2)鼓励幼儿尝试用其他颜色进行混合,探索更多颜色变化的奥秘。
幼儿园中班科学课教案《奇妙的颜色》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课教案《奇妙的颜色》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3d61fd2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a5.png)
幼儿园中班科学课教案《奇妙的颜色》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颜色的世界》,详细内容包括:认识红、黄、蓝三原色,了解颜色混合的基本原理,通过实践操作学会配色,培养幼儿对颜色的感知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区分红、黄、蓝三原色。
2. 让幼儿了解颜色混合的基本原理,掌握简单的配色方法。
3. 培养幼儿对颜色的观察、感知和创造力,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颜色混合的原理及实际操作。
重点:认识红、黄、蓝三原色,学会简单的配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红、黄、蓝三原色颜料,画笔,调色板,水彩纸,彩色图片。
学具:红、黄、蓝三原色颜料,画笔,调色板,水彩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向幼儿展示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画面中的颜色。
(2)让幼儿自由发言,分享他们在生活中见过的颜色。
2. 讲解红、黄、蓝三原色(10分钟)(1)介绍红、黄、蓝三种颜色,让幼儿认识并区分这三种颜色。
(2)讲解颜色混合的基本原理,如红+黄=橙,红+蓝=紫等。
3. 例题讲解(15分钟)(1)教师演示如何用红、黄、蓝三原色调配出其他颜色。
(2)邀请幼儿上台参与配色,引导幼儿观察颜色变化。
4. 随堂练习(15分钟)(1)让幼儿自行尝试配色,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配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配色心得。
(2)教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出一个调色板,标注红、黄、蓝三原色。
2. 在调色板旁边列出颜色混合的公式,如红+黄=橙,红+蓝=紫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红、黄、蓝三原色调配出五种不同的颜色。
2. 答案:例如,橙、绿、紫、棕、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对颜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颜色变化,提高他们的观察力。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奇妙的颜色》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奇妙的颜色》](https://img.taocdn.com/s3/m/31170f01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ea.png)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奇妙的颜色》教案:《奇妙的颜色》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以《奇妙的颜色》为主题,教材为《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第二节。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1. 认识红、黄、蓝三种基本颜色;2. 学习颜色混合的基本方法;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认识红、黄、蓝三种基本颜色,理解颜色混合的概念。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红、黄、蓝三种基本颜色,学习颜色混合的基本方法。
难点:理解颜色混合的概念,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红色、黄色、蓝色颜料,水,画纸,画笔,滴管,透明容器。
学具:每个幼儿一份红色、黄色、蓝色颜料,一份画纸,一支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向幼儿展示一幅美丽的画作,引导幼儿观察画作中的颜色,并提出问题:“这幅画中有哪些颜色?它们是怎么搭配在一起的?”引导幼儿关注颜色和混合。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向幼儿讲解红色、黄色、蓝色是三种基本颜色,它们可以通过混合产生其他颜色。
然后,教师演示如何将红色和黄色混合产生橙色,将红色和蓝色混合产生紫色,将黄色和蓝色混合产生绿色。
3. 动手操作(10分钟)幼儿按照教师的示范,用滴管将红色、黄色、蓝色颜料滴在画纸上,然后用画笔混合颜料,观察产生的颜色。
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混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感受。
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关注他们在操作过程中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及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红 + 黄 = 橙红 + 蓝 = 紫黄 + 蓝 = 绿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颜色是通过混合产生的。
幼儿园中班教案《奇妙的颜色》(精选5篇)
![幼儿园中班教案《奇妙的颜色》(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629d429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41.png)
幼儿园中班教案《奇妙的颜色》幼儿园中班教案《奇妙的颜色》(精选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教案《奇妙的颜色》(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活动由来:五彩缤纷的颜色能够孩子最直接的感官刺激,而孩子的衣食住行都与颜色有最直接的联系。
我班孩子对颜色特别好奇、喜欢,幼儿在绘画的时候常说:我见到的小草是绿色不是这种蜡笔的绿色,孩子的一席话是我们产生了思考,五彩缤纷的世界不仅仅存在这十二种颜色,那么更多的颜色它们从哪里来呢?为此我们设计了《奇妙的颜色》这一主题。
活动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和探索等活动,引导幼儿除不感知我们的世界有多种颜色,颜色是有趣、奇妙、会变化的。
2、培养幼儿对颜色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探索能力。
3、培养幼儿初步使用颜色的能力。
4、尝试通过色彩来感知美、创造美。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过程利用本班的墙壁,在瓷砖墙上上贴上与颜色有关的相片。
引导幼儿利用水粉的绘画工具,自己调制出的各种颜色。
公布《奇妙的颜色》的网络图。
为幼儿提供有关颜色小常识的图片。
动物图片。
科学区:准备红黄蓝三种颜色,引导幼儿了解这是三原色,以便幼儿做实验。
辅助材料:调色盘,笔,水等。
投放《颜色旅行》的玩具,引大幼儿了解颜色“旅行”的方式等。
图书区:投放有关颜色的图书。
动手操作区:三原颜色的布偶球,引导幼儿利用布偶球进行有规则的排序。
1、请家长与幼儿共同收集与颜色有关的图片、资料或物品,带到幼儿园后与其他幼儿工向有关的知识经验。
2、请家长与幼儿利用家中的材料(纸张、布均可),共同纸做一件彩色服装,参加班中组织的《颜色旅行》和《模特大赛活动》带领幼儿到户外进行活动,比一比谁找出的颜色多。
请幼儿欣赏大班幼儿的画展,引导幼儿感受五彩缤纷的颜色。
请家长和幼儿收集各种颜色的纸或布等。
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教案《奇妙的颜色》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教案《奇妙的颜色》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1ae1abc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b3.png)
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教案《奇妙的颜色》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教材第四章《色彩的世界》,详细内容为“奇妙的颜色”。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颜色的基本概念,学会识别和运用颜色,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红、橙、黄、绿、蓝、紫等基本颜色,并学会正确命名。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发现生活中各种颜色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色彩搭配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色彩的喜爱,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基本颜色的名称和识别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运用颜色进行创作,培养他们的色彩搭配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彩色图片、画笔、颜料、调色板、画纸等。
学具:彩色笔、画纸、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幅多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颜色,激发他们对颜色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红、橙、黄、绿、蓝、紫等颜色的实物,让幼儿识别并说出颜色的名称。
(2)教师示范调色,让幼儿了解颜色混合的原理。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分发彩色笔和画纸,让幼儿自由发挥,画出自己喜欢的颜色。
(2)教师指导幼儿进行颜色搭配,创作出美丽的画作。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引导他们讲述创作过程中的颜色搭配心得,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奇妙的颜色2. 板书内容:(1)基本颜色:红、橙、黄、绿、蓝、紫(2)颜色搭配:红+黄=橙,蓝+绿=绿蓝,紫+红=紫红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喜欢的颜色搭配2. 答案:无固定答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颜色搭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颜色的基本概念,提高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增强课堂互动。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美术馆,欣赏各种颜色搭配的画作。
2024年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教案《奇妙的颜色》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教案《奇妙的颜色》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e17e6b5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74.png)
2024年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教案《奇妙的颜色》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教材第四章《色彩的世界》,详细内容为“奇妙的颜色”。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让幼儿了解颜色是如何产生的,掌握基本的颜色搭配技巧,并激发幼儿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颜色的基本概念,知道颜色是由红、黄、蓝三原色组成的。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能独立完成颜色搭配和创作。
3. 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颜色是由红、黄、蓝三原色组成的概念,学会基本的颜色搭配。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生活中颜色的变化,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红、黄、蓝三原色水彩,画纸,调色板,画笔,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红、黄、蓝三原色水彩,画纸,调色板,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颜色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颜色的变化,激发他们对颜色的兴趣。
2. 讲解:讲解颜色是由红、黄、蓝三原色组成的,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颜色搭配的例子,让幼儿直观地了解颜色搭配的原理。
3. 实践:让幼儿动手操作,用红、黄、蓝三原色进行颜色搭配,创作出自己的作品。
4. 交流: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1. 题目:《奇妙的颜色》2. 内容:颜色是由红、黄、蓝三原色组成的。
颜色搭配技巧:红+黄=橙,红+蓝=紫,黄+蓝=绿。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红、黄、蓝三原色创作一幅画。
2. 答案:幼儿独立完成,教师给予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颜色知识的掌握程度,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学校中寻找颜色的变化,用照片或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与同伴分享。
同时,引导幼儿尝试使用其他颜色进行创作,拓展他们的色彩认知。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环节中幼儿的动手操作3.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在本教案中,教学重点在于让幼儿掌握颜色是由红、黄、蓝三原色组成的概念,并学会基本的颜色搭配。
幼儿园中班科学精品教案奇妙的颜色
![幼儿园中班科学精品教案奇妙的颜色](https://img.taocdn.com/s3/m/0c25b4b2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ad.png)
幼儿园中班科学精品教案奇妙的颜色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多彩的世界》中的第二节“奇妙的颜色”。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红、黄、蓝三原色,了解颜色混合的原理,通过实践操作,掌握颜色变化的基本规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红、黄、蓝三原色,了解颜色混合的原理,能准确说出混合后的颜色。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动手操作和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观念。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颜色混合的原理,掌握颜色变化的基本规律。
教学重点:认识红、黄、蓝三原色,培养幼儿观察、动手操作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红、黄、蓝三原色的颜料,调色板,画笔,彩色图片。
学具:红、黄、蓝三原色的画纸,水彩笔,调色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彩色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上的颜色,让幼儿说说图片上都有哪些颜色。
2. 讲解红、黄、蓝三原色(5分钟)教师展示红、黄、蓝三原色的颜料,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讲解红、黄、蓝是三种最基本的颜色,其他颜色都可以由这三种颜色混合而成。
3. 颜色混合实践操作(5分钟)教师示范颜色混合的过程,让幼儿观察混合后的颜色,并引导幼儿说出混合后的颜色名称。
然后让幼儿分组进行颜色混合实践操作,相互分享成果。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一个颜色混合的例题,如:红色和黄色混合后是什么颜色?教师引导幼儿分析、解答,然后让幼儿自己尝试解答类似的问题。
5.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发放红、黄、蓝三原色的画纸,让幼儿根据所学知识,用画笔和水彩笔进行颜色混合练习。
六、板书设计1. 红色、黄色、蓝色2. 颜色混合规律:红色 + 黄色 = 橙色红色 + 蓝色 = 紫色黄色 + 蓝色 = 绿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红、黄、蓝三原色画一幅画,要求至少包含两种颜色混合。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课教案《奇妙的颜色》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课教案《奇妙的颜色》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e997c4a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71.png)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课教案《奇妙的颜色》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颜色的奥秘》,详细内容包括颜色的基本概念、三原色的介绍、颜色混合的变化以及日常生活中的颜色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颜色的基本概念,认识红、黄、蓝三原色,知道颜色可以通过混合产生新的颜色。
2. 培养幼儿观察、发现、探索颜色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交流的良好品质,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颜色混合的原理及实际操作。
教学重点:红、黄、蓝三原色的认识及其混合产生的颜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红、黄、蓝三原色颜料,调色板,画笔,彩色图片,PPT课件。
学具:红、黄、蓝三原色画纸,水彩笔,调色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彩色图片、PPT课件等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颜色,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激发幼儿对颜色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1)介绍红、黄、蓝三原色,让幼儿认识并区分这三种颜色。
(2)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观察颜色混合后产生的新颜色。
3. 例题讲解(10分钟)(1)展示红、黄、蓝三原色混合的例子,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混合后的颜色。
(2)讲解颜色混合的原理,让幼儿理解混合产生新颜色的原因。
4.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分组进行颜色混合实验,观察、记录混合后的颜色,并在小组内分享。
(2)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颜色的应用,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奇妙的颜色》2. 板书内容:(1)红、黄、蓝三原色(2)颜色混合:红+黄=橙,黄+蓝=绿,红+蓝=紫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一幅以红、黄、蓝三原色为主题的作品,展示颜色混合的奇妙变化。
2. 答案:幼儿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颜色的基本概念,认识了红、黄、蓝三原色,掌握了颜色混合的规律。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探索颜色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
幼儿园中班教案《奇妙的颜色》精选
![幼儿园中班教案《奇妙的颜色》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5ac8b9a4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25.png)
幼儿园中班教案《奇妙的颜色》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教材,第三章《色彩的世界》中的第二节《奇妙的颜色》。
主要内容包括:认识红、黄、蓝三原色,了解三原色混合后的变化,学会使用颜料调色,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知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红、黄、蓝是三原色,了解三原色混合后的颜色变化。
2. 学会使用颜料调色,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感受色彩的美,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红、黄、蓝三原色,学会调色。
难点:理解三原色混合后的颜色变化,培养色彩搭配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红、黄、蓝颜料,调色板,画笔,水杯,毛巾,彩色卡纸。
学具:红、黄、蓝颜料,调色板,画笔,彩色卡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准备一张白纸,分别用红、黄、蓝颜料画出三种不同颜色的图形,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2. 讲解红、黄、蓝三原色(5分钟)教师向幼儿介绍红、黄、蓝三种颜色是三原色,它们可以混合出其他颜色。
3. 调色实验(10分钟)(1)教师演示红、黄、蓝三种颜料混合后的颜色变化,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混合后的颜色。
(2)幼儿分组进行调色实验,尝试混合红、黄、蓝颜料,观察颜色变化。
4. 创作环节(10分钟)(2)幼儿自由发挥,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想象。
5. 作品展示(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欣赏、评价。
六、板书设计红、黄、蓝三原色红+黄=橙黄+蓝=绿红+蓝=紫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红、黄、蓝三种颜色画一幅自己喜欢的画。
答案:略。
2.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人介绍红、黄、蓝三原色,并展示自己的调色作品。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调色实验、创作环节等,让幼儿认识了红、黄、蓝三原色,了解了颜色混合后的变化,培养了幼儿的色彩感知和审美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鼓励他们将所学知识分享给家人,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幼儿园中班科学课精品教案《奇妙的颜色》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课精品教案《奇妙的颜色》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5a6d22b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33.png)
幼儿园中班科学课精品教案《奇妙颜色》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色彩世界》中第二节《奇妙颜色》。
详细内容包括:引导幼儿观察和解红、黄、蓝三种基本颜色特点;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发现颜色混合奇妙现象;培养幼儿对颜色感知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解红、黄、蓝三种基本颜色特点,学会正确命名这三种颜色。
2. 培养幼儿观察能力,让幼儿通过实践操作发现颜色混合规律。
3. 培养幼儿对色彩感知和欣赏能力,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颜色混合规律,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教学重点:认识和区分红、黄、蓝三种颜色,培养幼儿对色彩感知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红、黄、蓝三原色颜料,调色板,画笔,彩色图片,教学PPT等。
学具:红、黄、蓝三原色颜料,调色板,画笔,彩色纸,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展示一幅画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物品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颜色。
(2)邀请幼儿上台指出图片中红色、黄色和蓝色,引导幼儿认识和区分三种颜色。
2. 例题讲解(10分钟)(1)通过PPT展示红、黄、蓝三种颜色特点,让幼儿学会正确命名这三种颜色。
(2)讲解颜色混合规律,如红+黄=橙,红+蓝=紫,黄+蓝=绿。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分组进行颜色混合实践操作,观察颜色变化,并记录下来。
4. 色彩感知游戏(10分钟)(1)让幼儿用红、黄、蓝三原色颜料画出自己喜欢图案。
(2)引导幼儿观察和欣赏自己作品,分享创作过程中感受。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出红、黄、蓝三种颜色色块,并标注颜色名称。
2. 在旁边列出颜色混合规律,如红+黄=橙,红+蓝=紫,黄+蓝=绿。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红、黄、蓝三原色画一幅自己喜欢画,并尝试用颜色混合方法创作出新颜色。
2. 答案:根据幼儿完成作业情况,鼓励幼儿用颜色混合方法创作出丰富多彩作品。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课精彩教案《奇妙的颜色》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课精彩教案《奇妙的颜色》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cb7872e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57.png)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课精彩教案《奇妙的颜色》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色彩的世界》,详细内容包括颜色的基本概念、三原色的介绍、颜色混合的变化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颜色的基本概念,掌握红、黄、蓝三原色。
2. 培养幼儿观察能力,提高他们对色彩世界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学会简单的颜色混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颜色混合的变化。
教学重点:红、黄、蓝三原色的认识及简单颜色混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红、黄、蓝三原色颜料,画笔,调色板,彩色笔,白纸。
学具:红、黄、蓝三原色颜料,画笔,调色板,彩色笔,白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幅色彩丰富的画作,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自己喜欢的颜色。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讲解红、黄、蓝三原色的特点,并演示如何用这三种颜色混合出其他颜色。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成小组,每组用红、黄、蓝三原色进行颜色混合实验,观察并记录混合后的颜色。
4. 动手操作(10分钟)教师分发白纸、画笔和颜料,让幼儿自由发挥,创作一幅彩色画作。
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引导他们说出创作过程中的感受。
六、板书设计红、黄、蓝三原色颜色混合:红+黄=橙,红+蓝=紫,黄+蓝=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红、黄、蓝三原色画一幅自己喜欢的画作。
2. 答案:幼儿自由发挥,创作一幅彩色画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掌握了红、黄、蓝三原色及颜色混合的变化,提高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拓展延伸:在下一节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探索其他颜色,如绿色、紫色等,并让他们尝试用更多颜色进行创作。
同时,可以让幼儿了解颜色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交通信号灯、自然界的颜色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中的颜色混合演示4. 作业设计中的创作要求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1. 教师展示画作时,注意观察幼儿的反应,引导他们说出自己喜欢的颜色。
幼儿园中班主题《奇妙的颜色》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主题《奇妙的颜色》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fc24568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11.png)
幼儿园中班主题《奇妙的颜色》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能够认识并掌握常见的颜色名称,如红色、黄色、蓝色等;•能够用语言和形象描述不同颜色的特征和特点;•能够运用颜色知识进行简单的配色和表达。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感知能力,提高他们对颜色的敏感度;•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鼓励他们用语言和图画表达自己的感受;•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合作活动让幼儿互相学习和协作。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常见颜色的名称和特征;•如何用语言和图画表达颜色的感受;•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用语言和图画表达自己对颜色的感受;•如何组织小组合作活动,让幼儿互相学习和协作。
三、教学过程1. 教学活动设计环节内容时间热身活动唱儿歌《彩虹歌》10分钟导入新课引导幼儿感性认识颜色,用画笔和颜料尝试混合颜色20分钟学习重点认识常见颜色的名称和特点10分钟学习难点引导幼儿用语言和图画表达自己对颜色的感受30分钟活动与游戏小组合作活动,进行颜色拼图和配色绘画比赛40分钟反思课堂展示和回顾,对教学过程进行与反思10分钟2. 教学具体过程2.1 热身活动唱儿歌《彩虹歌》,让幼儿了解七种颜色的名称和颜色顺序,拼凑成一个美丽的彩虹。
2.2 导入新课引导幼儿感性认识颜色,用画笔和颜料尝试混合颜色。
比如,将黄色和红色混合,看颜色变成了什么颜色;将蓝色和红色混合,看颜色变成了什么颜色。
2.3 学习重点介绍常见颜色的名称和特点,如红色代表热情、黄色代表开心、蓝色代表沉静等。
通过图片和实物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这些颜色的特点。
2.4 学习难点引导幼儿用语言和图画表达自己对颜色的感受。
比如,如果看到一片蓝色的天空,可以问:“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你觉得蓝色有什么感觉?”然后鼓励幼儿通过语言和图画表达自己的感受。
2.5 活动与游戏小组合作活动,进行颜色拼图和配色绘画比赛。
《奇妙的颜色》中班教案
![《奇妙的颜色》中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3f360b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8a.png)
《奇妙的颜色》中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教材《奇妙的颜色》,涉及第一章“颜色的认识”和第二章“颜色的搭配”。
详细内容包括:基本颜色的识别,如红、橙、黄、绿、蓝、紫等;了解颜色搭配的基本原则,如对比色、相近色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识别并说出基本颜色的名称。
2. 培养幼儿对颜色搭配的审美能力。
3. 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动手操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基本颜色的识别和搭配原则。
难点:让幼儿理解颜色搭配的审美观念,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颜色卡片、色板、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盘、抹布等。
学具:幼儿用书、画笔、水彩颜料、调色盘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观察周围环境中的颜色,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看到的各种颜色。
2. 例题讲解(10分钟)利用颜色卡片和色板,讲解基本颜色的识别和搭配原则。
3. 随堂练习(10分钟)每个幼儿领取一张画纸,根据老师的指导,用画笔和水彩颜料进行颜色搭配练习。
4. 小组讨论(5分钟)分成小组,让幼儿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讨论颜色搭配的优缺点。
6. 创意绘画(10分钟)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所学颜色知识进行创意绘画。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展示颜色卡片和色板,标明各种颜色的名称。
2. 画出颜色搭配的示例图,注明对比色、相近色等搭配原则。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基本颜色为自己的房间设计一幅画。
答案: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基本颜色进行搭配,创作一幅充满想象力的画作。
2. 作业题目:找出生活中的颜色搭配实例,并说明其搭配原则。
答案:幼儿可以观察周围环境,如衣物、家居、自然景观等,找出颜色搭配的实例,并尝试分析其搭配原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在颜色识别和搭配方面的掌握程度,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让他们在大自然中寻找各种颜色,并尝试进行颜色搭配。
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教案《奇妙的颜色》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教案《奇妙的颜色》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bbe5e5d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c8.png)
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教案《奇妙的颜色》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教材第四章《色彩的世界》,详细内容包括颜色的基本概念、颜色的混合、生活中的颜色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颜色的基本概念,知道红、黄、蓝是三原色。
2. 培养幼儿观察能力,通过观察了解颜色混合后的变化。
3. 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颜色混合的原理及实践操作。
教学重点:掌握红、黄、蓝三原色及其混合后的颜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颜色卡片、彩色笔、调色板、画纸、红、黄、蓝三原色颜料。
学具:彩色笔、画纸、调色板、红、黄、蓝三原色颜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颜色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卡片上的颜色,让幼儿对颜色产生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红、黄、蓝三原色,以及它们混合后的颜色变化,如红+黄=橙,红+蓝=紫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发画纸、彩色笔和调色板,让幼儿动手实践颜色混合,观察颜色变化。
4. 课堂互动(10分钟)让幼儿相互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颜色混合的实践经验。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奇妙的颜色》2. 板书内容:红色、黄色、蓝色是三原色。
红色+黄色=橙色红色+蓝色=紫色黄色+蓝色=绿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找一找家里有哪些物品是红、黄、蓝三原色的。
尝试将红、黄、蓝三原色混合,画出自己喜欢的颜色。
2. 答案:家里的物品如红色:玩具车、衣服等;黄色:香蕉、玩具鸭子等;蓝色:水杯、书本等。
混合后的颜色如橙色、紫色、绿色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互动交流,让幼儿掌握了颜色混合的原理,培养了幼儿对色彩的感知和审美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生活中的颜色应用,引导幼儿发现更多奇妙的颜色现象,激发幼儿对色彩的热爱。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开展家庭作业,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颜色,增进亲子互动。
幼儿园中班科学课教案《奇妙的颜色》(2篇)
![幼儿园中班科学课教案《奇妙的颜色》(2篇)](https://img.taocdn.com/s3/m/fb93fab4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cb.png)
幼儿园中班科学课教案《奇妙的颜色》【活动目标】1、让幼儿体验玩变色游戏的乐趣,产生探索的欲塑;2、初步了解两种不同的颜色混合在一起能够变成另外一种颜色。
【活动准备】透明饮料瓶若干个,瓶盖若干个,颜料少许,音乐,小记录表,大记录表,水彩笔,用来验证实验的全套材料【活动过程】一、导入师:"小朋友,今天彭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非常好玩的游戏,你们想不想玩呢?"幼:想!师:"这些就是彭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游戏道具,到底是什么呢?"(揭开遮布)。
哇!桌子上放着的是什么道具啊?幼:瓶子。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些瓶子里都有什么?"幼:有水。
二、发现秘密,激发探索欲望1、师:"告诉你们哦!这些瓶子里面都有一个秘密!你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秘密啊?"幼:想!师:"下面请每个小小魔术师都走过来轻轻的拿一个瓶子,让我们和瓶子一起来跳个舞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情。
"2、播放音乐,教师带着孩子们一起摇晃瓶子里的水。
3、音乐停止。
师:"哇!瓶子发生了什么变化?","我瓶子里的水变成了×色"。
这时请幼儿说出自己瓶子里的颜色。
4、教师假装在听瓶子说话,动作要夸张。
师:"嘘~~~~小瓶子在说话,它说它想和小朋友坐在一起,我们带着小瓶子回座位做好吧!"5、小结。
师:"小朋友们,瓶子里的水为什么会变颜色?"请幼儿举手回答。
幼:有颜料。
师:"哦?颜料藏在哪里了?"师:"我们一起小心打开瓶盖看看。
"幼:盖子上有颜色。
三、初步体验三原色的变化1、更换瓶盖操作。
老师先示范一次,让孩子看清楚过程。
师:"假如我的黄色和××小朋友的蓝色混合在一起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老师来试试看。
"师:"哇~~又变颜色啦!我的黄色和跟××小朋友的蓝色在一起变成了绿色。
"师:"现在请你和你的好朋友交换一个和自己不同颜色的盖子盖上,然后用力的摇一摇,看看会变成那一种颜色。
"小朋友自由交换盖子。
2、总结。
师:"原来两种不同的颜色混合在一起会变成另外一种颜色。
中班科学教案奇妙的颜色精选
![中班科学教案奇妙的颜色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e5c3527c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4b.png)
中班科学教案奇妙的颜色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指导手册》第五单元“多彩世界”,主要围绕第二章“奇妙的颜色”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颜色的基本概念,掌握三原色,观察颜色混合后的变化,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颜色的基本知识,知道红、黄、蓝是三原色。
2. 培养幼儿观察、发现颜色混合后变化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培养他们善于思考、乐于探究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掌握三原色以及颜色混合后的变化。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红、黄、蓝三原色颜料,调色板,画笔,水杯,毛巾。
学具:红、黄、蓝三原色颜料,调色板,画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向幼儿展示一幅色彩丰富的画作,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画作中的颜色。
然后,提出问题:“这些颜色是从哪里来的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介绍三原色:红、黄、蓝,并让幼儿认识这三种颜色。
(2)教师演示红、黄、蓝三原色混合后的变化,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混合后的颜色。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发放颜料、调色板、画笔等材料,让幼儿动手操作,实践颜色混合。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1. 三原色:红、黄、蓝2. 颜色混合规律:红+黄=橙红+蓝=紫黄+蓝=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红、黄、蓝三原色画一幅画,并尝试混合其他颜色。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了解了三原色以及颜色混合的规律,培养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课后,教师可以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在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引导幼儿探索其他颜色混合后的变化,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
同时,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中班科学奇妙的颜色教案13篇
![中班科学奇妙的颜色教案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e6051cb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49.png)
中班科学奇妙的颜色教案中班科学奇妙的颜色教案13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科学奇妙的颜色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班科学奇妙的颜色教案1课程名称:中班语言最最奇妙的鸡蛋,知识点名称:最最奇妙的鸡蛋教学对象:中班幼儿授课时间:6分07秒设计者:康旭营一、教学目标1.感受猜测过程的快乐,激发幼儿的思维能力。
2.认真观看绘本故事,想象绘本的主要内容。
3.根据三只母鸡的不同特征进行大胆想象,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画纸、彩笔。
三、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小朋友们好!听听,这样的声音是谁呢?她们就是三只母鸡:圆圆、琪琪、毛毛。
猜一猜谁是圆圆,谁是琪琪,还有谁是毛毛呢?小结:原来圆圆有最漂亮的羽毛,琪琪有漂亮的腿,毛毛有最漂亮的鸡冠。
2、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从前有三只母鸡,每天吵个不停,她们吵些什么呢?原来她们是在比谁最漂亮。
于是,三只母鸡只好去找国王。
国王说:“长得漂亮不重要,重要的是谁能生下最奇妙的蛋,我就封谁当公主。
”全国的母鸡都跟着国王走进皇宫的庭院里。
圆圆用嘴巴梳了梳她的羽毛。
过了一会儿,她“咕咕咕”地叫了几声站起来。
这时,大家都静悄悄的,草地上立着一颗又白又干净的蛋,形状好看极了。
蛋壳就像磨光的大理石一样,闪闪发光。
国王说:“这是我见过最漂亮的鸡蛋。
”所有的母鸡都跟着点头表示赞成。
轮到琪琪了,大家都为她感到有点难过,因为她们知道琪琪没有办法生下一个更完美的蛋,那是不可能的。
十分钟后,琪琪“咕咕咕”地叫了几声,然后站了起来,在早晨暖暖的阳光里得意地伸了伸腿。
国王高兴的拍起手来,因为草地上有一颗连鸵鸟看了都会羡慕的大鸡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奇妙的颜色教案
中班主题活动奇妙的颜色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由来,活动目标,活动过程等内容,通过实验、观察和探索等活动,引导幼儿除不感知我们的世界有多种颜色,颜色是有趣、奇妙、会变化的,培养幼儿对颜色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探索能力,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主题活动课,快来看看奇妙的颜色教案吧。
活动由来:
五彩缤纷的颜色能够孩子最直接的感官刺激,而孩子的衣食住行都与颜色有最直接的联系。
我班孩子对颜色特别好奇、喜欢,幼儿在绘画的时候常说:我见到的小草是绿色不是这种蜡笔的绿色,孩子的一席话是我们产生了思考,五彩缤纷的世界不仅仅存在这十二种颜色,那么更多的颜色它们从哪里来呢?为此我们设计了《奇妙的颜色》这一主题。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和探索等活动,引导幼儿除不感知我们的世界有多种颜色,颜色是有趣、奇妙、会变化的。
2、培养幼儿对颜色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探索能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