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大纲

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大纲

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介绍中国文化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主要特点以及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帮助学生全面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增进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1. 理解中国文化的概念和内涵;2. 掌握中国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3. 了解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4. 分析中国文化的主要特点和价值观念。

三、教学内容1. 中国文化的概念与内涵a. 文化的定义及分类b. 中国文化的特点与特征2. 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a. 先秦时期的思想与文化b. 汉唐盛世的文化繁荣c. 宋明清时期的文化传承3. 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a. 中国文化的影响与传播b. 中华文明对世界文化的贡献4. 中国文化的主要特点与价值观念a. 中华礼仪文化的传统b. 中华思想文化的核心c. 中国历史文化的魅力四、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讲授中国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民俗体验等活动;3. 讨论研究:开展学生讨论、展示作业等形式,促进学生思想交流;4. 课外拓展:引导学生进行文化素养培养,如参观博物馆、观赏传统戏曲等。

五、考核安排1. 平时表现(出勤、课堂表现等)占总成绩的20%;2. 课堂作业占总成绩的30%;3. 期中考试占总成绩的20%;4.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30%。

六、教材参考1. 《中国文化概论》(主编:XXX)2. 《中国文化史》(主编:XXX)3. 《中国文化发展论》(主编:XXX)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中国文化概念与内涵2. 第二周:中国文化发展历程(先秦时期)3. 第三周:中国文化发展历程(汉唐盛世)4. 第四周:中国文化发展历程(宋明清时期)5. 第五周: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6. 第六周:中国文化的主要特点与价值观念7. 第七周:复习与期中考试8. 第八周:实践教学与课外拓展9. 第九周:总结交流与期末考试八、结束语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对中国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大纲

《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大纲

《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大纲Out1ineofChineseCu1ture课程编号:25AoOo26学分:2.0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计划学时:32其中讲课:32实验或实践:0上机:0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类)、汉语言文学、编辑出版学参考教材: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程裕桢著:《中国文化要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年版。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是高等院校对学生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环节。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发展概况,更好地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继承优秀文化,创造有中国特色的新文化,通过学习,研究中国文化,使学生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使学生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当前的国情,使学生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更加美好的新文化。

开设本课程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理想、追求、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做人的基本素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课程以学习和研究中华民族数千年所创造的灿烂文化为目的,使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提高人文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从而创造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是一门知识性、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要力求在教学中达到以下要求:1、课堂讲授与直观教学相结合。

除课堂口头讲授以外,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音像手段,努力做到直观、形象、深刻。

有条件时,学校应为本课程配备投影仪、幻灯机、音响、电视机、录像机、影碟机及有关的教学资料。

2、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相结合。

中国文化历经数千年演化,内容异常丰富。

我们既要对它的来胧去脉有一个明晰的了解,又要避免被无法穷尽的枝节材料所淹没,因此要将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结合起来。

3、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

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观点和方法,批判地继承前贤已经取得的成就,同时根据时代的要求,不断开拓创新。

《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大纲

《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大纲

《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9140028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Chinese Culture学分:2学时:32课程类别:专业方向模块课程授课对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单位:法学院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修读学期:第6学期一、教学任务中国文化概论是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方向课程。

课程开设是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学生在学习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通史、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生命教育等课程基础上,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为主线,以推进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重点,培养富有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教学目标1.专业知识方面。

通过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全面掌握和理解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基本内容、主要特征、基本精神,培养文化创新意识,增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专业能力方面。

通过本课程学习,应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当前国情,以理性的态度和务实的精神继承传统,创造中华民族美好的未来,实现中国梦。

3.综合能力方面。

通过本门课程学习,应完善自身的道德品质,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

三、教学内容(一)中华优秀文化经典选读1.教学内容:选取中华优秀文化代表性经典及具有代表性的内容进行诵读讲授,具体包括《弟子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节选)、《道德经》、《庄子》(节选)。

2.教学要求:对所学经典内容进行诵读50到100遍,理解和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强化学生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辩证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正心笃志、崇德弘毅,关心国家命运,自觉把个人理想和国家梦想、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的理想信念。

《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大纲(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大纲(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中国文化概论适用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四年制)总学时数:36学分数:3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中国文化概论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这门课的中心任务是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为今后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传播中华文明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为:1. 系统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与精神,从总体上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深刻了解民族文化的历史与现状,认识我国的国情。

2. 运用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来分析中国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的开发利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3. 以这门课程教学为基础和依托,进一步拓展学生文化素质教学领域的深度与广度,弘扬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本课程以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课件、资料片观摩、课堂讨论等方式开展教学。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第一章简论(1学时)【目的要求】概括了解文化和中国文化,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1. 文化的含义和了解中国文化的必要性。

2. 中国文化的民族特点。

可概括为:中国文化突出人文主义精神;中国文化注重和谐与中庸;中国文化富于安土乐天的情趣。

3. 中国文化的内容。

第二章地理状况(2学时)【目的要求】1.复习学生已经学过的中国地理常识。

2. 侧重介绍与中国文化有关的地理情况。

【教学内容】1.黄河、长江与中国文明。

2.中国的历代疆域。

中国陆地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

秦奠定了我国现有版图的基础,以后有所发展。

3.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沿革。

第三章历史纵横(3学时)【目的要求】1.复习学生已经学过的中国历史常识。

2. 侧重介绍与中国文化有关的历史情况。

【教学内容】1. 中国文化的源头仰韶文化是母系氏族文化,被称为彩陶文化。

龙山文化被称为黑陶文化。

关于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的观点。

四大区域说。

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河姆渡文化、红山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几个代表。

《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大纲

《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大纲

《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大纲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代码:CULT1001开课学期:大一上学期学时数:36学时学分数:2学分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基本特点和主要内容,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文化自信和国家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1.中国文化的定义和范围-文化的概念和内涵-中国文化的特点和范畴2.中国古代文化-中国古代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古代文明的主要成就-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典范3.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价值观及其影响-中国传统节日与习俗-中国传统艺术与文学4.中国现代文化-中国现代文化的兴起与发展-中国现代文化的主要特点-中国当代文化的创新与传承5.跨文化交际与中国文化-跨文化交际的定义和重要性-中国文化与他国文化的对比与交流-中国文化对外国人的吸引力与影响6.当代中国文化问题与挑战-当代中国文化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文化创新与传统继承的平衡方法-中国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与传播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小组活动、案例分析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文化体验活动,如参观博物馆、观看文化表演等。

四、评价方式本课程的评价方式包括平时表现、期中考试和期末论文。

其中,平时表现占30%,期中考试占40%,期末论文占30%。

五、参考教材1.纪宝成,《中国文化概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年。

2.李光辉,《中国文化》(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4年。

六、参考网站以上是《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可根据具体教学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

中国文化概论 教学大纲

中国文化概论 教学大纲

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背景1.1 课程意义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价值的综合性课程。

通过学习本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特点和发展历程,增进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2 课程定位本课程为普通高等教育中的一门重要选修课,旨在为各专业的学生提供一定的人文素养和文化背景知识,拓宽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视野,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品位的提高。

二、课程内容2.1 中国文化的基本概念2.1.1 文化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2.1.2 中国文化的特点及其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2.2 中国古代文化2.2.1 先秦文化2.2.2 儒家文化2.2.3 道家文化2.2.4 儒家与道家的并称2.2.5 唐宋文化2.3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2.3.1 中华礼仪之美2.3.2 传统节庆文化2.4 中国传统艺术文化2.4.1 中国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基本特点2.4.2 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和特色2.5 中国传统文学2.5.1 古代诗词及其韵律美2.5.2 传统戏曲艺术2.6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2.6.1 儒家思想2.6.2 道家思想2.6.3 佛家思想2.7 中国现代文化2.7.1 近现代中国的文化变革2.7.2 当代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开放性三、教学目标3.1 知识与技能3.1.1 掌握中国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内涵3.1.2 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演变过程3.1.3 熟悉中国传统礼仪、艺术、文学和思想的基本特点3.1.4 了解中国现代文化的多样性和发展趋势3.2 情感态度价值观3.2.1 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和热爱3.2.2 增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3.2.3 培育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的情感态度3.3 实践能力3.3.1 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和文化自觉3.3.2 培养欣赏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实际能力四、教学安排4.1 教学方式4.1.1 理论教学4.1.2 实践教学4.1.3 讨论交流4.1.4 多媒体辅助教学4.2 课程设计4.2.1 开设讲座、展览等形式丰富的教学活动4.2.2 安排参观实习、实地调研等实践环节4.3 评价方式4.3.1 平时表现4.3.2 期中考试4.3.3 作业4.3.4 期末考试五、教材及参考书目5.1 主要教材《中国文化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文化史纲要》上海人民出版社5.2 参考书目《中国文化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文化史》人民出版社六、其他事项6.1 注意事项6.1.1 强调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6.1.2 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国际视野6.2 教学团队6.2.1 本课程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学术研究能力的教师担任6.2.2 配备专门的助教和实验助理,提供学生必要的学习帮助6.3 课程更新6.3.1 根据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和教学手段6.3.2 结合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修订和改进教学计划和内容以上即为《中国文化概论》的教学大纲,希望能够对课程的开设和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大纲

《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大纲

《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中国文化概论》是全校各专业开设的一门任意选修课。

本课程以学习和研究中华民族数千年所创造的灿烂文化为目的,使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提高人文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从而创造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和联系该课程内容十分丰富,涉及中国历史、地理、经济、政治、语言、文学、艺术、科技、教育、宗教、哲学等诸多领域,因为“文化”的内涵包罗了人类社会历史的方方面面。

因此本课程是对中国文学、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语言学等课程的概括与总结,尤其注重中国文化的特点的分析与总结。

三、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教学,主要应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地和科学地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准确而深刻地认识中华民族、认识中国的国情,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新的先进文化。

四、课程的教学媒体构成与主要内容1、文字教材:《中国文化概论》,国家教委推荐教材,张岱年、方克立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音像教材:与本课程相关的录音带或录像带,如“中国文学”、“中国古代史”等课程的录音、录像,经典作品录像等。

3、辅助教材:文、史、哲各类相关著作。

五、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及教法建议1、教学重点(*)与难点(△)“文化”的内涵,△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政治结构,*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

2、教学法建议由于本课程的内容博大精深,要求学生的知识面宽,所以必须强调要大量阅读文史哲等方面的书籍;在教学时尽量采用讨论,分析与总结的方法,采取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的方法,将典型事例与理论紧密结合起来,将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结合起来。

六、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1、由于课时有限而课程的内容较多,一定要掌握重点。

2、注意与已学过的课程的联系,如哲学、历史、文学等方面的课程。

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大纲

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大纲

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大纲可能因不同学校和教师的教学要求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个通常涵盖的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大纲的示例:1. 课程简介-介绍中国文化概论的学习目标和重要性。

-概述中国文化的历史、传统和多样性。

2. 中国文化的起源与演变-古代中国的文化起源、发展和演变。

-儒家、道家、佛教等思想流派的形成和影响。

-中国文化的特点和核心价值观。

3. 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和社会秩序。

-孝道、礼仪、忠诚、诚信等传统价值观。

-中国传统家庭价值观和社会关系。

4. 中国的文学与艺术-古代中国文学经典作品的介绍和分析。

-中国传统绘画、音乐、戏剧和舞蹈的特点和发展。

-中国传统建筑和雕塑的艺术风格。

5. 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名人-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朝代。

-孔子、孟子、李白、杜甫等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名人和思想家。

6. 中国传统节日与民俗-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庆祝方式。

-中国民间传统习俗和传说故事。

7. 当代中国文化与社会发展-当代中国社会变革和文化发展的特点。

-中国现代文学、电影和音乐的发展和风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8. 中西文化比较与交流-中西文化的差异与相通之处。

-中国与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和现状。

-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冲突与适应。

9. 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与影响-中国古代和现代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影响。

-中国文化作为软实力的作用和挑战。

10. 课程总结与展望-对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总结回顾。

-展望中国文化的未来发展和挑战。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示例大纲,实际教学大纲可能会有所不同。

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还需根据教师的专业背景、教学目标和学生群体来进行调整和安排。

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大纲

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大纲

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引导学生全面了解中国文化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和发展历程,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把握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中国文化的定义和内涵1.1 中国文化的基本概念1.2 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1.3 中国文化的特点和表现形式2. 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2.1 历史文化遗产2.2 文字和语言2.3 传统艺术2.4 宗教与信仰2.5 饮食文化2.6 服饰与礼仪2.7 社会生活与节庆习俗2.8 传统医药与健康养生2.9 思想与哲学3. 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3.1 新石器时代至商代3.2 春秋战国时期3.3 秦汉隋唐时期3.4 宋明清时期3.5 近现代文化发展4. 中国文化的现实意义与传承4.1 文化自信与国家发展4.2 文化交流与跨文化融合4.3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实例分析、案例研究、文化体验、参观考察等。

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并培养学生对文化的独立思考和学术研究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与考核1. 平时表现(占比30%)包括课堂参与、课堂作业、小组讨论等。

2. 期中考试(占比30%)考核学生对中国文化概论的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3. 个人项目报告(占比40%)学生自主选择一个中国文化相关话题,完成研究报告并进行口头展示。

五、参考教材1. 《中国文化概论》姜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2. 《中国文化发展史》王新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3. 《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李文海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六、备注本教学大纲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

同时,请学生按时上课,并积极参与讨论和学习活动,共同推进课程的顺利进行。

如果对教学内容或教学方法有任何疑问或建议,欢迎随时与教师沟通交流。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详解:深度探索华夏文明的精髓一、引言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旨在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的课程。

这门课程的教学大纲不仅涵盖了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社会等多个领域,更是一个对中国五千年文明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度解读的过程。

本文将深入剖析这门课程的核心内容,帮助读者全面理解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中国文化的基本概念、主要流派和重要历史时期,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理解能力,提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分析和解读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全球视野下的文化自信。

三、课程内容模块1. 中国文化的历史渊源:从远古神话到夏商周的早期国家形成,再到秦汉至明清的朝代更迭,详细解析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和文化变迁。

2. 哲学思想:介绍儒家、道家、法家等主要哲学流派的思想内涵,以及它们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3. 文学艺术:重点讲解诗词、散文、小说、戏曲等文学形式,以及书法、绘画、雕塑等艺术表现手法,展示中国美学的独特魅力。

4. 社会生活与习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礼仪、节日、饮食、服饰等方面,揭示中国文化的社会结构和价值观。

5. 传统科技与智慧:探讨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天文历法、医学等领域,展现中国古代科技的辉煌成就。

四、教学方法与评估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提升学习兴趣。

2. 评估方式:除了传统的考试成绩,还将包括课堂参与度、研究报告、小组讨论、文化实践项目等多种形式的评价,全面考察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应用。

五、结语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教学大纲是一个立体且丰富的框架,它旨在引导学生从多元角度去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通过深入学习,学生们不仅能掌握丰富的知识,更能培养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对外文化交流的能力。

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大纲

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大纲

《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060962B/061312B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总学时:32讲课学时:32学分:2适用对象:传播学专业本科生先修课程:无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CHINESE CULTURE一、课程的教学目标1、中国文化概论是传播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

2、本课程旨在系统、简明地介绍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使传播学专业本科生能够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鉴赏能力,从而能够更加科学地、有鉴别有比较地学习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3、通过对中国文化的学习,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使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自学,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4、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根,中华民族之魂。

学习中国文化也有助于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自觉地对外传播中国优秀文化。

二、教学基本要求1、教学内容的要求本课程将分成若干专题,重点讲授中国文化的产生土壤,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国语言文字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宗教及其特点,中国的礼乐文化及其意义,中国的史学传统及其意义,中国的哲学及其思维方式,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等。

教材中的其他内容如中国古代科技、教育、伦理、文学、艺术均作为选学内容,由学生自学。

2、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课程将采取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教师讲授知识,学生可以随时提问,交换意见。

本课程将指定学生阅读中国文化的经典和相关参考书,课上进行讨论。

本课程将运用多媒体手段,提供最鲜活的资料。

3、课程的考核方式本课程所采用的考核方法为开卷笔试。

平时成绩由两篇作业组成。

一篇是经典读书笔记,要求从《老子》、《论语》、《孟子》、《庄子》、《周易》中任选一本,认真阅读,写一篇1500字读书笔记论文。

另一篇作业是从指定的5部作品中挑选一部,认真阅读,分析作者对中国文化精神或中国思维方式的论述。

本课程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组成。

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教学课时分配四、教学内容第一讲中国文化概说一、“文化”的涵义二、文化的分类与基本结构三、文化的功能四、中国文化的简要历程五、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和方法教学重点难点:本讲重点了解文化的定义、文化的基本分层、中国文化的基本分期,理解学习中国文化的重要意义,掌握学习中国文化的基本方法。

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大纲

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大纲

《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060962B/061312B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总学时:32讲课学时:32学分:2适用对象:传播学专业本科生先修课程:无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CHINESE CULTURE一、课程的教学目标1、中国文化概论是传播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

2、本课程旨在系统、简明地介绍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使传播学专业本科生能够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鉴赏能力,从而能够更加科学地、有鉴别有比较地学习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3、通过对中国文化的学习,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使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自学,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4、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根,中华民族之魂。

学习中国文化也有助于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自觉地对外传播中国优秀文化。

二、教学基本要求1、教学内容的要求本课程将分成若干专题,重点讲授中国文化的产生土壤,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国语言文字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宗教及其特点,中国的礼乐文化及其意义,中国的史学传统及其意义,中国的哲学及其思维方式,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等。

教材中的其他内容如中国古代科技、教育、伦理、文学、艺术均作为选学内容,由学生自学。

2、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课程将采取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教师讲授知识,学生可以随时提问,交换意见。

本课程将指定学生阅读中国文化的经典和相关参考书,课上进行讨论。

本课程将运用多媒体手段,提供最鲜活的资料。

3、课程的考核方式本课程所采用的考核方法为开卷笔试。

平时成绩由两篇作业组成。

一篇是经典读书笔记,要求从《老子》、《论语》、《孟子》、《庄子》、《周易》中任选一本,认真阅读,写一篇1500字读书笔记论文。

另一篇作业是从指定的5部作品中挑选一部,认真阅读,分析作者对中国文化精神或中国思维方式的论述。

本课程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组成。

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教学课时分配四、教学内容第一讲中国文化概说一、“文化”的涵义二、文化的分类与基本结构三、文化的功能四、中国文化的简要历程五、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和方法教学重点难点:本讲重点了解文化的定义、文化的基本分层、中国文化的基本分期,理解学习中国文化的重要意义,掌握学习中国文化的基本方法。

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大纲

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大纲

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大纲一、引言中国文化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庞大的文化之一,对于深入了解中国社会和人民的价值观、思想观念以及传统习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此,为了提供一个系统而全面的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制定了以下教学大纲。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文化的基本概念与内涵;2. 了解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与特点;3. 掌握中国文化与社会、经济、政治、宗教等方面的关系;4. 了解中国文化的传统价值观与现代转变;5. 培养对中国文化的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三、教学内容1. 中国文化的定义与内涵- 文化的概念与特征- 中国文化的起源和形成- 中国文化的特点与核心价值观2. 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 先秦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儒家文化的主导与士人文化的兴盛- 中国文化的入世与开放3. 中国文化与社会、经济、政治的关系- 文化与社会变革的相互作用- 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政治与文化的关系与互动作用4. 中国文化的传统价值观与现代转变- 儒家思想与中国社会传统价值观- 现代中国社会的多元文化与价值观变迁5. 跨文化交流与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 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流与影响-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流的挑战与机遇- 中国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自信与传承四、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1. 教学方法-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向学生传递基础知识;- 案例分析: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学生互动:组织讨论、小组合作等活动,促进学生交流与思考;- 视听资料: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供丰富的视听资料。

2. 评价方式- 期中期末考试:对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基本概念、内涵和重要内容的理解进行考核;- 作业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关于特定话题的文化分析报告,考察学生对于文化的深入思考能力;- 课堂参与度: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活跃程度和对问题的参与情况进行评价;- 小组项目:要求学生参与小组研究项目,通过团队合作对中国文化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

五、教学资源及参考文献1. 教学资源- 图书: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 视频:电视纪录片《中国文化之旅》等;- 网络资源: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国家博物馆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中文名称:中国文化概论
英文名称: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各专业外国留学生(二年级及以上学生)
开课学期:08-09第一学期
总学时:
总学分:3
预修课程:
并修课程: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二年级至四年级外国留学生的专业必修课,主要内容为:中国地理概观、炎黄时代与中国文化、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中国哲学、中国古代文学精粹、中国书法、绘画、中国古代建筑、中国古典园林、中国医药、中国饮食文化。

二、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性质:本课程是各专业二年级至四年级外国留学生的专业必修课。

目的: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外国留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中国地理特点及中国文化的一般特性;熟悉中国文学、艺术、绘画、书法、建筑及其名家名作;了解中国的节日与民俗;领会中华民族形成的过程及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不仅促进外国留学生在汉语运用和中国文化知识的学习两方面相得益彰,也对培养高层次的专业人才打下牢固的基础,并同时弘扬中国文化,让世界更了解中国。

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在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应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宏观上有较为系统的了解,对于中国文化的精髓有较为细致的学习,熟悉中华民族及中国文化形成的过程,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东亚乃至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
四、教学方法
讲授,辅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网络、多媒体、幻灯片)、实物,并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五、成绩考核方法
考核方法:开卷考试
六、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
教材:刘燕波等《印象云南对外汉语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主要参考数目:1. 梅立崇等:《中国文化面面观》,华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 韩鉴堂:《中国文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执笔人:刘燕波审定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