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
全国“三证合一”政策解读
![全国“三证合一”政策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52a8aba19e31433238689334.png)
全国“三证合一”政策解读1、什么是“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是指按照“一窗受理、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模式,将原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统称企业)登记时依次申请,分别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工商营业执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部门核发税务登记证,改为一次申请、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一个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以下简称统一代码)的营业执照的登记制度。
2、“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中的“三”和“一”分别指什么?“三证合一”中的“三”是指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个证照;“一照一码”中的“一照”是指新营业执照,“一码”是指统一代码。
3、“统一代码”是什么?统一代码全称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是每一个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终身不变的法定身份识别码。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由国家标准委依据《国务院关于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33号)文件规定,依据《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编制规则》(GB32100-2015)赋予的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身份识别码,共18位,由五部分构成,其中:登记管理部门代码1位,其中工商部门的代码标示为9;机构类别代码1位,其中企业的代码标示为1,个体工商户的代码标示为2,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代码标示为3;登记管理机关行政区划码6位;主体标识码9位;校验码1位。
4、“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依据是什么?“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依据包括:《国务院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20号)、《国务院关于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33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办发〔2015〕50号)和工商总局、中央编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税务总局、质监总局和国务院法制办六部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意见〉的通知》(工商企注字〔2015〕121号)等。
“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组织机构代码改革内容
![“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组织机构代码改革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995ecf4b804d2b160b4ec08e.png)
3
5
质检总局贯彻落实 “三证合一、一照一 码”登记制度改革的 通知(国质检标函 [2015]538 号)
1. 各地质监部门要尽快完成从现有登记模式向“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模式的过渡,从 2015 年 10 月 1 日起,不再向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个体工商户发放和更换组织机构代码数据库中的原组 织机构代码和名称等相关信息,切实做好存量组织机构代码向新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转换工作。 2. 要加强与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完备的数据回传、接收与核查机制,并积极创造 网络条件,确保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相关信息在法人和其他组织完成登记后 1 个工作日内,及时回传 至相关质监部门;确不具备网络条件的,应确保在 10 个工作日内回传至相关质监部门。 3. 各地质监部门要通过省级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信息公示平台、政务信息平台等相关系统,及时 采集和更新组织机构相关信息,在 1 个工作日内完成数据核查,并通过组织机构代码分支机构报送 至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
1
国务院关于批转发展 改革委等部门法人和 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 用代码制度建设总体 方案的通知(国发 [2015]33 号)
2
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 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 的通知(国发 [2015]50 号)
1
3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 快推进“三证合一” 登记制度改革的意见 (国办发[2015]50 号)
1. 现阶段,已试行“一窗受理、并联审批、三证统发”登记模式改革和“一窗受理、并联审批、核发 一照、一照三号”登记模式改革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继续试点;支持上海、广东、天津、福建 自贸试验区率先推行“一照一码”登记模式改革试点。各地区要积极推进“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 革各项工作, 做好实施 “一照一码” 登记模式改革各项准备工作, 待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实施后, 2015 年底前在全国全面推行“一照一码”登记模式。 2. 实现改革成果共享应用。实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后,企业的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 不再发放。企业原需要使用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办理相关事务的,一律改为使用“三证合 一”后的营业执照办理。实行更多证照合一的,只要与本意见的原则和要求相一致,都可以先行先 试。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都要予以认可和应用。 3. 加强协同推进。 “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涉及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税务及其他相关职 能部门,各地区、各部门要建立协同推进工作机制,加强信息化保障,形成工作合力。有序做好已 登记企业(包括已试点“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企业)原发证照换发工作,与统一社会信用代 码的过渡期相衔接,变更换证不能收费。过渡期内,原发证照(包括各地探索试点的“一照三号” 营业执照、 “一照一号”营业执照)继续有效,过渡期结束后一律使用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 业执照,原发证照不再有效。强化法制保障,认真梳理“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涉及营业执照、 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的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努力使“三 证合一”涉及的各个环节衔接顺畅,保证“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顺利实施。
全国三证合一政策解读
![全国三证合一政策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40da78467375a417876f8f5d.png)
全国“三证合一”政策解读1、什么是“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是指按照“一窗受理、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模式,将原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统称企业)登记时依次申请,分别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工商营业执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部门核发税务登记证,改为一次申请、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一个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以下简称统一代码)的营业执照的登记制度。
2、“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中的“三”和“一”分别指什么?“三证合一”中的“三”是指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个证照;“一照一码”中的“一照”是指新营业执照,“一码”是指统一代码。
3、“统一代码”是什么?统一代码全称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是每一个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终身不变的法定身份识别码。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由国家标准委依据《国务院关于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33号)文件规定,依据《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编制规则》(GB32100-2015)赋予的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身份识别码,共18位,由五部分构成,其中:登记管理部门代码1位,其中工商部门的代码标示为9;机构类别代码1位,其中企业的代码标示为1,个体工商户的代码标示为2,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代码标示为3;登记管理机关行政区划码6位;主体标识码9位;校验码1位。
4、“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依据是什么?“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依据包括:《国务院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20号)、《国务院关于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33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办发〔2015〕50号)和工商总局、中央编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税务总局、质监总局和国务院法制办六部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意见>的通知》(工商企注字〔2015〕121号)等。
中国人民银行、工商总局关于“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有关支付结算业务管理事项的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工商总局关于“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有关支付结算业务管理事项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8a6dafe0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49.png)
中国人民银行、工商总局关于“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有关支付结算业务管理事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5.12.28•【文号】银发〔2015〕401号•【施行日期】2015.12.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银行业监督管理正文中国人民银行工商总局关于“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有关支付结算业务管理事项的通知银发〔2015〕401号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各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国家开发银行,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为加快推进“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规范支付结算业务管理,按照《国务院关于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33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办发〔2015〕50号)文件精神,现就支付结算业务管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银行账户业务(一)办理人民币单位银行账户业务提供的证明文件。
银行业金融机构(以下简称银行)为单位客户办理银行账户业务时,应区分实行“三证合一”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企业),未纳入“三证合一”的个体工商户和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其他组织单位(以下简称其他组织),分别要求其提供真实有效的营业执照等证明文件。
1.持新版营业执照(含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营业执照、改革过渡期内使用的“一照三号”、“一照一号”营业执照)的企业,办理银行账户业务时,银行不再要求其提供税务登记证和组织机构代码证;持电子营业执照的,已配备电子营业执照识别机具的银行应予以办理,并留存电子营业执照影印件。
改革过渡期内,企业持旧版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办理银行账户业务的,银行仍应按照《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3〕第5号发布)及相关规定执行。
三证合一后税务登记就取消了吗
![三证合一后税务登记就取消了吗](https://img.taocdn.com/s3/m/f95046e9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d7.png)
三证合⼀后税务登记就取消了吗三证合同是指将申请的⼯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为⼀证,现⽬前的三证合⼀正在向着多证合⼀发展。
下⾯店铺⼩编来为你具体介绍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三证合⼀”并⾮是将税务登记取消了,税务登记的法律地位仍然存在,只是政府简政放权将此环节改为由⼯商⾏政管理部门⼀⼝受理,核发⼀个加载法⼈和其他组织统⼀社会信⽤代码营业执照,这个营业执照在税务机关完成信息补录后具备税务登记证的法律地位和作⽤。
纳税需要准备的材料。
纳税⼈税务登记内容发⽣变化的,应当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变更税务登记。
需要提交《变更税务登记表》、《税务登记证》(正、副本)、⼯商营业执照及复印件、纳税⼈变更登记内容的有关证明⽂件及复印件等材料。
对纳税⼈提交资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受理变更登记信息;纳税⼈提交资料不齐全或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制作《税务事项通知书》(补正通知),⼀次性告知纳税⼈需补正的内容;依法不属于本机关职权或本业务受理范围的,制作《税务事项通知书》(不予受理通知),告知纳税⼈不予受理的原因。
变更登记涉及税务证件内容化的,由受理⽅机关收缴并核销原税务登记证件,重新发放盖有双⽅印章并标注同⼀纳税⼈识别号的务登记证件。
什么是“三证合⼀”登记制度“三证合⼀”登记制度是指企业分别由⼯商⾏政管理部门核发⼯商营业执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部门核发税务登记证,改为⼀次申请、由⼯商⾏政管理部门核发⼀个加载法⼈和其他组织统⼀社会信⽤代码营业执照的登记制度。
“三证合⼀”应向“多证合⼀”转变,彻底简化注册程序。
⼀是由“三证合⼀”向“多证合⼀”转变,彻底简化注册程序。
⼆是除企业之外的其他机构类型也应实⾏“多证合⼀,⼀证⼀码”。
三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多证合⼀、⼀证⼀码”改⾰提供法律⽀持。
纳税⼈应当⾃⼯商⾏政管理机关变更登记之⽇起30⽇内,持下列证件、资料到原地⽅税务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税务登记:变更税务登记申请书;⼯商登记变更表及⼯商营业执照;纳税⼈变更登记内容的有关证明⽂件;原税务登记证件(登记证正、副本和登记表等);其他有关资料。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落实“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落实“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b83e3b00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50.png)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落实“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税务总局•【公布日期】2015.09.10•【文号】税总函〔2015〕482号•【施行日期】2015.09.1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公司、企业和经济组织登记注册管理正文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落实“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通知税总函〔2015〕48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局内各单位: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办发〔2015〕50号)、《工商总局等六部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意见〉的通知》(工商企注字〔2015〕121号)及有关文件精神,现就税务部门落实“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有关具体工作通知如下,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切实落实好“三证合一”有关文件精神全面推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推进简政放权、便利市场准入、鼓励投资创业、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途径。
国务院、有关部门及税务总局陆续下发了一系列文件,对“三证合一”改革有关工作做出了详细部署并提出了明确要求。
各级税务机关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三证合一”改革的重要意义,顾全大局、主动作为,积极采取措施、攻坚克难,认真学习贯彻系列文件精神,加强部门间协作配合,优化各项工作流程,落实岗位工作职责,分解工作任务到人,确保“三证合一”改革顺利实施。
二、切实做好“三证合一”工作衔接根据有关工作部署,2015年10月1日要在全国全面推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改革。
各地税务机关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强化国税、地税之间的协作合作,做好各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分工配合,统筹做好改革前后的过渡衔接工作,确保现有登记模式向“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模式平稳过渡。
10月1日起,全国将正式实施企业“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_规章制度_
![10月1日起,全国将正式实施企业“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_规章制度_](https://img.taocdn.com/s3/m/b06497f0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5d.png)
10月1日起,全国将正式实施企业“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
9月22日,全国推进“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工作视频会召开,国务委员王勇出席会议并讲话,副县长李晖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在三台分会场参加会议。
“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即: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三证合一、一照一码。
由原有的工商、质监、税务部门分别颁证,改为一次申请、合并核发一个营业执照的登记制度。
会议传达了国务院总理重要批示精神。
会议指出,“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有利于市场准入、持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利于推进简政放权,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健全社会诚信体系。
会议强调,各级各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扎实推进制度改革取得实效,坚持便捷高效,提高准入效能;坚持规范统一,抓好关键环节;坚持统筹推进,形成改革合力。
要强化组织领导,强化培训宣传,加大宣传解读力度,及时解答和回应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良好氛围。
“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组织机构代码改革内容
![“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组织机构代码改革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61bafb91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89.png)
“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组织机构代码改革内容“三证合一”是指将企业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合并为一张证书,简化企业办理工商、税务等手续;“一照一码”指每家企业只需拥有一个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和一个企业基本信息码,在全国范围内唯一标识并记录企业的基本信息。
传统的企业登记制度繁琐而复杂,需要办理多个证件和申报各种信息,给企业带来了不小的负担。
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的就是为了简化企业登记手续、提高办理效率、降低企业成本以及方便监管。
在组织机构代码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合并证照:将原来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合并为一张证书。
这样一来,企业只需办理一份证书,就可以完成工商、税务等多个方面的登记手续。
2.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企业登记时将统一使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这个代码由18位数字和字母组成,可以唯一标识一个企业,并记录其基本信息,如企业名称、组织形式、注册资本等。
这样一来,每家企业只需要一个代码,就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唯一标识并记录企业的基本信息。
3.信息共享:通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各部门之间实现信息共享。
这样一来,企业的基本信息可以在不同部门之间快速传递和查询,减少了企业重复填写信息的重复劳动,提高了办理效率。
4.电子化管理:后的登记制度更加注重电子化管理。
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办理登记手续,无需亲自前往相关部门办理,大大提高了办理效率和方便性。
组织机构代码的目标是简化企业登记手续、提高办理效率和方便监管。
通过“三证合一”和“一照一码”登记制度的,企业可以大大减少办理手续的时间和成本,方便了企业的经营和发展。
同时,这也对政府监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取企业的基本信息,进行监管和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组织机构代码并非仅限于企业,还包括了其他单位和个体工商户。
这些措施的实施,对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北京三证合一实施方案(最新)
![北京三证合一实施方案(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d779b3f00722192e4436f643.png)
北京三证合一实施方案北京三证合一实施方案【1】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工作方案为进一步简化市场主体登记程序,提升我县投资环境软实力,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20号)精神,经研究,决定印发《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实施办法》,请遵照执行,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工作目标在市场监管、质监、国税、地税四个部门实施“多证联办”的基础上,推行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一窗受理、内部流转、三证合一、一证三号”的市场主体登记制度(以下简称“三证合一”),逐步实现“一证一号”登记模式。
二、实施内容在县行政服务中心组建商事登记中心,设立“三证合一”办证窗口,统一收件,统一发放证照,实行“一个窗口受理”,提供“一站式服务”。
“三证合一”的实施范围主要是营业执照核发权在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市场主体的设立、变更、注销登记:企业(含农民专业合作社)。
由“三证合一”办证窗口“统一受理,一窗对外”。
办证申请及材料在市场监管、质监、国税、地税办证窗口内部流转。
质监、国税、地税不再发放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统一由载有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号的营业执照替代,实行“三证合一”。
个体工商户。
由“三证合一”办证窗口统一受理、内部流转。
国税、地税不再发放税务登记证,统一由载有税务登记号的营业执照替代,实行“两证合一”。
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若确需办理税务登记证副本,可以单独再向国税、地税窗口申领。
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若确需申领组织机构代码证,可以单独再向质监窗口申领。
三、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使“三证合一”工作有序推进,成立“三证合一”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三证合一”实施方案,协调督促工作推进。
县行政服务中心、市场监管、质监、国税、地税部门要加强协作,积极联动,及时协调解决推进和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完善保障机制。
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政策解读
![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政策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50079857a8956bec0875e311.png)
一.什么是“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是指将企业登记时依次申请,分别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工商营业执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部门核发税务登记证,改为一次申请、通过“一窗受理、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一个加载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实现“一照一码”的登记模式。
二.武汉市什么时候实施“三证合一”改革?按照工商总局等六部门的改革部署,全国将从2015年10月1日起,在新设企业和变更企业中,全面推开“三证合一”改革。
湖北省决定从2015年9月10日起在全省先行全面推开此项改革。
按照省市同步推进的思路,武汉市同步启动“三证合一”改革。
三.武汉市哪些市场主体适用“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根据规定,武汉市“三证合一”改革,适用于全市公司、非公司企业法人、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等企业及其分支机构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分支机构。
个体工商户和外国(地区)企业常驻代表机构暂时未纳入改革范围,待国家有关部门进一步明确相关事项后再组织实施。
四.“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有哪些新亮点?“三证合一”改革的核心是便利市场准入,简化手续、缩短时限、便民利民。
其亮点体现在“六个一”:1.一套材料、一表登记:按照“保留必需、合并同类、优化简化”的原则,对工商、质检、税务部门的申请文书及提交材料规范进行整合优化,实行“一套材料”和“一表登记”申请。
2.一窗受理:企业只需到工商部门“一个窗口”申请即可,方便企业办照。
3.一个部门审批:工商部门统一受理企业申请并审核后,申请材料和审核信息在部门之间共享,减少重复性审查。
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当场予以受理和办理,3日内发照。
4.一照通用:各相关部门要在各自的领域认可、使用、推广“一照一码”营业执照,对已领取“一照一码”营业执照的企业在办理相关事务时,不再要求企业提供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
5.一码管终身:营业执照上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从源头上赋予企业全国统一的主体识别号,使企业拥有全国唯一的“身份证号”,企业主体注销后,该代码将被保存,保留回溯查询功能。
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意义
![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a0e56942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74.png)
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登记制度也需要不断完善和。
三证合一登记制度的实施将企业的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并为一张“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书”,极大地简化了企业登记手续和程序,节省了企业的时间和精力。
这一意义重大,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首先,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有利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传统的企业登记制度繁琐而复杂,需要企业前往多个部门分别备案,导致政府资源重复配置,工作效率低下。
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的实施,将各个部门的信息整合在一张证书中,节省了政府的人力物力,提高了行政效率。
政府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服务企业和促进经济发展上,推动政府职能由“审批型”向“服务型”转变。
其次,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
传统的企业登记制度由于手续繁琐,需要企业支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的实施,大大简化了登记手续和程序,减轻了企业的负担,节约了企业的时间和精力,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特别是对于小微企业来说,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更是减轻了他们的负担,提升了他们的竞争力。
再次,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有利于提升市场竞争力。
传统的企业登记制度存在着信息孤岛问题,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无法互通,不利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的实施,将各个部门的信息进行整合,使企业的信息更加透明,提升了市场的竞争力。
企业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到其他企业的各类信息,有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
最后,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有利于优化营商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企业登记制度存在着官僚作风和腐败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营商环境的改善。
而实施三证合一登记制度,可以减少官僚作风,降低腐败风险,为企业提供更加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提高了政府的政务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
总之,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意义重大。
它不仅有利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降低企业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还有利于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发展。
“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是什么
![“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eb1a9e6ef46527d3250ce017.png)
【tips】本税法知识是由梁志飞老师精心收编整理!
“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是什么
“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是指将企业登记时依次申请的,分别由工商部门核发的、质监部门核发的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部门核发的税务登记证,改为一次申请,由工商部门核发一个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即“一照一码”营业执照。
“三证合一”后,办理一般纳税人资格登记时提供的“税务登记证件”,包括纳税人领取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加载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
纳税人办理统一代码营业执照后,无需再次进行税务登记,不再领取税务登记证,凭加载统一代码的营业执照可代替税务登记证使用。
那么,在“一照一码”新登记模式下,临时税务登记取消了吗?
“三证合一”并非取消税务登记,临时税务登记法律地位仍然存在
过渡期间未换发“三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的企业申请临时税务登记,税务机关按照原规定办理。
“三证合一”并非取消税务登记,税务登记的法律地位仍然存在,只是政府简政放权将此环节改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一窗受理,核发一个加载“统一代码”的营业执照,这个营业执照同时具备原来三种证件的法律地位和作用。
纳入“三证合一”并非万事大吉,未纳入“三证合一”的登记事项,还需要按现行规定办理,仍需执行现行税收政策法规。
比如有关税收政策规定,临时税务登记,纳税人税种登记、纳税人账户账号登记、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及核算软件备案,仍按原登记程序,由企业在领取营业执照后到税务登记机关办。
三证合一登记制度
![三证合一登记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d2b787c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06.png)
三证合一登记制度近年来,中国政府在促进企业创新和简化行政程序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三证合一登记制度,这是一项重大的改革举措,旨在促进企业的合规发展和减少行政成本。
本文将介绍三证合一登记制度的背景、目的、实施和影响等方面。
一、背景在过去,中国的企业注册制度比较复杂,需要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书三种证照。
这意味着企业需要在不同的部门和机构之间办理多项手续和提交多份资料,导致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消耗。
此外,由于这三种证照涉及到不同的政府机构,因此也造成了信息交换不畅和监管难度。
为此,中国政府开始着手改革企业注册制度,尝试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书三种证照合并为一证,以降低企业的行政成本和时间成本,提高政府效率和监管效能,并促进商业、投资和就业等方面的发展。
二、目的三证合一登记制度的主要目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简化企业注册流程,避免重复申报和信息核验,提高企业的注册效率和便利度;二是强化企业信息共享和监管,提高政府对企业的监管力度和减少企业操作不规范的现象。
具体来说,三证合一登记制度的实施可以带来以下几方面的好处:1.简化企业注册程序。
企业只需要提交一份登记申请表格和必要的材料,由注册机构一站式办理,避免了在不同的机构之间反复奔波,减少了时间和资金成本。
2.提高政府效率和监管力度。
政府可以更加精确地掌握企业的注册情况和经营状况,实现信息共享和监管的无缝对接。
同时,由于企业信息登记更加完整和准确,政府对企业的信用监管和执法监管也更加精准和有效。
3.促进企业发展。
三证合一登记制度的实施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行政成本和时间成本,并提高政府对企业的服务质量和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三、实施情况自2014年开始,中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并于2016年1月1日正式实施。
按照新规定,企业在进行注册时只需提交一份《工商注册申请》即可申请企业名称、注册地址、法定代表人、股东等信息的注册,而无需再逐一申请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证等多项证照。
“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组织机构代码改革内容
![“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组织机构代码改革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80d3a748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28.png)
“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组织机构代码改革内容近年来,我国政府在深化开放的进程中,积极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为企业营商环境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持。
其中,“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组织机构代码是其中之一,旨在整合企业登记事项,简化登记流程,提高行政效率,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加便利的登记服务。
本文将从内容、实施效果和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内容1.“三证合一”:即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合并为一个证件,简化企业登记程序,减少企业办理手续。
通过在一个窗口、一次办理,实现“一照一码”登记,提高行政效率,减轻企业负担。
2.组织机构代码:取消传统的组织机构代码证,实施“一照一码”登记,将组织机构代码整合到新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中,实现一个代码覆盖多个用途,减少企业重复报送信息。
3.简化登记流程:优化企业登记服务流程,精简必要手续和材料,减少审批环节,加强信息共享,推动线上办理,提高登记效率,降低登记成本。
二、实施效果1.优化了登记体系:整合“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协同各部门,互联互通,提高行政效率,减少重复办理,减轻企业负担。
2.提升了服务水平:简化登记流程,减少企业办理手续,提高服务效率,降低登记成本,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加便利的登记服务。
3.优化了营商环境:整合登记制度,落实“一照一码”,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促进企业发展,改善营商环境。
三、未来发展方向1.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推进“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减少无谓行政程序,降低企业登记成本,提高行政效率。
2.加强信息共享:推动各部门间信息共享,实现数据互通,提高数据利用率,降低企业重复报送信息,简化企业办理程序。
3.强化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严格审核登记信息,防范登记风险,保障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组织机构代码为企业提供了更加便利的登记服务,优化了营商环境,提高了政务服务水平。
三证合一新登记模式临时税务登记取消了吗
![三证合一新登记模式临时税务登记取消了吗](https://img.taocdn.com/s3/m/e87859b5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6e.png)
三证合一新登记模式临时税务登记取消了吗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为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方便企业注册登记,我国自2015年起推出了“三证合一”新登记模式。
而在这一新模式中,临时税务登记一直是企业必须完成的一项手续。
然而,近期有关三证合一新登记模式临时税务登记取消的传闻引发了广泛关注,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三证合一新登记模式临时税务登记并没有取消。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公告,三证合一后的企业仍然需要完成临时税务登记,以便能够按时履行纳税义务。
临时税务登记是企业为了能够正常进行经营活动而必须履行的法定程序,取消这一手续对企业经营可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然而,关于临时税务登记取消的传闻可能源于最近一些政策的调整。
自三证合一新登记模式推出以来,为了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简化办事流程,各级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便利措施,以改善税务登记环节的效率。
其中一个重要的改革举措是实行优化纳税人信用评级管理,即实行“一次评级、长效使用”。
这一政策的出台,使得一些传统的登记流程得以简化。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可能会误以为临时税务登记被取消了。
其实不然,只是临时税务登记的办理流程发生了变化。
根据最新政策,企业只需要在初始登记时办理一次临时税务登记,将其纳入统一信用平台,并在信用等级评估结果公布后实施长效使用。
这样一来,企业在后续变更登记、年度报告等事项时,无需再次办理临时税务登记,相应的纳税信息会自动与企业信息同步,并享受相应的便利措施。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临时税务登记存在一定的不便之处,但其取消可能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临时税务登记是税务部门对企业进行实名登记和基本信息收集的重要手段,通过这一环节,税务部门能够及时获取企业的纳税人身份信息、纳税义务等重要信息,从而实现对企业的税收监管。
同时,临时税务登记也对企业自身具有重要意义,其完成后企业才能正常开票、缴税,享受各类税收政策和减免。
三证合一改革意义
![三证合一改革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bbc8c50d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3a.png)
三证合一改革意义三证合一意义三证合一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简化政务手续、提高办事效率。
三证合一将原先的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合并为一张证照,企业在申请办理相关事务时只需提供一份材料,大大减少了繁琐的手续和重复的信息填报。
这有助于减轻企业的行政负担,提高办事效率,节约了企业的时间和成本。
二、加强市场监管、防止欺诈行为。
三证合一要求企业在申请办理相关事务时,必须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
这样一来,相关政府部门可通过企业的信用档案进行监管,提高了市场监管的能力,有助于减少虚假企业的存在,遏制欺诈行为的发生,维护了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
三、促进企业便捷发展、推动经济增长。
三证合一为企业提供了更加便捷的经营环境,使得企业能够更加专注于主业发展,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加快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的步伐。
这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
四、推动创业创新、培育创新氛围。
三证合一为创业者提供了更为便利和灵活的创业环境。
由于办事手续简化、办事效率提高,创业者在创办企业时将面临更少的行政障碍,更少的时间和精力被耗费在繁琐的手续上,可以更快地投入到创业实践中。
这有助于鼓励更多的人投身创业,培育创新创业的氛围,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五、促进市场竞争、改善营商环境。
三证合一旨在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减少市场准入的限制和壁垒,促进市场主体的多样化和竞争活力的提升。
这有助于改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和资源流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总体来说,三证合一是一项重要的举措,它深化了市场化,减轻了企业的行政负担,提高了办事效率,促进了企业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增长,培育了创新创业的氛围,改善了营商环境,促进了市场竞争。
因此,三证合一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国办发〔2015〕50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意见》
![国办发〔2015〕50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1d0e514ab307e87101f6963a.png)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办发〔2015〕5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加快推进“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是指将企业登记时依次申请,分别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工商营业执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部门核发税务登记证,改为一次申请、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一个营业执照的登记制度。
全面推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是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
加快推进这一改革,可以进一步便利企业注册,持续推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
这是维护交易安全、消除监管盲区的有效途径,是推进简政放权、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选择,对于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各地区、各部门要站在全局高度充分认识这一改革的重要意义,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协调配合,确保这一利国利民的改革举措顺利实施。
二、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一)改革目标。
通过“一窗受理、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将由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税务三个部门分别核发不同证照,改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一个加载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即“一照一码”登记模式。
(二)基本原则。
1.便捷高效。
要按照程序简便、办照高效的要求,优化审批流程,创新服务方式,提高登记效率,方便企业准入。
2.规范统一。
要按照优化、整合、一体化的原则,科学制定“三证合一”登记流程,实行统一的“三证合一”登记程序和登记要求,规范登记条件、登记材料。
3.统筹推进。
大力推行一窗受理、一站式服务工作机制,将“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与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企业法人国家信息资源库建设、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建设、政务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设等工作统筹考虑、协同推进。
10月1日起“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将全国推行
![10月1日起“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将全国推行](https://img.taocdn.com/s3/m/097a5b7e7e21af45b307a851.png)
“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模式即将全面推行,这是深化改革、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的又一重要举措。
在这一改革过程中,表面看是证件数量的减少,而实则是监管理念创新、行政权力下放、公共资源整合共同发力的结果。
从10月1日开始,全国将全面推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模式,不再发放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
9月24日,国家工商总局企业注册局副局长王磊表示,目前全国各地的工商部门均已做好准备。
据介绍,改革后,企业办理营业执照时需要提交的材料增加了“生产经营地”、“财务负责人”和“核算方式”信息,但原来到税务、质监部门办证需要的其他材料不再提交。
简化手续助力“双创”过去商事主体登记注册,要分别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工商营业执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部门核发税务登记证,程序复杂,耗时耗力。
2014年3月,以“三证合一”为核心的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
准确地说,当时的改革应该叫“三证”合“一证”或者“一证三号”,商事主体只需在工商登记窗口填一张表,由后台统一运转数据,就能拿到印有组织机构代码和税务登记号的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不再单独存在。
“一证三号”改革大大节省了市场主体的注册时间。
在此基础上,今年10月1日起全面推行的“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更进一步,取消了组织机构代码和税务登记号,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一个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办理新版营业执照最快仅需数小时。
由于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是每一个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终身不变的法定身份识别码,也方便了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
改革后,江苏宿迁市城建开发类市场主体的设立时间由220个工作日压缩至58个工作日,由过去至少往返30个部门,精简至只需跑上一趟、连走4个窗口。
“推行‘三证合一’能够简化市场准入手续,降低企业运行成本,缩短了企业创办周期,有利于提升政府服务效能,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说。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0a286717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3e.png)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15.06.23•【文号】国办发〔2015〕50号•【施行日期】2015.06.23•【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公司、企业和经济组织登记注册管理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办发〔2015〕5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加快推进“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是指将企业登记时依次申请,分别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工商营业执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部门核发税务登记证,改为一次申请、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一个营业执照的登记制度。
全面推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是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
加快推进这一改革,可以进一步便利企业注册,持续推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
这是维护交易安全、消除监管盲区的有效途径,是推进简政放权、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选择,对于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各地区、各部门要站在全局高度充分认识这一改革的重要意义,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协调配合,确保这一利国利民的改革举措顺利实施。
二、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一)改革目标。
通过“一窗受理、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将由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税务三个部门分别核发不同证照,改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一个加载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即“一照一码”登记模式。
(二)基本原则。
1.便捷高效。
要按照程序简便、办照高效的要求,优化审批流程,创新服务方式,提高登记效率,方便企业准入。
"三证合一"改革有何重要意义
!["三证合一"改革有何重要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f85c6d53fad6195f312ba6fc.png)
"三证合一"改革有何重要意义(一)改革目标。
通过“一窗受理、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将由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税务三个部门分别核发不同证照,改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一个加载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即“一照一码”登记模式。
(二)基本原则。
1.便捷高效。
要按照程序简便、办照高效的要求,优化审批流程,创新服务方式,提高登记效率,方便企业准入。
2.规范统一。
要按照优化、整合、一体化的原则,科学制定“三证合一”登记流程,实行统一的“三证合一”登记程序和登记要求,规范登记条件、登记材料。
3.统筹推进。
大力推行一窗受理、一站式服务工作机制,将“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与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企业法人国家信息资源库建设、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建设、政务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设等工作统筹考虑、协同推进。
(一)改革步骤。
现阶段,已试行“一窗受理、并联审批、三证统发”登记模式改革和“一窗受理、并联审批、核发一照、一照三号”登记模式改革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继续试点;支持上海、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率先推行“一照一码”登记模式改革试点。
各地区要积极推进“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各项工作,做好实施“一照一码”登记模式改革各项准备工作,待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实施后,2015年底前在全国全面推行“一照一码”登记模式。
(二)基本要求。
3.优化登记管理服务方式。
适应实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需要,加快推进“一个窗口”对外统一受理模式,方便申请人办理。
要坚持公开办理、限时办理、透明办理,坚持条件公开、流程公开、结果公开。
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外,要及时公开登记企业的基础信息。
各相关部门要切实履行对申请人的告知义务,及时提供咨询服务,强化内部督查和社会监督,提高登记审批效率。
4.建立跨部门信息传递与数据共享的保障机制。
要加大信息化投入,按照统一规范和标准,改造升级各相关业务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三证合一"简化市场准入手续
2019年10月1日起,全国将全面推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
改革实施后,将原来的企业登记时依次申请,分别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工商营业执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部门核发税务登记证,改为一次申请、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一个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
北京市工商局介绍,北京将统计登记纳入合办范围,实现企业在市场准入环节工商、质监、国税、地税、统计"五证合一"办理。
改革前,企业在准入环节需要向多个部门申请办理多个证照,最快20多个工作日才能办结;改革实施后企业只需向工商部门申请办理营业执照,3-5个工作日即可完成,极大的简化了市场准入手续,降低了投资创业成本。
"一照一码"登记制度设立过渡期
据介绍,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代替原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统计登记证的使用功能,企业持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办理相关事务时,不再提交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统计登记证,实现"一照通用"。
此外,"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实施后设立过渡期。
在过渡期内未换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营业执照的,原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统计登记证仍然有效,可继续使用,过渡期结束后一律使用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办理相关业务,未换发
的营业执照不再有效。
北京投资热情持续高涨
据介绍,去年以来,北京市积极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全面落实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先照后证"改革、"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改革要求,进一步为企业"降门槛"、"拆围墙"、"建通道",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服务平台。
数据显示,2019年3月1日商事制度改革以来至2019年9月底,北京市投资热情持续高涨,投资者认缴注册资本快速增长,认缴总额达27875.82亿元,较改革前环比增长188.87%。
吸纳从业人员超过160万人,较改革前环比增长93.66%。
改革后,北京市市场主体结构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截至2019年9月底,全市总体企业与个体户数量比由去年同期的1.47:1增长至1.74:1。
截至9月底,北京市服务业企业占比高达92.49%,第一、二、三产业企业比重为0.53:6.98:92.49,反映了北京作为服务型城市的显著特点。
北京实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公告
"三证合一"简化市场准入手续
2019年10月1日起,全国将全面推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
改革实施后,将原来的企业登记时依次申请,分别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工商营业执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部门核发税务登记证,改为一次申请、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一个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
北京市工商局介绍,北京将统计登记纳入合办范围,实现企业在市场准入环节工商、质监、国税、地税、统计"五证合一"办理。
改革前,企业在准入环节需要向多个部门申请办理多个证照,最快20多个工作日才能办结;改革实施后企业只需向工商部门申请办理营业执照,3-5个工作日即可完成,极大的简化了市场准入手续,降低了投资创业成本。
"一照一码"登记制度设立过渡期
据介绍,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代替原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统计登记证的使用功能,企业持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办理相关事务时,不再提交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统计登记证,实现"一照通用"。
此外,"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实施后设立过渡期。
在过渡期内未换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营业执照的,原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统计登记证仍然有效,可继续使用,过渡期结束后一律使用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办理相关业务,未换发的营业执照不再有效。
北京投资热情持续高涨
据介绍,去年以来,北京市积极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全面落实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先照后证"改革、"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改革要求,进一步为企业"降门槛"、"拆围墙"、"建通道",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服务平台。
数据显示,2019年3月1日商事制度改革以来至2019年9月底,
北京市投资热情持续高涨,投资者认缴注册资本快速增长,认缴总额达27875.82亿元,较改革前环比增长188.87%。
吸纳从业人员超过160万人,较改革前环比增长93.66%。
改革后,北京市市场主体结构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截至2019年9月底,全市总体企业与个体户数量比由去年同期的1.47:1增长至1.74:1。
截至9月底,北京市服务业企业占比高达92.49%,第一、二、三产业企业比重为0.53:6.98:92.49,反映了北京作为服务型城市的显著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