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财的会计与财管,过来人讲讲经验与教训

合集下载

考西财会计的经验(更新版)

考西财会计的经验(更新版)

对于考试,我想大家都现在都是身经百战的,无需我多言,无论何种考试,我认为八个字方针足矣:充分准备、平常应对。考试要争取保持一份平常心,争取正常发挥。
今年初始分数公布在年前,我的是341,很显然过了个好年。不过后来的情况让我大跌眼镜,复试线居然是340.这是非常要紧的关头,这时能不能保持信心不动摇、努力不折扣对于取得最后的胜利便显的非常关键。说实话,我的信心当时是动摇了,很花了不少时间去找工作,但是后来发现找工作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根本是没用的,所以,在得知复试时间后,便专下心来准备复试,及时坚定自己的信心,当时也想,大不了调挤,总不至这边被刷无处可去,有时候给自己留了后路反而能义无反顾的前进,这时效率也成倍提高了。
其次声明一点,我是跨校跨专业考的会计,本科是计算机专业。我们都知道跨专业是很艰难的,成功率历年都很低。所以,如果不是很坚定还是读本专业。我虽然跨考成功,但是就读研而言我的感触是,优先考虑保研,性价比高的多,即使要考尽量不要换专业。当然如果你有充分的理由,说服自己换专业,那么,一定要坚定信心,无论何时都保持信心和努力不打折扣。我从计算机专业成功跨到会计学院,说明只要付出足够努力成功便不再是梦想。第一次去柳林还是大二的时候,那时就发现这个学校的漂亮和内涵,只是那时万万没有想到研究生会在这里渡过。
首先说明一点,我考的是会计,会计、财管两个专业无论初试复试都是一样的,审计学专业在初试和复试都考查会计和审计两方面知识,也可以做些参考。
随着录取结果的公布,我的一年零3个月的考研之路终于划上圆满句号。刚刚决定考研,很多不了解,在考研论坛找到很多有用的资料,也收益很多师兄师姐的成功经验,为了将这份无私的爱心传承下去,我仅就个人的一些看法和建议写出来,供后来人参考,重点说说专业课的情况。

财务工作经验及教训(通用8篇)

财务工作经验及教训(通用8篇)

财务工作经验及教训(通用8篇)财务工作经验及教训篇1第一次当会计“滥竽充数”———我没耐心92年第一次在会计岗位上任职的时候,我是在一家私营纸箱厂里当出纳,因为不是学会计专业出身的,干这行工作只能在兼职会计的指导中学记现金账和银行日记账。

后来我发现兼职会计一个月来纸箱厂上了4个上午的班,每月工资和我一样多。

所以,会计要教我填记账凭证时,我以不懂会计科目的借贷关系为理由来拒绝他的“好意”。

心想,干财务工作是账越少越轻松。

而会计知道我没有好学上进的信心,也就不想“麻烦”我太多。

于是,一次免费拜师的大好机会就这样失去了。

第二次当会计“经验不足”——我太细心面对这种遗憾,在95年随军来到部队后,感觉特别的强烈。

所以,我下决心一边报考会计证,一边自考财会专业。

常言说得好:“功夫不负有心人”。

这不,在前后不到三年的时间里,我分别考取了会计证和财会专业证书时,部队军工厂刚好要面对军嫂招收会计,通过面试和笔试后,我顺利地当上了一名实习会计。

如果说第一次在会计岗位上是因为不学而感到遗憾的话,那第二次在会计岗位上感到遗憾的就是理论和实践相差太远了。

所以在实习期的头七天里,财务主管知道我不会记账和填写记账凭证,感到很失望。

不过,她看我很好学,而且不懂就问,也不觉得是个“朽木不雕”的料。

与是,吩咐我说:“你要在半个月之内,把所有的账本(原材料、产成品、包装物明细账,应收应付明细账,管理费用、制造费用明细账,各科目的分类账)和记账凭证熟悉清楚,然后开始学填记账凭证……经过半个多月熟悉做账流程后,前任会计问我说:“你现能否看懂所有记账凭证和账本是如何填写和登入的”?“基本看懂了”,我很自信地回答她。

为了测验我对做账流程的理解程度,前任会计要我把做账的前后顺序写出来给她看。

而此时的我除了很惭愧地向她交白卷以外,刻苦钻研专业理论和加班加点地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成了我的家常便饭。

眼看三个月的实习期只乘半个月了,会计主管突然来通知我说:“这个月的会计报表你要在下月7号之前独立完成填写和编制。

财务人员财务管理经验

财务人员财务管理经验

财务人员财务管理经验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财务管理对于企业的稳定发展和持续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名财务人员,积累丰富的财务管理经验是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关键。

以下是我在财务管理领域多年工作中所总结的一些经验和心得。

一、扎实的财务基础知识财务工作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领域,扎实的财务基础知识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石。

这包括对会计原理、财务报表分析、成本核算、预算编制等方面的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

会计原理是财务工作的根本,只有清晰地理解了借贷记账法、会计恒等式等基本概念,才能准确地记录和反映企业的经济业务。

财务报表是企业经营状况的综合反映,熟练掌握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能够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中洞察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流动情况。

成本核算对于企业的成本控制和决策制定至关重要。

了解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如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并能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准确计算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预算编制是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科学合理地编制预算,能够为企业的资源配置提供明确的方向和依据,有助于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二、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财务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一个小小的错误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因此,严谨细致是财务人员必须具备的工作态度。

在数据处理方面,要确保每一笔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无论是记账凭证的录入,还是财务报表的编制,都要反复核对,避免出现数据错误或遗漏。

在财务分析中,要对各项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不放过任何一个异常点,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同时,要严格遵守财务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

不随意篡改数据,不虚报账目,保持财务工作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财务管理工作并非孤立存在,它需要与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进行密切的沟通和协调。

与业务部门的沟通尤为重要。

了解业务流程和业务需求,为业务部门提供专业的财务支持和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成本控制和效益提升。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培养经验总结-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培养经验总结-

厚殖土壤,精心培育,着眼长远,培养可持续发展的高端应用型会计管理人才——西南财经大学培养经验总结一、概况2004年,西南财经大学作为全国首批MPAcc教育试点单位之一,开始开展MPAcc招生、培养工作。

2005年3月,首届在职学生进校;2009年,随着专业学位项目开始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招生,当年9月,首届全日制学生进校。

西南财经大学MPAcc项目依托学校80余年办学历史过程中在财经科学方面所形成的厚重积淀,借鉴国内外相关项目的成功经验,立足西部,面向全国,充分发挥本校会计学国家级重点学科的优势,通过整合校内外丰富的会计、经济及管理教育资源,面向会计职业需求,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具备系统专业知识、具有较强观察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会计专门人才;培养具有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能够胜任企事业单位财务经理及以上职务并具有成为单位财务总监、总会计师潜力的高层次会计管理人才。

目前,我校MPAcc项目拥有全职教师61人,其中教授21人,副教授27人,具备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为79.37%;同时,还聘请了数十位MPAcc校外导师与讲座教授。

截止2014年6月,共计招收10届在职MPAcc学生,其中8届已毕业,2届在读,总计培养991人;招收5届全日制学生,其中3届已毕业,1届即将毕业,1届在读,总计培养927人。

二、培养特色项目运行十年以来,我校结合西部地区和本校的实际情况,逐步摸索出一套符合自身特点的MPAcc办学经验,并在过程中不断加以检验和改进,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果。

(一)全面、全程的双导师制度教育我校从2005年起就开始对MPAcc实行双导师制,即以校内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资格的正、副教授为主,同时吸收会计实务部门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参加,使得每名MPAcc学生均有校内、校外2位指导教师。

2009年起,此项目同样在全日制MPAcc中实行。

目前,我院有36位校外导师,并还在不断筛选、补充中,他们均是来自于各实务部门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多为会计师事务所的所长,大型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总会计师、财务总监,政府部门主管会计或相关业务的局长、处长等,全部具备高级职称。

我与西财MPACC(共5篇)

我与西财MPACC(共5篇)

我与西财MPACC(共5篇)第一篇:我与西财MPACC“我与MPACC”之经典四篇第一了解篇“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虽然我凭自己的努力做到了财务总监的职务,但在与高素质的CFO交流中总感觉“差距咋那么大呐?”。

我决定通过深造来提高自己,当时西财会计学院第一期财务管理研修班正在招生,我毫不犹豫地报名了。

通过一年多的学习,经过郎咸平、牛根生、王石等大师们的洗礼,感觉自己的视野开阔了,肚子里的“货”增加了很多。

于是我对听课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西财的课堂是开放的,我也经常利用周末或晚上到西财听课。

一次偶然机会,我跟MPAcc结了缘,虽然之前听说过MPAcc,但没有深入的了解。

那一天是2008年12月20日,西南财经大学MPAcc联合会成立大会在光华西厅召开,卓志副校长,研究生部和MPAcc中心负责人及校内外导师出席,大会审议了MPAcc联合会章程,公布了联合会会徽。

联合会理事长介绍了联合会章程的相关内容。

会后与会人员来到“西南财经大学MPAcc联合会会员基地”举行了揭牌仪式和相关活动。

我也厚着脸皮参与了各种活动,并跟其他学员一起合影,现在我还经常看看那张珍贵的照片。

其间我了解了MPAcc的办学特色,并被MPAcc的课程所吸引。

我当时就下定决心今后能成为MPAcc的一员。

第二备考篇“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备考复习的过程是辛苦的,尤其是我们一边工作又一边学习的在职考生。

作为近40岁的大龄考生,我对自己进行了客观的分析。

无论是天资还是基础,我与其他考生相比都处于劣势。

但我相信勤能补拙,我更多的是靠大龄学员的沉稳、认真、执着和勤奋补了我的弱项。

凡事预则立,在日常工作中任何事情都需要事先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在展开复习之前,我详细分析了考试科目,再根据自身的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复习策略,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并且保证可以完成的复习计划。

综合包括会计、语文、数学、逻辑这四门课。

会计与中级会计师考试难度相当,语文只是写作,数学包括微积分等内容,逻辑我没接触过(但自我感觉思路还不算混乱),英语跟四级差不多。

西南财经大学全日制mpacc专业会计硕士考研经验心得分享(转)付复试真题

西南财经大学全日制mpacc专业会计硕士考研经验心得分享(转)付复试真题

我是二战考生,一站的时候就很羡慕那些成功上岸分享经验的人们,哈哈,这次终于轮到我了。

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本科双非院校,会计专业,报考2019年西南财经大学全日制mpacc,前几天拟录取了。

初试排名300+,复试小小逆袭了一点,最终排名100+。

上岸之后再回首,总结了一些关于“一战败+二战胜”的经验和教训,分享给大家,希望能给研途征战的你们一点帮助。

教训一选老师要趁早。

各位想必都在各大论坛、贴吧看过前辈的经验贴,说实话,选择老师真的是你进入考研的第一关。

一战的时候,管综-逻辑买了赵鑫全、老吕的书,网课也买了不少,但是我鬼迷心窍选择了一个叫做“MBA大师”的app,跟薛睿学逻辑。

结局惨不忍睹。

我认真学了几周后发现,在知识点全部讲完后,逻辑题只能看懂并做对10%,我就开始慌了,立马换老师。

第二个老师是老吕,当时已经七八月份,不断找寻老师的失败、异乡备考已经让我非常焦虑,我选择不再看任何老师的网课,管综三科直选老吕。

二战时候老师换了七七八八,简单对比一下。

①数学老吕换陈剑。

很多经验贴说陈剑的数学难,其实我跟了他之后真想抽自己两大耳光。

我挺喜欢陈剑的风格的,讲得细致、总结完整,他跟老吕最大的不同就是,老吕很少更新自己的题目。

吕可能更多强调他的母题系列吧,基础、暑期包括到后面的逆袭班,讲解知识点都用同样的例题,因为我自己在一战的时候并没有买很多题目做,相同的题目一遍遍做,因为给我造成一种我真的啥都会的错觉,这种错觉的坏处就是,当你上了考场,题型变换得你猝不及防。

一战数学滑铁卢,错了11个,导致我二战数学花精力时间最多,把陈剑的那本历年真题总结了好几遍。

另,一定要买陈剑讲真题的网课!相信我,比你自己单刷历年真题三遍都值得!②逻辑依旧跟老吕。

我觉得逻辑真是老吕三科中讲得最好的,跟他没问题。

二战也听过王诚老师的逻辑,但是跟着老吕练成的思维方式让我放弃了。

可能当你适应了一个老师的思维方式之后,其他都很难再如你意了吧。

2014年西南财经大学会计专业课个人经验

2014年西南财经大学会计专业课个人经验

一战西财成功,作为一个从二本院校考来的,感慨万千。

初试总分是390+数学是135专业课125政治英语太烂了,不在这里献丑了。

从我的分数大家应该大概能明白,得分关键是满分为150的两门课数学和专业课,英语和政治真心不怎么拉分。

我就在他上面补充一点哈先说几个小问题1、辅导班我没有报辅导班,但并非我没有上辅导班。

我讨厌那些辅导班,一上课上一上午甚至有的还是全天,这样会上吐的,我听一个小时就听不下去了。

所以,我喜欢把辅导班的视频下下来每天插空的听几讲,慢慢的听完,个人感觉这样效率很高,如果喜好跟我一样的可以试试。

2、关于初级职称这几天好多人都在问我要不要报初级职称的考试。

这个问题让我真心不好回答。

我去年是考了,我们去年是十月底考的,我从十月出开始看书,只看的经济法,没有看会计,经济法还就看了轻松过关那本书,题都没怎么坐,每天就看或者背一个小时,最后两门都过了还都70+感觉还行。

不过我想说,这个真心浪费时间,十月那个月对我简直是煎熬,那时候英语做的一片糟,又要看初级不想钱打水漂了,大家都在讨论这招聘会,同时还在准备省注协会长奖学金选拔的考试,复习的一团糟心特别的乱。

所以,如果你基础扎实,对于税法像增值税所得税那些学的好,那就报吧,这样起码不会浪费你多少时间,但是如果这些税学的不好就算了吧,因为要么你要下很大的功夫,要么考了也是白考。

主要说一下专业课吧其他几门经验不在这里献丑当初开始准备专业课的时候真心感到非常的迷茫,不知道从何如何,也不知道西财专业课的难度,问了很多学长学姐可是还是一头雾水。

先说一下我用的资料:赵德武的会计学,彭邵兵的财务管理,这两本都有配套的学习指导,我都买了,不过看完觉得没什么用。

不过有一本邓亚光的公司财务的学习指导,后面的计算题坐着不错。

我在淘宝上买了电子版,附件太大了传不上来,大家可以买个电子版打出来看看。

除了西财的专业书之外,推荐看中级职称的会计,注会神马的资料没必要看专业课资料个人感觉没什么必要,不过可以找找真题看看,用法我后面会讲。

过来人故事分享:忆我的西财MPAcc情

过来人故事分享:忆我的西财MPAcc情

过来人故事分享:忆我的西财MPAcc情写于2011年8月7日去年的今天,我拿着西财的MPACC的录取通知书,怀着复杂的心情等待着开学的来临。

今年的今天,我将以应届毕业生的身份,等待着下半年就业时刻的来临。

一年,转瞬就过去了;但仅仅一年,也给我留下了很多难以忘怀的时光。

记忆的瞬间太多太多了,但今天我要说的是西财的情。

当我踏入校门的时候,曾经抱怨西财1.5万一年的学费;曾经抱怨西财每个月200块可怜的补助;曾经抱怨西财的运动场晨跑要办50元一年的晨跑卡;曾经抱怨西财体育馆打球要收费。

......可是一年过去了,我发现我在抱怨中喜欢上了西财。

喜欢上了西财的MPACC这个集体。

首先说说老师;给我们代课的老师都是副教授以上,其他学院给我们代课的老师也是很牛的。

西财出身的老师都对西财有着浓厚的情。

给我们代税法的老师是一女强人;课间直接坐在桌子上,翘着退告诉我们:进了西财,只要你们努力,经济困难都是暂时的。

然后就开始告诉我们,当年他在西财上大学的时候,班上的高考录取平均分全国第六;给我们讲,他们班上的同学有几个当了财务总监,几个当了行长。

我们可敬可爱的院长,上课的时候给我们讲他们当年在西财读书的时候,如何把节省下来的钱买金庸的武侠小说;如何半夜躲在被窝里面看小说。

给我们讲,他为了参加我们学院的开学迎新晚会,如何不停的赶飞机。

还有与众不同的李老师;李老师当年下海经商,赚了不少钱,现在又回到学校当起了老师。

李老师上课的时候很少讲课本上的东西,大部分时候会讲他的人生经历,告诉你成功的黄金法则,告诉你社会上的一些很实用的东西;甚至还告诉女生如何挑选男朋友,告诉男生如何和自己的老婆博弈,让自己的老婆心甘情愿的当煮饭婆还不抱怨。

李老师还动情的讲起,当年在西财读书的时候,他的班主任是如何通过一次野外爬山,把他们班上的男生和女生变成亲密的兄妹关系的。

在他们读书的年代,男生和女生比较害羞的,很少交流;通过那次活动,他们班上的男生和女生关系有了很大的改变;直到今天,李老师还非常怀念大学的这段美好的时光。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考研过来人复试经验分享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考研过来人复试经验分享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考研过来人复试经验分享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考研过来人复试经验分享会计学院复试所考内容和初试基本一样,就是略微难些,题量还是比较大的,做完不会剩太多的时间,题型还是简答、论述、分录、计算题。

本人会计学研三,感觉复试不能轻视,我是初试高1分被录取,主要是由于复试笔试成绩高,90多。

我认为最起码要超过中级的难度,比注会简单很多,我是直接用的注会书,特别难的章节不看,像会计中的企业合并,合并财务报表编制、外币折算等,财务管理中的期权的计算等,尤其不能忽视简答题,知道的全写上。

英语是专业课笔试,最好是背一些专业词汇,回答的时候用简单句(主谓宾即可),这个差别不大,一般都是70多分,因为面试的老师都是会计学院到外国交流过的,口语很好的,一般都回答的不会很好。

专业课面试是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前要推选出一个口才较好、普通话较为标准的人总结发言,大家不要太抢,一个小组的成绩差不多,切忌不要瞎说,不太确定的话要用试着回答的语气。

网上说15号会出成绩,高分者(超过复试线20分往上者)不需要担心复试,算下来不会被刷,10分左右者关键在于复试好好表现,高1到5分的同学也不要灰心,西财的复试特别公平,我听说过各种擦线党最后被录取的事情。

至于0.5到1分的加分项,本科要是公开发表过论文,要提前向学院申请,到时候会出通知。

加1分需要发表北大或者南大核心,这个要求很高,我们研究生成功发表的也没多少;发表加0.5分的最多需要一个月,西财这个市很发达,可以联系一上西财的学长学姐发表一篇,早些安排完全可以来得及,这个加分项主要是对于分数不太高的同学用处大。

【会计硕士考研经验】凯程2015年会计硕士平均成绩229,源自凯程集训营高强度辅导、名师授课、内部资料、严格督导和全方面测试,欢迎播放李天yu、田miao等同学的经验分享视频,其中大多数都是跨专业的学生,还有一部分是本科二本的同学。

会计硕士在录取的时候非常公平,招生人数多(各个学校招生人数在20-100人),加上凯程的专业辅导与人脉关系,凯程已经成为了会计硕士的黄埔军校,每年考取各校会计硕士的人数是其他院校的总和还要多。

西财成本会计财务管理财务会讲义计课件

西财成本会计财务管理财务会讲义计课件
外部来源
2021/2/7
19
(二)资本商品的价值因素
1.资本的使用价值 –(1)资本具有货币的使用价值 –(2)资本具有劳动力的使用价值
2.资本的价值 –(1)资本的形式价值:垫支价值 –(2)资本的内涵价值:产出价值
2021/2/7
20
(三)资本的价格
1.资本价格的性质 2.市场利率的构成
2021/2/7
11
(四)财务管理的目标
1.财务目标的性质 2.现代财务的目标:资本价值最大化
2021/2/7
12
(五)财务的职能
1.筹资职能:资本的筹集与来源 2.调节职能:资本的投入与流转 3.分配职能:资本收益的分配 4.监督职能:资本价值过程控制
2021/2/7
13
三、财务资金运动
2021/2/7
25
(二)一般收付业务
1.一般终值
F=P(1+i)n
2.一般现值
P=F(1+i)-n
3.利息 I=F-P
2021/2/7
26
(三)年金收付业务
1.年金终值
FA=A
(1i)n i
1
2.年金现值
PA=A1(1i i)-n
3.年偿债基金
4.年投资回收
2021/2/7
27
(四)特殊年金形式
递延FA=FA ( 共n期 )
递延PA=A×[(PA ,i,m+n)-(PA ,i,m)] 或 =A×(PA ,i, n )(PA ,i,m)
2021/2/7
30
3.永续年金:无限期收付
永续FA → 不存在
永续
PA=
A
1 i
2021/2/7
31
二、投资风险价值

西南财经大学财会学硕考研心得分享

西南财经大学财会学硕考研心得分享

西南财经大学财会学硕考研心得分享转眼间,考试已经过了快两个礼拜了,时间过得好快。

还记得8号考完试以后回到寝室,当时寝室剩下我和另外一个室友,一边收拾东西一边在聊天,感想教训牢骚,BLABLA……我俩都是从去年3月份开始是按着方案准备,其实从大三上学期就开始的,刚开始是从数学课本开始,但是看得少而且不精,所以复习量约为零。

回想一下10个月的备战,虽然不能说是特别辛苦或是怎样,但确实是类似苦行僧般的生活。

这一届好多人考研,大概从大三开始,就开始弥漫考研的气氛了。

我俩都觉得准备了这么长时间,结果考试那两天感觉很儿戏地就过了,终究学了多少,得到了多少,最后又能收获多少,可能都不清楚了。

我考的是西财的财管,室友考东财的会计。

室友是典型水瓶座,有点优柔寡断,而且容易想太多,有点爱发小牢骚。

她从大一开始,成绩就很好,我觉得她专业课其实学得还是挺踏实的。

顺便提一句,我们本科学的会计。

东财的会计专业课考得挺难的,不仅有广度还有深度。

今年又加了一本管理会计,所以室友学得很崩溃。

她不止一次提到过,考专业课感觉就是拼运气,考试前复习到了就好,复习不到就没方法了,除非是每一个知识点都学得很精很透彻。

如果是以前,我可能会不认同。

但是后来我们一起做过一些东财的真题,虽然没到注会的难度,但其实是接近的,考得很细很细。

而且学过中财的童鞋应该都知道,刚学完可能觉得不难,时间一长,就容易忘,有的知识点就是要不断地重复重复再重复,即使这样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只是说后期再拣起来会容易些。

说一下我自己。

我从三月份开始准备,报了一个数学的根底班和政治的全程,报的考研网校。

先从数学说起好了,考研网校的春季班我记得是4月中旬还是4月末开始的吧。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春季班有10天左右的课,大概是二分之一的高数,四分之一的概率和线代。

我是在老师讲课之前把数学课本看了一遍,用的是最经典的那几本教材,总逛论坛的童鞋应该知道是哪几本,在这里就不啰嗦了。

我当时是买了11年的数学大纲,对着来复习,这样就可以防止看得不够细或者复习的内容太多。

会计硕士考研:西财大高手分享的主要秘籍

会计硕士考研:西财大高手分享的主要秘籍

会计硕士考研:西财大高手分享的主要秘籍内容来源:凯程考研集训营考取名校是很多人的目标,但是我们应该了解,考研的竞争力是很大的,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应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所以我们应该了解一些考试的经验。

下面是为大家总结的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考研复试经验。

笔试有一定难度,总共六道大题,会计和财管各一道论述,会计还有两道做账的题,财管是两道计算。

论述:1.论述基本每股收益,稀释每股收益,除去非常损益后的每股收益的基本涵义以及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2.论述影响公司资本结构的因素。

会计做账,第一道是关于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确认计量处置,其中有关联方交易的抵消,账面值和公允值差异引起的对利润的调整,长期股权部分处置后的分录。

第二道是先做十来笔分录,大都关于销售的(有售后因质量问题退回),然后再算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

财管:第一道是关于股票价值的计算,有阶段股利和固定增长率两种,然后是评价该投资组合的风险。

第二道是关于企业EBIT,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的计算。

面试,专业面试和英语面试时分开进行的。

老师都很和蔼。

专业面试一般六人一组,先是对最基本情况的自我介绍,然后派一人抽题,有会计和财管两组题,随便抽一道,有一次换题的机会,接着小组简单讨论,派代表陈述观点,别人可以补充,最后老师会关于这个问题细化或扩张,分别简单地问每个同学一个问题。

不会的话老师会适当引导。

我们组抽到的问题是: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指的是什么,若两者不能兼顾如何取舍。

还知道有一组的题目是: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会计账户的涵义和内在联系。

听大家反映,抽到的题一般都不是太难。

英语面试一般五分钟,简单介绍,然后老师会问一些专业问题,我所知道的有:产品成本的构成,资产负债表的内容,基本每股收益指的是什么,稀释每股收益指的是什么,两者的区别。

对大多同学而言,都不会说什么,停留在能听懂问题的水平。

所以大家可以看看专业词汇,也没必要太准备,因为这部分大家差异不大,而且所占总分比例也很低。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学硕专业考研经验心得分享(转)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学硕专业考研经验心得分享(转)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学硕,第二名拟录取。

总分401.政治68,英语一82,数学三123,专业课128.我的心路历程:为什么考研呢?为什么不选择一个更好的学校呢?这是我被问过的最多的问题,因为身边的人选择的都是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重大或者川大之类,甚至我的老师也这样建议我。

为什么呢?被问的多了,我也开始认真去想了。

首先,我本科是会计学专业,我发现会计学专业毕业的人太多了,大学四年自我感觉自己并没有成为一个很专业的人,我希望我能站在一个更高一点的平台上,所以,我打算考会计学的研究生;其次,选什么样的学校呢?首先考虑的是,好的综合性大学还是专业性强的财经院校呢,我选择后者,各有各的优势吧;最后,为什么选西财呢?专业性+地域,专业性强,位于成都。

I like it.That is all.我的二战历程:我是二战,而且两次都是选的西财的会计学。

二战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最后的结果,还有对生活的态度。

I am not afraid of tomorrow for I have seen yesterday and I love today.一战:也许是从未经历过,自从决定考研,每天都充满斗志与莫名的自信,每天早出晚归,三点一线,也有一起战斗的室友。

那时候,自以为自己准备得足够全面,我一个人看的书都堆满了窗台,估计是全教室书最多的一位了……最终的失利给我的打击很大,我觉得我已经很努力了,可也给我了一个很大的警醒,真的有那么难吗?不,并不难。

真的尽力了吗?不,足够努力,但未尽力。

方法不对,观念不对。

我发现自己还停留在高考的观念,以为准备得足够全面和足够努力就可以。

大错特错!首先,时间不允许,高考可是准备了三年,而考研,最多一年的时间;其次,高考试卷已经非常熟悉了,还有老师指点,我们基本上是跟着走就对了,而考研不是。

时间有限,我意识到了方法与效率的重要性。

选择二战,我只有这个念头。

二战:这条路,真的不好走。

总结个人财务管理的经验与教训

总结个人财务管理的经验与教训

总结个人财务管理的经验与教训在个人财务管理方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验和教训。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一下我个人的财务管理经验和教训,以希望能给读者一些启示和帮助。

1. 设立明确的目标要有效地管理个人财务,首先需要设立明确的财务目标。

这可以是短期目标,如存储一定的紧急基金,或是长期目标,如购买房产或退休计划。

设立明确的目标有助于我们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财务规划和决策,并保持动力和纪律。

2. 制定详细的预算预算是个人财务管理的基础。

通过制定详细的预算,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每个月的收入和支出情况,并了解自己的消费习惯。

在预算中应包括日常生活费用、固定支出(如房租、水电费等)、娱乐开销以及储蓄等。

要确保预算合理,并且有意识地控制开支,避免过度消费和浪费。

3. 建立紧急基金紧急基金是个人财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意外事件或紧急情况总是不可预测的,如果没有紧急基金作为备用金,可能会造成财务困境。

一般而言,一个人的紧急基金应该足以支付3至6个月的基本生活费用。

所以,在财务管理中,要始终将储蓄紧急基金列为首要任务。

4. 慎重考虑借贷借贷是实现一些消费目标的常见手段,如购房、购车等。

然而,借贷也伴随着风险和责任。

在决定借贷之前,我们需要慎重考虑自己的还款能力和利息成本,并确保借款不会对自己的财务状况产生过度负担。

此外,要避免过度依赖借贷,尽量采取节约和储蓄的方式实现自己的消费目标。

5. 稳健的投资组合财务管理中,投资是实现财富增长的重要方式。

然而,在进行投资时,我们应该保持谨慎和镇定,并建立一个稳健的投资组合。

这意味着要将投资分散在不同的资产类别和市场中,以降低风险,并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时间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工具。

6. 不断学习和调整个人财务管理是一个不断学习和调整的过程。

我们应该时刻关注财务知识的学习,了解投资市场和经济动态,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个人财务计划。

此外,定期审查自己的财务状况和目标的实现情况,做好适当的调整和规划。

我的财务管理经验

我的财务管理经验

我的财务管理经验财务管理对于一个人的个人财务状况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积累了一些宝贵的财务管理经验。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我学到的财务管理经验,并讨论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1. 设立明确的财务目标和规划一个良好的财务管理开始于设立明确的财务目标和规划。

在我的经验中,我首先制定了一个长期的财务目标,并将其分解为可量化的短期目标。

例如,我设定了购买一辆新车的目标,并为此确立了每月存储一定金额的规划。

这样一来,我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支出,并在达到目标时感到成就感。

2. 制定详细的预算计划预算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工具之一。

通过制定详细的预算计划,我能够更好地掌控我的收入和支出。

我会详细列出我每月的固定支出,以及一些可变的支出项目。

这样一来,我可以更好地管理我的资金,并确保我有足够的储蓄,以应对紧急情况或未来的投资。

3. 控制开支和消费习惯控制开支和消费习惯是财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我学到了一些技巧来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并改变一些不良的消费习惯。

例如,我尽量少用信用卡,并优先使用现金付款,以更好地掌控自己的开支。

我还开始制定购物清单,并避免冲动购买。

通过这些方式,我能够节省更多的资金,并为未来的投资积累更多的财富。

4. 持续学习和投资财务管理没有捷径,只有不断的学习和投资才能实现长期的财务成功。

我时常阅读财经杂志和书籍,关注各种财务投资的新趋势和机会。

我在股票市场上投资一部分资金,并积极寻找可能的投资机会。

通过持续的学习和投资,我能够不断提升我的财务管理水平,并使我的财富得到更好地增值。

5. 建立紧急基金和养老金计划在财务管理中,建立紧急基金和养老金计划是至关重要的。

我会定期将一部分收入存入紧急基金账户,以备不时之需。

同时,我也会参与公司提供的养老金计划,并自己额外投资一部分资金到其他退休金计划中。

这样一来,我可以确保未来有充足的资金来应对意外情况和退休生活。

总结起来,我的财务管理经验包括设立明确的财务目标和规划,制定详细的预算计划,控制开支和消费习惯,持续学习和投资,以及建立紧急基金和养老金计划。

西南财大培训后的收获和感想

西南财大培训后的收获和感想

西南财大培训后的收获和感想在西南财经大学的培训期间,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并且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以下是我在培训中的收获和感想。

通过这次培训,我学到了许多关于金融和经济的理论知识。

在课堂上,讲师们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详细的解析,让我对金融市场和经济运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学到了很多关于货币政策、宏观经济、金融市场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非常有帮助。

培训还注重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

在课程中,我们不仅学习了理论知识,还进行了许多实践操作。

例如,在金融实验室中,我们可以通过模拟交易来学习投资和风险管理的技巧。

这种实践操作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金融市场的运作规律,并且提高了我的实际操作能力。

培训还注重培养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在许多课程中,我们需要组队完成项目或讨论课题。

通过与同学们的合作,我学会了如何有效地与他人合作,如何倾听他人的意见并做出合理的决策。

这对我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都非常重要,因为团队合作和良好的沟通能力是成功的关键。

这次培训还给我带来了许多的启发和思考。

在课堂上,讲师们分享了许多他们的经验和见解,让我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我开始思考自己的兴趣和优势,以及如何将它们与金融行业相结合,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这次培训让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并且愿意为了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

我还结识了许多优秀的同学和导师。

在培训的过程中,我与他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互动,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

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勤奋努力都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激励。

我相信,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和合作,我能够不断地提升自己,实现自己的目标。

总的来说,西南财经大学的培训给了我很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让我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明确的规划。

我学到了许多关于金融和经济的理论知识,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这次培训给我带来了许多启发和思考,让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我衷心感谢这次培训,相信它对我的职业生涯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2020年一战西财:MPAcc备考经验分享

2020年一战西财:MPAcc备考经验分享

/?fromcode=9822 2020一战西财:MPAcc备考经验分享
很多人对于备考和复习规划还不太清楚,这位学长分享了自己的考研经历,希望可以给大家多多的能量。

近几年,MPACC的火爆程度有目共睹,一方面分数线不断上涨,另一方面复试/录取比也是节节攀升。

所以,对于想读财会类研究生的考生,我的建议是:如果高数还不错的,建议考学硕(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均可),最起码可以调剂(考MPACC的话只能在考管理类联考的那7个专业选择调剂);如果高数差一些,或者不想选择学硕,可以选择396,至少竞争不像会计专硕这么激烈。

如果你最终依然决定考会计专硕,那么你可以参考我下面写的东西,但是需要全力以赴。

特别的,MPACC择校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但是我不在这里细说,主要说一说备考的事情。

初试备考
1、逻辑
暑假之前看要点精编,形式逻辑课多听几遍,加深理解;暑假做习题;9月、10月做真题模考,真题做完可以做冲刺题练手感,12月回顾总结。

特别提示:如果你觉得自学有点吃力的话,可以选择报个班,我报的是研途宝考研班。

老实说收获很大,各个类型的题目都做了梳理,并且学到了解题方法和技巧。

2、写作
时间安排:9月预报名之前要看点精编,掌握作文的写作框架、小作文各种逻辑谬误的写法,用往年写作真题练练笔,同时积累素材;10月可以看母题50练,先自己在规定时间内写一篇,然后比照范文学习。

条件允许的话可以找人相互批改作文。

总之,大小作文虽然和高中写的作文有较大差异,但是都需要不断积累素材加上勤练笔。

不管怎么说,考研落下帷幕,这一路走来,感悟良多,希望让你们有所收获,也祝各位考研人早日成功!。

西南财大培训考察心得体会

西南财大培训考察心得体会

西南财大培训考察心得体会作为西南财经大学的一名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我有幸参加了一次培训考察活动。

这次活动是为了让我们学生更好地了解财务管理领域的实际运作和应用,提升我们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通过这次培训考察,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心得体会。

首先,这次培训考察活动给我提供了一个了解财务管理领域运作的机会。

在实际考察中,我们参观了一家大型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并参与了一些实际运作的环节。

通过实地考察,我亲眼目睹了财务管理人员是如何进行日常的会计核算、资金管理以及控制预算等工作。

这让我对财务管理的实际操作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使我对财务管理领域的工作内容和重要性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其次,参加这次培训考察活动,我感受到了财务管理工作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财务管理的实践过程中,团队的配合和协作非常重要。

一家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需要与其他部门紧密配合,共同完成对企业财务状况的把控和决策支持。

在参观中,我看到了财务管理人员之间的密切配合和有效沟通,他们通过有效的团队协作,共同完成了各项任务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团队合作能力在财务管理领域中的重要性,同时也激发了我提升自己团队合作能力的动力。

此外,通过这次培训考察,我也感受到了财务管理领域的挑战和机遇。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挑战性的经营环境。

在实地考察中,我了解到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及时把握市场动态,灵活运用财务分析和风险管理工具,以应对市场变化和风险挑战。

但同时,财务管理领域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机遇。

随着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财务管理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

作为学生,我们有机会在财务管理领域中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并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最后,这次培训考察活动也让我认识到了自身在财务管理领域的不足之处。

通过和财务管理人员的交流和学习,我发现自己在财务分析和数据处理方面还有很多的提升空间。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财务管理领域的学习和实践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需要我们持续地学习和积累经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次总分考了402,知道学院的400+大牛很多,也没有炫耀的资本。

但自己曾经从论坛获得了很多无私的帮助,我就写写自己去年考研的经验与教训,希望可以帮助后来人~~~
一、关于复习时间安排
大三下学期,3~6月份,初期复习时间不宜太长,每天三四个小时即可。

复习重点在于数学和英语。

暑假,7、8月份,把握复习的关键时期,建议留校复习,每天复习七至八小时,重点仍是数学和英语。

大四上学期,9~1月7、8号,真正开始全面复习。

重点转移到数学、英语、专业课。

至于政治可以开始稍晚一些,10月份开始。

关于的复习时间,我可以大胆的说10小时,每天坚持下来绝对够了。

二、关于复习过程中心态
一般决定考研的人,刚开始什么都不懂,患得患失,很是迷茫。

大家都是这样,我曾经也是这么过来的。

但自己制定一个计划,静下心来踏踏实实的复习,经历过了才知道一切如此简单。

补习班要不要报,很多人纠结于这个问题。

显然不用报,我负责的告诉你们。

以我自身以及周围同学的经历,补习班实在没有必要。

实在想买个心里安慰的话,就买个政治冲刺班(学长的免费安慰你们咋就不信呢?)。

我还要吐槽一下,考试前几天某补习机构说他们必然压中今年政治大题,然后给我们一本80页的资料书。

你怎么不给我几本政治课本说答案都在里面呢?
考研是个漫长的征程,制定计划,最好劳逸结合,该休息时就休息。

去年我每个周六都给自己放假一天,即使最后的冲刺阶段也是至少休息半天。

正如我的ID,DOTA是我的主要娱乐项目。

当年十一那几天假期,我白天看书复习,晚上通宵DOTA,想想真是疯狂。

三、关于各科复习的建议
1。

数学这次数三考了145,还是可以给大家介绍下我的经验。

从复习开始之时,数学就一直是重中之重,占了总复习时间的相当部分。

第一阶段:大三下学期开始看高数、线代、概率的课本,至于用什么版本。

真心觉得没那么大影响,用你大学本科的课本就行。

关键是扎实的了解课本知识,理解考点,不要似懂非懂的扫一遍。

课后习题不用全做,选作部分即可。

关于考试内容可参见去年考试大纲,每年变化不大。

第二阶段:暑假之前已看完一遍课本,脑海中已有数学的大概框架了。

暑假开始复习李永乐的复习全书,这是毫无争议的。

包括例题、习题,要做到每道题都自己算,做完总结思考一下。

切勿眼高手低,只看不做。

第一次做必然有很多不会的题,遗忘的地方要及时查书,不要气馁,大神都是被虐出来的。

第三阶段:暑假里做完一遍复习全书,9、10月份要再看一遍全书,速度要相对加快,重点做以前的错题难题。

然后开始新的挑战660题,难度是有的,要有心理准备,但题目确实不错。

第四阶段:11月份就开始做数学真题了,难度不大,主要是熟悉考点与题型。

建议在规定3小时之内做完,第一次做不用太在意分数,真题的意义不是看你考了多少分,而是检测自己的只是盲点。

第五阶段:12月份以后,数学就进入了收尾阶段,分配时间可以适当减少。

这期间主要是复习以前的资料,比如复习全书、660题、真题等等,有选择性的看。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此时你的数学思维必然有质的提升。

实在手痒的话,做一本400题。

被打击的话不必太在意,因为这不是本必做的题。

总的来说数三不难,踏实一点话,考研130不在话下。

2.英语
这次英语76分,随意说下我的建议。

单词是每天都要背的,从开始复习到考试前几天,一遍又一遍不断重复.前期每天背一单元,确切的说是看单词,不必每个单词都会拼写,混个眼熟就OK.多看个几遍自然记住了。

然后是阅读,前期买个模拟阅读,每天作个一两篇,主要是锻炼阅读速度。

还可以上外文网站,推荐经济学人,很不错。

后期再做英语真题,要认真研究,做个两三遍锻炼阅读能力。

至于写作,考前一个月复习即可,建议自己多写,掌握大概模式。

3.政治
63分,太丑,自己也没兴趣花大力气复习政治,没脸给大家说经验。

唯一的建议是不用开始太早。

4.专业课
我考的是财务管理专业,不是太高,118分。

但很多论坛同学问我复试的方法,我也就讲讲我的复习感悟。

先说说今年的专业课试题,今年的题目个人觉得灵活了很多,会计涉及到人民币升值的财务影响和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书上都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自己发挥。

而考试的主要难点在简答题与论述题,至于会计的业务题和财管计算题,个人觉得基本没难度。

提醒大家考试时间特别紧,需要锻炼做题速度。

而且要带计算器,LZ就是没带计算器而有几道计算题没写出答案。

我是从9月份开始复习专业课的,如果不是跨专业的话,专业课不用开始太早。

否则到了后期就会有一看课本感觉什么都会,不看就会遗忘的尴尬。

教材有四本,CPA两本,然后西财的会计与财管。

练习题就用了会计的轻松过关与郑亚光的公司财务。

因为今年西财给了考试大纲,所以大家复习就知道了那些是重点。

前中期就是一遍遍的看课本,做练习。

每看一遍,你对内容理解都会进一步加深,而以前的困惑也一点点解开。

到了后期,我建议大家准备一个笔记本,把自己认为可以出成简答论述的知识写下来,这样方便最后系统的背诵。

当然这是我个人看法,像今年我自己猜测的重点题目他基本没考。

还有就是一些所谓内部资料、红宝书,LZ考前就看了所谓研究生自己出的内部题目,结果一道没中。

真心觉得这些参考价值有限。

OK,写了这么多希望没白费。

大家还有疑问,我会尽量解答~
祝大家13年考研顺利,也祝我复试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