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三、四单元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生活在社区里1、 社区: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具有共同的区域身份、某些共同的看法、相关的利益和比较密切交往的社会生活的共同体。

(社区可以是村庄、小城镇、街道,也可以是市区、郊区、大都市等)2、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也是绘制平面图不可缺少的)A.方向:地图上常用的定向方法有三种。

“一般定向法”是地图上普遍采用的方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定向法”:再有指向标的地图上采用此方法。

指向标一般指向北方。

“经纬网定向法”是最准确的定向方法。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弧线叫经线,与赤道平行的线叫纬线。

在地球仪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B.比例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又叫做“缩尺”。

公式:比例尺= ( 注意单位的换算,1千米=100000厘米。

1米=100厘米) 地图上的比例尺,通常有三种表示形式。

线段式文字式。

例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千米” 。

数字式。

例如,1:10000 。

图幅相同的情况下: 比例尺地图范围 描述的内容 大小 详细 小 大 简略C.图例和注记: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叫图例;地图上用作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叫做注记。

(常见图例—见P6)3、社区的功能:社区具有政治功能(如,选举,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经济功能(如人们可以在社区超市购物),文化功能(如人们可以在社区内进行健身和学习,进行体育比赛、文艺活动及各种讲座和培训)和管理功能。

4、社区分:功能社区(例如:工业区,大学区,高科技园区,农场,生活小区,商业区等) 自然社区(例如:村落,城镇等)行政社区(例如:街道,乡,镇,县,市等)社区的差异:社区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规模不同;二是特色各异,包括城乡之间及城市内部之间的差异。

5、聚落是人类生活和聚居的场所。

乡村和城市是聚落两大类型。

先有乡村聚落后才有城市聚落。

乡村聚落即村落,是乡村人们的居住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新人教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新人教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新人教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人类社会的起源1. 人类的起源- 人类的起源地- 人类的进化过程- 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2. 农业革命- 农业的出现和意义- 农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农业革命的发展和全球传播3. 文明的发展- 文明的特征和起源- 五大文明古国的发展第二单元:古代文明与科技发展1. 夏、商、周三代的兴衰- 夏朝的建立和衰亡- 商朝的兴起和灭亡- 周朝的建立和分封制度2.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造纸术和印刷术- 火药、指南针和火腿- 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3. 古埃及文明- 尼罗河流域的发展- 法老统治和金字塔的建设- 古埃及的宗教和社会制度第三单元:希腊罗马古典文化1. 希腊城邦- 希腊城邦的起源和特点- 雅典民主和斯巴达军国主义2. 古希腊文化- 希腊神话和奥林匹克运动会- 希腊哲学和戏剧的发展- 古希腊艺术和建筑的特点3. 罗马帝国的兴衰- 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建立- 君主政治和帝国的扩张- 腐败和外来入侵导致的灭亡第四单元:中世纪欧洲与的传播1. 封建社会的形成- 封建制度的特点和起源- 封建领主和农奴的关系2. 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 领地的扩张和领主的权力- 教会的影响和3. 的传播- 伊斯兰帝国的建立和发展- 对科学和文化的贡献- 在西班牙的影响第五单元:中国古代的政治与文化1. 秦朝的统一与秦始皇- 秦朝的统一和国家制度- 秦始皇的改革和兵马俑的发现2. 汉朝的兴衰与文化繁荣- 汉朝的建立和汉武帝的改革- 文景之治和五经文化的传播3.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繁荣- 丝绸之路的意义和起点- 丝绸之路的发展和商品交流。

七年级上社会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社会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复习提纲●第一课家住平原稻作文化的印记——湄公河平原(类似的有: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1.湄公河平原位置:在亚洲东南部的中南半岛上,地跨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

2.湄公河平原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全年高温,有旱雨两季)纬度位置:低纬度;温度带:热带。

3.湄公河平原适合种植水稻的原因:(自然条件)高温多雨,水网密布,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4.水稻耕作方式:人工劳作。

5.6.稻作文化的影响:(了解)随处可见的米市,各种米制食品(米粥、粽子、米酒等),传统节日“御耕节”等,水上木偶戏。

用机械种庄稼——美国大平原1.美国大平原的位置:北美洲的美国中部地区;纬度带:中纬度;温度带:北温带;2.美国大平原的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特征:终年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冬季严寒)3.适宜种植的农作物:玉米、大豆、小麦。

4.适宜耕种的原因:地广人稀、地势低平、气候适宜、土壤肥沃。

5.小麦耕作方式:机械化生产。

6.发展商品性农业的条件:大面积种植,高度机械化,人口少,商品率高,发达的交通,仓储条件等。

7.美国农业的地位: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

8.掌握美国的相对位置(周围的大洋、国家)、重要山脉(阿拉巴契亚山脉、落基山脉)、重要河流(密西西比河)的位置。

课本P61●第二课与山为邻垂直的生计——安第斯山脉的秘鲁1.安第斯山脉位于南美洲西部,有“南美洲脊梁”之称,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2.由于海拔高低(地势)的差别,导致安第斯山脉的自然景观呈垂直变化。

3.(了解)海拔每上升1000米,温度下降6℃。

4.根据安第斯山脉环境的特点,产生不同的生产生活景观:在海拔较低的地方,开辟梯田,种植玉米、马铃薯、小麦和大麦。

(种植业)在海拔较高的地方,形成干旱草原地带,放牧骆马和羊驼作为衣食来源。

(畜牧业)5.(了解)羊驼毛有“纤维上帝”的美誉。

山地之国——阿尔卑斯山脉的瑞士1.阿尔卑斯山脉位于欧洲,是欧洲最高大、最雄伟的山脉。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三四单元复习资料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三四单元复习资料

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3 4789、比较我国新疆地区和波斯湾地区10、一个地方的为之可以从经纬度位置和相对位置两个方面来描述,区域的自然条件包括这一区域的地形、气候、河流和自然资源等。

区域的人文特色包括区域的人口、民族、城市和乡村、风俗习惯等方面。

一个区域的发展一般可以通过该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等几个方面来认识。

南非:非洲大陆最南端,大西洋和印度洋交汇处。

南端的好望角邻近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交汇点。

地形以高原为主,地表起伏较小,地势东高西低。

地形种类:高原、盆地、平原。

平原主要分布于南非的东北部,高原主要分布于南非中部。

区域内有自西往东流的林波波河,自东向西的奥兰治河。

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最主要),地中海气候(西南沿海地带),热带沙漠气候(西北地区)。

南非是一个多种族聚居的国家,开普敦有非洲的“小欧洲”之称。

南非的人文特色:①南非是一个多种族聚居的国家。

②南非是有多种官方语言的国家。

③南非是一个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国家。

④南非是一个有深刻殖民烙印的国家,也是实行过种族隔离政策的国家。

南非依靠自然条件的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克鲁格国家公园)。

第四单元 文明中心——城市华盛顿,全称为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是美国的东海岸。

历史上,纽约、费城等城市都曾做过美国的首都。

华盛顿之所以能成为首都,除了当地优越的地理环境外,更与特定的历史条件密切相关。

华盛顿是世界上少有的仅以行政职能为主的大城市,管理国家是华盛顿的主要职能。

这里集中了国会大厦、总统府、最高法院等最高国家机关,以及国务院、国防部等联邦行政部门。

华盛顿市区以国会大厦为中心,非为西北、东北、西南和东南四个区,市区内有波托马克河。

国会大厦是国会议员制定法律的地方。

国会图书馆现成为世界上藏书最多的图书馆。

白宫是总统居住和办公的地方,五角大楼是美国国防部所在地,银建筑城五角形而得名。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都在华盛顿设立总部,华盛顿还是一个全美和国际媒体的中心,拥有一批世界知名的报纸和电台,是世界航少见的、一直按照最初的城市设计构想建设起来的城市。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四单元复习提纲-课件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四单元复习提纲-课件

2023
PART 02
第三单元:三国鼎立
REPORTING
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
汉朝末年政治腐败和 社会动荡
曹操、刘备、孙权等 人的崛起
黄巾起义和东汉末年 的军阀割据
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
民族融合和人口迁徙
文化繁荣与科技进步
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
宗教信仰的兴起与传播 士族门阀制度的形成与影响 外来文化的传入与交流
推动了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促进了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
江南地区的开发使得南方经济逐渐超越北 方,成为中国的经济重心。
大量北方人口南迁,加强了不同民族之间 的交流与融合,也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 展。
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
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江南地区的繁荣发展为中国提供了丰富的 资源和财力,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
2023
REPORTING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 、四单元复习提纲ppt课件
2023
目录
• 第三、四单元概述 • 第三单元:三国鼎立 • 第四单元:江南地区的开发 • 第三、四单元重点、难点解析 • 第三、四单元复习题及答案 • 第三、四单元知识结构图
2023
PART 01
第三、四单元概述
REPORTING
三国鼎立时期的知识结构图
三国时期的经济与文化
曹魏的屯田制
蜀汉的丝织业
吴国的造船业
江南地区开发的知识结构图
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 北民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技术
江南地区开发的知识结构图
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江南地区开发的历程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初步开发
江南地区开发的知识结构图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复习提纲文明中心——城市1、最早出现的城市是人类文明发端的标志,城市成为文明的中心,它是文明的见证。

2、不同城市的特色不同,表现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各个方面,成为不同文明鲜明的标识。

第一课、美国政治的心脏:华盛顿3、华盛顿,全称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是美国的首都,位于美国的东海岸大西洋的西岸。

美国的最高立法机关国会大厦、最高行政机关白宫(总统)和最高司法机关最高法院都设在这里。

4、历史上,纽约、费城等城市都曾经是美国的首都。

华盛顿之所以能成为首都,除了当地优越的地理环境外,更与特定的历史条件密切相关。

5、华盛顿市区以国会大厦为中心。

6、华盛顿是仅以行政职能为主的大城市。

管理国家是华盛顿的主要职能。

7、华盛顿不仅是美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更是一个全美和国际媒体中心,其表现为在这里有一批世界知名的报纸和电台;有大量的国际性组织和机构。

第二课、文化艺术之都:巴黎8、法国位于欧洲大陆的西部,巴黎是其首都。

9、巴黎位于法国的北部,塞纳河西岸。

巴黎发源于河中心的西岱岛10、巴黎是文化艺术之都。

主要体现在:①有众多的博物馆,其中卢浮宫、奥赛博物馆以及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共同构成了法国文化艺术的巨幅画卷。

②人们将对文化艺术的热爱融入生活中,如“街头艺术”、露天画廊、左岸古旧的咖啡馆、旧书摊。

11、巴黎成为“文化艺术之都”的原因:①塞纳河畔优越的自然环境;②历代君主或总统致利于文化艺术的保存、收藏和建造;③巴黎人对文化、艺术的宽容、热爱、欣赏、接纳和传承精神;④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

第三课、IT新城:班加罗尔12、印度地处亚洲的南部,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

班加罗尔是印度南部的城市,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被誉为亚洲的硅谷,是全球著名的信息技术中心。

13、班加罗尔信息产业迅速的有利条件有:自然条件优越;政府大力扶持;高校云集;古代印度文明在数学和逻辑方面的深厚积淀;英语是印度的官方语言,无语言沟通的障碍;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等。

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一、人类社会的发展1.人类的起源与迁移a.人类的起源b.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c.人类的迁移与文明的兴起2.农业的发明与社会的变革a.农业的发明及意义b.农业革命与社会的变革c.文明的兴起与城市的形成3.文化的形成与发展a.文化的定义与特征c.文化的多样性与交流二、古代中国文明的形成1.夏、商、周的兴起a.夏朝的建立与特点b.商朝的兴起与发展c.周朝的兴起与西周、东周2.周朝的分裂与战国时代a.春秋战国时代的背景与特点b.诸子百家与思想家的兴起c.戰國七雄的争霸与秦国的统一3.秦汉之际的政治制度与文化发展a.秦朝的统一与法家思想b.汉朝的兴盛与儒学思想c.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三、古代世界文明的交流与发展1.亚非古国文明的发展a.埃及文明的特点与贡献b.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特点c.印度河流域文明的特点2.希腊罗马文明的兴起与传承a.希腊城邦的发展与文化特点b.罗马共和国与帝国的兴起c.希腊罗马文化的传承与影响3.古代世界的交流与文化融合a.丝绸之路与中西方交流b.汉代与罗马帝国的往来c.古代世界的海上丝绸之路四、世界文明的发展与冲突1.欧亚大陆的崛起与冲突a.拜占庭帝国的兴起与衰落b.阿拉伯帝国的崛起与传统c.蒙古帝国的征服与疆域2.中世纪欧洲的宗教与文化a.宗教与宗教战争b.文艺复兴与科学革命c.远航探险与文化交流3.殖民主义与工业革命a.殖民时代的开启与特点b.工业革命的兴起与影响c.帝国主义与世界格局的变革五、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与文化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演变a.封建制度与中央集权制度b.科举制度与社会地位c.权臣与王朝更替2.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a.思想家与学派的崛起b.文人与士大夫的生活c.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形成与影响3.科技与文化的繁荣a.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b.印刷术的发明与影响c.书院与文化教育六、中国古代的农业与手工业1.古代中国的农业发展a.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b.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c.农业技术的发展与应用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与商业a.手工业的兴盛与特点b.商业贸易的发展与影响c.古代中国经济文化的繁荣3.古代中国的城市与农村a.古代中国城市的兴衰b.古代中国农村的生活与社会制度c.城乡经济文化的互动与影响以上是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的复习提纲,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复习提纲(填空)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复习提纲(填空)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1、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
4.炎帝教民,又称。

黄帝又称。

黄帝在打败,
炎黄联盟在打败。

部落联盟逐渐发展成为。

、被称为。

5.尧、舜、禹时期通过推举部落联盟首领。

禹采用方法治水有功,被称为。

第二单元:
7、世袭制:继承禹的王位,标志着代替。

8、牧野之战:根本原因:,约公元前年,周武王在与商王军队
决战,周军全胜,商朝灭亡。

9.西周实行制,目的;内容
,作用。

10、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开始。

11、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商朝的,最精美的青铜器是。

12.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口号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完整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完整版)

匕年级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不同区域的生活环境,有不同的特征,其中最显著的差异莫过于乡村和城市。

所以,区域的特征和差异,就成为我们观察社会生活最基本的角度。

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方向的三种表示方法: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定向法、经纬网定向法(最准确)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又叫缩尺。

公式二图上距离谟际距离表示方法: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在相同图幅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地图表示实际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反之,比例尺越小,范围越大,内容越粗略。

即大小详,小大略”。

图例和注记:图例是对地图上各种符号和注记的说明,注记是指地图上的文字说明。

社区具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管理等方面的功能。

乡村聚落,即村落,是乡村地区人们的居住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乡村聚落的分布、形态等反映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平原地区村落规模大,一般呈团状分布,山谷村落呈条带状分布。

由于所处自然条件的差异,乡村里的人们从事的生产活动各不相同,有农村、渔村、林场和牧村等。

一般来说,城市聚落是在乡村聚落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随着乡村聚落里逐渐出现了商业,成为所在地区的行政管理中心,居民中增加了许多从事农业以外职业的人,这样,城市聚落就出现了。

步入一些大城市会看到那里有规模宏大的公共建筑,密集分布的住宅楼群, 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人群熙攘的商业中心,错落有致的园林绿地,还有看不见的地下管道系统。

目前,全世界已有超过一半的人居住在城市里,城市居民主要从事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等方面的工作。

为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各区域之间就会发生联系,实现优势互补,不仅限于物产方面,还包括经济、文化、信息、技术和人才等各个方面。

地形图包括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

分层设色地形图: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能够直观地告诉我们地势的起伏状况。

平原一般用绿色表示,高原山地一般用褐色表示,海洋用蓝色表示,而且颜色越深,表示海洋深度越深。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四单元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四单元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三、四单元复习提纲第三单元复习1、我国陆地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与欧洲面积最接近).2、我国的四个端点是:3、要求掌握中国的14个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六个国家在地图上的位置。

4、我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第二大岛是海南岛。

最大的群岛是舟山群岛。

我国的内海是渤海。

5、我国的行政区划分为三级,共有34个行政区划。

P44-456、要求熟记我国34个行政区划的全称、简称、省级行政中心以及在地图上的位置和它们的形状。

7、我国跨经度最广的省区是内蒙古自治区。

最南的省区是海南省,最北的省区是黑龙江,最西的省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东的省区是黑龙江。

邻国最多的省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8个)。

邻省最多的省区是内蒙古自治区和陕西省。

浙江省的邻省是江苏、上海、安徽、江西、福建。

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是新疆。

8、2000年我国的人口已达12.9亿,约占世界的22%。

我国的人口密度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

P469、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是黑河——腾冲。

此线以东人口稠密,以西人口稀少。

P4610、我国民族有56个,其中少数民族是55个。

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11、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汉族人口多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

而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东北的边疆地区。

P4612、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区是云南省。

少数民族中“回族”以普通话为本民族的共同语言。

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回族”。

13、我国的地形类型有五种:山地、平原、高原、丘陵、盆地。

我国地形的特点是:地形种类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面积的2/3;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降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14、我国的气候类型有五种: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

我国气候的特点是:气候复杂多样,各地气候差异显著,季风气候影响最大。

15、我国主要的地形区及它们的特点。

并明确它们在哪一级阶梯中。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总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生活在社区里1、地图三要素(地图的语言)2、社区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的世界1、大洲和大洋(世界地形图)世界上有众多的河流与湖泊。

河流被称为大地的动脉,湖泊被誉为大地的明珠。

一般上,湿润地区河湖众多,干旱地区河湖稀少。

①世界主要河流(河流流向由地势决定)非洲的尼罗河,世界第一长河,自南向北流入地中海。

欧洲的多瑙河,世界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流入黑海。

非洲的刚果河,自东向西流入大西洋。

南美洲的亚马孙河,世界流域面程最广,水流量最丰富的河流,自西和东流入大西洋。

亚洲的黄河,中国第二长河,自西向东流入渤海。

②世界主要湖泊北美洲的苏必利尔湖——世界最大淡水湖泊亚欧交界的里海(咸水湖)——世界最大的湖泊亚洲的贝加尔湖——世界最深的湖泊亚洲的死海——世界陆地最低点,世界最咸的湖泊。

③河流和湖泊的作用P39河流与湖泊不仅供给人们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用水,而且具有航运、发电、灌溉、养殖和旅游之利。

(4)风光迥异P40世界各地在地形、气候等方面的地区差异,共同构成了多种多样的自然景观。

不同的地形和不同的气候(主要原因)→(生长)不同的植物(主要表现)→(养育)不同的动物→(构成)不同的自然景观①北极地区有极昼和极夜现象;②西西伯利亚平原分布着大面积的针叶林;③世界最大沙漠是非洲的撒哈拉沙漠;④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是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⑤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位于热带,却由于海拔高,山顶常年积雪;⑥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区,有冰雪高原之称。

3、世界大家庭P42(1)人口与人种:2011年,世界人口总数突破70亿,人口分布特点:人口分布很不伯语。

其中,汉语使用人数最多,英语使用人数最广。

国家和地区(1)经线和纬线(2)经度和纬度逐水草而居 1)非洲热带草原分布在非洲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东部高原的赤道地区以及马达加斯加岛的西部。

呈马蹄形包围热带雨林,地跨赤道,南北半球大致对称分布。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第一课、家住平原1、湄公河平原位于亚洲东南部的中南半岛上,地处热带,这里高温多雨,水网密布,土壤肥沃,水稻是这里的主要农作物。

2、湄公河平原人口稠密,发展稻作农业,这一方面可以满足稻作农业精耕细作对劳动力的要求,另一方面高产的水稻也能够满足众多人口的生活需要。

3湄公河平原上的高脚屋,以木、竹为主要建材,用水桩支撑,悬空架设,这样设计有利于通风防潮,存放物品。

4、湄公河平原人们的饮食以大米为主。

“御耕节”是柬埔寨的传统节日,水上木偶戏是越南民间的表演艺术。

5、美国地处北美洲,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农业,美国中部大平原地区是世界著名的农业区之一,这里土地辽阔,地势低平,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是美国玉米、大豆和小麦的主产区。

6、美国的工业化程度高,交通便利,因此美国的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高。

第二课、与山为邻8、安第斯山脉从北到南纵贯南美洲大陆,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称。

世界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9、生活在安第斯山区的秘鲁印第安人利用山区的环境特点,形成了山上山下不同的生产生活景点,在海拔较低的山谷和山坡处,印第安人开辟梯田,种植玉米、马铃薯、小麦和大麦等农作物,在山区的高海拔处,气候寒冷,人们以放牧驯养羊驼和骆马为生。

10、说一说印第安人的衣、食、住、行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如何?答:穿的是以羊驼毛皮制作的衣服和皮革;吃的是玉米马铃薯、小麦;住的是低矮房屋;利用骆马作为当地居民的运输工具11、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最高大、最雄伟的山脉,阿尔卑斯山区的瑞士是个山地之国,瑞士人有“大山之子”之称。

12、阿尔卑斯山脉的高山峡谷、险峰深涧是由于河流和冰川的作用形成的。

13、阿尔卑斯山脉跨越的国家法国、意大利、瑞士、列支敦士登、奥地利14、阿尔卑斯山区是欧洲多条河流的发源地,主要有莱茵河竺瑙河和波河15、瑞士地形主要特点是什么?答:瑞士地形以山为主,湖泊众多、河谷平原面积狭小、地势起伏变化大。

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人教版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复习提纲复习过程

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人教版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复习提纲复习过程

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人教版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复习提纲七上社会第三单元复习提纲班级姓名第一课第一节稻作文化的印记1.湄公河平原的自然环境(或:湄公河平原具备水稻生产的优越条件)(1)地理位置:亚洲东南部的中南半岛上,地跨泰国、越南、老挝和柬埔寨等国家,地处热带。

(2)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3)水文:水网密布。

(4)地形、土壤:有许多由河流冲击而成的平原;土壤深厚、肥沃。

2.湄公河平原的农业特色:以人工劳动为主的精耕细作,水稻是主要的农作物。

3.稻作文化的印记(1)水稻生产与劳动力的关系:①水稻生产需要经过很多环节,而每个环节都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

在生产水平普遍较低的情况下,这些劳动主要依靠人工完成。

②插秧和收割的季节,是人们最为忙碌的时候,片片稻田中都有劳作的身影。

③湄公河平原人口稠密,这与稻作农业对人力的巨大需求有一定关系。

当然,高产的水稻也能够满足众多人口的生活需要。

(2)水稻生产对民居的影响:①景观:纵横的渠道和众多的河流构成的水网,环绕着大片稻田和村庄,形成了独特的聚落景观。

②民居:湄公河平原上的高脚屋,以木、竹为主要建材,用木桩支撑,悬空架设。

上层住人,底层圈养牲畜和放置农具。

(3)水稻生产对人们生活的影响:①米市:街边有很多卖稻米的店铺或市场,出售各种稻米。

②饮食:人们的饮食以大米为主。

在越南,除了米饭外,还有各种米制食品,如米粥、米酒、米粉和粽子等。

(4)水稻生产对精神生活的影响:①这里很多文化活动都与水稻生产息息相关。

A.御耕节:在柬埔寨的传统节日“御耕节”里,人们祭祀天神,祈求风调雨顺,以期获得好收成。

B.水上木偶戏:越南民间的表演艺术,很多动作来源于水稻生产环节,如插秧、打谷等。

②团结互助,关爱弱者:水利工程的修建、维护等很多农活都需要村民协作完成。

因此,人们都能够团结互助,关爱弱者。

4.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1)在湄公河平原这块世界稻米的主产区,水稻生产决定了人们生活的内容和节奏,水稻的生产史也书写了这个地区的文明史。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三四单元复习资料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三四单元复习资料

第三单元复习要点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3)傍水而居P70(4)、草原人家P76(6)、如何认识区域——以南非为例P88(1)认识区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确定区域的位置和范围,一个地方的位置可以从经纬度位置和相对位置来描述;②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包括这一区域的地形、气候、河流和自然资源等。

③关注区域的人文特色,包括区域的人口、民族、城市和乡村、风俗习惯等方面;④感受区域的发展,一般可以通过该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等几个方面认识。

(2)南非的位置:东半球、南半球,非洲南部,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

南非南端的好望角是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交汇点。

(3)南非的自然条件:地形以高原为主,地表起伏较小,平原分布在东北部;气候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还有热带沙漠和地中海气候;主要河流是林波波河和奥兰治河。

南非矿产资源丰富,而且是世界第三大生物多样性国家。

(4)南非的人文特色:南非是一个多种族聚居的国家,祖鲁族是南非最大的部族。

南非开普敦是欧洲殖民者最早的定居点,有非洲“小欧洲”之称。

南非历史上曾实行种族主义制度。

(5)南非的发展:南非是发展中国家,依靠自然条件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

利用矿产资源优势,发展采矿业和制造业;利用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发展旅游业。

其中,克鲁格国家公园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公园。

第四单元复习要点文明中心——城市1、美国政治的心脏:华盛顿P94(1)美国和华盛顿的概况:美国位于北美洲中部,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是世界最发达的国家。

华盛顿全称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是美国的首都,位于美国东海岸。

在历史上,纽约、费城都曾做过美国的首都。

现在美国最大城市是纽约,第二大城市是洛杉矶。

(2)华盛顿成为首都的原因:①优越的地理环境,地势平坦,气候温暖宜人,风景美丽;②特定的历史条件,南北双方都想把首都设在自己境内,最后达成将首都建在南北方天然分界线——波托马克河岸的妥协方案。

(3)华盛顿的布局和机构:市区以国会大厦为中心,分为西北、东北、西南、东南四个区。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三单元 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第一课 家住平原 第三四单元复习提纲 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三单元 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第一课 家住平原 第三四单元复习提纲  人教版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一、家住平原P70-731、稻作文化的印记:(湄南河平原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及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特点)(1)得天独厚的水稻种植环境:①地形:河流冲积平原②土壤:土壤深厚、肥沃;③气候:位于热带,高温多雨,热量光照充足,雨量充沛④水文:湄南河平原水网密布,灌溉方便(2)水稻生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稻作文化留下了哪些印记?)①水稻生产影响人口分布②水稻生产影响民居特色③水稻生产影响人们的精神生活(3)湄公河平原的生产方式:精耕细作(4)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特点:①生产水平普遍较低,水稻生产主要靠人力完成;②村庄内传统的民居大多就地取材,以木、竹为主,用木桩支撑,为避免潮湿,避免虫蛇,悬空架设(高脚屋); ③人们崇尚"谷神""稻母"等神灵,能够团结互助,关爱弱者,以共度难关.(春耕礼:祭祀谷神、稻母,祈求风调雨顺,牛是主要的劳动帮手,因此对牛特别有感情。

)2、用机器种庄稼:(1)美国大平原的自然环境:①位置:北美洲中部,阿巴拉契亚山脉与落基山脉之间②地形和土壤:平原广阔,地广人稀,地形平坦,土壤肥沃③气候:处于中纬度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④水文:美国境内有世界第四长河-密西西比河,灌溉较方便⑤适合发展农业:热量、降水不如湄南河平原,耕地类型为旱地,适合种植玉米、大豆和小麦为主(2)美国大平原农业生产(农业机械化,、技术现代化、管理现代化)①美国大平原农业生产的生产方式(特点):机械化生产(用机器种庄稼),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大豆(原因:当地主要是旱地,气候是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天比较热,全年降水较少。

所以不能种植水稻,只适宜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

)②美国中部平原适宜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原因:地处平原,地势平坦,旱地为主;地广人稀,劳动力欠缺,而科技水平发达。

③机械化生产的益处:生产效率高、人均产量高④美国大平原农业生产是商品性农业:绝大部分农产品是作为商品输出用的。

上册第三、四单元复习提纲七年级历史课件

上册第三、四单元复习提纲七年级历史课件

上册第三、四单元复习提纲七年级历史课件七年级上册第三、四单元复习提纲2、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政治上: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辅佐皇帝治理国家。

在地方,推选郡县制,郡守和县令由朝廷直接任免。

(皇帝、三公、郡县)经济文化方面: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辆形制。

(车同轨,书同文)思想方面:焚书坑儒。

军事方面:御匈奴,筑长城。

1、公元前—前年秦国先后兼并了,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定都。

秦朝推行制,统一、、和。

230 221韩赵魏楚燕齐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咸阳文字货币度量衡车辆形制郡县3、秦国为什么能统一六国?①战国以来,统一成为大趋势。

②商鞅变法后,秦国实力最强。

③长平之战后六国皆无力抗秦。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争战的局面,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①接受儒家代表董仲舒的建议,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将儒家思想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

②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的势力。

③强化监察制度,设立司隶校尉和刺史,监督各级官员、皇族和富豪。

5、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采取了哪些措施?4、秦的统一有何意义(作用)?分封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官职是世袭的;而郡县制不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其官吏是由皇帝直接任免的。

6、说一说郡县制与分封制有什么不同?7、人们为什么总把“秦皇汉武”并称?两人都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重要君主,都采取了创新的制度来巩固中央集权,这些制度对后世影响巨大,且对封建社会的历史起了推动作用;“秦皇汉武”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所以人们总把“秦皇汉武”并称。

①在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中,逐渐形成了曹操和袁绍两大军事集团;②200年,官渡之战,曹操打败了袁绍,之后,又统一了黄河中下游地区;③208年,赤壁之战,曹军败退北方,无力南下。

孙权占据长江中下游,刘备占四川,取汉中。

④220年,曹丕在洛阳称帝,建立魏,定都洛阳; 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建立吴,定都建业。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四单元复习提纲-课件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四单元复习提纲-课件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四 单元复习提纲-PPT课件
欢迎来到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四单元的复习课件!本课件将带您了解古代 国家的发展与变迁,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更替,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 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古代国家的发展与变迁
1
农业革命
从狩猎采集社会向农业社会转变,
城市的建立业的发展导致城市的兴起,为国
文化借鉴
文明之间的互相影响推动了艺术、宗教和科技的发展。
东亚古代国家
中国 日本 韩国
先秦 古墳时代 三国时代
中国古代的政权更迭与统一
1 战国时期
战国七雄争霸,最终由秦国统一中国。
2 南北朝时期
南北朝分裂时期,北方由鲜卑族建立了北魏,南方分裂成多个国家。
3 隋唐王朝
隋朝和唐朝重新统一中国,开创了盛世。
中国古代的边疆防御与文化交流
长城
中国古代为了防止外族侵袭 而修建的壮丽工程。
丝绸之路
佛教传入
连接中国与西方的贸易之路, 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对中 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东亚古代文化的传播与影响
1
汉字传播
汉字被广泛采用,成为东亚地区文字的基础。
2
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在东亚地区获得了广泛的传播和影响。
家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
3
君主制的确立
君主集权制度成为古代国家政治组 织的主导形式。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更替
商朝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文字 记载的朝代,由商汤建立。
周朝
东亚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 朝代,分为西周和东周。
清朝
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 王朝,清王朝统治长达268年。
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造成的国家 发展与变迁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2013年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复习提纲第四单元复习提纲第一课美国政治的心脏:华盛顿一、地理位置1、华盛顿,全称为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是美国的首都,位于美国的东海岸,在美国东北部,毗邻大西洋。

美国的最高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都设在这里,是世界上少见的、一直按照最初的城市设计构想建设起来的城市。

2、华盛顿之所以能成为首都,除了当地优越的地理环境外,更与特定的历史条件密切相关。

二、气候3、美国主要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候特点是:终年少雨,夏季炎热,冬季严寒,气温年变化很大。

4、华盛顿在美国东部地区南北方的天然分界线——波托马克河畔,由华盛顿总统聘请法国工程师朗方设计。

5、华盛顿市区以国会大厦为中心,分为西北、东北、西南和东南四个区。

6、华盛顿是世界上少有的仅以行政职能为主的城市。

管理国家是华盛顿的主要职能。

这里集中了国会大厦(国会议员制定法律的地方)、总统府、最高法院等最高国家机关,以及国务院、国防部等联邦行政部门。

三、特色——华盛顿功能的总结:(7、8、9)7 、能反应华盛顿是美国政治中心的有:白宫(总统居住和办公的地方)国会图书馆(最初是为国会议员制定法律提供服务的,先成为世界上藏书最多的图书馆)五角大楼(美国国防部所在地,因五角形而得名)。

8、能反应华盛顿是美国的文化中心之一的有:华盛顿歌剧院肯尼迪艺术中心乔治华盛顿大学(因研究国际事务而闻名)④乔治敦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法学院)⑤华盛顿纪念碑⑥杰斐逊纪念堂⑦林肯纪念堂。

9、华盛顿还拥有大量的国际性组织和机构:有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在华盛顿设立使馆或者办事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都在此设立总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三、四单元复习提纲
初一在整个初中阶段很重要,有扎实的基础,会使学习更加轻松。

下面就为您推荐内容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三、四单元复习提纲。

希望您学习成绩突飞猛进。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三、四单元复习提纲
 1、我国陆地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与欧洲面积最接近). 2、我国的四个端点是:
 3、要求掌握中国的14个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六个国家在地图上的位置。

 4、我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第二大岛是海南岛。

最大的群岛是舟山群岛。

我国的内海是渤海。

 5、我国的行政区划分为三级,共有34个行政区划。

P44-45
 6、要求熟记我国34个行政区划的全称、简称、省级行政中心以及在地图上的位置和它们的形状。

 7、我国跨经度最广的省区是内蒙古自治区。

最南的省区是海南省,最北的省区是黑龙江,最西的省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东的省区是黑龙江。

邻国最多的省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8个)。

邻省最多的省区是内蒙古自治区和陕西省。

浙江省的邻省是江苏、上海、安徽、江西、福建。

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是新疆。

 8、2000年我国的人口已达12.9亿,约占世界的22%。

我国的人口密度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

P46
 9、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是黑河腾冲。

此线以东人口稠密,以西人口稀少。

P46
 10、我国民族有56个,其中少数民族是55个。

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