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鳞状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及口腔颌面部肉瘤--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口腔颌面外科学》第七章讲义7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口腔修复):恶性黑色素瘤概述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口腔修复):恶性黑色素瘤概述(一)概述
恶性黑色素瘤来源于成黑色素细胞,好发于皮肤,但在我国与东亚地区发生于口腔黏膜者反比面部皮肤为多,约占80%以上。
发病年龄多在40岁左右,青春期发生者极为少见。
男女无大差别,但其预后以女性似较好。
(二)组织发生及病因
颜面部的恶性黑色素瘤,常在色素痣的基础上发生,主要是由交界痣或复合痣中的交界痣成分恶变而来;口腔内的恶性黑色素瘤常来自黏膜黑斑,约有30%的黏膜黑斑可发生恶变。
临床上也有无黑痣及黑斑而突然发病者。
损伤、慢性刺激、不恰当的治疗均常为恶性黑色素瘤发生的原因。
此外与内分泌和营养因素也有关,例如,在青春期前很少发生恶性黑色素瘤;妊娠期中肿瘤发展较快。
因此,早期处理颜面皮肤痣及口腔内黏膜黑斑是预防恶性黑色素瘤最有效的措施。
口腔执业医师考点:恶性黑色素瘤的表现及诊断要点
口腔执业医师考点:恶性黑色素瘤的表现及诊断要点
口腔执业医师考点:恶性黑色素瘤的表现及诊断要点
恶性黑色素瘤的'表现
恶性黑色素瘤的早期表现绝大多数为皮肤痣及黏膜黑斑;发生恶变时,则迅速长大,色素增多,为黑色或深色,呈放射状扩展;在肿瘤周围及基底有色素沉着加剧的增生浸润现象,病变内或周围出现结节(卫星结节),表面发生溃疡,易出血和疼痛,并有所属区域的淋巴结突然增大。
口腔内恶性黑色素瘤较为恶性。
多发生于牙龈、及颊部的黏膜。
肿瘤呈蓝黑色,为扁平结节状或乳突状的肿块,生长迅速,常向四周扩散,并浸润至黏膜下及骨组织内,引起牙槽突及颌骨破坏,使牙发生松动。
如肿瘤向后发展,可造成吞咽困难及张口受限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恶性黑色素瘤常发生广泛转移,约70%早期转移至区域性淋巴结。
肿瘤又可经血流转移至肺、肝、骨、脑等器官,其远处转移率可高达40%.
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要点
主要根据色素表现及临床症状,不宜行活组织检查,即使是转移性淋巴结亦不应做吸取组织检查,因活检可促使其加速生长,并使肿瘤播散发生远处转移。
对无色素性黑色素瘤则临床诊断常有困难,有时只熊在病理检查后,才能确诊。
临床上如不能区别是否为恶性黑色素瘤时,可行原发灶冷冻活检,并争取一期完成治疗。
2020年口腔科主治医师资格笔试相关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 (6):口腔颌面外科学
六、口腔颌面外科学一、A11、环甲膜切开手术在作为紧急抢救措施时,插管不易超过A、6hB、12hC、18hD、24hE、48h2、对于有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的患者脱水治疗时常选用A、10%甘露醇B、15%山梨醇C、20%甘露醇D、25%葡萄糖E、30%葡萄糖3、临床判断休克重要的指征是A、血压B、脉搏C、皮肤色泽与温度D、休克早期心率E、尿量4、结扎颈外动脉的标志是A、甲状腺上动脉起始处B、舌动脉起始处C、颌外动脉起始处D、颌内动脉起始处E、面横动脉起始处5、颌面部创口初期缝合最宽时间为A、6小时B、12小时C、24小时D、48小时E、48小时甚至更久的创口,只要没有明显的化脓,清创后仍可作初期缝合6、属于颌骨骨折时最重要诊断标准的是A、外伤史B、牙脱位或牙折C、牙龈及颌面部的伤口D、功能障碍E、咬合关系错乱7、以下关于口腔颌面部损伤伤员急救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有条件时应尽早进行清创缝合术,无条件时应尽早包扎创口,防止外界细菌继续侵人B、伴发颅脑损伤的病员应卧床休息,严密观察,暂不作不急需的检查和手术C、病员如有脑脊液鼻漏或耳漏,应及时作鼻腔或耳道填塞与冲洗,以免引起颅内感染D、对于昏迷伤员,应特别注意呼吸道通畅,防止发生误吸和窒息E、对于烦躁不安的伤员,可给予适量镇静剂,但禁用吗啡8、昏迷的外伤病员运送时最佳体位为A、侧卧位B、仰卧位C、随时变动D、俯卧位E、头高仰卧位9、头顶及颞部区域的出血将颞浅动脉压迫于A、耳后B、耳屏前C、眶下区D、咬肌止端前缘的下颌骨面E、鼻翼旁10、面颊部软组织出血时,若采用压迫止血,应该压迫的动脉是A、上、下唇动脉B、面动脉C、上颌动脉D、舌动脉E、耳后动脉11、用穿刺及细胞学检查诊断的病变及其穿刺液的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囊肿→穿刺液涂片检查有时有胆固醇晶体B、囊性淋巴管瘤→穿刺液涂片检查有时有胆固醇晶体C、血管瘤→淋巴液D、囊性淋巴管瘤→血性液体E、以上均正确12、99m Tc核素扫描对以下哪种肿瘤有特殊的诊断意义A、多形性腺瘤B、腺淋巴瘤C、腺样囊性癌D、腺泡细胞癌E、黏液表皮样癌13、最常用于诊断甲状腺癌及口腔内异位甲状腺可应用A、99m TcB、125IC、32PE、113In14、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组织来源最多的是A、上皮组织B、腺源性C、间叶组织D、牙源性E、以上都不对15、原位癌是指A、癌初起局限于黏膜内或表层中B、癌变局限于原发灶,无颈淋巴转移C、癌变局限于原发灶,无血行播散致远处转移D、原发灶仅累及一个解剖区域,未累及邻近其它解剖区域E、癌变局于粘膜及粘膜下层,未侵及深部的肌肉或骨组织16、以下哪一项属于口腔颌面部常见的临界瘤A、牙龈瘤B、腺淋巴瘤C、牙瘤D、腺样囊性癌E、以上都不是17、下列属于对放射不敏感的肿瘤是A、基底细胞癌B、未分化癌C、浆细胞肉瘤D、恶性淋巴瘤E、恶性黑色素瘤18、口腔颌面部常见的癌前病损有A、口腔红斑B、上皮过度角化C、口腔扁平苔藓D、盘状红斑狼疮E、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19、以下关于口腔癌的TNM分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T指原发肿瘤B、T临床分期C、N指区域性淋巴结D、M指有无远处转移E、根据癌瘤侵犯的范围,制定的该分类20、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接受放射治疗时,口腔软组织对放射线的平均耐受量为B、50~60GyC、60~70GyD、60~80GyE、70~80Gy21、三叉神经痛的病人疼痛部位在颊部及下颌关节区者,其罹患支是A、第Ⅰ支B、第Ⅱ支C、第Ⅲ支D、第Ⅱ、Ⅳ支E、第Ⅰ、Ⅱ支22、下列不是“扳机点”在眼支的部位的是A、眶上孔B、鼻翼C、上眼睑D、眉E、前额23、三叉神经功能检查项目中不包括A、三叉神经分布区皮肤与黏膜的触、温、痛觉B、角膜反射C、腭反射D、希尔默试验E、咀嚼肌运动功能检查24、卡马西平的不良反应包括A、眩晕B、嗜睡C、恶心D、皮疹E、以上都是25、目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首选药物是A、氯硝西泮B、苯妥英钠C、卡马西平D、山莨菪碱E、七叶莲26、以下关于三叉神经痛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三叉神经痛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两种B、疼痛可自发,也可由刺激“扳机点”引起C、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员无论病程长短,神经系统检查极少有阳性体征D、角膜反射的改变常提示器质性三叉神经痛E、目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首选药物是苯妥英钠27、以下关于引起局限性的麻木、感觉障碍最佳的选项是A、维生素B1缺乏B、神经官能症C、三叉神经炎D、手术引起E、以上均是28、三叉神经疼痛性质如A、电击样B、针刺样C、刀割样D、撕裂样E、以上均是29、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均应首先采用的治疗是A、药物治疗B、半月神经节射频温控热凝术C、针刺疗法D、封闭疗法E、手术疗法30、对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有效的药物是A、卡马西平B、苯妥英钠C、氯硝西泮D、山莨菪碱E、以上均是31、慢性边缘性颌骨骨髓炎在已明确骨质破坏的部位和范围,一般在病程几周后可施行病灶清除术A、2~4周B、4~6周C、6~8周D、2个月以上E、半年以上32、下列关于颌骨骨髓炎慢性期特点的描述,除外A、体温升高、发热、寒战B、全身症状较轻C、全身消瘦、贫血D、机体慢性中毒消耗症状E、口腔内或面颊部可出现多个瘘孔33、化脓性颌骨骨髓炎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是A、腺源性感染B、牙源性感染C、血源性感染D、损伤性感染E、医源性感染34、化脓性颌骨骨髓炎病原菌最主要的是A、变形杆菌B、大肠杆菌C、肺炎链球菌D、溶血性链球菌E、金黄色葡萄球菌3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化脓性颌骨骨髓炎的分型A、慢性根尖周脓肿B、急性边缘性颌骨骨髓炎C、慢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D、溶解型边缘性颌骨骨髓炎E、增生型边缘性颌骨骨髓炎36、关于下颌升支边缘性骨髓炎影像学表现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病灶区大量死骨形成B、升支部位弥漫性密度增高C、病灶区可见局限性骨质破坏灶D、骨质增生为主E、CT横断面图像可显示骨膜下成骨37、下列关于慢性颌骨骨髓炎的临床特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口腔内及颌面部皮肤形成多个瘘孔B、大量炎性肉芽组织增生C、触之易出血,长期排脓D、有时从瘘孔排出死骨片E、以上均正确38、多由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及根尖周脓肿引起的骨髓炎是A、慢性颌骨骨髓炎B、急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C、放射性颌骨骨髓炎D、边缘性颌骨骨髓炎E、婴儿颌骨骨髓炎39、新生儿颌骨骨髓炎常发生在A、下颌骨体部B、下颌支C、下颌骨髁突D、上颌骨E、上颌骨与翼突连接处40、成人颌骨骨髓炎X线片可见明显骨质破坏的时间在发病后A、1周B、7~10天C、2~4周D、3个月E、半年二、A21、男性,20岁。
口腔颌面部肿瘤及瘤样病变概论--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口腔颌面外科学》第七章讲义2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 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上医学教育网 做成功医学人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口腔颌面外科学》第七章讲义2口腔颌面部肿瘤及瘤样病变第一节 概论(六)口腔颌面肿瘤的治疗对肿瘤的治疗,首先要树立综合治疗的观点。
应根据肿瘤的性质及其临床表现,结合患者的身体情况,具体分析,确定采取相应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应注意第一次治疗,常是治愈的关键。
1.治疗原则(1)良性肿瘤:外科治疗为主。
临界瘤应切除肿瘤周围部分正常组织,将切除组织作冷冻切片病理检查,有恶变时还应扩大切除范围。
(2)恶性肿瘤:应根据肿瘤的组织来源、生长部位、分化程度、发展速度、临床分期、患者机体状况等全面研究后再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
1)组织来源:肿瘤的组织来源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
对放射不敏感的肿瘤:应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前后可给以化学药物作为辅助治疗,这类肿瘤如骨肉瘤、纤维肉瘤、恶性黑色素瘤等。
对放射线有中度敏感肿瘤:应结合患者的全身情况,肿瘤生长部位和侵犯范围,决定采用手术、放射、化学药物,抑或综合治疗。
如鳞状细胞癌及基底细胞癌等。
2)细胞分化程度: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与治疗有一定关系。
细胞分化程度较好的肿瘤:对放射线不敏感,故常采用手术治疗;细胞分化程度较差或未分化的肿瘤:对放射线较敏感,应采用放射与化学药物治疗。
当肿瘤处于迅速发展阶段,肿瘤广泛浸润时,手术前应考虑先进行术前放射或化学药物治疗。
3)生长部位:肿瘤的生长部位对治疗也有一定关系。
口咽部肿瘤:一般细胞分化程度较差,手术治疗又比较困难,手术后往往给患者带来严重功能障碍,故首先考虑能否应用放射治疗,必要时再考虑手术治疗。
唇癌:手术切除较容易,整复效果也好,故多采用手术切除。
颌骨肿瘤:一般以手术治疗为主。
4)临床分期:临床分期可作为选择治疗计划的参考。
一般早期患者不论应用何种疗法均可获效,而晚期患者则以综合治疗的效果为好。
临床分期也可作为预后估计的参考。
临床上根据癌瘤侵犯的范围,国际抗癌协会(UICC )设计了TNM 分类法。
口腔颌面部肿瘤—恶性肿瘤
➢ 结外型:发生于牙龈、腭、颊、口咽、颌骨等(早期为单发)
➢ 结内型:发生于全身淋巴结,以颈部淋巴结最好发
恶性淋巴瘤常见临床表现
➢ 结内型:多数区域淋巴结肿大,质中硬,活动,有弹性,皮 肤正常,无压痛;以后融合成团,固定。
➢ 结外型:常单发,表现多样(炎症、坏死、肿块) ➢ 生长过程中相应症状:出血、疼痛、乏力、肝脾肿大等 ➢ 转移:淋巴管扩散,进入血液→淋巴性白血病
周间隙增宽,如患者伴有疼痛不 适等症状时应予高度警惕。
骨源性肉瘤的基本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 手术须行大块根治性切除,特别是强调器官切除的概念,以避免因 管道或腔隙传播而导致局部复发。
➢ 对骨源性肉瘤的区域性淋巴结或远处转移处理原则与软组织肉瘤基 本相同。
➢ 鉴于骨源性肉瘤具有远处转移的特点,近年来在长骨骨肉瘤加用术 前后化疗者愈来愈多,而且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例如长骨骨肉瘤加 用化疗后,可使生存率从20%提高到60%;对已有广泛肺转移者也 有明显缓解作用。
(一)解剖分区
唇 1.上唇,唇红表面 2.下唇,唇红表面 3.口角 口腔 1.颊黏膜 (1)上下唇内侧黏膜 (2)颊黏膜表面 (3)磨牙后区 (4)上下龈颊沟 2.上牙龈 3.下牙龈 4.硬腭
5.舌 (1)轮廓状乳头前的舌背部和舌侧缘 (舌前2/3 (2)舌腹部 6.口底
(二)临床分类
Tx——原发肿瘤不能评估 T0——原发灶隐匿 Tis——原位癌 T1——肿瘤最大直径≤2cm T2——肿瘤最大直径>2cm,≤4cm T3——肿瘤最大直径>4cm T4a——局部中度浸润的疾病 (唇)肿瘤侵犯穿破骨皮质、下牙槽神经、口底或面部皮肤,即颏或鼻 (口腔)肿瘤侵犯邻近结构[例如,穿破骨皮质,侵入深部舌外肌(如颏舌肌、舌骨 舌肌、腭舌肌和茎突舌肌)、上颌窦、面部皮肤] T4b——局部非常广泛浸润的疾病 肿瘤侵犯咀嚼肌间隙、翼板或颅底和(或)包绕颈内动脉
口腔执业医师口腔颌面部肿瘤及瘤样病变(A1型题)
口腔颌面部肿瘤及瘤样病变(A1型题)1.由成釉器星网状层变性发展而来的颌骨囊肿是A.始基囊肿B.含牙囊肿C.根尖周囊肿D.球上颌囊肿E.牙源性角化囊肿答案:A2.属瘤样病变的是A.神经鞘膜瘤B.颈动脉体瘤C.神经纤维瘤D.牙龈瘤E.纤维瘤答案:D3.属于潴留性囊肿的是A.皮脂腺囊肿B.皮样囊肿C.鳃裂囊肿D.表皮样囊肿E.甲状舌管囊肿答案:A4.具有局部浸润性生长的肿瘤为A.海绵状血管瘤B.囊性水瘤C.牙龈瘤D.成釉细胞瘤E.蔓状血管瘤答案:D5.成釉细胞瘤的穿刺液常为A.淡黄色B.不凝的血性液体C.清亮的黏液D.褐色液体E.草黄色液体答案:D6.属于临界瘤的是A.牙龈瘤B.血管瘤C.脂肪瘤D.淋巴管瘤E.成釉细胞瘤答案:E7.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的表现中,不包括A.多发性角化囊肿B.皮肤基底细胞痣C.易伴发成釉细胞瘤D.小脑镰钙化E.分叉肋答案:C8.近年来女性口腔癌发病率的变化趋势是A.上升B.下降C.不变D.无规律E.波浪式答案:A9.可以出现多个牙松动及下唇麻木的颌骨骨髓炎是A.急性中央性骨髓炎B.慢性硬化性骨髓炎C.边缘性骨髓炎D.放线菌性骨髓炎E.新生儿骨髓炎答案:A10.成釉细胞瘤被认作为临界瘤,其原因为A.有局部浸润性B.易远处转移C.易感染D.易出血E.易恶变答案:A11.患者男,28岁。
诊断为下颌成釉细胞瘤,其穿刺液可能为A.黄褐色液体,可有胆固醇结晶B.血性液体不凝固C.黄色清亮液体D.蛋清样液体E.乳白色豆渣样物答案:A12.患者女,25岁。
右颌下区无痛性肿块发现10余年。
肿块生长缓慢,压缩感(+),体位移动试验(+),触诊质软。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淋巴管瘤B.舌下腺囊肿口外型C.下颌下腺囊肿D.海绵状血管瘤E.皮样囊肿答案:D13.患者男,45岁。
右舌中1/3边缘出现溃疡一个月,扩展较快,伴疼痛。
近一周出现右下颌下淋巴结肿大,临床诊断最大的可能是A.创伤性溃疡B.结核性溃疡C.复发性阿弗他溃疡D.鳞状细胞癌E.恶性淋巴瘤答案:D14.患者女,30岁。
2016年辽宁省口腔执业医师:恶性黑色素瘤概述(口腔修复)试题
2016年辽宁省口腔执业医师:恶性黑色素瘤概述(口腔修复)试题本卷共分为2大题6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20分,8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60分。
)1、牙髓坏死的临床表现为A.一般无症状,但X线检查可见牙内吸收B.牙齿发暗,变色,不透明,温度及电测验无反应C.牙齿变色,髓腔内腐败发臭,温度及电测验反应迟钝,读数低于对照牙D.无明显白发痛,温度改变可引起疼痛E.一般无症状,X线可见根管有不均匀膨大2、缺失,可采用的活动义卤设计形式为A.混合支持式B.牙支持式C.黏膜支持式D.牙支持式或黏膜支持式E.牙支持式或混合支持式3、我国卫生细菌学标准是每升饮水中大肠菌群数不得超过A.3个B.5个C.30个D.300个E.50个4、乳牙易患龋因素中不正确的是()。
A.睡眠时间长,自洁作用差B.面与面接触,面点隙沟裂易致食物滞留C.牙釉质、牙本质钙化度低D.不易形成修复性牙本质,龋蚀进展快E.儿童以软食和粘食为主5、若双端固定桥的一端设计为3/4冠固位体,另一端为全冠固位体,制作固定桥蜡形时,最宜采用下列哪一种方法A.在口内直接制作B.在模型上制作C.先在模型上制作,后在口内完成D.先在口内制作,后在模型上完成E.以上都适宜6、以下关于手术切口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切口方向尽量与皮纹方向一致B.切口应选择在较隐蔽部位和天然皱褶处C.切口应尽量与术区内重要解剖结构的行径相平行D.活检手术的切口力求与再次手术的切口一致E.肿瘤手术宜使用电刀,而整复手术宜使用光刀7、用复合树脂充填时,垫底材料不能用A.磷酸锌粘固粉B.聚羧酸锌粘固粉C.玻璃离子粘固粉D.氧化锌丁香油粘固粉E.氢氧化钙制剂8、下列X线透过度最弱的是A.牙釉质B.牙本质C.牙骨质D.牙髓E.牙槽骨9、以下与口腔扁平苔藓发病机制无关的是A.精神创伤B.内分泌因素C.病毒感染D.真菌感染E.微循环障碍10、有关干扰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干扰素有广谱抗病毒作用B.干扰素抗病毒作用有相对的种属特异性C.干扰素对正常细胞几乎无作用D.干扰素有抗肿瘤细胞分裂作用E.使用干扰素无副作用11、三种可重复的基本颌位是()。
口腔执业医师-综合笔试-口腔组织病理学-第十七单元其他肿瘤及瘤样病变
口腔执业医师-综合笔试-口腔组织病理学-第十七单元其他肿瘤及瘤样病变[单选题]1.以下关于恶性黑色素瘤的描述,正确的是A.通常由片状或岛状的上皮样黑色素细胞构成B.排列成器官样(江南博哥)或腺泡样C.胞质染色浅D.核大、核仁明显E.以上均正确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口腔黑色素瘤通常由片状或岛状的上皮样黑色素细胞构成,排列成器官样或腺泡样,胞质染色浅、核大、核仁明显,有时呈浆细胞样。
片状和束状梭形细胞也可见到,一般仅占肿瘤的小部分。
偶尔,细胞可以主要或全部为梭形。
掌握“恶性黑色素瘤”知识点。
[单选题]2.恶性黑色素瘤患者预后大多不良,与其预后不良不相关的是A.肿瘤侵犯血管、坏死B.多形性细胞群C.较大的年龄D.肿瘤发生的部位E.以上均与其相关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肿瘤侵犯血管、坏死、多形性细胞群和较大的年龄均属于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
掌握“恶性黑色素瘤”知识点。
[单选题]3.以下关于口腔黑色素瘤的描述错误的是A.可分为原位和呈侵袭性生长期B.口腔黑色素瘤可分为原位、侵袭性和混合型三类C.非典型黑色素细胞病变可以进展成恶性黑色素瘤D.Pagetoid侵犯最为严重E.交界性病损可以定位非典型性黑色素细胞增生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口腔黑色素瘤可分为原位和呈侵袭性生长期,与皮肤的肢端雀斑样黑色素瘤相似,具有交界活性,向表面侵犯,但Pagetoid侵犯不常见。
非典型黑色素细胞病变可以进展成恶性黑色素瘤,但没有口腔黏膜良性色素痣发展成侵袭性恶性黑色素瘤的证据。
因此,口腔黑色素瘤可分为原位、侵袭性和混合型三类。
交界性病损可以定位非典型性黑色素细胞增生。
掌握“恶性黑色素瘤”知识点。
[单选题]4.关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描述,正确的是A.是一类大B淋巴样细胞构成的肿瘤,呈弥漫性生长模式B.肿瘤细胞的胞核可为正常淋巴细胞核的2倍以上C.淋巴结结构大部分或全部被均质鱼肉状的瘤组织取代D.结外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常形成瘤块,伴有或不伴有纤维化E.以上均正确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是一类大B淋巴样细胞构成的肿瘤,呈弥漫性生长模式,肿瘤细胞的胞核相当于甚至超过正常巨噬细胞的胞核,或为正常淋巴细胞核的2倍以上。
最新口腔执业医师(含助理)精品资料口腔颌面部肿瘤及瘤样病变
口腔颌面部肿瘤及瘤样病变概论概念及病因:肿瘤是人体正常组织细胞由于内在和外界致病因素长时间的作用,使细胞的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产生突变,对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去控制而发生异常增生和功能失调所造成的一种疾病。
口腔颌面肿瘤的分类及命名瘤:良性癌: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肉瘤: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临界瘤:成釉细胞瘤囊肿和瘤样病变:具有肿瘤的某些生物学特性和临床表现。
良性肿瘤:牙源性、上皮源性肿瘤(成釉细胞瘤、多形性腺瘤);间叶组织肿瘤(管型瘤、纤维瘤)。
恶性肿瘤:上皮组织来源最多,以鳞状上皮细胞癌多见(80%);其次为腺源性上皮癌和未分化癌。
口腔颌面肿瘤的致病外来因素物理因素:如热、损伤、紫外线、X线及其他放射性物质,长期慢性刺激。
化学因素:煤焦油、吸烟及酒精。
生物因素:病毒。
营养因素:维生素A、B、E及微量元素缺乏。
口腔颌面肿瘤的致病内在因素神经精神因素。
内分泌因素:紊乱,肿瘤乳腺癌、宫颈癌→口腔癌。
机体免疫状态。
遗传因素:家族史。
基因突变。
口腔颌面肿瘤的临床表现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鉴别续表原位癌:癌初起局限于黏膜内或表层中。
癌的分型溃疡型:皮肤或黏膜浅部外生型(菜花状)浸润型肉瘤:多见于儿童及年轻人,起自深部间叶组织。
早期即呈边界不清、质地较硬、不能移动的肿块。
常见有纤维肉瘤和骨肉瘤。
口腔颌面肿瘤的诊断临床检查:望、触、听。
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
病理学检查:(1)切取或钳取活组织检查(2)吸取活组织检查(3)切除活组织检查:小型肿瘤或淋巴结。
(4)冰冻活组织检查口腔颌面肿瘤的治疗原则良性肿瘤:外科治疗为主。
恶性肿瘤:组织来源、生长部位、分化程度、发展速度、临床分期、患者机体状况手术+放疗+化疗(鳞状细胞癌)手术+化疗(骨肉瘤、纤维肉瘤、恶性黑色素瘤)放疗+化疗(分化程度较差或未分化的肿瘤)手术(唇癌、颌骨肿瘤)临床分期(TNM分类)选择治疗计划的参考,预后估计的参考。
T原发肿瘤;N区域性淋巴结;M远处转移。
口腔颌面部肿瘤及瘤样病变概论--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口腔颌面外科学》第七章讲义3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 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上医学教育网 做成功医学人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口腔颌面外科学》第七章讲义3口腔颌面部肿瘤及瘤样病变第一节 概论(3)化学药物治疗:自1946年氮芥用于临床迄今不过40多年。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化疗开始被临床所承认,遂有肿瘤内科的正式建立。
但化疗被正式用于实体瘤的治疗则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才正式开始。
1)药物分类:常用的化学抗癌药物按其化学性质及作用有下列几类:①细胞毒素类(烷化剂):主要药物是氮芥及其衍化物,例如氮芥、环磷酰胺。
②抗代谢类:甲氨蝶呤、5-氟尿嘧啶。
③抗生素类:博莱霉素、平阳霉素。
④激素类:肾上腺皮质激素类、丙酸睾酮。
⑤植物类:长春碱、长春新碱、喜树碱。
⑥其他:有丙卡巴肼、羟基脲、顺铂等。
细胞增殖周期可以分为有丝分裂(M 期)和间期:间期又可分G 1期(脱氧核糖核酸合成前期)、S 期(脱氧核糖核酸合成期)和G 2期(脱氧核糖核酸合成后期)。
有丝分裂结束后的细胞可以继续进行增殖(增殖细胞);亦可暂时或一时不进行增殖,处于静止状态(非增殖细胞或G 0细胞);有些细胞则不再增殖,通过分化而死亡。
根据各种抗癌药物对细胞周期的作用及其对增殖细胞和休止细胞的敏感性不同,可将现有抗癌化学药物分为两大类。
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药物可作用于细胞增殖周期的各期。
对肿瘤和正常细胞选择性小,对增殖细胞和非增殖细胞作用相似,对癌细胞和正常造血细胞有相似的毒性。
这类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脱氧核糖核酸的复制和影响脱氧核糖核酸的功能而发挥作用,但亦包括一些抑制核糖核酸和蛋白质合成的药物。
主要为一些细胞毒素类和抗生素类药物。
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主要是一些代谢类和植物类药物。
它们通过抑制细胞脱氧核糖核酸的生化合成及有丝分裂而发挥作用。
因此,只能影响已进行细胞周期或处于增殖状态的细胞;对未进入细胞周期的休止的细胞则不敏感。
2)治疗方案: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案有以下两种:单一化学药物治疗:原则上应用选择性比较强的药物。
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
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今天我们来学习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课堂上将重点讲解口腔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特点及治疗原则;然后具体介绍口腔颌面部几种常见的良性及恶性肿瘤如牙龈瘤、成釉细胞瘤、血管瘤、舌癌等;最后一般介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囊肿及颌骨囊肿的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
要求同学们掌握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鉴别,口腔颌面部常见的良、恶性病变,良性肿瘤及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软组织囊肿和颌骨囊肿(牙源性囊肿、非牙源性囊肿)的特点及处理。
良、恶性肿瘤的特点与治疗原则口腔颌面部是人体多种重要器官的集中区,解剖结构复杂,且组织发生来自多层胚叶,因此所发生的肿瘤具有类型繁多、生物学特性各异,易早期侵犯邻近重要器官,诸如眼、颅底、颈部的特点,牙源性和唾液的腺源性肿瘤为口腔颌面部所特有的肿瘤。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命名也是包括发生部位、组织来源及生物学特性3个方面,例如上唇血管瘤、下颌骨成釉细胞瘤、舌鳞状细胞癌、上颌骨肉瘤、恶性淋巴瘤等等。
在我国,目前尚无确切的口腔颌面部肿瘤发病率的资料。
在全身肿瘤中,良性与恶性的比例约1:1。
但口腔颌面部肿瘤中,良性比恶性多。
良性肿瘤以牙源性及上皮性肿瘤为多见,恶性肿瘤以鳞状细胞癌为最常见,口腔癌原发部位以舌癌为最多,近年来女性口腔癌有明显增加的趋势。
尽管口腔颌面部位于浅表部位,张口直视即可见,诊断不应困难,但是有报道临床误诊率高达30%,可能是由于缺乏对口腔癌的认识和重视。
因此,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非口腔专业医务工作者也应很好地掌握和熟悉口腔颌面部肿瘤方面的知识。
临床表现与诊断早期发现,正确诊断是根治恶性肿瘤的关键。
在临床上,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易误诊为牙龈炎、损伤性溃疡、上颌窦炎、颌骨骨髓炎、结核等,从而使患者延误或失去治愈的机会。
因此,在解决肿瘤的诊断时,首先要区别肿瘤或非肿瘤疾病(如炎症、寄生虫、畸形或组织增生所引起的肿块);其次,要鉴别肿瘤的良恶性质。
(一)病史采集重点应查询最初出现症状的时间,确切的部位,生长速度以及最近是否突然加速生长,这在临床上区分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以及确定晚期恶性肿瘤的原发部位大有帮助。
口腔颌面部肿瘤及瘤样变 口腔颌面部肿瘤概论
细胞分化程度:(请连线)
1.细胞分化程 度较好的肿瘤
A.对放射线较敏 感,应采用放射与 化学药物治疗
2.分化程度较 差或未分化的 肿瘤
B.对放射线不敏 感,故常采用手术 治疗
组织来源:
1.对放射和化学药物都具有高度敏感性,且常 为多发性并有广泛性转移的肿瘤,采用的治 疗方法是? • A.手术 • B.放射、化学药物和中草药治疗为主的综
4.穿刺及细胞学
• 非实质(如囊性)、有波动、有液体 囊肿:胆固醇结晶 血管瘤:血液 淋巴管瘤:淋巴液
4.穿刺及细胞学
• 肿瘤的穿刺选用的穿刺针是?
4.穿刺及细胞学
• 肿瘤的穿刺选用的穿刺针是? • 细针吸取活检:6号针
准确率高95%以上 唾液腺或一些深部肿瘤
注意种植、扩散
5.活体组织检查:
手术治疗肿瘤外科原则
放射治疗(预习后回答)
放射治疗? 敏感、中度、不敏感
化学药物治疗
化学药物治疗
1)细胞毒素类:氮芥,环鳞酰胺 2)抗代谢谢类:甲氨蝶呤(骨肉瘤),5-氟尿
嘧啶 3)抗生素类:博来霉素,平阳阳霉素 4)激素类:肾上腺皮质激素类 5)植物类:长春新碱,喜树碱 6)其他:丙卡巴肼,羟基尿,顺铂
良性肿瘤 牙源性和上皮源性肿瘤多见 其次为间叶组织肿瘤
成釉细胞瘤、多形性腺瘤 纤维瘤、管型瘤
恶性肿瘤 上皮源性最多见(鳞状细胞癌最常见 80%以上) 其次为腺源性上皮癌及未分化癌 肉瘤发生在颌面部比较少 淋巴造血系统来源恶性肿瘤可在颌面部首发
• 良性:牙源性及上皮源性为多见 • 恶性:鳞癌>腺癌>未分化癌
限、面瘫、出血等症状
良恶性肿瘤的鉴别
• 转移 •无 • 常发生转移
良恶性肿瘤的鉴别
口腔颌面部恶性黑素瘤介绍演示培训课件
随访频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术后初期随访较频繁,随着 病情稳定,随访间隔可逐渐延长。
心理干预和支持服务
01
02
03
心理评估
在康复期,患者应接受心 理评估,以了解自身心理 状态及需求。
心理干预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 、抑郁等心理问题,医生 可提供心理咨询、认知行 为疗法等心理干预措施。
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新型治疗方法的研发
03
继续开展新型治疗方法的研究,如基因编辑、细胞疗法等,为
口腔颌面部恶性黑素瘤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对患者和家属的建议
及早就医与定期随访
对于疑似口腔颌面部恶性黑素瘤的症状,应及早就医并接 受专业检查。确诊后需定期随访,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复
发或转移。
心理支持与生活质量关注
良性黑素细胞增生
与恶性黑素瘤相似,但良性增生通常 无浸润性生长和转移能力,可通过组 织病理学检查进行鉴别。
其他口腔颌面部肿瘤
如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等,这些 肿瘤在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上与恶 性黑素瘤有所不同,需通过详细检查 和病理诊断进行鉴别。
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常规、生化检查等,可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但对恶性黑素瘤的特异性诊断价值有限。
新型靶向药物研究
针对恶性黑素瘤的特异性靶点,研究人员正在开 发新型靶向药物,以期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 率。
未来研究方向探讨
深入研究肿瘤发生机制
01
进一步探索口腔颌面部恶性黑素瘤的发病机理,为寻找更有效
的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精准医疗与个体化治疗
02
通过基因测序等技术手段,实现精准医疗,为患者提供个体化
口腔颌面部恶性淋巴瘤介绍演示培训课件
术后神经修复
对于术后出现的神经损伤 ,及时采取修复措施,如 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 术治疗等。
心理干预及护理支持
心理评估与干预
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了解患者的心 理状态和需求,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 预措施,如心理疏导、认知行为疗法 等。
护理支持
家属参与与支持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 过程,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和家庭温 暖。
03
治疗原则与方案
手术切除治疗
早期病例手术切除
对于早期、局限性的恶性淋巴瘤,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可彻底去除病灶,提高治愈率。
术后辅助治疗
手术切除后,根据病理分期和患者情况,可辅以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措施,以降低复发和转移的风 险。
放射治疗
局部放疗
对于不宜手术或手术切除不彻底的病例,可采用局部放疗,以控制肿瘤生长和缓解症状 。
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支持,包括生 活照顾、疼痛管理、营养支持等,提 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舒适度。
05
康复期管理与随访观察
康复期生活调整建议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1
心理调适
恶性淋巴瘤患者经历了一段艰难的治疗过程后,可能会产生焦虑、抑郁
等心理问题。建议患者积极寻求心理支持,如参加心理辅导课程、加入
患者互助组织等,以缓解心理压力。
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 胞,如使用PD-1抑制剂等药物,可增强患 者的免疫应答和抗肿瘤效果。
靶向治疗
针对恶性淋巴瘤的特定分子靶点进行治疗, 如使用B细胞受体抑制剂等药物,可精准地 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感染预防与控制
严格无菌操作
口腔执业医师口腔颌面部肿瘤及瘤样病变(A2型题)
口腔颌面部肿瘤及瘤样病变(A2型题)1.患者,女性,40岁,发现右上颈部肿物5年,增长不明显。
近三天发生上呼吸道感染,肿物突然增大,伴疼痛。
检查见肿物位于胸锁乳突肌上1/3前缘,质软,有波动感,无搏动,体位试验阴性。
最可能的诊断是A.海绵状血管瘤B.神经鞘瘤C.囊性水瘤D.鳃裂囊肿E.甲状舌管囊肿答案:D2.患者,男性,17岁,被诊断为“多发基底细胞痣综合征”。
以下伴发症状中错误的是A.牙源性角化囊肿B.皮肤基底细胞痣C.分叉肋D.小脑镰钙化E.躯干皮肤“咖啡斑”答案:E3.女,20岁。
左面颊、颞部及眼睑巨大葡萄状血管瘤,听诊有吹风样杂音,该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为A.经导管栓塞术+手术治疗B.左侧颈外动脉结扎C.手术治疗D.3%鱼肝油酸钠注射液E.激光治疗答案:A4.某患者在上颌中线区有囊状低密度影,与牙无关,考虑A.含牙囊肿B.正中囊肿C.球上颌囊肿D.根尖周囊肿E.鼻腭管囊肿答案:B5.女孩,13岁。
左面部肿大,畸形,随年龄而增长。
查:左鼻及唇颊增大、下坠,软,面部及躯干皮肤有多处棕色斑。
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A.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B.囊性淋巴管瘤C.神经纤维瘤病D.放线菌病E.海绵状血管瘤答案:C6.女,35岁。
肿块位于右侧颊侧部皮下缓慢生长4年,检查见肿块与皮肤紧密粘连,中央可见1个小色素点,圆形,与周围组织界限明显,质地软,无压痛,可移动,无自觉症状。
可诊断为A.皮脂腺囊肿B.皮样囊肿C.表皮样囊肿D.甲状舌管囊肿E.鳃裂囊肿答案:A7.男,65岁。
因扁桃体癌欲进行放疗,放疗前应A.对仍能保留的龋坏磨牙治疗后进行金属全冠修复B.对无法治愈的病牙予以拔除并进行活动义齿修复C.对仍能保留的龋坏牙治疗后进行金属全冠修复D.牙周洁治,取出口腔内已有的金属义齿E.对所有龋齿、牙周炎等病牙均予以拔除答案:D8.男,30岁。
左腮腺后下极腺淋巴瘤2cm×3cm大小,进行区域切除术,术中发现腮腺下极有数个淋巴结,对这些淋巴结的处理应是A.无需特殊处理B.保留,但术后需放疗C.保留与瘤体粘连的淋巴结D.与肿瘤发生有关,应摘除E.术中冷冻切片决定是否切除答案:D9.男,30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口腔颌面外科学》第七章讲义7
口腔颌面部肿瘤及瘤样病变
第九节口腔鳞状细胞癌
(七)唇癌
1.概述唇癌为发生于唇红缘黏膜的癌。
按UICC的分类,唇内侧黏膜应属颊黏膜癌;唇部皮肤来源者应划入皮肤癌中;唇癌应仅限于可见唇红黏膜原发的癌。
2.生物学行为及临床特点唇癌主要为鳞癌,腺癌很少见。
多发生于下唇,常发生于下唇中外1/3间的唇红缘部黏膜。
早期为疱疹状结痂的肿块,或局部黏膜增厚,随后出现火山口状溃疡或菜花状肿块。
唇癌生长较慢,一般无自觉症状,以后肿瘤向周围皮肤及黏膜扩散,同时向深部肌组织浸润;晚期可波及口腔前庭及颌骨。
下唇癌常向颏下及下颌下淋巴结转移;而上唇癌则向耳前、下颌下及颈淋巴结转移。
上唇癌的转移较下唇早,并较多见。
唇癌的转移一般较其他口腔癌为少见,且转移时间较迟。
3.治疗早期病例无论采用外科手术、放射治疗、激光治疗或低温治疗,均有良好的疗效;但对晚期病例及有淋巴结转移者则应用外科治疗。
临床无转移的唇癌也可行选择性一侧或双侧肩胛舌骨上颈淋巴清扫术,但如临床已证实转移,则需行颈淋巴清扫术。
原发灶切除后,可用邻近组织瓣立即整复。
(八)上颌窦癌
1.概述上颌窦癌以鳞状细胞癌为最常见,偶为腺源性上皮癌。
2.临床表现因位于上颌窦内,早期无症状,不容易发觉;当肿瘤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较明显的症状时才被注意。
根据肿瘤发生的部位,临床上可出现不同的症状:肿瘤发生自上颌窦内壁时,常先出现鼻阻塞、鼻出血,一侧鼻腔分泌物增多,鼻泪管阻塞有流泪现象;肿瘤发生自上颌窦上壁时,常先使眼球突出、向上移位,可能引起复视;当肿瘤发生自上颌窦外壁时,则表现为面部及唇颊沟肿胀,以后皮肤破溃、肿瘤外露;眶下神经受累可发生面颊部感觉迟钝或麻木;肿瘤发生自上颌窦后壁时,可侵入翼腭窝而引起张口困难;当肿瘤发生自上颌窦下壁时,则先引起牙松动、疼痛、龈颊沟肿胀,如将牙痛误诊为牙周炎等而将牙拔除时,则创口不能愈合,形成溃疡,肿瘤突出于牙槽部。
晚期的上颌窦癌可发展到上颌窦任何部位以及筛窦、蝶窦、颧骨、翼板及颅底部,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
上颌窦癌常转移至下颌下及颈上部淋巴结,有时可转移至耳前及咽后淋巴结。
远处转移少见。
3.诊断上颌窦癌的早期诊断常常是治疗能否成功的关键。
临床医师应有高度的警惕性,应与牙周病、根尖周病、慢性上颌窦炎等注意鉴别。
上颌窦较晚才有明显的骨质破坏,早期如临床鉴别诊断困难时,可借助于曲面体层X线片、CT检查等方法明确诊断。
必要时应行上颌窦探查术,以便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体层摄片以及CT检查对病变波及范围的确定也甚为重要。
4.治疗最好采用综合疗法,而以外科治疗为主。
早期肿瘤局限于上颌窦内无骨质破坏者,可施行上颌骨全切除术。
如肿瘤波及眶板时,须全部切除并包括眼眶内容物。
肿瘤累及后壁及翼腭窝时、应施行扩大根治性切除术,将下颌骨冠突及翼板与上颌骨一并切除,切除后的缺损可用赝复治疗。
较晚期上颌窦癌最好先用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待肿瘤初步被控制后再行上颌骨根治性切除术,术后再用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
如肿瘤已波及筛窦、颞下窝或颅底时,可考虑施行颅面联合切除。
对手术后复发的患者,可用放射治疗或低温治疗,也可考虑颅面联合切除术。
如发生颈淋巴结转移,一般与上颌骨切除一起行同期手术。
(九)中央性颌骨癌
1.概述中央性颌骨癌主要发生自牙胚成釉上皮的剩余细胞。
这些上皮细胞可残存于牙周膜、囊肿衬里以及来自成釉细胞瘤恶变。
在组织类型上可以是鳞癌也可以是腺性上皮癌,且以后者为多见。
2.临床表现好发于下颌骨,特别是下颌磨牙区。
患者早期无自觉症状,以后可以出现牙痛、局部疼痛,并相继出现下唇麻木。
肿瘤自骨髓内向骨密质浸润,穿破骨密质后,则在相应部位颊舌侧出现肿块,或侵犯牙槽突后出现多数牙松动、脱落,肿瘤自牙槽突穿出。
肿瘤也可沿下牙槽神经管传播,甚至超越中线至对侧;或自下牙槽神经孔穿出而侵犯翼下颌间隙。
晚期可浸润皮肤,影响咀嚼肌而致张口受限。
中央性颌骨癌可向区域性淋巴结(下颌下、颈深上群)及血液循环转移,预后较差。
上医学教育网做成功医学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