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伦理学视域下师生关系的困境及重建

合集下载

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教育过程中的基本关系。

高校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人际关系,其和谐与否会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和科研。

一、高校师生关系的特点高校师生关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它是在高等教育实践中产生的一种相互关系。

这种社会关系首先表现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

老师作为教育者,担负着传道授业的责任,既要言传还要身教。

学生作为受教育的一方,他们接受老师的教育,学习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为成为社会人才作必要的准备。

师生双方作为独立的人格主体是平等的。

但是我们也看到,高校师生关系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高校师生具有年龄上的差异性。

大部分师生之间还是存在着年龄的差距。

当今社会新思想、新观念层出不穷,师生双方对于很多事物的看法、观点等往往不同,也就容易出现代沟。

其次,高校师生在知识水平上有着明显的差异。

教师一般比学生具有更长的学习经历,从总体水平来讲,老师也就具有比学生更多的知识储备,教师在知识总量上往往会超出学生很多。

知识上的差距决定了师生关系有着不平等的一面。

再次,高校师生在社会阅历方面存在着差异。

高校教师也是生活于世俗社会中的人,深处市场经济浪潮中的大学教师不再是某种道德和价值的符号,日益地职业化。

而大学生还处于社会生活的准备阶段,校园生活相对单纯些。

因此,师生关系的这种社会阅历的差异是客观存在和不可避免的。

二、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近些年,随着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与高校扩招步伐的迈进,我国高等教育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发展到大众教育阶段,师生关系随之出现了变化,产生了新的问题。

1.校园环境发生变化,师生关系日趋复杂师生之间的关系不仅表现为课堂上的教授关系,而且还表现为课堂外师生的交往互动。

传统的尊师爱生关系正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

在当今校园,很多学生称自己的老师为“老板”。

谈师生关系的伦理调适

谈师生关系的伦理调适
( 一) 不挖 苦讽 刺 , 用 爱 呵 护
教 师 要 面 对 来 自不 同家 庭 环 境 的 、 不 同性格 、 不 同性 别 、 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 , 每 个 人 都 会 有 喜优 厌 差 的 心 理 . 一 些 教 师 会 因 为 学 生 的 家庭 背 景 、 学 习成 绩 、 个 人 喜 欢 等 因素 对 学生 区别对待 , 这种行为是有失公平 的, 年 龄 越 小 的学 生 向师 性 越 强, 教 师 的差 别 对 待 会 对 学 生 产 生极 大 打 击 . 对 学 生 品格 的形 成 产 生 负 面 影 响 。 教 师 要 做 到 一 视 同仁 ,用 爱 滋 润 每 一 位 学 生, 为学生营造一个 温馨的环境 . 让 学 生 感 受 到班 级 的 温 暖 。 从 而 心 无 旁 骛地 学 习 。
二一视同仁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教师要面对来自不同家庭环境的不同性格不同性别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每个人都会有喜优厌差的心理一些教师会因为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习成绩个人喜欢等因素对学生区别对待这种行为是有失公平的年龄越小的学生向师性越强教师的差别对待会对学生产生极大打击对学生品格的形成产生负面影响












( 新 乡学 院 教 育 科 学 学 院 , 河南 新 乡
4 5 3 0 0 0 )
摘 要 :师 生关 系作 为 学 生 在 校 园 中最 重要 的人 际 关 系, 对 学 生 的 全 面 发展 具 有 重要 影 响 。 职 业 道 德 作 为 教 师 必 须 遵 守 的基 本道 德 准 则 , 对教师的教学理念、 言行 、 态度、 品 质 等 有 最 直接 的 影 响 , 并影 响教 师 与 学 生 之 间 的 有 效 交往 。本 文从 伦 理 视 角 对 师 生 关 系的 调 适进 行 分析 。 关键词 : 教 师 学 生 师 生关 系 伦 理 调 适 网 络 媒体 上 一 些 教 师 行 为 不 合 乎 职 业 道 德 规 范 的 负 面 事 件 频 频爆 出 . 有些甚至引起公众争议 , 一 些 人 对 教 师 在教 育 中 应 该 扮 演 的 角 色 缺 乏 正 确 认 识 。对 教 育 中 最 重 要 的人 际 关 系— — 师 生关 系缺 乏 正 确 定 位 。 师 生 关 系包 含 师 生 之 间 的 法 律 关 系 、伦 理 关 系 、人 际 关 系、 心理关系 、 管理 关 系 等 , 伦理关 系是师生关系的最高层次 ; 第二层次是管理关系 , 是 师 生 关 系 的核 心 ; 第 三 层 次 为心 理关 系与 法 律 关 系 , 法律关 系为条件 , 心 理关系为 重点 ; 第 四层 次 为人 际关 系 。 是 以 上 三 个 层 次 的 基 础①。 师生 的伦 理 关 系指 师生 以 自己 的 心 理 、 意志 、 情感 、 行为 、 信念 , 遵循社会行为规范 , 从 而 形 成 彼 此 间 的辈 分 关 系 。 师 生 代 际 一 朋 友式 关 系 模 式 是 从 伦 理 学 角 度 而 言 最 理 想 的 师 生 关 系模式。 师 生 代 际 一 朋 友 式 关 系模 式 是 在 师 生交 往 过 程 中 . 将 师 生 关 系 既 看 成两 代 人 的 辈 分 关 系 . 又 是朋 友 关 系 . 亦 师 亦 友 是对该模式最恰当 、 生 动 的 描 述② 。

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师生关系是教育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着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然而,在现实中,师生关系存在着各种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教学效果,还可能给学生带来心理困扰和负面影响。

本文将浅谈关于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的研究。

一、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1.互动不足。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师生之间的互动往往被忽略,教师主导教学,学生被动接受。

这种模式导致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不足,学生缺乏发言和表达的机会,教师也缺乏了解学生需求和反馈的途径。

2.权威过于强调。

在一些传统的教学环境中,教师被赋予了过于强大的权威地位,学生则被动接受教师的命令和要求。

这种过于强调权威的教学方式容易导致学生产生依赖心理,缺乏主动性和创造力。

3.忽视学生个体差异。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通常以平均水平为标准进行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这种情况下,优秀学生可能无法充分发挥才能,而相对较弱的学生又很难跟上教学进度,造成了教学效果的不均衡。

4.师生沟通不畅。

师生之间的沟通是师生关系建立的基础,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师生沟通不畅的情况时有发生。

教师可能忽视学生的问题和困扰,而学生也可能由于各种原因,不愿意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

二、解决师生关系问题的对策1.提倡互动教学。

互动教学是一种能够激发师生关系的有效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积极促进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互动,创造一个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

2.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中,应该尽量避免过于强调权威地位,而是要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该对学生给予充分的尊重和信任,在引导学生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3.个性化教学。

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差异,进行个性化的教学。

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风格,教师可以采用不同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发展。

4.加强师生沟通。

建立良好的师生沟通渠道对于解决师生关系问题至关重要。

关怀伦理学视域下师生关系的困境及重建

关怀伦理学视域下师生关系的困境及重建

关怀伦理学视域下师生关系的困境及重建在现代社会,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所处的地位越来越受到关注。

伴随着社会发展和价值观念变革,师生关系也面临着很多困境,例如“过度关怀”的问题、道德冲突问题等。

在关怀伦理学视域下,本文探讨师生关系中的困境及重建。

关怀伦理学,是关注人类关系的学科。

它强调了关爱、关怀、尊重与信任,认为它们是人际关系和社会组织的基础和要素。

关怀伦理学的理念也可以应用于教育领域,成为一种新的教育伦理。

在关怀伦理学观念下,师生关系应该建立在关爱和尊重的基础上,给予学生关注和支持,培养其自信和自主性。

师生之间应该有愉悦和互相尊敬的氛围,在这个基础上学习与成长会更为顺利。

关怀伦理学的核心在于给教育增加了人情味,通过对每一个学生的关注和支持,让他们在学术成就、道德情感等方面都能够得到发展。

二、师生关系存在的困境尽管关怀伦理学为师生关系提供了一个高标准和新思路,但是事实上师生关系还面临着许多困境和挑战。

1.“过度关怀”的问题教师无可厚非地想要帮助学生,但过度的关怀有时往往产生了对学生的不当干预,危害了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尽管教师付出了很多心思,但很多学生可能会因此产生一种压迫感,感到厌烦与挑战。

2. “以成绩为中心”的现象许多学校注重发掘学生优秀的学术成就,但这往往也会使教师忽略掉学生在品德、社交关系等方面的成就。

结果,一些学生由于成绩不好而陷入了疏于发掘自身特长的境地。

3. 道德冲突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能会遇到一些道德冲突问题。

例如,教师要求学生要在伦理标准下做出行为,但自己却违反了这一标准。

这必然会影响到师生关系的发展,学生们难以相信教师会给他们课程上的好建议。

三、师生关系的重建1. 建立安全的环境为保证师生关系的顺利发展,教师可以创造一个安全、互信的环境,唤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这个过程涉及到如何提高学生自我意识和自尊心,强调学生有能力获得成功的信念和理念。

2. 强调多元化的评估机制教师不应该把教学评估纳入只考虑学生成绩的评估体系中,而是应该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机制,坚持“学生优秀成绩是一种多元的表现形式”的理念。

诺丁斯关心伦理学视域下师生关系的建构

诺丁斯关心伦理学视域下师生关系的建构

诺丁斯关心伦理学视域下师生关系的建构作者:赵镇美来源:《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2021年第10期摘要:诺丁斯关心伦理学视域下的师生关系指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的相互关心、相互信任的良好人际互动;是一个教师以专注和动机移位来对学生施以关心,并收到学生积极反馈的双向互动过程。

诺丁斯关心伦理学视域下的师生关系具有关系性、连续性和责任不平等性等特征,因而该师生关系的建构,需重视学生的反应,给予学生恰当的关心,并要采用多元方式,维系师生之间的信任。

关键词:关心伦理学; 关心教育;师生关系;学生发展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1)30-0035-04師生关系形成于教育教学过程中,用以描述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地位、相互之间的作用和态度。

师生关系虽是一种人际关系,但又带有独特性。

良好的师生关系蕴含着师生互动的意义和价值,有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当下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身心的和谐健康发展,因此,师生关系的和谐也显得尤为重要。

美国教育家内尔·诺丁斯(Nel Noddings)受多元智能理论的影响,在反思男性主义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建构了以关心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论,并将其运用到教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为我们当下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提供了视角。

作为学校场域中最为基础的人际关系,诺丁斯关心伦理学启发我们,师生之间需要形成相互关心与信任,构成关心型师生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关心能力,寻觅学校教育的真谛。

一、诺丁斯关心伦理学视域下师生关系内涵从“关心”在英文词典中的解释出发,关心是在精神上对某件事或某个人的责任感和牵挂感。

在中文词源上,“关心”是指“挂念”或者“注意、留心”。

这表明关心实际上是一种心理活动,是关心者对被关心者“全身心投入和接受”的过程,同时,真正的关心是认真倾听、观察和感受他人的问题和需要,接受他人传递的一切信息。

诺丁斯曾提到关心者的心理状态是“以专注和动机移位为特征的”,这种专注或者关注决定着“关心”能否发生,即言之,关注的时间虽可长可短,但从“关心”产生的那一刻开始,关心者的精神必须是专一的,是心无旁骛地关注被关心者的问题和需要的。

关怀理论视野下当代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困境及出路

关怀理论视野下当代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困境及出路

关怀理论视野下当代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困境及出路一、关怀理论概述关怀理论是从女性主义伦理学发展而来,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美国教育家内尔·诺丁斯(Nel Noddings)正式提出,其强调关心,注重对生命关怀的理论价值契合了当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就其理论主张概括来讲,主要包含以下几点:(1)强调关系性。

“关心伦理强调的是关心的关系性。

关心意味着一种关系,它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两个人之间的一种连接或接触。

”关系性关注不同主体之间所建立的关系,这种关系指向主体间的互动,互动意味着關系双方的相互影响及有效的回应,一种关系而非单纯指向一种美德、品质。

(2)注重情感性。

关怀理论从女性伦理学发展而来,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更注重情感性,关怀的本质就在于对情感的一种回应,这也是相互主体建立联系的重要纽带,诺丁斯不否定理性的分析,而更为强调事物本身情感性的沟通与表达。

(3)关注主体的需要。

诺丁斯将需要分为“明示的需要”与“推断的需要”[1],明示的需要是被关怀者表现出来的明确需要,推断的需要指向关怀者倾向于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来推测被关怀者的“需要”,其出发点不在于被关怀者本身,而是从外在客观因素出发来试图判断被关怀者的需要并给出决策,其做法忽视了被关怀者的主体身份。

二、当代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困境1.当代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本质解读价值取向是“一定主体价值选择的总取向和价值追求的一惯性倾向”[2],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决定着一个学校的办学方向,具体体现在学校的办学目标、育人目标,同时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活动场所,作为教育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反映了时代对人的需求,对人的价值取向,即我们想要通过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就应该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叶澜教授在《基础教育改革与中国教育学理论重建研究》一书中对学校教育价值取向作出如下解释:“首先是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主体是人,是一定角色的人在对学校教育价值取向认识、判断基础上自觉而综合的选择。

师德建设的伦理学困境与出路

师德建设的伦理学困境与出路

师德建设的伦理学困境与出路一、引言教育是培养人的过程,而师德是教育事业的灵魂。

师德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与学生的成长。

伦理学作为研究人类道德规范的学科,可以为师德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与指导。

然而,在实际的师德建设中,伦理学常常面临困境与挑战。

本文将探讨师德建设的伦理学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出路。

二、师德建设的伦理学困境1.道德选择的困惑伦理学将道德问题提升到理性思辨的高度,但在现实中,师德往往受到杂音的干扰。

比如,一位教师遇到了学生的违规行为,他在选择如何处理时,面临着保护学生形象与正确认识错误之间的困扰。

他可能面临的选择是是否罚学生,给其一个警示,保护其他学生的权益,或是选择宽容,帮助学生改正。

这样的困境在实际中时常发生,教师们面临着道德选择的困惑。

2.权威的滥用师德不仅在道德选择上面临困境,在权力的运用中也面临挑战。

权力滥用是一种典型的伦理学困境,涉及到权力与道德之间的平衡。

教育活动中,教师作为权威人物,拥有很大的学生资源,而此时,若教师取得了权力的滥用,甚至利用自己的权力谋取私利,这与师德的伦理要求是相违背的。

3.师生关系的曲折师道关系是教育活动的核心部分。

但是,在实际中,师生关系往往面临曲折和困境。

一方面,教师可能过度地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学生的需求,导致师生关系疏远;另一方面,也可能会产生关系过于亲近,甚至出现不正当行为。

这样的师生关系困境,对师道关系产生了巨大的挑战。

三、师德建设的出路1.培养师德意识培养师德意识是师德建设的基础。

教育机构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师德教育,通过课程、讲座、培训等形式,提高教师对师德的认识与重视。

2.加强伦理道德教育伦理道德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道德观念与行为的关键环节。

教育机构应该加强对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通过课堂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与行为习惯。

3.建立科学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科学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是师德建设的重要保障。

教育机构应该建立健全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对教师的师德行为进行明确的评价与奖惩,激励教师树立正确的师德价值观。

关怀理论视域下和谐师生关系的挑战与应对

关怀理论视域下和谐师生关系的挑战与应对

第4期2023年7月现代教育科学ModernEducationScienceNo 4Jul.2023[收稿日期]2023-04-04[作者简介]李赐平(1968-),男,四川大竹人,西华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法学、教育基本理论、基础教育。

彭艳(1999-),女,四川绵阳人,西华师范大学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关怀理论视域下和谐师生关系的挑战与应对李赐平,彭 艳(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南充 637000) [摘 要]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始终处于复杂的关系网络之中。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其和谐与否是影响学生品德形成的重要因素。

从诺丁斯关怀理论的角度看,当前学校教育中还存在着关怀目的的单一与功利、关怀付出的单向片面、关怀环境的缺乏等问题,以致师生关系的发展偏离了既有轨道。

诺丁斯关怀理论对关怀、需要、师生关系特征的论述可以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

基于关怀理论对关怀关系建立过程的有关论述,为构建新时代的和谐师生关系,需要提升教师关怀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回应关怀,家庭协助培养关怀,创设关怀型学校教育环境。

[关键词]诺丁斯关怀理论;和谐师生关系;关怀关系;道德品质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23)04-0049-05 [DOI]10 13980/j cnki xdjykx 2023 04 008 一、诺丁斯关怀理论对师生关系的作用研究大有潜力当代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即在于学生的自我中心、师生关系的漠然,这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造成重大阻碍。

诺丁斯的关怀伦理思想以关怀作为核心,将关怀本质定义为人与人之间关怀关系的建立,指出关怀关系建立的关键在于主体双方共同致力于关怀的互动性,即当关怀者做出关怀行为,被关怀者积极回应时,这种关怀关系才得以真正建立[1]。

以此而论,只有师生处于“关系”中时才能建立关怀[2]。

当前,愈来愈多的研究者把关怀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以期对我国师生关系的优化产生有益的影响。

教育伦理学与师生关系

教育伦理学与师生关系

教育伦理学与师生关系教育伦理学是研究教育活动中的伦理问题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教育过程中的道德价值观、义务和责任。

在教育伦理学的框架下,师生关系是一个核心议题。

师生关系不仅仅是教育过程中的一种互动关系,更是一种道德关系,它涉及到师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首先,教育伦理学强调师生之间的平等和尊重。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应该是平等的主体。

教师不应该滥用自己的权力,而是要尊重学生的权利和尊严。

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平等的机会和待遇,不应该因为学生的身份、背景或能力而歧视或偏袒。

同时,学生也应该尊重教师的权威和专业知识,不应该对教师进行侮辱或恶意批评。

只有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上,师生关系才能够健康地发展。

其次,教育伦理学强调师生之间的信任和互助。

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引路人和榜样,他们应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指导。

教师应该相信学生的潜力,并给予他们适当的支持和鼓励。

同时,学生也应该相信教师的教育能力和专业知识,积极参与到教育过程中。

师生之间的信任和互助是师生关系的重要基石,它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然而,教育伦理学也要求教师在师生关系中保持专业的边界。

教师不仅仅是学生的朋友,更是他们的导师和监护人。

教师应该保持适当的距离,不应该与学生建立过于亲密的关系。

教师应该避免利用自己的权力和地位对学生进行性骚扰或其他不当行为。

同时,学生也应该尊重教师的个人隐私和专业边界,不应该侵犯教师的权益。

最后,教育伦理学强调师生之间的责任和义务。

教师有责任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潜力。

教师应该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关注他们的个性和需求。

教师还有义务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引导他们成为有责任感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公民。

同时,学生也有责任尊重教师的努力和付出,积极参与到教育过程中,努力学习和成长。

综上所述,教育伦理学对师生关系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和期望。

在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平等和尊重、信任和互助、专业边界和责任义务是构建健康师生关系的关键。

浅谈新时代下新型师生关系的认识和构建

浅谈新时代下新型师生关系的认识和构建

浅谈新时代下的师生关系的认识和构建作为学校人际关系中重要一环的师生关系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对与学的关系的认识的变化经历了多次变化,刻上时代和教与学认知关系的烙印。

从过去以教为主师为长者的关系发展到以学为主以生为中心的生本关系,到后来的教与学相长的师生平等的关系,教师成为学生成长中的朋友、人生引路中的首席。

再发展到老师不敢管、学生不把管的关系,现在提出来的“服务型关系”,也就是教师为学校服务、为家长服务、为学生服务。

由于师生关系的定位之乱,导致现在教师出手管学生,就会招来学生投诉、家长投诉、媒体炒作,弄得教师不敢管学生、学生不把管的尴尬局面,最终损伤了教育,影响了教师的形象。

同时也导致佛系教师的出现并且越来越年轻化。

师生关系一直存在着两个主要观点:一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辅的关系;一种是学生为主,教体为引导的关系。

在新时代下如何回答好师生关系。

个人认为:必须站在教育层面以更专业的角度来深度解析师生关系,以客观事实的态度紧扣时代脉搏的情况下重新审视过去出现的各种师生关系的利和弊,只有如此才能更好的处理好教育现实与教育理想之间的关系。

这个时代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肯尼思·J.格根教授在其《关系性存在: 超越自我与共同体》一书中“专业实践中的关系性存在”专门论述“关系型教育”。

作为社会建构主义者,格根认为:“课堂不再是教师的船,老师也不是船长”、“课堂上发生的一切都是师生共同完成的”,“既然所有的知识都是由共同体创造的,那么有效的教育理应增进人们对关系过程的参与”。

这些论述对于当前审视师生关系和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他至少使我们清楚的认识到:师生关系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师生关系不同于一般的人际关系,它具有专业性要求。

一、新时代下人们期盼怎样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也是随着人类文明和时代的发展在不断的变化的,师生关系就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教师逐渐成为一种职业,进而产生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师徒这六种主要社会关系。

师生关系困惑当下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困惑当下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困惑当下师生关系的确面临一些困惑和挑战。

在当下,师生关系受到了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变革、家庭环境、教育制度等。

以下是一些师生关系面临的挑战和困惑:1. 角色模糊: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扮演着权威的角色,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然而,现在的教育倡导更多的是学生参与、自主学习和自主决策,这导致教师和学生的角色界限变得模糊不清。

2. 教育目标不一致:教育目标可能因教育制度、学校政策以及学生和家长的期望而产生冲突。

教师可能面临支持学生全面发展和应试教育之间的矛盾,这可能影响到师生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3. 数字化教育的兴起:随着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教育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这意味着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方式发生了改变。

教师需要适应新的技术工具,并与学生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

4. 文化差异:在多元文化社会中,教师和学生可能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这可能导致交流和理解上的困难。

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文化背景有所了解,并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5. 堕落:在一些情况下,师生关系可能因为道德和伦理问题而受到质疑。

教师可能滥用权力或侵犯学生的权益,这对教育环境和师生关系都造成了负面影响。

要解决这些困惑和挑战,需要教师和学生以及教育机构的共同努力。

教师可以尝试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也可以积极参与学习,与教师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教育机构也应该提供支持和培训,帮助教师和学生适应变革和应对挑战。

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互相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为有效的教学和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

浅谈关怀理论下如何恰当处理师生关系

浅谈关怀理论下如何恰当处理师生关系

浅谈关怀理论下如何恰当处理师生关系笔者一直以来都有这样的看法: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当关怀学生,并且竭尽自己的所能让学生感受到这种关怀,这不仅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而且学生也能通过感知关怀树立良好的品格并把这种关怀散播出去。

诚然,我平时也是践行如此的理念。

但同样的教育方式,有学生讨厌我,怕我,也有学生用信件等形式表示了对我的感谢。

得到学生的认同,甚至在情感上有回馈,这是让我感到非常欣慰的。

受到学生的质疑,我是很痛苦的,虽然我知道他们还不成熟,但正由于他们的直率,所以才让我有机会反省自己的得失。

有一项调查显示,95%的教师都说自己爱学生,但90%的学生却认为教师不爱他们。

显然,出现此类问题的并不止我一人。

如此糟糕的师生关系必然使得本该丰满的教学活动棱角突兀、争端四起。

干瘪瘪的人际交往磨损的不止是教育工作者的热情,也毁坏了校园净土的形象,让走出校园的下一代们内心冷漠。

眼下学校、社会和家长之间的矛盾或许就为此敲响了警钟。

如何恰当处理师生关系才能有利于教育的向前推进呢?内尔·诺丁斯教授点亮了一盏“关怀”的明灯——“关怀,实际上是关怀者把握他人的现实性,尽可能地满足他人的需要,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实现的,并得到被关怀者响应的一种行为。

”一、关切学生的感受诺丁斯特别强调了教育工作者通过批判性思考帮助孩子打开自己的心扉,发展超越自我的“同情性关系”。

她举例说:当一个孩子对爷爷说了大不敬的话之后,传统上妈妈总是会教育孩子说:“想想看,如果别人这样对你,你会有什么感觉?”诺丁斯建议改为这样的互动:“孩子,你那样说话,你觉得此刻爷爷的感受会怎样呢?”诺丁斯坚持认为,关切他人的感受,而不是仅仅聚焦于自己,对于形成关怀品质至关重要。

可一般的教师总是充当了“传统上的妈妈”,面对同学之间的摩擦纷争,经常使用的类似语言便是:“想想看,如果别人这样对你,你会有什么感觉?”一句话就把焦点转向了通常是犯错的一方,强调的是犯错者自身的体会,但本身这种体会的前提是不存在的,否则犯错者不能是犯错者而应当为“受害人”了。

关怀伦理学视域下师生关系的困境及重建

关怀伦理学视域下师生关系的困境及重建

关怀伦理学视域下师生关系的困境及重建1. 引言1.1 关怀伦理学的基本概念关怀伦理学是一种强调对他人情感关怀和尊重的伦理学理论,其核心理念是关注并保护他人的利益和尊严。

关怀伦理学强调人类的情感互动和情感智慧,认为人际关系中的情感交流和理解是伦理行为的基础。

在关怀伦理学的视域下,人们被鼓励以同理心和善意来对待他人,建立互相支持和照顾的关系。

关怀伦理学不仅强调个体间的关爱和尊重,也把社会正义和公平视为重要价值。

关怀伦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对他人的关注和尊重、情感智慧的培养、以及建立互相支持和理解的人际关系。

在关怀伦理学的视角下,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建立在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关心和关注学生的需求和情感,而学生也需要尊重和理解教师的角色和责任。

通过关怀伦理学的理念,师生之间可以建立起更加良好和平等的关系,促进教学和学习的有效展开。

1.2 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师生关系的重要性体现在教育活动中的关键性作用。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的核心元素,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的提升。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律意识。

此外,师生关系还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进师生之间的信任和理解,有利于师生之间情感的沟通和互动。

在这种情况下,师生之间可以建立起一种良性的互动模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因此,师生关系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应该引起教育者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和重视。

只有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的宗旨,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正文2.1 关怀伦理学视域下师生关系的困境在关怀伦理学视域下,师生关系可能面临一些困境。

师生之间的互动往往受到社会道德规范和职业伦理的制约,师生之间的亲密关系可能会受到外界的质疑和监督。

师生之间的界限常常模糊不清,师生可能会出现情感上的纠葛,甚至发展出不正当的关系。

由于师生关系中存在权力关系不平衡的问题,师生可能会面临利用、侵犯等伦理困境。

基于关怀理论视域下的小学师生关系探讨

基于关怀理论视域下的小学师生关系探讨

121教育智库基于关怀理论视域下的小学师生关系探讨小学师生关系存在的困境因社会高速发展和多元文化而带来的小学师生关系困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淡漠化、功利化和单向化。

师生关系淡漠化。

由于多元文化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多数小学师生关系存在淡漠化的困境,师生关系淡漠化是指两种情况,情况一由于知识获取的便捷而减弱了向教师请教的需求,情况二课堂上教师面对多元文化下的学生,多数教师选择把师生关系限制在课堂知识传授中。

两种不同的情况都带来了一种结果即师生间的交往和联系减少,缺乏情感交流和互动。

师生间缺乏情感交流和互动必然导致师生关系异化。

又由于教师缺乏关怀素养和对教育本质的认知与理解存在偏差,所以小学师生关系淡漠化困境十分严峻。

师生关系功利化。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竞争、焦虑和文化冲突充斥社会,教育领域也不能幸免,当前小学教育功利化现象严重,教师在巨大的教学压力之下,职业倦怠、身心疲惫。

教师一心追求学生的学业成绩,教师和学生之间除了成绩以外似乎变得无话可谈。

在教师群体中也存在着这种意识即教师的关心应该充分的体现在对学生学业的重视上。

长期功利化的教育模式下,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理解与对话,学生没有了生命活力,进而造成师生关系存在对立、冷漠和冲突。

师生关系单向化。

小学教师普遍认为自己已经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了关怀,然而当前的师生关系中存在的关怀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关怀,老师们单向的情感付出,不仅没有得到学生的理解反而会给学生带去伤害。

学生眼中的教师关怀只是一种单向度的、偏执的关怀。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为,处于6~12岁的小学生正处于前习俗水平向习俗水平过渡阶段,本年龄段小学生的向师性较为明显[1]。

因小学生具有向师性,所以小学生对教师关怀做出的回应不一定都是自己自愿的。

师生关系单向化易造成小学生心理和人格不健全。

师生关系单向化的典型表现是关怀错位。

关怀理论与小学师生关系的契合关怀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内尔·诺丁斯教授,关怀理论起源于关怀伦理学。

高校教师伦理教育与师生关系

高校教师伦理教育与师生关系

高校教师伦理教育与师生关系高校教师伦理教育是指对高校教师进行的道德、伦理方面的教育培养和引导,力求使教师具备正确的伦理观念和道德行为,以提高高校师生关系的和谐与稳定。

在如今高校教育中,师生关系的良好与否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高校教师伦理教育在维护师生关系的和谐与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高校教师伦理教育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和榜样,其道德与伦理行为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通过进行伦理教育,高校教师能够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

只有教师具备正确的伦理观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够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而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又能为教师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和更高的教学效果。

其次,高校教师伦理教育对于转变教育方式和方法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过去的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普遍存在着明师主义的教育理念,教师以强调传授知识为主,缺乏对学生的尊重和关心。

然而,在现代教育中,高校教师的角色已逐渐由传授知识者转变为引导者和指导者。

高校教师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兴趣、需求和个性发展,通过伦理教育的引导,逐渐转变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此外,通过高校教师伦理教育,教师能够更好地处理师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师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是高校教育中常见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伦理素养。

通过进行伦理教育,教师将能够增强自身的沟通和协调能力,培养自己对待问题的成熟和客观的态度,以便更好地化解矛盾和冲突,并维护好师生之间的关系。

最后,高校教师伦理教育有助于提高师生互动的质量。

良好的师生关系必然离不开有效的师生互动。

高校教师应当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以及解决他们的问题。

在进行伦理教育时,教师将学会更好地倾听学生的意见和需求,并及时根据学生的反馈做出相应的调整。

立足关怀伦理学 构建关心型师生关系

立足关怀伦理学 构建关心型师生关系

关 系 引 导学 生 在 成 德性


种道德关 系


关 心 关 系 的 建 构 中生


先体 现 为
关心
应该 是教 育 的 生 命关 怀 品 质 的 重 要 表 现


关 怀伦 理 学


无 疑为我 们构 建 新 型 师 生 关 系 提 供 了 宝

学 校 的 使 命 就 是 用 教 育 关 怀促 进 学 生 生 命 的成 长
, ,
诺 丁 斯 认 为 关 怀 是 出 于 关 系之 中 的 最 基 本 的 表现 形 式 是 两 个 人 之 间 的 付 出关 怀 出



种生命状态

种连结和接触
关 怀 理 解 与 尊 重 赏 识 与 包 容 积 极 进 行 情感 交 流 互 悦 纳 师 生 之 间 互 相尊 重 彼 此 的 人 格 观 点 和 观 念

定历 史 条件 下 社 会关 系的缩 影

具体 来 说 :

自己 在 小 学

初中


高 中所 学 的
概 而过
从 而 不 断提 高

师 生 关 系是
3

学 生 的 求 知欲 望
使 学 生 不 由 自主 的进 入 角 色

在学 生主
关系 ;

个工 作关系 ; 师 生 关 系是 个道 德 关 系
一 一


师生 交往 蕴 藏 着
丰 富 的 教 育因素

也 有 德 育 因 素 与 美 育价
切 教 育成功 的基 石
, ”

高校师生关系困境其出路论文

高校师生关系困境其出路论文

论高校师生关系的困境及其出路摘要:目前高校师生关系存在冷漠化、功利化、行政化和冲突化四种困境。

本文从教师、学生、学校和社会四个方面分析了高校师生关系出现以上四种困境的原因,认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走出目前高校师生关系的困境,必须提高教师素质,培养学生完整的道德人格,改善学校的管理体制和人文环境,同时改善高校外围的社会大环境。

关键词:高校师生关系困境师生关系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互相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

它是一种特殊的伦理关系和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以各自独特的身份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动而形成的多性质、多层次的关系体系、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育学的效果和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利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有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

1.目前高校师生关系的困境1.1师生关系的冷漠化传统的师生关系是教学相长,亲密无间的。

老师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如父母般关心爱护学生、学生不仅崇敬老师,而且对老师有着如同父母般的依恋。

然而,纵观当今高校校园,师生关系依然渐行渐远,感情日趋冷漠化。

师生关系仅仅作为教学存在的必要条件而存在,缺乏精神层面的交往。

师生之情的冷漠,进一步使得学生对教师缺少必要的敬畏感,教师对职业缺乏神圣感,造成恶性循环。

1.2师生关系的功利化高校师生交往中经济因素所占比重却越来越大,交往的功利意识和商业色彩越来越明显。

在日常的师生交往中,这种功利主义的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如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是消费者,有选择是否上课的自由,自己的行为和老师毫无关系,部分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或想入党评优时,就会忙着请客送礼疏通,和老师搞好关系,事后老师没有利用价值了,则对老师视而不见。

师生关系异化成了一种类似“经济人”交往的契约买卖关系,传统亦师亦父的伦理涵义逐渐式微,功利化意味浓厚。

1.3师生关系行政化民主和平等的种子最先播种在高等学府中,在其境内开花结果,传播社会。

教育伦理与师生关系建设

教育伦理与师生关系建设

教育伦理与师生关系建设引言:教育伦理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原则,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伦理的核心是师生关系建设,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探讨教育伦理与师生关系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和方法。

一、教育伦理的重要性1.1 伦理教育的意义伦理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道德素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教育伦理,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提高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和未来的职业发展。

1.2 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和榜样,应该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

教师的职业道德包括教书育人、潜心修炼、严谨治学、热爱学生等方面。

只有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真正起到教育引导和示范的作用,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师生关系建设的策略和方法2.1 建立平等与尊重的关系教师应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教师要倾听学生的声音,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决策,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和选择权,让学生感受到平等与尊重的关系。

2.2 建立信任与沟通的桥梁教师应建立起与学生之间的信任关系,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被信任和尊重的。

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积极解决问题,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2.3 建立关爱与支持的氛围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给予学生关爱和支持。

教师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关注学生的困难和压力,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支持。

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2.4 建立公正与公平的评价体系教师要建立公正与公平的评价体系,对每个学生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

教师要注重发现学生的优点和潜力,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同时也要指出学生的不足和提出改进的建议,帮助学生不断进步。

2.5 建立合作与共赢的合作关系教师应引导学生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和支持。

关怀伦理学视域下师生关系的困境及重建

关怀伦理学视域下师生关系的困境及重建

关怀伦理学视域下师生关系的困境及重建在关怀伦理学的视域下,师生关系的核心是关心、尊重和帮助学生。

然而,实践中,师生关系面临着许多困境。

本文将就关怀伦理学的角度探讨师生关系的困境及其如何重建。

师生关系的困境师生关系出现的困境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精神隔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师生之间的年代差距越来越大,沟通变得更加复杂,可能会产生精神上的距离。

由于师生之间在思想、生活和成长经历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可能会导致师生之间的疏远和隔阂,带来双方无法理解和信任的问题。

二、权力不平衡在师生关系中,教师拥有更高的社会地位和知识水平,在某种程度上拥有更大的权力,学生则处于被支配的位置,这种权力不平衡可能导致学生在面对教师时缺乏自信和独立性,不能自主地做出自己的选择,甚至存在依赖心理。

三、应试教育的压力对于大部分学生,师生关系最核心的体验是学术方面的指导和帮助。

但是,现实中,教育制度下的良苦用心以及应试教育的压力越来越大,带来了更高的评估标准和目标,造成了学生们面临的压力。

长期以来,教育制度下的过分侧重于学习成绩,可能使教育转为了需要机械记忆和机会公平,教育者对个体价值和需求轻视,所以许多学生在师生关系中往往面临学习压力、担忧和焦虑。

基于关怀伦理学的原则,师生关系需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建。

一、尊重学生的独立性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不干预学生的个人选择和自由发展。

当然,在学生提出的行为不当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但需要保持尽可能的公平和客观。

二、建立双向沟通师生之间的交流也应该是双向的,而不是教师单方面地提出问题、安排任务或者评价学生的表现,而是应该与学生平等交流,共同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法,寻找最优解决方案。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合作和共同成长。

三、重视学生的情感需求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情感需求。

当学生出现情感问题时,教师应该设身处地地理解学生的烦恼和困境,倾听他们的声音,并引导他们采取积极的行动,以求学生健康成长。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怀伦理学视域下师生关系的困境及重建
1. 形式化的教育模式与师生距离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师生关系往往被形式化,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权
威与服从的关系。

这种模式下,师生之间的交流往往是单向的,学生缺乏对师长的信任与
依恋,学校更多地成为了学生的“管理者”而非“关怀者”。

2. 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导致的师生疏离
在一些地区和学校,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导致了师生之间的疏离。

师生所处
的社会经济地位和文化环境的差异,使得教育资源的利用和获得不均衡,师生之间的关系
也因此产生了隔阂和不平等。

3. 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缺失
在现代社会中,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往往被忽视。

师生的关系随着信息化和虚拟化的
发展,变得更加冷漠和疏离。

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沟通变得越发困难,从而导致了师生
之间关怀的缺失。

4. 教育评价体制的弊端
当前的教育评价体制往往过于功利化,强调结果而忽视过程。

这导致了教师和学生过
度追求分数和名次,而忽视了对师生情感和精神需求的关注。

这种评价体制的弊端使得师
生关系更加紧张和疏远。

1. 重建师生关系的关怀理念
关怀伦理学强调了关怀与人性的平等性,并主张在人际关系中重视关怀的价值。

在师
生关系中,需要重建基于关怀的理念,强调教师对学生的关怀和尊重,使其成为师生之间
亲密、平等的伦理交往。

2. 重塑教育模式,强调情感教育
为了重建师生关系,需要重塑教育模式,强调情感教育。

在教师培训和教学实践中,
应该注重培养教师的情感素养和情感教育能力,鼓励教师与学生之间情感交流和沟通,并
促进师生之间的深度理解和信任。

3. 构建和谐的教育环境
为了重建师生关系,需要构建和谐的教育环境。

在学校管理中,应该注重关怀教育,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提供充分的资源和支持,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在一个和谐、包容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4. 推动教育评价体制的改革
为了重建师生关系,需要推动教育评价体制的改革。

应该摒弃功利化的评价标准,强调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怀和尊重,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和标准,促进学生的个性和潜能的发展,减少评价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结语
关怀伦理学视域下,重建师生关系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和共同参与。

只有重视和关怀师生的情感需求,才能够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和全面发展。

期望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到师生之间的关系,并为重建关怀型教育环境而努力。

这样的努力将不仅使师生关系更加紧密和和谐,也必将为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