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物理学科物态变化单元知识点梳理
物态变化八年级物理必修知识点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
物态变化八年级物理必修知识点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一、温度: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注: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亦相同;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2、摄氏温度:(1)温度常用的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C表示;(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3)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读作5摄氏度-20℃读作零下20摄氏度或负20摄氏度二、温度计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2、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总装适量的液体(如酒精、煤油或水银)、刻度;3、温度计的使用:(1)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2)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3)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夜柱的上表面相平。
三、体温计:1、用途: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的;2、测量范围:35℃~42℃;分度值为0.1℃;3、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人的正常体温是37℃;4、体温计的特殊构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的细管(缩口);物态变化: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下可以相互转化。
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四、熔化和凝固: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1、物质熔化时要吸热;凝固时要放热;2、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物态变化过程;3、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1)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2)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4、晶体熔化的条:(1)温度达到熔点;(2)继续吸收热量;5、晶体凝固的条:(1)温度达到凝固点;(2)继续放热;6、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7、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1)AB段物体为固体,吸热温度升高;(2)B 点为固态,物体温度达到熔点(50℃),开始熔化;(3)BC 物体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4)C点为液态,温度仍为50℃,物体刚好熔化完毕;(5)CD为液态,物体吸热、温度升高;(6)DE为液态,物体放热、温度降低;(7)E点位液态,物体温度达到凝固点( 50℃),开始凝固;(8)EF 段为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9)F点为固态,凝固完毕,温度为50℃;(10)FG 段位固态,物体放热温度降低;。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的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的知识点知识点1:物质的三态及相互转化物质一般存在于三种状态,即固态、液态和气态。
这些状态之间可以通过物态变化相互转化。
1.1 固态在固态下,物质的分子相对稳定地固定在一起。
固态物质的分子间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力。
固态物质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原子或分子只能做微小的振动运动。
1.2 液态在液态中,物质的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比在固态中要弱,分子之间能够互相滑动。
液态物质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和一定的体积。
1.3 气态在气态下,物质的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很弱,分子之间几乎没有相互吸引力。
气态物质具有很高的流动性和变化的体积。
1.4 相互转化物质之间可以通过加热或降温、加压或减压等方法实现相互转化。
以下是常见的物态变化:•固态向液态的变化称为熔化。
在熔化过程中,物质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液态向固态的变化称为凝固。
在凝固过程中,物质释放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液态向气态的变化称为蒸发。
在蒸发过程中,物质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气态向液态的变化称为冷凝。
在冷凝过程中,物质释放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固态向气态的变化称为升华。
在升华过程中,物质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气态向固态的变化称为凝华。
在凝华过程中,物质释放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知识点2:测量物质状态变化的指标2.1 温度温度是测量物质热运动程度的物理量。
常用的温度单位有摄氏度(℃)和开氏度(K)。
在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能够反映物质状态的改变。
2.2 热量热量是物质内部或与外界交换的能量。
在物态变化时,热量的吸收或释放可以引起物质的相互转化。
2.3 无定形态部分物质在某些条件下可呈现无定形态。
无定形物质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知识点3:物态变化与压强的关系物态变化一般与压强有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物态变化与压强的关系:3.1 气体的压强气体的压强与气体的体积和温度有关,可通过下列关系来描述:•压强与体积成反比:当气体的温度不变时,气体的压强和体积成反比关系,即压强越大,体积越小。
初二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
初二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1. 物态变化的概念物态变化又称为相变,是指物质从一个物态转化为另一个物态的过程。
物质在不同的物态之间转化时,呈现出不同的性质和特点。
2. 物质的三态物质的三态指的是固态、液态和气态。
2.1 固态在固体状态下,物质的分子固定在一个位置,只有极小的振动,形态不易改变。
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2.2 液态在液态状态下,物质的分子仍然有固定的位置,但是由于振动幅度增大,分子间距也增大,因此能够相互滑动,呈现定形态和流动形态。
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确定的形状。
2.3 气态在气态状态下,物质的分子不断地运动、振动,并且保持着不断的碰撞,因此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气体具有无定形的形状和无定量的体积。
3. 物态变化的类型3.1 固态与液态之间的相变3.1.1 熔化熔化指的是将物质从固态转变成液态的过程。
在熔化过程中,物质吸收热量,使分子内部的相互作用减弱,使得分子可以相互滑动而变得流动。
3.1.2 凝固凝固指的是将物质由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
在凝固过程中,物质放出热量,从而使分子内部相互作用增强,使分子逐渐变得固定在一个位置上。
3.2 液态与气态之间的相变3.2.1 汽化汽化指的是将物质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
在汽化过程中,物质吸收热量,使分子内部相互作用减弱,分子不再相互吸引,不断地向外运动,以变成气态。
3.2.2 液态凝馏液态凝馏指的是将物质从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
在液态凝馏过程中,物质会放出热量,使分子内部相互作用增强,反而会引起向内运动,逐渐变得固定,变成液态。
3.3 固态与气态之间的相变3.3.1 升华升华指的是物质由固态直接转化为气态的过程。
在升华过程中,物质吸收热量,使分子内部相互作用减弱,分子不断地向外移动,逐渐变得无定形,直接变成气态。
3.3.2 凝华凝华是指物质由气态直接转化为固态的过程。
在凝华过程中,物质放出热量,分子内部相互作用增强,不断地向内运动,逐渐变得固定,直接变成固态。
八年级物理第2章《物态变化》考点梳理
八年级物理第2章《物态变化》考点梳理梳理·考点清单考点一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1.物质的三态(1)物质的三态: 、、;(2)三态的特征:固态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如书本、课桌等;液态有一定的体积,没有固定的形状,如水、酒精等;气态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如空气、氧气等.(3)物态变化:物质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叫作物态变化.2.温度(1)温度的含义:表示物体的.(2)摄氏温度①单位: ,符号: ;②摄氏度的规定:把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温度规定为0℃,的温度规定为100℃.3.温度的测量(1)原理:利用测温液体的性质制成的.(2)温度计的使用测量前:应了解温度计的和;测量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不能碰到和.读数时:待温度计示数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3)体温计考点二汽化和液化(1)定义:物质的状态从态变为态的过程,汽化需要热量;(2)两种方式: 和;(3)实例:湿衣服晾干、额头擦酒精降温等.2.蒸发(1)定义:只在液体发生的汽化现象叫作蒸发,它在温度下都能发生.(2)影响因素: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和有关.3.沸腾(1)定义:在液体和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叫作沸腾.(2)条件:温度达到沸点、;(3)现象:水沸腾时形成的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4)沸点和气压的关系:气压越大,沸点越.4.液化(1)定义:物质由态变为态的过程,液化需要热量;(2)方法: 和.(3)实例:烧水时壶嘴的白气、雾和霾的形成等.考点三熔化和凝固1.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质从态变为态叫作熔化,熔化需要热量;(2)凝固:物质从态变为态叫作凝固,凝固需要热量.2.晶体和非晶体(1)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或凝固)温度,这个温度叫作点(或点),如冰、海波、石英、食盐、各种金属等.(2)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或凝固点,如石蜡、松香、玻璃、沥青等.3.熔化和凝固规律(1)熔化规律:晶体在熔化时,不断热,温度;非晶体在熔化时,不断热,温度.(2)凝固规律:液体在凝固成晶体时,不断热,温度;液体在凝固成非晶体时,不断热,温度.考点四升华和凝华1.升华(1)定义:物质由态直接变为态叫作升华,升华需要热;(2)实例:樟脑丸变小、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干、碘变成碘蒸气等.2.凝华(1)定义:物质由态直接变为态叫作凝华,凝华需要热;(2)实例:冬季的霜、窗户上的冰花、雾淞等.考点五水循环1.自然界中水循环伴随着水的物态变化过程.其中吸收热量的的三个过程是、、. 在这些物态变化过程中,水的能量要.放出热量的过程是、、.在这些物态变化过程中,水的能量要.2.如图所示,方框内是水处于三种状态时的名称,请根据箭头所示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和吸、放热的情况.突破·重点难点重难点一温度与温度计.例1 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其中合理的是( )A.中考考场的室温约为50℃B.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5℃C.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70℃D.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37℃例2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其中正确的是;图乙是稳定时的温度计示数,那么液体的温度是℃.【技法点拨】(1)对于温度的估测:应熟记与自己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常见物体的温度值以及常见晶体的熔点、水的凝固点、沸点.要多注意日常积累.如人的正常体温为37℃,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20℃左右,人适宜的洗澡水温度是40℃左右,南京地区夏天的最高气温为40℃左右,冬天的最低气温是–10℃左右,中考考场的温度约为25℃.(2)对干温度计的读数:首先明确温度计的分度值是多少;然后看温度计液柱上表面在零刻线上方还是下方;最后从零刻度线开始数格,先数大格数,再数小格数,两者相加即是温度计的示数.若温度计的零刻度没标记,则让液柱变静为动来判断温度值是“零上”还是“零下”.若刻度值随液柱的升高而变大则为“零上”温度值,否则为“零下”温度值.重难点二物态变化的辨识及吸、放热的判断例3(2017·苏州)以下生活现象中属于汽化的是( )A.用电吹风吹干头发B.舞台上用干冰制造白雾C.冬天,冰冻的衣服能晾干D.夏天.打开冰柜门会看到冒“白气”例4(2018.盐城)下列事例中的物态变化属于放热现象的是( )A.从水中出来的人感觉冷B.河水中的冰逐渐消融C.放在衣柜的樟脑丸逐渐变小D.从冰箱取出的鸡蛋出现水珠【技法点拨】(1)物态变化的判断①明确物态变化前后物体所处的状态;②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确定物态变化的类型.(2)吸、放热情况的判断①根据物态变化判断:吸热的物态变化有:熔化、汽化、升华;放热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②根据物质前后状态的变化来判断:沿固态→液态→气态的方向变化是吸热过程;沿气态→液态→固态的方向变化是放热过程.(3)物质的三种状态和六种物态变化的辨识,以及吸、放热的情况,具体如图所示:重难点三物态变化图像例5 ( 2018·扬州)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像,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同时加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4 min,甲比乙吸热多B. 4~8 min,甲不吸热C. 0~10 min,甲和乙内能不断增加D. 0~10 min,甲和乙温度不断升高【技法点拨】表1水的沸腾图像表2晶体和非晶体的比较重难点四 生活现象的分析例6 ( 2017·荆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夏天刚从游泳池里上来感觉冷是由于水蒸发放热B.在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较低C.汽车加油时应熄火是因为汽油在常温下易升华成汽油蒸气,汽油蒸气遇明火容易爆炸D.舞台上用干冰能制造白雾,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探究·常考实验实验一 观察水的沸腾特点本实验主要的考查点为:(1)测最仪器的选取:秒表和温度计;(2)组装器材的顺序:自下而上;(3)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4)缩短水沸腾时间的方法:加大酒精灯的火焰,选用初温较高的水,给烧杯加盖子,减少水量;(5)水开始沸腾的判定:观察到烧杯中水的内部有大量气泡产生,且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到达水面时气泡破裂;(6)沸腾前后气泡的特点(如图所示);(7)收集多组实验数据:排除偶然性;(8)绘制温度一时间图像;(9)根据表格数据或图像判断沸点;(10)根据沸点判断当地的大气压;(11)实验中产生的“白气”的状态及其成因;(“白气”是液态小水珠,是由水蒸气液化形成的);(12)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与热量、内能之间的关系: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增大;(13)水沸腾后撤掉酒精灯观察现象: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原因是水继续从石棉网上吸热.例1(2016·泰州)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水的沸腾.(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选填“A”或“B”);(2)安装好实验器材后,为缩短实验时间,小明在烧杯中倒入热水,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3)在水温升高到90℃后,小明每隔1 min观察1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表中,直至水沸腾,如此持续3 min后停止读数;①在第7 min小明忘记记录数据,此时的水温应为℃;②小明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丙中(选填“C”或“D”)图;③请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丁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实验二探究固体的熔化特点本实验主要的考查点为:(1)测量仪器的选取:秒表和温度计;(2)实验器材的组装顺序:自下而上;(3)选用微小颖粒的固体:可以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固体充分接触,使测量结果更准确;(4)石棉网的作用:使烧杯受热均匀;(5)水浴法加热:使固体受热均匀;(6)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7)绘制温度—时间图像:根据图像判断晶体和非晶体、物质的状态,比较比热容的大小;(8)熔化过程中内能、温度和热盘的变化关系: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吸收热量,内能增大,非晶体则温度不断升高,吸收热量,内能增大;例2( 2017·益阳)用如图甲所示的装里“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图乙、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乙可知,萘的熔点约是℃;(2)乙图中CD段物质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3)分析图乙可知,蔡在AB段状态的萘比热容(选填“大于”“等于”或“小干”)萘在CD段状态的比热容;(4)某同学在实验中发现萘熔化时恒温过程不明显(如图丙).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写出一种即可) .分类练习考点1 温度和温度计的使用1.( 2016·扬州)下列图中温度计使用正确的是( )2. ( 2017·苏州)如图,温度计示数是℃.考点2 判断物态变化类型及吸热、放热3. ( 2017·泰州)夏天,从冰箱中取出一瓶饮料,一会儿瓶外壁“出汗”了,该现象属于( )A.熔化B.液化C汽化 D.凝华4. ( 2018·南通)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5. (2018·淮安)下列现象中,由凝华形成的是( )A.初春,冰雪消融汇成溪流B.盛夏,烈日炎炎土地干涸C.深秋,清晨草地出现白霜D.严冬,寒风凛冽湖水结冰6. ( 2018·泰州)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A.初夏早晨,小草上结出的露珠B.隆冬时节,飘落的白雪C.深秋早晨,枫叶上蒙上的白霜D.初春,河面上的冰慢慢消融7. ( 2016·南通)科研人员发现,将一种合金液添加到两金属块之间,合金液固化后能把金属块连接起来,从而实现常温焊接.这种合金液发生的物态变化与下列现象相同的是( ) A.初春,薄雾缥缈 B.盛夏,夜深露重C.深秋,天降浓霜D.寒冬,滴水成冰8. ( 2017·淮安)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水污染日益加剧,因此污水净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图所示为小明设计的太阳能净水器.在污水净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先熔化,后凝固B.先汽化,后液化C先升华,后凝华D.先汽化,后凝固9. ( 2018·南京)下列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正确的是( )A.饮料杯中的冰块体积逐渐变小——液化B.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凝固C.打开冰箱门时,门的附近出现“白气”——汽化D.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升华10. (2017·镇江)如图所示,针筒中充满了气态乙醚,当向下压活塞时,会有液态乙醚出现,这是(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现象,此过程(选填“吸收”或“放出”) 热量;使气态乙醚发生这种物态变化的另一种方法是温度.11. (2017·无锡)我国首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成功起飞.飞机装有无锡某企业生产的3D打印钛合金零件,3D打印技术就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选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然后成型.12. (2016·泰州)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碘的熔点为113.7℃,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中的碘顺粒吸热会(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均会.考点3 探究水的沸腾实验13. (2018·泰州)某小组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1)图(a)中甲、乙、丙三种读温度计的方式正确的是;(2)图(b)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3)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由此可以判断此时大气压(选填“小于”或“大于”)一个标准大气压.为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4)小明和小红分别利用质量相等的水按图(b)装置同时进行实验,正确操作,却得出了如图(c)所示的两个不同的图线,原因可能是.考点4 固体熔化、凝固特点14. (2016·镇江)某同学做冰的熔化实验时,绘制了如图所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根据图像不能( )A.知道冰熔化时的温度B.判断出冰属于晶体C.求出冰熔化前的质量D.比较冰和水的比热容大小15. (2015·常州)市场上有一种“55℃保温杯”,外层为隔热材料,内层为导热材料,夹层间有“神奇物质”.开水倒入杯中数分钟后,水温降为55℃且能较长时间保持不变.“神奇物质”在55℃( )A.一定处于固态B.一定处于液态C.一定处于固、液混合态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16. (2017·盐城)小明做“探究物质的熔化特点”实验时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图像,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图线中CD段物质处于态,此过程中物质(选填“吸收”或“不吸收”)热量.17. (2018·常州)小组同学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图乙中的温度计示数为℃.(2)小明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丙可知:冰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理由是;0~2 min升温比5~10 min快,原因是.(3)小明实验后,小华重新加冰、温水,也做了该实验,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丁所示,丙、丁图像的差异是因为小华在实验中(回答一点即可).考点5 物态变化综合题18.(2015·宿迁)如图是宿迁地区某天天气预报的信息图片,关于图片中信息的解释正确的是( )A.预报的最低气温读作“摄氏零下1度”B.全天气温不会高于2℃C.雪的形成过程中会放出热量D.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19. (2017·扬州)天气炎热,小明在吃冷饮时观察到一些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将冷饮从冰箱里拿出时,感觉到“粘”手是凝固造成的B.包装盒外面的霜,是液化造成的C.打开冷饮包装纸,看到有“白气”生成是升华造成的D.吃再饮时感到凉爽,主要是凝华造成的参考答案梳理·考点清单考点一1. (1)固态液态气态(3)另一种状态2. (1)冷热程度(2)①摄氏度℃②冰水混合物水沸腾时3. (1)热胀冷缩(2)量程分度值充分接触容器壁容器底稳定相平(3 ) 35℃~42℃0.1℃可以考点二1. (1)液气吸收(2)蒸发沸腾2. (1)表面任何(2)温度表面积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3.(1)内部表面(2)继续吸热(4)高4. (1)气液放出(2)降低温度压缩体积考点三1. (1)固液吸收(2)液固放出2.(1)熔凝固3. (1)吸不变吸升高(2)放不变放降低考点四1.(1)固气吸2. (1)气固放考点五1.熔化汽化升华增加凝固液化凝华减少2.如图所示突破·重点难点例1 D 例2 D -9例3 A 例4 D例5 C 例6 D探究·常考实验例1 (1)A(2)68(3)①99 ②C③如图所示例2 (1)80(2)液态(3)小于(4)萘的质量太小分类练习1.D2. 363. B4. D5. C6. D7. D8. B9.D10.液化放出降低11.吸收熔化12.升华熔化凝华13. (1)乙(2)自下而上(3)99 小于移去酒精灯(4)酒精灯火焰大小不同.14. C 15. D16晶体液吸收17. (1)-2(2)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即有熔点) 冰的比热容比水小(3)加入冰的质量较大(或温水温度较低)18.C 19.A。
(完整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2.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凝华过程放热常见实例:◆北方秋冬两季早晨出现霜◆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树枝上出现雾凇九.常见的自然现象◆云:白天气温较高,地表水大量蒸发,因此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
这时候水蒸气上升到冷的高空以后,一部分液化成为小水滴,一部分凝华成小冰晶,天空中的云就是由大量的小水滴和小冰晶组成的。
(液化以及凝华)◆露:天气较热时,空气中的水蒸气清晨前遇到温度较低的树叶、花草等,液化成小水珠附在它们的表面,这就是露。
(液化)◆雹:在夏季,上升气流很强,也很不稳定。
小水滴在空气对流中受冷凝固成小冰雹块,小冰雹块在流动过程中又与小冰晶、小水滴合并,形成大冰块,当这样的大冰块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气流无法支持,就降落到地面形成冰雹。
(凝固)◆霜:夜晚,气温降到0℃以下时,地面附近的水蒸气遇到地面上冷的物体,凝华为冰花附在物体上,这就是霜。
(凝华)◆雪:当云中的小水滴不断蒸发成水蒸气再凝华成小冰晶,下落过程中温度低于或接近0℃就形成六角形的冰花,冰花聚集在一起,形成雪片或者雪团降落下来,这就是雪。
(凝华)◆雾:空气中如果有较多的浮尘,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在浮尘上,和浮尘一起漂浮在空气中,这就是雾(液化)。
◆雨:当云越聚越多,越聚越厚的时候,就要开始下落,在下落过程当中随着温度升高,云中的小冰晶熔化成小水滴,与云中原有的小水滴一起降落到地面上,这就是雨。
(熔化)十.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1、冬天嘴呼出的“白气”的形成—液化2、雾的形成—液化3、露的形成—液化4、霜的形成—凝华5、用久日光灯管变黑—先升华后凝华6、冰镇啤酒瓶“冒汗”—液化7、用久的电灯的灯丝变细—升华 8、天空中云的形成—液化和凝华9、舞台上干冰形成的白雾—先升华后液化 10、冰棒冒“白气”—液化11、烧开水时,水面冒出的“白气”—先汽化后液化12、冰棒纸上结的“霜”—凝华 13、碘变成紫色的气体—升华14、卫生球变小了—升华 15、夏天衣服被晒干—汽化。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大全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大全篇一一、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重点:知道熔化、汽化现象及其产生条件。
难点:能把生活现象和自然现象与物质的熔点和沸点联系起来。
疑难解疑:1.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熔化的条件是吸热。
2.根据固体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不同,将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
A. 一类固体在刚吸热时温度升高,并不熔化,但当温度升高到某一值时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同时固体越来越少,液体越来越多,一直到固态完全转化为液态时温度才继续升高。
这一类固体被称为晶体。
熔化时不变的温度被称为熔点。
B. 另一类固体吸热温度持续升高,在升温的过程中逐渐变软、变稀变为液态,这一类固体被称为非晶体。
非晶体没有熔点。
3.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汽化的条件是吸热。
4.汽化分为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一、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重点:知道熔化、汽化现象及其产生条件。
难点:能把生活现象和自然现象与物质的熔点和沸点联系起来。
疑难解疑:1.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熔化的条件是吸热。
2.根据固体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不同,将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
A. 一类固体在刚吸热时温度升高,并不熔化,但当温度升高到某一值时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同时固体越来越少,液体越来越多,一直到固态完全转化为液态时温度才继续升高。
这一类固体被称为晶体。
熔化时不变的温度被称为熔点。
B. 另一类固体吸热温度持续升高,在升温的过程中逐渐变软、变稀变为液态,这一类固体被称为非晶体。
非晶体没有熔点。
3.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汽化的条件是吸热。
4.汽化分为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二、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重点:熔化、汽化是吸热过程,汽化两种方式之间的区别。
难点:升华是吸热过程,蒸发也要吸热。
释疑知识点:1.熔化以及汽化都要吸热,可以从生活现象中体会,比如加热可以使冰熔化,继续加热最终水会沸腾,说明冰熔化和水沸腾都必须要吸热。
2.升华要吸热可以看实验中加热可以使碘升华,说明升华也是吸热过程。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必考知识点归纳
一、熔化和凝固:熔化是物质从固体向液体的变化,凝固是物质从液体向固体的变化。
一般情况下,升高温度物质会熔化,降低温度物质会凝固。
物质的熔点是其由固态转变为液态的温度,凝固点则是由液态转变为固态的温度。
二、蒸发和沸腾:蒸发是物质从液体向气体的变化,而沸腾是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迅速蒸发。
在常温下,液体分子的速度不同,有些分子具有足够的能量从液体表面逸出成为了气体,这个现象就是蒸发。
而沸腾则是在一定温度下,液体中的分子足够运动,形成了大量的气泡,从而大量蒸发出气体。
三、凝结:凝结是气体变为液体或固体的过程。
当气体冷却到一定温度时,气体分子的速度下降,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使气体分子逐渐聚集在一起,形成液体。
如果继续降温,液体分子的速度进一步下降,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变得非常强烈,形成了固体。
四、分子间相互作用:分子间相互作用是物质物态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强弱,物质有不同的特性。
氢键是分子间作用力的一种,比如水分子之间的氢键使得水具有高的沸点和凝固点。
五、压力对物态变化的影响:温度是物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但压力也会对物质的物态变化产生影响。
例如,提高压力可以使液体沸腾点升高,降低压力可以使液体沸腾点降低。
六、露点和冷凝:露点是指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到饱和时所达到的温度。
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到露点温度以下时,水蒸气会凝结成水滴,这个过程称为冷凝。
七、气体的压缩和展开:气体分子之间存在着很大的间距,气体可压缩性较大,所以气体可以被压缩成较小的体积。
而展开则是指气体占用的体积增大,气体分子间的间距变大。
八、物态变化的能量变化:物态变化时,物质所吸收或释放的能量与物态变化有关。
例如,熔化和沸腾吸收热量,凝固和凝结释放热量。
总结:物态变化是物质由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包括熔化和凝固、蒸发和沸腾、凝结、分子间相互作用、压力对物态变化的影响、露点和冷凝、气体的压缩和展开以及物态变化的能量变化等。
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质的物态变化过程。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的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的知识点一、物态变化的概念物态变化是指物质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强条件下,由一个物态转变为另一个物态的过程。
常见的物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
二、固态的特征和变化固态是指物质的分子或原子紧密排列,具有固定形状和体积的状态。
固态的特征包括硬度大、形状稳定、不易流动等。
固态物质在温度升高时会发生熔化,即固态转变为液态;在温度降低时会发生凝固,即液态转变为固态。
三、液态的特征和变化液态是指物质的分子或原子较为松散排列,具有固定体积但没有固定形状的状态。
液态的特征包括流动性强、不易压缩等。
液态物质在温度升高时会发生汽化,即液态转变为气态;在温度降低时会发生凝固,即液态转变为固态。
四、气态的特征和变化气态是指物质的分子或原子间距离较大,无固定形状和体积的状态。
气态的特征包括可压缩性强、流动性好等。
气态物质在温度降低时会发生液化,即气态转变为液态;在温度升高时会发生气化,即液态转变为气态。
五、气体的物理性质气体的物理性质包括体积、压强和温度等。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P为压强,V为体积,n为物质的物质的摩尔数,R为气体常数,T为温度),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气体的体积与温度成正比,温度升高则体积增大;气体的体积与压强成反比,压强增大则体积减小;气体的体积与物质的摩尔数成正比,物质的摩尔数增加则体积增大。
六、相变的热量变化物态变化过程中会伴随着热量的吸收或释放。
固态转变为液态时吸热,称为熔化;液态转变为固态时放热,称为凝固;液态转变为气态时吸热,称为汽化;气态转变为液态时放热,称为液化。
这些相变过程中的热量变化与物质的性质有关,并且在相变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七、物态变化的应用物态变化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固态转变为液态的熔化过程被应用于熔化金属、制作冰淇淋等;液态转变为气态的汽化过程被应用于烧开水、发电等;气态转变为液态的液化过程被应用于液化石油气等。
八、物态变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物态变化对气候变化有着重要影响。
八年级初二物理之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初二物理之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物态变化:固态→液态(吸热)凝固:液态→固态(放热)汽化:液态→气态(吸热)液化:气态→液态(放热)升华:固态→气态(吸热)凝华:气态→固态(放热)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称为物态变化(change of state)首先是物质的固态和液态,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物质从固态转换为液态时,这种现象叫熔化,熔化要吸热,比如冰吸热熔化成水,反之,物质从液态转换为固态时,这种现象叫凝固,凝固要放热,比如水放热凝固成冰。
在这些从固态转换为液态的固体又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有熔点,就是温度达到熔点时(持续吸热)就会熔化,熔化时温度不会高于熔点,完全融化后温度才会上升。
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所以熔化过程中的温度不定。
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存在三种状态,例:冰熔化时,温度为0℃,同时存在冰的固态,水的液态和冰与水的固液共存态。
然后是物质气态与液态的变化关系,物质从液态转换为气态,这种现象叫汽化,汽化又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蒸发发生在液体表面,可以在任何温度进行,是缓慢的。
沸腾发生在液体表面及内部,必须达到沸点,是剧烈的。
汽化要吸热,液体有沸点,当温度达到沸点时,温度就不会再升高,但是仍然在吸热;物质从气态转换为液态时,这个现象叫液化,液化要放热。
例如水蒸气液化为水,水蒸发为水蒸气。
加快液体的蒸发速度的方法一般有:1.增加液体的表面积;2.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3.提高液体的温度;最后是我们不常见的物质固态和气态的关系,物质从固态直接转换为气态,这种现象叫做升华,然后是物质直接从气态转换为固态,这叫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在发生物态变化之时,物体需要吸热或放热。
当物体由高密度向低密度转化时,就是吸热;由低密度向高密度转化时,则是放热。
而吸热或放热的条件是热传递,所以物体不与周围环境存在温度差,就不会产生物态变化。
例如0℃的冰放在0℃的空气中不会熔化。
物态变化三者之间的关系,他们转换的依据主要是温度。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必背知识点一、基本概念1. 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称为物态变化。
常见的物质状态有固态、液态和气态。
二、物态变化的类型及特点1. 熔化与凝固熔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例如,冰熔化成水。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需要放出热量。
例如,水凝固成冰。
晶体与非晶体:晶体有固定的熔点,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熔化时温度持续升高。
2. 汽化与液化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蒸发: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是缓慢的。
沸腾: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汽化现象,必须达到沸点才能进行。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需要放出热量。
例如,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
3. 升华与凝华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例如,干冰升华成二氧化碳气体。
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需要放出热量。
例如,霜的形成。
三、温度与热量1. 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 (℃),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
2.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改变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改变的度量,是一个过程量,用 “吸收”或“放出”来描述。
四、温度计与体温计1. 温度计: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测量温度的仪器。
使用时要注意观察量程、分度值,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2. 体温计: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度的温度计。
其测量范围为35℃~42℃,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体温计的结构特点是有一个缩口,使得水银柱不能自动流回玻璃泡内,因此需要甩一甩才能再次使用。
五、物态变化与日常生活1. 熔化与凝固的应用:如冰的熔化用于降温、金属的凝固制造零件等。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
第一节物态变化的概念及分类1.1 物态变化的定义物态变化是指物质由一种物态转变为另一种物态的过程,通常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变。
1.2 物态变化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条件和过程,物态变化可以分为凝固、熔化、蒸发、沸腾、凝华、升华等几种类型。
第二节凝固和熔化2.1 凝固的条件和过程凝固是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一般需要降温或增加压强才能发生,过程中物质的分子会逐渐形成有序的结晶。
2.2 熔化的条件和过程熔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需要增加温度或减小压强来发生,过程中物质的分子会逐渐失去有序排列的结晶状态。
第三节蒸发和沸腾3.1 蒸发的条件和过程蒸发是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通常发生在液体表面,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气压才能进行,能量主要来源于表面分子的热运动。
3.2 沸腾的条件和过程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出现的剧烈汽泡的现象,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和气压才能发生,沸腾时液态的表面分子不再提供足够的能量,内部的分子开始剧烈运动。
第四节凝华和升华4.1 凝华的条件和过程凝华是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通常需要降温或增加压强来发生,无需经过液态中间态。
4.2 升华的条件和过程升华是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需要增加温度或减小压强来发生,同样无需经过液态中间态。
第五节物态变化的热学解释5.1 热学性质对物态变化的影响物态变化通常伴随着热量的吸收或释放,可以通过热力学的角度对其进行解释,例如凝固和熔化时吸放热量,蒸发和凝华时吸放热量。
5.2 物态变化的热力学公式物态变化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可以通过热力学公式来计算,如凝固熔化时的热量公式Q=mL,蒸发沸腾时的热量公式Q=mLv。
第六节物态变化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6.1 凝固和熔化在冰淇淋制作中的应用冰淇淋的口感和质地与其凝固和熔化过程有密切关系,制作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和时间。
6.2 蒸发和沸腾在烹饪中的应用烹饪过程中食材的蒸发和沸腾过程会给食物带来特殊的香味和口感,掌握这些物态变化有助于提高烹饪技能。
初中八年级物理学科物态变化单元知识点梳理
初中八年级物理学科物态变化单元知识点梳理江苏省物理学科特级教师薛和平一、知识网络错误!错误!二、例题精析例1、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1)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此时温度如图乙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A”“B”或“C”),示数为________℃,该物质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实验时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试管底部,则测得试管内物质的温度值偏________.【解析】:温度计读数时,视线应与液柱上表面相平;根据晶体熔化特点:温度不变,所以是晶体;玻璃泡碰到试管底部,温度偏高.【答案】:(1)B 48晶体(2)高例2、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如下图所示,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A.熔化一部分B.全部熔化C.一点也不熔化D.无法判断【解析】:冰熔化需要的两个条件:一是温度达到0 ℃;二是周围的温度比0 ℃高.冰的温度比0 ℃低时,冰吸热升温,但不会熔化;周围温度不比0℃高时,0 ℃的冰不能从周围吸热熔化.本题的试管放在烧杯中,对烧杯加热的结果:烧杯内的冰吸热熔化,当烧杯内的一部分冰熔化,烧杯内为冰水混合物时,它的温度保持为0℃不变,大试管放在烧杯里,周围是温度为0 ℃的冰水混合物,大试管内的冰不能从与它温度相同的周围吸热,所以试管内的冰不会熔化,选项C正确.【答案】:C例3、保留水分是蔬菜和水果保鲜的一个方面.为了研究影响蔬菜和水分散失快慢的因素,有A、B、C三组同学各自做了研究实验,下图是他们所做实验的部分情景示意图.(实验材料均是切开的胡萝卜)观察上图,回答下列问题:(1)这三组实验中,研究方法正确的是组(填组别字母).(2)研究正确的小组是依据什么物理知识来设计实验的?【解析】:要比较水分散失快慢的因素,必须使实验具有比较性.也就是说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来比较一个条件对蒸发的影响.B组实验条件相同,无法看影响因素;A组一个研究对象在阳光下,另一个在荫凉地,温度不同,蒸发有快有慢;C组实验一个裸露一个密封,表面空气流动速度不同,可以研究蒸发的快慢.【答案】:(1)A、C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三、单元综合能力检测物态变化单元综合能力检测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请将这个选项前面的字母代号填在答卷上指定的位置.每小题2分,计40分.)1.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中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属于凝华现象的是2.冬天,牙医常把检查口腔的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后才伸进口腔内进行检查.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防止接触口腔时病人感到太凉 B.进行消毒C.镜面不会产生水雾,可以看清牙齿 D.防止镜框因受热膨胀致使镜片脱落3.火箭升空的景象常在电视或图片上看到.在升空的瞬间,常伴着迅速扩展的庞大白色气团,这些白色气团是题号 1 23 4 5 6 789 10答案题号11 12 13 14 15 161718 1920答案B.夏天,雨笼山峦A.春天,雾绕群峰C.秋天,霜打枝头D.冬天,冰封雪飘第1题图A.火箭发动机喷出的废气B.发射台底部水池中的水被气流冲起的水雾C.发射台底部水池中的水被高温火焰汽化后再液化而形成的水雾D.高温的大气和烟尘4.小明在加油站看见两条标“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这样要求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在常温下汽油容易A.汽化 B.液化 C .凝华 D.升华5.适宜人体淋浴的水温是A .10℃B .40 ℃C .80℃ D.100℃6.外科医生做小手术或紧急治疗运动员肌肉扭伤时,常用蒸发快的液态氯乙烷做麻醉剂,把液态氯乙烷喷到局部皮肤上,使皮肤快速冷却,在一段时间内失去疼痛感,这是由于氯乙烷A.汽化放热 B .汽化吸热 C .凝固放热ﻩ D .熔化吸热7.夏天,从冰柜拿出来的冰棒,它的周围会冒“白气”,这是A.升华现象B.凝华现象 C .液化现象 ﻩD.汽化现象8.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是A.先液化,后汽化 B.先汽化,后液化C .只有液化 D.只有汽化9.在古代唐朝的皇宫里,夏天由宫女推动高大的水车,将水洒在宫殿的房顶上,水再顺房顶四周流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为了新奇 ﻩB.为了美观C.为了清洁房顶D.为了解暑降温10.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用久的白炽灯内壁会发黑,这是钨丝经历了A.升华过程 ﻩ B.凝华过程C.凝固过程 ﻩD.先升华、后凝华11.某年盛夏,在巴尔干地区,一在野外考察的一位植物学家将盛牛奶的瓦罐用湿毛巾包严实后,放在太阳底下晒了一会儿再喝,这样做的目的是A .湿毛巾上的水在太阳光照暴晒下迅速蒸发吸热,使牛奶温度降低B.这是为了给牛奶加热C.牛奶蒸发吸热,温度降低D .这是利用太阳光杀菌12.对于图中的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如果t =100℃,能表示水的沸腾图像 B.如果t=48℃,能表示海波的熔化图像C.如果t =32℃,能表示蜡的熔化图像 D .如果t=0℃,能表示冰的熔化图像13.已知水银、煤油、酒精的熔点分别为-39℃、-30℃、-117℃,要测量零下80摄氏度的温度,应该选用的温度计是A .煤油温度计B .酒精温度计C.水银温度计D.煤油温度计或水银温度计 时间 温度 t 第12题图第21题图 14.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 以渲染气氛.对“白雾”的形成,小明的解释是:(1)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2)气态二氧化碳液化形成白雾.以上解释中A.第一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 B.第二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C .两句话都存在科学性错误 D.两句话都没有科学性错误15.超市里卖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在饭店、舞厅、厕所等场所,能有效清新空气,预防感冒等.这种现象是A.熔化 B .升华 C.汽化 D.凝华16.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升华生成的C .“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D.“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17.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 .用地膜覆盖农田 ﻩB .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C.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ﻩ D.把新鲜的樱桃装入保鲜盒18.把5000g 0℃的水和5000g 0℃的冰分别放入菜窖里,使菜窖降温,其效果是A.用0℃的冰好ﻩB.用0℃的水好 C .都一样 ﻩ D.无法确定19.将一盆冰水混合物放到0℃的房间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因为冰的熔点是0℃,所以冰可以熔化一部分B.因为水的凝固点是0℃,所以水可以凝固一部分C.水不能结冰,冰也不能熔化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20.生活中常用碗炖食物,如图所示.碗与锅底不接触,当锅里水沸腾后碗中汤将会 A.同时沸腾了B.稍后也沸腾了C.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D.温度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二、填空题(每空1分,计29分.) 21.全球范围流行“甲流”,市有关部门要求各校师生进行“晨检”.图中是某同学测量体温的结果,示数是 ,体温计的工作原理是 .22.烈日炎炎,上海世博园启动了雾森降温系统以缓解暂时的闷热,该系统自动向空气中喷洒水雾,水雾在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过程中从周围大量的热,导致周围温度明显 .23.电冰箱工作时,液态的制冷剂在冰箱冷冻室迅速 ,变成气态,高温高压的气态氟利昂在冰箱外 ,这样就将冰箱内的热带到了外面.24.从冰箱的冷冻室拿出一只雪糕时,上面有“白粉”,这是 现象,剥开纸后看到雪糕向 (填“上”或“下”)冒“白气”,这是 现象.第20题图第25题图 25.青藏铁路路基两旁各插有一排碗口粗细、高约2米的铁棒(如图所示),我们叫它热棒.热棒在路基下还埋有5米深,整个棒体是中空的,里面灌有液氨.热棒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当路基温度上升时,液态氨受热发生 ,上升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将热量传导给空气,气态氨由此冷却 变成了液态氨,又沉入了棒底.这样,热棒就相当于一个天然“制冷机”.26.今年我国西南地区遭遇严重干旱,为减缓旱情某部空军出动飞机在云层中播撒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实施人工降雨,靠干冰的 吸收大量的热,使云中水滴增大,冰晶增多,形成降雨,其中冰晶在下落过程中 成水(以上两空填物态变化名称)27.在用水煮鸡蛋时,水沸腾后,小明认为应该继续用猛火,而小红认为用小火维持沸腾就可以了.你认为 的观念正确,应用到的物理知识是:.28.我国民间有句谚语叫“霜前冷、雪后寒.”霜是由于气温较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__________现象而形成的;雪在熔化时需要___________热.29.夏季,农户家常用一种没有烧过的粘土做的茶壶.观察发现,装水后壶的外壁总是潮湿的.这种茶壶能使里面的凉茶水变得更凉些的原因是 .你认为茶壶放在 地方变凉效果会更好.30.请你按照某一依据对松香、玻璃、铜、铁、沥青进行分类,其中 为一类,你分类的依据是 .31.将蜡块磨碎放入试管中加热,蜡吸热后逐渐变软、变稀,直至完全变成液态.在此过程中,它的温度不断升高,由此可知蜡是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停止加热后,液态蜡的温度逐渐 .32.目前,全球气候逐渐变暖,这是 效应不断加剧带来的后果;人工降雨时利用干冰 (填物态变化)吸热使云层中水蒸气的温度降低最终形成降雨;夏天起风时,人感觉凉快是因为风加速了皮肤表面汗液的 (填物态变化).33.小明想从酒精和水的混合液中把酒精分离出来.他想,水的凝固点是0℃,酒精的凝固点是﹣117℃.于是他把混合液放入温度为﹣5℃的冰箱的冷冻室中,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后,水并没有凝固,酒精没能分离出来.水为什么在0℃以下还没凝固呢请你就此问题提出合理的猜想: .34.如图所示,甲、乙两图是某个同学做“水的沸腾”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其中能正确反映沸腾现象的是图__________;图丙是他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温度━━时间图象,从图中可以看出,水沸腾的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_____________,看图分析还可以知道,实验地的大气压比标准大气压_____________(选填“高”、“低”或“相等”).三、解答题(31分)35.小明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上升到80℃时,每隔1min 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4mi n后停止读数,其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1)常用温度计是利用 的原理制成的. (2)从表格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3)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36.三个实验小组同时分别探究“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与“水的沸腾”,记录数据如下表:(1)在三个探究实验中,除秒表、温度计和铁架台外,都用到了的实验器材还有 _ .(2)根据记录表,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是蜡,乙是海波,丙是水 C.甲是海波,乙是蜡,丙是水B.甲是水,乙是蜡,丙是海波 D.甲是水,乙是海波,丙是蜡(3)在上表所示2min~5min 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不断吸收热量,温度增加 B .乙不断吸收热量,温度增加C.丙不断吸收热量,温度增加 D.丙吸收和放出热量相等,温度不变37.【探究名称】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提出问题】液体蒸发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猜想与假设】通过观察图19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猜想ﻫt /min 0 1 2 3 4 5 6 7 T /℃ 80 84 88 92 96 96 96 96 第35题图第38题图猜想一: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 的高低、液体 的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猜想二: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 有关.【设计与进行实验】小明同学对其中的一个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20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通过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探究的是酒精蒸发快慢与 是否有关.此实验过程中需控制酒精的 和其表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相同.【交流与评估】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例: .38.住在非洲沙漠的居民,由于没有电,夏天无法用电冰箱保鲜食物,当地人发明了一种简易“沙漠冰箱”,如图所示.它由内罐和外罐组成,两罐之间填满潮湿的沙子.使用时将食物放在内罐,罐口盖上湿布,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经常向内罐和外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这样对内罐中的食物可以起到一定的保鲜作用.根据上文,请回答:(1)将它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目的是 ;(2)经常向两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目的是 .39.寒假的某一天,小洁随爸爸一起外出,突然发现汽车的前窗玻璃蒙上一层雾气,前方道路看不太清楚.小洁正担心行车安全时,只见爸爸打开空调开关,对着玻璃吹暖风,不一会儿玻璃上的雾气就消失了.请你应用物理知识解释雾气的产生及消除过程.四、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 1 2 34 5 678 9 10答案C C C A B B C A D D题号1112 13 14 1516 17 18 1920答案A C B B B B C A C D21、36.6℃,液体的热胀冷缩.21、汽化,降低.22、汽化吸热,液化放热.23、下,液化.24、汽化,液化.25、升华,熔化.26、小红,水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 27、凝华;吸.28、水蒸发吸热,阴凉通风的.29、铜、铁,它们都是晶体.30、松香、玻璃、沥青(或铜、铁),非晶体(或晶体).31、非晶体,降低.32、热岛,升华.33、水中加入酒精,可以降低酒精的凝固点.34、乙,不变,低.三、解答题35、(1)液体的热胀冷缩,(2)96,(3)右图36、(1)烧杯和酒精灯(2)B(3)B37、(1)温度、表面积,(2)液体的种类,(3)液体的表面积、温度,(4)地面上洒水后可以降低温度38、(1)加快水的蒸发,(2)保持沙子的湿润,使蒸发持续进行(合理给分)39、汽车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低温的前挡风玻璃液化成了小水珠,形成了一层雾气, 妨碍了人的视线.用暖风吹挡风玻璃上的小水珠,可以使小水珠在高温下蒸发成水蒸气,使人看清前面的景物.。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归纳总结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归纳总结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一、物态1、物质存在的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2、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物态变化跟温度有关: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分子之间有一定的空隙。
当物质处于固态时,引力作用较强,分子排列紧密,分子之间空隙很小,每个分子只能在原位置附近振动,所以固态物质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固体的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加剧,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分子的运动足以使它们离开原来的位置,而在其他分子之间运动,这时物质便以液态的形式存在。
如果温度再升高,分子运动更加剧烈,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分子会摆脱其他分子的作用而自由地运动,这时物质便以气态的形式存在。
二、温度的测量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
2、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摄氏温度的规定:在大气压为1.01×105Pa时,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而把水的沸腾温度规定为100度,把0度到100度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称为1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4、温度计的使用:(1)让温度计与被测物长时间充分接触,直到温度计液面稳定时再读数。
(2)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拿离被测物体。
(3)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标尺垂直,与液面相平,不能仰视也不能俯视。
(4)测量液体时,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
5、体温计:量程一般为35~42℃,分度值为0.1℃。
三、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吸热)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放热)2、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固定熔点。
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
如:金属、食盐、明矾、石英、冰等。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变软、变稀变为液体。
如:沥青、松香、玻璃。
四、汽化和液化1、汽化:①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吸热)②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的知识点包括:
1. 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2. 固态的特点:分子间距离紧密,分子只能在固定位置上振动,固体保持一定的体积
和形状。
3. 液态的特点:分子间距离较大,分子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由移动,液体保持一定的
体积但没有一定的形状(会适应容器形状)。
4. 气态的特点:分子间距离较大,分子可以在一个容器内自由运动,气体没有一定的
体积和形状(会适应容器体积和形状)。
5. 物态变化的方式:固态到液态的熔化、液态到固态的凝固、液态到气态的汽化、气
态到液态的液化、固态到气态的升华、气态到固态的凝华。
6. 常见物质的物态变化温度:水的熔点为0°C,沸点为100°C;氧的熔点为-218.79°C,沸点为-182.96°C;铁的熔点为1538°C,沸点为2862°C等。
7. 熔化和凝固:熔化是指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凝固是指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
的过程,二者的温度一般相等,称为熔点或凝固点。
8. 汽化和液化:汽化是指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液化是指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
的过程,二者的温度一般相等,称为沸点或凝结点。
9. 升华和凝华:升华是指物质从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凝华是指物质从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二者的温度一般相等,称为升华点或凝华点。
以上是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的基本知识点,涉及物质的不同状态以及状态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
初二物理 物态变化知识点归纳总结
全方位教学辅导教案学 科:物理 授课时间:2020年4 月 30 日 (星期 )物态变化 温度【要点梳理】要点一、物态及其变化 1.物质的三种状态:(1)固态:像铁钉、冰块这类有一定形状和体积的物质。
(2)液态:像水和牛奶这类没有固定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的物质。
(3)气态:像空气这类既没有固定形状,也没有一定的体积的物质。
2.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物态变化。
要点诠释:(1)固态、液态、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在常温下呈现固态的物体一般称固体,如:钢铁、食盐等;在常温下呈现液态的物质,一般称为液体,如:水、酒精等;在常温下呈现气态的物质,一般称为气体,如:氧气、二氧化碳等。
(2)自然界中的物质通常情况下都有三种状态,如:常温下铁是固态,加热至1535℃时变成液态;加热至2750℃时,变成气态。
(3状态 形状 体积 固态 有一定形状 有一定体积 液态 没有固定形状 有一定体积 气态没有固定形状没有一定体积(4)温度的变化,导致了物态的变化。
(5)通常说的水是液态的;冰是固态的;水蒸气是气态的。
姓 名性 别年 级 第 次课 课题 物态变化 课程性质 预习 复习 冲刺同步其他学生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签字 教研组长:家 长:要点二、温度及其测量1.温度: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或环境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2.摄氏温度:(1)单位:摄氏度,符号℃,读作摄氏度。
(2)摄氏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是100摄氏度,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等份代表1℃。
3.温度计:(1)用途: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2)原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构造:玻璃外壳、玻璃泡、玻璃管、液体、刻度等。
(4)特点:常用液体温度计的内径是粗细均匀的,温度计的分度值设计的越小,温度计的灵敏度越高。
(5)常用温度计:①实验室温度计(图甲):量程一般为-20℃—110℃,分度值为1℃,所装液体一般为水银或酒精。
初二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精选4篇)
初二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精选4篇〕初二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外表相平。
5.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要吸热。
7.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要放热. 8.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
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
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一样。
9.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0.熔化和凝固曲线图:(晶体熔化和凝固曲线图)(非晶体熔化曲线图) 11.上图中AD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在AB段处于固态,在BC段是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处于液态;而DG是晶体凝固曲线图,DE段于液态,EF段落是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FG处于固态。
12.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
都要吸热。
13.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外表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14.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外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15.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外表积;(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以下是八年级物理中物态变化的主要知识点:1. 物体的三种物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固态物体的分子排列紧密有序,固定在一起;液态物体的分子排列比固态松散,可以自由移动;气态物体的分子排列非常松散,分子不断运动。
2. 物态变化的涉及的一些关键概念:- 熔化:固态物质在加热的条件下,温度超过熔点,分子开始自由移动,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
- 凝固:液态物质在冷却的条件下,温度低于熔点,分子开始减少自由移动,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
- 蒸发:液态物质在加热的条件下,温度低于沸点,部分分子具有足够的能量逃离表面,形成气体,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
- 液化:气态物质在冷却的条件下,温度低于气体的沸点,分子逐渐减少运动,被吸附在表面,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
- 升华:固态物质在加热的条件下,温度低于熔点,部分分子具有足够的能量逃离表面,直接形成气体,物质由固态变成气态。
- 凝华:气态物质在冷却的条件下,温度低于气体的沸点,分子逐渐减少运动,被吸附在表面,直接形成固态,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
3. 物质的温度与潜热:- 温度:反映物质分子平均运动的快慢,用摄氏度(℃)或开氏度(K)表示。
- 潜热:物质在物态变化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热量,分为熔化潜热和汽化潜热。
4. 热力学中的概念:- 流体:指既可以是气体也可以是液体的物质。
- 压强: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的大小,公式为P = F / A。
- 压力:物体表面上单位面积上作用的力,公式为P = F / A。
- 压强与压力的关系:压强与压力成正比,面积越大,压力越小。
以上是八年级物理中关于物态变化的主要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八年级物理学科物态变化单元知识点梳理江苏省物理学科特级教师 薛和平一、 知识网络⎩⎪⎪⎪⎨⎪⎪⎪⎧ 温度⎩⎪⎨⎪⎧定义、单位温度计⎩⎨⎧ 原理使用方法熔化和凝固⎩⎪⎨⎪⎧ 熔化⎩⎨⎧ 定义熔化吸热凝固⎩⎨⎧ 定义凝固放热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 汽化和液化⎩⎪⎨⎪⎧ 汽化⎩⎨⎧ 蒸发⎩⎨⎧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蒸发致冷沸腾:液体沸腾的条件液化⎩⎨⎧ 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常见现象:雾、露升华和凝华⎩⎨⎧定义常见现象⎩⎨⎧ 升华:樟脑球变小凝华:霜、冰花二、例题精析例1、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1)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此时温度如图乙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A”“B”或“C”),示数为________℃,该物质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实验时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试管底部,则测得试管内物质的温度值偏________.【解析】:温度计读数时,视线应与液柱上表面相平;根据晶体熔化特点:温度不变,所以是晶体;玻璃泡碰到试管底部,温度偏高.【答案】:(1)B 48 晶体(2)高例2、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如下图所示,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A.熔化一部分B.全部熔化C.一点也不熔化 D.无法判断【解析】:冰熔化需要的两个条件:一是温度达到0 ℃;二是周围的温度比0 ℃高.冰的温度比0 ℃低时,冰吸热升温,但不会熔化;周围温度不比0 ℃高时,0 ℃的冰不能从周围吸热熔化.本题的试管放在烧杯中,对烧杯加热的结果:烧杯内的冰吸热熔化,当烧杯内的一部分冰熔化,烧杯内为冰水混合物时,它的温度保持为0 ℃不变,大试管放在烧杯里,周围是温度为0 ℃的冰水混合物,大试管内的冰不能从与它温度相同的周围吸热,所以试管内的冰不会熔化,选项C正确.【答案】:C例3、保留水分是蔬菜和水果保鲜的一个方面.为了研究影响蔬菜和水分散失快慢的因素,有A、B、C三组同学各自做了研究实验,下图是他们所做实验的部分情景示意图.(实验材料均是切开的胡萝卜)观察上图,回答下列问题:(1)这三组实验中,研究方法正确的是组(填组别字母).(2)研究正确的小组是依据什么物理知识来设计实验的?【解析】:要比较水分散失快慢的因素,必须使实验具有比较性.也就是说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来比较一个条件对蒸发的影响.B组实验条件相同,无法看影响因素;A组一个研究对象在阳光下,另一个在荫凉地,温度不同,蒸发有快有慢;C组实验一个裸露一个密封,表面空气流动速度不同,可以研究蒸发的快慢.【答案】:(1)A、C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三、单元综合能力检测物态变化单元综合能力检测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请将这个选项前面的字母代号填在答卷上指定的位置.每小题2分,计40分.)1.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中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属于凝华现象的是2.冬天,牙医常把检查口腔的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后才伸进口腔内进行检查.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 .防止接触口腔时病人感到太凉B .进行消毒C .镜面不会产生水雾,可以看清牙齿D .防止镜框因受热膨胀致使镜片脱落3.火箭升空的景象常在电视或图片上看到.在升空的瞬间,常伴着迅速扩展的庞大白色气团,这些白色气团是A .火箭发动机喷出的废气B .发射台底部水池中的水被气流冲起的水雾C .发射台底部水池中的水被高温火焰汽化后再液化而形成的水雾D .高温的大气和烟尘4.小明在加油站看见两条标“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这样要求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在常温下汽油容易A .汽化B .液化C .凝华D .升华5.适宜人体淋浴的水温是A .10℃B .40 ℃C .80℃D .100℃6.外科医生做小手术或紧急治疗运动员肌肉扭伤时,常用蒸发快的液态氯乙烷做麻醉剂,把液态氯乙烷喷到局部皮肤上,使皮肤快速冷却,在一段时间内失去疼痛感,这是由于氯乙烷A .汽化放热B .汽化吸热C .凝固放热D .熔化吸热7.夏天,从冰柜拿出来的冰棒,它的周围会冒“白气”,这是A .升华现象B .凝华现象C .液化现象D .汽化现象8.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是B .夏天,雨笼山峦 A .春天,雾绕群峰C .秋天,霜打枝头D .冬天,冰封雪飘第1题图A .先液化,后汽化B .先汽化,后液化C .只有液化D .只有汽化9.在古代唐朝的皇宫里,夏天由宫女推动高大的水车,将水洒在宫殿的房顶上,水再顺房顶四周流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 .为了新奇B .为了美观C .为了清洁房顶D .为了解暑降温10.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用久的白炽灯内壁会发黑,这是钨丝经历了A .升华过程B .凝华过程C .凝固过程D .先升华、后凝华11.某年盛夏,在巴尔干地区,一在野外考察的一位植物学家将盛牛奶的瓦罐用湿毛巾包严实后,放在太阳底下晒了一会儿再喝,这样做的目的是A .湿毛巾上的水在太阳光照暴晒下迅速蒸发吸热,使牛奶温度降低B .这是为了给牛奶加热C .牛奶蒸发吸热,温度降低D .这是利用太阳光杀菌12.对于图中的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如果t=100℃,能表示水的沸腾图像 B .如果t=48℃,能表示海波的熔化图像C .如果t=32℃,能表示蜡的熔化图像D .如果t=0℃,能表示冰的熔化图像13.已知水银、煤油、酒精的熔点分别为-39℃、-30℃、-117℃,要测量零下80摄氏度的温度,应该选用的温度计是A .煤油温度计B .酒精温度计C .水银温度计D .煤油温度计或水银温度计14.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 以渲染气氛.对“白雾”的形成,小明的解释是:(1)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2)气态二氧化碳液化形成白雾.以上解释中A .第一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B .第二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C .两句话都存在科学性错误D .两句话都没有科学性错误15.超市里卖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在饭店、舞厅、厕所等场所,能有效清新空气,预防感冒等.这种现象是A .熔化B .升华C .汽化D .凝华16.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B .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升华生成的C .“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D .“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17.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 .用地膜覆盖农田B .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C.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D .把新鲜的樱桃装入保鲜盒18.把5000g 0℃的水和5000g 0℃的冰分别放入菜窖里,使菜窖降温,其效果是第12题图第21题图A .用0℃的冰好B .用0℃的水好C .都一样D .无法确定19.将一盆冰水混合物放到0℃的房间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因为冰的熔点是0℃,所以冰可以熔化一部分B .因为水的凝固点是0℃,所以水可以凝固一部分C .水不能结冰,冰也不能熔化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20.生活中常用碗炖食物,如图所示.碗与锅底不接触,当锅里水沸腾后碗中汤将会A.同时沸腾了B.稍后也沸腾了C.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D.温度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二、填空题(每空1分,计29分.) 21.全球范围流行“甲流”,市有关部门要求各校师生进行“晨检”.图中是某同学测量体温的结果,示数是 ,体温计的工作原理是 .22.烈日炎炎,上海世博园启动了雾森降温系统以缓解暂时的闷热,该系统自动向空气中喷洒水雾,水雾在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过程中从周围大量的热,导致周围温度明显 .23.电冰箱工作时,液态的制冷剂在冰箱冷冻室迅速 ,变成气态,高温高压的气态氟利昂在冰箱外 ,这样就将冰箱内的热带到了外面.24.从冰箱的冷冻室拿出一只雪糕时,上面有“白粉”,这是 现象,剥开纸后看到雪糕向 (填“上”或“下”)冒“白气”,这是 现象.25.青藏铁路路基两旁各插有一排碗口粗细、高约2米的铁棒(如图所示),我们叫它热棒.热棒在路基下还埋有5米深,整个棒体是中空的,里面灌有液氨.热棒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当路基温度上升时,液态氨受热发生 ,上升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将热量传导给空气,气态氨由此冷却 变成了液态氨,又沉入了棒底.这样,热棒就相当于一个天然“制冷机”.26.今年我国西南地区遭遇严重干旱,为减缓旱情某部空军出动飞机在云层中播撒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实施人工降雨,靠干冰的 吸收大量的热,使云中水滴增大,冰晶增多,形成降雨,其中冰晶在下落过程中 成水(以上两空填物态变化名称)27.在用水煮鸡蛋时,水沸腾后,小明认为应该继续用猛火,而小红认为用小火维持沸腾就可以了.你认为 的观念正确,应用到的物理知识是: .28.我国民间有句谚语叫“霜前冷、雪后寒.”霜是由于气温较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__________现象而形成的;雪在熔化时需要___________热.29.夏季,农户家常用一种没有烧过的粘土做的茶壶.观察发现,装水后壶的外壁总是潮湿的.这种茶壶能使里面的凉茶水变得更凉些的原因是 .你认为茶壶放在 地方变凉效果会更好.第20题图30.请你按照某一依据对松香、玻璃、铜、铁、沥青进行分类,其中 为一类,你分类的依据是 .31.将蜡块磨碎放入试管中加热,蜡吸热后逐渐变软、变稀,直至完全变成液态.在此过程中,它的温度不断升高,由此可知蜡是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停止加热后,液态蜡的温度逐渐 .32.目前,全球气候逐渐变暖,这是 效应不断加剧带来的后果;人工降雨时利用干冰 (填物态变化)吸热使云层中水蒸气的温度降低最终形成降雨;夏天起风时,人感觉凉快是因为风加速了皮肤表面汗液的 (填物态变化).33.小明想从酒精和水的混合液中把酒精分离出来.他想,水的凝固点是0℃,酒精的凝固点是﹣117℃.于是他把混合液放入温度为﹣5℃的冰箱的冷冻室中,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后,水并没有凝固,酒精没能分离出来.水为什么在0℃以下还没凝固呢请你就此问题提出合理的猜想: .34.如图所示,甲、乙两图是某个同学做“水的沸腾”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其中能正确反映沸腾现象的是图__________;图丙是他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温度━━时间图象,从图中可以看出,水沸腾的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_____________,看图分析还可以知道,实验地的大气压比标准大气压_____________(选填“高”、“低”或“相等”).三、解答题(31分)35.小明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上升到80℃时,每隔1min 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4min 后停止读数,其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1)常用温度计是利用 的原理制成的.(2)从表格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3)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36.三个实验小组同时分别探究“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与“水的沸腾”,记录数据如下表:第34题图 第35题图(1)在三个探究实验中,除秒表、温度计和铁架台外,都用到了的实验器材还有 _ .(2)根据记录表,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是蜡,乙是海波,丙是水 C .甲是海波,乙是蜡,丙是水B .甲是水,乙是蜡,丙是海波 D .甲是水,乙是海波,丙是蜡(3)在上表所示2min~5min 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不断吸收热量,温度增加B .乙不断吸收热量,温度增加C .丙不断吸收热量,温度增加D .丙吸收和放出热量相等,温度不变37.【探究名称】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提出问题】液体蒸发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猜想与假设】通过观察图19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猜想猜想一: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 的高低、液体 的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猜想二: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 有关.【设计与进行实验】小明同学对其中的一个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20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通过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探究的是酒精蒸发快慢与 是否有关.此实验过程中需控制酒精的 和其表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相同.【交流与评估】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例: .图19第38题图 38.住在非洲沙漠的居民,由于没有电,夏天无法用电冰箱保鲜食物,当地人发明了一种简易“沙漠冰箱”,如图所示.它由内罐和外罐组成,两罐之间填满潮湿的沙子.使用时将食物放在内罐,罐口盖上湿布,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经常向内罐和外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这样对内罐中的食物可以起到一定的保鲜作用. 根据上文,请回答:(1)将它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目的是 ;(2)经常向两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目的是 .39.寒假的某一天,小洁随爸爸一起外出,突然发现汽车的前窗玻璃蒙上一层雾气,前方道路看不太清楚.小洁正担心行车安全时,只见爸爸打开空调开关,对着玻璃吹暖风,不一会儿玻璃上的雾气就消失了.请你应用物理知识解释雾气的产生及消除过程.四、参考答案21、36.6℃,液体的热胀冷缩.21、汽化,降低.22、汽化吸热,液化放热.23、下,液化.24、汽化,液化.25、升华,熔化.26、小红,水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 27、凝华;吸.28、水蒸发吸热,阴凉通风的.29、铜、铁,它们都是晶体.30、松香、玻璃、沥青(或铜、铁),非晶体(或晶体).31、非晶体,降低.32、热岛,升华.33、水中加入酒精,可以降低酒精的凝固点.34、乙,不变,低.三、解答题35、(1)液体的热胀冷缩,(2)96,(3)右图36、(1)烧杯和酒精灯(2)B(3)B37、(1)温度、表面积,(2)液体的种类,(3)液体的表面积、温度,(4)地面上洒水后可以降低温度38、(1) 加快水的蒸发,(2)保持沙子的湿润,使蒸发持续进行(合理给分)39、汽车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低温的前挡风玻璃液化成了小水珠,形成了一层雾气, 妨碍了人的视线.用暖风吹挡风玻璃上的小水珠,可以使小水珠在高温下蒸发成水蒸气,使人看清前面的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