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修订版)配套题库【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二)】【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修订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圣才出品】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修订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圣才出品】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修订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第12章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12.1复习笔记一、诗或文学作品的定义关于诗或者说文学作品是什么、在哪里的问题,存在几种需要批判和驳斥的答案:1.第一种答案的主要观点及其错误性(1)主要观点:最流行、最古老的答案之一是把诗当作一种“人工制品”,具有像一件雕刻或一幅画一样的性质,和它们一样是一个客体。

这样,文学作品就等同于一张白纸或羊皮纸上留下的黑墨水线条,或者,如果人们记起巴比伦的诗歌,那它就是砖上刻着的槽子。

(2)这种答案的错误性①存在着大量的口头“文学”。

有些诗歌或故事从来没有以固定的形式写下来,但仍然继续存在着。

这样,黑墨水的线条只能是记录必然已经存在于什么地方的一首诗的方法。

②印好的书页包括了大量的因素,如铅字的大小、铅字的类型(正体、斜体)、开本的大小等其他许多因素,但这些因素对诗来说是外在的。

③印刷在诗中的作用决不仅仅表现在这类为数极少的印刷古怪的作品中,诗行的结尾、诗节的安排、散文的分段,以及那些只有通过拼写才能理解的眼韵或者双关语以及许多类似伪手法都必须看作文学作品中不可分割的因素。

2.第二种答案及其错误性(1)第二种答案:文学作品的本质存在于讲述者或者诗歌读者发出的声音序列中。

(2)这种答案的错误性在于①每次大声朗诵一首诗或者背诵一首诗只是在表演一首诗,而不是这首诗本身。

②存在着大量的根本不可能诉诸声音的书面文学。

③人们总是把印刷的许多文字作为总体来看,并不把它们分解成一系列音素,不仅不会去大声诵读,甚至不会去默读④一首诗每诵读一次就要比原诗多一些东西:每一次表演都包含了一些这首诗以外的因素,发音方面独特的气质、音高、速度、轻重音的安排,这些因素要么是由诵读者的个性决定的,要么表明了他对这首诗解释的方式。

况且,诗的诵读不仅给诗添加了个人的因素,而且还往往代表了对诗中暗含的各种成分——声音的高低、诵读的快慢、重音的安排和强度——的选择。

⑤有大量的文学是相对独立于音响模式之外的,音响在一首诗的结构中可以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是,说一首诗是一系列音响就像把书页上的印刷看得高于一切一样令人不满意3.第三种回答及其错误性(1)第三种回答:诗是读者的体验。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新修订版)(复习笔记+考研真题详解)(第18章 文学的评价)【圣才出品】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新修订版)(复习笔记+考研真题详解)(第18章 文学的评价)【圣才出品】

第18章文学的评价18.1复习笔记一、“价值”和“评价”的区分1.从历史上看,人类已经把口头的和刊印的文学视为“有价值的”,也就是说,对文学感兴趣,并认为文学具有一种正面的价值。

2.人们是先有了感兴趣的经验然后才去进行评价的。

人们在估计某一事物或某一种兴趣的等级时,要参照某种规范,要运用一套标准,要把被评价的事物或兴趣与其他的事物或兴趣加以比较。

二、人类和文学的关系试图对人类和文学的关系作任何详细的描述将遇到许多定义上的困难:从现代的意义上说来,文学只是非常缓慢地从歌谣、舞蹈和宗教仪式等这些看来孕育它的文化群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三、文学评价的标准的探讨1.假如人们要寻求某种标准,关于人应该如何视文学为有价值和应该如何去评价文学,人们就必须得通过某些定义去回答。

人认为文学有价值应该以文学本身是什么为标准,人要评价文学必须根据文学的文学价值高低做标准。

文学的本质、功能和评价必然是密切地互相关联的。

2.人们在评价文学时应该依据文学自身性质的等级。

这样一种纯粹性概念是文学分析的因素之一。

人们要研究的不是这些因素是什么,而是研究它们如何组织在一起,有什么功能,从而决定了一个特定的作品是或者不是文学作品。

按照现代的定义来看,文学的“纯”是指它没有实用的目的(宣传、有目的的煽动和直接的行动等),也没有科学的目的(提供情报、事实,积累知识等)。

3.在某种意义上说,整个美学上的问题可以说是两种观点的争论:一种观点断言有独立的、不可再分解的“审美经验”(一个艺术的自律领域)的存在,而另一种观点则把艺术认作科学和社会的工具,否认“审美价值”这样的“中间物”的存在,即否认它是“知识”与“行动”之间,科学、哲学与道德、政治之间的中介物。

4.自康德以来的大多数哲学家以及大多数以严肃态度关心艺术的人们都赞成包括文学在内的各种艺术具有独特的性质和价值。

5.文学作品是一种审美对象,它能激起审美经验。

人们不应该把文学作品划分为“形式-内容”两部分,而应该首先想到素材,然后是“形式”,是“形式”把它的“素材”审美地组织在一起的。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教材精讲-(文学的评价)【圣才出品】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教材精讲-(文学的评价)【圣才出品】

第18章文学的评价一、文学的价值与文学评价1.文学的价值假如我们试图对人类和文学的关系作任何详细的描述,我们将遇到许多定义上的困难。

从现代的意义上说来,文学只是非常缓慢地从歌谣、舞蹈和宗教仪式等这些看来孕育它的文化群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假如我们要描述人类对文学的喜爱,我们就得去分析喜爱这一事实的组成部分。

人们在事实上为什么要认为文学是有价值的呢?他们在文学中发现了何种价值或兴趣呢?回答是,价值或兴趣是多种多样的。

我们可以把贺拉斯所概括出的“dulce et utile”翻译成“娱乐和教益”,或“游戏和劳动”,或“终极的价值和作为工具的价值”,或“艺术和宣传”,即以自身为目的的艺术和作为公共仪式及文化结合剂的艺术。

2.文学的评价标准假如我们要寻求某种标准,即人应该如何视文学为有价值和应该如何去评价文学,我们就必须得通过某些定义去解释。

人认为文学有价值必须以文学本身是什么为标准,人要评价文学必须根据文学的文学价值高低做标准。

文学的本质、效用和评价必然是密切地互相关联的。

某一个东西的价值,即它的惯常的或最专门的或恰当的价值,应当就是那由它的性质(或它的结构)所赋予的价值。

它的性质存在于潜能中,也就是它那外部表现出来的效用。

它能做什么,它就是什么;它是什么,它就应能做什么。

我们在判断某一东西具有价值时,必须是以它是什么和能做什么为依据;我们在评价它时,必须把它与那些同它具有相同性质和效用的东西加以比较。

3.“纯”文学与文学评价我们在评价文学时应该依据文学自身性质的等级。

什么是文学自身的性质?什么是文学“本身”呢?什么是“纯”文学?在这些问题的措词中含有某种分析的或还原的过程,而答案最终涉及“纯诗”的概念,即意象主义和模仿性语言的概念。

但是,假如我们非要试着以这样的方法去求得纯粹性,我们就必然会把视觉意象与和谐声音的混合整体分裂成绘画和音乐两个部分。

这样一来,诗就消失了。

这样一个纯粹性概念是文学分析的因素之一。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修订版)【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1-4章)【圣才出品】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修订版)【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1-4章)【圣才出品】

第1章文学和文学研究一、文学与文学研究:从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看文学研究的本质文学文学研究创造性知识性艺术知识或学问音乐音乐研究美术美术研究影视影视研究文学研究的功能是将文学的经验转化为知识性的形式。

文学与文学研究的区别: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1.文学:怀古幽情;艺术手法;可意会而不可言传;2.文学研究:苏轼的生卒年月;《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创作时间;苏轼创作时的人生遭遇、家庭成员;《念奴娇》的创作经验:写景与抒情相结合。

二、文学的系统性与文学性(文学研究与文学鉴赏)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1.文学性:对偶句式;遣词造句;夸张与拟人的修辞方法;内心情感的艺术传达。

2.系统性:杜甫诗歌的艺术特点;杜甫的思想情感与诗歌的关系;杜甫人生经历与诗歌创作的关系。

三、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在文学中的应用1.自然科学方法应用的可能性文学研究中存在着某些客观元素:作家生卒年份;作品创作时间;作品的版本、印次;作家的书信、日记。

2.自然科学方法的适用范围统计学(词频统计)确定作家风格;例:《红楼梦》作者、韩寒代笔考古学确定作品创作年份与版本例:《老子》帛书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及其研究方法的差异:狄尔泰:科学家致力于解释事物的本质(永恒性)历史学家致力于理解事件的意义(时代性)文德尔班:(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自然科学旨在建立普遍法则(普遍性)历史学家旨在领会独一无二的事实(特殊性)李凯尔特:人文学科的重心在于具体和个别的事实,而个别的事实只有在参照某种价值体系时才能被理解。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章节练习1-6章)[圣才出品]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章节练习1-6章)[圣才出品]

第1章文学和文学研究一、名词解释1.文学性(武汉大学2010年研;四川大学2011年研)答:文学性是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罗曼·雅各布森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术语,意指文学的本质特征。

文学性是指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的性质,如押韵、对偶等。

文学性存在于话语从表达、叙述、描写、意象、象征、结构、功能以及审美处理等方面的普遍升华之中,存在于形象思维之中。

形象思维和文学幻想、多义性和暧昧性是文学性最基本的特征。

文学性的定义与语言环境以及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文学性”的定义中,接受者的角色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

文学性的概念一直是开放的,宏观的,而非一层不变的。

2.文学四要素(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答:文学四要素是美国学者M.N.艾布拉姆斯在他的《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的文学活动的四种要素。

他认为文学是一种活动,由四个相关的要素构成,即世界、艺术家、作品和读者,四者共同构成文学活动。

一切文学作品都有源泉,这就是生活,即“世界”;生活要经过“艺术家”的加工改造,这样才能创造出具有意义的文本,即“作品”;作品如果束之高阁,不跟读者、即“欣赏者”见面,也还不能构成完整的文学活动。

这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

二、论述题1.高尔基说:“诗人是世界的回声,而不仅仅是自己灵魂的保姆。

”这一观点表达了什么样的文学观,谈谈你对这种文学观的看法。

(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1)基本含义高尔基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诗人之所以发出声音,不仅仅是体察和关照自己的灵魂,表达给世界,作为一名诗人,他肩负的责任,更多是将他所注视或触摸到的世界,通过自己灵魂的酝酿,用形象的语言与情感,表现出来给世界和世界上的其他人来听,来传递,世界在诗人的诗歌中,得以再次被创造和复生。

诗人为是世界而生的,不是被自己创造的,更不是被用来保护自己的脆弱的灵魂的。

诗人要剖开自己的胸膛,让世界进入其中,将自己融入世界,诗人的伟大才从此诞生。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教材精讲-(文学和心理学)【圣才出品】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教材精讲-(文学和心理学)【圣才出品】

第8章文学和心理学一、文学心理学的四种含义:“文学心理学”的含义可以指从心理学的角度,把作家当作一种类型和个体来研究,也可以指创作过程的研究,或者指对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心理学类型和法则的研究,最后,还可以指有关文学对读者的影响的研究(即读者心理学)。

我们把第四方面的内容放在《文学和社会》一章里去讨论,而其他三个方面则将在本章中逐一加以论述。

严格地说来,也许只有第三方面的内容才属于文学研究的范围,而前两个方面则是艺术心理学的次要课题。

1.第一重含义:把作家当作一种类型和个体来研究作家是怎样的一类人?文学的天赋从何而来?(1)精神病说文学天才的资质总是引人思索的,早在希腊时代,天才就被认为与“癫狂”有关(“癫狂”被视作介乎神经质与精神病之间)。

诗人是“心神迷乱的”:他或多或少地不同于其他的人,并且他无意识地讲出的言词,也会被人认为既是下理性的,又是超理性的。

(2)天赋补偿说另一个早期的持续的观念就是诗人的“天赋”是补偿性的:缪斯使德姆道克斯失明,但“赐给他甜美的歌吟天赋”而瞎子蒂里西亚斯则被赐予预言家的灵视(vision)。

当然,缺陷和天赋并不总是如此直接联结在一起的,而且疾病和残废也可以是心理性的和社会性的,而不是生理上的。

《史记》: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任何成功的例子都可以归因于补偿性的动力,因为每人都有不利条件,可能因此激励自己。

十分值得怀疑的是下面这种很流行的观点,即认为神经质——以及“补偿”——把艺术家同科学家和其他“沉思者”分开来:他们之间的明显差别就是作家常常记录自己的病情,把疾病变成写作的素材。

引申探讨:神经病与作家的创作心理基本问题在于:假如作家是个神经病患者,那么他的神经病是提供了他的作品的题材呢,还是仅仅提供了他写作的动机?倘若是后者,那么作家便与别的沉思者没有区别。

另一个问题是:假如作家在表现自己的主题时是神经病患者,那么他的作品又如何为读者所理解呢?作家的创作一定远远不止于记录一个病历,他必须要么写一个原始类型的模式(像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所做的那样),要么写一个当今普遍流行的“神经不正常的个性”。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教材精讲-(文学的类型)【圣才出品】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教材精讲-(文学的类型)【圣才出品】

第17章文学的类型一、文学类型与其作用文学是否就是诗、戏剧和小说三者共用一个名称的某种集合体呢?对这样的问题,已经由我们这个时代,特别是由克罗齐做了唯名论式的肯定回答。

可是,虽然克罗齐的回答显而易见是对古典派的权力主义极端的一种反动,但这种回答仍不能适当地解释文学生活和历史的事实。

1.什么是类型文学的种类问题不仅是一个名称的问题,因为一部文学作品的种类特性是由它所参与其内的美学传统决定的。

文学的各种类别“可被视为惯例性的规则,这些规则强制着作家去遵守它,反过来又为作家所强制”文学的种类是一个“公共机构”,正像教会、大学或国家都是公共机构一样。

它不像一个动物或甚至一所建筑、小教堂、图书馆或一个州议会大厦那样存在着,而是像一个公共机构一样存在着。

一个人可以在现存的公共机构中工作和表现自己,可以创立一些新的机构或尽可能与机构融洽相处但不参加其政治组织或各种仪式;也可以加入某些机构,然后又去改造它们。

文学类型的理论是一个关于秩序的原理,它把文学和文学史加以分类时,不是以时间或地域(如时代或民族语言等)为标准,而是以特殊的文学上的组织或结构类型为标准。

任何批判性的和评价性的研究(区别于历史性的研究)都在某种形式上包含着对文学作品的这种要求,即要求文学具有这样的结构。

例如,对一首诗的评判就包含了对评判者的一个要求,要求他具有对诗的说明性的和规范性的整体经验和概念,当然,一个人关于诗的概念总是会随着他对更多特殊的诗的评判和经验而不断地发生变化的。

2.类型的流变类型是否一直保持不变呢?大概不是的。

随着新作品的增加,我们的种类概念就会改变。

韦勒克认为文学类型的变化首先源自于文学作品数量的增加。

文学作品的增加对于类型的意义可以从两方面来说,其一是原有的小众的文学类型逐渐增加而为更多的人所熟知,例如小说的变化;其二则是在原有的文学类型的基础上分化出新的文学类型。

这两种情况下作品的增加对于文学分类研究才是有意义的。

文学批评的一个特色似乎就是发现和传播一个派别,一种新的类型式样。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章节练习-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圣才出品】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章节练习-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圣才出品】

第12章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一、名词解释1.文学接受(中国传媒大学2010研;四川大学2010年研)答:文学接受是一种以文学文本为对象、以读者为主体、力求把握本文深层意蕴的积极能动的阅读和再创造活动。

它是指读者在特定审美经验基础上对文学作品的价值、属性和信息的主动的选择、接纳或抛弃。

文学接受的形式包括文学阅读、文学欣赏、文学批评、文学研究等。

其中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是阅读与欣赏。

文学接受对于作品审美价值和社会功能的实现,对于激励作家的创作,对于推动文学事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文学消费(四川大学2011年研)答:文学消费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文化、审美与娱乐等各方面的精神需求而对文学作品加以占有、利用、阅读或欣赏的活动。

文学消费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学消费是指人们用文学作品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的过程,即文学阅读或文学欣赏。

狭义的文学消费则是在近代以来出现的,是指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印刷出版等传播媒介得到广泛运用的条件下,在文学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以来,人们对它的消费、阅读和欣赏。

当论者把文学消费与文学鉴赏对举时,往往指狭义的文学消费。

3.夸示性消费(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研)答:夸示性消费是指一些文学消费者买来文学书籍后并不打算或并未进入阅读,而只是为了收藏、摆设或炫耀的消费现象。

“夸示式”消费,其目的纯粹是为了炫耀自己的社会地位。

尽管他们没有对艺术的内在审美需要,尽管他们从未打算去阅读那些文艺作品,甚至对所收藏的艺术经典名著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但为了装点门面、附庸风雅,显示自己既富且贵,因而喜欢购买和引人注目地摆设一些豪华精美的文学经典名著,以营造一种有教养的文化环境。

二、简答题1.福斯特说:“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死去”是故事;而“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因伤心而死”则是情节。

为什么?(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研)答:关于“故事”和“情节”的区别,最常提到的是英国福斯特举的例子:“国王死了,王后也死了”和“国王死了,王后因伤心过度也死了”,前者只是强调了时间关系,而后者突出了因果关系,所以,因果关系成了判断两者区别的标志。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教材精讲-(文学的作用)【圣才出品】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教材精讲-(文学的作用)【圣才出品】

第3章文学的作用一、文学的作用:性质决定功能还是功能决定性质?文学的本质与文学的作用在任何顺理成章的论述中,都必定是相互关联的。

诗的功用由其本身的性质而定:每一件物体或每一类物体,都只有根据它是什么或主要是什么,才能最有效和最合理地加以应用。

只有当该物体的主要作用已经消失,它的次要作用才会突出出来,如旧式的纺车成了装饰品或博物馆中的陈列品,方形钢琴不再用来奏乐便改成为有用的桌子。

同样也可以这么说:物体的本质是由它的功用而定的;它做什么用,它就是什么。

一种人工制品必须具有适宜于发挥其作用的结构,同时还要加上时间和物料所许可、人们的趣味所崇尚的附件。

在文学作品中,可能有许多成分就其文学作用而言是不必要的,但仍旧使人感兴趣,或者具有其他方面的存在理由。

看似矛盾的两个结论:文学的本质和作用的概念在历史过程中是否改变过呢?这个问题很难回答。

如果回溯到相当古老的历史时期中去考察这个问题,就可以答曰:改变过。

总的来说,阅读美学史或诗学史所留给人们的印象是:文学的本质和作用,自从可以作为在概念上被广泛运用的术语与人类其他活动和价值观念相对照以来,基本上没有改变过。

我们可以回溯到文学、哲学和宗教共存不分的时期去,例如古希腊的埃斯库罗斯和赫西俄德可能就处于这样的时期中。

另一方面,我们不应该夸张19世纪末的“为艺术而艺术”和近代的“纯诗”等主张的标新立异作用。

其实,“教谕谬说”——如爱伦·坡所说的诗中的信念是启迪的手段——不等于文艺复兴时期关于诗兼有娱乐和教育的作用或寓教于乐的作用这样的传统说法。

文学的独立与文学作用的流变:1.先秦:文史哲一体《老子》、《庄子》、《韩非子》既是哲学或者政治学著作,也具有文学价值。

2.两汉时期:作为经学的文学3.魏晋时期:文学意识的觉醒文章分类:《昭明文选》、文学理论:《文心雕龙》、文学创作:诗、赋4.唐宋:诗赋的勃兴与文学5.明清:文学的独立性没有改变的文学作用:总的来说,阅读美学史或诗学史所留给人们的印象是:文学的本质和作用,自从可以作为在概念上被广泛运用的术语与人类其他活动和价值观念相对照以来,基本上没有改变过。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教材精讲-(文学和思想)【圣才出品】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教材精讲-(文学和思想)【圣才出品】

第10章文学和思想一、文学与思想之关系:1.文学中的思想研究文学与思想的关系可以用完全不同的方式来表述。

通常人们把文学看作是一种哲学的形式,一种包裹在形式中的“思想”;通过对文学的分析,目的是要获得“中心思想”。

研究者们用这类概括性的术语对艺术品加以总结和抽象往往受到鼓励……虽然今天大多数学者已经厌倦了这种过分的思索和推理,但是把文学作品当作哲学论文来处理的议论仍旧存在着。

与此相反的意见是完全否定文学和哲学的任何关系。

在一篇题为“哲学和诗歌”的讲演里,博厄斯非常直率地表达了这种观点:诗歌中的思想往往是陈腐的、虚假的,没有一个16岁以上的人会仅仅为了诗歌所讲的意思去读诗。

如果我们对许多以哲理著称的诗歌做点分析,就常常会发现,其内容不外是讲人的道德或者是命运无常之类的老生常谈。

例1:诗歌中的环境描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例2:诗歌对日常生活的描写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古诗十九首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例3:诗歌中的老生常谈(功名、富贵如虚幻)赤壁争雄如梦里,且须歌舞宽离忧——李白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李白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宫女如花满春殿,而今只有鹧鸪飞——李白是非成败转头空——杨慎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

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

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孙髯翁2.思想分析的弊端把艺术品贬低成一种教条的陈述,或者更进一步,把艺术品分割肢解,断章取义,对理解其内在的统一性是一种灾难:这就分解了艺术品的结构,硬塞给它一些陌生的价值标准。

艺术有其独立性,其表现形式与内容以及思想等内容是统一在作品中的,强行的以思想来对艺术品进行阐释与解读,非常容易混淆艺术的价值。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教材精讲-(文学的本质)【圣才出品】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教材精讲-(文学的本质)【圣才出品】

第2章文学的本质一、什么是文学1.第一种观点:凡是印刷品都可称为文学思考:广告传单、行政公文、新闻报道是不是文学?引申:文学与文明的关系——作为文明一部分的文学。

文学性——文学的独特性——文学的审美价值。

韦勒克:将文学与文明的历史混同,等于否定了文学具有特定的领域和特定的方法。

2.第二种定义:文学等同于名著,核心在于其出色的文学表达形式。

思考:《谏太宗十思疏》、《孙子兵法》、《老子》、《理想国》为什么被视为文学作品?玄幻小说、言情小说、通俗文学为什么不被纳入文学研究的领域?引申:基于美学的价值判断——一切有美学价值的文字都可被视为文学韦勒克的思考:“名著”的适用性文学史对于思想家的论述是支离破碎的,没有提供他们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在这里文学史家不能自动的转化为这些学科的合格的行家,而只能成为一个自以为是的入侵者。

名著——适合初级研究者适用范围:科学、历史等累积性和渐进性科目,在考察想象性的文学时,如果仅限于阅读名著,及无法清晰认识语言、意识形态等背景,也无法了解文学的连续性和文学演化的过程。

3.第三种观点:文学如果仅指文学艺术,即想象性的文学,似乎是最恰当的。

语言是文学的材料。

文学语言、日常语言与科学语言:这个问题是很棘手的,决不可能在实践中轻而易举地加以解决,因为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不同,它没有专门隶属于自己的媒介,在语言用法上无疑地存在着许多混合的形式和微妙的转折变化。

要把科学语言与文学语言区别开来还比较容易;然而,仅仅将它们看作是“思想”与“情感”或“感觉”之间的不同,还是不够的。

文学必定包含思想,而感情的语言也决非文学所仅有,这只要听听一对情人的谈话或一场普通的吵嘴就可以明白。

尽管如此,理想的科学语言仍纯然是“直指式的”:它要求语言符号与指称对象一一吻合。

语言符号完全是人为的,因此一种符号可以被相当的另一种符号所代替。

语言符号又是简洁明了的,即不假思索就可以告诉我们它所指称的对象。

月亮科学语言:月球文学语言:蟾宫、桂宫、广寒宫、婵娟、天镜、银钩、玉钩、玉轮、银蟾、玉弓、玉盘文学语言与科学语言的区别:科学语言趋向于使用类似数学或符号逻辑学那种标志系统(确定性)。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新修订版)(复习笔记+考研真题详解)(第10章 文学和思想)【圣才出品】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新修订版)(复习笔记+考研真题详解)(第10章 文学和思想)【圣才出品】

第10章文学和思想10.1复习笔记一、文学与思想的关系可以用完全不同的方式来表述:1.通常人们把文学看作是哲学的一种形式,一种包裹在形式中的“思想”;通过对文学的分析,目的是要获得“中心思想”。

研究者们用这类概括性的术语对艺术品加以总结和抽象。

2.与此相反的意见是完全否定文学和哲学的任何关系。

二、文学是对思想史和哲学史的记录文学可以看作思想史和哲学史的一种记录的原因:文学史与人类的理智史是平行的,并反映了理智史。

1.只研究单元的思想而排除整个的体系是片面的,这正如把文学史的研究限定在诗歌技巧史、诗歌的用语史或意象史的范围内,忽略其有机的整体性和对特定作品的研究一样。

“思想史”的方法只是研究一般思想史的一种特定的方法,并把文学仅仅用作研究思想史的记录和图解。

2.“思想史”的方法一定仍会受到研究者的欢迎的原因:(1)深入理解哲学史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从间接的方面理解文学。

(2)洛夫乔伊的方法对于大多数思想史家过分的理智主义是一个反动。

①这一方法承认,思想,或者至少在不同思想体系之间的选择常常是用假设来决定的,是由或多或少无意识的精神习惯来决定的。

②它承认人们在接受思想的过程中由于敏锐地感到各种形而上的悲苦而有所不同。

③它承认思想往往表现为一些关键词和虔诚的短语,因此,必须从语义学的角度加以研究。

④它十分明确地打破了文学与历史研究中民族与语言的界限。

3.文学史常常不可避免地要涉及理智史中的问题,而文学批评史如果只讲其本身的问题而不论及同时代的创作,简直就可以说是美学思想史的一部分。

三、“世界观”对于这类思想、感情的研究促使一些德国哲学家思索把它们归纳为几种类型的世界观的可能性。

1.“世界观”是一个广泛采用的术语,它包括哲学思想与感情态度两方面。

2.在这一研究中最负盛名的是狄尔泰,他在作为一个文学史家的实践中,经常强调思想与经验的不同。

他发现思想史中有三种主要的类型:(1)实证主义,这一类哲学家以物质来解释精神。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修订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文学的类型)【圣才出品】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修订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文学的类型)【圣才出品】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修订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第17章文学的类型17.1复习笔记一、文学的种类文学的种类问题不仅是一个名称的问题,这是因为一部文学作品的种类特性是由它所参与其内的美学传统决定的。

文学的各种类别“可被视为惯例性的规则,这些规则强制着作家去遵守它,反过来又为作家所强制”。

二、文学类型的理论1.文学类型的理论是一个关于秩序的原理,它把文学和文学史加以分类时,不是以时间或地域(如时代或民族语言等)为标准,而是以特殊的文学上的组织或结构类型为标准。

2.对于文学基本种类的探讨(1)亚里士多德和贺拉斯的古典的类型理论是我们的范本。

根据他们的理论,我们知道悲剧和史诗是两个各有特征的也是两个主要的文学种类。

但是,亚里士多德至少还知道有另外更多的基本区分,即戏剧、史诗和抒情诗。

大部分现代文学理论倾向于废弃“诗与散文两大类”这种区分方法,而把想像性文学区分为小说(包括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史诗)、戏剧(不管是用散文还是用韵文写的)和诗(主要指那些相当于古代的“抒情诗”的作品)三类。

(2)费多尔建议,严格地说来,“类型“这一术语不应当用来既指小说、戏剧和诗这三个或多或少算是无法再分的终极的种类范畴,又指悲剧和喜剧这样的历史上的种类,而我们则主张应当把这一术语应用到后者即应用到历史上的种类中去(3)厄斯金这种道德一心理的解释和俄国的形式主义者们的解释在精神上和方法上都是相差很远的。

如俄国形式主义者雅柯布逊希望说明语言的固定的语法结构和文学种类之间的对应关系。

他认为,抒情诗是第一人称单数、现在时态,而史诗是第三人称、过去时态。

作为史诗讲述者的“我”实际上是被从旁观的角度看作第三人称,即看作“dieses objektivierte Ich”的。

(4)对于不同探讨的评价:上述对文学基本种类的探讨趋向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依附于语言形态学,另一个极端是依附于对宇宙的终极态度。

这样的探讨虽然是有“启发性”的,但极难指望它会导致客观的结果。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教材精讲-(文学与文体学)【圣才出品】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教材精讲-(文学与文体学)【圣才出品】

第14章文学与文体学一、文体学与文学语言研究语言是文学艺术的材料。

我们可以说,每一件文学作品都只是一种特定语言中文字语汇的选择,正如一件雕塑是一块削去了某些部分的大理石一样。

贝特森写了一本题为“英诗与英语”的小书,他提出,文学是一般语言史的一个部分,是完全依赖语言的。

1.语言对文学的影响我的论点是,一首诗中的时代特征不应去诗人那儿寻找,而应去诗的语言中寻找。

我相信,真正的诗歌史是语言的变化史,诗歌正是从这种不断变化的语言中产生的。

而语言的变化是社会和文化的各种倾向产生的压力造成的。

例:从四言诗到五言诗、七言诗的转变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曹操《短歌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牙张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卢照邻《从军行》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2.文学对语言的影响认为诗歌被动地反映语言变化的观点是无法叫人接受的。

我们切不可忘记,语言与文学的关系是一种辩证的关系,文学同样也给予语言的发展以深刻的影响。

不论是现代法语,还是现代英语,假如没有新古典主义文学,它们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同样,现代德语如果没有路德、歌德和其他浪漫主义文人的影响也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

例:普通话普通话即现代标准汉语、中文。

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中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是通行于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及海外华人华侨间的共通语言。

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为普通话标准音采集地。

3.对文学与语言的整体研究根据沃思勒的理论,我们还可以提出这样的论点:一个时期的文学史通过对当时语言背景所做的分析至少可以像通过政治的、社会的和宗教的倾向或者国土环境、气候状况所做的分析一样获得同样多的结论文学与知识界和社会的直接影响相脱离的观点也是站不住脚的。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章节练习-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圣才出品】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章节练习-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圣才出品】

第4章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一、名词解释1.文学批评(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厦门大学2011年研)答:文学批评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文学批评属于文学理论研究的范畴,既是文学理论研究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又是文学活动整体中的动力性、引导性和建设性因素,既推动文学创造、传播与接受,又影响文学思想和理论的发展。

文学批评是以一定的文学观念、文学理论为指导,以文学欣赏为基础,以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包括文学创作、文学接受和文学理论批评现象,而以具体的文学作品为主)为对象的评价和研究活动。

文学批评是一种科学研究活动,文学批评的思维和表达,需要遵循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的基本规范。

社会的历史的考察和审美的考察是文学批评的两个最基本的最主要的侧面。

2.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答: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指马克思、恩格斯原著中所阐述的文艺学思想的核心,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革命领袖思想中所包含的文学理论为主体,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所论述的理论为补充的文学理论体系。

3.本质力量对象化答:本质力量对象化是人的活动的特性。

人的劳动实践,不同于动物的活动,是有意识的活动,在劳动之前就有了蓝图,人接照预先的设计有目的、有计划的加工改造对象,使对象打上主体的烙印,最终符合人的要求。

4.交往行为理论答:交往行为理论是德国思想家哈贝马斯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所提出的诗学理论。

他认为艺术是主体间通过语言符号进行交流和对话,主体与主体,主体与世界,主体与文本,文本与文本,文本与世界等多种对话层面都参与了交往活动。

5.自然的人化(人化的自然)答:自然的人化(人化的自然)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挤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概念。

有时也写作“自然人化”,它是指人通过劳动实践、改造自然,使自然改变其自身的面貌,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

自然人化是人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自然的活动,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

6.中国特色答:文学理论中所说的中国特色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民族文化,现实生活,传统文论。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修订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叙述性小说的性质和模式)【圣才出品】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修订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叙述性小说的性质和模式)【圣才出品】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修订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第16章叙述性小说的性质和模式16.1复习笔记一、关于小说的不同理解1.对于无论从质上看还是从量上看,关于小说的文学理论和批评都在关于诗的文学理论和批评之下的原因的一种不充分的理解:由于诗是古已有之,而小说则相对地来说只是近代的产物。

2.小说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一种“创作”的形式;就它的高级形式而言,它是史诗和戏剧这两种伟大文学形式的共同的后裔。

3.有人认为小说和消遣、娱乐、逃避现实等行为有广泛的联系,因而不是严肃的艺术,这就把伟大的小说和为了狭隘的市场目的而生产的产品混为一谈了4.在美国,有一种由学究们所传播的流传已久的观点,认为阅读非小说的著作是有教益的,而阅读小说则有害无利,充其量也只能使人自我放纵。

5.另一种相反的观点会使我们对小说产生严重的错觉,即把小说当成文献或个人档案,或由于小说的真真假假的效果或它有时的自我宣称,使我们把它当成某人的自白,当成一个真实的故事,当成某种生活及其时代的历史。

文学总需有趣味,有一个结构和审美的意义,有一个整体的连贯性和效果。

二、叙述性小说1.一部小说表现的现实,即它对现实的幻觉,它那使读者产生一种仿佛在阅读生活本身的效果,并不必然是,也不主要是环境上的、细节上的或日常事务上的现实。

2.无论在小说中还是在戏剧中,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都是文学的或文学加哲学的运动、传统和风格,浪漫主义和超现实主义也是如此。

它们的区别在于对现实各持有不同的概念,对幻觉各有不同的模式而已。

3.叙述性小说和生活之间的联系(1)古典的或新古典派的回答是叙述性小说呈现了典型的、普遍的人物与事件。

(2)这个小说家的世界或宇宙,这一包含有情节、人物、背景、世界观和“语调”的模式、结构或有机组织,就是当我们试图把一本小说和生活作比较时,或从道德意义和社会意义上去评判一个小说家的作品时所必须仔细加以考察的对象。

小说与生活或“现实”相比的真实性,不应以这一或那一细节的事实的准确性来评判。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新修订版)(复习笔记+考研真题详解)(第17章 文学的类型)【圣才出品】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新修订版)(复习笔记+考研真题详解)(第17章 文学的类型)【圣才出品】

第17章文学的类型17.1复习笔记一、文学的种类文学的种类问题不仅是一个名称的问题,因为一部文学作品的种类特性是由它所参与其内的美学传统决定的。

文学的各种类别“可被视为惯例性的规则,这些规则强制着作家去遵守它,反过来又为作家所强制”。

二、文学类型的理论1.文学类型的理论是一个关于秩序的原理,它把文学和文学史加以分类时,不是以时间或地域(如时代或民族语言等)为标准,而是以特殊的文学上的组织或结构类型为标准。

2.对于文学基本种类的探讨:(1)亚里士多德和贺拉斯的类型理论是我们的古典范本。

根据他们的理论,我们知道悲剧和史诗是两个各有特征的也是两个主要的文学种类。

但是,亚里士多德至少还知道有另外更多的基本区分,即戏剧、史诗和抒情诗。

大部分现代文学理论倾向于废弃“诗与散文两大类”这种区分方法,而把想象性文学区分为小说(包括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史诗)、戏剧(不管是用散文还是用韵文写的)和诗(主要指那些相当于古代的“抒情诗”的作品)三类。

(2)费多尔建议,严格地说来,“类型“这一术语不应当用来既指小说、戏剧和诗这三个或多或少算是无法再分的终极的种类范畴,又指悲剧和喜剧这样的历史上的种类。

而我们则主张应当把这一术语应用到后者即应用到历史上的种类中去。

(3)厄斯金这种道德-心理的解释和俄国的形式主义者们的解释在精神上和方法上都是相差很远的。

如俄国形式主义者雅柯布逊希望说明语言的固定的语法结构和文学种类之间的对应关系。

他认为,抒情诗是第一人称单数、现在时态,而史诗是第三人称、过去时态。

作为史诗讲述者的“我”实际上是被从旁观的角度看作第三人称。

(4)对于不同探讨的评价:上述对文学基本种类的探讨趋向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依附于语言形态学,另一个极端是依附于对宇宙的终极态度。

这样的探讨虽然是有“启发性”的,但极难指望它会导致客观的结果。

3.在我们这个时代,戏剧是与史诗(“虚构小说”,长篇小说)、抒情诗立于不同的基础之上的。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章节练习-文学与文学研究)【圣才出品】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章节练习-文学与文学研究)【圣才出品】

第1章文学和文学研究一、名词解释1.文学性(武汉大学2010年研;四川大学2011年研)答:文学性是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罗曼·雅各布森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术语,意指文学的本质特征。

文学性是指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的性质,如押韵、对偶等。

文学性存在于话语从表达、叙述、描写、意象、象征、结构、功能以及审美处理等方面的普遍升华之中,存在于形象思维之中。

形象思维和文学幻想、多义性和暧昧性是文学性最基本的特征。

文学性的定义与语言环境以及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文学性”的定义中,接受者的角色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

文学性的概念一直是开放的,宏观的,而非一层不变的。

2.文学四要素(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答:文学四要素是美国学者M.N.艾布拉姆斯在他的《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的文学活动的四种要素。

他认为文学是一种活动,由四个相关的要素构成,即世界、艺术家、作品和读者,四者共同构成文学活动。

一切文学作品都有源泉,这就是生活,即“世界”;生活要经过“艺术家”的加工改造,这样才能创造出具有意义的文本,即“作品”;作品如果束之高阁,不跟读者、即“欣赏者”见面,也还不能构成完整的文学活动。

这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

二、论述题1.高尔基说:“诗人是世界的回声,而不仅仅是自己灵魂的保姆。

”这一观点表达了什么样的文学观,谈谈你对这种文学观的看法。

(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1)基本含义高尔基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诗人之所以发出声音,不仅仅是体察和关照自己的灵魂,表达给世界,作为一名诗人,他肩负的责任,更多是将他所注视或触摸到的世界,通过自己灵魂的酝酿,用形象的语言与情感,表现出来给世界和世界上的其他人来听,来传递,世界在诗人的诗歌中,得以再次被创造和复生。

诗人为是世界而生的,不是被自己创造的,更不是被用来保护自己的脆弱的灵魂的。

诗人要剖开自己的胸膛,让世界进入其中,将自己融入世界,诗人的伟大才从此诞生。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新修订版)(复习笔记+考研真题详解)(第8章 文学和心理学)【圣才出品】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新修订版)(复习笔记+考研真题详解)(第8章 文学和心理学)【圣才出品】

第8章文学和心理学8.1复习笔记一、“文学心理学”的含义1.含义的多方面内容(1)可以指从心理学的角度,把作家当作一种类型和个体来研究;(2)可以指创作过程的研究;(3)指对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心理学类型和法则的研究;(4)还可以指有关文学对读者的影响的研究(即读者心理学)。

2.严格地说来,也许只有第三方面的内容才属于文学研究的范围;而前两个方面则是艺术心理学的次要课题。

二、文学天才的资质1.早期的观点(1)早在希腊时代,天才就被认为与“癫狂”有关,诗人是“心神迷乱的”。

(2)另一个早期的持续的观念就是诗人的“天赋”是补偿性的。

2.弗洛伊德的观点诗人是一个社会所认可的或推崇的白日梦者;他不必去改变自己耽于幻想的性格,而是要持续不断地幻想下去,并公开地发表自己的幻想。

3.艺术家保持和发展了民族的古老的特点(1)他们能感觉到甚至“看到”自己的思想。

(2)另一种特点有时也归属于文学家特别是诗人,那就是联觉,即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感官的感觉和知觉联结在一起。

较为通常的是把听觉和视觉联结起来(即声色联结)。

4.艾略特的观点(1)艾略特自从发表了最早期的文学批评文章之后,极力主张一种兼收并蓄的观点:认为诗人扼要记述了,更贴切地说,是完整保留了其民族历史的层次,并在迈向未来时,继续在精神上与自己的童年以及民族的童年保持着联系。

(2)从上述内容,我们可以发现艾略特所受的荣格的影响和对荣格的论点的复述:在个人“无意识”——我们过去,尤其是我们童年和婴儿期,已经封闭起来的残念——的底层潜存着“集体无意识”,即已经封闭起来的我们民族以往的记忆,甚至是史前期人类的记忆。

5.荣格的观点荣格有一套精细的心理类型学,按照这一套类型学,人类的心理类型可分为“外向者”和“内向者”两大类,这两大类根据下列四种心理因素,即思想、情感、直觉和感觉何种起主导的作用,再分为四个类型。

他指出有些作家在其创作中显示了与本人截然相反的类型,与之对应互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修订版)考研模拟试题(一)
一、概念解释(每题8分,共40分)
1.文学创造的客体“主体化”
2.叙事学
3.隐含读者
4.发愤著书
5.春秋笔法
二、指出下面两题所引文字的出处并解释其含义(每题15分,共30分)
1.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

在平地滔滔汩滑,虽一日千里无难。

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

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

2.何元朗,一言儿启词宗宝藏:道欲度新声休走样。

名为乐府,须教合律依腔:宁使时人不鉴赏,无使人挠喉捩嗓。

说不得才长,越有才越当着意斟量。

曾记少陵狂,道细论诗晚节详。

论词亦岂容疏放?纵使词出绣肠,歌称绕梁,倘不谐音律,也难褒奖。

耳边厢,讹音俗调,羞问短和长。

三、简答题(每题12分,共36分)
1.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是什么?
2.如何理解文学的地域风格?
3.如何理解明清曲学家所说的“本色”?
四、论述题(每题22分,共44分)
1.试举例论述文学消费与文学生产之间的辩证关系。

2.《水浒传》第二回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金圣叹夹批中说:“百忙中,偏又要夹入店小二,却反先增出邻舍火家陪之”,“真是极忙者事,极闲者笔也”(《笫五才子书施耐庙水浒传》第二回夹批)。

明清小说、戏曲中颇多这类“闲笔”试举数例,谈谈你对这种写法的认识。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修订版)考研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一、概念解释(每题8分,共40分)
1.文学创造的客体“主体化”
答:文学创造的客体“主体化”,是指主体能动的审美地反映客体的整个过程。

客体“主体化”是主体主动地选择客体和加工处理客体的有关信息,并通过情感体验把自我的意识、情感对象化,在观念中创造出源于客体又超越客体的审美形象。

2.叙事学
答:叙事学是20世纪以来由俄国形式主义与法国结构主义形成的叙事理论。

俄国学者普洛普1928年发表的《民间故事形态学》中的结构思想传到法国,引起了大量关于叙事作品分析的尝试,这一系列学术活动逐渐酝酿成了叙事学。

叙事学关注叙事方式、叙事视角、叙事者的声音特点、叙述者与接受者的关系等。

它发展了传统叙事理论,但忽视了具体作品的特殊性,太注重形式,因而不无偏颇。

3.隐含读者
答:隐含读者是由德国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伊瑟尔提出的重要概念。

根据接受美学的见解,一部作品完成之后,在读者接受之先,便已隐含着读者。

“隐含的读者”是相对于现实读者而言的,是指作家本人设定的能够把文本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

隐含读者是作家预想出来的他的作品问世之后,可能出现的或应该出现的读者。

这种预想有时是自觉的,有时可能是不自觉的。

4.发愤著书
答:发愤著书是司马迁提出的文艺观点。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历述韩非、屈原等人的事迹后,总结说:“《诗》三百,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从而提出了“发愤著书”。

司马迁通过分析历史上许多伟大人物的事迹揭示了一个真理: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真正伟大的作品,大都是作家坚持自己的进步理想或正确的政治主张,在遭到反动势力迫害后,为了抗争迫害而坚持斗争、发愤著书的产物。

“发愤著书”对后来的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都有很大的影响。

5.春秋笔法
答:“春秋笔法”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又称“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

春秋笔法是孔子首创的一种文章写法,即在文章的记叙之中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而不是通过议论性文辞表达出来。

春秋笔法以合乎礼法作为标准,既包括不隐晦事实真相、据事直书的一面,也包括“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的曲笔的一面。

二、指出下面两题所引文字的出处并解释其含义(每题15分,共30分)
1.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

在平地滔滔汩滑,虽一日千里无难。

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

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

答:(1)出处
上述文段出自苏轼的《文说》。

(2)含义
①文学创作离不开对外在的人和事的描写,而现实中的人和事是纷繁复杂而又多姿多态的,苏轼认为对艺术形象描绘和刻画的总的原则是:“随物赋形”,“尽物之态”。

这是对陆机
所说“虽离方而遁圆,期穷形而尽相”的发挥。

②苏轼以泉水流经高低不平的山石而随物赋形为例,说明他自己的创作原则是符合创作对象本身的内在特点,顺乎自然、恰到好处地表现事物的本质特点,以便准确地描绘出它的真实状态。

“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是要求作家应该尊重现实生活本身的内在规律性,而不以自己主观偏见去任意改变它。

苏轼强调“随物赋形”的目的,是要求艺术形象的刻画应以合乎自然造化为最高标准,如在《书蒲永舁画后》一文中所说唐代孙位的画,由于“随物赋形”,方能“尽水之变”,充分表现水汹涌澎湃之自然态势,而具有“神逸”之妙。

艺术创作本身并无固定格式,苏轼曾说“诗无定律”,形象描写准则应当是“随物赋形”而能“尽物之态”。

2.何元朗,一言儿启词宗宝藏:道欲度新声休走样。

名为乐府,须教合律依腔:宁使时人不鉴赏,无使人挠喉捩嗓。

说不得才长,越有才越当着意斟量。

曾记少陵狂,道细论诗晚节详。

论词亦岂容疏放?纵使词出绣肠,歌称绕梁,倘不谐音律,也难褒奖。

耳边厢,讹音俗调,羞问短和长。

答:(1)出处
出自明代沈璟的《二郎神》套曲。

沈璟注重艺术形式,其论点是要严守格律,这套《二郎神》体现了其曲学观点。

(2)含义
①作曲必须“协律依腔”
沈璟突出地强调作曲必须“协律依腔”,轻视曲作家不“谐律吕”的“讹音俗调”。

沈璟曾说道:“宁叶律而词不工,读之不成句,而讴之始叶,是曲中之工巧。

”何氏只是说为了“声
叶”,辞可以“不工”;沈璟则说“不工”可以达到“读之不成句”程度。

变“不工”为“读之不成句”,已经不止是程度上的差异,试问“读之不成句”的作品,沈璟的格律论实际上是一种偏激的理论。

②四声阴阳、句法和用韵的严格要求
再看沈璟格律论的具体内容,大体上可以归结为三点:四声阴阳、句法和用韵。

四声阴阳,他认为叠用平声字时要区别阴阳,叠用仄声字时要分辨上去,或用平声不谐时可用人声替代。

关于句法,他说一定要注意顺句和拗句,不要随意变动。

至于用韵,必须严格遵守周德清的《中原音韵》和明初的《洪武正韵》。

沈璟所改编的《南九宫词谱》正是上述理论的具体运用。

在这个词谱中可以看到他的要求是如此的严格。

沈璟订正旧曲之讹,意在恢复旧式,要求严格遵守,勿使趋时。

其遵守旧体古韵是极其认真而严格的。

③关注修辞技巧,较少理论阐发
沈璟所关心的几乎都是琐细的修辞技巧,较少理论阐发。

但由于他“生长三吴歌舞之乡,沈酣胜国管弦之籍”,对元代典籍和吴江的戏曲作过一点调查考察和不断的宣传提倡,当时曲家竞相学习,遵依信奉。

“其所著《南曲全谱》、《唱曲当知》,订世人沿袭之非,铲俗师扭捏之腔,令作曲者知其所向往,皎然词林指南车也,我辈循之以为式,庶几可不失队耳。

”其为时人称许如此。

三、简答题(每题12分,共36分)
1.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是什么?
答: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主要有:
(1)艺术发现是作家心灵的蓦然领悟
在此一发现之前,作家都有相对长久地沉思于某一事物的心理经验,即“用志不分,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