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道路线形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部分:道路线形设计

第二部分:道路线形设计

第二部分:道路线形设计

第二章道路线形设计

一公路选线原则

平原地区地面高度变化微小,有时的轻微的起伏和倾斜,平原地区除泥沼、盐渍土、河谷漫滩、海边滩涂等外,一般多为耕地,分布有各种建筑设施,居民点较密,在天然河网地区,还有水塘、沟渠多等特点,因此平原地区选线一方面由于地势较平坦,路线纵坡及曲线半径等几何要素比较容易达到较高的技术标准;另一方面往往由于受当地自然条件和地物的障碍以及支援农村建设需要的限制选线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平原地区地形对路线的限制不大,路线的基本线形,多顺直短捷,如在两控制点之间既无地物、地质等障碍,也无应迁就的风景、文物及居民点等,则与两控制点直线连线相吻合的路线是最理想的,,这只有在荒芜人烟的草原和海边滩涂才有可能。而在一般地区,农田密布,灌溉渠道网纵横交错、城镇、工业区较多,居民点也比较密集,由于这些原因,按照公路的使用任务和性质,有的需要靠近它,有的需要避绕,从而产生了路线的转折,虽然增长了距离,但这也是必要的,因此平原地区选线,先是把路线总方向内所规定绕过的地点,如城镇、工厂、农场、乡村以及风景文物地点作为控制点,然后在大控制点之间进行实地踏勘,了解农田的优劣及地理分布情况,确定哪里可以穿过,哪里应该饶行,从而建立一系列中间控制点,控制点之间以直线为主,在直达的基础上作适当的调整,使路线的平纵断面配合好。

选线是在符合国家建设发展的需要下,结合自然条件选定合理路线,使筑路综合考虑路线、路基、路面、桥涵等,最后选出合适的路线。①平原地区公路选线应符合以下原则:

(1) 根据道路使用任务和性质,综合考虑路线区域国民经济发展情况与远景规划,正确处理好近期与远景的关系,在总体规划的知道下,合理选择方案。

(2) 认真领会任务书的精神,深入现场,多跑、多看、多问、多比较,深入

调查当地的地形、气候、土壤、水文等自然情况,以利于选择有价值的方案进行比较。

(3) 充分利用有利地形、地势,尽量回避不利地带,正确运用技术标准,从行车的安全、畅通和施工养护的经济、方便着眼,对路线与地形的配合加以研究,做好路线平、纵、横三方面的结合,力求平面线形短捷顺直,纵断面平缓、均匀,横断面稳定、经济。

(4) 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减少拆迁,就地取材,带动沿线城镇及地方经济的发展。平原地区多数是鱼米之乡,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但是人口密集,特别是耕地尤为紧张能,人均耕地0.5~1.0亩,修一条高等级公路要占用许多土地,在选线时,要考虑到尽可能少占耕地,不破坏农田水系,常用的方法是利用河堤,老路,辆荷载作用使路基沉陷趋于稳定,在路基处理时可以节省费用;由于有老路的存在,沿线的拆迁量减少;③由于河堤较高,可以节约土地用量,减少耕地的开挖,接生了耕地;④可以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河网地区城镇、乡村多倚河而建,各乡镇间距距离

较小,大多不超过10km,多为一些低等级砂石路相连且人口较多,每个乡镇达到4~8万人,当道路等级提高后,可以带动沿线许多行业的发展,特别是旅游业,由于交通的便利,经济发展大为加快;⑤有利于公路网路建设,利用老的低等级公路网进行技术改建,提高技术标准,改造成新型的高等级网络,可以加快路网建设的速度。

平原二级公路选线方法有多种,主要有视察,初测与初步设计。实测与施工图设计等

步骤:1.全面布局 2.逐段安排 3.具体定线

二平面线形设计

2.1基本线形设计的要求

直线、圆曲线和缓和缓和曲线称为“平面线形三要素”。

1、直线

直线是平面线形中的基本线形,它所具有的线形特征是直线以最短的距离连接两目的地,路线短捷,缩短里程,行车方向明确且线形简单容易测设等优点;但过长的直线,线形呆板,司机容易因为行车单调引起疲劳,也易发生超车和超速行驶等,直接影响行车安全。因此必须对直线长度加以限制,受地形条件或其它特殊情况限制而采用长直线时,其长直线上纵坡不宜过大,且长直线与大半径凹形竖曲线组合为宜,其余规定应结合沿线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本路段设计车速为80km/h,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两圆曲线间以直线径相连接时,同向圆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以不小于6V=6?80?480米为宜;反向圆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以不小于2V=2?80?160米为宜。

2、圆曲线

在平面线形中,圆曲线是最常用的基本线形,它在路线遇到障碍或地形需要改变方向时设置,能较好的适应地形变化,易与地形、地物、景观等配合协调;但它的视距条件差。各级公路不论转角大小均应设置圆曲线,它是平曲线的主要组成部分。

(1)、设计标准

圆曲线最小半径:《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作了如下规定:在选用圆曲线半径时,应与设计速度相适应,设计车速80km/h时,圆曲线一般最小半径为400m,极限最小半径为250m,“一般值”是按计算行车速度行驶的车辆能保证其安全性和舒适性的最小半径,为正常情况下的采用值,“极限值”是按计算行车速度行驶的车辆,能保证其安全行驶的最小半径,为条件受限制时可采用的值。

圆曲线最大半径:选用大半径曲线可使行车舒适,但圆曲线半径过大,会使圆曲线过长,对测设施工不利,且过大的圆曲线半径其几何性质与直线无多大差异,同时也无谓增加计算和测量的麻烦。因此《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规定圆曲线最大半径不宜超过10000m。

平曲线长度:从驾驶员操纵方便、行车舒适性以及视觉等方面的要求来考虑,应对平曲线长度加以限制。《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制定的二级公路设计车速为80km/h时平曲线一般长度为400m,最小长度为140m。

当公路转角小于或等于7°时,曲线长度往往看上去较实际长度短。因此,为避免造成视觉错误、保证行车安全,在进行平曲线设计时应避免设置小于7°的转角。当条件受限时,在转角等于或小于7°处应设置较

长的平曲线,其长度

应符合规范规定。

(2)、圆曲线半径的选用原则

圆曲线半径的确定,必须能够保证汽车以一定的车速安全行驶。选用半径时,应充分注意地质、水文条件,使曲线既能更好地吻合地形,减少工程,又能满足桥梁的要求和隧道、路基等建筑物的设计条件。

在确定圆曲线半径时,应注意:一般情况下以采用极限最小半径的4~8倍或超高为2~4%的圆曲线半径为宜;当地形条件不受限制时,应尽量采用大于或等于一般最小半径的圆曲线半径为宜;地形条件特殊困难而不得已时,方可采用极限最小半径;应同前后线形要素相协调,使之构成连续、均衡的曲线线形;应同纵面线形相配合,应避免小半径曲线与陡坡相重叠。

3、缓和曲线

缓和曲线是指在直线和圆曲线之间或半径相差较大的两个转向相同

圆曲线之间设置的一种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由于曲率渐变,使公路路线线形顺适美观、线形缓和、有良好的视觉效果和心理作用感,使平面线形布置更加灵活、经济、合理。当平曲线半径小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应设置缓和曲线。缓和曲线可采用回旋曲线、三次抛物线,高次抛物线等线型。在我国,多采用旋曲线。《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规定设计车速为80km/h 时,最小缓和曲线长度不小于70m;在设置缓和曲线时,缓和曲线的长度应不小于超高缓和段的长度。

各级公路的平曲线,一般情况下应能够设置两段缓和曲线及一段圆曲线,平曲线一般最小长度按9s行程长度控制,即缓和曲线与圆曲线长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