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必修上册: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案) (1)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教学设计

1.运用春秋列国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能描述“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同时道过比较春秋列国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认识到学术界一般将“三家分晋”作为春秋与战国分界线;

2.通过史料分析,总结春秋战国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特征,论述大国争霸的影响,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

3.通过分析春秋战国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特征的不同史料,论述百家争鸣的背景。

重点:1.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的格局。

2.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3.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孔子和老子、百家争鸣。

难点:1.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的作用的分析。

2.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变革的相互促进作用的认识。

3.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的评价。

1.教师利用教科书及其他相关备课资料进行前期课前准备。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导入新课】

周平王东迁后,中国历史进入东周时期。周天子的控制力日渐削弱。周平王死后,桓王继位,与郑国矛盾激化,刀兵相见,结果王室军队败北,桓王肩头还中了一箭,狼狈撤走。郑国派人去“慰问”,桓王只好忍气吞声,不了了之。此后诸侯纷争不断,“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时代一去不返。图为河南三门峡上村岭虢(Guó)国墓出土的春秋时期青铜戈,戈上有“虢太子元徒戈”六字铭文。戈是当时的格斗兵器。

【新课讲授】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1.【师】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阶段。春秋时期,一些大的诸侯国扩张势力,力图号召和控制中小诸侯国,确立霸主地位。齐国、晋国、楚国、吴国与越国等先后建立了霸权,史书将这一时期建立霸权的诸侯国国君统称为“春秋五霸”。

【师】PPT展示出春秋列国形势图,学生通过图片,定位春秋五霸的地理位置,形成时空观念。

春秋五霸的一种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另一种说法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

【师】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一些诸侯国的卿大夫掌握了实权。经过长期纷争,趣多小诸侯国消失了。通过教材学习“战国七雄”的概念。

2.生: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一些诸侯国的卿大夫掌握了实权。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

将晋国瓜分,齐国大夫田氏也取代了原来的姜姓国君。经过长期纷争,许多中小诸侯国消失了,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

【师】PPT展示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图片,学生通过图片,定位春秋五霸的地理位置,形成时空观念。

【师】PPT展示史料:

西汉学者刘向概括战国时期的混乱局面说:

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是以传相放效,后生师之,遥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父子不相亲,兄弟不相安,夫妇离散,莫保其命,泯然道德绝矣。晚世益甚,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食饕无耻,竞进无厌,国异政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

——《<战国策>书录》提问:根据材料结合教材思考战国初期的时代特征是?

生:礼崩乐坏、兼并战争频繁、政治变革。

【师】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关系出现了重要变化。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自称为“华夏”。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进入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

布更为广泛。通过教材理解“华夏认同”的概念及现象。

3.华夏认同:

(1)春秋时期中原各国自称华夏族,在频繁来往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

(2)进入战国之后,戎狄蛮夷融入华夏族,华夏族成为更加稳定和分布更为广泛的族群。【师】请同学们阅读“历史纵横”的内容。进一步理解华夏认同的概念。

唐朝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连称,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师】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有了长足发展,阶级关系发生变化,上层建筑变革,变法成为潮流。请同学们根据教材找出经济发展的表现。

1.经济发展:

(1)农业

①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广泛使用、牛耕得到推广。

牛尊

②各国纷纷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等,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

(2)手工业:战国时,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

(3)商业: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不少私营工商业主聚集了大量钱财,有的富比王侯。

2.变法运动

(1)背景:战国兼并战争日益剧烈,为了富国强兵,各国努力提高统治效率,纷纷改革变法。

(2)代表——商鞅变法

【师】PPT展示商鞅图片,帮助学生对历史人物有一定的形象概念。

【师】阅读材料,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商鞅由卫入秦后向秦孝公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般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史记·商君列传》【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找出商鞅在经济、政治、军事上的变法举措。

生:阅读课本,回答问题。

①内容:

A.经济上: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

B.政治上: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在民间实行十五连坐,互相纠察告发;行政管理上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C.军事上: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找出并思考,商鞅变法的影响?

生:阅读课本,并思考。

②影响:

A.顺应了历史潮流,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

B.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三、孔子和老子

【师】孔子和老子分别是我国儒家学派和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们的思想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1.孔子

【师】PPT展示孔子的图片,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找出孔子的思想主张,并填写学案上的表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