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孔子的君子观、小人观
结合论语谈谈对儒家君子论的看法
结合论语谈谈对儒家君子论的看法孟子认为君子应该具备良好的品质,比如谦恭、正直等。
而孔子则认为人们不应当是君子,但也不应成为小人。
为此,孔子和孟子之间有过多次辩论。
然而,从整体上来说,孔子对君子和小人的观点基本一致。
在这里我觉得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去看待任何人事物,不能以主观眼光去对待每件事情。
孔子所谓的君子,大概指的就是具备某些特质的人,而非世俗意义上的那种“高尚”人士。
简单地说,我认为孔子的君子并不是后人所说的那种温文尔雅,更非仗义疏财,仁慈爱民的类型。
真正的君子,绝不会去干有损国家利益的勾当,相反的,他会做出巨大的牺牲;他不会违背自己的信念与道德准则。
因此,他是可敬的。
其次,孔子的君子精神是指代那些有原则有骨气的人。
我想,大多数国人应该都认同“义”字。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此言出于《左传》。
而孔子则进一步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君子认为真正的朋友,就应该将好的让给别人,就算自己的内心再怎么愧疚,也要保持风度,忍辱负重,绝不去做有损原则的事情。
君子也有七情六欲,但决不会被情感牵着鼻子走,即使有人犯下大错,君子也只是尽力规劝,以达到道义的制高点,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出手。
君子之志在于天下,小人之志在于一己。
君子是怀抱理想而活着的人。
小人虽有恻隐之心,但往往却将私心放在第一位。
小人从不设身处地的替别人考虑,只求自己的目的达到,无论对象是什么。
因此,孔子认为君子比小人可爱。
小人没有善恶之分,而君子却需要强调自己的良知。
最后,关于君子这一称呼,很多人认为儒家宣扬君子有失偏颇,应该摒弃。
因为当今社会,许多暴发户或权贵都具有君子的品质,但实际行动上却是卑鄙的小人。
因此,现代人对君子这个词语表示否定。
我不这样认为,因为在现代社会中仍有君子,但它却不是泛指所有的君子。
我们不能因为那些自私的小人而贬低君子。
君子应该存在,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恶人试图颠覆我们的世界观,但这些君子往往会站在最前面,用他们的坚持来唤醒那些沉睡的人们。
从《论语》探究教育家孔子的“君子”标准
从《论语》探究教育家孔子的“君子”标准前言孔子作为我国古代教育家和文化名人,其对道德和人性的探究一直是我们所关注的重点。
而“君子”这个概念也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重要部分。
本文从《论语》这一重要的经典出发,探究“君子”这一标准,并且分析其在当代教育中的意义。
“君子”概念的起源孔子在《论语》中对“君子”的定义是:“君子不器”、“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这里的“君子”就是指有德行的人。
“不器”这一概念,是指君子并不拘泥于世俗的物质财富和荣誉地位,而注重人格修养。
而“以文会友”则是指,在交友过程中注重文章和文学,以此来宣扬人的道德和情感价值。
最后,“坦荡荡”和“长戚戚”则代表了君子和小人在内在及外在上的差别。
“君子”标准的形成在古代社会,国君不仅仅代表了国家的最高权力和地位,也代表了道德标准。
因此,有品德的人自然地与“君子”扯上了关系。
而“君子”标准的形成,也因此与国家和道德价值密切相关。
在文化传承过程中,孔子的教育思想成为了当时学界中的主流,并且对后来的中国文化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正因为如此,孔子思想中的“君子”标准逐渐被广泛接受,也成为了许多新时期文化和教育思想的出发点和参照标准。
“君子”标准在当代教育中的意义对于人或是社会群体来说,守礼好行的习惯是价值观的应体现。
特别是在当代社会,尤其受到资本主义思想的侵袭,各种道德和品德漠视,对人类的健康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更需要我们弘扬“君子”标准。
在这样的背景下,推崇孔子的“君子”标准,这就显得更加重要和有意义了。
在教育中,因此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推广“君子”标准。
通过教育“君子可能”,我们可以更好地培养优秀的学生和社会人才,也可以更好地实现国家和社会层面的发展和进步。
总结孔子的教育思想涉及广泛,其思想对后世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教育领域中,孔子鼓励学生在其德行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通过传承“君子”标准,我们可以更好地培养优秀的人才和良好的社区群体,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民族的传承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孔子对君子和小人的论述
孔子对君子和小人的论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君子”是孔子论述的中心和重点。
为了辨清“君子”的形像,孔子常把“君子”与“小人”比较而论,从道德修养、人格理想、义利观和行为观等方面区分了君子和小人,指出两者根本的区别。
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说君子能够领悟的是道义,小人能够领悟的是利益。
这里的“喻”字,有“领悟”、“明白”的意思。
具体含义是指君子与小人价值取向不同,君子于事必辨其是非,小人于事必计其利害。
所谓“利”,是指金钱、财富等物质利益;所谓“义”,是指道义、正义等超越物质利益之上的道德价值。
君子行事按“义以为质”,做什么不做什么都是“义之与比”后才为之的。
而小人只讲究私利,以利来衡量,会为利益舍弃道义,做事只想到有没有利可图。
一个真正的君子,必然是具有高尚精神追求的人。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他称赞学生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孔子自己也是这样,“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对于品德高尚的君子来说,快乐不在于物质享受,而在于精神境界的追求,在于融于道的心灵深处的快乐。
君子能够安贫乐道,孔子说:“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
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孔子认为君子的修为以“道”为准,符合“道”,可以贵亦可以富,而若违背了“道”,那是坚决不行的。
君子要“见利思义”,他把不义而来的富贵比作浮云,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里孔子把和同与否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一个标准。
“和而不同”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和”的精神是以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多样性为前提的,是对多样性的坚守,不同事物或因素之间的并存与交融,相成相济,互动互补,使万物生生不已。
而“同而不和”则不然,它旨在排斥异己,消灭差别,这种单一性倾向,最终必然导致事物的发展停滞直至灭亡。
2021届高考作文素材 《论语》中的君子与小人
论语中的君子与小人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处处蕴含着儒家的思想和文化。
儒家道德要求,是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做君子,或者有一颗做君子的心,不做小人,并且远离小人。
但是,什么是君子,什么是小人?这是内容极其丰富,极其抽象的概念。
孔子在《论语》中主要运用对比的方法通过外在与内在、微观与宏观等方面全面但很精练地进行了阐述和剖析。
一、内在方面,孔子强调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心理状态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孔子提出君子的心理状态是坦荡的,那么进而要求君子不能做不可告人的事,否则你只能整天常戚戚,整天处于担心害怕的状态。
孔子看似对人的内心提出要求,实则对人的行为提出要求,2、“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应临危不乱,处变不惊,胜不骄败不馁,稳如泰山。
而小人只是顺境骄,逆境馁,不足以成大事者,小人也。
为人处世的态度,孔子一言以蔽之。
二、外在方面,孔子强调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处世哲学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判断一个人的品格,看看他交往的人足矣。
君子能够团结其应该团结的人,而小人只会勾结其应该勾结的人,一字之差,天壤地别。
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人生活在社会中,生活在他人的评价里。
但是孔子在这里明确提出,只要你出于道德和正义,你的意见就算与其他多数人不同,也不必有所顾忌,不必刻意追求与他人意见的一.致。
而小人只会趋炎附势、人云亦云,毫无主见。
三、宏观方面,孔子强调了君子与小人不同的道德准则1、“君子怀德,小人怀士;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君子永远以仁义的标准要求自己,心中永远有道德的底线;而小人只会为了获得利益、达到目的不择手段。
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的行为准则是否符合义,小人的行为准则是否获得利。
君子以义要求自己,则行为不容易出现偏差,而小人眼中只有利,往往会不择手段。
3、“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君子心中有“道德、仁义”,并且需要将其体现在行为中,小人心中有“利”,只会积极地追求名利。
孔子的君子小人观
浅谈孔子的君子小人观摘要: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所创建的儒学思想体系构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体部分,对君子、小人这一对矛盾体的阐述是孔子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孔子的君子小人观包括两方面含义:自然层面,君子是道德行为的楷模,小人是道德不很完美或很不完美的人;社会地位层面,君子是“劳心者”,小人是“劳力者”。
关键词:孔子君子小人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史学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奠基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是人人称道的大人君子。
孔子所说的“君子”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方面指的是“劳心者”,即统治阶级;另一方面,他把体现了个性道德完整性的人称为“君子”或“仁人”。
孔子指的“小人”也是广义范围的小人,一方面是指“劳力者”,即普通百姓;另一方面指在道德上不很完美或很不完美的人。
一、君子与小人不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也就是说,君子讲求的是根本,一切从“义”字出发,不违背道义,亲贤人、远小人。
“见得思义”,即使在好处和利益面前君子首先想到的是义,而小人想到的是利,一切从个人私利出发,成人之恶事,不成人之美。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慧。
”(《论语》)君子思念德行,小人思念田宅;君子以典章制度为重,小人怀念小恩小惠。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君子讲求各方面的和谐而不盲目附和,小人只是盲从而不讲求各方面的和谐。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君子严格地要求自己,小人只会苛求别人。
“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君子即使在最危急的时刻都不违背仁德,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把仁德作为行为准则。
君子“克己复礼”,能够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这个“礼”,除了包括孔子所说的“周礼”之外,还包括人们生活的共同规则。
二、君子勤奋好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亘古名言,道出了君子以学为乐,以学为荣,以学为美的致学作风。
孔子关于君子与小人论述的启示
孔子关于君子与小人论述的启示看《论语》论君子与小人在日常交往中,经常能听到“君子之交淡如水,勿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等话语,倒底何谓君子?何谓小人?能给出明晰答案的人恐怕不在多数。
近日,带着这个问题翻查《论语》经典,得出一个初步印象,现将《论语》有关君子与小人之所述罗列如下,与诸位同仁共同探讨。
第一“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其大概意思是说:君子团结而不勾结,小人勾结而不团结。
团结出力量,团结出效益。
现实工作中,领导班子团结与否,直接关系到这个单位、这个团体、这个集体甚至这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而班子战斗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班长的个人素养。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还需车头带。
可见班长的作用有多大。
在一个单位,“搞拉帮结派易,搞五湖四海难”。
孔子说过: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这也是人之常情,关键是如何用好“制度反腐”这把利剑来规范“一把手”的权利与义务。
换句话说,凡是善于团结他人的干部就是好干部,他所带领的团队必定是好团队。
要真正能团结人,就必须把权利阳关化;要真正能团结人,就必须能忍受孤独与寂寞;要真正能团结人,就必须有正确的名利观;要真正能团结人,就必须有纯阔的胸怀。
第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其大概意思是说:君子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同流合污而不和谐。
和谐就是可持续发展,讲和谐是多数人受益;同流合污就是地方保护主义,搞同流合污是少数人得利。
和谐是有原则的调和,同流合污是无原则的“和稀泥”。
俗话说:父子亲而家不退,兄弟和而家不分;与人不和,劝人养鹅,与人不睦,劝人建屋;和得邻里好,犹如拾片宝;和气生财,争斗遭殃。
其实,在实际学习工作中,要做到“和而不同”并非易事,稍有不慎就会落得一个“刺头”的雅号而成为圈内不受欢迎的人。
第三“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其大概意思是说:君子安适坦然而不傲慢无礼。
小人傲慢无礼而不安适坦然。
俗话说,得势莫狂,失势莫悲。
能真正做到这一点也是不容易的。
儒家对君子和小人的论述
儒家对君子和小人的论述
儒家学说中对君子和小人有着明确的论述,分别强调了君子的美德和小人的恶行。
在儒家的伦理观中,君子被视为道德高尚、品德卓越的人。
他们追求德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
君子具有仁爱的品质,尊重他人、关心社会公益,追求长远的利益。
他们以自己的言行榜样影响和感化他人,以身作则,以德治人。
君子具备解决问题的智慧、坚持正义的勇气、持之以恒的毅力以及宽容谦虚的胸怀。
相对而言,小人则是指道德品质低劣、行为恶劣的人。
他们自私自利,只关心自己的私利,缺乏对他人的关心和社会责任感。
小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会采用各种手段,包括欺骗、利用他人,甚至不择手段。
他们以权谋私利、损人利己为准则,不注重道德修养。
小人的行为会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破坏社会和谐。
儒家强调君子与小人的区别,提倡通过修身养性,培养君子品质,以达到人格的完善和社会的和谐。
他们认为君子是可以通过不断学习和修炼来成为的,并且君子有责任引导和影响其他人,使整个社会能够实现和谐发展。
同时,儒家也警示人们要警惕小人的存在,提醒人们避免小人的影响。
总的来说,儒家对君子和小人有着明确区分,并强调君子的美德和小人的恶行,以此来倡导人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伦理观。
论孔子思想中的君子观
论孔子思想中的君子观高宏涛摘要:孔子思想中对于君子的人格设计有两种,一是君子之德;二是君子之风。
“德”是君子人格的内在底蕴;“风”是君子人格的外在表现。
孔子主要以“德”为中心,从君子之德、之学、之才以及君子与人相处等方面阐述自己理想中的君子人格形象。
关键词:孔子;君子;君子之德;君子之风今天的人们生活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之中,常对他人的人格与修养进行或褒或贬的评价,我们或赞某人为“君子”,或贬某人为“小人”。
在当代人的理想人格期待中,人们仰慕君子心态、君子情怀与君子风度。
中国历史上关于“君子”“小人”的最早系统论述恐怕要追述到孔子。
那么在孔子的思想和观念里,什么样的人堪称“君子”?他们有什么样的内在修养与外在表现?君子又应该有什么样的情怀与关注?从《论语》中我们可以比较完整地把握孔子所“设计”的君子形象。
一、君子之德孔子认为,道德是君子最本质的特征,君子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尊德守道,如孔子谈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①(《里仁》以下引自《论语》只注篇名),这里的“道”指正当的方法。
君子无论是对富贵的获得还是对贫贱的摆脱,都要坚持正义性或正当性,即要守道。
“仁”是孔子道德体系中最根本最主要的范畴与原则。
君子无论是在仓促之间还是在颠沛之时,都不能违反“仁”,也就是不能够违背道德原则。
可见,道德之于君子的重要性和标志性。
在孔子看来,君子无疑是社会道德理想的崇拜者和虔诚的践行者。
孔子通过君子与小人的一系列对比来突出君子的道德情操,如孔子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①(《里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①(《里仁》);“君子上达,小人下达”①(《宪问》)。
君子关注和牵挂的是社会道德与法制,而小人关注的是狭隘的乡土与私人的恩惠。
君子通“仁”达“义”,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的提高,即“上达”,因而便具有超越常人的道德意志力。
孔子论君子的论文.doc
孔子论君子的论文君子,在中国人的字典里常常是指道德、人格高尚的人,也称为正人君子。
在古人的眼中,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君子呢?接下来我搜集了孔子论君子的论文,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篇一:孔子论君子之德【摘要】孔子认为,作为担负着匡复天下重任的君子,首先必须是社会道德建设的楷模。
为家、为国他应该是忠孝兼顾,交友、谋利他必须经得起利益的诱惑,坚守诚信和道义的社会道德底线。
【关键词】孔子;君子;道德;修养孔子认为,能够负载社会的道德理想、躬行儒家道德规范,并进而担负起匡复天下重任的现实主体就是所谓的“君子”。
在孔子的眼中,“君子”是这样一群人,他们既有丰富的文化和社会知识,又有崇高的道德修养;他们既是社会的道德楷模,同时又担负着引领社会风尚、为建设理想社会制度导航的重任;这些人的身上寄托着社会大众的希望,寄托着人类社会的未来。
所以,孔子对“君子”的道德修养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概而言之,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首先,作为一名君子,在家里他应该是一名孝子;其次,在国家和君主看来,他应该是一名忠臣;在朋友看来,他应该是一个诚信而值得信赖的人;再次,当面对物质利益的诱惑时,能够做到不会因为追求物质利益而违背社会公义。
一、做人“孝”为先孔子治学的目的是要建立一个理想的和谐、公平的社会制度。
而孔子认为,任何社会制度的建立都有赖于一批具有高尚道德人格的人。
因此,孔子的社会学说是从改造和培养人开始着手,以塑造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格为目的的。
正是由于儒家的道德实践旨在成就一种圣人的品格,因此儒家思想的落实必然要求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个可以承担这一理想的社会群体。
孝是血缘等级社会最高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准则,因为在宗法体制下,通行的是以亲亲为基础的家族政治体制。
在这种家天下的社会制度下,家和国、政治关系和血缘关系是统一的、难以严格分开的,孝既是构筑家庭和宗法关系的基本伦理准则,也是构筑社会政治体系的基本范畴。
因此,孔子非常重视孝道,并且把孝道列为君子道德修养的主要项目。
浅论《论语》中君子与小人的
摘要:读《论语》的一大特色,就是其中关于“君子”、“小人”的比较性语句。
不同时代的君子与小人,本身就有着不同的时代意义,而孔子本人更是在《论语·雍也》中对子夏说出“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将君子与小人的区别上升到了不同政治路线的高度。
那么在《论语》之中,君子与小人又各有哪些特质呢?君子儒、小人儒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区别?本文将归类《论语》中君子与小人的对比,进而论述君子儒与小人儒的不同之处。
关键词:君子;小人;对比;君子与小人,这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
当下我们常说的小人指人格卑下的人,心口皆是是君子,心口皆非即小人,而君子特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然而在先秦儒家著作里,“君子”、“小人”的字却又不同的含义,并绝大多数时候“君子”、“小人”对比使用。
例如《论语·宪问》中提到的“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 《论语·阳货》中“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等等。
然而,孔子到底是依据什么划分的君子与小人,他们之间又到底分别有着怎样的区别呢?一.“君子”、“小人”的根本性区别-阶级社会分工“君子”与“小人”的意义,最初应该来自于宗法制下,对于贵族与平民的区别性称呼。
《左传襄公九年》,知武子曾说“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制也”,意思是“小人”负责尽力工作,而“君子”负责用心统治。
由此可见,“君子”与“小人”的工作性质截然不同,“小人”为“君子”提供劳力,而“君子”则管理着“小人”。
换句话说,在经济上,“君子”与“小人”是剥削者与被剥削者的关系;在政治上,他们则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统治者与被统治折的关系。
如我们所知,春秋战国是我国过渡到封建社会的重要时期,生产资料逐渐私有,“君子”与“小人”的这种定义符合当时的社会情况。
而孔子作为宗法血缘制的维护者,继承了这种思想也是时代的产物。
从“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中即可看出,“小人”在孔子心中根本不配拥有儒家的“仁”的思想,这也是孔子不可避免拥有的时代局限性。
高中语文作文透过《论语》看君子
透过《论语》看君子君子,作为中华文明所能塑造出的最高人格,具有着许多独特的品行:恭,良,俭,仁……在《论语》中,有关君子品格的言论随处可见:“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果敢而窒者。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这些描述君子品格的语句,把君子与常人分开,但又给予世人通往君子的方向。
同样处于春秋时代的屈原,在面临浑浊的世态时,仍能够保持自己的清明,写下《离骚》《天问》这样的绝唱,与这些君子的品格所形成的号召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明朝的张居正,纵使后人对他有百般批评,他能够在独揽大权的情况下维护明王朝的统治,将奄奄一息的朝廷拉回正轨,就可以说是有君子之风。
《论语》中的君子之气,也在潜移默化的熏染着他。
但如果直接的说君子,大部分读书人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后世的文学家,而是这位君子的开创者——孔子。
这就好像是一件工艺品,即使被别人说的再怎么天花乱坠,也不如自己去看上一眼,好好去观摩它。
君子表现在无数的细节上,小到仪表,大到品德,即使是孔子也无法完全用言语去释明。
孔子所具有的,不只是君子的言行,而是君子的内涵。
在《论语》中,描写这位圣人的语句,更加直白的体现了君子的特征:“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食与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叶公问子与子路,子路不对。
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好学而尊礼,乐于引导众人。
他选择了身体力行,亲自向世人展现君子。
他每时每刻都在散发君子的气息。
这种敢作敢为的魄力与十年如一日的毅力又是他的伟大之处。
成就一个君子,远远难于谈论君子。
但反而言之,倘若他只是一个平民,或者说鲁国的士大夫,他所谓的君子之道也只是一纸空言,没有人会信服他。
既然你懂君子,你自己为何不是?在这种情况下,孔子进行着他的周游。
做官,不为做官而做官;周游列国,不为旅游而周游。
孔子思想论文
孔子思想论文孔子,是我们的教育家,思想的指导者。
孔子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在这崭新的世纪里,和平成为了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核心。
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孔子思想论文,仅供大家参考。
篇一:浅谈孔子的思想[摘要]孔子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伟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孔子所开创的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也是东方文化的代表。
他的“仁者爱人”及“以民为本”的人本思想,“和而不同”的胸襟、中庸之道的哲学智慧、“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早己超越了国界和时空的界限,成为人类的共同精神资源。
中华民族则在儒家文化的长期熏陶下,形成了特有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培养了中华民族以人为本、以和为贵,尊民爱物、尊老敬贤、重信义、保气节、宽厚中正的道德品质和艰苦自立、积极入世的精神风貌。
[关键词]孔子生平、孔子的仁、孔子的礼、孔子的中庸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的地位及影响、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孔子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伟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孔子所开创的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也是东方文化的代表。
孔子的思想超越了国界和时空,成为人类的共同精神资源。
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日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公认,其注重人格、注重利他,注重和谐的东方品格和释放着和平信息的人文关怀精神,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世界和平等将提供重要的思想启示。
孔子不仅属于中国,亦属于全人类。
一、孔子的生平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鲁襄公二十二年),死于公元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
孔子的先世是殷商的王族。
周灭商,殷人受封到宋,转成为诸侯。
后在宋国内部变乱中又转为公卿之家。
到孔子的曾祖孔防叔时,因宋国内动乱,避居鲁国。
从此失去卿位,从贵族下降为士族家庭。
孔子即生于鲁国的陬邑(今山东曲阜)。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做过陬邑的长官,在孔子出生后不久便去世。
孔子幼时家境已经降到一般平民的境地。
孔子自称“吾少也贱”,他做过管仓库的“委吏”和管放牧的“乘田”,都是地位低下的小吏。
孔子的为人之道论文
孔子的为人之道论文孔子的为人之道论文孔子是我国圣贤的典范,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孔子的为人之道论文,欢迎参考阅读!【摘要】《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其中蕴含着很多关于做人的道理,影响深远,本文从君子之道、孝道、交友之道、修养之道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论语》君子孝道交友修养《论语》一书主要记载了孔子与弟子的对话及孔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情况。
它不仅是在讲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更是在讲做人之道。
孔子生活的年代是一个礼崩乐坏、社会动荡的时代,针对当时天下无道的状况,孔子主张恢复天下有道的局面,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为此,他提出要正名,恢复天下正常秩序,而正名的关键在正人,正人的关键又在正己,要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培养良好道德品质。
因此《论语》思想的核心就是“正人”,教导人们如何做人。
一君子之道君子是孔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在《论语》一书中出现多达107次,君子主要有两种含义:一是身居高位的'贤者,二是道德高尚的人。
了解君子内涵,对于我们磨炼意志,砥砺品格、培养高尚的人格情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仁”是君子的基本要求,是君子人格的核心所在,子曰:“仁者,爱人。
”就是强调要爱护别人,对人有爱心,能先人后己,为别人着想。
孔子把仁爱看作君子一生的追求,君子要处处体现出仁善之心,为此,孔子提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颜渊》)但同时强调孝顺父母、敬重兄长乃仁爱之基础,“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
不过,儒家所讲的爱不仅仅是爱家人,儒家有一句名言“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所以“爱人”又要求“泛爱众而亲仁”,“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也就是博爱。
“义”是君子的一种重要价值取向,所谓“君子义以为上。
”(《论语·阳货》)在对待“利”时,不会因为物质的诱惑,而迷失自我。
儒家并不一味地反对追求利欲,但更注重的是,在获取物质利益时,要“见利思义”,对物质的追求要符合道义,不按照道义而取得的利益对孔子而言是不屑一顾的。
试析《论语》中的“君子”“小人”关系
试析《论语》中的“君子”“小人”关系摘要:“君子”和“小人”一直为世人所谈,但是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时候确是孔老夫子《论语》开始的。
从春秋战国时期这个转折点,从中认识到这两者含义的慢慢演变。
虽然《论语》有关两者的比较内容较少,但是仍按具体的运用了恰当的标准比较了俩者间的区别以及关系。
在观察演变区别的同时,背后的情景也极为重要。
关键词:《论语》;君子;小人君子和小人这两个词看起来一直是相对的,其实并非如此。
历代研究《论语》的学者对这两个词诠释有着很大的不同,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走向[1]:一是强调君子与小人的内心中道德境界的高下对立,即以“德”为主; 二是强调君子与小人社会地位的不同,君子应该带领小人,关怀小人,即以“位”为主,于是淡化了二者的道德对立。
前者是以宋学家的诠释为主,后者以汉学家的诠释为主。
其中这两点都没有违背孔子的本意,只是在“德”与“位”之间摇摆而已,钱穆在对《论语》解读时同有此意[2]。
历史地看,后者比前者更先在,君子、小人的原初涵义其实就是社会地位区别,其道德人格意义的区别应该是从社会地位意义的区别派生出来的,而且这种涵义转换大规模发生的过程并不早于孔子时代[3]。
但是对于一个人,最难的便是定性。
因为一个人的“位”是有时代的局限性的,在春秋战国时期,“君子”“小人”的本身含义就潜移默化的发生了变化[4]。
春秋中期前,这两个词仅仅是对两大人群身份的描述。
其中“君子”指的是统治者,包括天子、国君、诸侯、大小贵族和各个级别的官吏等,而“小人”指的是被统治者,包括劳动阶级和庶民百姓[5]。
君子所从事的是脑力劳动,而小人从事的却是体力劳动。
不仅是工作上体现的差别,在社会生活也处处显现,比如在服饰佩戴方面,就有布料颜料区分并且在礼仪上有所规定不得僭越,从而确保两者身份的等级性。
到了春秋中后期,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君子”的概念也逐渐开始发生变化。
孔子在《论语》中便表达把他自身恢复周礼的任务的一些要求便寄托在了“君子”的要求上了[6]。
孔子的君子观
孔子的君子观孔子的君子观可以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君子人格是中国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而孔子的君子观又是儒家君子人格的基础与核心。
在今日中国,了解孔子的君子观,提倡儒家的君子人格,对于社会道德的重建,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道德,除去政治因素外,都必然建立在深厚的人文精神和崇高的人格基础之上。
现代中国要想建立自己成型、有序的道德伦理,必须在中国固有文化传统中寻找自身的人文精神,这其中,君子人格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主要介绍孔子的君子观,为了便于总结,我借用《中庸》中君子“三达德”的观念来叙述孔子的君子思想。
一君子一词,在孔子以前,只是指国王以下、大夫以上的官员,常与小人对举,如“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左传》),“君子务治,小人务力”(《国语》)。
但是,孔子把这个只是身份、地位含义的称谓一变而为儒家道德人格的一种理想,他提出了“君子儒”的概念。
他对门人子夏说:“女(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儒是古代对读书人的称谓,朱熹说:“儒,学者之称。
”由此可知,在孔子看来,儒(学者)是一个人外在的身份,而君子则是一个人内在的修养,按照儒家的习惯,应该说是内修的工夫。
那么,这种内修的工夫指的是什么呢?《中庸》引孔子的话说:“知(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
”这就是后世所谓的三达德。
不过,单说智、仁、勇,还是抽象了一些。
到底这三个字包含着什么样的内容,孔子在《论语》中是有论述的。
《论语》中有两处提到智、仁、勇,一处说道:“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另一处几乎一样,“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这里所谓的“道”,完全可以理解为内修的工夫。
虽然孔子自谦地说,我没有能力达到这个“道”,但他还是给我们说清楚了,仁、智、勇这三者,是君子必须做到的事情。
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达到了这三项要求,他就可以算得上君子。
二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因而孔学又被称为仁学。
孔子的“君子小人”说
孔子的“君子小人”说孔子论“小人”与“君子”,也有与他论“上智”与“下愚”相类似的情形。
这个话题,孔子说得很多,有时以地位而论君子与小人,有时又以德行而论君子与小人。
且在不同的场合,都有不同的含意。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这是就身份地位而言小人的,似与德行无关。
按《论语集注》的解释,“此小人,亦谓仆隶下人也”。
说他们像“女子”(富贵人家之“妾”)一样“难养”,因为与他们太接近了,他们就会没大没小;与他们太疏远了,他们又会怨恨于你,所以应当“庄以莅之,慈以畜之”。
“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这也是以身份地位而言“君子”与“小人”的。
尽管在这两句话之前,还有一句叫做“君子义以为上”,尽管孔子对臣子的“为乱”与草民的“为盗”深恶痛极,然而,君子即使“无义”却依然是君子,“小人”纵然“有义”也还是“小人”,也无关乎“德行”。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朱熹《论语集注》称:“成者,诱掖奖劝以成其事也。
君子小人,所存既有厚薄之殊,而其所好又有善恶之异。
故其用心不同如此。
”小人不愿成人之美,因为有妒忌之心,小人喜欢成人之恶,以致幸灾乐祸,这是就道德品行而言小人的,似与身份无关。
孔子在这个层面上说小人,往往与君子相对。
例如:“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如此等等。
君子与小人之分野,核心都在“君子喻于义”而“小人喻于利”。
所以,助人为乐、与人为善、舍生取义、表里如一,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如此等等,至今仍被称为君子之风;结党营私,勾心斗角,得志便猖狂之人,拍马溜须、两面三刀、看风而使舵之人,则历来都被称为“小人”。
“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这话也是孔子说的。
仁与不仁原是关系到礼乐存废之大事。
仁者有德,那么,不仁就是缺德,不仁之人就是小人,从此言看却是未必。
《论语》集注说:“君子志于仁矣,然毫忽之间,心不正焉,则未免为不仁也。
孔子眼中的“君子”与“小人”
孔子眼中的“君子”与“小人”一日与孔子闲谈,抱膝而坐,茶毕。
“孔夫子。
何为君子,何为小人?”我问道。
孔子说:“你我相隔几千年,如果我当时的思想与你们现代人的思想有点差异,多多包含。
”以下是孔子眼中的“君子”与“小人”: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习以后,能在一定的时候温习它。
不也感到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感到很快乐吗?别人不理解我,我却不埋怨,不也是一位有教养的君子吗?”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孔子说:“一个君子如果不稳重,就没有威严,即使读书所学的东西也不会牢固。
行事应当以忠和信这两种道德为主,不要去和比自己差的人交朋友。
有了过错,就不怕改正。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吃饭不要求吃饱,居住不要求舒适,做事聪明敏捷,说话谨慎小心,能经常向有道德的人更正自己的缺点,这样就可以说的上是好学。
”子曰:“君子无所争。
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译文:“君子没有什么可争的事情。
如果有所争,必定是比射箭吧!但必定相互作揖然后上场,射完后,再互相揖让而后下场,然后一起饮酒。
这样的争,也是君子之争。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这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文:孔子说:“发财和做官,这是人人所向往的事,但如果不是以正当的途径得到财富,君子是不安于这种富贵的。
贫困和低贱,这是人人所厌恶的事,但如果不是以正当的缘由摆脱贫贱,君子是不会去摆脱这种贫贱的。
君子如果抛弃了仁,又怎么叫君子呢、。
君子没有哪怕一顿饭的工夫背离仁,匆促急遽之时仍是与仁同在,颠沛流离之时,也与仁同在。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
浅谈君子与小人
浅谈君子与小人前言自汉语课改授《论语》之后,的确大大激起我们对汉语的学习。
在这学习过程中,不但可以提高我们的汉语水平,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教育我们该如何做人。
正如教育的本质就是要人们去学会做人,而在这一方面论语可谓是万众挑一的经典。
在论语中孔子往往以君子与小人为依据,来表达他对道德准则的思考。
因此持着对君子与小人的浓厚兴趣,我以抄写的《论语》六十句为范围,浅谈我对君子与小人的看法。
正文我要谈论君子与小人,首先我得明白什么是君子?什么是小人?根据我现在的理解,我认为君子就是有正气、有道德并行为举止得体,拥有绅士风度的人。
而小人则反之,唯利是图,以利益为行事标准,毫无道德。
而在古代,对君子与小人的解释与现在并不完全相同。
在古代君子被解释为品德高尚,并懂得礼仪的人。
而小人则定义为人格卑鄙的人。
这是我对君子与小人的简单认识。
而在《论语》中,孔子是怎样认识君子与小人的?而孔子又是如何形成对君子与小人的认识的呢?这就是我所要谈论的内容。
一、孔子是如何认识君子与小人的?首先,孔子认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可以从行为中表现出来,做事时只求利益,不顾其他的是小人的行为,而办事时讲道义的则是君子的行为。
正如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从中可以看出君子走的始终是一条适宜的正路,而小人则一心看重私利。
其次,孔子认为君子和小人每天惦记的事情是不同的。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君子怀型,小人怀惠。
”其大意是:君子总想着道德,小人总想着乡土;君子总想着法制,小人总想着实惠。
由此可知君子是尊重道德法制的,他总以大局为重,而小人则贪图眼前的利益,喜欢钻空子,占小便宜,一两次可能得手,但这里背藏着危机。
因此君子和小人又可以从思想观念中加以区分,君子带着全局观念,视线长远。
而小人则只顾眼前,没有长远意识。
第三,君子与小人对待事物的心态也是不同的。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心胸平坦宽广,小人则经常促局忧愁。
李里认为:“这是君子与小人的两种不同的精神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孔子的君子观、小人观《论语》选读一书中,孔子对于其君子描述甚多,至于小人观则很少,大多数都是由与君子关的对比中得来的,可见其厌恶之情。
其实我们都听过这样的话:“宁做真小人,不做假君子。
”但是有很多人都这样认为。
孔子的君子观是他为自己量身定制的,况且举一个例子,孔子常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的君子观孔子学说以讲仁\礼为主,在宣扬学术的同时他必须找到一个合适载体来担负起宣传推广的任务,于是他创造了一类人,名之曰:君子。
在孔子的心目中是把"君子"看作超人似的完美形象的。
而且时不时的也以SUPERMAN自居一番。
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当他的弟子们问如何做到有"仁"有"礼"时,孔子就说:"象我这样就行了。
"可这又究竟怎样呢?这就需要深入研究一下孔子的君子观了。
"质胜于文则野,文胜于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也。
"(《论语-雍也》)孔子这番话首先描绘出君子的形象:第一不能太本质化,那样太粗野。
不符合礼的要求;第二不能太重视仪表,那样又太浮夸。
只有内在与外在达到和谐统一时,才能成为君子。
这一点还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平时多注意就成了。
可下面的要求就高起来了。
"君子无所争"(〈论语-八佾〉)。
这一点可要命。
人人都知道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不争怎么活?孔子倒好,认为君子是虫不是鸟,没必要也不应该早起,那样反而会有被吃的危险。
无所争也就罢了,君子还必须看得清时势,分得清利害:"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论语-述而〉)有好处才出来,没好处就躲也来,"君子"是个滑头,孔子是个老滑头。
只有好形象和好眼力是不够的,别人也不见得会为之倾倒。
想抬高正面典型,就必须有反面典型来反衬。
这时孔子就创造了一个对立面:"小人"。
小人一出场,君子才变得有血有肉起来。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为政〉)。
孔子认为君子是搞大团结,搞全球统一化的。
而小人是搞分裂的,搞党派之争的,是社会不安定因素。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八佾〉)。
孔子这里说的义,不是黑社会那种向朋友两肋插刀的义,而是他所说的道,也就是仁。
君子看重仁而小人看重利。
君子挺伟大的,是吧?"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论语-八佾〉)。
德仍指仁,而"土"指安乐。
这句跟上面提到的一样。
而刑指法律,是说君子知法畏法守法。
而小人眼里只有利,利之所在是可以奋不顾身的。
这样一比,本年度守法专业户的光荣称号不免又要被君子得去了。
孔子你就一边偷着乐去吧。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之。
"(〈论语-颜渊〉)。
成人之美谁都懂啦。
不成人之恶就少有人提到,用现代话说就是要见义勇为,不让坏人坏事出现在我们的身边。
看看,守法专业户的头衔不够了,孔子又想执法了,起码也是护法吧?唉,君子这么一弄,小人不免要倒霉。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论语-宪问〉)。
这句就颇有些种族歧视的意味了。
凭什么规定只有君子才能上进,小人就一定会一步步落后?孔子这种种族优越观念十二万分的要不得。
坚持它难保不会有新纳粹作乱。
"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
及其使人也,器之。
小人难事而易说也。
说之虽不以道,说也。
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论语-子路》)。
"说"是悦的通假。
整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在君子手下做事情比较容易,却难以讨得他的欢心,除非用他所喜欢的道,也就是仁,否则他会整天黑着个脸。
等到他用人时,不管你是否会拍马,他也只按你的才能来安排岗位。
而小人就正好相反,比较容易讨好,陪他唱唱歌跳跳舞,他就HAPPY了。
而要在他手下做事就比较难,因为每次交任务下来他都有会求全责备。
从这句话中很可以看出孔子是有些溜须拍马的功夫的。
甚至能上升到理论高度。
只是他未免偏心了些,小人对部下严格点他就受不了,还说出这一大堆的闲话怪话。
有小人这样的领导固然是部下的悲哀,而有孔子这样的部下又未尝不是做领导的悲哀?"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卫灵公》)。
孔子认为君子什么事都会自己解决,不用去求人,这很明显带有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痕迹,这是一种落后、保守、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愚昧观念。
而小人就不同了,经常会想到去求助,这很可能就是现代110制度产生的源头。
大家还可以试想一下:小人总向别人求助,那么别人也自然会想到向他求助,这样一种互帮互助的风气是多么需要大力提倡的呵。
而孔子却不这样认为,他总是忘了君子们都是超人,象要求"君子"那样要求小人,就不免有些过份了。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和是和谐,同是赞同,这是说君子追求和谐而不阿附,小人阿附而不求和谐。
孔子认为君子是比较有骨气的部下,而小人比较适合去当兵,服从为军人的天职嘛。
也之所以如果所有人都是君子,世界就不会有战争了。
不只是大家追求和谐,更重要的是军队里不再有士兵了。
孔的和平计划就是多种些君子出来,小人的苗苗,通通撕拉撕拉的有。
说了君子那么多好话,把小人贬得一无是处,孔子也有些心虚了。
怕过头话说多了大家不爱听。
于是又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论语-宪问》)。
他先说君子中也是有一两个败类的呵,可想想又觉得很没面子。
话一转,又开始攻击小人:小人中就没有一个好人!得,他还咬住不放了。
"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论语-卫灵公》)。
孔子之所以说这句话,是因为有个荷条(上有一草字头)丈人看不过眼了,骂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孔子偏偏又真的分不清五谷,只好说:君子在小事上未必做得好,却可以做大事业;小人不能担当重任,却往往可以在小事上做得出色。
他自己不事生产也就算了,还骂种国的是小人。
孔子心目中的君子,就是当时的统治阶级本身!孔子塑造了君子形象,又生怕别人不认为他也是君子,就假惺惺地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他说君子不忧不惑不惧,而他自己做不到。
孔子的弟子中有个叫子贡的极聪明,早把老师的拍马功夫学会了,立即应到:"夫子自道也。
"说孔子扫讲的不忧不惑不惧的君子,就是说的孔子本人呵。
孔子一听大乐,三月不知肉味。
事后还解释成是听流行音乐听的。
孔子的君子观,也就是他的人生观,是他对自己的个人设计。
在某些地方因然迂腐了些,但在一些道义方面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只是他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而没有进一步讨论己所欲也,是否该施于人?所以这种人物开象大家能不能接受,也只能是各人看各人的了。
孔子的君子观可以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君子人格是中国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而孔子的君子观又是儒家君子人格的基础与核心。
在今日中国,了解孔子的君子观,提倡儒家的君子人格,对于社会道德的重建,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道德,除去政治因素外,都必然建立在深厚的人文精神和崇高的人格基础之上。
现代中国要想建立自己成型、有序的道德伦理,必须在中国固有文化传统中寻找自身的人文精神,这其中,君子人格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主要介绍孔子的君子观,为了便于总结,我借用《中庸》中君子“三达德”的观念来叙述孔子的君子思想。
一君子一词,在孔子以前,只是指国王以下、大夫以上的官员,常与小人对举,如“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左传》),“君子务治,小人务力”(《国语》)。
但是,孔子把这个只是身份、地位含义的称谓一变而为儒家道德人格的一种理想,他提出了“君子儒”的概念。
他对门人子夏说:“女(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儒是古代对读书人的称谓,朱熹说:“儒,学者之称。
”由此可知,在孔子看来,儒(学者)是一个人外在的身份,而君子则是一个人内在的修养,按照儒家的习惯,应该说是内修的工夫。
那么,这种内修的工夫指的是什么呢?《中庸》引孔子的话说:“知(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
”这就是后世所谓的三达德。
不过,单说智、仁、勇,还是抽象了一些。
到底这三个字包含着什么样的内容,孔子在《论语》中是有论述的。
《论语》中有两处提到智、仁、勇,一处说道:“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另一处几乎一样,“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这里所谓的“道”,完全可以理解为内修的工夫。
虽然孔子自谦地说,我没有能力达到这个“道”,但他还是给我们说清楚了,仁、智、勇这三者,是君子必须做到的事情。
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达到了这三项要求,他就可以算得上君子。
二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因而孔学又被称为仁学。
一般儒学研究者都以为,仁之核心体现在下面这句话中:“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这是一种克己的工夫,也就是内修的工夫,所以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
”关于这两句话的讨论,实在已经很多很多了,用不着我再罗嗦。
仁当然可以说是爱,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有仁,有爱,有不忍人之心。
需要说清楚,孔子的爱,并不是卿卿我我、男欢女爱的那种爱。
孔子的仁是本体的爱,这种爱的体现就是孟子所说的“仁者爱人”。
总之,孔子讲的爱是推己及人的爱,是从人自身开始的爱,而这种爱的根本是仁。
孔子讲仁,是从本体上、人之为人的根本上说,而不是从情感上说。
三智与知密切相关,但并不相同。
从知的角度看,智是知积累到一定时候所达到的境界,这个境界就是孔子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达到这种境界的人,之所以“不惑”,贵在自知,诚如孔子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是知也”的“知”,就可以理解为智。
今人往往误以为读的书多、知识多就是有智慧,甚至以为智慧不过是聪明的另一种说法。
其实不然。
知是知,智是智。
知至多不过的技能,依靠它,人可以做许多事情,可以造出常人做梦都想不出来的机器、武器。
智却关系到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关系到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知识多不一定解决人生的困惑,智却可以做到这一点。
四勇不是指孔武有力,不是不怕死的勇敢,而是指见义而为的勇气。
孔子说:“见义不为,无勇也。
”如果一个人有勇无义,那么他必然是一个莽夫,有道德修养的莽夫会给社会带来混乱,无道德修养的莽夫会以盗为生,为害社会。
这是孔子在回答他的学生子路的问题时说的:“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
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读了上面两句话,什么是“义”我们应该有些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