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官职一览表详解
中国古代官职大全
中国古代官职大全中国历史悠久,立官设守,肇始于夏同朝周,至秦朝建立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时已初具体制,而后历朝沿袭并发展,官职有所增减,同一官衔的品级有所差异,有的官职名称也有所不同。
本文仅侧重于宋、元、明、清特别是明、清两朝的(七品以上)官衔举要简介。
为方便查检,所选介官衔均首字笔画的顺序排列。
三画【千总】明清两代正六品武官。
【大理寺卿】全国三大司法长官之一,正三品。
掌管全国刑狱的最高长官。
【大学士、内阁大学士】“学士”是唐代掌管文学著作的官,如果由宰相兼管“学士”,则宰相就称为“大学士”。
宋代,“学士”中资望特别高的人,称为“大学士”。
明代,设大学士若干人,替皇帝批答奏章,商承政务,官阶五品。
如果兼任尚书、侍郎,则可以加官到一品,成为事实上的宰相,俗称“阁老”。
清代的大学士是内阁的主官,官阶为正一品,一般称为“中堂”。
【工部尚书】掌管全国水土工程的大臣,明代正二品,清代从一品。
【工部侍部】工部副长官,明代从二品,清代正二品。
【广威将军】元、明两代正四品武官。
四画【中奉大夫】宋代正四品文官,元、明两代为从二品。
【中散大夫】元、明两代正四品文官。
【中宪大夫】元、明、清三代正四品文官。
【中议大夫】元、明两代四品文官。
【中顺大夫】元、明两代四品文官。
【中书令】唐代中书省的“中书令”、尚书省的“尚书令”与门下省的“寺中”,同称三省长官,共同掌管中央的机要。
中书省决策机构,中书令实际上就是宰相,宋代由中书省与枢密院分管政务、军事。
元代废除三省,中书令是惟一的最高国务长官司。
明、清两代废除中书令的官名。
【中书省左右丞相】元代和明初,设中书省左右丞(或称国相),是丞相的副职。
明洪武十二年以后不再有“丞相”、“平章”和“参政”等官名。
【太守】汉代掌管郡务的最高长官。
三国以及隋炀帝、玄唐玄宗时期和五代,改州刺史为郡太守。
此后太守已不是正式官名,习惯上仅用作“刺史”或“知府”的别称。
明、清时期专用以称“知府”,从四品官。
古代文官职位对照表
古代文官职位对照表古代官位等级即古代官职,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的职掌等方面。
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
大体可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
秦汉主要行政区封建时代,官员的级别是九品十八级。
即一品里有正副两级;级与级之间差半级,品与品之间差一级。
古代官员品级与现代官员级别对照表:古代官员正一品:封建时代:丞相;现在:总理(包括政治局常委);军队:无。
从一品:封建时代:内阁的阁僚;现在:副总理(包括政治局委员);军队:中央军委副主席。
正二品:封建时代:各部尚书;现在:政治局候补委员以及国务委员;军队:中央军委委员。
从二品:总督和各部侍郎(资历较深)及各地巡抚(资历较深);现在:各部部长及各省省长;军队:各部部长。
正三品:封建时代:各部侍郎和各地巡抚(资历较浅);现在:各地及各部的副职;军队:各部副职和大军区正职和资历较深的副职以及各大军区兵种正职。
从三品:封建时代:各地诸如学政之类以及各部的郎中(资历较深);现在:各部及各省副职(资历较浅);军队:各大军区副职(资历较浅)以及资历较深的集团军正职。
正四品:封建时代:知府。
;现在:厅长以及地级市的正职;军队:各省军区司令。
现代官员等级划公:超品:政治局常委、主席、总理、委员长、军委主席、政协主席、副主席(应该相当于古代王候)正一品:政治局委员、副总理、书记处书记、副委员长、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最高法院院长、检察长从一品: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的部长、省委书记正二品:省长、国务院部长、人大主任(非书记兼任)从二品:政协主席、省委副书记、正三品:省委常委、中共中央副部长从三品:副省长、国务院的副部长、副主任、副主席正四品:市委书记、省委的部长从四品:市长、人大主任、厅长正五品:市政协主席、市委副书记、从五品:市委常委、省委的副部长正六品:副市长、副主任、副厅长、副主席从六品:县委书记、市委的部长正七品:县长、局长、从七品:人大主任、政协主席、副书记、正八品:县委常委、市委的副部长从八品:副县长、副主任、副局长、副主席正九品:乡党委书记、局长、乡长从九品:副书记、副局长、人大主席、副乡长未入流:乡镇的一些机构、村、居委会等。
古代官职表大全简单
古代官职表大全简单1. 太守:战国时称郡守,汉改称太守,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
秦分三十六郡,比县大。
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市长。
2. 太尉:汉武帝元狩四年,分天下为十三部(州),各部置刺史一人。
军事归中央都尉管。
东汉时都尉专兵权,唯拜罢三公才得专,这样三公有兵权的局面结束了。
后来又设大将军、骠骑将军、将军、卫将军,秩禄都是二千石,下面骠骑都尉光禄大夫二千石,捕骑都尉六百石,都尉比二千石,亭长六百石。
东汉只有这四种官职。
3. 司徒:西周始置。
地官之长。
西汉哀帝时罢丞相改三公,是为司徒。
东汉时又改称司徒。
4. 司马:殷商时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徒、司空、司士、司寇并称五官,掌军政和军赋。
春秋、战国沿置。
汉武帝时置大司马,作为大将军的加号,后亦加于骠骑将军,后汉单独设置,皆开府。
隋唐以后为兵部的尚书。
唐高宗李治时曾改为太尉,旋又恢复为司马。
明清用作兵部尚书的别称。
亦以称兵部侍郎。
5. 令尹:楚国的官名,相当于宰相。
6. 县令:战国时三晋和秦已称县的行政长官为令。
商鞅变法后,并小乡为县,均令治一县。
新置县令以军功叙封。
县令本直隶于郡,县令别置郡守,是开平王吴三桂的杰作。
7. 刺史: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始置刺史巡行郡县,分全国为十三部(州),各部置刺史一人。
刺史相当于太守,或作为太守的加官,掌管州的军政大权。
后来,刺史又称部刺史、州刺史、挂印刺史、都刺史。
清废州置府,亦置通判。
民国废府置道,亦置通判。
事实上行同虚设。
8. 巡抚: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始设巡抚,为一省的行政长官,掌一省的军政和民政,与总督同级,品级为正部级。
实际略低于总督。
清沿明制,加兵部侍郎和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者为总督,为兼管地方上的军事和行政的官员。
单设者为巡抚,与总督同级,品级为正部级,略低于总督。
清末又把一省内的道改为府,同时置三品级的道员为中丞(专使)。
巡抚以下设都御使衔的有:总督(管数省)、都御史(管一省)、巡抚(管一省)、中丞(管一省)。
中国古代官职品级一览表
中国古代官职品级一览表
中国古代官职品级一览表如下:
1.秦时的官职:丞相、御史大夫、卫尉、中尉、廷尉、博士、奉常、郎中令、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郡守、郡丞、郡尉、监御使、县令(万户以上)、县长(万户以下)、县丞、县尉。
2.汉朝官职: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执金吾。
3.三国时期:魏: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等。
蜀:丞相、尚书令等。
吴:太尉、大司马等。
4.隋唐官职:太师、太傅、太保文散官,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武散官。
5.宋元明清官职:枢密使、节度使文散官,同平章事武散官。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中国古代官职品级一览表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建议查阅历史资料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古代朝廷官员职位表
古代朝廷官员职位表古代朝廷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官员体系,各种不同职位的官员在朝廷中负责不同的政务和事务。
下面是古代朝廷中常见的官员职位表:1. 太师:古代帝王的顾问,负责向皇帝提供意见和建议。
2. 太傅:负责教导皇帝和皇子读书学习,是皇帝的师傅。
3. 太保:负责保护皇帝的安全,担任皇帝的侍卫官。
4. 太尉:掌管军事,负责统帅军队,是最高军事将领。
5. 太仆:掌管皇宫内的车马,负责皇帝的交通工具。
6. 太常:掌管宗庙祭祀和官方礼仪。
7. 太医:负责皇帝和皇室成员的医疗保健。
8. 尚书:是中央政府的重要官员,负责处理文书和政务。
9. 尚书令:尚书的负责人,通常是权力最高的官员之一。
10. 大理寺:负责审理重要的刑事和民事案件。
11. 中书省:是皇帝的机要机构,负责起草和审阅政令。
12. 司礼监:负责管理皇宫礼仪和监督宗室贵族的行为。
13. 鸿胪寺:负责处理外交事务和对外交往。
14. 光禄寺:负责皇帝的膳食和宴会。
15. 宗正寺:负责皇帝的族谱和宗庙祭祀。
16. 大宗正寺:宗正寺的负责人,通常由贵族出任。
17. 内史:负责管理皇帝的文书档案。
18. 大司马:掌管皇帝的卫队和护卫。
19. 门下省:负责处理政府吏部的任命和官员的晋升。
20. 少府:负责管理皇帝的财政和财产。
古代朝廷的官员体系非常庞大,除了上述列举的常见官员职位外,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官职。
以下是一些进一步扩展的古代朝廷官员职位:21. 侍中:负责侍奉皇帝左右,是皇帝的亲信侍从。
22. 中书令:掌管中书省,是中书省的负责人,负责起草诏令和政令。
23. 大司徒:负责监督土地和农业事务,管理水利工程。
24. 大司空:掌管城市建设和工程事务。
25. 大司农:负责农业和农民事务,管理农田、农业税收等。
26. 尚宝:负责管理皇家的宝物和财富。
27. 尚方宝剑监:负责管理皇家的武器和兵器。
28. 大鸿胪:是鸿胪寺的负责人,负责处理外交礼仪和来自外国的使节。
古代常见40个官职一览
古代常见40个官职一览1.太守:战国称郡守,汉改太守,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
秦分三十六郡,比县大。
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市长。
2.刺史: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州,刺史掌管一州军政大权。
相当于省(市)长兼省(市)军区司令员。
3.京兆尹:西汉京畿地方行政长官。
相当于北京市市长。
4.太尉:秦至汉均有设置,为全国军政首脑。
相当于国防部长。
5.越骑校尉:汉武帝时设置,禁军长官。
相当于卫戍区司令员。
6.廷尉:执掌法律、主审要案的大臣。
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
7.史部尚书:掌管全国文武官吏考核赏罚。
相当于人事部长。
8.光禄大夫:皇帝身边顾问之臣。
相当于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9.中书令:掌管皇帝命令发布。
相当于“两办”秘书长。
10.尚书令:参议大政,总管政务,百官之长。
相当行政院长。
11.车骑大将军:地位尊崇,多加重臣。
相当于元帅军衔。
12.行军总管:统领军队出征的主将。
相当于前沿总指挥。
13.都察院御史:古代最高监察机构。
相当于监察部长。
14.知府:地方行政长官,总管州、县事务。
相当于省长。
15.知州:地方行政长官。
相当于省辖市市长。
16.知县:地方行政长官。
相当于县长。
17.通判:府之副职。
相当于副省长。
18.兵马指挥:明清兵马司主官。
相当于北京市公安局局长。
19.推官:掌刑名,赞计典。
相当于最高法院政策司处长。
赞,辅助20.都事:掌出纳文移。
国防部、监察部等部委内设机构局长。
21.给事中:皇帝禁中寄禄官。
相当于元首生活或政治秘书。
22.经历:部委所属机构主官。
相当于部委二级机构负责人。
23.行人:供差遣出使。
相当于外交部工作人员。
24.典宝:协司宝掌玉玺。
相当于两办负责印章的副处级干部。
25.县丞:协助县令治理一县之事。
相当于副县长。
26.主薄:掌钱粮、户籍。
相当于粮食局长或户籍局长。
27.检校:代理官职。
秘书级。
28.教授:府掌训导考核学生。
相当于省教育厅长。
29.教谕:县掌教学。
县教育局长。
30.训导:掌协助同级学官教育所属生员。
中国古代官职一览表详解
中国古代官职一览表详解古代官职的情况,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的职掌等方面。
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
下面店铺分享了中国古代官职一览表,一起来了解吧。
中国古代官职一览表【爵】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如汉初刘邦既封皇子为王,又封了七位功臣为王,彭越为梁王,英布为淮南王等;魏曹植曾封为陈王;唐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清太祖努尔哈赤封其子阿济格为英亲王,多铎为豫亲王,豪格为肃亲王。
再如宋代寇准封莱国公,王安石封荆国公,司马光为温国公;明代李善长封韩国公,李文忠封曹国公,刘基封诚意伯,王阳明封新建伯;清代曾国藩封一等毅勇侯,左宗棠封二等恪靖侯,李鸿章封一等肃毅伯。
【丞相】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
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
如《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广《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 指南录 ) 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代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
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
如《梅花岭记》“颜太师以兵解”,颜真卿曾被加太子太师衔,故称。
再如明代张居正曾有八个虚衔,最后加太子太师衔;清代洪承畴也被加封太子太师衔,其实并未给太子讲过课。
【太傅】参见“太师”条。
古代“三公”之一。
又指“东宫三师”之一,如贾谊曾先后任皇子长沙王、梁怀王的老师,故封为太傅。
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曾国藩、曾国荃、左宗棠、李鸿章死后都被迫赠太傅。
【少保】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文天祥曾任少保官职,故称。
[高考干货]古代常见40个官职一览
*1古代常⻅40 个官职⻅览表⻅们在阅读古代传记和⻅学作品中,经常会⻅到⻅些⻅武百官职位的名称, 他们有⻅⻅之下万⻅之上的丞相,也有⻅⻅的负责开闭城⻅的⻅⻅候(实际就是现在的⻅卫),⻅类和现在相⻅,也挺⻅全和有趣的,只不过过去的官位明确正职较多,只有个别职位有副职,不像现在⻅个县⻅,下⻅⻅群副县⻅,甚⻅还有县⻅助理.这些官职在⻅学著作中有的有註解,有的则没有.哪么,这些⻅武官称到底是多⻅的官,他们与现在的哪些官职基本⻅致,不妨列举⻅下最常看到的,便于理解和对照.⻅专业研究,难免有误.1、太守.战国称郡守,汉改太守,为⻅郡的⻅政最⻅⻅官.秦分三⻅六郡,⻅县⻅.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市⻅.2、刺史.汉武帝分全国为⻅三州,刺史掌管⻅州军政⻅权.相当于省(市)⻅兼省(市)军区司令员.3、京兆尹.⻅汉京畿地⻅⻅政⻅官.相当于北京市市⻅.4、太尉.秦⻅汉均有设置,为全国军政⻅脑.相当于国防部⻅.5、越骑校尉.汉武帝时设置,禁军⻅官.相当于卫戍区司令员.6、廷尉.执掌法律、主审要案的⻅⻅.相当于最⻅法院院⻅.7、史部尚书.掌管全国⻅武官吏考核赏罚.相当于⻅事部⻅.8、光禄⻅夫.皇帝身边顾问之⻅.相当于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9、中书令.掌管皇帝命令发布.相当于“两办”秘书⻅.10、尚书令.参议⻅政,综管政务,百官之⻅.相当⻅政院⻅.11、⻅骑⻅将军.地位尊崇,多加重⻅.相当于元帅军衎.12、⻅军总管.统领军队出征的主将.相当于前沿总指挥.13、都察院御史.古代最⻅监察机构.相当于监察部⻅.14、知府.地⻅⻅政⻅官,总管州、县事务.相当于省⻅.15、知州.地⻅⻅政⻅官.相当于省辖市市⻅.16、知县.地⻅⻅政⻅官.相当于县⻅.17、通判.府之副职.相当于副省⻅.18、兵⻅指挥.明清兵⻅司主官.相当于北京市公安局局⻅.19、推官.掌刑名,赞计典.相当于最⻅法院政策司处⻅.20、都事.掌出纳⻅移.国防部、监察部等部委内设机构局⻅.21、给事中.皇帝禁中寄禄官.相当于元⻅⻅活或政治秘书.22、经歷.部委所属机构主官.相当于部委⻅级机构负责⻅.23、⻅⻅.供差遣出使.相当于外交部⻅作⻅员.24、典宝.协司宝掌⻅璽.相当于两办负责印章的副处级⻅部.25、县丞.协助县令治理⻅县之事.相当于副县⻅.26、主薄.掌钱粮、户籍.相当于粮⻅局⻅或户籍局⻅.27、检校.代理官职.秘书级.28、教授.府掌训导考核学⻅.相当于省教育厅⻅.29、教諭.县掌教学.县教育局⻅.30、训导.掌协助同级学官教育所属⻅员.相当于教育厅局副职.31、税课⻅使.掌县税务事务.相当于税务局⻅.32、吏⻅.州之属官,掌刑狱及官属事务.市政府副处级⻅部.*233、总镇.镇守地⻅的⻅级武官.相当于⻅军区司令员.34、参将.镇守地⻅的统兵官,分守各路.⻅军区所属各军军⻅.35、游击.位参将之下,掌率兵防御.负责防御⻅作的师级军官.36、都司.位游击之下,掌防汛军政.负责防汛⻅作的团职⻅部.37、州同.州之佐官.相当于副市⻅.38、巡检.掌地⻅治安之官.县公安局副局⻅,分管治安⻅作.39、侍郎.宿卫侍从皇帝的官员.中央警卫局局⻅.40、典籍官.掌官府书录图籍事务.国家图书馆馆⻅.。
中国历代官职(详细版,从汉开始)
中国历代官职(详细版,从汉开始)汉基本特征:皇帝专制集权确立,政、军、监三权并立,九卿分职,废分封制,行郡县制。
三公(中枢)太尉(大司马)——掌武事(武帝之前不常设,武帝以大将军、骠骑将军、骁骑将军代之,均加大司马衔)丞相(大司徒)——辅佐皇帝,总掌国事御史大夫(大司空)——掌副丞相,监察百官,主管文事(东汉司空掌土木沟渠之事,其权归御史中丞)九卿(自东汉始,其长官正式称卿)太常(奉常)——掌礼仪祭祀,有丞光禄勋(郎中令)——掌宿卫,有丞。
(自武帝始,郎中令转为中朝官)卫尉——掌领宿卫,有丞太仆——掌车马,有二丞廷尉(大理)——掌刑狱,有正、左右监大鸿胪(典客)——掌夷务,有丞宗正——掌宗室事,有丞大司农(治粟内史)——掌财物,有二丞少府——掌利税,有六丞。
(武帝始,其属官尚书事权扩大,东汉掌宫中服饰诸物)尚书——令——仆射常侍曹——主公卿事。
(东汉改为吏曹)二千石曹——主郡国事民曹——主吏上书(东汉主修缮营造)客曹——主夷狄事(东汉分为南北主客曹)三公曹——主断狱尚书令、仆射掌选署及奏、下尚书曹文书众事。
各曹尚书一人,左右丞各一人地方——部(州)刺史郡郡守(太守)——长史(边郡置,掌兵马)、丞郡尉(都尉)——掌佐郡守,典武职(东汉职并太守)王国——国相、都尉郡、王国之下皆置县县——尉、令(长)、丞县下置——乡——亭——里——什——伍部(州)初为监察区,刺史亦称州牧,后渐为地方一级行政机构唐基本特征:三省制最终确立,六部二十四司定型,御史台分置三院,监察机制健全,事务机构成型,地方设官进一步发展三省(中枢)中书省(西台)——中书令(右相)——中书侍郎尚书省(中台)——尚书令——左右仆射——尚书都省门下省(东台)——侍中(左相)——门下侍郎尚书省六部吏部——尚书——侍郎——吏部、司封、司勋、考功户部——尚书——侍郎——户部、度支、金部、仓部礼部——尚书——侍郎——礼部、祠部、膳部、主客兵部——尚书——侍郎——兵部、职方、驾部、库部刑部——尚书——侍郎——刑部、都官、比部、司门工部——尚书——侍郎——工部、屯田、虞部、水部每部四司,每司设郎中、员外郎为正副长官,每部四司中与部名相同之司称头司御史台——御史大夫——御史中丞台院——侍御史——掌纠举百官及入阁承诏殿院——殿中侍御史——掌殿廷礼仪,京畿州兵察院——监察御史——分察百官,巡抚州县九寺太常寺——卿——少卿——两京郊社署、太乐署、鼓吹署、太医署、太卜署、廪牲署、诸祠庙光禄寺——卿——少卿——太官署、珍羞署、良酿署、掌醢署卫尉寺——卿——少卿——两京武库署、武器署、守宫署宗正寺——卿——少卿——诸陵署、崇玄署太仆寺——卿——少卿——乘黄署、典厩署、典牧署、车府署、诸牧监大理寺——卿——少卿鸿胪寺——卿——少卿——典客署、司仪署司农寺——卿——少卿——上林署、太仓署、钩盾署、导官署、诸仓监、司竹监、诸汤监、、诸宫苑监、诸园苑监、诸盐池监、诸屯监太府寺——卿——少卿——两京诸市署、平准署、左藏署、右藏署、常平署九寺卿1人,少卿2人,各署以令、丞为正、副长官,各监以监、副监为正副长官五监国子监——祭酒——司业——国子学、太学、广文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少府监——监——少监——中尚署、左尚署、右尚署、织染署、掌冶署、诸冶监、铸钱监、互市监将作监——监——少监——左校署、右校署、中校署、甄官署、百工就谷诸监军器监——监——少监——弩坊署、甲坊署都水监——使者——少监(丞)——河渠署、诸津国子监各学置博士、助教掌教,其余各署以令、丞为正、副长官,各监以监、副监为正副长官其他事务机构秘书省——监——少监著作局:著作郎——著作佐郎司天台(太史局):监——少监殿中省——监——少监——尚食局、尚药局、尚衣局、尚乘局、尚舍局、尚辇局内侍省——监——少监、内侍——掖庭局、宫闱局、奚官局、内仆局、内府局、太子内坊局殿中省六局以奉御、直长为正副长官,内侍省六局以令、丞为正副长官地方道——府、州府:尹——少尹——功曹、仓曹、户曹、田曹、兵曹、法曹、士曹州——县——乡——里——保——邻州:刺史——别驾——司功、司仓、司户、司田、司兵、司法、司士县:令——丞——司功佐、司仓佐、司户佐、司田佐、司兵佐、司法佐、司士佐道初为监察区,中唐以后渐为方镇一级区划,节度使为最高军政长官,观察使为一道民政长官宋以神宗元丰官制为准,基本特征:承袭唐而具变革,三省分权渐归于一,枢密院独立,专掌兵权,机构重叠,官员臃肿(个人以为这也是宋亡的一个主因,赵匡胤曾说过,如不迁都,则必须养兵以自重,而百年后国家危矣,北宋果中谶语,立国一百多年)。
古代官职大全
古代官职大全展开全文清朝官级映射现代公务员官级大全六部:由于过去只有六部,所以其职能往往等于现今多个部门职能的综合。
其长官尚书相当于部长,副长官侍郎相当于副部长;各司主管称郎中,相当于司局长,副主管称员外郎,相当于副司局级;至于主事权力、地位上比处长要高一些。
吏部:相当于组织部、人事部等部门。
兵部:相当于国防部、、公安部、交通部(驿传)、军委等部门。
刑部、大理寺:相当于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司法部等部门。
礼部:相当于教育部、文化部、宣传部等部门。
户部:相当于财政部、民政部、商务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审计署、中国人民银行(造币)、税务总局等各部门。
工部:相当于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水利部等部门。
殿阁大学士:从人数和地位上看相当于现在的政治局常委,因为这些大学士一般都是军机大臣或是兼任尚书、都统之类的职位,都是独当一面的人物。
一般来说,三殿三阁(保和殿、武英殿、文华殿、体仁阁、文渊阁、东阁)共六名大学士,都是当到退休(休致)才空出,由协办大学士递补,除非该人被革职或是死亡。
协办大学士就相当于政治局候补。
领侍卫内大臣、内大臣等:就品级上来说现在似乎没有那么高的侍卫官;就职能来说,可以相当于中央保卫局。
都察院:相当于监察部。
理藩院:相当于外交部(清末以前的外交一般指对蒙古各部、西藏、新疆、俄罗斯、日本、朝鲜、越南等,主要还是管理蒙古)。
翰林院:相当于中央党校(个人认为)兼中科院、社科院。
国子监:相当于清华、北大之类的学校的综合体兼有教育部高教司的职能。
顺天府:相当于北京市。
步军统领:相当于现在北京警备区兼公安厅的职能。
内务府:为皇室服务的机构,可以理解为现在的国务院办公厅之类的部门。
总督:军事职能相当于现在的各大军区级司令员;还可兼管地方政务。
巡抚:相当于现今的省委书记、省长。
驻防将军:相当于现在的警备区司令员。
各省军事:总体来说,清代的武官品级上较历代有了较大的提高。
提督:为一省最高军事长官,相当于现在的省军区司令员。
中国古代官职一览表
大良造 左丞相 右丞相 大司徒 大司空 御史台 大司马 郎中令 大司农 大将军 执金吾 中郎将 尚书省 尚书令 结事中 京兆尹 左冯翊 右扶风 关内侯 中书省 中书令 门下省 秘书省 枢密使 员外郎 著作郎 国子监 节度使 招讨使 都点检 观察使 按察使 衍圣公 大学土 宣政院 集贤院 军机处翰林院钦天监内务府布政使未入流 税务司 资政院 咨议局 国务院 枢密院三闾大夫 御史大夫 司隶校尉 将作大匠 谏议大夫 光禄大夫绣衣直指 监察御史同平章事 参知政事 翰林学土 中书舍人 都指挥使 钦差大臣牛录额真/、* 牛 r . i i * 总税务司 海军衙门典农中郎将 北洋通商大臣 南洋通商大臣文官的品级及职务如下:清时非常重视官员的品级。
当时官员分为九品,每品里又有正、从 之分,所谓九品十八级。
不能列入九品以内的,叫做未入流。
列表如下: 品级官职 正一品 太师,太傅,太保, 大学士从一品 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部院尚书 ,督 察院左, 右都御史 正二品 太子少师 , 太子少傅 ,太子少保 , 各省总督 ,各部院左 ,右侍郎. 从二品 各省巡抚 , 内阁学士 , 翰林院掌院学时 , 各省布政使 .正三品 督察院左 , 右副都于是 , 通政使, 大理寺卿 ,詹事府詹事 , 太常寺卿 , 顺天府尹 ,史 卿宰尉 令丞卿士 太史 左史 右史 司徒 司马 司空 司寇 太师 太傅 大保 少师 少傅 少保 太宰 少宰 封人 工正相国 庶长 令尹 柱国 公主 驸马 丞相 宰相 御史 太尉 九卿 太仆 廷尉 宗正 将军 洗马 大夫 博士 郎中 侍郎 中郎 议郎 尚书 六曹 合阁 仆射 侍中 内史 刺史 州牧 主薄 郡守 太守 长史 从事 督邮 县令 县尉 亭长 列侯 主事 三省 行台 都督 录事 护军 六部 三馆 学士 总管 元帅 留守 判官 巡检 提辖 通判孔目押司大人内阁 厂卫太监知府 亲王 总督 巡抚 监司 州判 知县 提督 参将 散官 流内 流外 贝勒尹 职方 六卿 三公 少府 令史 别驾 三老 可汗 提刑 都司总兵奉天府尹, 各省按察使.从三品光禄寺卿, 太仆寺卿,各省盐运使.正四品通政司副使, 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 太常寺少卿,鸿胪寺卿, 太傅寺少卿, 各省道员.从四品翰林院侍读学士, 侍讲学士, 国子监祭酒, 内阁侍读学士,各省知府. 正五品左右春房左右庶子, 光禄寺少卿,钦天监监正,六科给事中, 各部院郎中, 各府同知, 直隶知州从五品鸿胪寺少卿, 各道监察御使, 翰林院侍读, 侍讲, 各部院员外郎, 各省知州.正六品国子监司业, 内阁侍读, 左右春房中允, 各部院主事, 京府通判, 京县知县,各省通判.从六品左右春房左右善赞, 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州同正七品翰林院编修, 各部院七品笔贴士,顺天府学教授,训导,京县丞, 外县知县, 各府学授.从七品翰林院检讨, 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国子监博士,直隶州州判, 州判. 正八品太医院御医, 各部院八品笔贴士,外府经历,外县县丞,州学正, 县教谕.从八品翰林院典簿, 府, 州, 县训导.正九品各部院九品笔贴士, 县主簿.从九品翰林院侍诏, 刑部司狱, 州吏目, 巡检.未入流京, 外县典吏, 驿丞, 和泊所所官武官的品级及职务如下:品级官职正一品领侍卫内大臣从一品将军,督统,提督正二品副督统,总兵从二品副将正三品参将从三品游击正四品都司从四品城门领正五品守备从五品守御所千总正六品门千总,营千总从六品卫千总正七品把总从七品盛京游牧副尉正八品外委千总从八品委署骁骑尉正九品外委把总从九品额外外委武官无未入流官员的称呼:看电视或看报纸的时候,有的网友可能会被一些官员的称呼搞糊涂了,那么下面我们就把一些官员的别称,介绍给大家。
中国古代官职大全(收藏)
中国古代官职大Biblioteka (收藏)官职,指在国家机构中担任一定职务的官吏,这里面有职官的名称、职权范围和品级地位等方面的内容。中国古代国家的产生,开始于夏代,而职官的设置是随着国家的产生才出现的,所以讲职官,也只能从夏代开始。我国古代的职官,历代建置不同,其间因袭变革、增加减少,情况十分复杂。父母微课堂精心整理了从汉朝起详细的中国古代官职大全,仅供参考。
中国古代官职一览
中国古代官职一览—、中央官职皇帝下有丞相或称宰相佐理国政,统领百官。
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
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
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司,下设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后世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
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
清代有军机处,王、公、尚书等为军机大臣,掌握政府大权。
1.三司九卿【三司】三司又叫“三公”共同负责军政事务。
周时以司徒、司马、司空为三司。
秦、西汉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使大夫(大司空)为三司,组成中枢机构。
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
到东汉时,名称有所改变,指太尉、司徒、司马。
【司徒】、【丞相】、【大司徒】主管行政。
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政务长官,有时称相国,简称“相”,常与宰相通称。
中国历史上有“太宰”和“丞相”名称,并无“宰相”的官名,但人们习惯上称秉承君主旨意、主宰全国政务、权高势重的人为“宰相”。
宰相为君主之幕僚长,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
丞相是秦、汉时期定的制度,一般只设一个丞相。
东汉的司徒等于丞相,而真正行使宰相权力的却是尚书令。
从魏、晋至隋、唐,基本上是以中书监、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仆射等执政者为宰相。
从唐玄宗开元年间至宋代,以同平章事为宰相。
宋神宗时以尚书左右仆射为宰相。
元代至明初以丞相、平章政事为宰相,设左右两个丞相,右丞相专门管理国事,左丞相是皇帝的“私人顾问”,不需要管理国事。
明永乐年之后,以内阁大学士为宰相。
洪武十二年以后废除,不再有“丞相”、“平章”和“参政”等官名。
清雍正年之后,军机大臣是事实上的宰相,而内阁大学士是名义上的宰相。
【司马】、【太尉】、【大司马】主管军政。
战国时司马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
秦至宋均有设置太尉,太尉是全国最高军事长官,为全国军政首脑,相当于国防部部长。
汉代称大司马,掌管军事。
隋唐时司马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属官。
后来历代也多沿用太尉这个官衔,但逐渐变成加官的官衔,没有实权。
中国古代最常见40个官职到底是多大的官
人们在阅读古代传记和文学作品中,经常会见到一些文武百官的职位名称,他们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也有小小的负责开闭城门的小门候(实际就是现在的负责看大门的门卫),古代官位门类、级别和现在相比,也是挺齐全和有趣的。
这些官职在文学著作中有的有注解,有的则没有。
哪么,这些文武官称到底是多大的官,他们与现在的哪些官职基本一致,不妨根据有关材料和自己掌握的情况,列举一下最常看到的40个,便于理解和对照。
非专业研究,难免有误。
1、太守。
战国称郡守,汉改太守,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
秦分三十六郡,比县大。
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市长。
2、刺史。
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州,刺史掌管一州军政大权。
相当于省(市)长兼省(市)军(分)区司令员。
3、京兆尹。
西汉京畿地方行政长官。
相当于北京市市长。
4、太尉。
秦至汉均有设置,为全国军政首脑。
相当于国防部长。
5、越骑校尉。
汉武帝时设置,禁军长官。
相当于卫戍区司令员。
6、廷尉。
执掌法律、主审要案的大臣。
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
7、史部尚书。
掌管全国文武官吏考核赏罚。
相当于人事部长。
8、光禄大夫。
皇帝身边顾问之臣。
相当于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9、中书令。
掌管皇帝命令发布。
相当于“两办”秘书长。
10、尚书令。
参议大政,综管政务,百官之长。
相当行政院长。
11、车骑大将军。
地位尊崇,多加重臣。
相当于元帅军衎。
12、行军总管。
统领军队出征的主将。
相当于前沿总指挥。
13、都察院御史。
古代最高监察机构。
相当于监察部长。
14、知府。
地方行政长官,总管州、县事务。
相当于省长(或省辖市长)。
15、知州。
地方行政长官。
相当于省辖市市长。
16、知县。
地方行政长官。
相当于县长。
17、通判。
府之副职。
相当于副省长(或省辖市副市长)。
18、兵马指挥。
明清兵马司主官。
相当于北京市公安局局长。
19、推官。
掌刑名,赞计典。
相当于最高法院政策司处长。
20、都事。
掌出纳文移。
国防部、监察部等部委内设机构局长。
21、给事中。
皇帝禁中寄禄官。
古代官员职位等级表
古代官员职位等级表古代中国官员职位等级表是指古代中国官员的职位等级体系,它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历史的发展,古代官员职位等级表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古代官员职位等级表中的主要职位及其职责。
1.太师:太师是古代中国官员中的最高级别,通常由皇帝的亲属或重臣担任。
太师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国家大事,拥有极高的权力和威望。
2.太傅:太傅是太子的师傅,负责教育太子,培养其为国家的未来君主。
太傅通常由有丰富政治经验和才能的官员担任。
3.太保:太保是皇帝的保护者和护卫,负责保卫皇帝的安全。
太保通常由武将或武功卓越的官员担任。
4.太尉:太尉是古代中国最高的军事官职,负责统领全国军队。
太尉通常由武将或军事领袖担任,具备丰富的军事经验和指挥能力。
5.大司马:大司马是古代中国军事职位,负责统领边境地区军队。
大司马通常由有战略眼光和丰富军事经验的将领担任。
6.大将军:大将军是古代中国军事职位,负责指挥国家的主力军队。
大将军通常由出色的将领或皇帝的亲属担任。
7.御史大夫:御史大夫是古代中国官员中的监察官,负责监督官员的言行和政绩。
御史大夫通常由有清廉正直、严于律己的官员担任。
8.大理寺卿:大理寺卿是古代中国最高的司法官职,负责审理重大刑案和司法监察。
大理寺卿通常由有丰富法律知识和执法经验的官员担任。
9.左仆射:左仆射是古代中国官员中的重要职位,负责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左仆射通常由有政治才能和经验的官员担任。
10.右仆射:右仆射与左仆射类似,也是古代中国官员中的重要职位,负责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右仆射通常由有政治才能和经验的官员担任。
以上是古代官员职位等级表中的主要职位,每个职位都有其特定的职责和权力范围。
这些职位的设置和晋升都是根据官员的能力和功绩来确定的,代表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等级性和官僚体系的完整性。
古代官员职位等级表的建立和发展,不仅为古代中国的政治秩序提供了基础,也为后来的政治制度和官僚体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各个朝代的官制简表,写小说的可以收藏起来了
各个朝代的官制简表,写小说的可以收藏起来了
不知道哪位大神整理的我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官制简表,之前一直对小说中看见的“左仆射、右仆射”这个职位印象深刻,因为它的名字比较特别,看了这个表以后才知道原来它这个官职还挺大。
我觉得这个表对写小说的最有用了,有了它,再也不用挠头想官职了,对于谁能管得住谁也一清二楚。
由上到下分别是:清代、明代、元代、金代、辽代、宋代(元丰后)、宋代(元丰前)、唐代、隋代、北周、北魏、北齐、两晋、三国。
我也得赶紧收藏起来,等以后写小说的时候也能用得着。
清代官制简表
明代官制简表
元代官制简表
金代官制简表
辽代官制简表
宋代官制简表(元丰以后)
宋代官制简表(元丰以前)
唐代官制简表
隋代官制简表
北周官制简表
北魏、北齐官制简表
两晋官制简表
三国时期官制简表。
中国古代 官职表
文官职:【首品】九锡王侯丞相(可分设左右丞相)【一品】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太傅太师太保【二品】(九卿)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三品】(尚书郎)侍郎、侍中、尚书令、中书令、大长秋、执金吾、京兆尹、右扶风、左冯翊【四品】(九卿辅官)卫尉丞、廷尉丞、太仆丞、少府丞、太常丞、光禄丞、鸿胪丞、宗正丞、司农丞、【五品】(六部)御史员、御史中丞、长史、谏议大夫、礼官大夫、光禄大夫【六品】东观令、黄门令、太乐令、太宰令、太祝令、太史令、太医令、符节令、太卜令【七品】(五史五掾)左长史、右长史、侍御史、丞相史、廷尉史兵曹掾、东曹掾、西曹掾、文学掾、太常掾【八品】(十辅丞)太史丞、太乐丞、太祝丞、太卜丞、太医丞尚书丞、中书丞、符节丞、明堂丞、灵台丞【九品】(地方级)郡丞、县令、督邮、侯相、书佐、侍诏、都伯、尚方、向导、主事、御府、县长诸侯/中央武官职:【一品】大将军、大都督、卫将军【二品】骠骑将军、车骑将军、辅国将军、镇国将军(从二品)中军将军、抚军将军、龙骧将军、虎翼将军【三品】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上将军(从三品)州牧、刺史、太守、右仆射、左仆射【四品】征东将军、征西将军、征南将军、征北将军(从四品)镇东将军、镇西将军、镇南将军、镇北将军【五品】安东将军、安西将军、安南将军、安北将军(从五品)平东将军、平西将军、平南将军、平北将军【六品】中领军、中护军、中都护、右都侯、左都侯、军师、治中、主簿、参军,别驾、关内侯(从六品)骁骑将、越骑将、荡寇将、虏将、伏波将、扬武将、镇远将、中郎将、翊军将、奉义将【七品】偏将军、骑都尉、裨将军、门下督、帐下督、左执法、左典军、左节度、左司马、军祭酒(从七品)羽林郎、立武郎、立节郎、绥南郎、五官郎、左中郎。
右中郎、虎贲郎【八品】(汉武八校尉)从(西园八校尉)长水校尉,屯武校尉,越骑校尉,步兵校尉射声校尉,中垒校尉,胡骑校尉,虎贲校尉(从八品)典军校尉,上军校尉,中军校尉,下军校尉左军校尉,右军校尉,司隶校尉,京辅校尉【九品】陷阵尉、奉车尉、部曲督、百人将、招信尉讨寇尉、赞军尉、城门尉、奋威尉、长水尉(从九品)都尉、郡尉、都骑、黄门、武库、若胪、仆射、宾赞、监治、郎中、里正、护卫女官官制:【皇族】长公主、公主、贵妃【一品】:郡君、郡主、王妃【二品】:大阁领、大作司、大内司、【三品】:县君、县主、美人、尚宫、【四品】:昭仪、婕妤、娙娥、承徽、【五品】:青衣、奚官、中使、贤人、【六品】:尚宫令、尚仪令、尚服令尚食令、尚寝令、尚工令【七品】:仕女、御女、才女、书女、歌女【八品】:司言、司膳、司藉、司仪、司饰司酝、司舆、司苑、司制、司彩【九品】:典卿、典宫、典簿、典律、典药典灯、典珍、典饎、典记、典闱。
古代官员职位等级表
古代官员职位等级表古代社会,官员职位等级是社会地位的象征,官员的职位等级不仅代表了个人的权力和地位,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政治制度和官僚体系。
以下是古代官员职位等级表的详细介绍。
一、皇帝皇帝是古代中国最高的官员,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力。
皇帝的职位等级不同于其他官员,常称为陛下、圣上等尊称。
二、丞相丞相是皇帝的首席辅助官员,负责政务的处理和决策,是朝廷中最高的文官职位。
丞相在古代官员职位等级表中位居首位,代表着最高的权威和地位。
三、大司徒、大司空、大司农、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大司农、大司马是古代中国的四大卿职,分别负责吏治、工程、农业和军事。
他们在古代官员职位等级表中位列次席,具有重要的职责和地位。
四、卿卿是古代中国的高级官员,分为内外卿。
内卿负责朝廷政务,外卿负责地方政务。
卿的职位等级较高,代表着高级官员的身份和权力。
五、郡守、县令郡守和县令是古代中国地方官员的代表,负责地方治理和司法审判。
他们在古代官员职位等级表中位列较低,但也是地方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中大夫、中郎将、中都官中大夫、中郎将、中都官是古代中国的中级官员,负责辅助高级官员处理政务。
他们在古代官员职位等级表中属于中级职位,具有一定的权力和地位。
七、尉、令、史尉、令、史是古代中国的基层官员,负责地方治安和行政办公。
他们在古代官员职位等级表中属于低级职位,但在地方政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八、卫、都尉、县尉卫、都尉、县尉是古代中国的守卫和治安官员,负责维护社会治安和执行法律。
他们在古代官员职位等级表中属于最低级职位,但是对于基层治安的维护至关重要。
以上是古代官员职位等级表的详细介绍。
官员的职位等级代表了权力的高低和地位的尊卑,同时也体现了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和官僚体系。
了解古代官员职位等级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政治和行政机构,深入了解古代社会的制度和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官职一览表详解古代官职的状况,波及官签字、官名、官员的职掌等方面。
各朝代的状况,也不尽同样。
下边分享了中国古代官职一览表,一同来认识吧。
【爵】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元勋的封赐。
旧说周朝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辈爵称和爵位制度常常因时而异。
如汉初刘邦既封皇子为王,又封了七位元勋为王,彭越为梁王,英布为淮南王等 ;魏曹植曾封为陈王 ;唐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 ;清太祖努尔哈赤封其子阿济格为英亲王,多铎为豫亲王,豪格为肃亲王。
再如宋朝寇准封莱国公,王安石封荆国公,司马光为温国公 ;明朝李善长封韩国公,李文忠封曹国公,刘基封诚心伯,王阳明封新建伯 ;清朝曾国藩封一等毅勇侯,左宗棠封二等恪靖侯,李鸿章封一等肃毅伯。
【丞相】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着君要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
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 。
如《陈涉世家》:“贵爵将相宁有种乎广《廉颇蔺相如传记》:“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 ”《蜀相》:“丞相祠堂哪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 < 指南录 ) 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 ,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朝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
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 ,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此后也渐渐成为虚衔。
如《梅花岭记》“颜太师以兵解”,颜真卿曾被加太子太师衔,故称。
再如明朝张居正曾有八个虚衔,最后加太子太师衔;清朝洪承畴也被加封太子太师衔,其实并未给太子讲过课。
【太傅】拜见“太师”条。
古代“三公”之一。
又指“东宫三师”之一,如贾谊曾先后任皇子长沙王、梁怀王的老师,故封为太傅。
后渐渐成为虚衔,如曾国藩、曾国荃、左宗棠、李鸿章死后都被迫赠太傅。
【少保】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 ,后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 ,文天祥曾任少保官职,故称。
其二,古代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东宫三少”,后也渐渐成为虚衔。
【尚书】最先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
隋代始没六部,唐朝确立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如《张衡传》:“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再如大书法家颜真卿曾任吏部尚书,诗人白居易曾任刑部尚书,,史可法曾任兵部尚书。
【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
唐此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加机要,因此有“内相”之称。
明清时承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一样。
如《( 指南录 ) 后序》“以资政殿学士行”,这是文天祥辞掉丞相后授与的官职;《谭嗣同》“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徐致靖当时任翰林院侍读学士,这是专给帝王讲学的官职。
白居易、欧阳修、苏轼、司马光、沈括、宋濂等都曾是翰林学士。
【上卿】周朝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
如《廉颇蔺相如传记》:“廉很是赵将 ……拜为上卿。
”【大】先秦、西汉时是的最高称呼。
如汉高祖以韩信为大,汉武帝以卫青为大。
魏晋此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
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官职,战后即取销。
《张衡传》“大邓骘奇其才”,邓骘当时为汉和帝的大。
【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
是唐宋期间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框密副使合称“宰执” 。
宋朝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都曾任此职。
《训俭示康》“参政鲁公为谏官” ,“鲁公”指宋真宗时的鲁宗道。
《谭嗣同》“参预新政者,犹唐宋之参知政事,实宰相之职” 。
【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朝辅助皇帝的政务机构。
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3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 。
清末汉人只有左宗棠、张之洞、袁世凯等短时间地任过军机大臣。
《谭嗣同》“时军机大臣坚毅监斩”。
【军机章京】拜见“军机大臣”条。
是军机处的做事人员,军机大臣的属官,被称为“小军机”。
《谭嗣同》:“皇上超擢四晶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同参预新政。
”【御史】本为史官,如《廉颇蔺相如传记》“秦御史前书曰”,“相如顾召赵御史册曰”。
秦此后置御史医生,职位仅次子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错诸事。
韩愈曾任督查御史,明朝海瑞曾任南京右佥都御史。
再如《记王忠肃公翱事》“公为都御史,与太监某守辽宁” ,王翱当时任都察院长官。
【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
唐时由宦官担当,宋此后改由大臣担当,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利与宰相相当,清朝军机大臣常常被尊称为“枢密” 。
宋欧阳修曾任枢密副使。
《〈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文天祥当时掌管军事要务【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代左右拾遗相当。
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推荐人材。
《屈原传记》:“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为楚怀王左徒。
”【太尉】元朝从前的官职名称。
是辅助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
宋朝定为最高一级武官。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我因恶了高太尉,惹祸诬陷,受了一场官司。
”高太尉指高俅。
【上医生】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
《廉颇蔺相如传记》:“拜相如为上医生。
” 当时蔺相如比上卿廉颇官位要低。
【医生】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同样,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如御史医生、谏议医生等。
《屈原传记》:“上官医生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上官医生”,一般以为是指上官靳尚。
“子非三阊医生欤? ”屈原担当的是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务的长官。
《〈指南录〉后序》:“缙绅、医生、士萃于左丞相府。
”指的即是御史医生、谏议医生等。
【士医生】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名誉、地位的知识分子。
《师说》:“士医生之族,曰师曰弟子者,则群聚而笑之。
”《石钟山记》:“士医生终不愿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训俭示康》:“当时士医生家皆然。
” 《五人墓碑记》:“郡之贤士医生请于当道。
”【太史】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草拟文书、策命诸侯卿医生、记录史事,兼管文籍、历法、祭祀等事。
秦汉此后设太史令,其职掌范围渐小,其地位渐低。
司马迁做过太史令。
《张衡传》:“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五人墓碑记》:“贤士医生者,问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
”文起为翰林院修撰,史官,故称太史。
【长史】秦时为丞相属官,如李斯曾任长史,相当于丞相的秘书长。
两汉此后成为属官,是幕僚之长。
《出师表》:“侍中、尚书、长史、从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长史”指张裔。
《赤壁之战》:“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乱江东,为孙权长史。
”【侍郎】初为宫廷近侍。
东汉此后成为尚书的属官。
唐朝始以侍郎为三省( 中书、门下、尚书) 各部长官( 尚书) 的副职( 详见“三省六部”条) 。
韩愈曾先后任过刑部、兵部、吏部的侍郎。
《出师表》“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 ,此中董允是侍郎。
《谭嗣同》:“八月初 ;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袁世凯为兵部侍郎。
【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
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出侍郎。
魏晋此后,常常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出师表》提到的郭攸之、费祎即是侍中。
【郎中】战国时为宫廷侍卫。
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
如《荆轲刺秦王》:“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此指宫廷侍卫。
《张衡传》“公车特点拜郎中” ,“郎中”是管理车骑门户的官名。
【从军】“顾问军务”的简称,最先是丞相的军事顾问,如《出师表》所说的从军蒋琬。
晋此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的幕僚,如陶渊明曾任镇军从军,《后汉书》著者范晔曾任刘裕第四子刘义康的从军。
隋唐此后渐渐成为地方官员,如杜甫曾任右卫率府胄曹从军、华州司功曹从军,白居易曾任京兆府户曹从军。
【令尹】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丞相,如《屈原传记》:“令尹子兰闻之震怒。
”明清时指,如《促织》:“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
”【尹】拜见“令尹”条。
战国时楚国令尹的助手有左尹、右尹,如《鸿门宴》“楚左尹项伯者”,左尹地位略高于右尹。
又为古代官的通称,如京兆尹、河南尹、州尹、县尹等。
;【都尉】职位次于的武官。
《陈涉世家》:“陈涉自立为,吴广为都尉。
”《鸿门宴》:“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冏卿】太仆寺卿的别称,掌管皇帝车马、牲口之事。
《五人墓碑记》“贤士医生者,冏卿因之吴公” ' “因之”是吴默的字。
【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同样。
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如《鸿门宴》:“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隋唐时是州郡太守( 刺史 ) 的属官,如《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白居易当时被贬至九江,位在州郡别驾、长史之下。
【节度使】唐朝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疆诸州;后内陆也遍设,造成盘据场面,所以世称“藩镇” 。
《红楼梦》第四回:“雨村便疾忙修书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
”【经略使】也简称“经略”。
唐宋期间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
如范仲淹曾任陕西经略副使。
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
如《梅花岭记》“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 ,洪承畴降清后曾任七省经略,驻扎江宁。
【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此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
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苏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太守】拜见“刺史”条。
又称“郡守” ,州郡最高行政长官。
范晔曾任宣城太守。
《桃花源记》:“及郡下,诣太守,说这样。
”《孔雀东南飞》:“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
”《赤壁之战》:“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
”【都督】拜见“经略使”条。
军事长官或领兵将帅的官名,有的朝代地方最高长官亦称“都督” ,相当于节度使或州郡刺史。
如《梅花岭记》:“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
”刘肇基是驻地方卫所的军事长官。
【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
清朝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 、“抚台”、“抚军”。
如《五人墓碑记》:“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个人。
”抚吴,即担当吴地的巡抚。
【抚军】拜见“巡抚”条。
《促织》:“乃赏成,献诸抚军。
”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
”又称作“抚臣”,如“诏赐抚臣名马衣缎” 。
【校尉】两汉期间次于的官职。
如《赤壁之战》:“以鲁肃为赞军校尉。
” 鲁肃当时担当辅助主帅周瑜规划军事的副将。
唐此后地位渐低。
【教头】宋朝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水浒传》中的林冲就是京城八十万禁军的枪棒教头。
【提辖】宋朝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响马等事务。
如《水浒传》中的鲁提辖鲁智深。
9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
《赤壁之战》:“晶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知府】即“太守”,又称“知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