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概论知识要点
体育概论知识点
![体育概论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e7cb15a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d7.png)
体育概论知识点体育是一门广泛而古老的学科,它涉及到人类运动与身体健康的种种问题。
作为一门学科,体育概论主要包括对体育的定义与分类、体育的历史发展以及体育在社会中的作用等方面的知识。
一、体育的定义与分类体育的定义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释,它可以理解为通过运动来锻炼身体以提高健康水平的活动,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竞技活动,通过比赛来展示个人或团队的技能和能力。
从分类的角度来看,体育分为休闲体育、竞技体育和健康体育等多个领域。
休闲体育是指在闲暇时间进行的放松身心的运动活动,竞技体育则是指进行竞赛的体育项目,而健康体育则是通过科学训练来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活动。
二、体育的历史发展体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早期。
在古代,体育运动主要是为了面对各种生存挑战和战争而进行的。
例如,古代的希腊人通过奥运会来展示他们的身体素养和军事实力。
而在现代,体育运动逐渐发展成一项受广大民众喜爱的活动,并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和普及。
体育组织和赛事的建立以及体育产业的发展都促进了体育的长足进步。
三、体育在社会中的作用体育在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体育可以促进个人身体健康。
通过参与体育锻炼,人们能够增强体质,提高免疫能力,预防和改善多种疾病。
其次,体育在社会中也起到了塑造人格、培养品德的作用。
体育讲究团队合作、公平竞争,培养人们的团队精神和道德观念。
另外,体育还能够促进社会团结,增进国际友谊。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通过体育交流来加深相互了解和和解。
最后,体育还为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体育产业的兴起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同时也促进了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繁荣。
总结而言,体育概论涉及到体育的定义与分类、历史发展以及在社会中的作用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
了解体育概论的知识,不仅可以提高对体育运动的认识和理解,还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享受体育带来的乐趣,并在实践中更好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
体育概论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挑战的领域,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概论的研究和实践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体育概论考点总结归纳
![体育概论考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850adf3e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f8.png)
体育概论考点总结归纳体育概论考点总结归纳1.体育概念:通过有规则的身体运动改造人的“自身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
2.体育产生的条件:(1)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2)较为复杂的生产手段(3)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
3.体育产生的学说:(1)余力论(2)巫术论(3)劳动论(4)游戏论(5)模仿论(6)需要论4.体育的功能:体育功能主要是指体育对个体和社会所能发挥的作用和效能5.体育对个体的功能(简答):(1)强身健体的功能;增强人体八大系统的功能(2)健康心理功能;体育可以发展人的认知能力;完善人的性格气质;增强人的意志品质品质(3)人际交往功能;体育促进健康的人际关系,养成良好的合作与竞争意识。
(4)休闲娱乐功能;能够有效地满足人体健康的基本需求,而身体健康状况对一个人的生活满意度、幸福感、心情的愉悦程度都是有着重要影响的。
(5)生命美学功能;促进人的生物生命之美,促进人的精神生命之美。
6.体育对社会的功能:(1)教育功能1)可以促进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2)促进人的社会化3)促进个性的形成和发展(2)政治功能:1)体育运动可以提高国家和民族威望2)体育运动可以服务国家外交3)增强民族团结(3)经济功能:1)体育运动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生产力发展。
2)体育运动可以促进消费,拓展经济增长点。
(4)文化功能:即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是个体人格和社会人格的和谐统一7.体育的类型: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大众体育、体育产业8.学校体育(材料):(1)概念:学校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全面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过程。
(2)特征*3:基础性、普及性、系统性(3)目的和任务:促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4)体育教育的原则:因材施教原则,身心协调发展原则9.群众体育的特征:参与对象的广泛性参与目的的多样性活动时间的业余性组织形式的灵活性活动内容的娱乐性10.竞技体育的特征:竞争性规范性公平性公开性功利性不确定性娱乐性11.体育产业的特征:空间依存度大时间消费明显消费层次要求高服务质量要求高12.体育锻炼的内涵:体育锻炼是人们根据自我选择,运用各种体育手段,并结合自然力和卫生措施,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调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和支配自由时间为目的的体育活动13.体育教学的概念:是指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参与下,按照教学计划和体育教学大纲,由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发展学生身体,增强体质,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意志、品质教育的过程。
体育概论重要知识点
![体育概论重要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7ab8e06a45177232f60a2f5.png)
引论体育概论是从宏观上研究体育的本质、基本特征及其一般规律的学科。
体育概论的科学定位,体育概论是在体育人文社会学中处于较高层次并带有指导性的学科。
第一章体育概念体育概念的定义,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运动。
体育按照属性分:健身体育竞技体育休闲体育竞技体育:是以竞技运动为手段促进人的身、心和精神的协调发展的一种体育活动。
特点:1激烈的对抗性和竞赛性2明确而正式的规则3竞赛结果被社会乃至世界所承认4参与者的角色代表性5功利性休闲体育:是满足人们身心健康、娱乐需要而产生的文化活动。
体育属性:健身性、教育性文化性、竞赛性、技能性、娱乐性、社会性体育的本质以体育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第二章体育功能体育功能;是指体育这一文化现象对任何社会所发挥的有利作用和效能。
体育功能的流动性和变化性体育的自然质功能1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技能水平2调适和保持心理健康3提高呼吸系统技能水平4促进少年儿童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5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功能体育的结构质功能一体育的教育功能1教导基本的生活能力2传授体育的文化知识3教导社会规范、促进人的社会化4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二体育的娱乐功能体育的系统质功能一体育的经济功能1体育经济已成为现代社会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2体育产业发展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3体育产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二体育的政治功能1提高国家威望、振奋民族精神2表明国家政治立场、为外交服务3呈现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第三章体育的目的确定体育目的的依据:1社会发展水平2体育自身的特点与体育本身所具有的功能3人们的体育需求我国的体育目的;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改善人们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健康、文化发展。
我国体育的目标1增强体质、增进健康2丰富社会文化生活3提高运动技术水平4提高国民素质健康是一个更为广泛的概念,包括身体、心理、社会三个维度的完美状态。
体育概论知识点总结
![体育概论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b40f2e1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27.png)
体育学体育学:是研究人的身体全面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科。
体育学在我国产生和发展的五个阶段:1.初步形成阶段2.引进与移植阶段3.探索与总结阶段4.挫折与停顿阶段5.发展与丰富阶段学习体育概论的目的:1.建立良好的体育价值观2.提高对体育和体育科学的全面认识3.提高指导体育实践的理论水平学习体育概论的要求: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分析问题2.坚持百家争鸣的学术方针3.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4.坚持不断创新发展的观点体育概念概念定义法——属加种差定义法: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的属概念体育的定义: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
“体育”这一术语的前身是希腊语的“体操”。
“体育”一词最早出现在法国:1762年,法国教育家卢梭的名著《爱弥儿》出版。
我国的“体育”概念是在1897年由日本引入。
体育的最常见三种形态:体育教育、竞技运动和健身休闲体育教育:主体部分是学校体育。
竞技运动: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和集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运动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系统的训练和竞赛。
竞技运动起源于娱乐,但是现代竞技运动却具有强烈的竞争性而区别于一般的游戏和娱乐,它是一种高度组织化的社会文化活动。
健身休闲:是人们在自由可支配的闲暇时间内,为了身体健康及心理愉悦而参与的体育活动。
体育功能体育功能:指的是体育这一文化活动对人和社会所能发挥的有利作用和效能。
构成功能的两大要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社会需要。
体育的功能的两大层次:本质功能和扩展功能体育的本质功能:健身功能(最基础、最本质的功能):1.改善人体各系统的功能2.发展人体的运动能力3.提高人体的适应力4.增进智力开发5.促进心理健康6.提高生活质量教育功能:1.教导基本的生活能力2.传授体育的文化知识3.促进人的社会化4.开展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教育5发挥立德树人的德育价值娱乐功能:1.游戏是一种自由的活动2.游戏是非日常性、非生产性的活动3.游戏有一定的竞争性、对抗性和不确定性。
体育概论重点
![体育概论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a14225332f60ddccda38a026.png)
第一章体育现象与体育概念1、柏拉图——身心调和论。
古希腊注重全民体育,柏拉图重学校体育教育。
2、亚里士多德——古代西方“最博学的人”,第一个在理论上论证了体育、德育、智育的联系。
3、在古希腊,最典型的是斯巴达教育。
4、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行猎、跳棋、吟诗。
5、文艺复习运动后,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洛克是第一个倡导“三育”(德、智、体)的人。
6、法国启蒙运动中,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和文学家卢梭强调“体育乃是个人由童年至成年整个发展过程的一部分”。
7、近代体育的三大基石——德国体操、瑞典体操、英国户外运动。
民族主义特别强烈的德国和瑞典,体操最先走出学校。
8、德国国民体操之父——杨氏,创建了哈森赫德体育场。
9、德国学校体操之父——施皮斯,将杨氏体操经过改造引进学校,创造了分段教学法、综合教学法,并把音乐和体操结合起来。
10、瑞典的体操创始者是林氏,他把体操分为教育体操、士兵体操、医疗体操和健美体操4类。
11、1973年,德国的顾茨姆茨第一个提出恢复奥运会。
1859-1889年举办了6届雅典奥运会。
12、1881年第一个国际体育组织——国际体操联合会成立。
13、1883年,法国史学家、教育家顾拜旦提出举办类似古代奥运会的比赛,1892年访遍欧洲,宣传奥林匹克思想。
1893年为恢复奥运会召开了第一届国际体育会议。
14、1894年6月16日,“国际体育运动代表大会”在法国巴黎开幕,大会成立了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委员会(IOC)。
15、养生体育、祭祀体育、舞蹈体育、娱乐体育、军事体育、武术。
16、1903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设立体操科。
17、1923年《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颁布,正式将“体操科”改为“体育课”。
18、19世纪70年代,硬德侨民在上海建立“总会”,中国人的各种体育团体开始涌现。
19、1760年,在法国的报刊上首次出现“体育”一词。
20、1762年,卢梭在法国出版了著名的教育论著《爱弥儿》,使用“体育”一词。
体育概论知识点
![体育概论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39e56f1dd36a32d737581f7.png)
体育概论知识点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引论体育学是从宏观上研究体育的一门学科,它从整体上认识体育全过程的一般规律,抽象地反映出体育的主要特征,准确揭示其本质,以使体育这种社会实践活动朝着更有利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第一章体育概念1.直到18世纪60年代,法国卢梭的名着《爱弥儿》才出现“体育”一词。
2.体育的本质: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3.体育的概念:体育是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
4.体育概念分类:分类标准分类结果体育实施场所家庭、学校、社区体育体育参与者年龄婴幼儿、青少年、中老年体育体育参与者职业农民、工人、军人、知识分子体育体育发展形态古代、近代、现代、当代体育5.体育三种形态:体育教育、竞技运动、健身休闲。
(外部表现形式)体育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通过身体运动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主体部分是学校。
竞技运动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和集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系统的训练和竞赛。
当今政治和资本这两个因素几乎成为竞技运动能否成功组织实施的关键条件。
健身休闲是人们在可以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内,为了身体健康及心理愉悦而参与的体育活动。
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是健身休闲的重要特征。
活动基础的兴趣性和活动过程的娱乐性是健身休闲的另一重要特征。
第二章体育功能第一节体育功能概述1.功能: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和效能。
2.构成功能的两大要素:本质属性、社会需要。
3.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第二节体育的本质功能健身、教育、娱乐。
一、体育的健身功能:①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
②提高呼吸系统机能水平。
体育概论之知识点总结
![体育概论之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52f70bf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17.png)
体育概论之知识点总结一、体育的定义和特点1. 体育的定义体育是指人们根据特定的规则进行的身体活动,包括各种体育运动和比赛。
体育是一种综合性、群众性和竞技性的人类社会活动形式,是人们进行身体锻炼和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
2. 体育的特点(1)综合性:体育活动是多种运动项目的综合,包括体育运动和体育比赛等。
(2)群众性:体育活动是人们广泛参与的群众性活动,无论年龄、性别和职业,都可以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3)竞技性:体育活动是在一定的规则下进行的竞技活动,强调技巧和力量的较量,在其中取得胜利是参与者的最终目标。
二、体育的发展历程1. 体育的起源体育活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早期,最早的体育活动是一种原始的打斗运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体育活动逐渐演变出各种体育项目和比赛形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体育的发展历程(1)古代体育:古代体育活动以军事打斗和民族传统活动为主,如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和古罗马的角斗比赛等。
(2)近代体育:随着工业革命和现代文明的发展,体育活动逐渐成为一种体系化和规范化的运动形式,涌现出各种新的体育项目和比赛形式。
(3)现代体育:在现代社会,体育活动已经成为了一种全民健身的重要途径和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活动,受到了全球各国的重视和支持。
三、体育的社会功能1. 促进健康体育活动可以帮助人们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2. 培养品格体育活动有助于培养人们的自律性、毅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道德素质和品德修养。
3. 传播文化体育活动是一种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传承和弘扬民族、地域和国家的文化传统。
4. 促进团结体育活动可以促进社会地区和群体之间的交流互动,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5. 塑造形象体育活动可以提高国家形象和软实力,为国家、地区和城市争光、增光。
四、体育的现状和问题1. 体育的现状目前,全球范围内体育运动蓬勃发展,体育产业未来可期。
体育概论要点总结
![体育概论要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a22178d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31.png)
体育概论要点总结一.填空总结1.体育概论的内容体系:体育概念,功能,目的,过程,手段,科学,文化,体制,发展趋势。
2.体育的三种形态:体育教育,竞技运动,健身休闲。
3.体育的本质功能:健身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延伸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
4.我国体育目的的特点:主观性,预见性,概括性。
我国体育目标的特点:具体性,明晰性,系统性.5.体育过程的基本特征:实践性,直观性,层次性。
6.体育过程的要素:体育参与者,体育指导者,体育媒介。
7.体育媒介从内容上看:体育内容,体育材料,体育设施与器材。
8.体育过程的发展阶段:体育教学,体育锻炼,恢复养护发展阶段。
9.体育过程控制的原则:身心协调发展原则,同化优势原则,适量运动负荷原则。
10.体育过程控制的类型:按时间分类可以分为预先控制,现场控制,事后控制;按活动的主客体分类为自我控制,他人控制,社会控制90—11.体育过程的类型:体育教育过程;竞技运动过程,健身休闲过程.12.运动技能的形成阶段:粗略的掌握动作技能阶段;改进与提高动作阶段;动作定型阶段.13.竞技运动过程的内容:选材,教学,训练,竞赛,恢复和评价。
14.竞技运动过程的特点:目标的专一性;内容的专一性;负荷的超越性;过程的个体性;过程的连续性;过程的适应性;过程的综合性.15.健身休闲过程的原则:全面发展原则;循序渐进原则;个性化原则.16.身体运动的构成要素:一般都是由身体姿势,身体运动轨迹,身体运动时间,身体运动速度,身体运动频率,身体运动力量,身体运动节奏。
17.体育运动技术的基础结构:技术基础,技术环节和技术细节。
18.体育运动技术动作质量和效果的综合评定标准:体育运动技术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力量性,经济性和弹性。
19.体育运动项目的特点:历史性和发展性,国际性和民族性,地域性。
20.体育科学的三位视角:生物学视角,心理学视角,社会学视角。
21.奥林匹克文化的基本特征:人文性,象征性,艺术性,多元性,划一性。
体育概论复习提纲
![体育概论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5b8d6046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81.png)
体育概论复习提纲一、体育学的概念和特点1.体育学的定义2.体育学的起源和发展3.体育学的特点和研究对象4.体育学相关学科的关系二、体育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领域1.体育学的研究方法:实验研究、问卷调查、文献研究等2.体育学的研究领域: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教育学等三、体育运动的概念和分类1.体育运动的定义和特点2.体育运动的分类:竞技体育、健身运动、娱乐运动等四、体育与健康关系的研究1.体育对健康的影响2.健康对体育的要求3.健康体育理论的研究五、体育与社会的关系1.体育在社会中的作用2.体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3.体育与社会问题的关系六、体育与教育的关系1.体育教育的定义和目标2.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3.体育教育的方法和实践七、体育产业的发展与管理1.体育产业的范围和特点2.体育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3.体育产业的发展趋势和管理模式八、体育伦理与道德1.体育伦理与体育道德的概念和区别2.体育伦理与道德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九、体育赛事的组织与管理1.体育赛事的组织流程和要素2.体育赛事的管理原则和方法十、体育的发展与市场营销1.体育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2.体育的市场营销策略和实践十一、体育文化的研究与传播1.体育文化的概念和特点2.体育文化的研究方法和内容3.体育文化的传播方式和效果十二、体育规律与规范1.体育的运动规律和训练规律2.体育的比赛规则和行为规范十三、体育政策与法律1.体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2.体育法律的制定和适用十四、体育教学与训练1.体育教学的目标和方法2.体育训练的原则和方法十五、体育科研与学术交流1.体育科研的方法和要求2.体育学术交流的形式和内容以上提纲涵盖了体育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研究领域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通过对不同主题的学习和复习,能够全面了解体育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在备考体育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提纲对相关知识进行整理和回顾,以帮助提高复习效果。
体育概论知识点
![体育概论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d99fd820242a8956aece435.png)
引论体育学是从宏观上研究体育的一门学科,它从整体上认识体育全过程的一般规律,抽象地反映出体育的主要特征,准确揭示其本质,以使体育这种社会实践活动朝着更有利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第一章体育概念1.直到18世纪60年代,法国卢梭的名著《爱弥儿》才出现“体育”一词。
2.体育的本质: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3.体育的概念:体育是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
4.体育概念分类:分类标准分类结果体育实施场所家庭、学校、社区体育体育参与者年龄婴幼儿、青少年、中老年体育体育参与者职业农民、工人、军人、知识分子体育体育发展形态古代、近代、现代、当代体育5.体育三种形态:体育教育、竞技运动、健身休闲。
(外部表现形式)体育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通过身体运动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主体部分是学校。
竞技运动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和集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系统的训练和竞赛。
当今政治和资本这两个因素几乎成为竞技运动能否成功组织实施的关键条件。
健身休闲是人们在可以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内,为了身体健康及心理愉悦而参与的体育活动。
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是健身休闲的重要特征。
活动基础的兴趣性和活动过程的娱乐性是健身休闲的另一重要特征。
第二章体育功能第一节体育功能概述1.功能: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和效能。
2.构成功能的两大要素:本质属性、社会需要。
3.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第二节体育的本质功能健身、教育、娱乐。
一、体育的健身功能:①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
②提高呼吸系统机能水平。
③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
④调试保持心理健康。
⑤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
二、体育的教育功能:①教导基本的生活能力。
社会体育《体育概论》知识点
![社会体育《体育概论》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2e50455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1c.png)
第一章·体育的产生与发展1.简述独立形态阶段东西方体育的比较共同点:把体育作为富国强民的重要手段,注重教育性,阶段性不同点:中:养身保健/ 西:竞技性(健美健身)2.近代体育传入中国的途径(1)聘请外国人来传授(2)派人出国学习(3)从国外书刊中学习(4)外国人自觉、不自觉的传播3.现代体育的基本特点(1)现代体育已成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并且有独立的体系和形态(2)现代体育的科学化达到空前的程度(3)现代体育成为具有世界意义,国际化的人类文化互相交流的重要媒介和途径(4)现代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4.现代体育三大基石杨氏体操,林氏体操,英国户外活动与竞技运动第二章·体育的概念1.体育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以谋求个体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直接目的,并以培养完善的社会公民为终极目标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或教育过程。
2竞技体育指在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人体在体力、技艺、心理、智力等方面的潜力的基础上,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为目的的训练和竞赛活动。
3.学校体育是以学生为对象,通过身体活动,增强学生体质,传授身体知识、技术、技能,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
4.社会体育指以健身娱乐为主要目的,由广大群众根据业余、自愿、灵活、多样的原则所开展的体育活动。
5.试述体育组成因素间的相互关系(体育主要由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社会体育三因素组成)(一)三者的共同点:·都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都是身体直接参与活动·都要求身体的全面发展,都能提高有机体的机能能力·都具有教育和教学因素·在内容和手段上,有许多是三者共同的(二)三者的区别第三章·体育与人和社会的关系1.体育在适应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要注意哪些基本规律?(1)体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统一性规律(2)体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规律(3)体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和个体差异性规律2.简述体育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一)社会生产力状况决定着体育的发展1.生产力制约着体育的发展规模与发展速度2.生产力制约着体育的功能,目的的制定结构3.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体育的发展(二)体育对社会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体育运动能增强劳动者的体质,提高劳动能力,提高生产率2.体育运动可减少劳动者的病假率,提高出勤率,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3.体育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1)体育能振奋民族精神,提高民族威望,激发爱国热情(2)体育运动能美化生活,陶冶情操,移风易俗,改造社会(3)体育运动能培养现代人的社会意识和心理素质第四章·体育的功能1.体育功能体育功能是指体育以其自身特点作用于人和社会所能产生的良好效益和影响。
(完整版)体育概论知识点
![(完整版)体育概论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c545bdead02de80d4d840a9.png)
引论体育学是从宏观上研究体育的一门学科,它从整体上认识体育全过程的一般规律,抽象地反映出体育的主要特征,准确揭示其本质,以使体育这种社会实践活动朝着更有利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第一章体育概念1.直到18世纪60年代,法国卢梭的名著《爱弥儿》才出现“体育”一词。
2.体育的本质: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3.体育的概念:体育是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
4.体育概念分类:分类标准分类结果体育实施场所家庭、学校、社区体育体育参与者年龄婴幼儿、青少年、中老年体育体育参与者职业农民、工人、军人、知识分子体育体育发展形态古代、近代、现代、当代体育5.体育三种形态:体育教育、竞技运动、健身休闲。
(外部表现形式)体育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通过身体运动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主体部分是学校。
竞技运动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和集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系统的训练和竞赛。
当今政治和资本这两个因素几乎成为竞技运动能否成功组织实施的关键条件。
健身休闲是人们在可以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内,为了身体健康及心理愉悦而参与的体育活动。
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是健身休闲的重要特征。
活动基础的兴趣性和活动过程的娱乐性是健身休闲的另一重要特征。
第二章体育功能第一节体育功能概述1.功能: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和效能。
2.构成功能的两大要素:本质属性、社会需要。
3.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第二节体育的本质功能健身、教育、娱乐。
一、体育的健身功能:①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
②提高呼吸系统机能水平。
③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
④调试保持心理健康。
⑤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
二、体育的教育功能:①教导基本的生活能力。
体育概论知识点
![体育概论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c2f16164a7302768e9939f6.png)
引论体育学是从宏观上研究体育的一门学科,它从整体上认识体育全过程的一般规律,抽象地反映出体育的主要特征,准确揭示其本质,以使体育这种社会实践活动朝着更有利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第一章体育概念1.直到18世纪60年代,法国卢梭的名著《爱弥儿》才出现“体育”一词。
2.体育的本质: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3.体育的概念:体育是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
4.体育概念分类:分类标准分类结果体育实施场所家庭、学校、社区体育体育参与者年龄婴幼儿、青少年、中老年体育体育参与者职业农民、工人、军人、知识分子体育体育发展形态古代、近代、现代、当代体育5.体育三种形态:体育教育、竞技运动、健身休闲。
(外部表现形式)体育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通过身体运动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主体部分是学校。
竞技运动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和集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系统的训练和竞赛。
当今政治和资本这两个因素几乎成为竞技运动能否成功组织实施的关键条件。
健身休闲是人们在可以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内,为了身体健康及心理愉悦而参与的体育活动。
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是健身休闲的重要特征。
活动基础的兴趣性和活动过程的娱乐性是健身休闲的另一重要特征。
第二章体育功能第一节体育功能概述1.功能: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和效能。
2.构成功能的两大要素:本质属性、社会需要。
3.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第二节体育的本质功能健身、教育、娱乐。
一、体育的健身功能:①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
②提高呼吸系统机能水平。
③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
④调试保持心理健康。
⑤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
二、体育的教育功能:①教导基本的生活能力。
体育概论笔记
![体育概论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a645f0a2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70.png)
体育概论是一门研究体育基本特征、发展规律以及体育与社会、文化、经济等关系的学科。
在学习体育概论时,做好笔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程内容。
以下是一些关于体育概论的笔记要点:
1. 体育的概念与特征:了解体育的定义、体育的基本特征以及体育与运动、竞技、健身等概念的区分。
2. 体育的功能与价值:掌握体育在健康、教育、娱乐、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功能,以及体育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价值。
3. 体育的历史与发展:了解体育的起源、古代体育、现代体育以及体育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4. 体育与社会:研究体育与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文化、社会变迁等方面的关系,了解体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5. 体育与文化:掌握体育与文化传承、文化交融、文化创新等方面的关系,了解体育在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6. 体育与经济:研究体育与经济发展、体育产业、体育市场、体育消费等方面的关系,了解体育在经济领域中的价值和作用。
7. 体育与教育:了解体育与教育的联系、体育在教育中的作用以及体育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地位。
8. 体育与传媒:掌握体育与传媒的关系、体育传媒的特点和作用,了解体育在传媒领域中的影响和传播。
9. 体育与法律:了解体育与法律的关系、体育法律的基本制度和规范,以及体育在法律领域中的权益保障。
10. 体育与伦理:研究体育与伦理的关系、体育伦理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了解体育在伦理领域中的道德责任和行为规范。
以上仅为体育概论笔记的部分内容,实际学习过程中,还需根据具体课程和教材进行详细记录和整理。
同时,做好笔记的同时,也要关注课堂讲解、实践环节以及与同学的讨论,以提高学习效果。
(完整版)体育概论知识点
![(完整版)体育概论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c545bdead02de80d4d840a9.png)
引论体育学是从宏观上研究体育的一门学科,它从整体上认识体育全过程的一般规律,抽象地反映出体育的主要特征,准确揭示其本质,以使体育这种社会实践活动朝着更有利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第一章体育概念1.直到18世纪60年代,法国卢梭的名著《爱弥儿》才出现“体育”一词。
2.体育的本质: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3.体育的概念:体育是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
4.体育概念分类:分类标准分类结果体育实施场所家庭、学校、社区体育体育参与者年龄婴幼儿、青少年、中老年体育体育参与者职业农民、工人、军人、知识分子体育体育发展形态古代、近代、现代、当代体育5.体育三种形态:体育教育、竞技运动、健身休闲。
(外部表现形式)体育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通过身体运动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主体部分是学校。
竞技运动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和集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系统的训练和竞赛。
当今政治和资本这两个因素几乎成为竞技运动能否成功组织实施的关键条件。
健身休闲是人们在可以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内,为了身体健康及心理愉悦而参与的体育活动。
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是健身休闲的重要特征。
活动基础的兴趣性和活动过程的娱乐性是健身休闲的另一重要特征。
第二章体育功能第一节体育功能概述1.功能: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和效能。
2.构成功能的两大要素:本质属性、社会需要。
3.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第二节体育的本质功能健身、教育、娱乐。
一、体育的健身功能:①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
②提高呼吸系统机能水平。
③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
④调试保持心理健康。
⑤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
二、体育的教育功能:①教导基本的生活能力。
体育概论知识点
![体育概论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c19f5924afe04a1b071ded6.png)
引论体育学是从宏观上研究体育的一门学科,它从整体上认识体育全过程的一般规律,抽象地反映出体育的主要特征,准确揭示其本质,以使体育这种社会实践活动朝着更有利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第一章体育概念1.直到18世纪60年代,法国卢梭的名着《爱弥儿》才出现“体育”一词。
2.体育的本质: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3.体育的概念:体育是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
4.体育概念分类:分类标准分类结果体育实施场所家庭、学校、社区体育体育参与者年龄婴幼儿、青少年、中老年体育体育参与者职业农民、工人、军人、知识分子体育体育发展形态古代、近代、现代、当代体育5.体育三种形态:体育教育、竞技运动、健身休闲。
(外部表现形式)体育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通过身体运动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主体部分是学校。
竞技运动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和集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系统的训练和竞赛。
当今政治和资本这两个因素几乎成为竞技运动能否成功组织实施的关键条件。
健身休闲是人们在可以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内,为了身体健康及心理愉悦而参与的体育活动。
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是健身休闲的重要特征。
活动基础的兴趣性和活动过程的娱乐性是健身休闲的另一重要特征。
第二章体育功能第一节体育功能概述1.功能: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和效能。
2.构成功能的两大要素:本质属性、社会需要。
3.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第二节体育的本质功能健身、教育、娱乐。
一、体育的健身功能:①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
②提高呼吸系统机能水平。
③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
④调试保持心理健康。
⑤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
二、体育的教育功能:①教导基本的生活能力。
体育概论重点
![体育概论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8715bd37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3c.png)
体育概论重点1.体育构建的原则:历史性原则;普遍性原则;实践性原则;逻辑性原则。
2.体育的定义: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人的心身发展的文化活动。
体育的基本表现形式是人的有规则的身体运动,体育的基本任务是对人自身的改造,体育的作用对象是参与者的“自身自然”,任何体育实践都是社会实践活动。
3.体育产生的动因:余力论,巫术论,劳动论,游戏论,模仿论,需要论(内因:军事论)4.原始体育发展的一般过程:身体活动萌芽时期、身体练习形成时期、竞技赛会产生时期。
5.体育产生的内部原因:人的生存需要,人的健康需要,人的精神需要,人的休闲娱乐需要。
6.体育形成的基本条件:人类需要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人类必须具备较为复杂的生产手段,人类必须具备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
7.体育运动项目产生的方式演变、模仿、借用、设计。
8.体育运动项目产生的特点:体育运动项目的地域特点、体育运动项目的时代特点。
9.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和简单的社会分工是体育产生的社会基础。
10.体育运行:主要指在一定资源约束下,通过体育参与群体的组织分配而实现一定目标,任务的过程或活动,即体育的现实存在和作用社会的过程。
11.体育运行结构:主要指各个体育活动参与者“地位-角色”之间的稳定的制度化关系,主要包括体育运行的主体结构,体育运行的客体结构和体育运行的过程结构。
12.体育运行的基本要素:体育运行的目标要素,体育运行的资源要素,体育运行的规范要素。
13.体育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实现机制和调节机制。
14.体育运行的条件:自然环境条件(影响运动项目的运行,影响体育文化的运行,影响体育景观的形成),经济条件(影响体育运行的规模,速度;规格,方向;性质,状态),政治条件(影响体育运行的性质;功能;结构),文化心理条件,国际生存条件。
15.体育功能:即体育在人类社会发展或人的发展中所能产生的作用。
16.体育功能的特点:体育功能的特殊性;客观性;主观性;流变性;工具性。
《体育概论》考试重点
![《体育概论》考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540616d2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1d.png)
《体育概论》考试重点《体育概论》考点1.体育概念的定义:体育是以⾝体运动为基本⼿段,促进⾝⼼发展的⽂化活动2.体育的三种形态:体育教育、竞技运动、健⾝休闲3.体育的功能就是指体育这⼀活动对⼈和社会所能发回的有利作⽤和效能4.体育的本质功能:1)体育的健⾝功能①提⾼⼈体⼼⾎管系统机能⽔平②调试和保持⼼理健康③提⾼呼吸系统机能⽔平④促进⾻骼和肌⾁的⽣长发育⑤延年益寿,提⾼⽣活质量2)体育的教育功能①教导基本的⽣活能⼒(⾛、跑、跳、投)②传授体育的⽂化知识③教导社会规范,促进⼈的社会化(社会⾏为规范、社会价值观念)④开展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3)体育的娱乐功能5.体育的延伸功能1)体育的经济功能①体育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②体育产业发展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③体育产业的发展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2)体育的政治功能①提⾼国家威望,振奋民族精神②表明国家政治⽴场,为外交服务③呈现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6.体育⽬的:是规定体育要实现的结果或要达到的标准7.我国的体育⽬的:“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改善⼈们⽣活⽅式,提⾼⽣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健康、⽂明发展”8.我国的体育⽬标1)增强体质、增进健康2)丰富社会⽂化⽣活3)提⾼运动技术⽔平9.体育过程:是指通过⾝体运动⼿段促进⾝⼼和谐发展的实践过程10.运动负荷:⼜称⽣理负荷,是指个体进⾏⾝体练习时所承受的⽣理负担量11.体育过程控制类型按照时间分类:预先控制、现场控制和事后控制12.(论述)体育教育过程:1)体育教育过程的本质体育教育过程是指在体育过程中为了实现体育教学⽬标,体育教师有组织、有计划地向学⽣传授体育知识、运动技能和卫⽣保健知识,使学⽣接受体育⾏为和体育道德的教学活动过程。
体育教育过程是决定体育课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是由体育教师和学⽣共同配合完成的;是⼀种系统运⾏过程。
2)体育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体育教师、学⽣、体育教材和体育媒介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学⽣既是体育教育的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体育教材是体育课上教师授课的内容,是学⽣知识的源泉;体育媒介是完成教学的⼿段和⽅法,是师⽣之间信息沟通的桥梁,保证体育教学在⼀定的时间和空间内有序地进⾏3)体育教育过程的基本任务①学习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②促进学⽣⾝⼼健康发展③培养学⽣社会适应能⼒④促进校园体育⽂化形成⑤促进师⽣之间和谐共处4)体育教育过程的基本规0律①运动技能学习规律②运动负荷变化与控制规律③体育知识学习和运动认知的规律④体育学习集体形成与变化规律13.竞技运动过程的本质:“与⼈夺标”的训练理念14.⾝体运动的构成要素:⾝体姿势、⾝体运动轨迹、⾝体运动时间、⾝体运动速度、⾝体运动频率、⾝体运动⼒量和⾝体运动节奏(7要素)15.从运动⽣物⼒学⾓度看,体育运动技术有运动学特征、动⼒学特征和综合性特征16.(简答)体育运动技术动作质量和效果的综合评定1)体育运动技术动作的准确性①从技术上看运动技术动作是否符合技术的规格要求②从所要达到的具体⽬的和效果上看运动技术动作的准确性③从形式上看运动技术动作的准确性2)体育运动技术动作的协调性其标志是动作连贯、节奏合理、各要素配合恰当,⾝体及⾝体各个部分在完成动作的过程中协调配合。
体育概论知识点第一章
![体育概论知识点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aef8440e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31.png)
体育概论知识点第一章第一章体育的概论一、体育的概论1、体育(广义的,亦称体育运动)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其发展受一定的政治和经济的制约,也为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服务。
2、体育(狭义的)是通过身体活动,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技术,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
它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体育概念的歧见1、体育概论争论的焦点:体育到底应不应该包括竞技体育,或者说竞技运动属不属于体育。
2、体育概论争论的根源:由于人们对体育本质的理解不同。
3、体育本质:是指体育本身所特有的不同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
三、体育概论的建构1、概念:体育建构是赋予体育社会意义,并依据其意义整合相关社会活动,使它们结合成一个互动的整体,而确定体育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
2、原则:历史性原则:普遍性原则;实践性原则;逻辑性原则。
四、体育与其它身体活动的比较1、体育与劳动之间的关系联系:⑴劳动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改造了人的“自身自然”;⑵劳动是体育获取实践手段的源头之一;⑶劳动是促进体育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动因。
区别:⑴目的不同:劳动是以获取物质资料、以满足人类生存、生活需求而进行的身体活动,他是人类基本存在方式之一;体育则是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娱乐身心,或者挖掘人体自身潜能,提高运动技能等为主要目的。
⑵作用对象的不同:劳动过程中的身体活动是以生产资料为作用对象;体育则以“自身自然”为作用对象。
⑶有鉴于两者作用对象的不同,两者活动的表现方式也不完全相同:劳动中身体活动是按照所选定的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所决定的,并不以劳动者的主观心理感受为出发点;体育活动中,参与者主观感受是选择身体活动方式的前提。
2、体育与军事的关系联系:⑴体育活动是军队训练的手段;⑵战争工具的改革,又为体育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促进了新的体育运动项目的产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概论知识要点一、体育概念是什么?答: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体育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遵循人体身心的发展规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达到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丰富社会文化生活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是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个专门的科学领域。
体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体育的广义概念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它是社会总文化的一部分,其发展受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制约,并为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服务。
体育的狭义概念是一个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过程;是对人体进行培育和塑造的过程;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体育功能是什么?答;体育的功能分三个层次:自然质功能,结构质功能,系统质功能。
1)自然质功能:人类在进化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走、跑、跳、投、攀登、爬越等各种运动方式,可以看作是体育的最原始的形式。
这些运动方式对人类做产生的功效,就是体育的自然质功能。
2)结构质功能:人们在体育的自然物的基础上,改变其外部结构,使其赋予了新的功能,称之为结构质功能。
3)系统质功能:当一事物从自然质系统、结构质系统在进入社会系统时,这一事物就会又产生许多以前不具有的功能。
体育的自然质功能:1)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 2)调试和保持心理健康 3)提高呼吸系统机能水平 4)促进少年儿童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 5)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体育的结构质功能: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体育的系统质功能:1)体育的经济功能 2)体育的政治功能★在现代社会中,体育的经济功能表现在那些方面?1)体育经济已成为现代社会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2)体育产业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 3)体育产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怎样理解体育与政治的关系?体育的政治功能有哪些方面的表现?1)体育与政治的关系是客观存在的,这是因为体育文化一旦置身与社会大系统之中,它就自然而然具有了政治功能。
体育是一种文化,而文化的结构可以分三层:最里层是观念层次、中间是制度层次、最外层是器物层次。
一般来说,文化的观念层次与政治的关系最密切,制度层较观念层与政治的关系要疏远些,而器物层几乎与政治无关。
对待体育人们既要承认体育要受到政治的制约和影响,同时也要看到体育也能够为政治服务。
另外体育作为特殊的身体文化具有世界性,它可以打破种族,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等等的限制,为全世界各阶层的人所接受。
2)提高国家的威望、振奋民族精神,表明国家政治立场、为外交服务,呈现安定详和的社会环境三、体育目的是什么?我国的体育目的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改善人们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健康、文明发展”。
★实现我国体育目的的途径有哪些?实现我国体育目的、目标有哪些要求?1)不同区域的体育工作、不同形式的体育工作、不同年龄阶段的体育工作、不同对象的体育工作。
2)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依据社会整体发展的需求、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四、体育手段★分析体育核心手段的内涵和外延?1)体育的核心手段是身体运动,人体的运动包括有意识的身体运动和无意识的身体运动;有意识的身体运动又可以分为运动系统的运动和其他系统的运动★分析体育基本手段的内涵和外延六、体育过程是什么?答:体育过程因该是一个体育教学实践与体育运动实践、运动恢复相统一的、相融合的过程。
★体育过程的本质是什么?1)体育过程是一个促进人全面协调发展的活动过程 2)体育过程中社会需求和个体需要的统一,决定了体育过程是促进人的社会化的过程 3)体育过程是体育实践者运用感官来认识世界的过程。
4)体育过程中学习者的不断发张,决定了体育过程始终是一个内化与外化交错递进的螺旋式上升的运动过程。
★国家应该将体育和竞技运动都搞好,各按各的的规律去办。
提高一过之竞技水平,振奋民族精神;落实全民健身,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全民健康,这都是国家所需要的。
★试述体育文化的含义和基本功能?答;1)育文化包含有精神文化、体育制度文化和体育物质文化,也就是说体育文化由心里、行为、物质三个方面的要素构成。
2)教育和培养的动能、聚合凝聚功能、调节和引导社会生活功能、传承和传播文化的功能、吸收融合先进文化功能、创造、更新文化功能★★★奥林匹克文化有那些特征?答;人文性、象征性、艺术性、多元性、划一性★简述体制和体育体质的概念?1)体质是指在一定的思想观念指导下、有一套法律政策的规范与约束、受一定政府机构管理与监督、由一些经济社会组织或个人运作实行的社会行为系统。
所谓体质,“体”基既结构、系统;“制”既规定,法度,体质既是以一定的具有公信力和权威性的制度所规定的组织形态极其关系模式。
体质作为制度的一个层次,它是对社会运行方式和机制的规定,是指一定的社会更本制度的具体实现方式、结构方式以及为其服务并使其正常运作的运行机制、调控机制和管理体系。
2)体育体制,是关于体育事业的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和职责、权益划分的体系和制度的总称。
★试述体育与人的现代化两者之间的关系?1)体育运动有助于增强现代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责任感 2)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现代人的思维模式 3)体育运动有助于激发现代人的强烈的进去精神,强化现代人的竞争意识 4)体育运动可以促进人的素质的现代化 5)体育运动对现代人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
★从某些重要社会现象的角度分析体育的发张趋势?答: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社会问题会慢慢显现出来,比如自然环境恶化(空气,水源,物种)社会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加大,生活压力加大),社会道德观恶化(人心不古,相互竞争激烈,)体育能够很好的缓解这些问题,具体作用如下:1 体育是促进人的活动及其能力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具体包括体育增强了体质,为德育和智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体育;对人的自然力和社会力的影响日益加大体育对人类个体能力和集体能力的促进作用2 体育是增加社会交往、丰富社会关系的重要纽带,体育增加了社会交往的机会,体育可以培养良好的竞争秩序,使人们的社会关系更和谐,体育是促进人的个性自由发展的重要条件3 体育能够增强体质,体育能够促进个人心理的发展和完善,体育能够促进个人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和进步,体育是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重要手段4 体育运动能够充分地展现个人的魅力,个人在体育中的成就更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同,实现社会价值。
但是体制的相应的改变,现在我国一直走的是体校路线,仍然坚持三从一大的训练方法,使体育失去了某些社会功能,在国外很多业余人士得奥运金牌的时候,我国还是从小训练,专业化才达到一样的水平,在短期内将不会有太大的改变,社会体育俱乐部会慢慢增多,但会很慢,因为人们的意识还没有跟上,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1. 体育的基本概念: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
3. 竞技体育的概念:竞技体育是以竞技运动为手段来促进人的身,心,精神的协调发展的一种体育活动。
4. 体育的属性:健身性,教育性,文化性,竞赛性,技能性,娱乐性,社会性。
5. 体育功能的层次:自然质功能,结构质功能,系统质功能。
6. 体育的自然质功能的体现:(1)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2)调试和保持心理健康;(3)提高呼吸系统机能水平;(4)促进少年儿童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5)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功能。
7. 体育结构质功能的体现:(1)体育的教育质功能;(2)体育的娱乐功能8. 体育的目的:增强人民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为社会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9. 实现我国体育目的,目标的基本途径:按区域划分: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区体育;按形式分:体育教学,体育锻炼,运动训练,运动竞赛。
10. 体育手段的概念:体育手段是人们为了强身祛病,娱乐身心以及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而采取的各种内容和方法的总称。
11. 身体运动的要素:身体姿势,动作的轨迹,动作的时间,动作的速度,动作的速率,动作的力量,动作的节奏。
12. 体育的基本手段:体育教学,体育锻炼,体育游戏,体育训练,体育竞赛。
13. 科学体育的概念(1)有关身体联系的全部知识,这些知识是同整个概念体系相联系并作用为一种理论——它确定那些可以预见,评价和证实社会生活圣剑中生物力学的和精神的效果的原则。
(2)对体育进行多层次、多视角以至全方位的研究,并反复验证所形成的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14. 体育科学的发展趋势:体育科学呈现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趋势。
15. 体育科学的发展:(1)体育科学呈现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趋势。
(2)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加快体育科学自身完善(3)体育科学研究密切联系实际并为体育实践服务。
16. 体育科学体系:概念是指体育科学内部的结构以及各学科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关系。
学科分类:按学科性质分类:1.体育社会学学科,基础学科,运动学学科;2.体育自然科学类,体育社会科学类,体育管理科学类;3.运动人体科学,体育人文社会科学,体育管理及交叉科学。
按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分类:社会科学学科群,人文学科群,生物学科群。
17. 体育过程的结构:体育教学,运动实践,恢复三阶段结构观。
18. 体育过程的要素:体育人,体育中介,体育学习者。
19. 体育文化的概念:体育文化是在增加健康,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财富,包括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组织及规范体育活动的各种思想,制度,伦理道德,审美观念,还包括未达成目标的各种改革举措以及相应的成果。
20. 体育文化的含义:体育精神文化,体育制度文化,体育物质文化。
21. 体育精神文化包括: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互动中对体育产生的价值观念,心理倾向以及通过抽象的声音,色彩等表现体育精神的艺术文化等。
22. 体育制度文化包括:体育中人的角色,地位以及各种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为促进体育的发展而形成的各种组织机构,人们围绕着体育而创造的各种直接影响体育活动的原则,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条例以及管理体制及风格等。
23. 体育物质文化包括:凝结体育文化特质的各种物质产品,如体育场地,设施,器械和装备以及锻炼和运动的环境。
24. 体育体制的概念:指国家组织管理体育的各种机构,各项制度和准则的总和。
25. 我国的体育体制: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举国体制。
26. 举国体制的特点:中国体育事业在一定的时期内,为了一定的目标和需要,能够有效的统一,集中国家的力量使某些方面迅速提高的体育发展机制及相应的一套组织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