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支持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与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合集下载

心理综合干预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心理综合干预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治疗 后 8周时 的心理健康 状态。 1.4 统计学 方法 采 用 SPSS 21.0统计 软件 进行 统计 分析 ,计 量资料用 (x±s)表示 ,采 用 t检验 进行 比较 ,以 P<0.05为差异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工作单位 :274300 单县 山东省单县 中心 医院肿瘤一科 张 玉 玲 :女 ,本 科 ,主 管 护 师 收 稿 日期 :2018—01—24
1.2.2 观 察 组 在 对 照 组 的基 础 上 ,患 者 在 化 疗 前 3 d进 行 综 合 心理干 预 ,心 理综合 干预护理 人员均进 行过 培训。①护 理人 员针对性地对负性情绪 的患者进行 的个体心理疏 导及心理支持 治疗 ,每周 1次 ,每次 30 rain。② 护理人员组织患者及 患者 家属 进行 集体 的心理干 预治 疗 ,每 周 1次 ,每 次 1 h。③ 护理人 员进 行非 小细胞癌及抗癌知 识普及。④护理人员组织病友 之间进行 互助活动 ,相 互讲 述 抗 癌 的注 意事 项 及 个人 经 验 ,每周 进 行 1 次 ,每次 1 h,本 次纳 入的观察组 患者 实行心 理干预 措施 的时 间 累计 达 到 25 h。 两 组 患 者 均 随访 8周 。 1.3 观 察 指 标 ① 采 用 生 活 质 量调 查 问卷 (QLQ—ccc) 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 8周 、16周时 的生活质 量 。②采 用抑郁 自评 量 表 (SDS)L6 J、焦 虑 自评 量 表 (SAS) 比较 两 组 患 者 治 疗 前 及
[7] 刘薇.护理干预在食 管癌 术后 早期 营养 支持 治疗 中的应 用 [J].护 理 研 究 ,2017,31(6):683—686.

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癌性疲乏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癌性疲乏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摘要: 目的 探讨 护 理 干预 对肺 癌 患者癌 性 疲乏 与 生 活质量 的 影响 。方 法 选择 2 0 0 7年 1月一
20 0 8年 1 2月在我 院住 院确诊 为肺 癌且存 在 癌性 疲 乏 的患 者 2 5例 , 常 规护 理 基础 上进 行 综 合 1 在 护理 干预 , 用肺癌 生存质 量量表 ( O T L —4 ) 观 察 干预 前后 患者 疲乏程 度 及 生活质 量 的 应 E R CQ Q c 3 ,
4 ・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N rn . r2 1 . o.0.N . us  ̄ Ma. 0 0 V 11 i o2
护 理 干 预 对 肺 癌 患 者 癌 性 疲 乏 与 生 活 质 量 的 影 响
程 宝霞 , 洪涵涵 , 陈丽调 , 卢根娣
( 第二 军 医大学 附属 长征 医院 , 海 2 0 0 ) 上 0 0 3
和痛苦进 而产生 的一系列 主观症状 , 主要 特征 : 由癌
害 ; 除标 准 : 排 ①病 情 严 重无 法 完成 量 表者 ; 患 有 ② 精神疾 病者 ; ③合并肺 结核 或其他感 染性疾 病 ; ④依
从 性差 。最终 纳入 符 合 条件 的肺 癌 患 者 2 5例 , 1 其 中男 17例 , 7 3 女 8例 ; 平均 年 龄 ( 9 8- . ) ; 5 . 1 6 岁 原 - 7 发灶 : 中央型 9 2例 , 围型 13例 ; 瘤分 期 : 期 周 2 肿 I I
随着社会 人 口老龄 化 的逐渐 严 重 , 恶性 肿 瘤 已
经成 为危害人 类健康 的重要杀 手 。癌 症诊断 与治疗
所带来 的不 良反应令人 苦恼且 长期存 在 , 如疲 劳 、 疼 痛、 社会 孤独感 、 际关 系 障碍 , 人 以及对 于 复 发及 死

心理护理干预对癌症化疗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心理护理干预对癌症化疗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缩 , 致 产 程 延 长 , 产 人 数 增 多 。对 分 娩 全 过 程 进 行 心 理 干 预 导 滞
消耗 , 使产妇愉快而 自信 并精力 充沛地迎 接产程 到来 。护士在
床 边 抚 摸 她 们 的手 , 导 她 们 正 确 的 屏 气 和 用 力 方 法 , 其 增 强 指 使
障碍。2组患者 的一般资料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0 0 ) P> .5 ,
具 有 可 比性 。
12 方 法 治 疗 组 : 常 规 护 理 的 基 础 上 给予 心 理 护 理 干 预 , . 在
即治疗前护理 人员先 与患者及 家属 交谈 , 进行心理健康宣教 , 解 释其提 出的疑问 , 心解答 , 解治疗过程 中的注意事项 、 耐 讲 可能 出现的副作 用及 预防措施 , 鼓励患者保持一种战胜疾病的信心 ,
对 照组 5 5例 。 所 有 入组 患 者 无精 神疾 病 史 , 部 疾 病 史 及 智 能 脑
关键 词 : 瘤 ; 理 护 理 ; 活 质 量 肿 心 生
中图分类号 : 43 7 R 7.3
目前 癌 症 是 严 重 威 胁 人 民生 命 健 康 的疾 病 , 年 来 发 病 率 近
逐渐 升高 , 化疗是治疗癌症 的主要手段 , 有效率高 。但是 目前 的 肿瘤 化疗 多采 用联合用 药 , 往往进行 多周期化疗 , 间较长 , 且 时
1 资 料 与方 法
1 1 一般资料 .
选取本 院 自 20 09年 9月 1日 ~ 0 1年 1 21 0月
予 1常的常规护理 , 3 并讲解化疗 的副作用及预防措施。
13 观 察 指 标 . 治 疗 组 和 对 照 组 患 者 于 人 院 当天 ( 疗 前 ) 治 和

心理护理干预对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心理护理干预对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心理护理干预对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90例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应用SF-36量表分析生存质量。

结果实验组在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八个角度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提高化疗患者生存质量。

标签:化疗;护理;生活质量化疗chemotherapy (化学治疗),即用化学合成药物治疗疾病的方法。

化疗是目前治疗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1],化疗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将正常细胞杀死,还能导致胃肠功能紊乱、骨髓抑制等副作用,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因此临床需要高度重视提高化疗患者的生存质量。

心理护理干预是现代护理学的一个重要部分[2],对化疗患者提供心理、生理、社会的支持和照护,本研究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对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旨在为临床康复及预后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化疗患者均为我院2008年8月~2012年10月收治的患者,均有完整的临床随访资料,共观察90例(男43例,女47例),年龄43~68岁,平均52.6岁。

临床资料显示基础疾病胃癌31例,肺癌24例,结肠癌35例,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1.2.1 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共43例进行常规治疗常规护理,其中男性21例,女性22例,实验组患者共47例(男22例,女25例),实验组进行特征性的心理护理干预。

两组患者在年龄、文化程度,工作环境,社会关系、用药方式等相关因素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2研究者逐一向被试者进行面谈式问卷调查,发放问卷90份(采用随机抽样),回收问卷90份,有效问卷90份,有效回收率100%。

1.3 护理干预1.3.1 心理干预由于所有患者化疗都有手术史,免疫力降低,心理承受能力下降,易产生急躁悲观心理:①建立相互信赖的护患关系:主动与患者沟通,从生理、心理、社会因素等多方面做出综合评估;②要认真耐心地倾听患者对化疗的心理感受,排除患者恐惧心理,详细介绍化疗的注意事项及流程;③化疗后定时在较安静的环境播放不同的音乐,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消除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④让已经在化疗的患者或化疗结束的患者现身说法,讲述化疗过程中的积极应对措施。

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肺癌患者焦虑及抑郁等负性情绪的临床效果分析

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肺癌患者焦虑及抑郁等负性情绪的临床效果分析

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肺癌患者焦虑及抑郁等负性情绪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肺癌患者焦虑及抑郁等负性情绪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肺癌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首先介绍了心理护理干预的定义,然后分别分析了其对肺癌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影响,以及对其他负性情绪的影响。

随后探讨了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机制。

研究表明,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显著减轻肺癌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

最后结论指出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肺癌患者负性情绪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但仍需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未来应该加强对心理护理干预策略和机制的探讨,以更好地帮助肺癌患者应对负性情绪。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肺癌患者、焦虑、抑郁、负性情绪、临床效果、效果机制、未来研究、结论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身心负担。

肺癌患者往往面临着疾病本身的痛苦、治疗的副作用以及未来的不确定性,这些因素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

而焦虑和抑郁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影响其治疗的效果和预后。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肺癌患者焦虑及抑郁等负性情绪方面的临床效果。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焦虑的影响,探讨其在减轻焦虑症状、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方面的作用机制;2. 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抑郁的影响,研究其在缓解抑郁情绪、改善生活质量方面的效果;3. 调查心理护理干预对其他负性情绪,如烦躁、恐惧等的影响情况,分析其在各方面情绪管理中的作用;4.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机制,揭示其通过何种途径实现对肺癌患者负性情绪的干预效果。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旨在为进一步完善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为改善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提供实用指导。

1.3 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肺癌患者焦虑及抑郁等负性情绪方面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科研课题论文: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科研课题论文: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临床医学论文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将60例肺癌患者按照奇偶数字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3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根底上采用临床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睡眠质量及护理后生活质量。

结果:〔1〕对照组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睡眠质量无统计学差异,但观察组护理干预前后睡眠质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QLQC-3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科学的护理干预可改善肺癌化疗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应加以推广及应用。

【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xx年来我国肺癌发生及病死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开展趋势,其病死率在各类恶性肿瘤中也居于首位[1]。

据一项统计学数据显示我国20xx年后成为世界肺癌患病第一大国。

肺癌包括各种类型,主要包括非小细胞肺癌与小细胞肺癌两种类型。

目前化疗仍然是肺癌患者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在对患者进行化疗的时候,由于化疗药物对机体产生的影响,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睡眠与生活质量,因此在对其进行化疗的同时,还应采取必要的护理干预措施。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入组对象为20xx年4月至20xx年4月入住我院的6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本组患者按照奇偶数字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数均为30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见下表1所示。

由表所示,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导手册,内容包括肺癌患者常见化疗方案、化疗方法、化疗药物常见不良反响、并发症类型、预防并发症方法等。

化疗开始前发给患者健康教育指导手册,对指导手册内容进行通俗易懂的解释,及时答复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使患者对化疗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在化疗过程中更加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和护理。

心理支持护理对癌症化疗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生活质量的影响重点

心理支持护理对癌症化疗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生活质量的影响重点

・护理学・心理支持护理对癌症化疗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王敏丽 毛美君317502浙江省台州,台州肿瘤医院肿瘤内二科DOI:10.3760/cma.j.issn.1008-6706.2016.05.042 【摘要】 目的 观察心理支持护理对癌症化疗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癌症化疗患者心理干预措施制定提供参考。

方法 选择96例需行化疗治疗的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心理支持护理,干预3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估,采用自我感受负量表评估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情况,采用生活质量量表评估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

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组干预后照护体力负担、经济负担、情感负担、社会负担、家庭负担、心理负担、自我感受总评分分别为(9.77±2.28)分和(7.44±3.33)分,(21.11±4.16)分和(14.02±5.47)分,(10.88±2.55)分和(8.02±2.32)分,(12.77±2.57)分和(8.78±2.65)分,(11.38±2.88)分和(8.71±2.42)分,(27.95±3.63)分和(21.81±3.63)分,(92.82±10.41)分和(67.22±11.53)分,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3.551、3.337、3.773、3.994、3.606、3.731、3.602,均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总分、症状条目、情绪条目、他人关系条目得分分别为(33.05±3.82)分和(36.21±4.44)分,(30.46±3.48)分和(35.38±5.36)分,(18.22±3.35)分和(22.47±3.28)分,(100.06±9.05)分和(115.81±11.15)分,观察组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3.647、3.532、3.348、3.575,均P<0.05)。

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化疗过程中的生存质量影响分析

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化疗过程中的生存质量影响分析

患者心理情绪 的改变 , 影 响到肿 瘤的化疗效果 。本 文选 择本
院肺癌患 者 , 观察心理护理 干预对此类患者化疗过程 中生存 质量 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 。
1 资料 与 方 法
1 . 1 一般资料
选 择本 院 2 0 1 1 年 3 月~ 2 0 1 4年 3月 收 治 的
5 0 例肺癌 患者 , 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 实均为非小 细胞肺癌 , 且均 实施化疗 , 所选患者能 够和医护人员 正常交流沟通 , 能
肺癌是 常见的呼吸系统肿瘤疾病 , 肺 癌患者的死亡率较
乐 的爱好程度及 爱好的 曲 目等 , 选择适合 患者 的轻音 乐 , 通 着患者 的心理 情绪 , 使 患者精神振奋 , 信心增 加。④让患者
了解 机体 内部 的抗击癌 细胞 机制 , ? 肖除患者对肺癌方面知识 的误 解 , 提 高患者认 知并提高患 者对疾病 的治疗效果 的信 心 程度 , 同时让患者 了解化疗过程 中所 用的化疗可能会产 生的 不 良反应 , 让患 者做好化疗不 良反应方面 的心理准备 。 1 . 3 观察 指标 对两组 患者干预 前和干预后分 别采用癌症 化疗 患者生 活质量 量表 ( Q L Q — C C C ) 对 患者进 行生存 质量评 定。两组患者干预前和 干预后分 别采 用卡氏功能状 态量表进
统计 学意义 ( p < 0 . 0 5 ) 。结论
得临床护理借 鉴。
心理护理有助 于改 善肺 癌患者化疗过程 中的生存 质量 , 护理效果 显著 , 值
【 关键词 】 肺癌 ; 化疗 ; 心理护理 ; 生存质量
D O I: 1 0 . 1 4 1 6 4  ̄ . e n k i . c n 1 1 — 5 5 8 1 / r . 2 0 1 5 . 0 4 . 1 3 1

心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心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心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目的:心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评价。

方法:本文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54例肺癌化疗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心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指标评分结果。

结果: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30%(26/27),对照组为62.96%(1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的生活质量指标(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以及心理功能)评分结果和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肺癌化疗患者采用心理干预措施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各项生活功能指标,改善其不良心理情绪状态,提高化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标签:心理干预;肺癌化疗;生活质量;影响效果;评价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肺癌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当前已经逐渐成为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疾病,一旦患病后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健康状况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同时对于患者的心理方面也产生了很大的焦虑,使得患者容易引起失眠、恐惧等不良症状,进一步引起患者对自身身体健康状况的认识偏差,很多情况下会采用一些消极的方式来回避困境和疾病,因此针对肺癌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开展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指导工作非常必要,对于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促进其早日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选取了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54例肺癌化疗患者,分别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和基础护理方式,对实施不同护理措施后的护理干预效果加以评价,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试验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2月-2015年5月进行治疗的54例肺癌化疗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

护理组,男16例,女11例;年龄44~81岁,平均(61.21±13.35)岁。

整合式心理干预联合阶段性认知行为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心理弹性与情绪的影响

整合式心理干预联合阶段性认知行为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心理弹性与情绪的影响

•肿瘤科护理•整合式心理干预联合阶段性认知行为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心理弹性与情绪的影响孙雪洁 姚洁林 王慧如 韩杰 刘淑珍 赵文静【摘要】 目的 分析积极的情绪、投入、关系、意义和成就幸福模式(PERMA)整合式心理干预联合阶段性认知行为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医院行肺癌化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PERMA模式整合式心理干预联合阶段性认知行为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心理弹性及情绪状况。

结果 基于PERMA模式整合式心理干预前,两组患者行为、认知、躯体及情感疲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行为、认知、躯体及情感疲乏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前,两组患者心理弹性水平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乐观、力量、坚韧及总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基于PERMA模式整合式心理干预联合阶段性认知行为护理,能够降低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提高心理弹性水平,患者焦虑、抑郁不良情绪得到有效缓解。

【关键词】 PERMA模式;整合式心理干预;阶段性认知行为护理;肺癌;化学治疗;癌因性疲乏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23.20.021Effects of integrate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combined with staged cognitive behavioral nursing oncancer-related fatigue,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nd emo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hemotherapy for lungcancer dun SUN Xuejie, YAO Jielin, WANG Huiru, HAN Jie, LIU Shuzhen, ZHAO Wenjing (Beijing TsinghuaChanggung Hospital Affi liated to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2218,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the positive emotions, engagement, relationships, meaning and achievement well-being(PERMA) model integrate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combined with staged cognitivebehavioral care on patients undergoing chemotherapy for lung cancer. Methods A total of 100 patients whounderwent lung cancer chemotherapy in the hospital from June 2019 to June 2022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subjects.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comparability of basic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groups, they were divided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an observation group, 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car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PERMA model integrate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combined withstaged cognitive behavioral care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care to compare the cancer-related fatigue, psychologicalresilience and emotional status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Before the integrate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basedon the PERMA model,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 cant diff erence in the behavioral, cognitive, physical andemotional fatigue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P>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behavioral, cognitive,physical and emotional fatigue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Before intervention,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diff erence in the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level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observation group's optimism, strength, tenacity and total score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Before intervention,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diff erence in the SAS and SDS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scores of SAS作者单位:102218 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通信作者:赵文静,女,本科,副主任护师,护理部副主任肺癌为我国目前发病率最高的肿瘤,机体免疫功能与其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多数肺癌患者存有免疫抑制现象,且具有家族聚集性、遗传易感性[1-2]。

心理行为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心理行为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础上进行意象性的想象, 意象内容录制在音乐光盘内, 在柔和细腻的背景音乐的衬托下播放。实验流程: 患
者轻闭双眼, 仰卧在实验床上静卧休息 1 一5 , 0 1mn直 i 至各项生理指标( 血压、 脉搏、 呼吸等) 稳定对症配乐 ( 聆听、 欣赏音乐2mn放松内心意象2mn继续聆 0 , i 0 , i 听、 欣赏音乐2 mn 。整个实验程序在患者不给药的 0 ) i 时间进行, 每天2 每次6mn每疗程2d 次, 0 , i 0 o 2 生活质量评定标准: . 采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 医院肿瘤内科罗健博士和孙燕教授修订编制的中国癌
指患者人院后化疗前测查;. 2化疗中测查: 2 第 周期给
药3 时测查;. d 3化疗后测查: 2 第 个周期给药结束后 7 左右测查。 d
3统计分析方法: .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比较采用均 数的 u 检验方法。
舒张 行为 研究表明〔’, 压。 学家 ’‘放松可产生与 “〕 , 焦虑
反应相反的生理效果, 是对减轻焦虑抑郁, 提高自 信心 的有效干预技术。() 3注意力分散作用。本研究通过
540 , a 20 1C i h n
( t c O j te os viqatol ( O ) ug c ceo e p ptn ws A sat b cv o e e ul f Q L il c e hmt r y et a i b r I ei T b r f i i y f e n a r h a a s n n n i - c a d r co ga ie etn Me os 5 l g c ce o e p ptn wr r dmy r s ae py l i l r no. t d 20 cne hm t r y i t e a o l a e e f s hoc n v i t t h u a r h a ae s e n n s -

心理支持护理对肺癌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心理支持护理对肺癌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心理支持护理对肺癌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作者:袁娟洪宇彤康璐来源:《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年第05期[摘要]目的:观察心理支持护理对肺癌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5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心理支持护理方式,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BP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但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心理支持护理干预的方式,能够使得肺癌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心理负担得到显著减轻,进而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具备较大的临床运用及推广意义。

[关键词]肺癌;自我感受负担;生活质量;心理支持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05-163-01肺癌的发生率较高,在很大程度上威胁着全世界人类的生命健康。

如今,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但提升,但是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非常严重,再加上全球抽烟人数的不断增加,导致肺癌的发生率与致死率不断提升,在中国大部分城市中,肺癌的致死率在恶性肿瘤中位居首位。

现今,肺癌患者手术之后,临床上往往会运用化疗的方式进行辅助治疗,这就会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

如今,现代医疗水平不断提升,心理支持护理的出现,有效排解了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并且有效提升其生活质量及水平。

因此,在肺癌患者化疗期间,运用心理支持护理干预措施,分析肺癌患者的生活状态、心理情况、自我感受负担等变化,汇总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5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中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46-68岁,平均年龄50.22±3.63岁,对照组患中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52.36±5.02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相比无明显差异,可进行比较分析。

心理护理对肺癌患者化疗期间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心理护理对肺癌患者化疗期间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2332017.05护理经验心理护理对肺癌患者化疗期间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朱 剑北京市第六医院 北京市 100007【摘 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肺癌患者化疗期间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将本院接收的行化疗的肺癌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治疗时间为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采用随机数表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比研究,即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41例,其中,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方法护理观察组患者,评价两组护理效果,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毒副作用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心理护理对肺癌患者化疗期间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荐应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肺癌;化疗;生活质量化疗是治疗癌症的重要方法,但是该方法毒副作用强,患者通常比较痛苦。

本院为了寻找更为理想的护理方法,现研究心理护理对肺癌患者化疗期间生活质量的影响,并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入院治疗的82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得一定成果,其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本院接收的行化疗的肺癌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治疗时间为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采用随机数表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比研究,即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41例。

观察组中,男患者24例,女患者17例,年龄范围为48岁至69岁,平均年龄(51.29±11.37)岁,23例腺癌,18例鳞癌,化疗次数2~4次,平均化疗次数(3.25±1.03)次,对照组中,男患者23例,女患者18例,年龄范围为46岁至69岁,平均年龄(51.13±11.07)岁,25例腺癌,16例鳞癌,化疗次数2~4次,平均化疗次数(3.37±1.12)次。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别较小,包括年龄、性别、化疗次数等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化疗耐受性的影响评估

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化疗耐受性的影响评估

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化疗耐受性的影响评估无疑,癌症是一种令人闻风丧胆的疾病,其不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还往往伴随着心理上的折磨。

在癌症治疗过程中,化疗作为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虽然在减轻病情、提高治愈率方面有着显著的疗效,但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了一系列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脱发等,进而影响了化疗的耐受性。

然而,研究表明,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的化疗耐受性具有积极的影响,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首先,心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从而提高化疗的耐受性。

癌症的诊断本身就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加上化疗的副作用和不确定性,很容易导致患者焦虑和抑郁。

这些负面情绪不仅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消极影响,还会干扰化疗的进行。

然而,通过心理干预,如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等,可以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缓解焦虑和抑郁,提高对化疗的耐受性,并且增加对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更好地应对癌症治疗过程中的挑战。

其次,心理干预还可以增强患者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促进积极应对和应对策略的形成。

癌症治疗过程中,患者往往需要面对诸多困难和挑战,如身体不适、社交隔离等,这些状况容易使患者产生消极情绪并丧失对生活的掌控感。

心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增强对自身情绪和行为的觉察,从而更好地应对挑战。

在干预的过程中,患者可以学习到一些积极应对的策略,如积极思考、放松训练等,使其更好地适应化疗带来的不适感,增加耐受性。

此外,心理干预还可以改善患者与医生之间的沟通和信任关系。

患者和医生之间的良好沟通和信任关系对于化疗过程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而癌症的诊断和治疗过程往往需要患者与医生长时间配合,因此建立一个良好的医患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心理干预,患者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医生也可以更加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从而更好地协助患者应对化疗过程中的困难,提高化疗的耐受性。

最后,心理干预可以提供一种全面关怀和支持的环境,帮助患者更好地面对疾病和治疗。

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肺癌患者焦虑及抑郁等负性情绪的临床效果分析

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肺癌患者焦虑及抑郁等负性情绪的临床效果分析

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肺癌患者焦虑及抑郁等负性情绪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肺癌患者焦虑及抑郁等负性情绪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从心理护理干预的概念和方法出发,介绍了其在肺癌患者中的应用现状,探讨了其对患者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其生存质量。

进一步的结论指出,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肺癌患者的心理负担具有积极效果,在综合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未来的研究和实践仍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和应用心理护理干预,从而提升肺癌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肺癌、心理护理干预、焦虑、抑郁、生存质量、临床效果、肺癌患者1. 引言1.1 背景介绍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医护人员可以针对肺癌患者的心理特点和需求,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心理支持和心理治疗措施,帮助患者有效应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提升其应对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对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肺癌患者心理健康中的作用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对于提升肺癌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1.2 研究目的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肺癌患者常常伴随着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影响其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本研究旨在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肺癌患者焦虑及抑郁等负性情绪方面的临床效果,从而为肺癌患者的综合治疗提供更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 系统分析心理护理干预的核心概念和方法,为进一步实施提供理论基础;2.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肺癌患者中的应用现状,总结目前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3. 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揭示其作用机制和临床效果;4.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评估其临床疗效和实际应用价值;5.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提高肺癌患者生存质量中的作用,指导临床实践和提升患者的整体护理水平。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的实现,将全面评估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肺癌患者负性情绪中的临床效果,为肺癌患者的心理健康和全面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心理支持护理对肺癌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和生活质量的价值体会

心理支持护理对肺癌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和生活质量的价值体会

心理支持护理对肺癌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和生活质量的价值体会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支持护理对肺癌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以及生活质量价值影响。

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8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肺癌患者开展心理支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自我感受负担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观察组肺癌患者自我感受负担项目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P值<0.05。

观察组肺癌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P<0.05。

结论:心理支持护理对降低肺癌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心理支持护理;肺癌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生活质量;应用价值肺癌作为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质量。

当前,随着环境污染日渐加剧,吸烟人群而比例增加,肺癌发病率也明显上升[1-2]。

随着临床上对于癌症研究不断深入,除了合理有效的治疗、放化疗手段外,对肺癌患者开展心理支持护理同样十分必要,有助于降低患者自我负担感,提升患者自我效能感和患者生活质量,对患者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在本次研究中,针对本院收治的80例肺癌患者进行分组护理,分析心理支持护理应用价值,以下是详细内容。

1 资料、方法1.1 资料选择本院在2017年12月到2018年12月间收治的8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按照计算机序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一组40例。

所有患者符合肺癌诊断标准,患者均知晓并同意参与此次研究。

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45~73岁,平均(56.8±5.4)岁;观察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19~44岁,平均(56.7±5.3)岁。

将上述两组肺癌患者的一般性资料带入统计学中处理,差异性并无统计学意义,可以对比: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常规健康教育,放化疗指导等。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支持护理,具体护理方法为:①首先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通过交流引导患者宣泄自身情感,倾听患者真实想法,并多指导和关心患者,尽量消除患者紧张、压抑、害怕、恐惧死亡等心理。

心理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心理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心理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发布时间:2021-09-17T08:07:16.569Z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5期作者:胡陈娇[导读] 研究对肺癌化疗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从2018年11月至2021年胡陈娇云南省肿瘤医院 650118【摘要】目的:研究对肺癌化疗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从2018年11月至2021年7月择取50例肺癌化疗患者,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基于常规护理实施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护理前组间心理状态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下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组间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心理状态评分、生理机能评分、情感状态评分均提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于肺癌化疗患者来说,心理护理的实施可以改善其心理状态,减轻心理压力,还可以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具备显著临床价值。

【关键词】心理护理;肺癌;化疗;生活质量肺癌属于恶性肿瘤疾病,在临床中比较常见,通常出现在支气管黏膜上皮,这一疾病发生率比较高,对患者健康及安全构成威胁。

临床中,针对肺癌多采用手术治疗,但术后需要接受长时间化疗,在此期间患者通常会产生严重心理障碍,对术后恢复产生影响,对于此则需要配合实施有效护理措施。

本次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2018年11月至2021年7月择取50例肺癌化疗患者,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25例,对照组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最大66岁,最小40岁,均值(53.96±3.45)岁;研究组中男16例,女9例,年龄最大67岁,最小41岁,均值(53.98±3.47)岁;经统计学检验分析组间无意义,P>0.05。

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肺癌患者焦虑及抑郁等负性情绪的临床效果分析

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肺癌患者焦虑及抑郁等负性情绪的临床效果分析

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肺癌患者焦虑及抑郁等负性情绪的临床效果分析关键词:肺癌;心理护理干预;焦虑;抑郁;临床效果分析一、引言肺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同时也是最常见的癌症死亡原因之一。

肺癌患者常常伴随着身体不适、生活质量下降等问题,导致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出现。

焦虑和抑郁不仅会加重患者的痛苦,还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如何有效地改善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成为临床治疗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1. 减轻焦虑和抑郁心理护理干预通过心理咨询、心理疏导、认知行为疗法等方式,对肺癌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干预。

通过对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进行了解和分析,制定个体化的心理干预方案,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放松训练、有效应对技能训练、情感宣泄训练等。

研究表明,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减轻肺癌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水平,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2. 提高治疗依从性肺癌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直接影响着治疗的效果。

焦虑和抑郁会降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甚至导致患者中途放弃治疗。

心理护理干预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乐观积极的治疗态度,增强治疗信心和决心,提高治疗依从性。

研究显示,经过心理护理干预的肺癌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也更加显著。

3. 改善生活质量肺癌患者面临着疾病本身的折磨,同时还要承受药物的副作用、身体的疼痛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等问题,生活质量常常大幅降低。

心理护理干预不仅能够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还能够帮助患者有效地应对疾病和治疗带来的种种困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研究显示,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身心健康状况。

三、心理护理干预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心理护理干预的制约因素目前,心理护理干预在临床应用中依然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部分患者对心理治疗存在担忧和抵触情绪,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去接受和理解心理护理干预的必要性。

心理护理对癌症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干预

心理护理对癌症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干预

心理护理对癌症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干预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癌症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干预。

方法针对临床表现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结果,对癌因性疲乏患者进行科学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

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改善癌因性疲乏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心理护理;肿瘤癌因性疲乏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环境的改变,癌症的发生率已有上升趋势,很多患者化疗会出现睡眠障碍,导致机体产生焦虑、疲劳、恐惧等心理。

癌因性疲乏(CRF),包括躯体疲乏、睡眠障碍和抑郁等。

目前国内外对癌因性疲乏缺少统一的护理方案,因此护士通过经验、观察、护理,对患者心理护理给予如下报道。

1.临床表现非特异性的无力、虚弱、缺乏激情及易累的主观感受,全身衰退、嗜睡、疲劳、冷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这些症状可以由癌症本身引起,也可以是癌症治疗的结果,癌因性疲乏不同于一般的缺乏,它发生快、程度重、持续时间长,不能通过休息缓解。

2.心理护理2.1焦虑、抑郁焦虑、抑郁是患者最常见的反应,常常会出现睡眠障碍、食欲减退以及消极的态度、拒绝治疗等,这不仅是生理上的痛苦,也带来了强烈的心理刺激,可诱发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反应。

护理人员要认真做好心理疏导,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给患者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

减轻患者的陌生感,安排病种相同、病情相似的治疗。

效果好的居住一室,进行相互倾诉交谈,看到希望,激励其积极配合治疗。

2.2疼痛疼痛是癌因性疲乏影响最大的症状因素,疼痛症状越重,癌因性疲乏的程度也越重。

疼痛本身使患者的耐力降低,导致患者机体功能下降,医护人员通过分散注意力、听音乐、太极拳、穴位按摩、针灸等缓解疼痛,必要时合理使用镇痛睡眠药物,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

2.3营养不良由于化疗引起的食欲减退,对机体能量、糖、蛋白质、脂肪代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如发热、呼吸困难、疼痛等引起机体能量消耗的增加。

护士要认真的讲解饮食的重要性,以新鲜、高蛋白、易消化为原则,烹调食物多采用蒸、煮、炖的方法,忌食煎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同时注意色、香、味、形及多样化,多食水果蔬菜以促进食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支持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与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

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支持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自护能
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60例
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给予心理
支持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自护能力
及生活质量。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癌症疲乏量表(CFS)中各维度
评分均较低,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中各维度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定量表(GQOL74)中各维度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肺
癌化疗患者实施心理支持护理干预,能明显缓解患者癌因性疲乏症状,增强自护
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肺癌化疗患者;心理支持护理干预;癌因性疲乏;自护能力;生活
质量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以每年5%的速度递
增[1]。

我国肺癌发病率上升很快,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已占国内多数大城市恶性肿
瘤的首位[2]。

化疗是肺癌患者术后一个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但在化疗的进程中,经常伴随着各种副反应,已有的研究发现癌因性疲乏(caHceFrelated fatigue,CRF)是化疗患者的一个常见症状[3]。

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将癌因性疲乏定义为
一种扰乱机体正常功能的非同寻常的、持久的、主观的劳累感,与癌症或癌症治
疗有关。

癌因性疲乏不同于一般的疲乏,它发生快,程度重,持续时间长,不能
通过休息来缓解。

CRF的发生非常普遍,据报道,78%癌症患者有疲乏的经历,76%化疗患者每个月至少有几天感到疲乏,30%患者每天都经历着疲乏。

因此,
对CRF进行干预成为促进肺癌患者康复、增强自护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的重要
手段之一。

本研究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60例肺癌患者进
行研究,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60例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
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给予心理支持护理干预,对照组给
予常规护理干预。

入选标准: ①患者符合原发性肺癌临床诊断标准;②具有较
好的沟通能力;③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肝、肾疾病及血液疾病患者;②有精神疾病或严重智力、认知障碍患者。

观察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
龄范围在42~75岁,平均年龄(48.43±10.62)岁。

对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范围在41~78岁,平均年龄(49.32±10.24)岁。

临床分期:Ⅱ期 24例,Ⅲ期36例。

两组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检查,结果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具有
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支持护理干预:(1)心理评估。

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充分赢取患者信任,全面了解患者基本
情况,科学评估患者心理需求。

(2)情绪管理。

主动关心患者,积极倾听患者
主诉,教会患者控制情绪的方法,即转移注意力、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等,并鼓
励患者适当宣泄情绪。

(3)网络信息支持。

在医院网站设立肺癌化疗专栏,主
要涉及肺癌基本知识、化疗知识、饮食要点和日常生活护理等,告知患者有问题
时可在线提问,由值班护士解答疑问。

(4)社会方面信息支持。

鼓励家属支持
和关心患者,与家属共同帮助患者获取更多的社会支持,减轻其心理负担。

此次
干预时间均为3个月,并于患者出院后第4周、第6周、第8周、第10周进行
电话随访,了解患者出院后心理状况和病情恢复情况,强化心理疏导,并给予日
常生活健康指导。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

癌因性疲乏采用癌症
疲乏量表(CFS)进行评估,量表共15个条目,分为3个维度,分数越高,疲乏
越严重。

自护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4]进行评估,分数与自我护理
能力呈正比。

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GQOL74)[5]进行评估,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与数据处理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
采用X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癌因性疲乏
癌因性疲乏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CFS量表中各维度评分均较低,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CFS评分对比(X±S)分
组别例数身体疲乏情感疲乏认知疲乏
观察

3013.27±4.12
8.46±1.
52
6.27±1.24对照

3017.62±4.14
10.32±1
.61
9.47±1.82 t值 4.331 4.462 5.374
P0.0030.0120.021
2.2 自护能力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ESCA量表中各维度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ESCA评分对比(X±S)分
组别自我概念
自我责任

自我护理技能
健康知识水

观察组
36.89±5.5
3
32.21±5.5
3
38.32±5.21
39.23±6.9
1
对照组
30.39±5.1
3
26.29±5.9
8
32.49±5.12
31.79±6.2
8
t 5.859 5.738 5.589 5.837 P0.0020.0030.0120.016
2.3 生活质量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GQOL74量表中各维度评分均较高,观察组中躯
体功能为60.45±6.23分、心理功能63.25±6.75分、社会功能71.25±6.92分、物质生活55.63±6.03分;对照组中躯体功能为51.52±6.14分、心理功能
53.35±6.34分、社会功能62.31±6.42分、物质生活47.53±5.73分,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癌因性疲乏通常是指患者自述的一种主观感受到的、不寻常的持续性过
度疲劳,它与癌症有关也受生理周期的影响,肺癌术后化疗患者普遍存在癌因性
疲乏[6]。

肺癌患者在明确诊断后往往要经历手术、多次化疗等多重治疗。

开胸手
术对机体组织和器官的创伤,加之后续辅助治疗使患者感到精力不济。

此外,肺癌的5年生存率极低、预后不良,疾病对生命的威胁又加重了患者的思想负担。

以上一系列的恶性打击使得肺癌患者在经历了手术和化疗后的疲乏感更为明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肺癌化疗患者实施心理支持护理干预,能明显缓解患者癌因性疲乏症状,增强自护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通过运用。

参考文献
[1]高立伟,杨雄涛,谷润川,等.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中不同靶区勾画模式对疗效及毒性反应影响的对比研究[J]. 中国医科大学学
报,2022,51(5):390-394,400.
[2]王建英,王珊珊,朱俊,等. 肺癌患者化疗后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 检验医学,2022,37(4):356-359.
[3]饶井芬,杨春丽,刘艳丽,等. 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睡眠质量和心理状况对化疗后病情恢复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42(7):1750-1752.
[4] 李啸静. 家属全方位深度介入引导模式干预对肺癌患者化疗间歇期ESCA 评分的影响[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14):165.
[5] 董媛媛. 心理支持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与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黑龙江医学,2021,45(20):2234-2236.
[6] 王秋桐,曹婷婷,周玮玮,等. 术后辅助化疗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2,30(4):29-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