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藏的基础知识
油藏工程基础
储层非均质性划分标准(杨俊杰,2002)
非均质类型 均质型 较均质型 不均质型
变异系数 <0.5
0.5~0.7 >0.7
突进系数 <2 2~3 >3
级差 <2 2~6 >6
38
2-1 储层非均质性
➢ 层内非均质性
6.泥岩隔夹层的分布频率和分布频率
不稳定泥质夹层对流体的流动起着不渗透率或极低渗
透作用。影响着垂直和水平方向上渗透率的变化,它的
分布具有随机性。
➢ 夹层分布频率:每米储层内非渗透性泥岩夹层的个数。
Pk
N H
➢ 夹层分布密度:每米储层内非渗透性泥岩夹层的厚度。
Dk
H sh H
39
2-1 储层非均质性
➢ 层内非均质性 6.泥岩隔夹层的分布频率和分布频率 隔层的类型 泥岩、细粉砂岩 隔层的物性标准
8
第二章 油气藏评价
油藏类型:
4.特殊油藏-隐蔽油气藏
油藏分类一般原则:
(1)油藏的地质特征:圈闭、储集岩、储集空间、压力等特征; (2)油藏的流体及其分布特征; (3)油藏的渗流物理特性:润湿性、相对渗透率、饱和度、流体 性质; (4)油藏的天然驱动能量和驱动类型。
9
第二章 油气藏评价
10
第二章 油气藏评价
54
2-1 储层非均质性
➢ 砂体孔隙度、渗透率的平面变化及方向性
55
2-1 储层非均质性
➢ 砂体孔隙度、渗透率的平面变化及方向性
水舌形成平面示意图
56
2-1 储层非均质性
➢ 砂体孔隙度、渗透率的平面变化及方向性
57
2-1 储层非均质性
油藏基础知识介绍
一、开辟生产试验区 二、分区钻开发资料井
三、部署基础井网
四、编制正式开发方案
油藏驱动方式及开采特征 油藏的驱动方式是全部油层工作条件的综合,它是指油层 在开采过程中,主要依靠哪一种能量来驱油。
一、弹性驱动 依靠油层岩石和流体的弹性膨胀能量驱油的油藏为弹性驱动。在该 种驱动方式下油藏无边水(底水或注入水),或有边水而不活跃,油藏 压力始终高于饱和压力。油藏开始时,随着压力的降低,地层将不断释 放出弹性能量,将油驱向井底。其开采特征曲线如图1-1所示。
必须研究地层。
• 岩层:组成地壳的层状岩石。
• 地层:指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和形成时代,是地壳发展过程中
所形成的层状岩石的总称。主要包括沉积岩、沉积变质岩、混
合岩和部分岩浆岩。
研究地层时,主要分析地层的接触关系、地层年代、地层的
划分和对比及地层岩性的描述。
一、伊朗北阿油田基本概况
二、石油地质学简介
中孔隙空间越大。
有效孔隙度是指那些互 相连通的,在一般压力条件下, 允许流体在其中流动的孔隙体 积之和与岩样总体积的比值, 以百分数表示。
渗透率: permeability
渗透率(k)用来表示渗透性的大小。在一定压差下,岩 石允许流体通过的性质称为渗透性;在一定压差下,岩石允 许流体通过的能力叫渗透率。
2.井网密度与井间干扰的关系 井网加密,井间干扰加重,井间干扰时,将不能充分发挥各 井的作用,从而降低各井的利用率,因此在确定井网密度及进行 井网调整时,不应使加密井造成的井间干扰与加密井提高的可采 储量收益相抵消。 3.井网密度与最终采收率的关系 井网密度与最终采收率经验式较多,例如指数关系为
E RU E D exp(F )
2.弹性水驱图
油藏基本名词解释
油藏基本名词解释1. 油藏油藏是地球内部岩石中储存石油和天然气的地点或区域。
油藏的形成通常包括沉积物质、油气源岩、运移通道和封闭构造等要素。
2. 石油和天然气石油是一种闪亮、粘稠的液体烃类燃料,石油粘度较高,主要用于燃料、化工和制品加工等领域。
天然气是一种气态的烃类燃料,主要成分为甲烷(CH4),其余包括乙烷(C2H6)、丙烷(C3H8)和丁烷(C4H10)等轻质气体,在天然气供应、加气、烟气和工业工程以及液化气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3. 储量储量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一个油藏或天然气藏可开采的石油或天然气总量。
储量通常分为探明、可回收、可采和总储量等不同等级。
4. 采收率采收率是指从一个油藏或天然气藏中开采地下储量的百分比。
它通常与油藏的类型、特征、技术、水平、市场和环境等因素有关。
5. 裂缝裂缝是指在岩层中的一些较小的或较大的缝隙或裂纹。
这些裂缝可能是天然形成的,也可能是在石油勘探和开采过程中人工形成的。
6. 井井是油气勘探和开采中最广泛使用的工具。
它是为了从地下油藏或天然气储层中抽取液体和气体而在地下钻掘的的孔道。
井通常由钻井设备和采油设备组成。
7. 采油设备采油设备包括人工提升设备、自动提升设备、注水设备、采气设备等,这些设备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油井产量和提取油气。
8. 压裂在压裂操作中,压力被用来强行将液体和气体注入岩石特定的区域,以便通过创建如裂缝或孔隙等开放通道来释放油藏中的石油和天然气。
9. 二次采收二次采收是指在旧油井中通过注入水和化学药品,来增加油藏中石油或气的采收率。
它是油田勘探和开采的常用技术手段之一。
10. 油田开发油田开发是指对油藏进行勘探、开采和提取等方面的开发。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采、生产和输送等环节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环保、安全和质量标准。
综上所述,油藏基本名词解释最为关键的是理解油藏、石油和天然气、储量、采收率、井、压裂、二次采收、油田开发等基本概念,它们在石油勘探和开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油藏工程基础知识
1 单储系数:单位面积单位厚度油藏中的储量。
2 面积注水:是指将注水井和油井按一定的几何形状和密度均匀的布置在整个开发区上进行注水和采油的系统3 井网密度:单位面积油藏上的井数或单井控制的油藏面积。
4 注水方式(开采方式):注水井在油藏中所处的部位及注水井与生产井的排列关系。
5 油藏的压力系统:对于每口探井和评价井,准确确定该井的原始地层压力,绘制压力与埋深的关系图.6 油藏的温度系统:指由不同探井所测静温与相应埋深的关系图,也可称静温梯度图。
7 重力驱:靠原油自身的重力驱油至井的驱动。
8 储量丰度:单位面积控制的地质储量。
9储采比(储量寿命):某年度的剩余可采储量与当年产量的比值.10 原油最终采收率:指油田废弃时采出的累积总采油量与地质储量的比值。
11 采出程度:到计算时间为止所采出的总采油量和地质储量的比值.12 采油速度:指油田或气田年产量和地质储量的比值。
13划分开发层系:把储层和流体特征相近的含油小层组合在一起,与其它层分开,用单独一套井网进行开发。
14 边缘注水:指注水井按一定的规则分布在油水边界附近进行注水的一种布井形式。
15 点状注水:是指注水井零星地分布在开发区内,常作为其它注水方式的一种补充形式。
16 驱动指数:油藏中某一种驱油能量占总驱油能量的百分数。
17 流动系数:为地层渗透率乘以有效厚度,除以流体粘度。
18 采收率:油田报废时的累积采油量占地质储量的百分比。
19 含水上升率:单位时间内含水率上升的值或采出单位地质油藏含水率上升的值。
20 基础井网:以某一主要含油层为目标而首先设计的基本生产井和注水井,是开发区的第一套正式井网。
21 详探阶段的任务:1、以含油层系为基础的地质研究2、储层特征及储层流体物性3、储量估算-油田建设规模4、天然能量评价-天然能量的利用、转注时机5、生产能力(含吸水能力)-井数、井网22 生产试验区的主要任务:1、详细解剖储油层情况;2、研究井网;3、研究生产动态;4、研究采油工艺、集输工艺、油层改造措施。
油藏——精选推荐
油藏第一章1.储集层(孔隙开度较大的岩石层)非储集层(孔隙开度较小的岩石层)水平、倾斜储层无法聚集油气。
2. 圈闭:定义:能够阻止油气继续运移、并能遮挡油气,使其聚集起来的地质构造。
构成要素:储集层(储集油气的岩石层)、盖层(阻止油气向上运移的岩石层)、遮挡物(阻止油气侧向运移的岩石层)。
圈闭大小度量参数:溢出点(圈闭中油气溢出的地方)、闭合高度ht (圈闭的最高点与溢出点之间的垂向距离)、闭合面积At(通过溢出点的闭合等高线所包围的面积)。
圈闭容积Vct:Vct=Ath?(1-Swc) h—储集层的厚度定义:单一圈闭中被油气占据的部分,称作油气藏。
(08年已考)度量参数:油水界面、油柱高度ho、含油面积Ao。
8.地质储量:特定地质构造中所聚集的油气数量。
分为静态地质储量和动态地质储量。
动态地质储量与静态地质储量的比值,称作储量的动用程度。
可采储量:在目前技术经济条件下, 可以采出的地质储量。
采收率:可采储量与地质储量的比值。
静态地质储量:采用静态地质参数(如含油面积和储集层厚度)计算的地质储量。
动态地质储量:在油气开采过程中采用动态生产数据(如油气产量和地层压力)计算的地质储量。
地质储量容积法计算公式:N=Aoh? (1-Swc)/Boi (10年已考)Boi—原始条件下地层原油体积系数。
9. 储量级别:潜在、远景、预测、控制、探明、开发10. 储量丰度:单位含油面积上的石油地质储量。
Ωo=N/Ao= h? (1-Swc)ρos/Boi ρos—地面脱气原油密度。
单储系数:单位岩石体积中的石油地质储量。
(09年已考)ωo= N/Aoh=? (1-Swc)ρos/Boi第四章油气藏压力与温度1. 原始地层压力:油气藏投入开发之前测量的压力,Pi2. 动态地层压力:油气生产过程中测量的压力,P3. 井底流压:油气流动即生产过程中测量的井底压力,Pwf4. 井底静压:油气静止即关井过程中测量的井底压力,Ps5. 地层压力梯度Gp:单位深度的压力变化值。
油藏工程知识点总结
油藏工程知识点总结一、油藏地质学1. 油气形成与成藏条件油气形成是指在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条件下,有机质经过生物、地质和化学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烃类化合物。
油气成藏是指油气在地质条件的共同作用下,生成具有一定规模和较高含量的油气藏。
了解油气形成与成藏条件,可以帮助地质工程师准确地找到油气储量丰富的地质构造。
2. 油气勘探技术油气勘探技术是指通过地质勘探技术手段,发现新的油气藏或者发现已知油气藏的储量和分布情况等。
包括地震勘探、地球物理勘探、测井勘探、岩心分析等技术手段。
这些勘探技术可以帮助工程师准确地找到油气藏的位置和储量。
3. 油气储层地质特征了解油气储层的地质特征,可以帮助工程师评价储层的渗透性、孔隙度、饱和度等物理性质,从而进一步评估油气产能和储量。
二、油藏工程原理1. 油藏开发技术油藏开发技术是指在发现并确认了油气储量后,通过相应的开发技术手段,实现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
包括油藏开发方案设计、井筒设计、注水开发技术、提高采收率的技术、增产技术等。
2. 油藏物理化学性质油藏物理化学性质包括油气的密度、粘度、表面张力、溶解度等。
通过分析了解油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可以帮助工程师选择合适的开采技术和工艺,提高油气开采效率。
3. 油藏数值模拟油藏数值模拟是指通过一定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技术,对油气开发过程进行模拟和预测。
通过数值模拟可以帮助工程师确定最佳的开采方案、评估油气储量和产能,并指导实际开采操作。
三、油气工程设备1. 油井钻采设备包括各种类型的钻井平台、钻机、钻头、管柱等,用于进行油气勘探和开采作业。
2. 油气生产设备包括各种类型的油气开采设备,如泵浦、管线、压裂装置、人工提高采收率装置等,用于实现对油气的生产和采集。
3. 油气处理设备包括各种类型的油气处理设备,如分离器、脱硫装置、脱水装置、燃烧装置等,用于对采集的原油和天然气进行处理和加工。
四、油气工程安全与环保1. 油气开采环保技术油气开采环保技术包括生产废水处理、废气处理、渗透液处理等技术手段,用于确保油气开采作业的环境友好和安全。
油藏
1.油藏:油(气)在单一圈闭中具有同一压力系统的基本聚集。
2.油气田:受同一局部构造面积内控制的油气藏的总和。
3.油藏工程:油藏工程(油田开发)是一门认识藏,运用现代综合性科学技术开发油气藏的学科。
它不仅是方法学,而且是带有战略性的指导油田开发决策的学科。
4.试油:油井完成后,把某一层的油气水从地层中诱到地面上来,并经过专门测试取得各种资料的工作。
5.试采:开采试验。
试油后,以较高的产量生产,通过试采,暴露出油田生产中的矛盾,以便在编制方案中加以考虑。
6.基础井网:在油藏描述和试验区开发试验的基础上,以某一主要含油层为目标而首先设计的基本生产井和注水井,是开发区的第一套正式开发井网。
7.工业价值:开采储量能补偿它的勘探开发及附加费用。
8.生产试验区:对于准备开发的大油田,在详探程度较高和地面建设条件比较有利的地区,先规划出一块具有代表性面积,用正规井网正式开发作为生产试验区,开展各种生产试验。
9.地质储量:在地层原始条件下,具有产油、气能力的储集层中石油或天然气的总量。
10.丰度:单位含油气面积内油气的总量。
11.单储系数:单位含油气体积内油气的总量。
12.开发层系划分:就是把特征相近的油层组合在一起,用独立的一套开发井网进行开发,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生产规划、动态研究和调整。
13.早期注水:油井投产的同时注水,或在油层压力下降到饱和压力之前注水,使油层压力始终保持在饱和压力以上或原始油层压力附近。
14.中期注水:初期依靠天然能量开采,当地层压力下降到饱和压力以下,气油比上升到最大值之前开始注水。
15.后期注水:开采初期依靠天然能量开采,在溶解气驱之后注水。
注水方式也称注采系统,即注水井在油层所处的地位和注水井与生产井之间的排列关系。
16.边缘注水:把注水井按一定的形式布置在油水过渡带附近进行注水。
17.切割注水:利用注水井排将油藏切割成若干区块,每个区块可以看成一个独立的开发单元,分区进行开发和调整,这种不经形式成为切割注水或者行列切割注水。
油藏基本概念
油藏基本概念油田------由单一构造控制下的同一面积范围内的一组油藏的组合。
气田------单一构造控制几个或十几个汽藏的总和。
石油------具有不同结构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和物为主要成份的一种褐色。
暗绿色或黑色液体。
天燃气----以碳氢化合物为主的各种汽体组成的可燃混和气体。
生油层----在古代曾经生成过石油的岩层。
油气运移--在压力差和浓度差存在的条件下,石油和天然气在地壳内任意移动的过程。
垂直运移--即油气运移的方向与地层层面近于垂直的上下移动。
测向运移---即油气运移的方向与地层层面近于平行的横向移动。
储集层-----能使石油和天然气在其孔隙和裂缝中流动,聚集和储存的岩层。
含油层-----含有油气的储集层。
圈闭----凡是能够阻止石油和天然气在储集层中流动并将其聚集起来的场所。
盖层----紧邻储集层上下阻止油气扩散的不渗透岩层。
隔层----夹在两个相邻储集层之间阻隔二者串通的不渗透岩层。
遮挡----阻止油气运移的条件或物体。
含油面积----由含油内边界所圈闭的面积。
油水边界----石油和水的接触边界。
储油面积-----储油构造中,含油边界以内的平面面积。
工业油气藏-----在目前枝术条件下,有开采价值的油气藏。
构造油气藏-----由与构造运动使岩层发生变形和移位而形成的圈闭。
地层油气藏-----由地层因素造成的遮挡条件的圈闭。
岩性油气藏-----由于储集层岩性改变而造成圈闭。
储油构造-----凡是能够聚集油,气的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地壳中的岩层地壳运动的作用发生变形与变位而遗留下来的形态。
沉积相----指在一定的沉积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特征的总和。
沉积环境-----指岩石在沉积和成岩过程中所处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状况、生物发育状况、沉积介质的物理的化学性质和地球化学要条件。
单纯介质-----只存在一种孔隙结构的介质称为单纯介质。
如孔隙介质、裂缝介质等。
多重介质----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孔隙结构的介质称为多重介质。
油气田开发概论第2章、油藏工程基础
三、油田开发方案的编制
制定和选择合理开发方案的具体原则:
(1)在油田客观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高速地开发油田, 以满足国家对原油日益增长的需要。 (2)最充分地利用天然资源,保证油田的采收率最高。 (3)具有最好的经济效果。 (3)油田稳定生产时间长,即长期高产稳产。
(一)合理划分开发层系 划分开发层系:就是把特征相近的油层组合在一起,用独立
B、环状切割注水:注水井按照环状分布,
水井布在0.4R处。
C、中央注水:沿R:200~300m周围上布
4~6口注水井,中央布1~2口油井。
六、井网与注水方式
3、面积注水:把注水井按照一定的几何形状均匀地布置
在整个开发区域上。 ——切割注水的极限形式
面积井网布置系统
特征参数: M——生产井数与注水井数之比; F——每口注水井控制的面积; S——钻井密度(每口井的控制面积)-井网密度。
合理的注采井网和井网部署要满足以下条件: ★有较高的水驱控制程度; ★要适应油层的渗流特征,达到一定的采油速度; ★保证有一定的单井控制储量; ★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八、油田开发调整
油田开发调整的原因?
1、初期的井网比较稀; 2、初期的开发方案主要以主力油层为对象; 3、油藏的开发状况不断随着开发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开发的条件也在发生变化。
三、油田开发方案的编制
什么是油田开发方案?
——在深刻认识油气田地下情况的基础上,正确制定 油气田开发方针与原则,科学地对油气藏工程、钻井 工程、采油气工程、地面建设工程以及投资等进行设 计和安排,对油气田开发作出全面规划和部署。包括 初步开发方案和正式开发方案。它是指导油气田开发 工作的重要技术文件。
油田勘探和开发应遵循的方针是:
油藏
油藏工程名词解释油藏:具有统一压力系统和油水界面的单一圈闭中的石油聚集体。
油藏工程:石油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专门研究油田开发的一门综合技术学科。
油田开发:在充分认识油藏特征的基础上,在一定原则的指导下,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手段,采出地下石油及其伴生物的科学实现过程。
面积波及系数:注入工作剂所波及到的面积与井网控制面积的比值,影响因素:变异系数,重力,毛管力。
采出程度:某时刻的累积产油量与地质储量的比例。
递减率:单位时间内的产量递减分数。
注水方式:注水井在油藏中所处的部位以及注水井和油井之间的排列关系驱动指数:某种驱动能量占总驱动能量的百分比。
弹性产率:单位压降下依靠油藏中的弹性采出液的地下体积。
地质储量:油藏未开发前油藏孔隙体积中所含油气的总和。
含水上升率:单位采出程度下的含水变化量。
驱油(替)效率:注入水或者溶剂波及到的孔隙体积中采出的油量与被注水波及到的地质储量之比。
底水锥进:当油田有底水时由于油井生产在油层中造成的压力差,破坏了由于重力作用所建立起来的油水平衡关系,使原来的油水界面在靠近井底处呈锥形升高。
地层系数:地层渗透率与地层厚度的乘积。
储量丰度:原油地质储量与原油的含油面积的比值单储系数:原油地质储量与原油的含油体积的比值端点流度比:端点处的水流度与油流度的比分流量:总体积流量与分流量函数的乘积。
含水上升率:单位采出程度下的含水变化量井网密度:按一定的布井方式单位面积所布的井数。
基础井网:以某一主要含油层为目标而首先设计的基本生产井和注水井,是开发期第一套正式开发井网。
平均视粘度:油水两相非混相驱替中将油水视为1种流体后的流动粘度在整个地层中的加权平均值。
水侵系数:压力每降低1mpa时靠水的弹性能驱入油藏中水的体积。
弹性采收率:依靠地层岩石及流体的弹性能量所采出的油量占总地质储量的比值。
无水采油期:油井开始生产时到油井见水时的时间。
无水采收率:无水采收期内出现的油量占总地质储量的百分比。
地质油藏知识
五、油、气、水的物理化学性质(一)地面原油性质1、原油全分析包括哪些项目?答:原油全分析包括:原油密度、粘度、凝固点、含蜡量、含硫量、胶质沥青质含量、含盐量的测定及馏程试验等。
2、什么叫原油密度?答:一般所称的原油比重,即原油相对密度。
常用20℃时一定量原油的重量与4℃时同体积纯水重量的比重,以“d420”来表示。
在国外文献中,常用的API比重。
它是(美国石油学会)的简写。
API比重与我国通用d420比重在数值上是相反的。
API度高者,d420则低。
API度和d420有下列关系:141.5API度= 131.560°F时的比重3、目前国际上对原油的品位标准分哪五类?答:分五类:重质油,原油密度﹥0.934中质油,原油密度0.855~0.934轻质油,原油密度﹤0.855凝析油,原油密度078~0.82挥发油,原油密度0.76~0.834、什么是原油的粘度?常用单位?答:原油的粘度就是原油流动的难易程度。
常用单位为厘泊或mPa·S。
5、凝固点?答:是指原油在冷凝过程中开始失去流动性时的温度。
凝固点高的原油,在常温下就会凝固,流动困难。
6、含硫量、含蜡量、胶质、沥青质含量对原油性质有何影响?答:含蜡量是指原油中石蜡和地蜡的数量,常用百分比表示,蜡的组成是高分子烷烃,熔点高,对原油凝固点影响很大。
渤海原油含蜡量偏高,相应凝固点也偏高。
硫化物属非烃化含物,渤海原油多属低硫原油。
原油含硫是一种有害杂质,硫化物对管道、油罐和炼塔腐蚀严重。
胶质和沥青质属原油的重组分,是非烃化含物比较集中的部分,它们的含量高,直接影响原油质量变差。
渤海重质原油中胶质、沥青质含量均高,主要是生物降解的结果。
(见表)(二)地层原油的物理性质(高压物性)1、什么是油层原始饱和压力?答:油藏处于原始状态时,溶解在原油中的天然气开始从原油中分离出第一个气泡时的压力,称为油层的原始饱和压力。
它是油层中从单相流动转变到油气混合物两相流动的一个重要界限,是油田开发和开采的基本数据之一。
油藏
油藏的形成和分布基本受延长组生油凹陷的控制,三角洲体系是形成生、储、盖成油配置的有利地质框架, 三角洲水下河道、河口坝砂体是油气富集的重要场所。储油砂体沿上倾侧变致密层(即岩性圈闭)是成藏的主要圈 闭类型,即油藏的形成基础受控于砂体的发育,并具有以下3个特点:1、生、储、盖组合叠加发育。2、储层发 育物性相对较好。3、相带变化是形成圈闭的重要条件。
油藏的分类方法很多,根据油藏成因的不同把油藏分为三类:
(1)构造油藏:由构造变形(如褶皱)或断裂形成的构造圈闭中的油气聚集。属于此类的油气藏有:背斜油 气藏、断层遮挡油气藏、断块油气藏、构造裂隙油气藏以及少见的向斜油气藏。
(2)地层油藏:在地层不整合遮挡圈闭和地层超覆圈闭中聚集油气形成的油气藏被称为地层油气藏。
该阶段的重点是针对已发现的油藏评价勘探效果,提交基本探明储量。井距基本为3 ~4km,这种井距有利 于在平面上控制含油范围。安塞油田是在进入评价勘探阶段后,以王窑、坪桥、杏河等区块展开评价勘探而探明 的。
感谢观看
勘探布井技术
圈闭预探
区域勘探
评价勘探
例如三角洲油藏富集于三角洲平原和前缘砂体主体带上,因而区域勘探阶段应沿三角洲相带的走向,采用“S” 型井进行部署,以发现有利含油区带为重点。如安塞油田在1983年采取了区域甩开部署探井,不仅有3口井获得 工业油流,同时还探明了含油区带。
在区域勘察和发现有利含油富集区的基础上,采用整体解剖(以含油区带为主)和局部围歼(以圈闭为主)的方 针,部署剖面井并围绕新的发现部署预探井。
油藏工程技术
油藏工程技术标题:油藏工程技术引言概述:油藏工程技术是石油工程中的重要领域,涉及到石油勘探、开发和生产等方面。
通过油藏工程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油田的开采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石油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一、油藏描述1.1 油藏类型:油藏可以分为常规油藏和非常规油藏,常规油藏主要包括裂缝型油藏、孔隙型油藏和混合型油藏,非常规油藏包括页岩油、油砂和重油等。
1.2 油藏特征:油藏的特征包括岩石孔隙结构、岩石渗透性、流体性质和地层压力等,这些特征对油藏的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影响。
1.3 油藏评价:通过地质勘探和地震勘探等技术手段,可以对油藏进行评价,确定油藏的规模、储量和产能等参数。
二、油藏开发2.1 井网布局:根据油藏的特征和地质条件,设计合理的井网布局是油藏开发的关键,包括主井、辅助井和注水井等。
2.2 采收率提高:通过水驱、气驱、聚合物驱等采收率提高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油藏的采收率,延长油田的生产寿命。
2.3 油藏压裂:油藏压裂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增产技术,通过在井眼周围注入高压液体,使岩石裂缝扩张,增加油气流通能力。
三、油藏生产3.1 人工举升:人工举升是油藏生产的一种常见方式,通过泵浦将地下的原油提升到地面,然后输送至油罐进行储存。
3.2 气体注气:气体注气是一种常用的增产技术,通过向油藏中注入气体,提高油藏的压力,促进原油的产出。
3.3 油藏管理:油藏管理包括生产压力管理、水驱管理、油藏改造等方面,旨在保持油藏的稳定产能。
四、油藏改造4.1 水驱改造:水驱改造是一种常用的油藏改造技术,通过向油藏中注入水,提高油藏的压力,促进原油的产出。
4.2 酸化处理:酸化处理是一种常用的油藏改造技术,通过向油藏中注入酸液,溶解岩石中的碳酸盐,增加油藏的渗透性。
4.3 水平井应用:水平井是一种有效的油藏改造技术,通过在地下水平方向钻探井眼,增加油藏的产能和采收率。
五、油藏监测5.1 地震监测:地震监测是一种常用的油藏监测技术,通过地震波的传播和反射,可以获取地下岩石的结构和性质信息。
油藏的基础知识
一、油藏基础知识:1、什么是开发层系,什么是开发方式,开发方式分哪两类?答:开发层系:把油田内性质相近的油层组合在一起,用同一套井网进行开发,叫开发层系。
开发方式:是指依靠哪种能量驱油开发油田。
开发方式的种类:有依靠天然能量驱油和人工补充能量驱油。
2、什么叫井网,什么叫井网部署,井网分布方式分哪两大类?答:井网:油、气、水井在油气田上的排列和分布称为井网。
井网部署::油气田上油、气、水井排列分布方式,井数的多少,井距和排距的大小等称为井网部署。
井网分布方式:有行列井网,规则面积井网和不规则井网三大类。
3、油田注水方式分哪两大类?答:油田注水方式分边外注水和边内注水两大类。
4、何为边内注水,边内注水可分为几种方式?答:边内注水是指在油田含油范围内按一定的方式布置注水井进行油田开发,叫边内注水。
边内注水可分为行列式内部切割注水,面积注水,腰部注水,顶部注水,不规则注水5种。
5、油田开发过程中有关水的指标有哪些?答:油田开发过程中有关水的指标有:1)产水量:表示油田出水的多少。
2)综合含水率:产水量与油水混合总产量之比的百分数。
3)水油比:产水量与产油量之比。
4)含水上升率:指采出1%的地质储量含水上升的百分数。
5)含水上升速度:6)注水量:一天相油层中注入的水量叫日注水量,一个月相油层中注入的水量叫月注水量,从注水开始到目前累积注入的水量叫累积注水量。
7)注入速度:年注水量与地层总孔隙体积之比。
8)注入程度:累积注水量与油层总孔隙体积之比。
9)注采比:注入剂所占的地下体积与采出物所占的地下体积之比值。
10)注采平衡:当注采比为1时叫注采平衡。
11)地下亏空:当注采比小于1时叫地下亏空。
12)累积地下亏空:累积注入物的地下体积与累积采出物的地下体积之差。
13)注水利用率:指注入的水量有多少留在地下起者驱油的作用。
14)注水井吸水指数:单位注水压差下的日注水量。
6、名词解释:1)配产配注:对于注水开发的油田,为了保持地下流动处于合理状态,根据注采平衡,减缓含水率上升等,对油田、油层、油井、水井、确定其合理的产量与合理的注水量叫配产配注。
油藏基本知识及分析
较低。当然油井的生产能力还与生产压差、
油层厚度和原油性质有关。但渗透性的好 坏是影响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
储油层的主要特性
1、渗透率 渗透率是指液体流过岩石的难易程度, 是表示储油岩渗透性大小的指标。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渗透率单位是平方 米,以符号m2来表示;或二次方微米,以符 号µ 2来表示。 m 1µ 2=1.01325达西=1013.25毫达西。 m
多种流体
储油层的主要特性
4、相对渗透
有效渗透率与绝对渗透的比值叫相对渗透
率。
相对渗透率=有效渗透率/绝对渗透率
岩石的绝对渗透率,反映了岩石的物理性 质。岩石的有效渗透率,除了反映岩石的物理 性质以外,还与流体的性质及流动特性有关。
储油层的主要特性
4、相对渗透
油田在开发过程中,油层的有效渗透率是在不断发生
=70%
油藏开发方面的相关概念
18、综合含水:油田月产液量中产水量所占
的百分数。 19、含水上升率:每采出1%的地质储量时含
水率的上升值。
油藏开发方面的相关概念
某油藏地质储量100万吨,月产液量5000吨,
月产油量2000吨,计算油藏的综合含水。
综合含水=月产水量/月产液量
=(5000-2000)/5000 =60%
径大,孔道也大,孔隙度也就大。
储油层的主要特性
3、影响孔隙度大小的因素 (2) 胶结方式对孔隙度的影响 砂岩主要胶结物是泥质和灰质。灰质中主要是 石灰质和白云质。通常用胶结物在岩石中的含量 来表示岩石的胶结程度。胶结物含量高,岩石比 较坚硬;胶结物较少,岩石就比较疏松。灰质胶 结比泥质胶结牢固。
储油层的主要特性
含油饱和度是指油层孔隙中的石
油体积与油层有效孔隙体积的比值。
油藏描述基础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概述一、油藏描述的概念油藏描述也称储集层描述,油藏描述是一项油气田综合研究与评价的技术体系。
它以地质学、构造学、沉积学、地震地层学以及油层物理学、渗流力学、数学地质学等相关学科为理论指导,综合应用地质、地震、测井、试油、试采等手段,最大限度地应用计算机技术,对油藏储层和流体的各种特征参数进行三维空间的定量描述和表征,建立三维油藏地质模型,为制定和优化开发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油藏描述是研究油藏储层和流体的各种参数在三维空间中的特征及分布状态的技术体系。
二.三.油藏描述的基础资料主要有四大类:地震、岩心、测井和测试资料。
它们从各个侧面反映油藏特征,各有优势和不足,通过取长补短,互相补充,互相印证,最后熔合成一体,实现油藏描述的目的。
1.岩心资料(1)岩心是进行油藏描述必不可少的最基础的资料。
--岩心是认识油藏,特别是储层,最直接的地质信息,它是评价储层岩性、物性、含油性最直接的第一性资料,也是进行沉积史、成岩史、孔隙演化史研究必具的物质基础,是校正测井资料、地震资料的客观依据。
(3)岩心观察描述--目的:取得感性认识,补充井场录井的不足。
(4)岩心分析鉴定2.测井资料-- 测井是现阶段油藏描述所依赖的最基本的手段。
测井资料的优缺点:★优点:①纵向分辨率高;②通过岩心刻度建立解释模型和图版,可以在允许精度范围内取得必要的油藏地质参数;③费用较少,每口井都可进行测井。
★缺点:探测范围小,只能获取井筒周围的地层信息。
★解决探测范围小方法:通过与地震资料结合。
全井段测井系列——标准测井(1)全井段测井系列是指全井段必须进行的测井内容。
主要用于大层段判别岩性组合和地层层序,进行地层划分和对比,油田通称标准测井。
(2)标准测井目前国内通用的包括:自然电位 / 自然伽马测井;梯度电极电阻率测井(1m或2.5m电极距);声波时差测井。
(3)标准测井曲线成图一般采用1:500深度比例尺。
储层段测井系列——组合测井(1)为满足储层各种地质参数的定性定量解释,储层段测井系列一般内容较多,油田通称组合测井。
不同类型油藏特点及节能技术对策
不同类型油藏特点及节能技术对策油藏是指地壳或地下岩石内聚集了一定量石油的地层。
根据油藏的特点和成因,可以分为不同类型的油藏。
不同类型的油藏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挑战,因此需要采用相应的节能技术对策。
以下将对常见的几种油藏类型及其特点进行介绍,并讨论适用的节能技术对策。
1.储集型油藏储集型油藏是指由高渗透率的沉积岩层储存石油的区域。
这种油藏通常油藏压力较高,油井产能较大,但也容易被机械流失效应影响,导致油藏衰竭。
为了延缓储集型油藏的衰竭速度,可以采用以下节能技术对策:-一体化数模评价技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油藏进行评估,优化开发方案,减少开采的能源消耗;-人工注水技术:通过人工注水维持储集层的压力,以保持油藏的生产率,减少生产能耗;-稠油溶剂循环技术:在开采过程中添加稠油溶剂,通过循环提高油藏渗透率和原油收集率,减少资源浪费。
2.裂缝型油藏裂缝型油藏是指存在大量裂缝的非常规油藏。
这种油藏特点是储集岩层渗透率较低,需要人工或自然裂缝来提高产能。
裂缝型油藏的节能技术对策包括:-水力压裂技术:通过高压液体注入岩石中,打破岩石裂缝,提高油井产能;-气体驱油技术:通过注入气体(如二氧化碳、天然气等)来提高油藏压力和采收率,减少资源浪费;-微生物改造技术:利用微生物改造增强油藏的渗透性和产能,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
3.页岩油藏页岩油藏是一种特殊的非常规油藏,石油质量较低,开采难度大。
页岩油藏的特点是渗透率极低,石油质量较差,需要采用高压水力压裂技术来释放储存的石油。
节能技术对策包括:-水基钻井液技术:利用低毒、高渗透率的水基钻井液,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页岩气回收技术:将开采中产生的页岩气回收利用,减少能源浪费;-精细井网技术:通过设置更密集的井网,提高开采效率和能源利用率。
总的来说,不同类型的油藏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挑战,需要针对其特点采取相应的节能技术对策。
以上提到的节能技术只是一部分常见的对策,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将会有更多更有效的节能技术被应用到油藏开发中。
油藏基本知识
9、采油指数 、 单位生产压差的日产油量,叫做全井采油指数。 一般情况, 单位生产压差的日产油量 , 叫做全井采油指数 。 ( 一般情况 , 同一油田同一 套开发层系,各生产井钻遇油层有效厚度不同, 套开发层系 , 各生产井钻遇油层有效厚度不同 , 全井采油指标的对比性受到 影响。为了使分析和对比的条件更严格,而提出单位厚度采油指数的概念。 影响 。 为了使分析和对比的条件更严格 , 而提出单位厚度采油指数的概念 。 每米油层厚度,单位生产压差的日产油量,叫做单位厚度采油指数) 每米油层厚度 , 单位生产压差的日产油量 , 叫做单位厚度采油指数 ) 表示当 油井生产压差每增大1兆帕时 一天内所增产的油量。它说明油井生产能力。 兆帕时, 油井生产压差每增大 兆帕时,一天内所增产的油量。它说明油井生产能力。 日产油量 单项流动时:采油指数= 兆帕) 单项流动时:采油指数 -------------------(吨/日.兆帕) ( 日 兆帕 静压-流压 静压 流压 含水时: 含水时: 日产液量 采油指数= 兆帕) 采油指数 -------------------(吨/日.兆帕) ( 日 兆帕 静压-流压 静压 流压
透率,叫该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又称相渗透率。 透率,叫该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又称相渗透率。它反映岩石 的物理性质,还与流体性质及流动特性有关。 的物理性质,还与流体性质及流动特性有关。表示油层出油能 力的大小。 力的大小。
相对渗透率:多相流体在多孔介质(油层)中渗流时, 相对渗透率:多相流体在多孔介质(油层)中渗流时,其中
6、采收率 在某一经济极限内,在现代工程技术条件下,从油藏原 始地质储量中可以采出石油量的百分数,称为采收率; 7、无水采收率 无水采油阶段所采油量 无水采收率=--------------------------------地 质 储 量 8、最终采收率 油田开发完了累积油量 最终采收率= -----------------------------------地 质 储 量
油藏地质学知识要点
油藏地质学知识要点内部资料,请勿外泄第一篇石油及油藏的形成第一章石油生成1、石油:是由各种碳氢化合物和少量杂质组成的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的液态可燃有机矿物,是成分十分复杂的天然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
2、组成石油的化学元素以碳、氢为主,其次为硫、氮、氧,此外尚有30余种微量元素。
3、石油的碳氢化合物按其结构可分为: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
4、石油的非烃组分主要是含硫、含氮和含氧化合物。
5、石油根据其对不同溶剂的溶解、吸附性质不同,可分离出性质不同的组分:油质、胶质和沥青质。
其中油质是石油的主要组分,由碳氢化合物组成,为淡色粘性液体,荧光显示为天蓝色,可溶于石油醚、苯、氯仿、乙醚、四氯化碳、二硫化碳、丙酮和酒精中,不能被硅胶等吸附。
胶质是粘性的或玻璃状的半固体或固体物质,颜色由淡黄、褐红到黒色,主要成分为芳香烃及含氧、硫、氮的非烃化合物,荧光显示为黄色、棕黄色或浅褐色,只能溶解于石油醚、苯、氯仿、乙醚、四氯化碳等溶解性能较强的溶剂中,能被硅胶吸附。
沥青质是暗褐色至深黒色的脆性固体物质,为稠环芳烃和烷基侧链组成的复杂结构的高分子物质组成,荧光显示为褐色,不溶于石油醚及酒精,而溶于苯、三氯甲烷及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
6、石油的主要物理性质有:1)颜色2)密度和相对密度3)粘度4)荧光性等。
7、天然气在地壳中的赋存形态主要有:气藏气、气顶气、溶解气、凝析气、天然气水合物和水溶气等。
8、干气:有时也称贫气,是指甲烷气含量很高,重烃含量很少,基本不含汽油蒸气的天然气。
湿气是指重烃气含量较高,甲烷气含量有所降低,可含有一定数量汽油蒸气的天然气。
9、19世纪70年代以来,对油气成因的认识基本上分为无机成油和有机成油学说两大学派。
无机生成说:A宇宙说:随着地球的冷凝,碳氢化合物被冷凝的岩浆吸收,最后凝结在地壳中形成石油。
B碳化物说:高温的碳和铁变为液态,反应映生成碳化铁,保存与地球深处,地下水向下渗透,与之反映生成碳氢化合物,上升到地壳即为石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油藏基础知识:1、什么是开发层系,什么是开发方式,开发方式分哪两类?答:开发层系:把油田内性质相近的油层组合在一起,用同一套井网进行开发,叫开发层系。
开发方式:是指依靠哪种能量驱油开发油田。
开发方式的种类:有依靠天然能量驱油和人工补充能量驱油。
2、什么叫井网,什么叫井网部署,井网分布方式分哪两大类?答:井网:油、气、水井在油气田上的排列和分布称为井网。
井网部署::油气田上油、气、水井排列分布方式,井数的多少,井距和排距的大小等称为井网部署。
井网分布方式:有行列井网,规则面积井网和不规则井网三大类。
3、油田注水方式分哪两大类?答:油田注水方式分边外注水和边内注水两大类。
4、何为边内注水,边内注水可分为几种方式?答:边内注水是指在油田含油范围内按一定的方式布置注水井进行油田开发,叫边内注水。
边内注水可分为行列式内部切割注水,面积注水,腰部注水,顶部注水,不规则注水5种。
5、油田开发过程中有关水的指标有哪些?答:油田开发过程中有关水的指标有:1)产水量:表示油田出水的多少。
2)综合含水率:产水量与油水混合总产量之比的百分数。
3)水油比:产水量与产油量之比。
4)含水上升率:指采出1%的地质储量含水上升的百分数。
5)含水上升速度:6)注水量:一天相油层中注入的水量叫日注水量,一个月相油层中注入的水量叫月注水量,从注水开始到目前累积注入的水量叫累积注水量。
7)注入速度:年注水量与地层总孔隙体积之比。
8)注入程度:累积注水量与油层总孔隙体积之比。
9)注采比:注入剂所占的地下体积与采出物所占的地下体积之比值。
10)注采平衡:当注采比为1时叫注采平衡。
11)地下亏空:当注采比小于1时叫地下亏空。
12)累积地下亏空:累积注入物的地下体积与累积采出物的地下体积之差。
13)注水利用率:指注入的水量有多少留在地下起者驱油的作用。
14)注水井吸水指数:单位注水压差下的日注水量。
6、名词解释:1)配产配注:对于注水开发的油田,为了保持地下流动处于合理状态,根据注采平衡,减缓含水率上升等,对油田、油层、油井、水井、确定其合理的产量与合理的注水量叫配产配注。
2)注采平衡:当注采比为1时叫注采平衡。
3)注水强度:注水井中单位有效厚度油层的日注水量。
4)吸水指数:单位注水压差下的日注水量。
5)注采比:注入剂所占的地下体积与采出物所占的地下体积之比值。
6)水驱指数:是指每采出1t油地下的存水量。
7)扫油面积系数:井组某单层只被水淹的面积与井组控制的该层的面积的比值叫扫油面积系数。
8)水驱油效率:被水淹层体积内的采出的油量与原始含油量的比值叫水驱油效率9)平面突进系数:10)井网密度:7、名词解释:1)试注:新井投注或油井转注的实验性施工过程叫试注。
2)正注:从油管向油层注水。
3)反注:从套管向油层注水。
’4)合注:注入水分别从油管和套管注入不同的油层。
5)分层注水:注水井根据油层性质不同和开发需要,应用封隔器配水器等组成的分层配水管柱分成若干个注水层段,用不同的压力定量注水的方式叫分层注水。
6)笼统注水:注水井有若干个层段但没分层,在同一压力下注水的方式叫笼统注水。
7)启动压力:注水井地层开始吸水时的压力叫启动压力。
8)注水压差:注水井注水时井底压力与地层压力之差叫注水压差。
9)管损:指管线中的沿程摩擦阻力损失。
10)嘴损:注水时通过水嘴的压力损失叫嘴损。
8、什么是注水井测吸水剖面,其目的是什么?答:吸水剖面是指在一定的注入压力和注入量下各吸水层的吸水量,一般用相对吸水量表示。
注水开发的油田,注水井的吸水剖面决定着生产井的产出剖面,即有什么样的吸水剖面就有什么样的产出剖面。
因此,由吸水剖面资料能够了解注入水的纵向分布,预测和控制水线推进,检验注水方案及措施效果,检测油层的吸水和产出。
9、胜利油田测吸水剖面的方法有几种?答:有放射性同位素载体法、水井连续流量计法、点测水井流量计法、井温法等。
10、地层水的水型有几种?水质分析报告中水型指的是什么,有何实际意义?答:地层水的主要水型有两种:1) CaCl2型:又称硬水,封闭条件良好的油藏多为此型水。
2) NaHCO3型:也称碱性水,也是油藏常见的水型。
此外,还有Na2SO4和MgCl2型,在油藏内少见。
水质分析报告中的水型,指的是根据水中溶解盐类的不同组分,对水质进行分类,把分布于四种基本环境的天然水划分为相应的四种类型。
见下表:水性系数水型形成环境Na+>Cl- Na+-Cl- <1 Na2SO4型大陆SO42-Na+-Cl- >1 Na2CO3型SO42-Na+<Cl- Cl--Na+ <1 MgCl2型海洋Mg2+Cl--Na+ >1 CaCl2型Mg2+11、地层水的密度和矿化度的关系如何?答:地层水的矿化度越大密度越大。
12、油田注水开发对天然驱油能量有什么影响?13、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的三大矛盾是什么?如何解决?答:三大矛盾是:层间矛盾、层内矛盾、平面矛盾。
如何解决:1)解决层间矛盾要细分层系或在本层系内进行分层注水、分层采油,调整分层注水量、采油量,使高、中、低渗透率油层同时发挥作用。
2)解决层内矛盾,就是增加水洗厚度,采用注高效驱油剂、堵塞大孔道、增加水洗厚度,注表面活性剂、调整注水层段、注水强度等。
3)解决平面矛盾,除了分层注水、采油外,还要打调整井调整注采系统。
14、油田开发为什么要进行调整改造挖潜,怎样调整挖潜?答:油田开发的过程是一个对油层不断认识和不断改造挖潜的过程。
油田投入开发后,地下油水运动情况每天都在发生变化,油田开发部署和措施决不能一成不变,必须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不断的调整地下三大矛盾、调整注采平衡、调整地面流程。
要开发中、低渗透油层潜力、高渗透油层内部潜力和注水效果差的地区的潜力,使每个油层的角角落落的储量都动用起来。
挖潜也能通过压裂、酸化、堵水等工艺技术改造油层,在调整改造挖潜中,始终要把注好水放在第一位,只有充分发挥注水效果,保持油层有较高的压力水平,才能实现高产稳产。
15、什么叫单层突进,对油田开发有何影响?如何解决?答:非均质多油层油田由于各小层渗透率差别很大,注入水往往沿高渗透层推进速度最快,这种现象叫单层突进。
单层突进的层油井过早见水影响了中、低渗透层发挥作用,是油井过早水淹,降低油田采收率。
解决单层突进的措施是分层开采。
16、油井见到注水效果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答:在分层注水条件下,如果注采平衡,水线推进较均匀,压力和产量多呈缓慢上升或稳定。
在笼统注水条件下,高渗透层或厚度大的油层吸水量大,能量补充快,与水井连通性好的油井先见效。
地层压力明显上升,流压或动液面上升,产量增加。
17、油井见水可分为几种类型?答:可分为6种:正常水淹、边水推进、底水推进、层内指进、单层突进、串通。
18、注水井层段划分的原则是什么?答:什么是分层配注,为什么要分层配注?答:分层配注:在分层注水井中,利用分层配水管柱选用不同直径的水嘴,实现分层定量注水的工艺技术叫分层配注。
为了解决层间矛盾,把注入水合理的分配到各层段,可保持地层压力。
对渗透率好吸水能力强的层控制注水,对渗透率差吸水能力弱的油层加强注水,使不同渗透性的地层都能发挥注水的作用,实现油田长期高产稳产,提高最终采收率。
19、注水井分层配注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是什么?答:20、配水嘴起什么作用,分层配水嘴选择原理是什么?答:配水嘴的作用是节流水压、控制水量,实现分层定量注水。
选择配水嘴的原理是:利用配水嘴的节流作用,降低注水压力,从而达到控制高渗透层注水量的目的。
因此可以利用通过配水嘴后需要降低的注水压力(嘴损)来选择配水嘴的尺寸。
21、注水开发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后,在不同部位打检查井,利用这些井主要研究哪些内容?答:通过检查井点试油,验证水线推进距离和水淹位置,验证水淹厚度的驱油效率和含水原油性质的变化,了解低渗透层的潜力,了解储层物性的变化。
22、什么叫动态分析,为什么要进行动态分析?答:动态分析是指通过大量的油、水井第一性资料,认识油层中油、气、水运动规律的工作。
因为油藏投入开发后,油藏内部诸因素都在发生变化:油气储量的变化,地层压力的变化,驱油能力的变化和油气水分布规律的变化,动态分析就是研究这些变化,找出各种变化原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生产的影响。
通过解释现象,认识本质,发现规律,解决生产问题。
提出调整措施,挖掘生产潜力,预测今后的发展趋势。
23、油藏动态分析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答:(1)、对注采平衡和能量保持状况的分析。
(2)、对油水效果的评价分析。
(3)、对储量利用程度和油水分布状况的分析。
(4)、对含水上升率和产液量增长情况的分析。
(5)、对主要增产措施的效果分析。
通过分析,对油藏注采系统的适应性进行评价,找出影响提高储量动用程度和注入水波及系数的主要因素,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调整措施,提高油藏的开发效果和采收率。
24、井组动态分析的内容是什么?动态分析所需资料有哪些?答:它是在单井动态分析的基础上,以注水井为中心,联系周围油井和注水井,研究分析以下问题:(1)、分层注采平衡、分层压力、分层水线推进情况。
(2)、分析注水是否见效,生产是上升、下降还是稳定。
(3)、分析各油井、各小层产量、压力、含水变化的情况和原因。
(4)、分析本井组与周围油井、注水井的关系。
通过分析,提出对井组进行合理的动态配产配注,把调整措施落实到井、落实到层上,力求收到好的效果。
动态分析所需的资料有三类:(1)、油田地质资料,包括如下六项:A、油田构造图、小层平面图、分层岩相图、油层剖面图、连通图和钻井测井图。
B、油层物理性质,即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原始地层压力、油层温度和泥质含量等等。
C、油、气、水流体性质,即密度、粘度、含蜡、含硫、凝固点;天然气组分;地层水矿化度,氯离子含量;高压物性资料。
D、油水界面和油气界面。
E、油层有效厚度。
F、有关油层连通性和非均质性的资料。
(2)、油水井生产动态资料,包括油、气、水产量、压力、井口及井下温度、动液面、含水、气油比、注水量、吸水剖面、产油剖面和含砂等。
这些资料要整理、加工、编会成曲线。
(3)、工程情况,包括钻井、固井、井身结构、井筒状况、地面流程等。
25、动态分析的基本方法有哪些?答:有统计法、作图法、物质平衡法、地下流体力学法、类比法、数值模拟法等。
26、油井分析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出水层位的判断,那么如何判断出水层位呢?答:由五方面判断:(1)、对比渗透性,一般渗透率高与水井连通的层先出水。
(2)、射开时间较早,采油较高的层位易出水。
(3)、离油水边界较近的地层易出水。
(4)、其它特殊情况:如地层有裂缝而临层无裂缝,易先见水。
(5)、对应的注水井、累计注水量越大,往往易先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