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次级代谢物
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
![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https://img.taocdn.com/s3/m/778fe53a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c2.png)
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
微生物在次级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产物称次级代谢产物。
包括:抗生素,毒素,生长剌激素,色素和维生素等。
次级代谢产物是指微生物生长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化学结构十分复杂、对该微生物无明显生理功能,或并非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如抗生素。
毒素、激素、色素等。
不同种类的微生物所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不相同,它们可能积累在细胞内,也可能排到外环境中。
其中,抗生素是一类具有特异性抑菌和杀菌作用的有机化合物,种类很多,常用的有链霉素、青霉素、红霉素和四环素等。
第七章微生物的次级代谢及其调节
![第七章微生物的次级代谢及其调节](https://img.taocdn.com/s3/m/4a459672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fd.png)
第七章微生物的次级代谢及其调节授课内容:第一节次级代谢与次级代谢产物第二节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第三节次级代谢的特点第四节次级代谢的生理功能第七章微生物的次级代谢第一节次级代谢与次级代谢产物一、次级代谢的概念微生物在一定的生长时期(一般是稳定生长期),以初级代谢产物为前体,合成一些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没有明确功能的物质过程。
是某些微生物为了避免在代谢过程中某种代谢产物的积累造成的不利作用而产生的一类有利于生存的代谢类型。
这一过程的产物称为次级代谢产物。
也有把初级代谢产物的非生理量的积累,看成是次级代谢产物,例如微生物发酵产生的维生素、柠檬酸、谷氨酸等。
二、次级代谢产物的类型(一)根据产物的作用分类根据次级代谢产物的作用可以分为抗生素、激素、生物碱、毒素及维生素等类型。
1、抗生素:这是微生物、植物和动物所产生的,具有在低浓度下有选择地抑制或杀灭其他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功能的一类次级产物。
目前从自然界发现和分离的抗生素已有5000种;通过化学结构的改造,共制备了约3万余种半合成抗生素。
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类、红霉素、新生霉素、多粘霉素、利福平、放线菌素(更生霉素)、博莱霉素(争光霉素)等达数百种抗生素已进行工业生产。
以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及大环内酯类最常用。
2、激素:微生物产生的一些可以刺激动、植物生长或性器官发育的一类次级物质。
例如赤霉菌产生的赤霉素。
3、维生素:作为次生物质,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微生物产生的远远超过自身需要量的那些维生素,例如丙酸细菌产生维生素B;分枝杆菌产生吡哆素和烟酰胺;假单胞菌产生生物素;12以及霉菌产生的核黄素和β-胡萝卜素等。
4、生物碱:大部分生物碱是由植物产生的碱性含氮有机物。
麦角菌可以产生麦角菌生物碱。
5、色素:是一类本身具有颜色并能使其他物质着色的高分子有机物质。
不少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各种有色的产物。
例如由黏质赛氏杆菌产生灵菌红素,在细胞内积累,使菌落呈红色。
微生物次级代谢名词解释
![微生物次级代谢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ef01e4d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da.png)
微生物次级代谢名词解释
嘿,你知道啥是微生物次级代谢不?这可有意思啦!微生物次级代谢呀,就好比是微生物世界里的一场奇妙魔法秀!比如说,就像一个小魔法师,它平时呢主要干些常规的事儿,维持着自己的生活,这就是初级代谢。
可突然有一天,它决定搞点特别的,弄出一些很独特的东西来,这些独特的产物就是次级代谢产物啦!
你想想看啊,微生物们在它们的小天地里,通过各种奇妙的反应和过程,制造出这些特别的玩意儿。
这就好像我们人类,有时候也会突发奇想,去尝试做一些平时不做的事情一样。
比如说我们可能会突然想去学个新乐器,或者尝试一种新的运动。
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那可真是五花八门啊!有的具有药用价值,能帮我们对抗疾病呢,这多厉害呀!这不就像是给我们人类送了一份大礼物吗?还有的在食品、化工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呢。
那这些次级代谢产物是怎么来的呢?这就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啦。
微生物会利用各种营养物质和能量,通过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一步一步地合成出这些独特的东西。
这过程就像搭积木一样,一块一块地堆起来,最后就形成了一个漂亮的作品。
哎呀,微生物次级代谢真的是太神奇啦!它们能创造出这么多有用的东西,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这么多的改变和好处。
所以说呀,微生
物次级代谢可绝对不是什么简单的概念,它是微生物世界里的一个精彩篇章!我们可得好好去了解它,探索它的奥秘呀!。
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的调节机制
![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的调节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9b64321a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44.png)
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的调节机制
第16页
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的调节机制
第17页
4 磷酸盐调整
过量磷酸盐对四环类、氨基糖苷类和多 烯类、大环内酯类等32种抗生素生物合 成产生阻抑作用。这些次级代谢产物生 物合Hale Waihona Puke 只有在适当磷酸盐浓度下才能进 行。
磷酸盐浓度高低还能调整次级代谢产物 合成期出现早晚,当磷酸盐靠近耗尽时, 才开始进入次级代谢产物合成期。磷酸 盐起始浓度高,耗尽时间长,合成期就 向后拖延。
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的调节机制
第30页
比如,在合成杀假丝菌素灰色链霉菌培养 液中添加5 mmol/L磷酸盐,产生菌对氧需 要量显著增加,细胞内ATP浓度增大,抗 生素合成马上停顿,同时还伴有RNA、 DNA和蛋白质合成速率恢复到菌体生长久 速率水平,促进了初级代谢;当磷酸盐被 耗尽时,菌体生长速率开始下降,抗生素 合成又重新开始。
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的调节机制
第38页
诱导酶合成诱导剂有些需外源加入,称 外源诱导剂,
有些是菌体代谢过程中本身产生,则称 内源诱导剂。
在抗生素发酵过程中,有初级代谢产物 似乎对次级代谢产物合成酶也起诱导作 用。
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的调节机制
第39页
4.7 反馈调整
在次级代谢产物合成中,反馈调整起着主要作
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的调节机制
第2页
1 初级代谢对次级代谢调整
微生物初级代谢对次级代谢含有调整作 用。当初级代谢和次级代谢含有共同合 成路径时,初级代谢终产物过量,往往 会抑制次级代谢合成,这是因为这些终 产物抑制了在次级代谢产物合成中主要 分叉中间体合成。
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的调节机制
初级代谢与次级代谢的不同点!
![初级代谢与次级代谢的不同点!](https://img.taocdn.com/s3/m/71452f4733687e21af45a90e.png)
1 概念不同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中,一般将微生物从外界吸收各种营养物质,通过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生成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和能量的过程,称为初级代谢而次级代谢是相对于初级代谢而提出的一个概念。
一般认为,次级代谢是指微生物在一定的生长时期,以初级代谢产物为前体,合成一些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无明确功能的物质的过程2 产物不同初级代谢的产物,即为初级代谢产物。
如单糖或单糖衍生物、核苷酸、维生素、氨基酸、脂肪酸等单体以及由它们组成的各种大分子聚合物,如蛋白质、核酸、多糖、脂质等生命必需物质。
<通过次级代谢合成的产物称为次级代谢产物,大多是分子结构比较复杂的化合物。
根据其作用,可将其分为抗生素、激素、生物碱、毒素等类型次级代谢产物可积累在细胞内,但通常都分泌到细胞外,有些与机体的分化有一定的关系,并在同其它生物的生存竞争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 存在范围不同初级代谢的代谢系统、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在各类生物中都基本相同,它是一类普遍存在于各类微生物中的一种基本代谢类型。
<次级代谢只存在于某些微生物中,并且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因生物不同而不同,就是同种生物也会由于培养条件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次级代谢产物。
<4 对微生物的作用不同通过初级代谢,能使营养物转化为结构物质、具生理活性物质或为生长提供能量,因此初级代谢产物,通常都是机体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只要在这些物质的合成过程的某个环节上发生障碍,轻则引起生长停止,重则导致机体发生突变或死亡,是一种基本代谢类型。
次级代谢产物一般对菌体自身的生命活动无明确功能,不参与细胞结构组成,也不是酶活性必需的,不是机体生长与繁殖所必需的物质,即使在次级代谢的某个环节上发生障碍,也不会导致机体生长的停止或死亡,至多只是影响机体合成某种次级代谢产物的能力。
但许多次级代谢产物通常对人类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大影响5 同微生物生长过程的关系初级代谢自始至终存在于生活的菌体中,同菌体的生长过程呈平行关系,只有微生物大量生长,才能积累大量初级代谢产物次级代谢则是在菌体生长到一定时期内(通常是微生物的对数生长期末期或稳定期)产生的,它与机体的生长不呈平行关系,一般可明显地表现为菌体的生长期和次级代谢产物形成期二个不同的时期。
微生物次级代谢
![微生物次级代谢](https://img.taocdn.com/s3/m/902e5c2e4b35eefdc9d3330e.png)
第二节
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
一、次级代谢产物的生源
生源:次级代谢产物分子构建单位的来源。
聚酮体
甲羟戊酸
生源
环多醇和氨基环多醇
芳香族化合物
环己醇与氨基环己醇
由芳香中间体合成的抗生素和其它次级 代谢物
二、次级代谢的调节控制
微生物体内的次级代谢和初级代谢一样,都受菌体代
谢的调节. 由于它们的代谢途径是相互交错的,所以
在调节控制上是相互影响的。
(1)初级代谢对次级代谢的调节
微生物的初级代谢对次级代谢具有调节作用。当 初级代谢和次级代谢具有共同的合成途径时,初级
代谢的终产物过量,往往会抑制次级代谢的合成,
这是因为这些终产物抑制了在次级代谢产物合成中 重要的分叉中间体的合成。
如赖氨酸和青霉素的生物合成过程中有共同中间体 a—氨基己二酸,当培养液中赖氨酸过量时,则抑制 a—氨基己二酸的合成,进而影响到青霉素的合成。
生物碱:
大部分生物碱是植物产生的,有些微生物也能产生。
毒素:
微生物一定条件下产生的对人和动物有毒害作用的化合物。
色素:
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各种有色的产物,有的微生物 将产生的色素分泌到细胞外,有的在细胞内积累,从而使菌 落呈现各种颜色。
维生素:
在特定条件下,微生物产生的远远超过自身需要的那些微生 物。
无垠文海 邀你畅享
更改PPT母版功能键:
PPT文档讨论群:253147947
次级代谢:微生物在一定的生长时期,以初级
代谢产物为前体,合成一些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 无明确功能的物质的过程。 产物:毒素、色素、抗生素、生物碱等。
初级代谢与次级代谢之间的关系
初级代谢与次级代谢是在某些机体内存在的两种既有 系又有区别的代谢类型,初级代谢是次级代谢的基础, 初级代谢为次级代谢产物合成提供前体物和所需能量。 次级代谢是初级代谢在特定条件下的继续与发展,避 免初级代谢产物过量积累对机体的毒害。
微生物次级代谢及其调节
![微生物次级代谢及其调节](https://img.taocdn.com/s3/m/639beff050e2524de5187eaa.png)
① 前体聚合作用;
前体一旦形成,便流向次级代谢生物合成的专用途径。前 体聚合作用是次级代谢特有的、普遍的合成机制。 通过前体聚合作用的次级代谢物有四环类、大环内酯类、 安莎霉素
类、真菌芳香化合物的聚酮类和肽类、聚醚和聚异戊二烯类抗生素。
②次级代谢物结构的结构修饰:氧化、氯化、氨化、甲基
化和羟基化。
2. 葡萄糖碳架掺入途径:差向异构化、氨化、去羟基、重排、
脱羧、氧化和还原。
3. 甲羟戊酸途径:异戊二烯单位,甲羟戊酸由乙酰CoA合成。
4. 短链脂肪酸途径:乙酸、丙酸、丙二酸、甲基丙二酸, 形成乙酰 CoA、丙二酰 CoA、甲基丙二酰 CoA 等前体, 作为抗生素建筑材料进入次级代谢途径。
乙酰CoA与几个分子丙二酰CoA或甲基丙二酰CoA线性缩 合生成聚酮(polyketide)代谢物。如:四环素簇,大环
5. 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具有菌株特异性;一种微生物的不同 菌株可以产生分子结构迥异的次级代谢物;不同种类的微生 物也能产生同一种次级代谢物; 6.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比生长对环境因素更敏感。如菌体生 长, 磷酸盐浓度0.3~300mmol/L;产物合成,磷酸盐浓度 0.1~ 10mmol/L, 7. 次级代谢酶在细胞中具有特定的位置和结构; 8. 由生长期向生产期过渡时,菌体形态会有所变化; 9. 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过程是一类由多基因(基因簇)控制的 代谢过程;这些基因不仅位于微生物的染色体中也位于质粒
思考题
• 1、微生物次级代谢的类型和特征。 • 2、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的主要调节机制。
由初级代谢物衍生次级代谢物的途径
1. 莽草酸途径(芳香次级代谢产物中间体):莽草酸,对氨基 苯甲酸,色 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
莽草酸途径负责大多数放线菌和许多植物次生代谢物的生 物合成; 而大多数真菌产生的芳香代谢物是由乙酸通过聚酮(polyketide)途 径合成。
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与药物创新
![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与药物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825ab5e9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ba.png)
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与药物创新一、概述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除了进行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初级代谢外,还会产生一系列复杂的次级代谢产物。
这些物质通常具有多样的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包括抗生素、毒素、激素、色素等,对微生物自身并无明确的生理功能,但对人类和其他生物体可能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
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一直是药物研发的重要来源之一。
近年来,随着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技术的飞速发展,研究者们开始从分子水平深入探索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机制。
生物合成基因簇的研究成为了热点之一。
生物合成基因簇是指一组在染色体上连续排列的基因,它们共同负责某一特定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
这些基因包括结构基因、调节基因、耐药性基因和转运蛋白等,它们之间具有复杂的调控关系,共同构成了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的分子基础。
在药物创新方面,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克隆和分析,可以深入了解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和调控机制,为药物的设计和合成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对生物合成基因簇进行改造和优化,可以实现次级代谢产物的定向生产和产量提高,为药物的规模化生产提供可能。
利用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多样性,还可以发掘新的次级代谢产物,为药物创新提供更多的候选物质。
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与药物创新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对生物合成基因簇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以揭示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机制,还可以为药物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在药物创新领域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1. 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概述微生物,作为地球上最古老且多样的生命形式,它们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生物合成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不仅限于维持其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主要代谢过程,还包括一种称为次级代谢的过程。
微生物次级代谢及其调节
![微生物次级代谢及其调节](https://img.taocdn.com/s3/m/bb0e2192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04.png)
转录因子是能够结合DNA并调控基因转录的蛋白质,它们对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
翻译后水平调节
酶的磷酸化与去磷酸化
某些酶的活性可以通过磷酸化或去磷 酸化进行调节,从而影响次级代谢产 物的合成。
蛋白质相互作用
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影响酶的 活性和稳定性,进而调节次级代谢产 物的合成。
基因敲除和互补实验
基因敲除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特定基因从微生物染色体中删除,观察其表型变化,以确 定该基因在次级代谢中的作用。
互补实验
将已敲除的基因通过同源重组技术恢复,观察表型变化,以验证基因敲除的正 确性。
异源表达
将微生物的次级代谢相关基因克隆到宿主菌中,通过异源表 达来研究基因的功能和产物性质。
微生物在次级代谢过程中,基因的突变和重组是常见的调节方式。这些变化可以影响代谢产物的合成途径和产量。
基因沉默与去沉默
某些基因在特定条件下会被沉默,而在其他条件下会被激活。这种调节方式有助于微生物在特定环境下合成所需 的次级代谢产物。
转录水平调节
调节性RNA
某些RNA分子可以与靶基因结合,影响其转录效率和稳定性,从而调节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
这些化合物通常在微生物生长的稳定 期大量积累,不直接参与微生物的生 长繁殖过程,但对微生物的生存和适 应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类
根据化学结构
可以分为氨基酸类、多肽类、蛋白质 类、核酸碱基类、糖类、脂类、色素 类等。
根据功能
可以分为抗生素类、激素类、生物碱 类、毒素类等。
次级代谢产物的主要生物活性
微生物次级代谢及其 调节
目录
• 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概述 • 次级代谢的生物合成途径 • 次级代谢的调节机制 • 次级代谢产物的应用 • 次级代谢的研究方法 • 次级代谢的未来展望
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特点、作用及应用概况
![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特点、作用及应用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9a939cce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a8.png)
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特点、作用及应用概况一、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概况1、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定义及特点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中,通常将微生物在一定生长时间内,以初级代谢产物为前体,合成一些对当前生命活动无明确功能物质的过程称为微生物次级代谢,代谢合成的物质称为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
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大多是分子结构较复杂的化合物,因微生物和培养条件的不同,代谢产物也不尽相同。
通常次级代谢产物是被分泌到细胞外,在与其他生物竞争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但次级代谢产物不参与细胞结构的组成,也不是酶活性所必需的,即使在某个环节发生障碍,也不会致使机体停止生长或死亡。
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被广泛应用于农业、食品和医疗等领域,前景广阔。
2、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来源微生物种类多、分布广,其次级代谢产物数量众多,来源广泛。
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次级代谢产物主要来源于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
部分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来源及作用见表1。
(1)细菌细菌随处可见,其生物量仅次于植物体总生物量。
细菌代谢产物具有结构多样性和广谱活性,被广泛应用于农化和医药产品的制造。
研究表明:细菌中芽抱杆菌属产生的抗菌性代谢产物,如杆菌霉素、双效菌素及抗霉菌枯草杆菌素等,被广泛应用于作物病害防治中,γ-聚谷氨酸具有较强的抗逆促生作用,被广泛应用于新型肥料生产;假单胞菌属产生的代谢产物,如2 , 4-二乙酰基间苯三酚、硝咙咯菌素等,是目前被研究最多的细菌生物防治剂。
(2)真菌真菌具有生物多样性,种类和数量众多,目前已了解的真菌种类有9. 7万余种,但仅占其种类数量的6%。
在真菌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中,约50%是由丝状真菌产生的。
研究表明,木霉菌、非致病性濂刀菌和聚端孢霉等是少数能够产生多种抗菌代谢产物的真菌属。
木霉菌能够产生木霉素和杀病毒剂等抗生素次级代谢产物;厚垣镰孢的次级代谢产物能够有效抑制花生锈病病原菌的产生;粉红聚端孢菌能够产生大量抗病毒次生代谢产物和具有农药活性的抗生菌;单端孢菌素作为粉红聚端孢菌的产物被广泛用于棉籽枯萎病的防治。
微生物次级代谢与次级代谢产物
![微生物次级代谢与次级代谢产物](https://img.taocdn.com/s3/m/a215c3495727a5e9856a61d5.png)
相对来说催化初级代谢产物合成的酶专一性强,催化次级代谢 产物合成的某些酶专一性不强,因此在某种次级代谢产物合成 的培养基中加入不同的前体物时,往往可以导致机体合成不同 类型的次级代谢产物,
一、次级代谢与次级代谢产物
初级代谢与初级代谢的关系: 1初、级存代在谢范是围次级及代产谢物的类基型础不,它同可以为次级代谢产物合成提供 2前、体对物产和生所者需要自的身能的量重;要性不同
合代成谢过产程物的也某看个作环是节次上级发代生谢障产碍物,。轻则引起生长停止、重则导 致机体发生突变或死亡。 次级次代级谢代产谢物产对物于通产常生都者分本泌身来到说胞,外不,是有机些体与生机存体所的必分需化的有物一质定的
,关即系使,在并次在级同代其谢它的生某物个的环生节存上竞发争生中障起碍着。重不要会 的导作致用机。体生长的 停止或死亡,至多只是影响机体合成某种次级代谢产物的能力。
基镁水0杨.05酸%,、但硫可酸以亚合铁成0.0大01量%的龙胆醇、甲基醌醇和棒曲霉素。
一、次级代谢与次级代谢产物
次级代谢产物的骨架碳原子的数量和排列上的微 每种类型的次级代谢产物往往是一群化学结构非 小常变相化似,的氧不、同氮成、分氯的、混硫合等物元。素的加入,或在产物氧化
水平上的微小新变霉化素都有可4以种导致产生各种各样的次级代谢
一、次级代谢与次级代谢产物
初级代谢与初级代谢的关系:
1、存在范围及产物类型不同 初级代谢系统、代谢途径和初级代谢产物在各
类生物中基本相同。它是一类普遍存在于各类生物 中的一种基本代谢类型。
次级代谢只存在于某些生物(如植物和某些 微生物)中,并且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因生物不 同而不同,就是同种生物也会由于培养条件不同 而产生不同的次级代谢产物。
次级代谢01
![次级代谢01](https://img.taocdn.com/s3/m/e6d38abd25c52cc58ad6be87.png)
Streptomyces coelicolor colonies, c. 1 cm x 1 cm. The wild-type colonies are covered with grey aerial mycelium and spores; the reddish mutant colonies are not forming aerial mycelium. The red mycelium colour and the dark background is from the antibiotics produced by Streptomyces coelicolor (John Innes Centre, Photography Department).
次级代谢方面的差错对细胞的生长无关紧要, 改变后的代谢产物有些还保留生物活性。
微生物次级代谢
有人认为,次级代谢产物之所以种类 繁多,就是因为酶的底物特异性不 高所致。
他们把次级代谢过程又称为多向代谢 作用(pleometabolism)。
微生物次级代谢的特征
• 次级代谢产物一般不在产生菌的生长期产生, 而在随后的生产期形成。
表4-4 可作为次级代谢物的前体的一些中间体
由芳香中间体合成的抗生素和其它次级代谢物
次级代谢调节
抗生素的生源学(Biogenesis)
生源学又称为生物发生学,是指一些天 然物质,包括有生命的物质为什么会发 生,存在的学问,它对宿主,环境有何 作用?抗生素生源学研究一些微生物为 什么会产生这类对其它微生物,甚至对 其自身有害的物质, 其功能是什么?在这 方面的了解将有助于解释抗生素的形成 机制和控制其生产。
• 种类繁多,含有不寻常的化学键,如氨基糖、 苯醌、香豆素、环氧化合物、麦角生物碱、 吲哚衍生物、吩嗪、吡咯、喹啉、萜烯、四 环类抗生素等。
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与调节
![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与调节](https://img.taocdn.com/s3/m/a04e2186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e8.png)
氯霉素,利福霉素等
怎样解除这种分解代谢物调整?
六、能荷调整(磷酸盐旳调整)
↓*2
八氢番茄红素
↓
六氢番茄红素
↓
ζ—胡萝卜素
↓
链孢红素
↓
番茄红素
↙
↘
γ—胡萝卜素
δ—胡萝卜素
↓
↓
海胆酮 ←─β—胡萝卜素
α—胡萝卜素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角黄素
β—隐黄质
叶黄素
↓
↓
虾青素
玉米黄素
↓↑
环氧玉米黄素 → 辣椒红素
↓↑
紫黄素
→ 辣椒玉红素
↓
新黄素
类胡萝卜素旳生物合成途径
•次级代谢酶旳专一性低
相对来说催化初级代谢产物合成旳酶专一性强,催化 次级代谢产物合成旳某些酶专一性不强,所以在某种 次级代谢产物合成旳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旳前体物时, 往往能够造成机体合成不同类型旳次级代谢产物。
41
七、细胞膜透性旳调整
外界物质旳吸收或代谢产物旳分泌都需经细胞 膜旳运送,如发生障碍,则胞内合成代谢物不 能分泌出来,影响发酵产物收获,或胞外营养 物不能进入胞内,也影响产物合成,产量下降。
在青霉素发酵中,产生菌细胞膜输入硫化物能 力旳大小影响青霉素发酵单位旳高下。假如输 入硫化物能力增长,硫源供给允足,合成青霉 素旳量就增多。
(1)筛选营养缺陷型回复突变株
微生物工程生产次级代谢产物的流程
![微生物工程生产次级代谢产物的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7780f16a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25.png)
微生物工程生产次级代谢产物的流程Microbial Engineering Process for Production of Secondary Metabolites.Introduction.Secondary metabolites are natural products synthesized by microorganisms that are not essential for their growth or survival. They have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in the pharmaceutical, agricultural, and food industries. Microbial engineering offers a powerful approach to producing secondary metabolites with improved yield, specificity, and cost-effectiveness.Process Overview.The microbial engineering process involves the following steps:1. Strain Selection: Identifying or engineering asuitable host strain that can produce the desired secondary metabolite.2. Biosynthetic Pathway Engineering: Modifying the biosynthetic pathway to enhance production of the secondary metabolite.3. Strain Improvement: Optimizing the host strain for growth and metabolite production.4. Fermentation Optimization: Developing and optimizing the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for optimal metabolite production.5. Downstream Processing: Extracting and purifying the desired secondary metabolite from the fermentation broth.Strain Selection.The host strain for secondary metabolite production should possess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Ability to produce the desired metabolite.Compatibility with the desired genetic modifications.High growth rate and tolerance to fermentation conditions.Strains can be obtained from natural sources or engineered using techniques such as mutagenesis, gene knockout, and gene overexpression.Biosynthetic Pathway Engineering.The biosynthetic pathway is the sequence of enzymatic reactions that lead to the production of the secondary metabolite. Microbial engineering can be used to modify the pathway to improve yield or specificity. Strategies include:Overexpressing genes encoding key enzymes.Introducing heterologous genes from other organisms.Modifying enzyme regulation or expression levels.Strain Improvement.Strain improvement techniques optimize the host strain for growth and metabolite production. This can involve:Media optimization (e.g., carbon and nitrogen sources)。
菌体形态的变化和次级代谢合成的过程
![菌体形态的变化和次级代谢合成的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11f44b19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85.png)
菌体形态的变化和次级代谢合成的过程菌体形态的变化和次级代谢合成过程可以简要地描述如下:
菌体形态的变化:
菌体形态的变化指的是微生物(如细菌或真菌)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形态转变。
这种变化可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营养条件、温度、pH值、氧气浓度等。
营养条件:菌体形态的变化通常与营养条件密切相关。
不同的营养成分可以促进或抑制菌体的生长和形态发育。
例如,某些真菌在碳源和氮源充足的情况下会形成菌丝体,而在缺乏某种营养成分时会形成孢子体。
温度:温度是影响菌体形态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不同的温度条件可以导致菌体形态的转变。
例如,某些真菌在低温下形成菌丝体,而在较高温度下形成酵母样形态。
pH值:pH值对菌体形态的变化也有一定的影响。
不同的菌株对于酸碱环境的适应性不同,因此pH值的变化可以导致菌体形态的改变。
氧气浓度:氧气浓度对于某些微生物的形态发育也是至关重要的。
例如,某些细菌在缺氧条件下形成孢子体,而在富氧条件下形成胞体。
次级代谢合成的过程:
次级代谢是微生物合成和释放的次要代谢产物,与生长和生存无直接关系。
诱导:次级代谢通常是在特定条件下诱导的,例如营养缺乏、环
境压力或信号分子的刺激。
这些刺激会触发微生物细胞内一系列基因的表达和调控。
基因表达:诱导信号触发次级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
这些基因编码特定的酶或调节蛋白,参与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
酶催化:次级代谢合成过程中,特定酶催化底物的转化。
次级代谢产物 群体感应 cell
![次级代谢产物 群体感应 cell](https://img.taocdn.com/s3/m/d3005ffc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10.png)
次级代谢产物群体感应 cell次级代谢产物是细胞在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化合物,它们与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抗菌、免疫等都有关系。
而群体感应是微生物学中的一种现象,指细菌群体中的一个化合物会影响到群体中的其他成员。
这个化合物在群体中被称作自动诱导物或AI-2。
次级代谢产物是细胞在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化合物,它们是微小分子,通常具有药理活性。
这些化合物不仅可以帮助细胞抵抗自由基、病原体等有害物质的侵袭,也可以促进细胞的生长和发育,调节细胞代谢。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例如,目前已经发现了许多具有药理活性的天然产物,如阿司匹林和紫杉醇等,它们都是从植物和微生物中提取出来的。
另外一个与次级代谢产物相关的概念是群体感应。
群体感应是微生物学中的一种现象,指细菌群体中的一个化合物会影响到群体中的其他成员。
这个化合物在群体中被称作自动诱导物或AI-2。
在微生物领域中,群体感应是很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影响到微生物群体内部的交流和协作。
例如,当一个细菌在环境中释放出AI-2时,它能够被群体中的其他细菌识别并解读。
这个过程可以使群体中的所有细菌都达成共识,进而更好地协作和应对环境中的挑战。
同时,科学家们也发现,次级代谢产物和群体感应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例如,有些微生物群体中的细胞在达到一定密度之后就开始产生次级代谢产物,这一过程就需要群体感应的参与。
此外,一些研究发现,AI-2对味觉细胞也具有诱导作用。
这可能表明,在身体内部也存在着次级代谢产物和群体感应的关系。
总的来说,次级代谢产物和群体感应都是微生物领域中的重要概念。
通过研究这些概念,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微生物内部的交流和协作机制,探究微生物的生长和发育规律,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医学和工业应用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次级代谢物
1. 内容
1.概念
⏹初级代谢:一般将微生物从外界吸收各种营养物质,通过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生成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和能量的过程。
⏹次级代谢:是相对于初级代谢而言。
是指微生物在一定的生长时期,以初级代谢产物为前体,合成一些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无明确功能的物质的过程。
⏹次级代谢产物:指某些微生物生长到稳定期前后,以结构简单、代谢途径明确、产量较大的初生代谢物为前体,通过复杂的次生代谢途径所合成的各种结构复杂的化学物。
如抗生素、激素、生物碱、毒素及维生素等
2.次级代谢物与初级代谢物的区别
次生代谢物往往具有分子结构复杂、代谢途径独特、在生长后期合成、产量较低、生理功能不很明确(尤其是抗生素)以及其合成一般受质粒控制等特点。
一般地说,形态结构和生活史越复杂的微生物(如放线菌和丝状真菌),其次生代谢物的种类也就越多。
2. 练习
一、填空题
1.毒素是__________类的物质。
答案:蛋白质
2.白喉毒素是一种_________毒素;破伤风毒素是一种__________毒素。
答案:蛋白质,蛋白质
3. 微生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包括:1______,2______,3______,4______,5______。
答案:维生素,抗生素,生长刺激素,毒素,色素
4.次生代谢产物是__________的结果。
答案:正常代谢途径不畅通时增强支路代谢
5. 微生物细胞内外积累代谢产物的种类和数量主要取决于它们的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答案:遗传性,环境条件
二、简答题
1.如何运用代谢调控理论使微生物合成比自身需求量更多的有用代谢产物?举例说明。
答案:①应用营养缺陷型菌株解除正常的反馈调节。
如赖氨酸发酵、肌苷酸的生产;
②应用抗反馈调节的突变株解除反馈调节。
如黄色短杆菌的抗α—氨基—β—羟基戊
酸菌株能累积苏氨酸;
③控制细胞膜的渗透性。
如在谷氨酸发酵生产中只要把生物素浓度控制在亚适量的情
况下,才能分泌出大量的谷氨酸。
2. 细菌的酒精发酵途径如何?它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有何不同?细菌的酒精发酵有何
优缺点?
细菌的酒精发酵途径:ED, 酵母菌的酒精发酵:EMP
a.优点:代谢速率高;产物转化率高;菌体生成少;代谢副产物少;发酵温度高;不必
定期供氧;细菌为原核生物,易于用基因工程改造菌种;厌氧发酵,设备简单。
b.缺点:生长 pH 为 5,较易染菌;细菌耐乙醇力较酵母菌为低(细菌 7%乙醇,酵母
菌耐 8-10%乙醇);底物范围窄(葡萄糖、果糖)。
3. 测验
一、填空
1. 在乙醇发酵过程中,酵母菌利用_______途径将葡萄糖分解成_________,然后在
________酶作用下,生成__________,再在________酶的作用下,被还原成乙醇。
2. 细菌产生的毒素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3.微生物细胞内外积累代谢产物的种类和数量主要取决于它们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 白喉毒素是一种_________毒素;破伤风毒素是一种__________毒素。
答案:蛋白质,蛋白质
二、简答题
1.什么叫次生代谢产物?有哪几条次生代谢物合成途径,各自产生何类主要次生代谢产物?
2.微生物代谢调节显示哪些特点?有哪两类方式可调控代谢流?请举例说明。
4. 案例
5. 资源下载
课程讲义资源(Word文档)、教学课件资源(PPT)、视频录像资源(视频录像)。
6. 扩展学习
使用教材:
微生物学教程第3版周德庆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参考书目:
1.沈萍主编,《微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沈萍、范秀容、李广武编,《微生物学实验》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Prescott LM, Harley JP, and Klein DA. Microbiology (5th ed.), Higher education press and McGraw-Hill Companies, 2002.
4. 闵航(2005):微生物学. 浙江大学出版社
参考期刊:
微生物学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微生物学会主办
微生物学通报中国微生物学会;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主办
参考网址:
中国微生物信息网络hppt://159.226.80.1/chinese.html
中国微生物资源信息共享/sdinfo
中国微生物信息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