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重点理论复习资料
儿童文学复习
儿童文学复习第一篇:儿童文学复习儿童文学1762 卢梭《爱弥儿》1.儿童文学的含义: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2.儿童文学的主要美学特质:纯真稚拙欢愉变幻朴素3.儿童文学与小学审美教育:A.儿童文学作品中所蕴涵的健康的价值观念可以使小读者获得正确的审美理想的熏陶,让小学生从阅读中培育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促使他们沿着个体全面发展的方向健康发展B.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有助于小读者在欣赏过程中培养,积累起丰富的审美感情C.小读者通过感受不同作品带来的不同风格的美,可以初步培养其感受美,理解美,评价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他们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4.儿童文学作家的特殊性:A。
特殊的精神气质B.独特的感受力和生活经验C.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儿童文学作家类型:自觉型(分为:教育型社会使命型娱乐型)自发型(分为:童心型儿童崇拜型童年回忆型)5.儿童文学的服务对象:3~15岁的全部儿童幼儿期(3~6)―――――――幼儿文学童年期(7~12)――――――――童年文学少年期(13~15)―――――――――少年文学6.故事性的含义:故事性是指文学作品中完整和生动的故事情节所形成的叙事特质7.故事元的含义:故事元是故事发生的中心,是故事的母体,而其他内容和形式都是为故事元这个中心服务。
8.儿童文学语言特点:形象性简洁性音乐性叙述性9.儿歌的含义:儿歌是采用韵语形式,适合于低幼孩子聆听吟唱的简短的“歌谣体”诗歌。
10.儿歌的特征:A.注重音乐性,强调音韵和节奏B.短小单纯,易懂易记C.歌戏互补,富于情趣11.儿歌的特殊艺术形式:摇篮歌问答歌连锁调颠倒歌数数歌绕口令时序歌对数谣物象歌12.儿童诗的含义:儿童诗是为儿童创作的,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
它是用最富于感情,最凝练,有韵律但又具有陈述性特点的文学语言来抒写儿童情感的文学形式,也包括儿童自己为抒怀而创作的诗。
儿童文学知识点整理(完整)
儿童文学知识点整理(完整)儿童文学考点第一章基本原理1、儿童文学的概念:(1)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2)儿童文学是具有独特艺术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3)儿童文学是适合于儿童接受并作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4)儿童文学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综上所述,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2、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既儿童文学的基本审美特征或艺术品性。
主要表现在纯真、稚拙、欢愉、变幻、质朴这几个方面。
3、儿童文学在美学特质方面,如何与成人文学相区别:(1)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是指那些对于成人文学而言,在儿童文学中表现得更为普遍、更为集中、更为典型的艺术品性。
(2)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某些具体审美要素的构成具有共同性。
4、从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在小学教育中实施儿童文学的审美教育应该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直觉性原则、非功利性原则、情感性原则5、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1)儿童文学为小学语文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教材资源(2)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6、儿童文学与小学生素质培养:(1)儿童文学有助于指导小学生的人格养成(2)儿童文学有助于推动小学生的思维发展(3)儿童文学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创造精神(4)儿童文学有助于小学校园文化的建设第六章童话寓言1、童话概念:童话是文学中一种特殊艺术形态的题材。
它是以奇异的幻想、极度的夸张、多彩的象征色调构成的一种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虚幻故事。
童话是儿童文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文学样式。
童话的一切虚幻都依附于生活的土壤。
2、童话的文学特征:(一)传统童话的文学特征:(1).固定的叙事程式(2).鲜明的主题(二)现代童话的文学特征:(1).日常生活进入幻想世界(2).个性化、多样化的趣味和风格(3).儿童与成人共享童年梦想3、童话的主要表现手法:拟人、夸张、颠倒、象征。
4、童话的三种形象类型:(一)超人体童话形象(二)拟人体童话形象(三)常人体童话形象5、寓言的概念:“寓”是寄托的意思,寓言就是把深刻的哲理和教训寄托在简短、形象的故事里的一种文学样式。
儿童文学复习提纲.docx
儿童文学复习提纲一、选择题1、童话的主要表现手法有:拟人,夸张,颠倒,象征。
2、童话的形象类型:超人体童话形彖,拟人体童话形彖,常人体童话形彖。
3、寓言的特征:寓意于言的教训性,连类比物的比喻性,犀利幽默的讽刺性,精练简洁的概括性。
4、儿童故事的类型:民I'可故事,生活故事,历史故事,谜语故事,动物故事。
5、儿童小说的构成元素:人物,故事,主题。
6、儿童散文的类型:叙事型,状物写景型,抒情型,议论型。
7、儿童科学文艺的类别:科学童话,科学幻想小说,科学诗,科学小品,科学相声,科学故事,科学寓言,科学谜语。
8、儿童影视文学的特点:视像性,趣味性,情节性,形象性,幻想性。
二、判断题1、1762年,法国思想家卢梭出版了一部在教育史和儿童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爱弥儿》,代表着社会儿童观的转变。
2、儿童文学的构成元素有人物,故事,主题。
3、神话,故事,歌谣,这些最早出现的文学形态,也是儿童文学得以生长的最初的摇篮。
4、插图在儿童文学中并非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吸引儿童,提高儿童的阅读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
5、儿童文学作品总是作家试图与特定的读者群一儿童进行自觉或不自觉的艺术对话的产物。
6、安徒生童话的出现标志是作家专为儿童创作童话的意识的觉醒7、儿童科学文艺以介绍科学知识,展现科学的世界观,宣传科学的思想与方法为主要内容, 但又不同于一般的科学论文与科普读物。
三、名词解释1、新媒介:是一个相对和动态的概念,它的对立面是传统媒介。
从广泛意义上来说,当一切媒介形态最早出现时,都可以称为新媒介。
2、故事元:任何叙事性作品首先都有一个基本故事,我们将之称为“故事元”。
它是故事发生的中心,是故事的母体,而其他内容和形式都是为故事元这个中心服务的。
3、童话:是指符合儿童想彖方式的,充满幻想色彩的神奇故事。
4、儿童小说:是以儿童为主要读者对象,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进行创作并为儿童所能理解和接受的小说。
(完整版)儿童文学教程重点
第一章:走进儿童文学1.儿童文学:专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的总称。
一、艺术的源起2.儿童最早接触的文学资源:早期民间口头文学传统中的大量神话、歌谣和童话故事。
3.为什么早期民间文学会进入古代儿童的接受视野?1)早期民间文学的受众对象中天然地包含了儿童这一群体。
2)民间文学的某些艺术形态天然地契合了儿童的文学接受趣味。
4.早期民间文学的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5.早期民间文学的艺术形式1)词汇方面,一般是通俗的日常口语。
2)与古代人思维和语言上的特征上相对应,早期社会的普通民众也未分化出过于纤细的文学情感,他们对于事物的感受是简单而直接的。
3)民间文学的口头传播特征决定了它不可能使用过于复杂的结构方式。
(比如循环的三段式)二、历史的流变从民间文学到儿童文学1.民间文学改编的儿童文物1697年法夏尔·贝洛《鹅妈妈的故事》(里面收集了《小红帽》《灰姑娘》《睡美人》等)19世纪德格林兄弟(雅各布·格林威廉·格林)编订《儿童与家庭故事集》(又名格林童话)19世纪丹麦作家安徒生等。
2.为孩子改编的民间故事与之前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增(增加以儿童为对象的生活教训内容)删(即删去作者看来不适合儿童阅读的部分)改(通过语言或情节上的改写,使作品更具文学性,也符合儿童的接受特点)三、儿童文学的当代概念1.分类与特征儿童文学可分为幼儿文学、儿童文学、青少年文学幼儿文学(0到6岁的学前儿童为读者对象)儿童文学(7到13岁的少年儿童)青少年文学(青春期前后至成年前的青少年)2.儿童文学作品的文体分为1)语言形态角度⇔韵文体(儿歌与儿童诗)与散文体(儿童小说散文戏剧等)2)具体的文本形态和艺术手法:儿歌、儿童诗、图画书、儿童故事、童话、儿童小说3.文体的类型特征①文体的固定性②文体的相对性③文体的发展性四、儿童文学发展的当代语境1.商业文化语境下的儿童文学⑴商业文化对于市场反应的本能关注促使儿童文学的出版方越来越重视儿童文学的阅读者,也就是儿童本人的阅读兴趣,这有直接影响了儿童文学的创作。
儿童文学考试复习资料
1【儿童小说、故事的区别】儿童小说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严格意义上的儿童小说指的是以塑造儿童形象为中心、以广大儿童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散文体的叙事性儿童文学样式。
因此,它要求有以儿童形象为中心的人物形象或以儿童视角所表现的成人形象、而儿童故事则以儿童行为为中心而串连的故事情节、以儿童生活的背景和场所为主的环境描写。
但一般意义的儿童小说的概念比较宽泛,常指从儿童观点出发,充满儿童情趣,能充分满足儿童审美需求,符合儿童好奇、好动的心理行为特征,以社会生活为内容,幻想性、故事性很强的散行的叙事文学样式。
儿童故事一般来说比较短小,通过简单的故事告诉儿童一个道理。
儿童小说则需要一些情节,需要按照儿童可接受的方式编写。
2【美术片分类】动画片英语称卡通,是以绘画表现人物形象剧情的影片,是美术片中最基础、最多的一种。
木偶片以木偶表现人物形象、剧情的影片。
剪纸片用纸片剪成各种人物形象和场景拍摄的影片。
折纸片用折叠纸片创造人物形象及场景拍摄的影片。
3【儿童戏剧对儿童教育的意义】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研究证明,儿童身上具有从事艺术活动的天生倾向和能力,儿童的艺术活动直接表现了儿童生命需求。
经过表演,孩子能切身感受到故事中人物的心情,人物命运的起浮跌宕给儿童带来丰富的体验,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促进幼儿完美人格的形成——戏剧活动作为艺术活动的一种,是在原创力的驱动下的直觉艺术,一种强烈的。
任意的主观想象,充满了心灵化,没有社会功利和政治功利,更多的是生命的真实体验和情感的直接流露,幼儿在参与戏剧活动的过程中,会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和同化。
积极情绪得到发展,消极情绪得到疏导,促进幼儿形成完美人格。
符合儿童的兴趣需要,能够促进孩子的多方面发展——儿童身体协调能力发展很快,活泼好动,自我意识增强,对新鲜事物就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幻想和探索,并能够大胆的将自己的想法和创造表现出来,戏剧活动对他们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因为有很多好听的故事,优美的音乐,多变的动作,这种趣味性和活动性易于引起孩子的兴趣和喜爱,易于儿童理解和接受戏剧活动的综合性的特点,孩子在活动过程中要自然的接触不同的领域的内容,尝试解决各种不同的问题,体会不同作品带来的情感体验,为儿童的多方面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成人高等教育《儿童文学》复习资料
成人高等教育《儿童文学》复习资料1、()年诞生了用计算机制作的三维动画,画面的真实感立体感强,《玩具总动员》《怪物史瑞克》就属于三维动画。
1995年2、《坚定的锡兵》属于()。
拟人体童话3、少年前期儿童最喜欢的体裁()小说4、儿童文学是指为少年儿童所理解、所喜爱,()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5、《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作者是()郑春华6、严文井代表作《小溪流的歌》是()童话7、叶圣陶的《稻草人》是我国()第一部创作童话集8、()是20世纪俄罗斯儿童文学大家,也是著名的图画文学作家。
其主要作品有《狼崽及其他》《七个故事》等。
恰鲁申9、下列童话不是童话大师安徒生的作品的是()。
小红帽10、我国出现专为儿童创作的诗歌是在()?晚清时期11、儿童小说是哪三者的结合()主题、故事、人物12、幼儿文学结构的基本要求是()条理曲折13、《小公鸡历险记》和()被称为贺宜的“两鸡”作品()《鸡毛小不点儿》14、文学童话的创始人是丹麦的()。
安徒生15、《雨来没有死的作者》是()。
管桦16、我国第一部长篇童话《大林和小林》的作者是()张天翼17、急口令又称绕口令。
即帮助幼儿练习正确()的语言游戏。
发音18、叶永烈的科学童话《圆圆与方方》讲述的故事是()圆形物体和方形物体各有各的用途19、()是构成儿童小说的基本要素,在小说中占主导地位,它们有着各自的内涵和特征。
A故事B人物C主题20、童话是儿童文学最重要的体裁之一。
一般指符合儿童想象方式的、富有幻想性的奇妙故事。
童话的形象类型有()。
A超人体C拟人体D常人体21、幼儿生活故事的结构方式有A纵式结构B横式结构C串连式结构22、根据儿童诗的内容分为A生活诗B自然诗C童话诗D科学诗23、问答歌又叫()A问答调B对歌C盘歌24、儿童散文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为不同的类型。
如果从内容和表达方式的角度划分,可以将其分为()类型。
A叙事型B状物写景型C抒情型D议论型25、儿童文学作品的叙事,必须是()的。
儿童文学复习资料
巧中的传奇性与意外性;叙事技巧中的完整性、连贯性、生动性、曲折性;叙事技巧中的悬念与气氛控制;叙事语言的口语化与生活性;语言形象性、简介性、音乐性、叙述性)插图特征(直观性、依附性、延伸性、趣味性)插图的功能(助读功能、再创作功能)
12. 儿歌的特殊艺术形式:摇篮歌又称(摇篮曲、催眠、抚儿歌)、问答歌、连锁
16. 儿歌的一般艺术形式:按节(一节式儿歌、两节式儿歌、多节式儿歌)
17. 按句式(二言、三言、四言、五言)
18. 儿童诗的类型(生活诗、自然诗、童话诗、科学诗)
19.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样式,是一种具有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它完全借助幻想
来表现现实生活和人民的理想愿望,童话是幻想故事
的艺术表现力
8. 儿童文学作家的两种类型:自觉性型(教育型;社会使命型;娱乐型)和自
发型
9. (童心型;儿童崇拜型;童年回忆型)
10. 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幼儿文学(3到6岁文学主要是娱乐趣味)、童年文学
(7到12岁想象认知)、少年文学(13到15岁美育与引导)
11. 儿童文学的文本特征:故事性(故事元和叙事技巧中的矛盾体现物;叙事技
1. 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
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2. 儿童文学的范围: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民间口;陶冶性情;适合儿童特点)和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
3. 童话的主要表现手法:拟人、夸张、颠倒、象征
4.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纯真:稚拙、欢愉、变幻、质朴
歌、颠倒歌、数数歌、绕口令、对数歌、物象歌,结构格式:三言、五言、七言、杂言
13. 儿歌的含义:采用韵语形式;适合低幼孩子;能聆听吟唱的简短歌谣体诗歌
儿童文学复习材料
---------------------------------------------------------------最新资料推荐------------------------------------------------------儿童文学复习材料一. 基本原理 1. 含义: 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2. 美学特质: 纯真; 稚拙; 欢愉; 变幻; 质朴3. 美育功能:①儿童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健康的价值观念可以使小读者获得正确的审美理想的熏陶,让小学生从阅读中培养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②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有助于使他们在欣赏过程中培养、积累起丰富的审美情感。
③感受不同作品带来的不同风格的美,可以初步培养其感受美、理解美、评价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4.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用: ①儿童文学为小学语文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教材资源②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5. 程允升《幼学琼林》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二. 历史与今天 1. 历史发展一般特征: ①从自在到自觉②从民间文学到作家创作的文学③审美形态的发展 2. 1697 年贝洛的《鹅妈妈故事集》的出版,看做是西方儿童文学自觉形态的开始。
3. 安徒生的童话创作分为三个阶段: 前期创作多从民间故事中借取题材,风格上受到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作品往往在想1 / 11象中充满了乐观和幽默的精神;中期作品中的现实主义因素有所加强;晚期作品开始趋向童话式的短篇小说内容更具有现实批判性。
4. 1909 年中国近现代出版史上最早的一套大型专门性的儿童文学丛书《童话》第一集出版,主编孙毓修。
5. 审美形态拓展:①体裁样式的分化;②题材领域的拓展;③艺术手法和艺术风格的多样化三. 创作主体与接受对象 1. 作家的特殊性:独特的精神气质(与儿童亲缘) ;独特的感受力和生活经验(创作动机:自觉型和自发型;创作的源泉:童年记忆型和深入儿童型) ;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对想象力、幽默感、诗意、故事叙述等多种文学特质的把握和文学表现手法的掌控能力) 2. 小学教师与儿童文学创作:①优势:其社会职业身份决定了他们能够深入儿童生活、了解儿童的特性。
儿童文学复习资料
儿童文学复习资料(根据老师课件整理所得)2011-01-04 21:21第一章怎样学习儿童文学一、儿童文学的由来、历史?历史悠久1、有人类就有儿童,就有儿童文学。
2、儿童文学作品的X围广、时间长。
1658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世界图解》1697年,法国学者贝洛《鹅妈妈的故事》(《贝洛童话》)1814、1815、1822年,德国语言学家和民间文学研究家格林兄弟《德国儿童与家庭童话集》(格林童话》)1835年,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讲给孩子听的故事》1865年,英国作家卡洛尔创作了第一部长篇童话《爱丽丝奇境漫游记》二、为什么要学习本课程呢?○作为一个学生所应当承当的责任;○青少年的成长需要儿童文学的熏陶和引导;○在儿童文学巨大的教育潜能的实现过程中,教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系统、完整的知识结构和创作能力,有利于日后的中小学语文)教学。
三、本课程的任务和目的是什么?★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
★学会儿童文学的鉴赏和创作。
★掌握一些儿童文学的教学技能和方法。
★积累、扩展儿童文学方面的知识。
★懂得运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研究、传授儿童文学。
四、本课程的学习方法有哪些?理论:进行系统的梳理,从课本出发,把握重点,进行记忆和理解,思考如何运用到实践、教学中去,另外,附以课外理论知识的扩展、补充、吸纳。
鉴赏:从导读出发,深入剖析、理解原文,并掌握分析、鉴赏文章的方法。
如赏析时所要切入的点、面和基本要素、基本知识有哪些?并试着去分析一些课外的儿童文学作品。
教学:讲故事,培养口头表达能力;结合理论知识,鉴赏、分析儿童文学作品;学会指导少儿去阅读儿童作品;会运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协助教学,懂得、了解一些有助于儿童文学教学、研究的、软件、影片等。
创作、体验:改编、创作几部儿童文学作品;看几部儿童文学影片;了解几个儿童常玩的游戏、歌谣;思考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成功之处;调查家长、孩子对什么样的儿童文学作品感兴趣;培养儿童艺术情趣。
儿童文学复习
儿童文学复习(理论知识部分) 儿童文学是以儿童为本位,适合于儿童年龄特征(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和社会化程度)以及审美要求,具有独特艺术品性和丰富价值的一切文学样式的总称。
具有独特艺术品性和丰富价值的一切文学样式的总称。
又:又:儿童文学是与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水平、审美要求及阅读能力相适应,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的总称。
儿童文学概念包括四个方面的含义:(1)具有优秀的文学价值;(2)内容性质是培养健全的社会的人;(3)成年人的成熟把握;(4)与读者对象的年龄阶段相适应。
又:(1)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2)儿童文学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3)儿童文学是适合于儿童接受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4)儿童文学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
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
儿童文学概念的界定历来提法不一。
自中国现代意义的儿童文学产生以来,“五四”时期出现了儿童文学是”期出现了儿童文学是”以儿童为本位”以儿童为本位”的文学,主张在艺术建构上必须以儿童的心理特征为标志和依据.后来又先后出现儿童文学是“写儿童的文学”, 是“娱乐儿童的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的文学”,是“教育儿童的文学”等多种提法,以上诸种提法都有其合理性,但都存在偏颇或缺陷,比如“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的文学”“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的文学”的提法就不能涵盖那些不是专的提法就不能涵盖那些不是专门为儿童创作的作品。
门为儿童创作的作品。
总体上看,儿童文学至少由三大部分构成:(1)婴幼儿文学(0~7岁);(2)童年文学(7~13岁);(3)少年文学(13~18岁)。
其中,主体是童年文学,也就是常说的狭义意义上的儿童文学。
上的儿童文学。
根据儿童文学的给予者与接受者的复杂关系,根据儿童文学的给予者与接受者的复杂关系,儿童文学表现为四种存在状态:儿童文学表现为四种存在状态:(1)被儿童“占为己有”童“占为己有”的儿童文学,即那些既为儿童所阅读又影响儿童文学发展的成人作品,的儿童文学,即那些既为儿童所阅读又影响儿童文学发展的成人作品,的儿童文学,即那些既为儿童所阅读又影响儿童文学发展的成人作品,如笛如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各种民间故事与神话传说。
儿童文学复习资料_
-儿童文学复习资料儿童文学复习资料1、什么叫做儿童文学。
答:儿童文学或称少年儿童文学,是以18 岁以下的儿童为本位,具有契合儿童审美意思与发展心理的艺术特征,有益于儿童精神生命健康成长的文学。
2、简述儿童文学与儿童读物的区别与联系。
P6(四个方面需略作说明)答:联系:都是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而编写的,适合儿童阅读的教材,都是对少年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知识教育和审美教育的教材。
围大小不同:容要求不同:表现方法不同:起作用的方式不同:3、了解中国儿童文学的重要作家。
P16(掌握地位和代表作)答:叶圣、天翼、伯吹、郭风、鲁冰、幼军、继楼、冰波、春华。
叶圣(1894-1988),人。
是中国新新文学运动的元老\杰出的文学家、教育家,是我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奠基者,也是我国儿童文学创作的先驱。
- . - 总结资料-《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
天翼(1906-1985)湘乡人,继叶圣后中国童话现实性创作的又一个高峰,《大林和小林》。
伯吹(1906-1997)宝山人。
是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和理论家。
贺宜曾说在我们中国,从古到今,将六十年岁月全部奉献给儿童文学事业,伯吹可称第一人,《阿丽思小姐》。
4、儿童文学语言的特点。
答:1、平易性。
(1)要注意词汇的使用(2)用词尽量具体2、形象性。
(1)摹状(2)比喻(3)拟人(4)夸3、音乐性。
4、动作性5、幽默性5 传统儿歌的特殊形式。
答:1、摇篮歌,又叫摇篮曲、催眠曲,是哄婴幼儿入睡时所吟唱的儿歌。
2、数数歌,把抽象的数字和一些有趣的事物结合起来,以帮助幼儿识数、记数。
3、游戏歌,是儿童游戏时所唱的歌谣。
4、连锁调,也叫连珠体,采用顶真的手法来结构儿歌,即将上一句末尾的字、词或短句,做下一句的开头,或前后随韵粘合,从而环环相扣,连续下去。
-5、问答歌,又叫问答对、对歌、盘歌。
以设问作答的形式来结构儿。
6、绕口令,又叫拗口令、急口令。
把许多近似的双生、叠韵词组织在一起,把发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语集合在一起组成有趣的韵语。
儿童文学(复习资料)
《儿童文学》复习资料总共50题共100分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1. 老舍曾创作过一部以美丽独特的南洋风光为背景,以天真可爱的华侨孩子为主人公的长篇童话()(2分)A.《波罗乔少爷》B.《新爱弥耳》C.《小坡的生日》D.《长生塔》. ★标准答案:C2. 《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是一篇著名的()。
(2分)A.儿童故事B.儿童诗C.寓言D.童话. ★标准答案:B3. 《金色的海螺》《神笔马良》《寒号鸟》分别为():(2分)A.民间童话创作童话文学童话B.童话诗童话故事童话剧C.拟人体童话常人体童话超人体童话D.传统童话民间童话知识童话. ★标准答案:B4. 保加利亚的埃林?佩林为孩子们所写的一部中篇童话中塑造了一个肩膀上长的不是自己脑袋的男孩形象,这部童话是()(2分)A.《变成茶匙的老大娘》B.《强盗的故事》C.《扬?比比扬奇遇记》D.《白比姆黑耳朵》?. ★标准答案:C5. 下列作品中,被著名作家高尔斯华绥誉为“杰作”的童话,是奥地利作家费里克斯?萨尔登创作的()(2分)A.《小海蒂》?B.《飞向人马座》C.《小鹿班比》D.《蓝箭号列车历险记》. ★标准答案:C6. 深受孩子们欢迎的儿童戏剧作品是()。
(2分)A.《没有牙齿的大老虎》B.《坐火车》C.《小熊请客》D.《卖火柴的小女孩》. ★标准答案:C7. 《特别法庭》的作者是()。
(2分)A.郑渊洁B.周锐C.彭学军D.曹文轩. ★标准答案:A8. 《稻草人》开创了中国现代童话创作之路,作者是( )(2分)A.叶圣陶B.严文井C.张天翼D.周作人. ★标准答案:A9. 英国作家达尔在一部童话作品中塑造了一个用吹梦机给千家万户的孩子吹梦的童话形象。
这部童话是()(2分)A.《小精灵》B.《女巫》C.《慈善的巨人》D.《古怪的福克斯先生》?. ★标准答案:C10. 童话大师安徒生一生写下了160多篇童话作品,其代表有()。
(2分)A. 《快乐王子》B.《七色花》C.《卖火柴的小女孩》D.《拇指姑娘》. ★标准答案:C11. 少年前期儿童最喜欢的体裁是()。
《-儿童文学》复习资料
---------------------------------------------------------------最新资料推荐------------------------------------------------------《-儿童文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儿童文学的基本原理第一节概念和范围一、儿童文学释义(1)五四以后普遍流行的儿童本位论,即认为儿童文学是用儿童本位组成的文学。
(2)儿童文学是专指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
(3)儿童文学是写儿童的文学儿童文学是教育儿童的文学。
二、儿童文学的概念的基本含义包括:(1)、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2)、儿童文学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3)儿童文学是适合于儿童接受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4)儿童文学是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
综上所述,儿童文学是指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三、儿童文学的范围 1、儿童文学的类型:一种是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一种是古典意义上的文学。
2、中国古代儿童文学主要包括四类作品:一是民间口头文学作品;二是注重故事性、具有一定文学色彩的蒙养读物;三是经过专门编撰专门编撰的所谓的陶冶性情的成人作品,主要是诗歌作品,如《千家诗》、《神童诗》等;四是古典文学中那些适合儿童特点、事实上也常常为儿童读者所选择和接受的作品,1 / 3如《西游记》 3、广义的儿童读物也包括儿童文学读物,在儿童文学研究中,儿童文学读物则是一个狭义的概念,即是指除儿童文学读物以外的各类适合儿童阅读的出版物,如思想品德读物。
第二节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1、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的含义:即指儿童文学的基本审美特征或艺术品性。
2、儿童文学在美学特质方面与成人文学的区别:首先,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是指那些相对于成人文学而言,在儿童文学更为普遍、更为集中、更为典型的艺术品。
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基本原理第一节概念和范围儿童文学的概念:①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②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③是适合于儿童接受并为她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③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
(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儿童读物与儿童文学是两个内涵和外延都不相同的概念。
P5第二节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主要表现在:纯真、稚拙、欢愉、变幻、朴素。
第二章历史和今天第一节儿童文学的历史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童发现后才有了儿童文学。
第二节新媒介与当代儿童文学的发展1970年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姜尼〃罗大里的代表作《童话故事游戏》,使用新的儿童文学叙事法。
第三章创作主体与接受对象第一节儿童文学作家儿童文学作家除了拥有一般文学创作的能力之外,还应在精神气质、生活积累、艺术表现力等方面具备一些特殊的条件。
一个好的儿童文学作家就是能成功地挖掘儿童的精神内涵并表现出来。
第二节儿童文学的读者儿童时期的三个阶段:幼儿期(3-6岁)以自我为中心,泛读论、童年期(7-12岁)、少年期(13-15岁)。
第四章文本特征第二节语言特点儿童文学的语言特点:形象性、简洁性、音乐性、叙述性。
(赏析儿童文学先要说明文体,如儿童小说、儿童诗、童话、儿童故事)第三节插图插图和图画书最大的区别在于:图画书的完整性和连续性第五章儿歌与儿童诗第一节儿歌儿歌的特殊艺术形式:摇篮歌、问答歌、颠倒歌、数数歌、绕口令、时序歌、对数歌、物象歌。
儿童诗与儿歌的区别:①儿童诗篇幅较长,结构有变化,语言较诗意化;儿歌篇幅较小,结构简单,语言口语化。
②儿歌主要是大人吟诵,表达大人的情感,婴幼儿靠听觉来感知;儿童诗则适合孩子自己朗诵,表达儿童自己的情感。
③从内容上看,儿歌内容简单;儿童诗则更丰富。
第六章童话寓言第一节童话童话的基本特征:幻想、虚构。
童话起源于神话和传说。
儿童文学复习考点
1/儿童文学的概念:本位论--儿童文学是用儿童本位组成的文学,其艺术构成必须以儿童本位心理特征为依据和标准。
(鲁迅、郭沫若、周作人、杜威、朱自强)--工具论(教育功能)儿童文学是教育儿童的工具(鲁兵、贺宜)--专为论(认识、娱乐、审美)儿童文学指专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
2、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作品的总称;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是适合于儿童接受并为儿童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作品;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
3、儿童文学主要的美学特征:(纯真、稚拙、欢愉、变幻、朴素)纯真:例如《青蛙和蛤蟆是朋友》中讲述了性情开朗、性格外向的青蛙和性情忧郁、性格内向的蛤蟆之间纯洁、动人的友情故事。
稚拙:例如《虎助的尾巴》作品中的小老虎虎助,活脱脱就是一个粗心而可爱的儿童的化身。
欢愉:以幽默、滑稽、可笑的形式来表现具有美感意义的内容,例《长腿七和短腿八》中设置两个浑身透着喜剧味儿的人物形象,并通过这两个生理差异极大的人物形象对比互动,使故事的推进一直处于一种极不协调的滑稽状态中。
变幻《长袜子皮皮》中的皮皮力大无穷,全世界的警察都比不上她,只要她高兴,她可以举起一匹马。
朴素:本色的自然、淳朴之美《青蛙卖池塘》中青蛙的本色想法,让人在平淡中获得无比趣味。
4、儿歌:是采用韵语形式、适合与低幼孩子聆听吟唱的简短的“歌谣体”诗歌。
5、儿歌的艺术特性:注重音乐性,强调音韵和节奏;短小单纯,易懂易记;歌戏互补,富于情趣6、儿歌的艺术形式:摇篮歌《摇篮》、问答歌《谁会飞》、连锁调《三国刘备打草鞋》、颠倒歌《小槐树》、数数歌《一二三,三二一》、绕口令《鸭与霞》、时序歌《四季花》、对数歌《数猫猫》、物象歌《小白兔》。
7、摇篮歌摇篮歌又称摇篮曲、催眠曲,是成人哄婴幼儿入睡时所吟唱的儿歌。
摇篮曲通常表现为母亲对孩子的爱抚、安慰,对孩子前途命运的祝福和希望。
在艺术传达上,内容通俗浅显,节奏柔和舒缓,语言柔美流畅8、连锁调:又称连珠体,连环句,连句,衔尾式,是一种运用特殊修辞、结构、用韵手法构建诗文体式的传统儿歌形式。
2023年儿童文学知识点整理完整
小朋友文学考点第一章基本原理1、小朋友文学旳概念:(1)小朋友文学是为小朋友创作旳各类文学作品旳总称(2)小朋友文学是具有独特艺术和审美价值旳语言艺术(3)小朋友文学是适合于小朋友接受并作为他们所喜闻乐见旳文学作品(4)小朋友文学对小朋友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综上所述,小朋友文学是专为小朋友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旳、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旳各类文学作品旳总称。
2、小朋友文学旳美学特质:既小朋友文学旳基本审美特性或艺术品性。
重要表目前纯真、稚拙、欢愉、变幻、质朴这几种方面。
3、小朋友文学在美学特质方面,怎样与成人文学相区别:(1)小朋友文学旳美学特质是指那些对于成人文学而言,在小朋友文学中体现得更为普遍、更为集中、更为经典旳艺术品性。
(2)小朋友文学与成人文学旳某些详细审美要素旳构成具有共同性。
4、从小朋友旳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在小学教育中实行小朋友文学旳审美教育应当把握如下几种方面旳原则:直觉性原则、非功利性原则、情感性原则5、小朋友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旳作用:(1)小朋友文学为小学语文教育提供了宝贵旳教材资源(2)提高教师自身旳素质6、小朋友文学与小学生素质培养:(1)小朋友文学有助于指导小学生旳人格养成(2)小朋友文学有助于推进小学生旳思维发展(3)小朋友文学有助于培养小学生旳发明精神(4)小朋友文学有助于小学校园文化旳建设第六章童话寓言1、童话概念:童话是文学中一种特殊艺术形态旳题材。
它是以奇异旳幻想、极度旳夸张、多彩旳象征色调构成旳一种具有独特审美价值旳虚幻故事。
童话是小朋友文学中最具有代表性旳一种文学样式。
童话旳一切虚幻都依附于生活旳土壤。
2、童话旳文学特性:(一)老式童话旳文学特性:(1).固定旳叙事程式(2).鲜明旳主题(二)现代童话旳文学特性:(1).平常生活进入幻想世界(2).个性化、多样化旳趣味和风格(3).小朋友与成人共享童年梦想3、童话旳重要体现手法:拟人、夸张、颠倒、象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文学重点理论复习资料一、儿童文学概说一、儿童文学的定义1、我国四种典型的儿童文学观本位论、工具论、专为论、专写论2、定义儿童文学是指专为儿童提供和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二、儿童文学的特征一)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区别相同点:1、语言文字为物质媒介;2、塑造生动、具体、可感的文学形象;3、表达作者对生活的认识、感受、评价、愿望。
不同点:1、目标指向的差异。
成人文学:创作的目标具有多向性特点。
儿童文学:创作的目标定位在儿童能够接受并乐于接受。
2、文化底蕴的差异成人文学:强调从时代的高度和历史的深度开掘题材内容,以塑造能够世代相传的艺术典型作为创作的最高目标。
儿童文学:强调以儿童为本,表现他们的天性、心理,故不强调表现历史文化内涵。
3、社会功能侧重点的差异成人文学:以审美为核心的多种功能的聚合。
儿童文学:以娱乐为桥梁而达到认知、教育和审美的统一。
4、接受对象的差异年龄、心理、兴趣、价值取向等等。
二)儿童文学的基本特征韵文性、直观性、幻想性、叙事性三、儿童文学的母题1、什么是母题母题是指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因素,或事件,或场面,或手法,或意象;也可以指反复出现的主题或题材。
2、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爱、顽童、自然3、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对把握儿童文学题材的意义三大母题所体现的三种审美眼光,构成了儿童文学作者的三种表述身份。
“爱的母题”:成人身份的表述方式,作者并不隐讳自己是成人,面对儿童,讲述自己的故事,表达一种亲切的爱意,一种人生的体验和感受,自然也会注入长者对幼者的期望和教诲的情感意愿。
“顽童的母题”:儿童身份的表述方式,作者以少年儿童的代言人身份出现,张扬的是一种儿童式的思维和情感,无拘无束地看待世界,看待万事万物,因而注重表达儿童的生活理想和游戏精神。
“自然的母题”:人类共同身份的表述方式,作者表现为既超成人又超儿童的身份,是一种比较客观或旁观的身份,它适宜于表述社会人生之外的故事,因而比较松闲和无功利。
二、创作主体与接受对象一、创作主体一)一般说,儿童文学的作家队伍可以分为两大群体,六种类型1、自觉型:教育型、社会使命型、娱乐型2、自发型:童心型、儿童崇拜型、童年回忆型二)儿童文学作家的特殊性从儿童文学作家的自内涵看,儿童文学人家必然有其不同于成人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表现在三方面,即独特的精神气质;儿特的生活经验和感受力;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1、独特的精神气质审美感知的独特性:儿童文学作家从儿童的角度出发,以儿童的耳朵去听,用儿童的眼睛来看,以儿童的心灵去体会。
审美情感的独特性:作为儿童文学作家除了作为作家的感情体验外,还必须具有两种基本感情,即:儿童的情感体验和对儿童的热爱。
审美想象的独特性:儿童文学作家的想象要契合儿童的想象特点:生命一体化、万物主观化,以儿童的认知和情感进行荒诞的设想。
2、独特的感受力和生活经验有独特的敏感:对与少年儿童的生活有关的一切都具有了很敏锐、很深刻的洞察力。
有独特的生活经验:童年记忆、深入儿童生活有独特的感受力:了解儿童的感受,才能创作第一流的儿童文学作品。
3、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审美想象力:儿童文学作家正是有打破常规的非凡想象力,才使故事、人物散发出奇异的光彩。
幽默感: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应该具有一种“高级的幽默智慧”,它能给孩子们的感觉“首先是好玩,在好玩之余会触动”。
诗意及讲故事的才能:儿童文学作家要能够对儿童的生活进行富有诗意我传达,会调动各种表现手法将孩子们生活中平凡的事讲得不平常,才能吸引儿童。
二、接受对象接受对象的特殊性1、具有年龄的阶段性儿童文学分三大层次: 婴幼儿文学、童年文学(童年期文学)、少年文学(少年前期文学和少年后期文学)。
2、具有条件的限定性主观条件:阅读兴趣、艺术感知力、知识积累、文学能力客观条件——文本对儿童的吸引力3、具有再创造的儿童性感情冲动,入情状态明显;心理距离缩短甚至消失(分不清艺术世界与现实世界)。
三、儿童文学与儿童年龄发展阶段的关系一、婴幼儿文学一)特点游戏性、趣味性、直感性、幻想性二)婴幼儿文学表现手段及意义作用1、常见的表现手段:主要有拟人、夸张和反复三种。
2、婴幼儿文学的功能:主要有四个方面:愉悦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
二、童年文学一)特点浅显性、真实性、趣味性、讲究艺术手法的运用二)表现手段及意义作用1、常见的表现手段:主要有写实、夸张、幽默2、作用:童年期文学对儿童成长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情与智两方面。
从“情”讲,它必须首先满足儿童的情感需求,具有娱乐作用、陶冶情感的作用和宣泄作用;从“智”讲,它必须发挥一定的社会化功能,具有认知作用和教育作用。
3、如何理解童年期文学的宣泄作用宣泄是指将心中的积郁舒散、排遣开来,文学的宣泄作用属于陶冶情感的范畴,但将其特别地加以强调,是因为与婴幼儿相比,童年期儿童有这样一种情感需求。
童年期儿童由幼儿园进入学校,生活的内容和环境有很大的不同,对他们的成长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紧张的学习生活会给他们造成一种负荷感、疲倦感、烦躁感。
而儿童文学或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舒畅、温馨、甜美的童心世界,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净化和滋润,让他们忘记烦恼和忧愁;或正好反映了他们此时的心境,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达到排遣心中负荷与压抑的目的。
总之,宣泄作用产生于儿童的情感需要,又反过来调节儿童的情感,对促进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有着重大意义。
二、少年期文学一)特点真实性、深刻性、新奇性、艺术性二)表现手段1、少年前期常见的表现手段:主要有写实、夸张、幽默、象征、抒情手法2、少年后期与少年前期文学相比,特别讲究题材的多样性、主题的深刻性和表现手法的艺术性。
四、韵文体儿童文学儿歌一、儿歌的含义以低幼儿童为接受对象,用口语化的韵语唱诵的、浅显易懂琅琅上口的短歌。
二、儿歌的审美特征1、单纯形象,具稚拙美内容浅显、思想单纯、结构简单、语言通俗、贴近生活和自然。
儿歌句式不固定,有二~七言不等,从分节看,有1 ~3节2、重音乐节奏,具音乐美儿歌的音乐性表现在鲜明节奏和押韵上。
a.鲜明的节奏——由诗句的停顿构成明显的节拍。
b.押韵。
儿歌重视在某些句子的末尾一个字上有规律地落音一致,形成押韵。
儿歌的押韵多数是隔句押韵,还有句句押韵,以及变换韵脚的连锁调等。
3、歌戏互补,具有游戏性。
儿歌的一个实用价值是辅助游戏。
诵、唱、戏、笑合为一体。
三、儿歌的特殊形式摇篮歌、问答歌(例如:小朋友想一想)、连锁调(是一种运用“顶针”的修辞手法结构诗文的传统儿歌形式)、颠倒歌、数数歌(例如:数字谣)、绕口令、时序歌(例如:十二月花)、游戏歌(例如:找朋友)、谜语歌儿童诗一、儿童诗的含义儿童诗是以少年儿童为主体接收对象,适合于少年儿童听赏吟诵的自由体诗歌。
二、儿童诗的特点(一)高度凝练地表现儿童生活和内心世界(二)体现出富有儿童特点的情趣美儿童情趣其核心是站在儿童的立场去描写生活。
(三)以鲜明生动的诗歌形象抒发情感用准确、精要的语言来表意抒情,同时运用拟人、比喻、夸张等艺术手法,以唤起读者的审美感受。
(四)有独特的语言特点1.准确、精炼、经过提炼的语言;2.流畅、优美,情趣与情感相交融;3.陈述性语言特点;4.具有鲜明的音乐性。
三、儿童诗的分类(一)从表现手法分叙事诗、抒情诗(二)从内容分生活诗、自然诗、童话诗(例如:普希金《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科学诗五、幻想体儿童文学童话一、概念、起源、分类1、概念:童话是一种带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的故事,是以奇异动人的幻想,奇妙曲折的情节间接地反映现实生活、表现儿童情趣的一种文学样式。
2、起源:神话、传说3、分类:传统童话(例如:贝洛童话、格林兄弟童话)、现代童话;过渡标志为安徒生童话的出现二、童话的特征(一)童话的文学特征传统童话(民间童话)的文学特征1、相对固定的叙事程式开头结尾模式化(从前……或者从此以后他们过着幸福的生活)故事类型模式化(王子公主型或历险记型)情节结构模式化(三段式重复)2、鲜明的主题传统童话往往采用极端和对立方式来表现善恶斗争,传达抑恶扬善的鲜明主题。
3、类型化的人物性格现代童话的文学特征1、呈现儿童的纯真世界2、文本形式多样化、个性化科学童话、散文体童话、童话诗、童话剧(二)童话的基本特征——幻想幻想是童话的核心,也是童话的灵魂,没有幻想就没有童话。
1、幻想与现实是紧密相连的。
2、幻想是童话用来反映现实生活的特殊艺术手段。
3、童话幻想与现实结合的方式决定了童话水平。
寻常结合——异常结合——反常结合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木偶奇遇记——神笔马良4、童话的幻想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
创造了一定的假设条件后,幻想可以自由铺开。
只要反映生活的本质,允许变更事物的表面形态和属性。
三、童话的主要表现手法夸张(夸张是强烈的、极度的,是从内容到形式的全面的夸张)拟人(拟人是表现童话幻想的主要手段、童话的拟人应注意人性与物性的自然结合)象征(是童话创作把幻想与现实融合起来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童话创造典型的独特手法)四、童话的形象类型1、超人体童话形象以异于寻常的神仙妖怪、魔法宝物为主人公,具有超乎人类的神秘而奇幻的力量2、拟人体童话形象3、常人体童话形象以普通人面貌出现,但一类是在某些特殊的时刻表现出超人的神奇能力;一类是无超人之处,但却和超自然人和事件发生关系;还有一类无超人之处,所处环境也不存在超自然的特殊因素,看起来与现实完全对就应的人五、安徒生1、历史地位安徒生童话是童话的首创。
第一个把现实生活引入童话,促成了现代童话的兴起完美的艺术表现力,为童话的特点定了格,他的童话,标志着童话的成熟。
2、安徒生的创作道路第一阶段(1835-——1845)——“说给孩子们听的故事”其内容多赞美纯洁美好的心灵,赞扬善良、天真的天性,讽刺上流社会中反面人物的愚蠢、专横、奢侈等,体现出乐观、振奋、对未来充满信心的精神,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第二阶段(1846——1852)——新的童话其特点是浪漫气息、幻想的成份减弱,现实的成份加强,乐观的情绪减弱,忧郁的情绪滋生。
第三阶段(1852年以后)——新的故事在此时期的作品中,他细心的挖掘着劳动人民和优秀品质和贫苦子弟被压抑着的天才的创造力,作品显示着“沉郁”的特色寓言一、寓言的含义1、寓言就是寄托着深刻含义的简短故事。
它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或某种教训,带有明显的劝诫或讽刺意义。
2、寓言文学在全世界有三大发祥地:古希腊、印度和中国。
3、中西寓言的不同(1)在题材上,我国古代寓言以人物故事为主,古希腊、西欧寓言则以动物故事为主。
(2)在思想上,古希腊寓言寄托在奴隶伊索名下,面向现实,具有世俗性质。
我国古代寓言产生于哲学家文人的书斋,具有很重的政治伦理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