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9课 观舞记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第十九课《观舞记》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

第十九课《观舞记》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

新世纪教育网精选资料版权全部@新世纪教育网《观舞记》同步练习一、基础部分1. 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整同样的一组是()A. 舞蹈韬略滔滔不停稻谷B.睁眼铮铮风筝挣扎C. 嗔视谨慎瞋目周密D. 雏凤皱纹姓邹雏鸟2. 以下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 盛情赞叹友情感谢B.禽兽静穆模拟帘暮C. 眉宇绚烂旋舞刺眼D. 氛围蠕动绘画合掌3. 以下词语解说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尽态极妍:使仪态和丽质最充足地显示出来B.斗薮:摇动,振落C.息息相通:互通信息D.难过:伤感,失落4. 以下说法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冰心,原名谢婉莹,作品有《寄小读者》等。

B.卡拉玛以身体、神情、衣饰来表现舞蹈飞动的“美”。

C.用语言来表现舞台艺术,是很困难的,需要高明的语言技巧,本文主假如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段。

D.“台中间小桌上供奉着一尊湿婆天的舞像”,表现了印度舞蹈激烈的宗教色彩。

阅读下文,达成 5~9 题。

①卡拉玛·拉克希曼出来了。

真是光艳地一闪!她向观众深深地低头合掌,抬开端来,她亮出她的艳丽的脸庞和那能说出万千种话的一对长眉,一双眼睛。

②她端凝地站立着。

③笛子吹起,小鼓敲起,歌声唱起,卡拉玛开始舞蹈了。

④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用她()的舞步,()的铃声,轻云般(),旋风般(),舞蹈出诗句里的()。

⑤我们固然不知晓故事的内容,可是我们的感情,却能跟着她的动作,起了共识!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穷的忧虑;忽而笑颊粲然,表现出无边的喜乐;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回委婉的娇羞;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气吞山河的震怒;忽而柔和地址额抚臂,画眼描眉,表演着细腻稳妥的梳洗;忽而挺身矗立,按箭引弓,令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像湿婆天同样,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却了观众,也忘却了自己。

她只顾使出全身解数,用她灵巧娴熟的四肢五官,来讲说着印度古代的优美的诗歌故事!5.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9课《观舞记》同步练习D卷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9课《观舞记》同步练习D卷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9课《观舞记》同步练习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攻坚 (共10题;共19分)1. (2分)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泰州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B . 《中国好声音》没有让广大观众失望,学员们高超的唱功成功锁住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

C . 夏日的海滨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季节。

D . 是否能学以致用,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前提。

2. (2分)《董西厢》属于()A . 杂剧B . 散曲C . 说唱D . 话本3. (2分)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最重要的喜剧作家是()A . 莫里哀B . 高乃依C . 拉辛D . 拉·封丹4. (2分)下列关于文学名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 《西游记》是我国经典小说之一,是最成功的带有神话色彩的文学巨著。

B .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品,小说为我们真实地描绘了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

C . 《鲁滨逊漂流记》中的鲁滨逊在荒岛上救出了一个土著黑人,因为那天是星期五,所以就给他取名为“星期五”。

D . 李清照,唐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的词大多收在《漱玉词》中。

5. (1分)《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的三、四句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

6. (2分)下列加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 憎恶(zèng)遴选(lín)苗圃(pǔ)叱咤风云(zhà)B . 风靡(mǐ)笨拙(zhuō)分娩(wǎn)芳草如茵(yīn)C . 解数(xiè)吞噬(shì)粗犷(guǎng)呕心沥血(ǒu)D . 蕴含(yùn)妖娆(láo)袅娜(nà)含辛茹苦(rú)7. (2分)下列加线字的注音有两个错误的一项是()A . 颦蹙(cù)静穆(mù)解数(jié)B . 粲然(càn)星宿(sù)嗔视(chēn)C . 婉转(wǎn)气氛(fèn)妥帖(tiè)D . 蠕动(rú)供养(gòng)惆怅(chóu)8. (2分)下列对课文中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 本色当行:做本行的事,成绩十分显著。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9 观舞记 同步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9 观舞记 同步练习

第19课随堂十分钟基础达标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粲.()然妥.()帖蠕.()动本色当行.( ) 浑身解.数()叱咤..风云()xuàn()丽静mù()pín cù()chēn()视惊hóng()低回wǎn 转()2.对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忽而笑颊粲然..(笑容灿烂的样子)B.表现出叱咤风云....的盛怒(形容威力极大)C.都能形容尽致,尽态极妍....(使仪态和丽质最充分地显示出来)D.她们又将在两三天内“惊鸿..”般地飞了回去(受惊的大雁)3.选词填空。

(1)变幻——变换①这个善良的老妇人,虽然一生当人家的女佣,但对世事的和家庭的兴衰,依然不缺乏关心和悲悯。

②我入了迷似的去搜集材料,把祥子的生活与相貌过不知多少次——材料变了,人也就随着变。

(2)赞赏——赞叹①工人师傅熟练的动作让我们不已。

②他的出色表演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

4.请按要求修改下面一段话。

A《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正在播出的中华美食文化一部纪录片。

B不少人都在每晚10点准时守在电视机前享受夜宴。

C烹饪师的加工制作,使观众看到诱人的画面和声音。

本片的魅力在于它将“饮食文化”这个洪大的主题,浓缩在短短的几集纪录片里。

D不少观众表示,纪录片引发了他们食欲和思乡情感的双重共明。

①文段中有一处语序不当,正确的语序是。

②B句漏掉了一处标点符号,请在恰当地方补上。

③文段中有一处有语病,修改后的句子是:。

④文段中有两处错别字,应改为;应改为。

整体感知5.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卡拉玛姐妹舞蹈的“飞动的‘美’”的?6.为什么说卡拉玛“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趣味语文7.(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一项是()A.小静把自己写好的作文交给老师,恭恭敬敬地说:“请您拜读,再给我面批!”B.妈妈提醒你游戏别玩太久,你说:“你怎么那么烦啊?让我清静清静,一边去!”C.小刚为成绩不理想而郁闷,小海劝他说:“不是每个人都是学习的料,你就看开一点吧!”D.小伟爱讲脏话,小明批评道:“脏话既脏人耳,又伤人心,文明用语才让人舒心哪”【答案】1.càn tuǒrúhánɡxièchìzhà绚穆颦蹙嗔鸿婉2.D 【点拨】“惊鸿”在句中形容美人体态轻盈。

第19课《观舞记》同步练习(人教版初一下) (5)doc初中语文 (1)

第19课《观舞记》同步练习(人教版初一下) (5)doc初中语文 (1)

第19课《观舞记》同步练习(人教版初一下)(5)doc初中语文(1)第一部分:1.填空:〔3分〕«竹影»作者,现代画家、散文家;«观舞记»作者,原名。

2.给以下加点字注音:〔5分〕闲适..不齐〔〕〔〕咿.哑〔〕粲.然〔〕..〔〕参差3.讲明句子中的词语:〔3分〕⑴如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都能形容尽致,尽态极妍!尽态极妍:⑵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盛怒。

叱咤风云:⑶她们又将在两三天内〝惊鸿〞般地飞了回去!惊鸿:4.«竹影»写〝我〞和小伙伴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充满了童趣,找出你认为最生动的地点,讲讲缘故。

〔4分〕5.依照课文的描写,印度舞蹈要紧以、、来表现舞蹈的〝飞动的‘美’〞。

〔3分〕6.什么缘故讲卡拉玛〝在舞蹈的狂欢之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 〔4分〕7.«安塞腰鼓»也是写舞的,同本文比较,在舞蹈风格上:«安塞腰鼓»要紧表现之美,«观舞记»要紧表现之美。

〔各填两个字〕〔2分〕8.讲讲以下句子的含义:〔4分〕⑴因此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

⑵卡拉玛和拉达还只是这棵大榕树上的两条柔枝。

9.仿照«观舞记»开头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3分〕假如我是个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诗,来描画她们的变幻多姿的旋舞。

假如我是个画家,我就要用各种彩色,点染出她们的清扬的眉宇和绚丽的服装。

,。

第二部分:〔一〕花开的声音去看桃花的那天,我的心情专门坏。

满以为进入一个花团锦簇的〝市〞外桃园会给我的心灵一丝安慰,然而那个地点的桃花比我想象中的盛景却暗淡了许多,直到我爬上山顶,内心仍旧难以逃脱那种悲伤的侵袭。

看着山下泛着淡白的桃花和远处灰蒙蒙的天空,我看起来有一种倍受欺诈的感受。

至少那位漂亮的小女孩显现往常我的心情一直如此。

那小女孩是什么时候到山顶的,我没有在意。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19课《观舞记》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19课《观舞记》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第四单元19课《观舞记》同步练习一、基础攻坚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憎.恶(zèng)遴.选(lín)苗圃.(pǔ)叱咤.风云(zhà)B.风靡.(mǐ)笨拙.(zhuō)分娩.(wǎn)芳草如茵.(yīn)C.解.数(xiè)吞噬.(shì)粗犷.(guǎng)呕.心沥血(ǒu)D.蕴.含(yùn)妖娆.(láo)袅娜.(nà)含辛茹.苦(rú)答案:C解析:A.“憎”读zēng。

B.“娩”读miǎn。

D.“娆”读ráo,“娜”读nuó。

点评:考查形声字字音辨析,此题从字音和字义的分析中可以得出答案,应注意形声字的字音和字义准确性,就能找出答案了。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两个错误的一项是()A.颦蹙.(cù)静穆.(mù)解.数(jié)B.粲.然(càn)星宿.(sù)嗔.视(chēn)C.婉.转(wǎn)气氛.(fèn)妥帖.(tiè)D.蠕.动(rú)供.养(gòng)惆.怅(chóu)答案:C解析:C项“氛”读fēn,“帖”读tiē。

A项“解”读xiè。

B项“宿”xiù。

D项“供”读gōng。

点评:考查多音多义字辨析,此题从字音和字义的分析中可以得出答案,应注意多音字的字音和字义准确性。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

B.通过观看赈灾义演晚会,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C.李老师工作很忙,经常要接待很多学生家长的来访和来信。

D.不酒后驾车,是衡量一个公民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

答案:A解析:B项中,前有“通过”,后有“使”,这两个词不能放在一起;C项中,语意含糊不清,容易让人产生两种理解,其一:来访的家长很多,还有一部分来信,其二:来访和来信的学生家长都很多,所以排除此项;D项中,“重要标准”所衡量的对象是一个中性词,“不酒后驾车”已经表明态度,就不应该成为“标准”了。

新疆石河子第八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十九课 观舞记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

新疆石河子第八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十九课 观舞记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

19 观舞记一积累与运用1 《观舞记》的作者是________,原名_________,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诗集《》,散文集《》.2注音或写汉字绚.( )丽阐.( )述褶.( )裙 càn( )然 chēn( )视供.( )养蠕.( )动惆怅..()星宿.()..( ) 咿哑Píncù()妥帖..()屹.()立静mù()模拟.()3.词语填空变幻多_____ 本色当_____ 低回_____转 _____咤风云浑身_____数尽态极_____ 息息相_____ _____合悲欢4 根据句子的意义,写出相应的词语①做本行的事,成绩十分显著。

_____________②笑容灿烂的样子。

_____________③生气地看。

_____________④形容威力极大。

_____________⑤全部的手段、本事。

_____________⑥使仪态和丽质最充分地显示出来。

_____________二认真阅读,整体感知5 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带给“我”的感受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的?6 作者在文中描写卡拉玛姐妹的舞蹈时,多处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举例谈谈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三阅读体会给乌兰诺娃——看芭蕾舞《小夜曲》后作艾青像云一样柔软,像风一样轻,比月亮更明亮,比夜更宁静——人体在太空里游行;不是天上的仙女,却是人间的女神,比梦更美,比幻想更动人——是劳动创造的结晶。

7找出最能体现芭蕾舞姿特色的比喻句,并分析其作用。

8“比月亮更明亮,比夜更宁静,人体在太空里游行”运用什么手法描写舞姿,展示了一种怎样的意境?9“不是天上的仙女,却是人间的女神”,描绘了怎样的形象?10诗的最后一句起什么作用?11 本诗和课文在表现美时有什么共同点?19 观舞记一 1—4略二5.飞动的“美”,身体、神态、服饰。

6略三 7“像云一样柔软,像风一样轻”,用自然界的风和云来比喻,使读者形象地感受到舞姿的轻盈、柔软;“人体在太空里游行”,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想像力,给人以舒展,自由之感,引起人无限遐想。

七年级语文下册19《观舞记》同步练习(基础能力)(含解析)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19《观舞记》同步练习(基础能力)(含解析)新人教版

19 观舞记同步练习(基础+能力)练基础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两个错误的一项是( )A.颦蹙(cù)静穆(mù) 解数(jié) 花鬘(mán)B.粲然(càn)星宿(sù)斗薮(sǒu)嗔视(chēn)C.婉转(wǎn)气氛(fèn)雏凤(chú)妥帖(tiè)D.蠕动(rú)端凝(nínɡ)供养(ɡònɡ)惆怅(zhōu)【解析】选C。

A项“解”应读xiè;B项“宿”应读xiù;C项“氛”读fēn,“帖”读tiē;D项“惆”应读chóu。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离合悲欢 变换多姿张目嗔视静穆庄严B.举手投足尽态极妍叱吒风云息息相通C.笑颊粲然细腻妥贴高视阔步点额抚臂D.翩翩起舞本色当行低回婉转疾走惊跃【解析】选D。

A项,换—幻;B项,吒—咤;C项,贴—帖。

3.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么多树枝在大地里面息息相通,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它的食粮的供养。

B.“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司机一滴酒,亲人两行泪”,面对这些禁酒标语,一些司机不以为然,等到出了交通事故以后才后悔不已。

C.这个国庆您上哪儿?除了外出旅游,遍布在京城各处的公园也是不错的选择,尤其是位于四号线地铁边上的皇家园林圆明园,更是使出浑身解数布下游园盛会。

D.通过讲述一个个故事,让观众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用命运的离合悲欢勾勒出一段京剧发展史和时代变迁史。

【解析】选B。

此项“不以为然”的意思是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4.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描写方法。

(1)卡拉玛·拉克希曼出来了。

真是光艳的一闪!她向观众深深地低头合掌,抬起头来,她亮出她的秀丽的面庞和那能说出万千种话的一对长眉,一双眼睛。

 ( )(2)最精彩的是“蛇舞”,颈的轻摇,肩的微颤:一阵一阵的柔韧的蠕动,从右手的指尖,一直传到左手的指尖! ( )答案:(1)肖像(外貌)描写 (2)动作描写练能力一、美文品析阅读下文,回答1~5题。

2021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9《观舞记》同步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2021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9《观舞记》同步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19观舞记名校讲坛1.词语积累(1)词语咿.哑(yī) 惆怅..(chóu chàng) 粲.然(càn) 颦.蹙(pín cù)嗔.视(chēn) 蠕.动(rú)(2)成语叱咤风云浑身解数尽态极妍低回婉转2.走近作者冰心(1900-1999),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

原名谢婉莹。

受泰戈尔影响创作了“春水体”诗集《繁星》《春水》等,小说《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散文集《寄小读者》。

3.主题解说本文通过描写观看卡拉玛姐妹表演舞蹈的感受,用精妙的语言展现了印度卡拉玛姐妹高超的舞蹈技艺,表达了对她们的赞美、感激和怀念之情。

同时也揭示了民族艺术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的内涵。

4.重点突破提示:卡拉玛的舞蹈非常优美,好像“飞动”起来了,但是仅有“飞动”还是不够的,还要有心灵的完全投入,才能达到“美”的境界。

她本身就是舞蹈的一部分,身心浑然一体,超越形式的载体而进入了自由飞动的境界。

5.学法点津赏析修辞手法散文在表情达意时常要借助一些修辞手法来取得理想的表达效果。

例如,比喻、拟人能生动形象地表情达意;排比能增强语言的感染力,使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加强烈;反复能突出意思,强调情感等等,不同的手法,都有着特定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这四个排比句分别从舞蹈的类别、眉宇和服装、舞步和铃声、身形四个方面描绘了卡拉玛姐妹的舞姿之美。

【技法点睛】答题格式为:运用了……修辞手法,写出了事物……特征,表达了……感情。

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粲.然(càn)叱咤.(chā)柔韧.(rèn)嗔.视(chēn)B.笑颊.(jiá) 细腻.(nì) 滋.润(zī) 给.予(jǐ)C.惆.怅(chóu) 气氛.(fēn) 雏.凤(chú) 模拟.(ní)D.妥.帖(tuǒ) 蠕.动(rǔ) 褶.裙(zhě) 解.数(xiè)2.括号中依次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用她( )的舞步,( )的铃声,( )般慢移,( )般疾转,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

人教新版七年级(下)《第19课 观舞记》同步练习卷

人教新版七年级(下)《第19课 观舞记》同步练习卷
就在我沉浸在遥远而温馨的往事中时,窗外的大雪已经消失。那漫天飞舞的鹅毛大 雪,突然地来,突然地去,犹如稍纵即逝的梦幻。而肖邦的钢琴夜曲,依然在我的周围 回响,仿佛是那场大雪不绝如缕的美妙余韵。这早春的鹅毛大雪,尽管只是瞬间的闪现, 但我很难忘记它们带给我的遐想。我想,在喧嚣的生活中,有这样诗意的奇妙片刻,去 放飞自己自由而宁静的心境,是那么的好。
同。别人怨天尤人,她却欢天喜地;别人唉声叹气,她却又唱又笑。这是坐在我对面的
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她趴在车窗前,惊喜地看着窗外的大雪,嘴里大声地唱着:①“雪
花雪花,白白的雪花,像盐像糖,亮亮的雪花……”她的歌单纯而滑稽。我看着这小姑
娘,听着她的歌,竞忘记了面临的困境。小姑娘由她的母亲带着,她母亲是个三十来岁
A.嗔.视(chēn) 雏.凤(chú) 浑身解.数(jiě)
B.咿哑.(yǎ)
静穆.(mù) 叱咤.风云(zhà)
第2页(共7页)
C.端凝.(níng) 颦蹙.(cù) D.惆.怅(chóu) 蠕.动(rú)
尽态极妍.(yán) 花鬘斗薮.(màn)
10.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1)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
》.其作品语言

(2)【冰心小诗大解读】冰心的这首小诗告诉人们:
聪明人
抛弃你手里幻想的花罢!
她只是虚无缥缈的
反分却你眼底春光。
[《繁星》(一三七)]
六、拓展:
16.(1)中画线的句子①②③顺序不恰当,应调整为
。(只填序号)
乘车时希望有个座位,这无可厚非,坐着毕竞比站着舒服。但是也应看到,那些年纪大
的老人,①只能站在车厢内随着车辆的颠簸摇摇晃晃,②由于体质弱“竞争”不过年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9课《观舞记》同步练习(I)卷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9课《观舞记》同步练习(I)卷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9课《观舞记》同步练习(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攻坚 (共10题;共22分)1.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屠呦呦科研团队研究出了用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方法,使全球数亿人受益。

B . 针对近来频频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几个学校的领导进行了深刻反思。

C . 家长要让孩子接受“吃苦教育”,以此提高孩子自食其力的能力和独立自主的精神。

D . 一堂堂看似普通的体育课,不仅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的体育价值观,更直接地关系到他们的身体健康。

2. (2分)下面对名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A . 《鲁滨孙漂流记》中鲁滨孙给他救下的野人取名为“星期五”,因为这一天就是星期五。

B . 《伊索寓言》大多是拟人化的动物寓言,以动物为喻,教人处世和做人的道理。

C . 祥子自己辛苦攒钱买的车子,给兵抢了,老婆难产死了,大病几场,原来强壮的身体也垮了,最后彻底沉沦下去D . 白龙马原是东海龙王之三太子小白龙,因违逆父命被囚鹰愁涧,后化作白马驮负唐僧取经,被封为八部天龙马。

3. (2分)雪莱创作的最大特点是表现理想,其著名作品有诗剧()A .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B . 《致云雀》C . 《西风颂》D . 《云》4. (2分)下列课外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伊索寓言》大部分是以神或人为主的寓言,少部分是以动物为主的寓言,书中不少内容是赞美当时社会现实的,更多的篇章表现劳动人民的经验和智慧。

B . 林冲是《水浒》中的人物,绰号“豹子头”。

他武艺高强,安分守己,但懦弱隐忍,逆来顺受,因为遭到高太尉陷害,被一步步逼上梁山。

C . 《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最终也没能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第一次买的车被大兵抢走,第二次买车的钱被侦探敲诈去了,第三次买的车安葬虎妞时卖掉了。

D . 孙悟空封为齐天大圣,猪八戒做过天蓬元帅,沙僧是卷帘大将,但后来他们都做了唐僧的徒弟,随唐僧西天取经。

人教版语文七下第19课《观舞记》同步练习含答案.doc

人教版语文七下第19课《观舞记》同步练习含答案.doc

人教版语文七下第19课《观舞记》同步练习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语言表达(共7题) 1.把课文分为三个部分,并简要归纳各部分大意。

第一部分(第 自然段):第二部分(第 自然段):第三部分(第 自然段):第四部分(第 自然段):【答案】1—10 以抒情的语言表达对卡拉玛姐妹舞蹈的赞美。

11—18 具体描绘卡拉玛姐妹的舞蹈。

19—20 赞美印度文化艺术并简要介绍卡拉玛姐妹。

21—22 对卡拉玛姐妹离去的“遗憾”,表达对印度人民的友谊和热情的感谢。

难度:偏难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2.文章开头就用疑问句独立成段,然后四个假设句构成四个排比的段落,其作用是什么?【答案】引起读者注意,表现了对卡拉玛姐妹的由衷赞美。

难度:中等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3.作者要描写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却说“如同一个婴儿,看到了朝阳下一朵耀眼的红莲,深林中一只旋舞的孔雀,他想叫出他心中的惊喜,但是除了咿哑之外,他找不到合适的语言。

”这是什么意思?你可不可以用一个四字短语来表达作者的意思?【答案】这段文字是说作者无法用语言来描绘卡拉玛姐妹舞蹈的优美了。

可以用“妙不可言”来形容。

难度:偏难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4.为什么说卡拉玛“在舞蹈的狂欢之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答案】卡拉玛舞蹈的时候不是在表演,而是全身心的投入;她除了形体在舞蹈,连心灵也进入舞蹈的境界,真正是达到了忘我的境地。

难度:偏难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5.课文中说“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第体会到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答案】因为任何民族的文化艺术都是植根于该民族的土壤之中的,如果没有印度民族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的熏陶,没有“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它的精神食粮的供养”,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就不会这样迷人了。

难度:中等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6.卡拉玛姐妹的舞蹈总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通过哪些方面的描写来表现的?【答案】总的特点是“飞动的‘美’”,是通过对形体、神态和服饰的描写来表现的。

第19课《观舞记》同步练习(人教版初一下)doc初中语文

第19课《观舞记》同步练习(人教版初一下)doc初中语文

第19课《观舞记》同步练习(人教版初一下)doc初中语文班级姓名座号成绩一. 基础知识1.给加点字注音绚.丽阐.述褶.裙粲.然嗔.视供给..蠕.动惆.怅2.形似字注音组词惆〔〕炫〔〕濡〔〕绚〔〕绸〔〕眩〔〕蠕〔〕询〔〕稠〔〕弦〔〕儒〔〕殉〔〕3.词语填空变幻多本色当低回转咤风云浑身数尽态极息息相合悲欢4.仿写下面的句子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哀愁;忽而笑颊粲然,表现出无边的喜乐;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回婉转的娇羞;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盛怒;忽而轻柔地点额抚臂,画眼描眉,表演着细腻稳妥的梳妆;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仿写:二.综合训练笛子吹起,小鼓敲起,歌声唱起,卡拉玛开始舞蹈了。

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用她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

我们尽管不晓得故事的内容,然而我们的情感,却能随着她的动作,起了共鸣!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哀愁;忽而笑颊粲然,表现出无边的喜乐;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回婉转的娇羞;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盛怒;忽而轻柔地点额抚臂,画眼描眉,表演着细腻稳妥的梳妆;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像湿婆天一样,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

她只顾使出浑身解数,用她灵活熟练的四肢五官,来讲讲着印度古代的优美的诗歌故事!一段一段的舞蹈表演过〔小妹妹拉达,有时单独舞蹈,有时和姐姐配合,她是一只雏凤!形容尚小而功夫已深,今后的成就也是不可限量的〕,我们发觉她们不然而表现神和人,确实是草木禽兽:如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都能形容尽致,尽态极妍!最杰出的是〝蛇舞〞,颈的轻摇,肩的微颤:一阵一阵的柔韧的蠕动,从右手的指尖,一直传到左手的指尖!我实在描写不出,只能借白居易的两句诗〝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薮龙蛇动〞来包括了。

七年级语文:第19课《观舞记》综合练习(人教新课标下册)

七年级语文:第19课《观舞记》综合练习(人教新课标下册)
点拨:注意日常积累。
四、1.清刘鹗黑妞点拨:课外多阅读文学名著,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2.小说现代诗唱歌跳舞
3.比喻写出了声音清脆宛转的特点。这样写使抽象的歌声具体形象化了。
4.D点拨:要从整体来理解。
5.侧面描写突出了演唱者技艺高超。
6.盛赞舞蹈动作的美,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7.都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赞美之情。
A.我也不敢像舞蹈家一般,内行地她们的一举手一投足,是怎样地“本色当行?。
B.我只是一个欣赏者,但是我愿意努力我心中所感受的飞动的“美”!
5.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
如同一个婴儿,看到了朝阳下一朵耀眼的红莲,深林中一只旋舞的孔雀,他想叫出他心中的惊喜,但是除了咿哑之外,他找不到合适的语言。
二、整体感悟(10分)
1.从哪些内容可以感悟到卡拉玛姐妹的舞蹈表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5分)
2.作者从哪些方面感受到卡拉玛姐妹舞蹈的“飞动的‘美’”?(5分)
三、课文精彩语段阅读题(20分)
①她端凝地站立着。
②笛子吹起,小鼓敲起,歌声唱起,卡拉玛开始舞蹈了。
③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用她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
(l)请结合活动的主题,用简练的语言拟一条宣传标语以营造气氛。(不超过20字)(2分)
(2)如果你所认识的一位母亲在教育子女方面感到困惑,请向她推荐一本相关的名著,并说说你推荐的理由。(3分)
六、探究性学习(7分)
本文与《安塞腰鼓》同是写舞的,两文既有共同之点,也有不同之处。请你从风格特点、文化背景、表现方法等方面作探究分析。

致乌兰诺娃
——看芭蕾舞《小夜曲》后作

第19课《观舞记》同步练习(人教版初一下) (3)doc初中语文 (1)

第19课《观舞记》同步练习(人教版初一下) (3)doc初中语文 (1)

第19课《观舞记》同步练习(人教版初一下)(3)doc初中语文 (1)一、基础部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舞蹈.韬.略滔滔.不绝稻.谷B.睁.眼铮铮.风筝.挣.扎C.嗔.视慎重..瞋.目缜.密D.雏.凤皱.纹姓邹.雏.鸟2.以下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盛意赞扬友谊感谢B.禽兽静穆模拟帘暮C.眉宇绚丽旋舞耀眼D.气氛蠕动绘画合掌3.以下词语讲明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尽态极妍:使仪态和丽质最充分地显示出来B.斗薮:摇动,振落C.息息相通:互通消息D.惆怅:伤感,失意4.以下讲法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冰心,原名谢婉莹,作品有«寄小读者»等。

B.卡拉玛以躯体、神态、服饰来表现舞蹈飞动的〝美〞。

C.用语言来表现舞台艺术,是专门困难的,需要精湛的语言技巧,本文要紧是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段。

D.〝台中间小桌上供奉着一尊湿婆天的舞像〞,表达了印度舞蹈强烈的宗教色彩。

阅读下文,完成5~9题。

①卡拉玛·拉克希曼出来了。

真是光艳地一闪!她向观众深深地低头合掌,抬起头来,她亮出她的秀丽的面容和那能讲出万千种话的一对长眉,一眼睛睛。

②她端凝地站立着。

③笛子吹起,小鼓敲起,歌声唱起,卡拉玛开始舞蹈了。

④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用她〔〕的舞步,〔〕的铃声,轻云般〔〕,旋风般〔〕,舞蹈出诗句里的〔〕。

⑤我们尽管不晓得故事的内容,然而我们的情感,却能随着她的动作,起了共鸣!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哀愁;忽而笑颊粲然,表现出无边的喜乐;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回婉转的娇羞;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盛怒;忽而轻柔地点额抚臂,画眼描眉,表演着细腻稳妥的梳妆;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像湿婆天一样,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

她只顾使出浑身解.数,用她灵活熟练的四肢五官,来讲讲着印度古代的优美的诗歌故事!5.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9课观舞记一、字音字形1.识记生难字咿.哑(yī)褶.裙(zhě)pín cù(颦蹙)粲.然(càn)嗔.视(chēn)chì zhà(叱咤)风云尽态极yán(妍)花鬘.斗薮.(mán sǒu)2.读准多音字(1)浑身解.数:xiè其他读音:jiě组词:解放其他读音:jiè组词:解送(2)旋.风:xuàn其他读音:xuán组词:旋转二、重要词语1.本色当行:做本行的事,成绩十分显著。

2.颦蹙:皱着眉头,形容忧愁的样子。

3.粲然:笑容灿烂的样子。

4.嗔视:生气地看。

5.叱咤风云:形容威力极大。

6.浑身解数:所有的本领。

7.尽态极妍:使仪态和丽质最充分地显示出来。

三、作家作品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当代女作家。

191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后相继发表《斯人独憔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

同时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后结集为《繁星》《春水》,其诗被称为“春水体”。

其散文风格独特,被称为“冰心体”。

四、写作背景《观舞记》是冰心写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1957年)的一篇散文。

当时中印关系正处于蜜月时期,两国的来往比较频繁,在国际上有着许多的共同的立场和观点,特别是1955年万隆会议的召开,进一步促进了中印关系的发展。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冰心以一场异国风情表演——印度舞蹈为题材,写下了这篇散文。

1.作者在看了卡拉玛姐妹舞蹈后的“深深地体会”中,有没有写卡拉玛姐妹“当初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请找出提示卡拉玛姐妹这朵灿烂的鲜花成功原因的相关语句。

点拨:没有写,但作者在字里行间已透露出来了,从文章的第20段中写了卡拉玛姐妹的舞台生涯可以看出来。

文章第19、20两段的末句中揭示了她们的艺术成功来自大地母亲的滋润培养。

2.“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体会到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为什么看了她们的舞蹈会体会到她们的文化?点拨:首先,艺术上的交流,能增强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所以,“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体会到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其次,所有优秀的艺术家,都在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中吸取养料,卡拉玛姐妹也是一样,“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它的食粮的供养”。

没有印度悠久文化的熏陶,没有印度文化历史的内涵,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就不会这样优美动人。

3.核心图解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嗔.视(chēn)雏.凤(chú)浑身解.数(jiě)B.咿哑.(yǎ)静穆.(mù)叱咤.风云(chà)C.端凝.(níng)颦蹙.(cù)尽态极妍.(yán)D.惆.怅(chóu)蠕.动(rú)花鬘.斗薮(màn)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描绘点染绚丽轻睫摸拟贫乏阐述帘幕芬芳细腻柔韧______改正为______ ______改正为______3.把下面的词语填入句中的括号内。

盛怒喜乐哀愁娇羞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忽而笑颊粲然,表现出无边的();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回婉转的();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

4.根据语境和意思归纳词语。

(1)我也不敢像舞蹈家一般,内行地赞美她们的一举手一投足,是怎样地“__________”(做本行的事,成绩十分显著)。

(2)在浩荡的大江之滨,坐落着我国著名的古都南京。

许多__________(形容威力极大)的著名人物长眠在这里,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就位于南京东郊的钟山南麓。

(3)一段一段的舞蹈表演过,我们发现她们不但是表现神和人,就是草木禽兽:如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都能形容尽致,__________(使仪态和丽质最充分地显示出来)!(4)她如同狮子滚绣球一般,无一时不活动,无一时不是使出__________(所有的本领)地在活动。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文笔细腻,语言优美,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卡拉玛姐妹舞蹈的精妙B.本文是作者欣赏印度舞后写的一篇观后感,表达了精妙的舞蹈能够跨越文化隔阂,使人们心灵相通的观点C.文章用“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等拟人句表现印度舞蹈的特点,同时也表现了作者的由衷赞美D.卡拉玛姐妹表演的具有强烈宗教色彩的印度舞蹈,展示了鲜明的民族特色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6~9题。

帘幕慢慢地拉开,台中间小桌上供奉着一尊湿婆天的舞像,两旁是燃着的两盏高脚铜灯,舞台上的气氛是静穆庄严的。

卡拉玛·拉克希曼出来了。

真是光艳地一闪!她向观众深深地低头合掌,抬起头来,她亮出她的秀丽的面庞和那能说出万千种话的一对长眉,一双眼睛。

她端凝地站立着。

笛子吹起,小鼓敲起,歌声唱起,卡拉玛开始舞蹈了。

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用她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

我们虽然不晓得故事的内容,但是我们的情感,却能随着她的动作,起了共鸣!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哀愁;忽而笑颊粲然,表现出无边的喜乐;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回婉转的娇羞;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盛怒;忽而轻柔地点额抚臂,画眼描眉,表演着细腻妥帖的梳妆;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像湿婆天一样,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

她只顾使出浑身解数,用她灵活熟练的四肢五官,来讲说着印度古代的优美的诗歌故事!6.文中哪句话最能表现印度舞蹈的民族特色?为什么?7.作者抓住哪些方面来描述卡拉玛精湛舞艺的?8.选文最后一段主要通过对卡拉玛舞蹈时的______和______描写,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来渲染出卡拉玛舞姿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9.文中说“我们虽然不晓得故事的内容,但是我们的情感,却能随着她的动作,起了共鸣!”想想看,是什么原因使语言不通的我们“起了共鸣”?【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10~12题。

观音·愿——《千手观音》观后记菩提树,参天立。

枝繁叶茂,云蒸霞蔚。

树畔,碧池盈盈,一茎含苞金色莲花,晶莹的珠泪滚动其上。

池水,倏地生了呼吸似的,莲,也随之,片片,层层,叠叠,徐徐……终于盛放!终于袒露娇容!终于,由一个瞬间始,在红尘中,电光火石地掀动一场惊艳!那瞬间,注定了一个永久。

那惊艳,注定了一个震撼。

好一个,千手观音!佛的高贵与女儿的妩媚,佛的端庄与女儿的灵动,佛的典雅与女儿的纤巧,既矛盾又完美的存在。

意识,清晰而笃定:震撼,惊艳,来自艺术本身的洁净。

令人眩晕、折服、慨叹——与旁的种种,不相干。

只有,当震撼与惊艳的汹涌稍平,在理性归纳、沉淀的过程里,那些额外的“元素”才浅浅地、渐渐地,浮上脑际,趋向明朗:她们,是这众生平等的世界上,一群有着些许生理缺憾的特殊舞者。

音响的奇幻领域,她们不具备完满的直接感知的能力。

所以她们会以手势告之:老师,看到你的舞蹈,就看到了音乐!“看”,便能将音乐的气息切合得那般精确,不曾露怯,不曾使旁人捕捉到错位的“破绽”。

可以想见,她们必是艰辛满程。

人的生命,无疑是有限的。

生命的长短有限,生命的质量有限,生命的形态有限。

要在有限的长短、质量、形态之中,以人有限的智慧与能量,缔造无限。

听不到的音乐,无妨看到;说不出的话,无妨写出;手拿不着的东西,无妨用脚拿着;天然的腿无法跑跑跳跳了,无妨置换假肢。

总有许多的“可能”,在“不可能”之中诞生,茁壮,昌隆,绚烂,繁衍。

这就是生命的力量!伴随整个舞蹈,油然陡生一个词汇——圣洁,萦绕心头最为频繁。

当灯火骤亮,钟鼓、乐音、掌声响起时,圣洁!当领舞澄澈的双眸、祥和的笑意,相凝视时,圣洁!当千手千眼,出其不意、捉摸不定、猝不及防、五彩斑斓、千变万化时,圣洁!金,中华民族辉煌的色泽,那么,这抹圣洁,无愧于辉煌。

这是一件称为“艺术”的事物,横亘人前,包裹侵占去整个儿身心,那么纯净,那么清明,那么遗世独立却又缱绻与博爱,广播天地万物。

博爱,该是“千手观音”意象的其中一番寓意所在吧。

观音大士,千手千眼,不言,不语,不骄,不躁,无声,无息,无欲,无求。

她圣洁,她纯净,她的心白璧无瑕,她的胸怀海阔天高。

她以手为言,她以眼为语。

人呀,此生,是否有缘听得到、听得明她的言语:那真,那善,那美……10.标题中“愿”的具体含义(也是本文的主旨)是什么?11.《千手观音》一出演就“掀动一场惊艳”“注定了一个震撼”,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整个舞蹈,给人的最强烈的感受是____________;作者认为这个舞蹈意象的寓意是____________。

(可选文中词句作答)12.如果将“一群有着些许生理缺憾的特殊舞者”这句中的“缺憾”换成“缺陷”好不好?为什么?【表达交流】13.班里准备举办一次“走进民俗,走进传统文化”的主题班会,请你积极参与。

(1)请为这次班会设计一个能够让多数同学都参与的活动,并写出这个活动设计的基本思路。

活动内容:基本思路:(2)布置会场时,同学们想选用一种富有传统文化意味的装饰物,你推荐选用哪一种?说说理由。

【体验中考】14.(2011·辽宁沈阳中考)某班开展了一次“中国月文化”主题探究活动,下面是同学搜集的资料。

阅读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上古时期就有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古人更有“秋暮夕(祭)月”的习俗。

唐代赏月十分盛行,并将中秋节定为固定节日;两宋时期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取“人月共圆”之意。

这一风俗延续至今。

(1(2)请为“中国月文化”主题探究活动拟一则宣传语。

(要求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参考答案:1. 解析:A项中的“解”读音应为“xiè”;B项中的“哑”读音应为“yā”,“咤”应读“zhà”;D项中的“鬘”读音应为“mán”。

答案:C2. 答案:睫捷摸模3. 答案:哀愁喜乐娇羞盛怒4. 答案:(1)本色当行(2)叱咤风云(3)尽态极妍(4)浑身解数5. 解析:C项中列举的内容没有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答案:C6. 解析:从“湿婆天的舞像”“两盏高脚铜灯”可看出。

参考答案:选文第一段第1句话:“台中间小桌上……静穆庄严的。

”这句话是卡拉玛舞蹈的背景,既体现了印度舞蹈强烈的宗教色彩,又表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

7. 解析:从选文第二段筛选即可。

参考答案:眉、目、手指、腰肢、舞步、铃声等。

8. 参考答案:神态动作排比9. 解析:把握艺术的魅力是跨越国界的,喜怒哀乐的表情是全世界通用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