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胚讨论课2-宋娟

合集下载

组胚实验总结反思

组胚实验总结反思

组胚实验总结反思引言组胚实验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通过将不同种类的细胞或组织组合在一起,观察其相互作用和发育过程,从而揭示生物形态发生和分化的机制。

在进行组胚实验时,我们需要注意实验设计、操作步骤、数据分析等方面的细节,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总结我在进行组胚实验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反思和思考。

实验设计在进行组胚实验前,实验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合理的实验设计可以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减少实验的偏差性,从而得到更准确的结果。

在我的组胚实验中,我首先明确了实验的目的和假设,然后选择合适的模型生物和实验方法。

在确定实验组和对照组时,我尽量保持实验条件的一致性,以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操作步骤组胚实验的操作步骤要求精确细致,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可能导致实验结果的不准确。

在我的实验中,我认真准备了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并按照操作协议中的步骤逐一进行实验操作。

值得注意的是,在培养细胞或组织时,我掌握了适当的培养条件,如培养基的配制、温度、PH值等,以保证细胞或组织的生长和发育正常进行。

数据分析组胚实验的结果要通过有效的数据分析方法进行处理和解读。

在我的实验中,我从实验组和对照组获得了一系列数据,包括形态观察、细胞数量和发育情况等。

我使用了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了均值、标准差等统计指标,并进行了图表的绘制。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得出了一些初步的结论,并进一步进行讨论和解释。

实验结果与讨论在我的组胚实验中,我观察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

实验组的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形态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在实验的后期,实验组的发育情况表现出了一定的异常,部分细胞甚至发生了死亡。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比较,我初步认为这些差异可能是由于实验中添加的因素对细胞生长和发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然而,由于实验样本数量较小,还需进一步的实验验证和数据分析。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反思和思考,我意识到在进行组胚实验时,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组织胚胎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组织胚胎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组织胚胎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课程背景与思政目标《组织胚胎学》作为生命医学科学领域的重要基础学科,不仅承载着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蕴含着深厚的思政元素、人文精神与哲学思想。

本课程旨在通过深入挖掘其思政内涵,培养学生成为具有高尚医德、扎实专业基础、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医学人才。

思政教学目标包括:强化学生的责任感与担当意识,培养热爱医学、献身医学的高尚情操,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健康观,以及培养科学探索精神和团结协作能力。

二、详细案例案例名称:从胚胎形成到医学伦理的探讨授课章节:胚胎发育过程及医学伦理授课对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授课教师:张老师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教师组织集体备课,明确授课思路,挖掘思政元素。

上传预习资料至学习平台,包括胚胎发育过程的基本知识和相关医学伦理案例。

学生通过预习提出问题,学委汇总后提交给教师。

2.课中实施:引入阶段:播放一段关于生命起源的短片,从《易经》、《黄帝内经》中关于生命起源的描述出发,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奥秘和伟大。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受精卵的形成、胚胎发育过程,强调生命从单细胞到复杂多细胞生物体的奇妙旅程,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引入“受精卵到健康胚胎的形成”案例,说明这一过程中激烈的竞争和筛选,引导学生感恩赋予生命的父母,理解生命的来之不易。

思政融入:通过“万婴之母”林巧稚医生的医者仁心案例,讲述其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故事,培养学生热爱医学、献身医学的高尚情操。

讨论“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分析该事件逾越科研和医学伦理道德底线的危害,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科研观和伦理观,明白医学发展应以人类福祉为出发点。

结合当前新冠疫情背景,讲述医务工作者知重负重、勇毅前行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就医学伦理问题进行深入交流,每组派代表分享观点。

利用翻转课堂模式,让学生讲解胚胎发育过程中的某个阶段,增强自主学习和表达能力。

总结提升:教师梳理本节课重点难点,答疑解惑。

浅谈《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的教学体会

浅谈《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的教学体会
( 河 南 中 医学 院 河 南 郑 州 4 5 0 0 4 6 )
【 摘要 】 《 组 织 学与胚 胎 学》 是 医学 高等 院校 医学 生 必修 的一 门课 程 , 针 对 中医药 高等 院校 目前 的教 学现状 , 从课 程 设计 、 加 强学 生 的 学 习兴趣 和 自学及 创 新能 力培 养 , 创新教 学模 式和 方法 等 方 面浅谈 一 下教 学体会 。 【 关键词】 《 组 织 学与 胚胎 学》教 学 体 会 【 基 金 项 目】 教 育科 学“ 十二 五 ” 规 划 重 点课 题 ( [ 2 0 1 3 】 J K G HB 一 0 0 3 4 ) ; 河 南 中 医学 院校 级科 研 课 题 ( 2 0 1 2 j  ̄ ̄ 5 ) ; 河 南 中医 学院 博
《 组 织 学与 胚 胎 学》 是 高等 医学 院校 一 门重 要 的 基础 医 学形 态学科 . 以研 究人 机 体 正 常微 细结 构 与 功 能 的 关 系 . 以及 人 体 胚 胎 发 生发 育 的基 本过 程 及 其 变化 规律 的 学科 有人 把《 解剖 学》 形 容成“ 解 剖 刀 下 的风 景 ” . 而《 组 织 学 与胚 胎 学》 也 可 以说 成 是 “ 显 微 镜 下的 风 景” 【 ” 这 门学科 由人 的 大 体结 构逐 渐 深入 到 人 体 的正 常微 细 结构 . 因此 对 学 生 的 学 习能 力具 有 更 高 的要 求 . 学 生必 须 在 理 解 掌握 正 常 组 织 学的 结 构 及微 细结 构 与 生 理 功 能之 间的 关 系. 明 确其 具 体位 置 及作 用等 , 这 门课 的研 究方 法 比较 多 . 存在 内 容 较 多、 复杂 枯 燥等 问题 . 且 每 个 章节 之 间 的 系统性 不 强 , 需要 记 忆 和 掌握 的名 词 也 多 . 这 给 学 习 者 带来 一 定 学 习难 度 . 也 给 授 课 经 验 尚 浅的 青年 教 师 的教 学 带来 一 些 困扰 笔 者就 如何 上 好这 门

组胚讨论题

组胚讨论题

组胚实验答案实验一绪论、上皮组织1、简述内皮的结构及其功能意义。

内皮是指被覆于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其游离面光滑,利于血液和淋巴的流动,内皮细胞较薄,利于物质交换。

2、试述被覆上皮的分类、分步和各自的功能意义。

被覆上皮分为单层上皮和复层上皮。

单层上皮包括①单层扁平上皮:又分为内皮和间皮,内皮分布在心血管、淋巴管内表面,间皮在胸膜、腹膜、心包膜表面。

功能是保持器官表面光滑,减少器官间摩擦,有利于血液、淋巴流动以及物质通透。

②单层立方上皮:分布在腺体、肾小管等。

功能是分泌、吸收。

③单层柱状上皮:分布在胃肠道、胆囊和子宫以及外分泌腺的导管。

功能是分泌、吸收。

④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分布在呼吸道。

功能是保护和分泌。

复层上皮包括①复层扁平上皮:分布在皮肤、口腔、食道、阴道。

功能以保护为主。

②复层柱状上皮:分布在眼睑结膜、男性尿道。

功能以保护为主。

③变移上皮:分布在泌尿管道。

功能以保护为主。

实验二结缔组织1、简述巨噬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巨噬细胞形态多样,通常有钝圆形突起,功能活跃时,常伸出较长的伪足而形状不规则。

胞核较小,卵圆形,着色深。

胞质丰富,多呈嗜酸性。

电镜下,细胞表面有许多皱褶、微绒毛。

胞质内含大量初级溶酶体、次级溶酶体、吞噬体和残余体。

细胞膜附近有较多的微丝和微管。

巨噬细胞有重要的防御功能,具有吞噬和清除异物及衰老细胞、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以及参与和调节机体免疫应答等功能。

在参与和调节免疫应答方面,巨噬细胞能捕捉、加工、处理和呈递抗原。

它将抗原处理加工后,与抗原呈递分子,即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的II类抗原基因产物结合并形成抗原-MHC II类分子复合物,运送到巨噬细胞表面并呈递给淋巴细胞,使淋巴细胞发生免疫应答。

巨噬细胞本身也是免疫效应细胞,活化的巨噬细胞能杀伤病原体和肿瘤细胞。

此外,巨噬细胞分泌的某些生物活性物质如白细胞介素I、干扰素等也参与调节免疫应答。

2、试述疏松结缔组织的细胞组成及各种细胞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课程思政”融入《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课程思政”融入《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课程思政”融入《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一、课程内容设计《组织学与胚胎学》是生物科学与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细胞组织学、胚胎学等内容。

在课程内容设计上,我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通过选取一些符合学科特点和前沿发展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提高他们对于生命的尊重和对科学的怀疑精神。

我们通过前沿科技的发展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在细胞水平如何保护生命”,将生命的伦理、道德和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融入到课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探索。

我还结合当代社会和时事热点,引导学生了解生物科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考虑科学研究的健康发展方向。

通过这些设计,不仅增强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也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了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提升了他们的思想道德素养。

二、教学方法探索在教学方法上,我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大力推崇案例教学法。

通过案例教学,我引入了一些生命科学领域的经典案例,让学生在分析和讨论案例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内涵,同时也增加了对人生、社会和价值观念的思考。

我们讨论了近几年来生物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伦理和道德问题,让学生认识到科技进步是在发展中应当考虑的问题,而不仅仅是技术问题。

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们的思想得到了启发,对科学和生命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我也应用了小组讨论和展示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并将自己的见解和观点通过展示的方式呈现出来。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而且也可以增进学生与他人之间的交流和认识。

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验和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深入理解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胚胎学实验课上,我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和记录胚胎的发育过程,通过实践中获得的知识,学生们对课程内容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三、课外拓展与实践在课外拓展与实践活动中,我鼓励学生参加一些与生命科学相关的实践活动,比如生命科学实验室开放日、科技创新现场调研等活动。

提高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质量的探索和体会

提高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质量的探索和体会

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 课程教育研究2020年第10期提高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质量的探索和体会贺彩霞(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基础部山西太原030012)【摘要】组织学和胚胎学是专科临床医学学习中的重点科目和关键课程,通过学习组织学和胚胎学能够为学生学习病理学和生理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但是组织学和胚胎学的学习难度相对来说非常大,不仅内容抽象复杂,并且知识内容也非常多。

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且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不断提高当下组织学和胚胎学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医学教学教学问题提升策略【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0-0227-02考索·探微信息化时代下微课在中职临床护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岳亮(阜新市卫生学校辽宁阜新123000)【摘要】随着社会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我们对信息化、多媒体等科技手段已经在各个领域中应用得游刃有余。

近年来微课以其模式多样、绘声绘色、短小精悍、可重复式、可移动式的特点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展开应用。

笔者结合中职临床护理专业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不足等学习特点,在教学中引入具有专业特色的微课,不仅能稳步提高教学质量,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老师和学生共同进步有着显著的作用。

【关键词】中职学校临床护理微课【中图分类号】G423.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0-0227-01一、中职临床护理教学的特点1.教学模式单一。

虽然教学模式在近些年不断改革创新,但在技术支持不先进的中职学校,中临床护理专业的教学模式多数还是采用着以学生听、老师讲的老模式教学,在教学手段上虽应用多媒体较多,但PPT 上也是文字居多,使教学环节及内容都比较枯燥。

教师更多地把抽象的临床知识用语言描述,学生理解费力,教师教学效果不理想,导致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方式单一。

课程思政教学比赛案例:《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

课程思政教学比赛案例:《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

课程简介:《组织学与胚胎学》是医学教育主干课程,属于专业基础必修课。

基于“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本课程将育人目标与知识、能力目标融为一体,着力培养学生的医者精神,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职业自豪感,树立敬畏生命的价值观。

结合大一医学生特点,针对教学理念、培养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重构创新。

建设了课程思政案例库,包括民族观、职业观、创新观、道德观、生活观和生命观,按照表格、图片和视频等方式分门别类,运用于课前、课中和课后环节。

针对不同的思政元素,我们采用相应的方法,将其自然融入于课程学习过程中。

在课堂上开展病例讨论,帮助学生建立临床思维;进行急救模拟,让他们在施救过程中体会救死扶伤的职业责任感。

进行知识拓展,将医学前沿融入课程教学,如诺贝尔奖在医学中的应用,新冠病毒侵袭人体的机制,让学生知晓正是由于科学家们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才能利用科学拯救更多的生命。

通过参观人体形态学科教馆的方式进行现场教学,让学生了解人体奥秘,关注生命健康。

教学设计第五章的内容--血液,属于基本组织部分。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红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功能。

2.掌握白细胞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3.熟悉血小板的功能。

【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描述血液中各细胞的结构,并将其特点与功能相对应,与临床疾病的发生联系起来,如“中性粒细胞与炎症之间的联系”,“嗜酸性粒细胞为何能够抗过敏”,培养理论联系临床的能力。

2.学生能够描述“贫血”的临床症状及诊断标准,了解“输血”原则,培养临床思维。

3.熟悉血涂片的制作步骤,掌握显微镜下观察血细胞的方法,培养实践动手能力。

4.掌握相应的专业英文单词,提升英文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与红细胞功能相关的最新科研进展在临床上的应用前景,感受科学的魅力,学习科学家们积极探索、永不言弃的科学精神。

2.通过病例式教学法,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3.了解“无偿献血”相关知识,培养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精神。

上好组织学与胚胎学复习课的体会

上好组织学与胚胎学复习课的体会

通 的 自习课 。所 以复 习 课 以往 的这 种 授 课 模 式 , 不
利 于学生 所学 知识 的逻 辑 化 和 系统 化 , 利 于学 生 不
课结束后 , 教师要提醒学生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一 个 整体 回顾 。 这 次 整 体 知 识 的 回顾 , 之 为 “ 习 称 复 课 的预习” 。有些学生对 “ 习课 的预习” 复 不重 视 ,
摘 要 : 组织 学与胚胎 学是 一门重要 的基础 学科。组织胚 胎 学复 习课 可 以帮 助学 生对分散 的知识进行 整理 。在 复 习课 中灵
活运 用 多种教 学方法和技 巧 , 引导学生主 动学习, 学生更好地 掌握 和理 解组织胚胎 学知识 , 使 培养 了学生的 学习能力 , 高了 提
体性教育。大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知识要点和 中学阶
段 有很 大 不同 。这种 不 同在新 授课 和复 习课 中都 有 所体现, 尤其 是 在复 习课 … 。 组 织学 与胚 胎学 包括组 织 学和胚 胎 学两 门形 态
帮助学生梳理知识 , 形成网络, 使知识 系统化 、 结构 化, 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 提高学生的基本技 能, 使学 生获 得全 面 系统 的组 织 胚胎 学知 识 。同样 ,
为此 , 在军 海 医五年 制 2 1 0 0级组 织胚 胎学 教 学
所 以 , 理论 课结 束 后 , 安 排 一 次 复 习课 , 望 通 在 会 期
过 复 习课 帮 助学生 系统 、 面地 掌 握 组 织胚 胎 学 知 全 识 。那 么 , 样上 好复 习课 呢 ? 怎
怎样 安排 复 习课 呢 ?对 于大 学 教 学 来讲 , 习 复

课不再是高中时代的题海战术和题 目分析 。大学课
以往 复 习课 的模 式 是 学 生 提 出 疑 问 , 师 进 行 教 解答 。这 种模 式 可 以解 答 学 生 的疑 难 知 识 点 , 不 但 利 于知识 的系统 化 和 逻 辑化 。另外 , 生所 提 出 的 学 问题 和 疑难点 , 乏 一 定 的 高度 和代 表 性 。对 这 些 缺

解剖组胚学讨论内容

解剖组胚学讨论内容

解剖组胚学讨论内容胚胎学是研究生物体从受精卵到胚胎发育的过程的学科,也是解剖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在解剖组胚学的讨论中,研究者们通常会探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胚胎的起源和发育过程胚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研究受精卵如何通过分裂、增殖、分化等过程发育成为多细胞的胚胎。

讨论中研究者们会探讨受精卵的结构和形态特征,以及在不同发育阶段胚胎组织和器官的形成过程。

2. 胚胎的器官发育解剖组胚学讨论中的另一个重点是探索胚胎在发育过程中各个器官的形成和发育。

这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等器官的发育过程。

研究者们会关注不同器官的起源、发育和组织结构变化,以及器官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发育协调。

3. 胚胎的表观遗传学近年来,表观遗传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研究领域,引起了解剖组胚学讨论的广泛关注。

表观遗传学研究了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等。

讨论中的研究者们会探讨这些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它们与胚胎疾病的关系。

4. 胚胎异常发育和疾病解剖组胚学讨论中,研究者们还会关注胚胎异常发育和疾病的研究。

胚胎异常发育包括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畸形、缺陷和突变等。

研究者们会讨论这些异常发育的原因、机制以及对胚胎和成体健康的影响。

此外,他们还会讨论胚胎疾病的发生机制、预防和治疗方法。

5. 胚胎干细胞和再生医学近年来,胚胎干细胞和再生医学成为解剖组胚学讨论的热门话题。

胚胎干细胞具有多能性和自我更新能力,可以分化为各种细胞类型,被广泛应用于再生医学领域。

研究者们会讨论胚胎干细胞的来源、培养和分化方法,以及它们在组织修复和再生医学中的应用前景。

解剖组胚学讨论内容非常广泛且多样化。

研究者们通过探索胚胎起源、发育过程、器官发育、表观遗传学、异常发育和疾病以及胚胎干细胞和再生医学等方面的内容,为我们深入了解生命起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这些讨论的结果对于促进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推动再生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报告

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报告

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报告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报告引言:组织学与胚胎学是生物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两个分支,它们通过研究细胞、组织和胚胎的结构、发育和功能,为我们理解生命的奥秘提供了基础。

本实验报告将介绍我所参与的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的设计、方法和结果,以及对实验结果的讨论和思考。

实验设计:本次实验旨在探究不同环境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我们选取了小鼠胚胎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培养在不同的培养基中,观察其发育情况和细胞结构的变化。

实验分为四组,分别是:组织培养基A,组织培养基B,生理盐水和对照组。

每组实验重复三次,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实验方法:首先,我们从小鼠体内取出早期胚胎,将其分为四组,每组10个胚胎。

然后,将胚胎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培养基中,培养基中含有适当的营养物质和生长因子。

接下来,我们将胚胎置于恒温箱中,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促进其正常发育。

每天,我们会观察和记录胚胎的大小、形态和细胞结构,并拍摄显微镜下的照片。

实验结果:经过一周的培养,我们观察到不同培养基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在组织培养基A 中,胚胎呈现出健康的发育状态,细胞结构紧密有序。

而在组织培养基B中,胚胎的发育较为缓慢,细胞结构松散,出现了一些异常现象。

而在生理盐水中,胚胎的发育几乎停滞,细胞结构严重受损。

对照组中的胚胎发育正常,细胞结构完整。

讨论与思考: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不同的培养基对胚胎的发育有着显著的影响。

组织培养基A中的营养物质和生长因子能够提供胚胎正常发育所需的条件,从而促进细胞结构的形成和维持。

而组织培养基B中的成分可能对胚胎发育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导致细胞结构的紊乱和异常。

生理盐水缺乏必要的营养物质,无法满足胚胎的正常发育需求,从而导致发育停滞和细胞结构的严重受损。

此外,我们还需要考虑到实验的局限性。

本实验仅使用小鼠胚胎作为研究对象,可能无法完全代表其他物种的情况。

同时,我们只观察了胚胎的发育情况和细胞结构的变化,对于胚胎内部的分子机制和信号通路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组胚讨论课

组胚讨论课

组织学与胚胎学讨论课李金铭16301050006 临床医学(五年制)1.参照TABLE1,PM2.5 会导致的出生缺陷以下列举TABLE1 中,PM2.5 相关的研究结果:Girguis et al. (2016) 认为PM2.5的正相关出生缺陷:膜周室间隔缺损(perimembranous VSD),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负相关出生缺陷:颜面缺陷(orofacial defects),神经管缺陷(neural tube defects)。

Tanner et al. (2015) 认为PM2.5 与特定的出生缺陷有关(并未指明)。

Vinikoor-Imler et al. (2015) 认为在TBDR 研究中,PM2.5 与心脏房室间隔缺陷(septal heart defects),梗阻性心脏缺陷(obstructive heart defects)正相关;而在国家出生缺陷预防研究(National Birth Defects Prevention Study, NBDPS)中无相关性。

Zhu et al. (2015) 认为PM2.5 及PM10 与腭裂(cleft palate)显著相关。

Stingone et al. (2014)认为细颗粒(PM2.5 及PM10)与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hypoplastic left heart syndrome)正相关。

Schembari et al. (2015),Agay-Shay et al. (2013),Vinikoor-Imler et al. (2013)以及Padula et al. (2013)连发三篇文章表示未发现PM2.5 与出生缺陷的相关性。

Marshall et al. (2010) 认为PM2.5 会略微增加口裂缺陷风险。

综上所述,大部分研究表示PM2.5 与大多数出生缺陷无明显相关性,但是也有研究表明PM2.5 可能导致心脏缺陷(包括膜周室间隔缺损、梗阻性心脏缺陷、卵圆孔未闭、动脉导管未闭、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等),腭裂及腹壁缺陷。

《组织胚胎学》教案

《组织胚胎学》教案

教学媒体或 教具
多媒体、板书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
教 学 过 程
基本教材和 主要参考文
献 教学后记
一、复习 导出新课 二、皮肤 (一)皮肤的结构
1、表皮 2、真皮 (二)皮肤的附属器 三、睾丸 四、小结
5 分钟
20 分钟 15 分钟 15 分钟 30 分钟 5 分钟
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教案首页
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
教学媒体或 教具
多媒体、板书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
一、复习生殖系统,引入新课
二、胚胎学总论

(一)、胚胎学的研究意义

(二)、受精、植入
(三)、三胚层的形成及分化

三、胎儿及附属结构

四、多胎、双胎、畸形
三、小结
5 分钟
5 分钟 20 分钟 25 分钟 20 分钟 10 分钟 5 分钟
基本教材和 主要参考文
教案首页
教师姓名
教研室
组胚教研室
授课时间
课程名称 组织学与胚胎学
授课专业、年级、班级
授课内容
结缔组织(一)
授课学时 授课类型
2 理论
授课目的
教学重点、 难点
掌握结缔组织的特点与分类;掌握疏松结缔结缔组织中主要的细胞 的结构和功能。了解纤维和基质的形成。了解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 织、网状组织。 重点:疏松结缔组织中主要的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10 分钟
(三)球旁复合体
20 分钟
三、 小结
5 分钟
基本教材和 主要参考文

教学后记
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教案首页
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

浅谈组胚理论教学的几点体会

浅谈组胚理论教学的几点体会

浅谈组胚理论教学的几点体会
穆秉桃
【期刊名称】《基层医学论坛》
【年(卷),期】2007(011)015
【摘要】@@ 作为从事医学基础课组胚教学的一名教师,几年工作下来,笔者深感组胚理论教学存在一些难度.rn1 组织结构抽象不具体,理论讲解困难
【总页数】1页(P758)
【作者】穆秉桃
【作者单位】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山西,大同,0370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
【相关文献】
1.浅谈上好组胚实验课的几点体会 [J], 张玉英
2.感觉系统在组胚理论教学中的改良 [J], 袁科理;王晓兰
3.医学、口腔七年制组胚教学的几点体会 [J], 周雪;章为
4.浅谈组胚理论教学的几点体会 [J], 穆秉桃
5.组胚理论教学与临床医学联系的探索 [J], 孙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的教学体会

浅谈《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的教学体会

揖中图分类号铱G64
揖文献标识码铱A
揖文章编号铱2095-3089渊2015冤10-0215-01
叶组织学与胚胎学曳是高等医学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形 态学科袁以研究人机体正常微细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袁以及人体胚 胎发生发育的基本过程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遥有人把叶解剖学曳形 容成野解剖刀下的风景冶袁而叶组织学与胚胎学曳也可以说成是野显 微镜下的风景冶[1]遥这门学科由人的大体结构逐渐深入到人体的正 常微细结构袁因此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更高的要求袁学生必须 在理解掌握正常组织学的结构及微细结构与生理功能之间的关 系袁明确其具体位置及作用等袁这门课的研究方法比较多袁存在内 容较多尧复杂枯燥等问题袁且每个章节之间的系统性不强袁需要记 忆和掌握的名词也多袁这给学习者带来一定学习难度袁也给授课 经验尚浅的青年教师的教学带来一些困扰遥笔者就如何上好这门 课进行了探索和实践袁总结以下几个方面遥
. 学 了A曳解l袁学袁l再生学R已习i经g起对h来人t较s体容结易R构e些有s遥e了但r初有v步e些认d专识.业袁对的一学些生结没构有的解功剖能学等有相所 关基础课的学习袁这样学习起来难度较大遥 这对讲课教师要求也 较高遥 叶组织学与胚胎学曳涉及组织尧细胞尧亚细胞和分子四个水 平袁是很多学科的基础学科遥因此袁在开始上课时就要让学生充分 了解叶组织学与胚胎学曳的学术地位即是学习其他医学基础课和 临床医学的基础遥 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密切联系是学习叶组织学与 胚胎学曳的重要基本方法遥 2.教师准备 教师在上课前应充分准备遥 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模式袁如 PBL 教学法尧多媒体教学法尧案例教学法等[2]遥 课前做好课件袁平时备课 时多查阅每个章节相关的临床病例尧较前沿的研究动向尧相关的 先进实验技术及尚未解决的难题袁并进行总结归纳袁与教科书上 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袁以便在讲解内容时穿插引用曰增加课堂的 生动性袁丰富教学内容袁培养学生兴趣遥比如讲述野神经组织冶内容 时可以引入神经元完整结构的发现过程院神经组织学家高尔基和 卡哈尔发展了硝酸银染色法才使我们见到神经元的 野庐山真面 目冶袁从而揭示出了一个丰富而复杂的神经元世界袁为神经科学奠 定了基础遥教师本身还应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及熟练的实 验技能袁对学生也可以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袁为提高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掌握实验技能打好基础遥 3.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由于课时所限袁叶组织学与胚胎学曳 有些章节设计成自学内 容袁这需要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兴趣遥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 除了串解尧阐释尧启发尧总结外袁还要适当地讲专业内容与社会尧历 史尧文艺等有机结合袁旨在引起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尧启发思考尧 扩展知识范围袁使教学孕育人文内涵袁增强人文气息遥 如讲述野内 分泌系统冶内容时引入野人体因为缺少一种激素会形成侏儒症冶遥 在古代宫廷袁侏儒症被当作贵族阶级的玩偶遥 当前最矮的侏儒症 尼泊尔人身高仅有 0.546 米袁于 2012 年 2 月 26 日被授予吉尼斯 世界认证证书遥侏儒症是因为在生长发育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少 导致的袁从而引导学生去思考体内一些激素分泌过少或过多会引 起哪些疾病及分泌过多过少的原因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遥 对于 某些不易理解的内容袁 可以引导学生去查询相关文献及临床资

我校组织学与胚胎学试卷分析

我校组织学与胚胎学试卷分析

我校组织学与胚胎学试卷分析
孙美群
【期刊名称】《基础医学教育》
【年(卷),期】2003(005)004
【摘要】@@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通过对考绩、考题、考卷的质量分析,可以了解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院的整体办学质量,对今后如何改善教学及管理方法,提高教学及管理质量提供极为重要的依据.现就我院2002年(春)检本(37人)、护本(80人)、医本(269人)三系期末理论考试考绩、考卷分析如下.
【总页数】2页(P343-344)
【作者】孙美群
【作者单位】蚌埠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蚌埠,233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474
【相关文献】
1.家畜组织学与胚胎学试卷综合分析与评价 [J], 余燕;马金友;赵恒章;王天有
2.2005级组织学与胚胎学试卷分析 [J], 邸宝成
3.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与评价 [J], 张旭东;贾书花;李凯平;张晋平;牛香兰;田云
4.组织学与胚胎学试卷分析 [J], 邢文英;金辉;张钦宪
5.家畜组织学与胚胎学试卷综合分析与评价 [J], 余燕;马金友;赵恒章;王天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内脏病变期
(1)心脏——高血压性心脏病
外周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加重----左心室肥大 代偿期----向心性肥大(心腔大小不变,室壁肥厚,
心肌细胞体积增大,胞浆丰富,核增大,间质纤维化) 失代偿性----离心性肥大(心腔扩张,室壁变薄), 心力衰竭(心肌收缩力降低)
心脏
• 左心室肥厚是高血压病心脏最特征性的改变,长期的
(采用2000年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建议的标准)
一:细动脉硬化 • 高血压病血管病变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细动脉的玻璃
样变,最具诊断意义的有:肾的入球动脉和视网膜动 脉的玻璃样变。
脾小动脉玻璃样变
肾的入球动脉玻璃样变
肌型小动脉硬化
二:肌型小动脉硬化: • 小动脉内膜胶原纤维及
弹力纤维增生,内弹力 膜分裂,中膜平滑肌细 胞增生、肥大,胶原纤 维及弹力纤维增生,致 使血管壁增厚,管腔狭 窄。
三:弹力肌型及弹力 型动脉硬化:
伴发动脉粥样硬化。
• 高血压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
发展的重要因子,而动脉因粥样 硬化所致的狭窄又可引起继发性 高血压(如肾动脉的动脉粥样硬 化)。因此二者之间互相影响, 互相促进,形影不离。 生于大、中动脉,包括心脏的冠 状动脉、头部的脑动脉、肾的动 脉等这些重要脏器的要塞通道。
• 内膜(皮下层组
成,是三层中最薄的一层。
• 内皮为衬贴于血管腔单层扁平上皮。内皮细胞长轴多与血液流
动方向一致,细胞核居中,核所在部位略隆起,细胞基底面附 着于基板上。内皮细胞核淡染,以常染色质为主,核仁大而明 显。在胞质内有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 网。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的主要特点是胞质中有丰富的吞饮小泡, 或称质膜小泡(plasmalemmal vesicle)。细胞质内还可见成束 的微丝和外包单位膜的杆状细胞器,称W-P小体。W-P小体是 内皮细胞特有的细胞器,一般认为它是合成和储存与凝血有关 的第Ⅷ因子相关抗原(factor Ⅷ related antigen, F Ⅷ)的结构。
• 高血压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多发
• 高血压致使血液冲击血管内膜,
导致管壁增厚、管腔变细。管壁 内膜受损后易为胆固醇、脂质沉 积,加重了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 因此,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的 危险因子。
• 细动脉硬化:细动脉硬化主要是指细小动脉弥漫性增生病变,其发生与
高血压和糖尿病有关。开始为细小动脉痉挛,其后小动脉内膜下玻璃样 变,弹力纤维增厚,随病程进展,中层、外膜也发生玻璃样变,继之中 层增厚,血管变硬,管腔狭窄。全身细小动脉硬化使许多脏器血液相应 减少,脏器缺血, 并发生一系列结构和功能损害, 其中对心、肾、脑 的影响最为显著。肾脏细小动脉硬化、狭窄可使一些肾小球发生玻璃样 变、纤维化,即肾硬化。 中、小型动脉,病因至今未明。其病理改变为动脉中层肌纤维断裂、玻 璃样变及坏死,弹力组织日渐消失而代之以钙化,致使血管变硬,曲屈 延长。单纯的动脉中层硬化不引起管腔明显狭窄或破裂,因此不引起症 状。体检可见颞动脉和四肢动脉变硬、扭曲,动脉收缩压升高。少数主 动脉受累的患者其胸部 X射线检查可见主动脉扭曲延长。 未完全明了,但已公认高胆固醇、高血压、吸烟等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危 险因素。脂质代谢障碍、血客内皮损伤、血小板粘附聚的脂质外观呈黄 色粥样,故称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逐渐扩大,可使动脉管腔进行性狭
【入院诊断】1. 高血压3级;2. 混合型高脂血症;3. 2型糖尿病。 入院后予相应治疗,15天后,好转出院,定期复查。
• •
高血压病变组织学结构病变产生的继发病变和临床症状
• 小组讨论问题: • 根据已学的人体组织学知识,围绕以下问题展开小组讨论,制作幻灯片
详细说明。
• (1)患者高血压病变与高脂血症涉及的组织学结构有哪些?该组织学
• 动脉中层硬化:动脉中层硬化又称门克贝格氏动脉硬化。病变主要累及
• 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累及大、中型 动脉,其病因及发病
病变可分为三期:
1.机能紊乱期 2.动脉病变期 3.内脏病变期
1.机能紊乱期
• 早期:
全身细小动脉痉挛——血压升高
无器质性病变 临床:血压升高,可伴有头晕、头痛, 经适当休息和治疗,血压可恢复正常。
动脉血管壁
• 外膜(tunica adventitia)由疏松结缔组织组成,
其中含螺旋状或纵向分布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 维。 血管壁的结缔组织细胞以成纤维细胞为主,当血 管受损伤时,成纤维细胞具有修复外膜的能力。
有的动脉中膜和外膜的交界处,有密集的弹性纤 维组成的外弹性膜(external elastic membrane)。
高血压的判别标准
类别
正常血压 正常高值 高血压 1级高血压(轻度) 2级高血压(中度) 3级高血压(重度)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收缩压(mmHg)
<120 120~139 ≥140 140~159 160~179 ≥180 ≥140
舒张压(mmHg)
<80 80~89 ≥90 90~99 100~109 ≥110 <90
一般以内弹性膜作为动脉内膜与中膜的分界。
动脉血管壁
• 中膜(trnica
media)位于内膜和外膜之间。大动脉以 弹性膜为主,间有少许平滑肌;中动脉主要由平滑肌组 成。
中膜的弹性纤维具有使扩张的血管回缩作用,胶原纤维起 维持张力作用,具有支持功能。管壁结缔组织中的无定形 基质含蛋白多糖,其成分和含水量因血管种类而略有不同。 在病理状况下,动脉中膜的平滑肌可移入内膜增生并产生 结缔组织,使内膜增厚,是动脉硬化发生的重要病理过程。
动脉血管壁
• 内皮下层(subendothelial layer)是位于内皮
和内弹性膜之间的薄层结缔组织,内含少量 胶原纤维、弹性纤维,有时有少许纵平行滑 肌,有的动脉的内皮下层深面还有一层内弹 性膜(internal elastic membrane),由弹性蛋 白组成,膜上有许多小孔。在血管横切面上, 因血管壁收缩,内弹性膜常呈波浪状。
• 在小动脉硬化的基础上有利于血栓形成而产生脑
微动脉瘤种类
脑出血
• 破入脑室:突然昏迷,肢体迟缓,反射消失,二
便失禁,死亡
• 内囊:偏瘫 • 左脑出血:失语 • 桥脑出血:面瘫,对侧上下肢瘫 • 血肿占位:颅内高压,脑疝
视网膜病变
• 视网膜小动脉在本病初期发生痉挛,
以后逐渐出现硬化,严重时发生视 网膜出血和渗出,以及视神经乳头 水肿。 动脉的变化,可以反映其他小动脉 尤其是脑部小动脉的变化。
(2)肾脏
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肾功能不全----尿毒症 (不对称,表面有均匀 颗粒)
肾细小动脉硬化

• 肾细小动脉病变最为明显,主要发生在输
入小动脉,叶间动脉也可涉及,如无合并 糖尿病,较少累及输出小动脉。
• 病变血管管腔变窄甚至闭塞,造成肾实质
缺血、肾小球纤维化,肾小管萎缩,并有 间质纤维化,造成肾皮质逐渐变薄。相对 正常的肾单位可代偿性肥大。
组胚讨论课
小组成员:王璟 楚歆 宋娟 席玥

病例资料
王某,58岁。2年前劳累后出现头晕,伴头胀痛,头重脚轻感,伴恶心无呕吐, 伴耳鸣,无视物旋转,无一过性黑,休息后症状无明显减轻,遂至医院就诊。

【既往病史】混合型高脂血症病史2年,确诊后,曾间断服用辛伐他汀、阿托 伐他汀钙等药物降脂,现未规律服药,血脂控制不佳;行生化检查发现空腹血 糖升高3年(具体数值不详),但未服药、未监测血糖;否认其他疾病及家族 病史。个人史:有巨大儿生产史,饮食偏咸,油脂较大,否认烟酒嗜好。
结构的变化会导致患者产生哪些继发病变与临床症状? 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 性改变。
高脂高糖食物进入体内的途经
高脂高糖食物进入体内途径 食管
胃 小肠
血管
Part3
高血压组织学结构病变产生的继发病和临床症状
高血压病变
• 高血压病变:小动脉病变是高血压病
最重要的病理改变,高血压早期阶段 全身小动脉痉挛,长期反复的痉挛使 小动脉内膜因压力负荷增加、缺血缺 氧出现玻璃样变,中层则因平滑肌细 胞增殖、肥大而增厚,出现血管壁的 重构( remolding ),最后管壁纤维化、 管腔狭窄呈现出不可逆病变。

• 急进型高血压时输入小动脉中层发生纤维素样
坏死性炎症,且病变可直接延伸至肾小球毛细 血管丛,致使肾小球硬化。叶间、弓状动脉内 膜有细胞增生,胶原和纤维母细胞呈“洋葱皮” 状的同心圆排列。
• 由于病情发展快,病人短期内出现肾功能衰竭,
称为恶性肾硬化(malignant nephrosclerosis)。
但脑血管结构较薄弱,发生硬化后更为脆弱,加 之长期高血压时脑小动脉有微动脉瘤形成,易在 血管痉挛、血管腔内压力波动时破裂出血,小动 脉破裂常发生在内囊和基底节。
梗塞,而梗塞后脑组织软化可出现梗塞周围脑组 织出血,高血压易有动脉粥样硬化,如病变发生 在脑中型动脉时可加重脑组织缺血。颅内外粥样 硬化动脉内壁的粥样斑块脱落可造成脑栓塞。

• 早期病人肾脏外观无改变,
病变进展到相当程度时肾 表面呈颗粒状,肾体积可 随病情的发展逐渐萎缩变 小。
良 性 小 动 脉 肾 硬 化 肾 小 动 脉 硬 化 性 肾 硬 化
• 上述病理改变见于缓进型
高血压病,因病情发展缓 慢,称为良性肾硬化 (benign nephrosclerosis), 但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
时期内出现纤维样坏死。各期的小动 脉病变均可使管腔狭窄,促进高血压 的维持和发展,周围组织和器官内的 小动脉都可发生上述病变,但以肾脏 的细小动脉最明显,病变最终导致组 织器官的缺血损伤。
• 急进型高血压病者小动脉壁可在较短
小 动 脉 玻 璃 硬 变
纤维素样坏死
(箭头所指)
动脉血管壁
血管壁从管腔面向外一般依次内膜、中膜和外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