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复习(新高考1) 选择性必修1 第2章 第19讲 考点二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合集下载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知识点梳理 第二章 地表形态得塑造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知识点梳理 第二章 地表形态得塑造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知识点梳理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2.1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1.按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2.五种外力作用的相互关系: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是一连续的过程,其作用规律如下:3.三大类岩石的形成类型成因特点常见岩石岩浆岩侵入岩岩浆沿地壳薄弱地带侵入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矿物结晶颗粒较大花岗岩喷出岩矿物结晶颗粒细小,有流纹或气孔构造玄武岩、流纹岩沉积岩岩石经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沉积、固结成岩)形成具有层理构造,含有化石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等变质岩已生成的岩石经变质作用(高温、高压)下,原来岩石成分、性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岩石称为变质岩。

片理构造大理岩(石灰岩)、板岩(页岩)、石英岩(砂岩)、片麻岩1.有一个箭头指向的为岩浆岩,有两个箭头指向的一般为沉积岩或变质岩,有三个箭头指向的必为岩浆。

2.三大类岩石中含有化石和具有层理构造,并且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必是沉积岩。

4.外动力作用的典型地貌及分布地区2.2 构造地貌的形成一.地质构造与之相对应的构造地貌:(1)地质构造:地壳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地壳变形变位,常常被保留在地壳岩层中,成为地壳运动的证据,称为地质构造,它是地壳运动的“足迹”。

(2)构造地貌: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称为构造地貌。

2.褶皱——褶皱山(1)褶皱:岩层因地壳运动,在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发生发生弯曲,叫褶曲(山岭和谷地);如发生一系列波状弯曲叫褶皱。

(2)基本形态:背斜向斜产生原因原本水平的岩层受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发生弯曲变形特征岩层形态岩层新老关系(岩层①~③由老到新)构造地貌未侵蚀地貌地形上——“背斜成山”地形上——“向斜成谷”侵蚀后地貌(地形倒置)“背斜成谷”。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产生裂隙,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成山”。

向斜槽部由于受到挤压,岩石致密,不易被侵蚀,相对高耸形成山岭背斜、向斜判别背上拱,成山岭;背斜顶,受张力,易侵蚀,成山谷。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学习笔记 第二章 第二节 课时2 断层与地貌 山地对交通的影响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学习笔记 第二章 第二节 课时2 断层与地貌 山地对交通的影响

课时2断层与地貌山地对交通的影响[学习目标] 1.结合示意图,判断断层的特点及形成过程,分析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综合思维)2.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山地对交通建设的影响。

(地理实践力)目标一断层与地貌1.断层(1)概念:当岩层受到的________、________等超出所能承受的程度,岩层就会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________。

(2)类型:有水平位移与垂直位移两种。

(3)地貌①上升岩块:__________或高地。

②下降岩块:________或低地。

③断层沿线:常发育成________、河流。

2.断层对地貌的影响断层地貌的形成受断层位移方向的影响。

位移方向不同,地貌也有差异。

如下表所示:位移方向对地貌的影响图示水平方向为主①错断原有的各种地貌;②在断层附近派生出若干地貌垂直方向为主相对下降的岩块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相对上升的岩块发育成断块山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3.断层的实践意义构造名称实践意义原因或依据断层泉水、湖泊分布地;河谷发育岩隙水易沿断层线出露;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成洼地,利于地表水汇集铁路、公路、桥梁、水库等的回避处岩石不稳定,易诱发断层活动,破坏工程;水库水易渗漏读“庐山附近地质剖面图”,完成1~2题。

1.图示地区主要地质构造是()A.背斜B.向斜C.塌陷D.断层2.下列地貌与鄱阳湖成因相似的是()A.渭河平原B.华北平原C.长江三角洲平原D.珠江三角洲平原断层形态多样,如果破裂面两侧岩块的运动只在水平方向上,并且平行于断层面,那么这种断层叫走向滑动断层,简称走滑断层或平推断层。

如果两侧岩块沿断层面作上升下降的相对运动,则是倾向滑动断层。

其中,上盘相对下盘(断层面倾斜时,断层面上部的岩块称为上盘,下部的称为下盘)向下运动的倾向滑动断层是正断层;反之是逆断层。

读“常见断层形态示意图”,完成3~4题。

3.关于断层,我们可以推断()A.正断层是岩层受拉力形成的B.所谓逆断层就是常说的地垒构造C.平推断层常形成裂谷和块状山地D.受外力侵蚀,正断层可转化为逆断层4.下列有关断层和地表形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有些断层常常形成平直的陡崖,如华山北坡大陡崖B.在断层构造地带,由于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常发育成沟谷、河流C.水库等大型工程的选址,应避开断层带D.若断层的位移以水平方向为主,则不会对原有地貌造成影响目标二山地对交通的影响1.山地对交通影响显著的原因原因影响山地相对高度和坡度____ 修建交通运输线路成本______、难度比较大山地地质构造复杂,坡地稳定性____,洪水形成快,水流急对交通运输设施和人员安全构成威胁2.山地对交通的影响运输方式线路分布延伸方向表现以____为主,铁路为辅主要分布在山麓、________和河谷地带迂回前进原因修建公路的成本和____均小于铁路地形相对____,施工难度较小地势起伏大3.山区交通运输线的建设需要考虑的其他因素(1)有效防范自然灾害。

2.3课时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2.3课时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2.甲聚落建于河流沿岸地势较高处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较平坦,有利于人类定居
√B.减轻洪水威胁
C.容易获取淡水资源 D.有利于发展水运
聚落分布在河流沿岸地势较高处最主要的原因是可以减轻洪水的威胁。
(2022·山西大同期中)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3~4题。
3.既近水又受水患影响最小的居民点是
对不
聚同

落 分 布 的
地 形 区 河 流
影地
响貌
二、不同地形区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河流上游多位于高原、山区,以侵蚀作用为主
形成“V”形谷
高原区:深切河谷两岸的狭窄河 漫滩平原,聚落多呈狭长的带状 山区:山前冲积平原和河漫滩平 原,聚落多呈条带状
二、不同地形区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青藏高原地区的雅鲁藏布江谷地
(3)山区河谷
冲积平原向山坡 过渡的地带
要避开滑坡、崩塌、 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思考
平原一定是聚落密集区吗?
平原并不一定是聚落密集区,聚落的形成与发展还受 气候等因素的影响。热带地区,由于平原地区气候闷 热潮湿,居住条件不利,人烟稀少,聚落极少,如南 美洲的亚马孙平原。
思考
为什第二章 第三节 课时3
结合实例,解释河流侵蚀和堆积地貌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 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1 结合图文资料,分析河流地貌对聚落形成、规模及分布的影响。(综合思维) 2 结合材料,分析聚落布局中的人地协调思想。(人地协调观)
目 ➢ 目标一 河流地貌对聚落形成的作用 录 ➢ 目标二 不同地形区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在山区,由于地形崎岖,因此聚落的规模较小,且呈散居状态,D项正确。
3.(8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兰州,地处黄河上游,市区南北群山环抱,东西黄河穿城而过,蜿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2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归纳总结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2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归纳总结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一、内力作用1.能量来源:地球内部的热能。

2.特点:有些内力作用进行得很快,有些内力作用则进行得极其缓慢。

3.主要表现形式及其特点(1)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①含义:指岩石圈因受内力作用而发生的变位或变形,也称构造运动。

②基本形式:⎩⎨⎧水平运动垂直运动③主要反映:大陆漂移、地面抬升和沉降、地震等。

(2)岩浆活动:岩浆只有喷出地表时才可以直接影响地表形态。

(3)变质作用:一般发生在地壳深处,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4.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

1.能量来源: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2.表现形式 (1)风化作用①含义:在温度、水、大气、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发生破碎崩解、化学分解和生物分解等的过程。

②基本类型: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

③影响:产生的松散物质残留在地表,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了条件。

(2)侵蚀作用:流水、波浪、风、冰川等外力也对地表进行破坏,这一过程称为侵蚀作用。

(3)搬运作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在流水、波浪、风、冰川等外力的作用下,被搬运离开原来的位置。

(4)堆积作用:随着流速降低、风力减小或冰川融化等,被搬运的物质逐渐沉积下来。

3.作用特点(1)不同地区主要外力及其作用的方式、强度等存在差异,从而形成具有不同特征的地表形态。

(2)外力作用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

1.过程体现(1)三大类岩石相互转换,使得岩石圈的物质处于循环转化中。

(2)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

2.三大类岩石(1)岩浆岩:在地球内部巨大压力作用下,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随着温度、压力的变化,冷却凝固形成。

(2)沉积岩:碎屑物质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压实、固结形成。

(3)变质岩:地壳中已生成的岩石,在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等条件下,成分、性质发生改变而成。

3.物质循环过程(1)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基础物质:A岩浆、B喷出岩、C沉积岩。

【高中地理】构造地貌与河流地貌 查漏补缺 2023年高考三轮冲刺过关(解析版)

【高中地理】构造地貌与河流地貌 查漏补缺 2023年高考三轮冲刺过关(解析版)

查补易混易错点07 构造地貌与河流地貌构造地貌与河流地貌是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背斜、向斜、断层以及河流侵蚀地貌和河流堆积地貌。

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构造地貌的原理以及河流地貌形成的原因分析和说明一些地表形态的变化过程(综合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合理描述和解释特定区域的自然现象,并说明其对人类的影响(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

是高考高频考点,2022年山东高考的第13-15题,2022年浙江1月选考的第17-18题,2022年湖南高考的第19题等都对构造地貌与河流地貌进行了考查。

易错01 构造地貌1.地质构造的判断方法(1)看问题指向①问地质构造,主要包括褶皱(背斜、向斜)、断层(地垒、地堑)。

①问构造地貌,主要包括山岭、谷地、平原、盆地、陡崖等。

(2)具体方法地点海拔(米)某沉积岩的埋藏深度(米)2.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可通过下图进行理解。

(1)利用地质构造找水——向斜槽部、断层处(2))(3)易错02 河谷地貌的演变1.不同河段侵蚀作用的差异2.3(1)概念:又称“河流抢水”。

处于分水岭两侧的河流,由于侵蚀速度差异较大,其中侵蚀力强的河流能够切穿分水岭,抢夺侵蚀力较弱的河流上游河段,这种河系演变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

(2)条件①两条河川间的距离不能太远;①其中一条河川的侧蚀或向源侵蚀强烈;①必须一条为高位河、另一条为低位河,也就是分水岭两侧的海拔要具有明显的差异。

4.河流阶地(1)概念:河流阶地是指在地质作用下,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上升超出一般洪水水位,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

注意:由河漫滩向谷坡上方,依次命名为一级阶地、二级阶地、三级阶地等;海拔越高,年代越老。

(2)形成过程注意:有几级阶地,就有几次上升运动(地壳上升是间歇性的,即等新的阶地形成之后才会再次上升,不是连续上升的)。

(3)河流阶地与人类活动①河流阶地地面平坦,组成物质颗粒较细,土质较为肥沃。

【新教材】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全册知识点复习提纲(全面,必备!)

【新教材】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全册知识点复习提纲(全面,必备!)

【新教材】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全册知识点复习提纲第一章地球的运动1.1地球的自转1.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自西向东北极上空呈逆时针南极上空呈顺时针☆方法技巧:自转方向的判断(1)由南北极点判断,“北逆南顺”(2)由经纬度判断:东经度增大的方向为地球自转方向,或西经度减小的方向为地球自转的方向图例:→地球自转方向(箭头所指方向永远是东)2.自转周期恒星日:以遥远的恒星作为参照物,地球自转一周(360°)所用的时间太阳日:以太阳为参照物,地球自转一周(昼夜交替)所用的时间3.自转速度(1)角速度:全球除南北极点,任何地点自转角速度相等,为15°/h。

(2)线速度:赤道最大,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赤道最大,约1670千米/小时;南北纬 60°处:为赤道的一半,为837千米/小时 极点角速度、线速度均为0☆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的规律:①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②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航天发射基地选址应选择在自转线速度较大、纬度低、海拔高的地区,并且向东发射 ☆卫星发射基地选址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1.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2.纬度:地球自转的线速度3.地势:平坦开阔 返航基地区位 ①地势平坦开阔 ②人烟稀少 ③无大片森林和大河湖泊 「人文条件」1.人口:单位面积人口密度低,地广人稀2.交通:交通便利3.军事:符合国防安全需要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一)导致昼夜交替现象 1.昼夜交替的成因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地球有昼夜现象地球不停自转假如地球不会自转,昼夜更替仍然存在,此时周期为一年。

2.晨昏线(圈)的概念及晨线、昏线判断方法(1)晨昏线(圈):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

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分为昼弧和夜弧。

(2)晨线、昏线判断方法晨线:随地球自转(自西向东),从“黑夜”进入“白天”的过渡线。

晨线上正值日出。

昏线:随地球自转(自西向东),从“白天”进入“黑夜”的过渡线。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课后习题:河流地貌的发育(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课后习题:河流地貌的发育(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河流地貌的发育课后篇巩固提升必备知识基础练下图为我国江南地区某河谷剖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1~2题。

1.形成图中河流阶地的外力作用主要是()A.风力堆积B.流水侵蚀C.冰川堆积D.海浪侵蚀2.有关该河流地貌发育的说法,可信的是()A.因堆积作用强,南岸阶地地势高B.平水期流量稳定,对河岸冲刷强C.洪水期过后,河漫滩因淤积增高D.河水向东流,造成北岸侵蚀后退1题,河流阶地主要是地壳抬升,河流下切侵蚀形成。

由图可知,河流阶地的物质由河流沉积物组成,形成河流阶地的外力作用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与风力、冰川、海浪等外力侵蚀作用无关,B项正确。

第2题,由图可知,南岸阶地地势高,主要是南岸地壳抬升作用较强,南岸阶地沉积层厚度略小于北岸,故南岸的堆积作用较弱,A项错误。

平水期流量稳定但流速较慢,对河岸冲刷相对较弱,B项错误。

洪水期过后,因大量泥沙淤积使得河漫滩增高,C项正确。

根据材料无法判断河水流向,且河水东流可能会造成南岸侵蚀后退,D项错误。

2.C天然堤位于河漫滩上,是由多次洪水不断堆积形成的,是洪水期河水溢出河道,流速减小,挟沙能力降低,大量泥沙在河床两侧堆积形成的沿河分布的长堤。

读天然堤示意图,完成第3~4题。

3.推断下列河段容易出现天然堤的是()A.黄河中游B.黄河下游C.长江上游D.长江三角洲4.下列关于天然堤沉积物颗粒大小及剖面形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外侧任一层沉积物越靠近河床颗粒越细B.天然堤剖面形态内侧陡,外侧缓C.水平方向上同层沉积物有分选性D.垂直方向上沉积物具有层理结构3题,天然堤应分布在地势平坦,流速小,有泥沙大量沉积的河流下游地区的河漫滩附近的河床两侧。

长江上游和黄河中游地区地势落差较大,河流流速快,不易形成天然堤;长江三角洲地处长江入海口附近,多形成河口三角洲,不易形成河漫滩;黄河下游地区地势平坦,最容易出现天然堤。

第4题,洪水期河水溢出河道,流速减小,挟沙能力降低,大量泥沙在河床两侧堆积形成天然堤。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学习笔记 第二章 第三节 课时2 冲积平原的形成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学习笔记 第二章 第三节 课时2 冲积平原的形成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课时2冲积平原的形成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说明冲积平原的分布特点和形成机制。

(综合思维)2.结合资料,分析不同区域河流堆积地貌的类型和特点。

(区域认知)3.结合图文资料,分析河流地貌对聚落形成、规模及分布的影响。

(综合思维)4.结合材料,分析聚落布局中的人地协调思想。

(人地协调观)目标一冲积平原的形成1.河流堆积地貌:被河流搬运的物质________下来,形成河流堆积地貌。

2.流水沉积作用:河流挟带的泥沙,由于河床坡度减小、水流速度变慢、水量减少和泥沙增多等,引起的搬运能力减弱而发生沉积。

3.冲积平原的形成三种常见的冲积平原类型:山前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其分布、形成机制和地貌类型各不相同,具体如下表所示:类型山前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分布山前地带河流中下游河口地区示意图地貌特点冲积扇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地势平坦、宽广,是冲积平原的主体,常沿河呈带状分布河口三角洲多呈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方向呈放射状形成机制山区地势_____→洪水期水流速度_____→河流挟带大量砾石和泥沙→河流流出山区进入平原→地势趋于_____,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_____→河流搬运的物河流流经地势平坦的地区形成曲流→在_____堆积,凹岸侵蚀→形成水下堆积体→_____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_____季节河漫滩被洪水淹没继续接受堆河流挟带大量泥沙进入海洋→入海处水下坡度_____,河水流速_____→泥沙沉积在河口前方→形成近似三角形的堆积体,称三角洲→沉积物质增加,堆积质逐渐在山前沉积→形成扇状堆积地貌,称为冲积扇→几条河流的冲积扇不断扩大而彼此联合→形成广阔的山前冲积平原积→河流改道或继续向下侵蚀,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形成河漫滩平原体向_____一侧扩展→发展成为面积广大的三角洲平原根据河流堆积地貌判断河流的流向(1)根据河流地貌类型判定河流流向(2)根据河流沉积物颗粒大小判定河流流向一般河流上游沉积物颗粒大且棱角分明;河流下游沉积物颗粒较小,且呈浑圆状;河流入海口处沉积物颗粒最小。

高考地理复习(新高考1) 选修性必修1 第2章 第19讲 考点一 河流地貌的发育

高考地理复习(新高考1) 选修性必修1 第2章 第19讲 考点一 河流地貌的发育
123456
5.形成采样点A、B、C三处沉积物颗粒 差异的原因是 A.A点河道宽,流速快,沉积物颗粒粗 B.B点位于凹岸,流速快,沉积颗粒物粗
√C.C点因河道变宽和分流影响,沉积物颗
粒细 D.C点沉积物颗粒细主要是因为地处凸岸
123456
解析 河流流速与所挟带泥沙颗粒粗细 呈正相关,流速快的河段,河中沉积物 的颗粒粗,反之,则沉积物的颗粒细。A 点河道宽,流速缓,且受下游八卦洲阻 挡,流速更缓,沉积物颗粒细,A错; B点位于龙门口附近,受两股汇入水流的 影响,流速快,泥沙沉积颗粒粗,B错; C点受河道变宽和分流渠的影响,流速缓 慢,沉积颗粒细,C正确,D错。选C。
(2)洪(冲)积扇地貌 ①形成 a.河流上游山区,地势陡峭,水流速度快;携带大量砾石和泥沙。 b.河流流出山口时,地势变缓,河道变宽,水流速度减慢。 c.河流携带的砾石、泥沙在山麓地带堆积下来形成洪(冲)积扇。 ②洪(冲)积扇的结构特点 a.从扇顶到扇缘:地势逐渐降低;颗粒逐渐减小;土壤逐渐肥沃。 b.河流补给地下水,地下水埋藏越来越浅,常有泉水出露,地下水资源 丰富;不易发生土地盐碱化。 c.水系呈分散状,水流不稳,河道较浅;农业较发达,人口、农业主要 在边缘地区分布。
(3)沙洲——河流中的岛屿 ①形成:流水的堆积作用;河口处的沙洲还有海水的顶托作用。 ②消失:沙洲与泥沙堆积的河岸相连,沙洲消失。 (4)河漫滩 ①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一般位于凸岸(凸岸处泥沙堆积)。 ②洪水季节流水携带泥沙堆积,河漫滩被淹没;枯水季节裸露。 (5)冲积平原——主要位于中下游地区(包括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 主要由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冲积而成,如华北平原。
二、冲积平原的形成
1.河流堆积地貌:被河流搬运的物质 沉积 下来而成。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练透试卷 第二章 第三节 课时2 冲积平原的形成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练透试卷 第二章 第三节 课时2 冲积平原的形成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课时2冲积平原的形成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河流水下泥沙堆积体,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

河漫滩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的沉积共同作用,下图示意某河漫滩东西方向剖面。

该剖面位于自南向北流的河流的平直河段上。

据此完成1~2题。

1.河漫滩多分布在()①河流上游②河流中下游③河流凸岸④河流凹岸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2.图中四位置,河水流速最快、侵蚀较强的是()A.甲B.乙C.丙D.丁沙洲(又称江心洲)是由河流中泥沙沉积而成,河水流速受河流形态影响明显。

图1为长江下游南京至镇江段江心洲的分布。

图2为“图1中a、b、c三采样点沉积物比例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有关图示长江河段形成众多江心洲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该河段地势平坦B.河水流速缓慢,利于沙沉积C.近长江入海口,海水的顶托作用强D.该河段流水侵蚀作用强4.图示河流中采样点a、b、c沉积物颗粒粒径大小分析合理的是()A.a点沉积物颗粒细B.b点沉积物颗粒细C.c点沉积物颗粒粗D.a<b<c下图为“西藏自治区主要城镇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城镇主要分布在()A.宽阔的平原地区B.深切的河谷地带C.平坦的高原面D.凉爽的高山地区6.影响图中城镇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形与水源B.植被与土壤C.气温与降水D.日照与海拔洪积扇多由季节性河流在洪水期形成,一般呈现完美的扇形,如同张开的一把扇子,有扇顶、扇中、扇缘,甚至还有扇骨——呈放射状展开的分支河流。

下图示意祁连山西部的昌马洪积扇(俯视)。

据此完成7~8题。

7.昌马洪积扇形成完美扇形的原因是()①扇缘前端受地形阻挡②河流展宽、分汊③河流流速减缓,泥沙堆积④地表多风化碎屑物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8.农田多分布在扇缘的主要原因是()A.靠近村庄B.交通运输便利C.降水量多D.地下水较充足下图示意伏尔加河三角洲位置变化及里海海平面变化。

读图完成9~10题。

高中地理同步讲义选择性必修1(新教材)第二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高中地理同步讲义选择性必修1(新教材)第二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学习目标1.学会通过示意图,判断河流的不同发育阶段,明确河流侵蚀作用和地貌特点的关系。

2.了解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掌握河流堆积地貌的类型及形成过程。

3.结合具体案例,理解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一、河谷的演变发育阶段外力作用特点河流地貌特点初期以向下和向源头侵蚀为主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V”形中期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加强河道更为弯曲,河谷拓宽后期继续向河谷两岸侵蚀河谷展宽,横剖面呈宽而浅的槽形判断1.河流发育初期,河流侵蚀作用以向下和向河谷两岸侵蚀为主。

( × )2.河流在凹岸堆积,凸岸侵蚀。

( × )二、冲积平原的形成1.河流堆积地貌:被河流搬运的物质沉积下来而成。

2.冲积平原类型类型位置形成山前冲积平原山前由几条河流的冲积扇不断扩大而彼此联合而成河漫滩平原河流中下游由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而成三角洲平原河流入海口三角洲堆积体向海洋一侧扩展发展而成判断1.冲积扇多分布在山前。

( √ )2.大江大河的入海口处都会形成三角洲。

( × )三、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河流的影响(1)河流可为聚落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

(2)河流作为交通运输通道,方便聚落的对外联系和运输。

(3)河流的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耕作,可为聚落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2.聚落规模⎩⎪⎨⎪⎧耕地连片地区:聚落规模较大耕地破碎地区:乡村的规模相对较小3.聚落分布(1)平原低地:一般沿河分布。

(2)山区河谷: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

(3)河流中下游:城市较密集。

思考 是不是所有的冲积平原地区都是聚落分布的密集区?答案 不是。

冲积平原不仅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而且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适宜聚落发展。

但是,在热带地区,由于平原地区气候闷热潮湿,居住条件不利,因而人烟稀少,聚落也极少,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地区。

高考地理复习(新高考1) 选择性必修1 第2章 第19讲 真题专练

高考地理复习(新高考1) 选择性必修1 第2章 第19讲 真题专练

真题专练(2020·1月浙江选考)下图为“雅鲁藏布江流域示意图”。

完成下题。

1.雅鲁藏布江上游的“V”字形河谷形成的主要内、外力作用是()①板块张裂②板块挤压③风力侵蚀④流水侵蚀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 D解析雅鲁藏布江位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板块挤压,欧亚板块抬升,雅鲁藏布江上游的外力作用主要以流水下切侵蚀作用为主,使河谷不断加深,并形成“V”形谷。

②④正确。

故选D。

(2019·全国文综Ⅰ)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全长132.5千米。

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

下图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

据此完成2~3题。

2.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段河流()A.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小B.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大C.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D.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3.黄河小北干流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①河水流量②支流汇入③沿岸地貌④两岸岩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 2.D 3.C解析第2题,由材料可知,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主要是河道不同部位冲淤状况存在差异,导致河槽中的水流散乱,从而形成堆积性游荡河道。

与黄河下游河段相比,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的水量并不大,排除A、B选项;黄河小北干流流经黄土高原地区,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导致该河段河流含沙量大,加上该地区地势落差较小,河流以堆积作用为主;黄河的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受大气降水季节变化的影响,该河段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

综上可排除C选项,D选项正确。

第3题,由上题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在顺直、宽浅、落差较小的河道中,易形成堆积性游荡河道;河流水量的大小与堆积性游荡河道的形成关系较小,但河流水量的季节变化与堆积性游荡河道的形成有关,①错误;有支流汇入的河段,受干流顶托作用的影响,支流挟带的泥沙容易在干支流交汇处淤积,易使河道摆动,但黄河小北干流中段与南北两段相比,无主要支流汇入,②错误;受沿岸地形地貌及岩石抗侵蚀能力的影响,黄河小北干流中段河道较窄,从而导致该河段河道摆动范围较小,③④正确。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1册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2)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1册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2)

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使河道变得更加弯曲。
3.横断山区的深邃河谷是河流的向下侵蚀作用形成的。 ( ✕ )
横断山区的河谷,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内力作用形成谷地,河流的
向下侵蚀使谷地变得更深邃。
4.山前冲积平原是由多个冲积扇形成的。 ( √ )
5.冲积扇的大小是由河流的流量大小决定的。 ( ✕ )
提示: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河谷呈“V”形。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河流外力作用的时空差异 (1)河流在不同发育时期的外力作用差异
时期 初期 中期 后期
作用类型
地貌
河流侵蚀作用以向下和向源头 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
侵蚀为主
“V”形
向下的侵蚀作用减弱,向河谷两 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
岸的侵蚀作用加强
提示:刚果河入海口处海水较深;河口附近地形以山地为主,落差较大;刚果河中游 位于刚果盆地,泥沙大量堆积,进入下游的泥沙较少,入海泥沙较少。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冲积扇、河漫滩、三角洲形原因的异同点 (1)形成原因的相同点 堆积 地势变得平坦 原理➡障河碍道物变的得阻开挡阔 ➡水流速度降低➡搬运能力降低➡泥沙堆积 (2)形成原因的不同点
积。如下图。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冲积扇、河漫滩、三角洲、河流阶地有何区别?
流淌在四川省泸定县的大渡河,水流湍急,河岸两侧山谷陡峭。由于可开垦居住 的土地非常有限,泸定县城只能建在河边。从空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大渡河两岸几乎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完全被密集的房屋建筑覆盖,一座公路桥连接着大渡河的两侧。河面上还可看到 一条铁索桥,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泸定桥。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河流在不同河段的外力作用有何差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河流地貌的发育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河流地貌的发育

2.3河流地貌的发育一、单选题。

河流水下泥沙堆积体,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

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淹没,继续接受堆积。

多个被河流废弃的河漫滩连在一起,就形成了宽广的河漫滩平原。

下图示意某河漫滩剖面。

据此完成下面3题。

1.河漫滩多分布在()①河流上游②河流下游③河流凸岸④河流凹岸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图中河漫滩逐渐被废弃,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河流()A.改道逐渐西移B.水流速度减慢C.搬运作用增强D.溯源侵蚀加剧3.下列河段河漫滩平原发育较好的是()A.断山区的怒江段B.松嫩平原的松花江段D.黄土高原晋陕间的黄河段【第1题】河漫滩由水下泥沙堆积体发育形成,河流上游水流速度快,以侵蚀作用为主,堆积作用较弱,难以发育河漫滩,①错误;河流下游水流缓慢,以堆积作用为主,容易形成河漫滩,②正确;河流凸岸堆积、凹岸侵蚀,凸岸容易形成河漫滩③正确,④错误。

C项的②③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第2题】河流东岸发育河漫滩,说明西岸为侵蚀岸、东岸为堆积岸,河道逐渐向西移动,可能导致东岸河漫滩被废弃,A对;水流速度减慢,泥沙淤积作用增强,会使河漫滩发育规模更大,B错;搬运作用增强会使河漫滩规模减小,而不是废弃,C错;河流溯源侵蚀主要在河流上游及源头地区,而河漫滩主要发育在中下游,D错。

故选A。

【第3题】丘陵、山区河流流速较快,堆积作用弱,不利于河漫滩平原发育,A、C错;松嫩平原地势平坦,河流水流缓慢,有利于河漫滩平原发育,B对;黄土高原晋陕之间的黄河段穿行于峡谷中,不利于河漫滩平原发育,D错。

【点睛】河流侵蚀作用:溯源侵蚀:是指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主要分布在河源上游,会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

下蚀:是指垂直于地面的侵蚀,主要分布在河流上游,使河床加深,河流向纵深方向发展形成“V”形谷。

侧蚀:是指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主要分布在河流中、下游,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流向横向发展,在中游使河床展宽,在下游形成槽形河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二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河流的影响(1)河流可为聚落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

(2)河流作为交通运输通道,方便聚落的对外联系和运输。

(3)河流的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耕作,可为聚落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冲积平原地区不一定都是聚落分布密集区冲积平原不仅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而且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适宜聚落发展。

但是,在热带地区,由于平原地区气候闷热潮湿,居住条件不利,因而人烟稀少,聚落也极少,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地区。

2.聚落规模⎩⎪⎨⎪⎧耕地连片地区:聚落规模较大耕地破碎地区:聚落的规模相对较小3.聚落分布(1)平原低地:一般沿河分布。

(2)山区河谷: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

(3)河流中下游:城市较密集。

1.河流冲积平原成为聚落集中分布区的原因冲积平原凭借水源、地形、土壤、交通等优势条件,往往成为聚落集中分布的地区,如下表所示:优势条件 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水源充足 为聚落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 地势平坦 有利于耕作,可为聚落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土壤肥沃 交通便利河流作为交通运输通道,可方便聚落的对外联系和运输2.河网密度影响聚落的规模在农业社会,聚落规模与周围耕地面积和人们到最远耕地的路程及所需的时间密切相关。

以我国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河网密度对耕地及聚落规模的影响如下表所示:地区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河网密度稀疏密集耕地集中连片破碎聚落规模较大较小3.河流地貌对聚落选址的影响聚落选择的地点,不仅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还要避免受到自然灾害的威胁。

河流地貌冲积平原山区河谷自然灾害洪水洪水及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聚落选址一般分布在洪水淹不到的地方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即高于洪水位的地方,而且还要注意避开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区4.不同地区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不同地形区,河流地貌类型不同,对聚落形态、密度、成因及分布的影响不同,具体表解如下:地形高原山区平原分布深切河谷两岸的狭窄河漫滩平原洪(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形态多呈狭长的带状条带状团状、带状密度小较小大原因地势相对较低,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丰富,淤积有肥沃的土壤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运输和海上运输举例青藏高原地区的雅鲁藏布江谷地甘肃省城市及人口的分布四大文明古国的发祥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等方法技巧图示法理解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及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一般而言,河流上游多位于高原、山地,以侵蚀为主,中游搬运,下游堆积。

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

受此影响,聚落分布也不同。

如下图所示:(海南地理)我国许多聚落名称体现了所处自然环境的特点。

黄土高原地区有些聚落名为“××川”。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川地是山间或河流两边的平坦低洼的土地。

据此完成1~2题。

1.为趋利避害,这些以“川”为名的聚落选址宜()A.紧邻河岸以方便取水B.接近坡地中部以方便耕作C.靠近坡地上部以防洪水D.远离陡坡以避崩塌、滑坡2.在农业社会,决定这些聚落发展规模的主导条件是()A.河流水量B.土壤肥力C.川地面积D.林木蓄积量情境来源我国是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各地的聚落选址都要充分考虑防灾避灾。

以山区谷地中聚落选址为例,既要避开洪水威胁,又要防地质灾害。

为避洪水,聚落应建在洪水淹不到的地方以及沟谷的汇水区域,一般以河谷阶地最理想。

为防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聚落还得远离陡坡或不稳定的坡地的坡脚。

此外,还得考虑地形、地质基础、交通等方面。

我国不同地区自然环境差异较大,传统聚落的名称则体现了各地自然环境的特点。

云贵高原上的“坝”,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圩”“垸”,黄土高原地区的“川”等,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本组题将研究视点放在黄土高原地区以“川”为名的聚落。

黄土高原的地形包括正地形和负地形两大类,正地形即塬、梁、峁,负地形即川。

川包括谷底和谷坡。

知识载体本组题的设计针对课程标准中“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这条“标准”中“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选择黄土高原地区谷地(川地)中的聚落,引导考生分析聚落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能力与素养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聚落选址原则的理解,以反映考生对“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影响”的掌握,进一步要求考生思考地表形态对聚落规模的影响,考查了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的思想。

解题过程第1题根据材料“川地是山间或河流两边的平坦低洼的土地”,可知紧邻河岸容易遭受洪水的影响;黄土高原坡地水土流失严重,坡地中部和上部不适合聚落的分布;聚落应分布在缓坡底部,远离陡坡以避崩塌、滑坡。

第2题在农业文明阶段,人类以种植和养殖为主,人类主要依靠土地而生存,土地是人类最重要的财产和生产资料。

所以决定这些聚落发展规模的主导条件是川地面积。

川地地区土壤都较为肥沃,水源都较为充足;林木多少不能解决粮食问题。

答案 1.D 2.C冲(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

下图为“祁连山北麓冲(洪)积扇的局部示意图”,新洪积扇的上部以砾石为主,农业生产很少利用。

据此完成1~3题。

1.与古冲积扇相比,新洪积扇后退的原因是()A.祁连山后退B.河流搬运作用减弱C.祁连山上升D.河流堆积作用减弱2.新洪积扇上部利用很少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较高B.缺乏土层C.光照不足D.降水稀少3.在古冲积扇上,酒泉成为聚落的有利条件主要是()A.气候凉爽B.降水丰富C.水源充足D.地形平坦答案 1.B 2.B 3.C解析第1题,与古冲积扇相比,新洪积扇后退,说明河流径流量减少,搬运能力减弱。

第2题,新洪积扇的上部以砾石为主,缺乏土层,难以进行农业生产,因而利用很少。

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酒泉位于源于高山的河流交汇处,水源充足,有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考点精练(2020·河北深州市中学月考)蛇曲是在河流作用下形成的像蛇一样弯曲的地貌景观,它通常发育在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上。

位于黄土高原上的陕西省延川县也有规模宏大的蛇曲群。

该地有多条东西向断裂发育,河流南北两侧植被差异明显。

下图示意延川县附近黄河某段蛇曲群。

据此完成1~3题。

1.伏义河村是图示区域为数不多的村庄之一,其兴起的主要原因是()A.冬暖夏凉,气温适宜B.降水稀少,光照充足C.港阔水深,航运便利D.地势较缓,水源丰富2.延川县黄河蛇曲群的形成过程是()①岩层东西向断裂发育②河流沿裂隙侵蚀形成河湾③地壳受内力作用抬升④河流下切侵蚀使河床下降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③①②④D.③④①②3.图中甲地比河对岸植被茂密,因为甲地()A.水源丰富B.光照充足C.蒸发较少D.土层较厚答案 1.D 2.A 3.C解析第1题,伏义河村位于陕西省,陕西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冷夏热,A错。

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属半湿润过渡地带,B错。

蛇曲通常发育在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上,地势较缓,水源丰富,河流较浅,C错,D正确。

第2题,根据材料,延川县有多条东西向断裂发育,先是河流不断沿裂隙侵蚀形成河湾,再经内力作用使地壳抬升,后河流下切侵蚀加深形成蛇曲。

A正确。

第3题,甲地位于河谷的背阴面,靠近河流,与对岸水源条件相差不大,光照没有对岸(阳面)充足,但因位于阴面,气温较低,蒸发较少,水分条件相对更好,C正确。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等高线更密集,坡度更大,土层较薄。

(2020·山东济宁月考)某科研小组,对下图研究区域内行政村的地名进行了调查。

调查表明,该区域内行政村名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

据此完成4~5题。

4.图示研究区域内,行政村地名占比最大的是()A.以地貌命名(如塬、梁、峁)B.以水文命名(如沟、湾、畔)C.以植被命名(如柳、芦、麻)D.以颜色命名(如红、黑、青)5.定边县北部分布有大量沙漠,却是以水文命名的行政村密集区,原因可能是() A.该地地下水丰富,多以泉、井等命名B.历史上气候变化,使地表水环境变化C.受风沙活动影响大,以水命名寓意防灾D.因移民而新建村,采用原有村名命名答案 4.B 5.B解析第4题,该地位于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的交界处。

塬、梁、峁是典型的黄土地貌,不可能在整个研究区域都有分布,排除A。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深居内陆,降水较少,植被较少,排除C。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聚落对水源的依赖性强,以便于生产、生活用水,该地水系较为发达,河流较多,因此聚落多沿河分布,以水文命名的概率最大(如沟、湾、畔都与水有关),B正确。

该地景观多沙漠,颜色的差异不大,故不能以颜色命名,D错误。

选B。

第5题,根据材料得知,该区域内行政村名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排除C、D。

定边县北部分布有大量沙漠,河流少,却是以水文命名为主,最可能是历史时期曾经有水,后来气候趋于干旱化,河流断流、湖泊消失,A错,B正确。

“西归道路塞,南去交亲疏。

惟此桃花源,四塞无他虞。

”这是描述浙西山区松阴溪地区古村落的诗句。

下图为“松阴溪流域古村落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6~7题。

6.松阴溪流域的古村落多分布在()A.溪谷B.盆地C.山脊D.鞍部7.根据诗句判断,该流域古村落保存完好的主要原因是()A.开发历史悠久B.旅游开发落后C.自然景观优美D.地形较为闭塞答案 6.A7.D解析第6题,由图示可以看出,古村落多在河(溪)流沿岸分布,是河(溪)谷地形,选A。

第7题,由“西归道路塞,南去交亲疏。

惟此桃花源,四塞无他虞。

”这两句诗可知该流域地处大山之中,四面交通不便,地形闭塞,与外部交往少,古村落被破坏小,保存完好。

选D。

8.(2021·福建泉州市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雅鲁藏布江的河流地貌过程和泥沙运动十分独特,河流宽谷和峡谷相间分布。

过去百万年来因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的不均匀抬升(宽谷河段地壳抬升较峡谷河段慢),使河流纵比降(河流上下游两点的高程差与其相应流程的水平距离的比值)随河段变化,雅鲁藏布江宽谷段沉积了巨量泥沙,主要为卵石和粗沙,河流发育成辫状河,经常在谷地中摆动。

而峡谷段的河流地貌主要为深切河道。

下图示意雅鲁藏布江某河段纵剖面。

(1)分析雅鲁藏布江宽谷卵石和粗沙沉积量大而细沙较少的原因。

(2)说明雅鲁藏布江宽谷段的河漫滩面积大且平整,却植被稀疏的成因。

(3)描述雅鲁藏布江峡谷段深切河道的形成过程。

(4)指出人类对雅鲁藏布江宽谷与峡谷地区不同的开发利用方式。

答案(1)雅鲁藏布江总体比降大,侵蚀、搬运能力强;河流搬运大量卵石与泥沙;进入宽谷河段后,水流减慢;卵石与粗砂先行沉积;(因流速仍较快),细沙被继续搬运向下游地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