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程大学全日制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模板】
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0b7d01bed5b9f3f90f1c17.png)
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工程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工程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a95403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00.png)
工程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深入掌握所选专业领域的学科基础理论和前沿知识;2.具备研究工作和创新能力,能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3.具备扎实的实验和实践能力,能够运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4.具备系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能够独立思考并提出新的科学观点和理论;5.具备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有效地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
二、课程设置1.学位课程:包括学科基础理论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学术研究方法课程等。
学科基础理论课程旨在巩固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学术研究方法课程旨在提升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2.学术研究课程:包括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学术会议报告等。
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学术交流和科学写作能力。
3.科研实践课程:学生需要参与科研项目和科研实践,进行实验室工作和实际工程项目中的研究工作。
三、导师制度每位学生在入学时将分配一名导师,导师需具备博士学位和一定的科研经验,负责指导学生进行科研工作和论文写作。
导师与学生需定期进行研究进展的讨论和指导。
四、学位论文学生需完成一篇学位论文,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应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创新价值,能够展示学生的研究成果和独立思考能力。
五、学术交流和合作学生需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活动,包括学术会议、学术研讨会等,与同行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
学校将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和学术资源供学生参与学术交流活动。
六、培养方式1.学术研究导向的培养模式:学生需深入参与科研项目和实践工作,积极开展研究工作,培养科研和创新能力。
2.导师指导的培养模式:学生需与导师保持密切的沟通与交流,定期进行研究进展讨论,得到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七、学习周期通常情况下,工程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周期为3-4年。
学生需完成学位课程、学术研究课程和科研实践课程,撰写学位论文,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最终获得工程博士学位。
总之,工程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学术研究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
哈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哈工程专业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c3e53a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46.png)
哈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哈工程的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扎实的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
知识、较强的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目标的确立是为了
适应当今社会对高素质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使学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有所作为。
二、课程设置
哈工程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两大类。
专业基础课程包括工程
力学、材料力学、电气工程基础、机械设计基础等课程,这些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扎实的
基础知识。
专业拓展课程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嵌入式系统开发、机器人技术应用等课程,这些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专业技能的拓展和应用。
三、实践锻炼
哈工程的专业培养方案注重学生的实践锻炼,这也是其独特的特色之一。
学校鼓励学生参
与各种实践活动,例如参加科研项目、参与工程实践、参加创新创业比赛等。
此外,学校
还提供机会让学生参加企业实习,以锻炼学生在真实工作环境中的能力。
总的来说,哈工程的专业培养方案以培养学生的工程技术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目标,通过丰
富多样的课程设置和实践锻炼,使学生能够在工程领域发展自己的潜能,成为行业中的精英。
这一方案在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专业技能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为学生的未来发展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工程博士学位培养方案
![工程博士学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b05fdd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6a.png)
工程博士学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工程博士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和领军能力,能够从事高层次技术领导和科研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1. 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能力;2. 具有宽广的科学素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3. 具有较高的科研道德素养和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4. 具有一定的科研成果和学术影响力。
三、学习时间和学分要求1. 学习时间:全日制学习时间为3-4年,最长不超过6年;2. 学分要求:博士研究生需修满一定学分,其中必修课程至少达到总学分的50%。
另外,需要完成预定的学位论文工作,并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术文章。
四、课程设置1. 必修课程(1)科技英语(2)科技信息检索(3)科技写作及学术发表(4)学术道德规范2. 选修课程(1)工程数学(2)工程力学(3)工程材料(4)工程设计(5)工程制造(6)工程管理五、学位论文选题博士研究生应根据所学专业的前沿科学问题,在导师指导下选择研究方向,进行创新性研究。
学位论文应突出学术创新和工程技术应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六、科研设施和实验室学校为博士研究生提供完善的科研设施和实验室,以支持他们的学术研究工作。
实验室须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和较好的安全环保条件,能够满足博士研究生进行科研任务的需求。
七、论文答辩博士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后,需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由教授、学术专家和业界代表组成,对博士研究生的学术研究成果进行评审,通过后可获得博士学位。
八、学位授予符合相关规定的博士研究生,完成学业,取得了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达到学位授予的标准,经学位评定委员会评定,可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九、总结通过上述方案的实施,可以加强博士研究生的学术研究和科研创新能力,培养高层次的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工程技术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892538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80.png)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目标是培养掌握广泛的专业知识和深入了解本学科前沿发展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具备系统研究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在工程领域的科研、技术开发和管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具备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单位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的能力。
二、培养方案1.课程学习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学习主要包括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综合课程。
其中,学科基础课程的学习主要是为深入研究本学科的前沿问题做准备;专业课程的学习主要是为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提供专门的理论和技术支持;综合课程的学习主要是为培养其跨学科研究和综合创新能力。
2.科研实践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科学研究能力。
学生在导师指导下选择科研方向,参与科研项目的开展,完成科研任务,并通过学术论文的写作和学术报告的展示来展示研究成果。
3.学术交流4.实习实训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
学生通过实习实训,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问题相结合,锻炼其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将来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做好准备。
5.学位论文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要求学生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并通过答辩。
学位论文要求学生具备独立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其中一特定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能够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
三、培养环节1.新生入学教育新生入学前,要组织培训班、学术讲座等形式的教育活动,向学生介绍专业培养方案和学术规范,增强学生对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认识和理解。
2.中期考核在学生进入博士研究阶段的中期,要进行中期考核,对学生的科研能力、论文写作能力和学术交流能力进行评估,为学生后期的科研工作提供指导和支持。
3.学术交流和实习实训学校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包括国内外学术会议、学术讲座和学术研讨会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术平台。
并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
博士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博士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https://img.taocdn.com/s3/m/276519a5fd0a79563c1e72c0.png)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硕(本)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1.培养目标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面向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防现代化,为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重大国家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服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热爱环境事业,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环境工程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良好的批判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解决和探索环境污染控制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环境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环境管理工作,具有良好国际视野的高层次研究型人才。
2.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的基本要求1)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身心健康。
2)掌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先进的研究方法和熟练的实验技能,使用一门外国语进行交流和文章撰写,具有良好国际视野。
3)具备良好的批判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解决和探索环境污染控制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环境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环境管理工作。
3.培养方式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本)博连读博士研究生的培养采用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博士生的培养实行博士生导师负责制。
可根据培养工作的需要确定副导师和协助指导教师。
提倡对同一研究方向的博士生成立博士生培养指导小组,对培养中的重要环节和博士学位论文中的重要学术问题进行集体讨论。
为了促进学科交叉培养创新人才,鼓励跨学科导师团队指导和跨学科博士课题研究。
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向为以下6个:1. 水污染防控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2. 水化学与环境功能材料3. 城市固体废弃物安全处置与资源化4. 大气污染形成机制与防控5. 区域环境污染防控与生态工程6. 环境系统模拟预测与规划管理4.培养年限硕博连读生培养年限一般为5年。
本博连读生培养年限一般为4~5年,本科为本校的直博生若已在本科期间提前选修研究生课程,并提前进入研究课题的,培养年限可以为4年。
工程博士培养方案
![工程博士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e1638d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0b.png)
工程博士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工程博士培养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科学基础知识和系统的工程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方式采取英才养成模式,积极开展国内外合作,为博士研究生提供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和国际化的科研环境。
通过导师制度和学术委员会制度,为博士研究生提供温馨的导师指导和学术指导。
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和学术讲座,为博士研究生提供广泛的学术交流平台。
三、培养实施步骤1. 博士入学选拔:招生专家组织选拔出优秀的工程领域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工程行业从业人员作为博士研究生,通过笔试、面试和论文答辩等环节选拔。
2. 课程学习:博士研究生需修满一定学分的课程学习,包括学术课程、专业课程和英语课程。
学术课程主要包括学术论文写作、学术报告撰写和学术研究方法等;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工程领域的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英语课程主要包括英语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培养。
3. 学术研究:博士研究生需要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学术研究,包括文献查阅、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等环节。
4. 学位论文答辩:博士研究生在完成学术研究后,要根据导师的要求撰写学位论文,并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答辩要求博士研究生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学术讲座,回答委员会的提问和质疑。
5. 学术交流:博士研究生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要积极参加学术交流,包括国内学术会议、国际学术会议和学术讲座等。
四、培养成果通过培养,希望博士研究生具备以下基本能力和素质:1. 具备扎实的科学基础知识和系统的工程专业知识,能够熟练运用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2. 具有较高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3. 具有较强的组织和管理能力,能够独立策划和实施复杂工程项目。
4. 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具有良好的专业修养和职业道德素质。
五、培养管理为了保证工程博士培养方案的有效实施,需建立健全的培养管理体系。
哈工程培养方案(一)
![哈工程培养方案(一)](https://img.taocdn.com/s3/m/f7b45332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d0.png)
哈工程培养方案(一)哈工程培养方案方案目标1.提高学生实践能力2.培养学生创新意识3.加强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方案内容1. 实践拓展•学生将参加全校实验、实习和社会实践等活动,以提升实践能力。
•学生将在专业领域内进行项目实践,锻炼技术、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创新教育•学生将参加创新课程和培训,学习创新方法和思维。
•学生将组织参加学术交流和科技竞赛,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 专业学习•学生将进行丰富的专业学习,包括课堂学习、实验和项目研究等。
•学生将通过考试和评估,检验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方案效果1.学生将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将具备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3.学生将掌握专业知识,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总结通过此方案,哈工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并加强他们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这将使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加成功。
方案执行1. 制定详细计划•根据方案内容,制定每个阶段的详细计划,包括活动安排、时间表和预期成果。
•与相关部门、导师和学生进行沟通,确保计划的可行性和顺利执行。
2. 宣传和选拔•在学校内部和外部渠道宣传该方案,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
•设立选拔机制,通过面试、答辩等方式选拔优秀的学生参与方案。
3. 实施方案•按照计划将学生分配到相应的实践、创新和学习项目中。
•组织相关活动和培训,确保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和获得实践经验。
4. 监督和评估•设立监督机制,负责对学生的方案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
•针对学生的参与情况和成果,在方案执行过程中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改进。
方案预期成果1.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得到有效提升。
2.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将明显增强。
3.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表现出色,具备扎实的基础和应用能力。
总结通过制定详细的计划,并在宣传、选拔、实施和评估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监督,哈工程培养方案将取得预期成果,为培养优秀人才做出贡献。
全日制工程博士培养方案
![全日制工程博士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8a1cba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f9.png)
全日制工程博士培养方案一、前言工程博士培养是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工程领域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而工程博士的培养就成为了尤为迫切的任务。
因此,为了培养符合国家需求的高层次工程人才,我们针对工程博士培养的特点和要求,制定了以下全日制工程博士培养方案。
二、培养目标本培养方案的目标是培养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在工程技术领域从事高级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1. 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能够在相关领域开展具有创新性的研究工作;2. 具备深厚的工程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能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并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3. 具备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能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工作;4. 具备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能够进行国际合作和交流,并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
三、培养内容1. 课程学习:工程博士生在校期间需修满一定学分的课程,其中包括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发展课程。
学科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科学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工程力学、材料科学、电气工程等专业领域核心课程,专业发展课程主要包括国际工程标准、创新管理、高级工程技术等内容。
2. 科研实践:工程博士生培养期间需参与指导老师的科研项目,积累科研经验。
并要求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学术论文,能够独立完成科研项目,并获得相关专利或成果。
3. 学术交流:工程博士生培养期间需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学术讲座等学术活动,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增进专业知识和学术视野。
四、师资队伍学校将组建由一流的教授和专家组成的导师团队,为工程博士生提供高质量的指导和服务。
导师团队将定期组织学术讲座、学术交流和学术评审等活动,为工程博士生提供学习和科研支持。
五、培养方式1. 学制:全日制,培养期为3-5年;2. 学习方式:课内学习和科研实践相结合,以研究生为主体,培养环境科学、严谨、开放。
工程博士培养 方案
![工程博士培养 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297670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a6.png)
工程博士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为顺应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培养高水平的工程科技人才,结合工程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本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工程技术应用能力、较好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较好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从事工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层次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1. 学习目标(1)掌握系统的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2)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3)熟悉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掌握这一领域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具;(4)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及工程技术开发和技术管理的能力;(5)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具备正确的科研道德和创新意识。
2. 学习内容(1)掌握所选专业领域的理论和知识;(2)掌握专业工程设计的技能;(3)具备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4)了解并掌握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动态;(5)掌握相关国家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
三、培养模式1. 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并重工程博士培养要求学生既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程技术应用能力。
因此,培养模式既要注重学术学位的培养,也要注重专业学位的培养。
学术学位培养着重于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专业学位培养着重于学生的工程设计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2. 导师制度培养期间,学生需选择一位合适的导师指导,导师要有丰富的科研经验和丰富的实际工程经验。
导师要指导学生进行研究生课题的研究、技术开发或工程设计等工作,指导学生举办学术和科技活动、组织科研和实际工程项目等。
3. 学术交流和实践学生在培养期间,要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实践活动,如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参加实际工程项目的研发和实施等,积极参与各种科技创新工作。
四、培养过程1. 学习阶段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需要学习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所选专业领域的核心技术和方法,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等工作。
2. 实践阶段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需要积极参与实验实训和工程实践活动,掌握实际工作中的技能和方法,具备从事工程技术应用和研发的能力。
工程博士培养 方案范文
![工程博士培养 方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35a047b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a6.png)
工程博士培养方案范文一、培养目标工程博士培养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具有深厚的工程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以满足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工程科技创新和高层次技术人才的需求。
二、培养要求1. 具有扎实的数学和物理理论基础,掌握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2. 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开发;3. 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际工程实践经验;4. 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5. 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素质。
三、培养时间和学位授予工程博士培养通常为三年制,最长不超过六年。
学位授予的基本条件是修完规定的学分,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
四、课程设置1. 专业课程(1)必修课程:深入学习所在领域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2)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研究方向和兴趣选择相关的选修课程。
2. 学术活动(1)参加学术报告:鼓励学生参加学术报告,了解国内外科研现状和前沿动态;(2)参加学术交流会:参加国内外学术机构组织的学术交流会或国际学术会议;(3)学术期刊论文发表:引导学生积极投稿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3. 实践环节(1)实验:进行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2)实习:进行行业实习,了解行业实际操作和应用需求。
五、研究生培养模式1. 导师制培养研究生依托导师进行个性化培养,导师传授科研方法和专业知识,指导研究方向和学术成果。
2. 校企合作培养与企业合作共建实验室或技术研究中心,使研究生在实际工程项目中获得实践经验和技术能力。
3. 国际交流培养鼓励研究生申请国际交流项目,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拓展国际视野。
六、科研工作1. 学术论文发表鼓励研究生积极进行科研工作,推进学术论文的撰写和发表。
2. 科研项目申请引导研究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的编制、申请和承担,锻炼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3. 学术成果评定鼓励研究生参加学术论文评选、专利申报和科研成果鉴定,提升学术水平。
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27fe37aa00b52acec7cadc.png)
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育方案一级学科船舶与大海工程二级学科、专业船舶与大海构造物设计制造主要研究方向〔 1〕现代船舶与大海构造物设计制造理论与方法〔6〕大海环境载荷与构造响应〔 2〕船舶与大海构造物制造工艺技术〔7〕“绿色〞船舶与大海工程(3〕船舶与大海构造物流体力学性能(4〕船舶与大海构造物构造性能与安全性(5〕新式船舶与大海构造物及深海资源开发系统设计研究课程编号公20B01共课30B0130B02基30B03础30B04理01B01论01B02课01B0301B04学位课程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理论第一外国语实变函数论高级统计学高等应用数学现代工程数学船舶设计理论与方法高等水动力学〔流体力学选讲〕高等构造力学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设置学时学分开课学期5431903154213621542154213622543136213621备注任选其一一致任选其一选修课〔可选高水平硕士生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第二外国语10832必修环节学科综合考试〔含专业外语〕22学术报告及学术活动2备注查核时间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育方案一级学科力学二级学科、专业流体力学主要研究方向(1〕新式船舶水动力研究与应用(2〕计算流体力学方法与应用研究(3〕船舶与大海构造物操控与控制(4〕船舶阻力性能研究与应用学位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公20B01马克思主义理论共第一外国语课基30B01实变函数论30B02高级统计学础30B03高等应用数学理30B04现代工程数学论01B02高等水动力学〔流体力学选讲〕课01B01船舶设计理论与方法设置学时学分开课学期543114431542136215421542154313622备注任选其一一致选修课〔可选高水平硕士生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备注第二外国语10832必修环节学科综合考试〔含专业外语〕22查核时间学术报告及学术活动2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育方案一级学科力学二级学科、专业固体力学主要研究方向(1〕断裂力学(2〕弹性颠簸理论及应用(3〕本构理论(4〕岩土力学(5〕构造优化与靠谱性(6〕实验力学学位课程设置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公20B01马克思主义理论5431共第一外国语9031课基30B03高等应用数学5421 02B01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3621础02B02弹性波衍射与动应力集中3621理02B04固体本构理论3621论02B05高等断裂力学3621课选修课〔可选高水平硕士生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第二外国语10832必修环节学科综合考试〔含专业外语〕22学术报告及学术活动2备注一致一致任选其一备注查核时间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育方案一级学科核科学与技术二级学科、专业核能科学与工程主要研究方向(1)核动力装置性能(2)核动力装置安全靠谱性(3)核动力装置控制与测试(4)核动力装置运转与仿真(5)核动力装置设施(6)核反应堆热工水力学位课程设置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公20B0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5431共第一外国语9031课30B01实变函数论542103B06高等反应堆物理362203B07核动力安全性3622基两相流体力学3622 03B08础大系统理论3622 04B01理自然循环流动和传热3622 03B09论核反应堆设计3622 03B10课压水堆蒸汽发生器的研究、3622 03B16设计、制造和维修03B17核动力装置动力学3622选修课〔可选高水平硕士生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第二外国语10832必修环节学科综合考试〔含专业外语〕22学术报告及学术活动2备注一致一致任选其一105所719所备注查核时间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育方案一级学科船舶与大海工程二级学科、专业轮机工程主要研究方向(1〕船舶动力装置整体性能与系统剖析(2〕船舶动力装置振动噪声控制(3〕船舶热能机械气动热力学研究(4〕船舶动力装置自动化与测试(5〕船舶特种动力装置(6〕机船控制一体化技术课程编号公20B01共课30B01基03B01础03B02理03B03论03B04课03B0503B11学位课程设置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马克思主义理论5431第一外国语9031实变函数论5421偏微分方程数值解法3621计算流体力学3622热力系统剖析3622工程循环剖析3622振动噪声控制3622机船控制根基3622选修课〔可选高水平硕士生课程〕备注一致一致任选其一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第二外国语10832必修环节学科综合考试〔含专业外语〕22学术报告及学术活动2备注查核时间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育方案一级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二级学科、专业动力机械及工程主要研究方向〔 1〕动力机械构造与设计〔6〕特种动力机械与装置〔 2〕热力机械工作过程及排放〔7〕机电型一体化技术〔 3〕动力机械自动控制与测试技术〔8〕热力机构传热与热强度〔 4〕动力机械气动热力学〔9〕焚烧理论〔 5〕动力机械振动与噪声控制学位课程设置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备注公20B01马克思主义理论5431共课第一外国语903130B01实变函数论5421一致03B12高等热力学3621一致基03B02计算流体力学3622础理03B13热力机械建模与控制3622任论03B14现代实验方法3622选课03B05振动噪声控制3622其03B15热片机械原理理论与数值模拟3622一选修课〔可选高水平硕士生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备注第二外国语10832必修环节学科综合考试〔含专业外语〕22查核时间学术报告及学术活动2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育方案一级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主要研究方向〔 1〕非线性控制理论及应用〔 6〕船舶运动综合控制技术〔 2〕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 7〕潜器与水下机器人控制技术〔 3〕自适应控制理论及应用〔 8〕船舶特辅装置与系统〔 4〕鲁棒控制理论〔 9〕工业自动化〔 5〕船舶与大海工程仿真技术〔 10〕机器人技术课程编号公20B01共课30B0104B01基04B02础04B14理04B03论04B04课04B0504B0604B07学位课程设置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备注马克思主义理论5431第一外国语9031实变函数论5421一致大系统理论3622一致非线性系统的几何理论3621非线性控制系统3621任随机信号剖析3621选鲁棒控制理论3622其多刚体动力学3622一变构造控制理论3622沟通电机暂态过程3621选修课〔可选高水平硕士生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备注第二外国语10832必修环节学科综合考试〔含专业外语〕22查核时间学术报告及学术活动2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育方案一级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专业导航、制导与控制主要研究方向〔 1〕惯性导航与定位技术〔6〕传感器技术与建模〔 2〕组合导航技术〔7〕智能化仪器及测控技术(3〕信息办理与计算机仿真(4〕导航系统自动化技术(5〕捷联技术及数字控制课程编号公20B01共课30B0104B03基04B08础04B09理04B10论04B11课04B1204B13学位课程设置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备注马克思主义理论5431第一外国语9031实变函数论5421一致随机信号剖析3621一致信息工程论3622现代惯性技术3622任最优化理论3622选现代组合导航理论3622其信息交融技术3622一故障诊疗与容错技术3621选修课〔可选高水平硕士生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备注第二外国语10832必修环节学科综合考试〔含专业外语〕22查核时间学术报告及学术活动2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育方案一级学科仪器科学与技术二级学科、专业精细仪器及机械主要研究方向(1〕仪器仪表测试及建模(2〕智能化仪器(3〕惯性仪表理论设计及应用技术(4〕惯性仪表先进制造技术(5〕传感器技术及丈量系统学位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公20B01马克思主义理论共第一外国语课基30B01实变函数论础04B03随机信号剖析理04B10最优化理论论04B12信息交融技术课课程设置学时学分开课学期543190315421362136223622备注一致一致任选其一选修课〔可选高水平硕士生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第二外国语10832 `必修环节学科综合考试〔含专业外语〕22学术报告及学术活动2备注查核时间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育方案一级学科船舶与大海工程二级学科、专业水声工程主要研究方向〔 1〕线性声学及大海声信道〔6〕图象与信通技术〔 2〕水下噪声及减振降噪〔7〕矢量声学(3〕声纳与水声抗衡技术(4〕信号办理(5〕换能器与声系统课程编号公20B01共课30B01基30B02础30B03理30B04论05B01课05B02课程编号学位课程设置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马克思主义理论5431第一外国语9031实变函数论5421高级统计学3621高等应用数学5421现代工程数学3621水声学专题3621现代水声技术3622选修课〔可选高水平硕士生课程〕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第二外国语10832备注任选其一一致一致备注必修环节〔 4 学分〕学科综合考试〔含专业外语〕22查核时间学术报告及学术活动2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育方案一级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二级学科、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主要研究方向〔 1〕人工智能及机器人智能〔6〕指控系统技术〔 2〕数据库和知识库应用系统〔7〕软件开发环境与应用系统集成〔 3〕计算机网络〔8〕容错技术应用〔 4〕计算机图像办理〔9〕计算机协助测试(CAT)〔 5〕计算机协助工程与CIMS〔10〕仿真支撑平台研究课程编号公20B01共课30B04基06B01础06B02理06B03论06B04课06B05学位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理论第一外国语现代工程数学计算机科学数学机器学习理论计算机网络理论及技术软件系统构造现代计算机系统构造课程设置学时学分开课学期54319031542154223622362236223622备注一致一致任选其709 所一开课选修课〔可选高水平硕士生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第二外国语10832C3I 原理3622软件开发环境3622容错计算技术3622必修环节学科综合考试〔含专业外语〕22学术报告及学术活动2备注709所开课查核时间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育方案一级学科资料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专业资料学主要研究方向〔 1〕构造资料及强度〔 7〕合金钢脆化机理及脆性断裂控制〔 2〕功能资料合成与制备〔 8〕热喷涂技术及复合表面工程技术理论(3〕腐化与防备(4〕特种光学资料性能表征及应用(5〕纳米资料微构造及性能(6〕构件的无效剖析学位课程设置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公20B01马克思主义理论5431共第一外国语9031课基30B03高等应用数学5421 07B06资料设计学3621础07B07资料强度理论 II3622理07B08功能资料3622论07B09光学资料与偏振光学3622课07B10腐化与防备理论3622选修课〔可选高水平硕士生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第二外国语10832必修环节学科综合考试〔含专业外语〕22学术报告及学术活动2备注一致一致任选其一备注查核时间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育方案一级学科机械工程二级学科、专业机械设计及理论主要研究方向(1〕机械强度与设计(2〕机电系统及测控技术(3〕现代设计及制造理论与方法(4〕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5〕机械工程资料和资料强度(6〕光纤智能构造学位课程设置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公20B01马克思主义理论5431共第一外国语9031课基30B03高等应用数学5421 07B01现代机械设计理论3621础07B02人工智能技术3622理07B03机械 CAD 与仿真技术3622论07B04资料强度理论 I3622课07B05光纤智能构造3622选修课〔可选高水平硕士生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第二外国语10832必修环节学科综合考试〔含专业外语〕22学术报告及学术活动2备注一致一致任选其一备注查核时间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育方案一级学科信息与通讯工程二级学科、专业通讯与信息系统主要研究方向〔 1〕宽频带系统的信号检测、办理与辨别〔 6〕通讯系统与网络技术〔 2〕宽带数字通讯系统〔 7〕通讯系统与网络技术〔 3〕信息办理与抗衡技术〔 8〕声信息检测与目表记别〔 4〕军事通讯系统工程〔 9〕空间阵列信号办理系统〔 5〕通讯信号办理与调制解调技术〔 10〕水下声通讯信号办理学位课程设置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备注公20B01马克思主义理论5431共第一外国语9031课30B01实变函数论5421任30B02高级统计学3621选基30B03高等应用数学5421其30B04现代工程数学5421一础08B03数字通讯系统理论3621〔1〕~〔7〕一致理08B02现代电子战导论3621论〔1〕~〔7〕任选其一08B07电子抗衡技术3621课05B04水声通讯原理362205B05空间阵列办理原理3622〔8〕~〔10〕一致05B03现代信号办理理论与技术3622选修课〔可选高水平硕士生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备注第二外国语10832必修环节学科综合考试〔含专业外语〕22查核时间学术报告及学术活动2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育方案一级学科信息与通讯工程二级学科、专业信号与信息办理主要研究方向〔 1〕通讯信号办理技术〔 4〕轻微信号检测〔 2〕光电信息与宽带数字通讯〔 5〕水声信号办理〔 3〕现代智能信息与图象办理技术〔 6〕图象办理与计算机视觉学位课程设置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公20B01马克思主义理论5431共第一外国语9031课30B01实变函数论542130B02高级统计学3621基30B03高等应用数学542130B04现代工程数学5421础08B04信号办理新理论及应用3621理08B053621论非安稳信号剖析与办理08B06非线性信号办理3621课05B06现代信号办理理论362205B07信号办理专题3622选修课〔可选高水平硕士生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第二外国语10832必修环节学科综合考试〔含专业外语〕22学术报告及学术活动2备注任选其一〔1〕~〔3〕一致〔1〕~〔3〕任选其一〔4〕~〔6〕一致备注查核时间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育方案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专业不设二级学科主要研究方向〔 1〕经济管理与战略研究〔5〕管理信息系统〔 2〕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6〕系统工程〔 3〕管理决议支持系统与仿真〔7〕管理科学〔 4〕跨国经济管理〔8〕工业工程学位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公20B01马克思主义理论共第一外国语课基30B02高级统计学础09B08经济学理论理09B03家产经济管理论09B04决议支持系统课09B06跨国公司经济学课程设置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备注543190313621一致3622一致3622〔1,2〕3622〔3,5,6,7,8〕3622〔 4〕选修课〔可选高水平硕士生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备注第二外国语10832Petri 系统3621C3I 系统专题3621海战略与谋略3621论知识工程3621开海军装置与海军技术12021课标准与标准3621必修环节学科综合考试〔含专业外语〕22查核时间学术报告及学术活动2。
工程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工程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957877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9d.png)
工程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工程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工程技术
基础和创新能力,独立进行学术研究和工程实践的高层次工程科技创新人才。
培养方案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旨在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博士。
二、培养模式:
1.导师制:每名博士研究生在入学时由学校分配导师,并在导师的指
导下进行科研工作。
2.课程学习:博士研究生需要修满一定的学分,其中包括学校规定的
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必修课程主要包括研究方法、学术论文写作、工程
实践等。
选修课程可以根据学生的研究方向和兴趣选择,包括相关学科的
专业课程、学术报告和研讨会等。
3.科研工作:工程博士学位研究生需要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科研工作,包括选题、文献调研、实验设计与实施、数据分析、学术论文撰写等。
学
生需要定期向导师汇报研究进展,并参与学术交流与讨论。
4.学术活动:学校会组织各类学术活动,如学术报告、学术研讨会等,博士研究生需要积极参与,与同行学者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
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14df32b7360b4c2f3f640b.png)
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核能科学与工程Nuclear Energ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082701)一、适用学科一级学科名称:核科学与技术代码:0827二级学科名称:核能科学与工程代码:082701二、培养目标培养具有高尚思想品质,热爱祖国,奉献社会,诚实守信,科学求实,团结协作,锐意创新,积极为国民经济和国防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人才。
在核科学与技术领域内掌握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对本学科的现状与发展方向具有系统深入的理解。
至少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能熟练应用计算机。
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在本学科领域的某一方面理论或实践上取得创造性研究成果,能胜任高等院校教学、科学研究、工程技术或管理工作。
三、主要研究方向1.核动力装置运行与仿真2.核反应堆热工水力3.核动力装置性能与设备4.核动力装置控制与测试5.核动力装置安全可靠性6.核反应堆物理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博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4年。
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为1个学期,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
1.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应修总学分不低于12学分。
其中,学位课包含公共学位课、基础理论课及学科专业课9学分;综合环节3学分,包括文献综述报告、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学科专题研究课程。
具体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见表一。
2.硕博连读生的课程由硕士生课程和博士生课程两部分组成,课程学习的基本标准为修满36个学分(硕博连读生不做硕士论文)。
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23学分,包括公共学位课、硕士学位课和博士学位课;综合环节4学分,包括文献综述报告(博)、实验课、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学科专题研究课程。
具体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见表二。
3.对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身份入学的博士研究生,应补修本学科硕士阶段2-3门核心课程,但不计入培养计划,课程由导师和学生本人研究确定。
工程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工程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db6316580216fc700afd82.png)
工程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00)一、培养目标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着重于药品研发、生产工艺、药品流通及安全用药等领域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
重点培养专业博士研究生解决制药工业领域内重大应用性课题或新药创制研究的关键技术的综合能力,提高专业博士理论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研究方向1. 化学合成药物的研究与制备工艺2. 药物制剂工艺技术研究3. 药物分析测试与质量标准研究4.微生物与生化药物的研究与制备工艺5.天然药物的研究与制备工艺6.现代中药研究与开发7.药物安全有效性评价8.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三、学制与学习年限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学制为4年,达到培养方案的正常要求者可3年毕业。
四、应修总学分数专业博士研究生应修博士课程总学分不得少于15分。
五、课程设置(具体课程设置见附表)1.必修课(公共课、管理类课程、科研素养类课程)2.选修课(与研发方向相关的专业类课程)六、中期考核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中期考核淘汰制,具体办法及考核时间按学校的有关规定执行。
七、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1.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开题报告1)学位论文的选题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应关注制药工业领域内重大应用性课题或新药创制研究的关键技术问题。
突出课题的实用性。
体现工程博士在课题工作中科研素质、研究方法与技术、管理水平等综合能力。
注重课题成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工程博士研究生将于第一学年第二学期进行学位论文开题工作。
以专业或学院为单位组织考核专家(含校外具有实践经验、具有研发经历的高级技术人员),对工程博士的选题、课题设计、参考文献资料、课题预实验结果等进行综合考核,专家审核认为选题合适、计划切实可行者,提交论文撰写计划,方能正式开展学位论文研究工作。
对不适宜进行工程博士继续培养的研究生进行淘汰。
2.定期检查学位论文进展情况每隔3~5个月,工程博士研究生在本专业范围内报告论文进展情况,导师、指导小组对论文工作进展中的问题和难点给予及时指导,以便论文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工程博士生培养方案
![工程博士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bfd9c9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59.png)
工程博士生培养方案为了培养高水平的工程博士研究人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院制定了以下的工程博士生培养方案。
1.培养目标2.培养内容(1)专业课程学习:工程博士生必须修完一定学分的学位课程,其中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相关工程原理、工程数学、工程力学等,专业选修课程则根据学生的研究方向进行选择,用于提高学生的学科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
(2)科研实践:工程博士生必须参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并有一定的科研成果。
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实际情况,开展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并形成学术论文。
(3)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培养:工程博士生要求具备良好的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遵守科研道德和学术规范的要求,如诚实守信、尊重知识产权等。
3.培养方式(1)导师制度:每个工程博士生配备一名教师导师,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科研工作,协助学生完成学业,并提供必要的学术指导和职业规划指导。
(2)研究生教育课程:根据工程博士生的具体需求和通识要求,开设研究生教育课程,包括研究方法、科研伦理、学术论文写作等。
这些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素养,为学生的研究工作提供支持。
(3)学术交流:鼓励工程博士生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和学术讲座,与国内外同行交流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
学校将提供相应的经费和资源支持,帮助学生拓展学术视野。
4.培养质量评估(1)学位论文答辩:工程博士生需要提交学位论文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论文需达到一定的学术水平和质量要求,论文答辩包括学术报告和答辩环节,由专家组组成,对学生的论文进行评审和评估。
(2)学术成果评估:评估工程博士生在培养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包括发表的学术论文、参与的科研项目等。
优秀的学术成果将得到肯定和奖励,并对学生的科研能力进行认可和评估。
通过以上的工程博士生培养方案,我院将努力培养出具有独立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的工程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
全日制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适用工程领域
工程领域名称:先进制造领域代码:********
二、培养目标
紧密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需求,面向企业(行业)工程实际,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在先进制造领域中掌握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具备解决复杂工程中系统性问题和关键性问题、进行工程技术创新、组织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工作等能力,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为培养和造就先进制造领域技术领军人才奠定基础。
三、培养方式
先进制造领域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进行。
成立校企导师组,聘请企业(行业)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专家(要求具有研究员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作为导师组成员;学位论文工作应紧密结合先进制造领域的重大、重点工程项目和企业工程实际,培养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工程技术创新的能力。
四、学制和学习年限
学制为4年,最长学习年限为6年。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为1个学期。
工程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修总学分不少于12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少于10学分,必修环节2学分;课程类别主要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和必修环节。
具体如下:
(一)必修课(6学分)
1. 公共必修课(2学分):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 领域必修课(4学分):先进制造领域前沿讲座(2学分);工程博士研究生根据课题研究需要,在导师指导下选修先进制造领域相关学科博士生学位课程2学分。
(二)选修课(4学分)
1. 公共选修课: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第一外国语、工程管理等。
2.领域选修课:工程博士研究生根据课题研究需要,在导师指导下选修先进制造领域相关学科博士生课程或其他高水平课程。
(三)必修环节(2学分)
1.工程实践(1学分)
工程博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进行工程实践训练,参加有关重大、重点工程项目的工程组织与管理实践,或参加重大、重点工程项目的工程技术实践活动。
工程实践完成后需交总结报告,字数不少于5000字,最迟在申请学位论文评阅前完成。
2. 学术研讨与学术报告(1学分)
工程博士研究生在申请学位论文评阅前至少应参加与学位论文工作相关的学术研讨会2次,并分别提交不少于600字的学术研讨交流总结报告;工程博士研究生应在博士生论坛,或国内、国际会议上至少做1次学术报告,学术报告的内容要与所研究的课题相关。
学术研讨与学术报告环节由导师组考核通过后,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交所在学院研究生教学秘书记载成绩,并取得相应学分。
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需对工程博士研究生进行学术道德教育和学术规范训练,并做出明确要求;工程博士研究生应参加校、院组织的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讲座。
工程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要注重培养和提高自身学术道德修养,遵守职业道德和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
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
六、学位论文工作及要求
(一)论文工作研究计划
工程博士研究生入学后3个月内,应在导师组的指导下完成论文工作研究计划的制定工作。
论文工作研究计划内容包括:研究方向、课程学习、文献阅读、开题报告、工程技术研究、学术交流、学位论文及实践环节等方面的要求和进度计划。
(二)学术成果与学位论文
1.学术成果要求
工程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应取得以**大学博士研究生署名且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成果(学术论文第一署名单位应为**大学,其他研究成果**大学应为署名单位之一),要求至少在SCI、EI源期刊上公开发表且检索3篇论文(第1作者或导师第1作者学生第2作者),或满足下列条件:
至少发表1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EI检索或SCI检索学术论文,同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以本人贡献为主的研究成果已经形成行业标准(前2名)或国家、国际标准(前3名);
(2)获得国家科学技术三大奖一等奖(前9名)、二等奖(前7名)或省部级科学技术三大奖一等奖(前5名)、二等奖(前3名)、三等奖(第1名);
(3)获得发明专利授权或软件著作权合计3项(第1作者或导师第1作者学生第2作者),并有良好的应用证明;
(4)以本人贡献为主的重大工程项目设计方案已被采纳、实施或研究成果通过鉴定。
各学院可在本要求的基础上制定更高的要求,满足学校及学院规定的成果要求者,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2.学位论文要求
工程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应来自相关工程领域的重大、重点工程项目,并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学位论文内容应与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问题、实现企业技术进步和推动产业升级紧密结合,可以是工程新技术研究、重大工程设计、新产品或新装置研制等;对学位论文的评价主要从其学术水平、技术创新水平与社会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并着重评价其创新性和实用性。
3.其他
工程博士研究生的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学位论文预答辩、相似度检测、评阅、答辩、学位授予等要求,按照学校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相关规定执行。
七、其他说明
“先进制造领域前沿讲座”课程要求工程博士研究生至少听取5次先进制造领域的前沿讲座,每次听取前沿讲座后要撰写不少于600字的学习心得或总结报告,简述报告内容并重点阐明自己对相关问题的学术观点或看法,由导师组审阅通过。
八、本培养方案仅适用于2019级全日制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先进制造领域
全日制工程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注:课程编号前两位为“** ”表示学院代码位,如船舶工程学院的学院代码为“01”,则课程编号前两位的“** ”替换为“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