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
德育的文化功能例子
德育的文化功能例子
德育的文化功能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得到很好的体现。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隐性课程,具有暗示性和渗透性的特点,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品德形成。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例子:
1. 校园物质文化:设施类和环境类。
例如,校园内的各种设施不仅是开展教学活动的物质基础,而且也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
这些设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同时,显性的校园环境,如墙报、宣传栏、教室装饰、宿舍布置等,也会对学生产生熏陶和感染作用。
2. 校园精神文化:包括认知类、娱乐类、规范类、传统类、时政类等。
例如,认知类的校园文化活动,包括专题讲座、报告会、读书活动辩论会、影视评论、知识竞赛等,能够拓宽学生知识面、启迪学生思维方法、提高认识、转变思想。
娱乐类的文化活动,如看影视、音乐欣赏、舞蹈、琴棋球类等,能够让学生在娱乐中受到教育。
规范类的文化活动,如学校的规章制度、校规校纪等,对学生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制约的作用。
传统类的校园文化,如校风、教风、学风等,能够指导和制约学生的言行。
时政类的文化活动,可以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培养爱国主义的思想情感。
以上例子仅供参考,建议查阅关于德育的书籍或者咨询德育老师,获取更多信息。
试论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
试论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内部所形成的一种特有的具有共性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风貌,是学校内部教育理念和教育活动的具体体现。
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指的是校园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在当今社会,学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更承担着培养合格公民和积极健康人格的重要使命。
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校园文化能够塑造学生的道德情操。
作为学生最经常接触的场所,校园文化不仅仅是一种规矩和制度的存在,更是一种温馨、浓烈的人文氛围。
在这个人文氛围中,学生能够感受到师生之间的亲情、友情和道德上的价值追求。
通过校园文化的熏陶,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会潜移默化地受到一种健康积极的道德影响,从而进一步塑造良好的道德情操。
校园文化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校园文化以其独特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促使学生形成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
学校的校训、校规等都是校园文化的具体体现,这些准则和规定对学生进行道德上的引导和约束。
通过遵守这些准则和规定,学生们会逐渐养成自律、守纪律的好习惯,形成健康的道德品格。
校园文化能够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校园文化不仅仅关注学生个体的道德发展,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校园文化影响下,学生们会逐渐认识到自己作为社会一员的责任和义务,愿意主动关心他人,承担社会责任,乐于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校园文化能够促进学生的心灵成长。
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环境下,学生的心灵常常受到伤害。
校园文化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精神上的关怀,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放松心灵、滋养灵魂的空间,促进学生的心灵成长。
校园文化中的文艺活动、社团组织等,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和交流思想的平台,使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得到心灵的抚慰和成长。
校园文化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价值观念在学生心中竞争激烈,校园文化应该通过思想品德教育引导学生拒绝一切不良思想的侵扰,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试论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
试论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校园文化是学校内部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是学校的精神象征和育人载体,承载着学校教育的理念、价值观和道德要求。
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校园文化具有德育功能。
校园文化有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和载体。
学校通过独特的校园文化活动与传统,让学生感受到道德、艺术、体育等方面的熏陶。
开展道德讲堂、学生社团活动、校园艺术节等活动,使学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优秀文化,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素质。
校园文化能够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学校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塑造学生的道德风尚和价值观念,让学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成长。
学校可以创建以“诚信、友爱、奉献、进步”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将这种价值观念渗透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中,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校园文化还能提供学生实践德育的机会。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或者参加外界社会公益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社会公益事业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思维。
通过实践,学生将更加深刻地理解到道德的重要性,并愿意通过自己的行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校园文化还能够促进学生的情感交流和社会能力的培养。
学校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组织团队合作和社交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学会与他人相处、沟通和合作。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互动,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情感与合作能力,锻炼自己的社会交往技巧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是不可忽视的。
它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情操。
学校应该高度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并积极创造有利于德育发展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中健康成长。
试论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
试论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校园文化能够塑造学生成长的环境。
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校园文化是学生成长的土壤,学生在这里度过了人生中最为重要的成长时代。
校园文化以其独特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
通过校园文化的熏陶,学生能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出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素养。
校园文化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学校是培养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阵地,校园文化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基础和支撑。
通过校园文化的影响,学生能够深刻理解社会价值观念、人生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性,形成积极向上、正确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校园文化以其精髓和价值理念的熏陶,使学生能够远离恶习、不良行为,正确面对挑战和诱惑,坚守正道,做到有德有才有品。
校园文化能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校园文化以其多元化、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激发学生内在的创造力和潜能。
学生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下,能够感受到艺术的美、文化的魅力、知识的力量,培养出丰富的情感和优秀的个性。
校园文化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艺术和文化活动,让学生能够在校园中进行广泛的参与和交流,培养出对美的感知能力、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学生通过参与校园文化活动,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提高个人素质和综合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校园文化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校园文化不仅仅是学校内部的文化活动,更是与社会密切相关的。
学校作为社会的一部分,校园文化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应当与社会文化相契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校园文化通过提供丰富的社会实践机会和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培养出学生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精神风貌和实际行动,使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公民意识。
试论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
试论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校园文化是指在校园内形成的一种共同的文化氛围,包括学校的教育理念、师生的行为准则、校园文艺活动等。
在现代社会,校园文化越来越重要,因为它不仅影响着学校内部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师生的精神面貌,也关系着学生成长和社会的未来发展。
在校园文化中,德育功能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
一、校园文化可以塑造学生的道德品质校园文化的形成需要以学生的道德品质为基础,它不仅可以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人生、价值观念、生命意义,还应该通过各种方式来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
如开展关注社会民生、弘扬民族文化等多种文化活动导向学生。
这样,学生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和课程,将深刻认识到道德的意义,形成自己的道德标准,培养自身的道德度量,以此成长为具有高尚品格的人。
二、校园文化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校园文化是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学校透过校园文化可以让学生了解社会的变化,学会如何去适应和接受这些变化,并积极投身其中。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来影响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进而树立自觉参与社会进步的意识。
校园文化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重要载体,它可以加深师生之间的情感维系,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学生在参与各项文化活动的过程中与老师互动更多,使他们可能更容易地接受老师的教育。
而老师则能以更加平等、开放的方式与学生沟通,在课堂上给予学生适当的关心和支持,增强他们的信任度。
总之,校园文化是学校德育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校园文化的营造和实践,能有效启迪学生思想,增强学生道德素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信任度,更好地实现学校育人目标。
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1.德育功能第一、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
优美的校园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
如诗如画的校园风光,布局合理的校园建筑,鸟语花香的校园景致,整齐光洁的道路,美观的教室布臵,文明健康的文化教育设施……无不给学生以巨大的精神力量。
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感染和薰陶,触景生情,因美生爱,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学校,进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品德。
学生在幽静的环境中学习,感到舒心怡神,从而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丰富多彩、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对低俗的非理性的文化及各种消极腐败思想也能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第二、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行为。
健全的规章制度及健康的集体舆论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想言行具有规范作用。
当学生的思想言行不符合制度规范及集体舆论的要求时,他就会自我调节矫正。
学生有时可能不接受老师的教育,但却不能反驳同学们的批评,谁都不愿意成为“众矢之的”。
优美的校园环境同样能规范学生的行为,试想:你会在地面光洁、环境优美的场所乱扔纸屑、随地吐痰吗?你会在雪白的墙壁上乱涂乱画吗?不会!这些不良行为都会自动消失。
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
校园文化建设是以学校集体为单位,注意学校的集体形象。
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处理好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关系,注意相互间的协作,必要时为了集体利益要牺牲个人利益,否则就会受到来自集体的人际压力。
这种来自外部环境的压力和自身的需要都要求学生处理好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以建成一种友好互助的群体氛围。
反过来,一个充满理想、团结友好的集体会使学生亲身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体会到集体力量的伟大,从而树立个人要服从集体、严以律已、宽以待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集体主义思想观念。
第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中学生渴望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而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兴趣爱好。
多彩的校园文化适应了中学生精神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避免了对学生人格塑造单一化的倾向。
试论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
试论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校园文化也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内部的包括规范、价值观、心理健康、行为方式、交往方式等方方面面的文化,在学校中起到拓展学生视野,增强学生文化素质,促进学生内心情感的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在这里,我将要探讨的是校园文化在德育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一、建立起学生的道德标准学校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场所,而校园文化作为学校内部的一种文化,能够传承一些重要的社会价值观和道德准则,让学生树立起自己的道德标准。
这些道德准则包括诚信、尊重、责任、和谐、爱心、公正等,学生可以从校园文化中汲取这些价值观,树立自己的道德观念,形成自己的道德品质。
不仅如此,校园文化还能让学生从小学会如何正确地看待自己、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角色定位,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并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二、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校园文化中的德育功能还表现在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方面,学校的教育任务不仅是传递学术和知识,更是要传递社会文化和文明,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行为水平。
而校园文化就是通过活动、讲座、比赛等不同形式的方式,将道德观念内化到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从而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和情感。
三、塑造合理且良好的校园文明风貌学校是人们成才的地方,而校园文化作为它的一部分,也是维护学校良好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好的校园文化能够形塑良好的校园文明风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校园文明意识,创设一种“责任、文明、礼貌、友爱”的校园文化氛围。
在这种氛围中,学生会尊重老师和同学,有敬畏感和感恩之心;在日常行为中,也很少出现违纪现象,校园环境变得更加和谐,学习氛围更加浓厚。
四、提升学生的自我修养通过校园文化的培养,学生不仅会拥有一颗良好的心灵,还会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自身的修养。
比如说,在课堂上,学生会主动关注老师的讲课内容,认真听讲,不打扰别人;在人际交往中,学生会讲究礼仪,注意言辞,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不会做出不合时宜的行为;在行为习惯方面,学生会注意个人形象和规范行为,不随意丢弃垃圾、不在教室内吃东西等。
试论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
试论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校园文化是学校内部形成的一种特定的价值观、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它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校园文化有着重要的德育功能,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引导和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校园文化可以塑造学生积极向上、阳光向善的人格品质。
学校通过宣传校训、树立楷模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和接受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和基本道德规范,激发学生仿效优秀,弘扬正气的意愿。
在校园文化的影响下,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向上、阳光向善的生活态度和人格品质。
校园文化能够提供学生成长的良好环境。
学校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形成开放、包容、和谐的学习氛围和校风建设。
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可以感受到学校的关怀和支持,从而自信、自强,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校园文化还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发展空间,可以通过参加社团、组织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校园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学校通过校园文化的引导,让学生了解社会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学生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下,能够自觉地遵守社会规范,尊重他人权益,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传承和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力量。
校园文化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
学校在倡导校园文化的也注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
校园文化提供了不同的学科和文化交流平台,为学生展现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提供了机会。
学校还可以组织各类文化艺术活动,丰富学生的文化体验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在于通过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的引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向上、阳光向善的人格品质;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发展环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培养;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
学校应该通过不断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试论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
试论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
第一,校园文化通过丰富的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
学校的团体文化、校园学术
与思想文化以及学生自我创造的校园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判断和创造的能力,以及较强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更为重要的是,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不仅能充实学生的
精神生活,也有助于学生在同学之间、和社会之间建立,更好地适应社会。
第二,校园文化能够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到引导和激发作用。
校园文化是学生成长
过程中的一种规范行动,一种交流方式,以及一种认同文化的载体,所以,校园文化的健
全完善对于学生社会化进程的形成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第三,校园文化教育可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以校园文化为载体,为学生营造
一种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进学生内外德育教育的融合,既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又
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和保障。
第四,校园文化在培养学生成才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
通过校园文化的各种形式与载体,学生可以在体验中获得学术的丰富性和深度,学生成长的又能以更为多样化的方式展
现出来。
第五,德育是校园文化的最终目的。
在校园文化中潜藏很多的一种价值观和认识观念,学校可以利用这些价值观和认识观念的传递,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进而达到德育目标。
中学教育中的国德社会的具体实践,即体现了校园文化对学生德育的积极教育作用。
总之,校园文化在德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在鼓励学生独立精神、优良品德和较
高道德的发扬中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只有通过良好的校园文化教育,才能培养出思
维敏捷、具有创新精神、有着道德良好素质的高质量人才。
试论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
试论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校园文化是指在一所学校内形成的一套特定的价值观念、认知模式、行为规范和社会交往方式,它能够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发展他们的品德、情感、智力和身体等方面的素质。
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是指通过校园文化的培养和引导,促进学生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和人生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培养学生的正确道德,从而使学生能够成为有道德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文将从校园文化的定义、德育功能的内涵和实施手段三个方面对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进行探讨。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
校园文化涉及到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内容,同时也包括了学校内部师生之间的相互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往等层面。
通过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学校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并且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校园文化能够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道德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品德修养。
校园文化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学校可以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社会实践,了解到社会的需求和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校园文化能够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法治观念。
学校可以开展法制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国家法律法规,引导他们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
校园文化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实践机会和科研平台,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科研和创新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为了实施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学校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手段。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德育能力。
学校可以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使他们成为学生道德教育的良好榜样和引导者。
注重课堂教育和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
学校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德育元素,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浅谈校园文化建设的德育功能
和 实 践 方 面 的 指 导 , 校 对 学 生 社 团 活 动 应 加 强 引 导 学
中西医结合研究 21 年 旦箜 鲞箜 塑 00
丝
! 墨
!
! 型 坐 ! 塑
!
:
:
・
文 章 编 号 :6 4 4 1 ( 0 0 0 — 1 70 1 7—6 6 2 1 )20 0—2
教 育 园地 ・
浅谈 校 园文化 建 设 的德 育 功 能
刘 晓 菲 李 先 强
财 富 的 总 和 。 校 园 文 化 深 刻 而 全 面 地 影 响 着 学 校 的
他们 的群 体 意 识 和 团 队精 神 , 分 散 力 聚 合 成 凝 聚 使 力 , 而形 成共 同 的理 想 、 念 和 追求 , 师 生 员 工有 从 信 使
着一 致 的价 值观 念和 精神 观念 。
强校 园文化 建设 。 1 校 园 文 化 建 设 在 学 校 德 育 工 作 中强 大 的推 动 功 能 Ⅲ
1 1 价 值 导 向功 能 .
校园文 化 的 约 束 规 范 功 能 主 要 通 过 “ ” 范 和 硬 规 “ 约束 两 种 形 态 来 实 现 。“ ” 范 主要 是 通 过 校 软” 硬 规 园 内的制度 文化 的建 设 表 现 出来 , 过 制定 、 全 、 通 健 完 善各种 制度 , 对学 生 进 行“ ” 范 。“ ” 束 即通 过 硬 规 软 约 校 园文 化建 设创造 良好 的精 神 氛 围 , 他 们 自觉地 受 使 到启 发 和 感 染 , 起 情 感 的 共 鸣 , 生一 种完 善 自己 引 产 的 内在 驱 动 力 和 约 束 , 而 使 自己 自觉 遵 守 学 校 的 进 “ 规 范和 “ 约束 。 硬” 软”
德育教育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德育教育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分析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德育教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德育教育是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和塑造,致力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规范。
通过德育教育,高校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以及个人素质的全面提升。
首先,德育教育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引导学生正确行为的作用。
作为高校的一部分,学生们处于关键的成长阶段,他们面临诸多的挑战和诱惑。
通过德育教育,高校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理解自己和他人,培养学生正直、勤奋、守信、团结的品质。
这些良好的价值观将指导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和行为,建立起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
其次,德育教育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应当倡导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精神。
通过德育教育,高校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了解社会问题,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学生们将认识到自己身处的社会环境,了解到自己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的重要性。
这种社会责任感将激励学生不仅关注自身的成长,更关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此外,德育教育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
德育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社会素质和创新素质等。
通过课堂教育、社会实践和社团活动等多种形式的德育教育,高校能够促使学生发展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此外,德育教育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领导能力等,为学生的个人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德育教育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德育教育需要与学科教育、素质教育等其他教育形式相结合,形成一体化的教育模式。
这需要高校在教育课程设置中注重德育的内容和方法,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品德培养。
其次,高校需要建立完善的德育教育评价机制,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素质进行全面的评估。
评价机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自主性和个体差异,避免简单的标准化评价。
校园文化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校园文化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德育工作的地位在小学教育阶段不断提高,其中校园文化作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阵地,对提高德育实效具有关键作用。
由于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关键时期,所以极易受到生活环境的影响,如今,随着多元文化的发展,小学德育工作也面临着严峻考验,身为教育工作者需要充分发挥出校园文化在德育中的作用,以此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一、校园文化的含义所谓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创造出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而承载两者的可以是抽象的活动形式,也可以是具体的物质形态。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氛围,能够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地教育与影响,尤其在内化学生道德认知、道德行为方面效果明显。
从这一点来看,校园文化是学校关键的教育资源,更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健康成长的土壤。
二、校园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作用小学校园文化有着多种表现形态,不同表现形态在德育中的作用有所不同,但共同点在于均对学生成长发展具有关键影响,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关键途径。
下文对不同表现形态的校园文化在德育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1.观念文化的导向作用观念文化体现在思想认识、道德理念、生活方式等方面,校园文化中的观念文化最直接的表现形态为学校精神。
许多学校经过历史岁月的洗涤,在发展中逐渐凝练出自身精神,一般会以校训的方式表达出来,比如有的学校校训为“文明、和谐、超越、拼搏”,对学风要求为“勤学、善思、实践、创造”。
小学校园文化需要紧随社会时代发展,表现出时代特点,顺应教育发展要求,才能为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
校园精神作为观念文化的核心体现,能够指引学生发愤图强、不断进取,在德育中发挥重要的导向作用。
2.制度文化的约束作用校园制度的主要作用在于维持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以及对师生行为进行约束,所以也是校园文化的关键内容之一。
校园制度文化对师生行为具有约束作用,存在规范性与纪律性特征。
3.硬件文化的陶冶作用在校园中所有肉眼可见且以实体形态存在的文化形式均为硬件文化,主要包含校园的建筑物、绿化物、教学设备等。
试论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
试论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校园文化是指在学校中形成并得到传承的一系列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习惯等,是学生在学校中形成的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
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是指通过校园文化的传播与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价值观和行为习惯,使其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未来发展规划,进而走上全面发展的道路。
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校的各种活动和传统,学生能够了解并接受传统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以及诸如友善、诚实、守时、尊重等等的基本道德要求。
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的过程中,通过实践和反思,能够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和行为准则,培养优秀的道德情操。
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
校园文化是在学校特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正向价值观念都能在校园文化中得到传递。
学生经历校园文化的熏陶和影响,能够正确认识和评价事物的价值,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
通过参观历史展览、举办演讲比赛等活动,学生可以了解和感受到对国家、社会、他人的尊重和关心,进而形成自己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还能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和自律能力。
在校园文化的引导下,学生需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同时也需要与他人和谐相处。
学校会举办各类社团活动,要求学生自觉组织和管理,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和自律能力。
通过校园文化的培养,学生能够自觉遵守规则,自律自省,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质。
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校园文化的传统和创新相结合,既要传承和保持传统的优秀文化,也要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
一方面,学生通过了解和继承校园文化中的传统,能够培养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同时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文化传统。
学校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各种竞赛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对新事物的探索和创造能力。
试论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
试论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内部的一系列文化现象,包括学生的行为方式、心理态度、学习氛围、校园精神、学术氛围等。
校园文化不仅是学校的精神标志,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在校园文化中,德育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对学生的成长、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在于通过学校文化的塑造和营造,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在校园中,学生受到了来自学校、老师、同学和社会的各种影响,这些影响将对学生的认知和态度产生深刻的影响。
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给学生传递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
校园文化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关于社会、尊重、友爱、诚信、勤奋等价值观念的灌输,引导学生成为热爱劳动、尊重他人、团结友爱、诚实守信、勇于创新的人。
二、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还在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
学生在校园中受到的环境、氛围和人际关系等都会对其道德观念产生重要的影响。
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积极向上的道德氛围,推动学生成为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念的人。
校园文化应该致力于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责任感、团队协作精神、公民意识等,使学生在校园中养成遵纪守法、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关爱社会的良好品质。
三、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还在于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学校应该营造和谐协调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充分的成长与发展。
校园文化应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社会,正确认识学习,促使学生树立健全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校园文化还应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公民意识、创新精神、学习素养等,使学生在校园中不断提升自我,不断完善自我,增强思想道德修养。
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识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还在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识。
在校园中,学生要经常面对自己不足的地方,要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要明白自己的定位和责任。
试论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
试论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内形成的一种具有共同价值观、行为规范、制度规定和活动方式的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特色的体现,也是学生社会化、德育和学风建设的重要基础。
校园文化中的德育功能是指通过校园文化的渗透和塑造,推动学生养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
本文试论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探讨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正面影响和作用。
校园文化具有引导学生成长的功能。
学校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场所,校园文化的塑造和营造对学生成长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学校的校训、校风、校徽、校歌等都是学校文化的一部分,它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校园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
校园文化是学校内部形成的一种具有共同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文化,学校中的老师和学生会根据这种共同的文化规范进行行为和活动。
学生在这种示范作用下,会潜移默化地接受和认同这种文化,从而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方式。
校园文化具有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学校的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良好的校园文化会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和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校园文化具有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功能。
校园文化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学校的校训、校歌等都包含了丰富的人文情感,能够激励学生积极向上,让学生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增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试论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
试论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校园文化是指在校园内形成并传承的一种具有特色和内涵的文化体系。
它包括学校的教育理念、师生的行为习惯、学校规章制度、校园环境等方面的内容。
校园文化不仅是学习知识的场所,更是培养学生德育素养的重要环境,具有重要的德育功能。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校园文化的形成与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息息相关。
通过学校的教育引导和校园文化的熏陶,学生可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追求目标和价值取向。
学校推崇“学以致用、关注社会、追求卓越”的文化理念,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培养追求卓越和服务社会的意识。
校园文化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校园文化的形成需要学校与社会的有机结合,学生在接受校园文化熏陶的同时也接触到社会的风土人情和社会问题。
这有助于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公民意识。
学校倡导“关怀他人、奉献社会”的文化氛围,可以使学生培养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
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还体现在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引导和培养方面。
学校通过校园文化的塑造,明确了学生的行为规范和校规校纪,并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监督和引导。
校园文化中的校规校纪不仅要求学生遵守,也要求教师和行政人员严格执行,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规范。
学校倡导“守时、守信、守礼、守纪”的文化要求,使学生养成守时守纪、诚实守信的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礼仪。
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德育功能。
它可以促进学生的道德修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并引导学生遵守行为规范,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校应该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注重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为学生的德育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试论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
试论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校园文化是指一所学校的特有文化氛围和风貌。
它是学校的精神象征,反映了学校的传统、价值观和文化理念。
校园文化与学校的德育功能密不可分,它既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平台。
校园文化具有很强的塑造和引导作用,可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
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显得格外重要,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道德品质的提高,也可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校园文化蕴含着学校的特有理念和价值观,它可以通过日常的言行举止、校园活动和传统节日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
如果学校的校园文化重视诚信和友爱,学生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成长,很容易受到这种价值观的熏陶,形成健康的道德风尚。
而如果学校的校园文化忽视了诚信和友爱,甚至宣扬了一些消极的价值观,那么学生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成长,就会产生一些不良的道德习惯。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道德品质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它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品格,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
校园文化不仅是一种精神符号,更是一种心灵依托和文化寄托。
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学生可以获得情感交流和心灵抚慰,感受到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对学校充满向往和热爱。
这种情感投入和归属感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反,如果学校的校园文化薄弱,学生缺乏情感归属和心理依托,就会对学生的心态和人格造成不良影响,容易产生沮丧、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它能够为学生的心灵成长提供良好的土壤。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学校的校园文化涵盖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文化元素,融合了学校的传统和文化底蕴,具有很强的教育引导力和吸引力。
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学生接受的不仅仅是书本知识,更是生活智慧和人文情怀,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
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
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吉林省双辽市服先镇勤俭小学张宝华古语“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揭示出了我国古代的德育经验并流传至今。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观念的不断更新,学校德育工作与校园建设逐步建立起了密不可分的联系.《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中指出:“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展现校长教育理念、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是规范办学的重要体现,也是德育体系中亟待加强的重要方面。
"可见,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的德育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学生人生中相当一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园中度过的,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同时校园文化又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维品质、行为价值及认知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一、校园文化建设及其德育功能校园文化建设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文化和课余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校园为空间的多方面、多类型的文化活动。
就其内容而言,它主要由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等构成。
它通过特定的人文环境的熏陶、渗透和升华,将其长期培育和积淀的专业精神和传统作风,形成该环境中的青少年共同的文明礼貌、行为规范、为人处事从而不断作用于校园文化主体,实现以德育人的目的。
1、校园文化的作用首先是潜在的规范作用。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校园环境和全校师生员工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它是在学校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形成的。
就学校来说,各个学校,尤其是历史悠久的学校,它们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已的特点和传统,这些特点和传统一旦被创造出来就会被历史地承袭下去,形成为一种环境气氛和集体舆论。
逐步形成以学校群体的荣誉感、自豪感和集体的意志作风为主的环境氛围和集体舆论,从而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对群体中的每个成员产生教育作用,以潜在的规范性影响着每个成员的行为,使生活在这个群体中的成员不断调节自已的心理和行为方式,在自觉或不自觉中接受这种环境熏陶;使一些不能适应这种环境要求的人和事,受到群体的批评甚至谴责,而改变原来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培育出各类优秀人才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校园文化正如“随风潜入夜”的春雨,悄无声息的滋润,慢慢渗透,以它独特的方式向学生传播某种思想、规范、观念,感染、同化学生。
传统德育以课堂说教为主,枯燥乏味,效果不尽人意。
校园文化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更易接受,从而产生深刻影响力。
品德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品德养成并不仅仅取决于道德知识的多少,而主要是个体在与他人交往互动中通过道德内化来形成个人品质,依靠的是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不是强制的道德说教。
可见,校园文化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1 校园文化的内涵
相对于社会文化来说,校园文化是一种区域性的亚文化。
它处于一定的社会大环境下,不可避免的带有时代色彩,同时它又有自己的持久特点。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校园格局,以及带有本校特色的并为全体成员认同、遵循的价值观念、校园精神、学校风气和行为方式等因素的有机综合。
教师、学生所共同追求的价值是校园文化最核心的部分。
校园文化是以它为中心,而外延开来。
校园和校园活动的各个方面都带有它的投射,受它的影响。
2 校园文化的分类
校园文化按其质态和层次,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1)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外围层,是呈物质形态的校服校徽、校容校貌、设施设备等。
它是校园文化外显形象的具体体现,是校园文化的“硬件”组成部分。
它们既是校园各种文化活动的有机保障,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校园文化活动的规模甚至质量。
(2)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中间层,是学校运转、组织教学方式、方法的一致体现。
主要是指校园内各种形式的行为规范体系、政策条例体系和管理制度体系。
它包括如《学生守则》、《学生行为规范》、《住宿管理规定》、《文明班集体评选条例》等成文制度和不成文规定,还包括学生会、学生党组织、共青团等学生组织机构。
制度文化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实起点。
(3)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层,是呈观念形态的价值观、信念及宗旨。
它体现在学校办学理念、育人目标、价值取向、校风传统、舆论导向等。
它的影响力、感染力是深刻而巨大的,渗透在学校的每个细节,它是全体师生员工凝聚在一起共同前进的精神动力。
3 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
3.1 规范约束功能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行为具有全面的规范约束力。
校园文化的规范约束功能可分为通过外显的和内隐的两种形式,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
外显的主要是指通过学校制定的各种文字形式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等管理制度,提出学生应当做什么、怎么做和不能做的事项,并针对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制定惩罚措施,来规范学生行为。
学校要维持日常的教学、生活秩序,离不开这些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另一方面,学校通过持久的执行这些制度,还可将其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行为习惯,从而使学生的思想意识和道德水准真正提高。
当正确的行为内化为学生的习惯意识后,外在的强制约束也就转化个体的内在要求,以获取群体的肯定,这体现的正是校园文化的内隐规范约束功能。
3.2 导向功能
学校是文化、意识、思想传播的阵地,在这里,各种科学文化成果交流传播,各种社会上的思潮、观点、意识碰撞、交锋和交融,其中也会良莠不齐,鱼目混珠。
学生人生阅历不足、自制力较差,虽然具备一定的判断力,但是不够理智、深刻、清醒,容易受大环境和群体影响。
而健康的、出色的、具有高尚情操的校园文化,可以使处在其中的学生于潜移默化中受其正确舆论、良好风气、高尚情操引导和感染。
这种不知不觉的引导,通常比强制性的命令和规定更加有效,可以带领学生远离“糟糠”,近“珠玉”。
3.3 陶冶熏陶功能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
这个“育”,一方面是传授学生文化知识;另一方面是通过对价值的体验、对美的摄取使自己的人格和灵魂得到陶冶,给自己的人生打开一种更广阔的意境。
学校里整洁、美观的校园环境,活泼、进取的校园氛围,丰富、有趣的校园活动,和谐、互助的人际关系,教师、学生所共同追求的价值、信念,这些都在充实着学生学习、生活的内容,无形中陶冶、熏陶了学生的心灵、思想,乃至塑造了人格。
这种物质兼意识形态的整体为氛围的陶冶熏陶作用,像是校园里
的空气一样,摸不着,看不到,而又无处不在,学生每日所见,所遇,皆包含着某种信息、思想。
这种熏陶作用其影响大而广,深而远,甚至会影响人的一生。
4 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4.1 完善规章制度
加强制度建设,须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完善现有的制度体系。
学校日常管理制度,尤其是针对学生的规章制度必须细致、完备,应包含课堂、学习、住宿、卫生、日常行为等多个细节,时刻保证有制度的约束,持之以恒才能在学生中形成自律意识,有质的提高。
二是要有深入人心的宣传。
再好的制度,得不到大家的了解、认可,只是一堆废纸,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因此,学校制度文化建立起来之后,要注重宣传,通过校园宣传栏、广播、主题班会、宣传手册等方式宣传,注重与学生的沟通,让学生认识到制度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制度是为了给大家营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当学生理解并认同制度,制度的执行才有保障。
三是制度落实要真抓实干。
制度落实是学校制度文化的意义所在,也是其德育功能的具体表现。
制度落实要真抓实干,不打折扣。
规章制度执行不力,将会导致整个校园文化根基不稳,甚至给学生传递错误信息,无法实现其德育功能。
4.2 构建传播媒介
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在他的论文《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中,
将传播的基本社会功能概括为三个方面:(1)环境监视功能。
(2)社会协调功能。
(3)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有效地传播可以将学校与外界连接起来,为学生的思想注入时代气息,能够扩大一些校园事件、活动、人物的影响,使学生产生共鸣,找到归属感,还能够传播知识与文化,这些知识与文化其范围更广阔,更丰富,是学校的主旋律。
我还想补充的是,学生还能够从中获得乐趣,放松身心。
传统的校园媒介有校报校刊、校园广播、黑板、宣传栏等,新颖的有校园网络、电子大屏幕等。
以上形式包含文字、声音、画面,各具特点,广播、黑本报、宣传栏易于建设,成本较低,学生还可参与制作;校园网等新型传播媒介传播面广,信息量大,学生还可在网上交流,但受物质条件制约,学校可根据自身情况,合力把握,尽量使校园传播媒介层次立体化,形式多样化,以吸引不同学生。
4.3 丰富课余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学生的文化主体地位要突显出来。
比起其它方式方法,让学生直接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其效果更直接明显。
学校应搭建广阔展示舞
台,全方位地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能,在活动参与实践中提升学生素质,实现德育功能。
学生在参与形式多样、健康活泼的课余生活、课外活动中,既调整了学生情绪,为他们提供了宣泄、释放不良情绪的通道,还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合理竞争的机会,为正面的引导和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因此,学校应多组织各类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
如可结合运动会、各种比赛,在紧张有趣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团队协作精神、集体荣誉观。
还可将歌舞、演讲、朗诵等文娱活动与教师节、国庆节、元旦等节日结合起来开展,使学生在充满审美情趣的氛围中,愉快地接受爱党、爱国、爱师、爱校、爱家等传统美德教育。
当然,学校也可结合专业、学科特点举办各种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4.4 美化校园环境
校园不仅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也是校园文化存在发展的载体。
陶行知曾言:“一草一木皆关情。
”校园无处不育人。
校园环境的建设、挖掘应当得到重视,以充分利用环境的德育作用。
从学校的建筑布局,楼群风貌,到学校的绿化环境,一草一木,再到教室、宿舍、走廊的物品摆放、美化布置,都在向学生传递、暗示着美的形式、美的内涵。
学生每天都处在舒适、优美、整洁的环境中学习、生活,看在眼里,时间久了,自然会记在心里。
美的环境让人心旷神怡,不忍破坏,自觉维护;美的环境会激发学生对美的向往,陶冶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的身心,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这种德育效果比起简单枯燥的说教灌输更加有效,影响深远,效果深刻。
校园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是有机的整体,相互联系而又相互制约,不能只重视某一种文化而忽视另一种文化。
在建设校园文化过程中,必须要让三者达到内在的统一,外在的和谐,才能不断增长学生知识,提升学生素质,丰富学生情感,增强文化氛围,从而促使学校德育工作取得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 胡厚福.德育學原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3(1).
[2] 刘江,杨领.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