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膜肺氧合与脑损伤
ECMO体外膜肺氧合简介
内容简介《ECMO:体外膜肺氧合》内容简介: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体外循环(CPB)技术范围的扩大和延伸,ECMO可对需要外来辅助的呼吸和(或)循环功能不全的重危患者进行有效的呼吸循环支持。
为了尽可能地让读者对ECMO技术有更加全面的认识,更加系统的理解和掌握,详细介绍国内外该专业技术的特点,充分体现我国目前临床应用的丰富的成熟经验,特别邀请了国内已经开展ECMO工作的临床著名专家参与我国第一部《ECMO——体外膜肺氧合》专业著作的编写。
《ECMO:体外膜肺氧合》共分35章。
详细深入地介绍了ECMO临床相关问题,从ECMO历史与现状、适应证与时机、不同的ECMO转流方式、紧急ECMO建立、插管特点、抗凝管理到心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影像医学在ECMO期间的作用,以及ECMO营养、清醒ECMO、ECMO并发症等。
书中还涉及相关的社会问题,如团队建设,对患者的人文护理及相关伦理方面的内容,并以实际临床病例为特点展示ECMO期间的管理要点,从而指导临床ECMO的顺利实施并取得满意效果。
全书反映了当代ECMO的最新进展,全面系统地阐述有关ECMO的基础知识,更加偏重临床实用性。
此书适用于灌注医师、麻醉医师、外科医师及ICU医师等医务工作者阅读、学习和使用。
主要作用肝素抗凝与出血的矛盾、溶血、生物材料组织相容性差。
探索的路是漫长的,ECMO 的构想从第一例体外循环就产生,但始终突破不了维持数小时的时间限制。
直到1972年,Hill报道3天的体外循环成功抢救外伤患者。
于是一些医院相继开展ECMO,但很快因低成功率而告一段落。
八十年代一些医院将ECMO用于新生儿呼吸衰竭取得成功。
1993年Zwushenberrger等对5000例ECMO治疗的呼吸衰竭患儿调查表明,其生存率为82%,而常规治疗死亡率为80%。
这又激发了人们的研究热情,并于1994年做出阶段性的总结:ECMO对新生儿的疗效优于成人,对呼吸功能衰竭疗效优于心脏功能衰竭。
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在救治重症ARDS患者的应用及护理
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在救治重症ARDS患者的应用及护理【摘要】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在救治重症ARDS患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ECMO技术的原理,以及在重症ARDS患者中的应用情况。
随后详细讨论了ECMO护理的注意事项,包括合适患者的筛选标准和治疗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结论部分分析了ECMO 技术对救治重症ARDS患者的效果,并探讨了未来发展方向。
最后强调了护理工作在ECMO治疗中的重要性,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支持。
通过本文的综述,可以更全面了解ECMO技术在救治重症ARDS 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要点,为临床实践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ECMO)、重症ARDS、救治、应用、护理、技术原理、注意事项、筛选标准、并发症、效果、未来发展、护理工作。
1. 引言1.1 定义和背景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是一种机械辅助通气技术,通过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经过氧合和二氧化碳排出后再输回体内,帮助患者实现氧合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功能。
ECMO技术最早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应用于婴儿心脏手术后的呼吸支持,后来逐渐在成人危重患者的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
ECMO在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的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ARDS是一种严重的急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常伴有肺泡损伤和低氧血症,传统治疗手段难以有效控制疾病进展。
而ECMO技术能够提供良好的氧合和CO2排除功能,为ARDS患者提供重要的呼吸支持,降低患者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
针对重症ARDS患者应用ECMO技术的原则是及时诊断、积极干预,同时护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也是确保ECMO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未来,随着ECMO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们相信ECMO将在治疗重症ARDS患者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存机会。
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在救治重症ARDS患者的应用及护理
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在救治重症ARDS患者的应用及护理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是一种可以提供人工通气和氧合的特殊治疗手段,适用于重症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ECMO技术在救治重症ARDS患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本文将对ECMO技术在救治重症ARDS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进行详细介绍。
1. 适应症:ECMO技术适用于重症ARDS患者中呼吸功能急剧恶化,氧合指数持续下降,无法通过传统氧疗手段得到有效改善的患者。
ECMO技术也适用于严重的肺部感染、创伤性肺损伤、急性肺移植排斥等疾病所致的重度低氧血症。
2. 操作步骤:ECMO技术的操作包括置入导管、连接循环和调整参数等步骤。
首先需要通过颈静脉或股静脉置入导管,然后将导管连接至ECMO机的循环系统,最后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调整ECMO机的参数,以确保患者的氧合和通气功能得到有效支持。
3. 监测与管理:ECMO技术在运行过程中需要进行严密的监测与管理,包括血流动力学监测、气体监测、血液凝血功能监测等,同时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ECMO机的参数以保证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1. 术前准备:在进行ECMO技术治疗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病史、病情变化及相关的检查结果等。
同时需要进行相应的实验室检查和器械准备工作,确保手术过程安全有序进行。
2. 术中护理:在ECMO技术治疗过程中,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同时需要进行严密的导管护理,定期更换敷料、监测导管通畅度,避免发生感染和血管并发症等不良事件。
3. 术后护理:ECMO技术治疗结束后,患者需要进行相应的康复护理工作,包括呼吸道护理、肢体功能锻炼、心理支持等。
同时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出院。
ECMO技术在救治重症ARDS患者中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配合密切的监测和护理工作,以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CMO)
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CMO)
ECMO全称是体外膜肺氧合,俗称人工肺,它是用于治疗重症的一种医疗急救技术设备,主要是治疗重症病人出现心肺功能衰竭时,提供病人持续的体外呼吸和循环功能,以维持重症病人的生命,为抢救赢得宝贵时间。
ECMO有不同的模式,不同模式既可以承担气体交换任务,同时其血泵可以代替心脏的泵血功能以维持血液循环,进而维护身体健康。
ECMO是将体内的静脉血引出体外,经过特殊材质人工心肺旁路氧和后注入病人动脉或静脉系统,起到部分心肺代替作用,维持人体脏器组织氧合血供。
V-V转流,经静脉将静脉血引出,经氧合器嗯氧合并排除二氧化碳后泵入另一静脉,通常选择股静脉引出,颈内静脉泵入,也可根据病人情况选择双侧骨静脉,原理是将静脉血,在流经肺之前已经部分气体交换,弥补肺功能的不足。
V-A转流,经静脉将静脉血引出经氧和器氧和,并排除二氧化碳后泵入动脉。
ECMO适应症因其强大的心肺代替功能,操作简单,而且非常广泛,由于ECMO的出现使许多危重症的,抢救成功率明显上升,
主要运用以下几个方面:
1、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跳呼吸骤停,心跳呼吸骤停,其抢救医生在采用传统急救的同时,首要考虑实施V-AECMO.
2、急X严重X功能衰竭,严重的心功能衰竭不但会减少组织器官血供,更严重的是随时会有心跳骤停的可能。
ECMO 可改善其他器官及心脏本身的氧合血供,控制了心跳骤停的风险,常用于重症爆发X心肌炎,心脏外科手术后,急X心肌梗塞。
3、急X严重呼吸功能衰竭,呼吸功能衰竭是ECMO支持实施最早成功率很高的病种,常见的有感染、火灾气体吸入、刺激X气体吸入、肺挫伤。
4、各种严重威胁呼吸循环功能的疾病、酸碱电解质重度失衡、重症哮喘、溺水、冻伤、外伤、感染。
ecmo技术原理及其临床应用
ECMO(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又称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是一种通过在体外引流血液并进行氧合来维持呼吸或循环功能的临床技术。
ECMO技术原理是利用体外膜氧合器替代肺脏的功能,将血液引流至体外氧合,再输回体内。
ECMO技术在重症患者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呼吸衰竭、心脏衰竭等疾病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
下面将从原理、临床应用、发展现状和展望等方面进行综合介绍。
一、ECMO技术原理1. ECMO的概念ECMO技术最早是用于新生儿和小儿的心肺支持,随着技术的发展,逐渐应用于成人重症患者的治疗。
ECMO技术通过引流患者的静脉或动脉血液至体外循环,经过氧合装置补充氧气,再输回体内,从而替代患者的肺部功能,实现氧合和二氧化碳排出的功能。
2. ECMO技术原理ECMO技术主要包括两部分:静脉-静脉(VV)ECMO和动脉-静脉(VA)ECMO。
VV ECMO主要用于呼吸功能不全,它通过静脉引流血液,经过氧合装置后再输送至大静脉回心脏。
VA ECMO则是通过动脉和静脉引流血液,经过氧合后再输送至大动脉。
ECMO技术使用的体外循环装置包括血泵、氧合器、替代二氧化碳的装置和温度管理系统等。
3. ECMO技术的关键点ECMO技术的关键是保证持续有效的氧合和二氧化碳排出,同时要防止血栓形成、感染和出血等并发症。
ECMO治疗需要专业团队的配合,包括呼吸治疗师、重症医生、心胸外科医生等。
二、ECMO技术在临床应用1. 呼吸衰竭和ARDS治疗ECMO技术在重症呼吸衰竭和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些疾病中,患者的肺部功能严重受损,常规治疗难以有效改善。
而ECMO技术可以为患者提供足够的氧合和二氧化碳排出,为肺部予以充分的休息,并为病因治疗争取时间。
2. 心脏衰竭治疗对于心脏衰竭患者,尤其是心肌梗死后伴有休克的患者,ECMO技术可以提供临时的心脏支持,维持患者的循环功能。
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在救治重症ARDS患者的应用及护理
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在救治重症ARDS患者的应用及护理1. 引言1.1 概述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ECMO技术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如今已成为治疗重症ARDS等危重疾病患者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相比传统的机械通气和血容量复苏等治疗手段,ECMO技术具有更为积极主动的生命支持效果,可以为病情危重的患者提供更及时、更有效的治疗。
在体外膜肺氧合技术的支持下,患者的内环境可以得到有效调节,氧合和二氧化碳的交换可以得到全面保障,从而为身体各系统提供良好的血氧供应,维持体内各器官的正常功能。
ECMO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ARDS,并在抢救病情恶化、无法维持正常血氧饱和度的情况下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1.2 ARDS患者的特点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一种由多种疾病引起的急性肺部炎症反应所致的严重呼吸功能障碍。
患者通常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损害,病情迅速恶化。
ARDS患者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快速进展:ARDS病情进展迅速,常在数小时或数天内发生,因此及时识别和早期干预至关重要。
2. 低氧血症:ARDS患者往往表现为明显的低氧血症,即使给予高浓度氧疗也难以改善患者的氧合情况。
3. 肺部炎症:ARDS患者肺部存在广泛的炎症反应,导致肺泡通透性增加、肺水肿和呼吸功能受损。
严重的ARDS患者可出现呼吸衰竭和多器官功能损害。
4. 高死亡率:ARDS患者病情危急,病死率较高,尤其是在未及时干预的情况下,容易发展为难治性呼吸衰竭。
ARDS患者的特点为病情迅速进展、严重低氧血症、肺部炎症反应明显和高死亡率。
对于这类患者,需要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以提高他们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1.3 ECMO在救治重症ARDS患者中的价值引言:ECMO技术能够在体外替代受损的肺功能,将氧合血液送回患者体内,为患者提供充足的氧气和维持生命所需的营养。
这种技术的价值在于能够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重症ARDS患者的存活率。
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在救治重症ARDS患者的应用及护理
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在救治重症ARDS患者的应用及护理1. 引言1.1 ARDS患者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简介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是一种通过机器来替代肺部功能的治疗方法,可以维持患者的氧合和二氧化碳排除功能。
在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ECMO技术被广泛应用。
ECMO的原理是通过将血液从患者体内抽出,经过氧合装置进行氧合,然后再将氧合后的血液输回患者体内,以满足患者身体对氧气的需求。
这个过程就好比是人体的外部肺,帮助患者维持血氧水平和二氧化碳的排除。
对于ARDS患者来说,ECMO技术具有极大的重要性。
由于ARDS患者的肺功能受损严重,传统的呼吸支持手段可能无法维持患者的生命。
而通过ECMO技术,可以让患者的肺得到充分休息和恢复的机会,同时确保患者血氧和二氧化碳水平的平稳。
ARDS患者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在重症患者的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缓解患者的症状。
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ECMO技术将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重症ARDS 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存机会。
1.2 重症ARDS患者ECMO技术的重要性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在救治重症ARDS患者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ARDS是一种严重的急性肺部疾病,病情进展迅速,患者常常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临床表现。
对于一些重症ARDS患者来说,传统的治疗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其需求,这时ECMO技术便成为救治的关键。
ECMO技术可以为重症ARDS患者提供持续的心肺支持,通过将血液引流到体外的氧合器中进行氧合,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这有效地减轻了患者肺部的负担,保证了足够的氧气供应。
在重症ARDS患者中,ECMO技术不仅可以改善氧合情况,还可以减少机械通气对肺组织的损伤,降低肺泡过度膨胀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重症ARDS患者ECMO技术的适时应用对于患者的救治是至关重要的。
在面对疾病严重进展、传统治疗无效的情况下,ECMO技术可以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生命支持,为患者的康复提供宝贵的机会。
体外膜氧合患者脑监测中国专家共识
体外膜氧合患者脑监测中国专家共识摘要近年来,随着体外膜氧合在严重呼吸衰竭、心源性休克和心肺复苏患者中的使用显著增加,体外膜氧合相关并发症越来越受重视,而脑损伤是体外膜氧合治疗期间最严重并发症之一,是影响体外膜氧合患者住院死亡率及远期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
由于镇痛、镇静及肌松药的应用干扰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结果,使得体外膜氧合治疗期间发生的脑损伤不容易被及时发现。
因此床旁脑监测对于发现体外膜氧合患者脑损伤并提供早期干预指导具有重要价值。
由此,中国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组织全国相关专家制订了《体外膜氧合患者脑监测中国专家共识》,本共识以体外膜氧合患者脑损伤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为基础,以神经系统体格检查、血浆脑损伤生物标记物、颅脑影像、颅内压、脑血流、脑氧、脑电图、体感诱发电位等脑监测技术应用现状为依据,结合体外膜氧合的特殊临床应用场景,整合国内外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形成可供重症医学、神经病学、心血管病学、呼吸与危重病学、急诊医学等专业人员参考的15条体外膜氧合患者脑监测专家共识推荐意见。
鉴于重症患者的特殊性、复杂性及个体差异,本专家共识推荐意见需结合患者个体情况而定。
体外膜氧合是一种高级生命支持技术,通过暂时替代心脏和(或)肺的功能,为心脏和(或)肺功能的恢复赢得时间。
近年来,随着ECMO在严重呼吸衰竭、心源性休克和心肺复苏患者中的使用显著增加,ECMO相关并发症越来越受重视[1,2]。
有证据表明脑损伤是ECMO治疗期间最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3%~19%,是影响ECMO患者住院死亡率及远期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如认知功能障碍、癫痫、脑卒中、脑死亡等[3-6]。
ECMO治疗期间脑损伤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复杂多样,如ECMO启动前低氧和低血压造成缺血缺氧性脑损伤,ECMO启动后缺血再灌注导致的脑损伤,ECMO支持过程中脑血流改变导致的脑损伤以及全身抗凝相关性脑损伤等[7-10]。
同时由于镇痛、镇静及肌松药物的应用干扰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结果,使得患者在ECMO治疗期间出现的脑损伤不容易被及时发现。
体外膜氧合(ecmo)设备功能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体外膜氧合(ecmo)设备功能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体外膜氧合(ECMO)是一种生命支持系统,可以提供如氧气和二氧化碳排出等功能来维持严重心肺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命。
它通过将患者的血液引至专门设计的膜氧合器中,以实现体外人工通气和人工循环的目的。
ECMO设备已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功。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对体外膜氧合(ECMO)设备的功能和作用进行概览性介绍。
然后,我们将详细探讨ECMO设备的工作原理、组成部分和机构,并解释其一些监测和调节参数。
接着,我们将讨论适应症和禁忌症,包括哪些病情适合ECMO应用以及哪些情况下不推荐使用该设备。
最后,我们会总结和归纳ECMO设备的功能,并展望未来该技术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体外膜氧合(ECMO)设备的功能,并提供对其原理、组成部分、适应症和禁忌症等方面的解释。
通过此篇长文,读者将了解ECMO的工作原理、应用领域以及可能的风险和预后选择性标准,进而对该技术有更深入的理解。
此外,文章还将探讨未来ECMO技术发展的前景和可行性,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思考。
2. 体外膜氧合(ECMO)设备功能概述:2.1 什么是体外膜氧合?体外膜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是一种通过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内,经过特殊的生物膜进行氧合和二氧化碳排出,然后重新输送回患者体内的治疗方法。
它可以提供持续而有效的肺和/或心功能支持,用于治疗严重呼吸衰竭、心律失常等危及生命的疾病。
2.2 ECMO设备的工作原理ECMO设备主要由血泵、人工肺(Membrane Oxygenator)、温控器以及相关管路和传感器组成。
当患者需要ECMO支持时,通过手术在患者颈动脉和颈静脉之间建立体外循环回路。
血液从颈静脉进入到血泵中,由泵机产生足够的压力将血液推入人工肺中,在人工肺中与特殊材质上的生物膜接触,实现氧合和二氧化碳排出。
ECMO介绍
处理措施
密切监测凝血功能,及时补充凝 血因子和血小板;应用抗凝药物 ,预防血栓形成;定期评估出血
风险,采取相应止血措施。
感染风险增加及防控策略
感染风险增加
ECMO运行过程中,血液与外界相通 ,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防控策略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期更换敷料和 管路;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加强患 者营养支持,提高免疫力;定期监测 感染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
组成部分
ECMO系统主要由引流管、膜肺氧合器、驱动泵、监测系统等组成。其中,引流管负责将血液引出体外,膜肺氧 合器进行气体交换,驱动泵提供动力支持,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患者生理参数和ECMO运行状况。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ECMO适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肺功能衰竭患者,如急性呼 吸窘迫综合征(ARDS)、重症肺炎、心脏骤停等。通过 ECMO支持治疗,可以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救治时间,提高生 存率。
根据患者病情和ECMO治疗目标 ,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手术过程及监测指标
建立血管通路
选择合适的血管部位,如股静脉 、颈内静脉等,建立血管通路。
启动ECMO治疗
根据治疗方案设置ECMO参数, 如血流量、氧浓度等,启动 ECMO治疗。
01 02 03 04
连接ECMO管道
将ECMO管道与患者血管通路连 接,确保连接紧密、无渗漏。
03
ECMO操作规范与注意事项
Chapter
术前评估及准备工作
确保ECMO机器、管道、氧合器 等设备完好无损,处于良好工作 状态。
完成必要的术前检查,如血常规 、凝血功能、心电图等,确保患 者符合手术条件。
评估患者病情 检查设备完好性 制定治疗方案
术前准备
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在救治重症ARDS患者的应用及护理
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在救治重症ARDS患者的应用及护理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技术是一种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生命支持技术,它通过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经过人工氧合后再输回体内,以替代或辅助肺功能,为患者提供氧气和去除二氧化碳。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实践的积累,ECMO技术在救治重症ARDS患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对于重症ARDS患者来说,ECMO技术不仅可以起到生命支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可以给予患者足够的时间恢复肺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在ECMO技术应用的护理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护理可以提高ECMO技术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更快地康复。
1、ECMO技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ECMO技术主要适用于重症ARDS患者,包括严重感染、重型流感、肺炎、休克、创伤等疾病导致的重症呼吸衰竭。
ECMO技术对于一些原发性肺部疾病如肺纤维化、重症哮喘等疾病也有一定的应用。
相对而言,ECMO技术的禁忌症较少,主要包括不可逆性脑损伤、晚期癌症等。
2、ECMO技术的操作技术ECMO技术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疗团队进行操作,包括心胸外科医生、重症医学医生、呼吸内科医生、护士等。
ECMO技术的操作需要非常严格的操作流程,包括引流管的放置、血液循环的建立、氧合器的运行等。
监护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ECMO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临床研究表明,对于重症ARDS患者来说,ECMO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还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机械通气时间,减轻呼吸肌疲劳,改善患者的预后。
1、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ECMO技术对患者的生理功能有一定的影响,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包括呼吸、心率、血压、氧饱和度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
2、保证ECMO装置的畅通运行ECMO装置的运行对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护理人员需要保证ECMO装置的畅通运行,包括监测泵的运行情况、氧合器的通畅性、引流管的通畅性等。
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指标
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指标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已经逐渐成为临床治疗中心脏肺功能不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ECMO技术的使用不仅需要医生的临床经验和技术水平,还需要制定合理的质量控制指标,以确保ECMO的安全、有效使用。
本文将介绍ECMO技术的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指标,包括临床诊断、ECMO治疗前评估、ECMO体外循环过程中的监测和治疗,以及ECMO治疗后的评估与处理等方面,以期为临床应用ECMO技术的医生提供参考。
一、临床诊断指标1.适应症: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明确ECMO技术的适应症和禁忌证。
ECMO主要用于心肺功能不全、ARDS、心源性休克等,禁忌证包括颅内出血、缺氧性脑损伤、末期疾病等。
2.临床评估: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气分析、心肺功能等指标,对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
二、ECMO治疗前评估指标1.血流动力学评估:包括血容量、血流动力学、应激激素等指标检测,必要时进行血管扩张和升压药物治疗。
2.ECMO适应症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病史、临床表现等,综合评估患者的ECMO适应症。
3.ECMO操作方案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生命体征、治疗目的等,制定ECMO操作方案,包括ECMO支管的选择、体外循环参数的调整等。
三、ECMO体外循环过程中的监测和治疗指标1.循环指标:包括血流量、侧向偏移等指标的监测,保证流量和压力的稳定性,避免血栓和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2.呼吸指标:包括氧饱和度、二氧化碳排出量等指标的监测,避免肺不张和通气不足等并发症的发生。
3.出血及凝血指标:包括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凝血因子水平等指标的监测,避免血管出血和凝血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
4.感染及药物治疗:对可能引起感染的因素进行监测和控制,同时对患者的药物剂量进行及时调整。
四、ECMO治疗后的评估与处理指标1.肺功能评估:ECMO治疗期间需要随时监测患者肺功能的恢复情况,通过进行肺功能测试和影像学检查等,对患者进行恢复性治疗和康复训练。
体外膜肺氧合注意事项
体外膜肺氧合注意事项以下是 7 条关于体外膜肺氧合注意事项:1. 哎呀,体外膜肺氧合可不是小事呀,就像给生命搭了一座特殊的桥!那操作的时候可得特别小心。
比如机器的连接,要仔细检查,不然出了纰漏咋整啊?那可真就像高速路没修好一样危险呢!例子:就像上次老张,没注意检查连接,机器差点出问题,多吓人呀!2. 你知道吗,体外膜肺氧合后的护理超重要的呀!这就好比精心呵护一颗小树苗。
要随时观察病人的情况,有一点不对劲儿都不行哟!这可不是能马虎的事。
例子:我记得有个病人,就是因为没及时观察到一些变化,多遭罪呀!3. 嘿,体外膜肺氧合时参数的设置可得精准呀!这可不像随便调个音量大小。
调不好可能就会出大问题哦,所以一定要由专业的人认真弄好。
例子:之前有个新手,参数没设置好,那后果不堪设想啊!4. 体外膜肺氧合的过程中抗凝也很关键呀!这就好像给机器加点润滑剂,不能多也不能少。
抗凝没做好,那麻烦可大了,会堵塞的呀!例子:咱这边就有过因为抗凝没把握好导致问题的情况呢。
5. 哇塞,体外膜肺氧合的病人转运可得慎重慎重再慎重呀!这不亚于搬运一件珍贵的艺术品。
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千万不能有啥闪失。
例子:那次转运一个病人,大家那个紧张呀,真跟护送宝贝似的。
6. 体外膜肺氧合后的感染预防可不能掉以轻心啊!这就如同给生命筑起一道防火墙。
要严格做好各种措施,不然感染了可咋整!例子:那个谁谁谁就是感染了,多让人心疼啊!7. 体外膜肺氧合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对待呀,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从开始到结束,都要全神贯注,尽心尽力。
别等到出问题了才后悔莫及哟!例子:想想如果因为我们的疏忽导致不好的结果,那得多难受啊!我的观点结论:体外膜肺氧合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医疗技术,每个步骤、每个细节都极其重要,容不得半点马虎,一定要万分小心谨慎地对待呀!。
ECMO治疗及脱机指征和并发症处理
ECMO治疗及脱机指征和并发症处理
简介
ECMO(体外膜肺氧合)是一种在临床上应用的治疗手段,可以提供长时间的心肺支持。
本文档将介绍ECMO的治疗指征、脱机指征以及常见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ECMO治疗指征
ECMO治疗适用于以下病情:
1. 严重的心功能衰竭,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等。
2. 严重的肺功能衰竭,如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3. 术后复杂并发症,如心脏手术后的心功能衰竭等。
4. 其他危及生命的疾病情况。
ECMO脱机指征
脱机是指患者从ECMO支持下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脏功能。
脱机指征包括:
1. 患者基础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并且出现明显好转。
2. 患者血液气体、血常规等指标稳定在正常范围内。
3. 患者病情已稳定一段时间,并且能够有持续的自主呼吸。
ECMO并发症处理
ECMO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以下并发症,需要及时处理:
1. 凝血功能障碍:密切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如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必要时给予抗凝治疗或补充凝血因子。
2. 血管并发症:如静脉插管部位出血、感染等,应注意护理和消毒,及时处理感染,并采取相应的抗感染措施。
3. 呼吸并发症:如肺不张、感染等,需要积极进行康复训练、合理的抗感染治疗等。
4. 非感染性并发症:如肾功能障碍、肝功能异常等,应积极调整药物使用和液体管理,加强肾脏和肝脏支持治疗。
本文档旨在提供对ECMO治疗及脱机指征和并发症处理的简要介绍。
具体操作和治疗决策需要依据患者具体病情及相关专业医生的建议进行。
不幸住进ICU,谁来拯救我的命?
不幸住进ICU,谁来拯救我的命?人们常说千万别进ICU(Intensive Care Unit),那里是死亡的催命符,是有进无回的地方。
可见,大部分人群听到ICU这个名字都会闻风丧胆,一个原因是由于治疗费用太贵了,另外一个原因是不希望自己或者家人住进去。
其实ICU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可怕,可能对于普通人来说这里是生死攸关的地方,而对于生命垂危的患者,ICU却是能够将其从死亡线拉回,重获新生的重要场所。
并且,ICU能够给予病情严重的患者最好的治疗环境,采用最先进的医疗设备,为患者争取最大的生还希望,从而挽救患者的生命。
事实上并不是每一位患者都有机会住进ICU病房,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患者才能够住进ICU呢?ICU又是如何治疗呢?让我们从下文找到相对应的答案。
一、病重到什么程度会进ICU?总是听见有人会说:“都住进ICU了,一定是病的特别严重。
”那么什么样的患者才是人们常说的病入膏肓呢?事实上ICU并不是死亡的连接点,而是为了抢救患者的生命,为那些急性可逆的病症提供最好的医疗救治方法,一般来说就是患者的生命体征岌岌可危,但是还有生还的希望,能够借助先进的医疗设备力挽狂澜,此时就可以到ICU进行抢救。
但是,如果患者已经生命垂危没有抢救的价值,或者不能够承受高风险的干预治疗,也就不需要住进ICU抢救了。
总而言之,当普通病房无法有效治疗患者的病情,就需要ICU这样的顶配病房来接管患者,给其提供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种情况:(一)复苏及稳定病情患者呼吸衰竭或者出现各种类型的休克症状,需要到ICU进行抢救,此外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的患者也需要住进ICU,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二)纠正极度异常的生命指标患者出现重要器官功能失常问题,如:感染严重、代谢失衡、妊娠综合症、羊水栓塞等恶性情况,为了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也需要到ICU急救。
(三)保证复杂手术围手术期安全复杂的手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从术前准备到术中治疗,最后到术后护理,都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标准,不能出现一点意外,才能够确保围手术期的安全,如:各种合并性大型手术,或者是器官移植手术等,此类手术创伤面较大,对患者的影响剧烈,为了将手术的风险降到最低,就要在ICU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外膜肺氧合与脑损伤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脑自动调节能力;脑血管活性;脑氧代谢
脑损伤是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的严重并发症,许多研究表明,接受ECMO治疗的患者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几率比未接受者高[1-2]。
Lequier等人研究了5岁以下的儿童接受ECMO支持治疗后发生神经系统相关并发症的情况,发现12.5%的患儿发生脑瘫,62.5%的患儿经心理学家诊断有行为异常[2]。
Risnes等报道了成人ECMO后,41%的患者有神经心理障碍,52%的患者发现神经影像学异常,41%的患者检测到病理性脑电波[1]。
目前,关于ECMO相关脑损伤产生机制的研究普遍支持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观点,涉及脑血流动力学、脑血管活性、脑组织氧代谢等多种机理。
1 ECMO对脑的影响
1.1 脑自动调节能力(cerebral autoregulation,CA)和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 CA对于维持脑部血流和代谢的稳定十分重要。
缺氧、高碳酸血症等情况下,CA范围缩小,脑组织对抗机体的各种病理生理变化(如低血压)的能力降低,脑组织更易受到损伤。
许多研究表明,ECMO对CA产生影响。
Tweed和Short等分别发现在长时间严重缺氧后,CA下降[3-4],此时,用ECMO进行治疗进一步使CA丧失[4]。
1993年,Short等用新生小羊研究发现,静脉-动脉ECMO(vein-artery ECMO,VA ECMO)支持使得CA范围缩小:脑灌
注压<40mmHg时CBF减少(对照组在脑灌注压<25mmHg时CBF仍无变化)[5];1996年,他们用同样的动物模型进行了静脉-静脉ECMO(vein-vein ECMO,VV ECMO)支持对CA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当脑灌注压<25 mmHg时,ECMO组动物CBF显著下降,而对照组CBF 没有改变;同时,ECMO组动物的脑氧运输和代谢速率都比对照组低,提示ECMO组动物CA障碍[6]。
ECMO过程中泵的流量也与CBF相关,当泵流量为150 ml/(kg·min)时,VA ECMO对CBF、氧代谢率和脑组织对氧的摄取能力不变,而泵流量减低(如100 ml/(kg·min)),CBF 下降明显[7]。
然而, VA ECMO和VV ECMO对脑组织血流动力学影响不同。
ECMO流量为100 ml/(kg·min)时,VA ECMO使大脑皮层血流量在2 min 内降低25%,并伴随脑血管阻力升高;相同泵流量下,VV ECMO不会改变CBF和脑血管阻力。
两种模式对脑的不同影响,可能由于VA ECMO 基本为平流灌注,而VV ECMO有部分心脏搏动供血。
此外,两种模式下血中血管活性物质的成分不同和血管反应性的差异也是可能原因[8]。
1.2 脑血管活性(cerebrolvascular activity,CVA) ECMO 过程中,CA下降和CBF降低伴随着脑血管阻力升高[8],这意味着CVA 的改变。
早期研究发现VA ECMO能够改变脑血管反应性,使得CA障碍[5],这种改变在VV ECMO中没有发生,可能是因为VA ECMO的平流灌注所致[6,9],这种血管活性改变的机制尚不明确。
有人发现在VA ECMO 中,脑血管对N硝基左旋精氨酸反应性降低(血管收缩程度比对照组
弱),提示该变化可能与血管腔内NO生成减少有关[10]。
正常的血管肌源性反应是维持血管张力、自动调节能力和毛细血管静水压力的基础。
血管肌源性反应与内皮细胞功能密切相关[9],其调节机制涉及机电耦联、转换运输酶、第二信使、细胞骨架结构和细胞外基质等方面[11]。
Ingyinn等研究了VA ECMO支持后,在血钙、血镁、温度、PCO2、PaO2相同的情况下,血管对乙酰胆碱(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剂)、3-吗啉-悉尼酮亚胺(SIN-1)(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剂)的反应,发现乙酰胆碱作用后,VA ECMO组动物血管不但不舒张,反而收缩了;当加入SIN-1(外源性NO生成剂)后,两组血管管径无显著差异[9],提示VA ECMO中血管活性的改变与内皮细胞受损、NO不能正常生成有关。
还有研究表明,血流量与压力会影响血管的活性。
这种压力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平滑肌细胞胞膜上的离子通道和酶类引起第二信使和蛋白激酶的激活,引起胞内钙离子浓度改变,从而引起收缩蛋白的作用变化有关[11]。
Thorin-Trescases和Bevan研究了血流与压力对正常小兔脑动脉反应性的影响,发现在血管腔内流量和压力较低时,血管舒张功能依赖于内皮的作用;而在腔内压力较高(40~80 mmHg)时,血管收缩与腔内高压直接相关,与内皮功能无关[12];Ingyinn等[9]用新生小羊研究发现,在VA ECMO支持后,无论是低腔内压还是中高腔内压(20~70 mmHg)下,脑血管的肌源性收缩功能都异常,提示内皮功能受损。
因此,VA ECMO对CVA的影响涉及血管腔内压力和血流,血管内皮功能改变等方面,其机制可能是NO生成通路的异常。
VV ECMO与VA ECMO 对CVA作用的差异可能与两种模式不同的血流途径和是否搏动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