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车轮与钢轨的强度及硬度匹配(2003年).
列车车轮与轨道硬度匹配分析
列车车轮与轨道硬度匹配分析摘要:车轮与钢轨的摩擦是最大的,每年投入的轮轨材料费用都是占有比较高的,因此,如果能够减少轮轨磨损,随之减少维修过程中的人力物力投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对列车车轮与轨道硬度匹配度进行试验研究。
关键词:列车车轮;硬度;匹配前言材料包括金属及非金属材料均有软材料磨损硬材料的现象,但是对某些材料在一定的硬度范围内,耐磨性和硬度之间呈直线关系。
另外硬度的测试是检验轮轨质量及匹配方便易行的手段。
1、试验材料及方法钢轨试验样品取自轨头。
淬火钢轨样品只是在轨头紧靠踏面处取样,以保证试验样品为原有的淬火组织。
车轮样品取自轮箍。
粗加工之后8400C淬火,以不同温度回火获得不同硬度,再加工成所借样品的尺寸。
试验用耐磨轨,普通轨及轮箍的化学成分列于附表。
试验在M一2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进行。
按照轮缘和轨侧间的潜滑率(蠕滑率)在1一8%之间。
故耐磨轨试验样品的潜滑率设计为7.7%,接近于最大值。
轮轨间存在潜滑,相当于车轮有少量空转,即车轮样品线速度高,因而装于试验机下轴。
试验机下轴转速为200转/分,上轴转速为181转/分。
试验时所加负荷为75公斤,计算出最大接触应力为510N/mm2,这个应力相当于11.5吨的静载轴重下,轮轨接触面积为300mm2时的平均接触应力的1.4倍(即最大接触应力)。
但是轮缘和轨侧间最大接触应力远高于轮轨踏面间的接触应力,因此又采取减薄试验样品的方法来提高接触应力至730N/mm2。
所以在耐磨轨的试验中,试验了两个应力水平(510及730N/mm2),用以表征钢轨踏面和轨侧相对车轮的磨损。
轮缘轨侧磨损的特点之一是,磨屑脱落到道床上,即磨屑不参与磨损过程,故上、下样品均附加刷子连续不断地清除磨屑。
为了模拟列车运行中蛇形运动造成的横向滑动,轮轨样品间有水平轴向往复运动。
10mm 厚样品的横向往复滑动量为0.70mm,5mm厚样品的为0.35mm,每分钟往复211次。
高速铁路车轮与钢轨型面匹配分析
铁路机车车轮研究报告总结
铁路机车车轮研究报告总结
该研究报告主要是针对铁路机车车轮进行的研究,总结以下几点:
1. 车轮材料选择:研究报告提到,目前常用的铁路机车车轮材料主要有钢铁和铸铁两种。
钢铁车轮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适合用于高速铁路和货运列车。
而铸铁车轮则相对较轻,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等低速列车。
2. 车轮磨损机理:研究报告指出,车轮的磨损主要受到轮轨接触力的影响。
长时间的运行和过重的负荷会导致车轮表面的磨损,进而影响列车的运行安全和乘车舒适度。
3. 车轮磨损检测:为了及时发现和修复磨损的车轮,研究报告提出了一些车轮磨损检测方法。
例如,利用声波传感器和激光测距仪等设备,在列车行驶过程中对车轮进行监测和测量,及时发现磨损情况。
4. 车轮磨损修复:研究报告还介绍了一些车轮磨损修复的方法。
例如,通过车轮磨削、钢珠强化等方式,恢复车轮的表面光滑度和强度,延长车轮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该研究报告对铁路机车车轮的材料选择、磨损机理、磨损检测和修复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和总结,有助于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和效率。
EN_12663:2003铁路应用_铁道车辆车体结构要求(中英文对照版)
Introduction 前言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railway vehicle bodies depends on the loads they are subject to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terials they are manufactured from. Within the scope of this European Standard, it is intended to provide a uniform basis for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he vehicle body. 铁道车辆车体结构设计取决于其承受的载荷和其使用的材料特性。在本欧洲标准的范围内, 试图提供一个统一的车体结构设计基础。 The loading requirements for the vehicle body structural design and testing are based on proven experience supported by the evaluation of experimental data and published information. The aim of this European Standard is to allow the designer freedom to optimize his design whilst maintaining requisite levels of safety. 车体结构设计和试验的载荷要求是基于试验数据评估支持的已证实的经验和已出版的信息。 本欧洲标准的目的是允许设计者自主的优化其设计,同时保持必须的安全水平。 This European Standard defines no specific arithmetical techniques in order not to affect the developments in analysis methods and permit innovative developments by vehicle designers and operators. Changes due to advances in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will be taken into account at suitable intervals through revisions and/or supplements. 本欧洲标准不定义特殊的计算技术, 以不影响分析方法的发展; 允许车辆设计者和运用者革 新发展。由于科学知识和技术的进步发生的变化将在适当的阶段通过修订和/或补充的方法 加以考虑。
轮轨形面和硬度匹配技术研究
一、
轮轨接触状态的理想目标
•什么是轮轨接触状态的理 想目标?
金属及化学研究所
一、轮轨接触状态的理想目标
1.1 轮轨接触状态
轮轨接触可以按照三个接触区域(如图1-1所示) 来进行讨论:
(1) 轨顶和车轮踏面中心接触区(区域A); (2) 钢轨轨距角和车轮轮缘根部接触区(区域B); (3) 钢轨和车轮外侧接触区(区域C)。
金属及化学研究所
一、
轮轨接触状态的理想目标
• 一般,需要通过较小曲线半径铁路的车 轮,需要较大的等效锥度。如我国LM车 轮形面的等效锥度就较大。但从动力学 角度讲,锥度越大,车辆的临界速度越 低。因此,对高速铁路而言,车轮形面 的等效锥度不能太大。
金属及化学研究所
一、
轮轨接触状态的理想目标
• 基于此,我国设计的高速铁路的客车车 轮形面LMA,其等效锥度比LM小,但是由 于LMA锥度变化小,曲线通过性能稍差, 不适合在半径太小的线路上运行。
金
1.3 区域B接触
共形接触
在一定条件下,当轨距角与轮缘磨合到一个共同 形面的时候就会发生共形轮缘接触。显然,在轨 距角部位形成与轮缘共形接触,与其他接触状态 相比,接触应力最低,这种接触状态是轮轨形面 设计所追求的,也是铁路运行所希望出现的。
金属及化学研究所
一、
轮轨接触状态的理想目标
1.3 区域B接触
当轮轨在区域B接触(钢轨轨距角和车轮轮缘根 部接触区)时,有三种形式:即两点接触、一点 接触和共形接触,如图1-2所示。
两点接触
单点接触
共形接触
图1-2 区域B接触时的三种形式
金属及化学研究所
一、
轮轨接触状态的理想目标
1.3 区域B接触
高铁动车组的钢轨与轮对磨损分析
高铁动车组的钢轨与轮对磨损分析摘要:高铁动车组作为现代快速铁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和运行效率对于乘客和铁路运输系统的发展至关重要。
钢轨和轮对是高铁动车组的关键部件,它们之间的磨损可能会影响列车的性能和安全。
本文针对高铁动车组的钢轨与轮对磨损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分析磨损机制、影响因素以及磨损检测和防护措施,为高铁动车组的运营和维护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1. 引言高铁动车组以其高速、高效和高安全性而受到广大乘客的青睐,然而,长期高强度的运行对其关键部件产生了一定的磨损。
其中,钢轨和轮对作为承载车辆负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磨损对列车的安全和运行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2. 钢轨与轮对的磨损机制钢轨与轮对的磨损主要包括疲劳磨损、磨粒磨损和热磨损。
疲劳磨损是由于钢轨和轮对长时间高频次的应力循环作用下引起的,它会导致材料的塑性变形和表面裂纹的产生。
磨粒磨损是由于沿轨道行驶的车辆和轨道之间的颗粒物摩擦产生的,这些颗粒物会附着在轮对和钢轨的表面,进一步加剧磨损。
热磨损主要发生在高速运动下的摩擦接触面,由于摩擦而产生的高温会导致表面材料的热疲劳和变形。
3. 影响因素分析磨损过程的发展受到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
首先,列车的运行速度、负荷和频次会直接影响磨损的程度。
高速运行和超载会加剧磨损的情况。
此外,轨道的几何形状和表面质量也会对磨损产生重要影响。
一方面,轨道的几何形状应符合设计标准,避免出现异常磨损。
另一方面,轨道表面质量的差异会导致不均匀的磨损。
此外,气候条件和环境因素也会对磨损产生一定的影响,如高温、湿度和污染物等。
4. 磨损检测与评估磨损的检测和评估是高铁动车组运营和维护的关键环节。
传统的磨损检测方法主要依赖人工巡检和测量,存在效率低下和准确性难以保证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传感器技术和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磨损检测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例如,声发射技术可以监测车轮与钢轨之间的摩擦声音,通过分析声音特征可以判断磨损程度。
此外,图像处理和机器学习等技术也可以用于磨损检测和评估。
高速铁路轮轨硬度匹配试验研究
高速铁路轮轨硬度匹配试验研究张银花;周韶博;周清跃;刘丰收;李闯;张关震【摘要】针对我国高速铁路出现车轮磨耗相对较大的问题,对国内外高速铁路轮轨硬度匹配关系的研究及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并在实验室进行3种硬度车轮与3种硬度钢轨的对磨试验,对比分析硬度不同的车轮与钢轨对磨时的轮轨磨损、变形和接触疲劳伤损等.结果表明:适当提高车轮的硬度即提高轮轨硬度比以减轻车轮磨耗较大的问题已成为国际上通行的做法;9组轮轨磨损试验中,轮轨硬度比为0.95∶1~1.15∶1时轮轨总磨耗量较小,轮轨硬度比大于1∶1时,轮轨变形和表面接触疲劳伤损较轻,轮轨硬度比为1.15∶1时轮轨总磨耗量最小,且接触疲劳伤损也最轻;随着车轮硬度的提高,不但车轮的磨耗减小,而且其抗变形能力也显著增加.建议动车组车轮与U71MnG钢轨的硬度比控制在1∶1以上,以解决我国高速铁路车轮磨耗较大的问题.%The wheel wear volume is relatively high in China's high-speed railway.To solve this problem,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status of wheel-rail hardness matching relationship of high speed railway at home and abroad was analyzed.Rolling-sliding friction tests of three kinds of wheel samples with different hardness over U74,U71MnG and U75VG rail samples were also done in laboratory.The wheel wear,deformation and contact fatigue damage behavior of wheel/rail samples with various hardness ratio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Results show that the appropriate improvement of wheel hardness,that is,the improvement of wheel-to-rail hardness ratio has become an international practice to alleviate the problem of larger wheel wear.In the 9 groups of wheel/rail wear tests,when the wheel-to-rail hardness ratio is in the range of 0.95 ∶1~1.15 ∶ 1,the total wear of wheel/rail is relatively low.When thewheel/rail hardness ratio is greater than 1 ∶ 1,the wheel/rail deformation and surface contact fatigue damage are lighter.When the wheel/rail hardness ratio is 1.15 ∶ 1,the total wear amount of wheel-rail is the smallest,and the contact fatigue damage is also the lightest.With the increase of wheel hardness,not only the wheel wear is reduced,but also its resistance to deformation i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hardness ratio of EMU wheel and U71MnG rail should be controlled over 1 ∶ 1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larger wheel wear of high speed railway in China.【期刊名称】《中国铁道科学》【年(卷),期】2017(038)004【总页数】7页(P1-7)【关键词】高速铁路;轮轨关系;磨耗;车轮;钢轨;硬度匹配【作者】张银花;周韶博;周清跃;刘丰收;李闯;张关震【作者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11.5;U213.42作为我国运营时间最长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已8年多。
BS EN 13260:2003 中文版 铁路应用-轮对和转向架轮对-生产要求
页码情况概述
本文件包括有前封皮、内封皮、EN 正文页(P2~P32)、内后封皮、后 封皮。
出现在本文件上的 BSI 版权日期,指明了该文件最新发布日期。
ww 本出版物发行后的修改发布情况
修改号
日期
内容
©BSI 2003 年 6 月 26 日
ISBN 0 580 42152 X
欧洲标准 NORME EUROPÉENNE EURPÄISCHE NORM
除版权法允许情况之外,未经英国标准允许不得复制。
BSi
英国标准
特许复制:王宾,ISO/中国标准资料交流中心,2003 年 11 月 17 日,复制不受限制,(C)BSI
BS EN 13260:2003
国家标准前言
本英国标准是 EN 13260:2300 正式的英文版。
受铁道车辆材料 RAE/3 技术委员会的委托,轮对和车轮分委员会 RAE/3-1 负责起草该标准。联合国参加了该分委会的起草工作。其代 表负有以下责任:
英国标准
BS EN 13260:2003
特许复制:王宾,ISO/中国标准资料交流中心,2003 年 11 月 17 日,复制不受限制,(C)BSI
铁路应用—— 轮对和转向架轮对—— 生产要求
本 EN 13260:2003 欧洲标准已获得英国国家
标准地位
www ICS 45.040
2 标准性参考资料···························································································································6
3 生产定义·······································································································································6 3.1 部件的组装································································································································6 3.1.1 概述·········································································································································6 3.1.2 车轴轮座和车轮轮毂孔 ·········································································································6 3.1.3 压装图·····································································································································7
铁路D1车轮钢的疲劳可靠性寿命与强度的试验及表征_王强_赵永翔_王欢
%
Mo <0.005 (b) 轮辐
材料金相见图 1,车轮三部位的组织均为少量 铁素体+珠光体组织,轮辋珠光体片层间距很薄, 按照 ASTM E112 晶粒度大于 8 级;轮辐中珠光体 片层间距略有增加,但晶粒度大于 7 级;轮辐中珠 光体片层间距较大,但晶粒度仍然大于 6 级;珠光 体片层间距逐渐增大。 轮辋、轮辐和轮毂三部位(每部位 9 个试样)的 平均单调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见表 2。三部位的弹性 模量、屈服强度、抗拉强度逐渐下降;断后伸长率 轮辋略低,轮辐、轮毂相同;断面收缩率轮辋较大, 轮辐、轮辋较低且接近。
第 50 卷第 14 期 2014 年 7 月
机
械
工
程
学 报
Vol.50 Jul.
No.14 2014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DOI:10.3901/JME.2014.14.050
铁路 D1 车轮钢的疲劳可靠性寿命与强度的 试验及表征*
王 强 赵永翔 王 欢
373.937 1.03 035 304.018 1.03 295
图3
疲劳极限试验的升降图
图4
成组法试验结果
[9] [10]
强度的常用方法有常规法 、Dixon-Mood 法 和 [11] [12-13] Zhang-Kececioglu 法 ,ZHAO 等 提出了极大 Dixon- Mood 似然法, 实例说明了常规法略偏危险、 法 是 一 种 半 经 验 性 强 度 秩 投 影 法 、 ZhangKececioglu 法是一种寿命秩投影法,而极大似然发 是一种严格满足疲劳强度定义及统计相容性的方 法。因此,这里采用正态分布表征疲劳强度,采用 [12] 极大似然法确定疲劳强度统计参数 。 以幂指数模型描述近 NL 附近的疲劳 S-N 关系, 基于升降法试验结果,似然函数可表示为
《电力机车牵引计算》填空题与简答题
《电力机车牵引计算》填空题与简答题一、填空题:1、《列车牵引计算》是专门研究铁路列车在外力的作用下,沿轨道运行及其相关问题的实用学科。
它是以力学为基础,以科学实验和先进操纵经验为依据,分析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和原理,并以此解算铁路运营和设计上的一些主要技术问题和技术经济问题。
2、机车牵引力(轮周牵引力)不得大于机车粘着牵引力,否则,车轮将发生空转。
3、机车牵引特性曲线是反映了机车的牵引力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在一定功率下,机车运行速度越低,机车牵引力越大。
4、列车运行阻力可分为基本阻力和附加阻力。
(基本附加)5、列车附加阻力可分为坡道附加阻力、曲线附加阻力和隧道空气附加阻力。
6、列车在6‰坡道上上坡运行时,则列车的单位坡道附加阻力为6N/kN7、列车在2‰坡道上下坡运行时,则列车的单位坡道附加阻力为-2N/KN 。
8、在计算列车的基本阻力时,当货车装载货物不足标记载重50%的车辆按空车计算;当达到标记载重50%的车辆按重车计算。
9、列车制动力是由制动装置引起的与列车运行方向相反的外力,它的大小可由司机控制,其作用是调节列车速度或使列车停车。
10、轮对的制动力不得大于轮轨间的粘着力,否则,就会发生闸瓦和车轮“抱死”滑行现象。
11、目前,我国机车、车辆上多数使用高磷闸瓦闸瓦。
12、列车制动一般分为紧急制动和常用制动。
13、列车制动力是由列车中各制动轮对产生的制动力的总和。
14、列车单位合力曲线是由牵引运行、惰性运行和制动运行三种曲线组成。
15、作用于列车上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决定着列车的运动状态。
在某种工况下,当合力大于零时,列车加速运行;当合力小于零时,列车减速运行;当合力等于零时,列车匀速运行。
16、加算坡道阻力与列车运行速度无关。
(无关)17、列车运行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列车运行速度和作用在列车上单位合力的大小。
18、在某工况下,当列车所受单位合力为零时对应的运行速度,为列车的均衡速度。
列车将匀速运行。
EN13262铁路应用——轮组和转向架——车轮
CEN TC 256日期:2003-10prEN 13262CEN TC 256秘书处:DIN铁路应用——轮组和转向架——车轮——产品要求O:\标准化\tc256\SC2\WG11\WI-114-EN13262\d\49\草案prEN13262-49-D.doc STD 2.0版本前言 (4)导言 (5)1. 使用目的 (5)2. 标准化参引 (6)3. 产品规定 (6)3.1化学成分 (6)3.2机械特性 (7)3.3热处理的均匀性 (12)3.4纯度 (12)3.5残余应力 (15)3.6表面特性 (16)3.7尺寸公差 (18)3.8静态的剩余不平衡 (21)3.9防腐 (21)3.10标识 (21)附录A (标准化的)整体轮熔炼时氢的确定 (22)A.1取样 (22)A.2分析方法 (22)A.3确定实施 (22)附录B (仅用于信息)确定疲劳特性实验方法的举例 (23)B.1试品 (23)B.2试验设备 (23)B.3实验的实施 (23)B.4结果的评估 (23)附录C (仅用于信息)用应变计滚动面下深度圆周剩余应力变化的测定方法 (24)C.1方法原理 (24)C.2方法 (24)C.3垂直于滚动面圆周固有应力的变化计算 (25)附录D (仅用于信息)超声波试验确定轮缘残余应力状态(无破坏方法) (29)D.1引言 (29)D.2测量方法 (29)D.3结果的评估 (30)附录E (仅用于信息)产品鉴定 (31)E.1通则 (31)E.2要求 (31)E.3鉴定方法 (32)E.4鉴定证书 (34)E.5技术资料原件 (35)附录F (仅用于信息)产品的供货规定 (36)F.1通则 (36)F.2供货状态 (36)F.3个别试验 (37)F.4批量的检验 (37)F.5质量计划 (40)F.6允许再次改善 (40)附录ZA (仅用于信息)欧洲标准的章节,与EU方针有关的基本要求或其它规定.. 41文献说明 (43)前言本文件(PrEN 13262:2002)由技术委员会CEN/TC256“铁路业”制定,由DIN 的秘书处管理。
铁路车轴的硬度值
车轴的硬度对其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车轴的硬度直接影响着其耐磨性以及其与滚动轴承的接触应力的程度。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根据目前的标准和生产技术,一般来说,铁路车轴的硬度值通常在HRC60°左右。
首先,铁路车轴的硬度对其耐磨性有着显著的影响。
硬度较高的材料能够更好地抵抗摩擦和磨损,从而延长车轴的使用寿命。
在滚动轴承和车轴的接触运动中,硬度的提高可以减少接触表面的磨损,降低维护成本,并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这意味着在运行过程中,车轴可以更好地抵抗疲劳破坏,并具有更高的承载能力。
其次,铁路车轴的硬度与其与滚动轴承的接触应力也有关。
硬度高的材料能够更好地承受冲击和振动,这有助于减少由于这些因素造成的车轴损坏。
此外,较高的硬度可以减少车轴表面的粗糙度,进一步降低了接触应力,从而减少了车轴的疲劳破坏可能性。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过高的车轴硬度可能会对车轴的加工和制造带来挑战。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精确控制热处理过程,以确保硬度达到标准的同时,不会过度硬化导致生产成本增加或制造难度加大。
同时,这也对车轴的质量和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任何微小的误差都可能导致硬度不达标,影响车轴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在实际应用中,许多铁路公司选择使用经过特殊热处理的轴承钢制成的车轴,这种钢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良好的韧性,能够适应铁路运输的高强度和高速度运行环境。
此外,一些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车轴的生产中,如激光熔覆技术和粉末冶金技术等,这些技术有助于提高车轴的精度和性能,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综上所述,铁路车轴的硬度通常在HRC60°左右,这一硬度能够提高车轴的耐磨性和承载能力,同时保证其与滚动轴承的接触应力不会过大。
然而,过高的硬度可能会对车轴的生产和制造带来挑战。
在实际应用中,经过特殊热处理的轴承钢和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车轴的生产中,以提高车轴的性能和精度。
未来,随着铁路运输业的不断发展,对车轴的性能和精度要求也将不断提高。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自主化RBC通过TSI认证
研发 关键节 点 如下 :2015年 12月 ,完成 工程 样机研 制 和软 硬 件 调 试 ;2016年 8— 10月 ,完 成 大西 线 c3试 验 ,试 验期 间设 备运行 稳定 ,功能齐 全 ,并通 过全部测 试 内容 ;2017年 3月 ,获 得 SIL4级安 全证书 ;2018年 6—8 月 ,在京 沈线 c3试验 中 ,全部测 试 案例顺 利通 过 ;2018 年 8月取得欧盟 TSICB模块认证证书 ;2018年 9月取得欧 盟 TSI CD模块认证证书 。
参 考文 献
[1]HX 3B型 电力 机 车 检修 技 术 规 程 (cl—c4修 )[M].北 京 : 中 国铁 道 出 版社 ,2015
[2]HX。3B型 电力机车检修技术 规程 (c5修 )[M].北京 :中国 铁道 出版社 ,2015.
[3]喻 凡 . 车辆 动力 学 及 其控 制 [M]. 北 京 :机械 T业 …版 社 .2010.
TSI是 为 了消 除欧盟 各 国之 间的跨 国铁 路运输 发 展障 碍 ,达到互联互通 的要求 ,由铁路 管理机构根据 EC指令规 定 ,制定 的一种实现铁路互联互通性 的技 术规 范。在 TSI规 定 范围 内的任何产 品 ,应 用于欧盟 国家 的铁路 ,该 产 品必 须 进行互 联互通 技术 规范 TSI的符合 性认证 T作 ,并取得 TSI认证证 书。可 以说 TSI认证证 书是铁路产 品进入欧盟铁 路 的敲门砖 、金钥匙 。
4 建议
(1)采 用 新 材 料 及 新 工 艺 ,建 立 良好 的 车轮 与钢 轨 的硬 度 匹配关 系 ,降低 轮缘 的磨耗 。
(2)优 化 机 车 走 行 部 结 构 ,增设 走 行 部智 能 控制 系 统 ,根据 机 车运行 所 处 的曲线 数据 和运 行速 度 自动 均衡 车体 重力 产生 的 向心 力 ,克服 或 降低 因 内外 轨 超高 对机 车 轮缘磨 耗 的影 响 。
起重机车轮与轨道硬度匹配试验报告
起重机车轮与轨道硬度匹配试验报告报告编号: [编号]报告日期: [日期]一、试验目的本试验旨在对起重机车轮与轨道的硬度进行匹配试验,以确定其相互之间的适合度及性能。
二、试验装置和试验材料1. 试验装置:- 起重机车辆:[车辆型号]- 起重机轮:[轮子型号]- 轨道:[轨道型号]- 硬度测试仪器:[硬度测试仪型号]2. 试验材料:- 起重机车辆轮子材质:[材质]- 轨道材质:[材质]三、试验过程1. 准备工作:- 确定试验的规格和要求- 对试验装置进行检查和校准- 准备试验所需材料2. 开始试验:- 将起重机车辆安装在轨道上- 使用硬度测试仪,在轮子和轨道接触面进行硬度测试,记录测试结果- 通过适当的方法调整轮子或轨道的硬度,再次进行测试3. 试验结果分析:- 分析测试结果,并评估轮子与轨道的硬度匹配情况- 记录任何可能影响匹配性能的异常情况或问题四、试验结论根据试验结果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根据硬度测试结果,起重机车轮与轨道的硬度匹配良好/需要进行调整/不符合要求。
- 对于硬度匹配良好的情况,轮子和轨道之间的接触性能和适应性符合相关要求。
- 对于需要调整或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建议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或更换,以提高起重机车的性能和安全性。
五、试验记录请参见附表。
六、试验分析和建议根据试验结果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轮子和轨道的硬度匹配良好,无需进一步调整或更换。
- 对于硬度需要调整的情况,建议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调整,以保证起重机车的正常运行。
七、参考标准请参阅相关标准或规范。
八、附件- 试验记录表。
HXD3型电力机车车轮踏面剥离问题原因及对策
HXD 3型电力机车车轮踏面剥离问题原因及对策摘要:HXD3型电力机车在使用的过程中车轮踏面剥离问题相对比较突出,是此类电力机车在维修维护工作当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导致车轮踏面波轮问题产生的原因也比较复杂,不同的原因所导致的车轮踏面剥离的类型也有明显的不同。
本文根据现有研究资料,结合自身在HXD3型电力机车驱动检修中的一些经验,在研究当中分析了此种电力机车车轮踏面剥离主要体现极其危害,以及车轮踏面剥离问题的类型及其特点,重点分析了车轮踏面剥离的主要原因,并针对此种电力机车车轮踏面剥离问题的解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通过研究,希望能够对HXD3型内燃机车的维修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帮助和启示。
关键词:HXD3型电力机车;车轮;踏面;剥离;对策机车车轮是各电力种机车重要的走行部件,但是机车车轮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其中车轮踏面剥离是一个比较突出并且容易发生的问题。
导致车轮踏面剥离的原因也比较复杂,一般情况下是因为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制动热,或者是轮轨活动接触疲劳作用导致的老化或损坏现象,当然其他方面的一些因素也会影响车轮踏面,通常情况下表现圆周上出现了裂纹萌生或者是金属剥落损伤等现象。
从此种问题的性质来看,属于比较典型的惯性质量问题。
几乎在所有的电力机车当中都会存在踏面剥离问题,一旦出现严重的踏面剥离,如果在维修过程中没有及时发现,可能会导致行驶过程中出现一些安全隐患。
所以,电力机车在维修维护工作当中,必须重视和加强车轮踏面剥离问题的分析和检查,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此类问题的发生。
1HXD3型机车车轮踏面剥离的主要危害HXD3型机车车轮踏面剥离是指老化及损坏现象,这种现象的危害非常大,当然其危害性主要受此种问题严重程度决定,其危害性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剥离以后,车轮表面的平整度明显下降,在行驶的时候会产生较大的振动和冲击,影响行车的安全性。
剥离以后,车轮在行驶过程中的振动会增加,加剧车轮与其他行走部件之间的磨损,相关零部件的使用寿命会明显下降,零部件维修更加的成本增加。
铁路车轮与钢轨的强度及硬度匹配(2003年).
◇丁韦黄辰奎高文会陈辉摘要:研究表明,铁路车轮的硬度低于钢轨时,车轮与钢轨的打滑现象就套增加,车轮就容易产生擦伤、剥离等缺陷。
车轮与钢轨的硬度匹配要求为l2:l至1.4:1。
我国目前PD3或BNbRe钢轨的硬度为300HB左右,因此车轮轮辋表面的实际硬度也应相应提高。
关键词:铁路车轮钢轨强度硬度匹配1车轮与钢轨母材性能u厶b目前我国铁路用辗钢车轮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的标准要求及实测结果,见表1和表2。
在车轮的化学成分中,碳含量为:o.55%一O.65%,另外还有一定的Mn(锰)和si(硅)。
车轮的抗拉强度要求≥910MPa,延伸率要求≥10%,硬度为265HB~320HB,常温u型冲击功≥16J。
车轮钢的金属显微组织为珠光体+少量铁素体(P+少量F)。
钢轨的金属显微组织与车轮基本相同,也是P+少量F。
但铁素体量比车轮要更少~些。
车轮标准中没有屈服强度指标。
从车轮实际测量结果看:抗拉强度为1002MPa,与钢轨强度相当,屈服强度为615MPa,比u71Mn钢轨(未淬火)要高100MPa左右。
与钢轨匹配较为理想,但比PD,钢轨(未淬火)略低,见表3。
表面布氏硬度为283HB(s10/3000),接近标准允许值的下限。
这一结果,高于u7lMn钢轨(未淬火),低于Pn钢轨(未淬火)。
因此,目前的车轮硬度与PD3钢轨的匹配有待进一步合理化。
表1车轮化学成分(%)标准要求O55~O65O17一O37050—0.80≤0035≤0040实际测量O610.31068O014<0瞄表2车轮力学性能巧诹盛丽瓣蒡喜醺黼R。
/MPaRD02/MPaA/%30003000……标准≥910≥10265~320270—34l≥16实际9851827530型量!Q2Q§!j!Z22±2坠2§表3钢轨母材试验结果如kg/m标准≥882≥490≥8/≥260尘!坐塞澍_!塑!堕l!:i!!!!堡60kg/m标准≥980/≥84一104≥280曼壁塑塑查壁堂篁堡车轮硬度小于钢轨钢轨钢轨时,车轮接触钢轨车轮磋度大于钢车轮硬度小于锢时.钢轨表面的变轨,不易打滑轨,易打滑形小,而车轮的变图1车轮与钢轨接触方式形大,车轮接触面对打滑影响被压平,见图1右。
高速铁路轮轨硬度匹配研究及方向探讨
高速铁路轮轨硬度匹配研究及方向探讨张银花;周韶博;张关震;常崇义;周清跃;王文健【摘要】针对我国高速铁路轮轨关系中钢轨磨耗小、车轮存在凹磨和多边形磨耗、车轮镟修周期短和维护成本高等问题,从轮轨硬度匹配角度,开展轮轨材质硬度摩擦磨损小比例试验、现场轮轨磨损规律测试试验、轮轨磨耗仿真计算等研究,对轮轨硬度匹配指标和方案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轮轨硬度比控制在1.00∶1.00以上,可有效减小车轮磨耗;提高车轮硬度,可抑制和减缓多边形磨耗的产生.建议适当提高我国应用车轮的硬度,推广我国自主研发的强韧性兼备高硬度车轮,延长车轮镟修周期,节约养护维修成本.【期刊名称】《中国铁路》【年(卷),期】2018(000)001【总页数】8页(P7-14)【关键词】高速铁路;轮轨关系;硬度匹配;摩擦磨损;轮轨磨耗【作者】张银花;周韶博;张关震;常崇义;周清跃;王文健【作者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科学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北京100081;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北京100081;西南交通大学摩擦学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11.5我国高速铁路(简称高铁)发展迅速,至2017年底,运营里程已超过2.5万km,占世界高铁运营里程的一半以上。
快捷、舒适、安全的高铁极大方便了旅客出行,为市场资源配置和国民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同时也对铁路运营和维护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自京津城际铁路2008年开通运营至今,高铁轮轨服役情况总体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钢轨波磨、小半径曲线钢轨和道岔尖轨侧磨,动车组出现构架横向加速度报警、车轮凹磨、车轮多边形等问题。
轮轨关系是铁路科技领域的基础理论之一,轮轨材质的选择与匹配是轮轨关系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起重机轨道和车轮硬度的关系
起重机轨道和车轮硬度的关系起重机, 硬度, 车轮, 轨道, 关系我先说两句轨道和车轮的硬度是有一定关系的,一味的强度车轮的硬度达到HRC40以上,甚至更高,会对轨道产生大量的磨损。
在车轮和轨道这一对磨擦副中我们当然希望轨道能够比车轮的寿命长许多。
车轮踏面国标3811硬度为HBS300-380。
不过材质不同,使用效果也不同。
一般为ZG45,ZG55.好的(耐磨,使用寿命长)使用ZG50SiMn或ZG50MnMo等合金钢。
收藏分享deskbanana雁过留声帖子58精华蓝币220 枚魅力0 点流量92106 kb 注册时间2007-5-132楼发表于 2008-1-29 21:24| 只看该作者起重机轨道标准上并没有给出硬度范围,但是有硬度的检测要求。
轨道硬度比车轮硬度稍低,大概在270左右。
TOPcaojianbin01鹰击长空帖子446精华蓝币241 枚魅力0 点流量11787 kb 注册时间2008-2-263楼发表于 2008-9-1 17:39 | 只看该作者又长了见识,以前只知道强调车轮的硬度。
TOPtanyers雁过留声帖子105精华蓝币4楼发表于 2008-9-1 20:33 | 只看该作者高的车轮硬度,能够延长车轮的寿命,但又相对地加大了对轨道的磨损。
随便请教各位,车轮的直径大小你们是怎样选的?629 枚魅力2 点流量49995 kb 注册时间2008-3-6TOPthekof雁过留声帖子132精华蓝币3 枚魅力69 点流量8606 kb注册时间2008-3-295楼发表于 2008-9-5 20:28 | 只看该作者说得的确不错,硬度要比钢轨低,不然钢轨磨损严重,轮子好换,钢轨可没有那么容易换了TOPthekof6楼发表于 2008-9-5 20:31 | 只看该作者车轮直径大小主要是根据轮压大小来选择,根据起重机设计手册的相关公式计算得来雁过留声帖子132精华蓝币3 枚魅力69 点流量8606 kb注册时间2008-3-29TOPhmjsniper孤云野鹤帖子36精华蓝币150 枚魅力7楼发表于 2008-9-6 10:30 | 只看该作者车轮的硬度肯定要高过道轨,因为车轮磨擦频率高。
铁路工务轮轨形面和硬度匹配技术研究课件讲义
二、国内外铁路轮轨匹配情况
2.1 日本高速铁路
➢ 按轨底坡、轮轨踏面实际尺寸、以轮对居中和贴靠钢轨两种 情况作图,进行轮轨几何形面的匹配,结果如图2-1所示。由此 可见,日本轮轨接触圆弧半径较大,车轮等效锥度小,新轮新 轨形面匹配良好。
钢轨为日本JISE1101-2001 车轮为日本JP-ARC 轨底坡1/40
两点接触
单点接触
图1-2 区域B接触时的三种形式
共形接触
一、 轮轨接触状态的理想目标
1.3 区域B接触
➢ 当车辆通过小半径曲线、或轨距发生变化、或 轨面出现不连续(如道岔、接头、擦伤)等情况 时,轮轨往往会在区域B接触。轮轨在该区域 接触,可能使轮轨出现早期伤损以及影响车辆 的导向性能和稳定性,是轮轨形面设计力求避
一、 轮轨形面匹配的理想目标
1.4 区域C接触
图1-6 车轮外侧与下股钢轨接触
图1-7 两种高应力接触状态的结合
一、 轮轨接触状态的理想目标
1.5 轮轨接触状态的理想目标
➢ 综上所述,无论是高速、重载还是普通铁 路,在直线和大半经曲线上运行时,轮轨 应在区域A接触,即轨顶踏面中心区和车 轮踏面中心区接触。在曲线上运行时,最 好是与轮缘形成共形接触。
1.1 轮轨接触状态
➢ 轮轨接触可以按照三个接触区域(如图1-1所示) 来进行讨论:
(1) 轨顶和车轮踏面中心接触区(区域A); (2) 钢轨轨距角和车轮轮缘根部接触区(区域B); (3) 钢轨和车轮外侧接触区(区域C)。
一、 轮轨接触的理想目标
1.1 轮轨接触状态
图1-1 轮轨接触功能区
一、 轮轨接触的理想目标
➢ 这是轮轨接触的理想状态,也是轮轨形面 匹配追求的目标。
一、 轮轨接触状态的理想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丁韦黄辰奎高文会陈辉
摘要:研究表明,铁路车轮的硬度低于钢轨时,
车轮与钢轨的打滑现象就套增加,车轮就容易产生擦
伤、剥离等缺陷。
车轮与钢轨的硬度匹配要求为l2:l
至1.4:1。
我国目前PD3或BNbRe钢轨的硬度为300HB
左右,因此车轮轮辋表面的实际硬度也应相应提高。
关键词:铁路车轮钢轨强度硬度匹配
1车轮与钢轨母材性能u厶b
目前我国铁路用辗钢车轮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的
标准要求及实测结果,见表1和表2。
在车轮的化学成分中,碳含量为:o.55%一O.65%,另外还有一定的Mn(锰)和si(硅)。
车轮的抗拉强度要求≥910MPa,延伸率要求≥10%,硬度为265HB~320HB,常温u型冲击功≥16J。
车轮钢的金属显微组织为珠光体+少量铁素体(P+少量F)。
钢轨的金属显微组织与车轮基本相同,也是P+少量F。
但铁素体量比车轮要更少~些。
车轮标准中没有屈服强度指标。
从车轮实际测量结果看:抗拉强度为1002MPa,与钢轨强度相当,屈服强度为615MPa,比u71Mn钢轨(未淬火)要高100MPa左右。
与钢轨匹配较为理想,但比PD,钢轨(未淬火)略低,见表3。
表面布氏硬度为283HB(s10/3000),接近标准允许值的下限。
这一结果,高于u7lMn钢轨(未淬火),低于Pn钢轨(未淬火)。
因此,目前的车轮硬度与PD3钢轨的匹配有待进一步合理化。
表1
车轮化学成分(%)标准要求O55~O65O17一O37050—0.80≤0035≤0040
实际测量O610.31068O014<0瞄表2车轮力学性能
巧诹盛丽瓣蒡喜醺黼R。
/MPaRD02/MPaA/%30003000……标准≥910≥10265~320270—34l≥16实际9851827530
型量!Q2Q§!j!Z22±2坠2§表3钢轨母材试验结果如kg/m标准≥882≥490≥8/≥260尘!坐塞澍_!塑!堕l!:i!!!!堡
60kg/m标准≥980/≥84一104≥280曼壁塑塑查壁堂篁堡
车轮硬度小于钢轨钢轨钢轨时,车轮接触钢轨车轮磋度大于钢车轮硬度小于锢时.钢轨表面的变轨,不易打滑轨,易打滑形小,而车轮的变图1车轮与钢轨接触方式形大,车轮接触面对打滑影响被压平,见图1右。
在这种情况下车轮与钢轨接触面接近平面,车轮与钢轨只能靠表面的粗糙程度来防止打滑,因此,轮一轨容易打滑。
俄罗斯在上个世纪80年代曾经出现过车轮报废激增的现象。
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中期,俄罗斯大量使用强度级别较高的P65重型钢轨,其中76%一80%为全长淬火轨。
这些钢轨的硬度比原来提高了20%,甚至更多,实际测量结果为317HB。
这样钢轨的硬度超过了车轮,使轮轨之间的粘着性下降,出现轮一轨打滑现象。
从我国钢轨使用情况看,目前较为常用的钢轨为
u7lMn,硬度≥260HB,实际值在270HB左右,比车
轮的硬度略低。
但随着我国铁路提速、重载线路的发展,钢轨的强度级别不断提高。
上个世纪90年代以
后。
大量推广使用强度级别较高的PD,和BNbRE(抗拉
强度级别为980MPa)钢轨。
据1997年的报道,路网
主要干线以及高速铁路,将使用抗拉强度在900Mn~
1100MPa的高强度钢轨。
从2003年开始,铁道部运输局已停止采购强度级别较低的u74钢轨,预计在今后的几年,PD,和BNbRE钢轨的使用将会进一步增
加。
PD,和BNbRE的硬度在280HB以上,实际测量结
果硬度在300HB左右,耐磨性明显优于u74和u71Mn
钢轨。
在这种情况下,车轮的硬度已经低于钢轨.与使
用u74和u71Mn相比较,容易出现打滑现象。
而随着Pn和BNbRE钢轨的进一步普及,目前车轮一钢轨的硬度匹配很难达到最佳,车轮的打滑现象也会进一步增
■囫田目匣,MATERt^LsENG|NEER|wG,
加。
由丁打滑,造成车轮的表面擦伤和剥离量增加,报废量也随之增加。
上海系车辆段对1996年4月~1999年12月的统计表明,货车轮对的主要故障是踏面的擦伤剥离,达到段修总数的5374%~6597%,并呈上升趋势,另外,车轮强度低于钢轨,会使车轮轮缘过早磨耗到限。
关于打滑造成擦伤和剥离的原因,有报道认为车轮在打滑的过程中,车轮与钢轨的摩擦产生大量热量,使车轮表面局部瞬时产生高温,温度超过相变点(奥氏体转变点),然后迅速冷却,使这部分金属由于发生马氏体转变而脆化,在随后的接触应力作用下,脆性的表面出现剥离。
由此可见,随着钢轨强度的不断增加,车轮的强度也应不断增加。
通过实验发现,当钢轨硬度达到350HB时,车轮硬度从280}lB提高到350HB~370HB,则车轮的磨耗可以减少17%以上,而钢轨的磨耗几乎不变。
根据俄国的研究及实验,车轮与钢轨的最佳硬度比例为1.2:1至14:1。
就目
前我国现状,对于车轮以及车轮焊补来说,要保证焊补后仍然有良好的轮轨匹配,硬度不应低于钢轨表面硬度,即不低于300HB,这样才相对合理。
值得提出的是,一些研究认为车轮和钢轨之间的打滑与各自的抗拉强度关系密切,我n1认为更直接的影响应为屈服强度,因为材料的局部塑性变形形态经图1左、右比较是导致打滑产生的根本原因。
当然,抗拉强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耐磨性的高低,但敏感程度比屈服强度要低得多。
对于车轮和钢轨这样的高强度钢,屈服强度往往无法测量,一般采用“规定非比例伸
长应力”代替屈服强度,由此,使这一指标的应用受到了较大限制。
3对策随着铁路的不断发展,钢轨的硬度正在不断提高,
为此必须提高车轮硬度。
目前的车轮轮辋表面硬度标准
要求是270HB一34lHB,但由于实际测量值只有280HB左右,接近下限。
考虑到目前PD3和BNbRe钢轨的硬度为300HB左右,因此建议将车轮标准的最低硬度要求提高到300HB以上。
目前,车轮因擦伤、剥离而报废的情况日益增加,因此应当加强该方面的研究工作,进一步加强对车轮擦
伤、剥离机理的研究,制定减少车轮擦伤、剥离的相关措施,减少车轮的伤损。
进一步加强车轮轮辋及轮缘修复方法的研究,如旋修或焊修,特别是焊修,过去我国在该方面的研究工作深度和广度都与国际水平有较大差距。
通过有效的维修,可在最大范围内修复已产生缺陷的车轮。
参考文献:
lTB/T2817一1997铁道车辆用辗钢整体车轮定货技术条件2TB/T2344一1993
45—75k/m钢轨供货技术条件
3MⅡⅡAⅢo朐K.提高铁路轮对耐磨性的可能途径国外内燃机
车.1998.2
4王树青铁路钢轨全长淬火技术的现状及发展铁科院金化所2002年学术括动周论文集,2002,12
5丁韦.高强耐磨钢轨顶表面缺陷的修复中国表面工程,1999,l6周清跃钢轨的材质与性能2003年全路钢轨技术与质量研讨会资料,2003
7卢祖文加快优质高强度钢轨研制适应提速重载运输需要铁遭物资科学管理,1997,4
8郑威生关于车轮擦伤剥离的若干问题与对策.铁道车辆,200l,
2
9龚积球对机车车轮运用中几个问题的分析及对策内燃机车,1996.6
loHnnAⅢo肿K车轮硬度的提高国外铁道车辆,200l,38(3)收稿日期:2003-09-17
作者单位:丁韦,黄辰奎,高文会,陈辉,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厦化学研究所。
0曼坠挪年第6期总i27期第2l卷。